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娇[1](202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利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媛媛[2](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自尊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和共情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选取黑龙江省及江苏省某三所高中共65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利他行为自陈问卷》施测,得出如下结论:1.父母教养方式在高中生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经历了更多的信任鼓励型和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男生经历了更多的专制型、忽视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着差异,父母未离异的高中生经历了更多的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更少的忽视型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在学业成就上存在显着差异,学优生经历了更多的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学困生经历了更多的忽视型教养方式。2.自尊水平在学业成就上存在显着差异,从学优生到学困生自尊水平依次递减。3.共情能力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共情能力更强;共情能力在独生与否上存在显着差异,非独生的高中生共情能力更强;共情能力在班干部与否上存在显着差异,班干部共情能力更强。4.利他行为在班干部与否上存在显着差异,班干部利他行为更多。5.相关分析表明,信任鼓励型和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均与自尊、共情能力以及利他行为显着正相关;溺爱型和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均与自尊、利他行为显着负相关;专制型教养方式与自尊水平显着负相关;自尊与共情能力及利他行为均显着正相关;共情能力与利他行为显着正相关。6.结构方程表明: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及忽视型教养方式分别通过三条路径影响高中生的利他行为: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共情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
叶晓婷[3](2021)在《状态无聊感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寻求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
邓昳莟[4](2021)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网络利他行为、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之间的关系,考察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对网络利他行为中的作用。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和河北省六所高校的5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一般归属感量表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量表施测。采用Spss22.0、Mplus7.3和Amos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童年期心理虐待存在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与否上的差异;归属感存在年级上的差异;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与否上的差异。(2)童年期心理虐待、网络利他行为和归属感之间呈两两显着负相关;归属感与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三者均呈显着正相关。(3)童年期心理虐待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4)归属感是童年期心理虐待和网络利他行为间的中介变量。(5)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是童年期心理虐待和网络利他行为间的中介变量。(6)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网络利他行为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孔少楠[5](2020)在《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私人诊所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14年,全国私人诊所数量达到149175家,占全国诊所数量的比例超过96%。私人诊所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主要原因是此类诊所可及性好、患者就医方便且就医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私人诊所未被纳入HIS等其他医疗IT系统管理,对私人诊所医生的诊疗行为以及私人诊所的管理一直处于卫生管理研究的边缘。医生的处方行为直接决定了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是非常重要的的医疗服务环节。我国私人诊所的卫生服务市场与公立医院的卫生服务市场不同,很少能够纳入医保报销,因其受到支付方式、医疗服务范围、医生执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医生处方不合理的现象极其常见。普通感冒是人民群众的常见病之一,虽然该病的发病率高且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但是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通常7天内可自愈。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普通感冒的治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诊疗过程不规范、抗生素不规范使用、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等。近年来,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注意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来严格管理私人诊所的诊疗活动,希冀能够有效提高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但是由于私人诊所缺乏具体的监管措施和手段,难以像对公立医疗机构那样对私人诊所进行管理。因此,通过对私人诊所医生诊疗行为的分析,探讨影响医生处方行为的因素,有助于政府优化相应的卫生政策,提高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及市场有两大特征,一个是不确定性,另一个是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会在市场上出现诱导需求。经济学家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不能解释真实的经济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尤其是医生的种种行为,需要新的理论对此进行解释。麦克圭尔提出了医生利他主义模型,认为医生的效用来自于三方面,分别是净收入、闲暇时间和对患者无效用的诱导。对前人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由于利他主义存在测量难度、田野实验的难度也远远大于实验室实验,因此目前对利他主义和医生诊疗行为之间的研究仍然较少:(1)对于医生利他性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研究方面展开,缺乏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持;(2)目前研究很少聚焦医生利他主义与处方行为、其他医疗行为的关系,以及医生的社会偏好是否保持一致性;(3)医生的社会性利他性仅仅从利他/利己两个角度进行区分,不够细致。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体目标:采用田野实验的方法,以青岛市私人诊所为例,采用匿名审计的方式对私人诊所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实验,借助普通感冒观察私人诊所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在医疗情境中的利他水平性别以及医生处方行为关系,探讨医生的社会利他水平对诊疗行为的影响,对现有的私人诊所医疗行为监管措施提出改善建议,促进全面健康水平的提升。本研究的具体目标为:(1)通过对私人诊所医生在普通感冒诊疗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匿名审计实验,对医生具体的诊疗行为进行量化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优化和制定相关监管政策、优化监管手段提供决策依据。(2)分析不同性别的私人诊所医生在普通感冒疾病的诊疗行为上的差异,探索性别与医生行为之间的关系。(3)通过基于社会规范的利他主义实验对医生利他性进行评估,结合医疗情景下的医生利他水平,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与医疗情景下利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青岛市私人诊所以及诊所中的执业医生。从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正式注册的西医诊所中,随机化抽样选择133家诊所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计量经济学中随机配对的方法,保证了实验过程中私人信息保护问题。实验设计(1):匿名审计医生诊疗服务行为。本研究面向大学生进行招募,共招募了 36名女性大学生(17组试验人员+2位备份)作为审计人员。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对审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预实验,确保审计员陈述普通感冒症状时能够严格按照拟定的台词进行陈述,并且与医生的沟通过程具有一致性,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审计员假装是病人,到诊所自述自己的症状(同普通感冒),记录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离开诊所后填写本研究的“病人评估问卷”。实验设计(2):通过利他主义实验来观察医生的利他性。在本研究中,调查员扮演成普通感冒病人到私人诊所中就诊,在就诊结束后将预先留有“失主”信息以及其他物品的钱包悄悄放到诊所。我们根据医生是否与“失主”联系以及如何处理钱包中的现金来判断医生在利他主义程度,并将其分为在社会规范方面的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同时与实验(1)中所表现出来的医生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三组医生行为差异。同时,在本研究中也分析了医生性别与处方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SPSS22.0(中文版)软件、Microsoft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性的因变量采用方差分析,并一般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分类变量类型的因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诊所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私人诊所中医生在治疗普通感冒时,存在诊疗不规范和用药不规范现象。例如,在问诊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咳嗽或者咳痰的医生比例低于50%,使用听诊器的医生比例不足20%,询问患者是否药物过敏的医生比例不足30%。虽然病人并不需要服用任何药品,但是开具药品的医生比例非常高。其中,开具药品的医生所占比例为88.72%,开具抗生素的医生所占比例为48.87%,开具中成药的医生所占比例为72.93%,开具西药的医生所占的比例为64.66%,为患者开具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医生比例为70.68%。开具药品的医生比例高,但是提供药事服务的医生比例却不高,例如,告知病人用药方法的医生所占比例为64.66%;告知病人药物副作用的医生所占比例仅为9.02%,告知病人其他注意事项的医生所占比例为78.95%。诊所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48.87%的医生为患者开具了抗生素处方,平均每个医生开抗生素0.49±0.91种。医生所开具的抗生素分为四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占比最高,为56.92%,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占比为16.92%,再次为青霉素类,占比为13.85%,最次是喹诺酮类,占比为12.31%。没有医生为患者开具两类或两个以上的抗生素。本研究中,有1位医生为“患者”开具了利巴韦林,占医生总数的0.75%。本研究中,为“患者”开具中成药的医生为97位,占医生总数的72.93%。在本研究中,所有的医生均为西医,在为患者开具感冒类中成药时,实际上是不能够对患者进行“望、闻、听、切”的诊断的,从而不能辩证用药。同时,患者并没有提到心脑血管或者骨科方面的不适,但是部分医生为了患者开具了心脑系统的中成药以及骨科中成药,这属于明显的超范围用药。本研究中针对病人的最优治疗方案中是不需要开药的,但是88.72%的医生都为“患者”开具了药品,平均每位医生开药1.80土0.92种,平均每位医生开药的价格为38.35±25.19元,诊所中诱导需求现象严重。(2)利他主义与医生处方行为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主义实验(“丢钱包”)中,医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利他性。在133家样本诊所中,有66家诊所打回电话,询问是否有人丢失了钱包,并在实验员的请求下将钱包及钱包内的东西寄回。有1家诊所打回电话,但要求“失主”上门领取钱包。利他主义可以分为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和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两种。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是指个体同时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利益。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是指个体仅关注他人的利益。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将38家寄回钱包且将剩余现金也归还的医生作为纯利他组,28家寄回钱包但未归还现金以及1家要求“失主”上门领取钱包的医生(共计29位)作为自我利他组,66家诊所的医生作为利己组。分析结果显示,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在开药总种类、抗生素种类、药品总价格、抗生素药品价格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对于是否开具抗生素,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利己组,利己组的表现由于自我利他组。对于开药总种类数,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92),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5)。对于抗生素种类数,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药品总价格,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86),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抗生素药品价格,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4),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性别与医生处方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医生和女性医生处方行为无显着差异。男性医生群体中开药医生占的比例90.91%(60/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药医生的比例86.57%(58/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医生占的比例为50.00%(33/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医生占的比例47.76%(32/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的比例为90.01%(60/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的比例83.58%(56/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中成药的比例为74.24%(49/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中成药的比例76.12%(51/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药总价格的均值为38.55±23.23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药总价格的均值38.72±26.93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的均值为5.55±7.23元,女性医生群体中抗生素类药品的均值6.20±8.05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33.00±22.29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32.52±26.06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中药类药品价格的均值15.88±19.35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15.64±16.75元。(4)利他主义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本研究发现,医生医疗行为中的部分其他医疗行为与社会利他性具有相关性,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在患者就医经历的总体评分和向父母推荐该医生的可能性得分以及诊疗时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就医经历的总体评分和推荐可能性这两项的得分最能体现患者本次就医感受,我们对三组医生在这两方面得分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6.15±1.65分,患者在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5.65±1.63分,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5.06±1.63分。患者对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5.42±2.17分,患者对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4.86±1.62分,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4.34±1.90分。患者在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9.21±3.38分钟,患者在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12±3.45分钟,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27±4.05分钟。(5)性别与医生的其他医疗行为诊疗时长与患者就医满意度以及医生的利他偏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对男女医生的诊疗时长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男性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06±3.87分钟,患者在女性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8.63±4.15分钟。对男女医生的诊疗时长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两组医生诊疗时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在医疗情境中的利他水平性别以及医生处方行为关系,探讨医生的社会利他水平对诊疗行为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私人诊所医生对于普通感冒的诊疗过程有待规范,例如诊疗流程不规范、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违规使用利巴韦林、引致需求明显等。(2)私人诊所医生的社会利他性与医疗情景下的利他性相关。具有纯粹利他偏好的医生在抗生素的使用、药品种类、药品价格、患者满意度、诊疗时长方面的表现优于具有自我利他偏好和利己偏好的医生。具有自我利他偏好的医生的患者满意度虽然高于具有利己偏好的医生,但是在抗生素的使用、药品种类、药品价格方面的表现劣于具有利己偏好的医生。(3)私人诊所医生的性别与医生的处方行为无关,但与诊疗时长相关,女性医生的诊疗时长长于男性医生。基于本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私人诊所的监督力度,推广使用匿名审计。(2)对现有医疗价格体制进行调整和优化。(3)在私人诊所中也引入商业医疗保险或者社保,通过第三方监督降低居民医疗成本。(4)加强对普通感冒正确治疗方式的培训和教育宣传,减少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的现象。(5)提高医生的社会利他性水平,促进患者的健康收益。
白灵娜[6](2020)在《面孔吸引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择偶偏好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面孔吸引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择偶偏好的中介作用,利用实验法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一运用图片启动范式对60名被试进行研究,在不同吸引力面孔图片启动下对词汇类型进行辨认,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并比较性别差异。研究二被试人数为149人,首先对异性面孔吸引力图片进行意识加工,依次完成《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以及择偶偏好评定,并构建三者之间的模型,即择偶偏好在面孔吸引力和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对实证研究结果加以补充、解释和说明。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词汇类型反应时差异显着,利他词汇反应时显着低于中性词汇反应时。(2)在不同吸引力面孔图片启动下,女性被试对于利他词汇的反应时显着低于男性被试,但男、女被试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问卷得分无显着差异。(3)男、女被试对于利他词汇的知觉辨认均受到高吸引力面孔图片启动的影响,但不同的是,高吸引力面孔图片加快女性被试对利他词汇的知觉辨认,男性被试则相反。(4)男、女被试对不同吸引力面孔图片进行的择偶偏好评定均具有显着差异,即高吸引力面孔所引起的择偶偏好显着高于低吸引力面孔图片。(5)男、女被试各自在高、低吸引力不同面孔图片意识加工后利他行为问卷得分差异显着。高吸引力的最终问卷得分显着偏高。(6)当被试为男性时,择偶偏好在面孔吸引力和利他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当被试为女性时,择偶偏好在面孔吸引力和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7)在半结构化访谈中,从关系层面补充了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利他行为具有改善人际关系的功能,也是人们建立新的人际社交关系的一种选择,且这种表现在男性中更明显。
马华聪[7](2020)在《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和身心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水平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近几年新闻媒体报道出好心助人反而被欺骗、专业碰瓷户等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这使得人们公正感较低、对他人不信任感增加,在人们需要帮助时可能产生冷漠的态度。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存在利他行为弱化现象,但原因分析不够全面。因而,分析大学生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自我同情问卷》来对10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建立和检验了它们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在性别、恋爱状况、生源地、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专业类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2)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和利他行为之间两两存在显着正相关,且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利他行为水平。(3)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在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这说明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不仅可以通过获得领悟社会支持和增强自我同情水平来提高利他行为的产生,还可以通过在获得领悟社会支持之后提高自我同情水平来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为培养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发生提供启发和针对性建议。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能够正向预测利他行为,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是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公正世界信念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利他行为。
钟晓媚[8](2020)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利他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因此,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利他行为慢慢地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即延伸到网络空间上。然而,随着互联网络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负性事件也层出不穷,比如电信诈骗、“人肉搜索”、手机成瘾等等,这些事件的逐渐增多也慢慢加深人们对互联网络不好的印象。鉴于此,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络,我们对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变得刻不容缓。网络社会支持是指在网络空间交往中,人们由于在情感、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因为被理解和尊重而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梁晓燕,2008);而网络人际信任是个体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对个体、组织及他们传递的信息的可靠性的一种积极心理预期(姚蓝,李建玲,2014);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Luthans,2008)。因此,本研究以全日制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从个体因素以及情景因素两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内部机制。同时,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网络社会支持作为传统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补充,与心理资本的关系密切,本研究假设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并会在研究过程中做验证性的分析。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实体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广东、广西多所高校发放的实体问卷94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61份,回收率为91%。研究还运用了SPSS及AMOS等统计软件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其中包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相关变量中介作用的检验。本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以及心理资本水平较高;而网络人际信任以及网络利他行为水平偏低,有待提高。(2)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网络利他行为显着正相关,对心理资本、网络利他行为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3)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心理资本均与网络利他行为显着正相关,对网络利他行为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4)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李佩轩[9](2020)在《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对生活的积极影响不可忽视,网络利他行为是网络积极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指个体在网络中表现出的不期望任何回报的自愿行为。共情可能是利他行为发生在网络中的重要原因。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也很密切,以往研究认为道德认同是个体利他行为的重要动机。共情、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已有研究忽视对其内在作用机制的探究,本研究对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进行探究。本文采用问卷法对32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使用我国学者郑显亮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潘孝富编制的《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万增奎等人修订的《道德认同量表》。研究了道德认同在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探究共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为高校合理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沟通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以期发挥网络对个体心理、行为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共情在被试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网龄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的共情水平显着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自我情绪识别与正向应对维度显着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共情水平显着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正向应对维度显着高于独生子女。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负向应对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共情总分以及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识别、反向理解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2、道德认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网龄上均存在显着差异。非独生子女的道德认同水平显着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道德内在化维度显着高于独生子女。表征化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3、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男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显着高于女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网龄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网络利他行为在生源地、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4、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共情对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5、道德认同在大学生共情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79.25%。
吴丹[10](2020)在《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如何建设互联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共同促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而在主要的网络社交平台——微博上,粉丝的累计人次已超过160亿,其中每个微博用户平均关注超过30个娱乐明星。由此可见,掌握粉丝群体的行为动态对于构建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不可或缺,加深对粉丝群体的网络利他行为的了解和探究,对于构建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互联网环境实有裨益。粉丝群体的独特性在于他们较高的偶像崇拜卷入程度,所以哪些因素会影响偶像崇拜卷入程度,而粉丝的网络利他行为是否会受偶像崇拜的卷入程度影响,这些都是在建设健康互联网的当下,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以往关于粉丝群体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提出偶像崇拜会影响粉丝的网络利他行为,同时情绪智力会影响粉丝的偶像崇拜程度等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了粉丝群体情绪智力、偶像崇拜卷入程度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工具包括《情绪智力量表-中文版》、《偶像崇拜量表-中文版》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研究通过便利抽样回收273份问卷,有效问卷242份,经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粉丝群体偶像崇拜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但在受教育程度、崇拜阶段上存在差异;情绪智力和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2)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感受到的经济压力,每日追星时间,与粉丝群体其他成员的交流频率与偶像崇拜卷入程度存在正相关,可以正向预测偶像崇拜卷入程度。(3)情绪智力、偶像崇拜和网络利他行为存在相关,且情绪智力中的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推理维度,在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4)偶像崇拜可以正向预测情绪知觉、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理解和推理,同时负向预测情绪表达。
二、关于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自尊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假设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父母教养方式 |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 |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工具 |
2.1.4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
2.2 自尊 |
2.2.1 自尊的概念界定 |
2.2.2 自尊的理论基础 |
2.2.3 自尊的测量工具 |
2.2.4 自尊的影响因素 |
2.3 共情 |
2.3.1 共情的概念界定 |
2.3.2 共情的理论基础 |
2.3.3 共情的测量工具 |
2.4 利他行为 |
2.4.1 利他行为的概念界定 |
2.4.2 利他行为的理论基础 |
2.4.3 利他行为的测量工具 |
2.4.4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
2.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和利他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 |
2.5.1 父母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2.5.2 自尊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2.5.3 共情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 |
2.5.4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关系 |
第3章 过程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3.2.2 《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 |
3.2.3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
3.2.4 《利他行为自陈问卷》 |
3.3 研究程序 |
3.3.1 施测程序 |
3.3.2 数据处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4.3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及利他行为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4.3.1 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2 自尊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3 共情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4 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4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和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
4.5 中介效应检验与链式中介模型构建 |
4.5.1 自尊、共情在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4.5.2 自尊、共情在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4.5.3 自尊、共情在溺爱型教养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4.5.4 自尊、共情在忽视型教养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及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5.2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及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讨论 |
5.2.1 父母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5.2.2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 |
5.2.3 父母教养方式与共情的关系 |
5.2.4 自尊与共情能力的关系 |
5.2.5 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关系 |
5.2.6 自尊和利他行为的关系 |
5.3 自尊和共情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的中介作用 |
5.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6章 教育实践启示 |
6.1 家庭中,父母注重教养方式 |
6.2 学校内,老师注重教育方式 |
6.3 社会上,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节选)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童年期心理虐待 |
2.1.1 童年期心理虐待的定义 |
2.1.2 童年期心理虐待的测量 |
2.1.3 童年期心理虐待的相关研究 |
2.2 网络利他行为 |
2.2.1 网络利他行为的定义 |
2.2.2 网络利他行为的测量 |
2.2.3 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
2.3 归属感 |
2.3.1 归属感的定义 |
2.3.2 归属感的测量 |
2.3.3 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
2.4 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 |
2.4.1 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定义 |
2.4.2 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测量 |
2.4.3 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相关研究 |
2.5 童年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关系 |
2.5.1 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 |
2.5.2 童年期心理虐待、归属感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 |
2.5.3 童年期心理虐待、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 |
2.5.4 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儿童心理虐待量表 |
3.2.2 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
3.2.3 一般归属感量表 |
3.2.4 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量表 |
3.3 数据处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正态性检验 |
4.2 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4.2.1 童年期心理虐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4.2.2 网络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4.2.3 归属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4.2.4 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4.3 童年期心理虐待、网络利他行为、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相关分析 |
4.4 童年期心理虐待、网络利他行为、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中介关系 |
4.4.1 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总效应检验 |
4.4.2 归属感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
4.4.3 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
4.4.4 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
4.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童年期心理虐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5.2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5.3 归属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5.4 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5.5 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
5.6 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网络利他行为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
5.7 教育建议 |
5.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诊所发展现状分析 |
1.1.2医生处方行为现状分析 |
1.2 研究现状 |
1.2.1 利他与医生行为 |
1.2.2 性别与医生行为 |
1.2.3 博弈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
2.2 医生行为模型 |
2.3 社会偏好与行为博弈论 |
2.3.1 人的社会偏好 |
2.3.2 社会偏好的微观结构 |
2.3.3 利他偏好下的行为博弈论 |
2.4 利他行为的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利他主义及其基础 |
3.1.1 利他的生物学基础 |
3.1.2 利他的神经经济学基础 |
3.1.3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3.1.4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
3.2 医生及其行为 |
3.2.1 医生与医学中的利他行为 |
3.2.2 医护人员的性别及诊疗行为 |
3.2.3 不合理的处方行为 |
3.3 利他主义与行为博弈论 |
3.3.1 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 |
3.3.2 行为博弈论 |
3.4 关于利他主义的田野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原理、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4.1 实验原理 |
4.1.1 关于实验经济学 |
4.1.2 田野实验 |
4.1.3 审计实验及其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
4.2 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 |
4.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4.2.2 伦理学问题 |
4.2.3 实验设计 |
4.2.4 质量控制 |
4.2.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一般性结果 |
5.1.1 样本诊所的基本情况 |
5.1.2 样本诊所医生的基本情况 |
5.1.3 利他主义实验的基本情况 |
5.1.4 审计实验中医生诊疗行为的基本情况 |
5.2 利他性、性别与医生医疗行为关系的分析结果 |
5.2.1 利他性与医生处方行为的关系分析 |
5.2.2 性别与医生处方行为的关系分析 |
5.2.3 利他性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关系分析 |
5.2.4 性别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的关系分析 |
5.3 定性分析 |
5.3.1 关于普通感冒的处方行为 |
5.3.2 关于就医体验等其他医疗行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6.1 方法学的讨论 |
6.1.1 田野实验在医疗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6.1.2 匿名审计实验数据具有高可靠性 |
6.1.3 数据质量保证 |
6.1.4 数据分析方法 |
6.1.5 实验细节的设计 |
6.2 实验结果的讨论 |
6.2.1 诊所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6.2.2 利他主义与医生行为 |
6.2.3 性别与医生行为 |
6.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3.1 结论 |
6.3.2 政策建议 |
6.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6.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4.2 本研究的不足 |
附件1 病人评估问卷 |
附件2 病人台词 |
附件3 接线员台词 |
附件4 准考证 |
附件5 学生名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面孔吸引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择偶偏好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面孔吸引力 |
2.1.1 面孔吸引力的概念 |
2.1.2 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
2.2 利他行为 |
2.2.1 利他行为的定义及理论解释 |
2.2.2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
2.3 择偶偏好 |
2.3.1 择偶偏好的定义及理论解释 |
2.3.2 择偶偏好的影响因素 |
2.3.3 择偶偏好的相关研究 |
2.4 面孔吸引力与择偶偏好的关系研究 |
2.5 利他行为与择偶偏好的关系研究 |
3 问题提出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思路 |
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4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4 研究一:面孔吸引力对利他词汇的启动效应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 |
4.2.2 研究设计 |
4.2.3 研究材料 |
4.3 研究过程 |
4.4 数据处理 |
4.5 研究结果 |
4.5.1 男性在不同面孔吸引力图片启动下词汇的反应时 |
4.5.2 女性按键数据反应时描述统计及差异检验 |
4.5.3 男女被试数据之间的差异 |
4.6 讨论 |
5 研究二:面孔吸引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择偶偏好的中介作用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被试 |
5.2.2 研究设计 |
5.2.3 研究工具 |
5.2.4 研究过程 |
5.3 研究结果 |
5.3.1 各变量之间的差异比较 |
5.3.2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5.3.3 中介效应检验 |
5.4 讨论 |
6 研究三:利他行为的质性研究 |
6.0 研究目的 |
6.1 访谈对象 |
6.2 研究步骤 |
6.2.1 预访谈 |
6.2.2 正式访谈提纲 |
6.2.3 文本转录、编码 |
6.3 访谈文本分析 |
6.3.1 利他行为的性别差异 |
6.3.2 利他行为与面孔吸引力的关系 |
6.3.3 利他行为在人际关系当中的影响 |
7 总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研究一面孔图片示例 |
附录B 质性访谈的一则示例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公正世界信念的概述 |
1.1.1 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 |
1.1.2 公正世界信念的测量 |
1.1.3 公正世界信念的相关研究 |
1.2 利他行为的概述 |
1.2.1 利他行为的概念 |
1.2.2 利他行为的测量 |
1.2.3 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
1.3 领悟社会支持的概述 |
1.3.1 领悟社会支持的概念 |
1.3.2 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 |
1.3.3 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1.4 自我同情的概述 |
1.4.1 自我同情的概念 |
1.4.2 自我同情的测量 |
1.4.3 自我同情的相关研究 |
1.5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2.2 问题提出 |
2.3 研究目的 |
2.4 研究意义 |
2.4.1 理论意义 |
2.4.2 实践意义 |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与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模型 |
3.4 研究方法 |
3.4.1 研究对象 |
3.4.2 研究工具 |
3.5 数据处理 |
3.6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和利他行为的现状 |
4.2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2.1 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 |
4.2.2 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在恋爱状况上的差异 |
4.2.3 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
4.2.4 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在专业类别上的差异 |
4.2.5 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4.2.6 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 |
4.3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和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
4.3.1 公正世界信念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
4.3.2 公正世界信念与自我同情的相关分析 |
4.3.3 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
4.3.4 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同情的相关分析 |
4.3.5 领悟社会支持与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
4.3.6 自我同情与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
4.3.7 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与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汇总 |
4.4 共线性诊断 |
4.5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对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 |
4.5.1 公正世界信念对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 |
4.5.2 领悟社会支持对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 |
4.5.3 自我同情对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 |
4.6 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在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利他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
4.6.1 领悟社会支持在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利他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
4.6.2 自我同情在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利他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
4.7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在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检验 |
第五部分 分析与讨论 |
5.1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特点 |
5.1.1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总体特征 |
5.1.2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2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特点 |
5.2.1 大学生利他行为总体特征 |
5.2.2 大学生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3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特点 |
5.4 大学生自我同情的特点 |
5.5 公正世界信念、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和利他行为的关系 |
5.5.1 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5.5.2 领悟社会支持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5.5.3 自我同情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5.6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在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5.6.1 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
5.6.2 自我同情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
5.7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利他行为间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
5.8 建议 |
第六部分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8)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利他行为 |
2.1.1 利他行为的概念 |
2.1.2 利他行为的理论 |
2.1.3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 |
2.1.4 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现状 |
2.2 网络社会支持 |
2.2.1 网络社会支持的界定 |
2.2.2 网络社会支持的分类 |
2.2.3 网络社会支持的理论 |
2.2.4 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2.3 网络人际信任 |
2.3.1 网络人际信任的定义 |
2.3.2 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 |
2.3.3 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
2.3.4 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2.4 心理资本 |
2.4.1 心理资本的概念 |
2.4.2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
2.4.3 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
2.4.4 心理资本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2.5 问题提出 |
2.6 研究目的 |
2.7 研究意义 |
2.7.1 理论意义 |
2.7.2 实践意义 |
2.8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程序 |
3.4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利他行为、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的基本情况 |
4.2.1 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利他行为、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的总体情况 |
4.2.2 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利他行为、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在性别上的差异 |
4.2.3 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利他行为、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4.2.4 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利他行为、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在年级上的差异 |
4.3 网络利他行为与网络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网络人际信任偏相关关系 |
4.4 网络人际信任、心理资本对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
5 讨论 |
5.1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利他行为、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的总体情况 |
5.2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在性别上的差异 |
5.3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5.4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在年级上的差异 |
5.5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心理资本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
5.6 网络人际信任与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共情的研究综述 |
1.1.1 共情的概念界定 |
1.1.2 共情的理论研究 |
1.1.3 共情的相关研究 |
1.2 道德认同的研究综述 |
1.2.1 道德认同的概念界定 |
1.2.2 道德认同的理论研究 |
1.2.3 道德认同的相关研究 |
1.3 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综述 |
1.3.1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界定 |
1.3.2 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研究 |
1.3.3 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
1.4 共情、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1.4.1 共情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1.4.2 共情与道德认同的关系研究 |
1.4.3 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1.5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方法 |
2.4.1 研究工具 |
2.4.2 数据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2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的描述统计 |
3.3 大学生共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3.4 大学生道德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3.5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3.6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
3.7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
3.7.1 大学生共情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
3.7.2 大学生共情和道德认同的回归分析 |
3.7.3 大学生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
3.8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章 讨论 |
4.1 大学生共情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4.2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4.3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4.4 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的成因分析 |
4.5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探讨 |
4.6 建议 |
第5章 结论 |
引文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偶像崇拜 |
2.1.1 偶像崇拜的概念与心理成因 |
2.1.2 偶像崇拜的相关研究 |
2.2 网络利他行为 |
2.2.1 利他行为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
2.2.2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和相关研究 |
2.3 情绪智力 |
2.4 相关关系研究 |
2.4.1 偶像崇拜与网络利他行为 |
2.4.2 网络利他行为与情绪智力 |
2.4.3 偶像崇拜与情绪智力 |
2.5 问题的提出 |
2.5.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2.5.2 研究假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1 研究涉及相关概念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偶像崇拜量表中文版(Celebrity Attitude Scale,CAS) |
3.4.2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nternetAltruisticBehaviorScaleof Undergraduates) |
3.4.3 情绪智力量表中文版(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粉丝群体偶像崇拜状况分析 |
4.2.1 粉丝群体偶像崇拜的总体状况 |
4.2.2 粉丝群体偶像崇拜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上的差异 |
4.3 粉丝群体情绪智力状况分析 |
4.3.1 粉丝群体情绪智力的总体状况 |
4.3.2 粉丝群体情绪智力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上的差异 |
4.4 粉丝群体网络利他行为状况分析 |
4.4.1 粉丝群体网络利他行为的总体状况 |
4.4.2 粉丝群体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上的差异 |
4.5 粉丝群体的偶像崇拜、网络利他行为以及情绪智力的相关关系 |
4.5.1 网络利他行为、情绪智力和偶像崇拜的相关关系 |
4.5.2 情绪智力在偶像崇拜和网络利他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4.6 回归分析 |
4.6.1 情绪智力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
4.6.2 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
4.6.3 偶像崇拜对情绪智力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粉丝群体偶像崇拜状况 |
5.2 粉丝群体的情绪智力状况 |
5.3 粉丝群体的网络利他行为状况 |
5.4 粉丝群体的偶像崇拜、情绪智力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粉丝行为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关于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利他行为研究[D]. 马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自尊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D]. 刘媛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状态无聊感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寻求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D]. 叶晓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的链式中介作用[D]. 邓昳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D]. 孔少楠. 山东大学, 2020(04)
- [6]面孔吸引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择偶偏好的中介作用[D]. 白灵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D]. 马华聪. 河南大学, 2020(02)
- [8]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D]. 钟晓媚.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D]. 李佩轩.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D]. 吴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