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何鸣[1](2019)在《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意义和功能研究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文中指出汉语语气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过去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碍于汉语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时至今日,学界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未能达成共识。例如汉语中各语气词的核心语法义到底是什么?该如何界定?作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频繁,分布最广的语气词,“啊”的核心语法义一直都有争议。文献显示,过去对“啊”核心语法义的描述众多,失于零散,难以统一。鉴于以往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或视角,以及汉语语气研究中“随文释义”方法传统的制约,本研究拟结合当前国内外对语法、语义、语用三者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Ariel(2008,2010)的编码-推论模式,从语法-语用互动视角,通过考察大量的语料,探究“啊”的核心语法义,及其语用意义与功能。具体而言,本研究拟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用在哪些句法位置中?“啊”句具有什么样的句法、语义特征?(2)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核心语法意义是什么?(3)现代汉语语气词“啊”在具体语境中表达哪些不同的语用意义?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通过语料库获取语料,对收集到的5234个“啊”用例进行了分析。采用四个步骤:第一步,对“啊”的句法位置进行标注;第二步,对不同位置中“啊”的用例进行单项和综合数据统计;第三步,对“啊”在不同位置的意义及功能进行分析;第四步,考察“啊”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所指向的语法意义,同时结合语境因素考察其表达的语用意义。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本研究发现:(1)现代汉语中语气词“啊”用在四种不同句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感叹句、陈述句、疑问句以及祈使句。“啊”在陈述句、感叹句中的位置特别灵活,可用于从句末到靠近句子述谓成分一端,再到靠近句子非述谓成分一端,最后到句首的多个句法位置中。而在祈使句、疑问句里,“啊”的位置则相对固定,常出现在句子末尾,也可出现在呼语后,而且句末带“啊”的陈述句、感叹句以及祈使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句法、语义特征。从句法上看,陈述句、感叹句中超过50%句式都是典型的判断句或评判结构;感叹句中,总数超过30%的用例包含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结构,以加强相关对象所具有的性状、数量等方面的程度;祈使句一般由单音节动词或简单动词加上“啊”直接构成,或者是由“要”、“得”、“一定”、“别”、“不许”、“不能”、“不要”加上动词或动词短语后构成。从语义上看,陈述句和感叹句主要表达说话人对相关对象的一种评判或看法,祈使句要么表达呼救、命令或提醒,要么表达对听话人的一种要求,要么表达劝阻和禁止听话人进行某种动作或行为的情感态度。(2)语气词“啊”是一个典型的情态标记语,其所编码的核心语法义在于加强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或命题内容等所持看法或评价的肯定态度,本质上是说话人强化自身有关话语作为断言、感叹、祈令以及问询等的态度,从而达到加强话语语气的目的。通过加强话语语气,结合话语内容,以及以说话人的知识、信念及心理状态为主的相关语境信息,“啊”又帮助传递并凸显说话人的某种情感或情绪,即体现在具体语境下说话人表达的语用含义。数据分析表明,语气词“啊”的使用,既有语法的一面,也有语用的一面;对其理解既包含对其编码意义进行解码的过程,又包含基于话语内容以及相关语境进行推论的过程。(3)语气词“啊”在不同类型的句式里,以及在这些句式的不同位置中,其表达的意义或发挥的功能不尽相同。除核心语法义和语用意义外,“啊”在陈述句、部分感叹句句中,以及使用在句首时,体现说话人在组织会话结构、话语信息结构,以及凸显说话人情感或情绪等方面所做出的目的安排:在陈述句句中,“啊”主要表示停顿,兼有标记话题、标记话语连续性,以及表示例举和列举的功能,已逐渐演变为功能性标记语;在陈述句句首,“啊”表示认同或肯定、发起会话,以及接管话轮等话语功能或语用功能,已逐渐演变为互动标记语;在感叹句句中、句首,主要表示凸显并增强说话人情感的功能,已逐渐演变为感叹标记语。此外,说话人的话语中带“啊”时,通过韵律特征以及说话方式等,体现出说话人的某种神态和表情。但这类用法只是体现话语的副语言特征。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得出结论: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使用已高度地规约化,其表达的不同意义及功能是其核心语法义与语境语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用法的背后体现了语法-语用之间选择与顺应的互动关系,综合表现为:言语使用者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从现代汉语语气情态资源系统中,选择“啊”(以区分“吧”、“呀”等)表达情态意义;“啊”的基本核心语法义是强化对话语内容或命题内容所持肯定的态度,而在具体语境中为了顺应言语使用者在组织会话结构、话语信息结构,以及凸显说话人情感或情绪等方面的需要,其强化语气的核心语法义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并赋以其语用意义及语用功能。本研究的结论基于对大量语料的考察与分析,同时采用语法-语用互动关系的理论视角,旨在探求解释语气词“啊”的用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也是研究方法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与传统研究重于描写的方法相比,有其简化、抽象化、概括化的特点,更能加深对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的认识,克服“见树不见林”的弊端,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邱雪玫,李葆嘉[2](2018)在《句子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欧洲溯源》文中研究指明古希腊语法贯穿着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可谓朴素的两个平面。维尔(1844)提出"说话起始-说话目的",为话语平面探索之先导。甲柏连孜(1881,1891)基于汉语特点,提出"心理主语-心理谓语",并强调语法结构的逻辑、心理、时空关系。埃尔特(1926)界定了语法、逻辑和心理三种主语。丹内斯(1964)全面论述了句子的语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话语组构三个平面。梳理欧洲句子研究三个平面、美国符号学科三分模式、汉语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形成线索并寻绎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拓展国际视野,提高理论自觉。
蔡俊杰[3](2018)在《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从信息传递角度对汉语语法中体现语言信息质性特征的言实性表达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首先在对信息以及语言信息相关研究的梳理中讨论信息传递过程中言听双方是如何通过互动来传递信息的,指出了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是交际目标达成的先天性规定,在质性特征表达上言者会使用语音、词、语法等手段来作为表达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征形式就是言实性表达。言实性表达是信息传递中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性表达,是附加在命题信息之上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确认性评价。言者在言语交际中通过言实性表达以及相关范畴的组配来实现人际功能与篇章功能的协调,从而促进交际目的实现。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梳理语言信息理论的相关研究,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本文的主要努力方向。第二章主要解读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及信息的本质、信息传递的相关理论研究等,并对信息的质性特征以及语法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主要是对言实性表达的定义、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本文第三章主要是对言实性表达的中的言实性语气副词进行的描写与分析。言实性语气副词是汉语中对命题信息内容真实性进行主观确认的一类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句内限制修饰型(N型)和句外评价连接型(W型)。N型分布在句内,主要体现情态上的确认性评价,W型分布位置灵活,除了体现情态上的评价意义,还具有篇章功能。第四章对言实性话语标记进行总体性分析,言实性话语标记作为元话语成分,可以对部分命题信息或整个命题信息或者一组命题信息进行言实性确认评价,在信息传递中除了组织语篇信息,还具有交互主观性。第五章第七章对言实性表达的内部以及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必然情态、传信范畴之间的组配共现模式进行分析与描写。言实性表达内部之间的组配共现主要是为了对情态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和实现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协调统一。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实现评价功能上的确认与非确认以及对礼貌原则的兼顾。言实性表达与必然情态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实现肯定性断言基础上的主观确认,实现逻辑推理与主观评价的协调与加强,另外也包括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的协调统一。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给言者的主观确认提供逻辑推理的前提与基础,共同构成论证结构,实现传信与传情的合作,以此增强言者确认性评价的可信度。第八章从合预期信息标记“果然”和反预期信息标记“其实”的对比出发,从使用语境、语义结构、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合预期与反预期的语义特征制约了“果然”和“其实”的语篇分布模式,他们在功能上主要标记验证性的真实信息和修正性的真实信息,并形成语篇组织上的语义连贯。第九章对言实性话语标记的个案“不瞒你说”进行分析。言实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是一个体现言听之间交互主观性的典型代表,“不瞒你说”在语篇分布上主要用于口语语体,体现了从言者到听者的关照和对信息真实性的确认性评价,“不瞒你说”传递了证据义和情态义,同时还是书面语篇衔接连贯和口语话轮转接的标记。第十章我们对言实性表达的交际与认知解释进行了总结。言实性表达所代表的语法意义是在主观性表达上对信息内容真实性的确认。从立场表达的视角来说,言实性表达是言者认识立场的表达,言者使用言实性表达是为了构建言者/作者、听者/读者以及所传递信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语言的元功能视角来说,言实性表达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对语言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协调,体现了信息传递中言者在信息编码上对质的原则的遵守,是交际的合作原则在言者编码上的主观表现。
曹爽[4](2016)在《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表达空间关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将方位词置于名词之后,构成“名词+方位词”结构。该结构既能表示具体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也能表示抽象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前人研究多关注具体名词与方位词组合表达的具体空间关系和意义,对抽象空间关系和意义关注不多,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抽象名词性成分与方位词的组合是方位结构抽象义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本文从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及相关问题进行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有十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体例,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一章回顾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方位词、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的历史,梳理和总结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第二章对本文主要运用的认知隐喻理论进行阐释,介绍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基本观点、认知隐喻的类型等内容,指出汉语的“NP/N抽+F”结构属于本体隐喻结构,它以隐喻的方式将抽象事物和抽象概念具体化,用理解具体物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物。第三章对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进行综论。首先确定抽象名词的判断标准,提出抽象名词确定的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讨论抽象名词范畴的原型效应;其次分析现代汉语“NP/N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指出“NP/N抽+F”结构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有短语和词两种性质。第四章分析“NP/N抽+上”结构,考察“NP/N抽+上”的类型、语义性质、语义特点和功能扩展。指出“NP/N抽+上”是一个基于整体-平面的隐喻结构,其语义系统呈现出层级性和相对性、多面性和游移性相互交织的特点,并发展出具有指称功能的“VP/V+上”结构。第五章分析“NP/N抽+上”结构的一个实例“理论上”,考察“理论上”的性质和语义,指出“理论上”有情态标记化倾向,认为“理论上”具有提供可能性、增强委婉性、弱化确切性、提示焦点性的语用功能。第六章研究“(在)NP/N抽+下”结构,首先分析“(在)NP/N抽+下”的构成特点;其次通过对与“下”组合的抽象名词性成分的考察,分析“(在)NP/N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条件”的隐喻结构;最后分析它与“在NP/N(的)VP/V下”结构在句法、语义上的同质性,确定二者之间的功能扩展关系。第七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NP/N抽+上”结构和“NP/N抽+下”结构的不对称,并从人类的生理功能、原型空间语义、认知识解方式、有标记无标记等多个方面分析造成不对称的动因。第八章分析“NP/N抽+里”结构,考察“NP/N抽+里”的结构形式和“NP/N抽”的构成,重点分析“NP/N抽+里”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结构,讨论“NP/N抽+里”容器隐喻的特点并分析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第九章对“NP/N抽+里”和“NP/N抽+内”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它们在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隐喻映射范围、功能扩展、适用语体等方面的不同表现;指出它们虽然同为容器隐喻结构,但语义性质不同,反映在容器和容物上都存在差异;“NP/N抽+里”结构和“NP/N抽+内”结构在共时上的差异与历时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第十章分析“NP/N抽+F”结构的来源和发展。“NP/N抽+F”来源于“NP/N具+F”结构,并扩展出“VP/V+F”和“AP/A+F”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部分“N抽+F”结构出现了词汇化现象,从方位短语演变为词。最后是结语,对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创获之处以及本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
李依霖[5](2016)在《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否定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表达手段也丰富多彩,一般否定句是直接使用否定词来进行否定,更复杂的是非常规否定,有时候说话人故意运用带有消极意义的词语来表达或运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等多种手段;更难的是需要进行语用推理才能得出的否定义,这一切都属于语用否定。而且否定这一语言现象向来都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研究的“非常规否定”相比于一般否定句情况更为复杂,目前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不够深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的都是进行分析否定的某一小类或否定的某一方面,并未从全面的、系统的把“非常规否定”展开,都是从非常狭义的语用否定研究,而其实这种非常规否定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特别是在生活口语中。“非常规否定”这一语言现象更多的是借助于一种表达技巧和策略,表现出说话人想要传达的否定意义和主观情感,因此,该语言现象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本文主要结合认知语言学方面的一些观点来对该现象做出探讨。否定这一现象在汉语或是任何一种语言表达中均为常见的。在交际过程中要表达否定意义时,为了礼貌得体,维护对方的面子,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来表达出自己心里想说的,来促使达到最高的交际效果。至于怎么运用才能表达出说话者的全部意愿,对说话人来说是很难的。尽管是中国人有时候也会出现差错,更何况对一个汉语非母语者,问题就更复杂。本人作为一名越南留学生,力致于研究否定这一现象,主要是针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否定句的用法和理解。根据调查筛选,本文选取其中最常出现的“非常规否定”现象进行探讨,即词语的隐性否定、疑问代词表否定、口头对话中会话含义表否定、羡余否定四类现象进行研究。在分析这些现象的同时,还着重研究几类结构的生成动因和理解机制,以便于我们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四类形式的意义。鉴于此,我们以传统语法为理论基础,重视语用中的语义描写和分析。同时,借鉴会话含义理论、三个平面理论、认知语言学和语用理论对非常规否定,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到描写和解释并重,结合理论和实例做分析。通过对部分非常规否定现象生成动因和机制的考察,揭示具体表达中所蕴含的认知动因和理解机制。以此更为合理全面地对这四种否定现象作出解释,从而有助于人们正确使用否定形式中的非常规否定现象,同时也意在帮助越南留学生在更好的理解这四种否定现象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每一种否定现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基础理论。第二章介绍论文相关的综述,并对论文题目“非常规否定”作出界定,浅谈否定句的标准、类别和与论文相关的非常规否定现象的语用特征。第三章介绍隐性否定相关问题,其类型的总体特征,着重表达形式和语用分析,在此基础上辨别词语否定和词语义素否定。在讨论其隐性义素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最后从中挑出数个比较典型的、使用频率高的双音节动词进行个案语义分析,通过分析来充实和论证其章节观点的合理性。第四章考察疑问代词表否定现象。本章我们主要运用四个典型的疑问词进行考察即“什么”、“谁”、“哪儿”、“怎么”,通过个案分析采取理论依据对其特征进行阐述该类型的产生动因,最后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介绍该类型的理解机制以及语用功能。第五章介讨论口头对话中会话含义表否定现象,首先对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做介绍,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会话含义表否定的个案分析,对其来源、特征、生成条件、产生动因以及理解机制进行分析。第六章考察提醒类羡余否定,首先对羡余否定加以界定,然后进行分类,对每一类的特点、性质做介绍,从而对提醒类否定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角度进行专项分析,对提醒类羡余否定词“别”的出现与否影响语义等值做分析,分析其出现的具体格式以及造成差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最后对其表示强化否定格式的生成条件和机制做分析。第七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即探讨四种不同类型的非常规否定表达形式的差异。接着简要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最后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方向。
柳成姬[6](2016)在《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文中认为名词的数量最多,句法地位也最重要。但是目前对名词语法学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弱。早年对名词的研究主要是对名词本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名词与名词性成分的研究,围绕名词的特点和名词与别的成分搭配来分析。本人主要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基础,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该类词语进行描写,并对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力求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用形式来验证语义,用语义来解释形式。结构主义语言学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说作为诞生标志。从语义角度对名词相关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寻找语义搭配规律和语用特点。本人对汉语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讨论名词相关的所有问题,而是采用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框架,采用形式句法的方法论,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论文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在研读了相关文献和着作的基础上,对名词和与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最后对本文的结构安排作出说明。本文讨论了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名词与介词的组合、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名词与副词的组合、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等问题。第二章至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考察名词的定义,次范畴的三种分类——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其内在时间性、空间性、程度性等。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最后论述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以及名词的指称性问题。第三章考察名词与名词的组合,主要是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研究,重点讨论“N1+(的)+N2”结构的句法结构类型、语义关系类型(同位结构、定中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第四章考察名词与介词的组合,介绍介词的性质、特点、功能,并介绍了介词短语的句法分析,介词与名词性短语构成,还论述了其中不能进入此构成的名词性短语,考察“在X中”的构式。第五章考察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短语中最热门的就是名词与量词的组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名词与名量词的组合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认知角度来分析并解释影响名词与量词互相选择的本质原因和各种制约因素,挖掘名词与量词组合的内在规律及阐述了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第六章考察名词和动词的组合。主要讨论名词与动词搭配相关的短语研究,并分析了动词和名词所构成的六种类型的短语:N+V、V+N、V的N、N1+(的)+N2、N+的+V、(V+N1)+N2的类型。它们的构成受到构成成分之间句法和语义上的制约、而这些短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便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七章考察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方位词有单音节的方位词和双音节的方位词的区别,本文还对方位词“上、下”作了集中的讨论。方位词是非常有特点的词类,方位词在语法功能上类似虚词,必须和名词组合才能充当句法成分。主要研究方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在入句以后的特点,以及人体名词与“上、下”结合的特点。第八章考察名词与副词的组合。程度副词作为副词中的一类,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程度副词修饰名词问题。“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作为一种后起的语言现象,由于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该结构能够兴起和发展。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余俊宏[7](2015)在《现代汉语协同句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协同句是根据句干的表达功能划分出来的一种句类。本文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充分而系统地分析了这种句类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对协同句进行明确界定,认为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协配施行或遭受某种动作行为,或协配处于某种状态,或协配具有某种关系的句子,其协同项不仅可以位于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还可以分别位于谓语动词两侧。它的主要特点是协同项的非单性和加合性,谓语表达的多指性和对称性。我们将其作为一种句类进行系统阐述,这在学界尚属首次。(2)本文对表达协同语义的协同手段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并就协同手段之间的共现规律作出具体探讨。我们认为协同动词的共现原则主要有句法功能原则、时间顺序原则、词汇固有原则和语言习惯原则;协同副词的共现层级为:“一起”类>“分别”类>“互相”类>“轮流”类;协同副词与协同动词、协同类固定短语手段、协同句法手段的搭配受各种协同手段自身语义特点的制约;类固定短语手段与句法结构手段的共现顺序受各自表达功能的制约,其顺序为:描摹状态>引导归结>表达结果。从句型上而言,协同句可分为名词谓语型、动词谓语型和形容词谓语型三种,但其内部又存在一定的差异。(3)本文认为协同句中协同项的语义角色具有二重性特征,从协同方式上而言,协同句可分为“共同”类和“交互”类两种,前者常见句模有14种,后者常见句模有15种。从协同语义关系上而言,协同句主要表达人际关系和事理关系两种,前者可分为人物关系和交际关系,后者可分为事件关系和数理关系。从协同动词上而言,语义特征不同其出现的协同句式也不同。最为特殊的是所谓非连续性交互结构,它突出了作为宾语的协同项的焦点性与信息性,体现出主观差异。从协同副词上而言,不仅近义协同副词的语义用法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部分协同副词还会产生歧义,使用时需加以分化。(4)本文将协同句的主题分为组合式和集合式,考察协同项的信息功能和是否定指,以及充当焦点的情况,认为充当焦点的协同项可以具有定指性。对于协同句的述题,我们将其分为叙述性述题、描记性述题、判释性述题和评议性述题,具体考察其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认为协同句的表达功能与语体的特征基本吻合。对于协同句的文体分布而言,其出现的频率高低是: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协同句在语篇中还有特殊的组篇功能,它主要是通过协同项的照应、省略和替代来实现。
李思旭[8](2014)在《从语言类型学看三个平面互动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研究重在区分,即严格区分每个平面的研究对象,而国外类型学的研究则重在联系,即强调三个平面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一注重"分"一注重"合"的不同研究思路导致了最终研究成果的天壤之别。国内的研究应该从普遍重在内部区分转向同国外语言类型学一样注重从战略上进行宏观整体把握,即强化三个平面之间的联系。
卡日拜克·安不拉亨[9](2012)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与现代哈萨克语》文中研究指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是一个集实用性,先进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新理论。用三个平面理论来分析现代哈萨克语语法是否可行,它能否作为一种分析现代哈萨克语语法问题的有效利器?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须对现代哈萨克语语法的对象和语法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认识,看看我们的研究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现代哈萨克语语法中客观存在着三个平面: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因此从不同的平面来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会得出不同的语法结构;从句法平面来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而得出来的语法结构是句型;从语义平面来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而得出来的语法结构是句模;从语用平面来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而得出来的语法结构是句类。语法研究时要注意区分三个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过去现代哈萨克语句法研究较多,但语义却研究得很不够,对语用方面研究则更缺乏。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在句子研究中也是个重要的课题,就是研究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成分。现代哈萨克语的句法建立在词法之上,是词法的高一个层次。从宏观结构来看,现代哈萨克语的语句可由一个句子构成称简单句。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长句称复句。从微观结构看,语句研究是句子的构成,构成成分,构成规则。从语用意义看,句法研究句子的作用。现代哈萨克语语法所包括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复杂。
康建华[10](2011)在《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的病句分析——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出发》文中研究说明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句,纠正这些病句,指导学生杜绝这些病句即突破了汉语教学的瓶颈。本文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分析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病句的原因。
二、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意义和功能研究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 |
2.1 语气词“啊”的历史来源 |
2.2 语气词“啊”研究概观 |
2.2.1 语气词“啊”的意义研究 |
2.2.2 语气词“啊”的功能研究 |
2.2.3 语气词“啊”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 国外语气/情态研究概观 |
2.3.1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气/情态研究 |
2.3.2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语气/情态研究 |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气/情态研究 |
2.3.4 交际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气/情态研究 |
2.3.5 国外语气/情态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
3.1 汉语界语法、语义与语用三个平面的关系研究 |
3.1.1 “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 |
3.1.2 两个“三角”的语法研究 |
3.2 国外语法、语义与语用三者的关系研究 |
3.2.1 语法与语用的互动研究 |
3.2.2 解释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编码-推论模式 |
3.3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基于语料库的语料收集 |
4.2 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五章 现代汉语中“啊”的分布与“啊”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1 “啊”的使用分布 |
5.2 “啊”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2.1 句末带“啊”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2.2 句末带“啊”祈使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中“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1 陈述句里“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1.1 陈述句句末的“啊” |
6.1.2 陈述句句中的“啊” |
6.1.3 陈述句句首的“啊” |
6.2 感叹句里“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2.1 感叹句句末的“啊” |
6.2.2 感叹句句中的“啊” |
6.2.3 感叹句句首的“啊” |
6.3 祈使句句末“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4 疑问句句末“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4.1 特指问句的“啊” |
6.4.2 是非问句的“啊” |
6.4.3 反复问句的“啊” |
6.4.4 反诘问句的“啊” |
6.4.5 选择问句的“啊” |
6.5 本章小结:“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中“啊”的语法-语用互动关系阐释 |
7.1 “啊”的语法意义 |
7.2 “啊”的语用意义 |
7.3 “啊”的使用条件 |
7.4 “啊”的语法-语用互动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语料中“啊”的句法位置的手动标记一览 |
附录 B:语料中“啊”的意义及功能的手动标记一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句子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欧洲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1.0古希腊语法研究的两个平面 |
1.1名物关系触发哲人的语言研究兴趣 |
1.2从话语行为功能到句子内部结构 |
1.3基于逻辑的语义范畴和句法分析 |
1.4语言教学最终催熟古希腊语法学 |
1.5《马氏文通》分析句子的两套范畴 |
2.0从“说话起始-说话目的”到“心理主语-心理谓语” |
2.1维尔对话语平面的初步探索 |
2.2甲柏连孜的心理主语-心理谓语 |
2.3汉语话说结构研究的基本轨迹 |
3.0 从主语的三种类型到句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
3.1埃尔特提出主语的三种类型 |
3.2丹内斯论述句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
3.3丹内斯强调句子的三个基本核心概念 |
4.0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 |
4.1汉语语法研究三个平面与国际语言学热点 |
4.2汉语语法研究三个平面与符号学三分模式 |
5.0余论 |
(3)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1.1.2 当代语言学研究关于功能与信息的认识 |
1.1.3 语言研究的信息视角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语言信息论的理论探讨 |
1.2.2 国内语言学界的相关研究 |
1.2.3 信息结构理论与汉语研究 |
1.2.4 语言信息传递的传播视角研究 |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
1.3.1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 |
1.3.2 本文的努力方向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本文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说明 |
1.5.1 本文立论基础 |
1.5.2 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1.5.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语言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 |
2.1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 |
2.1.1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过程 |
2.1.2 信息的概念和本质 |
2.2 语言信息的质性特征 |
2.2.1 语言信息的理论范式 |
2.2.2 语言信息的质准则与质性 |
2.2.3 语言信息质性特征的可证实性 |
2.3 言实性表达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
2.3.1 言实性表达的上位范畴 |
2.3.2 必然性判断 |
2.3.3 言实性表达的定义 |
2.4 言实性表达的语法表现及分类 |
2.5 与言实性表达相关的概念 |
2.5.1 认识情态范畴 |
2.5.2 立场与认识立场 |
2.5.3 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言实性语气副词 |
3.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范围和分类 |
3.1.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范围 |
3.1.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分类 |
3.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句内语法分布 |
3.2.1 语体分布 |
3.2.2 句内分布 |
3.3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篇章分布与功能类型 |
3.3.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语篇功能分类 |
3.3.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篇章分布 |
3.4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 |
3.4.1 主观认识立场的表达 |
3.4.2 篇章上的衔接与连贯 |
3.4.3 信息凸显与语气浮现 |
3.5 总结 |
第四章 言实性话语标记 |
4.1 言实性话语标记 |
4.1.1 话语标记 |
4.1.2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定义 |
4.1.3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研究范围 |
4.1.4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分类 |
4.2 言实性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4.2.1 理论探索与整体研究 |
4.2.2 个案研究 |
4.2.3 前人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
4.3 各类言实性话语标记分析 |
4.3.1 直言类言实性话语标记 |
4.3.2 婉言类言实性话语标记 |
4.3.3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共性和差异 |
4.4 总结 |
第五章 言实性表达的内部共现 |
5.1 本章研究内容 |
5.2 言实性表达的内部同现成分 |
5.2.1 言实性动词 |
5.2.2 言实性语气副词 |
5.2.3 言实类话语标记 |
5.3 言实性动词的共现考察 |
5.3.1 连续共现考察 |
5.3.2 间隔共现考察 |
5.4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共现考察 |
5.4.1 言实性语气副词内部的组配模式 |
5.4.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共现总结 |
5.5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共现考察 |
5.5.1 言实性语气副词和言实性话语标记共现 |
5.5.2 言实性话语标记和言实性语气副词共现总结 |
5.6 言实性表达内部共现的语用功能 |
5.6.1 言实性表达各类的功能 |
5.6.2 组配共现时的语用功能 |
5.7 言实性表达组配共现的认知解释 |
5.7.1 作为言者认知上的主观性 |
5.7.2 言听之间的信息差 |
5.8 总结 |
第六章 言实性表达与相关认识情态的共现 |
6.1 组配共现 |
6.1.1 组配共现的概念 |
6.1.2 组配共现的模式 |
6.1.3 语气副词组配共现研究 |
6.2 言实性表达的相关范畴 |
6.2.1 模态逻辑的判断 |
6.2.2 相关概念区分 |
6.2.3 相关研究范围确定 |
6.3 言实性表达与必然情态的共现 |
6.3.1 连续共现考察 |
6.3.2 间隔共现考察 |
6.4 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的共现 |
6.4.1 连续共现考察 |
6.4.2 间隔共现考察 |
6.5 与相关认识情态组配共现的功能 |
6.5.1 信息真实性的断定与确认 |
6.5.2 信息真实性的确认与协商 |
6.6 总结 |
第七章 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共现 |
7.1 传信范畴 |
7.1.1 传信范畴的定义和范围 |
7.1.2 传信范畴和情态范畴的关系 |
7.2 传信范畴的语法表现及分类 |
7.2.1 传信范畴的语法表现 |
7.2.2 传信范畴的研究范围 |
7.2.3 汉语传信范畴的分类 |
7.2.4 推理型传信证素相关说明 |
7.3 传信范畴的信度与可及性等级序列 |
7.3.1 传信范畴的信度与可及性 |
7.3.2 二者在证素中的排列关系 |
7.4 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组配共现 |
7.4.1 二者的组配模式分析 |
7.4.2 与传信范畴组配时的内部差异 |
7.5 共现的功能体现 |
7.5.1 传信与传情的融合 |
7.5.2 协调完善推理与组织语篇 |
7.6 总结 |
第八章 语篇言实性与预期 |
8.1 言实性语气副词与预期 |
8.2 合预期信息标记“果然” |
8.2.1 语境分布 |
8.2.2 语义对分布和功能的制约 |
8.2.3 “果然”的合预期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8.2.4 “果然”作为合预期信息标记总结 |
8.3 反预期言实性语气副词“其实” |
8.3.1 “其实”的语境特征 |
8.3.2 “其实”的语义分析 |
8.3.3 语义特征对篇章分布的制约 |
8.3.4 “其实”的语用功能 |
8.3.5 “其实”作为反预期信息标记总结 |
8.4 合预期和反预期对比分析 |
8.4.1 在语法分布上 |
8.4.2 在语用功能上 |
8.4.3 在信息标记上 |
8.5 总结 |
第九章 言实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 |
9.1 言实性话语标记 |
9.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9.2.1 相关研究述评 |
9.2.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9.3 “不瞒你说”的语篇分布 |
9.4 “不瞒你说”的语用功能 |
9.4.1 间接传信与信息标记 |
9.4.2 主观情态与语力表达 |
9.5 “不瞒你说”的主观化进程 |
9.5.1 “不瞒你说”主观化进程的历时考察 |
9.5.2 “不瞒你说”的主观化动因 |
9.6 结语 |
第十章 言实性表达的交际与认知解释 |
10.1 言实性表达的语法表现 |
10.1.1 言实性语气副词 |
10.1.2 言实性话语标记 |
10.1.3 言实性表达和相关范畴的关系 |
10.2 言实性表达的信息标记功能 |
10.2.1 句子信息结构中的标记模式 |
10.2.2 篇章信息流动中的标注模式 |
10.3 从信息传递的不同视角看言实性表达 |
10.3.1 从立场表达看言实性表达 |
10.3.2 言实性立场表达与语言元功能 |
10.4 言实性表达与信息传递的质 |
10.4.1 语言中的信息传递 |
10.4.2 信息传递中的质性表达 |
10.5 总结 |
第十一章 总结 |
11.1 本文结论 |
11.2 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和意义 |
0.1.1 研究对象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理论和方法 |
0.2.1 理论背景 |
0.2.2 研究方法 |
0.3 研究内容和体例 |
0.4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1.1 抽象名词研究综述 |
1.1.1 抽象名词的描写性研究 |
1.1.2 抽象名词的解释性研究 |
1.1.3 抽象名词的应用性研究 |
1.1.4 研究评价 |
1.2 方位词研究综述 |
1.2.1 方位词的定性研究 |
1.2.2 方位词的演化研究 |
1.2.3 方位词的功能和认知研究 |
1.2.4 方位词的类型学研究 |
1.2.5 研究评价 |
1.3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综述 |
1.3.1 共时视角的研究 |
1.3.2 历时视角的研究 |
1.3.3 研究评价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认知隐喻理论述略 |
2.1 认知隐喻理论概说 |
2.1.1 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 |
2.1.2 认知隐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关于认知隐喻理论的讨论 |
2.2 认知隐喻的类型 |
2.2.1 Lakoff& Johnson的三种隐喻类型 |
2.2.2 对Lakoff& Johnson隐喻分类的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综论 |
3.1 抽象名词的确定标准 |
3.1.1 意义标准 |
3.1.2 形式标准 |
3.2 抽象名词的典型性 |
3.2.1 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 |
3.2.2 词类范畴是原型范畴 |
3.2.3 抽象名词的原型效应 |
3.3 单音方位词的选择及其性质与命名 |
3.3.1 选择“上”“下”“里”研究的依据 |
3.3.2 “NP/N_抽+F”结构中单音方位词的性质和命名 |
3.4 “NP/N_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 |
3.4.1 “NP/N_抽+F”结构的类型 |
3.4.2 “NP/N_抽+F”结构的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整体和平面的隐喻:“NP/N_抽+上”结构 |
4.0 引言 |
4.1 “NP/N_抽+上”的构成类型 |
4.1.1 开放式和封闭式 |
4.1.2 熟语化和附缀化 |
4.1.3 单义性和多义性 |
4.2 “NP/N_抽+上”的语义性质 |
4.2.1 述人:个人是整体,属性是平面 |
4.2.2 述物:事物是整体,构成是平面 |
4.2.3 述事:事件是整体,阶段是平面 |
4.2.4 述时:时间是整体,时段/时点是平面 |
4.2.5 其他“NP/N_抽+上” |
4.3 “NP/N_抽+上”的语义特点 |
4.3.1 层级性和相对性 |
4.3.2 多面性和游移性 |
4.4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及功能扩展 |
4.4.1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 |
4.4.2 “NP/N_抽+上”的功能扩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论上”的语义及情态标记化 |
5.0 引言 |
5.1 “理论上”的结构和性质 |
5.1.1 方位短语“理论上” |
5.1.2 情态标记“理论上” |
5.1.3 两种“理论上”的区别与联系 |
5.2 方位短语“理论上”的语义和语义模式 |
5.2.1 名词“理论”的语义 |
5.2.2 “理论上”的语义 |
5.2.3 “理论上”的语义模式 |
5.3 “理论上”的语用功能 |
5.3.1 提供可能性 |
5.3.2 增强委婉性 |
5.3.3 弱化确切性 |
5.3.4 提示焦点性 |
5.4 “理论上”情态标记化的机制 |
5.4.1 句法位置 |
5.4.2 语义虚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条件的隐喻:“(在)NP/N_抽+下”结构 |
6.0 引言 |
6.1 “(在)NP/N_抽+下”结构的构成特点 |
6.1.1 “在”的隐现性 |
6.1.2 “NP/N_抽”的类别性 |
6.1.3 “(在)NP/N_抽+下”的修饰性 |
6.2 “(在)NP/N_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 |
6.2.1 客体条件 |
6.2.2 主体条件 |
6.2.3 “条件”与“事件”的语义关系 |
6.3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关系 |
6.3.1 “在NP/N(的)VP/V下”的抽象指称性 |
6.3.2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同质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NP/N_抽+上”与“NP/N_抽+下”的不对称研究 |
7.0 引言 |
7.1 “NP/N_抽+上/下”结构形式不对称 |
7.1.1 与介词的搭配不对称 |
7.1.2 与修饰成分的共现不对称 |
7.1.3 功能扩展的形式不对称 |
7.2 “NP/N_抽+上/下”结构语义不对称 |
7.2.1 有“上”无“下”的语义不对称 |
7.2.2 有“下”无“上”的语义不对称 |
7.2.3 有“上”有“下”的语义不对称 |
7.3 “NP/N_抽+上/下”结构表达作用不对称 |
7.3.1 强调:“NP/N_抽+上”结构的表达作用 |
7.3.2 衬托:“NP/N_抽+下”结构的表达作用 |
7.4 “NP/N_抽+上/下”结构不对称的动因 |
7.4.1 人类生理功能的不对称 |
7.4.2 原型空间语义的不对称 |
7.4.3 认知识解方式的不对称 |
7.4.4 无标记有标记的不对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NP/N_抽+里”结构 |
8.0 引言 |
8.1 “NP/N_抽+里”的构成 |
8.1.1 “NP/N_抽+里”的结构形式 |
8.1.2 “NP/N_抽”的构成 |
8.2 容器隐喻与“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
8.2.1 容器隐喻 |
8.2.2 “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
8.3 “NP/N_抽+里”的容器隐喻特点 |
8.3.1 容物的必有性 |
8.3.2 容物形式的复杂性 |
8.4 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 |
8.4.1 基于身体的体验性 |
8.4.2 容器图式的简便性 |
8.4.3 容器图式的普适性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比较研究 |
9.0 引言 |
9.1 “NP/N_抽+里”和“NP/N_抽+内”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 |
9.1.1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里”中的抽象名词 |
9.1.2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内”中的抽象名词 |
9.1.3 对“NP/N_抽+里”和“NP/N_抽+内”无选择倾向的抽象名词 |
9.2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其他差异 |
9.2.1 隐喻映射范围的大小差异 |
9.2.2 功能扩展的远近差异 |
9.2.3 适用语体的差异 |
9.3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语义分析 |
9.3.1 容器差异——可开放容器与唯封闭容器 |
9.3.2 容物差异——离散性容物与弥散性容物 |
9.3.3 相关语言现象的解释 |
9.4 方位词“里/内”的语义演变及“NP/N+里/内”的历时发展 |
9.4.1 方位词“里”和“内”的语义来源及演变 |
9.4.2 “NP/N+里”和“NP/N+内”的历时发展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NP/N_抽+F”结构的来源及发展 |
10.1 从“NP/N具+F”结构到“NP/N_抽+F”结构 |
10.1.1 “F”:从无到有 |
10.1.2 “NP/N”:从具体到抽象 |
10.2 从“NP/N_抽+F”结构到“VP/V+F”和“AP/A+F”结构 |
10.2.1 “NP/N_抽+F”功能扩展的可能性 |
10.2.2 “NP/N_抽+F”功能扩展的表现 |
10.3 “NP/N_抽+F”结构的词汇化 |
10.3.1 结构凝固 |
10.3.2 语义融合 |
10.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否定的类别 |
1.2.2 本文对非常规否定界定 |
1.2.3 本文的非常规否定的语用特征 |
1.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5 语料来源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7 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界定与综述 |
2.1 否定句划分标准回顾 |
2.1.1 以形式为标准 |
2.1.2 以意义为标准 |
2.1.3 以意义和形式为标准 |
2.1.4 以句法、语义、语用为标准 |
2.2 非常规否定研究 |
2.2.1 隐性否定 |
2.2.2 疑问代词表否定 |
2.2.3 会话含义表否定 |
2.2.4 羡余否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词语隐性否定研究 |
3.1 隐性否定范围的界定 |
3.1.1 隐性否定的界定 |
3.1.2 隐性否定表达形式 |
3.1.3 对话中语用隐性否定 |
3.2 词语否定分析 |
3.2.1 词语否定 |
3.2.2 词语义素否定 |
3.3 双音节动词隐性否定义素 |
3.3.1 隐性义素的性质 |
3.3.2 双音节动词隐性否定义素分类 |
3.3.3 双音节动词隐性义素语义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疑问代词表否定研究 |
4.1 疑问代词表否定与反问句的关系 |
4.2 疑问代词表否定 |
4.2.1 “什么”表否定 |
4.2.2 “谁”表否定 |
4.2.3 “哪”表否定 |
4.2.4 “怎么”表否定 |
4.3 疑问代词表否定的产生动因 |
4.4 疑问代词表否定的理解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对话中的会话含义表否定研究 |
5.1 会话含义表否定 |
5.1.1 会话分析概念 |
5.1.2 会话含义理论 |
5.1.3 会话含义的语义特征 |
5.1.4 会话含义表否定成因 |
5.2 会话含义理论的语用推理影响与生成条件 |
5.2.1 表述对语用推理的影响 |
5.2.2 会话含义表否定的生成条件 |
5.3 会话含义表否定的特征 |
5.3.1 无标记性 |
5.3.2 语境的制约性 |
5.3.3 推导性和可取消性 |
5.4 会话含义表否定产生动因 |
5.4.1 元认知调节 |
5.4.2 礼貌原则 |
5.5 会话含义表否定理解机制 |
5.5.1 概念整合 |
5.5.2 概念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羡余否定研究 |
6.1 羡余与羡余否定的界定 |
6.1.1 羡余的含义 |
6.1.2 羡余否定的含义 |
6.2 羡余的类型与特点 |
6.2.1 羡余的类型 |
6.2.2 羡余否定的特点 |
6.3 提醒类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
6.3.1 提醒类单句形式中的羡余现象 |
6.3.2 提醒类复句形式中的羡余现象 |
6.4 提醒类羡余否定形成动因与产生机制 |
6.4.1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形成 |
6.4.2 “小心/当心/注意/留神[别]VP”的语义等值 |
6.4.3 “小心/当心/注意/留神,+别+VP”与“小心/当心/注意/留神 + VP”的语义不等值 |
6.4.4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产生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本文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
1.2.1 原型范畴理论 |
1.2.2 指称理论 |
1.2.3 量范畴理论 |
1.2.4 空间范畴理论 |
1.2.5 有界与无界理论 |
1.2.6 隐喻理论 |
1.2.7 结构主义理论 |
1.2.8 认知语言理论 |
1.2.9 三个平面理论 |
1.2.10 语法范畴化理论 |
1.3 语料来源 |
1.4 对相关问题的已有研究 |
1.4.1 汉语名词的次范畴化研究 |
1.4.2 名词对其它词类的选择性研究 |
1.4.3 名词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 |
1.4.4 名词充当主宾语时与谓语动词的选择关系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名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
2.1 引言 |
2.1.1 对名词的定义 |
2.1.2 名词次范畴的分类 |
2.1.3 对非量名词的已有研究 |
2.2 量化名词 |
2.2.1 个体名词 |
2.2.2 集体名词 |
2.2.3 物质名词 |
2.2.4 抽象名词 |
2.3 非量名词 |
2.3.1 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2 非量名词名称的确定 |
2.3.3 非量名词的界定 |
2.3.4 专有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
2.3.5 方位词的非量化特征 |
2.3.6 处所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
2.3.7 时间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
2.3.8 无量名词 |
2.4 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 |
2.4.1 名词的空间性特征 |
2.4.2 名词的时间性特征 |
2.4.3 名词的程度性特征 |
2.5 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
2.5.1 名词做谓语的问题 |
2.5.2 名词做状语的问题 |
2.5.3 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
2.5.4 主宾语位置上的谓词问题 |
2.5.5 名词做定语的特点 |
2.6 名词的指称性问题 |
2.6.1 有指与无指 |
2.6.2 定指与不定指 |
2.6.3 实指与虚指 |
2.6.4 类指与个指 |
2.6.5 指称与语序的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定中结构) |
3.1 引言 |
3.2 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定中结构)研究 |
3.2.1 “N1(的)N2”的语义关系类型 |
3.2.2 领属关系的下位分类 |
3.2.3“N1(的)N2”的结构类型研究 |
3.2.4 现代汉语N1+N2内部语义关系 |
3.3 现代汉语N1+N2结构中“的”的标记功能 |
3.3.1 关于“的”的语法功能 |
3.3.2 关于“的”的隐现分析 |
3.3.3 关于“的”与相关结构的歧义 |
3.4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与名词的搭配 |
3.4.1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
3.4.2 抽象名词的语义句法特性 |
3.4.3 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 |
3.4.4 抽象名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 |
3.5“NN”语义双向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名词与介词的组合 |
4.1 引言 |
4.2 对“在X中”的介词结构考察 |
4.2.1“在”语法化的因素 |
4.2.2“在X”的句法功能 |
4.3“在+X中”的“X”的性质 |
4.4 对“在X中”中“X”的语义考察 |
4.5“PX里”中的X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名词与量词的组合 |
5.1 引言 |
5.2 量词的定名与立类 |
5.2.1 量词的定名 |
5.2.2 量词的立类 |
5.2.3 量词的分类 |
5.2.4 汉语量词的次范畴特征 |
5.3 名词与量词匹配规律的深求 |
5.3.1 名词、量词搭配形式的研究 |
5.3.2 名词量词关系三论 |
5.3.3 物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关系 |
5.3.4 量词自身语义特征的限制 |
5.3.5 语境对名量词选择的影响 |
5.3.6 名词选择量词的流程 |
5.4 名词与量词的双向选择 |
5.4.1 名词对量词的选择 |
5.4.2 量词对名词的选择 |
5.4.3 一个量词对一组名词的选择 |
5.4.4 一个名词对很多量词的选择 |
5.4.5 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 |
5.4.6 偏正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
5.4.7 联合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
5.5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选择 |
5.5.1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研究 |
5.5.2 抽象名词的可量性 |
5.5.3 抽象名词与种类量词搭配 |
5.5.4 抽象名词与不定量词搭配 |
5.5.5 抽象名词与个体量词搭配 |
5.5.6 抽象名词与临时量词搭配 |
5.6 个体量词和名词搭配 |
5.7 名词和量词选择的认知理据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名词与动词的组合 |
6.1 引言 |
6.1 偏正式“N+V”短语研究 |
6.1.1 定中式“N+V”短语中N的语义特点 |
6.1.2 定中式“N+V”短语中V的句法语义特点 |
6.1.3 状中式“N+V”短语的考察 |
6.2 对“N+V”短语与“V+N”短语的研究 |
6.2.1“N+V”短语中V的次范畴 |
6.2.2“N+V”短语中N的次类 |
6.2.3“V+N”短语中V的次类 |
6.2.4“V+N”短语中N的次类 |
6.3 定中式“V+N”短语的研究 |
6.3.1 述宾式和定中式“V+N”的语义特点 |
6.3.2“V+N”短语和“V+的+N”短语 |
6.3.3 对定中式短语“V+N”中动词的考察 |
6.3.4 定中式短语“V+N”中名词的考察 |
6.4 偏正式“V的N”短语研究 |
6.4.1“V的N”偏正短语研究的构成类型 |
6.4.2 V与N搭配上的语义限制 |
6.4.3“V的N”偏正短语的功能 |
6.4.4 与偏正短语“V的N”相关的组合 |
6.5“N的V”短语研究 |
6.5.1“N的V”短语的构成成分 |
6.5.2“N的V”中的V的语义特点 |
6.5.3“N的V”短语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
6.5.4“N1的N2”与“N的V” |
6.5.5 对定中式的“N的V”与“N+V”的考察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 |
7.1 引言 |
7.2 方位词的性质和特点 |
7.2.1 方位词的性质范围 |
7.2.2 方位词的句法功能 |
7.2.3 方位词的语义特征 |
7.2.4 有关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问题 |
7.3 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1 集合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2 普通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3 专有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4 抽象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5 时间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
7.3.6 处所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
7.3.7 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4 与方位组合的名词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名词与副词的组合 |
8.1 引言 |
8.2“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 |
8.3“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 |
8.4“副+名”结构的性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结论 |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7)现代汉语协同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本文运用的理论及方法 |
三、协同句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协同句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 国外协同句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材料及说明 |
第一章 协同句的几个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协同句的界定 |
一、协同句的定义 |
二、协同句与相关句子的区别 |
第二节 协同句的性质 |
一、句式与句型、句模、句类的关系 |
二、句类的划分方式 |
三、协同句的语法性质 |
第三节 协同句的特点 |
一、协同项的特点 |
二、谓语的表达特点 |
第四节 协同句的范围 |
一、表达“泛数”意义句子是不是协同句 |
二、具有多指特征的句子是不是协同句 |
三、由[+多数]义副词构成的句子是不是协同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句的句法研究 |
第一节 协同句中的协同手段 |
一、协同词手段 |
二、协同短语手段 |
三、协同句法手段 |
第二节 协同手段之间的共现研究 |
一、同类手段之间的共现 |
二、异类手段之间的共现 |
第三节 协同句的常见句型和句式 |
一、名词谓语型及其句式 |
二、动词谓语型及其句式 |
三、形容词谓语型及其句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协同句的语义研究 |
第一节 协同动词、协同副词的语义研究 |
一、协同动词的语义特征 |
二、协同副词的语义差异 |
第二节 协同句的语义结构类型 |
一、协同项语义角色的二重性 |
二、协同项语义角色的类别 |
三、协同句的常见语义结构模式 |
第三节 三种协同动词句的句式义比较 |
一、三种协同动词句的句式义 |
二、句式(Ⅱ)与其他两种句式的语义区别 |
第四节 协同句表达的语义关系 |
一、人际关系 |
二、事理关系 |
第五节 由协同副词的语义特点产生的歧义 |
一、由“分别”和“一起”产生的歧义 |
二、由“互相”或“相互”造成的歧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同句的语用研究 |
第一节 协同句的主述结构 |
一、协同句主述结构的特点 |
二、协同句信息结构的特点 |
三、协同项定指与非定指的特点 |
第二节 协同句的焦景结构 |
一、协同句的自然焦点 |
二、协同句的对比焦点 |
第三节 协同句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
一、协同项与上下文的照应 |
二、协同项的省略与替代 |
第四节 协同句的语篇分布及特点 |
一、协同句的语体分布及特点 |
二、协同句的文体分布及特点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协同词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语言类型学看三个平面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界面研究:两个平面互动 |
二、类型学研究中的三个平面互动 |
2.1三个平面的区分 |
2.2从两个平面互动到三个平面互动 |
2.3类型学研究中的三个平面互动 |
三、语义平面的起点作用 |
3.1语法研究起点的重要性 |
3.2以语义平面为研究起点的成功范例 |
3.3语义在类型参项选择中的作用 |
四、余论 |
(9)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与现代哈萨克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目的、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简介 |
一、 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与成熟 |
二、 三个平面研究的内容 |
(一) 句子的句法平面 |
(二) 句子的语义平面 |
(三) 句子的语用平面 |
第二章 现代哈萨克语语法的研究概况 |
一、 语法研究的对象 |
二、 语法研究的方法 |
三、 现代哈萨克语的语法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
第三章 三个平面理论在现代哈萨克语语句分析中的应用 |
一、 现代哈萨克语语句概述 |
(一) 定义和性质 |
(二) 哈萨克语句子的分类 |
二、 现代哈萨克语语句的三个平面的语法分析 |
(一) 现代哈萨克语句法平面 |
(二) 现代哈萨克语语义平面 |
(三) 现代哈萨克语语用平面 |
第四章 哈萨克语助动词在语义平面的研究 |
一、 助动词概述 |
二、 助动词的成员和分类 |
三、 哈萨克语助动词表达体意义的形式 |
四、 哈萨克语助动词的体的种类与表达形式 |
第五章 现代哈萨克语的语用平面研究 |
一、 现代哈萨克语句中的主题和述语 |
二、 现代哈萨克语句中的插入 |
(一) 现代哈萨克语句中的插入性质 |
(二) 现代哈萨克语插入语的分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意义和功能研究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D]. 何鸣.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句子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欧洲溯源[J]. 邱雪玫,李葆嘉. 山东外语教学, 2018(06)
- [3]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D]. 蔡俊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4]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D]. 曹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5]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D]. 李依霖.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6]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D]. 柳成姬.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7]现代汉语协同句研究[D]. 余俊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8]从语言类型学看三个平面互动研究[J]. 李思旭. 汉语学习, 2014(02)
- [9]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与现代哈萨克语[D]. 卡日拜克·安不拉亨. 新疆大学, 2012(12)
- [10]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的病句分析——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出发[J]. 康建华.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2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