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ETG共聚酯纤维的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玉,周倩,夏峰伟,戴志彬[1](2021)在《CHDM改性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在氮气氛围中不同用量1,4-环己烷二甲醇(CHDM)改性共聚酯(PETG)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稳定性,利用Flynn-Wall-Ozawa方法、Friedman方法研究了PETG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升温速率下,随着CHDM用量的提高,PETG共聚酯在较低的温度下开始降解,且降解加快;随着升温速率增加,PETG共聚酯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快分解温度也稍有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变小;PETG共聚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降解为1级反应;随着CHDM用量的增加,PETG共聚酯的分解反应活化能呈现下降趋势,热稳定性有所降低;添加CHDM质量分数在0~5%,PETG共聚酯的热稳定性略有下降,但总体影响不大。
孙宾,王鸣义[2](2020)在《醇改性共聚酯的技术进展及产品应用前景》文中提出介绍了用于醇改性共聚酯的共聚改性单体二元醇与多元醇的种类及合成技术、醇改性共聚酯的合成及应用技术、醇改性共聚酯产品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二元醇主要有乙二醇、聚乙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多元醇主要有丙三醇、季戊四醇等;以二元醇及多元醇作为改性单体通过共聚法制备醇改性共聚酯,改性目标主要体现在改善聚酯纤维的亲水性、染色性及服用性能,提高聚酯瓶片、薄膜、片材以及工程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功能性如阻隔性、热稳定性、热收缩性、生物可降解性能等;现阶段醇改性共聚酯在纤维、瓶片、薄膜、片材、弹性体和工程塑料等领域已经形成稳定的应用市场。从发展趋势看,改性单体的合成将采用生物资源、更加低能耗且环保的技术;共聚技术将注重现有均聚物连续生产线的应用,并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合作;产品的应用市场将进一步开拓,如3D打印材料、热收缩薄膜、超临界发泡材料、弹性缓冲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向宇虹[3](2019)在《隐形正畸用材料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医院的隐形正畸材料以进口材料为主,价格昂贵;现有国产隐形正畸材料矫治效果弱于进口材料,并且缺乏相关性能指标。本文通过对市用材料性能分析,制定了隐形正畸材料基本性能指标。选用聚氨酯(TPU)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作为基材,熔融共混改性制备隐形正畸材料,系统研究了正畸用材料的关键性能:应力松弛。主要结论如下:(1)对市用进口产品Bilon、Erkodur和国产产品山地爱得,实验室自制隐形正畸用材料进行应力松弛性能测试,8h应力松弛率分别为4.3 0%,8.4%,5.8%,9.6%,实验室自制材料的应力松弛率与市用产品接近。(2)隐形正畸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透光率>80%,雾度<20,8h应力松弛率<10%,弯曲应力20MPa-25MPa,弯曲模量1800MPa-2400MPa,拉伸强度 50MPa-65MPa,拉伸模量 1500MPa-2000MPa,冲击强度>20kJ/m2,吸水率<3%。(3)聚碳酸酯(PC)能有效改善PETG的应力松弛,对PETG的力学强度有增强作用,不影响PETG透明性。PC含量为30%时,材料的8h应力松弛率9.60%,弯曲应力25MPa,弯曲模量2287MPa,拉伸强度50MPa,拉伸模量1500MPa,冲击强度24kJ/m2,透光率89%,雾度6,吸水率1.5%,溶血率1.4%。向PETG/PC共混物中加入不同硬度的TPU改性制备三元共混物,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加,但应力松弛率也增大。(4)将PETG/PC:70/30材料注塑成直径120mm,厚1.00mm的圆片,在真空热成型机上成型,制备的隐形矫治器综合性能与进口矫治器相似。
于浩淼[4](2019)在《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PBT共聚酯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是一类重要的商业化半结晶热塑性聚酯材料,在汽车、电器、电子和纺织行业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存在缺口冲击强度低、热变形温度低及韧性差等缺点。使其在膜用PBT领域受到了限制。1,4-环己烷二甲醇(CHDM)是一种新型二元醇,其分子结构中环己基的刚性为改善共聚酯的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提供了新途径,目前由CHDM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聚酯(PETG)已商业化生产,并成功制成了高透明度的PETG聚酯膜,但文献中未见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工艺路线制备CHDM改性PBT共聚酯的相关报道。本文通过直接酯化熔融缩聚工艺制备了不同摩尔比CHDM改性PBT共聚酯(简称PBTG),并对PBTG共聚酯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得到了制备PBTG共聚酯的合适工艺条件并制得PBTG聚酯膜,为制备膜用PBT树脂提供了新方法。采用粘度法、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正交偏光显微镜(POM)、毛细管流变仪及旋转流变仪等方法对PBTG共聚酯样品的粘均分子量、分子结构、结晶性能及晶体形貌、流变及动态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粘度法测试结果表明PBTG共聚酯特性粘度值均达到了商业化PBT水平。1H NMR谱测试证实了PBTG共聚酯中CHDM链节的存在,且随着CHDM含量的增加,CHDM在链节中含量逐渐低于实际投料值。DSC测试结果表明CHDM的加入使PBT熔点及结晶温度降低,结晶能力下降。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BT及PBTG各样品的非等温结晶曲线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同时在相同降温速率φ下,PBT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速率常数Zc均低于PBT的Zc值。POM观察结果表明随CHDM的加入,球晶直径逐渐减小,十字消光现象不明显,球晶形貌不完整。挤出式毛细管流变及动态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BTG共聚酯为假塑性流体,且CHDM的加入增加了PBT聚酯的熔体粘度、强度和流动性。双向拉伸聚酯膜对比实验可知,PBT聚酯膜为半透明、边缘破损且不均匀,PBTG聚酯膜为透明状均匀聚酯膜且边缘完整。进一步对聚酯膜进行的拉伸及热收缩率测试表明CHDM的加入使聚酯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热收缩率降低,为制备改性聚酯膜提供了新途径。
王秋霞[5](2018)在《基于环氧及CHDM改性的耐湿热老化聚酯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BOPET)具有拉伸强度高、光学性能好、弹性模量高、韧性好、热稳定性好等特点,但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酯基,BOPET在户外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水解,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本文采用新癸酸环氧乙烷基甲基酯(E10P)作为封端剂,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作为第三单体共同改性PET,制备了耐湿热老化功能聚酯材料。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共聚酯的结构,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分析了改性聚酯的热性能,利用特性粘度和端羧基含量表征了改性聚酯的耐湿热老化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了改性聚酯的结晶性能,采用Jeziorny法计算了改性聚酯在DSC测试中的结晶参数,利用旋转流变仪表征了改性聚酯的流变性能。E10P和CHDM单元的引入对聚酯的玻璃化温度、熔点、分解温度等热性能和流变性能影响较小。XRD测试结果与Jeziorny法理论计算结果共同表明CHDM的引入没有改变聚酯的结晶方式和球晶形态。E10P的加入使得聚酯端基结构复杂化,CHDM的加入破坏了聚酯分子链的规整性,两者均会降低聚酯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使聚酯的结晶能力下降,这对于提高聚酯的耐湿热老化能力是不利的。但是E10P与聚酯的端羧基反应,有效降低端羧基含量,可以抑制聚酯的水解反应;CHDM结构单元的引入使得相同分子量的聚酯中含有更少的酯基基团,有利于提高聚酯的耐湿热老化能力。因此E10P和CHDM的加入对聚酯的耐湿热老化能力的作用是双重的。实验结果表明每加入400g TPA作为原料时,需要在缩聚反应完成之后加入20m LE10P作为封端剂参与反应,可以制得端羧基值基本为0的改性聚酯,该改性聚酯在老化18h时的特性粘度下降比例为17.3%。进一步添加CHDM作为第三单体,添加量为4mol%时得到的改性共聚酯耐湿热老化能力最好,湿热老化30h后的特性粘度为0.618dl/g,同老化前样品相比仅降低了15.1%,满足了耐湿热老化薄膜制品对聚酯原材料的要求。
李伟[6](2018)在《PET/PEG共聚酯合成工艺及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共聚的方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改性制备具有功能化的聚酯产品是目前聚酯行业关注的热点。本文以PET/聚乙二醇(PEG)共聚酯为研究对象,对其亲水性、结晶行为以及共聚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通过熔融共聚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不同PEG含量、不同PEG分子量以及不同PET预聚物分子量的PET/PEG共聚酯,采用核磁共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共聚酯的链结构、官能团和凝聚态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表面水接触角的测试对PET/PEG共聚酯的亲水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EG含量、PEG分子量和PET预聚物分子量的增加,共聚酯的亲水性均越来越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PET/PEG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测试,分别利用Jeziomy理论和Mo方法对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建模分析,基于Jeziorny理论得到 Avrami指数n在2.6~2.9之间,而由Mo方法得到的α值在1.1~1.5之间,均表明PET/PEG共聚酯与纯PET的结晶方式一致;共聚酯的结晶速率随着PEG含量的增加先加快后减小,随着PEG和PET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在温度240~270°C范围内进行了 PET/PEG共缩聚反应动力学实验,考察了端羧基和端羟基浓度随共缩聚反应过程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官能团理论建立了 PET/PEG共缩聚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了共缩聚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论文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PET/PEG共聚物的优化制备。
寿洪国[7](2018)在《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及其对光学改性聚酯结晶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银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拥有优异性能的贵金属材料,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重点。凭借其固有的近场光学特性、高反应活性和抗菌性,具有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能被用来构筑一些特殊的先进复合材料,并且被广泛的应用于包括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金属增强荧光在内的表面增强技术,各类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生物化学领域的抗菌剂等等。而银纳米粒子的这些优异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形貌,因此,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在其应用上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所以研究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的性能以及拓宽银纳米粒子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即PE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精密器件封装、电子仪器、建筑装饰、汽车配件等领域的半结晶型聚酯,有着成本低廉、易加工和机械性能稳定、合成工艺成熟等优点。然而,一方面,韧性差、结晶速率低等缺点也严重限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随着材料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单一结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越来越难以满足一些特殊领域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研制出综合性能更加优异,功能更加多样化的改性聚酯。因此,开发具有高韧性,高结晶速率及特殊光学性能的改性聚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聚酯的光学改性,以及银纳米粒子对光学改性聚酯结晶行为的影响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首先对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这一部分,聚芳醚腈(PEN)作为一种特种高分子材料,凭借其分子链官能团上的氮、氧原子与银离子的结合能力,被应用于硝酸银的还原,来制备具有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首先,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我们成功的制备得到了含有纳米微球和纳米棒等结构的银纳米粒子。并且,随着对这些产物的进一步测试表征,我们发现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光学特性。其中较大尺寸的银纳米粒子以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为主,而较小的银纳米微球以荧光发射为主。然后,通过使用不同结构的聚芳醚腈作为模板,我们深入研究了小尺寸银纳米微球的荧光效应,并通过控制微球的尺寸,制备得到了具有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荧光纳米微球。这些特性使得银纳米粒子在光学传感器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对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第二部分的工作主要是聚酯的光学改性。首先,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聚乙二醇(PEG)共聚,来制备韧性好,透明度高,具有荧光性质的新型共聚酯PET-PEG。其中,PTA和EG是用于合成传统聚酯PET的单体,PEG作为柔性链段,可以用来增强改性聚酯的韧性。此外,在聚合过程中,由于PEG在高温下可以原位生成具有荧光性质的碳量子点,会导致最终获得的聚酯也具有荧光发射特性。随后,为了解决PET-PEG放置时间过长会因为结晶而变得不透明的问题,引入了1,4-环己烷二甲醇,来制备非晶型聚酯PETG-PEG,其中的CHDM作为刚性结构,可以阻碍聚酯链段的微观运动,从而达到抑制聚酯结晶的效果。最终获得的这种PETG-PEG改性聚酯具有可拉伸性和良好的回复性,并且在拉伸过程中不会出现应力发白的现象,长时间放置过程中也能保持其非晶结构。更重要的是,这种改性聚酯的荧光强度会随着其拉伸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赋予了其在柔性传感器上的应用前景。最后在第三部分的工作中,主要研究了不同尺寸的银纳米粒子对聚酯结晶行为的影响。众所周知,在特定工业用途中,需要聚酯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聚酯结晶速度的快慢将会直接影响到聚酯的注塑成型效率。而我们前面所制备的PET-PEG柔性聚酯由于柔性链段PEG的存在,其结晶过程非常缓慢,甚至在聚合结束快速冷却之后呈现出完全非晶的状态。而通过在聚酯的聚合过程中加入制备好的不同尺寸的银纳米粒子(相应的反应时间分别为0.5 h,1 h和3 h),我们发现,银纳米粒子能对聚酯的结晶产生促进作用,其中反应时间为1 h的银纳米粒子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这是由于在聚合过程中,银纳米粒子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为晶体提供了晶核,使得聚酯结晶速率加快,晶体变小,结晶率增大。此外,银纳米粒子的加入并未对聚酯的韧性和荧光性能带来明显的影响,因此银纳米粒子可作为成核剂添加至新型PET-PEG改性聚酯中,为发展新型荧光聚酯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高升[8](2018)在《PETG共混改性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性能优异、加工成型性能好。阻燃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缺口冲击强度低、成型收缩率大、固化时间短,不适用于3D打印技术。将PETG与PBT通过熔融共混可以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异、适用于3D打印的合金材料。在PETG与PBT熔融共混中加入导电炭黑可以使合金材料具有电学方面的作用,进而扩大FDM 3D打印技术所需的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熔融共混得到不同质量比的PETG/PBT合金材料,利用出丝、打印等情况初步筛选研究的质量比;通过差热扫描分析(DSC)来表明PETG和PBT两个体系相容性;由热重分析(TG)PETG/PBT合金的热稳定性;从打印喷头温度、热床温度、打印速度方面对合金材料的熔融沉积成型(FDM)打印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合金材料的密度、收缩率、打印产品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合合金材料的热稳定性、收缩率、翘曲率、拉伸强度、3D打印工艺等条件确定合金材料的质量比,得到一种新的3D打印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比7:3的PETG/PBT合金材料,其中热稳定性较好,密度为1.23 g/cm3,收缩率相对于PLA材料来说较小,打印产品的拉伸强度为49.09MP,打印温度范围为200~220℃,翘曲率相对来说较小,热床温度在80~90℃之间,打印速度在30~60 mm/s之间,打印效果比较好,为一种性能优异和打印工艺合理可行的新的FDM 3D打印材料。针对某一质量比合金材料,通过加入导电炭黑,研究合金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翘曲率、打印产品拉伸强度、3D打印工艺条件等,确定导电炭黑的加入量,进而获得相应的3D打印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入导电炭黑得到一种翘曲率较小的导电炭黑质量百分比3%的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导电炭黑质量百分比为10%时得到一种可以作为静电耗散材料的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
袁效东[9](2017)在《不同催化体系制备PET及其共聚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由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通过熔融缩聚得到的聚合物,是典型的线型热塑性树脂材料。其主要优点有模量高、耐摩擦、绝缘性能优良、耐化学药品性优良,因此广泛用于纤维、薄膜、聚酯瓶等领域。然而,PET材料也存在成型加工困难、耐高温水解性差、熔融流动性差等问题。如能利用原位共聚改性技术制备新型共聚酯切片,一方面可以优化PET切片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本文首先以精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为原料,在1 L缩聚反应釜中通过熔融缩聚制备不同特性黏度的PET切片。研究特性黏度、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复数黏度、零切黏度、黏流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组样品均为假塑性流体,复数黏度随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特性黏度的增加,样品零切黏度、黏流活化能也逐渐增大。随后,根据前期研究中掌握的熔融缩聚制备聚酯材料的方法,分别使用三氧化二锑、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锗作为缩聚催化剂,制备纺丝级PET切片,研究不同催化剂对PET切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分析表明:锗系催化剂最佳聚合工艺条件:最佳酯化温度为230℃,最佳缩聚温度为275℃,最佳催化剂浓度为0.25‰。GeO2催化剂催化活性略低于锑系、钛系催化剂,产物黄度值低、透明度高、热稳定性较好。最后,针对实验过程中PET材料的缺点,加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作为第三单体,制备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研究不同含量CHDM对共聚酯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外与核磁谱图中出现CHDM特征吸收峰证明共聚酯PETG聚合成功。热性能分析显示,CHDM的引入使共聚酯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熔点降低,结晶困难甚至变为非晶态。动态力学分析显示,CHDM的引入使共聚酯链段松弛过程缩短,且CHDM含量为10%时初始储能模量最高。
陆银秋,吴培龙,陈建国,吴迪[10](2016)在《共聚酯PETG生产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化工材料的选择。PETG共聚酯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它的出现给化工企业的绿色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对此,本文先介绍了共聚酯PETG,接着简述了共聚酯PETG制备过程和性能研究,最后对共聚酯PETG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PETG共聚酯纤维的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TG共聚酯纤维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HDM改性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试样 |
1.2 分析与测试 |
1.3 热降解动力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相同β下PETG共聚酯的热降解行为 |
2.2 不同β下PETG共聚酯的热降解行为 |
2.3 PETG共聚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降解动力学 |
3 结论 |
(2)醇改性共聚酯的技术进展及产品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改性单体合成技术现状 |
1.1 二元醇类单体合成技术 |
1.2 多元醇类单体合成技术 |
2 醇改性共聚酯合成及应用技术现状 |
2.1 醇改性共聚酯纤维技术 |
2.1.1 改善纤维的亲水性及服用舒适性 |
2.1.2 改善纤维加工性能和耐磨性 |
2.1.3 改善纤维弹性 |
2.2 醇改性共聚酯瓶片及薄膜片材技术 |
2.2.1 改善聚酯瓶片的加工性能 |
2.2.2 提高聚酯薄膜的热收缩性和热封性 |
2.2.3 提高薄型聚酯片材的透明度 |
2.3 醇改性共聚酯工程塑料技术 |
2.3.1 提高熔体强度 |
2.3.2 提高热稳定性 |
2.3.3 提高生物可降解性 |
3 醇改性共聚酯产品的应用前景 |
3.1 产品应用现状 |
3.1.1 改性PET纤维 |
3.1.2 改性PET片材 |
3.1.3 改性聚酯弹性体 |
3.2 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 |
3.2.1 3D打印材料 |
3.2.2 热收缩薄膜 |
3.2.3 超临界发泡材料 |
3.2.4 弹性缓冲材料 |
3.2.5 生物可降解材料 |
4 结语 |
(3)隐形正畸用材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口腔正畸背景 |
1.1.1 可摘活动矫治方法 |
1.1.2 固定托槽矫治方法 |
1.1.3 无托槽隐形矫治方法 |
1.2 无托槽隐形正畸材料概述 |
1.2.1 无托槽隐形正畸材料基本性能 |
1.2.2 无托槽隐形正畸材料生物力学分析 |
1.3 隐形正畸基体材料与改性材料 |
1.3.1 PETG材料 |
1.3.2 PC材料 |
1.3.3 TPU材料 |
1.3.4 Nano-SiO_2材料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隐形正畸用材料的制备 |
2.2.1 隐形正畸用材料制备过程 |
2.2.2 TPU/SiO_2共混试样制备 |
2.2.3 PC改性PETG共混试样制备 |
2.2.4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试样制备 |
2.3 测试方法 |
2.3.1 光学性能测试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2.3.4 差式扫描量热(DSC)测试 |
2.3.5 电镜观察 |
2.3.6 流变测试 |
2.3.7 红外光谱测试 |
2.3.8 吸水测试 |
2.3.9 急性溶血测试 |
第三章 隐形正畸材料基本性能指标和基材选取 |
3.1 市用产品的基本性能测试 |
3.1.1 市用产品原材料剖析 |
3.1.2 市用产品的DSC测试 |
3.1.3 市用产品的光学性能 |
3.1.4 市用产品的力学性能 |
3.1.5 市用产品的吸水性 |
3.2 隐形正畸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 |
3.3 实验基材选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PU和PETG材料的改性研究 |
4.1 TPU/SiO_2共混改性研究 |
4.1.1 SiO_2红外光谱测试 |
4.1.2 TPU/ SiO_2共混物的SEM测试 |
4.1.3 TPU/ SiO_2共混物的DSC测试 |
4.1.4 TPU/ SiO_2共混物的光学性能 |
4.1.5 TPU/ SiO_2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本节小结 |
4.2 PETG和PC的共混改性研究 |
4.2.1 PETG和PC共混物的SEM测试 |
4.2.2 PETG和PC共混物的DSC测试 |
4.2.3 PETG和PC共混物的流变测试 |
4.2.4 PETG和PC共混物的光学性能 |
4.2.5 PETG和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4.2.6 PETG和PC共混物的DMA测试 |
4.2.7 PETG和PC共混物的吸水性能 |
4.2.8 PETG和PC共混物的急性溶血测试 |
小结 |
4.3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研究 |
4.3.1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SEM测试 |
4.3.2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DSC测试 |
4.3.3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流变测试 |
4.3.4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光学性能 |
4.3.5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4.3.6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吸水性能 |
小结 |
4.4 PETG/PC隐形正畸矫治器的制备 |
4.4.1 隐形正畸用热成型膜片制备 |
4.4.2 口内扫描和牙颌模型获取 |
4.4.3 虚拟生物力学矫治分析 |
4.4.4 真空热成型和后处理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PBT共聚酯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BT简介 |
1.1.1 PBT的物理化学特点 |
1.1.2 PBT改性的研究进展 |
1.2 1,4-环己烷二甲醇及PETG共聚酯 |
1.2.1 1,4-环己烷二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能 |
1.2.2 1,4-环己烷二甲醇的结构特性 |
1.2.3 PETG共聚酯的应用 |
1.3 聚酯膜的研究进展 |
1.3.1 聚酯膜研究现状 |
1.3.2 聚酯膜的成型方法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PBTG共聚酯制备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PBTG共聚酯的制备 |
2.3 PBTG聚酯膜的制备 |
2.4 PBTG共聚酯的结构和性能测试 |
2.4.1 PBTG共聚酯的粘均分子量测试 |
2.4.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2.4.3 DSC测试 |
2.4.4 等温结晶形貌测试 |
2.4.5 挤出式毛细管流变性能测试 |
2.4.6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
2.4.7 PBTG聚酯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
2.4.8 PBTG聚酯膜热收缩率测试 |
第3章 PBTG共聚酯结构表征及结晶性能研究 |
3.1 PBTG共聚酯的合成 |
3.1.1 PBT的合成路线 |
3.1.2 PBTG的合成路线 |
3.2 PBTG共聚酯的核磁共振谱的分析 |
3.3 PBTG共聚酯的等温结晶动力学 |
3.3.1 同一降温速率下的DSC曲线分析 |
3.3.2 不同降温速率的DSC结果分析 |
3.3.3 PBTG共聚酯的Xt-t和Xt-T曲线分析 |
3.3.4 t_(1/2)与降温速率变化曲线 |
3.4 PBTG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5 PBTG共聚酯的等温结晶形貌分析 |
第4章 PBTG共聚酯流变性能及应用研究 |
4.1 PBTG共聚酯的流变性能 |
4.1.1 挤出式毛细管流变性能分析 |
4.1.2 动态流变性能分析 |
4.2 PBTG共聚酯的应用研究 |
4.2.1 PBTG聚酯膜 |
4.2.2 PBTG聚酯膜的拉伸性能 |
4.2.3 PBTG聚酯膜的热收缩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环氧及CHDM改性的耐湿热老化聚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酯的研究进展 |
1.2.1 聚酯的合成研究 |
1.2.2 聚酯的共聚改性研究 |
1.2.3 聚酯的共混改性研究 |
1.3 聚酯的降解 |
1.3.1 PET的热降解 |
1.3.2 PET的热氧降解 |
1.3.3 PET的光降解 |
1.3.4 PET的水解 |
1.4 耐湿热老化功能聚酯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耐湿热老化功能聚酯的合成 |
2.3 耐湿热老化聚酯的表征 |
2.3.1 共聚酯核磁氢谱(~1H NMR)结构测试 |
2.3.2 聚酯的基本性能测试 |
2.3.3 聚酯结晶性能及热性能测试 |
2.3.4 聚酯流变性能测试 |
2.3.5 聚酯拉伸性能测试 |
2.3.6 聚酯耐湿热老化测试 |
第3章 低端羧基值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低端羧基值聚酯合成工艺 |
3.2.1 出料功率的确定 |
3.2.2 封端试剂的添加时间及添加量的确定 |
3.3 低端羧基值聚酯基本性能分析 |
3.4 低端羧基值聚酯的结晶性能及热性能分析 |
3.4.1 改性聚酯的DSC表征分析 |
3.4.2 改性聚酯的TGA表征分析 |
3.4.3 改性聚酯的POM表征分析 |
3.5 低端羧基值聚酯PET-20耐湿热老化性能的表征分析 |
3.5.1 老化过程中PET-20基本性能分析 |
3.5.2 老化过程中PET-20的结晶性能及热性能分析 |
3.5.3 老化过程中PET-20拉伸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端羧基值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低端羧基值共聚酯PETG-20的合成工艺及结构表征 |
4.3 低端羧基值共聚酯PETG-20基本性能表征 |
4.4 低端羧基值共聚酯PETG-20的结晶性能及热性能表征 |
4.4.1 PETG-20的DSC表征分析 |
4.4.2 PETG-20的TGA表征分析 |
4.4.3 PETG-20的POM表征分析 |
4.4.4 PETG-20的XRD表征分析 |
4.5 低端羧基值共聚酯PETG-20的流变性能表征 |
4.6 低端羧基值共聚酯PETG-20的耐湿热老化性能表征 |
4.6.1 老化过程中基本性能分析 |
4.6.2 老化过程中结晶性能分析 |
4.6.3 老化过程中拉伸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6)PET/PEG共聚酯合成工艺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聚酯概述 |
2.1.1 聚酯结构 |
2.1.2 聚酯工业概况 |
2.1.3 聚酯发展趋势 |
2.3 PET改性的方法 |
2.3.1 共混改性 |
2.3.2 共聚改性 |
2.3.3 PET纳米复合材料 |
2.3.4 反应挤出 |
2.4 PET/PEG共聚酯的合成与发展 |
2.4.1 共聚酯的合成工艺 |
2.4.2 共聚酯的性能研究 |
2.5 聚酯反应动力学 |
2.5.1 PET反应动力学 |
2.5.2 共聚酯反应动力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PET/PEG共聚酯的合成及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装置 |
3.2 测试与表征 |
3.2.1 特性粘度 |
3.2.2 端羧基浓度 |
3.2.3 端羟基浓度 |
3.2.4 共聚酯的~1H-NMR和~(13)C-NMR |
3.2.5 共聚酯红外吸收光谱 |
3.2.6 共聚酯晶型结构 |
3.2.7 共聚酯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
3.2.8 共聚酯的亲水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ET/PEG共聚酯的链段组成分析 |
3.3.2 FT-IR谱图分析 |
3.3.3 共聚酯晶型结构分析 |
3.3.4 共聚酯的熔融结晶性能 |
3.3.5 共聚酯的表面水分润湿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T/PEG共聚酯结晶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EG含量对共聚酯结晶速率的影响 |
4.2.2 PEG分子量对共聚酯结晶速率的影响 |
4.2.3 PET预聚物分子量对共聚酯结晶速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PET/PEG共缩聚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2 PET/PEG共聚反应动力学模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动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
5.3.2 动力学参数估计 |
5.3.3 动力学模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及其对光学改性聚酯结晶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银纳米粒子的研究现状 |
1.1.1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
1.1.2 银纳米粒子形貌的控制及其光学特性 |
1.2 聚酯及其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聚酯的改性 |
1.2.2 聚酯在柔性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 聚酯的结晶 |
1.3.1 聚酯的结晶过程 |
1.3.2 聚酯的成核方式 |
1.3.3 影响聚酯结晶的因素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4.1 以聚芳醚腈(PEN)为模板合成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 |
1.4.2 聚酯的改性 |
1.4.3 银纳米粒子对聚酯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二章 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测试仪器: |
2.2.2 含羧基单体酚酞啉的合成 |
2.2.3 聚芳醚腈的合成 |
2.2.4 以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为模板合成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 |
2.2.5 以含羧基与磺酸基聚芳醚腈为模板合成荧光银纳米微球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芳醚腈的吸收-发射光谱 |
2.3.2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形貌控制 |
2.3.3 银纳米粒子的荧光及其调控 |
2.3.4 银纳米粒子的发光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酯的光学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改性聚酯PETG-PEG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聚酯的结晶性 |
3.3.2 改性聚酯的力学性能 |
3.3.3 改性聚酯的光学性能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银纳米粒子对改性聚酯结晶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测试仪器 |
4.2.2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 |
4.2.3 银纳米粒子改性的PET-PEG共聚酯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银纳米粒子的表征 |
4.3.2 银纳米粒子改性共聚酯的光学性质 |
4.3.3 银纳米粒子改性聚酯的结晶性能 |
4.3.4 银纳米粒子改性聚酯的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8)PETG共混改性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PETG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PETG材料的性能概述 |
1.1.2 PETG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 3D打印技术概述 |
1.2.1 3D打印技术及其特点 |
1.2.2 3D打印技术的分类和打印原理 |
1.2.3 FDM打印技术工艺特点 |
1.2.4 FDM打印材料的种类及其改性方法 |
1.2.5 FDM打印工艺研究 |
1.3 PBT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PBT材料的性能概述 |
1.3.2 PBT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4 导电炭黑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合金材料的制备及FDM打印工艺流程 |
2.2.1 合金材料的制备 |
2.2.2 FDM打印工艺流程 |
2.3 合金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2.3.1 差热扫描分析(DSC) |
2.3.2 热重分析(TG) |
2.3.3 打印效果表征 |
2.3.4 导电性能测试 |
2.3.5 密度测试 |
2.3.6 收缩率测试 |
2.3.7 拉伸性能测试 |
第三章 PETG/PBT合金材料的性能及其FDM打印工艺研究 |
3.1 PETG/PBT质量比的研究 |
3.2 PETG/PBT合金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 |
3.3 PETG/PBT合金材料FDM打印工艺的研究 |
3.3.1 打印温度测试 |
3.3.2 翘曲性能测试 |
3.3.3 打印速度确定 |
3.4 PETG/PBT合金材料的密度 |
3.5 PETG/PBT合金材料制品收缩率研究 |
3.6 PETG/PBT合金材料打印产品的拉伸性能研究 |
3.7 小结 |
第四章 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FDM打印工艺研究 |
4.1 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FDM打印工艺研究 |
4.1.1 打印温度测试 |
4.1.2 翘曲性能测试 |
4.1.3 打印速度确定 |
4.2 导电性能研究 |
4.3 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的密度 |
4.4 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制品收缩率研究 |
4.5 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打印产品的拉伸性能研究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不同催化体系制备PET及其共聚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概述 |
1.2 聚酯工业发展历史 |
1.3 PET的合成与结构 |
1.3.1 工艺路线 |
1.3.2 反应机理 |
1.4 PET聚酯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1 PET聚酯缩聚催化剂反应机理 |
1.4.2 PET聚酯缩聚催化剂种类 |
1.4.3 PET聚酯缩聚催化剂研究方向 |
1.5 PET聚酯改性方法 |
1.5.1 共混改性PET |
1.5.2 共聚改性PET |
1.5.3 无机纳米改性PET聚酯材料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特性黏度PET切片的制备及加工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制备 |
2.3 性能测试 |
2.3.1 特性黏度测试 |
2.3.2 端羧基含量测试 |
2.3.3 色相测试 |
2.3.4 热性能测试 |
2.3.5 TGA测试 |
2.3.6 流变测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常规性能分析 |
2.4.2 热性能分析 |
2.4.3 流变性能分析 |
2.4.4 零切黏度的拟合 |
2.5 黏流活化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T锗系催化剂聚合条件研究及对产品性能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制备 |
3.3 性能测试 |
3.3.1 特性黏度测试 |
3.3.2 端羧基含量测试 |
3.3.3 色相测试 |
3.3.4 热性能测试 |
3.3.5 TGA测试 |
3.3.6 流变测试 |
3.3.7 XRD测试 |
3.3.8 DMTA测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GeO2催化剂工艺探究 |
3.4.2 常规性能分析 |
3.4.3 热性能分析 |
3.4.4 结晶性能分析 |
3.4.5 流变性能分析 |
3.4.6 动态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PET共聚酯的合成与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改性共聚酯PETG的制备 |
4.3 性能测试 |
4.3.1 FT-IR测试 |
4.3.2 NMR测试 |
4.3.3 特性黏度测试 |
4.3.4 端羧基含量测试 |
4.3.5 色相测试 |
4.3.6 热性能测试 |
4.3.7 TGA测试 |
4.3.8 XRD测试 |
4.3.9 DMTA测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PETG共聚酯的FTIR分析 |
4.4.2 PETG共聚酯的NMR分析 |
4.4.3 PETG共聚酯的常规性能分析 |
4.4.4 PETG共聚酯的热性能分析 |
4.4.5 PETG共聚酯的结晶性能分析 |
4.4.6 PETG共聚酯的动态力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共聚酯PETG生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共聚酯PETG概述 |
2 共聚酯PETG的制备 |
3 共聚酯PETG的性能研究 |
4 共聚酯PETG的应用研究 |
四、PETG共聚酯纤维的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HDM改性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J]. 常玉,周倩,夏峰伟,戴志彬. 合成纤维工业, 2021(03)
- [2]醇改性共聚酯的技术进展及产品应用前景[J]. 孙宾,王鸣义. 合成纤维工业, 2020(03)
- [3]隐形正畸用材料的制备[D]. 向宇虹.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4]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PBT共聚酯合成及性能研究[D]. 于浩淼. 沈阳工业大学, 2019(08)
- [5]基于环氧及CHDM改性的耐湿热老化聚酯的合成研究[D]. 王秋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PET/PEG共聚酯合成工艺及动力学研究[D]. 李伟.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1)
- [7]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及其对光学改性聚酯结晶行为的影响[D]. 寿洪国.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8]PETG共混改性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赵高升.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 [9]不同催化体系制备PET及其共聚酯性能研究[D]. 袁效东.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7)
- [10]共聚酯PETG生产及性能研究[J]. 陆银秋,吴培龙,陈建国,吴迪.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