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师儿子的奇想(论文文献综述)
卢娜,周一泽[1](2021)在《出发吧!去露营》文中提出从风餐露宿到广厦千万,人类走过了上万年,可对户外及自然的渴望从未从我们的DNA中抹去。城市边缘也好,乡野深处也罢,无论是水岸山峦还是沙漠草原,安全可靠的帆布帐篷、温馨明亮的马灯、波西米亚风毛毯、简单轻便的原木餐桌和折叠椅、香气四溢的手冲咖啡,外加篝火边不息的欢声笑语,便足以构建当代青年最潮流的出游方式——露营。渴望真正重获"旅行自由"的人们,在帐篷搭建起的乌托邦里,探寻并塑造着新的休闲审美与旅行哲学……
王君心,李维娜[2](2021)在《云朵设计师》文中认为今天又是一幅画都没有卖出去。安奇叹口气,准备收摊了。十几幅画、一个画夹、一把椅子,是小摊的全部"家产",五分钟就能搞定,可安奇却收了很久很久,仿佛每幅画都有好几斤重。安奇的画全部都是云。从小他就格外喜欢云,喜欢它们的灵动、飘逸、自由自在,好像不受任何拘束。起初,他照着天空中的云画,后来,他觉得不过瘾,开始画自己想象中的云——染上金光的云犹如沙丘一般,一层一层堆叠在天空边缘;
杨柳[3](2021)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小说《屋顶上的小树》翻译报告》文中认为
白宇恒[4](2021)在《《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5](2021)在《白水台》文中研究表明一场不寻常的纠纷引出一个温暖的话题:谁来赡养正在随古老牧歌老去的一代人?谁又来以新的方式延续这歌声,让传统的草原生活和草原精神得以发展?白水台村的老牧民尤莱·叶森将他大哥的遗孤叶瑞克抚养成人,视如己出,却被叶瑞克以侵占草原使用权为由告到了乡司法所。年轻的包户干部,汉族姑娘"孟"为解决这场纠纷,倾听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引出这个家族关于一匹马的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商爱笛[6](2021)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文中认为集体记忆广泛存在于每一个群体中,是与其他群体相区分的标志。当这个群体以国家为单位时,对集体记忆进行建构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集体记忆能够培育历史记忆,巩固代际传承;能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能够塑造国家认同,维护统治秩序;能够树立国家形象,彰显大国风范。如今,集体记忆可以依托电影进行建构。电影凭借其属性和功能,成为建构集体记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凭借卓越的票房、广泛的讨论冠以“史上最强献礼片”的头衔,观众通过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唤醒对历史的记忆与想象,达成对历史记忆的长时存储,从而完成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本刊编辑部[7](2021)在《双生共赢 乐高的汽车世界》文中研究表明一边被视为儿童玩具,另一边则是成年人的大宗消费商品。手中把玩的LEGO积木与飞奔于路上的汽车,这两个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物件却有着渊源流传的不解之缘,是什么让他们走在了一起,又是什么令两者双生共赢,通过本期的特别策划,或许能窥探出背后之一二。
汤丹娜[8](2021)在《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插画海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影插画海报的发展历史悠久,每个时期国内外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电影插画海报作品,这些海报被赋予了每个时代的风格特点,这都为之后电影插画海报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儿童电影作为众多电影类型中的一种,它的营销宣传比较滞后,相关儿童电影的宣传方式很少,以至于家长无法进行准确的决策判断。同时儿童电影海报作为宣传儿童电影的重要环节,对儿童电影海报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儿童电影的宣传与推广。探究儿童电影海报时,在海报的表现形式上选择了插画设计中的表现手法来呈现,同时在设计电影的插画海报时,选择了奇幻题材的儿童电影作为创作主题。这一方面是对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海报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儿童电影海报类型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将奇幻类儿童电影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儿童电影和奇幻类儿童电影的基本概念。在探索的过程中,整理了奇幻类儿童电影海报和国内电影插画海报的发展历史概况,在此基础上,探索奇幻类儿童电影海报和电影插画海报的视觉形式特点后,总结创作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插画海报的方法。此外还探讨了电影插画海报的传播价值,同时也欣赏了当代国内外优秀的电影插画海报作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最后制定了设计原则与方法,在总结海报设计的创意流程和思维方法后,进行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创作。设计实践的内容包括国内外十二部奇幻类儿童电影,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以探究出一种奇幻类儿童电影插画海报的表现形式。
邵丽[9](2021)在《黄河故事》文中研究说明一如果不是为了给父亲寻找墓地,我觉得在很长的时间内我也不会再回郑州。如果不回郑州的话,我们家庭发生的那段历史,我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讲出来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试图忘掉历史的人,恰恰都是有故事的人。至于为什么要寻找墓地安葬我的父亲,说起来真让人难以启齿。他死去几十年了,骨灰却一直在殡仪馆的架子上放着,积满尘土。而那些尘土,大部分却是别人骨灰的扬尘。
谢飞[10](2020)在《鞠守镐舞蹈艺术论》文中研究指明鞠守镐是韩国传统舞巨匠、无形文化财传授者,更是重构民族形式、融通东西文化的创作者。纵观鞠守镐近五十载的舞蹈艺术历程,他都在反复叩问并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如何使韩国舞蹈世界化。在此过程中,他势必面对何看待与处理新/旧、传统/现代、民族/世界、特殊/普遍、东方/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亚洲艺术家所共同面对的艺术课题,所共同遭遇的“艺术命运”。鞠守镐不仅对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个人思索,也在世界舞台上有着大量成功实践。其舞蹈创作的历程与方法、经验与原理,能够为中国艺术工作者提供一定启示。本文作为对鞠守镐的个案研究,从舞蹈艺术道路、舞蹈艺术观念、舞蹈创作特征与舞蹈表演特征四个方面对他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抓住鞠守镐的“个人同一性”——“跳着韩国舞蹈去见全世界的人”。这句话不只是他的个人具体经验与特殊契机的表述,更可在总体上揭呈鞠守镐的艺术实践历程,呈示其艺术思想道路的整体图景,蕴含其创作与表演的独特之法。通过对其“个人同一性”的把握,进一步揭示这一典型个案中寄寓的普遍启示。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考察鞠守镐的舞蹈艺术道路(1948至今)。首先,讲述鞠守镐的幼年经历、求学情况及艺术入门过程(1948-1973),并指出该阶段的因缘际遇与他后来思想形成与舞蹈创作的联系。其次,揭示鞠守镐艺术活动历程和各时期特征。关于其正式从艺道路,可划分为时间上有所交叠的两个阶段:一是作为演员(舞者)的阶段(1973-1985);二是作为编导(创作者)的阶段(1983至今)。而创作阶段又分为三期:第一期(1983-1990)特点是“大地情怀”,追求民俗性与本土性。第二期(1991-2000)特点是“历史化”与“世界化”双向探索。第三期(2000至今)特点是“从心”的自由与自然。第二章,探讨鞠守镐的舞蹈艺术观念,揭示其思想的整体图景。该图景包括三个面向:一是“在地根植”,主张舞蹈是根植于故土人世的舞动;二是“灵根重塑”,主张对传统的“历史化寻根”与“创作化再造”;三是“遭遇世界”,主张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他的思想突破了过去与未来、独特与普遍、民族与世界的二元对立结构。第三章,分析鞠守镐的舞蹈创作特征。首先,本文指明鞠守镐舞蹈创作中存在三个轴心,即民俗性、历史性与世界性。纵观其舞蹈创作历程,他的创作经历了一次嬗变,形成了三个轴心,即由1980年代的“民俗性”转向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性”与“世界性”。1980年代,鞠守镐深受农乐艺术与巫俗文化影响,作品具有较强的民俗性,具有浓郁的“大地情怀”。1990年代以来,其创作兼具开放性与内聚力,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方面向历史探索,发掘古代历史素材中的舞蹈资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再创作;另一方面向世界开放,在民族视域与世界视域的互动中构造韩国舞蹈新形态,提升民族舞蹈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其次,提炼鞠守镐舞蹈创作的两个倾向,即“折中性”与“综合性”。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尝试在韩国文化(延伸说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之间完成一种“舞蹈美学折中主义”,即一种将不同美学风格与舞蹈语言混合的实验。鞠守镐追求剧场艺术的综合性,坚持将韩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多层面”地融入舞蹈艺术,超越了一般的舞蹈艺术范畴,因此他可被称为“综合型舞台艺术家”。最后,归纳鞠守镐舞蹈作品的主题意蕴,即多重悲剧(原始共同体的生活悲剧感、文化冲突的悲剧、历史与人性的悲剧)与东方思想。第四章,概括鞠守镐的舞蹈表演特征。他在动作形态展现出沉稳的姿态、立挺的体态、刚柔的神态与灵展的动态;在美感传达上,既有《立舞》天人和谐之美,也给人《琴舞》心物交感的体验,并具有《长恨歌》的儒雅端重、《男舞》的阳刚气节以及《煞儿普里》的肃穆沉静。此外,他不会使自己的表演限制于某一定式,而是因应世界的目光进行表演创新,在因地制宜、与他者对话中显现“韩国性”。第五章,详析鞠守镐的代表作《鼓的大合奏》。《鼓的大合奏》是一部“多鼓合一”的综合性表演的作品,包括杖鼓、大鼓、圆鼓、立鼓、五面鼓、半鼓、经鼓以及手鼓。多种鼓的结合、错综复杂的鼓点、丰富交织的节奏型、击鼓与舞蹈的巧妙融合,构成了整部作品的艺术特点,亦即多鼓对话、长短交响与鼓舞合一。这在整体上展现出多鼓共融下的舞韵交响。第六章,立足中国舞蹈发展实际,从鞠守镐的舞蹈观念与实践中提炼出有益的艺术启示。对于中国舞蹈而言,鞠守镐带来以下三点启发:第一,保持“遭遇”的视域,即坚持内外视域互动与古今视域融合;第二,追求“有根”的创作,即取得舞蹈创作的基本定向,并追求“有人”与“及物”的统一;第三,树立“创作者”意识,除了拥有“自由尝试”的意识之外,还须坚持“高峰意识”与“扎根意识”并举,凸显多重文化结合中的“有我之境”。
二、设计师儿子的奇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计师儿子的奇想(论文提纲范文)
(5)白水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牛 |
二旧文件 |
三孟 |
四卡米拉 |
五叶瑞克 |
六威成·叶森 |
七红 |
(6)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国庆献礼片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四节 集体记忆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关于集体记忆 |
一、集体记忆的本质属性 |
二、集体记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解 |
第二节 献礼片与集体记忆 |
一、电影媒介的天然优势 |
二、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
四、集体式创制的力量聚合 |
第二章 仪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承载 |
第一节 刻写实践:仪式权威的树立 |
一、身体实践之无形的操控 |
二、刻写实践之错位的角色 |
第二节 形式化艺术:仪式效力的塑造 |
一、仪式的程式化 |
二、仪式的陈规化 |
三、仪式的重复性 |
四、仪式的艺术性 |
第三节 象征体系:仪式要义的领会 |
一、搭建符号聚合体 |
二、营造想象共同体 |
第四节 表演:仪式意义的呈现 |
一、文化表演与仪式表演 |
二、仪式表演与电影表演 |
第三章 符号——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召唤 |
第一节 视觉符号系统:记忆造型的重现 |
一、承载核心意义的人物符号 |
二、具有论说功能的色彩符号 |
三、传达涵义价值的构图符号 |
第二节 听觉符号系统:记忆场景的关联 |
一、精心组织的音乐符号 |
二、周密安排的音响符号 |
第四章 叙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雕刻 |
第一节 主体:叙事行为的组织 |
一、灵活多变的人称 |
二、别出心裁的视点 |
第二节 故事:叙事内容的构筑 |
一、引人入胜的情节 |
二、匠心独具的细节 |
第三节 结构:叙事逻辑的把控 |
一、因果式单线结构 |
二、平行式复线结构 |
三、交织式对比结构 |
四、戏剧式段落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插画海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图版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背景情况 |
(二)课题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2.课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
1.主要研究目标及关键技术 |
2.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 |
(五)课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一 奇幻类儿童电影的基本概念 |
(一)儿童电影的概念界定 |
(二)儿童电影的受众分析 |
(三)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概念界定 |
1.奇幻电影的概念 |
2.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概念 |
二 奇幻类儿童电影海报的视觉形式分析 |
(一)奇幻类儿童电影的发展历史概况 |
1.国内奇幻类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 |
2.国外奇幻类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 |
(二)奇幻类儿童电影海报的视觉形式特点 |
1.国内的奇幻类儿童电影海报的视觉形式特点 |
2.国外的奇幻类儿童电影海报的视觉形式特点 |
3.小结 |
三 电影插画海报设计的探索 |
(一)早期国内电影插画海报的发展概况 |
1.早期国内电影插画海报的发展历史概况 |
2.早期国内电影插画海报的视觉特点 |
(二)电影数字插画海报的发展 |
(三)影响电影插画海报的视觉要素 |
1.插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
2.海报设计的表现形式 |
3.当代国内外优秀电影的插画海报设计案例分析 |
(三)电影插画海报的传播价值 |
四 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一)设计实践的流程与方法 |
(二)设计实践的过程 |
1.电影《小梅的梦》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2.电影《小白兔》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3.电影《西岳奇童》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4.电影《宝葫芦的秘密》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5.电影《孔雀的焰火》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6.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7.电影《仙境之桥》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8.电影《小飞侠彼得潘》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9.电影《魔法保姆麦克菲》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10. 电影《纳尼亚传奇 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11.电影《月亮坪的秘密》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12.电影《僵尸新娘》的插画海报设计实践 |
五 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插画海报设计总结 |
(一)奇幻类儿童电影插画海报的设计特点 |
1.字体的互动性 |
2.色彩的氛围感 |
3.画面的趣味性 |
4.构图的多样性 |
(二)奇幻类儿童电影插画海报的设计风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黄河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10)鞠守镐舞蹈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鞠守镐的舞蹈艺术道路 |
第一节 成长背景与舞蹈入门 |
一、成长背景 |
二、舞蹈入门 |
第二节 演员阶段 |
第三节 鞠守镐的创作活动与各时期特征 |
一、创作Ⅰ期:大地情怀(1983-1990) |
二、创作Ⅱ期:“世界化”与“历史化”双向探索(1991-2000) |
三、创作Ⅲ期:“从心”的自由与自然(2001 至今) |
第二章 鞠守镐的舞蹈艺术观念 |
第一节 在地根植:源于大地人世的舞动 |
第二节 灵根重塑:历史化寻根与创作化再造 |
一、历史化寻根:“传统是创造的金库” |
二、创作化再造:面对“传统”的“创作者”姿态 |
第三节 遭遇世界: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 |
一、遭遇: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 |
二、超越:打破特殊性/普遍性的对立结构 |
第三章 鞠守镐的舞蹈创作特征 |
第一节 舞蹈创作的三个轴心 |
一、民俗性:民间风土 |
二、历史性:故国神游 |
三、世界性:世界行旅 |
第二节 舞蹈作品的两个倾向 |
一、折中的舞蹈 |
二、综合的舞蹈 |
第三节 主题意蕴:多重悲剧与东方思想 |
一、多重悲剧 |
二、东方哲思 |
第四章 鞠守镐的舞蹈表演特征 |
第一节 动作形态 |
一、沉稳的姿态 |
二、立挺的体态 |
三、刚柔的神态 |
四、灵展的动态 |
第二节 美感传达 |
一、《立舞》的天人和谐 |
二、《琴舞》的心物交感 |
三、《长恨歌》的儒雅端重 |
四、《男舞》的阳刚气节 |
五、《煞儿普里》的肃穆沉静 |
第三节 因应世界目光的表演创新 |
第五章 个案分析:《鼓的大合奏》的构成与特色 |
第一节 多鼓对话 |
一、杖鼓 |
二、大鼓 |
三、圆鼓(基本鼓) |
四、立鼓、五面鼓 |
五、半鼓 |
六、经鼓、手鼓 |
第二节 长短交响 |
一、“长短”的类型 |
二、长短的有机统一 |
三、“长短”的交响呈现 |
第三节 鼓舞合一 |
一、韵律及呼吸 |
二、步伐 |
三、画面呈现 |
第六章 艺术借镜:鞠守镐对中国舞蹈的启示 |
第一节 保持“遭遇”的视域 |
一、内外视域互动 |
二、古今视域融合 |
第二节 追求“有根”的创作 |
一、取得舞蹈创作的基本定向 |
二、“有人”与“及物”的统一 |
第三节 树立“创作者”意识 |
一、“高峰意识”与“扎根意识”并举 |
二、多重文化结合中的“有我之境” |
结语:跳着韩国舞蹈去见全世界的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1:鞠守镐主要编舞作品 |
附录2:鞠守镐获奖及表彰 |
附录3:鞠守镐访谈(节选) |
附录4:鞠守镐手稿 |
附录5:鞠守镐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学与表演 |
致谢 |
四、设计师儿子的奇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发吧!去露营[J]. 卢娜,周一泽. 财富生活, 2021(15)
- [2]云朵设计师[J]. 王君心,李维娜. 新少年, 2021(Z2)
- [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小说《屋顶上的小树》翻译报告[D]. 杨柳.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4]《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研究[D]. 白宇恒. 西华大学, 2021
- [5]白水台[J].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民族文学, 2021(06)
- [6]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D]. 商爱笛.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双生共赢 乐高的汽车世界[J]. 本刊编辑部. 汽车之友, 2021(07)
- [8]奇幻类儿童电影的插画海报设计研究[D]. 汤丹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黄河故事[J]. 邵丽. 莽原, 2021(02)
- [10]鞠守镐舞蹈艺术论[D]. 谢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