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康广星[1](2019)在《下扬子区古生界重点层系富有机质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认为本论文利用多种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下扬子区二叠系的孤峰组、大隆组、龙潭组和志留系的高家边组泥页岩样品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下扬子区志留系高家边组泥页岩进行了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特征分析,以考察其页岩气地球化学条件。结果表明,下扬子区这些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具有优秀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良好的页岩气生成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质丰度高,总体上属于好—很好烃源岩,具有生成页岩气的良好物质基础。其中,DC1井孤峰组属于好烃源岩;高家边组整体上属于好—很好烃源岩,部分属于差烃源岩。HC1井大隆组总体上属于好—很好烃源岩;龙潭组属于好—很好烃源岩;孤峰组好—很好烃源岩和极好烃源岩均有分布,总体上属于好烃源岩。HY1井孤峰组属于很好—极好烃源岩;栖霞组属于一般烃源岩;大隆组属于极好烃源岩。层位上,孤峰组有机质丰度最高,其次依次为大隆组、龙潭组与高家边组,栖霞组最差。2.有机质类型好,与中上扬子地区主要页岩气层位一致。三口井的有机质均以腐泥型为主。其中,DC1井孤峰组和高家边组烃源岩的腐泥组组分含量最高,有机质类型最好,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其次为HC1井的大隆组、孤峰组和HY1井的孤峰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以II型干酪根为主;最后为HC1井的龙潭组和HY1井的大隆组,有机质类型较好,以II型干酪根为主。3.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2%~2.3%之间,处于生成页岩气的最佳热演化阶段。DC1井、HC1井和HY1井的孤峰组、高家边组、大隆组和龙潭组烃源岩样品成熟度均较高,属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4.烃源岩的母源输入主要以细菌或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为主,少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保证了沉积有机质的良好油气生成能力。沉积地球化学特征:高家边组的P205含量、A1203含量和CaO含量与TOC成正比关系;Cu、Ni、Sr、U元素出现了富集,而Ba和Th元素出现了亏损;轻稀土相对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5.烃源岩沉积于深水还原环境,沉积有机质得到了有效保存。其中,高家边组的沉积古气候条件为湿热环境,水体的古盐度条件为咸水沉积,沉积的氧化还原环境为厌氧的还原环境,沉积的古水深为深水沉积,这些沉积条件使得高家边组泥页岩成为优质烃源岩,可作为页岩气勘探主要目标。
赵挺[2](2017)在《苏北海相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主要成藏组合分布预测》文中指出苏北海相中、古生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与叠加。构造复杂,地层及主要成藏组合残存状况不清,是影响该区油气勘探评价的主要原因。论文以前陆变形理论为指导,以局部地区地震和二维地震大剖面解释结果为基础,分析了苏北海相中、古生界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了区带海相中、古生界构造样式,预测出三套主要成藏组合分布。研究成果对苏北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野外露头、钻井资料,在局部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北海相中、古生界构造变形样式,认为苏北海相中、古生界为一个被断裂复杂化的复式褶皱的北翼。且以前陆变形理论为指导,将其自西北向南东划分出根带、中带、锋带。以区域大剖面构造格架为基础,以前陆变形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前陆变形构造分区的构造样式。自根带、中带至锋带构造样式由叠瓦冲断型、推覆反转型逐渐过渡为宽缓褶皱型,变形程度逐渐降低。根带自西向东上古生界残存越来越多;中带各个推覆体中逆冲断层自北向南逐渐变缓,且其海相地层自西向东保存越来越好;锋带自西向东褶皱逐渐由紧闭变为宽缓。在区带构造样式的指导下,结合钻井资料,针对主要成藏组合开展了局部地区综合物探解释。以钻井和地震解释成果为基础,以构造样式为指导,以大剖面为约束预测出三套主要成藏组合分布范围。认为上组合(三叠系青龙组和二叠系)呈条带状残存于滨海、射阳、盐城东、建湖、江都—东台、黄桥—海安一带。中组合(泥盆系和志留系)在根带残存于洪泽、滨海一带,在中带、锋带分布较为广泛且厚度稳定。下组合(寒武系和震旦系灯影组)整体保存较好分布较稳定,仅在根带西北侧地区缺失。以三套主要成藏组合的分布特征为基础,结合构造强度、地震资料品质、圈闭条件等,评价认为锋带的泰兴—海安对冲带,以及中带的江都—东台推覆体为油气勘探最有利区。
徐焕友[3](2017)在《双因素多参数区块评价方法及在江苏油田油气资源选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油气勘查区块评价优选是国家油气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江苏油田老区勘探程度越来越高,亟需可接替优质资源区块,而投入不足区块的研究关系到油田长远可持续发展,为了落实区块油气资源潜力,有必要进行有利勘查区块优选,并明确下步矿权进退、削减,为准确、快速区块进退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本论文通过对江苏油田投入不足区块初步摸底评价,以油气地质条件概率和勘探战略价值条件概率(双因素)为主要评价依据,首次建立一套适合江苏油田目前技术条件下多参数评价的石油地质风险双因素区块快速评价标准模板;两大模块,九大类评价指标,19个控制参数,并赋予不同权值,根据不同勘探程度的评价单元组合出中等-较低、低勘探程度2个评价模板,满足区块“统一平台、统一优选”排队优选的目的。通过对勘探投入不足区块的勘探历程、勘探现状及潜力的分析,划分不同的评价单元及不同勘探程度。针对低勘探程度地区展开区域地质背景、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及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对较低及中等勘探程度地区开展盆地与区带特征、有利油气地质条件、成藏主控因素及关键技术问题分析。通过综合评价,对8个评价单元按照不同勘探程度标准参数研究赋值,评价为Ⅱ类的有:中等-较低勘探程度的迈陈凹陷、盐城中古生界、盐城中新生界以及低勘探程度的乌石凹陷、纪家凹陷、如皋-南通地区、弋阳盆地,评价为Ⅲ类的为较低勘探程度的阜阳地区。根据各评价单元的勘探潜力及区块优先评价结果,按照当前的勘探投入情况,建议区块采取缩减、合并、流转及退出,其中盐城区块和徐闻区块缩减,阜阳区块交回总部流转,如皋-南通区块合并,弋阳区块退出。其中迈陈凹陷接近Ⅰ类区,建议继续加大勘探工作量的投入,力争早日突破。该论文对油田投入不足区块利用双因素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为油田下步油气资源选区、区块进退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蔡来星,王蛟,郭兴伟,肖国林,朱晓青,庞玉茂[4](2017)在《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沉积相及烃源岩特征——以CSDP-2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依托CSDP-2全取心井岩心及38块烃源岩样品的实测w(TOC)、w(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生烃潜量等一系列地化测试数据,在精确识别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沉积相类型的基础上,分析多组段、多岩相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比该区与下扬子苏皖地区主要烃源岩的差异性,探讨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在中—古生代共经历了6次较大规模的海侵-海退,由海向陆方向发育完整的浅海陆棚-障壁海岸-三角洲沉积体系且充填了浅水内陆棚、镶边碳酸盐岩台地及潮坪-泻湖和三角洲前缘等连续的沉积演化序列;海盆内栖霞组、龙潭组、大隆组和青龙组4套烃源岩品质与陆区相当,同属中等最好烃源岩级别;垂向上则以龙潭组、大隆组源岩品质最高且不乏优质烃源岩的存在,青龙组源岩品质稍低但同样有效;丰富的烃类物质基础、7套全烃、荧光高幅上升段及累计40余处油浸、油斑等直接油气显示彰显了南黄海中—古生界海相地层存在着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徐曦,高顺莉[5](2015)在《下扬子区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构造与形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揭示下扬子海陆全区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进而探讨盆地的形成机理,故对研究区的地震、钻井和地质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区内的主要构造地质证据,并在时空上进行对比。垂直盆地走向的区域大剖面构造解析显示,下扬子区由陆至海,盆地范围逐步扩大,断陷充填厚度逐渐增厚,结构趋于复杂,表明盆地的拉伸量和伸展强度自西向东呈增大趋势。受下扬子块体近似楔形几何形状与东部侧向挤压的边界条件约束,块体近南北向侧向扩展,块体内区域伸展,前新生代的基底先存断裂复活,诱发区域张裂作用和盆地沉降,断陷盆地形成受基底-应力两个基本因素制约。下扬子新生代块体的伸展与郯庐断裂的右旋走滑,均为下扬子块体构造形变的地质响应,其动力学机制可用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进行解释。
彭金宁,张敏,刘光祥,吕俊祥[6](2015)在《下扬子区上古生界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文中提出基于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对下扬子地区海相地层及上覆盖层的影响,应用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保存体系评价思路,通过研究构造演化与隆升剥蚀、断裂构造作用、岩浆活动、水文地质条件、盖层的有效性等,对该区上古生界油气宏观保存条件进行了评价。(1)下扬子区上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地区差异性明显,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点;(2)下扬子区油气保存条件分为3类:句容—黄桥地区、海安凹陷中北部为Ⅰ类(有利)保存区;苏北盆地(东台—大丰地区、射阳地区、宝应—金湖南地区、姜堰—海安地区)、苏皖南地区(无为地区、望江—潜山地区、句容—常州地区)为Ⅱ类(较有利)保存区;下扬子其他地区为Ⅲ类(差)保存区。
刘倩茹[7](2013)在《苏北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含油气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苏北盆地作为下扬子区的一部分,也是南黄海盆地的陆上部分,发育了分布广、厚度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由于该地区中、古生界地层埋藏较深,加之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多期次叠合盆地的叠加格局,致使目前有利成藏条件尚不明确。本文主要依据地质资料、实验所得地化资料及其他基础资料开展了研究,并对苏北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开展了烃源岩特征、储集层、盖层特征、热史分析、构造与油气藏之间的关系特征的研究分析。研究针对寒武系幕府山组、志留系高家边组、二叠系和下三叠统青龙组四套烃源岩进行了野外露头样品采集,选取了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和生烃潜量四项指标的141个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通过实验测得的露头数据包括70个,搜集已有岩心数据23个、露头数据48个,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烃源岩的热成熟度指标Ro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编绘了上、下古生界的Ro等值线图。研究区储层以发育碳酸盐岩储层为主,多集中在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中,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泥盆系五通组中,在大量收集已有储集层物性数据及本次实测的31个露头区储层孔、渗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镜下观察及岩相古地理资料,从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特征和储集物性特征等三方面总结了研究区的储集层特征。并从下扬子盆地的构造及构造演化的角度讨论了构造与油气的关系。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苏北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存在多个生烃中心,中、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以泥岩、碳酸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2.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受成岩后生过程中的压实、重结晶及胶结作用,原生孔隙度较低。但刚性海相碳酸盐岩中产生的裂隙、溶蚀孔洞和孔隙等次生裂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区的低孔低渗储集能力。研究区区域性盖层主要发育在高家边组和龙潭组中。3.苏北盆地中-古生界地层有机质成熟度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均一性,Ro变化较大,介于0.47~2.56之间。在中—新生代埋藏之前,埋藏深度浅的低成熟烃源岩具备二次生烃,晚期成藏的条件。4.下古生界时期本区主要发育在扬子台地之上,油气主要保存在南北两侧的被动大陆边缘之上,上古生界则发育多个沉积凹陷中心,主要沉积、沉降中心在浙西皖南地区的“安吉槽地”,次要沉积沉降中心在滁县-巢县一带的“滁县槽地”。主要以深水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多集中在二叠系龙潭组和大隆组。5.研究区海相中古生代油气藏主要有三种类型:三叠系缝洞型油气储集类型、二叠系龙潭组致密砂岩自生自储型油气藏类型和白垩系浦口组背斜型油气藏类型,其中二叠系龙潭组致密砂岩油气藏类型是当今本地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类型,在苏北黄桥地区较发育。苏北地区有利沉积相带具有向南黄海延伸的趋势,推测在南黄海存在着生烃中心,苏北地区中—古生界已获得的工业油气流,这些均表明南黄海中-古生界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远景。
徐曦,杨风丽,赵文芳[8](2011)在《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分析》文中指出下扬子地区海相上组合(主要为中生界、上古生界)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叠加改造,生、储、盖油气成藏诸要素被改造调整,海相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基于海相上油气组合的成藏演化过程与时空匹配的分析,可以认为上油气成藏组合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三次油气的关键充注期后,基本没有经历大的油气破坏和改造作用;成藏要素在时空上有效配置,将是下扬子地区最有油气勘探前景的海相油气成藏组合。沿江地区,处于南北对冲前缘带,是海相地层的弱变形区,地层保存相对完整,成藏配置较好,发育"古生新储"、"古生古储"的油气藏,为下扬子地区最有利的勘探区域。
史祥明[9](2011)在《苏皖地区中生界不同变形结构区的成岩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中生代是下扬子区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的时期,同时也是下扬子海相沉积向陆相沉积过渡的时期,研究下扬子区苏皖地区中生界不同变形结构区的成岩作用对于正确揭示地下地质规律和指导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从野外踏勘和岩石取样开始,综合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测试、X射线衍射和包裹体分析等五种分析测试技术,总结出青龙组和象山组成岩作用类型以及挤压应力场和拉张应力场形成的变形结构区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褶皱和断裂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成岩强度分级标准,对研究区青龙组和象山组进行了成岩强度分区。通过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和认识。(1)踏勘了目前掌握的苏皖地区三叠系青龙组和侏罗系象山组的主要露头,宏观上把握了研究层段地层沉积和构造发育特征。(2)总结出研究区三叠系青龙组和侏罗系象山组成岩作用类型,分析了各变形结构区挤压应力场和拉张应力场对应的成岩作用特征。(3)分析了构造变形控制的成岩作用特征,通过分析不同变形程度的褶皱、同一褶皱不同部位成岩作用的差异以及断裂作用对成岩作用的影响,证实了成岩作用与构造变形之间存在相关性:构造变形越复杂,成岩作用类型越丰富,成岩作用强度越大。(4)建立了苏皖地区三叠系青龙组和侏罗系象山组岩层成岩强度等级划分方案,将青龙组分为强、中、弱三种成岩强度分区,将象山组分为中和弱两种成岩强度分区,并将研究区划分出强、中、弱三个叠合成岩强度分区。
谈迎,邱旭明,李亚辉,刘东鹰[10](2011)在《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变形结构分区》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滑脱层和变形结构的组合形式,提炼出苏北—南黄海北部基底滑脱冲断—反转型(Ⅰ)、南黄海中央隆起型(Ⅱ)、苏中南黄海中南部冲断—反转型(Ⅲ)、苏南—南黄海南部志留纪滑脱推覆型(Ⅳ)、皖南—浙西勿南沙基底滑脱冲断型(Ⅴ)、江南隆起厚皮变形型(Ⅵ)、张八岭—千里岩厚皮变形型(Ⅶ)等7种一级变形结构组合类型;根据滑脱面上下构造层之间的变形组合特征,分出上下古一致型、上下古都简单型、上古简单下古复杂型、上古复杂下古简单型、上古复杂下古复杂型等5种二级变形结构组合类型。依据三级分区原则将下扬子地区分为一级区7个、二级区7个、三级区10个。
二、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下扬子区古生界重点层系富有机质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演化阶段 |
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4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5 暗色泥页岩的发育层位 |
第三章 泥页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3.1.1 泥页岩样品采集 |
3.1.2 泥页岩样品分析测试 |
3.2 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 |
3.2.1 按井位评价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 |
3.2.2 按层位评价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 |
3.3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3.3.1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判定标准 |
3.3.2 热解参数指标 |
3.3.3 显微组分 |
3.3.4 于酪根碳同位素δ~(13)C分析 |
3.3.5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
3.4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
3.4.1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判定标准 |
3.4.2 镜质体反射率 |
3.4.3 最高热解峰温 |
3.4.4 生物标志物参数 |
第四章 泥页岩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
4.1 全岩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稀土元素特征 |
第五章 泥页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5.1 古气候条件分析 |
5.2 水体古盐度分析 |
5.3 氧化还原环境分析 |
5.4 古水深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苏北海相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主要成藏组合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下扬子地区构造分区 |
1.2.2 薄皮构造研究现状 |
1.2.3 前陆褶皱冲断带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
1.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基底及造山带特征 |
2.3 沉积基底及盖层概述 |
2.4 勘探程度 |
2.4.1 物探 |
2.4.2 钻井 |
第三章 构造特征 |
3.1 构造期次 |
3.2 构造样式 |
3.2.1 断裂系统 |
3.2.2 褶皱系统 |
3.3 构造区带划分 |
3.4 区带构造特征 |
3.4.1 区域大剖面 |
3.4.2 四级区带构造样式 |
3.4.3 构造样式变化规律 |
第四章 主要成藏组合分布预测 |
4.1 主要成藏组合特征 |
4.1.1 上组合 |
4.1.2 中组合 |
4.1.3 下组合 |
4.2 海相内幕综合物探解释 |
4.2.1 根带 |
4.2.2 中带 |
4.2.3 锋带 |
4.3 主要成藏组合分布特征 |
4.3.1 上组合 |
4.3.2 中组合 |
4.3.3 下组合 |
4.4 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双因素多参数区块评价方法及在江苏油田油气资源选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江苏油田油气勘探现状 |
2.1 油气勘探领域及资源现状 |
2.1.1 “十五”以来探矿权变更概况 |
2.1.2 现有勘探领域及资源现状 |
2.1.3 油田勘探面临的问题 |
2.2 投入不足区块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双因素多参数区块评价地质方法 |
3.1 区块地质评价优选思路 |
3.2 评价单元划分及勘探程度确定 |
3.3 基于不同勘探程度的区块评价方法研究 |
3.4 区块评价结果分类 |
第四章 区块资源潜力及关键问题分析 |
4.1 盐阜地区 |
4.1.1 基础石油地质条件 |
4.1.2 圈闭条件分析与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4.1.3 资源潜力和勘探关键问题分析 |
4.2 阜阳地区 |
4.2.1 基础石油地质条件 |
4.2.2 圈闭条件与油气显示 |
4.2.3 资源潜力与勘探关键问题分析 |
4.3 徐闻地区 |
4.3.1 基础石油地质条件 |
4.3.2 圈闭条件分析与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4.3.3 资源潜力与勘探关键问题分析 |
4.4 如皋-南通地区 |
4.4.1 基础石油地质条件 |
4.4.2 资源潜力与勘探关键问题分析 |
4.5 弋阳盆地 |
4.5.1 基础石油地质条件 |
4.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4.5.3 资源潜力与勘探关键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区块双因素评价优选 |
5.1 较低-中等勘探程度评价单元 |
5.2 低勘探程度评价单元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沉积相及烃源岩特征——以CSDP-2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 中—古生界沉积相特征 |
2.1 泥盆系潮坪沉积相 |
2.1.1 潮汐水道 |
2.1.2 潮坪 |
2.1.3 泻湖 |
2.2 石炭系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 |
2.2.1 斜坡 |
2.2.2 台地边缘颗粒滩 |
2.2.3 开阔台地 |
2.2.4 局限台地 |
2.3 二叠系浅海陆棚及海陆过渡相沉积体系 |
2.3.1 龙潭组泻湖-潮坪沉积体系 |
2.3.2 龙潭组三角洲沉积相 |
2.3.3 大隆组浅海陆棚沉积相 |
2.4 三叠系局限台地沉积相 |
3 中—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
3.1 样品数据与测试方法 |
3.2 栖霞组烃源岩地化特征 |
3.3 龙潭组烃源岩地化特征 |
3.4 大隆组烃源岩地化特征 |
3.5 青龙组烃源岩地化特征 |
4 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
5 结论 |
(5)下扬子区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构造与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概况 |
2断陷盆地的沉积、结构与构造格局 |
3断陷盆地的形成 |
3.1基底断裂复活:下扬子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
3.2区域伸展变形与侧向伸展构造 |
4讨论 |
4.1郯庐断裂右旋走滑与下扬子区域伸展的构造关系 |
4.2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
5结论 |
(6)下扬子区上古生界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评价思路的提出 |
2保存条件评价 |
2.1构造演化与隆升剥蚀 |
2.1.1印支—早燕山期(T3-J1-2)改造变形 |
2.1.2燕山中期(J3-K1)改造变形 |
2.1.3喜马拉雅期(K2-E)改造变形 |
2.2断裂构造作用 |
2.2.1基底逆冲断层或逆掩断层 |
2.2.2走滑断层 |
2.2.3反转正断层 |
2.3岩浆活动 |
2.4水文地质条件 |
3下扬子油气保存区的分类及分布 |
3.1Ⅰ类(有利)保存区 |
3.2Ⅱ类(较有利)保存区 |
3.2.1苏北盆地 |
3.2.2苏皖南地区 |
3. 2. 3 Ⅲ 类( 差) 区 |
4结论 |
(7)苏北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含油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苏北盆地目前勘探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 |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下扬子盆地形成演化 |
第三章 烃源岩特征 |
3.1 烃源岩发育层位及平面分布 |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 烃源岩测井评价 |
第四章 储、盖层特征 |
4.1 储层特征 |
4.2 盖层特征 |
第五章 中古生代埋藏史、热史研究 |
5.1 埋藏史特征 |
5.2 热史特征 |
5.3 苏泰 174 井埋藏史热史 |
第六章 构造沉积与油气关系 |
6.1 早古生代构造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
6.2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与油气关系 |
第七章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
7.1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
7.2 生储盖组合 |
7.3 苏北地区中-古生界成藏模式 |
7.4 油气远景 |
第八章 对南黄海油气勘探的意义 |
8.1 有利沉积相带具有向南黄海延伸趋势 |
8.2 南黄海具有发育烃源岩中心的可能 |
8.3 热演化程度不均一性 |
8.4 二次生烃、晚期成藏 |
8.5 苏北盆地古生界已获得工业油气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上油气成藏组合的基本要素 |
1.1 烃源岩生烃较好 |
1.2 储集层 |
1.3 盖层条件 |
1.4 圈闭条件 |
2 上油气成藏组合及其成藏类型 |
3 上油气组合的成藏演化过程 |
3.1 油气的生成 |
3.2 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 |
3.3 油气藏的改造与破坏 |
3.4 保存单元和油气藏的定位 |
4 上油气组合的时空匹配与分布 |
5 结论 |
(9)苏皖地区中生界不同变形结构区的成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形结构研究现状 |
1.2.2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2.3 构造变形与成岩作用的关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沉积特征 |
第三章 野外露头观察与取样 |
3.1 变形结构分区 |
3.2 采样点区域分布 |
3.3 青龙组野外地质特征 |
3.4 象山组野外地质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挤压应力场形成的变形结构区成岩作用特征 |
4.1 挤压应力场形成的变形结构区成岩作用类型 |
4.2 各变形结构区挤压应力场对应的成岩作用特征 |
4.2.1 苏北-南黄海北部基底滑脱冲断-反转区(Ⅰ区) |
4.2.2 苏南-南黄海南部志留纪滑脱推覆区(Ⅳ区) |
4.2.3 皖南-浙西勿南沙基底滑脱冲断区(Ⅴ区) |
4.2.4 江南隆起厚皮变形区(Ⅵ区) |
4.2.5 张八岭-千里岩厚皮变形区(Ⅶ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拉张应力场形成的变形结构区成岩作用特征 |
5.1 拉张应力场形成的变形结构区成岩作用类型 |
5.2 各变形结构区拉张应力场对应的成岩作用特征 |
5.2.1 苏北-南黄海北部基底滑脱冲断-反转区(Ⅰ区) |
5.2.2 苏南-南黄海南部志留纪滑脱推覆区(Ⅳ区) |
5.2.3 皖南-浙西勿南沙基底滑脱冲断区(Ⅴ区) |
5.2.4 江南隆起厚皮变形区(Ⅵ区) |
5.2.5 张八岭-千里岩厚皮变形区(Ⅶ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岩强度分析 |
6.1 褶皱分析 |
6.1.1 不同变形程度的褶皱中成岩作用的差异 |
6.1.2 同一褶皱的不同部位成岩作用的差异 |
6.2 断裂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
6.3 成岩强度分级 |
6.4 成岩强度分区方案 |
6.4.1 青龙组成岩强度分区 |
6.4.2 象山组成岩强度分区 |
6.4.3 叠合成岩强度分区 |
6.5 变形结构区成岩强度与构造变形的对应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变形结构分区(论文提纲范文)
1 从构造区划到变形结构分区的进展 |
1.1 变形结构分区与构造区划的比较 |
1.2 下扬子中、古生界前人的构造区划研究 |
1.3 变形结构分区研究的基础 |
2 变形结构分区原则的制定 |
3 划分依据及方案 |
4 结论 |
四、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下扬子区古生界重点层系富有机质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D]. 康广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苏北海相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主要成藏组合分布预测[D]. 赵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双因素多参数区块评价方法及在江苏油田油气资源选区中的应用[D]. 徐焕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8)
- [4]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沉积相及烃源岩特征——以CSDP-2井为例[J]. 蔡来星,王蛟,郭兴伟,肖国林,朱晓青,庞玉茂.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4)
- [5]下扬子区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构造与形成[J]. 徐曦,高顺莉. 地学前缘, 2015(06)
- [6]下扬子区上古生界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J]. 彭金宁,张敏,刘光祥,吕俊祥. 石油实验地质, 2015(04)
- [7]苏北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含油气性分析[D]. 刘倩茹. 吉林大学, 2013(09)
- [8]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分析[J]. 徐曦,杨风丽,赵文芳. 海洋石油, 2011(04)
- [9]苏皖地区中生界不同变形结构区的成岩作用研究[D]. 史祥明.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10]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变形结构分区[J]. 谈迎,邱旭明,李亚辉,刘东鹰. 复杂油气藏,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