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粮营养水平对美国鹧鸪种蛋品质和代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坤[1](2020)在《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繁殖毒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镉是常见的环境和工业污染物,具有明显的雌性生殖毒性。镉污染不仅会损害禽类繁殖系统,降低生产性能,还会在蛋中累积,对禽类的胚胎发育,以及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研究首先研究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镉对蛋鸡的生殖毒性作用及其机制。通过研究镉污染对机体钙稳态及蛋壳腺参与蛋壳形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镉影响蛋壳质量的分子机制;通过研究镉污染对肝脏损伤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镉影响蛋黄形成的可能机制;通过研究镉污染对蛋鸡卵巢损伤以及颗粒细胞增殖或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镉诱导卵泡闭锁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镉沉积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生长性能、蛋品质和镉在鸡蛋中残留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38周龄海兰灰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5个处理组分别为(1)基础日粮组(对照组)、(2)基础日粮+7.5 mg/kg 镉(以 CdCl2·2.5H2O 形式)、(3)基础日粮+15 mg/kg 镉、(4)基础日粮+30mg/kg镉和(5)基础日粮+60mg/kg镉。各组饲粮中实际镉含量分别为0.47、7.58、15.56、30.55和60.67 mg/kg。试验共进行10周(包括1周预饲期),期间记录采食量、蛋重和产蛋数。分别于正式试验第3周和第9周每组选取24枚蛋(每个重复4枚)测定蛋品质。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12只鸡(每个重复两只)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其他组相比,60mg/kg镉处理组产蛋率(EPR)显着降低(P<0.05),并在7-9周内最低。从7-9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在60 mg/kg镉处理组中,日均采食量(ADFI)显着降低,而料蛋比(FCR)则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第3周时,7.5 mg/kg镉处理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蛋白高度,蛋黄色和哈氏单位(P<0.05),其对蛋黄颜色和蛋壳厚度的积极影响持续到第9周。在第9周时,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壳强度均低于第三周,且与对照组相比,在30和60 mg/kg镉处理组下降显着(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镉处理对EPR、ADFI、FCR、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的影响均表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镉主要残留在蛋壳,在蛋白和蛋黄中残留较低,当饲粮中镉含量≥9.725 mg/kg,全蛋中镉残留量超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组织中镉残留结果表明,肝肾为镉主要残留部位,其次为骨、胰腺和肺。2饲粮镉污染对机体钙稳态及蛋壳腺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镉污染对蛋鸡肾脏、骨骼和蛋壳腺的损伤,以探讨镉污染对蛋鸡机体钙稳态,以及蛋壳腺中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0mg/kg镉处理组的肾脏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尿酸(UA)和肌酐(Cre)显着增加(P<0.05)。高剂量镉暴露破坏了肾脏和蛋壳腺抗氧化系统,诱导脂质过氧化(P<0.05),同时,显着降低ATP酶的活性(P<0.05)。在60 mg/kg镉处理组中,血清中的钙水平显着下降(P<0.05)。在30和60 mg/kg镉处理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骨源碱性磷酸酶(BALP)、1,25-(OH)2-D3和降钙素(CT)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显着增高(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在30或60 mg/kg镉处理组中,肾脏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增大和基质纤维化,胫骨骨小梁减少。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结果显示,破骨细胞明显增多(P<0.05)。镉诱导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生并伴随孕酮受体(Pg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表达水平上调,以及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白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60mg/kg镉处理诱导蛋壳腺炎症的发生并伴随着补体C3和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P<0.05)。另外,蛋壳腺中参与蛋壳形成相关蛋白:钙调蛋白1(CALB1)、卵钙蛋白-32(OCX32)、卵钙蛋白-36(OCX36)、骨桥蛋白(OPN)和卵功能蛋白-17(OC17)的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5)。蛋壳微观结构显示,30和60 mg/kg镉处理显着降低蛋壳栅栏层和乳突层厚度,增加蛋壳表面粗糙度(P<0.05)。3饲粮镉污染对蛋鸡肝脏损伤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镉污染对肝脏组织学变化、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60mg/kg镉处理显着降低肝脏抗氧化能力(P<0.05)。免疫荧光分析和RT-qPCR结果显示,60mg/kg镉处理诱导肝细胞中活性氧(ROS)的产生和内质网应激,并伴随着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 3、Caspase 7、Caspase9、Grp78和Chop基因表达显着上调(P<0.05)。组织病理学和RT-qPCR结果显示,暴露于30或60 mg/kg镉诱导肝组织门静脉纤维化、胆管增生和门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并伴随炎症细胞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6基因表达上调(P<0.05)。油红O染色和RT-qPCR结果表明,镉通过上调脂肪酸合成酶(FASN)(P<0.05),下调β氧化关键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诱导肝细胞中脂质累积(P<0.05)。此外,参与卵黄形成的卵黄蛋白原-Ⅱ(VTG-Ⅱ)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基因表达在7.5 mg/kg镉处理组显着上调,而在30和(或)60mg/kg镉处理组载脂蛋白B(ApoB)、VTG-Ⅱ和载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Ⅱ(apo-VLDL-Ⅱ)基因表达显着下调(P<0.05)。4镉对卵泡闭锁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通过体内试验评估镉污染对蛋鸡卵巢损伤和卵泡闭锁的影响,并通过体外试验进一步探讨镉诱导卵泡颗粒细胞增殖或凋亡的机理。体外分离和培养原代卵泡颗粒细胞,设置3个处理组:对照组(0μM镉)、1μM镉处理组和15μM镉处理组。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应激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ATPase活性、TUNEL测定和H&E染色的结果表明,过量的镉诱导蛋鸡卵巢氧化应激,颗粒细胞凋亡和卵泡闭锁。1μM镉诱导颗粒细胞增殖,并显着增加FoxO3a、Akt、ERK1/2、mTOR和p70S6K1的磷酸化水平和RSK1和RHEB基因表达水平,促进颗粒细胞从G1期到S期的细胞周期进程。相反,15μM镉暴露诱导ROS产生和细胞凋亡,并显着降低ERK1/2、mTOR和p70S6K1的磷酸化和RSK1和RHEB的基因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周期阻滞。雷帕霉素预处理完全阻断了 1μM镉对mTOR和p70S6K1磷酸化及细胞周期进程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15μM镉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miRNA测序结果表明15μM镉可能通过影响miRNA基因表达,影响G蛋白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活性,进而调控Akt/FoxO3a、ERK1/2和mTOR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进程。以上结果提示:当饲粮中镉达到一定剂量后具有显着的繁殖毒性作用。饲粮镉污染显着降低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镉通过诱导肾脏、骨和蛋壳腺损伤,扰乱机体钙调激素分泌,破坏机体钙平衡,抑制与蛋壳形成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最终影响蛋壳的质量。镉通过诱导氧化和内质网应激,诱导肝细胞凋亡,扰乱肝脏脂质代谢,影响卵黄形成。此外,饲粮镉污染诱导卵巢损伤和卵泡闭锁,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镉通过Akt/FoxO3a、ERK1/2和mTOR信号通路调控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进而影响卵泡闭锁和产蛋率。
武圣儒[2](2018)在《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子一代肉鸡糖脂代谢研究》文中指出叶酸可通过参与一碳单元代谢直接调控肝脏的糖脂代谢、核酸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等过程,还可作为甲基供体直接介入表观遗传修饰。因此添加叶酸会产生特定的生物学代谢模式,影响父母代种鸡糖脂代谢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表观遗传修饰,进而对父母代种鸡的生长发育过程发挥调控效应。这种营养表观遗传学模式在家禽中是否具有可传代性及其传代机制,是本试验的核心。基于对文献的把握及前期工作积累,本试验假设:非编码RNA能够介导叶酸调控肉鸡糖脂代谢以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变化的传代过程。本试验通过建立肉种公鸡传代的叶酸调控的表观遗传调控模型,以种公鸡及其子一代的肝脏样品和种公鸡的精子细胞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糖脂代谢相关基因,从检测种公鸡及其后代叶酸调控的肝脏糖脂代谢基因以及相关非编码RNA的表达模式入手,结合种公鸡精子细胞中非编码RNA及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比对分析及后期相关非编码RNA的功能验证,明晰叶酸调控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分子靶标,构建非编码RNA介导的叶酸调控肉鸡糖脂代谢及生长发育的父系传代表观遗传机制。试验1.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对种公鸡和商品代肉鸡生长发育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将200只1日龄的爱拔益加肉种公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只鸡;分别在五个处理种公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0.25、1.25、2.50和5.00 mg/kg)的叶酸。35周龄时通过人工授精及孵化分别获取其子一代肉鸡;每个处理的每个重复随机选择8只子一代肉鸡分别饲养至21日龄。记录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的生长发育情况,进一步比对分析肉种鸡及1日龄和21日龄的子一代肉鸡中叶酸对肉鸡肝脏糖脂代谢及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叶酸对肉鸡糖脂代谢的传代调控作用。在本试验中,种公鸡叶酸添加有利于其肝脏发育,减缓法氏囊的退化过程;对于其后代肉鸡而言,种公鸡叶酸添加可以促进其法氏囊的发育。同时,种公鸡饲粮中叶酸添加可以显着促进种公鸡及其子一代肉鸡的肠道发育情况,包括种公鸡的十二指肠绒毛发育以及其后代肉鸡的空肠肠绒毛发育以及盲肠的发育。种公鸡饲粮叶酸添加还可以增加子一代肉鸡的出生重,并降低其0-21天饲养过程中的料重比。本试验进一步检测了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并未发现显着变化。然而,种公鸡饲粮中额外添加叶酸可以显着提高受精蛋的孵化率,结合子一代肉鸡出生重的提升以及器官发育的促进,我们推测叶酸可以促进子一代肉鸡的胚胎发育过程。基于叶酸对脂代谢的潜在调控效应,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种公鸡叶酸添加对种公鸡及其后代肉鸡脂代谢的调控及传代调控作用。在本试验中,种公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可以显着降低其血浆中的HDL-C、LDL-C及VLDL-C的含量,同时降低其血浆中脂联素的含量。在1日龄子一代肉鸡中,血浆中的TG、LDL-C、VLDL-C、FFA含量均可以受到种公鸡叶酸添加的传代调控。在21日龄子一代肉鸡中,其血浆中的HDL-C、LDL-C以及脂联素的含量会受到种公鸡叶酸添加的传代调控。对肝脏脂代谢指标而言,种公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可以显着增加种公鸡肝脏中的TG、TC、FFA的含量,同时显着降低种公鸡肝脏中HDL-C及肉碱的的含量。对于子一代肉鸡而言,1日龄和21日龄肉鸡的肝脏总胆固醇含量,1日龄肉鸡的肝脏MDH酶活性,以及21日龄肉鸡的FFA含量均会由于种公鸡叶酸的添加而得到显着的提升。在糖代谢方面,种公鸡及1日龄子一代肉鸡肝脏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1日龄及21日龄的丙酮酸激酶活性、种公鸡及其21日龄子一代肉鸡的柠檬酸合酶活性均在种公鸡的叶酸添加下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表明其糖异生能力、糖酵解能力和糖的有氧氧化能力的显着提升。本试验结果表明: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可以传代调控肉鸡的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其机体生长及器官发育过程,进而利于肉鸡的出生后生长,增加其饲料转化效率;与此同时,种公鸡饲粮全期添加叶酸会调控并传代性调控种公鸡及其后代肉鸡的糖脂代谢过程。试验2.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传代调控肉鸡糖脂代谢过程中关键代谢通路筛选根据已获得的显型差异,为了进一步证实叶酸对肉鸡糖脂代谢的传代调控作用,分别对种公鸡以及相应子一代肝脏进行代谢组分析。在种公鸡肝脏中,叶酸添加可以导致16种与糖脂代谢及核酸代谢相关的代谢物的差异表达,包括6-磷酸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等糖异生以及糖酵解过程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6-磷酸葡萄糖、5-磷酸木酮糖和5-磷酸核糖等磷酸戊糖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反式不饱和脂肪酸、2-磷酸甘油、3-磷酸甘油和乙醇胺等参与甘油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脂肪酸代谢的关键代谢物,以及诸多参与种公鸡的嘌呤及嘧啶代谢的差异代谢物。基于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我们进一步地对差异代谢物所涉及的差异代谢通路进行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磷酸戊糖途径、嘌呤代谢、泛酸及辅酶A的生物合成和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在本试验中得到了显着富集,证明叶酸可对糖脂代谢和核酸代谢过程发挥显着的调控作用。在1日龄子一代肉鸡肝脏中,我们鉴定出15种参与肝脏糖脂代谢和核酸代谢过程的代谢物可以受到种公鸡叶酸添加的显着调控。进一步地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也表明1日龄子一代肉鸡的糖异生及糖酵解、氨基酸代谢及脂代谢相关的代谢通路会受到种公鸡叶酸添加的传代调控。在21日龄子一代肉鸡肝脏中鉴定出了7种差异代谢物,且这7种差异代谢物均与脂肪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糖代谢过程相关;进一步的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脂代谢过程(脂肪酸代谢及甘油脂代谢过程)、核酸代谢过程和糖代谢过程仍然是显着变化的代谢通路。基于父本和子一代各自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以及差异代谢物所富集到的显着通路,我们发现种公鸡饲粮叶酸添加可以调控其本身的糖脂代谢过程以及核酸代谢过程,主要包括糖异生/糖酵解、甘油脂类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嘌呤代谢等代谢通路的变化;同时可以传代调控子一代肉鸡的糖脂代谢过程,主要包括糖酵解/糖异生以及甘油脂代谢过程等。试验3.叶酸传代调控肉鸡生长发育及糖脂代谢的关键效应基因及信号通路本试验采用转录组学研究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对种公鸡及其子一代肉鸡基因表达的响应性变化,并揭示叶酸对种公鸡及其子一代肉鸡代谢过程的分子调控网络。在种公鸡叶酸添加的调控下,我们在种公鸡肝脏中共筛选到42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子一代肉鸡中则筛选到了69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Venn图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共有4个基因为共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了PEPCK、MYCL、ANGPTL4和THRSP基因。通过对这四个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其中的三个基因均与肝脏的糖脂代谢相关。对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及KEGG分析,从而阐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调控功能。综合分析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的GO分析结果,叶酸添加所导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组织器官的发育以及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肝脏的糖脂代谢相关的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则表明,在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中,其差异表达基因均富集到与糖脂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PPAR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等。进一步筛选种公鸡饲粮叶酸添加所调控的种公鸡精子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后续的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精子细胞中的差异表达mRNA同样参与了胚胎发育调节、核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糖脂代谢以及免疫功能调控等生物学过程。综合分析各叶酸处理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相关KEGG通路,我们可以发现胚胎发育调控以及糖脂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在各叶酸处理组中均有显着富集,表明叶酸调控下的精子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与肝脏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具有一致性。本试验结果表明:种公鸡饲粮叶酸添加可以通过改变糖异生/糖酵解、甘油脂类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嘌呤代谢等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种公鸡的糖代谢、脂代谢以及核酸代谢过程;与此同时,种公鸡饲粮叶酸添加还可以传代调控子一代肉鸡糖酵解/糖异生以及甘油脂代谢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发挥叶酸都后代肉鸡糖代谢及脂代谢过程的传代调控作用。试验4.非编码RNA介导叶酸调控肉鸡生长发育及糖脂代谢的父系营养表观遗传机制本试验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研究种公鸡肝脏、精子及子一代肉鸡肝脏中mi RNA及lncRNA在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情况下的差异表达情况,从而阐明miRNA及lncRNA这两种非编码RNA在介导叶酸传代调控肉鸡糖脂代谢及生长发育过程所发挥的表观遗传中介作用。就miRNA而言,种公鸡叶酸添加下,种公鸡及肉仔鸡肝脏分别筛选到31个和23个差异表达miRNA,且诸多差异表达mi RNA均可以调控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对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肝脏中差异表达miRNA预测的靶基因分别进行KEGG富集分析,我们发现差异表达miRNA可以调控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肝脏中诸多与糖脂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脂肪酸代谢通路、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通路、丙酸代谢通路、TCA循环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以及糖酵解/糖异生等信号通路。结合试验三中筛选差异mRNA所富集的信号通路,我们发现PPAR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和脂肪酸代谢等与糖脂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同样被富集。因此,综合肝脏转录组及miRNA测序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miRNA在叶酸调控种公鸡及传代调控子一代肉鸡的肝脏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效应。进一步对种公鸡精子中差异表达miRNA进行筛选及分析表明,精子细胞中的差异表达miRNA可以调控PPAR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通路、脂肪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类固醇生物合成、酮体的合成及分解、丙酸代谢、脂肪酸链延长等一系列与糖脂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且精子细胞中筛选的信号通路与肝脏中差异表达miRNA及mRNA富集的信号通路具有很好的对应性,表明mi RNA是介导父本叶酸传代影响后代基因表达,进而导致获得性差异糖脂代谢的传代调控效应的潜在机制。就lncRNA而言,我们分别构建lncRNA测序文库,在种公鸡的肝脏及子一代肉鸡的肝脏中分别筛选出了64种和21种受到种公鸡叶酸添加下差异表达的lncRNA,表明lncRNA在叶酸调控及传代调控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肝脏基因表达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着关键的调控效应。结合筛选出的差异表达mRNA来预测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及其调控功能;结果表明,在种公鸡肝脏中,差异表达lncRNA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到糖脂代谢过程,包括甘油脂代谢、泛酸及辅酶A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糖酵解/糖异生、PPAR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被广泛的前期研究所证明的可以参与糖脂代谢调控的信号通路。类似地,在子一代肉鸡肝脏中,差异表达lncRNA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同样涉及到糖脂代谢过程,包括得到广泛证实的可以参与糖脂代谢调控的TGF-β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和PPAR信号通路。综上,种公鸡叶酸添加下,lncRNA在其调控种公鸡及其子一代肉鸡肝脏糖脂代谢过程中均发挥着传代表观遗传调控效应。进一步分析种公鸡叶酸对种公鸡精子细胞中lncRNA的差异表达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叶酸添加水平下可以显着改变种公鸡精液中lncRNA的表达丰度,且不同叶酸添加下差异表达lncRNA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及相关的信号通路同样涉及到糖脂代谢过程。与此同时,大量与器官发育及胚胎发育的信号通路同样得到了富集,表明叶酸对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肝脏等器官的发育的调控效应同样依赖于lncRNA。综合试验一、二、三的研究内容,本试验结果表明种公鸡精液中的差异表达lncRNA受到种公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的调控,且其可以作为叶酸传代调控后代肉鸡生长发育以及糖脂代谢的重要中介。综上,种公鸡饲粮叶酸添加可以通过改变种公鸡肝脏和精液中miRNA及lncRNA的表达情况并传达性改变子一代肉鸡肝脏中miRNA及lncRNA的表达,调控或传代性调控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肝脏糖酵解/糖异生通路、PPAR通路、FOXO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对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肝脏的糖异生/糖酵解和甘油脂类代谢等代谢通路发挥调控效应,使得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的肝脏脂肪分解代谢减少,糖异生及糖酵解能力增强。
张晓昀[3](2018)在《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文中指出肉鸽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绿色优质畜禽产品的重要代表。目前,肉鸽已成为我国继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然而与其它早熟禽类相比,鸽为晚成雏鸟,出壳早期无法独立采食,必须完全依靠亲鸽哺喂鸽乳才能存活。独特的生物学习性使得学者对鸽的营养需要研究较少,尚未见肉鸽碱性氨基酸营养的相关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测定出壳后两周内乳鸽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的时空表达,分析乳鸽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合鸽乳营养组成筛选影响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关键氨基酸。在此基础上,采用胚蛋给养的技术方法,探讨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调控的营养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自然鸽乳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然鸽乳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然鸽乳中水分含量(71.59~83.05%)极高,干物质主要成分为粗蛋白质(52.68~58.47%)和粗脂肪(18.94~32.77%);粗蛋白质水平随日龄降低(P<0.05),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0.05),而粗灰分含量显着升高(P<0.05);自然鸽乳含有12种家禽必需氨基酸和5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中,酸性氨基酸(15.14~22.51%)含量极高,蛋氨酸、半胱氨酸和组氨酸含量较低,各氨基酸含量随日龄的增加先降后升;必需氨基酸指数随日龄呈线性升高趋势,其中,6~8日龄后增速急剧升高。2乳鸽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时空表达规律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鸽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肠段来源、乳鸽日龄及二者间交互作用对乳鸽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有显着影响(P<0.05)。在肠段效应方面,氨基酸转运载体ATB0’+、SNAT2、LAT4、rBAT、b0’+AT、EAAT3和PAT1基因在回肠表达水平最高;B0AT1、asc-1和IMINO基因在空肠表达水平最高;CAT1和y+LAT2基因在十二指肠表达水平最高。在日龄效应方面,SNAT2、rBAT、y+LAT2,b0’+AT基因表达水平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B0AT1、asc-1、LAT4、IMINO和CAT1基因表达水平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3胚蛋给养单一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前期探讨鸽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表达规律与鸽乳氨基酸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向孵化期13 d的鸽胚羊膜腔给养单一碱性氨基酸,探讨其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胚蛋给养单一碱性氨基酸(Arg、Lys和His的注射浓度分别为5.7 g/L,10.55 g/L和2.75 g/L)对孵化率影响显着,与对照组(NC)和生理盐水组(SC)相比,Arg组分别提高了 22.27%(P<0.05)和18.19%(P<0.05),His 组分别提高了 17.56%(P<0.05)和 13.64%(P<0.05),而 Lys 组分别降低了 2.6%(P<0.05)和6.04%(P<0.05)。2)胚蛋给养Arg和Lys显着增加乳鸽体重,Arg组DOH体重,Arg组D14体重和Lys组D14体重显着高于NC组(P<0.05);Lys组乳鸽出壳两周内体增重显着高于NC组和SC组。3)各试验组乳鸽器官发育水平显着提高,在DOH,Arg组和Lys组的脑指数、以及His组的胰腺指数显着高于NC组(P<0.05);在D7,Arg组的心脏、肌胃、小肠、胰腺和脾脏指数,Lys组的肌胃、心脏、腿和小肠指数,以及His组的腿、肌胃、腺胃、小肠、胰腺和脾脏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在D14,Arg组的腺胃、肝脏、胰腺和脾脏指数,Lys组的肺脏指数,以及His组的头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4)各试验组乳鸽小肠长度、重量指数和空肠形态变化显着,在DOH,Arg组、Lys组和His组的乳鸽空肠隐窝深度显着降低(P<0.05),Lys组的空肠绒毛面积和绒毛高度显着降低(P<0.05),Arg组的十二指肠重量指数升高(P<0.05),在D7,Arg组、Lys组和His组的乳鸽空肠隐窝深度显着降低,Arg组和His组的绒隐比显着提高(P<0.05),His组的空肠绒毛面积显着提高(P<0.05);在D14,Arg组的乳鸽小肠重量指数、绒毛高度、绒隐比,Lys组的空肠隐窝深度,及His组的绒毛高度显着升高,而Arg组的空肠隐窝深度显着降低(P<0.05)。5)胚蛋给养Arg显着提前乳鸽出壳时间,同时提高了乳鸽的胸肌产量(P<0.05)。4胚蛋给养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试验旨在探讨胚蛋给养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胚蛋给养双复合碱性氨基酸显着降低孵化率、乳鸽腺胃出壳器官指数、以及血清AKP活性,显着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面积(P<0.05)。胚蛋给养多复合碱性氨基酸对乳鸽体重及器官发育有显着性影响。其中,乳鸽绝对体重/出壳体重呈二次曲线增加趋势,以第Ⅳ组比值最高(P<0.05)。与第Ⅰ组相比,第Ⅳ组乳鸽心脏和肝脏重量分别提高了 33.33%(P<0.05)和34.36%(P<0.05)。并且,第Ⅳ组乳鸽的心脏出壳器官指数、肝脏出壳器官指数、心脏绝对器官指数、肝脏绝对器官指数、和肾脏绝对器官指数显着高于第Ⅰ组。除脑、脾脏、腺胃以外,乳鸽各器官重量与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自然鸽乳高蛋白、高脂肪,氨基酸组成合理,必需氨基酸指数随哺育日龄而升高;乳鸽小肠中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y+LAT2,和b0’+AT表达水平上调比例最高;胚蛋给养碱性氨基酸可提前乳鸽出壳时间、提高孵化率、增加乳鸽体重和肌肉产量、促进小肠发育,表明胚蛋给养技术可作为肉鸽精准营养研究的有效调控手段。
李文祥[4](2015)在《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相关性能及分子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通过观测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产蛋性能、种蛋蛋品质、孵化性能、血浆、组织抗氧化性能及相关分子指标的影响,以探讨饲粮锌对肉种母鸡的抗热应激效应及可能机制。选用144只23周龄(155日龄)AA肉种母鸡,按2×3完全随机设计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试验设2个饲养环境温度:21?1℃常温和32?1℃高温;3个饲粮锌处理:未加锌的玉米─玉米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半纯合基础饲粮(含锌9.98 mg/kg)及在此基础上添加110 mg/kg锌源于无机硫酸锌(ZnSO4?7H2O)饲粮和110 mg/kg锌源于中等螯合强度有机锌(螯合强度Qf为30.73)饲粮。预饲期为7周,然后使肉种母鸡耗竭锌3周,至228日龄开始为期9周的正式试验期。收集正式试验期第3、7及9周最后3天的种蛋,并于224(正式试验开始前)、249及291日龄采集血浆样品及在试验结束时采集肝脏、胰腺样品以备后续相关指标分析。与常温组相比,高温热应激显着降低了产蛋率、平均蛋重(P<0.0002)、第3、7及9周蛋壳质量、第3周种蛋蛋黄颜色与第9周蛋黄中锌含量、249日龄母鸡血浆ALP和CuZnSOD活性(P<0.002),显着升高了249和291日龄母鸡直肠温度、破蛋率、料蛋比(P<0.0001)、249日龄母鸡血浆TRI和MDA含量及CK活性、肝脏和胰腺中CuZnSOD活性、MT含量及HSP70 mRNA表达水平(P<0.06)。与未加锌相比,添加有机锌显着提高第3周种蛋蛋黄颜色、249日龄母鸡血浆CuZnSOD活性与291日龄母鸡血浆MDA含量及肝脏锌含量(P<0.08),且未加锌与添加无机锌间无显着差异(P>0.35);与未加锌相比,添加有机锌与无机锌显着提高3周种蛋出雏率和健雏率、第9周蛋黄锌含量及肝脏MT含量(P<0.04),而添加无机锌与有机锌间无显着差异(P>0.34);与无机锌相比,添加有机锌显着降低肝脏HSF2和HSP70 mRNA表达水平(P<0.10),而未加锌与添加无机锌间无显着差异(P>0.26)。在常温条件下,与未加锌及有机锌相比,添加无机锌组显着提高291日龄母鸡血浆ALP活性(P<0.003),而未加锌与添加有机锌间无显着差异(P>0.99),而在高温条件下,三个锌处理组间无显着差异(P>0.36);在常温条件下,三个锌处理间的胰腺锌含量及肝脏和胰腺中HSF3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着差异(P>0.13),而在高温条件下,与添加无机锌相比,添加有机锌显着提高胰腺锌含量(P<0.05)并显着降低肝脏和胰腺中HSF3 mRNA表达水平(P<0.002),且添加无机锌组的胰腺锌含量显着高于未加锌组(P<0.03),添加有机锌组的肝脏和胰腺中HSF3 mRNA表达水平与未加锌组无显着差异(P>0.69)。综上所述:(1)高温热应激对产蛋期肉种母鸡产蛋性能、蛋壳质量和血浆抗氧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高温热应激可使肉种母鸡肝脏、胰腺中CuZnSOD活性、MT含量显着升高并使肝脏HSPs70、90 mRNA及胰腺HSP70 mRNA表达量显着上调,以此来保护机体免受热应激的影响;(2)饲粮中添加无机或有机锌均可使种蛋蛋黄中锌含量、出雏率、健雏率,肝脏、胰腺中锌及MT含量显着升高,且添加中等螯合强度有机锌在降低母鸡肝脏HSP70、HSF2 mRNA表达水平与提高血浆CuZnSOD活性及种蛋蛋黄颜色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机锌;(3)该种中等螯合强度有机锌有利于高温下胰腺锌的利用,且使肉种母鸡肝脏、胰腺HSF3 mRNA表达量免受热应激的影响。
吕夕超[5](2014)在《28~56日龄信鸽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扩增CHD基因特异性片段对信鸽进行性别鉴定。然后采用二因子三水平(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540只28日龄信鸽(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信鸽。设置低、中、高3个能量水平(11.9MJ/kg、12.1MJ/kg和12.3MJ/kg)和低、中、高3个蛋白质水平(14.5%、15.5%和16.5%),构成9个蛋白质与能量的水平组合,制作出9组不同能蛋组合的颗粒饲料,分别饲喂9个试验组信鸽。56日龄时,测定9组信鸽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以及饲料养分利用率等指标,研究28~56信鸽日粮能量与蛋白质的适宜量,为研制信鸽的配合饲料提供基础研究数据。试验一用羽毛样本提取信鸽基因组DNA,利用引物对2550F/2718R扩增CHD基因的特异性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雌性信鸽的PCR扩增产物有2条带,分别在400bp与600bp左右,雄性仅有1条带,在400bp左右,准确率达到100%。而后利用此方法,对600只性别未知的信鸽性别进行了鉴定,区分出雌雄个体用于后续营养学试验。试验二研究了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高能高蛋白与高能中蛋白试验组试验鸽的平均日增重最大,其次是中能高蛋白试验组,均显着高于低能低蛋白试验组(P<0.05);采食量最少的是高能低蛋白组,其次是高能高蛋白组,均显着低于低能低蛋白组与低能中蛋白组(P<0.05);料重比最小的是高能高蛋白试验组,其次是中能高蛋白及高能中蛋试验组,均极显着低于低能低蛋白试验组(P<0.01)。此阶段高能高蛋白能水平可以明显提高试验鸽成活率。9组试验鸽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与胸肌率相互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各屠宰指标随着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的上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试验三研究了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9组与试验3组试验鸽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着低于试验1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9个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1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着高于试验9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升高日粮中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可促进信鸽生长发育。肌肉品质方面:9个试验组之间胸肌pH45m、pH24h及系水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第1组胸肌的肌肉剪切力极显着低于第8、9组(P<0.01),第4组显着低于第8、9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相互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9个试验组之间试验鸽的胸肌初水分差异不显着(P>0.05);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极显着影响信鸽肌肉粗蛋白质含量(P<0.01),以第3组最高,第6组次之,第4组最低;日粮中能量水平显着影响信鸽肌肉粗脂肪含量(P<0.05),以第9组最高,第8组次之,第1组最低;以上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高能量与高蛋白水平有利于信鸽对干物质的利用,高蛋白水平有利于信鸽对蛋白质的利用,高能量水平有利于信鸽对能量的利用。试验四采用内源指示剂法研究了不同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饲料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6组的干物质表观代谢率最高,试验1组最低,但所有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最高的依次是试验7组与试验1组,显着高于试验3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粗脂肪表观代谢率方面,试验1组显着低于试验7组、试验8组与试验9组(P<0.05);试验2组显着低于试验7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高能量与高蛋白水平有利于信鸽对干物质的利用,高蛋白水平有利于信鸽对蛋白质的利用,高能量水平有利于信鸽对能量的利用。以上所有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若56日龄后直接上市销售,则28~56日龄信鸽日粮最适宜代谢能与蛋白质水平为12.12MJ/kg、15.70%;若56日龄后作为后备种鸽,则28~56日龄信鸽日粮最适宜代谢能与蛋白质水平为12.31MJ/kg、15.70%。
张爽[6](2013)在《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鹅生产性能及肠道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研究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鹅生产性能及肠道组织学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0日龄健康杂交鹅(吉林白鹅×农安籽鹅)9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饲喂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0-4周龄16%(Ⅰ组)、18%(Ⅱ组)、20%(Ⅲ组),5-8周龄13%(Ⅰ组)、15%(Ⅱ组)、17%(Ⅲ组)的试验日粮。参考美国NRC(1994)推荐的饲养标准,设计本试验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含量。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及肠道组织学试验研究了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鹅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以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为鹅日粮粗蛋白质的适宜添加量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0-4周龄鹅的日增重影响显着(P<0.05)。4周龄时,Ⅲ组鹅的日增重与Ⅱ组和Ⅰ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70%和25.71%。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料肉比显着下降,且Ⅰ组、Ⅱ组、Ⅲ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Ⅲ组鹅的料肉比与Ⅱ组和Ⅰ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0.17%和15.87%。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鹅对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逐渐增加,在日粮蛋白水平为20%时,鹅对干物质的消化率与蛋白质水平为18%和16%时相比分别提高了1.45%和3.70%,对粗蛋白的消化率与蛋白质水平为18%和16%时相比分别提高了4.03%和5.00%。Ⅲ组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都显着高于Ⅰ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着(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对5~8周龄鹅日增重的影响不十分明显。8周龄时,Ⅲ组鹅的日增重与Ⅱ组相比较提高了7.83%,两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Ⅲ组鹅的日增重与Ⅰ组相比较提高了33.52%,两组间差异显着(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料肉比显着下降,蛋白质水平为17%的试验组与蛋白质水平为15%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与蛋白质水平为13%的试验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Ⅲ组鹅的料肉比与Ⅱ组和Ⅰ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17%和9.70%。鹅对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蛋白质水平为17%时,鹅对干物质的消化率与蛋白质水平为15%和蛋白质水平为13%时相比分别提高了1.44%和5.67%,对粗蛋白的消化率与蛋白质水平为15%和蛋白质水平为13%时相比分别提高了0.90%和6.74%,蛋白质水平为17%时鹅对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与蛋白质水平为15%时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与蛋白质水平为13%时相比差异均显着(P<0.05)。Ⅲ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都显着高于Ⅰ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着(P>0.05),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在三种蛋白质水平之间差异均显着(P<0.05)。肠道组织学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影响小肠的形态学发育。小肠的绒毛长度和绒毛宽度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的加长和变宽。小肠各肠段的隐窝深度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变浅。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能使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增加,盲肠的皱襞高度增加,以及小肠各肠段和盲肠的肌层厚度增加,从而提高了鹅的消化吸收的能力。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0-4周龄鹅饲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20%,5-8周龄鹅饲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17%。
王志鹏[7](2011)在《产蛋鹌鹑饲粮蛋白质适宜水平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对产蛋鹌鹑产蛋性能、蛋品质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饲粮粗蛋白质(CP)设为6个水平,分别为16%、18%、20%、22%、24%、26%,将试验鹌鹑分为相应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鹌鹑,试验分两期进行,前期:6~33周龄,后期:34~41周龄。结果表明,饲粮CP为16%的第1组鹌鹑,后期产蛋量显着低于2、3、4、5、6组(P<0.05),后期产蛋率显着低于2、4组(P<0.05);饲粮中CP对饲料转化率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前期第2组鹌鹑的蛋壳强度显着低于6组(P<0.05);第1、2、3组蛋壳厚度显着高于4、6组(P<0.05)。后期第1、2组蛋壳厚度显着高于6组(P<0.05),第1组显着高于4组(P<0.05)。第1、3、5组鹌鹑的GE代谢量显着低于2组(P﹤0.05)。第1、2组鹌鹑的GE代谢率显着高于4、5、6组(P﹤0.05),第3组鹌鹑的GE代谢率显着高于5、6组(P﹤0.05)。第1组鹌鹑的N食入量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第2、3组鹌鹑的N食入量显着低于4、5、6组(P﹤0.05),第4、5组鹌鹑的N食入量显着低于6组(P﹤0.05)。第6组鹌鹑的N存留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第1、2、3组鹌鹑的N存留率显着高于4、5组(P﹤0.05),第6组鹌鹑的N存留率显着高于5组(P﹤0.05)。第2组鹌鹑的Ca食入量显着高于5组(P﹤0.05)。第2组鹌鹑的Ca存留量显着高于4、5、6组(P﹤0.05)。第1组鹌鹑的P食入量显着低于2、4、6组(P﹤0.05)。综合分析,饲粮CP为18%时,鹌鹑的产蛋性能、蛋料差价和养分利用最佳, CP在20%~26%之间时,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并没有促进产蛋性能和养分利用的提高。
赵健楠[8](2010)在《日粮能量与蛋白的互作效应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确定0~3周龄北京鸭适宜的代谢能(ME)、粗蛋白(CP)需要量,探讨ME、CP对北京鸭生产性能、胴体性能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用Z系北京鸭为模型进行研究。采用5×2因子设计试验,将560只1日龄Z系北京鸭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7只,研究高低蛋白的两种类型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0~3周龄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的ME分别设为12.75、12.12、11.45、10.87、10.24 MJ/kg 5个水平,CP水平分别为20.5%、17.5%。结果表明:(1)在日粮相同能量水平下,蛋白水平对3周龄北京鸭体重影响不显着(P>0.05);在相同蛋白水平条件下,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3周龄北京鸭体重、日增重显着提高(P<0.05);日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3周龄北京鸭体重、日增重及料重比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日粮能量水平与鸭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2)0~3周龄北京鸭每日能量采食量保持一致,并不受日粮能量、蛋白水平的影响;但日粮能量水平极显着地降低鸭每日蛋白质采食量(P<0.01)和每克增重消耗的蛋白质量(P<0.01),而日粮蛋白水平对鸭能量和蛋白日采食量、每克增重消耗的能量和蛋白影响均不显着(P>0.05)(3)日粮能量水平极显着地提高3周龄北京鸭腹脂重及腹脂率(P<0.01),而蛋白水平的提高则显着降低了3周龄北京鸭的腹脂率(P<0.05);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其胸肌、腿肌重及其占体重比率未见显着的影响(P>0.05)。(4)日粮蛋白水平对3周龄北京鸭的血液生化指标(甘油三酯、尿酸、胆固醇)影响均不显着(P>0.05)。但高能量水平日粮能够显着地提高3周龄北京鸭血液中胆固醇含量(P<0.05),而对血液中甘油三酯、尿酸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5)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3周龄北京鸭的肝脏重及其占活体重的比率得到了极显着提高(P<0.01);日粮中能量与蛋白水平之间的互作极显着地影响3周龄北京鸭的肝脏重及其重占活体重的比率(P<0.01)。(6)随着日粮中能量水平的提高,能量的表观代谢率显着提高(P<0.05),但日粮蛋白水平对其代谢率未见有交互作用(P>0.05)。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折线数学模型可得出:在日粮20.5%蛋白水平下,要获得03周龄北京鸭最佳的料重比和最低的采食量,其日粮能量水平应分别为12.60 MJ/kg与12.56 MJ/kg。
都怡[9](2009)在《饲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组合对蛋鹌鹑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研究不同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组合的饲粮对鹌鹑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为双因素试验设计,3个代谢能水平和2个粗蛋白质水平(3×2)。育雏期代谢能为11.7、12.2、12.7MJ/kg,粗蛋白质22.0、24.0%,育成期代谢能为11.4、11.9、12.4MJ/kg,粗蛋白质18.0、20.0%。共分6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主要测定指标有:育雏育成期鹌鹑体重、增重、产蛋性能、饲料转化率、蛋品质及养分利用等。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育雏阶段,代谢能、粗蛋白质对鹌鹑生长发育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体重、增重、日增重,低代谢能水平组显着大于高、中代谢能水平组(P<0.05);高蛋白组显着大于低蛋白组(P<0.05)。在育成阶段,粗蛋白质对鹌鹑生长发育有显着性影响(P<0.05)。039日龄增重,低蛋白组显着大于高蛋白组(P<0.05)。在产蛋期,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39223日龄增重交互作用差异显着(P<0.05)。第2组在产蛋期增重最小,表明第2组在产蛋前生长发育状况最好。②从生产性能上来看,代谢能、粗蛋白质均对其无显着影响(P>0.05)。第2组鹌鹑在饲喂低代谢能、高蛋白水平饲粮下的生产性能最佳。③11周龄蛋品质的测定,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蛋体积、蛋壳相对重交互作用差异显着(P<0.05)。蛋比重、蛋壳重、蛋壳相对重,低代谢能组与中代谢能组均显着高于高代谢能组(P<0.05)。蛋重、蛋体积,高蛋白组显着大于低蛋白组(P<0.05)。26周龄蛋品质测定,蛋重、蛋壳厚度,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对其交互作用显着(P<0.05)。蛋壳重、蛋壳厚度,低代谢能组、中代谢能组均显着大于高代谢能组(P<0.05)。哈氏单位,中代谢能组显着高于高代谢能组和低代谢能组(P<0.05),高蛋白组显着大于低蛋白组(P<0.05)。④代谢能对粪尿中钙的排出量、钙的存留量、钙的存留率、磷的存留率均有显着影响(P<0.05),中能组的钙的存留量、钙的存留率均显着高于高能组(P<0.05)。低蛋白组的总能食入量、氮食入量、氮粪尿排出量、钙的食入量、粪尿中钙的排除量均显着高于高蛋白组(P<0.05)。⑤综合考虑,育雏育成期鹌鹑饲粮中适宜代谢能及粗蛋白质水平为:育雏期(0~18日龄),代谢能11.7MJ/kg,粗蛋白质为24%;育成期(18~39日龄),代谢能11.4 MJ/kg,粗蛋白质为20%的第2组生产性能最好。
王宗伟[10](2009)在《0-4w杂交鹅代谢能、粗蛋白、钙和非植酸磷需要量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钙(Ca)和非植酸磷(NPP)水平对0-4w杂交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骨骼性状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确定0-4w杂交鹅代谢能、粗蛋白质、钙和非植酸磷的营养需要。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差异不显着健康杂交鹅(莱茵鹅♂×双城本地鹅♀)216羽,随机分为9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鹅。饲粮ME水平分别为10.9MJ/kg、11.7MJ/kg、12.5MJ/kg;CP水平分别为:16%、18%、20%;Ca水平分别为0.8%、1.0%、1.2%;NPP水平分别为:0.3%、0.5%、0.7%。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ME水平的升高,平均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着升高(P<0.01),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极显着下降(P<0.01);饲粮ME为12.5MJ/kg时,杂交鹅平均日增重最好,料重比最低。饲粮CP水平对料重比影响显着(P<0.05),18%和20%CP水平间,料重比差异不显着(P>0.05),但极显着高于16.0%CP水平(P<0.05)。Ca对平均日增重影响显着(P<0.05),以1.0%Ca水平最好,显着高于1.2%Ca水平(P<0.05),但与0.8%Ca水平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2)饲粮ME水平对能量表观代谢率影响不显着(P>0.05),但有随着饲粮ME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饲粮CP水平对蛋白表观代谢率影响极显着(P<0.01),以16%CP水平蛋白表观代谢率最高。饲粮Ca水平对钙表观代谢率影响不显着(P>0.05),但有随着饲粮Ca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饲粮Ca水平和NPP水平对磷表观代谢率影响极显着(P<0.01)。(3)饲粮ME水平对腹脂率有极显着影响(P<0.01),以12.5MJ/kgME水平腹脂率最高;饲粮ME水平和饲粮CP水平对肠道率有显着影响(P<0.05),饲粮ME水平和饲粮CP水平分别为10.9MJ/kg和16%时,杂交鹅肠道率最高。(4)饲粮CP水平对胫骨磷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饲粮NPP水平对胫骨灰分影响极显着(P<0.01),对胫骨钙、磷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5)饲粮ME水平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影响显着(P<0.05),对血清尿酸含量影响极显着(P<0.01),饲粮ME为12.5MJ/kg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尿酸含量最高。饲粮CP水平对血清磷含量产生了极显着的影响(P<0.01),饲粮CP水平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甘油三酯和血清尿酸含量影响显着(P<0.05),饲粮Ca和NPP水平对血清碱性磷酸酶影响显着(P<0.05)。综合比较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0-4w杂交鹅适宜的营养水平为:ME 12.5MJ/kg,CP 18%,Ca 0.8%,NPP 0.5%。
二、饲粮营养水平对美国鹧鸪种蛋品质和代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粮营养水平对美国鹧鸪种蛋品质和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繁殖毒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镉的概述 |
1.1 镉的理化性质 |
1.2 镉污染的来源与现状 |
1.3 畜禽生产中镉污染 |
1.4 镉的吸收与代谢 |
第二节 镉对机体损伤的研究 |
2.1 镉与肝脏损伤 |
2.2 镉与肾脏损伤 |
2.3 镉与骨损伤 |
2.4 镉与生殖系统损伤 |
2.5 镉与氧化损伤 |
第三节 蛋壳形成与卵泡的发育和闭锁 |
3.1 蛋壳的分泌 |
3.2 卵泡的发育 |
3.3 卵泡闭锁与颗粒细胞凋亡 |
3.4 细胞凋亡的概述 |
3.5 FoxO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进展 |
3.6 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
3.7 microRNA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4.1 立题依据 |
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镉残留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饲粮镉污染对机体钙平衡和蛋壳腺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饲粮镉污染对机体钙稳态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节 饲粮镉污染对蛋壳腺中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四章 饲粮镉污染对蛋鸡肝脏损伤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镉污染对蛋鸡卵巢损伤及颗粒细胞增殖或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子一代肉鸡糖脂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传代营养表观遗传效应在肉鸡生产中的潜在应用 |
1.1 肉鸡遗传改良带来的挑战 |
1.1.1 免疫性能低下 |
1.1.2 抗应激能力下降 |
1.1.3 代谢疾病高发 |
1.2 营养表观遗传研究 |
1.2.1 营养素与DNA的甲基化及去甲基化 |
1.2.2 营养与组蛋白修饰 |
1.2.3 营养与非编码RNA |
1.2.4 营养素调控下的表观遗传修饰变化 |
1.3 传代表观遗传学与营养素 |
1.3.1 传代表观遗传的分子机制基础 |
1.3.2 传代营养表观遗传 |
1.3.3 肉鸡潜在的父系传代表观遗传机制 |
1.4 叶酸可作为关键营养素应对肉鸡遗传育种改良所带来的挑战 |
1.4.1 叶酸的结构与代谢 |
1.4.2 叶酸的生理功能 |
1.5 叶酸与传代表观遗传调控 |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种公鸡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对种公鸡和商品代肉鸡生长发育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处理 |
2.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2.1.3 试验指标及计算方法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种公鸡叶酸处理对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生长性能的调控效应 |
2.2.2 种公鸡叶酸处理对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器官发育的影响 |
2.2.3 种公鸡叶酸处理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及种蛋受精率的影响 |
2.2.4 种公鸡叶酸处理对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脂代谢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2.5 种公鸡叶酸处理对种公鸡及子一代肉鸡肝脏脂代谢及糖代谢状况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传代调控肉鸡糖脂代谢过程中关键代谢通路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处理 |
3.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3.1.3 代谢组学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下种公鸡肝脏差异代谢物筛选及差异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3.2.2 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下的子一代1日龄肉鸡肝脏差异代谢物筛选及差异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3.2.3 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下的子一代21日龄肉鸡肝脏差异代谢物筛选及差异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叶酸传代调控肉鸡生长发育及糖脂代谢的关键效应基因及信号通路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处理 |
4.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4.1.3 转录组学分析 |
4.1.4 实时定量PCR验证 |
4.2 试验结果 |
4.2.1 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的种公鸡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差异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4.2.2 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下的1日龄子一代肉鸡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差异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4.2.3 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下的种公鸡精子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差异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4.2.4 mRNA-seq数据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4.2.5 转录组与代谢组数据关联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非编码RNA介导叶酸调控肉鸡生长发育及糖脂代谢的父系营养表观遗传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处理 |
5.1.2 样品的采集、处理及RNA的提取和质控 |
5.1.3 microRNA测序分析 |
5.1.4 lncRNA测序分析 |
5.1.5 RT-qPCR定量验证 |
5.2 试验结果 |
5.2.1 叶酸调控种公鸡肝脏miRNA及lnc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5.2.2 叶酸调控1日龄子一代肉鸡肝脏miRNA及lnc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5.2.3 叶酸调控种公鸡精液miRNA及lnc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5.2.4 实时定量PCR验证测序结果 |
5.2.5 多组学关联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体结论与建议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乳鸽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
1 鸽的概述 |
2 乳鸽生长发育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碱性氨基酸营养生理作用概述 |
1 碱性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
2 碱性氨基酸的营养生理作用 |
3 碱性氨基酸的互作关系 |
第三节 氨基酸转运载体的研究进展 |
1 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
2 碱性氨基酸转运家族 |
3 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
4 其它氨基酸运载体家族 |
第四节 胚蛋给养技术研究进展 |
1 胚蛋给养技术的注射物质种类 |
2 胚蛋给养技术对家禽生长的调控作用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 立题依据 |
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本研究主要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鸽乳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乳鸽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时空表达规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胚蛋给养单一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一节 胚蛋给养精氨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胚蛋给养赖氨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胚蛋给养组氨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胚蛋给养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一节 胚蛋给养双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胚蛋给养多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1 总结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目的基因的溶解曲线 |
附录2 胚蛋给养单一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空肠形态的影响 |
附录3 胚蛋给养复合碱性氨基酸对出壳乳鸽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形态的影响 |
作者简介 |
(4)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相关性能及分子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 |
1.1.1 生产性能 |
1.1.2 抗氧化状态 |
1.1.3 热休克蛋白与热休克因子 |
1.2 缓解鸡热应激的一些方法 |
1.3 热应激下家禽锌的补充 |
1.3.1 生产性能 |
1.3.2 抗氧化状态 |
1.3.3 热休克蛋白与热休克因子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相关性能及分子指标的影响 |
2.1 试验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2.2 试验动物与饲粮 |
2.2.3 饲养管理 |
2.2.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5 指标测定与方法 |
2.2.6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直肠温度的影响 |
2.3.2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
2.3.3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种蛋蛋品质的影响 |
2.3.4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种蛋蛋黄中锌含量的影响 |
2.3.5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 |
2.3.6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7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血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3.8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肝脏、胰腺锌含量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3.9 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肝脏、胰腺中相关酶和功能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三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1 主要结论 |
3.2 主要创新点 |
3.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28~56日龄信鸽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鸽养殖概述 |
1.1 鸽的种质特性 |
1.2 鸽的经济价值 |
1.3 我国肉鸽养殖现状 |
2 旗翔信鸽简介 |
3 鸽雌雄鉴别 |
3.1 形态学鉴定方法 |
3.2 细胞生物学鉴定方法 |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4 鸽营养研究进展 |
4.1 乳鸽能量与蛋白质的需要量 |
4.2 哺育期种鸽能量与蛋白质需要 |
4.3 种鸽非哺育期能量与蛋白质的需要量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信鸽性别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的采集 |
1.2 试验方法 |
1.2.1 信鸽羽毛基因组DNA的提取 |
1.2.2 DNA的浓度测定和质量检测 |
1.2.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2.4 PCR扩增 |
1.2.5 PCR产物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信鸽基因组提取结果 |
2.1.1 DNA浓度与纯度紫外分光光度检测 |
2.1.2 DNA质量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2 雄性与雌性信鸽PCR扩增结果 |
2.3 性别未知的信鸽PCR扩增结果 |
3 讨论 |
3.1 信鸽羽毛样本提取DNA |
3.2 利用CHD基因鉴定信鸽性别 |
4 小结 |
试验二、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生长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2 动物与饲粮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生长性能观测 |
1.3.2 屠宰指标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屠宰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屠宰性能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三、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处理与动物饲粮 |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1.2.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1.2.3 肌肉品质指标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肌肉理化特性的影响 |
2.3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 |
2.4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肌肉纤维组织学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肌肉理化特性的影响 |
3.3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 |
3.4 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28~56日龄信鸽肌肉纤维组织学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四、不同能蛋水平对饲料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处理与动物饲粮 |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1.2.2 养分表观代谢率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6)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鹅生产性能及肠道组织学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缩写及中英文对照表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鹅的生产现状与特点 |
1.2 饲粮蛋白质对鹅生产性能和影响 |
1.3 鹅小肠及盲肠发育规律 |
1.4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鹅肠道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肠道组织学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产蛋鹌鹑饲粮蛋白质适宜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1.1 鹌鹑的驯化史 |
1.2 鹌鹑分类以及资源状况 |
1.3 鹌鹑的主要品种 |
1.4 鹌鹑的生物学特性 |
1.5 鹌鹑的价值 |
1.6 养鹑业的现状与展望 |
1.7 养鹑业存在的问题 |
2 家禽体内蛋白质的营养代谢 |
2.1 家禽体内蛋白质的来源 |
2.2 蛋白质的营养 |
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方法与材料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
1.3 试验动物 |
1.4 饲养管理 |
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 |
2.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鹌鹑养分利用的影响 |
2.4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鹌鹑死淘的影响(表9) |
2.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鹌鹑蛋料差价的影响(表10) |
3 讨论 |
3.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 |
3.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 |
3.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鹌鹑养分利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日粮能量与蛋白的互作效应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能量对家禽的效用 |
1.1.1 能量对家禽的基本效用 |
1.1.2 家家禽代谢能(ME)测定指标 |
1.1.3 影响家禽能量代谢的因素 |
1.2 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 |
1.2.1 蛋白质对家禽的效用 |
1.2.2 家禽蛋白质利用的评定 |
1.2.3 影影响家禽蛋白质代谢的因素 |
1.3 日粮能量与蛋白质对家禽的影响 |
1.3.1 日粮能量蛋白对家禽生长性能的影响 |
1.3.2 日粮能量蛋白对肉品质的影响 |
1.3.3 日粮能量蛋白对家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3.4 影响能量与蛋白水平利用的因素家禽日粮能量与蛋白的因素 |
1.4 国内外鸭能量、蛋白质水平的研究进展 |
1.4.1 国内的研究进展 |
1.4.2 国外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2.1 高低蛋白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0~3 周龄北京鸭生产性状的影响 |
2.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2 结果及分析 |
2.1.3 讨论 |
2.1.4 结论 |
2.2 0~3 周龄北京鸭能量与蛋白代谢试验 |
2.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2.2 结果及分析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饲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组合对蛋鹌鹑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鹌鹑概述 |
1.1 鹌鹑的品种及其分布 |
1.2 鹌鹑的利用价值 |
1.2.1 鹌鹑肉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
1.2.2 鹌鹑蛋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
1.2.3 可作实验及家养动物 |
1.3 我国鹌鹑养殖业的现状 |
1.3.1 饲养规模 |
1.3.2 国内主要的鹌鹑品种、品系及配套系 |
2 家禽的能量营养 |
2.1 家禽体内能量的来源 |
2.2 家禽能量代谢及需要 |
2.3 能量水平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
2.4 影响家禽能量需要的因素 |
2.4.1 品种 |
2.4.2 生长阶段和性别 |
2.4.3 日粮状况与采食量 |
2.4.4 环境条件 |
3 家禽的蛋白质营养 |
3.1 家禽体内蛋白质的来源 |
3.1.1 植物来源的蛋白质 |
3.1.2 动物来源的蛋白质 |
3.1.3 结合蛋白 |
3.2 家禽的蛋白质营养 |
3.2.1 氨基酸营养 |
3.3 家禽的能量蛋白比 |
4 家禽生长发育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5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
1.3 产蛋期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4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4.1 试验动物 |
1.4.2 饲养管理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育雏育成期体重 |
1.5.2 产蛋性能 |
1.5.3 蛋品质 |
1.5.4 营养物质的利用 |
1.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育雏期鹌鹑生长的影响 |
2.2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育成期鹌鹑生长的影响 |
2.3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前鹌鹑生长的影响 |
2.4 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组合时产蛋前鹌鹑的生长曲线 |
2.5 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组合时产蛋前鹌鹑的累积采食量 |
2.6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
2.7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 |
2.8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期鹌鹑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
2.8.1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期鹌鹑能量和氮的利用 |
2.8.2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期鹌鹑钙和磷的利用 |
2.9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期鹌鹑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前鹌鹑体重和采食量的影响 |
3.2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期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期鹌鹑蛋品质的影响 |
3.4 能量、蛋白质水平及其互作对产蛋期鹌鹑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0-4w杂交鹅代谢能、粗蛋白、钙和非植酸磷需要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我国养鹅业的现状及鹅的营养价值 |
1.1.1 我国养鹅业的现状 |
1.1.2 鹅的营养价值 |
1.2 家禽的能量营养 |
1.2.1 能量代谢原理 |
1.2.2 能量水平与家禽健康和生产性能 |
1.2.3 家禽的能量评价体系 |
1.3 家禽的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 |
1.3.1 蛋白质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
1.3.2 蛋白质代谢原理 |
1.3.3 影响蛋白质需要的因素 |
1.3.4 蛋白质水平与家禽健康和生产性能 |
1.3.5 蛋白质营养研究历程及方向 |
1.4 家禽的钙磷营养 |
1.4.1 钙磷的分布与作用 |
1.4.2 家禽体内钙磷的吸收和代谢 |
1.4.3 钙磷与家禽健康和生长性能 |
1.5 肉鹅能量蛋白的研究进展 |
1.5.1 补料水平的研究 |
1.5.2 全价料水平的研究 |
1.6 肉鹅钙磷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饲养试验 |
2.2.2 代谢试验 |
2.2.3 屠宰试验 |
2.2.4 骨骼性状的测定 |
2.2.5 血清生化试验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饲粮ME、CP、Ca和NPP水平对0-4w杂交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粮ME、CP、Ca和NPP水平对0-4w杂交鹅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
3.3 饲粮ME、CP、Ca和NPP水平对0-4w杂交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3.4 饲粮ME、CP、Ca和NPP水平对0-4w杂交鹅骨骼性状的影响 |
3.5 饲粮ME、CP、Ca和NPP水平对0-4w杂交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1 血清钙磷代谢指标 |
3.5.2 血清能量代谢指标 |
3.5.3 血清蛋白代谢指标 |
3.5.4 血清相关激素指标 |
3.6 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生长性能 |
4.1.1 日采食量 |
4.1.2 日增重 |
4.1.3 料重比 |
4.2 养分表观代谢率 |
4.3 屠宰性能 |
4.4 骨骼性状 |
4.5 血清生化指标 |
4.5.1 血清钙磷代谢指标 |
4.5.2 血清能量代谢指标 |
4.5.3 血清蛋白代谢指标 |
4.5.4 血清相关激素指标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饲粮营养水平对美国鹧鸪种蛋品质和代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繁殖毒性及其机理研究[D]. 朱明坤. 浙江大学, 2020(01)
- [2]种公鸡饲粮添加叶酸调控子一代肉鸡糖脂代谢研究[D]. 武圣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3]碱性氨基酸对乳鸽早期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D]. 张晓昀. 浙江大学, 2018(12)
- [4]不同锌源对不同温度下肉种母鸡相关性能及分子指标的影响[D]. 李文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
- [5]28~56日龄信鸽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D]. 吕夕超.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1)
- [6]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鹅生产性能及肠道组织学变化的影响[D]. 张爽.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 [7]产蛋鹌鹑饲粮蛋白质适宜水平的研究[D]. 王志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4)
- [8]日粮能量与蛋白的互作效应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长发育的影响[D]. 赵健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9]饲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组合对蛋鹌鹑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D]. 都怡.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10]0-4w杂交鹅代谢能、粗蛋白、钙和非植酸磷需要量的研究[D]. 王宗伟.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