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枯枝落叶层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陈青松[1](2020)在《贵州山区主要土壤类型剖面钙镁锰形态特征》文中指出本文选择贵州喀斯特地区石灰土与黄壤两种主要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枯枝落叶-土壤-母岩层次得出钙镁锰形态分布情况,揭示不同类型土壤剖面钙镁锰形态空间变化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为贵州山区水土保持、环境恢复、元素迁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支撑。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石灰土剖面耕地、退耕还草CaO含量随着土层加深而增大,有效态钙、酸溶态钙整体变化情况为表层聚集,有机结合态钙含量整体为表层>底层。同一层次下耕地土壤CaO含量偏高,水溶态钙、交换态钙、有机结合态钙含量最高均出现在林草间作地。黄壤剖面上酸溶态钙有随着土层加深增大的趋势,其余钙形态较好的聚集在荒草地、灌木地表层。(2)MgO和酸溶态镁含量在石灰土剖面上有淋失的风险,而有效态镁、有机结合态镁则更多的留在表层。同一层次上有效态镁含量最高在林草间作地,酸溶态镁和有机结合态镁在灌木地较高。黄壤剖面上MgO、交换态镁含量均在表层最大。而其余镁形态则在剖面上变化较为复杂。有效态镁、酸溶态镁、有机结合态镁含量在耕地和退耕还草地上处于较高水平。(3)石灰土剖面上MnO和弱酸态锰有淋失的风险,水溶态锰、可氧化态锰、可还原态锰则是表层聚集。同一土层下MnO和可氧化态锰含量在荒草地较高,水溶态锰和弱酸态锰含量在林草间作环境下较高,可还原态锰则是在耕地土壤上最高。在黄壤剖面上除了水溶态锰是表层聚集外其他锰形态都有淋失的现象。同一土层上荒草地MnO、可还原态锰含量较高,水溶态锰和弱酸态锰含量在林地上处于较高水平,可氧化态锰则是在灌木地土壤较高。(4)不分土层下,两种土壤类型钙、镁、锰形态所占比例最大均为交换态钙、酸溶态镁、可还原态锰。石灰土有效态钙与有效态镁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全氮是影响钙形态含量的主要外界因素之一,磷含量是影响石灰土和黄壤镁形态含量的主要因素,MnO和水溶态锰与有机结合态钙、有效态镁之间都具有相关性,且受理化指标影响较大。而在黄壤上全钾为钙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各锰形态与大多钙镁形态之间具有相关性。
赵强[2](2020)在《生物修复法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硒》文中指出硒(Se)是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但硒的必需浓度与毒性浓度之间的差距很小,极易引起水环境的硒污染,而硒污染水体灌溉的农田农作物硒含量过高,极易引起硒中毒。以前的工作表明,人工湿地法是解决水体硒污染的极有前景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验主要强化人工湿地系统对硒污染水体的修复,并尝试通过种植油菜修复硒污染的农田土壤。本研究首先考察有机质和水文条件对人工湿地除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中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湿地系统可在第8天去除94%以上的硒,循环周期为2天的干湿循环处理系统可在三周内获得98%的硒去除率。随后,为了模拟天然湿地,在香蒲湿地系统中覆盖了枯枝落叶层,该处理组比对照组更快地去除水中的硒,在第4天时的硒去除率达到了77%,且XAS结果表明,在有枯枝落叶层存在的情况下,所有基质中的硒都转化为Se0,而Se Met(47%)都被枯枝落叶所吸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可有效地提高人工湿地的除硒能力,其机理主要是通过向大气进行的硒挥发和基质中硒的稳定。另一个中试实验表明,香蒲浮床系统可在48小时内有效去除99%的硒(尤其是硒酸盐形态)。为了确认香蒲浮床的去硒高性能,本实验构建了七种类型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添加何种形态的硒,香蒲浮床系统不仅在高温(约35°C)下都能最有效地去除硒(93-100%),而且在低温(约5°C)下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2 d),对亚硒酸盐更是可以完全去除。此后,需要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进一步测试浮床系统,并研究去除的硒沿着食物链的生物放大和生物转化以完善研究内容。而种植油菜对受高硒水灌溉的硒污染农田土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油菜组的土壤由初始的3.15 mg/kg,降至最后收获油菜时的2.12mg/kg,硒污染去除效率为32.71%,去除硒总量为3121.39 mg,通过物料平衡可推测其主要去除机理为植物挥发,这需要进一步对硒形态测量分析。随后在总结了油菜对硒的富集和分配规律后发现,油菜富集的硒主要将硒积累在它的生殖器官,占整株油菜硒积累量的73.86%,各部位的硒含量排序为角果壳>籽粒>主干>支干>根>叶。
宝虎,赵鹏武,周梅,丰洁,宝金山,舒洋,葛鹏[3](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典型天然林枯枝落叶层及土壤层持水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选择大兴安岭南段西辽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典型天然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长期定位观测法、土壤剖面调查法、浸泡试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等实验方法,探讨了该地区枯枝落叶层及土壤层持水特性。结果表明:山杨林和白桦林枯枝落叶层储量分别为7.83(t·hm-2)和7.99(t·hm-2),最大持水量分别达28.38t·hm-2和26.32 t·hm-2,达自身重量3.78倍和3.29倍,有效拦蓄量分别为24.13(t·hm-2)和22.37(t·hm-2);两种林分枯枝落叶层及其各组分持水量与持水时间呈显着对数关系(R2>0.96)。两种林分枯枝落叶层持水速率与时间的幂函数关系最为显着(R2=0.999);两种林分土壤容重均随土层厚度加深而增大,而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变化与之相反,当土壤层0-20cm时总孔隙度为最大,山杨林为64.49%,白桦林为71.96%。山杨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小于白桦林,分别为4775.80(t·hm-2)和5228.60(t·hm-2)。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对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阳[4](2019)在《上海郊野公园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上海市郊野公园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园内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充分发挥郊野公园的生态保育功能,本文以浦江郊野公园为试验地,选择5种典型人工纯林(香樟林、桂花林、栾树林、无患子林和池杉林)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林分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分析,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对5种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为林分结构的改造与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林冠层研究结果为4种林分树干茎流率在3.28%12.55%之间,栾树林>无患子林>池杉林>香樟林。5种林分林冠截留率在10.54%56.75%之间,桂花林>香樟林>池杉林>无患子林>栾树林,表现出桂花林与香樟林林冠层截留降雨的能力最强,池杉林次之,无患子林与栾树林相比而言最弱。(2)枯枝落叶层研究结果为5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在5.3216.42t/hm2之间,池杉林最大,香樟林最小。最大持水率在183.18%272.17%之间,无患子林>栾树林>池杉林>香樟林>桂花林。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满足对数函数关系,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满足幂函数关系。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在10.3937.83t/hm2之间,相当于1.043.78mm持水深,有效拦蓄量在7.7427.90t/hm2之间,排序均为池杉林>无患子林>桂花林>栾树林>香樟林,表现出池杉林枯枝落叶层持水能力最强,香樟林相较最弱。(3)土壤层研究结果为5种林分土壤容重在1.421.46g/cm3之间,桂花林与香樟林大于其他3种林分。土壤总孔隙度在42.23%43.25%之间,池杉林最大,香樟林最小;非毛管孔隙度在1.75%2.90%之间,栾树林最大,桂花林最小。060cm土壤饱和蓄水量在2 533.542 595.06 t/hm2之间,池杉林>桂花林>栾树林>无患子林>香樟林。060cm土壤有效蓄水量在104.87174.01 t/hm2之间,栾树林>无患子林>香樟林>池杉林>桂花林。土壤10℃稳渗系数在0.370.48mm/min之间,整体上渗透性能较差,栾树林>池杉林>桂花林>无患子林=香樟林。总体而言,池杉林土壤蓄水渗透能力较强,香樟林相对较弱。(4)5种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结果为池杉林(0.6606)>栾树林(0.4508)>无患子林(0.3787)>香樟林(0.2937)>桂花林(0.2388),表现出落叶针叶类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最优,落叶阔叶类型次之,常绿阔叶类型相比而言最弱。
任艳霞[5](2019)在《基于土壤健康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土地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了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土壤健康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神农架国家公园位于湖北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地处大巴山脉东延余脉,是金丝猴、金雕等的重要栖息地,同时是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以及三峡库区最大的绿色天然屏。作为中国南北过渡带上的一个重点区域,研究神农架国家公园的土壤分布特征与健康状况,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需要,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它不仅可以使得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可能,也能为神农架国家公园土地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从土壤健康的多维度,建立了土壤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基于野外观察记录得到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土壤形态指标: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以国家标准的实验方法得到的土壤的理化性质:容重、机械组成、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阳离子交换量;以20×20 m或10×40 m的植被样方调查,得到的植物多样性指标;在海拔梯度上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土壤特征的单项因子和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的土地管理以及土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枯枝落叶层厚度主要集中在2-5cm,腐殖质层主要集中在10-24cm,土层厚度主要集中在30cm以上,均处于等级的中厚层。容重较小,处于较松状态。机械组成中,粉粒含量最多,砂粒次之,粘粒最少。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阳离子交换量处于极丰富状态,全钾含量处于中上水平,全磷含量极缺乏,乔灌木物种多样性不高。(2)从分层结果来看,除容重、pH值、全钾表现为B层大于A层,其余指标均表现为A层大于B层;从南北坡来看,A层土壤:砂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南坡高于北坡;容重、粉粒含量、粘粒含量、pH值、全磷、全钾、阳离子交换量,南坡小于北坡。B层土层:砂粒含量、pH值、全氮,南坡大于北坡;容重、粉粒含量、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全磷、全钾、阳离子交换量南坡小于北坡。灌木层多样性系数,南坡大于北坡,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系数,南坡小于北坡。海拔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CEC显着正相关,与容重、pH、乔木多样性系数显着负相关。(3)A层土壤健康评价的MSD为:有机质、碱解氮、全磷、CEC、pH、容重、粘粒含量、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乔木多样性指数、灌木多样性指数。B层土壤健康评价的MSD为:有机质、碱解氮、全钾、pH、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乔木指数、灌木指数。其中,枯枝落叶层厚度、植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水解性氮、全磷、全钾采用戒上型函数,pH值和粘粒含量采用梯形函数。(4)从评价结果来看,A层土壤的健康指数均处于中高水平,B层土壤则处于中低水平,北坡土壤健康指数高于南坡。从变异程度来看,B层变异程度高于A层,南坡变异程度高于北坡。从变化趋势来看,南坡土壤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N”型变化趋势,北坡变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倒“V”型变化趋势。(5)容重、全磷、全氮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是影响土壤健康水平高低的限制性影响因素。加强物种的多样性保护,加快研究区土地管理的立法建设,统筹土地规划,严格审批流程、积极构建土地保护的预警机制、加强全民的土地安全意识,是保持当前土壤健康、土地生态安全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黄俊[6](2019)在《红壤侵蚀区马尾松—芒萁群落恢复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氮素的可利用性不仅与群落演替之间存在反馈关系,而且是限制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关键因子。因此对氮循环过程的研究,对评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侵蚀退化地的马尾松林(未治理地、恢复16年和恢复34年)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设置3种处理:保留芒萁覆盖(NRD)、去除芒萁覆盖(RD)和林下裸地对照(CK)。探究氮循环过程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对保留芒萁覆盖地的氮库未有显着影响,但其提高了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层的氮库分配比例,降低了土壤层的氮库分配比例。芒萁覆盖增加了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总量,在Y0、Y16和Y34中芒萁覆盖分别提高了生态系统氮库180%、28.01%和56.45%。去除芒萁后,未治理地(Y0)的氮库未显着变化,而治理地(Y16和Y34)的氮库分别显着降低了30.98%和9.33%。表明植被层氮储量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的贡献率在增加,同时芒萁覆盖有利于大量养分输入到土壤中,促进了退化红壤的改良。(2)植被恢复和芒萁覆盖显着提高了侵蚀退化地的氮年归还量。与未治理地相比,恢复16年和34年的马尾松林NRD处理氮年归还量分别提高了3.4倍和4.8倍,CK处理氮年归还量分别提高了6.8倍和5.5倍;同时在不同恢复年限中,NRD处理分别比CK处理高2.8倍、1.1倍和2.3倍。马尾松-芒萁群落总凋落物氮年归还量显着影响了土壤性质,与pH值和NO3--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TN、SOC、C/N、AP、DOC和DON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对土壤酶活性也有着积极作用,与AP、βG以及NAG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及结构同样发挥重要影响,与MBC、MBN、GP、GN、ACT、Fungi、VAM以及F/B呈极显着正相关,与GP/GN呈现极显着负相关。(3)马尾松林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在春季为负值,在夏季和秋季呈上升趋势,并在秋季达到最大值,此后冬季有所下降。芒萁覆盖增加了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可为植被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有效性氮,而去除芒萁后,净氮矿化速率下降。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和芒萁的覆盖能显着增加TN、TP和DON含量,进而显着提高了氮矿化速率。细菌群落是土壤氮矿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奇古菌对氮矿化速率和氨化速率呈促进作用,绿弯菌门、后壁菌门、GAL15对其呈抑制作用;GAL15能显着促进硝化过程,而拟杆菌门则对其有抑制作用。
丁霞[7](2019)在《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源涵养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占据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位置,对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分养分循环,物种多样性保育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活动的加剧、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使全球性水资源紧缺、水质恶化等诸多现状愈加严峻,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森林水文学研究。南水北调作为世界上最宏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国家战略性工程,对缓解北方水资源危机、优化水资源整体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丹江口库区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源头,面对库区水土流失、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切实维护好水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赢“保水质、迎调水”攻坚战,是保障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关键。针对丹江口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对该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安全的重要作用,基于丹江口市二类调查数据,以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为研究区域,丹江口市龙口林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6~9月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高、中、低3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的径级、高度级、林下植被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3个垂直层次对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分析,探究其丰水期水源涵养功能的密度效应,同时利用汛期综合水源涵养量,采用“市场价值法”对库区湖北水源区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服务价值进行核算,以期为库区马尾松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及价值提升给予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径级、高度级结构均呈单峰曲线,近似正态分布。调查样方内,共记录到林下植被物种69种,隶属33科62属,其中灌木32种,草本37种。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主要物种组成和重要值不同,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草本层中,中密度和高密度均匀度指数E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密度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多样性指数H’均表现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2)3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内穿透雨量变化范围为209.67±38.02~232.83±32.76mm,随着大气降雨量的增加林内穿透雨量也不断增加,林内穿透雨率随着大气降雨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其值集中于58~76%。树干茎流量变化范围为2.47±0.01~5.34±0.35mm,与大气降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树干茎流率随大气降雨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趋势,其值变化范围为0.8~2.1%。林冠截留量和林冠截留率变化范围分别为56.13±32.40~77.68±38.78 mm和19.26±11.12~26.66±13.31%,均呈随林分密度增加林冠截留量/率不断增大的趋势。(3)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总厚度在2.73±0.38~3.99±1.08 cm之间,枯落物总生物量在12.76±1.67~19.56±3.72 t·hm-2,大小排序均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有效持水量大小排序均为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不同密度林分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显着对数函数关系式(Y=alnt+b,R2>0.9678,P<0.01),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明显幂函数关系式(V=ktm,R2>0.9995,P<0.01)。(4)3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变化为1.45±0.04~1.54±0.05g·cm-3,总孔隙度均值变化为42.18±0.43~45.71±1.67%,土壤有效持水量变化为2.94±0.78~4.81±0.11 mm,且土壤容重大小为低密度>高密度>中密度,土壤总孔隙度排序则与之相反,土壤有效持水量表现为中密度>低密度>高密度。土壤p H值变化范围为5.71±0.09~6.04±0.13,偏酸性,同一密度不同土层之间p H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随着土层加深不断减少。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存在较佳的幂函数关系式(Y=at-b,R2>0.97)。(5)高、中、低3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综合水源涵养量分别为233.19±41.40 mm、237.55±41.58 mm、204.01±32.64 mm,综合、有效水源涵养能力均表现为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且不同密度林分综合水源涵养量远高于有效水源涵养量。(6)在汛期,根据马尾松人工林综合水源涵养量,采用市场价值法核算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服务价值为2.16×103万元。综上,丹江口库区中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建议在今后库区森林抚育过程中,合理控制林分密度。
李连强,牛树奎,陶长森,陈羚,陈锋[8](2019)在《妙峰山油松林分结构与地表潜在火行为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林分结构与火行为密切相关,调整林分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火行为,对森林防火工作有指导意义。分析北京妙峰山油松林分结构与地表潜在火行为的相关性,探究林分结构指数对地表火行为的影响,为妙峰山油松林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妙峰山地形相近、结构差异较大的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和测定样地中的乔木、灌木、草本和枯枝落叶数据,利用Rothermel模型计算油松林潜在火行为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及方差分解法,研究油松林地表潜在火行为与林分结构的关系。【结果】(1)油松林地表潜在火蔓延速度(R)、火强度(I)、单位面积热量(HPA)取值范围分别在2~6 m/min、300~1 400 k W/m、4 000~5 500 k J/m2之间。(2)潜在火行为与结构指数相关性:乔木层R、I与平均树高呈显着正相关,与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冠长率相关性较小。灌木层R、I与灌木密度、株数呈显着负相关,而与高度相关性较小; HPA与灌木高度呈显着正相关。灌木密度、株数过大或过小都有利于增强地表潜在火行为,反而灌木量适中时地表潜在火行为较低。草本枯枝落叶层I与床层高度、草本盖度呈极显着正相关,紧密度与log I呈显着正相关与HPA呈极显着正相关。(3)对地表潜在火行为的解释力,草本枯枝落叶层结构指数>灌木层结构指数>乔木层结构指数,草本枯枝落叶层和灌木层结构指数的交互作用贡献率大于乔木层与草本枯枝落叶层、灌木层结构指数的交互作用。【结论】妙峰山油松林普遍处于低强度地表火,可引发中强度地表火,有引发高强度地表火的可能。地表潜在火行为与乔木层、草本枯枝落叶层结构呈正相关,而与灌木层结构呈负相关;其中,乔木层的树高,灌木层的密度、株数、盖度,草本枯枝落叶层的草本盖度、床层高度、紧密度对地表潜在火行为产生显着影响,各个层次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草本枯枝落叶层>灌木层>乔木层。整体来看,地表潜在火行为大小主要受到地上可燃物的影响尤其是草本枯枝落叶层,而乔木层的影响相对较小。
马国飞[9](2018)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雪岭云杉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文中研究说明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新疆非常重要的水资源给养区,其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在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调节区域水量平衡等方面意义重大。为定量评价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利用综合蓄水能力法,对台兰河上游雪岭云杉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层截留量(C)、枯落物持水量(L)和土壤层蓄水量(S)及综合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估算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4样地中,林冠层截留量表现为中海拔云杉林(29.94 mm)>较高海拔云杉林(20.56 mm)>高海拔云杉林(11.72 mm)>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5.84 mm),而茎流量则与之相反。(2)除中海拔云杉林外,各样地枯枝落叶未分解层平均厚度均大于半分解层;其中,未分解层的平均蓄积量中高海拔云杉林最大,为79.32 t·hm-2,半分解层中中海拔云杉林最大,为59.47 t·hm-2;整体来看,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中海拔云杉林(32.55 mm)>高海拔云杉林(31.05 mm)>较高海拔云杉林(30.78 mm)>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12.84 mm)。(3)不同海拔雪岭云杉林枯枝落叶层的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浸水初期2 h以内吸水迅速,至浸水12 h时,其持水量变化基本稳定。中海拔云杉林样地中枯枝落叶层不同层次持水量在相同时间下均明显高于其他样地。枯枝落叶层吸水速率在初期0.5 h内最快,至12 h持水接近饱和,吸水速率趋于零。林地枯枝落叶层持水作用较强的前2 h内,4样地林下枯枝落叶层在相同浸水时间内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均大于未分解层。枯枝落叶层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显着对数关系(y=alnt+b);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显着幂函数关系(V=mtn)。(4)4样地平均土壤容重变动范围为0.731.06 g·cm-3;土壤孔隙度的平均值大小均为中海拔云杉林>较高海拔云杉林>高海拔云杉林>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林下土壤自然含水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不断上升趋势。不同样地30 cm深土层的非毛管孔隙持水量表现为:中海拔云杉林(37.6 mm)>较高海拔云杉林(30.7 mm)>高海拔云杉林(25.73 mm)>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13.92 mm)。(5)4林地样地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初渗、稳渗速率差异明显,土壤初渗、稳渗速率及渗透能力方面,高海拔云杉林均表现最好,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最差;渗透速率与渗透时间之间存在着很好的幂函数关系,拟合的幂函数曲线相关系数R均在0.95以上。研究认为,高海拔云杉林的涵养水源能力整体表现为最佳。(6)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在171.27280.84 mm之间,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的总持水量最小,中海拔云杉林最大。土壤层水源涵养贡献率最大,占比在77.75%89.10%之间;总有效蓄水量虽远小于总持水量,但能够很好地发挥水源涵养功能和水土保持作用。
马国飞,满苏尔·沙比提,张雪琪[10](2018)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选择台兰河上游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雪岭云杉林、灌木林、草地植被,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3个层次及综合性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云杉林林冠截留能力优于灌木林,穿透降雨量及林冠截留量平均值均大于灌木林。除草地外,各样地枯枝落叶未分解层平均厚度均大于半分解层,云杉林枯枝落叶层的厚度和蓄积量明显大于灌木林,不同植被类型枯枝落叶半分解层的自然持水率、最大持水率均高于未分解层,云杉林枯枝落叶层自然持水率、最大持水率均高于灌木林,灌木林和云杉林的枯枝落叶未分解层有效拦蓄量均高于半分解层。不同植被类型平均土壤容重大小表现为草地>灌木林>云杉林,土壤孔隙度的平均值大小则与之相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自然含水率、饱和含水量及非毛管持水量均表现为云杉林>灌木林>草地,而不同植被类型30cm深土层的蓄水能力变化则存在差异。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在181.06237.63mm,综合、有效水源涵养能力均表现为云杉林>灌木林>草地,其中土壤层的涵养贡献率最大,总有效蓄水量远小于总持水量。综上所述,台兰河上游云杉林和灌木林具有较好的涵养水源能力,放牧强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尤其是生境脆弱的草地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因素。
二、谈枯枝落叶层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枯枝落叶层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山区主要土壤类型剖面钙镁锰形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土壤钙、镁、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区概况 |
1.5 样品采集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技术路线 |
1.6.2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1.6.3 土壤钙镁全量及形态测定方法 |
1.6.4 土壤锰全量及形态测定方法 |
第二章 石灰土剖面钙、镁、锰形态特征 |
2.1 钙形态特征 |
2.1.1 枯枝落叶-土壤剖面-母岩CaO特征 |
2.1.2 水溶态钙剖面特征 |
2.1.3 交换态钙剖面特征 |
2.1.4 酸溶态钙剖面特征 |
2.1.5 有机结合态钙剖面特征 |
2.2 镁形态特征 |
2.2.1 枯枝落叶-土壤剖面-母岩MgO特征 |
2.2.2 水溶态镁剖面特征 |
2.2.3 交换态镁剖面特征 |
2.2.4 酸溶态镁剖面特征 |
2.2.5 有机结合态镁剖面特征 |
2.3 锰形态特征 |
2.3.1 枯枝落叶-土壤剖面-母岩MnO特征 |
2.3.2 水溶态锰剖面特征 |
2.3.3 弱酸态锰剖面特征 |
2.3.4 可氧化态锰剖面特征 |
2.3.5 可还原态锰剖面特征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黄壤剖面钙、镁、锰形态特征 |
3.1 钙形态特征 |
3.1.1 枯枝落叶-土壤剖面-母岩CaO特征 |
3.1.2 水溶态钙剖面特征 |
3.1.3 交换态钙剖面特征 |
3.1.4 酸溶态钙剖面特征 |
3.1.5 有机结合态钙剖面特征 |
3.2 镁形态特征 |
3.2.1 枯枝落叶-土壤剖面-母岩MgO特征 |
3.2.2 水溶态镁剖面特征 |
3.2.3 交换态镁剖面特征 |
3.2.4 酸溶态镁剖面特征 |
3.2.5 有机结合态镁剖面特征 |
3.3 锰特征变化 |
3.3.1 枯枝落叶-土壤剖面-母岩MnO特征 |
3.3.2 水溶态锰剖面特征 |
3.3.3 弱酸态锰剖面特征 |
3.3.4 可氧化态锰剖面特征 |
3.3.5 可还原态锰剖面特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土壤类型钙、镁、锰特征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钙特征比较 |
4.2 镁特征比较 |
4.3 锰特征比较 |
4.4 冗余分析 |
4.5 钙、镁、锰元素相关性分析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生物修复法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污染及其概述 |
1.1.1 硒的基本性质 |
1.1.2 硒的生理与毒理作用 |
1.1.3 硒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
1.2 水体的除硒技术 |
1.2.1 物理方法 |
1.2.2 化学方法 |
1.2.3 生物处理 |
1.3 植物修复法去除土壤中的硒 |
1.3.1 植物对硒的吸收 |
1.3.2 植物对硒的代谢 |
第二章 研究背景、目的与内容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人工湿地强化去硒能力的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试剂与装置 |
3.3 实验设计 |
3.3.1 有机质添加对去除硒的影响 |
3.3.2 干湿循环的变化对去除硒的影响 |
3.3.3 香蒲浮床系统去硒效果测试 |
3.3.4 枯枝落叶层对去除硒的影响 |
3.3.5 七中人工湿地系统去除硒的比较 |
3.4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 |
3.4.1 总硒测定 |
3.4.2 X射线吸收光谱法(XAS)进行的硒形态分析 |
3.4.3 营养盐测量 |
3.4.4 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有机质含量对硒去除的影响 |
3.5.2 分析干湿循环频率对适度系统硒去除的影响 |
3.5.3 无基质的香蒲浮床系统 |
3.5.4 枯枝落叶对香蒲湿地去除硒的影响 |
3.5.5 七种人工湿地的硒去除效率比较 |
3.5.6 添加硒对各系统处理氮磷营养盐能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菜种植对高硒水污染的农田土壤修复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设计 |
4.2.1 植物选择 |
4.2.2 外源硒的选择 |
4.2.3 实验材料与场所 |
4.2.4 实验规划与样品采集 |
4.3 样品测定 |
4.3.1 植物生物量 |
4.3.2 植物及土壤总硒含量的测定 |
4.3.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土壤去除效果 |
4.4.2 硒去除途径分析 |
4.4.3 油菜对硒的富集和分配规律 |
4.4.4 油菜及碎米荠的资源化利用及健康风险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3)大兴安岭南段典型天然林枯枝落叶层及土壤层持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地布设及调查 |
1.3 枯枝落叶层取样及持水特性测定 |
1.4 土壤层取样及持水特性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典型天然林枯枝落叶层持水特性 |
2.1.1 典型天然林枯枝落叶层储量 |
2.1.2 枯枝落叶层最大持水特征 |
2.1.3 枯枝落叶层有效拦蓄特征 |
2.2 枯枝落叶层持水过程分析 |
2.2.1 枯枝落叶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
2.2.2 枯落物层持水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
2.3 典型天然林土壤层物理性质和持水特性 |
2.3.1 典型天然林土壤层物理性质 |
2.3.2 典型天然林土壤层持水特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4)上海郊野公园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郊野公园相关研究与发展概述 |
1.2.1 郊野公园的内涵 |
1.2.2 国内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发展 |
1.2.3 上海市郊野公园的发展及建设现状 |
1.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综述 |
1.3.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相关理论研究 |
1.3.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水文过程研究 |
1.4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现状 |
1.4.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计量评价 |
1.4.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评价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水系状况 |
2.1.5 土壤状况 |
2.1.6 植被状况 |
2.1.7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选择与设置 |
2.3.2 林冠层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3 枯枝落叶层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4 土壤层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5 5种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评价 |
2.3.6 数据分析及处理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5种林分林冠层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
3.1 大气降雨分布状况 |
3.2 林内穿透雨研究 |
3.2.1 不同林分穿透雨量(率)的比较分析 |
3.2.2 穿透雨量(率)与林外降雨量的关系 |
3.3 树干茎流研究 |
3.3.1 不同林分树干茎流量(率)的比较分析 |
3.3.2 树干茎流量(率)与林外降雨量的关系 |
3.4 林冠截留研究 |
3.4.1 不同林分林冠截留量(率)的比较分析 |
3.4.2 林冠截留量(率)与林外降雨量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5种林分枯枝落叶层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4.1 枯枝落叶层厚度及蓄积量 |
4.2 枯落物持水过程 |
4.2.1 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
4.2.2 枯落物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
4.3 枯落物持水能力 |
4.3.1 枯落物自然持水率与最大持水率 |
4.3.2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与有效拦蓄量 |
4.4 小结 |
第五章 5种林分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1 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
5.2 土壤蓄水能力研究 |
5.2.1 土壤持水量指标 |
5.2.2 土壤饱和蓄水量与有效蓄水量 |
5.3 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
5.4 土壤有机质 |
5.5 小结 |
第六章 5种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
6.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6.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6.2 实测数据的标准化 |
6.3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
6.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6.3.2 构造判断矩阵 |
6.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6.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6.4 TOPSIS法的运用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基于土壤健康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土地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3.1 采样点布设 |
1.3.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1.3.3 数据处理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地关系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土地生态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土壤及土地 |
2.2.2 土壤健康 |
2.2.3 土地健康 |
2.2.4 基于土壤健康的土地管理 |
2.3 指标研究 |
2.3.1 描述性指标 |
2.3.2 分析性指标 |
2.3.3 指示性指标 |
2.4 评价方法 |
2.4.1 定性评价方法 |
2.4.2 定量评价方法 |
3 研究区概况与成土因素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土壤类型 |
3.2 土壤成土因素 |
3.2.1 母质 |
3.2.2 气候 |
3.2.3 生物 |
3.2.4 地形 |
3.2.5 时间 |
4 土壤健康指标的分析 |
4.1 形态特征 |
4.2 理化性质 |
4.2.1 物理性质 |
4.2.2 化学性质 |
4.3 指示指标 |
4.4 小结 |
5 土壤健康综合评价 |
5.1 主成分分析法 |
5.1.1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层次分析法 |
5.2.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5.4 土壤健康指数的计算 |
5.5 研究区土壤的健康评价 |
5.5.1 健康指数的统计分析 |
5.5.2 健康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 |
5.5.3 土壤健康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5.6 小结 |
6 土地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
6.1 加快立法建设,加强部门监管 |
6.2 加大评估力度,统筹土地规划 |
6.3 严格审批流程,严守生态红线 |
6.4 构建预警机制,确保持续利用 |
6.5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意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红壤侵蚀区马尾松—芒萁群落恢复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态系统氮库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凋落物氮归还研究进展 |
1.2.3 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因素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条件 |
2.1.2 实验样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氮储量测定 |
2.2.3 凋落物收集与样品处理 |
2.2.4 土壤氮矿化 |
2.2.5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2.2.6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
2.2.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分配格局 |
3.1 乔木层氮储量 |
3.1.1 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
3.1.2 乔木层氮含量 |
3.1.3 乔木层氮储量 |
3.2 林下植被层(芒萁)氮储量 |
3.3 枯枝落叶层氮储量 |
3.4 土壤层氮储量 |
3.4.1 土壤层氮含量 |
3.4.2 土壤层氮储量 |
3.5 马尾松-芒萁群落生态系统氮库及其分配格局 |
3.6 讨论 |
3.6.1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的分配 |
3.6.2 植被恢复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的影响 |
3.6.3 芒萁覆盖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马尾松-芒萁群落恢复过程中凋落物月动态及氮元素养分归还 |
4.1 芒萁覆盖下各组分凋落物氮元素归还量 |
4.1.1 芒萁覆盖下各组分凋落物量及其动态 |
4.1.2 芒萁覆盖下各组分凋落物氮含量及其动态 |
4.1.3 芒萁覆盖下各组分凋落物氮元素归还量及其动态 |
4.2 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覆盖对氮元素年归还量的影响 |
4.2.1 植被恢复对马尾松-芒萁群落凋落物氮元素年归还量的影响 |
4.2.2 芒萁覆盖对马尾松-芒萁群落凋落物氮元素年归还量的影响 |
4.3 土壤养分与微生物 |
4.3.1 土壤养分 |
4.3.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
4.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4.3.4 土壤酶活性 |
4.4 凋落物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相关性 |
4.4.1 凋落物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 |
4.4.2 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相关性 |
4.4.3 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
4.5 讨论 |
4.5.1 凋落物的动态变化模式 |
4.5.2 凋落物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4.5.3 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 |
4.6 小结 |
第五章 土壤氮矿化 |
5.1 野外净氮矿化的季节动态变化 |
5.1.1 各季节野外净氮矿化量 |
5.1.2 各季节野外净氮矿化速率 |
5.1.3 野外净氮矿化的季节动态变化 |
5.2 土壤潜在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 |
5.3 影响土壤氮矿化的因素 |
5.3.1 土壤环境 |
5.3.2 土壤微生物量与酶活性 |
5.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氮矿化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氮矿化量和氮矿化的季节变化 |
5.4.2 马尾松-芒萁群落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氮矿化的关系 |
5.4.3 马尾松-芒萁群落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氮矿化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概念与内涵 |
1.2.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方法 |
1.2.4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 |
1.2.5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过程 |
1.2.6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素 |
1.2.7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价值评价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植被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调查 |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4 林冠层水分截留量测定 |
2.2.5 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测定 |
2.2.6 土壤层贮水量测定 |
2.2.7 土壤渗透性能的测定 |
2.2.8 林分水源涵养功能 |
2.2.9 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核算 |
2.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
3.1.1 胸径结构 |
3.1.2 树高结构 |
3.1.3 林下植被物种组成 |
3.1.4 林下物种重要值 |
3.1.5 群落物种多样性 |
3.1.6 小结 |
3.2 马尾松人工林林冠层截留量 |
3.2.1 林外大气降雨 |
3.2.2 林内穿透雨 |
3.2.3 树干茎流量 |
3.2.4 林冠层水源涵养功能 |
3.2.5 小结 |
3.3 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层持水能力 |
3.3.1 枯落物厚度及生物量 |
3.3.2 枯枝落叶层持水过程 |
3.3.3 枯枝落叶层吸水速率 |
3.3.4 枯枝落叶层水源涵养能力 |
3.3.5 小结 |
3.4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层贮水量 |
3.4.1 土壤密度及孔隙度 |
3.4.2 土壤化学性质 |
3.4.3 土壤渗透性 |
3.4.4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
3.4.5 小结 |
3.5 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及价值评价 |
3.5.1 林分水源涵养能力 |
3.5.2 有效水源涵养能力 |
3.5.3 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价值评价 |
3.5.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妙峰山油松林分结构与地表潜在火行为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外业调查 |
2.2 实验方法与计算 |
2.2.1 可燃物理化性质 |
2.2.2 地表潜在火行为指标计算 |
2.2.3 林分结构指数 |
2.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油松林地表潜在火行为特征分析 |
3.2 油松地表潜在火行为与林分结构的关系 |
3.2.1 地表潜在火行为与乔木层结构因子的回归分析 |
3.2.2 地表潜在火行为与地表层结构因子的回归分析 |
3.3 林分结构对地表潜在火行为影响的解释力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9)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雪岭云杉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森林水文学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森林生态水文试验研究 |
1.2.2 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试验区概况 |
3 试验研究方法 |
3.1 标准地调查与设置 |
3.2 林冠层截留能力的测定 |
3.3 枯枝落叶物现存量及持水能力的测定 |
3.4 土壤层蓄水能力的测定 |
3.4.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3.4.2 土壤渗透性能的测定 |
3.5 综合水源涵养能力的测定 |
4 雪岭云杉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 |
4.1 林冠层对降水的再分配特征分析 |
4.1.1 台兰河流域的降水特征 |
4.1.2 林冠层的截留能力 |
4.2 枯枝落叶层的水文特征分析 |
4.2.1 枯枝落叶层的蓄积量 |
4.2.2 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 |
4.2.3 枯枝落叶层的持水动态过程 |
4.3 土壤层的水文特征分析 |
4.3.1 土壤层水文物理性质 |
4.3.2 土壤层蓄水能力 |
4.3.3 土壤渗透特征 |
4.4 雪岭云杉林的水源涵养能力 |
4.4.1 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论水源涵养能力 |
4.4.2 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水源涵养能力 |
5 结论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1.3 测定方法 |
1.3.1 林冠层截留能力的测定 |
1.3.2枯枝落叶层采集处理及持水能力的测定 |
1.3.3 土壤层分层采样及蓄水能力的测定 |
1.3.4 不同植被类型的综合水源涵养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植被类型林冠层的截留能力 |
2.2 不同植被类型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 |
2.2.1 枯枝落叶层的蓄积量 |
2.2.2 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 |
2.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层的蓄水能力 |
2.3.1 土壤层水文物理性质 |
2.3.2 土壤层的蓄水能力 |
2.4 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 |
2.4.1 不同植被类型的综合水源涵养能力 |
2.4.2 不同植被类型的有效水源涵养能力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谈枯枝落叶层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山区主要土壤类型剖面钙镁锰形态特征[D]. 陈青松. 贵州大学, 2020(01)
- [2]生物修复法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硒[D]. 赵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3]大兴安岭南段典型天然林枯枝落叶层及土壤层持水特性研究[J]. 宝虎,赵鹏武,周梅,丰洁,宝金山,舒洋,葛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2)
- [4]上海郊野公园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D]. 李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5]基于土壤健康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土地利用研究[D]. 任艳霞. 河南大学, 2019(01)
- [6]红壤侵蚀区马尾松—芒萁群落恢复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D]. 黄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 丁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8]妙峰山油松林分结构与地表潜在火行为相关性分析[J]. 李连强,牛树奎,陶长森,陈羚,陈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1)
- [9]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雪岭云杉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D]. 马国飞.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7)
- [10]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J]. 马国飞,满苏尔·沙比提,张雪琪.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