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OLER昼夜万次以上室性早搏5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璇[1](2020)在《徐浩教授中医治疗室性早搏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及临床经验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首先对室性早搏的中医认识进行了梳理,包括室性早搏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传统认识和现代研究;其次整理总结了八位国医大师治疗心悸的学术思想,从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多个角度分析了国医大师的经验特色,以期为临床辨治室性早搏提供参考。临床研究部分:研究一根据室性早搏疗效标准,纳入徐浩教授治疗室性早搏的优效人群及无效人群,通过对两组人群差异性比较,探索徐浩教授治疗室性早搏优效人群的特征,为提高中医辨治室性早搏疗效提供思路;研究二将研究一研究人群中疗效标准判定为显效及有效人群的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徐浩教授治疗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研究一:徐浩教授中医治疗室性早搏优效人群的特征分析目的:通过对徐浩教授中医治疗室性早搏的优效人群与无效人群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室性早搏中医治疗优效人群的特征,为提高中医辨治室性早搏疗效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徐浩教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门诊运用中医药诊治的室性早搏患者144例。根据接受中药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数目进行疗效判定,早搏数目减少≥90%为显效,≥50%为有效,<50%为无效。选取治疗显效的31例患者作为室性早搏中医治疗优效人群组,无效的27例患者为室性早搏中医治疗无效人群组。对两组共计5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病、中医主症、治疗信息及疾病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及合并病优效人群组与无效人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病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仅在冠心病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优效人群组较无效人群组相比合并冠心病者占有更高比例(35.5%vs11.1%),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其为室性早搏中医治疗优效的影响因素。2.中医主症:优效人群组与无效人群组中医主症以心慌、心前区紧缩感、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多见,对比后发现,仅气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优效人群组较无效人群组相比气短者所占比例更高(64.5%vs37%),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其为室性早搏中医治疗优效的影响因素。3.治疗信息:优效人群组与无效人群组在是否接受西医药物或手术治疗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服药疗程上存在统计学差异,优效人群组在口服中药疗程的平均数、中位数时间均高于无效人群组(P<0.05)。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服药疗程是室性早搏中医治疗优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服药疗程每增加一个月,中医治疗优效的可能性增加73.8%(P<0.05)。4.疾病资料:根据接受中药治疗前最近一次的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对比,优效人群组与无效人群组室性早搏Myerburg形态分级、24h平均心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Yanaga分类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效人群组较无效人群组日间型患者所占比例更大(54.8%vs29.6%),无效人群组较优效人群组夜间型患者所占比例更大(29.6%vs6.5%),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其为室性早搏中医治疗优效的影响因素。5.室性早搏发作特征尽管两组患者在病程分类、诱因(情绪变化、劳累、失眠)、特征(发作时间、情志)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由于发作时间特征的P值=0.058<0.1,故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发作时间特征是室性早搏中医治疗优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午后早搏频发的患者治疗优效是发作无定时患者的4.91倍(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发作时间、服药疗程是中医治疗室性早搏优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室性早搏发作时间特点,午后频发者较晨起频发、夜间频发、一天中发作不定时者服用中药治疗更容易优效。接受中药治疗的室性早搏患者,服药疗程越长,中医治疗优效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合并冠心病、Yanaga分类的日间型早搏、以气短为主症等均可能是室性早搏中医治疗优效人群的特征,尽管在多因素分析中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考虑与样本量不足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二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徐浩教授中医治疗室性早搏的诊疗经验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徐浩教授中医诊治且疗效判定为显效、有效的室性早搏患者的医案,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探索归纳临床用药经验,为中医辨治室性早搏提供参考,也为现代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临床经验总结和传承提供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收集整理研究一研究人群中疗效判定为显效、有效的室性早搏患者所有诊次且符合纳排标准的医案,对医案数据(四诊信息、中药名称等)进行标准化处理,核实修改确认无误后批量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中锁定,利用该平台数据挖掘模块进行分析。基于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结合跟师体会,对导师徐浩教授治疗室性早搏辨治思维、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研究纳入徐浩教授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判定为显效的31例患者及有效的86例患者,共计406诊次符合纳排标准的医案资料,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出排名前10的症状依次为:心慌、眠差、乏力、气短、口干、畏寒、胸闷、心前区紧缩感、头晕、自汗。最常见的舌象为舌胖大、舌淡暗、苔薄白;脉象以细脉、弦脉为主。中医证候以气虚为主兼阳虚或阴虚,内有痰饮、瘀血之象。中药使用频数排名前10的单味药物依次为:炙甘草、党参、桑寄生、郁金、柴胡、远志、枳壳、茯神、黄芪、桂枝。药物属性四气中平性药物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微寒和温性药物;五味属性中甘味药物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苦味、辛味药物;药物的归经中,属于心经的药物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属于肝经、肺经的药物。根据药物之间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得出排名前10的常用药物组合依次为:党参—炙甘草、郁金—桑寄生、黄芪—炙甘草、远志—炙甘草、枳壳—柴胡、枳壳—炙甘草、黄芪—党参、桂枝—炙甘草、白芍—炙甘草、桂枝—党参。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出的核心处方药物为:郁金、黄芪、桂枝、远志、党参、茯神、炙甘草、牡蛎、枳壳、桑寄生、白芍、麦冬、柴胡。结论:本研究纳入徐浩教授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判定为显效的31例患者及有效的86例患者,共计406诊次的有效病案资料,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多种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数据挖掘,为总结归纳其用药经验提供了客观数据支持,综合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室性早搏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则以瘀、热、痰、郁多见。徐浩教授认为,临证时应根据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结合室性早搏发作特征,提取关键病机,分清标本主次,虚实兼顾,方机对应。治疗常以宁心安神为基本治疗方法,常用茯神、远志,在此基础上,虚证多用党参、黄芪、炒白术、寄生以益气健脾、补益肝肾;当归、白芍、麦冬滋阴养血;桂枝、炙甘草通阳复脉;实证常用法半夏、陈皮祛痰;柴胡、枳壳疏肝理气;郁金活血凉血清热。2.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出徐浩教授治疗室性早搏的核心处方由黄芪、郁金、桂枝、牡蛎、茯神、党参、远志、枳壳、炙甘草、桑寄生、白芍、麦冬、柴胡组成。3.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得出结果与临床跟师体会基本一致,使零散的中医辨治经验更加条理、系统,通过专家的反馈补充,人机结合不断完善,可望成为中医经验传承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胥家永,任国成,高志广,许长存[2](2017)在《不同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患者,根据不同负荷分为三组,即低负荷组(<10%)、中负荷组(10%20%)、高负荷组(>20%)。根据动态心电图时间分为日间组和夜间组:日间组:日间早搏占全日早搏的50%以上;夜间组:夜间早搏占全日早搏的50%以上。比较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结果不同负荷组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比较,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负荷组与高负荷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的室性早搏与夜间组的室性早搏相比,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更易导致左心射血分数的下降。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呈昼夜节律变化,但日间组和夜间组的室性早搏对左心功能影响不大。
胥家永[3](2017)在《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与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是早搏中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正常人和患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的人都可以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正常情况下,心脏节律会随着身体机能状况和日夜节律而发生变化,这种心率的规则性变化,称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目的:探讨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节律变化及不同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分别对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行动态心电图和询问病史发现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35名,男性72名,女性63名。其中有103名患者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男性52名,女性51名。2选取135名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1根据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不同负荷分为三组,即低负荷组85名(<10%),中负荷组34名(10%20%),高负荷组16名(>20%)。对比不同负荷组间SDNN、SDNN Idx、SDANN、r MMSD等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不同,并分析其相关性。2.2根据动态心电图时间,将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分为日间组78名(06:0018:00)和夜间组57名(18:00次日06:00)。日间组:日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占全日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总数的50%以上。夜间组:夜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占全日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总数的50%以上。对比日间和夜间两组间SDNN、SDNN Idx、SDANN、r MMSD等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不同,并分析其相关性。2.3根据动态心电图中的24小时数据图,记录每个时间段(01:0024:00)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的次数。分析不同负荷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节律变化和日间组与夜间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昼夜节律的变化。3选取135名患者中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03名患者3.1根据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不同负荷分为三组,即低负荷组66名(<10%),中负荷组25名(10%20%),高负荷组12名(>20%),分析不同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对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3.2根据动态心电图时间,分为日间组58名(06:0018:00)和夜间组45名(18:00次日06:00)。对比日间为主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夜间为主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分别对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135名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1.1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率变异性基础资料的比较,年龄和性别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室性期前收缩总数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高,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的次数也增加。1.2日间组和夜间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率变异性基础资料的比较,年龄、性别、室性期前收缩总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03名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2.1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功能基础资料的比较,年龄和性别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室性期前收缩总数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高,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的次数也增加。2.2日间组和夜间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功能基础资料的比较,年龄、性别、室性期前收缩总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135名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比较3.1不同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之间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比较,3组间SDNN Idx、r MMSD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NN指标,低负荷和中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负荷和高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高,SDNN数值逐渐下降。SDANN指标,低负荷和中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负荷和高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高,SDANN数值逐渐下降。3.2日间型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夜间型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比较,SDNN、SDNN Idx、SDANN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 MMSD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间组相比,夜间组r MMSD数值明显下降。4 135名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昼夜的分布规律高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的次数在上午10:00左右达高峰,在凌晨1:00左右达到低谷。日间型为主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的次数也在上午10:00左右达高峰,在凌晨1:00左右达到低谷,而夜间型为主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的次数在凌晨1:00左右达到高峰,在下午13:00左右达到低谷。5 103名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5.1不同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之间心功能指标的比较,3组间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负荷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与高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的数值逐渐降低。5.2日间型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夜间型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加,SDNN、SDANN指标数值显着降低,主要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高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交感神经增强更明显。2日间型为主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夜间型为主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比较,夜间r MMSD指标数值显着降低,主要与副交感神经受损有关;3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呈昼夜节律变化。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高,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的次数也增加。4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逐渐下降。高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更易引起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5日间型为主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夜间型为主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不大。
王凤儒[4](2014)在《老年室性早搏病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要想主要针对老年室性早搏的动态心电图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对老年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意义进行了论述。文章以某大型医院组织的120例该病理资料中超过万次的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资料,并加以分析。以有无心脏病作为条件将案例分为两组。分析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具有显着差异性,主要差异体现在室早发生时间以及发生年龄,另外在心电图中复合型异常也具有一定差距。通过比较分析,在室早发生频度上两组并不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室性早搏次数不能作为老年人是否患有心脏病判定的依据,而复合型心电异常以及室性早搏发生时间则可以作为判定老年人是否患有心脏病的依据。
荣春兰[5](2014)在《动态心电图诊查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室性早搏的昼夜变化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50例(A组)和非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50例(B组),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同时观察患者昼夜两段时间的室早情况,使室早的昼夜变化更加的准确。结果:两组均以间型为多,患者室早的昼夜变化和基础心率无明显的关系。夜间室早的严重程度冠心病者减少和增加相近似,而其他心脏病患者的例数大大的减少,且心脏病患者的减少大多为23度,B组患者减少则多为12度,占73.7%,病例数明显增多。结论:室早的昼夜变化和交感神经以及副交感神经的张力有关,也和心脏负荷改变、受损程度和心脏病变原因有关。
陈舒,王莉,李媚笑,陈英[6](2014)在《从频发室性早搏分布规律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文中提出通过观察24 h动态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时间分布情况,研究频发室早24 h昼夜规律和中医时辰节律,并由子、卯、午、酉4个时辰为切入点,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行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为频发室早者(诊断标准为24 h室早数>500次)466例,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每小时室早频数结果。将24 h频发室早分布数据视为圆分布资料,用PEMS 3.1统计软件求得其平均角并进行假设检验,统计分析室早发生时间的集中趋势。不同时间室早的比较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做重复资料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466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室早发作高峰时间段在17:49左右,对应于12时辰的酉时(17:00—19:00);发生室早最少的时间段是子时(23:00—01:00)和卯时(05:00—07:00)。4个时辰的室早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分布趋势图中,室早发生的高峰时间在18:00,低谷时间在04:00。结论本研究证实了频发室早的发生具有昼夜节律现象,24 h发生的高峰时间与中医酉时相对应,也与心肾精气活动规律和心肾相交关系相符,为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作了初步的探索。
许芳菲[7](2014)在《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室性早搏又称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作时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室早可能出现严重的症状,并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努力提高室早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不仅可以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且副作用少,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报道越来越多,但相较其他西药,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尚未得到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将对目前口服中药干预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可靠地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也为今后该领域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与借鉴。研究目的:评价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筛选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用Jadad评分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应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共搜索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文献891篇,经过初筛和严格评价,最终纳入研究14个,共1330例患者,其中中药治疗组667例,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663例。纳入研究的Jadad评分均≥2分。对14项研究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PP分析结果:RR (random)=1.16,95%CI[1.06,1.26], P=0.002<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ITT分析结果:RR (random)=1.15,95%CI[1.05,1.25], P=0.002<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P分析与ITT分析结果均表明口服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研究结论:根据当前研究提示,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是有效的,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王莉[8](2014)在《从频发室性早搏分布规律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24小时动态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分布的观察,研究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昼夜规律和中医时辰节律,并由子、卯、午、酉四个时辰为切入点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方法:本课题属于资料分析研究方法。共有466例2012年-2013年于广东省中医院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有频发室性早搏者纳入研究。按原始病历资料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每小时室性早搏频数结果。频发室性早搏的诊断标准为24小时室早数>500次。西医时间标准采用24小时计时,每小时为一时间段,中医时间标准采用十二时辰。将每个时间段的室早数统计、录入表格,建立数据库。将24小时频发室性早搏分布数据视为圆分布资料,用PEMS3.1统计软件求得其平均角并进行假设检验,统计分析室性早搏发生时间的集中趋势。不同时间室性早搏的比较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做重复资料测量的方差分析。绘制子、卯、午、酉四个时辰及24小时频发室早的趋势图,直观表示各时间室性早搏的分布。结果:1.圆分布统计:用PEMS3.1软件对24小时室早分布进行圆分布统计,466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室性早搏发作高峰时间段在17:49左右,对应于12时辰的酉时(17:00-19:00)。2.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发生室性早搏最多的时间段是酉时(17:00-19:00)。子时(23:00-1:00)和卯时(5:00-7:00)发生较少,四个时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小时分布趋势图中,室性早搏发生的高峰在18时,低谷时间在4时。结论:本研究证实了频发室早的发生具有昼夜节律现象,24小时发生的高峰时间与中医酉时相对应,也与心肾精气活动规律和心肾相交关系相符,为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做了初步的探索。
邹演梅[9](2013)在《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在中医临床症状、室性早搏次数、心率变异性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腹针在改善中医症状、减少室性早搏次数、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以非经非穴位浅刺作为对照组,将纳入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腹针治疗,对照组给予非经非穴位点针刺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每次留针30分钟,一共治疗12次,治疗结束后并随访1月。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1月时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心悸发作次数、心悸发作程度、室性早搏次数、心率变异性指标、生活质量的变化,探寻腹针治疗功能室性早搏的取穴规律,并监测相关的安全性指标。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腹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3.3%,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治疗对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及随访1月时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减少(P<0.05),两组间不同观察时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87.1%,对照组为43.3%,两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及随访1月时7个单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各个单项症状积分治疗后及随访1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心悸、乏力积分在治疗后及随访1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悸、心烦、乏力、气短、失眠单项症状疗效上比较上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上述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4、心悸症状发作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1月时在心悸发作次数评分、每周心悸发作次数及心悸持续时间上均较治疗前有好转,治疗组在不同观察时点与治疗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随访1月时每周心悸发作次数及心悸持续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组间比较心悸发作次数评分、每周心悸发作次数及心悸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症状即刻缓解及明显缓解时点比较: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即刻缓解上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缓解持续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明显缓解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明显缓解时间点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室性早搏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24h室性早搏次数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减少数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67.8%,对照组总有效率13.3%,二者相比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性早搏二联律数比较上,治疗组治疗后室性早搏二联律阵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室性早搏二联律减少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患者在室性早搏三联律及成对室性早搏数比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减少24h室性早搏次数和室性早搏总疗效方面优于非经非穴位针刺治疗。7、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SDNN、SDANN、SDNNI、PNN50、 HF、LF均低于正常参考值,rMSSD及LF/HF高于正常参考值。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时域指标均有所升高,治疗组SDNN、SDANN、rMSSD、PNN50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时域指标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频域指标上,治疗组治疗后HF、LF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H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两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LF/HF值均有所降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频域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及随访1月时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组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对照组在社会功能及健康变化维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9、腹针取穴规律:经频数统计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分、左水分旁、左气旁、左气穴是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高频穴位,使用频率均为100%;根据穴位聚类及结合不同类别之间患者的共性及特异性证候信息,腹针穴位配伍具有一定的规律:湿盛者,加双大横;肩关节痛者,加同侧滑肉门;虚甚者,加右气穴;夜尿频者,加双水道;有内热者,加双下风湿点;大便干或便秘者,加天枢或左下风湿点;颈部不适或颈部引起的头部不适者,加双商曲,甚者加建里。10、安全性比较: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小范围皮下瘀斑,嘱患者用生土豆片外敷散瘀后能坚持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时均未出现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异常,治疗过程中亦未出现晕针、感染、断针、不能忍受疼痛等针刺相关的不适。结论:1、腹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减少心悸发作次数,缩短心悸持续时间。2、腹针治疗能明显减少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室性早搏次数并且疗效优于非经非穴位针刺治疗。3、腹针能提高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4、腹针治疗能明显提高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维度更明显。5、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基本穴位有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分、左水分旁、左气旁、左气穴,在此基础上根据辨病和辨证而进行穴位加减。6、腹针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秦孝智[10](2011)在《170例24小时万次以上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万次/24 h以上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70例万次以上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资料,分为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结果: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两者之间,在发病年龄、室早发生的时间、心电图复合型异常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而室早发生的频度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室性早搏次数不能作为判别是否患有心脏病的主要条件;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患者的发病年龄及复合型心电异常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HOLER昼夜万次以上室性早搏5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OLER昼夜万次以上室性早搏5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徐浩教授中医治疗室性早搏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及临床经验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室性早搏的认识 |
1.中医病名 |
2.病因病机的认识 |
3.中医治疗 |
4.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八位国医大师辨治心悸的特色撷菁 |
1.邓铁涛:化痰健脾,因地制宜 |
2.周仲瑛:病机辨证,整体调节 |
3.陈可冀:心悸脉迟,重在温补 |
4.王琦:体质辨证,快慢分治 |
5.徐经世:致因在郁,重在调肝 |
6.颜德馨:气血失衡,分期论治 |
7.李振华:心脾同治,善用和法 |
8.路志正:脾虚湿停,必调中焦 |
9.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徐浩教授中医治疗室性早搏优效人群的特征分析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分析方法 |
5.结果与分析 |
6.讨论 |
7.结论 |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徐浩教授中医治疗室性早搏的诊疗经验 |
1.研究背景和目的 |
2.研究资料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不同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检测方法及计算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不同负荷室性早搏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
2.2 日间组和夜间组室性早搏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
2.3 不同负荷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左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
2.4 日间型室性早搏与夜间型室性早搏左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与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老年室性早搏病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 |
(5)动态心电图诊查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室早的夜间发生情况以及其严重程度 |
2.2 室早的时间变化与基础心率相关性 |
2.3 室早随时间的变化与心脏病相关性 |
3 讨论 |
(6)从频发室性早搏分布规律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圆分布统计 |
2.2 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
3 讨论 |
(7)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室性早搏的现代医学诊治进展 |
1 室性早搏的基本概念 |
2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 |
4 室性早搏的分类 |
5 室性早搏的诊断 |
6 室性早搏功能性与器质性的鉴别诊断 |
7 室性早搏的检查方法 |
8 室性早搏的治疗 |
9 室性早搏的预后 |
10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室性早搏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与症状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研究 |
4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系统研究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检索策略 |
4 研究质量评价 |
研究结果 |
1 研究筛选过程 |
2 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 |
3 进入Meta分析文献的基本情况 |
4 纳入试验的质量评估 |
5 Meta分析 |
讨论 |
1 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实施与质量评价 |
2 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要点 |
3 系统评价的资料分析 |
4 本系统评价存在的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从频发室性早搏分布规律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时间医学及其研究 |
一、概述 |
二、生理活动的时间节律 |
三、病理变化的时间节律 |
四、因时诊断与发病规律 |
五、因时而治 |
第二节 西医时间医学及其研究 |
一、概述 |
二、心血管功能和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日节律 |
三、心血管病的时间治疗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频发室性早搏的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室早发病的认识 |
二、室性早搏的中西医治疗 |
第四节 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现存问题 |
一、关于时间标准的选择 |
二、不同发病时间、单一节律和整体节律的问题 |
三、研究层次不高和解释现象证据不足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 |
1.1.1 功能性室性早搏特点 |
1.1.2 室性早搏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3 室性早搏的治疗策略 |
1.1.4 室性早搏现代医学治疗的局限性 |
1.2 中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 |
1.2.1 心悸病名的历史沿革 |
1.2.2 心悸的病因病机 |
1.2.3 心悸的治疗 |
1.3 腹针疗法及其应用 |
1.3.1 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
1.3.2 腹针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脱落规定 |
2.1.7 中止试验规定 |
2.1.8 样本含量估算 |
2.1.9 随机分组方法 |
2.1.10 盲法的实施 |
2.2 方案设计 |
2.2.1 治疗方案 |
2.2.2 合并用药规定 |
2.2.3 意外情况处理 |
2.2.4 观察项目与指标 |
2.2.5 疗效判定标准 |
2.2.6 安全性评价 |
2.2.7 研究质量的控制 |
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比较 |
2.3.2 综合疗效比较 |
2.3.3 中医症状疗效观察 |
2.3.4 单项症状疗效观察 |
2.3.5 心悸程度比较 |
2.3.6 中医症状即刻缓解及明显缓解时点观察 |
2.3.7 24h室性早搏变化比较 |
2.3.8 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
2.3.9 生活质量比较 |
2.3.10 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取穴规律研究 |
2.3.11 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1 改善中医临床症状 |
3.1.2 室性早搏疗效 |
3.1.3 提高生活质量 |
3.1.4 提高心率变异性 |
3.2 针刺治疗室性早搏的机制探讨 |
3.3 腹针治疗室性早搏的可能机制探讨 |
3.4 对照组的选择及非经非穴位对照的疗效分析 |
3.5 临床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
3.5.1 安慰针的伦理学问题 |
3.5.2 患者的依从性问题 |
3.6 目前存在的问题 |
3.7 今后的研究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聚类结果 |
附录2:SF-36生活质量量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HOLER昼夜万次以上室性早搏5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徐浩教授中医治疗室性早搏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及临床经验挖掘[D]. 徐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不同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心功能的影响[J]. 胥家永,任国成,高志广,许长存. 中国现代医生, 2017(07)
- [3]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与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D]. 胥家永. 承德医学院, 2017(01)
- [4]老年室性早搏病症的研究[J]. 王凤儒. 科技资讯, 2014(31)
- [5]动态心电图诊查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荣春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9)
- [6]从频发室性早搏分布规律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J]. 陈舒,王莉,李媚笑,陈英.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04)
- [7]口服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系统评价[D]. 许芳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从频发室性早搏分布规律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D]. 王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研究[D]. 邹演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10]170例24小时万次以上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 秦孝智. 吉林医学,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