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科技兴农机工作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梅[1](2020)在《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武鸣区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武鸣区围绕农民增收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武鸣区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基础建设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畜牧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渔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武鸣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是武鸣区亟需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广西统计年鉴、南宁市统计年鉴及武鸣区政府各部门获取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武鸣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农民收入现状,研究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鸣区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为辅;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武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居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大;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远高于广西农民。接着通过对武鸣区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构成分析,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蔬菜和水果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影响显着;畜牧业中肉类产量以猪肉为主,猪饲养产值最高,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中是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实证分析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五是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李学敏[2](2020)在《生态文明导向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蕴与实现方略》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落实绿色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农业加速绿色化转型。继2016~2018年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业绿色发展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必须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将农业绿色发展推到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高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系统分析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演变,定量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求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短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交叉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政策演变和发展水平测度,找短板,寻求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既丰富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理论体系,也为实践中政府制定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撑。首先,本文交叉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界定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研究认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绿色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结合了世界绿色经济有益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建设具体实践而凝练的包含“三个内容”和“三个层次”的综合体。其中,三个层次即理念、手段、目的三个层次,其理念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拓展与创新,其目标是新时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和延续,其方式是对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等农业模式的肯定与融合;三个内容即低碳性、经济性、安全性三个内容,指农业绿色发展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兼顾农业发展的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和安全供给,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元目标共赢。其次,系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化发展政策演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聚焦点经历了从粮食增产到农产品质量提升再到绿色发展的转变过程,逐步实现了农业绿色发展经济性、安全性和低碳性三方面的支持政策体系化整合,为全面推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体系;在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引导下,农业绿色发展从整体理念到其低碳性、安全性、经济性三个方面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绿色发展逐步达成社会共识;农业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粮食安全与餐桌安全稳步提升;农业经济性目标从增产转向带动农民增收。最后,量化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基础上寻求短板并提出实现方略。本研究运用指数评价方法从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安全供给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对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着认识、制度、科技、政策、资金等五个层面的制约因素。据此,本研究提出包含五个层面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实现方略:(1)坚持党领导下的农业绿色发展理念;(2)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建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4)建设农业投入要素清洁化工程;(5)构建全社会参与机制。
杨艳丽[3](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农村产业融合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相关文件多次强调支持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就黑龙江这一农业资源大省而言,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由于传统农业的路径依赖,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就业容量小,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全国排名持续下降。通过考察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查找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的因素,探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尽快推进黑龙江省农村产业全面发展,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实地调查及统计资料相结合,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当前黑龙江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和选取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驱动因素,构建理论模型,以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驱动因子进行验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作用路径及影响程度。从农户微观视角进行问卷调研,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驱动因素。最后为提高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加强各相关因素的作用力度,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问题意识着眼阐释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以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导指出黑龙江省原有的资源型路径依赖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缓慢的原因,引入产业发展粘性理论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研究基础。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指出应针对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驱动策略。(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统计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从总指数和子指数两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从低度融合向中低度融合转变,产业融合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在现有衡量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因素中,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村服务业融合处于中低度发展阶段,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增效还处于低度发展水平,农民增收同样处于低度发展水平且在所有评价因素中所产生的效应最弱。(3)对于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和选取。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乡村干部的访谈,识别相关驱动因素,经过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选择性译码,构建理论模型,探索政府支持、市场因素、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资源禀赋、技术创新等六个方面的相关指标因素,提出研究假设。(4)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推进主体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应用AMOS软件对因子进行验证性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驱动因素,得出这些因素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从作用力程度看,农业产业组织方式因素>政府支持因素>资源禀赋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市场推动因素>人力资源推动因素;从作用效果看,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村经济发展。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中,市场推动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源因素的动力不足。对农民收入和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作用力度还相对较弱,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对这几个方面予以重视。(5)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目的出发,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即普通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借鉴计划行为理论探索黑龙省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驱动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做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家庭禀赋、感知行为和对外部环境的响应等方面对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对合作社满意度相对较高,对企业引领产业融合认知不足,风险认知、政策认知、年龄因素都是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意愿的因素。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2)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能力,创新主体间的利益联结,促进人力资源吸纳和培养,加快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3)注重科技创新,提高融合质量;(4)加强政府支持,通过政策、财政和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刘云达[4](2020)在《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绿色发展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人文地理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改善和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和生态约束的客观压力,同时又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战略使命。因此,建立在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约束下的农业绿色发展,符合和适应限制开发区域保护性开发要求,可为不同限制程度的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新的实践方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利于探索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途径;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顽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论文测度和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内部25个县市的农业绿色发展动态水平,建立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农业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和演进过程,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模型,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要素互作机制和系统运作方式,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调控路径。全文共分8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从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必然趋势的背景出发,引出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明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将绿色导向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的内在要求,进而指出吉林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复杂问题。并就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和创新点,同时给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第2章,界定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梳理相关的基本理论,辨析主体功能区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农产品主产区概念、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回顾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演变和应用,并整合产业生态学、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等学术思想,为进一步阐述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及农业绿色发展机理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依据主体功能区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对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概况、类型分区和空间基础进行描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各县市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分析其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分项水平,并进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类及优劣势综合分析。第4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进行数理建模,阐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的空间依赖性分布和空间异质性分布,对空间关联结构分异进行解析,引入空间政治学关于空间差异的观点,演绎推导出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四种空间分布格局,即上方发散型格局、下方发散型格局、上方收敛型格局和下方收敛型格局。第5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资源节约能力、环境友好能力和农民增收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将农业绿色发展阶段划分成五个阶段,即高级阶段、中高级阶段、中级阶段、初级阶段和未转型阶段,并将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数据带入模型运算,发现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总体进入农业绿色发展中级阶段。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维度差异和同一发展阶段程度差异分析,得出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演进过程的年度差异和县域差异,进而模拟时序演进过程和空间演进过程,阐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两阶段时空演进特征。第6章,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的农业绿色发展任务目标,依据产业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建构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模型,阐释农业绿色发展的特定功能、环境条件、系统结构及驱动要素,进而探明农业绿色发展要素互惠共生、协同共生和城乡共生的互作机制,阐明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的运作方式,即农业循环发展、农业低碳发展和农业生态发展。第7章,明确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其存在农业科技研发、农资生产、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问题,针对农产品主产区不同类型分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探索农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带调控策略,解析农业产业结构、要素和空间的优化配置,提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控路径。第8章,总结和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及其对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改进措施及未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忻州市人民政府[5](2020)在《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忻政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忻州——黄土丘陵、农牧交错、高原风光、千古文化。虽立地条件艰苦,但产业特色明显,享有中国杂粮之都、特优名品之乡等美名。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经济和农业的聚集功能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邢策[6](2020)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粮食问题是我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既要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保证有效供给,又要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逐年递增,2015年实现“十一连增”,粮食总量达到12428.7亿斤。但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的测算:到2020年,按总人口数量为14.3亿、粮食消费人均平均水平为409~414公斤计算,我国人口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59202万吨,基于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能力,国内粮食的供给缺口将达到4000~5000万吨左右,可以看出,粮食缺口问题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背后面临着粮食供给的脆弱平衡、强制平衡和紧张平衡。因此,要解决“十三五”期间粮食缺口问题,不仅要通过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供需结构,更要通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并进一步提升粮食产出能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内商品粮食净调出的重要商品粮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发展环境下,黑龙江省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商品粮主产区为实施主体,依托各项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商品粮净调出量,为解决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提供支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尤为关键。首先,从农业圈带理论、农业区域专业化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入手,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主产区概念的进行剖析,并比较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主产区的异同;从投入产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可以将自然产出能力、要素投入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政策保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风险抵御能力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将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效率、商品粮净调出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表征要素。因此,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角度出发,归纳并总结了现行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发现,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现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并提升商品粮净调出量等的情况下,仍需要突破瓶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了国内外重点粮食生产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理论分析、经验借鉴,选择出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在依据路径选择的目标和路径选择的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分为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及多重相关路径。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实施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可以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商品粮主产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商品粮净出口量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再次,提出了保障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措施。从粮食主产区共有和商品粮主产区特有的特点出发,提出应从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反哺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初步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选择的理论框架,建立了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包括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和多重相关路径。其次,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及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特点,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首次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
宋雨林[7](2019)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了解大量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动态的基础上,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运用查阅资料、调查、对比等方式方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分析,并借鉴山东省其他12个地市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通过对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山东济南、临沂、聊城和日照等地市的典型做法,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体现状。论文认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益于烟台市的农业自然禀赋、推广机构的努力及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单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推广过程中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成效,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推广模式单一,科研、推广和生产脱节,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经费不足以及推广法不健全等问题。论文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要多元化,且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更新,将沟通、咨询、信息化等要素广泛应用结合。本研究兼顾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论文认为:要加强能力建设、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示范带动、帮扶补贴和相关保障等措施。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共同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陈实[8](2019)在《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于2003至2015年间实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较2003年增长了44.28%。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资源与环境约束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等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只有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才能有效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为贯彻实施“科技兴农”、“藏粮于技”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农业技术采用特征及其效应,对于加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调控指导,加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户采纳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切实转化为生产力,作为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流发展形式,专业大户在保留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同时,又解决了传统农业经营存在的“低、小、散”等问题,并且在农业技术采纳应用方面,专业大户通常能发挥较强的带头示范作用,因此从微观层面研究专业大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以及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水稻生产为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究了农业技术采用及其效应,围绕“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时空演变特征”、“技术采用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空间效应”、“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的推广效果差异”以及“种稻大户不同生产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比较”等几个方面问题依次展开研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和我国农业发展国情,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从宏观层面上,通过构建技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技术采用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空间效应。然后,从微观层面上,对湖北省种稻大户经营特征、生产技术需求特征、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特征和生产技术采用环境特征展开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进一步探究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测算种稻大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生产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的对策建议。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按其波动规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996~2001年、2002~2006年和2007~2014年,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受育秧栽培技术、化学调控技术采用水平的共同作用,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逐步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布局,其中水稻育秧栽培技术采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整体明显改善,到近些年大面积回落两个阶段,而水稻化学调控技术采用水平较高区域则逐渐向鄂西南方向聚集。水稻综合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农技承包人员有效密度与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种植业产值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户经营规模以及分属丘陵平原农业区均对水稻综合技术采用正向影响显着。(2)考虑农机跨区作业背景下,生产技术采用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直接和空间影响都经历了由不显着到显着的演变。2001年以前,生产技术采用与湖北省水稻生产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2001年之后随着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增产、省力、易操作”的化学调控类技术,生产技术采用开始对水稻生产表现为显着正向影响。而且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时间上略微滞后于其对本地水稻生产的正向影响,说明周边地区农户通过接触考察后进行模仿、学习,进而促进增产型水稻生产技术的传播扩散。另一方面,由于大中型农机自2004年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后才开始显着增加,2006年之后农业机械总动力才逐渐开始对湖北省水稻生产表现为显着正向影响。但在湖北省市(州)层面下,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本地水稻生产的正向影响愈发显着,其对周边地区水稻生产却表现为显着的空间挤出效应。(3)利用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经营和技术采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务农劳动力的年龄及文化水平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湖北省种稻大户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45-65岁,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乏,使得粮食生产整体活力不足,且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较传统小农户,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2)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耕地细碎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转入土地主要来源于周边邻里或亲戚的租借,通常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租借的随机性无法确保耕地位置的统一,地块分散更为严重;(3)土地流转不畅是制约种稻大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重要因素,农户不愿转出土地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部分农户“恋地”情结严重,二是“失地”农户的安置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4)种稻大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网络”等新媒体渠道的有效利用明显不足;(5)种稻大户补贴“到位”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寻租行为,才能促进粮食补贴更好地发挥其功能。(4)种稻大户不同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但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务农劳动力数量与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显着负相关,但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显着正相关;家庭成员中有人担任村干部与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显着正相关,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显着负相关;种稻大户技术采用风险偏好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无显着影响,但对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经实证结果验证,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确实存在,评估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效果时,需对内生性问题加以处理。此外,比较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效果差异发现,相比大规模种稻大户,参与农技培训对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技术推广效果表现更佳。(5)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良种技术采用对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机械投入与水稻产量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考虑种稻大户基本实现“100%水平机耕机收”,机械投入对种稻大户水稻增产边际贡献达到瓶颈;户主受教育水平与技术非效率显着负相关,说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通过学习相关技术知识来实现各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可能性更大。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种稻大户技术效率得到明显改善,不过这并不否定较小规模种稻大户仍存在极高效(技术效率大于0.95)生产的比较优势。不同规模种稻大户采用适宜性技术的“增产”、“增效”效应更加显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在大规模种稻大户中表现更佳,即100亩及以上规模种稻大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的亩产平均提高114.32斤,技术效率平均提升0.0676。而良种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则在较小规模种稻大户中表现更佳,30~50亩、50~100亩规模种稻大户采用良种技术后的亩产平均提高54.74斤和64.03斤,技术效率平均提升0.0274和0.0205。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采用宏、微观视角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农业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由于宏观技术采用水平难以量化,已有研究大多从微观视角研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本文以湖北省水稻生产为例,通过构建技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实现从宏观层面探究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从微观层面分析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不仅能为加强政府技术推广宏观调控指导提供决策依据,而且能为促进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提供可行性思路,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2)针对种稻大户这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行为展开较为全面的分析。已有关于传统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系统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仍有待补充,完善这方面研究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技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考察种稻大户不同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前提下,分别从“增产”、“增效”两个角度分析了种稻大户技术采用效应,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3)科学客观地评估了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效果。已有研究在考察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时,通常简单将是否参与农技培训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加入Logit或Probit模型,忽略了二者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即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通常本身就具有更强烈的技术采纳意愿,导致高估农技培训带来的技术推广效果。此外,也少有研究关注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技推广效果差异。本文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剔除了内生性问题干扰,并深入考察了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米文彬[9](2020)在《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即十三个“一号文件”,旨在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我国农业当前正处在深度变革期,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意义非常重大,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是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证。全面解放农村生产力、持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国家制定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其最终目标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妥善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机装备能力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近年来,甘肃省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党中央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将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给永昌县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善、制度缺陷、财政投入不足等,本文通过对永昌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问题和取得成效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出了问题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优化政策的意见建议,旨在推动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规范高效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永昌县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叙述了农机补贴政策的相关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了政策发展演变历程,叙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永昌县的实施现状,并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再次着重分析永昌县农机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评价政策的综合实施效果。最后通过分析研究后,指出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缺陷,并结合永昌县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农机补贴政策的对策与建议:1.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2.简化农机补贴审核程序,及时兑付补贴资金;3.各县区制定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4.提高购置农机的财政资金补贴比例;5.加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投入;6.加强对农机生产厂家及经销机构的监督;7.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陈兆睿[10](2019)在《地方政府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N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得了长足进步,但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重点和关键便是推进产业振兴,落脚点就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制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的、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建立积极的政策法规、人才制度、财政保障等,探索结构合理、规划科学、服务完善、管理规范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以求达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效果。聚焦新的研究视角探讨地方政府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即从地方政府规划引领、政策指导、公共服务、市场监督等角度,为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探讨。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国内对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地方政府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N区政府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利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N区政府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规划引领、政策指导、公共服务、市场监督等多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论述。第三,帮助N区政府找出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如产业规划不完善、政策指导不具体,公共服务意识不强和市场监管作用不明显等。第四,对浙江省安吉县、山东省潍坊市、北京市密云县等地方政府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举措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经研究,N区政府可以立足产业实际、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化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实施品牌兴农战略等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保障农民增收。
二、加强科技兴农机工作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科技兴农机工作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1)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创新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结构 |
2.1.2 农民收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第三章 武鸣区基本概况 |
3.1 地理历史概况 |
3.2 经济发展概况 |
3.2.1 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
3.2.2 武鸣区财政收入情况 |
3.2.3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
第四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4.1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分析 |
4.1.1 武鸣区农业总产值变化分析 |
4.1.2 武鸣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变化分析 |
4.2 武鸣区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4.2.1 武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
4.2.2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 |
4.2.3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与广西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
5.1 武鸣区农业内部各部门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5.1.1 种植业 |
5.1.2 畜牧业 |
5.1.3 林业 |
5.1.4 渔业 |
5.2 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关系的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结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6.1 讨论 |
6.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6.1.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
6.1.1.2 武鸣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2 .建议 |
6.1.2.1 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
6.1.2.2 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 |
6.1.2.3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6.1.2.4 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
6.1.2.5 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生态文明导向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蕴与实现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和说明 |
1.4 研究创新点 |
2 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蕴: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1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绿色发展思想 |
2.1.1 和谐思想:“自然—社会—人”有机整体论 |
2.1.2 效率思想: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绿色生产力 |
2.1.3 可持续思想:辩证唯物论中的自然力思想 |
2.2 理论继承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 |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朴素绿色发展思想 |
2.2.2 改革开放初期可持续发展思想 |
2.2.3 21世纪前后可持续发展科学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2.2.4 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 |
2.3 内涵界定:农业绿色发展的“三层次”与“三内容” |
2.3.1 农业绿色发展包含理念、手段、目的三层次 |
2.3.2 农业绿色发展涵盖低碳性、经济性、安全性三方面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演变与实践进展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演变 |
3.1.1 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孕育阶段:聚焦数量兴农(1949~2001年) |
3.1.2 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初建阶段:聚焦质量兴农(2002~2015年) |
3.1.3 绿色导向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化阶段:聚焦绿色兴农(2016年至今) |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进展 |
3.2.1 农业绿色发展形成社会共识 |
3.2.2 化学投入品倒U型增长已经生成 |
3.2.3 粮食安全与餐桌安全稳步提升 |
3.2.4 增产不增收困境有所缓解 |
4 基于实证评价的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结果分析 |
4.1.1 评价指标选取 |
4.1.2 指标数据、权重及指数计算模型 |
4.1.3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4.2 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
4.2.1 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困境 |
4.2.2 农业绿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5 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方略 |
5.1 坚持党领导下的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
5.1.1 充分认识坚持党领导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
5.1.2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形成绿色自觉 |
5.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2.1 建立稳定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 |
5.2.2 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深拓农业多功能性 |
5.3 建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
5.3.1 健全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5.3.2 构建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5.4 建设农业投入要素清洁化工程 |
5.4.1 发展高效农业,推行农业低碳生产 |
5.4.2 构建“资源源头管控、产地环境监控、产业准入严控”体系 |
5.5 构建全社会参与机制 |
5.5.1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体系 |
5.5.2 构建利益风险共建共担共享的参与机制 |
6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产业融合 |
2.1.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1.4 农村产业融合动力 |
2.1.5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既有问题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3.1.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1.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现状 |
3.1.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现状 |
3.1.4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现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既有问题分析 |
3.2.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既有问题内容 |
3.2.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既有问题根源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
4.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取 |
4.1.3 评价指标解释 |
4.2 评价方法选择 |
4.2.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4.2.2 评价方法选择 |
4.2.3 融合水平区间划分方法选择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算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测算过程及结果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结果分析 |
4.4.1 综合指数分析 |
4.4.2 子指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因素识别与选择 |
5.1 研究取向与方法 |
5.1.1 质化研究取向的选择 |
5.1.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确定 |
5.2 研究设计与对象选取 |
5.2.1 研究设计 |
5.2.2 研究对象选取 |
5.3 数据收集 |
5.3.1 访谈备忘录 |
5.3.2 研究资料收集 |
5.4 研究资料分析 |
5.4.1 开放性译码 |
5.4.2 主轴性译码 |
5.4.3 选择性译码 |
5.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5 研究假设 |
5.6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问卷设计 |
6.1.2 变量设定 |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数据分析 |
6.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户参与产业融合驱动因素研究 |
7.1 理论分析框架 |
7.2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模型选择 |
7.2.3 变量界定 |
7.3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因子变量的适合性检验 |
7.3.4 因子分析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模型估计 |
7.4.2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
8.1 立足资源禀赋以发挥比较优势 |
8.1.1 坚持因地制宜以发展特色产业 |
8.1.2 促进城乡融合以形成要素整合 |
8.1.3 加强地域联合以构建产业集群 |
8.2 提升主体能力并强化利益联结 |
8.2.1 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 |
8.2.2 促进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
8.2.3 增强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
8.3 注重科技创新以提高融合质量 |
8.3.1 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3.2 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4 加强政府支持促统筹协调发展 |
8.4.1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4.2 加强财政投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4.3 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1.2.1 理论政策研究 |
1.2.2 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评价体系研究 |
1.2.4 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案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农产品主产区 |
2.1.2 农业绿色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2.6 自组织理论 |
第3章 农业绿色发展动态水平 |
3.1 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人口分布 |
3.1.3 经济发展 |
3.1.4 类型分区 |
3.1.5 空间基础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理论依据 |
3.2.2 政策依据 |
3.2.3 设计原则 |
3.2.4 指标体系 |
3.3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3.3.1 极值熵权法 |
3.3.2 测度结果 |
3.4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
3.4.1 总体水平 |
3.4.2 分项水平 |
3.4.3 水平分类 |
第4章 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
4.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2 空间关联结构分异 |
4.2.1 空间依赖性分布 |
4.2.2 空间异质性分布 |
4.3 空间敛散分布格局 |
4.3.1 空间发散型格局 |
4.3.2 空间收敛型格局 |
第5章 农业绿色发展演进过程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发展阶段判别 |
5.2.1 高级阶段 |
5.2.2 中高级阶段 |
5.2.3 中级阶段 |
5.2.4 初级阶段 |
5.3 过程差异分析 |
5.3.1 不同发展阶段维度差异 |
5.3.2 同一发展阶段程度差异 |
5.4 时空演进模拟 |
5.4.1 时序演进过程 |
5.4.2 空间演进过程 |
5.4.3 时空演进特征 |
第6章 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 |
6.1 作用机理模型 |
6.1.1 特定功能内在驱动 |
6.1.2 环境条件外在推动 |
6.1.3 系统及子系统结构 |
6.2 要素互作机制 |
6.2.1 互惠共生 |
6.2.2 协同共生 |
6.2.3 城乡共生 |
6.2.4 响应-适应 |
6.3 系统运作方式 |
6.3.1 农业循环发展 |
6.3.2 农业低碳发展 |
6.3.3 农业生态发展 |
第7章 农业绿色发展调控路径 |
7.1 现代农业产业链(带)调控 |
7.1.1 农业产业链上游调控 |
7.1.2 农业产业链中游调控 |
7.1.3 农业产业链下游调控 |
7.1.4 优势特色产业带调控 |
7.2 现代农业产业配置调控 |
7.2.1 结构配置优化 |
7.2.2 要素配置优化 |
7.2.3 空间配置优化 |
7.3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
7.3.1 生态农业示范园 |
7.3.2 观光农业旅游园 |
7.3.3 绿色食品生态园 |
7.3.4 农业科技展示园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参照系: 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商品粮 |
2.1.2 粮食主产区 |
2.1.3 商品粮主产区 |
2.1.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商品粮主产区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2 投入产出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
2.3.1 演化博弈的前提假设及指标设定 |
2.3.2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演化策略分析 |
2.3.3 演化博弈分析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现实参照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分析与借鉴 |
3.1 国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
3.1.1 美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2 法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3 印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4 荷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5 以色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 国内产粮大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
3.2.1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2 山东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3 江苏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4 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5 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3 对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启示 |
3.3.1 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及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自然产出能力 |
3.3.2 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要素投入能力 |
3.3.3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
3.3.4 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
3.3.5 引导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
3.3.6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4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评价 |
4.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
4.1.1 粮食生产自然产出现状 |
4.1.2 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现状 |
4.1.3 粮食生产科技支撑现状 |
4.1.4 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现状 |
4.1.5 粮食生产组织管理现状 |
4.1.6 粮食生产风险抵御现状 |
4.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及商品粮净调出现状 |
4.2.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情况 |
4.2.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结构分析 |
4.2.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商品粮净调出情况 |
4.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
4.3.1 DEA的基本原理 |
4.3.2 DEA的基本模型 |
4.3.3 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因素的评价指标选取 |
4.3.4 基于DEA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
4.3.5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瓶颈分析 |
5.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投入总量及效率仍需提升 |
5.1.1 粮食数量提升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日益趋紧 |
5.1.2 实行耕地流转及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机制不完善 |
5.1.3 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 |
5.1.4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依然存在短板 |
5.1.5 农业科技衔接机制不畅 |
5.1.6 财政政策支农力度仍显不足 |
5.1.7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
5.1.8 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与调动不足 |
5.1.9 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 |
5.2 实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存在差距 |
5.2.1 粮食结构调整过程中保产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 |
5.2.2 粮食产业链融合深度不够 |
5.2.3 粮食去库存缺少完善的利益补偿与发展互助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及仿真模拟 |
6.1 路径选择的目标 |
6.2 路径选择的原则 |
6.3 内生路径选择 |
6.3.1 坚守耕地当量红线 |
6.3.2 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
6.3.3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
6.3.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6.4 外生路径选择 |
6.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4.2 提升财政支农政策效率 |
6.4.3 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
6.4.4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4.5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
6.5 多重相关路径选择 |
6.5.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2 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
6.5.3 实施粮食生产全球化战略 |
6.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
6.6.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6.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6.6.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6.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6.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
6.6.6 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 |
7.1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 |
7.1.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
7.1.2 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 |
7.2 强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实效 |
7.2.1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及粮食主销区互助资金 |
7.2.2 促进粮食三项补贴改革的落实 |
7.3 搭建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网络 |
7.3.1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
7.3.2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管理 |
7.3.3 积极打造立体化的粮食物流网络 |
7.4 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积极性 |
7.4.1 建立促进粮食生产主体增收的长效机制 |
7.4.2 优先发展商品粮主产区教育事业 |
7.5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7.5.1 扩大公益性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 |
7.5.2 促进经营性服务体系内粮食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
7.5.3 提升专项服务体系支撑作用 |
7.6 完善粮食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 |
7.6.1 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
7.6.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7.7 完善配套支持体系 |
7.7.1 积极推动商品粮主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7.7.2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的主要研究情况 |
二、国内的主要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二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
第一节 烟台市农业概况 |
第二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
一、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
二、烟台农技推广中心 |
三、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
四、烟台市果茶工作站 |
五、烟台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
第三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总体思路 |
第四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一、发布全市农业主推技术 |
二、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
三、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 |
四、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
五、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
六、大力实施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 |
七、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
八、全面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
九、举办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大讲堂 |
第五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案例 |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
三、蔬菜绿色发展技术的推广 |
四、苹果集约化果园免袋栽培技术的推广 |
五、果菜有机肥替代技术的推广 |
六、高产创建技术的推广 |
七、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 |
第三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一、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
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 |
三、农业科技推广有脱节现象 |
四、缺乏经费保障 |
五、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
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二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农业产业自身的性质 |
二、农技推广体制的性质 |
三、保障经费投入不足 |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 |
第四章 山东省其他地市农业技术推广典型 |
第一节 半岛地区 |
一、青岛为果农助推新技术 |
二、威海举办推介会 |
第二节 鲁中地区 |
一、济南章丘“粮改饲” |
二、泰安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
三、淄博建立山东首家生态无人农场 |
四、潍坊“智能种植床” |
第三节 鲁西南地区 |
一、济宁减少残膜“白色污染”,助力农业“绿色增收 |
二、临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三、日照推广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
四、菏泽开展技术指导跟踪服务 |
第四节 鲁西北地区 |
一、聊城制定新的农技推广模式 |
二、滨州打造数字农业样板 |
第五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
第一节 加强能力建设 |
一、加强农技推广系统的自身建设 |
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
三、加强合作交流 |
四、强化农民培训与科普服务 |
第二节 实施品牌强农工程 |
一、提升品牌工程 |
二、建设品牌农业 |
三、优化地理标志产品 |
四、培育品牌农业主体 |
五、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
第三节 示范带动 |
一、发挥农民的示范作用 |
二、强化新兴经营主体的引导作用 |
三、挖掘公司或企业的潜力 |
四、发挥农林院校的导向作用 |
第四节 帮扶补贴 |
一、完善工作方案 |
二、补贴农机购置 |
三、加大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力度 |
四、强化物化补贴 |
五、结合产业扶贫 |
第五节 相关保障 |
一、完善推广法律法规 |
二、加大投入保障机制 |
三、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
四、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投入方式 |
五、完善推广队伍管理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业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1.3.2 农业技术采用效应相关研究 |
1.3.3 专业大户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技术采用 |
2.1.2 种稻大户 |
2.1.3 农技培训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弱质性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第3章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时空演变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数据来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理论分析 |
3.2.3 数据来源 |
3.3 湖北省不同类型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1 时间演变分析 |
3.3.2 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
3.3.3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3.4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计量模型与估计结果 |
3.4.2 实证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空间效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1 理论分析 |
4.2.2 变量选取 |
4.2.3 数据来源 |
4.3 统计分析 |
4.4 不考虑空间因素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5 考虑空间因素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特征分析 |
5.1 调研地区及主要内容 |
5.2 种稻大户经营特征 |
5.3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需求特征 |
5.4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特征 |
5.5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环境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6.1 引言 |
6.2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说明 |
6.2.1 计量模型 |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3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效应分析 |
7.1 引言 |
7.2 理论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说明 |
7.2.1 理论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7.3 种稻大户水稻生产的随机前沿分析 |
7.4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增产”、“增效”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优化农技推广体系,促进水稻生产技术采用行为 |
8.2.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激发水稻生产技术采用需求 |
8.2.3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优化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环境 |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部地区水稻种植大户农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三)理论分析框架 |
三、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
(一)农机补贴政策发展演变 |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三)永昌县农业产业发展及农机使用概况 |
(四)永昌县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配置情况 |
(五)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发放程序 |
四、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引起间接效果变化 |
(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评述 |
五、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题分析 |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制度设计问题分析 |
(二)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适应性分析 |
(三)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操作问题分析 |
六、国内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经验借鉴 |
(一)国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 |
(二)国内典型农机补贴政策 |
(三)国内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分析 |
(四)永昌县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可借鉴的经验 |
七、优化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
(一)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 |
(二)简化农机补贴审核程序,及时兑付补贴资金 |
(三)各县区制定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 |
(四)提高购置农机的财政资金补贴比例 |
(五)加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投入 |
(六)加强对农机生产厂家及经销机构的监督 |
(七)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地方政府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N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政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地方政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现代农业产业化概念的界定 |
2.1.2 产业化及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
2.1.3 地方政府行为相关概述 |
2.2 地方政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市场结构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章 N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行为表现 |
3.1 指导产业发展 |
3.1.1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
3.1.2 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
3.1.3 实施龙头企业集群化战略 |
3.2 加强政策引导 |
3.2.1 深化政策导向 |
3.2.2 加强财政扶持 |
3.3 提供政府公共服务 |
3.3.1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
3.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3.3.3 提供先进技术支撑 |
3.3.4 提供政策性农业生产服务 |
3.4 强化市场监管 |
3.4.1 加强农业经营主体管理 |
3.4.2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 |
3.4.3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 |
第4章 区政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分析 |
4.1 区政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
4.1.1 政府产业导向作用有待加强 |
4.1.2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
4.1.3 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
4.1.4 监督管理力度有待加大 |
4.2 N区政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产业发展指导性不强 |
4.2.2 政策扶持灵活性不足 |
4.2.3 公共服务基础薄弱 |
4.2.4 市场监管制度不全 |
第5章 其他地方政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
5.1 国内地方政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经验 |
5.1.1 浙江省安吉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经验 |
5.1.2 山东省潍坊市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经验 |
5.1.3 北京市密云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经验 |
5.2 国内实践对N区政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
5.2.1 制定完善发展规划 |
5.2.2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
5.2.3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 |
5.2.4 加强市场质量监管 |
第6章 推动N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
6.1 立足产业实际,制定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
6.1.1 制定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明确目标 |
6.1.2 制定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详细规划 |
6.2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确保制度保障 |
6.2.1 改革农用地流转制度 |
6.2.2 制定积极的科技、人才和财政政策 |
6.2.3 加强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支持 |
6.3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建设,优化农业发展环境 |
6.3.1 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
6.3.2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 |
6.3.3 培育乡村人才 |
6.4 强化质量监管,鼓励企业争创品牌 |
6.4.1 从源头上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6.4.2 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
附录一 关于天津市N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关于天津市N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访谈提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加强科技兴农机工作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论文参考文献)
- [1]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王洁梅. 广西大学, 2020(07)
- [2]生态文明导向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蕴与实现方略[D]. 李学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D]. 杨艳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D]. 刘云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5]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J].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6]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D]. 邢策.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7]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D]. 宋雨林. 烟台大学, 2019(06)
- [8]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D]. 陈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D]. 米文彬.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地方政府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N区为例[D]. 陈兆睿.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