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ATmega128L的大容量MP3播放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同苍[1](2008)在《基于OMAP5912和ZigBee的车载语音传输系统设计》文中指出当前,汽车电子技术不断朝高度集成化、无线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市场上的车载无线对讲设备不仅笨重、昂贵而且缺乏与其他车载设备的高度整合。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车载语音传输系统。本课题基于高性能的双核处理器平台和无线网络技术,设计了一个具有性能稳定、功能强大及扩展方便等特点的嵌入式车载控制处理平台。该平台采用TI公司的OMAP5912(ARM9内核+C55X DSP内核)处理器,能提供强劲的数字处理和控制能力;采用Linux操作系统和U-Boot系统引导加载程序,可以低成本实现软件系统的定制;使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提供车辆间的无线对讲功能,而且可以实现对车内各种传感器的有效控制。论文首先介绍了汽车电子技术和车载无线对讲系统的基本情况,给出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内容;针对课题的功能要求,给出了系统框架的设计,并对核心处理器、操作系统、系统引导加载程序和传输方式等关键内容进行了比较选择;接着重点阐述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具体实现,对本系统的电源时钟电路、存储器扩展电路、音频处理电路和外围扩展接口电路的原理图和PCB进行具体设计,并基于硬件系统的特点对EMC、高速PCB电路设计和硬件调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课题软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Bootloader和Linux操作系统的修改和移植,以及语音处理和串口控制等应用程序的编写;无线网络和语音编解码算法部分,论文主要对ZigBee无线网络协议和硬件传输模块以及G.729编解码算法进行介绍,并对G.729编解码算法的具体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本课题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李玉娟,王琪[2](2007)在《基于ATmega128L的智能探测车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AVR单片机ATmega128L为核心,提出了一种智能探测小车的软硬件设计方案。系统可以预先设定小车的行走路线,能够实现小车与计算机之间的无线通讯,通过超声测物和红外测障电路使小车安全行走。另外,系统通过JTAG接口在线调试程序。软件设计中采用神经网络自学习,大大增强了小车的智能化。
何戟[3](2006)在《蓝牙技术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蓝牙作为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的特点和范围都非常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要求。将蓝牙技术应用于新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这无论在国内或者国际上都是较为先进的。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某国防基础研究项目为背景,对蓝牙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 首先,通过对现有的几种典型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蓝牙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中应用的优势。然后,在项目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移动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论述了方案的合理性。 其次,通过硬件芯片的设计选型,完成了系统蓝牙Sink网关的硬件系统设计,并论述了具体解决的方案。整个硬件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 再者,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论述了基于蓝牙的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软件总体设计,以及系统前端数据采集软件和终端数据处理软件的实现。 最后,是对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蓝牙Sink网关和移动数据采集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移动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前端传感器节点到移动终端设备的完全无线连接,有效地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具有极大的便携性、移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樊祥宁[4](2005)在《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学位论文重点研究了脉冲方式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论文工作得到了国家863项目《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联合资助。论文主要内容包括: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多径信道模型与特性;系统方案设计及其性能仿真;系统性能分析与用户码研究;与IEEE802.11bWLAN窄带无线系统的共存性研究;系统窄脉冲生成电路的设计与研究、以及RAKE接收机实现结构与性能。第一章为全文绪论。第二章介绍超宽带无线多径信道的模型和特性,作为后续章节研究的基础。第三章到第六章研究内容是创新性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参考价值。第三章在讨论脉冲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设计了链路总速率在100Mbps以上的两种基于脉冲传输的UWB多用户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即:跳时PPM(TH-PPM)直接脉冲系统方案和直扩BPSK(DS-BPSK)直接脉冲系统方案,并对这些系统在室内多径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分析,指出了脉冲超宽带无线系统的关键设计因素和主要结论。第四章重点是系统性能分析。分析与仿真中采用第二章的信道模型。首先分析了第三章设计的跳时PPM超宽带系统在室内多用户和密集多径环境下的性能,导出了接收机输出各分量的表达式及其一阶距和二阶矩,为后续信号处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接着对直扩BPSK超宽带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推导出的系统BER表达式给出了和信道参数、脉冲参数以及系统用户数之间的直接关系,理论分析的数值结果和计算机仿真结果相当吻合,从而可以分析多径信道参数、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之后研究了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的用户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超宽带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切实可行的用户码方案。最后分析了接收机在室内密集多径环境下采用Gold序列与随机二进制PN序列作为用户码时的接收信号,仿真了多用户性能,验证了提出的用户码方案的可行性,为多址系统用户码设计及其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第五章研究共存性。UWB设备与传统窄带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其共存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本章论述了FCC关于UWB系统与窄带系统共存时的评估方法和主要结果,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同为室内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在2.4GHz频段频谱相互重叠的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对第三章中设计的跳时和直扩直接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的干扰,进行了性能分析与仿真,给出了为使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UWB收发机正常工作并达到一定性能指标,可允许的IEEE802.11b设备与UWB接收机的距离。为两种系统的共存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第六章研究第三章设计的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中的基带收发关键模块及其实现技术。重点是在链路总速率为100Mbps以上要求下,研究和设计了分别应用于直扩BPSK和跳时PPM超宽带多用户系统的发射端高速重复频率亚纳秒高斯窄脉冲的生成技术及其实现电路,接收端RAKE接收机及其信道估计算法以及相应实现结构。以上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和正在国家发明专利最后实质审查中,部分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已被核心刊物录用、发表和评审中,为超宽带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孙素丽,薄勇,杨公训[5](2004)在《基于ATmega128L的大容量MP3播放机》文中研究表明介绍Atmel公司生产的ATmega128L单片机的特点;提出一种以硬盘为存储介质的MP3播放机的设计方案;给出硬件设计结构和软件设计思路。
二、基于ATmega128L的大容量MP3播放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Tmega128L的大容量MP3播放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MAP5912和ZigBee的车载语音传输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
1.2.1 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 |
1.2.2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
1.3 车载对讲系统技术概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1.5 本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 |
2.1 车载语音传输系统的整体框架 |
2.2 系统核心处理平台的选择 |
2.2.1 各种处理平台的比较 |
2.2.2 OMAP5912双核处理器的优势 |
2.3 系统软件的比较和选择 |
2.3.1 系统加载引导程序(Bootloader)的选择 |
2.3.2 操作系统的选择 |
2.4 语音传输方式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MAP平台硬件设计 |
3.1 OMAP硬件系统整体框图 |
3.2 OMAP5912处理器简介 |
3.3 电源与时钟电路设计 |
3.3.1 电源电路设计 |
3.3.2 时钟电路设计 |
3.4 外部储存器扩展 |
3.4.1 FLASH扩展 |
3.4.2 DDR SDRAM扩展 |
3.4.3 CF卡扩展 |
3.5 音频处理模块电路 |
3.5.1 TLV320AIC23芯片简介 |
3.5.2 音频模块电路设计 |
3.6 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
3.6.1 JTAG/MultiICE调试接口 |
3.6.2 RS-232串口电路设计 |
3.6.3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3.6.4 USB接口电路 |
3.6.5 其他扩展接口 |
3.7 多层高速PCB布线及硬件调试 |
3.7.1 多层高速PCB布线 |
3.7.1.1 整体布局设计 |
3.7.1.2 多层板PCB设计 |
3.7.1.3 电源和地的特殊处理 |
3.7.1.4 EMC设计 |
3.7.2 系统硬件调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框架 |
4.2 Linux平台的建立和开发 |
4.2.1 Linux软件平台的搭建和配置 |
4.2.2 Linux内核在OMAP5912上的移植 |
4.3 系统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
4.3.1 U-Boot的移植 |
4.3.2 U-Boot的启动过程 |
4.4 应用程序设计 |
4.4.1 语音信号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
4.4.2 语音信号的编解码处理程序设计 |
4.4.3 ZigBee模块的串口控制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igBee技术和G.729编解码算法 |
5.1 ZigBee技术 |
5.1.1 ZigBee技术概述 |
5.1.2 ZigBee协议栈结构和原理 |
5.1.3 ZigBee模块简介 |
5.2 G.729语音编解码算法 |
5.2.1 ITU-T G.729概述 |
5.2.2 G.729编码器原理 |
5.2.3 G.729解码器原理 |
5.2.4 G.729算法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蓝牙技术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与挑战 |
2.2 典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分析比较 |
2.2.1 红外线 |
2.2.2 IEEE802.11 |
2.2.3 HomeRF |
2.2.4 蓝牙技术 |
2.2.5 典型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蓝牙的移动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3.1.1 系统的整体需求概述 |
3.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设计方案 |
3.2.2 系统设计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蓝牙SINK网关设计 |
4.1 设计需求 |
4.2 蓝牙SINK网关硬件设计 |
4.2.1 蓝牙 Sink网关硬件设计方案 |
4.2.2 硬件芯片选型 |
4.2.3 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
4.3 天线设计与选择 |
4.3.1 天线的重要参数 |
4.3.2 蓝牙天线应用要求及分类 |
4.3.3 蓝牙Sink网关的天线选择 |
4.4 蓝牙 SINK网关的内部协议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软件总体框架设计 |
5.1.1 前端软件 |
5.1.2 终端软件 |
5.2 系统软件的实现 |
5.2.1 前端软件部分 |
5.2.2 终端软件部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方案 |
6.3 测试项目以及测试结果 |
6.4 实验数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4)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宽带技术概述 |
1.3 超宽带技术的国内外研发现状与动态 |
1.4 超宽带技术的规范与标准化工作 |
1.5 超宽带技术的主要应用 |
1.5.1 短距离高速无线多媒体通信应用 |
1.5.2 低速超宽带技术的应用 |
1.5.3 小结 |
1.6 论文主要工作与安排 |
第二章 超宽带室内无线信道模型 |
2.1 引言 |
2.2 超宽带室内信道多径模型和传播损耗模型 |
2.3 Scholtz 超宽带室内多径信道模型 |
2.4 Intel超宽带室内信道模型 |
2.4.1 引言 |
2.4.2 路径损耗模型 |
2.4.3 多径模型 |
2.4.4 信道的具体实现 |
第三章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方案与性能仿真 |
3.1 引言 |
3.1.1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脉冲波形 |
3.1.2 单脉冲调制技术 |
3.1.3 多脉冲调制与多址技术 |
3.2 直接脉冲方式跳时TH 超宽带无线系统方案设计 |
3.3 直接脉冲方式直扩DS 超宽带无线系统方案设计 |
3.4 直接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性能仿真 |
3.4.1 一般室内多径信道下的基本性能仿真 |
3.4.2 Scholtz 室内多径信道下的性能仿真 |
3.4.3 Intel 室内多径信道下的性能仿真 |
3.5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四章 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在多用户多径环境下的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跳时PPM 超宽带系统多用户性能分析 |
4.2.1 跳时PPM 超宽带系统模型和信号模型 |
4.2.2 跳时PPM 超宽带系统的多用户性能分析 |
4.3 直扩BPSK 超宽带系统多用户性能分析 |
4.3.1 直扩BPSK 超宽带系统模型和信号模型 |
4.3.2 直扩BPSK 系统的多用户性能分析 |
4.3.3 仿真与数值分析实例 |
4.4 直扩BPSK 超宽带系统用户码研究 |
4.4.1 系统简介 |
4.4.2 用户码分析与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与窄带系统的共存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FCC 关于共存性的研究 |
5.3 IEEE802.116WLAN 窄带系统对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的干扰 |
5.3.1 引言 |
5.3.2 性能分析 |
5.3.3 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收发关键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
6.1 引言 |
6.2 跳时PPM 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窄脉冲生成电路 |
6.2.1 超高重复频率亚纳秒级窄脉冲生成电路的原理框图设计与分析 |
6.2.2 超高重复频率亚纳秒级窄脉冲生成电路实现与分析 |
6.3 直扩BPSK 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窄脉冲生成电路 |
6.3.1 直扩BPSK 系统双极性窄脉冲生成电路原理与分析 |
6.3.2 直扩BPSK 系统双极性窄脉冲生成电路实现与分析 |
6.4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RAKE接收机的研究 |
6.4.1 RAKE 接收机的性能分析 |
6.4.2 RAKE 接收机的信道估计 |
6.4.3 RAKE 接收机及其信道估计的基本实现结构 |
6.4.4 RAKE 接收机及其匹配波形估计的改进实现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全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基于ATmega128L的大容量MP3播放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系统结构 |
2 ATmega128L的主要特点 |
3 系统硬件设计中的各个接口模块 |
3.1 MCU与硬盘的接口设计[1, 2] |
3.2 Flash接口 |
3.3 解码和D/A接口 |
3.4 其它模块接口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结语 |
四、基于ATmega128L的大容量MP3播放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MAP5912和ZigBee的车载语音传输系统设计[D]. 王同苍. 浙江大学, 2008(07)
- [2]基于ATmega128L的智能探测车的设计与实现[J]. 李玉娟,王琪.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7(02)
- [3]蓝牙技术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何戟.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7)
- [4]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 樊祥宁. 东南大学, 2005(01)
- [5]基于ATmega128L的大容量MP3播放机[J]. 孙素丽,薄勇,杨公训.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