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格孢毒素致病机制及钝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链格孢毒素致病机制及钝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一、芸薹链格孢毒素致病机理及钝化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雨[1](2021)在《转录因子BoaMYB51和BoaBIM1调控芥蓝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机理及其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芥子油苷是一类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含氮含硫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芥子油苷的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帮助植物抵御病原菌侵袭、防御昆虫及提高自身免疫,而且其自身及降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芸薹属蔬菜是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芥子油苷在芸薹属蔬菜中含量丰富,其不仅影响芸薹属蔬菜的风味和营养,而且在抵御蔬菜重要病害如黑斑病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芥子油苷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网络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而在作物中研究较少。我国特产的甘蓝类蔬菜——芥蓝中芥子油苷种类和含量丰富,是芸薹属蔬菜中研究芥子油苷代谢调控网络的良好材料。本论文以芥蓝为材料,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等手段探究了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途径的转录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VIGS沉默BoaMYB51降低了芥蓝黑斑病抗性。本论文中利用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获得了转录因子BoaMYB51基因沉默材料。通过接种芸薹链格孢孢子悬浮液进行侵染发现,BoaMYB51-VIGS的芥蓝叶片接种后菌斑面积及菌斑溶于水后的孢子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叶片。结果表明,在芥蓝响应芸薹链格孢侵染的过程中,BoaMYB51参与正向调控芥蓝对黑斑病的抗性。2.BoaMYB51过表达促进芥蓝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合成。为了验证芥蓝中BoaMYB51的功能,通过遗传转化和VIGS技术获得了芥蓝BoaMYB51转基因材料和基因沉默材料。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各吲哚族芥子油苷组分的含量在BoaMYB51基因沉默材料中均显着低于对照,而在芥蓝BoaMYB51基因过表达材料中均显着高于对照。相对应的,芥子油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BoaMYB51基因沉默材料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BoaCYP79B2、BoaCYP79B3、BoaCYP83B1等均受到显着下调,而在BoaMYB51基因过表达材料中则显着上调。以上结果表明,BoaMYB51正向调控芥蓝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3.bHLH类转录因子BoaBIM1与BoaMYB51互作。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芥蓝cDNA文库,筛选到30个可能与BoaMYB51存在互作关系的蛋白,其中包括转录因子、核定位的调控蛋白、参与蛋白调控的蛋白以及功能未知的蛋白。之后对鉴定到的bHLH类转录因子BoaBIM1与BoaMYB51进行了酵母双杂交点对点验证,以及pull-down实验的进一步蛋白互作验证。在芥蓝中,共鉴定到两个BoaBIM1基因,氨基酸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BoaBIM1与At BIM1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对BoaBIM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其定位于细胞核中。芥蓝不同组织器官及芥蓝幼苗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BoaBIM1在嫩叶、花、茎和根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角果中表达量很低。除此之外,芥蓝各组织器官中BoaBIM1.1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BoaBIM1.2。4.BoaBIM1转录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为了验证芥蓝中BoaBIM1的功能,利用VIGS基因沉默技术获得了BoaBIM1-VIGS的芥蓝材料。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BoaBIM1-VIGS芥蓝株系中吲哚族芥子油苷各组分的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相比于对照,BoaBIM1-VIGS芥蓝植株中吲哚族芥子油苷重要转录因子BoaMYB51.1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而BoaMYB51.2的基因表达量则没有明显变化;吲哚族芥子油苷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其中以BoaCYP79B2.2和BoaSUR1.1下降最为显着。通过农杆菌浸花法获得了拟南芥BoaBIM1基因过表达植株,进一步测定了芥子油苷含量和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在BIM1及其同源基因都缺失的三突突变体bim123中,各吲哚族芥子油苷组分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而BoaBIM1.1过表达株系Col-035S:BoaBIM1.1和BoaBIM1.2过表达株系Col-035S:BoaBIM1.2中各吲哚族芥子油苷组分含量都显着高于野生型。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突变体bim123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重要调节基因At MYB51及合成基因CYP79B2、CYP79B3、CYP83B1、CYP81F2、SUR1表达量均显着下降,而BoaBIM1过表达植株中则显着升高。说明在拟南芥中BIM1对吲哚族芥子油苷途径相关的基因有正向调控作用。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BIM1能够直接结合到吲哚族芥子油苷合成基因CYP79B2、CYP79B3、CYP83B1、CYP81F2启动子的E-box上发挥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在芥蓝中揭示了BoaMYB51转录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合成的机制,并发现其正向调控芥蓝对黑斑病的抗性;筛选到BoaMYB51的互作蛋白——bHLH类转录因子BoaBIM1,发现BoaMYB51和BoaBIM1可能形成蛋白复合体,共同转录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芸薹属蔬菜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代谢调控网络和生物学功能,也为芸薹属蔬菜重要真菌病害黑斑病的控制提供了新的策略。

郭鹏诚[2](2021)在《烟草赤星病抗性候选基因筛选及功能分析》文中认为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赤星病严重危害烟草叶片的品质和产量,发掘抗病基因、培育抗赤星病新品种是防治赤星病的有效措施。课题组前期通过QTL定位到了一个烟草抗赤星病主效位点,位于24号染色体。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差异位点分析和接种赤星病后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筛选了可能的候选基因,并利用转基因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在目标区段内共得到注释基因64个,根据重测序数据对不同抗感品种进行分析,共筛选到14个基因在基因编码区或基因上游3 Kb序列内存在差异,其中2个基因在编码区发生了错义突变,12个基因在上游3 Kb序列内存在SNP或In Del。接种赤星病后,对抗性品种净叶黄和感性品种NC82中差异基因进行表达量检测,发现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结果,确定了3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分别命名为NtPMEI、NtWRKY11、NtPHGPx。二、克隆得到了NtPMEI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NtPMEI基因与拟南芥中的At PMEI和At PMEI6亲缘关系较近。NtPMEI基因在烟草叶片中表达量较高,且在NC82叶片中的表达量要高于净叶黄叶片。分别创制了NtPMEI基因在净叶黄和NC82品种间的过表达和基因敲除材料,并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发现,在抗病品种净叶黄中,过表达材料病斑直径显着高于野生型;而在感病品种NC82中,敲除材料的病斑明显减小,表明NtPMEI基因负向调控烟草对赤星病的抗性。三、克隆得到了NtWRKY1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NtWRKY11基因与拟南芥中的At WRKY11和At WRKY17亲缘关系较近。对净叶黄和NC82不同组织间NtWRKY1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发现,NtWRKY11主要在茎和叶中表达,而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并且在各个组织间,均是NC82的表达量高于净叶黄。获得了NtWRKY11基因在净叶黄中的过表达材料,并进行了赤星病抗性鉴定,结果发现,净叶黄过表达材料病斑直径并未出现明显变化,NC82过表达材料病斑直径减小,表明NtWRKY11可能与烟草对赤星病的抗性有关。四、克隆得到了NtPHGPx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和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发现,NtPHGPx中含有GPx家族的保守结构域,预测行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功能,与NtPHGPx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马铃薯中和番茄中的PHGPx。NtPHGPx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茎中表达最低。获得了NtPHGPx基因在净叶黄中的过表达和敲除突变体。

沈钰森,王建升,盛小光,赵振卿,虞慧芳,顾宏辉[3](2021)在《十字花科植物黑斑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十字花科植物黑斑病是由死体营养型致病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侵染引起的重要病害之一。链格孢菌侵染植物的过程,首先通过释放毒素诱导侵染处植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再通过细胞壁降解酶分解死亡的细胞。同时,植物也会通过激发先天性免疫反应,调节植物内源激素和植物抗毒素等分子抵御病菌的侵染。本文重点综述了链格孢菌侵染十字花科植物过程中,双方在基因组(致病和抗病基因)、转录组(调控因子)、代谢组(毒素和抗毒素)和蛋白组(酶类)等方面的相关变化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培育抗黑斑病的十字花科蔬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吕卉[4](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盖云鹏[5](2019)在《链格孢菌比较基因组及bZIP转录因子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柑橘褐斑病是柑橘上的重要病害,可引起大量落叶、落果、枯梢等严重问题。柑橘褐斑病菌可分泌一种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 Selective Toxins,HSTs)-ACT毒素,只专化性为害特定基因型的橘、葡萄柚、杂交橘橙或橘柚。病菌分生孢子在萌发时即可产生ACT毒素,这些毒素进入细胞后破坏其质膜系统,引起电解质渗漏和细胞死亡,然后从死亡的寄主细胞获取营养而生长。目前对柑橘褐斑病的病原种类尚有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柑橘品种上分离的78个链格孢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分析。转录因子又称为反式作用元件,其DNA结合域能与特定的靶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产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调控靶基因时空表达,调控生命活动。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真核生物特有的DNA结合域氨基端富含碱性氨基酸,羧基端含有亮氨酸拉链的转录因子家族。虽然bZI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在一些真菌有所报道,但在链格孢属真菌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了柑橘褐斑病菌Z7菌株中的所有bZIP转录因子,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其中13个bZIP转录因子基因,并进行了初步的表型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 bZIP21(AaMet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比较了 AaMetR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Z7转录组,预测了 AaMetR调控真菌甲硫氨酸代谢途径的靶基因并敲除验证,初步阐明了 AaMetR调控真菌甲硫氨酸合成机理。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一、柑橘相关的链格孢菌比较基因组分析本研究对柑橘叶片上分离的67株对柑橘叶片有致病性、10株对柑橘叶片无致病性、5株致病性尚不确定的链孢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为33036879bp~34687595bp,scaffolds 数量为 111~443 个,GC 含量为 50.87%~51.31%,共编码12159~12585个基因、130~142个tRNA基因、11~15个rRNA基因、25~37个次级代谢物基因簇。次级代谢物基因簇主要包括非核糖体肽合酶(nrps)、聚酮合酶Ⅰ(tlpks)、聚酮合酶Ⅱ(t2pks)、聚酮合酶Ⅲ(t3pks)、萜烯(terpenes)、羊毛硫多肽(lanthipeptide)、脂肪酸(fatty acid)等,其中,非核糖体肽合酶(nrps)和聚酮合酶Ⅰ(tlpks)在致病菌株中的数量明显高于非致病菌株,暗示这两类基因簇可能与链格孢菌的致病性有关。我们还发现致病菌株的基因组大小和编码基因数量都显着高于非致病菌株,原因可能是致病菌株多一条携带多拷贝ACT毒素基因簇的非必需染色体(conditionally dispensable chromosome,CDC)。本研究首次将Z7基因组拼接成接近染色体水平,包括10条核心染色体和一条非必需染色体(CDC)。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柑橘褐斑病菌至少包括3个完全不同种类的链格孢菌:A.alterna、A.gaisen和A.tangelonis。碳水化合物酶(CAZymes)分析表明柑橘上分离的链格孢菌包含了 290~299个糖苷水解酶(GHs),110~116个糖基转移酶(GTs),24~26个多糖裂解酶(PLs),168~181个碳水化合物酯酶(CEs),152~160个辅酶(AAs)和67~76个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酶类(CBM)。由于这些碳水化合物酶的种类和数量在柑橘褐斑病菌株与非致病型链格孢菌中无显着差异,因此推测碳水化合物酶与柑橘褐斑病菌的致病性无关联性。二、柑橘褐斑病菌bZIP转录因子的鉴定和功能分析本课题利用HMMER3.0软件,通过bZIP保守域全蛋白序列鉴定了柑橘褐斑病菌所有bZIP转录因子,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了其中13个bZIP转录因子,比较分析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的表型发现:(1)在营养生长方面,突变体△bZIP17(7(Atf1)、△bZIP22和△bZIP24生长速率减慢;突变体△bZIP19(Hac1)和△bZIP21(MetR)气生菌丝减少;突变体△bZIP14菌丝在MM培养基生长稀疏。(2)在分生孢子的产生方面,突变体△AaMetR不产孢;突变体△bZIP24产孢量下降。(3)在致病性方面,突变体△bZIP23(AaAP1)致病力下降;突变体△AaMetR致病性丧失。(4)在真菌抗氧化胁迫方面,突变体△AaAP和和△AaMetR对氧化胁迫的敏感性增加。(5)突变体△AaMetR为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AaMetR对链格孢的营养生长、致病、产孢、黑色素形成、抗氧化胁迫及气生菌丝形成等诸多生物学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并由此推测甲硫氨酸是柑橘褐斑病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保障。三、AaMetR调控甲硫氨酸代谢机制研究通过柑橘褐斑病菌野生型和△AaMetR的转录组测序,发现956个基因在突变体△AaMetR上调,1086个基因在△AaMetR下调。KEGG PATHWAY分析表明,共有79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定位于KEGG途径,包括13个DEGs定位在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途径,有趣的是,其中12个DEGs在△AaMetR上调。本研究敲除了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途径上调的5个DEGs,包括AaMetB、AaMetC、AaMetE、AaMsrC和AaMetX,发现突变体△AaMetE、△AaMsrC与野生型无差异;突变体△AaMetB、△AaMetC和△AaMetX为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和高半胱氨酸营养缺陷型,但不是半胱氨酸营养缺陷型;而AAaMetR不仅是甲硫氨酸和高半胱氨酸营养缺陷型,还是半胱氨酸营养缺陷型。AaMetC是真菌甲硫氨酸合成A途径的关键基因,催化胱硫醚合成高半胱胺酸;AaMetB和AaMetX是真菌甲硫氨酸合成B途径的关键基因,AaMetB催化O-乙酰高丝氨酸合成高半胱胺酸或胱硫醚,AaMetX催化高半胱胺酸合成O-乙酰高丝氨酸。有趣的是,突变体△AaMetB、△AaMetC和△AaMetX对氧化胁迫不敏感,△AaMetR对氧化胁迫敏感,表明AaMetR是调控真菌甲硫氨酸合成的关键调控因子,在还可能影响柑橘褐斑病菌对氧化胁迫的抵抗反应。

林春花,彭建华,刘先宝,时涛,蔡吉苗,黄贵修[6](2010)在《10种无机盐对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粗毒素的钝化》文中研究表明以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及其产生的粗毒素为供试材料,研究了10种无机盐对多主棒孢菌株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对其粗毒素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CuSO4.5H2O、FeCl3和FeSO4.6H2O在2~5mg/mL浓度范围内对多主棒孢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孢子萌发都有很强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孢子萌发率为0。KMnO4在0.5~5 mg/mL浓度范围内能够完全抑制孢子的萌发,而1~5 mg/mL浓度范围内却促进菌丝的生长。KMnO4和FeCl3在浓度为0.5 mg/mL时对该毒素均有很强的钝化作用,萎蔫指数分别为2.04%和3.97%。

陈景鹏[7](2010)在《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寄主的致病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用改良的Richard培养液培养小麦纹枯病菌(Rhizotonia cerealis),并采用不同方法提取病菌毒素。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将小麦纹枯病菌培养滤液于60℃旋转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5,加等体积甲醇、离心去沉淀,60℃旋转蒸发去甲醇。将水相用乙酸乙酯和氯仿分别先后对培养滤液进行萃取,溶剂用量均为滤液体积的1.5倍,合并有机相,50℃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得到小麦纹枯病菌的粗毒素。粗毒素经硅胶柱层析,用不同洗脱剂洗脱,每种洗脱剂共收集40瓶洗脱液,将含活性成分最多的瓶号收集液合并定为精毒素。对收集液进行毒素活性检测,表明去离子水洗脱毒素的作用较好,其毒素对小麦幼根生长的抑制率达40.9%。不同方法提取的粗毒素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曲线,吸收峰在190-230nm左右。薄层色谱分析表明该毒素为有机酸类物质。以粗毒素接种小麦叶鞘后,接种部位出现类似病害症状的坏死斑;粗毒素对小麦胚根的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93.5%;影响小麦水分吸收与运输,使植株失水甚至萎蔫;对小麦叶鞘和叶片细胞膜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导致细胞膜透性改变,损伤率分别达54.4%与47.8%;对小麦叶绿体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毒素处理植株的叶鞘明显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苗期和拔节期植株分别减少77.53%与49.35%。毒素处理小麦植株后,对小麦叶鞘和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等防御酶活性都有影响。具体表现在高浓度时(5倍稀释液),毒素能抑制防御酶活性,而低浓度时对各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促进增强作用。20倍毒素稀释液处理,POD、PPO、PAL和SOD活性比对照分别增加了34.4%、31.9%、56.4%和34.9%。各种防御酶活性高峰一般出现在毒素处理后的第48h,72h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麦纹枯病菌粗毒素具有明显诱导寄主可溶性蛋白积累的作用。毒素处理24h时,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已显着高于对照,且在48h时浓度达到高峰,苗期和拔节期植株用毒素处理后,叶片蛋白含量分别为78.86 mg/mL与73.87 mg/mL,而对照植物蛋白量为59.88mg/mL与62.76 mg/mL。

郭霞[8](2009)在《红豆草黑腐病菌毒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红豆草黑腐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病原菌产生毒素的条件及其毒素的组成成分,为以后利用红豆草黑腐病病原菌粗毒素,合成与该毒素相拮抗的化学物质,更有效地防治该病害。试验从田间具有典型病斑的发病红豆草叶片上分离病菌并培养鉴定。通过对病原形态的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菌菌落等径生长,初无色,后渐变为青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整齐;菌丝细长,分枝,有隔膜,初为无色,渐变为浅褐色;分生孢子梗直或向一侧略弯曲,褐色,分生孢子常单生或短链生,倒棍棒状、长椭圆形,具横隔膜3~7个,纵隔膜0~3个,斜隔膜0~2个。喙及假喙柱状,淡褐色,分隔。与Alternaria属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照,将其鉴定为Alternaria tenuis Nees.(细链格孢)。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液体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液、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叶片汁液培养液、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液、改良Fries培养液、查彼培养液及PSK培养液中,病菌在PSK培养液中生长速率最快;适宜菌丝生长的时间为1113d,而菌丝干重在第13天达到最大值;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低于15℃或者高于35℃均不适宜生长;菌丝在光暗交替并且振荡的条件下生长最快;在pH值3~11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 4生长最好。本试验研究了产生粗毒素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上述6种液体培养基中,产毒能力最强的为PSK液体培养基,适宜培养时间为13d,培养温度为15℃,适宜pH值为6,培养方式为连续24 h黑暗及振荡培养。选择甘肃省红豆草种子,以种子萌发抑制法对粗毒素进行生物检测,表明培养得到的粗毒素具有一定的毒性。采用PSK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黑腐病菌,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纯化,得到较纯的毒素样品。经生物测定发现,该毒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6890-5973I)测定该毒素组分。结果表明,红豆草细链格孢菌主要组成成分为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相对含量为67.02%。

孟令军[9](2009)在《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纯、组分分析及钝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不同方法提取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毒素,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将水稻纹枯病菌培养滤液于60℃旋转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5,加等体积甲醇、离心去沉淀,60℃旋转蒸发去甲醇。取水相加等体积的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40℃旋转蒸发去乙醚,即得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该粗毒素对水稻胚根的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以粗毒素针刺接种水稻叶鞘后,接种部位出现典型的纹枯病病斑。不同方法提取的粗毒素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曲线,吸收峰在220nm左右。粗毒素经第1次Sephadex G-75硅胶柱层析,共收集43瓶洗脱液,主要活性成分集中在718瓶。将第1次层析后718瓶洗脱液同法进行第2次层析,共收集21瓶洗脱液,其中79瓶含活性成分最多。本研究将第2次层析后79瓶洗脱液定为精毒素。对精毒素进行HPLC检测,发现其至少有4个特异吸收峰,即可能含有4种活性组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该毒素可能含有N-H(或O-H)、C=O、C-N(或C-O)基团。薄层色谱分析表明该毒素为糖类物质。经气质联用进一步检测发现该毒素含有葡萄糖、N-乙酰氨基甘露糖和蔗糖。同时表明该毒素不含苯甲酸、苯乙酸及其衍生物。将9种化合物与病菌粗毒素按一定浓度(100、500和1000μg/ml)混合后,测定其对水稻胚根伸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多种化合物对毒素具有显着的钝化作用,其中KMnO4钝化率最大,达80%左右。对水稻叶鞘针刺接种显示,KMnO4与毒素混合接种仅出现褐色斑,而未见枯白色坏死斑,表明其病害症状比单用毒素明显减轻。比较水稻纹枯病菌不同菌株的产毒能力与对水稻的致病力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即菌株产毒能力越强,其致病力也越强。由此可见,毒素是水稻纹枯病菌致病的重要因子之一。

张作刚,郭尚,王建明,姚艳萍[10](2008)在《不同化合物对黄瓜镰刀菌培养滤液活性的抑制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幼苗浸渍法,测定3种不同浓度的12种化合物对黄瓜镰刀菌培养滤液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化合物、不同质量浓度的抑制效果不相同。10μg/mL的烟酸、NaOH、FeCl3和ZnSO4的效果最好,相对抑制效果在95%以上,抑制作用表现稳定、持久;50μg/mL的维生素B1、CuSO4、KAl(SO4)2和100μg/mL的MnSO4相对抑制效果在90%以上;50μg/mL的KMnO4、KOH相对抑制效果在85%以上;维生素B6、蛋氨酸效果较差,相对抑制效果低于70%。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镰刀菌酸毒素的抑制物质,探索黄瓜枯萎病防治新途径提供了参考。

二、芸薹链格孢毒素致病机理及钝化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芸薹链格孢毒素致病机理及钝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转录因子BoaMYB51和BoaBIM1调控芥蓝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机理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绪论
    1.1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1.1.1 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1.1.2 芥子油苷的代谢调控网络
        1.1.3 芥子油苷在调节植物抗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芸薹属蔬菜中芥子油苷代谢及功能研究进展
        1.2.1 芥子油苷对芸薹属蔬菜风味的贡献
        1.2.2 芥子油苷在芸薹属蔬菜抗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2.3 化学调控和基因工程调节芸薹属蔬菜中芥子油苷代谢研究进展
    1.3 黑斑病病原真菌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1.3.1 黑斑病病原真菌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
        1.3.2 黑斑病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
        1.3.3 芸薹属蔬菜对黑斑病病原真菌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1.4 R2R3-MYB类转录因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1.4.1 MYB转录因子的结构
        1.4.2 R2R3-MYB类转录因子功能研究进展
    1.5 bHLH类转录因子BIM1研究进展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2 BoaMYB51在芥蓝黑斑病抗性中的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
        2.2.2 菌株与载体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
        2.2.4 相关生化试剂
        2.2.5 芥蓝培养
        2.2.6 VIGS材料构建
        2.2.7 芸薹链格孢的培养和接种
        2.2.8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
        2.2.9 芥子油苷的提取和含量分析
        2.2.10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BoaMYB51-VIGS芥蓝植株黑斑病抗性分析
        2.3.2 BoaMYB51-VIGS芥蓝植株IGS含量分析
        2.3.3 BoaMYB51-VIGS芥蓝植株IGS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BoaMYB51正向调控芥蓝对黑斑病的抗性
        2.4.2 BoaMYB51在芥蓝IGS合成中是重要的转录因子
3 BoaMYB51在芥蓝中IGS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
        3.2.2 相关生化试剂
        3.2.3 芥蓝培养
        3.2.4 载体构建
        3.2.5 芥蓝的遗传转化
        3.2.6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
        3.2.7 芥蓝基因组DNA的提取
        3.2.8 芥子油苷提取和分析
        3.2.9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芥蓝遗传转化过表达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3.3.2 CRISPR/Cas9系统产生BoaMYB51基因编辑材料
        3.3.3 BoaMYB51过表达材料中黑斑病抗性分析
        3.3.4 BoaMYB51过表达材料中IGS组分和含量分析
        3.3.5 BoaMYB51过表达材料中IGS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4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BoaMYB51互作蛋白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及生化试剂
        4.2.2 酵母自激活验证
        4.2.3 酵母双杂交筛选芥蓝cDNA文库
        4.2.4 酵母双杂交点对点验证蛋白互作
        4.2.5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4.2.6 原核蛋白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
        4.2.7 Pull-down验证蛋白互作
        4.2.8 烟草培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oaMYB51的转录激活域的确定
        4.3.2 酵母双杂交筛选BoaMYB51互作蛋白
        4.3.3 BoaMYB51与筛选到蛋白的互作验证
        4.3.4 BoaMYB51与Bol043819的蛋白互作结构域
    4.4 讨论与小结
        4.4.1 碳末端是BoaMYB51的转录激活区域
        4.4.2 Bol043819可能是IGS生物合成的调控蛋白
5 芥蓝中bHLH类转录因子BoaBIM1的鉴定与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物材料
        5.2.2 菌株与载体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及数据库网站
        5.2.4 相关生化试剂
        5.2.5 芥蓝培养
        5.2.6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
        5.2.7 芥子油苷的提取和含量分析
        5.2.8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芥蓝中BoaBIM1的蛋白序列比对
        5.3.2 芥蓝中BoaBIM1的进化分析
        5.3.3 芥蓝中BoaBIM1的亚细胞定位
        5.3.4 芥蓝中BoaBIM1的基因表达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BoaBIM1转录调控IGS生物合成基因表达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物材料
        6.2.2 菌株与载体
        6.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及数据库网站
        6.2.4 相关生化试剂
        6.2.5 芥蓝培养
        6.2.6 VIGS材料构建
        6.2.7 拟南芥转化(浸花法)
        6.2.8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6.2.9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
        6.2.10 芥子油苷的提取和含量分析
        6.2.11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BoaBIM1-VIGS芥蓝植株中IGS含量分析
        6.3.2 BoaBIM1-VIGS芥蓝植株中IGS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6.3.3 拟南芥BoaBIM1异源过表达植株中IGS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6.3.4 BoaBIM1转录调控IG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6.3.5 BoaBIM1提高寄主植物对芸薹链格孢的抗性
        6.3.6 BoaBIM1对植物根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6.4 讨论与小结
        6.4.1 BoaBIM1正向调控芥蓝中IGS的合成
        6.4.2 BoaBIM1直接转录调控芥蓝中IGS合成基因
        6.4.3 BoaBIM1可能协同促进植物生长与抗性
7 讨论
    7.1 转录因子MYB51是调控IGS生物合成和改善芸薹属蔬菜抗性的重要靶点
    7.2 bHLH类转录因子BIM1协同促进植物生长与抗性
    7.3 从模式植物中的基础研究到作物中的研究
        7.3.1 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基础研究在作物中的运用
        7.3.2 作物研究中的模式体系
        7.3.3 作物研究潜在的困难
8 结论、创新点与后续研究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8.3.1 BoaMYB51基因功能的研究
        8.3.2 BoaBIM1与BoaMYB51蛋白互作调控IGS代谢的分子机制
        8.3.3 BIM1协同调控植物生长与抗性的机制
        8.3.4 BIM1在提高芸薹属蔬菜优质安全高效生产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烟草赤星病抗性候选基因筛选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烟草赤星病的危害
        1.1.1 赤星病的病原
        1.1.2 赤星病的病症病状
        1.1.3 赤星病的发病规律
        1.1.4 赤星病的防治措施
    1.2 链格孢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3 烟草赤星病抗性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目标区段内候选基因筛选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燕麦培养基的配置
        2.2.3 赤星病菌的培养
        2.2.4 赤星病的室内接种
        2.2.5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2.2.6 荧光定量PCR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候选基因的筛选
        2.3.2 接种链格孢菌后差异基因表达量变化
    2.4 讨论
第三章 NtPMEI的功能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基因克隆
        3.2.2 构建系统进化树
        3.2.3 启动子元件分析及结构域分析
        3.2.4 组织特异性表达
        3.2.5 载体构建
        3.2.6 农杆菌的侵染与烟草转化
        3.2.7 提取DNA
        3.2.8 检测转基因植物
        3.2.9 赤星病的接种和抗性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NtPMEI基因的克隆
        3.3.2 进化关系及突变位点分析
        3.3.3 组织特异性表达
        3.3.4 转基因材料构建与检测
        3.3.5 赤星病抗性鉴定
    3.4 讨论
第四章 NtWRKY11 的功能鉴定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NtWRKY11 基因的克隆
        4.3.2 进化关系及结构域分析
        4.3.3 组织特异性表达
        4.3.4 转基因材料构建与检测
        4.3.5 赤星病抗性鉴定
    4.4 讨论
第五章 NtPHGPx的功能鉴定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NtPHGPx基因的克隆
        5.3.2 进化关系分析
        5.3.3 组织特异性表达
        5.3.4 转基因材料构建检测
    5.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十字花科植物黑斑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黑斑病病原研究
    1.1 病原分类
    1.2 黑斑病原基因组
    1.3 病原毒素相关研究
2 植物对链格孢菌的防御
    2.1 植物先天性免疫
    2.2 植物激素防御
    2.3 植物抗菌类物质
    2.4 植物酶类在抗黑斑病中的作用
3 小结与展望

(4)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草的概述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5 甘草的用途
        2.1.6 甘草的栽培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4 病原菌的鉴定
        3.2.5 致病性测定
        3.2.6 其它病害
    3.3 结果
        3.3.1 甘草病害种类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4.2.2 气象数据收集
        4.2.3 病害调查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5.2.6 氨基酸的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供试杀菌剂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6.2.1.4 测量方法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5)链格孢菌比较基因组及bZIP转录因子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柑橘和柑橘病害
        1.1.1 中国柑橘栽培
        1.1.2 柑橘常见病害
        1.1.3 柑橘褐斑病
    1.2 链格孢致病机理
        1.2.1 寄主选择性毒素
        1.2.2 病原菌与植物互作机制
    1.3 真菌甲硫氨酸代谢
        1.3.1 真菌甲硫氨酸合成途径
        1.3.2 真菌甲硫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
        1.3.3 真菌甲硫氨酸合成途径的调控因子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柑橘褐斑病相关的链格孢比较基因组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供试菌株
        2.2.2 链格孢菌基因组DNA提取
        2.2.3 基因组拼接技术
        2.2.4 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2.2.5 基因预测和可变剪接分析
        2.2.6 基因组注释
        2.2.7 基因组共线性、直系同源基因和进化分析
        2.2.8 蛋白家族分类与进化分析
        2.2.9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软件的基因组拼接结果
        2.3.2 基因组数据统计
        2.3.3 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2.3.4 直系同源基因比较
        2.3.5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2.3.6 碳水化合物酶家族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柑橘褐斑病菌bZIP家族转录因子功能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供试分子生物学试剂
        3.2.3 供试抗生素
        3.2.4 供试培养基和配方
        3.2.5 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步骤
        3.2.6 链格孢菌总RNA提取
        3.2.7 bZIP转录因子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3.2.8 链格孢菌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3.2.9 链格孢菌基因敲除片段构建
        3.2.10 基因互补载体的构建
        3.2.11 链格孢菌表型测定
        3.2.12 qPCR分析
        3.2.13 链格孢菌致病性测定
        3.2.14 转录组测序样品准备
        3.2.15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柑橘褐斑病菌bZIP转录因子的鉴定
        3.3.2 bZIP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获得和鉴定
        3.3.3 bZIP转录因子参与柑橘褐斑病菌营养生长的调控
        3.3.4 bZIP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柑橘褐斑病菌的无性繁殖
        3.3.5 bZIP转录因子影响柑橘褐斑病菌致病性
        3.3.6 bZIP转录因子对抵抗氧化胁迫至关重要
        3.3.7 氧化和非生物胁迫改变了链格孢中的AaMetR表达
        3.3.8 △AaAP1突变体转录组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比较转录组学研究柑橘褐斑病菌甲硫氨酸代谢调控通路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菌株和培养条件
        4.2.2 RNA提取和文库制备
        4.2.3 转录组分析
        4.2.4 甲硫氨酸调控途径基因缺失突变体构建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转录组差异情况
        4.3.2 差异基因GO分析
        4.3.3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分析
        4.3.4 MetR调控甲硫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几个关键基因
        4.3.5 MetR影响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几个关键基因
        4.3.6 MetB、MetC和MetX影响柑橘褐斑病菌致病性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柑橘褐斑病菌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研究
    5.2 柑橘褐斑病菌bZIP转录因子研究
    5.3 柑橘褐斑病菌甲硫氨酸合成调控研究
    5.4 全文创新点
    5.5 全文不足之处
    5.6 今后的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简历

(6)10种无机盐对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粗毒素的钝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和方法
    1.1 供试橡胶树品种和多主棒孢菌株
    1.2 实验方法
        1.2.1 不同化合物对橡树胶多主棒孢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1.2.2 不同化合物对橡胶树多主棒孢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1.2.3 不同化合物对橡胶树多主棒孢粗毒素的钝化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10种化合物对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2.2 10种化合物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2.3 10种化合物对橡胶树多主棒孢粗毒素的钝化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7)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寄主的致病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植物病原菌毒素
        (一) 毒素的类型
        1、寄主专化性毒素(HST)
        2、非寄主专化性毒素(NHST)
        (二) 毒素的化学组分
        1、蛋白、肽及氨基酸衍生物
        2、多糖、糖蛋白及糖苷
        3、萜类
        4、其他有机物
        (三) 毒素的致病机理
        1、对植物细胞膜的影响
        2、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对植物多种酶活性的影响
        4、对植物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5、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6、其他
        (四) 毒素的提取纯化
        1、毒素的提取
        2、毒素的纯化
    二、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前景
        (一) 在杂草防除上的应用
        (二) 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三) 在抗病育种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三、小麦纹枯病菌及其毒素
        (一) 小麦纹枯病菌概述
        (二) 病原菌致病因子
        1、酶
        2、毒素
    四、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二、培养基
        (一)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
        (二) 改良的Richard 培养液
    三、主要试剂与仪器
        (一) 主要试剂
        (二) 主要仪器
    四、毒素的培养
    五、毒素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六、粗毒素的提取
        (一) 单剂萃取法
        (二) 复合溶剂萃取法
    七、毒素纯化与检测方法
        (一) 柱层析纯化
        (二) 紫外扫描分析
        (三) 薄层层析分析
    八、毒素对小麦的致病作用检测
        (一) 接种试验
        (二) 毒素对小麦细胞膜损伤的测定
        (三) 毒素对小麦植株鲜重影响的测定
        (四) 毒素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影响的测定
        (五) 毒素对小麦防御酶活性影响的测定
        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2、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3、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4、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六) 毒素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
结果与分析
    一、小麦纹枯病菌毒素提取纯化
        (一) 粗毒素提取
        1、小麦种子对毒素的敏感性
        2、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毒素的效果
        3、不同有机溶剂复合萃取毒素的效果
        4、毒素化学物质检测
        (二) 粗毒素的纯化
        1、不同洗脱剂的纯化效果
        2、纯化毒素的活性检测
    二、小麦纹枯病菌毒素对小麦植株的作用
        (一) 对小麦叶鞘的致病作用
        (二) 对小麦植株水分含量的影响
        (三) 对小麦植株细胞膜的损伤作用
        (四) 对小麦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五) 对小麦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1、对小麦植株 POD 活性的影响
        2、对小麦植株 PPO 活性的影响
        3、对小麦植株PAL 活性的影响
        4、对小麦植株 SOD 活性的影响
        (六) 对小麦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1、标准蛋白浓度曲线
        2、对小麦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小结与讨论
    一、小结
        1、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提取
        2、对小麦的致病作用
        3、对小麦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4、对小麦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二、讨论
        1、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提取
        2、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本质
        3、小麦纹枯病菌毒素对寄主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8)红豆草黑腐病菌毒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豆草黑腐病研究进展
        1.1.1 红豆草黑腐病病原
        1.1.2 红豆草黑腐病的危害症状
        1.1.3 红豆草黑腐病的流行与侵染循环
        1.1.4 红豆草黑腐病的防治
    1.2 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概念
        1.2.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
        1.2.3 真菌毒素的化学类别
        1.2.4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1.2.5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1.2.6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1.2.7 影响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产生的因素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红豆草黑腐病鉴定
        2.1.1 供试培养基
        2.1.2 病样的采集及菌种的制备、保存
        2.1.3 致病性测定
        2.1.4 病原菌的鉴定
        2.1.5 病菌生长的培养
    2.2 红豆草黑腐病菌生长及其产毒培养条件的研究
        2.2.1 供试材料及主要仪器
        2.2.2 菌丝干重的测定
        2.2.3 无菌滤液与粗毒素的制备
        2.2.4 种子催芽方法
        2.2.5 病菌生长及其产毒培养条件的筛选
    2.3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粗毒素的生物测定
        2.3.1 种子萌发抑制法
        2.3.2 离体叶片针刺法
        2.3.3 叶圆片法
    2.4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毒素的提取、纯化及其组分测定
        2.4.1 黑腐病菌毒素的培养
        2.4.2 黑腐病菌粗毒素的制备
        2.4.3 黑腐病菌毒素的纯化
        2.4.4 黑腐病菌毒素的组分分析
    2.5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
        3.1.1 病原菌形态
        3.1.2 病菌致病性
    3.2 病菌生长及其产毒培养条件研究
        3.2.1 不同液体培养基对病菌生长及其产生毒素的影响
        3.2.2 不同培养时间对病菌生长及其产生毒素的影响
        3.2.3 不同培养温度对病菌生长及其产生毒素的影响
        3.2.4 不同培养液pH 值对红豆草黑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2.5 不同光照及振荡条件对红豆草黑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粗毒素的生物测定
        3.3.1 种子根伸长抑制法
        3.3.2 离体叶片针刺法
        3.3.3 粗提液浸渍离体叶片法
    3.4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毒素组分测定分析
        3.4.1 红豆草链格孢菌粗毒素的提纯及生物测定
        3.4.2 红豆草链格孢菌毒素的气相色谱与质谱分析(GC-MS)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红豆草黑腐病菌
        4.1.1 病原菌鉴定
        4.1.2 病原菌及其产毒培养条件的研究
    4.2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毒素组分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纯、组分分析及钝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因子
        (一) 胞壁降解酶
        (二) 毒素
        (三) 激素
    二、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一)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种类
        1、寄主专化型毒素
        2、非寄主专化型毒素
        (二)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化学成分
        1、多糖和糖肽
        2、酚类和杂环化合物
        3、氨基酸衍生物
        4、类萜化合物
        5、其他
        (三)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1、毒素提取
        2、毒素纯化
        (四)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组分分析技术
        1、紫外光谱(UV)
        2、红外光谱(IR )
        3、核磁共振谱(NMR )
        4、质谱(MS )
        (五)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1、对寄主细胞结构的破坏作用
        2、对寄主植物酶的影响
        3、其他
        (六)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1、在植物病害防治与杂草防除上的应用
        2、在真菌分类上的应用
        3、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七)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钝化
        1、非生物钝化作用
        2、生物钝化作用
    三、丝核菌毒素研究现状
        (一) 毒素的提纯
        (二) 毒素的本质
        (三) 毒素的作用
    四、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二、培养基
        (一)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
        (二) 改良的 Richard 培养液
    三、主要供试药剂与仪器
        (一) 主要药剂
        (二) 主要仪器
    四、毒素产生方法
    五、粗毒素提取方法
        (一) 活性炭吸附法
        (二) 酸度调节萃取法
        (三) 活性炭吸附萃取法
        (四) 乙醚萃取法
    六、毒素生物活性检测方法
        (一) 胚根伸长抑制法
        (二) 叶鞘针刺接种法
    七、毒素纯化与检测方法
        (一) 粗毒素紫外扫描分析
        (二) 粗毒素柱层析分离纯化
    八、毒素组分分析方法
        (一) 精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检测
        (二) 精毒素红外光谱(IR)分析
        (三) 精毒素薄层层析(TLC)分析
        (四) 精毒素气质联用(GL-MS)分析
        1、检测物甲酯化处理
        2、检测物衍生化处理
    九、毒素钝化方法
        (一) 不同化合物处理后毒素对水稻胚根伸长的抑制测定
        (二) 高锰酸钾钝化后毒素对水稻叶鞘的致病力测定
    十、水稻纹枯病菌苗期致病力测定
结果与分析
    一、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取
        (一)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的粗毒素的生物活性
        (二) 不同方法提取的粗毒素的生物活性
        1、不同方法提取的粗毒素的生物活性
        2、乙醚萃取法分步萃取后各相生物活性监测
        3、不同浓度的粗毒素对水稻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4、粗毒素对水稻叶鞘的致病力
    二、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
        (一) 粗毒素的提取
        1、不同溶剂提取毒素的紫外吸收图谱
        2、不同方法提取毒素的紫外吸收图谱
        (二) 粗毒素的纯化
        1.S ephadex G-75 第一次柱层析
        2.S ephadex G-75 第二次柱层析
    三、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组分分析
        (一) 精毒素HPLC 检测
        1、流动相检测条件
        2、HPLC 检测结果
        (二) 精毒素红外光谱(IR)分析
        (三) 精毒素薄层色谱(TLC)分析
        (四) 精毒素气质联用(GL-MS)分析
        1、苯甲酸、苯乙酸及其衍生物类检测结果
        2、糖、糖胺类检测结果
    四、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钝化
        (一) 不同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
        (二) KMnO4 钝化后毒素对水稻叶鞘的致病力
    五、水稻纹枯病菌产毒能力与致病力的关系
讨论
    一、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取
    二、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本质
    三、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钝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芸薹链格孢毒素致病机理及钝化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录因子BoaMYB51和BoaBIM1调控芥蓝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机理及其功能研究[D]. 王梦雨. 浙江大学, 2021
  • [2]烟草赤星病抗性候选基因筛选及功能分析[D]. 郭鹏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十字花科植物黑斑病的研究进展[J]. 沈钰森,王建升,盛小光,赵振卿,虞慧芳,顾宏辉. 核农学报, 2021(03)
  • [4]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5]链格孢菌比较基因组及bZIP转录因子功能研究[D]. 盖云鹏. 浙江大学, 2019(01)
  • [6]10种无机盐对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粗毒素的钝化[J]. 林春花,彭建华,刘先宝,时涛,蔡吉苗,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7)
  • [7]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寄主的致病作用[D]. 陈景鹏. 扬州大学, 2010(02)
  • [8]红豆草黑腐病菌毒素的研究[D]. 郭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9]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纯、组分分析及钝化[D]. 孟令军. 扬州大学, 2009(12)
  • [10]不同化合物对黄瓜镰刀菌培养滤液活性的抑制效果[J]. 张作刚,郭尚,王建明,姚艳萍. 中国瓜菜, 2008(05)

标签:;  ;  ;  ;  ;  

链格孢毒素致病机制及钝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