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北地区土壤硒元素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忠,周文龙,罗勇军,蒲庆隆,令狐东,宋小军[1](2021)在《贵州镇远县耕地土壤中硒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文中提出依据镇远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对全县耕地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镇远县耕地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64±0.56) mg/kg,富硒耕地硒含量平均值为(0.72±0.42) mg/kg,富硒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2.71%。全县耕地土壤硒含量受pH值、海拔、地形地貌、成土母岩、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统计发现:偏酸性耕地、海拔800 m以下耕地、分布在槽沟和谷地的耕地、碳质岩系地层分布区耕地、粗骨土和红壤分布区、茶园和水田表层土壤均具有相对较高的硒含量。分析认为成土母岩是土壤硒的最重要来源,其对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具有控制作用,尤以含碳硅质岩系最为明显,另外土壤有机质及pH值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深刻影响着硒的迁移及富集,进而影响土壤硒含量。
刘军平,李静,段向东,曹晓民,胡绍斌,李开毕,王路,关学卿,曾文涛,刘发刚,张虎,俞赛赢[2](2020)在《滇中易门地区富硒土壤物质来源及其天然富硒野生菌初步研究》文中认为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土壤中硒含量分布不均匀,依据局部富硒土壤线索开发不同的天然富硒食品是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云南省1∶25万昆明—玉溪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云南1∶5万二街幅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资料显示,尽管云南省表层土壤总体相对贫硒,但在滇中易门普家村—铜厂乡—西山村—狮子山—禄丰土官镇一带局部低山丘陵地区存在约400 km2的富硒土壤,土壤硒平均含量达0.54μg/g,而普家村菜子山一带土壤硒含量最高达136μg/g;各地球化学剖面均显示出硒元素呈现出表聚性规律,硒元素在表层土壤中均大于深层土壤,而深层土壤硒含量则大于母岩硒含量,不同的基岩岩性硒含量表现出炭质板岩大于泥质板岩大于粉砂质板岩大于白云岩,与炭质、黏土质、泥质、有机质呈正相关性。并据此线索在当地新发现了大批天然富硒微生物(野生菌)及蔬菜。初步研究表明当地富硒土壤的形成与特定地质背景有关,而生产天然富硒野生菌及蔬菜的土壤环境相对优越。
赵燕,栾文楼,郭海全,蔡奎,马忠社,敦妍冉[3](2021)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富硒土壤特征、成因与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文中认为硒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藁城为研究区,利用HG-AFS及ICP-MS等对研究区不同介质中的硒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藁城土壤硒含量特征、主要成因及来源,并对该地生态环境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藁城表层土壤硒均值为0.32 mg/kg,富集系数达到1.68,在研究区南部普遍较高,约171.12 km2达到富硒土壤标准;富硒土壤成因以人为成因为主,主要来源为燃煤和灌溉水;富硒区农产品硒含量远高于非富硒区,部分达到天然富硒食品标准,居民硒摄入量约为123.47 mg/d,处于合理水平;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Pb>Cu>Zn>Ni>As,单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Cd和Hg为主要危害元素,其余重金属潜在风险较低;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非致癌和致癌风险指数均处于安全范围内,口摄入是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儿童相较于成人更易受到危害。
伍艳,任海平,杨忠芳[4](2020)在《黄河下游滩区原阳段硒元素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硒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选取黄河下游滩区原阳段为研究区,通过采样分析获得该区表层及深层硒元素及镉、汞、铅、砷、铜、铬元素的含量,并对硒元素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022~1.232 mg/kg,平均值为0.448 mg/kg,深层土壤硒含量为0.081~2.570 mg/kg,平均值为0.945 mg/kg,总体上属于中等及高硒土壤;缺硒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硒含量较高区域则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且表层和深层硒元素分布范围一致;研究区硒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研究区镉、汞、铅、砷、铜、铬元素含量较低,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邵亚[5](2019)在《桂林富硒长寿区小流域地理环境中硒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生态效应》文中指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或硒过量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硒在环境中的分布极不均衡,国内外较多关注于缺硒或硒毒害地区。对富硒地区土壤硒分布的研究多采用行政区域作为研究范围,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广西小流域众多,富硒土壤分布广泛,并具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特点,因此在该区开展硒在流域内分布规律的研究、揭示土壤富硒成因,对于涉硒产业宏观布局、富硒土壤资源开发规划,以及人类健康长寿的地理环境要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流域为尺度在桂林富硒长寿地区,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通径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和手段,系统研究岩石-土壤(沉积物)-水体-作物-人类毛发等各生物地球要素中硒的含量、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从流域角度阐明了地理环境不同介质中硒分布及相互关系、土壤富硒成因、土壤有效硒含量和形态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地理环境介质中硒分布对农作物硒含量、居民膳食硒暴露水平和长寿区分布等生态效应的影响规律。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比桂林百寿河流域内不同地理环境介质中硒含量,发现了流域内土壤和沉积物以及上覆水从上游到下游硒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硒含量不仅与高程极显着相关(r=0.41,p<0.01),且富硒土壤的发育受岩石岩性和成土母质控制,表现为碎屑岩区(0.84 mg/kg)>碳酸盐岩区(0.66 mg/kg)>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0.49mg/kg),并在不同岩性区存在极显着差异。流域内岩石硒含量较低(0.064 mg/kg)且分布较为均匀,是土壤中硒含量与岩石中硒含量无显着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沉积物中的硒含量与土壤中的硒含量以及沉积物的粒度有关。上覆水中的硒含量受沉积物中硒含量直接控制,受土壤硒含量间接控制。(2)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等高硒地区有关研究报道结果不同,流域内土壤大面积土壤富硒则是由气候因素以及脱硅富铝化成土过程导致。从地表向下,硅铝率Sa和硅铁铝率Saf值呈下降趋势,土壤具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特征,导致砂岩、泥岩、第四系沉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在淀积层富集以及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在表层富集的规律。通过R型聚类分析得出,与铁铝氧化物的吸附保留以及盐基离子的淋失有关。(3)基于流域内土壤硒呈现的结构性变异特征,提出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开展土壤硒空间插值并对流域内的硒分布进行预测。交叉验证结果显示,通过引入地形指数(高程H、复合地形指数CTI)作为协变量,使用多变量协同克里金方法显着提高了流域内土壤硒预测精度,为土壤硒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依据。(4)通过采用NaHCO3和NaH2PO4对流域内碎屑岩区、碳酸盐岩区以及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的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发现土壤有效硒分布与总硒分布趋势相一致,但有效硒比例在不同岩性区差异较小,土壤总硒和pH是影响土壤有效硒含量的重要因素。流域内各种土壤硒形态比例中,残渣态、有机结合态和酸溶态硒比例较高(分别为63.65%、16.40%、11.95%),可交换态、水溶态比例较低(分别为6.67%、1.33%)。通径分析表明,对土壤中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酸溶态硒、有机态硒、残渣态硒有重要影响的分别为OM和Na2O、pH和TiO2、pH、MnO和Al2O3、OM和TiO2。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有效硒和硒形态的关系,发现NaH2PO4更适合作为酸性土壤地区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其提取的有效硒可用来判断土壤硒供给的潜力大小。(5)通过对流域内不同岩性区硒生态效应的对比研究,发现了农作物在各个岩性区呈现出不同的硒生物富集特征。碳酸盐岩区水稻土中较高的可交换态硒含量导致碳酸盐岩区稻谷硒含量(97.23±39.59μg/kg)显着高于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稻谷硒含量(51.08±15.05μg/kg);土壤硒的活化程度不高是造成蔬菜在不同岩性区中硒含量不高以及差异较小的原因。受稻谷中的硒含量影响,碳酸盐岩区居民硒膳食摄入量最高51.60μg/d,较为接近国内外推荐值55μg/d。发硒含量与居民硒膳食摄入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在不同岩性区关系并不一致。高龄老人(>90岁)较多分布在碳酸盐岩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区居民较适宜的硒膳食摄入量以及土壤中较高含量的钙、锰等人体必需元素所致。硒在流域不同介质上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以及长寿人口分布规律等研究成果将为从流域尺度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和探讨居民长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苏芝屯[6](2019)在《绿洲化过程中的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以沙坡头黄河南灌区为例》文中提出沙坡头黄河南灌区通过引黄与扬黄水利工程的建设,打破原有水分限制的土地开发瓶颈,把荒漠草原转化为耕地与园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实现了绿洲的梯级开发。多片扬黄新灌区的开发加快了宁夏山川的绿洲化速度,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沙漠化进程,达到了“逆沙漠化效果”,降低了沙尘暴发生频率,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生态和社会学意义。与此同时,这种从低位到高位的灌溉绿洲开发模式是否在空间和时间上带来一定的生态影响一即产生生态累积效应,是一个既有生产意义也有学术深度的问题。生态累积效应通常是指性质相同的活动通过加和作用、或性质不同的活动通过交互协同作用,使生态环境效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累积后使得在其外部状态和内部结构上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从景观与土壤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沙坡头黄河南灌区自2004~2017年的绿洲化过程的景观累积变化特征、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土壤水溶性物质空间累积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景观累积变化特征灌区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在近14a呈增加趋势并在2014年达到最大值2.57%,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强烈。在整个研究时段内,灌区土地利用表现为草地绿洲化、耕地果园化、耕地沼泽化。草地面积减少了159.03km2,主要表现为草地开发为耕地、园地、建设用地;同时亦有部分耕地在政策与经济驱动下转化为园地,造成耕地面积在2009年有所减小。灌区草地开发同时伴随着沼泽湿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是除园地外变化率最高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其面积扩大为2004年的4倍,总面积达9.09km2,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指示了灌区的开发程度。从灌区景观整体而言,近14a的开发,使得灌区破碎度增加,斑块之间的连通性降低,景观异质性增强,灌区内景观处于均衡化、多样化发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变化特征不同,其中园地斑块连通性增强、景观优势度不断增大,草地与耕地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建设用地破碎度与离散度均表现为增加,沼泽湿地破碎度增加但在基本道路设施的影响下其形状趋于规则化。2.土壤理化性质累积特征新灌区草地被开发初期土壤全氮(TN)、有机碳(SOC)显着降低(P<0.05),土壤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粗化,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这种土壤性质发生显着变化。总体上看,绿洲化过程促进了土壤养分与粗黏粒的累积、降低了土壤pH,并与老灌区水浇地相近,尤其以成熟园地表现最为显着(P<0.05),但对土壤容重影响不显着(P>0.05),土地管理方式是新灌区水浇地与成熟园地土壤性质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新灌区绿洲化加速了老灌区水浇地沼泽化,使得土壤中碱解氮(AN)累积,而土壤磷(P)元素流失,土壤粗化、土壤pH与土壤容重降低。整个灌区土壤分形维数介于2.58~2.78之间,均表现良好,与土壤黏粒、粉粒、砂粒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土壤粒径与土壤养分之间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较好的相关性进行的土壤肥力分析表明,土壤综合肥力表现为沼泽湿地>老灌区水浇地>成熟园地>新灌区水浇地>草地>新地,表明沼泽湿地是灌区土壤养分汇聚场所,绿洲化改善了土壤状况,提高了土壤肥力。3.土壤水溶物累积特征研究区土壤水溶氟、土壤硒、土壤盐分三种水溶物整体表现为北部黄河冲积平原显着高于南部南山台地。其中,土壤水溶氟于清水河入黄断面、南山台子陡坎与黄河的狭湾处累积。土壤硒在黄河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大面积分布区累积,且存在一定的表聚现象。新灌区的土地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壤硒处于流失状态,使区域丧失了高硒区优势。土壤盐分主要在灌区东部、地势最为低洼平坦、沼泽湿地大面积分布区累积,土壤为中度盐化土,其次在永康镇南山台子下、扬水泵站下累积,土壤为轻度-中度盐化土。南山台子东部由于其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其土壤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区域土壤盐分本底状况,处于非盐化水平。土壤水分是灌区土壤水溶物发生迁移、累积的主要动力与原因。其中,土壤养分TP、AP、TN、AN对土壤水溶氟积累的影响高于土壤酸碱度、高于土壤粒径;对土壤硒的影响表现为土壤养分高于土壤粒径、高于土壤酸碱度;地形、灌溉制度、土层结构是造成灌区土壤盐分发生不同程度累积的主要原因。在对黄河水利进行进一步梯度开发和引黄灌溉面积有可能大规模扩大的今天,针对典型范例开展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深化对新老灌区生态关系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高扬程人工绿洲开发正负生态效应方面的争论,对重大水利和农业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后评价提供依据。
吴勇杰[7](2019)在《基于土壤地球化学的仙桃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张、耕地减少、土地撂荒、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和当前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及提升耕地生产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彭场镇和杨林尾镇为研究区,系统采集土壤、灌溉水、农作物等样品,分析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空间分布,结合土壤普查、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数据,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与富硒耕地区划研究工作。获得了以下认识:(1)研究区表层土壤酸碱度以碱性为主,其次为中性土壤,相对于中国土壤平均水平有较高B、Cd、Co、Cr、Cu、Zn、Ni、Mn、V、Se、K2O的含量水平和较低的Mo、有机质含量,相对于湖北省土壤平均水平和江汉流域土壤平均水平有较高的Cd、Cu、Zn、Ni、Se、K2O含量。根据我国最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超标率依次为:Cd>Cu>As>Ni>Zn=Hg=Pb=Cr,主要是Cd元素呈现低浓度超标现象。(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属元素Cd、Hg和养分元素P、Mn含量在局部地区较为富集主要是人为活动导致的随机因素影响造成的,而As、Pb、Cr、Cu、Zn、Ni等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N、Se、有机质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与变异特征,同时受自然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人为因素的影响,而pH在区内则主要是受成土母质的影响。(3)根据已有的耕地质量评价相关成果,从自然质量、耕作条件和健康状况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研究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以耕地自然质量作为影响耕地质量的本底值,耕作条件与健康状况作为一种限制性维度,采用综合算法,获得了耕地质量评价指数和等级。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耕地质量指数主要分布在50.4994.17之间,优等地13343.66公顷,占比49.32%,良等地13712.63公顷,占比50.68%,不存在中等地与低等地,优等耕地主要分布在西流河镇东部、彭场镇东部与西南部、杨林尾镇中部,总体上彭场镇耕地质量优于西流河镇与杨林尾镇。(4)在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土壤硒元素分布特征、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环境质量、农作物富硒特点等因素,对研究富硒耕地进行了生态农业区划,共划出5个富硒产业基地,规划面积共9882公顷,耕地面积5770公顷,为当地富硒土地与特色农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指导。
马荣荣[8](2019)在《根系土—作物系统中硒与镉的相互关系研究 ——以湖北仙桃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食用富硒农产品是科学健康补硒的有效方式,土壤硒通过食物链向人体迁移,农产品中硒的缺丰直接影响人体日常硒摄入水平。我国有51%的土地低硒缺硒,居民日常健康补硒仍很大缺口。随着全国范围土地调查工作开展发现了更多富硒地区,开发利用富硒土地,生产绿色健康富硒产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富硒土壤受重金属伴生和人为污染影响,是富硒产业开发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以仙桃地区广泛种植的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四宗作物籽实及其对应根系土为研究对象,探索富硒地区根系土-作物系统中硒与镉的相互关系,以期为生产富硒农作物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仙桃地区土壤重金属高值区域与土壤硒的空间分布格局类似,自北向南呈上下高中间低的分布模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江冲积带上,系汉江上游黑色岩系的风化剥蚀迁移所致。(2)仙桃地区作物整体富硒水平较高,富硒土壤和偏酸性的足硒土壤都有利于水稻对硒的富集;油菜富硒能力强,油菜硒过量样品集中分布于碱性硒高值区;在适宜小麦和玉米生长的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水平以上,小麦和玉米可达到富硒作物水平。(3)仙桃地区作物镉超标样主要集中分布于微酸性土壤中,农用地镉风险管控限量值0.4mg/kg附近,近该限量值的土壤环境中作物有重金属污染的风险。(4)根系土-作物样品协同分析发现:水稻籽实中硒与镉呈正相关,碱性土壤中,水稻镉和硒具有明显协同作用。玉米籽实中镉与硒呈负相关,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环境中籽实硒与籽实镉拮抗效应明显,但土壤中硒与镉对籽实中硒与镉均具有协同效果,富硒中性土是生产绿色富硒玉米的最佳土壤。小麦是硒敏感作物整体富硒水平较高,在碱性土壤中土壤硒能促进小麦对硒的富集,抑制小麦对镉的吸收,碱性土壤环境有利于种植富硒小麦。油菜籽实中硒与镉都呈负相关,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在中性富硒土壤中种植油菜能减少油菜籽实对镉的富集,而在高镉高硒的酸性和碱性土壤中,尤其是高镉高硒碱性土中,种植的油菜富硒但镉超标的风险较大。
田义超,黄远林,张强,陶进,张亚丽,谢小魁,王日明[9](2019)在《北部湾钦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硒元素流失评估》文中指出以钦江流域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以及土壤质地等数据为基础,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广西北部湾钦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硒元素流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湾钦江流域2015年土壤侵蚀总量为381.64×104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4.79t/(hm2·a),小于2010年钦江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但远大于水利部规定的在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量;(2)流域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从流域上游到下游依次降低,0~240m之间的高程带以及>15°的坡度带是未来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域;(3)山地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最高,达23.49t/(hm2·a),高于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1.59倍,丘陵地区次之,而冲积平原最小;(4)流域土壤的硒含量介于0.38~0.72mg/kg之间,平均值0.49mg/kg,高于中国土壤硒元素背景值的1.69倍;(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硒含量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减低趋势,硒的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排序为林地>园地>草地>水田>旱地,而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硒含量大小顺序则为:新积土>石灰岩土>潜育水稻土>淹育水稻土>赤红壤>潴育水稻土>砖红壤>滨海沙土>紫色土>咸酸水稻土.(6)流域土壤硒元素的流失总量为8987.05kg/a,平均流失模数为0.0344kg/(hm2·a),其中流域中游的硒元素流失量最大.该项研究成果可为钦江市政府开发富硒农产品、发展富硒农业以及提升钦江流域土地利用的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吴俊[10](2018)在《福建省寿宁县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福建省寿宁县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土壤硒分布和富集特征,研究了土壤硒与pH值及其他元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13~0.92 mg/kg,平均值为0.35 mg/kg,深层土壤硒含量为0.14~0.54mg/kg,平均值为0.29 mg/kg,燕山晚期正常花岗岩(ξγK1)发育的土壤中硒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39mg/kg,其次为南园组四段(J3n4)和小溪组上段(K1x2)发育的土壤,不同土壤类型硒平均含量呈现出黄壤>红壤>水稻土的特点。表层土壤总体上属于富硒、足硒土壤,富硒土壤面积为405.04 km2,占28.24%,表层土壤硒含量相对于深层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特征,强烈富集区域与富硒土壤区域基本吻合,具有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潜力。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硒含量与TOC、Al2O3、TFe2O3、Mn等呈显着正相关,与pH呈显着负相关,说明土壤理化性质、铁锰氧化物等对硒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影响。
二、浙北地区土壤硒元素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北地区土壤硒元素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镇远县耕地土壤中硒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布设采集及分析测试 |
1.3 数据的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研究区耕地硒含量状况 |
2.2 研究区耕地不同背景硒含量统计分布特征 |
2.2.1 不同成土母岩背景的耕地硒含量特征 |
2.2.2 不同土壤类型耕地硒含量特征 |
2.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耕地硒含量特征 |
2.2.4 不同地形地貌耕地硒含量特征 |
2.2.5 不同海拔高度耕地硒含量特征 |
2.2.6 耕地土壤中不同酸碱度硒含量特征 |
2.3 控制评价区耕地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 |
3 结 论 |
(2)滇中易门地区富硒土壤物质来源及其天然富硒野生菌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测试 |
2.2.1 土壤样品分析测试 |
2.2.2 微生物(野生菌)及食用蔬菜分析测试 |
3 易门地区富硒土壤的基本特征 |
3.1 易门地区富硒土壤母源分析 |
3.2 易门地区土壤硒含量影响因素 |
4 易门地区富硒农作物 |
4.1 易门地区天然富硒野生菌(微生物) |
4.2 易门地区富硒食用蔬菜 |
5 结论 |
(3)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富硒土壤特征、成因与生态环境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测试 |
3.3 数据计算 |
3.3.1 输入输出通量计算 |
3.3.2 硒摄入量计算 |
3.3.3 重金属污染评价 |
3.3.4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3.3.5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表层土壤硒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
4.2 富硒土壤成因及主要来源 |
4.3 生态环境健康评价 |
4.3.1 硒与人体健康 |
4.3.2 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
4.3.3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4.3.4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5 结论 |
(4)黄河下游滩区原阳段硒元素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硒元素含量 |
3.2 富硒土壤评价 |
3.3 影响因素 |
4 结 论 |
(5)桂林富硒长寿区小流域地理环境中硒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前言 |
1.1 研究问题由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理环境中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1.2.2 土壤有效硒及硒形态 |
1.2.3 硒的生态效应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小流域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 |
2.1.6 地质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3.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1 采样方法 |
3.1.1 采样区域确定 |
3.1.2 样品采集 |
3.2 样品预处理 |
3.3 样品分析与测定 |
3.3.1 样品分析 |
3.3.2 样品中硒的测定 |
3.4 样品质量控制 |
3.5 数据处理与制图方法 |
3.6 相关参数计算 |
4.流域内地理环境中硒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
4.1 引言 |
4.2 流域内岩石硒含量、分布特征 |
4.3 流域内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 |
4.3.1 土壤理化性质与主量元素特征 |
4.3.2 表层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 |
4.3.3 剖面土壤硒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
4.4 流域内沉积物及上覆水样硒含量、分布特征 |
4.4.1 沉积物、上覆水样理化性质以及沉积物主量元素特征 |
4.4.2 沉积物及上覆水样硒含量、分布特征 |
4.5 讨论 |
4.5.1 流域内岩石硒含量、分布控制因素 |
4.5.2 流域内土壤硒含量、分布控制因素 |
4.5.3 流域内沉积物及上覆水样硒含量、分布控制因素 |
4.5.4 硒在流域内不同地理环境介质中的关系 |
4.6 小结 |
5.基于协同克里金的土壤硒空间分布预测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地形指数提取 |
5.2.2 采样点的正态分布检验 |
5.2.3 预测结果验证 |
5.3 土壤硒空间变异特征 |
5.4 土壤硒克里金插值 |
5.4.1 土壤硒克里金插值方法选择 |
5.4.2 克里金插值 |
5.4.3 插值精度评价 |
5.5 讨论 |
5.5.1 流域内土壤硒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
5.5.2 流域内土壤硒空间插值方法分析 |
5.6 小结 |
6.流域内不同岩性区土壤有效硒与硒形态 |
6.1 前言 |
6.2 流域内不同岩性区土壤有效硒含量 |
6.3 流域内典型类型土壤硒形态特征与理化性质 |
6.3.1 不同类型土壤硒形态特征 |
6.3.2 土壤中各形态硒含量相互关系 |
6.3.3 土壤硒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 |
6.4 讨论 |
6.4.1 土壤有效硒含量影响因素 |
6.4.2 土壤硒形态与理化性质关系 |
6.4.3 土壤有效硒与土壤硒形态关系 |
6.5 小结 |
7.流域内硒元素的生态效应 |
7.1 前言 |
7.2 流域内不同岩性区农作物硒含量与生物富集系数 |
7.2.1 流域内不同岩性区农作物中硒含量 |
7.2.2 流域内不同岩性区农作物硒生物富集系数 |
7.3 居民硒膳食摄入量 |
7.4 居民发样硒含量 |
7.5 讨论 |
7.5.1 流域内不同岩性区水稻硒含量影响因素 |
7.5.2 流域内不同岩性区蔬菜硒含量影响因素 |
7.5.3 流域内不同岩性区居民硒膳食摄入量水平及来源 |
7.5.4 人体硒蓄积水平与硒膳食摄入量关系 |
7.5.5 流域内长寿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7.6 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9.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绿洲化过程中的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以沙坡头黄河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绿洲化过程中的景观变化及生态累积特征 |
3.1 指数选取 |
3.2 绿洲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累积变化特征 |
3.3 四个年度景观累积变化特征 |
3.4 驱动因子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灌区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肥力累积变化特征 |
4.1 土壤养分累积变化特征 |
4.2 土壤物理性质与盐碱度累积变化特征 |
4.3 土壤肥力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土壤目标性水溶性物质的空间分布及累积特征 |
5.1 土壤水溶性氟元素空间累积特征 |
5.2 土壤硒元素空间累积特征 |
5.3 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累积特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基于土壤地球化学的仙桃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及论文来源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 |
1.2.3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交通位置与地理地貌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理地貌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构造 |
2.2.2 地层 |
2.3 土地资源与土壤类型分布 |
2.3.1 土地资源 |
2.3.2 土壤类型与分布 |
第三章 工作方法与质量控制 |
3.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1.1 表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2 灌溉水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水稻样品与根系土采集与处理 |
3.2 样品分析方法与质量监控 |
3.2.1 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与质量监控 |
3.2.2 灌溉水样品元素分析方法 |
3.2.3 水稻样品元素分析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图件绘制 |
3.3.1 数据处理 |
3.3.2 图件绘制 |
3.3.3 其他数据提取 |
第四章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特征 |
4.1.2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分布特征 |
4.2 元素在不同控制单元中的分布特征 |
4.2.1 不同成土母质单元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土壤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土壤元素的空间变异性 |
4.4 灌溉水与水稻籽实地球化学特征 |
4.4.1 灌溉水地球化学特征 |
4.4.2 水稻籽实地球化学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耕地质量评价 |
5.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3 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权重阈值 |
5.3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介绍 |
5.4 耕地质量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5.4.1 耕地自然质量构成因素与空间分布 |
5.4.2 耕地耕作条件构成因素与空间分布 |
5.4.3 耕地健康状况构成因素与空间分布 |
5.4.4 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 |
5.5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6 与分等定级成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耕地质量评价在富硒生态农业区划中的应用 |
6.1 富硒生态农业区划原则与方法 |
6.1.1 区划原则和依据 |
6.1.2 区划方法 |
6.2 耕地质量评价在富硒耕地区划中的应用分析 |
6.3 富硒耕地生态农业区划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根系土—作物系统中硒与镉的相互关系研究 ——以湖北仙桃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硒的化学性质 |
1.2.2 硒与生物体健康 |
1.2.3 土壤中硒与重金属 |
1.2.4 植物中硒与重金属 |
1.2.5 根系土-作物系统中硒与重金属 |
1.2.6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设计方案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1.4.4 完成工作量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气候水文资源概况 |
2.3 地质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
3.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1.1 硒含量特征 |
3.1.2 硒空间分布特征 |
3.1.3 土壤中硒赋存形式讨论 |
3.1.4 镉及其他重金属含量特征 |
3.1.5 镉及其他重金属空间分布 |
3.2 作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含量特征 |
3.2.2 硒的空间特征 |
3.2.3 镉的空间特征 |
3.3 讨论 |
3.3.1 土壤中Se与 SOC |
3.3.2 土壤中Se与 TFe_2O_3 |
3.3.3 土壤中Se与 S |
第四章 根系土-作物硒与镉的协同分析 |
4.1 根系土-作物协同分析 |
4.2 根系土-水稻籽实协同分析 |
4.3 根系土-小麦籽实协同分析 |
4.4 根系土-玉米籽实协同分析 |
4.5 根系土-油菜籽实协同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北部湾钦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硒元素流失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来源与技术流程 |
2.1 数据来源 |
2.2 技术流程 |
3 研究方法 |
3.1 RUSLE模型 |
3.2 RUSLE模型各因子的确定 |
3.2.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2.2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2.3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2.4 植被覆盖因子C值 |
3.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
3.3 土壤硒流失量评价方法 |
4 结果 |
4.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4.2 土壤侵蚀与地形的关系 |
4.2.1 土壤侵蚀与海拔的关系 |
4.2.2 土壤侵蚀与坡度的关系 |
4.2.3 土壤侵蚀与地貌类型的关系 |
4.2.4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4.3 土壤硒元素分布规律及其流失评估 |
4.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硒沿剖面分布规律 |
4.3.2 不同土壤类型硒含量分布特征 |
4.3.3 土壤硒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流失特征 |
5 讨论 |
5.1 土壤侵蚀模型精度及其计算结果比较 |
5.2 本研究结果的重要发现及意义 |
5.3 本结果与同行结果的比较及其原因分析 |
5.4 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6 结论 |
(10)福建省寿宁县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2 分析测试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硒含量特征 |
4.2 土壤硒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土壤中硒的富集特征 |
4.4 土壤硒含量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 |
四、浙北地区土壤硒元素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镇远县耕地土壤中硒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杨志忠,周文龙,罗勇军,蒲庆隆,令狐东,宋小军. 现代地质, 2021(02)
- [2]滇中易门地区富硒土壤物质来源及其天然富硒野生菌初步研究[J]. 刘军平,李静,段向东,曹晓民,胡绍斌,李开毕,王路,关学卿,曾文涛,刘发刚,张虎,俞赛赢. 地质论评, 2020(03)
- [3]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富硒土壤特征、成因与生态环境健康评价[J]. 赵燕,栾文楼,郭海全,蔡奎,马忠社,敦妍冉. 中国地质, 2021(03)
- [4]黄河下游滩区原阳段硒元素分布特征[J]. 伍艳,任海平,杨忠芳. 人民黄河, 2020(03)
- [5]桂林富硒长寿区小流域地理环境中硒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生态效应[D]. 邵亚.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6]绿洲化过程中的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以沙坡头黄河南灌区为例[D]. 苏芝屯. 宁夏大学, 2019
- [7]基于土壤地球化学的仙桃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吴勇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根系土—作物系统中硒与镉的相互关系研究 ——以湖北仙桃地区为例[D]. 马荣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北部湾钦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硒元素流失评估[J]. 田义超,黄远林,张强,陶进,张亚丽,谢小魁,王日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1)
- [10]福建省寿宁县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吴俊. 中国地质, 2018(06)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富硒土壤论文; 富硒食品论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