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肟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智捷[1](2020)在《茶小绿叶蝉唾液介导茶树抗虫防御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多年生经济作物,而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是茶树上普遍存在的重要害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危害。本论文以茶小绿叶蝉唾液为切入点,研究茶小绿叶蝉与茶树互作中茶小绿叶蝉唾液及其相关蛋白的功能。论文主要通过模拟茶小绿叶蝉取食方式处理茶树后进行茶小绿叶蝉取食选择性测定、茶树防御酶活性测定、茶树水杨酸与茉莉酸激素测定、植物防御相关基因定量分析,综合运用分子克隆、蛋白表达纯化等技术,具体探讨了茶小绿叶蝉取食及其唾液蛋白所介导的茶树抗虫防御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茶树被茶小绿叶蝉取食所特异性诱导的II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 RIP(Gene Bank登录号:FJ648831)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图显示针刺加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上清液处理的茶树与茶小绿叶蝉取食处理的茶树有明显亮带,而对照组茶树与针刺加磷酸缓冲液处理的茶树没有条带生成。证明了针刺加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上清液处理可模拟茶小绿叶蝉取食并诱导茶树的防御反应;(2)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上清液所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与茶小绿叶蝉取食所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相似。利用Y型嗅觉仪进行气味选择性生测,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对不管茶小绿叶蝉取食或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上清液处理的茶树均具有明显的趋避性。茶树常见的防御酶活测定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上清液与茶小绿叶蝉取食处理均显着诱导了茶树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其中处理24 h效果最为明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上清液与茶小绿叶蝉取食处理在24 h均显着诱导了茶树的茉莉酸途径合成相关基因脂氧合酶(LOX)、丙二烯环化酶基因(AOC)和水杨酸途径合成相关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表达。但是,LOX与AOC的上调的倍数远高于PAL的上调倍数,且茶树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多酚氧化酶基因(PPO)与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均显着提升,而水杨酸途径下游基因(病程相关基因PR1、NPR1)没有被显着诱导,却呈现出下降趋势。激素测定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取食后的茶树叶片茉莉酸含量远高于未取食的茶树叶片。说明茶小绿叶蝉取食主要诱导了茶树的茉莉酸信号途径,可能通过茉莉酸与水杨酸信号通路的拮抗作用,抑制水杨酸途径的下游基因的表达。(3)利用LC-MS/MS技术以茶小绿叶蝉转录组预测的蛋白组为蛋白数据库分析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蛋白组。质谱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至少有1097个蛋白,其中包括水解酶,转运酶,氧化还原酶,ATP合成酶,连接酶,转移酶等。通过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 P以及蛋白质跨膜区分析软件TMHMM预测唾液腺中的潜在分泌蛋白,综合茶小绿叶蝉转录组以及唾液腺蛋白组数据,筛选部分可能对茶树防御机制产生影响的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分泌蛋白,其中包括胰蛋白酶、β-葡萄糖苷酶以及漆酶。利用胰蛋白酶、β-葡萄糖苷酶以及漆酶这三种蛋白酶纯品对茶树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验证,Y型嗅觉仪选择性生测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对商业化胰蛋白酶纯品与漆酶纯品处理的茶树具有明显的趋避性。此外,茶树抗性相关酶活测定与抗性基因定量结果显示商业化胰蛋白酶处理的茶树与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所处理所诱导茶树相关抗性指标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因此认为胰蛋白酶是介导茶树抗性防御反应的茶小绿叶蝉唾液关键的分泌蛋白之一。(4)通过blastp软件从茶小绿叶蝉的唾液腺蛋白组数据库中获得茶小绿叶蝉转录组数据库胰蛋白酶基因Eosep基因片段的转录本序列,利用PCR技术获得其c DNA全长序列。茶小绿叶蝉胰蛋白酶Eosep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包括一个1377 bp的ORF(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58个氨基酸,并具有由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且无跨膜结构域,可以认定为经典的分泌蛋白。预测其分子式为C2158H3350N608O688S24,推测其蛋白分子量为49.59 k D,理论等电点为4.90;不稳定系数37.23,表明该蛋白状态稳定;总平均亲水系数为-0.524,表明该蛋白为疏水性蛋白。Motif Scan分析结果:204-445 aa为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NCBI预测结果显示此蛋白可能为丝氨酸蛋白酶中的胰蛋白酶。通过体外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胰蛋白酶,并用其处理茶树后,发现茶树抗虫防御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均被诱导。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上清液所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与茶小绿叶蝉取食所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相似。证明了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及其唾液腺胰蛋白酶介导的茶树抗虫防御反应与茉莉酸信号途径密切相关,并发现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胰蛋白酶可能为茶小绿叶蝉在取食过程中分泌至茶树上的一种能够介导茶树产生抗性防御反应的唾液激发子。本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唾液及其相关蛋白在调控茶小绿叶蝉与茶树互作中发挥着重要角色,也可为今后茶树害虫综合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范晓琪[2](2020)在《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与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调查了山东省种植的75个玉米品种上害虫和天敌的发生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并研究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主要害虫的抗虫性;明确了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分析了不同品种玉米上的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以及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本研究为充分利用玉米抗性、发挥天敌生态效益,为综合防治玉米害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虫情指数鉴定了75个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可知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的抗虫性存在差异,同一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抗虫性也有所不同。调查发现,不存在高抗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的玉米品种,但菏玉157、隆平208和郁青358均对3种鳞翅目害虫表现为中抗及以上抗性。高抗禾缢管蚜、玉米蚜和棉蚜的玉米品种较多,但未发现对3种蚜虫均表现为高抗的品种。2.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由刺吸类害虫、食叶与钻蛀类害虫以及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组成,所有玉米品种上节肢动物群落中主要害虫及天敌共38种,隶属于1门、2纲、7目、23科。其中,害虫共11种,天敌共27种。在整个群落中,蚜虫类和鳞翅目幼虫发生量大,自然天敌中蜘蛛类数量最多。蚜虫类优势种为禾缢管蚜和棉蚜,鳞翅目类害虫优势种为棉铃虫,天敌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龟纹瓢虫、异色瓢虫、蚜小蜂。3.明确了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发现天敌对害虫表现出一定的跟随现象。禾缢管蚜和玉米蚜种群动态基本相似,主要在9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棉蚜则主要在8月上旬发生。棉铃虫迁入玉米田较早并在8月下旬达到高峰期;亚洲玉米螟在9月中上旬达到危害盛期;桃蛀螟自8月下旬则一直处于种群数量上升状态,并与亚洲玉米螟在9月份同时为害玉米雌穗。自然天敌发生高峰期相近,集中在8月底至9月中下旬。4.综合分析了75个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表明品种抗虫性与群落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丁旭,黄茜,邓沁宇,吴进才,刘井兰[3](2019)在《脱落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脱落酸是植物的五大类激素之一,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在植物抵抗病菌、病毒及害虫等生物胁迫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脱落酸在植物应对病原物侵染过程中所起着复杂的作用,可以利于植物抗病或促进植物感病;与抗病原物相似的是,昆虫为害植物时,脱落酸诱导植物抗虫或感虫。植物体内的多种激素信号间是交互作用的,它们既可以互作促进,又可以相互拮抗抵消,脱落酸与其它植物激素如茉莉酸、乙烯、水杨酸等也存在互作。其中,脱落酸与茉莉酸协同抗虫的研究较多,是否有拮抗抗虫未见报道,但它们在参与植物对线虫防御中起拮抗作用;有少量研究发现脱落酸与乙烯间有拮抗抗虫作用;脱落酸与水杨酸间有拮抗作用,但互作抗虫的研究较少。该篇综述对了解植物激素互作和抗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丁旭[4](2019)在《脱落酸、茉莉酸处理的水稻转录组学分析及其抗褐飞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植物的五大类激素之一,也是一种植物源生物化学农药,可以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并在抵抗病原菌、病毒及害虫等生物胁迫中也起到重要作用。ABA在植物应对病原物侵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复杂,利于植物抗病或可能促进植物感病,这与其所用浓度与时间有关。植物体内的激素信号间是交互作用的,既可以互相促进、又可以相互拮抗。已有研究发现ABA防御病菌机制之一是参与茉莉酸(Jasmonicacid,JA)的生物合成,激活JA介导的抗病基因的表达,即与JA互作。褐飞虱(Nilipavatalugens,BPH)是一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吸食水稻韧皮部汁液为害水稻。褐飞虱刺吸取食可能与病原菌侵染类似,ABA与JA可能互作抗褐飞虱。本文研究了褐飞虱取食外源ABA与JA处理的水稻转录组学分析,ABA和JA互作在水稻抗褐飞虱中的作用,ABA生物合成抑制剂氟啶草酮(Fluridone,FLU)处理水稻对褐飞虱取食和生殖的影响,为水稻抗褐飞虱机理作出新的探索。结果如下:1.褐飞虱取食ABA和JA处理的水稻转录组学分析ABA、JA、BPH、BPH+ABA和BPH+JA处理后水稻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分别为1004、144、10692、5425和5499。GO功能注释后发现:5组处理差异基因的分布情况一致,在细胞组成分类、分子功能分类和生物过程中差异基因富集数目最多的功能分别是细胞和细胞组分、催化活性和结合、以及代谢和细胞进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ABA、BPH、BPH+ABA和BPH+JA处理后,黄酮与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富集显着性都较高;ABA处理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这两个通路所涉及的差异基因最多。植物信号转导通路中与植物的抗逆性相关的OsbZIP23和OsPP2Cs上调表达,这可能是ABA增强水稻抗逆性的原因之一;次生代谢物合成通路中稻内酯生物合成基因OsKSL4在ABA处理后上调,这可能是ABA增强水稻防御反应的重要途径之一;JA信号途径的转录激活因子OsMYC2在BPH+ABA处理后下调,这可能是ABA与JA互作的关键基因。选取OsMYC2、OsABA8ox2和OsIA423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BPH+ABA处理后,OsMYC2表达量显着降低;ABA处理后OsABA8ox2表达量显着增加,OsIAA23显着下降,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相同,证明了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BPH+ABA处理后,OsMYC2差异表达并涉及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MAPK信号通路三条通路,表明O.sMYC2在植物激素互作和植物病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ABA和JA互作在水稻抗褐飞虱中的作用与对照相比,ABA、BPH+ABA处理后,ABA合成关键基因OsZEP表达量显着下降,OsNCED5表达量显着上升;ABA分解关键基因OsABA8ox1和OsABA8ox3表达量均显着上升;ABA受体基因OsPYL4表达量显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水稻上调ABA分解关键基因、下调ABA合成关键基因OsZEP及受体基因OsPYL4来应对高浓度的ABA胁迫。无褐飞虱取食时,ABA处理利于JA合成,JA转录抑制因子OsJAZ1表达量显着下降,ABA与JA有协同作用;BPH+ABA处理时,水稻ABA含量上升、JA含量下降,JA转录激活因子OsMYC2表达量显着下降,ABA与JA互作在水稻抗褐飞虱中具有拮抗作用。3.FLU处理水稻后对褐飞虱取食和生殖的影响氟啶草酮FLU是一种吡咯烷酮类除草剂,也是ABA生物合成抑制剂。褐飞虱取食15μmol/LFLU处理的感虫水稻品种TN1后,N4波持续时间(取食韧皮部汁液的时间)显着长于对照,但取食FLU处理的中抗水稻品种IR42后,N4波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褐飞虱取食FLU处理的两水稻品种后的生殖能力均无明显变化,但胼胝质沉积面积均显着下降。FLU促进褐飞虱在TN1上的取食行为,抑制TN1和IR42水稻叶鞘胼胝质沉积面积,降低水稻对褐飞虱的抗虫性,进一步验证了 ABA诱导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
尹萍[5](2019)在《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及其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调查了山东省种植的75个玉米品种上害虫和天敌的发生种类及数量,并进行了玉米抗虫性鉴定;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玉米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为科学利用作物抗性与天敌的协调性防治害虫提高指导,同时对于玉米的抗性利用以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蚜情指数/虫情指数鉴定了75个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发现玉米抗虫性会随品种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改变。高抗3种蚜虫(棉蚜、禾缢管蚜和玉米蚜)的玉米品种较多,高抗3种鳞翅目害虫(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的玉米品种较少。高抗桃蛀螟的有鑫丰388,高抗棉铃虫的有爱农001、爱农007和德迪336,未发现高抗亚洲玉米螟品种。2.所有玉米品种上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及天敌共35种,隶属于1门、2纲、7目、23科,其中害虫12种,天敌23种。害虫优势种为棉蚜、玉米蚜、禾缢管蚜、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天敌优势种为八斑鞘腹蛛、草间钻头蛛、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中华通草蛉和蚜小蜂。3.综合分析了75个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不同,其5个群落特征指数也不相同;生态优势度与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变化趋势相反;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的玉米品种,主要天敌的优势度更高,主要害虫的优势度相对更低。4.结合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因素,分析了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发现玉米田中天敌及害虫均呈现时序变化,且表现出一定的跟随现象。3种蚜虫主要在9月上旬危害较为严重;棉铃虫迁入较早,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发生稍晚。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的危害高峰期基本一致,均集中在9月中旬,9月下旬它们会同株危害玉米雌穗。5.不同玉米品种的益害比与虫情指数基本呈负相关,说明玉米抗虫性与天敌有协同控制害虫的作用。
安立昆[6](2018)在《玉米茉莉酸信号受体基因家族ZmCOIs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茉莉酸是植物体中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植物激素,由于其在植物生长生殖发育和抗逆性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植物激素研究的热点。冠菌素不敏感蛋白1(coronatine insensitive 1,COI1)是茉莉酸的信号受体。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的育种和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茉莉酸在玉米抗病虫害调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玉米也是研究性别决定的模式植物,在茉莉酸调控的花发育和性别决定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关于玉米茉莉酸的信号受体基因ZmmCOIs研究报道较少,玉米ZmCOIs与茉莉酸对玉米性别决定调控关系依然未知。所以研究玉米ZmCOIs对于研究玉米生长、生殖发育及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ZmCOIs基因及蛋白进行分析,并采用qPCR对ZmCOIs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将ZmCOIs分别转入拟南芥茉莉酸信号缺失突变体coi1-1中,研究ZmCOIs基因对coi1-1植株茉莉酸敏感性、育性、叶绿素含量、抗病性、抗虫性、受伤信号调控的恢复作用。根据4个ZmCOIs基因保守区域设计RNAi干扰片段,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将RNAi片段转入玉米中,降低玉米中ZmCOIs的表达以研究ZmCOIs与茉莉酸调控的玉米性别决定关系。最后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使用乌苯美司(Bestatin)处理拟南芥茉莉酸合成突变体aos、茉莉酸信号缺失突变体coi1-1、玉米茉莉酸合成突变体opr7opr8、玉米雄穗雌性化(tasselseed)突变体ts2、Ts3,专一性激活这些突变体的COI1信号途径,分析ZmCOIs在玉米性别决定调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MAIZEGDB(2015-2017)数据库提供的信息,玉米中存在4个COI1基因,分别为ZmCOI1a(GRMZM2G125411)、ZmCOI1b(GRMZM2G151536)、ZmCOI1c(GRMZM2G353209)和ZmCOI2(GRMZM2G079112)。将玉米 ZmCOIs蛋白序列与拟南芥AtCOI1进行对比发现,它们都包含1个F-box区域和13个富异亮氨酸LRR区域,ZmCOI2上有两个与JA-Ile作用的关键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很可能影响ZmCOI2功能。ZmCOI1a、ZmCOI1b、ZmCOI1c启动子区域上有较多的受茉莉酸和脱落酸诱导的元件。分子对接模拟发现冠菌素和JA-Ile无法与ZmCOI2的正常对接。(2)对来源于36个物种的COI1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单、双子叶植物的COI1各自形成一个聚类,说明单、双子叶植物的COI1相差很大,它们在单、双子叶植物的祖先分化时就随之发生分化。单子叶植物中的COI1分成两支,一支是COI1s,另一支是COI2,而双子叶植物中没有发现同源的COI2,这进一步说明COI2基因起源于COI1基因但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具有独特的功能。(3)在玉米不同部位中同种ZmCOIs的表达量基本相似,但是ZmCOI1a、ZmCODb的表达量远高于ZmCOI1c、ZmCOI2。在玉米中ZmCOIs受茉莉酸和脱落酸的诱导表达,这与在ZmCOIs启动子区域发现较多的受茉莉酸和脱落酸的诱导元件结果一致。(4)将ZmCOI1a、ZmCOI1b、ZmCOI1c、ZmCOI2分别转入拟南芥coi1-1突变体中,性状分析表明ZmCOI1a、ZmCOI1b、ZmCOI1c能恢复coi1-1的花药发育、对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和腐霉菌(Pythium aristosporum)的抗性、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抗性,也能提高coi-1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及受伤反应的JA依赖基因的表达。但ZmCOI2无法恢复coi1-1的突变性状说明ZmCOI2不具备拟南芥COI1基因的功能。(5)本研究将用于干扰ZmCOIs的RNAi干扰片段转入玉米中,通过qPCR检测发现在ZmCOIs-RNAi株系中ZmCOIs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ZmCOIs-RNAi株系中部分植株中一些花药出现畸形,并且对病虫抗性下降,但并没有发现这些株系出现雄穗雌性化性状。(6)本研究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对拟南芥茉莉酸合成缺失突变体aos和茉莉酸信号功能缺突变体失coi1-1,玉米雄穗雌性化突变体opr7opr8、ts2、Ts3进行研究。采用专一性激活植物COI1信号并与茉莉酸化学结构和合成无关的氨肽酶抑制剂乌苯美司Bestatin处理这些突变体,激活突变体中COI1信号途径以研究其育性及性别决定变化。经过Bestatin处理的aos突变体恢复了育性,而coi1-1突变体并未恢复育性。Bestatin处理的opr7opr8、ts2、Ts3都出现了节间极度缩短等与茉莉酸处理相同的表型,说明Bestatin成功激活了以上玉米突变体的ZmCOIs信号途径。但opr7opr8、ts2、Ts3的雄穗雌性化性状都未能恢复。相关报道发现外施茉莉酸却可以使opr7opr8、ts2雄花雌化性状恢复,而采用Bestatin激活opr7opr8、ts2的ZmCOIs信号途径并未使其雄花雌化性状恢复,说明茉莉酸使玉米opr7opr8、ts2雌化雄穗恢复正常的作用可能有相同机制。Ts3突变体雄穗雌化的机制与茉莉酸及ZmCOIs调控无关。
王学军,陈满峰,葛红,缪亚梅,汪凯华,顾春燕[7](2015)在《植物抗虫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主要介绍了植物抗虫性的主要机制和遗传基础,对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抗虫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抗虫性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与展望。
郭井菲,何康来,王振营[8](2014)在《玉米对钻蛀性害虫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钻蛀性害虫是玉米生产上为害最重的害虫,其为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农药的应用和Bt抗虫玉米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玉米钻蛀性害虫的为害,但随着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人们对转Bt玉米的食用和环境安全的担心,利用玉米自身的抗虫性控制钻蛀性害虫为害显得尤为重要。玉米对钻蛀性害虫的抗虫机制主要涉及玉米次生代谢产物和细胞壁结构成分等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茎秆外表皮穿刺强度等物理结构特性等。本文从生理生化特性和物理结构特性方面总结了玉米抗虫性机制,并针对玉米抗虫机制的研究现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培育抗性品种以及钻蛀性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曹贺贺[9](2014)在《小麦对麦长管蚜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研究》文中指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是小麦上的重大害虫,为了寻找新的防治小麦蚜虫的方法,本论文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生性和耐害性,以及不同化学诱导物诱导小麦对麦长管蚜寄主偏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首先,发现对麦长管蚜有抗生性的的小麦品种小偃22同时对此蚜虫的生长耐害性也较高。麦长管蚜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的寄主偏好性差异不大。刺探电位图谱结果显示,小偃22对麦长管蚜抗性因子存在于小麦的韧皮部。麦长管蚜在小偃22上平均和总的取食时间比在感蚜品种上明显缩短。这可能是因为小偃22韧皮部具有拒食物质或者韧皮部封闭反应较强烈。小偃22在蚜虫危害后仍能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可能是由于蚜虫在此品种上取食减少,移除的光合同化产物也较少。然而,麦长管蚜危害对小麦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和小麦抗蚜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植物防御信号物质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处理小麦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影响不显着,但对蚜虫寄主选择和取食行为有显着影响。和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处理组相比,蚜虫更喜欢对照处理植物。刺探电位图谱显示,麦长管蚜在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植物上刺探次数明显增加,首次刺探时间显着缩短。蚜虫在水杨酸处理的植物上唾液分泌时间显着延长,而平均取食时间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可能诱导小麦叶肉中产生对蚜虫驱避的物质,而水杨酸可能加强小麦韧皮部封闭反应。Beta-氨基丁酸灌根处理小麦苗可显着降低麦长管蚜体重增长,且其效果和使用浓度成正比。然而,beta-氨基丁酸处理小麦并未影响麦长管蚜寄主偏好和取食行为,说明beta-氨基丁酸处理并未引起小麦产生对麦长管蚜拒食或驱避性物质。处理组小麦韧皮部汁液中beta-氨基丁酸含量比对照组显着升高,且升高幅度和beta-氨基丁酸使用浓度成正比。Beta-氨基丁酸灌根对麦长管蚜抗性至少持续7天;而处理10天后,小麦韧皮部汁液中beta-氨基丁酸含量仍比对照组高,说明植物对beta-氨基丁酸的降解较为缓慢。将beta-氨基丁酸加入蚜虫人工饲料中发现beta-氨基丁酸对麦长管蚜有直接毒害作用,且毒害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本文从小麦对蚜虫的组成和诱导抗性两方面研究小麦对蚜虫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小偃22通过限制麦长管蚜取食韧皮部汁液同时实现对蚜虫的抗生性和生长耐害性;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在诱导小麦对麦长管蚜抗生性效果不明显,但可以显着降低蚜虫对处理小麦的选择偏好;而beta-氨基丁酸介导的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很可能是由于此氨基酸对蚜虫的直接毒害作用。本研究探索了植物抗蚜性的可能机制,以期为害虫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邹灵平,方婷婷,蒲桂林,蔡青年[10](2011)在《麦类作物与蚜虫互作生化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一直是昆虫进化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了解这种互作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植物-昆虫的协调进化以及有效地管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本文简要地概述了麦类作物主要防御性次生化合物对蚜虫的防御作用,麦类作物体内防御酶与其抗蚜性关系,以及蚜虫对植物防御的反应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深入研究麦类作物与蚜虫互作生化机制的意义和前景。
二、氧肟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肟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茶小绿叶蝉唾液介导茶树抗虫防御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植物的抗虫性机制 |
1.2.1 组成型抗性 |
1.2.2 诱导型抗性 |
1.3 茉莉酸与水杨酸在诱导抗性中的作用 |
1.3.1 茉莉酸在诱导抗性中的作用 |
1.3.2 水杨酸在诱导抗性中的作用 |
1.4 刺吸式口器昆虫唾液成分在介导植物诱导防御中的作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材料培养与处理方式 |
2.3 叶蝉取食选择性生测 |
2.4 茶树相关抗性酶活性测定 |
2.4.1 茶树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2.4.2 茶树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 |
2.4.3 茶树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4.4 茶树叶片激素含量测定 |
2.5 茶树与茶小绿叶蝉总RNA提取与逆转录 |
2.5.1 茶树与茶小绿叶蝉总RNA提取 |
2.5.2 RNA逆转录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7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总蛋白提取与蛋白含量测定 |
2.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9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
2.10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胰蛋白酶克隆与表达 |
2.10.1 Eosep基因克隆 |
2.10.2 Eosep基因原核表达 |
2.11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与虫害处理对茶树抗虫性的影响 |
3.1.1 实验处理方式可行性验证 |
3.1.2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与虫害处理对其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
3.1.3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与虫害处理对茶树生理生化的影响 |
3.1.4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与虫害处理对茶树抗性相关基因的影响 |
3.1.5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匀浆液与虫害处理对茶树叶片激素的影响 |
3.2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质谱结果与分析 |
3.3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分泌蛋白的初筛以及对茶树抗虫性影响验证 |
3.3.1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分泌蛋白初筛 |
3.3.2 三种商业化蛋白纯品对茶树抗虫性的影响 |
3.4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胰蛋白酶克隆与表达 |
3.4.1 茶小绿叶蝉Eosep基因克隆 |
3.4.2 Eosep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3 Eosep原核表达 |
3.4.4 Eosep重组蛋白分离、纯化与抗体制备 |
3.5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胰蛋白酶对茶树抗虫性的影响 |
3.5.1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胰蛋白酶对茶树生理生化的影响 |
3.5.2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胰蛋白酶对茶树抗性相关基因的影响 |
4 总结与展望 |
4.1 结论与讨论 |
4.1.1 茶小绿叶蝉唾液可以介导茶树茉莉酸信号调控的抗虫防御 |
4.1.2 茶小绿叶蝉唾液腺中存在诱导茶树抗虫反应的分泌蛋白 |
4.2 创新之处 |
4.3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与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田主要害虫研究概况 |
1.1.1 甜菜夜蛾 |
1.1.2 桃蛀螟 |
1.1.3 亚洲玉米螟 |
1.1.4 棉铃虫 |
1.1.5 蚜虫类 |
1.2 玉米田主要天敌研究概况 |
1.2.1 捕食性天敌 |
1.2.2 寄生性天敌 |
1.3 作物抗虫性研究概况 |
1.3.1 作物抗虫性机制 |
1.3.2 抗螟性鉴定 |
1.3.3 抗蚜性鉴定 |
1.4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试验设计 |
2.2 试验材料 |
2.2.1 参试玉米品种及选育单位 |
2.2.2 参试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 |
2.3 调查方法 |
2.4 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标准 |
2.5 玉米田节肢动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分析 |
2.5.1 玉米田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2.5.2 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 |
3.1.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抗虫性鉴定 |
3.1.2 不同玉米品种穗期抗虫性鉴定 |
3.1.2.1 抗桃蛀螟分析 |
3.1.2.2 抗亚洲玉米螟分析 |
3.1.2.3 抗棉铃虫分析 |
3.1.2.4 抗禾缢管蚜分析 |
3.1.2.5 抗玉米蚜分析 |
3.1.2.6 抗棉蚜分析 |
3.2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抗虫性鉴定 |
3.2.1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穗虫的抗性级别 |
3.2.2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蚜虫的抗性级别 |
3.3 不同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与抗虫性分析 |
3.4 玉米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1 玉米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2 玉米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2.1 玉米穗期鳞翅目害虫幼虫种群动态 |
3.4.2.2 玉米穗期蚜虫类种群动态 |
3.5 玉米田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3.5.1 蜘蛛类种群动态 |
3.5.2 瓢虫类种群动态 |
3.5.3 草蛉类种群动态 |
3.5.4 寄生蜂类种群动态 |
3.5.5 食虫蝽类种群动态 |
3.5.6 食蚜蝇类种群动态 |
3.6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相对多度 |
3.6.1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
3.6.2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相对多度分析 |
3.6.3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的优势度及优势种 |
3.7 不同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分析 |
4.2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 |
4.3 玉米害虫发生规律及天敌跟随现象 |
4.4 抗虫品种在玉米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脱落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BA在植物抗虫性的作用 |
2 ABA与其它激素的互作及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 |
3 展望 |
(4)脱落酸、茉莉酸处理的水稻转录组学分析及其抗褐飞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ABA在植物病害中的作用 |
3. ABA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 |
3.1 植物抗虫性 |
3.2 ABA诱导植物抗虫性 |
4. ABA与其它激素的互作及在植物抗虫中的作用 |
4.1 ABA与JA互作 |
4.2 ABA与ET互作 |
4.3 ABA与SA互作 |
4.4 ABA与GA互作 |
5. 氟啶草酮(ABA合成抑制剂)在植物抗逆境中的作用 |
6.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 |
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褐飞虱取食脱落酸和茉莉酸处理的水稻转录组学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水稻 |
2.2 ABA、JA及褐飞虱处理 |
2.3 R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
2.4 差异基因的筛选与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组测序 |
3.2 差异表达分析 |
3.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 |
3.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5 转录因子分析 |
3.6 实时定量PCR验证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脱落酸和茉莉酸互作在水稻抗褐飞虱中的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 |
2.1.1 溶液配置 |
2.1.2 基于LC-MS的植物激素分析方法建立 |
2.1.3 样品处理 |
2.2 实时定量PCR |
2.2.1 水稻处理 |
2.2.2 RNA提取 |
2.2.3 反转录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BA、JA施用后水稻中的激素含量测定 |
3.1.1 标准曲线 |
3.1.2 植物激素含量 |
3.2 ABA及J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 |
3.2.1 ABA分解和合成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2.2 JA转录抑制因子JAZ、转录因子OsMYC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2.3 ABA受体基因OsPYL4的相对表达量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氟啶草酮处理水稻后对褐飞虱取食和生殖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水稻 |
2.1.2 供试虫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褐飞虱取食行为的EPG分析 |
2.2.2 FLU处理水稻后对褐飞虱产卵期和产卵量的影响 |
2.2.3 卵巢解剖 |
2.2.4 褐飞虱取食FLU处理的水稻Nlvg表达的变化 |
2.2.5 FLU处理的水稻胼胝质沉积面积变化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褐飞虱取食FLU处理的水稻后取食行为的EPG分析 |
3.1.1 FLU处理的TN1对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
3.1.2 FLU处理的IR42对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
3.2 FLU处理的水稻对褐飞虱雌虫生殖的影响 |
3.3 FLU处理水稻对胼胝质沉积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1. 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及其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主要害虫简介 |
1.1.1 甜菜夜蛾 |
1.1.2 桃蛀螟 |
1.1.3 亚洲玉米螟 |
1.1.4 棉铃虫 |
1.1.5 蚜虫类 |
1.2 玉米害虫防治现状 |
1.2.1 农业防治 |
1.2.2 诱杀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2.4 生物防治 |
1.3 抗虫性研究 |
1.3.1 抗螟性研究 |
1.3.2 抗蚜性鉴定 |
1.4 作物抗虫性机制研究 |
1.4.1 物理性状 |
1.4.2 次生代谢物质 |
1.5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
1.6 作物抗虫性—天敌协调控制害虫作用研究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调查方法 |
2.4 玉米品种选育单位 |
2.5 供试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 |
2.6 玉米抗虫性鉴定标准 |
2.7 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 |
3.1.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抗虫性鉴定 |
3.1.2 不同玉米品种穗期抗虫性鉴定 |
3.1.2.1 抗桃蛀螟分析 |
3.1.2.2 抗亚洲玉米螟分析 |
3.1.2.3 抗棉铃虫分析 |
3.1.2.4 抗棉蚜分析 |
3.1.2.5 抗禾缢管蚜分析 |
3.1.2.6 抗玉米蚜分析 |
3.2 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抗虫性 |
3.3 不同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与抗虫性分析 |
3.4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相对多度 |
3.4.1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
3.4.2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相对多度分析 |
3.4.3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的优势度及优势种 |
3.5 不同玉米品种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3.6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3.6.1 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6.2 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6.2.1 3种鳞翅目穗虫幼虫种群动态 |
3.6.2.2 蚜虫类种群动态分析 |
3.6.3 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3.6.3.1 蜘蛛类种群动态分析 |
3.6.3.2 草蛉类种群动态 |
3.6.3.3 瓢虫类种群动态 |
3.6.3.4 赤眼蜂种群动态 |
3.7 玉米抗虫性与蜘蛛—害虫益害比的关系 |
3.7.1 不同抗性级别玉米品种主要害虫与蜘蛛的种群动态 |
3.7.2 不同玉米田蜘蛛与害虫类群的益害比 |
4 讨论 |
4.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 |
4.2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优势种 |
4.3 抗虫玉米品种的选育 |
4.4 玉米害虫综合防治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玉米茉莉酸信号受体基因家族ZmCOIs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列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茉莉酸研究进展 |
1.1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 |
1.2 茉莉酸的信号传导 |
1.3 茉莉酸的生理学功能 |
1.3.1 茉莉酸对植物生殖生长的调控作用 |
1.3.2 茉莉酸对植物抗逆的调控作用 |
1.3.3 茉莉酸诱导植物花青素积累 |
1.3.4 茉莉酸的其他生理学功能 |
2 COI1基因研究进展 |
3 茉莉酸化学遗传学研究进展 |
4 玉米花发育研究进展 |
4.1 玉米花序结构及发育 |
4.2 玉米性别决定过程 |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ZmCOI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玉米COI1同源基因搜索 |
2.2 ZmCOIs蛋白特性分析 |
2.3 ZmCOIs启动子元件分析 |
2.4 ZmCOIs同源进化分析 |
2.5 ZmCOIs蛋白序列分析及分子对接模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ZmCOIs基因基本信息 |
3.2 ZmCOI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1 ZmCOIs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3.2.2 ZmCOIs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 |
3.2.3 ZmCOIs蛋白信号肽预测 |
3.2.4 ZmCOIs蛋白跨膜区结构预测 |
3.2.5 ZmCOIs蛋白互作蛋白预测 |
3.2.6 ZmCOIs启动子功能元件预测 |
3.2.7 ZmCOIs同源进化分析 |
3.2.8 ZmCOIs蛋白序列分析及分子对接模拟 |
4 讨论 |
第三章 ZmCOIs表达模式分析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2.1 材料处理 |
2.1.1 玉米种植 |
2.1.2 激素配制及处理 |
2.2 RNA提取及cDNA合成 |
2.3 荧光定量qPCR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ZmCOIs在玉米不同部位中的表达 |
3.2 植物激素对ZmCOIs表达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ZmCOIs在拟南芥coi1-1中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ZmCOIs基因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载体菌株 |
1.3 仪器和试剂 |
1.4 主要培养基 |
2 方法 |
2.1 ZmCOIs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2.1.1 玉米DNA提取 |
2.1.2 PCR扩增ZmCOIs基因 |
2.1.3 PCR产物回收 |
2.1.4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CaCl_2法) |
2.1.5 大肠杆菌质粒转化 |
3 ZmCOIs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1 ZmCOIs的cDNA序列克隆 |
3.1.1 玉米RNA提取及cDNA合成 |
3.1.2 PCR克隆目的基因 |
3.2 Gateway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
3.2.1 重组质粒提取 |
3.2.2 BP反应 |
3.2.3 LR反应 |
4 结果与分析 |
4.1 ZmCOIs基因测序结果 |
4.1.1 ZmCOIs基因gDNA测序 |
4.1.2 ZmCOIs基因cDNA测序 |
4.2 ZmCOIs植物表达载体鉴定 |
4.2.1 BP反应重组质粒鉴定 |
4.2.2 LR反应重组质粒鉴定 |
第二节 ZmCOIs转化拟南芥coi1-1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载体和菌株 |
1.3 仪器和试剂 |
1.4 主要培养基 |
2 方法 |
2.1 拟南芥coi1-1突变体基因型鉴定 |
2.2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拟南芥 |
2.2.1 农杆菌培养及转化 |
2.2.2 抗性植株筛选 |
2.2.3 转基因拟南芥鉴定 |
2.2.4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分析 |
2.2.5 转基因拟南芥茉莉酸敏感性分析 |
2.2.6 转基因拟南芥抗病性分析 |
2.2.7 转基因拟南芥抗虫性分析 |
2.2.8 转基因拟南芥叶绿素含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目的载体农杆菌鉴定 |
3.2 拟南芥coi1-1突变体基因型鉴定 |
3.3 转基因拟南芥检测 |
3.3.1 转基因拟南芥GUS染色鉴定 |
3.3.2 转基因拟南芥PCR鉴定 |
3.3.3 转基因拟南芥半定量RT-PCR检测 |
3.4 转基因拟南芥育性恢复鉴定 |
3.5 转基因拟南芥对茉莉酸敏感性恢复 |
3.6 转基因拟南芥抗病性恢复 |
3.6.1 灰霉菌抗性恢复 |
3.6.2 腐霉菌抗性恢复 |
3.7 转基因拟南芥抗虫性恢复 |
3.8 转基因拟南芥叶绿素含量恢复 |
4 讨论 |
第三节 ZmCOIs对coi1-1受伤反应调控分析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2 方法 |
2.1 拟南芥种植及处理 |
2.2 拟南芥受伤诱导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五章 玉米中ZmCOIs的RNAi干扰效应研究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载体菌株 |
1.3 仪器和试剂 |
1.4 主要培养基 |
2 方法 |
2.1 RNA干扰载体构建 |
2.2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转化 |
2.2.1 农杆菌液制备及转化 |
2.2.2 ZmCOIs-RNAi植株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2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与ZmCOIs-RNAi植株检测 |
3.2.1 农杆菌鉴定与玉米遗传转化 |
3.2.2 ZmCOIs-RNAi植株鉴定 |
3.2.3 ZmCOIs-RNAi植株中ZmCOIs表达水平 |
3.3 ZmCOIs-RNAi植株雄花序特征 |
3.4 ZmCOIs-RNAi植株抗虫性分析 |
3.5 ZmCOIs-RNAi植株对腐霉菌抗性分析 |
4 讨论 |
第六章 茉莉酸调控玉米性别决定的化学遗传学研究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主要培养基 |
2 方法 |
2.1 Bestatin与ZmCOIs的分子对接模拟 |
2.2 拟南芥对Bestatin敏感性分析 |
2.3 Bestatin对拟南芥突变体aos和coi1-1育性恢复影响 |
2.4 Bestatin对玉米突变体opr7opr8、ts2、Ts3雄花序性别决定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estatin与ZmCOIs的分子对接模拟 |
3.2 Bestatin对拟南芥生长影响 |
3.3 Bestatin对coi1-1和aos突变体育性影响 |
3.4 Bestatin对opr7opr8、ts2、Ts3表型影响 |
4 讨论 |
结论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本课题资助项目 |
发表研究论文 |
致谢 |
(8)玉米对钻蛀性害虫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抗虫性鉴定方法 |
1.1 田间鉴定方法 |
1.2 室内鉴定方法 |
2 玉米对钻蛀性害虫的抗性机制 |
2.1 玉米抗虫的生理生化机制 |
2.1.1 玉米次生代谢物质 |
2.1.2 细胞壁化学组分 |
2.2 玉米抗虫的物理形态结构 |
3 问题与展望 |
(9)小麦对麦长管蚜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防御昆虫概述 |
1.1.1 几个相关术语 |
1.1.2 信号识别 |
1.1.3 信号传导 |
1.1.4 防御反应 |
1.2 植物与刺吸式口器昆虫的互作 |
1.2.1 植物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防御 |
1.2.2 刺吸式口器昆虫对植物的适应 |
1.2.3 刺探电位研究技术 |
1.3 化学诱导植物防御研究 |
1.3.1 化学诱导植物抗病 |
1.3.2 化学诱导植物抗虫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生性和耐害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诱导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Beta-氨基丁酸诱导小麦抗蚜的效果和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麦类作物与蚜虫互作生化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作物抗性对昆虫的影响 |
2 麦类作物体内次生化合物对蚜虫的防御作用 |
2.1 酚类化合物 |
2.2 生物碱 |
2.3 非蛋白氨基酸 |
3 植物防御酶与麦类作物抗蚜性 |
3.1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
3.2 多酚氧化酶 (PPO) 与过氧化物酶 (POD) |
4 蚜虫对植物次生化合物的反应 |
4.1 细胞色素P450 |
4.2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s) |
4.3 羧酸酯酶 |
4.4 氧化还原酶类 |
5 前景与展望 |
四、氧肟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小绿叶蝉唾液介导茶树抗虫防御及其机理的研究[D]. 罗智捷.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2]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与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D]. 范晓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3]脱落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丁旭,黄茜,邓沁宇,吴进才,刘井兰. 环境昆虫学报, 2019(04)
- [4]脱落酸、茉莉酸处理的水稻转录组学分析及其抗褐飞虱机制研究[D]. 丁旭. 扬州大学, 2019(02)
- [5]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及其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D]. 尹萍.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玉米茉莉酸信号受体基因家族ZmCOIs功能研究[D]. 安立昆.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7]植物抗虫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王学军,陈满峰,葛红,缪亚梅,汪凯华,顾春燕. 现代农药, 2015(03)
- [8]玉米对钻蛀性害虫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J]. 郭井菲,何康来,王振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06)
- [9]小麦对麦长管蚜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研究[D]. 曹贺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麦类作物与蚜虫互作生化机制研究进展[J]. 邹灵平,方婷婷,蒲桂林,蔡青年.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