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进的红外光学探测器(论文文献综述)
周廉[1](2021)在《基于铌酸锂晶体差频产生宽带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研究》文中认为光学频率梳在时域上是稳定的激光脉冲序列,在频域上表现为一系列等间距的频率谱线。光梳最初是为频率计量而发明的,其宽光谱、高精度、高分辨和快速扫描的特性为激光光谱学提供了全新的测量方法。在分子光谱测量中,宽带的光梳光源可以同时激发多种样品的跃迁,基于双光梳的光谱测量技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获取高分辨的精密光谱。大量分子能在中红外波段能发生强烈的特征振动跃迁,因此中红外光谱是一种识别和量化分子的技术手段。中红外光梳在分子光谱测量中不仅具有高精度、高分辨、高速探测的特性,还兼具了高灵敏度的优点,在环境监测,呼吸诊断和工业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产生中红外光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差频的方法可以简化光梳的时频域控制系统,而且输出平均功率相对较高,波长可以覆盖整个中红外波段。本文以实现3~5μm的大气窗口的中红外光学频率梳为目标,围绕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差频产生宽带中红外光梳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中红外光梳的光源、光谱可调谐的中红外光梳、倍频程宽度的中红外光梳等方面,最终成功研制了光谱可以直接覆盖2.6~5.3μm的宽带中红外光梳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相干性分析以及气体吸收光谱测量,验证了中红外光梳系统在精密光谱测量应用中的适用性。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实现了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种子光源。研究了基于保偏光纤的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与非线性偏振演化锁模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建立锁模模型,利用数值计算和模拟仿真证明了两种锁模技术形成可饱和吸收的机制,最终验证了五种不同腔形结构实现超短脉冲的可行性,并且选用高稳定、宽光谱的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作为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种子源。2.实现了基于光纤激光系统的光谱可调谐中红外光学频率梳。基于近红外锁模光纤光梳,通过啁啾脉冲放大与光谱非线性展宽获得了宽光谱的信号光,利用光学差频技术,在啁啾极化铌酸锂晶体中产生了光谱在3.0~4.4μm区间可调谐的中红外光学频率梳。为了获取更宽调谐范围的中红外光梳,组建了具有高功率、宽光谱特性的自相似放大器,获得了平均功率56.8W,脉冲宽度33fs,峰值功率22.95MW的超短脉冲。采用周期极化铌酸锂作为非线性频率变换晶体,产生了中心波长在3.3~5.2μm可调谐的中红外光学频率梳。3.实现了光谱覆盖范围达到倍频程宽度的中红外光学频率梳。从宽带近红外设计方案出发,优化了系统输出光谱带宽以及晶体结构,通过啁啾极化铌酸锂晶体产生光谱直接覆盖2.6~5.3μm的宽带中红外光学频率梳,并且还验证了系统的相干性和多气体分子并行测量的能力。为了将宽带中红外光学频率梳进一步推向应用,简化系统结构,通过脉冲内自差频的方式在啁啾型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波导内同样产生了宽带中红外光学频率梳,光谱范围2.5~5.0μm。
胡洋[2](2021)在《衍射计算成像宽波段光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衍射光学元件独特的光学性质用于成像光学系统可以在提升成像质量的同时简化结构,在军用、商用成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结构简单、厚度小、成本低,然而,单层衍射光学元件在入射波长远离中心波长后衍射效率明显下降,低衍射效率会严重影响成像质量,致使其无法应用于宽波段成像系统。近年来,计算成像技术飞速发展,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光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易于实现系统小型化。本文提出了衍射计算成像宽波段光学系统,使用光学-数字联合设计的方法减小低衍射效率对成像的影响,针对中波、长波宽波段应用范围,研究了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受温度及角度影响的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该方案为解决单层衍射光学元件宽波段低衍射效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实现单层衍射光学元件宽波段应用以及宽波段成像系统小型化、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衍射计算成像的理论基础,讨论了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特性,分析了其独特的色散特性、温度特性以及初级像差特性;以图像退化模型为基础,讨论了多种常用的图像复原方法,并分析了常用的快速迭代算法;讨论了图像评价方法中的主观评价方法以及多种客观评价方法。本文基于对衍射特性以及复原特性的联合分析,提出了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单层衍射光学元件中心波长设计在中波以保证中波的成像质量,长波通过本文构建的受衍射效率影响的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模型进行图像复原,从而使双波段都能够高质量成像。设计了含有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的中波、长波双波段制冷红外系统,系统焦距200mm、F数为2、视场3.6°,进行了长波图像的复原,对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可以减弱由于低衍射效率造成的模糊,扩展了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的波段应用范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了最大化温度-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单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将温度积分平均衍射效率代入PSF模型;同时基于红外辐射特性,提出了将修正的温度波长权重代入PSF模型。设计了含有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的中波、长波双波段制冷红外-40~+60℃无热化系统,系统焦距200mm、F数为2、视场3.6°,进行了图像复原及评价,并与传统无热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小温度对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系统的影响,简化了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的结构。入射角度及视场角度的变化会对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了最大化入射角度-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单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将入射角度积分平均衍射效率代入PSF模型;推导了视场角度对PSF模型的影响,提出了衍射多级权重优化设计方法,将空间变化复原问题简化为空间不变复原问题。设计了含有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的中波、长波双波段制冷红外系统,系统焦距50mm、F数为2、视场14.4°,进行了图像复原及评价,并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小入射角度及视场角度对于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的影响,扩展了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的角度应用范围。
付强[3](2020)在《机载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外技术因其被动工作、全天时、不易受干扰等优点,在军事、遥感、工业和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红外成像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两个大气窗口波段,一个是中波波段3~5μm,另一个是长波波段8~12μm。这两个波段相比较拥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随着新一代双色/多色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多波段成像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为了成功应用新一代探测器,必须设计出能够同时具备多波段成像能力的光学系统。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可选择的材料数量较单色红外系统明显减少,材料的色散特性在不同波段又变化明显,色差校正是双色光学系统设计面临的主要难题。航空机载约束条件,如体积小、重量轻、力热环境苛刻等,又对长焦距、大口径、高分辨率的红外成像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光学系统设计难度。针对多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迫切需求,本文对机载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光学材料优选的方法,提出了能够使面阵步进凝视成像系统反射镜运动过程中所有像点保持不变的非旋转对称视场投影关系,完成双色红外探测系统设计和机载大口径长焦距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和研制工作。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针对可选材料少、宽波段色差校正困难的难题,创新地提出了针对双色红外光学系统材料优选的计算评价模型,其评价项包括绝对光焦度和设计谱段内多个波长下的平均离焦两项。利用该模型对可选的材料组合进行评价,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得最佳材料组合和元件初始光焦度分配。通过分析评价,适用于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最佳的两片透镜材料组合为ZnS/IG2,最佳的三片透镜材料组合为Ge/ZnS/GASIR1。通过对组合的详细设计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最佳组合可作为透镜组元,为实际光学系统设计提供良好起点。针对双色红外探测系统轻小型、大相对孔径、低自身辐射的要求,采用折反射式光学系统结构形式,设计了一个工作波段为3.7~4.8μm和7.7~9.5μm,焦距为150mm,F数为2的红外成像系统。通过设计优化,获得的设计结果在奈奎斯特空间频率33.31p/mm处各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均接近衍射极限,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均得到较好的抑制,冷阑匹配达到100%,光学系统自身等效黑体温度仅为 233K。针对面阵步进凝视成像系统中反射镜运动产生像点漂移的问题,创新地提出了能够使所有像点保持不变的非旋转对称视场投影关系。首先,建立了物空间和像空间的非旋转对称视场投影数学模型;其次,进行了中波红外面阵步进凝视成像系统设计,通过在无焦光路的场镜上采用自由曲面产生失真的像差来实现非旋转对称的视场投影,分析快反镜运动过程中各视场点的漂移情况。通过比较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该方法可以提高机载面阵扫描所获图像的信噪比。设计完成一个机载大口径长焦距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探测器为斯特林制冷型320×256双色红外焦平面阵列,像元尺寸30μm×30μm。采用折反射式成像系统,配合平面反射镜环绕折叠的方式,大幅减小了红外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及重量。采用高陡度快焦比非球面光学设计来压缩光学系统体积。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均得到较好的校正,中波波段和长波波段的调制传递函数均接近或达到衍射极限。该光学系统口径达到220mm,焦距880mm。为实现产品的快速生产制造和低成本,主镜和次镜基底为铝合金材料,通过单点金刚石车削的手段完成光学加工。外场观测试验对装置在静态和动态下的图像进行了测试,图像质量优异。
陈虹达[4](2020)在《基于衍射光学的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红外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其在变焦镜头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红外变焦镜头分为多档变焦和连续变焦两种,多档变焦系统由于其设计焦距固定,只可在固定焦距处成清晰像,而连续变焦系统由于凸轮结构的存在,可在设计焦距范围内稳定变焦成清晰像,介于此红外连续变焦系统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安防、测温、探测制导等军、民用领域。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红外连续变焦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机载红外光电载荷中,但无人机载荷的体积、重量等因素普遍受限,所以变焦范围大、系统体积小的光学系统更加受青睐。研究此类大F数的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后,发现其变倍比一般小于30倍且光学总长很难控制到200mm以内。因此,设计变倍比达到30倍且光学总长小于170mm的中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对于提升机载光电载荷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红外连续变焦系统无法兼顾高变倍比和小型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从前固定组中分离出一片透镜作为两档移动组并结合传统连续变焦方式中的变倍组和补偿组组合成新型的复合连续变焦方式,此种复合连续变焦方式有助于实现设计高变倍比光学系统的目标。完成了对该复合连续变焦模型的建立,运用复合连续变焦模型针对制冷型中波红外640×512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焦距范围12~360mm,F数为4,工作波段为3.7~4.8μm的30倍的红外连续变焦系统。系统应用多个衍射光学元件并结合非球面的使用,实现了校正像差、提高像质、缩短总长的目标,系统无需添加反射镜折叠光路,光学总长仅有160mm,采用二次成像技术,实现了100%冷光阑效率。还对该复合连续变焦型光学系统中衍射光学元件的加工参数和衍射效率进行了分析,对系统抑制冷反射的能力进行了评价,对凸轮曲线的拟合进行了优化。该光学系统具有变倍比高、结构小型化、全视场像质优良,衍射效率高以及凸轮曲线平滑等优点,在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晓帆[5](2020)在《基于衍射成像的红外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机载航空相机在国防安全、水文探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其具有时效性强、精度可靠、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地面目标搜索与定位方面作用突出。传统机载光学系统依靠数量较多的光学透镜校正像差,衍射元件因其具有特殊色散和热差特性,通过将衍射光学引入到光学系统设计当中,可以实现机载相机轻量化和消热差等指标要求。本文首先对折衍混合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且基于标量衍射光学理论,分析了衍射成像的技术优势与衍射元件的初级像差性质,研究了影响光学系统衍射效率的变量因素,包括微台阶数量、光谱波段、加工误差、光线入射角、高低温环境等,对比单层衍射元件、谐衍射元件和多层衍射元件的区别,采用MATLAB拟合得出不同元件的适用波段范围及其衍射效率的相关特性。其次针对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方法,重点分析基于折衍混合成像的光学被动无热化原理,对比该技术与其他三种无热化技术的优缺点。基于此设计三分离式中波红外仿真系统,依据光学被动无热化理论建立两种无热材料T-C图,结合初始结构光焦度的分配原则设计两种无热化仿真系统,研究不同结构的环境温度适应性,证明衍射技术应用于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实际应用需求确定了本文光学系统的设计指标,计算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光学系统的初步选型与结构计算,求解该光学系统在远距离探测条件下的信噪比和最小可分辨温差。具体的设计方案分为以下两部分:(1)方案一的结构形式为共口径分光路系统,引入二向色镜进行红外双波段光谱分光,结合无热T-C图和消热差理论建立初始系统,尝试在各分光路系统中引入单层衍射元件进行轻量化改进,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系统无热化仿真与优化,在保证衍射效率的前提下,改进后的系统校正镜组质量减轻约30%,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2)方案二的结构形式为共口径共光路系统,引入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展开设计,分析光学系统衍射面的基底材料、高低温环境、光学波段、入射角等因素对衍射效率的影响,依据衍射理论求出材料组合的最优解,经MATLAB拟合分析可知在入射角为3°以内,双层衍射元件采用IRG26和ZNS组合可实现高达98%以上的衍射效率,基于此建立共光路系统的初始结构,结合软件优化进一步实现该系统的无热化设计,借助宏程序分析二次鬼像及冷反射能量的分布情况,提出对应的优化改进措施,抑制系统的杂光效应。
王宇[6](2020)在《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仿真与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成像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目前我国针对红外成像系统的研发大多集中在短波和中波波段。为满足红外天文物理、深空探测、地外生命探寻对长波红外探测器的迫切需求,在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本课题组开展了长波红外探测技术的研究,设计并制作了长波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它主要包括长波红外焦平面阵列、光学系统以及电路部分。本论文围绕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模拟开展了相关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⑴根据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首先确定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针对指标要求,设计了单透镜与双胶合透镜组合的光学镜头组,并借助光学模拟软件zemax对其进行优化处理。⑵对上述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了评价优化,其中包括光学传递函数曲线、以及热差平衡等;其次对系统像质的点列图、畸变图、场曲以及色差曲线等进行了细致分析。⑶结果表明,当显微光学系统的中心波长、焦距、数值孔径、有效放大倍率和空间分辨率分别为27μm、14mm、0.25、10和0.1mm时,在10 lp/mm特征频率处MTF的值达到0.36,像元的能量集中度超过80%,能够得到清晰可辨的物像,满足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对冷光学系统短结构、高分辨率的应用需求。
吴越[7](2019)在《平板波导红外光谱仪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有机化合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进行检测物质的方法。主要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振动跃迁基频现象进行研究,可用于获取有机化合物的组织成分和结构信息。中红外光谱技术在实际应用分析中凭借其特征性强,分析时间短、所需样品量少等优势在有机化学、生态环境、制药工程等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基于平板波导的小型红外光谱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运动部件等优点令其在中红外光谱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微小型中红外光谱仪中独树一帜。目前,实验室前期研制的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样机存在内部背景杂散辐射严重、光谱定标和辐射定标精度低、探测对象单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全面展开了基于平板波导技术的光谱仪的内部杂散辐射分析与抑制、光谱定标及辐射定标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工作内容概括如下:1、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自身杂散辐射分析与抑制。在研究杂散辐射传输的基本能量传输方程的基础上,结合杂散辐射理论基本辐射量和基本定律,分析了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内部自身杂散辐射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计算了不同元件表面发射率下及不同元件表面温度下的理论辐射功率。利用Trace Pro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了相关仿真研究,为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内部自身杂散辐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仿真结果,提出采取添加冷屏和探测器二级制冷结合的方法来抑制光谱仪内部自身杂散辐射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对比了采取抑制措施前后的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系统的杂散辐射系数。最后分析表明:采取添加冷屏和探测器二级制冷结合的方法能明显减小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内部的自身杂散辐射。在常温环境下(298K),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的杂散辐射系数能达到5%以下。2、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的光谱定标方法研究。分析了当前实验室红外光谱仪光谱定标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激光器结合积分球的改进方法对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进行光谱定标。在实验室完成搭建激光器和积分球结合的定标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对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进行了光谱定标,其中心波长定标精度能达到0.02μm。并与采用测量两片窄带滤光片中心波长对光谱仪定标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解决了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在光谱定标过程中因光源本身光谱带宽导致光谱中心波长偏移和光谱分辨率低的问题,定标精度更高。3、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的辐射定标方法研究。针对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在中红外波段对目标测量随环境温度敏感的特点,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输出灰度值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环境温度变化量的平板波导红外光谱仪输出灰度值修正补偿的辐射定标方法。降低了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辐射定标和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对目标辐射测量精度的影响。完成了相应的漂移补偿实验,补偿后的输出灰度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2.4%,验证了该定标模型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红外辐射测量的准确性。4、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的性能测试。针对衰减全反射光谱测量应用,开展了衰减全反射附件的设计与研制,并对典型样品(液体和薄膜)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用平板波导小型红外光谱仪对典型气体(氨气和六氟化硫)进行了实际测量,并与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测得的光谱图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自主研制的小型红外光谱仪能够完成对液体、薄膜及气体等物质的在线实时检测。此外,衰减全反射附件体积小,易携带且操作简单,非常适用于非实验室环境下的检测。
杨辉兵[8](2019)在《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红外成像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光学材料的进步和探测器精度的不断提高。随着单核单波段红外探测逼近成像极限,具备多波段、多视场的复合光学系统在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逐渐获得了更多关注。双色探测器和宽光谱透红外材料的出现,使红外复合探测系统的轻型化成为可能。红外双波段变倍消热差光学系统综合了对双波段探测、双视场搜寻以及追踪的应用需求,同时满足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消热差的需求,保证提高系统的识别速度、识别能力的同时可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稳定工作。一体共光路的光学结构和光学被动的无热优化方案可有效降低光电载荷的重量,减小设备尺寸,对航空光学仪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红外双波段变倍系统的无热化设计,本文提出采用一体共光路的光学方案,建立二次成像结构,双视场变倍位于前置光路,采用切换式结构。初始系统光路经2次折转优化,建立基于温度的多重结构,并实施双波段双视场的无热化设计,得到系统在-40℃至60℃均能达到成像指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发展历史、研究背景和意义,调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案例,比较其优势和不足。总结了红外材料的关键特性,分析了温度对光学介质的折射率、曲率、介质厚度、镜片间隔、非球面系数等参数的影响机理。(2)分析了成像光学系统的结构类型,比较了分口径、共口径以及一体共光路三种双波段探测方案之间的优劣,介绍了移动式、切换式两种变倍方式的变倍原理,并分析其适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一体共光路、快速切换变倍的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推导出系统初始结构的光焦度分配,初步建立系统光学模型。(3)依据光学被动无热化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几种光学结构无热化方程的数学模型,依据解的形式建立无热T-C图,指导无热化光学系统的结构优化,并建立了基于双波段的密接无热化模型,给出了材料选择方案和光焦度分配数值。(4)利用光学设计软件Code-V,建立了初始光学系统的仿真优化环境,建立不同视场时光学系统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多重结构,并统一优化使其在-40℃60℃均能保持焦长稳定、像质理想。对最终优化所得光学系统进行模拟光线追迹,针对红外制冷型光学系统易产生冷反射和鬼像的光学表面,进一步优化调整,抑制了杂散光的产生。分析了所建立系统的成像能力和变倍切换组的光轴精度,其结果满足使用要求。
王岭雪,蔡毅[9](2019)在《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随着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向大面阵、多维度(例如双/多波段)信息获取、高灵敏度的第三代探测器技术发展,对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光学元件加工、光学膜镀制、红外光学系统装调与测试等方面提出了新需求。本文在简述第一代热成像系统红外光学、第二代红外/热成像红外光学的基础上,梳理了第三代红外/热成像系统对红外光学的要求,综述了第三代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解决这些新要求的技术进展,并展望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徐曼[10](2016)在《导引头用折反射式红外消热差镜头光学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战争中,要实现导弹的精确打击就需要有高性能的导引头,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又是整个红外导引头的眼睛,它的作用是把目标的红外辐射成像到探测器上,形成红外热图像,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识别、跟踪和打击。导引头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导引头的精确打击能力。本论文通过分析反射式系统和透射式系统的优缺点,采用折、反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一种小弹径导引头用卡塞格林式改进型红外折反射系统进行了光学镜头设计。该系统的主次反射镜采用高次非球面,利用二次成像使光学系统出瞳和探测器冷屏相匹配,并进行了光学被动消热差设计,同时在关键的装配环节进行了工艺研究和工艺改进,通过设计结果分析和实际产品性能测试,最终证明了所设计的光学镜头产品成像质量优良、性能良好。
二、先进的红外光学探测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进的红外光学探测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铌酸锂晶体差频产生宽带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1.1.1 光学频率梳简介 |
1.1.2 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研究进展 |
1.2 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及创新点 |
1.2.1 选题的意义 |
1.2.2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1.2.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产生方法 |
2.1 中红外光学频率梳 |
2.1.1 光学频率梳的基本原理 |
2.1.2 中红外光学频率梳在光谱学中的应用 |
2.1.3 产生方法 |
2.2 差频产生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系统的设计 |
2.2.1 差频产生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原理 |
2.2.2 光谱非线性展宽 |
2.2.3 相位匹配与准相位匹配 |
2.2.4 非线性晶体的选择与设计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光源 |
3.1 光纤激光器的锁模技术 |
3.1.1 锁模原理简介 |
3.1.2 保偏光纤激光器锁模技术的研究进展 |
3.2 基于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的光纤激光器 |
3.2.1 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 |
3.2.2 全光纤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激光器 |
3.2.3 基于偏振分光棱镜的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激光器 |
3.2.4 高功率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激光器 |
3.3 基于非线性偏振演化锁模的光纤激光器 |
3.3.1 偏振演化锁模 |
3.3.2 基于交叉熔接的环形腔及其输出特性 |
3.3.3 基于Sagnac环的8 字腔及其输出特性 |
3.4 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与非线性偏振演化锁模的区别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光谱可调谐的中红外光学频率梳 |
4.1 3.0~4.4μm可调谐中红外光学频率梳 |
4.1.1 掺镱光纤光学频率梳 |
4.1.2 啁啾脉冲放大器 |
4.1.3 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产生 |
4.1.4 噪声分析 |
4.2 3.3~5.2μm可调谐中红外光学频率梳 |
4.2.1 自相似放大器 |
4.2.2 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产生 |
4.3 小结 |
第五章 宽带中红外光学频率梳 |
5.1 宽带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产生 |
5.1.1 近红外光学频率梳 |
5.1.2 泵浦光功率放大 |
5.1.3 信号光光谱非线性展宽 |
5.1.4 近红外系统带宽的验证 |
5.1.5 PPLN晶体周期结构的优化 |
5.1.6 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产生 |
5.1.7 相干性验证以及吸收光谱测量 |
5.2 脉冲内自差频产生的中红外光学频率梳 |
5.2.1 非线性晶体的优化 |
5.2.2 脉冲内自差频产生的中红外光学频率梳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以及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学术论文 |
荣誉和奖励 |
致谢 |
(2)衍射计算成像宽波段光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衍射光学元件的发展 |
1.2.2 衍射光学元件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及局限 |
1.2.3 计算成像技术的发展 |
1.2.4 计算成像光学-数字联合设计应用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衍射计算成像技术理论基础 |
2.1 衍射光学元件设计理论 |
2.1.1 标量衍射理论 |
2.1.2 单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分析 |
2.1.3 衍射光学元件成像特性分析 |
2.2 衍射计算成像图像处理算法 |
2.2.1 图像退化模型 |
2.2.2 典型的图像反卷积算法 |
2.2.3 图像复原中常用的快速迭代算法 |
2.3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2.3.1 主观评价方法 |
2.3.2 客观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研究 |
3.1 中波、长波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特点 |
3.2 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原理 |
3.2.1 衍射效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
3.2.2 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
3.3 衍射计算成像系统中单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 |
3.4 受衍射效率影响的PSF模型构建 |
3.5 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 |
3.5.1 光学设计及PSF模型构建结果 |
3.5.2 图像复原及结果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受温度影响的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研究 |
4.1 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
4.2 环境温度对衍射PSF模型的影响 |
4.3 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实例 |
4.3.1 传统无热化设计方法设计结果分析 |
4.3.2 衍射计算成像无热化光学设计及PSF模型构建结果 |
4.3.3 衍射计算成像无热化图像复原及结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受入射角影响的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研究 |
5.1 元件入射角对衍射PSF模型的影响 |
5.2 衍射多级权重优化设计方法 |
5.3 考虑角度影响的衍射计算成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 |
5.3.1 传统衍射计算成像设计方法设计结果分析 |
5.3.2 考虑角度影响衍射计算成像系统光学设计结果分析 |
5.3.3 考虑角度影响衍射计算成像系统图像复原及结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机载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中波波段与长波波段对比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红外探测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双色红外光学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材料优选 |
2.1 引言 |
2.2 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可选透镜材料 |
2.3 材料优选数学模型 |
2.4 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 |
2.4.1 最佳两片透镜组合 |
2.4.2 最佳三片透镜组合 |
2.5 小结 |
第3章 双色红外探测系统光学设计 |
3.1 引言 |
3.2 光学系统结构选型 |
3.3 双色红外探测系统参数及初始参数求解 |
3.3.1 光学系统技术指标 |
3.3.2 光学初始结构求解 |
3.4 双色红外探测系统设计结果 |
3.5 机械结构设计 |
3.6 杂散辐射分析 |
3.6.1 建模分析 |
3.6.2 外部杂散光仿真分析 |
3.6.3 自身杂散光辐射仿真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面阵步进凝视成像系统中反射镜运动像点漂移抑制 |
4.1 引言 |
4.2 不同投影关系下像点漂移理论分析 |
4.3 满足不同视场投影关系的光学系统设计 |
4.3.1 视场投影关系h=f'tan θ |
4.3.2 视场投影关系h=f'θ |
4.3.3 视场投影关系h_x=f'g_x,h_y=f'θ_y |
4.4 非旋转对称视场投影分析与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机载大口径长焦距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 |
5.1 引言 |
5.2 光学系统设计指标要求及设计结果 |
5.2.1 光学系统指标要求 |
5.2.2 光学系统设计结果 |
5.3 温度适应性分析 |
5.4 外部杂散光抑制设计 |
5.5 主次镜光学加工及整机装配情况 |
5.5.1 主镜组件机械设计及光学加工 |
5.5.2 次镜组件机械设计及光学加工 |
5.5.3 整机装配情况 |
5.6 外场试验 |
5.7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衍射光学的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载红外光电载荷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的成像理论 |
2.1 衍射光学元件的任意位相分布 |
2.2 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 |
2.3 衍射光学元件的色散特性 |
2.4 衍射光学元件的温度特性 |
2.5 衍射光学元件的三级像差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连续变焦系统的理论分析 |
3.1 变焦系统的结构选型 |
3.1.1 多档变焦系统的结构形式 |
3.1.2 连续变焦系统的结构形式 |
3.1.3 机械补偿式的红外连续变焦系统的结构形式 |
3.2 复合连续变焦模型 |
3.2.1 变焦系统的重要规律 |
3.2.2 复合连续变焦模型的建立 |
3.3 复合连续变焦型光学系统的设计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变倍比小型化的折/衍射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
4.1 红外光学材料 |
4.1.1 红外光学材料的性能 |
4.1.2 常用的红外光学材料 |
4.2 设计参数及思想 |
4.3 20倍双组元移动型折/衍射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
4.3.1 设计结果 |
4.3.2 像质评价 |
4.4 30倍复合连续变焦型折/衍射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
4.4.1 设计过程 |
4.4.2 优化设计结果 |
4.4.3 像质评价 |
4.4.4 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 |
4.4.5 冷反射分析 |
4.4.6 凸轮曲线的设计及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说明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基于衍射成像的红外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折衍混合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
1.2.1 折衍混合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计划安排 |
第2章 衍射微光学设计理论 |
2.1 标量衍射光学理论 |
2.2 衍射元件的重要特性 |
2.2.1 衍射元件的色散特性 |
2.2.2 衍射元件的初级像差性质 |
2.2.3 衍射元件的温度特性 |
2.3 衍射效率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折衍混合光学被动无热化技术与系统仿真 |
3.1 温度对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 |
3.2 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
3.3 基于衍射光学的被动无热化技术与系统仿真 |
3.3.1 衍射光学被动无热化技术的原理 |
3.3.2 衍射光学被动无热化仿真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
4.1 光学系统的参数指标 |
4.2 红外探测器的类型 |
4.3 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
4.4 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选型与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折衍混合红外双波段系统设计与无热化分析 |
5.1 红外双波段系统的光学结构研究 |
5.2 共口径分光路系统的建立与无热化设计 |
5.2.1 分光路系统初始结构及其改进形式 |
5.2.2 分光路光学系统性能评价 |
5.2.3 常规光学被动无热化设计 |
5.2.4 基于衍射光学的被动无热化设计 |
5.3 共口径共光路系统的建立与无热化设计 |
5.3.1 双层衍射元件基底材料的选择 |
5.3.2 共光路系统初始结构的建立 |
5.3.3 共光路光学系统性能评价 |
5.3.4 共光路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 |
5.4 红外光学系统的探测能力分析 |
5.5 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光分析 |
5.5.1 光学系统的鬼像分析 |
5.5.2 光学系统的冷反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仿真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红外成像的基础知识 |
1.2 红外显微成像系统的研究意义 |
1.3 长波红外显微成像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长波红外显微成像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长波红外显微成像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红外光学设计基础理论 |
2.1 红外光学系统的分类以及特点 |
2.2 红外光学设计原理 |
2.2.1 红外光学设计的原则 |
2.2.2 红外光学设计方法 |
2.3 光学系统设计的步骤 |
2.4 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指标 |
2.5 光学系统的设计 |
2.5.1 设计原理 |
2.5.2 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透镜的选取 |
2.5.3 设计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几何像质评价 |
3.1 次要几何像差分析 |
3.2 主要几何像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关键像质评价 |
4.1 传递函数变化曲线 |
4.2 无热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平板波导红外光谱仪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红外光谱仪分类 |
1.2.1 滤光型红外光谱仪 |
1.2.2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
1.2.3 干涉型红外光谱仪 |
1.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
第2章 平板波导光谱仪理论及设计 |
2.1 光学设计理论 |
2.1.1 平板波导压缩光束原理 |
2.1.2 光路结构模型 |
2.1.3 像差理论 |
2.1.4 衍射光栅基本特性 |
2.1.5 红外探测器简介 |
2.2 辐射传输理论 |
2.2.1 基本能量传输方程 |
2.2.2 双向散射分布函数 |
2.2.3 基本辐射量及基本辐射定律 |
2.3 光谱仪定标基本理论 |
2.3.1 光谱定标 |
2.3.2 辐射定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板波导红外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分析与抑制 |
3.1 杂散辐射评价方法和指标 |
3.1.1 杂散辐射评价方法 |
3.1.2 杂散辐射衡量标准 |
3.2 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仿真分析 |
3.2.1 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的影响因素 |
3.2.2 仿真模型建立 |
3.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抑制 |
3.3.1 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方法 |
3.3.2 内部杂散辐射抑制验证实验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谱仪的光谱定标方法研究 |
4.1 光谱仪定标理论分析 |
4.2 基于滤光片的光谱定标 |
4.2.1 定标原理及实验过程 |
4.2.2 实验结果处理 |
4.2.3 实验验证及分析 |
4.3 基于激光器+积分球组合光谱定标改进 |
4.3.1 定标原理 |
4.3.2 光谱仪光谱定标过程及结果 |
4.3.3 定标数据分析 |
4.3.4 标准不确定度分析 |
4.3.5 实验验证 |
4.4 光谱定标方法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谱仪的辐射定标研究 |
5.1 实验室辐射定标研究 |
5.1.1 辐射定标方案设计 |
5.1.2 实验室辐射定标 |
5.1.3 辐射定标实验及分析 |
5.2 基于输出响应值偏移补偿的辐射定标 |
5.2.1 偏移补偿理论分析 |
5.2.2 偏移补偿的辐射定标实验 |
5.2.3 偏移补偿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谱仪的研制与测量应用 |
6.1 光谱仪系统结构的设计 |
6.1.1 光学系统相关元件参数的确定 |
6.1.2 Zemax仿真优化设计 |
6.1.3 光谱仪光学系统结构设计 |
6.1.4 光谱仪光学系统模态分析 |
6.1.5 光谱仪机械结构设计 |
6.2 光谱仪的ATR检测 |
6.2.1 ATR附件的工作原理 |
6.2.2 单次反射ATR附件的设计 |
6.2.3 多次反射ATR附件设计 |
6.2.4 光谱仪ATR测量实验 |
6.3 光谱仪的气体检测 |
6.3.1 气体检测原理 |
6.3.2 气体检测实验与结果 |
6.3.3 气体吸收池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红外无热化光学系统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选型 |
2.1 红外光学材料的类型与特性 |
2.1.1 红外材料的光学特性 |
2.1.2 常用的红外光学材料 |
2.2 红外探测器的选型 |
2.2.1 红外探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2.2.2 红外双色探测器 |
2.3 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结构选择 |
2.3.1 成像光学系统的光学结构 |
2.3.2 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选型 |
2.3.3 双视场变倍系统的结构选型 |
2.4 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设计参数和结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学被动无热化设计方法 |
3.1 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的影响 |
3.2 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方法 |
3.2.1 光学系统中的热差 |
3.2.2 光学被动无热化的通用条件 |
3.2.3 无热方程组的解 |
3.3 红外双波段系统的光学无热化过程 |
3.3.1 红外光学材料的确定 |
3.3.2 光焦度分配及初始结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优化与评价 |
4.1 红外双波段变倍系统光学结构的建立 |
4.1.1 前置双视场初始结构 |
4.1.2 中继像转组的初始结构 |
4.2 光学被动无热优化 |
4.2.1 双波段双视场系统的建立与优化 |
4.2.2 初始系统的改进与被动光学无热化 |
4.3 红外双波段变倍无热系统的性能分析 |
4.3.1 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分析 |
4.3.2 系统的点列图分析 |
4.3.3 系统的畸变分析 |
4.4 光学系统的冷反射分析 |
4.5 光学系统的鬼像分析 |
4.6 光学透过率和探测能力分析 |
4.7 切换变倍过程中的视轴稳定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本文的难点 |
5.3 本文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导引头用折反射式红外消热差镜头光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红外导引系统状况 |
1.3 课题工程背景 |
1.4 折反射式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的难点和研究思路 |
1.5 章节安排 |
2 红外导引头简介及红外光学系统选型分析 |
2.1 红外导引头简介 |
2.1.1 红外导引头的功能和分类 |
2.1.2 导弹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要求 |
2.1.3 红外导引头的组成 |
2.2 红外光学系统选型分析 |
2.2.1 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 |
2.2.2 红外光学材料 |
2.2.3 红外光学整流罩 |
2.2.4 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技术 |
2.3 双反射镜初步计算 |
3 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
3.1 光学设计的概念及设计软件 |
3.1.1 光学设计的概念 |
3.1.2 光学设计软件简介 |
3.1.3 ZEMAX软件设计过程简介 |
3.2 主要设计技术方案 |
3.2.1 主要技术指标及设计方案 |
3.2.2 主要参数计算 |
3.2.3 设计结果 |
4 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结果分析及装调工艺研究 |
4.1 红外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方法 |
4.2 设计结果像质评价 |
4.3 光学系统的公差分析 |
4.4 光学系统装调及工艺方法改进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先进的红外光学探测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铌酸锂晶体差频产生宽带中红外光学频率梳的研究[D]. 周廉.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衍射计算成像宽波段光学系统研究[D]. 胡洋.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3]机载中波/长波双色红外光学系统研究[D]. 付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1)
- [4]基于衍射光学的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D]. 陈虹达.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衍射成像的红外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D]. 杨晓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0(06)
- [6]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仿真与模拟[D]. 王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平板波导红外光谱仪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吴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8]红外双波段变倍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D]. 杨辉兵.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9(05)
- [9]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进展与展望[J]. 王岭雪,蔡毅. 红外技术, 2019(01)
- [10]导引头用折反射式红外消热差镜头光学技术研究[D]. 徐曼.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