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玉器玉书研究

满族玉器玉书研究

一、满文玉宝、玉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翟翔,唐函波[1](2019)在《关于海外所藏清代太庙玉册宝的几点考证》文中提出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44件原藏太庙的清代帝后谥册宝,但有若干缺失,且部分册宝刻工不精细,与它们原应所属时代的工艺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近年来,笔者在海外陆续发现了自太庙流出的玉册宝,并对相关档案材料进行了梳理,认为太庙原藏部分册宝曾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流失,故宫博物院现藏册宝有相当部分实为宣统年间补制。

戴克良[2](2013)在《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族及其先世,不仅建立过政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一个显着的成就是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延用了300多年;明末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依照蒙古字母创制“老满文”,皇太极时又由达海改进为“新满文”。满文在清代延用了近300年。女真语文和满语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极具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系统地对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语言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学、文献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满语文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清代的“国语”政策及满语文的兴衰历程;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及价值;满语文对满族及东北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力争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关于满语文研究的学术史与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探讨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重点是靺鞨和女真。以渤海族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文化自觉的关系,还论述了女真文的优缺点及其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女真语对汉语的影响,并从“汉字文化圈”的角度审视女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比较。此外还论述了明代女真人逐渐使用蒙古文字,开始由“汉字文化圈”渐趋“蒙古化”,满文的创制就是“蒙古化”的结果。第二章探讨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重点是满语与女真语的关系,从满文的创制与改制所反映的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轨迹,清代“国语”政策及其历史演变,满语文的衰落状况及原因,以及从满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阶段特征及原因。清代,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与蒙语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在文字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汉化(金)——蒙古化(元明)——再汉化(清)”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对清代的各种满文文献进行评述。重点是满文文献主要分类方法的评述,满文档案文献及其史学价值,满文翻译文献及其所体现的满汉文化关系,从翻译《大藏经》看清代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满文辞书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清代满文辞书的体例演变历程既可以看出辞书编纂手段的进步,亦可以看出清代满汉两种文字彼此消长的关系。“清文鉴”系列对满文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三体”到“四体”、再到“五体”,体现了清代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是清前期(满文产生到乾隆末年)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第四章探讨满语文的历史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满语文对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还集中探讨了满语文与锡伯语文的关系以及锡伯族语文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重点解决满语文所反映的清代满族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清代外国学者研究满语文的状况、特点以及“满学”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通过满语文反映出语言与文字、满语文与满族文化认同、满语文与清代文化、满语文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这几个理论问题。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语言的兴衰历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的社会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刘彦臣[3](2010)在《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费孝通先生在人类学领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引入到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相关讨论之中,通过反思传统的“汉化”观和“新清史”派有关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的不足,认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推行、调整、强化、衰微的历史过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指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主题,展开必要的学术回顾,提出以“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交代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首先回顾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及其对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形成的影响;接下来阐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的过程中,对“国语骑射”政策奠基性的种种努力;讨论清太宗皇太极在改族称为“满洲”的背景下,最终为后世确立“国语骑射”政策的历史过程。第二章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首先以“首崇满洲”的提出为切入点,考察顺治帝在入关之初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状况;其次考察康熙帝通过兴办学校、开创“木兰行围”、加强骑射训练等举措贯彻“国语骑射”政策及其影响。第三章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首先以雍正帝“夷夏之辩”的出奇料理为切入点,考察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特点及成效;其次从杀曾静,立正统入手,来考察乾隆帝在“大一统”的旗帜下,为强化“国语骑射”政策而进行的八旗教育改革,钦定新清语、译刻满文《大藏经》、编撰《五体清文鉴》以及恢复“木兰行围”等措施及其影响。第四章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首先以木兰行围的兴衰与翻译科的存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及其原因;其次从“尚武精神”的延续与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两个方面来说明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并没有废止而是仍在延续。结论。回顾全文,并讨论全文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演进过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二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刘晓东[4](2006)在《《满文文献概论》读后》文中认为

赵阿平[5](2005)在《《满文文献概论》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孟秀[6](2004)在《满文玉宝、玉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宝、玉册又称为谥宝、谥册,为当朝帝王为其列祖列后镌制的宝册。有清一代留下了一批质地精良、工艺精美的玉宝、玉册,堪为满族文物中之精品,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皇帝对其前朝列祖列后的尊谥制度,具有较高的史料学价值。本文以不同类型的玉宝、玉册为例,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满文玉宝、玉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满文玉宝、玉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海外所藏清代太庙玉册宝的几点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康奈尔大学藏顺治帝玉册及原皇后宝流传考证
二欧美其他原藏京师太庙玉册宝考证
    1. 兴祖直皇帝玉册[图三]
    2. 直皇后玉册[图四]
    3. 直皇后玉宝
    4.翼皇后玉册
    5.宣皇后玉宝
    6. 孝庄文皇后玉册[图五]
    7. 孝庄文皇后玉宝
    8. 孝惠章皇后玉册
    9. 孝诚仁皇后玉册[图六]
    1 0. 孝懿仁皇后玉宝
    1 1. 孝恭仁皇后玉册[图七]
    1 2. 世宗宪皇帝玉册
    1 3. 世宗宪皇帝玉宝[图八]
    1 4. 孝圣宪皇后玉册
    1 5. 孝敬宪皇后玉册[图九]
    16.高宗纯皇帝玉册[图十]
    17.孝和睿皇后玉宝[图十一:1、2]
    18.翼皇帝、后玉宝;文宗显皇帝玉宝;世宗宪皇帝玉宝;孝哲毅皇后玉宝[图十二:1、2]
三20世纪初北京太庙册宝流入北美的考察
四宣统年列圣册宝补制考

(2)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二、 本文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第一节 女真以前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第二节 金代女真语言文字
        一、 金代女真文的创制
        二、 金代女真文的特点
        三、 金代女真文在创制方法上的缺陷及原因
        四、 金代女真文的使用和推广
        五、 金代女真文推广方式的不完善
        六、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女真语言文字
        一、 元明时期女真语文概况
        二、 明代女真语文机构及主要文献
        三、 明代女真文与蒙古文的并行使用
        四、 明代女真语与汉语的接触与融合
        五、 从女真文看“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第二章 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入关前的使用状况
        一、 满语和女真语的关系
        二、 后金及清初对蒙古文的利用
        三、 老满文的创制
        四、 新满文的改制
        五、 清入关前满文的使用状况
    第二节 清代“国语”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 顺治时期的“国语”政策
        二、 康熙时期的“国语”政策
        三、 雍正时期的“国语”政策
        四、 乾隆时期的“国语”政策及乾隆帝对满语文的规范
        五、 嘉庆朝及其后的“国语”政策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满语文的衰落
        一、 关内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二、 关外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三、 满语文衰落的原因
        四、 从满语文的兴衰历程看语言的融合
第三章 清代满文文献
    第一节 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
        一、 乌兰其木格的研究成果
        二、 赵令志的分类方法
        三、 郭孟秀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清代满文档案文献
        一、 满文档案的含义
        二、 清代满文档案的相关制度
        三、 清代满文档案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 清代满文翻译文献
        一、 清代满文翻译机构
        二、 清代满文翻译概况
        三、 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影响
    第四节 清代满语文学文献
        一、 满语民间文学
        二、 满语翻译文学
        三、 从“满汉合璧”到“满汉兼”的子弟书
        四、 满族说部及其价值
    第五节 清代的满语研究及满文工具书的编纂
        一、 清代的满语研究
        二、 清代满语文教材与教法
        三、 从“十二字头”到穆麟德夫罗马字注音
        四、 清代满文辞书的编纂与特点
        五、 “清文鉴”系列的编纂及影响
第四章 清代满语文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满语文对满族的历史影响
        一、 满文所反映的满族族称
        二、 满语文所反映的满族“国家意识”
        三、 满语文与满族的文化认同
    第二节 满语文对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影响
        一、 清代东北地区的满语文教育
        二、 满语文与清代东北区域文化的繁荣
    第三节 满语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
        一、 蒙古族
        二、 达斡尔族
        三、 鄂温克族
        四、 鄂伦春族
        五、 赫哲族
    第四节 锡伯族对满语文的继承与发展
        一、 锡伯族语言文字概况
        二、 锡伯族选择满语文的过程
        三、 满语在新疆得以保留的原因
        四、 锡伯文的出现及影响
    第五节 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
        一、 辽金以来北京“官话”发展演变概况
        二、 满语对北京“官话”影响的具体体现
    第六节 满语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一、 清代朝鲜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二、 清代欧洲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三、 清代俄罗斯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结论
    一、 从满语与满文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二、 从满语文在清代的发展看语言文字与民族的关系
    三、 满语文与清代文化
    四、 满语文与作为国际性学科的满学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3)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主题
二、学术回顾
三、理论方法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第一节 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
    一、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
    二、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
第二节 努尔哈赤与“国语骑射”政策的奠基
    一、“我是谁”
    二、满文的创制与推行
    三、崇尚“骑射”与改造“大箭”
第三节 皇太极与“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一、“我是满洲”
    二、改进满文
    三、保持骑射,确立国策 第二章 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第一节 顺治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一、“首崇满洲”
    二、推行满文的举措
    三、推行骑射的举措
第二节 康熙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贯彻
    一、“满汉一体”
    二、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的举措 第三章 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第一节 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一、“夷夏之辩”
    二、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乾隆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一、杀曾静,立正统
    二、加强“国语骑射”教育
    三、一统同文之盛
    四、恢复“木兰行围” 第四章 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
第一节 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
    一、“木兰行围”的继续与终止
    二、翻译科的多易与停废
第二节 清代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延续
    一、“尚武精神”的延续
    二、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6)满文玉宝、玉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玉宝
    (一)皇帝玉宝
        1. 清太祖高皇帝玉宝
        2. 清太宗文皇帝玉宝
        3. 清圣祖仁皇帝玉宝
    (二)皇后玉宝
        1. 清孝慈高皇后玉宝
        2. 清孝端文皇后玉宝
        3. 清孝庄文皇后玉宝
二、玉册
    (一)皇帝玉册
        1. 清太祖努尔哈赤玉册
        2. 清圣祖玄烨皇帝玉册
        3. 清穆宗毅皇帝玉册
    (二)皇后玉册
        1. 清孝慈高皇后玉册
        2. 清孝昭仁皇后玉册
        3. 清孝仪纯皇后玉册
三、玉宝、玉册的规律和特点

四、满文玉宝、玉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海外所藏清代太庙玉册宝的几点考证[J]. 翟翔,唐函波.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03)
  • [2]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戴克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3]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D]. 刘彦臣.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4]《满文文献概论》读后[J]. 刘晓东. 北方文物, 2006(02)
  • [5]《满文文献概论》评述[J]. 赵阿平. 满语研究, 2005(01)
  • [6]满文玉宝、玉册研究[J].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4(02)

标签:;  ;  ;  ;  

满族玉器玉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