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性骨及关节衰老所致的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亮[1](2021)在《羊藿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脾肾亏虚型股骨粗隆间脆性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羊藿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ution,PFNA)内固定术后前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对比单纯使用羊藿壮骨汤、单纯使用唑来膦酸及羊藿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3种治疗方式对于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髋部疼痛的缓解、中医症候改善、骨折愈合及骨密度的差异性。为中西医联合疗法用于脆性骨折术后康复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甘肃省中医院骨质疏松科住院部就诊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脆性骨折患者,且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相关内容进行中医证候的判定,证属“脾肾亏虚型”骨质疏松患者,选取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n=30)、西药组(n=30)和联合用药组(n=30)。中药组使用PFN A内固定术+羊藿壮骨汤+常规术后及抗骨质疏松治疗;西药组使用PFNA内固定术+唑来膦酸注射液+常规术后及抗骨质疏松治疗;联合用药组使用PFNA内固定术+羊藿壮骨汤+唑来膦酸注射液+常规术后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用药周期1个月。收集资料观察3种治疗方式治疗前与治疗后6月的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对比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观察3组治疗后1月、3月和12月随访的髋关节系统评分(Harris评分);对比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治疗后观察对比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治疗期间,中医组因1患者因久居外地无法随访而退出,西医组失访1人,联合用药组未按时服药自动退出1人,实际统计共87人,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基本情况:对比3用药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折愈合时间:通过X线比对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中药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联合用药组、西药组,联合用药组患者愈合时间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值:相较治疗前BMD值,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3组BMD值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治疗后6月,中药组BMD值低于西药组,西药组升高更为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对比,联合用药组BMD值略高于西药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VAS评分:3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所降低。3组患者两两进行组间对比,治疗2周后中药组、联合用药组略有差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药组、联合用药组存在差距,联合用药组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中药组、西药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效果优于西药组。5.Harris评分:治疗前后患者Harri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1月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度,中药组、联合用药组患者评分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和12月随访中药组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和12月随访患者Harris评分联合用药组略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积分:中药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所好转,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对比西药组症状有改善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藿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能有效缓解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骨密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保证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的功能性,有利于早期患者的康复锻炼并有效干预老年患者脾肾不足带来的腰腿酸冷、乏力等症状,提升机体骨质,降低再次跌倒导致同一部位或其他部位发生脆性骨折的机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李志鸿[2](2020)在《归脾汤加味联合氨甲环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口服归脾汤加味联合术前静滴氨甲环酸注射液,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减少失血量的效果,探讨归脾汤加味对围手术期失血的作用机理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及空港院区骨四肢科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别编为1-60号,采用Rand A 1.0(Randomization Adviser 1.0)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归脾汤加味联合静滴氨甲环酸组)于THA术前1天至术后第14天口服归脾汤加味(日1副,早晚分服);术前30分钟予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g:100ml)静滴预防出血。对照组(单纯静滴氨甲环酸组)于THA术前30分钟予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g:100ml)静滴预防出血。两组患者术前、手术方式入路、及术后常规抗凝等处理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程、患侧及基础内科疾病等一般资料。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7、14d Hb和HCT值;术中出血量、术口48h引流量、输血量;术前及术后7d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情况。通过计算得出总失血量、显性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比较以上两组数据的差异,通过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程、患侧及基础内科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7天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没有出现静脉栓塞形成。两组术前、术后1、7、14天Hb和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b和HCT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性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减少失血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归脾汤加味并不会增加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菁[3](2020)在《基于AGEs/RAGE/NF-κB通路探讨培本固疏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指标、骨代谢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表达,基于AGEs/RAGE/NF-κB通路探讨培本固疏方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D雌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培本固疏方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7只。采用去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旁脂肪组织约1。造模4周后施行干预,大鼠等效剂量按成人每日服用剂量的6.3倍进行换算。培本固疏方低剂量组:含培本固疏方生药5.30g/Kg/d灌胃,培本固疏方中剂量组:含培本固疏方生药10.61g/Kg/d灌胃,培本固疏方高剂量组:含培本固疏方生药21.21g/Kg/d灌胃,西药组:阿仑膦酸钠水溶液1L/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生理盐水0.5mL/100g灌胃。各组药剂均隔水温热后灌胃,灌胃持续8周后,计算子宫指数,测定股骨骨密度及股骨生物力学弹性载荷、极限载荷、弹性模量等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TRACP5b、sRANKL、OPG及氧化应激指标MDA、AGEs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NFAT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子宫指数、骨密度、弹性载荷、弹性模量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血清MDA、AGEs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TRACP5b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OPG、OPG/sRANKL比值下降(P<0.01),蛋白NF-κB、NFATc-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子宫指数、骨强度均有所改善;培本固疏方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BMD均明显增高(P<0.05);培本固疏方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RACP5b含量下降(P<0.05)、OPG 含量升高(P<0.05)、sRANKL 含量降低、OPG/sRANKL比值升高(P<0.05);培本固疏方中、高剂量组血清MDA、AGEs含量降低(P<0.05);中药低剂量组NFATc-1、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稍低于模型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NFATc-1、NF-κB蛋白的表达量稍高于西药组,但三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培本固疏方能有效增加骨密度,提高骨强度,改善骨代谢。2.培本固疏方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成熟,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3.培本固疏方可通过减少机体AGEs的堆积抗氧化应激,通过AGEs/RAGE/NF-κB通路进一步减少了 NF-κB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衰老,缓解骨质疏松进程。
胡臣玲[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及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陈秋教授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治疗OP的常用药物、组方规律,系统总结陈秋教授治疗OP的学术经验,且为天畅胶囊组方奠定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探讨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四川省中医院门诊系统,收集陈秋教授在2016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治疗OP的电子病例中的中药处方。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并用SPASS23.0进行数据挖掘分析。2.将60只雌性SD大鼠经过去卵巢或假性手术后分为6组,假性手术组(S ham,n=10),模型对照组(OVX,n=10),阳性对照组(OVX+AL,n=10),天畅胶囊低剂量组(OVX+LTC,n=10),天畅胶囊中剂量组(OVX+MTC,n=10),天畅胶囊高剂量组(OVX+HTC,n=10)。按照设置药物剂量,连续灌胃12周,然后测定大鼠骨密度、骨组织病理学、子宫系数以及ELISA测定大鼠血清E2、OPG、RANKL值。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14例处方,共115味中药,药频:总计频数2085次。累计频数前15味中药分别为黄芪、当归、党参、甘草、白术、桑寄生、淫羊藿、枳壳、茯苓、牡蛎、补骨脂、续断、杜仲、熟地黄、柴胡等。主要药类:补虚类(53.9%)、活血化瘀类(4.41%)、清热类(6.52%)、理气类(5.32%)、平肝息风类(6.95%)、利水渗湿类(6.52%)、解表类(5.27%)、祛风湿类(5.56%)等。聚类分析四组药方,因子分析出7个相关因子。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BMD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天畅胶囊低剂量组、天畅胶囊中剂量组的BMD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天畅胶囊各个剂量组明显改善了骨组织形态学的病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天畅胶囊低剂量组OPG/RANKL的值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天畅胶囊各组的子宫系数、血清E2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陈秋教授治疗OP核心药物为黄芪、当归、党参、甘草、白术、桑寄生、淫羊藿、枳壳、茯苓、牡蛎、补骨脂、续断、杜仲、熟地黄、柴胡。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兼以活血、化湿等治法。2.天畅胶囊可能通过调节OPG/RANKL/RANK信号通路起到抗OP的作用。
袁航[5](2020)在《椎体强化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动物模型构建和再次强化术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构建椎体强化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动物模型,探讨不同术式(PKP、PVP)对再骨折的影响。通过在PKP术后再骨折的模型中行PVP术,探讨PVP术治疗PKP术后再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实验猪的60个胸腰段椎体,浸泡脱钙剂脱钙至骨质疏松标准后,置于在MTS机压缩使高度丢失25%,记录力随时间变化数据得到刚度,制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将椎体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行相应椎体强化术:PKP术组(A组)和PVP术组(B组)。术后测定生物力学指标(MTS机下再次压缩标本获得的刚度)、椎体高度恢复率,评价不同术式对术后椎体发生再次骨折的影响。实验过程中A组1个椎体、B组2个椎体损坏不能继续试验。将A组PKP术后再次压缩的椎体设为C组,行PVP术。术后测定生物力学指标(压缩标本后获得的刚度)、椎体高度恢复率,来评价一次椎体强化术后再骨折椎体二次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造模成功。在初次强化术后,A组和B组椎体的刚度高于术前(P<0.05)。两组椎体的组间刚度以及椎体高度恢复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二次强化术后,C组椎体的刚度高于初次强化术后的A组椎体(P<0.05)。每次手术后,椎体高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二次强化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低于初次强化术后(P<0.05)。结论初次强化术采用不同术式(PKP和PVP)对手术椎体发生再骨折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在发生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后行PVP术治疗,可以继续增强椎体强度,但恢复椎体高度效果不如初次强化术。
隗志浩[6](2020)在《虎潜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应用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观察口服虎潜丸颗粒剂和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后患者骨质流失的改善情况,评价虎潜丸颗粒剂和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处理来进行疗效评价,最终为口服虎潜丸颗粒剂和静脉注射唑来膦酸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依据标准选取并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并且行骨质疏松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中医证型属于肝肾亏虚。由相同的医生完成所有的治疗操作,而且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被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一的西药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予以西药唑来膦酸配合中药虎潜丸颗粒剂口服治疗,按原处方酌情改变和减少剂量。方药如下:淫羊藿10g,牛膝10g,陈皮10g,熟地10g,锁阳5g,龟板15g,干姜5g,当归5g,知母10g,黄柏15g,白芍5g,所有的病患在入院的第一天开始用药,4周为一个疗程,一共六个疗程,总疗程为六个月。并且记录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星期,一个月和六个月的疼痛模拟评分、骨折的发生率和骨密度变化,对所收集到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如下。结果实验前两组病患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和性别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数据具有可比性。1.疼痛模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三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组间比较发现P<0.05,表明观察组对疼痛的缓解效果好于对照组。2.骨折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在整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的骨折人数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组间比较发现P<0.05,表明观察组预防骨折的发生效果好于对照组。3.骨密度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两个时间点的骨密度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组间比较发现P<0.05,表明观察组提升患者机体骨密度的效果好于对照组。4.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75.00%,且所有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总体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虎潜丸颗粒剂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后患者疼痛有所减轻、骨密度一定程度的增高和预防骨折的发生,所有的治疗均为口服用药,没有进行手术等相关有创操作,并且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所以应该被大力推荐使用在临床治疗中。
陈兰兰[7](2019)在《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文中认为根据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采取相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养生的效果。为此,本研究对当前老年疾病的现代中医文献元数据进行系统化整理与分析,以期探索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目的:分析我国老年疾病分类与中医证候分类特点,探索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规范化分类方法,以及利用该分类方法分析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方法:以老年疾病现代中医临床文献元数据为研究对象,规范主题词、关键词中的病证术语,并进行系统化分类与编码。分析老年疾病、中医证候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按照本研究构建的中医状态框架,把中医证候名称转换成中医状态名称,系统分析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1、文献元数据分析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4月所发表的老年疾病中医研究文献,导出文献元数据,通过自主开发的数据转换工具,将文献题录文本转换为数据库格式,并导入Access数据库中管理。纳入分析的元数据为主题词或关键词中含疾病或证候内容。2、术语规范化方法:对主题词、关键词进行分词、语义消歧、术语分类标记。包括:(1)中医疾病与证候术语规范: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进行疾病、证候名称规范与编码;(2)西医疾病名称规范:参照ICD 10进行疾病名称规范与编码;(3)中医状态规范与编码:在中医状态分类框架指导下对将中医证候名称转换为中医状态名称,并进行编码,中医状态由态基组成,态基由病位元和邪机元构成。3、统计分析法:采用SAS 9.3软件编程统计。(1)频数统计:中西医疾病、中医证候、中医状态的文献引用频数;(2)关联规则分析:分析疾病与证候以及疾病与态元、态基之间的关联关系。(3)采用proc report过程将结果以Word格式输出。结果:共检索得到8822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共有6652篇。1.老年疾病的病证分类频数1.1老年疾病分布频数涉及西医病名共898种,循环系统疾病占27.58%,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占12.88%,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占10.29%。主要西医病名为高血压、痴呆、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分别占比11.00%、9.61%、4.80%、4.68%和3.99%。涉及中医病名110种,内科病占88.48%,骨伤科病占6.99%。内科病频数最多的为心系病类,占41.29%;其次为肝系病类和脾系病类,分别占比14.37%和13.77%。中医病名频数最多的为痴呆病、便秘病、中风病、痹病和骨折病,分别占27.04%、11.06%、7.57%、7.53%和6.46%。1.2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主要为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和脏腑经络证候类,两者分别占47.32%和38.32%。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主要以痰证类、血证类、气证类为主,分别占中医证候的22.02%、19.75%和19.20%。脏腑经络证候类主要以肾证类、肝证类、脾证类为主,分别占比27.84%、13.10%和11.65%。证候频数中,肾虚证频数最多,占9.42%;其次为血瘀证,占8.46%;再次为虚证,占4.77%。1.3常见老年疾病中医证候频数1.3.1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证候分布频数高血压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血瘀证,权重值为22.13;痴呆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5.17;糖尿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0.45;冠心病证候权重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40.6;脑卒中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血瘀证,权重值为38.28。1.3.2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证候频数在当前研究中,痴呆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7.8;便秘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虚证,权重值为54.56;中风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是血瘀证,权重值为43.17;痹病权重值最大的为风寒湿邪证和寒湿痹阻证,权重值16.92;癌病权重值最大的证候为气虚痰湿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权重值均为18.28。2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2.1老年疾病中医状态分类频数病位元一级分类频数统计结果中,无特定病位占56.36%,脏腑病位占41.68%。具体病位元中,病位及其占比依次为肾17.91%、肝6.73%、脾6.16%、肺5.46%、心1.75%、胃1.31%。邪机元一级分类频数统计结果中,生命物质不足类占50.55%,运动异常类占40.19%。运动异常类邪机元中,不通(阻滞)占24.38%;不足类邪机元中脏腑经络虚占19.66%。邪机元频数较多的有虚19.76%、阴虚11.07%、气虚10.32%老年疾病中医基本状态频数最多的为血瘀和肾虚,分别占比11.40%、10.00%。2.2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高血压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权重值为26.19;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6,具体病位为肾和肝,权重值分别为19.3和13.92;邪机元主要为阳亢和阴虚,权重值分别为25.14和20.87。痴呆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肾.精亏和血瘀,权重值分别为29.91和26.05;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4.82,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5.32;主要邪机元为精亏和血瘀,权重值分别为24.7和21.62。冠心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和肾.精亏,权重值分别为37.47和23.13;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5.04,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12.86,主要邪机元为血瘀和精亏,权重值分别为31.87和19.67。糖尿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血瘀、阴虚、气虚,权重值均为19.21;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70.3,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1.27;主要邪机元为气虚、阴虚,权重值为40.5、26.42。脑卒中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血瘀和气虚,权重值分别为50.15和35.91;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92.09;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6.38;主要邪机元为血瘀和气虚,权重值分别为45.92、39.13。2.3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痴呆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肾.精亏和血瘀,权重值为31.74和26.07;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4.51,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6.42;主要邪机元为精亏和血瘀,权重值为26.72、22.08。便秘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虚、气虚,权重值为31.91和23.96;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3.62,具体病位主要在肾和脾,权重值为9.29和6.65;主要邪机元为气虚、虚,权重值为47.17和21.93。中风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气虚,权重值为54.77、33.14;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93.91,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5;主要邪机元为血瘀、气虚,权重值为49.41、39.04。痹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权重值为14.78;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6,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10.71;主要邪机元为血瘀、瘀阻、湿阻,权重值均为12.88。癌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气虚,权重值为53.05;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7.77,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7.89;主要邪机元为气虚,权重值为58.39。结论:1、对老年疾病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元数据中的疾病与证候术语进行了全面收集与系统化整理,分析了老年疾病分类与证候分类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年疾病态元、态基和状态三层次的中医状态分类框架,初步分析了老年疾病总体的中医状态特点以及常见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2、研究构建的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命名规则与分类编码体系,有利于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的统计分析,可为老年疾病的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制定提供借鉴。
冯漪婷[8](2019)在《焦虑抑郁及代谢因素与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川东北地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生存质量、心理健康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合并代谢因素及炎症状态对KOA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及骨科的门诊和住院部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0例。(1)收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绝经情况、体育锻炼情况、婚姻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退休、学历、睡眠、既往病史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测量骨密度。(2)收集患者膝骨关节炎病史,对纳入病例进行膝骨关节WOMAC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估,使用HADS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分。(3)随机选取30名首诊未治患者,禁食禁饮12小时后抽取静脉血5ml,并分别检测血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血浆IL-1β,IL-6,IL-17、TNF-α、IL-10等炎性指标水平。(4)将病例按照合并代谢因素个数分为0组(未合并代谢因素),1组(合并一种代谢因素),2组(合并两种代谢因素),3组(合并三种及以上代谢因素组)。比较各组的膝关节病情严重程度、生存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的差异,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合并代谢因素相关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1)纳入KOA患者300例,剔除不合格病例10份,共收回有效资料290份,回收率为96.67%。其中男性受试者62人,占21.38%;女性受试者228人,占78.62%;女性绝经者共191例,占女性总体的82.46%。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8.19±10.36岁。受试者的平均病程为31.55±45.67月。受试者的婚姻状况,未婚0例,占0%,已婚244例,占84.14%,离异29例,占10.0%,丧偶17例,占5.86%。受试者的职业情况:体力劳动为主者共188例,占64.83%,非体力劳动为主者共102例,占35.17%。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1万元共22例,占7.59%,1-3万者131例,占45.17%,3-5万者共103例,占35.52%,5-10万者34例,占11.72%。受试者退休情况,退休共196例,占67.59%,未退休者共94例,占32.41%。受试者的学历情况,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共51例,占17.59%,初中学历者120例,占41.38%,高中及中专学历者共63人,占21.72%,大学及大专以上学历者共56人,占19.31%。居住情况:独居者共144例,占49.66%,夫妻同居者、与子女居住着各73例,各占25.17%。受试者的睡眠情况,睡眠好共80例,占27.59%,睡眠一般共135例,占46.55%,睡眠差者共75例,占25.86%。受试者中BMI≥24(超重)者共157例,占54.14%;有高血压病史者62例,占21.38%;有糖尿病病史者共18例,占6.21%;有血脂异常病史者29例,占10.0%;有骨质疏松病史者共100例,占34.48%。受试者中不合并代谢因素者共70例,占24.14%;合并至少一种代谢因素者有220例,占75.86%。(2)KOA患者膝关节病情各维度得分在代谢数量分组中有差异(P<0.05),提示合并代谢因素越多,患者膝骨关节炎病情越重;KOA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比四川常模降低,提示KOA患者生存降低;KOA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在代谢数量分组中有差异(P<0.05),且合并越多的代谢因素,患者生存质量越低(P<0.05)。(3)受试者中有焦虑和/或抑郁障碍者共99例,占34.14%,其中焦虑障碍者81例,占27.93%,抑郁障碍者95例,占32.76%,焦虑抑郁共病者有77例,占26.55%。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时,KOA患者的膝关节病情加重、生存质量降低、合并更多的代谢性疾病(P<0.05)。(4)TNF-α与膝关节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IL-6、TNF-α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影响(P<0.05);IL-1β、IL-17A、TNF-α、IL-10与代谢因素数量呈正相关(P<0.05),合并越多的代谢疾病,KOA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越严重。IL-6、IL-17A、TNF-α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IL-1β、IL-6、IL-17A、TNF-α、IL-10与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总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IL-1β、IL-6、TNF-α、IL-10与血沉呈正相关(P<0.05);IL-6、IL-17A、TNF-α、IL-10与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代谢因素与骨量改变呈正相关(P<0.05),合并代谢综合征时,骨量降低更明显。结论:(1)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普通人群下降,与膝关节病情严重程度、合并代谢因素、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2)KOA患者膝关节病情程度与代谢因素呈正影响,合并代谢疾病时,膝关节病情加重。(3)合并代谢因素时,KOA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变化明显低于不合并代谢因素组,另外合并3种及以上的代谢因素的KOA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4)焦虑抑郁障碍与合并代谢因素呈正相关,代谢紊乱时KOA患者可能伴随更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5)KOA、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骨量改变与膝关节病情严重程度、生存质量、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合并代谢因素呈正相关。(6)KOA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因子如IL-1β、IL-6、IL-17A、TNF-α、IL-10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合并血糖代谢紊乱时这些炎症因子升高明显。
吴昊[9](2019)在《左归丸加减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左归丸加减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为左归丸加减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依据标准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骨二科住院并通过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0例,且中医症候属于肝肾亏虚证。所有手术均为同一组医生完成,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受试患者均遵循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勤晒太阳,在PKP术后口服碳酸钙D3片(批号:国药准字H10950029)1次1片,1天2次。对照组予以安慰剂(米汤加入焦糖色素及苦味剂),观察组予以左归丸加减水煎剂,按原处方酌情减少剂量。方药如下:熟地15g,续断9 g,骨碎补9 g,山药9g,山茱萸肉9g,川牛膝9g,菟丝子9g,龟板胶6g,两组于术后次日开始服用,每日1剂(400ml),早晚分服,一周7剂,4周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时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碱性磷酸酶水平、骨密度情况,治疗前、治疗后3天、1月、3月的VAS评分情况、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情况以及总体疗效情况,对所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骨水泥注入量等具备随机性,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VAS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3天、1月、3月的VAS评分与药物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骨密度比较: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的骨密度与药物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的骨密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碱性磷酸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后碱性磷酸酶与药物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在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碱性磷酸酶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再骨折发生率比较: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再发骨折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总体疗效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疗效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归丸加减对PKP术后患者缓解术后疼痛、提高骨密度、降低碱性磷酸酶水平、提高总体疗效、预防再骨折发生上效果明显,且此治疗方法无创伤、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德闻[10](2019)在《点穴手法配合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比较单纯使用鲑鱼降钙素(Salmon calcitonin,sCT)鼻喷剂,与点穴手法配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Senile primary osteoporosis lumbago pain,SOPLP)的疗效差异,以研究两种不同方法的优劣,为选择合适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试通过讨论其原因,进一步加深关于手法点穴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治疗机制的理解。研究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骨伤科门诊招募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患者172例。男性64例,女性108例,年龄6088岁,平均(74±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1]中POP诊断标准,DXA的T值小于等于-2.5和/或伴有脆性骨折。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病患分为两组:对照组86例,采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试验组86例,采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配合点穴手法治疗。鲑鱼降钙素鼻喷剂使用剂量均为一次200IU。一月为1个疗程,共三个疗程。运用点穴手法对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等穴位,以大拇指触及骨面并对穴位进行点揉,以患者感酸胀为度,早晚各1次,每次约20分钟。试验组所有治疗均由同一人操作完成。在治疗开使前1天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腰椎ODI评分标准(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估腰背部痛,在1周、2周、1月、3月进行随访,采用VAS和腰椎ODI评估腰背部疼痛情况。最后针对VAS评分和腰椎ODI评分进行疗效差异性的比较,分析点穴手法配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优越性。研究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年龄、病程、术前腰部疼痛VAS评分和腰椎ODI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的VAS评分、腰椎ODI评分与治疗前1天相比均显着下降,作t检验,P值均小于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对比治疗前VAS评分和腰椎ODI评分变化差值显着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作t检验,P值均小于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良率93.0%,对照组优良率76.7%,试验组优良率与对照组优良率差异显着,P=0.044<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着,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点穴手法配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在不良反应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老年性骨及关节衰老所致的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性骨及关节衰老所致的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羊藿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脾肾亏虚型股骨粗隆间脆性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词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2.1 药品来源 |
2.3 观测项目 |
2.3.1 一般资料 |
2.3.2 疗效观测指标 |
2.3.3 观察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1.1 患者年龄对比分析 |
1.2 患者性别对比分析 |
2.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
2.1 骨折愈合时间 |
2.2 骨密度 |
2.3 VAS评分 |
2.4 Harris评分 |
2.5 中医症候积分 |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
1.中医学对脾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1.1 肾脏不足 |
1.2 脾脏不足 |
2.PFNA内固定术在老年IFF治疗中的探讨 |
2.1 优势 |
2.2 劣势 |
3.唑来膦酸 |
4.羊藿壮骨汤 |
5.结果分析 |
5.1 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 |
5.2 VAS评分 |
5.3 Harris评分 |
5.4 中医症候积分 |
结论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脾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成果 |
(2)归脾汤加味联合氨甲环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分型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受试者脱落标准 |
1.7 选用试剂 |
2.临床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准备及一般治疗 |
2.2.2 观察组(归脾汤加味联合静滴氨甲环酸组 |
2.2.3 对照组(单纯静滴氨甲环酸组) |
2.2.4 归脾汤加味方药组成 |
2.2.5 手术入路及方法 |
2.2.6 术后治疗 |
2.3 观察指标 |
2.4 失血量具体计算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和病历资料比较 |
3.2 观察指标比较 |
3.3 失血量比较 |
3.4 两组患者术后7天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情况 |
3.5 不良反应 |
4.讨论 |
4.1 研究背景 |
4.2 祖国医学对股骨颈骨折的认识 |
4.3 祖国医学对失血的认识 |
4.4 西医学对股骨颈骨折的是认识 |
4.5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案选择 |
4.6 影响TH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因素 |
4.6.1 显性失血因素 |
4.6.2 隐性失血因素 |
4.7 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 |
4.8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THA围手术期的应用 |
4.9 归脾汤加味中药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
4.10 基于心脾两虚证探讨归脾汤加味在THA围手术期作用机制 |
4.11 归脾汤加味联合氨甲环酸疗效分析 |
5.典型病例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及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AGEs/RAGE/NF-κB通路探讨培本固疏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机 |
1.3 治疗 |
2. 西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2.1 危险因素 |
2.2 防治 |
3. AGEs/RAGE/NF-κB通路与骨质疏松症 |
3.1 AGEs及受体RAGE的概述 |
3.2 AGEs对骨质的影响 |
3.3 AGEs/RAGE/NF-κB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2.2 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子宫指数的比较 |
2.3 培本固疏方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
2.4 培本固疏方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
2.5 培本固疏方对去势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2.6 培本固疏方对去势大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2.7 培本固疏方对去势大鼠NF-κB、NFATc-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培本固疏方的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2. 造模方法的选择依据 |
3. 观察指标的选择 |
4. 实验结果分析 |
4.1 造模结果分析 |
4.2 培本固疏方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
4.3 培本固疏方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
4.4 培本固疏方对NF-κB通路上相关指标的影响 |
4.5 培本固疏方对去势大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的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及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 |
1.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分析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患者基本信息分析 |
4.2 频数结果分析 |
4.3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4.4 药物因子分析 |
5.讨论 |
5.1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认识 |
5.2 药物频数结果分析 |
5.3 聚类和因子的分析 |
5.4 用药经验分析 |
6.结论 |
第二部分 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及对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统计学方法 |
3.实验技术路线图 |
4.实验结果 |
4.1 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测定结果 |
4.2 各组大鼠子宫系数、血清雌二醇(E2)测定结果 |
4.3 大鼠血清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比值测定结果 |
4.4 大鼠股骨病理组织染色形态对比 |
5.讨论 |
5.1 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立和评价 |
5.2 基于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雌激素水平及子宫萎缩情况探讨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
5.3 OPG/RANKL/RANK信号因子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
5.4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6.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OPG/RANKL/RANK 信号因子与骨质疏松症及中医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椎体强化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动物模型构建和再次强化术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课题实验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一、实验理论研究 |
第一篇 猪脊柱生物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二、临床理论研究 |
第一篇 骨质疏松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二篇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
第三篇 椎体强化术后脊柱系统发生再骨折 |
参考文献 |
心得感想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虎潜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理解 |
1.1 中医古书对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记载 |
1.2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证型的讨论 |
2.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2.1 功能锻炼 |
2.2 口服中药疗法 |
2.3 中药外敷疗法 |
2.4 针灸疗法 |
3.西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3.1 流行病学 |
3.2 发病因素的探讨 |
4.西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诊疗 |
4.1 关于OP的诊断要点。 |
4.2 关于OP的鉴别诊断 |
4.3 关于OP的西医治疗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中医诊断标准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中止及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入选患者来源 |
2.2 治疗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疗效指标 |
3.1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 |
3.2 疼痛强度的评价 |
3.3 测量骨密度(BMD) |
3.4 骨折的发生率 |
3.5 临床治疗后效果评价标准 |
4.治疗结果 |
4.1 安全性观察 |
4.2 VAS评分 |
4.3 骨密度 |
4.4 骨折发生率 |
4.5 治疗总体疗效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状态研究概况 |
1.1 中医状态概念的提出 |
1.2 中医状态分类与中医健康状态指标 |
1.3 中医状态辨识与辨态论治 |
小结 |
2 中医学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
2.1 古代医家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
2.2 现代中医学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
小结 |
3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老年人健康状况现状 |
3.2 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 |
小结 |
第一部分 老年疾病的病证分类研究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来源 |
1.2 文献检索与纳入 |
1.3 数据构建与数据加工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老年疾病分类频数 |
2.2 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 |
2.3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证候特点 |
3 讨论 |
3.1 老年疾病分布特点 |
3.2 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
3.3 常见老年疾病与中医证候关联特点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 |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1 研究思路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分类特点 |
2.2 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 |
2.3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 |
3 讨论 |
3.1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 |
3.2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 |
3.3 证候分类和中医状态分类对比 |
3.4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对于老年人养生的提示 |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创新之处 |
创新点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老年人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文献西医疾病主题词ICD10分类频数统计表 |
附录二 老年人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及编码对应表 |
附录三 老年人中医态基频数统计结果 |
附表3-1 依据病位元分类的老年人态基频数统计 |
附表3-2 依据邪机元分类的老年人态基频数统计 |
作者简历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8)焦虑抑郁及代谢因素与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膝骨关节炎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左归丸加减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OVCF的认识 |
2.中医对OVCF的治疗 |
3.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4 现代医学对OVCF的治疗 |
5.现代医学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
6.对PKP术后再发骨折的探讨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 |
4.治疗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点穴手法配合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及随访情况 |
3.2 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 |
3.3 治疗效果比较与临床疗效分析 |
3.4 不良反应 |
4.讨论 |
4.1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特点 |
4.2 腰椎L3 测量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意义 |
4.3 点穴手法对SOPLP的治疗机理 |
4.4 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治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发病机制 |
1.1 骨重建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
1.2 激素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
2.骨质疏松的诊断 |
2.1 骨质疏松的普通平片表现 |
2.2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
2.3 骨密度测量方式 |
2.4 骨转换指标对BMD的影响 |
2.5 骨质疏松风险预测 |
3.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中西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
3.1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中医内治 |
3.2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中医外治 |
3.3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西药治疗进展 |
3.4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手术治疗 |
4.VAS量表的沿革 |
5.内功点穴手法的沿革 |
6.腰椎ODI评分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老年性骨及关节衰老所致的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羊藿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脾肾亏虚型股骨粗隆间脆性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研究[D]. 王晨亮.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归脾汤加味联合氨甲环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D]. 李志鸿.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基于AGEs/RAGE/NF-κB通路探讨培本固疏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D]. 孙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数据挖掘的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及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D]. 胡臣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椎体强化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动物模型构建和再次强化术治疗的实验研究[D]. 袁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7)
- [6]虎潜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应用观察[D]. 隗志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D]. 陈兰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焦虑抑郁及代谢因素与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D]. 冯漪婷. 川北医学院, 2019(03)
- [9]左归丸加减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昊.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点穴手法配合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临床研究[D]. 张德闻.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