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郑海鹏,周星宏[1](2022)在《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改进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文中介绍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情况,收集、筛选和整理分析了相关文献中对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并介绍了生成物的检验、催化剂等这几类实验改进,为中学化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恒源,王海辉,徐建鸿[2](2022)在《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电化学系统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氨是化肥、涂料等领域中重要的化工原料,是产量第二高的商用化学品。目前,90%以上的氨均来自Haber-Bosch法,该工艺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能耗较高,且依赖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大量CO2排放,在倡导节能环保的新时代下,该工艺面临严重的能耗及环保问题。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工艺是一种采用电能驱动的节能工艺,且原料为绿色环保的H2O和N2,其有望替代传统合成氨工艺。但是目前该工艺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有待突破,使其产氨速率、法拉第效率等性能不高,距离商用化生产差距较大。分析总结了该工艺的技术难点,围绕该领域的优化策略,重点综述了针对合成氨电化学系统的改进措施,以及近几年文献报道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熊梓林[3](2021)在《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
吴博,黄静梦,谭桂珍,郝志峰,胡光辉,崔子雅,罗继业,谭柏照,杨应喜,李小兵,黎小芳,刘彬云[4](2021)在《还原镀金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金在电子产品和装饰性产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稳定的化学性质不仅能够对基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金黄的色泽还具有装饰效果。虽然电镀金和置换镀金均能够沉积金层,但是金层的质量还存在不可控的难题,诸如基底形状会影响镀层的均匀性、"黑盘"现象的产生以及镀层厚度有限等。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对电路板的整体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金层对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原镀金是克服上述缺陷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环境友好的无氰镀金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对氰化物体系和无氰体系镀金液常用还原剂(包括亚硫酸盐、二甲基胺硼烷、次磷酸盐、联氨、抗坏血酸、硼氢化钠、硫脲和其他还原剂)及促进剂的研究和作用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镍和金对这些还原剂的催化活性。大部分还原剂仅受镍和金其中一种金属的催化,在沉积初始阶段和后期阶段,两种或多种还原剂的复配是实现反应速率保持较高的一种可行方案。沉积厚金依赖于可被金催化氧化的还原剂。最后展望了无氰还原镀金的发展方向。
车宜行[5](2021)在《电场-复合金属催化剂协同促进镁法脱硫产物氧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被用来提供电力。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因此对SO2的治理刻不容缓。当前最常用的脱硫技术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其中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因其独特优势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推广。但目前大多数镁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对脱硫产物利用率较低,将产物中的亚硫酸镁(MgSO3)氧化再回收对镁法烟气脱硫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对于MgSO3的氧化回收工艺主要是利用负载型钴基催化剂来加速MgSO3氧化从而获得较高纯度的硫酸镁(MgSO4)产品。利用催化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MgSO3的氧化速率,但是这种不采用外场条件下的催化氧化效率仍较为有限。本课题主要针对MgSO3的催化氧化,利用性能良好的石墨电极向反应体系中引入电场,对电场作用下MgSO3的催化氧化反应行为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于MCM-41载体上的磁性Co XFe3-XO4催化剂(Co XFe3-XO4/MCM-41)。性能最佳的催化剂Co Fe2O4/MCM-41可将MgSO3的氧化速率提升至0.0660 mmol·L-1·s-1,为无催化剂自然曝气条件下的5倍左右。引入电场后,66.7 m A·cm-2的电流密度可将MgSO3催化氧化速率进一步提升至纯曝气条件的10倍,达到0.1205 mmol·L-1·s-1。在不同p H值下测试MgSO3氧化速率得到了最佳的p H值为8.0。通过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MgSO3氧化速率的影响对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催化剂用量与MgSO3用量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46和0,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6.73k J/mol。结合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电场-Co Fe2O4/MCM-41协同促进MgSO3氧化反应的控制步骤为氧气的外扩散。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与XRD、SEM、HRTEM、XPS、EPR、CV等表征手段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导。证明了Co Fe2O4/MCM-41中的Co2+为主要活性物质,在MgSO3催化氧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为·O2-与·SO5-。反应过程中首先由Co2+活化溶解氧产生·O2-,进一步反应生成·SO5-后可将MgSO3氧化。电场起到了促进体系中自由基生成与改善Co2+再生的效果,既提高了催化活性,又增强了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2、通过热解法制备了可导电的一元金属M/N-C与二元金属M1-M2/N-C催化剂,将其作为粒子电极构建了三维电极体系,在三维电极体系中得到性能最佳的单原子催化剂为Co/N-C SAC,其催化活性为0.1120 mmol·L-1·s-1。在二元金属催化剂中,证明了Co为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发现Pd的加入对于Co位点的活性具有显着改善作用。结合TEM与EDS表征发现当Co:Pd=2:1时仍保持单原子形态的Co2Pd1/N-C SAC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其活性高达0.1742 mmol·L-1·s-1。但当继续向材料中添加Pd时则破坏催化剂组分单原子分散形态,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通过实验证明了载体中N掺杂对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XPS证明了N与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单原子位点的生成及催化剂性能的稳定。Co2Pd1/N-C SAC中较低的金属负载量以及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保证了其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十次循环实验之后Co2Pd1/N-C SAC的催化性能仅下降了5.39%。通过猝灭实验比较了Co/N-C SAC与Co2Pd1/N-C SAC分别作为粒子电极的催化氧化体系中所生成的自由基种类。结果表明,在Co/N-C SAC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为·SO5-,通过·SO5-的催化作用提高了MgSO3的氧化速率。而在Co2Pd1/N-C SAC粒子电极的体系中,活性自由基除了·SO5-之外还存在·OH-与·O2-,三种自由基的共同作用使得SO32-的氧化速率有了更明显的改善。
张昊[6](2021)在《小分子高效产氢导向的金属基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硼烷氨(NH3BH3)和甲酸(HCOOH)是两种有应用价值的化学储氢材料,它们的氢含量高,分别达到19.6 wt%和4.4 wt%,而且它们的来源广,方便储存运输。但硼烷氨和甲酸在催化产氢过程(NH3BH3+2H2O→NH4BO2+3H2;HCOOH→H2+CO2)中,贵金属是主要的催化活性组分,价格昂贵且不易获得,而含廉价过渡金属的催化剂活性较低,且产氢机理尚不明确。本论文基于上述问题,针对硼烷氨和甲酸催化体系各自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Mott-Schottky型单/双/多金属纳米催化剂,并系统研究了它们在室温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构效关系与产氢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针对传统催化体系下催化剂中非贵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电子密度低的问题,通过调控金属纳米粒子的组成、形貌与结构,并负载到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氮化碳(C3N4)上,构筑了一系列催化硼烷氨产氢的Mott-Schottky型催化剂。结果表明,以可见光为驱动力,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的电子密度显着提高。同时,通过调控金属纳米粒子的组成、形貌和结构,进一步改变了其电子特性,达到了调控其催化产氢活性的目的。其中,以含有无定形双金属Cu Co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活性最高,TOF值达75.1 min-1。(2)针对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中半导体载体的光吸收能力弱和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三种不同的策略(二次热处理、构筑无定形结构、同时引入B掺杂和N缺陷)对氮化碳载体的能带结构、电子结构和纳米结构进行调控,得到了一系列物化性质不同的氮化碳。在负载Co或Ni纳米粒子形成催化剂后,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硼烷氨产氢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氮化碳具有强光吸收能力,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最终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大幅提高,其中同时引入B掺杂和N缺陷的Co基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其TOF值提升到了301.1 min-1,超过大多数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3)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的问题,以光响应的Cu-Cr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Cu Cr-LDH)为前驱体,构筑了具有超宽光谱响应范围的两种复合载体材料,即Cu O与Cu Cr-LDH的异质结构和Cu-Cr氧化物,并引入Co和Ni形成负载型光催化剂,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硼烷氨产氢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大幅提升复合载体的光响应范围,催化剂的产氢活性显着提高,其中Co基催化剂的TOF值达到了276.9 min-1。(4)针对如何调控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周围的化学环境、增强催化剂对底物分子吸附和活化能力的问题,采用功能化且结构可调的氮化碳为电子助剂,构筑含非贵过渡金属Co和Ni的Pd基多金属纳米催化剂,用于可见光室温催化甲酸产氢。通过改变氮化碳的基本结构单元(如七嗪环或三嗪环)以及连接它们之间的中间基团(如氮原子或酰亚胺基团-NH),合成了三种分子结构不同的氮化碳,并通过羟基缩合路径将含有给电子基团的氨基硅烷嫁接到了氮化碳表面。催化结果表明,在光生电子和给电子氨基的共同作用下,Au Pd Co和Au Pd Ni合金纳米粒子显示出不同的化学环境与电子特性,最终实现催化剂在具有100%H2选择性的同时,也具有超高的甲酸产氢活性,其中Au Pd Ni催化剂的TOF值达到了1214.6 h-1。
刘培鑫[7](2021)在《铜铈双金属化合物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电催化合成氨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氨新方法,以水作为氢源,其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调控电压进行调节,被认为有望代替Haber-Bosch法用于工业合成氨。尽管电催化合成氨反应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但目前可用的催化剂在产氨速率和法拉第效率方面十分受限。难以活化的氮气分子以及反应过程中伴随的竞争析氢反应,成为了电催化合成氨领域亟待克服的难点。因此,设计开发高效的催化剂,优化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位点,增强其对N2吸附和活化,提高氮还原性能,抑制析氢副反应,是当前电催化合成氨催化剂研究领域的热点。本论文以铜网为集流体基底,制备了三类铜铈双金属基三维整体式电催化剂,并研究了其氮气还原反应性能。本论文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本论文第一部分采用常温原位合成法在铜网上制备了自支撑双金属铜铈MOF催化剂(Cu@Cu/Ce-MOFs)。当Cu@Cu/Ce-MOFs直接用作电催化氮还原的阴极电极时,在-0.20 V(vs.RHE),其在0.10 M KOH溶液中氨的产率为14.83μg h-1cm-2,法拉第效率为12.45%。该原位合成的自支撑整体式电催化剂有介孔结构,同时Cu网具有大孔结构,可提高电导率,有利于传质过程,且表面暴露丰富的Cu Ce催化活性位点,有利于提高其NRR催化性能。本论文第二部分工作以上述制备的双金属Cu@Cu/Ce-MOFs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方法,在Cu网基底上制备了具有富氧空位的多孔Cu@Cu2O-CeO2-C电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NRR活性,在-0.30 V(vs.RHE),其在0.10 M KOH介质中氨产率为22.73μg h-1 cm-2,法拉第效率(FE)为18.21%,高于文献报道的同类催化剂。其优异的NRR催化活性主要是由于Cu2O具有本征催化活性,同时CeO2的引入可以与Cu2O发生电子相互作用,提升了Cu2O的NRR催化活性,同时其本身也可提供NRR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其催化机理结合酸碱理论,带有孤对电子的氮气具有Lewis碱的特性,能够与Lewis酸或催化剂表面修饰的氢键发生化学吸附,氧空位一般带正电,可作为Lewis酸。本论文第三部分利用水热法将氟离子引入到以Cu网作为基底的Cu@Cu-MOF-Ce PO4中,制备了F离子掺杂Cu@Cu-MOF-Ce PO4:F,后续通过热解磷化方法得到F离子掺杂、富含氧空位的Cu@Cu3P-Ce PO4:F电催化剂。对比未掺杂F离子的Cu@Cu3P-Ce PO4电催化剂,Cu@Cu3P-Ce PO4:F电催化剂在-0.25 V(vs.RHE),其在0.05 M H2SO4中的氨产率可达28.64μg h-1 cm-2,法拉第效率可达48.26%。F离子的引入使催化剂暴露出高催化活性表面,有效地抑制了竞争反应,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张军浩[8](2021)在《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择性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制备含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催化剂大多数是可溶性金属盐类,氧化剂主要为高价态的氧化物,如重铬酸盐、高锰酸钾等。由于这些催化剂和氧化剂在生产过程中诞生大量有毒废液和废料,给环境带来污染。钛硅分子筛催化剂TS-1的诞生,钛活性中心可以活化双氧水,实现选择性氧化,克服了传统氧化工艺中污染严重的缺点,开启了绿色氧化生产工业的新纪元。虽然TS-1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但是其较小的微孔孔径(大约0.55 nm)限制了其在大分子催化氧化的应用。针对大分子催化的需求,发展了较大微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一系列的大微孔和超大微孔钛硅分子筛制备出来,但是孔径很难突破1.0 nm。钛硅介孔分子筛成功合成突破了微孔的限制,实现了2~50 nm孔径大小可调节,同时具有规整多变的介观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等优点,在大分子催化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质。目前报道的制备方法,钛硅介孔分子筛的颗粒普遍较大,钛含量较低,影响催化性能,如何制备纳米尺度的、高钛含量和高比表面积的钛硅介孔分子筛仍然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致力于活性钛含量、高比表面积、纳米尺度的钛硅介孔分子筛的设计合成和大分子催化应用研究,主要分以下三部分内容:(1)采用氨基酸为添加剂,通过优化条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尺寸、不同形貌、不同钛含量的钛硅介孔分子筛。所制备的钛硅介孔分子筛颗粒大小30 nm~500nm可调,钛含量从0.08%到100%可调。研究发现合成体系的钛含量对介孔结构、形貌、钛的配位状态和催化性能有着巨大影响,具体如下:(1)随着钛含量的增加,介孔有序度会有所提高,随后降低直到介孔消失;在Si/Ti≥1的范围,都有一个1.7~2.9 nm的介孔分布峰,而Si/Ti≤1的范围,没有规整的介孔峰分布出现。(2)所制备的样品的形貌,在Si/Ti≥30的范围内,属于分散的纳米球形形貌,在Si/Ti=20-10的范围内,属于微米球形形貌,当Si/Ti≤2范围内,为无规则的颗粒形貌。(3)Si/Ti为1000的样品,几乎全部是210 nm的吸收峰,为活性钛物种;Si/Ti在200~20范围内,以四配位钛物种为主,有少量的六配位钛物种,Si/Ti为10~2范围,四配位和六配位钛为主,含有很少的二氧化钛结晶小颗粒;在Si/Ti≤1范围内,三种状态的钛物种同时存在。(4)随着钛含量增加,环己烯的转化率不断提高,最高转化率的样品为Si/Ti=2,转化率为30.2%,随后转化率急剧下降。产物分布来看,随着钛含量增高,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逐渐下降,多数的产物为环氧化己烷的水解衍生物1,2-环己二醇。产物的分布中,大约70~80%的1,2-环己二醇,~10%的烯丙位氧化产物和~10%的过度氧化产物。同时发现,样品中含有二氧化钛小颗粒,会导致双氧水的分解,降低双氧水的利用效率。(2)基于氨基酸为添加剂制备纳米尺寸钛硅介孔分子筛合成体系,系统地研究了碳酸铵对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形貌、钛状态和介孔结构的影响。通过XRD,SEM,ICP和氮气吸附表征,发现碳酸铵的引入对介孔结构、形貌、钛的配位状态和催化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具体如下:(1)碳酸铵的引入,可以降低非活性六配位钛物种含量和增加比表面积,有利于烯烃环氧化反应。(2)碳酸铵的引入,将降低合成体系的p H值,引起纳米粒子的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团聚体,不利于大分子反应物的扩散,降低催化活性。(3)引入碳酸铵所制备的钛硅介孔分子筛,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应用于β-石竹烯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转化率可达90%以上,选择性80%以上。(3)以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双模板合成多级孔结构的钛硅介孔分子筛TiHSMS。Ti-HSMS包含有孔径较大的无序次级纳米孔(20 nm左右)和有序规则的介孔孔道(3 nm),其中,纳米孔是以酸性聚丙酸电解质和CTAB为复合模板形成的,而有序的规则小孔则是仅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为模板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引入的次级纳米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催化剂的物质传输能力,有利于反应底物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高效催化结合,提高对大分子反应底物的催化效果。探究了Ti-HSMS,传统单一介孔的钛硅介孔分子筛分子筛Ti-MCM-41以及微孔钛硅分子筛TS-1在催化环己烯氧化催化性能,催化实验结果数据表明:(1)所制备Ti-HSMS在无水有机的环境中发挥出良好的催化效果,而使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作为氧化剂,将会导致催化剂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急剧下降,因此,尽量不要选择水相反应条件来进行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2)催化转化的钛活性位点主要存在于催化剂内部孔道,只有极少量分布于催化剂的表面。(3)孔径较大的钛硅介孔分子筛有利于催化有机大分子烯烃环氧化。(4)不同钛含量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差异证明了骨架钛是催化烯烃环氧化的反应活性中心。
耿国敏[9](2021)在《基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降解氯酚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文中指出氯酚类有机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布广泛,即使以微量存在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害。高级氧化技术(SR-AOPs)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自由基,如硫酸盐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的降解和矿化,并在去除氯酚类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非均相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由于具有成本低,耗能低的优势,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活化PMS降解污水。然而,非均相纳米催化剂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稳定的高级氧化催化剂是实现活化过氧化一硫酸盐(PMS)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关键。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采用简单的水热法一步合成高比表面积的钙钛矿(LaCoO3,LaMnO3)。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为模板,并经过高温焙烧合成钙钛矿纳米材料。得益于MOFs的特殊骨架结构,具有特定的形貌和多孔钙钛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远远高于燃烧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钙钛矿催化剂,并且MOFs衍生的LaCoO3对活化PMS催化降解2,4-DCP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本研究不仅探究了PMS活化的高活性催化剂,而且拓展了MOFs在环境和能源方面的应用。通过简单地浸渍法,以廉价的三聚氰胺泡沫为原材料合成氮掺杂限域整体式钴基催化剂(Co-N-CMF)。Co-N-CMF催化剂具有超高的PMS催化活性,并且整块催化剂可以被捞出后继续使用。Co-N-CMF催化剂可以五分钟内降解掉99%的2,4-DCP,环丙沙星,双酚A,布洛芬,2,4-二氯苯氧乙酸等有机污染物,从而可以看出该催化剂对污水的降解具有普遍适用性。Co-N-CMF/PMS体系是一种基于催化剂表面电子转移的氧化体系,可激活PMS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从而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且,在水环境中常见的阴离子(HCO3-,CO32-,SO42-,Cl-,NO3-)的存在对2,4-DCP降解并无明显影响。在5次循环实验后,Co-N-CMF催化剂能够轻易被分离出来,表现出该催化剂具有长期稳定性。本项工作以废弃西瓜皮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生物质气凝胶整体式钴基催化剂(Co-CA),用于PMS降解。Co-CA催化剂对PMS活化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钴负载量和钴浸出量都较低。此外,还发现在不同的水基质中也能有效被去除2,4-DCP。即使在0℃,Co-CA催化剂对2,4-DCP的降解速率并无明显影响。此外,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证明,在2,4-DCP的氧化过程中生成了·OH,1O2和SO4·-,而SO4·-和1O2是主要活性物种。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廉价,高效,环保的整体式生物质碳气凝胶催化剂,用于不同的污染物降解,进一步推动了整体式催化剂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因此,这项工作不仅为PMS活化提供了一种有效、可持续、环保的途径,而且由于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和成本较低等优势,在高级氧化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俊钥[10](2021)在《替比夫定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替比夫定,是治疗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对乙型肝炎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长期使用能够改善肾功能。替比夫定由糖基和胸腺嘧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偶联过程,是合成此药物的关键。目前主要有两种合成替比夫定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糖苷化法,通过将胸腺嘧啶偶联至活化的脱氧核糖的方法合成替比夫定,该方法中糖苷化的产物是α和β型混合物,分离较为困难,不仅会影响替比夫定的收率还会影响其纯度。第二种方法是构造碱基法,通过在糖基恶唑啉上构造一个胸腺嘧啶基团的方法合成替比夫定,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端基异构体,保证产品的纯度。已报道的路线存在原料昂贵、污染严重、总收率较低、后处理复杂、路线冗长等问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对替比夫定的合成工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第二种方法为基础,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以L-阿拉伯糖为原料,与氰胺水溶液进行加成环和反应得到1,2-恶唑啉,然后与2-(乙酰氧基)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得到1-(2-甲氧羰基丙烯基)-2-氨基-β-L-阿糖呋喃恶唑啉,再经环合反应,异构化反应,乙酰基化反应,卤代反应,催化氢化反应,水解反应得到最终产品替比夫定。通过对影响产品收率的关键步骤1,2-恶唑啉与烯丙酸衍生物共轭加成-消除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和制备了一种新的丙烯酸衍生物,以所发现的新的丙烯酸衍生物构造碱基,将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环合反应反应,异构化反应以一锅法方式合成了O2,2-脱水-β-L-胸苷,并对一锅法反应中涉及到的各个反应进行优化。在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中,探索了溶剂,碱以及2-乙酰氧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发现以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的混合溶液为溶剂,2-乙酰氧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原料的摩尔比为1.7:1,不需要碱催化反应时,反应收率可达到最高。在环化反应及异构化反应中,分别探索了碱,催化剂的用量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通过探索1,2-恶唑啉一锅法合成O2,2-脱水-β-L-胸苷所涉及步骤的反应条件及其对整个工艺的优化,一锅法收率明显提高,达到44.5%。通过对L-阿拉伯糖与氰氨的加成环合反应、二乙酰基-2-脱水胸苷的卤代反应、2-溴胸苷的还原反应、以及二乙酰基-2-脱氧胸苷的水解反应进行详细优化,确定了每一步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在L-阿拉伯糖与氰氨的加成环化反应中,探索了反应时间、碱以及氰氨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收率提高至100.0%。在二乙酰基-2-脱水胸苷的卤代反应中,针对文献报道的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探索出一种新的卤代方法,采用氢溴酸乙酸溶液进行开环溴代,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探索溶剂,温度以及氢溴酸乙酸溶液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使卤代反应的收率达到80.0%。在2-溴胸苷的脱卤反应中,本文使用了一种新的脱卤方法,采用Ranney Ni催化加氢的方法,探索了溶剂,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乙酸乙酯与水的体积比为7:3的混合溶液为溶剂,温度为室温,收率达到89.4%。在二乙酰基-胸苷的水解反应中,通过考察溶剂和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提高了水解反应的反应收率。本文通过对所设计的替比夫定的合成路线进行优化,成功研究出了一条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较低、溶剂毒性小,绿色环保、收率较高,产品纯度高,后处理简便,步骤简单的替比夫定的合成路线。
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改进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 |
(一)生成物的检验 |
(1)验证乙醛生成的改进 |
①Schiff试剂。 |
②新制Cu(OH)2。 |
③Na2[Cu(OH)4]试纸。 |
④银氨溶液。 |
⑤酸性KMnO4。 |
⑥碱性K2MnO4。 |
⑦饱和NaHSO3。 |
⑧Na2Fe(CN)5NO。 |
(2)验证水生成的改进 |
①无水CuSO4。 |
②变色硅胶。 |
(二)催化剂 |
①使用银做催化剂。 |
②直接将铜置于反应体系一起加热。 |
(三)其他改进 |
①趣味化实验。 |
②简洁化实验。 |
(四)小结 |
三、结语 |
(2)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电化学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电催化NRR工艺概述 |
2 电催化NRR过程分析及优化途径 |
2.1 电催化NRR电极反应过程及技术难点 |
2.2 电催化NRR性能优化措施 |
3 电催化NRR装置系统的改进及优化 |
3.1 电催化装置结构及优化 |
3.2 电极结构的优化策略 |
3.3 电解质溶液的优化策略 |
3.4 非水体系的构建 |
3.5 电解池的工作电极电位 |
3.6 其他优化策略 |
3.6.1 阳极反应的替换 |
3.6.2加压体系的构建 |
3.6.3 氨浓度准确检测流程的优化 |
4 总结及展望 |
(4)还原镀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还原镀金的分类 |
2 还原剂的研究进展 |
2.1 亚硫酸盐 |
2.2 胺硼烷 |
2.3 次磷酸盐 |
2.4 联氨 |
2.5 抗坏血酸 |
2.6 硼氢化钠 |
2.7 硫脲 |
2.8 其他还原剂 |
2.8.1 甲酸 |
2.8.2 Co(II)-胺络合物 |
2.8.3 L-半胱氨酸 |
2.8.4 多酚类化合物 |
2.8.5 异抗坏血酸 |
2.8.6 过氧化氢 |
3 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
4 总结与展望 |
(5)电场-复合金属催化剂协同促进镁法脱硫产物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烟气脱硫技术概述 |
1.2.1 概述 |
1.2.2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分类 |
1.3 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
1.3.1 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
1.3.2 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
1.4 镁法脱硫副产物的处理及应用 |
1.5 亚硫酸盐氧化的研究进展 |
1.5.1 亚硫酸盐非催化氧化研究 |
1.5.2 亚硫酸盐催化氧化研究 |
1.6 电场促进反应的应用 |
1.6.1 电催化氧化法 |
1.6.2 三维电极体系简介 |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7.1 课题的提出 |
1.7.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2.1.1 试剂与药品 |
2.1.2 实验仪器与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MgSO3 的制备方法 |
2.2.2 催化剂性能评价方法 |
2.2.3 硫酸钡比浊法测定SO_4~(2-)浓度 |
2.2.4 自由基猝灭实验 |
2.3 表征方法 |
3 电场-Co Fe_2O_4/MCM-41 协同促进催化 MgSO_3氧化 |
3.1 引言 |
3.2 CoFe_2O_4/MCM-4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3 电场-CoFe_2O_4/MCM-41 协同促进MgSO_3氧化实验研究 |
3.3.1 不同钴铁比催化剂在电场中的催化性能 |
3.3.2 电场对MgSO_3氧化速率的影响 |
3.3.3 电流密度对电场中MgSO_3氧化速率的影响 |
3.3.4 pH对电场中MgSO_3氧化速率的影响 |
3.3.5 MgSO_3初始添加量对电场中MgSO_3氧化速率的影响 |
3.3.6 催化剂用量对电场中MgSO_3氧化速率的影响 |
3.3.7 反应温度对电场中MgSO_3氧化速率的影响 |
3.3.8 空气流速对电场中MgSO_3氧化速率的影响 |
3.3.9 CoFe_2O_4/MCM-41 的循环稳定性 |
3.3.10 自由基猝灭实验 |
3.4 催化剂材料表征 |
3.4.1 XRD表征 |
3.4.2 FTIR表征 |
3.4.3 SEM、EDS与 AAS表征 |
3.4.4 TEM、HRTEM表征 |
3.4.5 XPS表征 |
3.4.6 EPR表征 |
3.4.7 CV测试 |
3.5 电场-CoFe_2O_4/MCM-41 协同氧化MgSO_3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5.1 反应动力学 |
3.5.2 反应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三维电极体系中MgSO_3的催化氧化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2.1 一元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2.2 二元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3 三维电极体系中MgSO_3的催化氧化实验研究 |
4.3.1 不同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性能对比实验 |
4.3.2 不同金属掺杂对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金属比例Co-Pd/N-C SAC催化剂性能对比实验 |
4.3.4 Co_2Pd_1/N-C SAC的循环稳定性 |
4.3.5 自由基猝灭实验 |
4.4 催化剂材料表征 |
4.4.1 XRD测试 |
4.4.2 TEM测试 |
4.4.3 EDS Mapping测试 |
4.4.4 XPS测试 |
4.4.5 ICP测试 |
4.5 反应机理推导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小分子高效产氢导向的金属基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源现状 |
1.2 氢能 |
1.2.1 储氢技术 |
1.2.1.1 物理储氢 |
1.2.1.2 化学储氢 |
1.2.2 化学储氢材料产氢 |
1.2.2.1 固相化学储氢材料产氢 |
1.2.2.2 液相化学储氢材料产氢 |
1.3 光催化 |
1.3.2 光催化剂设计策略 |
1.3.2.1 半导体的改性 |
1.3.2.2 异质结的构筑 |
1.3.2.3 助催化剂的引入 |
1.3.2.4 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引入 |
1.3.3 有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可见光驱动氮化碳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室温高效催化硼烷氨产氢 |
2.1 引言 |
2.2 催化剂合成与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
2.2.1 催化剂合成 |
2.2.2 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表征 |
2.3.2 催化剂产氢性能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能带可调的氮化碳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室温高效催化硼烷氨产氢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合成与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
3.2.1 催化剂合成 |
3.2.2 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后修饰多孔氮化碳负载的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
3.3.1.1 催化剂设计策略 |
3.3.1.2 催化剂表征 |
3.3.1.3 催化产氢性能 |
3.3.2 无定形氮化碳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
3.3.2.1 催化剂设计策略 |
3.3.2.2 催化剂表征 |
3.3.2.3 催化剂产氢性能 |
3.3.2.4 催化产氢机理 |
3.3.3 掺杂和缺陷协同调控的氮化碳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
3.3.3.1 催化剂设计策略 |
3.3.3.2 催化剂表征 |
3.3.3.3 催化产氢性能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层状双氢氧化物的负载型催化剂高效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合成与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
4.2.1 催化剂合成 |
4.2.2 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DH衍生的Cu-Cr氧化物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
4.3.1.1 催化剂设计 |
4.3.1.2 催化剂表征 |
4.3.1.3 催化剂产氢性能 |
4.3.2 LDH衍生的Cu O-LDH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
4.3.2.1 催化剂设计策略 |
4.3.2.2 催化剂表征 |
4.3.2.3 催化剂产氢性能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非贵金属的纳米粒子化学环境调控及其室温光催化甲酸产氢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合成与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
5.2.1 组成和结构不同的氮化碳合成 |
5.2.2 催化剂合成 |
5.2.3 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表征 |
5.3.2 催化产氢性能 |
5.3.3 催化剂产氢机理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表1 实验药品 |
附表2 测试仪器 |
(7)铜铈双金属化合物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合成氨概述 |
1.2.1 电催化合成氨的研究进展 |
1.2.2 电催化合成氨的基本原理 |
1.2.3 电催化合成氨的催化机理 |
1.2.4 电催化合成氨的产物确定 |
1.2.5 电催化合成氨面临的挑战 |
1.3 电催化合成氨催化剂 |
1.3.1 基于MOFS类化合物的分子型催化剂 |
1.3.2 过渡金属类催化剂 |
1.3.3 非金属类催化剂 |
1.3.4 铜铈基催化剂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金属Cu@Cu/Ce-MOFs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设备 |
2.2.2 Cu@Cu/Ce-MOFs以及Cu@Cu-MOF电催化剂的制备 |
2.2.3 材料表征 |
2.2.4 电化学测试 |
2.2.5 NH_3 浓度检测 |
2.2.6 N_2H_4 浓度检测 |
2.2.7 产氨速率和法拉第效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u@Cu/Ce-MOFs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 |
2.3.2 Cu@Cu/Ce-MOFs电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2.3.3 Cu@Cu/Ce-MOFs电催化剂的表面特性 |
2.3.4 Cu@Cu/Ce-MOFs电催化剂的催化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富氧空位Cu_2O-CeO_2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富氧空位Cu@Cu_2O-CeO_2-C电催化剂的制备 |
3.2.3 材料表征 |
3.2.4 电化学测试 |
3.2.5 NH_3 浓度检测 |
3.2.6 N_2H_4 浓度检测 |
3.2.7 产氨速率和法拉第效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u@Cu_2O-CeO_2-C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 |
3.3.2 Cu@Cu_2O-CeO_2-C电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3.3.3 Cu@Cu_2O-CeO_2-C电催化剂的表面特性 |
3.3.4 Cu@Cu_2O-CeO_2-C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氟离子修饰的富氧空位Cu_3P-CePO_4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Cu@Cu_3P-CePO_4及Cu@Cu_3P-CePO_4:F电催化剂的的制备 |
4.2.3 材料表征 |
4.2.4 电化学测试 |
4.2.5 NH_3 浓度检测 |
4.2.6 N_2H_4 浓度检测 |
4.2.7 产氨速率和法拉第效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u@Cu_3P-CePO_4及Cu@Cu_3P-CePO_4:F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 |
4.3.2 Cu@Cu_3P-CePO_4及Cu@Cu_3P-CePO_4:F电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4.3.3 Cu@Cu_3P-CePO_4及Cu@Cu_3P-CePO_4:F电催化剂的表面特性 |
4.3.4 Cu@Cu_3P-CePO_4及Cu@Cu_3P-CePO_4:F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全文展望 |
致谢 |
(8)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硅分子筛的发展及应用 |
1.2 具有较大孔径微孔钛硅分子筛发展和大分子催化应用 |
1.2.1 基于微孔分子筛的改性 |
1.2.2 超大微孔分子筛 |
1.2.3 多级结构分子筛 |
1.3 介孔分子筛 |
1.3.1 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2 钛硅介孔分子筛 |
第二章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和催化实验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测试仪器 |
2.2.3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2.2.4 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RD谱图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
2.3.3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 |
2.3.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2.3.5 催化反应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酸铵对钛硅介孔分子筛形貌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2.3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3.2.4 β-石竹烯环氧化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谱图 |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
3.3.3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 |
3.3.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3.3.5 催化反应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双模板合成多级孔结构的钛硅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测试仪器 |
4.2.3 合成多级结构钛硅介孔分子筛Ti-HSMS-30(Si/Ti=30) |
4.2.4 合成钛硅介孔分子筛Ti-MCM-41 |
4.2.5 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
4.3.2 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降解氯酚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 |
1.2.1 高级氧化技术的特点 |
1.2.2 高级氧化技术氧化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
1.3 非均相催化剂活化PMS降解有机物的特点 |
1.4 MOFs衍生的钙钛矿催化剂 |
1.4.1 MOFs衍生的钙钛矿催化剂的基本性质 |
1.4.2 钙钛矿催化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5 氮掺杂限域整体式钴基催化剂 |
1.5.1 整体式催化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5.2 整体式催化剂目前的局限性与改进手段 |
1.5.3 氮掺杂限域整体式钴基催化剂的应用 |
1.6 废弃生物质气凝胶钴基整体式催化剂 |
1.6.1 废弃生物质气凝胶钴基整体式催化剂的特点 |
1.6.2 废弃生物质气凝胶钴基整体式催化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2.1 MOFs衍生的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 |
2.2.2 氮掺杂限域整体式钴基催化剂的制备 |
2.2.3 生物质气凝胶整体式钴基催化剂 |
2.3 催化剂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
2.4 电化学表征 |
2.5 危害植物的毒性评估 |
2.6 模拟污染物的选择 |
2.7 催化活性测试 |
2.8 总有机碳的测定 |
2.9 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产生的自由基的测定 |
2.9.1 自由基淬灭实验 |
2.9.2 电子顺磁共振(EPR) |
第3章 MOFs衍生的钙钛矿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对2,4-DCP的降解性能与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OFs衍生的钙钛矿催化剂的表征 |
3.2.2 LaCoO_3,LaMnO_3催化性能评价 |
3.2.3 LaCoO_3体系自由基活性测定 |
3.2.4 活化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氮掺杂限域整体式钴基催化剂激活PMS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催化剂表征 |
4.2.2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4.2.3 反应机理 |
4.3 结论 |
第5章 废弃生物质衍生的 Co 掺杂碳气凝胶激活 PMS 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催化剂的表征 |
5.2.2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5.2.3 反应机理 |
5.2.4 Co-CA催化剂的实际应用潜力 |
5.2.5 Co-CA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
5.2.6 危害植物的毒性评估 |
5.3 结论 |
第6章 论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替比夫定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替比夫定 |
1.3 替比夫定的合成方法 |
1.3.1 糖苷化法 |
1.3.1.1 卤代糖型糖基供体 |
1.3.1.2 乙酸酯型糖基供体 |
1.3.2 恶唑啉构造碱基法 |
1.3.2.1 丙炔酸乙酯 |
1.3.2.2 2-甲基-环氧乙烷-2-甲酸酯 |
1.3.2.3 2-卤甲基丙烯酸乙酯 |
1.4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替比夫定的合成 |
2.2.2 实验步骤 |
2.2.2.1 2 -氨基-β-L-阿糖呋喃并[1,2:4,5]恶唑啉(3)的合成 |
2.2.2.2 O~(2,2)-脱水-β-L-胸苷(6)的合成 |
2.2.2.3 3,5-二乙酰基-O~(2,2)-脱水-β-L胸苷(7)的合成 |
2.2.2.4 3,5-二乙酰基-2-溴-β-L-胸苷(8)的合成 |
2.2.2.5 3,5-二乙酰基-2-脱氧-β-L-胸苷(9)的合成 |
2.2.2.6 替比夫定的合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合成路线的确定 |
3.2 2 -氨基-β-L-阿糖呋喃并[1,2:4,5] -唑啉(3)的合成 |
3.2.1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2.2 碱对反应的影响 |
3.2.3 氰氨的用量对反应影响 |
3.3 O~(2,2)-脱水-L-β-胸苷(6)的合成 |
3.3.1 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的条件优化 |
3.3.1.1 反应机理 |
3.3.1.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3.3.1.3 碱对反应的影响 |
3.3.1.4 反应物对反应的影响 |
3.3.2 环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3.3.2.1 碱对反应的影响 |
3.3.2.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3 异构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3.3.3.1 Pd/Al_2O_3对反应的影响 |
3.3.3.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4 小结 |
3.4 3,5-二乙酰基-2-溴-β-L-胸苷(8)的合成 |
3.5 3,5-二乙酰基-2-脱氧-β-L-胸苷(9)的合成 |
3.5.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3.5.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6 替比夫定(1)的合成 |
3.6.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3.6.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改进的研究综述[J]. 郑海鹏,周星宏.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2(01)
- [2]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电化学系统研究进展[J]. 刘恒源,王海辉,徐建鸿. 化工学报, 2022(01)
- [3]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熊梓林. 三峡大学, 2021
- [4]还原镀金研究进展[J]. 吴博,黄静梦,谭桂珍,郝志峰,胡光辉,崔子雅,罗继业,谭柏照,杨应喜,李小兵,黎小芳,刘彬云. 表面技术, 2021(06)
- [5]电场-复合金属催化剂协同促进镁法脱硫产物氧化研究[D]. 车宜行.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6]小分子高效产氢导向的金属基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张昊. 内蒙古大学, 2021
- [7]铜铈双金属化合物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研究[D]. 刘培鑫.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8]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 张军浩.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9]基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降解氯酚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 耿国敏.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10]替比夫定合成工艺研究[D]. 马俊钥.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