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产品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赵妙[1](2021)在《英雄互娱两度借壳失败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凭借其强大的融资功能,长期以来,都吸引着众多的民营企业。各大企业纷纷争先恐后地想要进入A股市场一展宏图,对其来说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首次公开募股(IPO)。尽管IPO在所有的上市途径中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但是众所周知,IPO过程繁杂,耗时较长,而且严格的监管使得IPO随时面临着被中途叫停的风险,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IPO之路历来都不是一条一马平川的坦途,而是充满崎岖与泥泞的上市之路。反观借壳上市却能够以更低的时间成本和更简洁的上市流程达到与IPO上市同样的效果,给企业带来更加丰富的融资渠道、更高的企业知名度、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更为明晰的发展战略等等,因而成了许多企业的替代性选择。2018年2月,证监会上市部决定进一步加强对于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拒的重组项目的监管,这进一步使得许多质量较低的企业知难而退,撤回IPO资料,或直接选择借壳上市的道路。众多企业抱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乐观心态,但市场情况却不容过分乐观。许多企业都未能如愿以偿地成功借壳上市,例如苏州大方、华图教育、分众传媒,以及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英雄互娱。为数不少的失败案例无疑令许多企业陷入了迷茫,到底如何才能成功地借壳上市?为此,许多学者也对众多的借壳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已总结出了有利于借壳成功的一些因素。与前人相比,本文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失败的结果出发,选取了英雄互娱2019年两度试图借壳上市却接连惨遭失败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希望从企业失败的经历中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为英雄互娱以及其他寄希望于借壳上市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着名的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曾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都不去那儿。”所以,如果企业能够清晰地知道哪些因素会导致失败,也就能尽早地采取措施以避免失败的发生。本文在对英雄互娱借壳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在进行本文的写作前,首先阅读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借壳上市的文献,对借壳上市的模式、风险种类以及动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本文的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借壳上市的相关概念、借壳上市的一般程序以及借壳失败的理论分析依据进行了阐述;紧接着,对本文选取的案例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英雄互娱借壳上市的动因;在文章主体部分,对英雄互娱借壳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导致英雄互娱借壳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方面的因素、信息不对称因素、借壳方所持有的借壳上市观念和对于自身实力认知的偏差、对壳资源的评估不当以及未能给予风险因素充分的关注;在最后,针对上述失败的原因,本文为其后期再度选择借壳上市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正确评估借壳上市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审慎选择壳资源、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及充分关注让壳方信息披露的质量,希望能对英雄互娱以及其他众多的企业起到借鉴作用。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分析与建议主要是针对本文所选取的具体案例,所提出的观点在对市场上广大企业的普适性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杨涵[2](2020)在《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长春市有着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文化,也属于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一带一路”的建设为长春市打开了北线通道人文沟通与贸易合作的大门,更是为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己经贯彻到产业创新发展的各环节、各方面。产业协同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如何在“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下加快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的集群合作,提高装备制造产业的协同创新,满足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对资金、技术、劳动力的要求,成为长春市装备制造企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长春市能否融入到“一带一路”大格局中的重要考验。本文首先对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的产业集群、产业产值、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现状研究,分析了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以案例样本与长春市统计年鉴为数据源,对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度与创新性变化进行量化研究。在产业集聚度方面,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整体性产业集群集聚度CRn值由2010年的0.369提升到2019年的0.467;在产业创新性方面,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分析发现,产业创新性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层次分析法:2010年为0.428、2019年为0.651;熵值法:2010年为0.41、2019年为0.662)。对产业创新性变化中的优势指标与劣势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基金支持、技术改造的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等贡献相对较少。基于此,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的架构体系,探讨区域、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的竞争战略协同创新机制,并对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策略与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赵鑫[3](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郑忱阳[4](2020)在《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到风险投资的管理决策中,主要讨论了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VC)嵌入社会网络后对上市公司产生的治理效应,从网络位置视角探讨了风险投资网络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多维影响。风险投资网络由风险投资股东的联合投资行为形成,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经济主体具有信息和资源优势,一方面,网络中的风险投资股东可以通过学习效应和社会资本助力企业长久发展,实现价值投资获得长期收益,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网络带来的资源优势会助涨管理层的盲目自信,渠道和信息优势在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会导致风险投资股东的短视逐利,从而做出损害企业发展的行为。因此,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这是本文欲回答的主要问题。现有关于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的IPO阶段,对企业长生命周期的多角度、系统性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研究主要聚焦在风险投资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后的经营管理阶段,选取名列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风险投资机构构建风险投资网络,依次从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盈余管理以及创新能力这三个反映公司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出发,通过对比风险投资持股对三者的影响,凸显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治理效应的独到之处。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发现有:第一,在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方面,以创业板IPO抑价、股价信息含量以及股价崩盘风险三个股价波动指标为被解释变量,利用不同的样本和模型检验风险投资网络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三者的影响差异,得到了如下结论:(1)在考虑了2014年的IPO首日涨幅限价政策后,风险投资网络在创业板企业的IPO定价阶段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有助于显着降低IPO抑价;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创业板企业的IPO抑价没有显着影响。(2)风险投资网络能够显着提高上市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相比于风险投资持股,风险投资网络对于股价信息含量的促进作用更强。(3)风险投资网络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没有显着影响。上述结论表明风险投资网络在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本文认为,风险投资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筛选和认证功能,降低了IPO抑价,提高IPO定价效率;风险投资网络放大了风险投资的监督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更加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股价透明度和独立性,增加企业的异质性信息,提高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风险投资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对股价波动的风险预警效应,弱化了风险投资持股带来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或代理问题而引发的股价崩盘风险。第二,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风险投资机构成为主要股东后长期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而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除了使用常见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外,本文还计算了研发投入盈余管理这一指标,揭示风险投资从盈余管理角度促进企业创新的路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主要体现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控制,其实质是属于真实盈余管理中的费用管理部分,本文把它单独拿出计算是为了研究企业究竟会不会通过降低研发投入费用以提高真实盈余管理。本部分的研究样本为2006—2017年除金融业、ST企业外的所有沪深A股上市公司,通过对比风险投资网络与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得到了如下结论:(1)风险投资网络显着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而风险投资持股同时加剧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2)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风险投资持股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3)当风险投资根据持股周期区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时,在长期持股组,风险投资网络抑制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在短期持股组,风险投资网络加剧了真实盈余管理;而风险投资的长期持股和短期持股均提高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且风险投资的短期持股也加剧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4)进一步将样本分为创业板和非创业板后,风险投资网络仅加剧了非创业板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风险投资持股同时加剧了非创业板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二者对创业板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上述结论表明风险投资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后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监督效应。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持股促使企业进行更为激进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风险投资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风险投资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不论是风险投资持股还是风险投资网络,均不会通过对研发投入费用的减少来进行盈余操纵,这也是风险投资从盈余管理角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路径;当长期持股的风险投资形成社会网络时,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长期监督效应,抑制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动机,而短期持股的风险投资网络加剧了风险投资的短视逐名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动机;风险投资的自身特性和投资偏好决定了其更加关注创业板企业,对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发挥了明显的监督和管理职能,且风险投资网络弱化了风险投资持股对于非创业板企业的不利影响。第三,在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方面,本文从风险投资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两个维度的指标考察了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效率的影响。选取2006—2017年沪深两市除金融业、ST企业外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得到如下结论:(1)无论从中心度还是结构洞角度,风险投资网络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以及发明专利创新效率的提高;相比于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风险投资网络的促进作用更强,这是因为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引资”和“引智”功能。(2)风险投资的社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性,虽然风险投资的社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均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同时拥有二者优势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3)通过对比风险投资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风险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优于结构洞的影响,因此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有动机去降低结构洞保留中心度优势。(4)相比于非创业板企业,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板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从创新角度来讲,风险投资依旧偏好创业板企业,风险投资网络在创业板企业中放大了风险投资的价值增值优势。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创新地提出了风险投资网络的集聚效应和“凹凸镜”效应。集聚效应表现在风险投资网络汇集了专业的风险投资股东、聚拢了优质社会资源,集聚了风险投资的治理效果。“凹凸镜”效应即风险投资网络像凸透镜一样放大风险投资股东的认证、监督和增值等积极影响: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IPO抑价、更高的股价信息含量、更低的股价崩盘风险以及更高的创新水平;风险投资网络像凹透镜一样缩小风险投资股东的短视和逐名等消极影响:抑制风险投资持股的应计盈余管理动机,削弱风险投资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不仅丰富了社会网络分析应用于风险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还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引进优质的风险投资股东、积极嵌入社会网络提供依据,为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效率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万东灿[5](2020)在《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能否掌握核心技术,能否不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只有靠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内忧外患,企业创新资金不足,种种迹象表明融资约束严重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对财政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体。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赤字压力加大,金融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引领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学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围绕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作用效果如何以及如何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等问题,系统性的研究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作用机制、功能优势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作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具体通过以下部分展开:一是通过梳理关于财政政策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作用影响,以及产权性质、企业规模等企业内部特征对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影响的国内外文献,为后续分析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提供文献支撑。二是通过梳理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创新经济学理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和政策性金融理论,从而把创新的双重属性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机制相对接,并构建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为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分工与协同配合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系统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和作用优势打下理论基础。三是系统性分析在新时期,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领域、作用要素、分工机制和功能优势。从理论角度提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而政策性金融能够发挥好财政与金融的协同优势,实现政策性、市场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有效分担企业创新面临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是从现实出发,分析作为履行政策性金融职能主体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及在支持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和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的综合优势,厘清了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五是基于理论和现实构造实证模型进行分析。以符合“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支持作用。同时结合企业内部异质性特征,包括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因素,探究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策性金融对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国有产权性质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显着。企业规模增长对政策性金融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显着,但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企业年龄增长对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对于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不显着。六是以进出口银行支持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为案例,结合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剖析进出口银行在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的定位、措施和效果。探讨进出口银行在提升国有船舶企业创新产出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指出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所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并借鉴造船强国日韩的国际经验,为后续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参考。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文得出重要结论,具体如下:首先,创新的双重属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和市场的结合体,具有财政和金融的组织协同机制。政策性金融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担创新风险,在专业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其次,政策性金融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支持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年轻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相对不足,精准高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最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存在摇摆,经营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到位。相关政府部门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措施,经营授权,监管考核等机制还不够完善,制约着政策性金融作用优势的发挥。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措施、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支持入手,为更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提出一揽子综合改进方案:一方面,政策性金融须以企业为中心,明确分工定位,分层分类支持企业创新,同时不断创新支持方式,优化评估体系,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商业性金融的全面合作。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须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同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授权、监管和激励措施等方面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周光[6](2020)在《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信息生成更多、传播速度更快和影响范围更广着称。互联网情境与传统情境存在很大区别。在互联网情境下,传统媒体纷纷走向网络,公众获取信息和表达舆论的方式发生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活动出现新的行为。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为品牌危机的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已有研究表明,品牌危机的伤害程度与互联网直接相关。在互联网情境下,许多知名企业曾遭遇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但不难发现,当前对品牌危机中互联网特性及作用的挖掘仍处在发展阶段;如何利用互联网情境及其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品牌危机进行探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进行界定,此问题涉及界定的角度,以及基于此角度的品牌危机内涵、特点、类型和年度变化趋势。其次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影响因素进行判定,此问题涉及对品牌危机构成影响的媒体、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因素。第三要弄清品牌危机如何对企业构成影响,此问题涉及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情境因素;以往研究注重对这一关系的定性分析,而如何进行实证分析将值得深入探讨。第四要关注品牌危机研究的落脚点,它涉及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以及策略效果等。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和扎根理论,提出研究概念和基本模型框架。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品牌危机水平概念,对不同类型品牌危机进行区分。本文运用中国内地品牌100强的报刊报道文章,对品牌危机事件进行编码与统计;基于品牌危机的报道次数和影响程度,对品牌危机水平进行测量,最终得出不同事件和企业的品牌危机水平,进而明确其年度变化趋势。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运用解释水平理论观点,从媒体、企业和公众的角度辨析品牌危机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媒体作为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以此深入挖掘互联网情境下媒体的突出特点。解释水平理论将心理距离作为影响解释水平的主要因素,恰好可以帮助解释报纸版次、权威性、级别和地理距离等因素对品牌危机水平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这些因素的显着性进行检验。针对第三个问题,本文首先运用免疫理论观点,预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此关系受到可控型、道德型和可辩解型品牌危机类型的调节。然后本文基于情感-认知理论,探索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内地品牌100强在报纸上的品牌危机报道文章;本文通过编码和统计,构成100强品牌企业在2000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回归,证实了三种类型危机对品牌危机负面影响的削弱作用,以及公众情感与认知在影响机理中的作用。针对第四个问题,本文再次运用免疫理论观点,厘清企业的三种危机应对策略:辩解策略、沉默策略与和解策略。通过编码和统计,本文揭示三种应对策略为企业最常用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个种策略在三种类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不同作用。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结合不同理论对品牌危机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免疫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被首次运用到品牌危机的研究中;研究结论反过来丰富理论本身。其次,本文通过互联网文本数据,对互联网特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其研究过程和结论,为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研究带来洞察。最后,合理地运用跨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也为同行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视角。
孔康[7](2020)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益佰制药财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医药行业,保持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都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但是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受医药体制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等影响,使医药行业问题频发,医药企业需要做好应对措施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医药行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财务风险发生概率较大,因此本文选择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和防范研究。本文首先对财务风险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阐释,解释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研究,结合近五年的财务数据,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识别益佰制药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成因,纵向分析其财务现状。然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选取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选择90家医药上市企业,横向评价益佰制药的财务风险,得出的评价结果验证了前文对益佰制药财务风险的分析。最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结合益佰制药存在的财务风险给出相应防范建议,希望能为益佰制药的发展提供帮助。益佰制药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医药企业中具有普遍性,存在营销费用过高,研发投入较低,盈利能力下降和企业转型方向投资不合理等问题,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大大增加。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可以全面反映承担企业财务风险的利益群体,因此通过对益佰制药具体分析,发现其财务风险成因,利用评价模型进行检验,最后提出相应防范建议,希望能为其他医药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丁嘉呈[8](2020)在《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基于四维图新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速国有企业的创新,是加快推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一步。公司治理结构、经营决策、资源等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内部因素,而股权持有者又会对这些因素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股权构成密切相关。如何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以及解决由此引发的后续管理问题也是历年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所在。与过去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相比,2013年后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股权结构的变动,而是把重点放在通过股权结构的变动来改善国企原有的经营管理机制,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轮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了许多国企用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优选路径。与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达成战略合作,会对企业的公司治理、经营决策以及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从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由此,本文先从总体上对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将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资源理论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对影响创新的因素、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以及战略投资者与创新的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接着,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入战略投资者影响创新的路径进行了阐述。最后,本文选取了四维图新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2014年通过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而实现的混改为具体案例,对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经营决策以及资源合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四维图新的研发能力、成果产出能力、商业价值实现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创新的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2)四维图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能在企业公司治理、经营决策以及资源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3)四维图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确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上述研究为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引入战略投资者来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了以下启示:(1)选择的战略投资者要与企业有共同的利益契合点;(2)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关键在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3)国有企业要形成自身竞争力,避免对战略投资者的过度依赖。希望能为国有企业更好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杨晶[9](2020)在《ZD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有超过十四亿的人口数量,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具有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神速,一大批资金、技术和人才都具有相当优势的农业产业集团企业应运而生。同时基于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一些农业类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和扩展市场,这既为我国农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为企业本身的长足发展扩展了巨大想象空间,夯实了基础。ZD集团作为来华投资规模最大、投入资金最多的外资企业之一,始终坚持以农业为核心、多个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研发创新能力出众,产业资源丰富,产品众多,拥有近百年的集团发展史,在世界农业领域富有盛誉。事实证明,ZD集团坚持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方向布局是值得肯定的,既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又在不同的行业赢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面对新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其多元化战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方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此,本文对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历程和实施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等方法,运用PEST分析法对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集团内部环境、当前的机遇及挑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了战略实施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多元化战略进行了优化设计,对ZD集团未来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期望对ZD集团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并希望能为我国国内类似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陈凌[10](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二、新产品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产品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英雄互娱两度借壳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实践意义 |
1.1.3 学术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借壳上市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2 借壳上市风险种类的研究现状 |
1.2.3 借壳上市动因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借壳上市的理论概述 |
2.1 借壳上市的相关概念 |
2.1.1 壳公司与壳资源的概念 |
2.1.2 借壳方与让壳方的概念 |
2.1.3 借壳上市的概念 |
2.2 借壳上市的一般程序 |
2.2.1 选择目标壳公司 |
2.2.2 充分沟通及尽职调查 |
2.2.3 开展资产重组 |
2.2.4 企业重建 |
2.3 借壳上市失败的分析依据 |
2.3.1 资本运作理论 |
2.3.2 理性选择理论 |
2.3.3 风险管理理论 |
2.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英雄互娱两度借壳上市案例介绍 |
3.1 重组各方公司概况 |
3.1.1 借壳方——英雄互娱公司概况 |
3.1.2 第一次借壳上市让壳方——*ST赫美公司概况 |
3.1.3 第二次借壳上市让壳方——东晶电子公司概况 |
3.2 两度借壳上市过程及结果 |
3.2.1 第一次借壳上市——英雄互娱借壳*ST赫美的过程及结果 |
3.2.2 第二次借壳上市——英雄互娱借壳东晶电子的过程及结果 |
3.3 两度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
3.3.1 借政策东风,助企业发展 |
3.3.2 满足英雄互娱进一步融资的需求 |
3.3.3 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
3.3.4 借壳双方通过资源互补获取双赢效应 |
3.3.5 规避IPO过高的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 |
4 英雄互娱两度借壳失败的原因分析 |
4.1 基于监管政策及其变更的分析 |
4.1.1 借壳*ST赫美相关方案触碰监管条件 |
4.1.2 证监会颁布更为严苛的重组新规 |
4.2 基于资本运作理论的分析 |
4.2.1 英雄互娱未能树立正确的借壳上市观念 |
4.2.2 英雄互娱未能正确评估企业自身实力 |
4.2.3 英雄互娱因频繁并购身负巨额商誉 |
4.3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 |
4.3.1 英雄互娱对*ST赫美壳资源评估不当 |
4.3.2 英雄互娱对东晶电子壳资源评估不当 |
4.4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分析 |
4.4.1 英雄互娱未能充分关注自身存在的风险 |
4.4.2 英雄互娱未对让壳方存在的风险保持警觉 |
4.4.3 英雄互娱对借壳过程存在的风险缺乏有效评估 |
4.5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
4.5.1 赫美集团存在信息披露违规 |
4.5.2 东晶电子身陷内幕交易嫌疑 |
4.5.3 借壳上市双方缺乏有效沟通 |
5 英雄互娱再度借壳上市的对策 |
5.1 正确评估借壳上市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5.1.1 正确评估企业的上市需求 |
5.1.2 充分认识借壳上市的优劣 |
5.1.3 客观评价企业自身实力 |
5.2 审慎选择壳资源 |
5.2.1 合理评估壳资源价值 |
5.2.2 进行全面详尽的尽职调查 |
5.3 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
5.3.1 提升借壳方管理层的风险意识 |
5.3.2 准确识别交易双方及借壳过程存在的风险因素 |
5.3.3 持续评估并应对交易双方及借壳过程中的风险 |
5.4 充分关注让壳方信息披露质量 |
5.4.1 关注让壳方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
5.4.2 关注让壳方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和相关性 |
5.4.3 加强重组双方信息沟通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装备制造产业 |
2.1.1 内涵 |
2.1.2 产业特征 |
2.2 产业创新 |
2.2.1 内涵 |
2.2.2 特征 |
2.3 产业协同创新 |
2.3.1 内涵 |
2.3.2 目标 |
2.3.3 驱动要素 |
第3章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3.1 长春市装备制造业概况 |
3.1.1 产业集群概况 |
3.1.2 产业产值概况 |
3.1.3 劳动力就业概况 |
3.2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优势分析 |
3.2.1 区位优势 |
3.2.2 政策优势 |
3.2.3 人才优势 |
3.2.4 集群优势 |
3.3 长春市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总量小、底盘轻 |
3.3.2 研发后劲不足 |
3.3.3 融资难度高 |
第4章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度与创新性变化分析 |
4.1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 |
4.1.1 长春市装备制造业集群集聚度测度方法 |
4.1.2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聚度变化分析 |
4.2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创新性测度 |
4.2.1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创新性测度指标体系 |
4.2.2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创新性测度方法 |
4.2.3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创新性变化分析 |
第5章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与发展策略 |
5.1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的架构体系构建 |
5.1.1 科技层面 |
5.1.2 金融层面 |
5.1.3 人才层面 |
5.1.4 地理环境层面 |
5.2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构建 |
5.3 长春市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策略 |
5.3.1 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 |
5.3.2 鼓励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
5.3.3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合作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框架 |
1.3 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第3章 文献综述 |
3.1 社会网络文献回顾 |
3.1.1 董事网络的治理效应 |
3.1.2 风险投资网络的治理效应 |
3.2 风险投资文献回顾 |
3.2.1 风险投资与IPO抑价 |
3.2.2 风险投资与企业绩效 |
3.2.3 风险投资与股价信息含量 |
3.2.4 风险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 |
3.2.5 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 |
3.2.6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 |
3.3 文献评述 |
第4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股价质量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1.1 风险投资网络与创业板IPO抑价 |
4.1.2 风险投资网络与股价信息含量 |
4.1.3 风险投资网络与股价崩盘风险 |
4.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4.2.1 主要变量定义 |
4.2.2 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4.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替换主要变量 |
4.5.2 内生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5.2.1 主要变量定义 |
5.2.2 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5.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替换主要变量 |
5.5.2 内生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6.2.1 主要变量定义 |
6.2.2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分析 |
6.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替换主要变量 |
6.5.2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7.1 文章结论 |
7.1.1 风险投资网络的治理效应 |
7.1.2 风险投资持股的治理效应 |
7.1.3 比较与总结 |
7.2 文章建议 |
7.3 文章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系数矩阵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先进制造业 |
1.2.2 企业技术创新 |
1.2.3 政策性金融 |
1.3 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逻辑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1.1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1.2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1.3 企业异质性对财政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2.1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2.2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2.3 企业异质性对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 政策性金融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3.1 政策性金融概述 |
2.3.2 政策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4 文献评述 |
2.4.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3 政策性金融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创新经济学理论 |
3.1.1 技术创新理论 |
3.1.2 企业创新理论 |
3.1.3 创新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 |
3.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3.2.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理论 |
3.2.2 政府干预理论 |
3.2.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 |
3.2.4 政府与市场促进创新的作用机制 |
3.3 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 |
3.3.1 财政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2 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3 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企业创新的模式构建 |
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3.4.1 政策性金融的本质、特点和功能 |
3.4.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界定和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4.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
4.1.1 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重要性和现实困境 |
4.1.2 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 |
4.1.3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 |
4.1.4 财政补贴和商业性金融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
4.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和领域 |
4.2.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定位 |
4.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领域 |
4.2.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比较 |
4.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和分类 |
4.3.1 服务主体分类 |
4.3.2 服务工具分类 |
4.3.3 服务对象分类 |
4.3.4 政府支持与监管分类 |
4.4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1 政策性银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3 政策性银行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协同配合 |
4.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和优势 |
4.5.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 |
4.5.2 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优势 |
4.6 本章小结 |
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 |
5.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举措 |
5.1.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 |
5.1.2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专项措施 |
5.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1 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
5.3.1 政策性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全面风险管理 |
5.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
5.4.1 政策性金融机构定位与运行管理问题 |
5.4.2 政府部门支持与考核监管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思路与研究假设 |
6.1.1 实证分析思路 |
6.1.2 研究假设 |
6.2 样本说明和变量选取 |
6.2.1 样本选取说明 |
6.2.2 变量的选取和度量 |
6.3 模型设计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实证分析 |
6.4.3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 |
6.5 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作用的影响分析 |
6.5.1 产权性质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2 企业规模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3 企业年龄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案例:以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为例 |
7.1 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船舶工业的必要性 |
7.1.1 支持船舶工业的战略意义 |
7.1.2 船舶工业的高风险特征 |
7.1.3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
7.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创新升级的措施和效果 |
7.2.1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措施 |
7.2.2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效果 |
7.3 进出口银行支持国有船舶企业创新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
7.3.1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的比较分析 |
7.3.2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产出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
7.4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和国际经验借鉴 |
7.4.1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 |
7.4.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作用优势 |
8.1.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不足 |
8.1.3 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须改善 |
8.2 政策建议 |
8.2.1 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
8.2.2 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互联网相关概念 |
2.1.2 危机相关概念 |
2.1.3 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
2.1.4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 |
2.1.5 企业绩效相关概念 |
2.1.6 品牌危机与企业的关系 |
2.1.7 品牌危机与消费者的关系 |
2.1.8 品牌危机的溢出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合法性理论 |
2.2.2 企业免疫理论 |
2.2.3 解释水平理论 |
2.2.4 情感-认知理论 |
2.3 简要总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特征的定性分析 |
3.1 样本与数据 |
3.1.1 样本 |
3.1.2 数据收集 |
3.2 扎根理论分析 |
3.2.1 扎根理论 |
3.2.2 数据分析 |
3.3 分析结果 |
3.3.1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
3.3.2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 |
3.3.3 互联网情境下的企业相关因素 |
3.3.4 互联网情境下的公众情感与认知 |
3.3.5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
3.4 简要总结 |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研究 |
4.1 理论推导与假设建构 |
4.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4.2.1 研究模型 |
4.2.2 研究变量 |
4.3 样本与数据 |
4.3.1 样本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数据编码 |
4.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4.4.1 品牌危机事实描述分析 |
4.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 实证分析 |
4.5.1 互联网情境下媒体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5.3 互联网情境下消费者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6 简要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危机分类的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5.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
5.1.1 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 |
5.1.2 危机类型的调节作用 |
5.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5.2.1 研究模型 |
5.2.2 研究变量 |
5.3 样本与数据 |
5.3.1 样本 |
5.3.2 数据收集 |
5.3.3 数据编码 |
5.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5.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变量年度变化趋势 |
5.5 实证分析 |
5.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5.2 数据特征分析 |
5.5.3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假设检验 |
5.6 简要总结 |
第六章 基于公众情感与认知的品牌危机影响机制研究 |
6.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
6.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6.2.1 研究模型 |
6.2.2 研究变量 |
6.3 样本与数据 |
6.3.1 样本 |
6.3.2 数据收集 |
6.3.3 数据编码 |
6.4 基本事实与统计分析 |
6.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公众情感与认知变化趋势 |
6.5 实证分析 |
6.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5.2 假设检验 |
6.6 简要总结 |
第七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的企业应对及效果研究 |
7.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设 |
7.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7.2.1 研究模型 |
7.2.2 研究变量 |
7.3 样本与数据 |
7.3.1 样本 |
7.3.2 数据收集 |
7.3.3 数据编码 |
7.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7.4.1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描述分析 |
7.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的年度变化趋势 |
7.5 实证分析 |
7.5.1 互联网情境下行业与所有制对应对策略的影响 |
7.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应对策略相关的假设检验 |
7.6 简要总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益佰制药财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
1.3.2 财务风险的研究 |
1.3.3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财务风险理论 |
2.1.1 财务风险内涵 |
2.1.2 财务风险特征 |
2.1.3 财务风险分类 |
2.1.4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
2.4 其他相关理论 |
第3章 益佰制药概况及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财务风险识别 |
3.1 益佰制药企业概况 |
3.2 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难点 |
3.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益佰制药财务风险识别 |
3.3.1 筹资风险 |
3.3.2 投资风险 |
3.3.3 营运风险 |
3.3.4 收益分配风险 |
第4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益佰制药财务风险评价 |
4.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1 因子分析法 |
4.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评价指标的选择 |
4.1.4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4.2.1 相关性检验 |
4.2.2 独立性检验 |
4.2.3 因子提取 |
4.2.4 旋转成分矩阵 |
4.2.5 因子得分计算 |
4.3 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
第5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益佰制药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1 基于股东视角的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2 基于管理层视角的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2.1 加强筹资管理,拓宽筹资渠道 |
5.2.2 加强投资管理,增强决策科学性 |
5.2.3 加强营运管理,降低费用支出 |
5.3 基于员工视角的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4 基于债权人视角的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5 基于政府视角的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5.1 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尝试企业转型发展 |
5.5.2 依法纳税,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
5.6 基于供应商视角的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选取的90家医药企业 |
附录2 企业财务风险综合排名 |
致谢 |
(8)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基于四维图新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混合所有制 |
2.1.2 战略投资者 |
2.1.3 企业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资源基础理论 |
2.2.4 技术创新能力理论 |
2.2.5 理论框架 |
2.3 文献综述及评价 |
2.3.1 关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 |
2.3.2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
2.3.3 关于战略投资者的文献综述 |
2.3.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 |
3.2 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3.2.1 单一国有股权对企业创新的“阻碍效应” |
3.2.2 引入战略投资者能解决单一国有股权存在的问题 |
3.3 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路径 |
3.3.1 改善公司治理,为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
3.3.2 参与经营决策,为创新提供正确导向 |
3.3.3 发挥联盟优势,为创新提供资源支持 |
第四章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 选择案例公司的原因 |
4.2 四维图新公司的基本情况 |
4.3 战略投资者腾讯公司简介 |
4.4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实施过程 |
4.5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关键事件 |
4.5.1 与HERE设立合资企业 |
4.5.2 战略投资者腾讯协助布局并购杰发科技 |
第五章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分析 |
5.1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股权结构 |
5.1.1 股权构成 |
5.1.2 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 |
5.2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公司治理 |
5.2.1 董事会结构 |
5.2.2 专业委员会构成 |
5.2.3 激励机制的设置 |
5.3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经营决策 |
5.3.1 研发新产品 |
5.3.2 并购民营企业 |
5.3.3 明确未来业务方向 |
5.4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资源合作 |
5.4.1 互联网资源支持 |
5.4.2 牵线业务与合作 |
5.4.3 资金支持 |
第六章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分析 |
6.1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研发能力分析 |
6.1.1 研发投入与研发强度 |
6.1.2 研发人员 |
6.1.3 大型研发项目 |
6.2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分析 |
6.2.1 自主知识产权 |
6.2.2 新产品的推出 |
6.2.3 主要产品荣誉 |
6.3 四维图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商业价值实现能力分析 |
6.3.1 新产品的营业收入 |
6.3.2 产品营业利润 |
6.3.3 净资产收益率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选择的战略投资者要与企业有共同的利益契合点 |
7.2.2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关键在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7.2.3 形成自身竞争力避免对战略投资者的过度依赖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ZD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国内外现状总结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工具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工具 |
1.4.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 |
2.1 多元化战略的内涵、分类及优缺点 |
2.1.1 内涵 |
2.1.2 分类 |
2.1.3 优缺点 |
2.2 多元化战略的模式、动因和风险 |
2.2.1 模式 |
2.2.2 动因 |
2.2.3 风险 |
2.3 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条件分析 |
2.3.1 前提条件 |
2.3.2 必备条件 |
2.3.3 企业内部条件 |
2.3.4 企业外部条件 |
2.4 多元化战略的发展方向与实施途径 |
2.4.1 多元化战略未来的发展方向 |
2.4.2 多元化战略的实施途径 |
第3章 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历程分析及评价 |
3.1 ZD集团概况 |
3.2 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历程 |
3.2.1 专业化战略原则与规划(1921 年-1948 年) |
3.2.2 相关多元化战略扩张阶段(1948 年-20 世纪 80 年代初) |
3.2.3 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扩张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90 年代末) |
3.2.4 多种多元化产业共同经营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 |
3.2.5 ZD 集团在华多元化战略发展历程 |
3.3 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历史评价 |
3.3.1 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经验 |
3.3.2 ZD 集团多元化发展的教训 |
3.3.3 ZD集团发展过程中多元化战略的作用 |
3.3.4 ZD集团多元化战略实施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ZD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多元化战略定位 |
4.1 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1 PEST分析 |
4.1.2 行业环境分析 |
4.1.3 内部环境分析 |
4.2 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4.2.1 内部环境的优势 |
4.2.2 内部环境的劣势 |
4.2.3 外部环境的机遇 |
4.2.4 外部环境的挑战 |
4.3 ZD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的综合评价 |
第5章 ZD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设计与实施 |
5.1 ZD集团多元化战略的模式选择 |
5.2 ZD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制定 |
5.3 ZD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
5.4 ZD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对策及建议 |
5.4.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多元化产业适当扩张的发展战略 |
5.4.2 优化集团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系 |
5.4.3 加强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各产业核心竞争力 |
5.4.4 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增强各产业板块关联度 |
5.4.5 强化核心事业建设,加快各产业板块战略调整 |
5.4.6 维护同中泰双方的友好关系,促进多方共同发展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新产品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英雄互娱两度借壳失败案例研究[D]. 赵妙.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D]. 杨涵. 沈阳大学, 2020(06)
- [3]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4]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D]. 郑忱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5]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 万东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6]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益佰制药财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D]. 孔康.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8]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基于四维图新的案例研究[D]. 丁嘉呈. 苏州大学, 2020(03)
- [9]ZD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D]. 杨晶.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10]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