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钾血症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工作组[1](2021)在《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文中提出高钾血症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 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 甚至危及生命。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低钠高钾饮食以及相关合并症的存在均增加了高钾血症的发生。近年来, 心力衰竭合并高钾血症在诊断、治疗、预防及综合管理上均有不少新进展。为此,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组织专家, 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参考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0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20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等发布的相关共识, 结合我国国情及心力衰竭诊疗实践现状, 制定了《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 旨在为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的预防、监控、诊治及综合管理提供指导。
王宁[2](2021)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钾离子变化规律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维持患者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是保证围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安全的重要手段,如何尽早的发现、诊断内环境紊乱,如何积极利用技术、药物和液体重建患者体内平衡是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表现为低血钾或高血钾的钾离子(Potassium,K+)代谢紊乱(Disorders of Potassium)在住院患者中很常见,鉴于未经治疗的低钾血症(Hypokalemia)或高钾血症(Hyperkalemia)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及时认识和治疗这些疾病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对于围术期患者K+水平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比较患者入院时与入手术室后K+变化规律,分析入手术室后K+紊乱相关因素,探究围术期K+紊乱的发生规律。方法:本实验是一项关于围术期K+变化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北湖院区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1日期间,同时需要入院常规离子、生化分析和入手术室后动脉或静脉血气分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没有进行额外的抽样或干预,连续入选。病例排除标准:1.急诊手术患者;2.患者年龄<13岁;3.有肠、肝、心、肾等主要器官功能障碍或存在导致K+紊乱相关的基础疾病的患者;4.处于妊娠期的患者;5.长时间禁饮食及饮食障碍患者;6.近期服用利尿剂或类固醇激素的患者;7.入手术室后血样采集之前有过大失血、输血或补K+;8.重要实验数据缺失或未检测的患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基础疾病、入院时血检查结果、入手术室后血气结果、是否接受胃肠道准备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入选患者总计258人,男性110例(42.64%)女性148例(57.36%),年龄54.50(43,64)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ess Index,BMI)23.88(22.04,26.55)kg/m2。其中高血压患者75例(29.07%),糖尿病患者38例(14.73%),接受肠道准备患者80例(31.01%)。2.围术期K+紊乱的发生率:入院患者发生低钾血症19例(9.65%),高钾血症2例(0.78%);入手术室后发生低钾血症102例(28.19%),未发现高钾血症病例,其中16例为入院低钾血症患者,其余86例均为入院时离子监测正常的患者。3.入手术室后K+浓度与入院时K+浓度Pearson检验P<0.05,呈正相关,入手术室后K+水平与入院时K+水平具有相关性,但R2=0.1316,相关性不显着。4.入院及入手术室患者K+浓度春夏秋冬四季K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比较P值均大于0.05,K+浓度在季节间无明显差异。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患者、ASA分级为Ⅲ/Ⅳ的患者、高血压患者、术前接受肠道准备患者是入室低钾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手术室后低钾血症发生概率很高,即便是入院常规检查正常的患者仍有可在入室后发生低钾血症,值得引起重视。其中入院低钾患者、女性患者、ASA分级为Ⅲ/Ⅳ的患者、高血压患者、入院接受肠道准备患者是入手术室后发生低钾血症的高危人群。积极监测K+水平,是及早发现并治疗的关键。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3](2020)在《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管理实践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肾脏在调节人体钾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肾衰竭患者易发生急性或慢性高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失盐性肾病等患者易发生低钾血症。无论高钾血症还是低钾血症均可引起细胞膜电位异常,导致四肢麻痹、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根据中国临床诊疗实践特点,围绕钾代谢的机制、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的监测四部分内容制定了《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管理实践专家共识》。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钾异常综合性管理的临床共识,旨在引起广大肾科医师重视,为我国CKD患者血钾管理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
赵光远,王荃[4](2020)在《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危象》文中研究说明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危象均可危及患儿生命。血钾严重异常多由细胞内外钾的分布以及肾脏排钾调节异常导致。血钾受胰岛素、儿茶酚胺、酸碱平衡及醛固酮等多因素调控。治疗策略包括预防并快速解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纠正高钾或低钾血症,诊断并治疗潜在病因。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5](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提出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6](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指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谭梦琴[7](2020)在《非小细胞肺癌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相关因素与心律失常是否具有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根据门诊和住院期间常规心电图检查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将入选患者分为非心律失常组与心律失常组两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肺癌部位、解剖学分型、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高血压、心包积液)、相关治疗方案(手术、化疗、放疗)、电解质、心电图、合并胸腔积液与否等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使用Ex-cel 2003软件、SPSS软件对资料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肺癌患者的性别、肺癌部位、解剖学分型、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合并糖尿病等因素非心律失常组与心律失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电解质紊乱、化疗史、胸部放疗史、肺部手术史、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胸腔积液是肺癌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P<0.05)。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吸烟史、电解质紊乱、化疗史、胸部放疗史、肺部手术史、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胸腔积液是影响肺癌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与心律失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显示年龄、吸烟史、电解质紊乱、化疗史、胸部放疗史、肺部手术史、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胸腔积液是影响肺癌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小根[8](2020)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新型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ACEI/AR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并对主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评价。背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尽管RAAS系统阻断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其5年死亡率仍高于恶性肿瘤。值得庆幸的是,PARADIGM试验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方面显着优于依那普利,因此国内外心力衰竭指南一致推荐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但药物安全性仍然是临床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尚缺乏相关系统性评价。故本研究检索了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安全性,并对其主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搜索的数据库包括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 database,和Embase,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0日,搜索词汇包括:“LCZ696”,“AHU377”,“sacubitril/valsartan”,“entresto”,“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和“neprilysin inhibitor”。研究主要终点事件为安全性相关指标,主要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肾功能恶化发生率、高钾血症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性水肿发生率,使用Review Manager5.3处理数据。结果:本文共检索到6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患者14959例,其中7474例患者接受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7485例患者接受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或者Ang II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s,ARB)治疗。其中5项随机对照研究报道了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荟萃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ACEI/ARB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着差异(OR=0.91,95%CI 0.83-1.00,P=0.05)。6项随机对照研究均报告了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的人数,荟萃分析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没有增加因不良反应停药的比率(OR=0.87,95%CI 0.70-1.07,P=0.19)。4项研究报道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和ACEI/ARB两组间无显着差异(OR=0.77,95%CI 0.55-1.10,P=0.15)。6项研究均报道了肾功能恶化、低血压、高钾血症、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显着减少肾功能恶化发生率(OR=0.78,95%CI 0.64-0.94,P=0.008);在高钾血症与血管性水肿发生率方面两者无显着差异,OR值分别为0.92(95%CI 0.84-1.01,P=0.08)和1.42(95%CI 0.52-3.89,P=0.49);但沙库巴曲缬沙坦显着增加了低血压的发生率(OR=1.55,95%CI 1.40–1.71,P<0.0001)。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安全性上不劣于ACEI/ARB,且显着减少肾功能恶化,但临床使用中需警惕发生低血压的可能性。
王欢,董莎莎,郭英[9](2020)在《一例高钾血症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文中提出高钾血症常导致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一系列恶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是导致心源性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若不能及时抢救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其所致的心律失常为可逆的,治疗的关键在于监测血钾、心电图,针对高钾血症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电图改变的观察,一旦明确高钾血症积极应用多种方法降低血钾,护理上及时发现异常汇报医师,积极配合医师抢救是提高临床救治效果的重要环节。
宋志平,王萍[10](2020)在《蟾蜍中毒的心电图特点及处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蟾蜍中毒心电图表现及其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以万方数据库为例检索蟾蜍中毒病例资料,总结蟾蜍中毒恶性心律失常类型及可能的治疗方案。结果蟾蜍中毒严重威胁着中毒者的生命,所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多样,同时是蟾蜍中毒主要的致死原因。结论蟾蜍中毒是一类急危重症,需及时、积极采取包括洗胃、血液灌流、提升心率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其中维持患者心率是治疗的关键。
二、高钾血症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钾血症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非心脏手术围术期钾离子变化规律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钾离子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及其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
2.1 围术期血清K~+紊乱及不良事件发生的临床现状 |
2.1.1 低钾血症临床症状及危害 |
2.1.2 高钾血症临床症状及危害 |
2.2 K~+紊乱的病理生理学病因分析 |
2.2.1 K~+摄入异常 |
2.2.2 K~+排出异常 |
2.2.3 K~+跨细胞分布异常 |
2.2.4 其他离子与K~+的相互作用 |
2.3 影响血清K~+的疾病 |
2.4 影响血清K~+的药物 |
2.5 K~+紊乱预防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方法 |
3.1.1 病例选择 |
3.1.2 病例筛选流程图 |
3.1.3 数据收集 |
3.1.4 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 |
3.2 诊断标准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纳入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4.2 围术期K~+紊乱的发生率 |
4.3 入室K~+水平与入院K~+水平的关系 |
4.4 入院及入手术室K~+浓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
4.5 入室低钾血症相关危险因素 |
第5章 讨论 |
5.1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K~+紊乱的情况 |
5.2 入室K~+水平与入院K~+水平呈正相关 |
5.3 入院及入手术室K~+浓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
5.4 入室低钾血症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
5.5 预防和控制低钾血症的原因和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1.2 病因和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
1.6.1 药物治疗 |
1.6.2 导管消融治疗 |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2.2 病因和机制 |
2.2.1 病因 |
2.2.2 发生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
2.4.1 NSVT的诊断 |
2.4.2 预后评估 |
2.4.3 危险分层 |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
5.2 病因和机制 |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
(1)冠状动脉异常: |
(2)心力衰竭: |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5)药物等外界因素: |
5.2.2 机制 |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
(1)12导联心电图: |
(2)运动试验: |
(3)动态心电图: |
(4)ICM: |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
(6)生物标志物: |
(7)基因检测: |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
(2)电生理检查: |
5.3.4 风险预测 |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
5.4.1 SCA患者的治疗 |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2)β受体阻滞剂: |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
5.4.4 ICD预防SCD |
5.4.5 导管消融 |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6.2.4 多形性室速 |
(1)急诊处理原则: |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
6.2.6 室速/室颤风暴 |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2.1 推荐证据等级 |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7.2.3 诊治流程图 |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1 概述 |
(1)流行病学: |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7.5.1 先天性L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LQTS患者管理: |
7.5.2 Brugada综合征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症状: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3 CPVT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4 ER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建议: |
(5)临床管理: |
7.5.5 S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诊治流程: |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3)特发性室颤: |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
(7)非小细胞肺癌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试验设计 |
1.2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临床资料收集 |
1.5 定义与赋值 |
1.6 数据的处理和资料分析 |
第2章 结果 |
2.1 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
2.2 影响肺癌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单因素分析 |
2.3 影响肺癌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肿瘤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背景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抗心律失常与致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一例高钾血症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2 护理 |
2.1 急救配合 |
2.2 吸氧 |
2.3 高钾血症的治疗 |
2.4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
2.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2.6 心理护理 |
3 讨论 |
(10)蟾蜍中毒的心电图特点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2 讨论 |
3 结论 |
四、高钾血症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42)
- [2]非心脏手术围术期钾离子变化规律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D]. 王宁.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管理实践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10)
- [4]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危象[J]. 赵光远,王荃.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08)
- [5]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6]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7]非小细胞肺癌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D]. 谭梦琴. 吉首大学, 2020(02)
- [8]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D]. 陈小根. 浙江大学, 2020(02)
- [9]一例高钾血症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 王欢,董莎莎,郭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08)
- [10]蟾蜍中毒的心电图特点及处理[J]. 宋志平,王萍. 西南军医,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