一、一种长波授时电波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路路[1](2021)在《基于LoRa的时钟同步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生活中,时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参考量。时钟同步系统以提供精准时间信息为主要功能,已广泛应用于机场、轨道交通、高校、医院与场馆等场所,为人们提供时间显示服务、为众多智能设备和信息化系统提供时间同步服务,使它们步调一致、有序工作,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时钟同步系统存在有线网络成本高、不灵活与后期改动困难等弊端,Zigbee与WiFi等技术通信距离短,难以满足远距离授时的需求。本文根据LoRa远距离与低功耗的特性,采用星型拓扑架构设计了基于LoRa的无线长距离时钟同步系统。本系统由STM32系列单片机与LoRa共同组成,结合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TPSN)和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的核心思想即承认同步报文往返时间延迟相等,设计了一种复合的时钟同步加管理算法,改进同步过程并设计了同步报文,大幅度提高系统授时精度,在同步报文中加入时钟终端的状态信息,实现时钟源对时钟终端的管理功能,时钟源轮询时钟终端解决了难以同步多个时钟终端的问题。时钟终端采取数码管显示时间信息,针对数码管出现的短路与断路故障,提出了一种数码管诊断算法实现实时诊断,设计备份的数码管,一旦数码管出现故障,可启用备份的数码管不影响正常使用。采取TLink物联网平台实现对时钟同步系统的远程监测,在网页端与微信端能够实时查看时钟同步系统的参数与报警信息,提高了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达到数据查询、实时监测与自动报警的效果。在不同环境下,对LoRa的丢包率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两个参数展开实验研究,分析该系统在远距离条件下的时间同步精度,并在市区与郊区不同环境下将复合的时钟同步加管理算法与广播时钟同步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复合的时钟同步加管理算法授时精度远高于广播时钟同步算法。目前在互联网上获取时间信息精度低且不稳定,所以本文在时钟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小型、灵活与经济的NTP服务器,同步精度可达微秒级,完全符合使用要求。本文实现了基于LoRa的时钟同步系统,结构简单,组网灵活,运行状况良好,可满足地理范围较大的企业或单位时间同步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李文浩[2](2020)在《低频授时设备优化及管理研究 ——基于商丘低频台》文中研究表明低频时码授时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电波授时技术方式。也是当前国际电信联盟(ITU)比较推崇的新一代授时技术。所谓低频授时是指授时电波的工作频率较低,并且电波的输出方式多样化(可以针对不同用户提供模拟、数字标准秒或者频率等其他信号)。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低频授时相关技术在几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中德国是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成功研发并在其国内广泛运用了该种技术,随后美国、日本和英国这三个国家也相继开发并运用了低频时码技术[1]。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对外发播低频时码信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种种原因,在实际的运行发播中,低频授时设备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设备运维难度越来越大,相关设备运维问题趋于严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大数据的概念以及相关技术的出现在解决相关设备问题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2],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现有低频台站内显现及隐含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从体系的各个方面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优化改进,争取探索到一条行之有效,适合当前低频授时体系自身发展的设备维修改进管理模式,以达到充分发挥体系的最大效能,保证信号的发播质量。同时将本次课题的相关研究结果借鉴到新的台站建设中,为新设台站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我国的低频授时体系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
陈婧亚[3](2018)在《基于通信卫星的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卫星测定轨、精密测量等诸多领域都需要纳秒级的时间同步,但卫星导航系统只能实现十纳秒量级的授时服务,需要建设专用的共视时间比对链路、卫星双向时间传递链路等,并且在事后交换数据才能实现纳秒量级的时间同步。针对现有纳秒量级时间同步方法成本高,用户容量限制,实时性差等问题,借助中国区域导航试验系统(China Area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CAPS)资源,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通信卫星的高精度授时方法。分析了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授时方法原理,该方法的核心是具有伪距差分功能的虚拟星载原子钟技术(简称虚拟钟),用户端通过导航电文获得虚拟钟改正量用于改正授时结果,以接收通过卫星转发的来自CAPS主控站的信号的方式即可获得与共视时间传递相当的授时精度。对该方法的各类误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开展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授时试验,该方法在局部范围内能实现纳秒量级的时间同步,但随着用户与CAPS主控站基线长度的增加,授时精度随之下降,尤其在机动期间,授时精度能超过100ns。为了减小基线长度对共视授时的影响,研究并从工程上实现了一种虚拟共视基准站(Virtual Common-View Reference Station,简称VCVRS)授时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卫星的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方法,在全国建设34个授时基准站,授时基准站监测通信卫星的授时偏差,并将偏差发送到中心站,中心站分析、预测偏差模型,将偏差通过通信卫星广播。用户端接收各个授时基准站的授时偏差数据,计算用户附近的虚拟共视基准站,实现与虚拟共视基准站的零基线共视。这种方法实现了实时的共视授时,并不受用户与授时基准站的距离限制,覆盖区内所有用户都能达到纳秒级时间同步。其次,详细分析了基于通信卫星的VCVRS系统的主要误差,主要包括接收机端的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时延、站间时间同步误差、溯源模型预报误差、授时偏差模型建模误差、模型参数电文量化误差、卫星机动影响八个方面。最后,通过对现有技术发展的分析,从理论上评价了VCVRS最终能实现的授时精度。第三,从工程上实现了VCVRS系统,设计并实现了授时性能测试平台,在多个试验点开展了VCVRS授时试验,分别分析了VCVRS授时方法在卫星正常巡航期间和机动期间的效果。在卫星正常巡航期间,北京能实现1.9ns的授时,昆明能实现7.7ns的授时。在卫星机动情况下,各试验点均能实现优于30ns的授时,远优于一般授时方法百纳秒的授时性能。最后,以本文提出VCVRS授时方法为基础,分别与目前常用的高精度时间传递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国内几个地点比较了VCVRS与卫星共视时间比对、PPP时间比对和光纤时间比对的性能差异,进一步分析了VCVRS的优越性。总体来说,VCVRS将共视时间比对的思想用于单向授时,实现了实时的纳秒量级的时间传递,利用虚拟共视基准站方法实现了零基线的共视,解决了授时精度随基线长度而下降的难题,使覆盖区内的用户都能实现纳秒量级的时间传递,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已经在工程系统中得到应用。
郭永禄[4](2018)在《全自动电波钟接收模组调校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电波钟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走时产品,它能够自动接收授时中心发射的信号,自动校准时间而无需任何手动调整,因此在国际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电波钟的生产过程关键是对其接收模组的调校工艺,本文介绍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电波钟接收模组调校仪的设计,旨在开发一款高效的生产仪器,它能够快速、准确、并自动完成对电波钟接收模组谐振参数的检测和调整,并达到最佳匹配。
马丽萌[5](2018)在《智能电能表主动授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最近几年智能电表开始全面推广,智能电表安装后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是电力公司的日常主要工作。电能表上比较大的维护工作量是电能表上的时钟维护,同时时钟是电网上功率统计、需求侧响应、电能计量同步的重要参考信息,因此时钟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电能表对主动授时技术的需求,阐述了卫星授时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国外电能表时钟管理现状,详细介绍了GPS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低频时码授时系统的组成以及授时原理。基于电能表主动授时的需求以及国网规约,完成了两项工作,第一项是针对现有电能表设计了一款基于GPS/北斗主动授时的载波模块,给出了整体的设计方案,并且详细介绍了GPS/北斗的双模芯片的选择和外围电路的设计以及载波模块的MCU的选择,也包括软件流程的实现。同时并将设计好的主动授时模块进行性能测试。第二项是基于目前电能表的型式和功能规范,在尽可能减少对现有电能表设计方案改动的情况下,设计了基于低频时码的主动授时的电能表,主要包含电源模块、MCU模块、存储模块、计量模块、显示模块、485及红外通信模块、自动校时接收模块、负荷开关控制模块等硬件设计。对设计好的新型电能表进行了性能测试。本文设计的GPS/北斗的主动授时载波模块以及低频时码的主动授时的电能表,采用统一的时钟源进行对时,从根本上解决了时钟误差大的问题,可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张晓芳,陈宇博[6](2016)在《LED背光液晶电波钟的技术开发与实现》文中指出电波钟具有自动接收标准授时信号,自动校正时间偏差等功能,与机械结构和时钟芯片的计时装置相比,其时间精确性显着提高,开拓了时间计量的新里程,被称为第五代计时器,也是目前最精确的计时工具。
王旭,曾谢华,李光辉[7](2015)在《基于单片机MSP430G2553的智能电波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能实现高同步的电波时钟的设计。该系统以16位单片机MSP430G2553为控制核心,采用LCD5110作为显示模块,自制天线分立元件搭建时钟信号接收、选频、滤波、放大、检波,AGC及比较电路提取电波授时信号,实现了自动授时、手动授时、AGC增益自动调节、秒表、倒计时与语音提示等功能,可根据按键设置及光照情况进入睡眠,支持键唤醒以及光唤醒,并显示信号强度,外加了语音提示功能。
姜玥[8](2014)在《采用单片机控制的计算机校时装置》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校时装置是铁路运输行业等需要在大范围内保持计算机的时间同步和准确必不可少的系统装置,是一种精度高、成本低、体积小、适用范围广、易普及的时间校准和同步装置。与同类的校时系统相比,安全性高、同步精度高、使用方便,可以自动计算时间,使计算机的同步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利用无处不在的长波信号,在大范围内使所有需要同步的计算机设备保持时间统一,满足电务等分散安装的设备的时间同步要求,不用联网、不用建设新的授时系统,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本文研究了我国目前主流授时系统,并对各个行业采用的授时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研究了BPC低频时码技术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利用无线电长波信号对计算机进行校时的装置,实现了不联网计算机进行校时的功能。1.分析几种授时技术的特点,重点分析低频时码技术优势,特点。2.采用C8051F342单片机,研究并实现低频码的接收,解调。3.运用C语言实现了采集、编码、输出等功能。4.为提高精度,初步提出可靠性、抗干扰性方面的初步探讨。
刘辛涛,胡安平[9](2013)在《长波导航系统拓展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长波导航系统在通信、导航、授时能力方面的拓展应用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式,并对长波导航系统的其它潜在应用进行了探讨。
顾卓璟[10](2012)在《低频时码接收系统的研究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各行业对实时和历史数据时间标签的准确性要求的提高,对低成本高精度定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低频时码系统作为我国授时体系的重要扩展和补充,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大部分要求。本论文针对低频时码授时低端用户的定时需求,研究并实现了基于51单片机的低频时码接收系统。主要内容与成果为:(1)分析了我国授时系统的构成与各种授时技术的发展,重点分析了低频时码技术优势、特性参数等。(2)采用模拟接收、解调的方式,以单片机为基础,研究并实现了低频时码的接收,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对接收到的BPC授时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标准秒脉冲和时间代码。(3)运用C语言实现了脉冲采集、数字解码、输出时间信息、显示驱动的软件编程。(4)为了提高授时接收系统的精度、数字化程度,初步提出了采用软件无线电方式、基于FPGA的系统方案。根据需要,可以配置成长波BPL、短波BPM制式接收机。
二、一种长波授时电波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长波授时电波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oRa的时钟同步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关键算法研究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2.2 物联网云平台的选择 |
2.3 NTP协议 |
2.3.1 NTP报文格式 |
2.3.2 NTP工作模式 |
2.3.3 NTP工作原理 |
2.4 LoRa技术 |
2.4.1 LoRa扩频调制技术原理 |
2.4.2 LoRa数据包结构 |
2.4.3 LoRa空中传输时间 |
2.4.4 LoRa与其它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 |
2.5 无线传感网络的时间同步算法 |
2.5.1 RBS算法 |
2.5.2 TPSN算法 |
2.5.3 DMTS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时钟源的硬件设计 |
3.1.1 MCU的选择与外围电路设计 |
3.1.2 LoRa通信模块的设计 |
3.1.3 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设计 |
3.1.4 4G模块设计 |
3.1.5 网络模块设计 |
3.1.6 时钟源实物展示 |
3.2 时钟终端的硬件设计 |
3.2.1 MCU的选择与外围电路设计 |
3.2.2 时间显示模块设计 |
3.2.3 时钟终端实物展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
4.1 时钟源时间校准算法设计 |
4.2 GNRMC与GNGGA数据帧解析程序的设计 |
4.3 基于LoRa的时钟同步系统构建 |
4.3.1 复合的时钟同步加管理算法设计 |
4.3.2 广播时钟同步算法设计 |
4.4 基于数码管的智能自诊断算法 |
4.5 TLink云平台的开发应用 |
4.6 NTP服务器软件设计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验研究 |
5.1 NTP服务器的测试 |
5.1.1 NTP服务器功能的测试 |
5.1.2 NTP服务器精度的测试 |
5.2 LoRa通信性能的测试 |
5.2.1 丢包率与RSSI的测试 |
5.2.2 不同楼层间的通信测试 |
5.2.3 短距离LoRa数据传输的测试 |
5.3 复合时钟同步加管理算法与广播时钟同步算法的精度测试 |
5.3.1 广播时钟同步算法的精度测试 |
5.3.2 复合的时钟同步加管理算法的精度测试 |
5.4 TLink云平台的运行测试 |
5.4.1 查询数据测试 |
5.4.2 报警功能测试 |
5.5 研究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2)低频授时设备优化及管理研究 ——基于商丘低频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选题目的 |
1.3 授时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 |
1.3.1 国外授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3.2 国内授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机遇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低频授时设备运维管理体系及现状 |
2.1 低频授时系统的应用现状 |
2.2 商丘低频授时概况 |
2.2.1 低频授时项目简介 |
2.2.2 项目组织架构体系 |
2.2.3 现有设备运维管理分工以及维修流程模式 |
2.3 低频授时设备运维问题以及相关故障走势 |
2.3.1 各年故障率的分析比较 |
2.3.2 各年相同月份故障发生频次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低频授时设备运维故障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设备故障类型划分 |
3.1.1 按照故障的专业类型划分 |
3.1.2 按照故障出现的具体部位划分 |
3.2 设备故障问题原因分析 |
3.2.1 功放部位频繁出故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2 主电源部位频繁出故障原因分析 |
3.2.3 发播信号质量不稳定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低频授时设备运维故障问题要因确认 |
4.1 设备故障问题要因确认 |
4.1.1 功放部位频繁出故障影响要因确认 |
4.1.2 主电源部位频繁出故障影响要因确认 |
4.1.3 发播信号质量不稳定影响要因确认 |
4.2 要因的汇总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低频授时设备管理优化对策及实施效果检验 |
5.1 针对低频授时设备检修质量改进方案设计 |
5.1.1 组建管理优化专家小组 |
5.1.2 制定设备检修改进对策 |
5.2 管理优化效果检验 |
5.2.1 优化改进前后低频授时设备故障数据对比 |
5.2.2 其他质量成果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通信卫星的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授时与时间传递 |
1.1.2 现代授时技术的发展 |
§1.2 高精度星基授时与时间传递现状 |
1.2.1 GNSS单向授时方法 |
1.2.2 GNSS共视时间比对 |
1.2.3 PPP时间传递 |
1.2.4 卫星双向时间传递 |
1.2.5 其他时间传递方法 |
§1.3 GNSS卫星授时方法特点分析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授时方法 |
§2.1 基于通信卫星的导航授时系统 |
2.1.1 CAPS系统概述 |
2.1.2 CAPS核心技术 |
§2.2 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授时方法 |
2.2.1 共视授时原理 |
2.2.2 共视授时误差源分析 |
2.2.3 通信卫星共视授时结果 |
§2.3 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授时特点分析 |
2.3.1 优势分析 |
2.3.2 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通信卫星的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系统 |
§3.1 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方法 |
3.1.1 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方法原理 |
3.1.2 与VRS虚拟参考站技术的比较 |
§3.2 基于虚拟共视基准站的通信卫星授时系统 |
3.2.1 系统组成 |
3.2.2 授时偏差的生成 |
3.2.3 用户端虚拟共视基准站改正量生成 |
§3.3 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系统关键技术 |
3.3.1 接收机相对时延校准 |
3.3.2 授时偏差的建模 |
3.3.3 卫星机动期间的轨道恢复 |
3.3.4 站间时间同步 |
3.3.5 授时系统时延标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方法误差分析 |
§4.1 接收机端误差影响分析 |
4.1.1 接收机相对时延校准 |
4.1.2 接收机位置误差 |
4.1.3 开关机对接收机时延影响分析 |
§4.2 星历误差影响分析 |
§4.3 电离层影响分析 |
§4.4 站间同步误差影响分析 |
4.4.1 基准站钟的稳定度分析 |
4.4.2 卫星双向站间钟差预报误差分析 |
§4.5 溯源模型预报误差影响分析 |
§4.6 授时偏差数据建模误差影响分析 |
§4.7 模型参数电文量化误差分析 |
§4.8 通信卫星机动影响分析 |
§4.9 各项误差综合影响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试验与测试 |
§5.1 授时试验设计 |
5.1.1 试验方案概述 |
5.1.2 试验地点的选择 |
5.1.3 试验观测卫星选择 |
5.1.4 授时结果评估 |
§5.2 数据预处理策略 |
§5.3 卫星正常巡航期间的授时试验 |
5.3.1 试验方案概述 |
5.3.2 单站共视授时试验 |
5.3.3 VCVRS授时试验 |
5.3.4 基于中星10的西安试验点多链共视授时结果 |
5.3.5 基于中星10的喀什试验点多链共视授时结果 |
5.3.6 基于中星12的西安试验点多链共视授时结果 |
5.3.7 基于中星12的喀什试验点多链共视授时结果 |
5.3.8 试验小结 |
§5.4 卫星机动期间的授时试验 |
5.4.1 试验方案概述 |
5.4.2 单向定时结果分析 |
5.4.3 单站共视授时试验 |
5.4.4 VCVRS授时试验 |
5.4.5 试验小结 |
§5.5 授时结果分析 |
5.5.1 周日变化特性分析 |
5.5.2 10ns跳变特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系统性能比较分析 |
§6.1 与GPS共视时间比对性能比较 |
§6.2 与BDS共视时间比对性能比较 |
§6.3 与GPS PPP性能比较 |
§6.4 与光纤时间传递性能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全自动电波钟接收模组调校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方案设计 |
2 MCU控制系统设计 |
3 调校流程设计与分析 |
4 测试过程与结果 |
5 结论 |
(5)智能电能表主动授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能表主动授时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授时方法研究现状 |
1.3.2 电能表时钟管理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 |
第2章 时钟授时方式 |
2.1 低频时码授时 |
2.1.1 低频时码授时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2 我国低频时码授时商丘台的技术参数 |
2.2 卫星授时 |
2.2.1 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 |
2.2.2 卫星授时技术系统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斗与GPS载波模块设计 |
3.1 整体方案设计 |
3.2 模块硬件设计 |
3.2.1 GPS/北斗双模模块硬件设计 |
3.2.2 MCU的选择 |
3.2.3 主动授时模块引脚定义 |
3.3 软件处理流程 |
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1 信号接收测试 |
3.4.2 现场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频时码主动授时电能表设计 |
4.1 电能表的系统架构 |
4.2 电源模块 |
4.2.1 变压器 |
4.2.2 MCU模块电源 |
4.2.3 自动校时模块电源 |
4.2.4 计量模块电源 |
4.2.5 485模块电源 |
4.3 计量 |
4.3.1 电压采样 |
4.3.2 电流采样设计 |
4.3.3 2.5V基准PIN外挂电容 |
4.4 MCU |
4.4.1 设计方案 |
4.4.2 原理及参数设计 |
4.5 通信 |
4.5.1 设计方案 |
4.5.2 原理及参数设计 |
4.6 存储 |
4.7 负荷开关控制 |
4.8 自动校时 |
4.8.1 低频时码编码格式 |
4.8.2 低频时码接收模块的选择 |
4.8.3 低频时码信号波形测试以及接收模块的测试 |
4.8.4 自动校时模块的电路设计 |
4.8.5 自动校时的软件设计 |
4.9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9.1 试点情况 |
4.9.2 抗干扰设计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单片机MSP430G2553的智能电波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1. 1 系统总体方案及结构框图 |
1. 2 方案论证与比较 |
1. 2. 1 单片机控制模块 |
1. 2. 2 太阳能供电模块 |
1. 2. 3 按键显示模块 |
1. 3 系统设计 |
2 理论分析与计算 |
2. 1 中国码 ( BPC) 电波授时信号接收方法 |
2. 2 中国码 ( BPC) 电波授时信号的时间转化法 |
3 电路与程序设计 |
3. 1 模块电路设计 |
3. 1. 1 单片机控制模块 |
3. 1. 2 电源模块 |
3. 1. 3 时钟信号接收模块 |
3. 2 程序设计 |
3. 3 程序代码 |
4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4. 1 测试仪器 |
4. 2 测试结果 |
4. 2. 1 系统关键部分测试数据 |
4. 2. 2 其它部分测试 |
4. 3 数据分析 |
5 结 论 |
(8)采用单片机控制的计算机校时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现状与不足 |
1.3 技术方案比较 |
1.4 我国授时系统的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及原理 |
2.1.1 必要性 |
2.1.2 校时系统工作原理 |
2.1.3 校时系统功能描述 |
2.2 系统总体结构 |
2.2.1 系统整体框图 |
2.2.2 系统各部分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各子系统设计 |
3.1 接收解调电路模块设计 |
3.1.1 概述 |
3.1.2 解调电路详细说明 |
3.1.3 电路板封装说明 |
3.2 解码电路设计 |
3.2.1 概述 |
3.2.2 单片机系统功能 |
3.3 BPC低频时码解码软件设计 |
3.3.1 概述 |
3.3.2 BPC低频时码数据分析 |
3.3.3 功能设计与主要流程 |
3.4 使用说明 |
3.4.1 驱动程序安装方法 |
3.4.2 上位机软件使用方法 |
第四章 系统可靠性设计 |
4.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特点 |
4.2 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可靠性的硬件措施 |
4.2.1 硬件元器件的选择 |
4.2.2 电路印刷版的可靠性设计 |
4.2.3 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 |
4.3 提高可靠性的软件措施 |
第五章 单片机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 |
5.1 单片机应用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及其来源 |
5.1.1 单片机产品实际多发干扰现象 |
5.1.2 常见干扰信号的来源及进入渠道 |
5.2 干扰信号进入系统的耦合方式 |
5.3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原则 |
5.4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抗干扰措施 |
5.4.1 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抗干扰措施 |
5.4.2 单片机电源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
5.4.3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 |
5.4.4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附录A |
A.产品工作图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长波导航系统拓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波导航系统通信功能拓展应用 |
1.1 对水下载体的通信 |
1.2 遥控水雷 |
1.3 对地下掩体或岩洞的最低限度通信 |
2 长波导航系统导航功能拓展应用 |
2.1 圆-圆伪距定位 |
2.2 与其它导航系统在伪距级别上的组合导航应用 |
2.3 特殊环境下的导航定位 |
3 长波导航系统授时功能拓展应用 |
3.1 长波导航接收机共视时间同步。 |
3.2 长波导航授时钟 |
4 长波导航系统的其它潜在应用 |
4.1 电波传播研究 |
4.2 地球物理现象研究 |
5 结束语 |
(10)低频时码接收系统的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间同步与授时服务 |
1.1.2 授时技术 |
1.2 国外无线电授时技术的发展 |
1.2.1 国外无线电授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1.2.2 国外低频时码授时技术的发展 |
1.3 国内无线电授时技术的发展 |
1.3.1 国内无线电授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1.3.2 国内低频时码授时技术的发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
1.4.1 本论文的课题意义和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授时系统的发展 |
2.1 BPM短波授时系统 |
2.2 BPL长波授时系统 |
2.2.1 Loran-C系统 |
2.2.2 建立BPL系统的必要性 |
2.2.3 BPL系统的建立与改造 |
2.2.4 BPL授时接收机发展现状 |
2.3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2.4 BPC低频时码授时系统 |
2.4.1 低频时码授时介绍 |
2.4.2 我国BPC低频时码发播台 |
2.4.3 低频时码接收装置 |
第三章 BPC低频时码接收硬件设计 |
3.1 整体方案设计 |
3.2 接收解调电路模块设计 |
3.3 放大滤波电路模块设计 |
3.4 解码电路模块设计 |
3.4.1 单片机 |
3.4.2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
3.4.3 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 |
3.4.4 串口通信 |
3.4.5 BPC时码格式定义分析 |
3.5 显示电路设计 |
第四章 BPC低频时码接收软件设计 |
4.1 功能设计与主流程 |
4.2 脉冲采集 |
4.3 数据解码 |
4.4 LCD1602显示驱动 |
第五章 BPC接收测试结果分析 |
5.1 测试结果 |
5.2 误差分析 |
第六章 数字化BPC接收设计 |
6.1 软件无线电 |
6.2 数字化BPC接收机结构设计 |
6.3 BPC数字化接收机信号处理设计 |
6.3.1 信号采样 |
6.3.2 提取同步方法 |
6.4 可配置多制式接收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四、一种长波授时电波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oRa的时钟同步系统研究与实现[D]. 张路路. 山东工商学院, 2021(11)
- [2]低频授时设备优化及管理研究 ——基于商丘低频台[D]. 李文浩. 郑州大学, 2020(02)
- [3]基于通信卫星的虚拟共视基准站授时方法研究[D]. 陈婧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8(01)
- [4]全自动电波钟接收模组调校仪的设计与实现[J]. 郭永禄.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12)
- [5]智能电能表主动授时技术的研究[D]. 马丽萌.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6]LED背光液晶电波钟的技术开发与实现[J]. 张晓芳,陈宇博. 电子世界, 2016(20)
- [7]基于单片机MSP430G2553的智能电波钟设计[J]. 王旭,曾谢华,李光辉.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3)
- [8]采用单片机控制的计算机校时装置[D]. 姜玥. 山东大学, 2014(10)
- [9]长波导航系统拓展应用研究[J]. 刘辛涛,胡安平. 现代导航, 2013(02)
- [10]低频时码接收系统的研究设计[D]. 顾卓璟. 南京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