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汉古城出土的大车马坑——新郑春秋大车马坑发掘前后

郑汉古城出土的大车马坑——新郑春秋大车马坑发掘前后

一、大型车马坑惊现郑韩故城──新郑春秋大型车马坑发掘的前前后后(论文文献综述)

张乃博[1](2021)在《商周车马坑的田野发掘方法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马坑是商周马车形制制度研究的实物材料。从20世纪30年代发现车马坑至今,发掘车马坑仍是田野发掘的难题之一,但方法理论的讨论较少。本文根据实地经验和发掘案例,主要从预判、辨形、方式、流程、取舍等方面,尝试分析出适合于不同地域的商周时期车马坑的发掘方法。这对车马坑的判断、发掘和相关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苗冠华[2](2020)在《春秋舆人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秋舆人多为从庶人阶层临时征发而来的劳役,其根本职责在于以人力配合车辇为公室运输物品,因"舆"之"运输"字义得名"舆人"。其主体以成年男性庶人为主,平时需要从事农业活动。只有公室可以按家征发舆人,且被征发者不得超过一定年龄。有随军任务时,从国都附近的公邑大规模征发,编入军事系统管理,由军事长官指挥,不直接参加战斗,负责运输辎重或承担杂役,任务结束后解散编制归地方管理;有送柩等任务时,就近在任务地附近小规模征发,由受国君信任的舆臣负责管理。非战争情况下,大规模调动一般选择冬季作为征发时间,战时则无固定的征发时间。

剧锦阳[3](2018)在《山西晋文化考古史研究》文中认为山西是文物大省,地上、地下遗存丰富。1926年李济在山西夏县发现西阴村史前遗址,拉开了中国人独立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的序幕。自此,山西受到考古学界的关注。1952年崔斗辰在侯马市白店村发现东周陶片,随后,考古工作者在晋南的侯马、曲沃、翼城一带经调查发现大量周代遗存,晋文化考古随之兴起。迄今为止,山西的晋文化考古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重大发现迭出,各方各面的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学术界鲜有从考古学史的视角,对山西晋文化考古历程进行的梳理与研究。本文主要以山西晋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为对象,在尽量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术界相关成果的梳理与分析,试图对半个世纪以来山西的晋文化考古史做初步的总结和探讨,阐述山西晋文化考古发展的过程对推进人们深入认识晋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宣扬晋文化考古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以期体悟前辈考古之艰辛,铭记其功绩,激励后学。首先,绪论部分对晋文化及相关概念做了说明,对目前山西晋文化考古的研究状况做了回顾与分析,同时对山西晋文化考古史进行分期,还就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加以说明。其次,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山西晋文化考古的萌芽期(1952年之前),指出该时期晋文化这一概念尚未被人们真正认识,这时晋文化遗存的发现是偶然的、对其探索也是无意识的,同时说明对史前遗存的探索对晋文化考古有潜在的引导作用。第二章主要论述山西晋文化考古的初创期(1952-1965年),这一时期发现了以侯马新田为主的大量的晋文化遗存,开启了人们对晋文化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与研究。第三章主要论述山西晋文化考古的发展期(70年代末-2000年),新田遗址又发现古城、墓葬、祭祀等遗存,曲村-天马遗址十余年的考古工作等。伴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人们对晋侯墓地、晋国始封地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第四章主要论述山西晋文化考古的繁荣期(2000年至今),这一时期发现或做了晋文化或与晋文化有紧密关系的遗存的工作,人们对晋国或附属于晋国的其他封国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最后,余论部分进行总结并对山西晋文化未来发展应该注意的方面提出自己的浅见。

段迪[4](2017)在《《毛诗·唐风》风物诗意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风》是反映晋国风俗人情的民谣,共有十二首诗,本文主要研究《唐风》中的名物与诗意。诗中的名物指房屋、车类、动物、乐器、食物、衣物、材木、调料、星象、草类、农作物、量器、土壤、地点,其中部分名物可以用考古资料进行解释。在对诗意的研究中,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抛开传统强加于诗的“政治”现象,立足于诗歌本身意境,还原诗歌的本来面貌。在此思路的基础上,本文分三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唐风》产生的地域,首先以洪洞、翼城、曲沃等晋南地区的考古遗址,对“唐”地进行勘别,排除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晋阳”说,其次以天马—曲村遗址、浮山桥北商周墓地的考古资料以及学者对此进行的研究来说明。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即对《唐风》名物与诗意的解读,主要概括为以下五方面的风物情怀。《唐风》之深思熟虑的警戒观。通过对《蟋蟀》与《山有枢》两首诗的名物与诗意进行研究,认为其是诗人对士大夫的劝诫诗,劝其莫负光阴,及时行乐,但行乐要有度,表达诗人对生命、对生活具有深思熟虑的情怀。《唐风》之朴实忠贞的婚恋观。通过对《扬之水》、《绸缪》、《无衣》、《有杕之杜》、《葛生》五首诗的名物与诗意进行研究,认为这五首诗描绘了一幅男女从爱慕到最后某一方离逝时的画面,表达诗人专一朴实的忠贞之情。《唐风》之相敬相亲的情义观。通过对《鸨羽》、《杕杜》、《羔裘》三首诗的名物与诗意进行研究,认为三首诗都是教导人们遵从礼制的表现,如此则父母兄弟友人的相敬相亲情义自然流露。《唐风》之妇女多子的家庭观。通过对《椒聊》中“椒”的特性的解释,认为其表达了诗人祈盼妇女多子,家族蕃衍强盛的愿望。《唐风》之忠实诚信的道德观。通过对《采苓》中“苓”、“苦”、“葑”的生长环境以及“人之为言”等语句的解释,认为其表达了诗人戒人勿听伪言的高尚道德品质。第三部分利用地方志的资料,总结得出《唐风》之“思深忧远”的陶唐遗风。

汤洁娟[5](2017)在《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遗存研究》文中提出中原地区手工业发展源远流长,技术先进,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中原地区西周、东周时期的手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空间范围集中在西周都邑、东周王城及主要封国列国控制区,视野涵盖今河南省全境、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地。文章依据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学研究方法,采用统计比较分析法、二重证据法等方法,并注重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对两周时期手工业的门类、操作链、区域特征、发展演变及特点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与界定本文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回顾与梳理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介绍本文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第二章依据手工业生产遗存的判别标准,确认各个手工业作坊的属性,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了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主要对铸铜、冶铸铁、制陶、制骨、玉石器加工这五类有明确生产遗存的手工业门类的操作流程进行研究,以期复原真实状态的生产面貌。第四章和第五章基于前文手工业作坊内涵和操作链的分析,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和分期研究。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了两周手工业的相关问题,如手工业的分工、形态、组织管理及手工业者身份地位。第七章是结语,总结全文主要观点。本文认为,所谓手工业遗存,是指手工业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能反映当时手工业生产各方面状况的生产设施、生产场地、生产制品等。手工业遗存往往以作坊的形式存在,而各个门类的手工业作坊不是不证自明的。故通过作坊标准的设定来判别出两周手工业作坊的数量和门类,明确有考古遗存证明的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作坊有:铸铜作坊13个,铸铁作坊12个,制陶作坊24个,制骨作坊10个,玉石器作坊6个。对有明确生产遗存的手工业门类,提取作坊所反映的动态信息,探讨不同门类手工业的操作链,能够复原孤立的生产环节。分析发现,铸铜业的操作链包括制范、浇铸和成品处理三个环节。冶铁业操作链流程包括构筑熔炉、制作铸范、烘范、浇铸成型及成型后的加工处理(退火脱碳处理)。制陶操作链包括选料、淘洗(练泥)、存储坯泥、成型、阴干、修整装饰、入窑烧制。骨器生产操作链一般流程包括选材、取料、坯料成形、坯料细加工和制成成品、装饰等工序。玉石器操作链包括:采掘、运输石料—制坯—加工(分割、打孔、雕刻、琢磨等)—修整成型。以手工业作坊的门类分布及手工业操作链分析为基础,比较手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表现层面,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关中区、郑洛区、晋南豫西区、冀南豫北区、豫南区等五个区域。关中区以西周时期手工业遗存为主,从手工业种类、数量、比例、规模等方面明显体现出其处于都邑中心的位置。郑洛区手工业门类齐全,年代覆盖整个两周时期,整个区域又可以分为洛阳和新郑两个子中心,两地手工业的发展态势对比反映出王权的衰落和列国势力的崛起。晋南豫西区主要作坊遗存为东周时期,主要反映的是晋国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冀南豫北区冶铸铁业突出,说明该区域在战国中后期冶铸铁业的发达与普及,其背后既有技术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动因。豫南区手工业分布较散、规模不大。基于对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生产遗存的分析,依据手工业种类、工艺水平、产品、手工业者身份、组织管理、手工业形态等方面的差别判断,春秋中期和战国中期是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分界点,因而可以将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的发展分为三期。第一期为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从门类、技术水平乃至手工业者都与晚商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有细微的发展,但本质不变,可以视作是晚商手工业的延续发展期。第二期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手工业门类较第一期有明显增多,冶铸铁、琉璃等新门类开始出现,其他手工业技艺水平发生较大转变,尤其体现在铸铜业方面,工艺技法因批量化生产出现较大变革,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视为转型期。战国中期以后为第三期,上一期末出现冶铸铁业到此期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门类,其他传统手工业生产技术基本定型,但风格有所转变,尤其是多种装饰工艺的运用,然而就技术本质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手工业与商品贸易关系愈发密切,尤其体现在铸币行业。手工业形态基本定型,私营手工业蓬勃发展,所以此期可谓是定型期。

韦静雯[6](2012)在《中国古代车的渊源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数千年来,车子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集中代表。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的车,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探讨的是中国古代车的渊源,这就需要寻找中国古代车的源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是世界上发现古车遗迹最早的地方,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期。在中国,偃师商城的车辙为最早的古车遗痕,最早的车子实物遗迹则不早于公元前13世纪。关于车的渊源,国内外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中国古代的车不是在中国本土独立设计发明的,而是与西方的古车有着直接的发展传承关系。另一种看法则是学者们通过对中国与埃及、希腊以及西亚古车的设计形制结构进行比较,认为中国古代的车在古车系驾法、车厢位置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认为中国古代的车应该是在中国本土独立设计制造的。本文采用的是前一种看法,倾向于中国古代车“西来说”,认为中国古代车是由西方传入的。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案例分析和文献归纳的研究方法,采用文字考据、图像对比、造型辨析的途径,阐述车子传入中国的情况。通过对比古代中西各个时期车子的造型,揭示出车子本身风格流变的渊源,揭示出车子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礼仪文化以及西亚文化的渊源关系。介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分期,本文的时间点定为春秋战国时期。

苏勇[7](2010)在《周代郑国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郑国是西周晚封的采邑,两周之际东迁河南,成为采邑转变为诸侯国的典型,国祚绵延四百余年。郑国始封与东迁的史料较少,本文将文献与金文材料结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集中探讨了郑国早期历史中几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认为始封君郑桓公为周厉王之子;证明郑国始封之地在今陕西凤翔雍水以北;阐明郑国的东迁之君为郑武公,他于东周初年将郑国从陕西畿内郑地迁往今河南腹地,开创郑国发展的新篇章。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成为春秋小霸,这主要得益于四点:郑国开国三公为王朝司徒的身份;内政稳定,虽有叔段之乱,却未对郑国造成很大影响;与齐国稳固的同盟关系;没有大国的侵扰。然而周王朝与郑国的矛盾逐步加深,最终决裂,郑国失去了政治优势。郑庄公去世后,国内五公子之争,使郑国在国际舞台上退隐多年,待局势稳定之时,齐、晋、楚相继兴起,在力量对比中郑国的势力急转直下,对外扩张完全被遏制。在大国争霸中,郑国不得不首鼠两端,国力渐弱,虽有子产中兴,也不足以力挽颓势。战国初年局势改变,郑国失去了作为大国间缓冲之地的作用,终被韩国所灭。郑国虽然国小,但经济发达,尤其是商业发展引人注目。另外,郑国是个文赋纷华的国家,《诗经·郑风》中优美的诗篇向人们展现了郑国的文化风俗;邓析、列子等文化名人也是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对郑国史中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先秦史研究有所裨益。

曾曦[8](2010)在《法象明器 占施知来——先秦鼎文化考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青铜鼎形器入手,以先秦时期为背景,探索青铜鼎的设计发展进程及其相关的先秦物质、社会和精神文化内涵。全文重点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一、青铜鼎的形式及其设计演进逻辑;二、先秦时期青铜鼎的生产方式,包括冶铜技术的发展与铸鼎技术的革新;三、先秦时期围绕青铜鼎的功能有关的人类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方式、社会礼制与宗教文化;四、通过对先秦青铜鼎这一典型器物之设计文化研究,探索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设计行为的相互关系;五、通过与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互读互释以及对设计哲学的深入思考,探讨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青铜鼎形器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较为特殊的一种青铜器,不论是对于作为食器的饮食功能而言或是作为礼器、祭器的社会功能或宗教功能而言,青铜鼎都是使用最广、地位最高的一种青铜器,因此在形制和纹饰方面的设计形式也较为复杂。商人尊神重鬼,所以青铜鼎作为祭器的功能排在首位,纹饰设计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形式演进的重点,尤以动物纹图案的各种抽象变化最为明显。形制设计上的局部调整也多为突出青铜鼎庄重、浑厚、严肃的意象,表现了商人对祖先神灵的无限敬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青铜鼎也是商代帝王借助人神关系来维护和巩固统治地位的工具。周人尊礼尚德,伦理思想在青铜鼎的形式设计中占据主导。由于周人的饮食文化替代了商人的饮酒文化,礼制思想替代了神制观念,所以青铜鼎作为饮食器具和礼器的功能排在首位,形制设计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形式演进的重点,尤以器身、鼎足、立耳等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因为饮食功能的需要,所以青铜鼎开始出现不同的形制分类;由于社会功能的需要,所以诞生了列鼎的形式。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形式设计不断表现出系统化、规范化的特征。至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礼乐制度的瓦解,青铜鼎的形式设计不再趋于统一标准,而是随着地域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征,形制设计上的迥异则更为突出。青铜鼎在形式上的演进是先秦人类生存方式不断发展的表现。其形式设计的变化决定于生产方式,来源于生活方式。此不仅是针对青铜鼎这一种器物设计发展演进的规律,更是从古至今人类的设计行为所不能违背的哲理。首先,青铜器的生产资料决定了生产技术的选择,而生产技术又决定了器物设计的方向,正是这种先秦社会区别于其它文明的生产方式之不断革新,使得青铜鼎的诞生与发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青铜鼎的功能属性产生了巨大影响,功能的变化直接促使了设计形式的变革。所以,青铜鼎的设计决定于生产方式,来源于生活方式。设计行为介于生产与生活方式之间,是对二者关系平衡的协调,共同促成人类生存方式的进步与发展。透过对传统工艺典籍与思想经注的探寻,追溯古代设计文化的源头,从文化途径研究古代设计进程的规律,既不同于一般的中国传统设计史侧重于对设计历史发展的时空描述,也不同于工艺美术史着力于对“器”、“物”本身的关注,而是将人类对于青铜鼎形器的设计活动这一复杂庞大的历史进程作为一个事物发展的哲学系统,一方面研究它类似于艺术的感性与科学的理性之创造活动的缘由,另一方面将设计行为的发展放到先秦时期的社会物质、经济、制度、精神等人类之生产、生活方式因素中去审视,从文化途径的视野来关照古代设计演进的逻辑和过程,从中探索设计的本质与哲理,找寻当代设计对传统文化适应性的继承方式。

周新芳[9](2009)在《周代战车驾马数探析》文中提出两周时期是车战盛行的时代,从上古文献记载来看,几乎是整齐划一的驷马驾车格局。然而仔细梳理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可见,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不相吻合,而地下出土文献如金文、简帛文献可以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即以二马之驾居多。这说明,战车驾二是当时的驾马常制,传世文献多文学作品,有溢美之处。

白国红[10](2002)在《2001年先秦史研究概况》文中指出

二、大型车马坑惊现郑韩故城──新郑春秋大型车马坑发掘的前前后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车马坑惊现郑韩故城──新郑春秋大型车马坑发掘的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1)商周车马坑的田野发掘方法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车马坑”的术语界定
二、发掘方法史
三、发掘理论
    (一)发掘预判
    (二)分辨形体
        1. 马车形制的发展
        2. 车体形变的辨析
四、发掘实践
    (一)发掘方式
    (二)发掘流程
        1. 发掘上层填土
        2. 清理马车
    (三)发掘取舍
        1. 现状与已有复原图的差异处理
        2. 发掘结束后内容呈现问题
结论

(2)春秋舆人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春秋舆人职责与得名
    (一)修城
    (二)纳冰
    (三)送柩
    (四)随军杂役与伪装
    (五)舆人的得名
二、春秋舆人社会地位
    (一)春秋舆人非奴隶
    (二)春秋舆人非士
    (三)春秋舆人属庶人
三、春秋舆人的管理
    (一)战时征发
        1.公邑征发
        2.行政管理
        3.军事指挥
    (二)平时调动

(3)山西晋文化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晋文化及相关概念
    二、山西晋文化考古研究综述与分期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 山西晋文化考古的萌芽期(1952年之前)
    一、晋物的偶然发现与探索
    二、史前文明探索的引导作用
第二章 山西晋文化考古的初创期(1952-1965年)
    一、主要考古活动的概述和分析
    二、研究状况的分析和探讨
    三、本阶段晋文化考古重大贡献者
第三章 山西晋文化考古的发展期(70年代末-2000年)
    一、主要考古活动的概述和分析
    二、研究状况的分析和探讨
    三、本阶段晋文化考古重大贡献者
第四章 山西晋文化考古的繁荣期(2000年至今)
    一、主要考古活动的概述和分析
    二、研究状况的分析和探讨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毛诗·唐风》风物诗意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唐风》产生的地域
    一、古唐国、唐国、晋国
    二、“唐”之地域
第二章《唐风》之深思熟虑警戒观
    一、《唐风·蟋蟀》风物诗意解读
    二、《唐风·山有枢》风物诗意解读
    三、《唐风》之深思熟虑警戒观总结
第三章 《唐风》之朴实忠贞婚恋观
    一、《唐风·扬之水》风物诗意解读
    二、《唐风·绸缪》风物诗意解读
    三、《唐风·无衣》风物诗意解读
    四、《唐风·有杕之杜》风物诗意解读
    五、《唐风·葛生》风物诗意解读
    六、《唐风》之朴实忠贞婚恋观总结
第四章《唐风》之相敬相亲情义观
    一、《唐风·鸨羽》风物诗意解读
    二、《唐风·杕杜》风物诗意解读
    三、《唐风·羔裘》风物诗意解读
    四、《唐风》之相敬相亲情义观总结
第五章《唐风》之妇女多子家庭观
    一、历代名家对《椒聊》诗意的研究
    二、《椒聊》第一章之风物诗意解读
    三、《椒聊》第二章之风物诗意解读
    四、《椒聊》之妇女多子的家庭观总结
第六章《唐风》之忠实诚信道德观
    一、历代名家对《采苓》诗意的研究
    二、《采苓》第一章之风物诗意解读
    三、《采苓》第二章之风物诗意解读
    四、《采苓》第三章之风物诗意解读
    五、《采苓》之忠实诚信的道德观总结
第七章《唐风》“思深忧远”之陶唐遗风
    一、《唐风》之“思深忧远”情怀
    二、《唐风》之陶唐遗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研究历史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小结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第一节 铸铜业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铸铜业
        二、铸铜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二节 冶铸铁业
        一、我国冶铁起源问题的文献记载与分析
        二、铸铁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三节 制陶业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制陶业
        二、制陶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四节 骨器制造业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制骨业
        二、制骨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五节 玉石器加工制造业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玉石器加工业
        二、玉石器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六节 其他类手工业
        一、漆器制造业
        二、纺织业
        三、琉璃加工业
        四、原始瓷制造业
    小结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第一节 铸铜业操作链
        一、制范环节遗存构成及程序
        二、浇铸环节遗存的构成与程序
        三、成品处理
    第二节 冶铸铁业操作链
        一、构筑熔炉
        二、制作模范
        三、烘范浇铸成型
        四、成型后的加工处理
    第三节 制陶业操作链
        一、选料
        二、陶洗和练泥
        三、器物成型
        四、修整装饰
        五、入窑烧制
    第四节 制骨业操作链
        一、选材
        二、取料
        三、坯料成形
        四、坯料细加工
        五、废片废料的填埋
    第五节 玉石器加工业操作链
        一、采掘、运输石料
        二、制坯
        三、精加工(打孔、切割、雕琢)
        四、修整成型
    小结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第一节 关中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第二节 郑洛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第三节 晋南豫西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第四节 冀南豫北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第五节 豫南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第一节 分期
        一、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
        二、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
        三、战国中期以后
    第二节 手工业发展特征
        一、门类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交流性
        二、专业化生产趋势明显
        三、从非商品生产向商品化过渡
        四、冶铸业的空前发展
        五、手工业变革滞后于社会变革
    小结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手工业分工
        一、分工的意义与作用
        二、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
    第二节 手工业形态
        一、形态类型
        二、手工业形态的阶段性发展
        三、手工业形态转型背景
        四、手工业形态转型的过程
    第三节 手工业者的身份地位
        一、官营手工业作坊的手工业者构成及地位
        二、民间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位
    第四节 手工业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模式
        二、产品的管理
        三、生产者的管理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中国古代车的渊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
    六、 论文结构
第一章 “车”的文字解读
    第一节 中国车的象形文字
        一、 甲骨文中的“车”字
        二、 金文中的“车”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记载的车
    第一节 从古代文献考察车的起源
        一、 黄帝造车说
        二、 奚仲作车说
        三、 庖羲作车说
        四、 吉光作车说
    第二节 关于车结构设计的描述
        一、 关于车轮结构设计的记载
        二、 关于辀和轴设计制作的记载
        三、 关于盖、舆设计制作的记载
    第三节 文献中关于车的类型、用途的记载
        一、 乘车
        二、 兵车
        三、 用于运输的车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古实物中的车
    第一节 岩画
        一、 中国车辆岩画
        二、 外国车辆岩画
    第二节 商、西周时期车的设计
        一、 商代时期的车
        二、 西周时期的车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车的设计
        一、 春秋时期的车
        二、 战国时期的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的传入及中国化的过程研究
    第一节 车的传入
        一、 西亚古代车子的结构设计
        二、 高加索地区及中亚地区古代车的结构设计
    第二节 中国化的过程
        一、 结构设计与驾法的变化
        二、 纳入礼仪规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中国古代车子各部件名称图表
    附表 2:有关“车”字的象形文字汇总表
    附表 3:殷墟出土车子尺寸列表图
    附表 4:单辕车部件名称示意图
    附表 5:双辕车部件名称示意图
    附表 6:两河流域早期的主要城邦和主要文化遗址
    附表 7:中、西车年代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周代郑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一、选题原因和意义
    二、前人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郑国的建立
    第一节 西周的采邑制度与周宣王的统治
        一、西周的采邑制度
        二、周宣王的统治
    第二节 郑桓公的身份
        一、郑桓公为厉王子
        二、郑桓公为周宣王之子
        三、张以仁驳雷、陈之说
        四、郑桓公为周幽王司徒
    第三节 郑国的始封之地
        一、棫林
        二、西郑
        三、金文中的淢、下淢、林
        四、郑国的始封之地
第二章 郑国的东迁与郑武公的统治
    第一节 郑国东迁的背景
        一、周幽王的统治
        二、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第二节 郑国灭郐
        一、郑国灭郐诸说
        二、郑武公灭郐
    第三节 郑国灭虢
    第四节 郑武公的统治
        一、郑武公扩张领土
        二、郑武公娶于申
    第五节 郑国东迁初期的疆域及对虢郐之地的早期经营
第三章 春秋小霸郑庄公
    第一节 郑伯克段于鄢
        一、制与京
        二、段封京之后的发展
        三、郑庄公克段
    第二节 郑庄公时期的郑国权臣
        一、祭仲
        二、高渠弥
    第三节 郑与周
        一、周、郑矛盾公开化
        二、周、郑矛盾逐步加深
        三、周、郑决裂的繻葛之战
        四、周、郑关系分析
    第四节 郑与齐、鲁
        一、郑与齐
        二、郑与鲁
    第五节 郑与宋
    第六节 晋国与楚国向中原的迈进
        一、晋国
        二、楚国
第四章 郑国的衰落与灭亡
    第一节 郑庄公之后的君位之争
        一、君位之争
        二、郑厉公复位
    第二节 齐、楚争霸时期的郑国
        一、郑入齐盟
        二、周王对齐、楚争郑的干涉及齐桓公霸权的由盛转衰
        三、齐、楚争霸的延续
        四、郑人入滑及王子带之乱
    第三节 晋、楚争霸时期的郑国
        一、晋国霸业的全盛时期
        二、晋国霸业衰落期的郑国
        三、晋、楚的和平期——第二次弭兵大会
    第四节 郑七穆
        一、七穆的传承
        二、七穆专权
    第五节 子产兴郑
        一、团结七穆
        二、铸刑书
        三、外交
    第六节 郑国的灭亡
第五章 郑国的疆域与都城
    第一节 郑国的疆域
    第二节 东周郑国的都城
        一、郑城的地理位置
        二、郑城的外貌与形制
第六章 郑国的经济
    第一节 农业
        一、郑国的地理气候与物产
        二、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
        三、子产改良井田制
    第二节 郑国的手工业
        一、郑国的铸铜业
        二、郑国的制骨业
        三、郑国的制陶业
        四、郑国的纺织业
        五、国家对手工业的管理
    第三节 郑国的商业
        一、郑国的交通及馆驿制度
        二、郑国的商业政策与市场管理
        三、郑国的大商人
第七章 郑国的文化
    第一节 《郑风》与郑声、郑音
        一、郑国的雅乐——《郑风》
        二、郑国的通俗音乐——“郑声”、“郑音”
    第二节 郑国的文化名人
        一、名家邓析
        二、道家列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8)法象明器 占施知来——先秦鼎文化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设计行业的落后
        1.1.2 设计理论、教育研究的匮乏与传统文化的消逝
        1.1.3 "源于实践"与"观念先行"间的徘徊
    1.2 研究内容
        1.2.1 设计与文化
        1.2.3 青铜文化与中国古代青铜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现状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青铜鼎考略
    2.1 青铜鼎形器溯源
        2.1.1 古代青铜器略考
        2.1.2 青铜鼎的出现
        2.1.3 鼎形与鼎名考释
    2.2 青铜鼎的形制
        2.2.1 鼎的结构名称图说
        2.2.2 鼎的形制特征变化
    2.3 青铜鼎的纹饰
        2.3.1 关于纹理的基本界定
        2.3.2 铜鼎纹饰的内容
        2.3.3 铜鼎纹饰的雕琢技术
        2.3.4 铜鼎纹饰的分布类型
    2.4 青铜鼎的功能概述与类别归属
        2.4.1 铜鼎的功能属性
        2.4.2 鼎形器的类别归属
第3章 "纹""文"之别与"形""型"之变
    3.1 商代青铜鼎形器的形式研究
        3.1.1 商鼎的形制分析与比较
        3.1.2 形制演进考释
        3.1.3 商鼎的动物纹饰内容释疑
        3.1.4 商鼎的纹饰分布研究
        3.1.5 纹饰演进考释
    3.2 周代青铜鼎形器的形式研究
        3.2.1 周鼎的"型"式分类
        3.2.2 周鼎的"型"式演进特征
        3.2.3 文化的"求同存异"对周鼎形式演进的影响
    3.3 商周铜鼎在形式上的演进比较
        3.3.1 商鼎重于"纹"饰而周鼎力于"文"饰
        3.3.2 商鼎精于形"体"而周鼎善于型"变"
    3.4 汉代青铜鼎形器的形式略论
        3.4.1 汉代青铜鼎之遗风
        3.4.2 汉代青铜鼎之后裔
        3.4.3 器物形式的更迭与文化形式的传承
第4章 青铜鼎的生产方式
    4.1 青铜鼎的冶炼技术
        4.1.1 先秦冶铜术诞生的社会条件
        4.1.2 先秦冶铜术发展的技术条件
    4.2 青铜鼎的铸造技术
        4.2.1 "金锡美":青铜鼎的熔炼技术
        4.2.2 "刑范正":青铜鼎的模范制作
        4.2.3 "工冶巧"、"火齐得":青铜鼎的铸造方式
        4.2.4 案例分析:司母戊方鼎的铸造技术研究
    4.3 青铜鼎铸造技术的演进
        4.3.1 商代早期的铸鼎技术
        4.3.2 商代晚期的铸鼎技术
        4.3.3 西周的铸鼎技术
        4.3.4 春秋战国时期的铸鼎技术
        4.3.5 关于青铜鼎形器的复原实验分析
    4.4 乌尔王朝与先秦青铜生产方式的比较研究
        4.4.1 生产资料决定生产技术的选择
        4.4.2 生产技术决定器物设计形式与生产环境的差异
        4.4.3 先秦生产方式是青铜鼎形器诞生的必要条件
第5章 先秦时期的生活方式
    5.1 中国古代饮食与饮食器具文化
        5.1.1 "民以食为天"
        5.1.2 先秦饮食文化的特征
        5.1.3 先秦饮食器具文化
    5.2 鼎的使用与礼制文化
        5.2.1 商代鼎形器的使用方式考释
        5.2.2 周代鼎形器的使用方式解析
        5.2.3 礼制文化下的周代用鼎制度
    5.3 "文化论"中的"设计进化论"
        5.3.1 饮食文化中饮食方式的发展对器物设计形式演进的作用
        5.3.2 礼制文化中礼仪方式的发展对器物设计形式演进的作用
        5.3.3 从不同文化的"渗透"到生活方式的"交叉"
第6章 从先秦文化探索青铜鼎设计的进程
    6.1 从文化途径研究先秦设计进程的合理性
        6.1.1 人类的生存方式是设计发展的客观条件
        6.1.2 文化形态与生存方式的联系
        6.1.3 文化途径是研究设计行为的有效方法
    6.2 生产方式对设计的决定作用
        6.2.1 鼎形器的形制设计决定于生产技术(铸造技术)的变革
        6.2.2 鼎形器的纹饰设计取决于生产技术(模范雕琢技术)的改变
        6.2.3 鼎形器的设计与生产模式的关系
        6.2.4 先秦生产方式与器物设计的关系
    6.3 生活方式对设计的影响
        6.3.1 饮食方式的变化对器物设计的影响
        6.3.2 礼仪方式对器物设计的影响
        6.3.3 宗教文化对器物设计的影响
        6.3.4 先秦生活方式与器物设计的关系
第7章 结论
    7.1 先秦鼎文化的设计起始与启示
        7.1.1 设计文化自觉的起始
        7.1.2 技术理性先驱的起始
        7.1.3 人文精神传承的起始
    7.2 法象明器 占施知来
        7.2.1 法象明器:从生活方式中明晰设计的目的
        7.2.2 占施知来:从生产方式中探究设计的可行性
    7.3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辨析
        7.3.1 设计决定于生产方式,来源于生活方式
        7.3.2 从鼎文化探寻设计的平衡价值
        7.3.3 从生活方式的视野关照当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2001年先秦史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始社会史研究
二、夏商西周史研究
三、春秋战国史研究

四、大型车马坑惊现郑韩故城──新郑春秋大型车马坑发掘的前前后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商周车马坑的田野发掘方法辨析[J]. 张乃博.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11)
  • [2]春秋舆人探微[J]. 苗冠华.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3]山西晋文化考古史研究[D]. 剧锦阳.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4]《毛诗·唐风》风物诗意考论[D]. 段迪.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5]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遗存研究[D]. 汤洁娟. 郑州大学, 2017(08)
  • [6]中国古代车的渊源探究[D]. 韦静雯.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3)
  • [7]周代郑国史研究[D]. 苏勇. 吉林大学, 2010(08)
  • [8]法象明器 占施知来——先秦鼎文化考论[D]. 曾曦.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1)
  • [9]周代战车驾马数探析[J]. 周新芳. 管子学刊, 2009(02)
  • [10]2001年先秦史研究概况[J]. 白国红.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04)

标签:;  ;  ;  ;  ;  

郑汉古城出土的大车马坑——新郑春秋大车马坑发掘前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