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推出最新的 AMD Alchemy 开发工具

AMD 推出最新的 AMD Alchemy 开发工具

一、AMD为AMD Alchemy TM推出最新开发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Intersect360 Research[1](2021)在《通过性能强大的CPU和GPU组合应对复杂多样的未来》文中研究说明HPC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根据Intersect360 Research的调查表明,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仅需要为其庞大的技术计算应用服务,还要满足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种种需求。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发展,HPC计算架构也随之发生稳定、相应的转变。

李景文[2](2020)在《NB-IoT的RLC层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不断快速发展,窄带物联网逐渐成为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主要技术之一。无线链路控制层作为窄带物联网协议栈的子层,其性能的优劣对于窄带物联网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无线链路控制层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其滑动窗口参数根据网络环境调节效果不明显,会出现网络拥塞的情况,从而导致传输速率降低或者系统资源的浪费。因此,可以对滑动窗机制进一步优化,从而减少网络拥塞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传输速率。本论文通过采用改进瓶颈带宽和双向传播时间拥塞控制算法对窄带物联网的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进行设计与实现。在确认模式下,首先将瓶颈带宽和双向传播时间算法融入到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数据传输流程中。然后改进探测最小往返时间计算方法,不同拥塞程度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根据拥塞控制算法调节滑动窗口的参数。以上改进共同完成确认模式下的拥塞控制设计,有效地降低网络拥塞对终端设备的影响。在非确认模式下,通过新增判定参数对接收端滑动窗口进行改进。本论文首先基于MATLAB对瓶颈带宽和双向传播时间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瓶颈带宽和双向传播时间算法相对于改进前吞吐率增加14%,然后基于STM32微处理器进行实现与构建测试环境,测试结果表明: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功能测试符合协议的功能,在性能方面,相对于协议,平均传输速率增加14%,时延下降20%,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窄带物联网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陈鲍孜[3](2019)在《面向MPSoC虚拟化体系结构的操作系统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与人们对计算性能的不断追求,使得MPSoC成为从移动计算到高性能计算硬件平台上的主流发展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的计算单元被集成到单一芯片上,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单芯片上的资源从而获得良好的系统伸缩性成为摆在系统软件设计者前面的重要问题。在MPSoC系统上部署虚拟化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虚拟化也带来了保障虚拟机的安全和提高虚拟机系统性能的挑战。针对面向MPSoC虚拟化体系结构的操作系统技术进行研究,可为未来基于多核处理器芯片的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提供良好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针对面向MPSoC虚拟化体系结构的操作系统关键技术中的虚拟化系统结构、边信道安全隔离机制、网络I/O虚拟化的扩展性性能优化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首先对开源虚拟化平台与体系结构、虚拟机安全与I/O虚拟化技术进行了综述,然后介绍了基于飞腾硬件虚拟化技术的的操作系统设计,对虚拟化体系结构的边信道安全与高可伸缩MPSoC网络I/O的虚拟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实现了飞腾平台下基于硬件分区的虚拟机监控器并完成了系统性能测试。具体贡献包括:1)针对飞腾平台的体系结构特点,设计了基于飞腾硬件虚拟化技术的操作系统。文章分析了飞腾平台所提供的CPU虚拟化、内存虚拟化、中断虚拟化以及计时器虚拟化的硬件机制,讨论了飞腾平台下虚拟化系统设计中触发自陷的敏感操作、虚拟机上下文切换、两阶段地址转换机制、中断注入方式以及计时系统,完成了面向飞腾平台虚拟化系统的软件设计。此外,文章分别从CPU虚拟化支持、上下文切换方式、内存虚拟化机制、计时器虚拟化机制、中断以及中断注入分析对比了飞腾平台硬件虚拟化机制与Intel x86平台的异同。2)针对虚拟化体系结构下的边信道安全,提出了一种针对熔断漏洞主动切断隐蔽信道的防护方法。该方法在检测到异常时将噪声注入边信道或对微体系结构状态进行复位,实现了针对熔断漏洞的按需隔离。相比现有的KAISER,该方法还可以用于防御针对系统寄存器的信息泄露(熔断漏洞变种II)。由于噪声注入或状态复位的操作仅出现在异常处理路径上,因此大部分普通应用程序的性能几乎不受到影响。根据测试,该方法引入的系统性能折损率不超过1%。此外,本文针对幽灵漏洞的Retpoline防护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提出了利用用户态网络的性能优化方案,使其网络I/O性能折损率从6.67%降低至1.27%。3)针对多核虚拟机的可扩展性问题,设计实现了基于飞腾体系结构的多队列虚拟网络I/O机制。根据实验观测,当网络I/O并发度逐步提高时,飞腾平台下虚拟机系统性能出现了明显的性能回退,增加虚拟CPU数量反而会降低系统性能。基于飞腾硬件中断虚拟化技术,本文使用虚拟MSI实现了多队列虚拟网络I/O。该机制提高了飞腾平台下虚拟机的中断处理性能,增强了虚拟机网络报文处理在多核系统上的可扩展性。实验表明,当虚拟机的CPU核心数设置为12时,相对优化前设计,虚拟网络I/O的并发请求处理吞吐率在Linux网桥、Macvlan以及Open vSwitch三种配置下分别提高了53.03%、59.78%与71.26%。4)实现了基于飞腾平台的硬件分区虚拟机监控器,解决了由飞腾平台缓存特性引入的模拟设备实现问题。相比x86架构,飞腾平台将页面高速缓存的一部分管理工作暴露给软件系统。对于飞腾平台下模拟I/O设备的实现,系统软件需要显式地介入高速缓存系统,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缓存一致性。本文对飞腾平台高速缓存一致性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后,改进了虚拟化平台下客户操作系统内核的加载流程,解决了飞腾平台下模拟设备的缓存不一致问题。

汪涵[4](2019)在《酸性矿山废水长期灌溉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是一类具有高酸度,高重金属浓度及高硫酸根离子浓度特征的废水,通常在矿区开采时或废弃后,由裸露的尾矿在雨水或径流的冲刷下溶解氧化形成。这些AMD的大量排放给矿区周边地表水、沉积物、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AMD中富含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直接威胁着周围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农作物食品安全。在矿区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所驱动的各类地球化学过程决定了AMD中污染物(如SO42-、重金属离子等)在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报道AMD污染显着影响土壤组分,降低土壤质量,但是在这其中微生物扮演了何种角色,如何适应AMD特征污染物、维系土壤基本功能的响应机制却缺乏清晰的结论。本研究立足于AMD长期灌溉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选取广东省北部大宝山金属硫化物矿区为研究区域,以长期AMD灌溉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及时间序列两种维度上分析AMD灌溉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征,系统研究了AMD灌溉稻田土壤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响应,厘清AMD灌溉土壤中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核心类群和相关功能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AMD灌溉改变了沿河流域稻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以细菌门Acidobacteria和古菌门Crenarchaeota为主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AMD污染的横石河流域稻田土壤形成了与其他稻田土壤中的Proteobacteria主导的群落结构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势菌群Acidobacteria和Crenarchaeota与AMD影响下的特征环境因子如pH和重金属(Cu,Pb和Zn)等显着相关。优势菌群Acidobacteria中的菌属Candidatus Solibacter和Candidatus Koribacter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同样占主导地位。PICRUSt预测功能基因进一步显示AMD灌溉造成了稻田土壤中微生物关键碳氮代谢功能通路在细菌与古菌间的转移,解释了微生物群落如何在AMD污染环境中维持土壤生产力并抵抗外界扰动的作用机制。(2)AMD污染严重(上坝村)的稻田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080cm)细菌群落仍以Acidobacteria为主导,该菌门在整个剖面中都是优势菌,相对丰度最高值达33%。但不同层次土壤中由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Acidobacteria类群内部的分布特征差异明显,表层样品中主要以Gp1和Gp3菌纲为主,而深层样品则主要由Gp2菌纲组成,同时仅中间单层样品中出现由Gp1、Gp2和Gp3菌纲共同组成的过渡层。进一步分析上坝村稻田土壤的重要功能菌群,发现高硫酸盐土壤中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丰度较高,功能基因dsrB丰度达到1.92×109拷贝数/克干土,明显高于其他稻田环境中的该菌群丰度。该稻田土壤中SRB的分布规律是:沿入水口至出水口下降,由表层至深层逐步降低。通过对dsrB基因进行建库分析后得出最占优势地位的SRB菌属为Desulfobacca,揭示了在这种高硫酸根含量的稻田土壤中参与硫循环的优势SRB类群。(3)AMD灌溉水pH升高后稻田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明显,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演替。由于污染河流源头的综合治理使得灌溉水pH显着回升,形成了一个在采样期内灌溉水pH显着变化的原位自然环境样本,避免了空间变量的干扰,研究结果证明了AMD污染稻田土壤中pH是改变整体群落结构的主要制约因素。群落相似性分析的结果显示,灌溉水pH升高后横石河流域沿上游至下游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性减小。从细菌门水平上看,Proteobacteria成为了流域稻田土壤中最为优势的菌门,但值得注意的是,灌溉水pH改变后,微生物群落在仍然保持了大部分与污染时低pH污染环境中类似的优势微生物类群。其中Acidobacteria与Proteobacteria在种群内部并没有发生明显演替,Acidobacteria中的部分菌属依然占优势。这说明在一定的pH变动范围内,核心微生物组在土壤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种结构的稳定性说明有可能可以通过调控稳定的核心微生物组来实现稻田土壤的功能调节。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灌溉水pH升高),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演变趋势不同,细菌群落对于环境扰动的响应从整体上比古菌更为敏感。(4)通过构建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进一步量化群落中核心微生物组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的互作关系,解释了核心微生物组如何在不同pH下保持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灌溉水pH升高后,土壤中新的优势菌群Proteobacteria在灌溉水pH升高后的细菌network中开始承担重要的模块枢纽的职责,Acidobacteria在群落中的相对丰度虽然下降明显,但该类群中的物种仍然在network中起着关键的连接者的作用。并且,从network的关键节点分析结果中也可以发现低丰度的稀有微生物类群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与高丰度的微生物类群一样不可忽视。时间序列上network的复杂度变化趋势说明,当存在外界环境扰动时(灌溉水pH升高),微生物群落内部各类群会加强互作程度以抵抗外界环境变化,当环境条件逐渐趋于稳定时,互作程度又会逐渐降低至扰动前相似水平。与细菌群落相比,古菌群落network变化较小且复杂度也较低,进一步佐证了古菌群落较细菌群落对环境扰动的抵抗力更强。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地探究了AMD长期污灌下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与保持土壤功能的适应机制,从微生物生态群落变化的水平阐明AMD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及其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带来的具体影响,进一步地为AMD污染治理的生物修复策略提供了新的功能微生物信息。

朱葛[5](2016)在《异构环境下的网络业务加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计算、大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对计算机性能需求也随之高速增长。而近几年来,计算机CPU性能的增长速度放缓,半导体工艺的提升遇到了瓶颈,功耗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些领域日益增长的对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需求,使用异构处理器加速计算的研究日趋活跃。GPU的生产厂商也在不断探索和优化GPU机构,使GPU可以更有效的进行通用计算。相关的软件开发框架、工具也在不断完善。本文以异构环境下网络业务加速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异构环境的内存与任务调度模型、多模式字符串匹配算法的速度优化方法等。设计实现了一套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验平台,并提出和实现了两种多模式字符串匹配算法在异构环境下的优化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1)研究了Open CL框架的技术细节,调研了前沿的异构处理器的架构,研究了目前异构环境的内存模型与任务调度模型,对比了其与传统同构环境的不同。并了解和展望了异构编程的发展方向。选取了三种不同的异构处理器,包括AMD的A10 5800K APU、Freescale IMX6嵌入式芯片、Intel I7-3770k。对比了这三种不同的异构处理器的特点,测试了相关的性能指标。2)以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作为网络业务加速研究的具体应用,研究了开源网络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设计与实现3)了解多模式字符串匹配算法的原理。调研了已有的对多模式字符串匹配算法在异构环境下的优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进一步的改进算法。4)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验平台,实现了经过优化的多模式字符串匹配算法并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在异构环境下,经过改进后的多模式字符串匹配算法的匹配速度有了明显提升,可以有效降低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硬件成本与功耗。

李晶[6](2013)在《CPU和GPU协同运算下的DEFLATE算法性能加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构计算,是未来高性能计算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顺应这种技术的发展趋势,GPU通用计算技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图形处理器在硬件设计方面具有:浮点运算能力强大,适合大规模、高计算密度并行数据处理等特点。GPU通用计算技术就是利用图形处理器的这些特点去完成那些非图形处理领域的通用计算任务。随着GPU编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GPU去协同CPU构建计算性能强大且成本较低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信息时代带来了“信息爆炸”。随着互联网的兴盛以及移动通信的发展,海量信息的存储及通信等问题日益突显。数据压缩的作用及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将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进行数据压缩,那么无论是数据存储还是数据传输都很难实用化。使用数据压缩的好处在于:数据压缩不仅仅是能够为用户节约存储空间,也能较快的传输各种信息,减小通信延迟。此外,在节省通信带宽和节约信息传送资源消耗方面,数据压缩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前数据压缩领域流行的无损压缩算法有很多,如DEFLATE、BZIP2、LZMA、LZMA2等等,其中压缩速度最快的是DEFLATE压缩算法。根据对DEFLATE算法性能的实际测试,发现DEFLATE算法在大数据文件压缩方面的性能表现,并不如预期那样令人满意。因此,本文将以对DEFLATE算法进行性能改进作为实际出发点,研究如何利用GPU通用编程技术优化日常应用软件的执行效率。在DEFLATE算法的各种实现版本中,我们选择了GZIP的实现版本,因为该实现版本是最接近RFC1951文档中关于DEFLATE算法的描述。在优化方案上,我们选择了使用CPU和GPU协同运算加速的方式。为GZIP的运行重新设计了一套并行流水线机制,对部分算法的CPU实现代码进行了改进,并用OpenCL编程框架将DEFLATE算法中比较适合GPU编程的部分进行了kernel实现。经过多种硬件环境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解决方案的最终实现版本能够对部分测试用例起到不错的加速效果。本文在实现对DEFLATE算法进行CPU和GPU协同加速的同时,也对以下内容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1.对GPU体系架构和GPU编程技术进行了探讨。对NVIDIA和AMD两大显卡生产厂商的GPU架构设计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GPU编程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利用OpenCL的编写GPU通用程序的方法。2.总结分析了相关的数据压缩技术。以BZIP2算法和DEFLATE算法为例,分析了压缩算法的压缩原理和常见的压缩技术。细致分析了DEFLATE算法的LZ77压缩编码部分和Huffman熵编码部分。3.对GZIP源码的分析。主要分析其源码的组成结构、关键函数的实现细节以及优化可能性分析等。通过那些分析内容构建出一套比较合理的优化解决方案,并实现于最终的改进代码中。

甘新标[7](2012)在《面向众核GPU的编程模型及编译优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GPGPU(General 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已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但是GPU体系结构和编程模型不同于传统的CPU体系结构和编程模式,开发高效的GPU应用程序仍然极具挑战性。本文重点围绕面向众核GPU的编程模型及编译优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集中解决了众核GPU编程模型及编译优化中的若干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如下:1.提出了一种众线程并行编程模型。多核、众核时代的到来使得并行编程模型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多核、众核并行编程模型。本文基于流并行编程思想,综合考虑典型并行编程模型的优缺点,首次提出了一种众线程编程模型ab-Stream。ab-Stream编程模型能够很好地屏蔽众核体系结构差异并且给程序员提供了一个易于并行、易于编程、易于扩展和易于调优的并行编程模型。2.提出了面向GPGPU应用映射的多层次计算粒度并行方法。GPU拥有成百上千个计算核,如何划分并行任务确定并行计算粒度以最大限度挖掘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是一项艰巨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本文以GPGPU应用程序输入集特征为导向,面向链式依赖关系输入集提出了一种面向链式依赖结构的片段级松弛并行方法。同时,面向2D数据结构输入集提出了一种像素级映射并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不同计算粒度的并行方法能够充分挖掘GPGPU应用潜在的并行性,并且具有简明直接、实现简单的特点。3.提出了基于数据分类的存储传输优化技术。GPGPU体系结构是一款存储受限的高性能处理器体系结构。为有效利用GPGPU体系结构中多样化存储资源,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存储的数据布局优化技术,该布局优化方法将不同类别的数据显式地分派到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特性的存储器空间以最大化存储访问效率。然后,针对Strided data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变换技术的Strided data数据传输优化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数据分类的存储传输优化技术能够显着提升GPGPU应用程序性能。4.提出了一种面向计算密集型应用的负载均衡计算协作框架。CPU+GPU异构计算系统经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超载和轻载的状态,为了充分利用GPU+CPU异构系统的计算资源,该计算协作框架让CPU和GPU以流水模式并行执行,同时,将GPU提升为数据消费者或部分数据的生产者,并且将零加载和缓存加载等优化技术整合到负载均衡计算协作框架中,以提升整个协作框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负载均衡计算协作框架能够显着提高GPU+CPU异构系统的计算资源利用率。为了验证ab-Stream编程模型及其关键支撑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基于ab-Stream编程框架设计实现了一款原型系统ab-Stream4G,其中包含了面向众线程体系结构的应用映射方法、众线程体系结构存储优化技术和众线程异构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等关键支撑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原型系统ab-Stream4G能够正确高效的运行。

王和平[8](2011)在《基于专利文献的企业间技术态势研究 ——以Intel和AMD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竞争的最高形式。目前,国外跨国公司通过专利的发明、申请、许可、和转让等形式,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专利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专利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科学研究成果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既可以了解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和实力,又可以应用于竞争情报研究,使专利信息转换为有价值的情报。本文通过分析Intel和AMD这两家芯片巨头公司的专利申请情况,探讨如何通过专利分析法分析公司的市场发展状况,赢得市场先机;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原始的专利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深入剖析,使之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有价值的情报。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对于Intel来说,G06F-012,H01L-021是其较为基础的技术,对于AMD来说,其基础专利主要涉及H01L-021,通过进一步分析,在H01L-021/02这一技术领域是他们共同基础关注的技术领域;通过对自身的高被引专利进行分析,寻找本公司中较为有价值的技术;通过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被引情况,寻找到Intel的技术优势主要是加速企业网络基础设施,以及面向重点用户提供广告的产品;AMD的技术优势主要是高性能可编程门阵列。通过寻找到其技术优势,以及确定其在某些特定技术领域中的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通过德温特专利数据库获取Intel与AMD公司来获取专利数据,本文旨在揭示Intel与AMD公司这种既竞争又依赖的关系,揭示他们之间的一种竞争态势,期望为我国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杨兆波[9](2007)在《基于WinCE平台多媒体终端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基于Windows CE平台多媒体终端系统软件设计。本项目设计的多媒体终端基于AMD Au1200处理器,采用Windows CE 5.0作为操作系统。文中详细论述了本系统设备驱动程序和上层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5.1声道音频驱动、FM模块驱动、音频控制程序、收音机程序和图片浏览器的设计。第一章综述了多媒体终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多媒体终端的相关技术,包括主流软硬件平台选择和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第三章论述了本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本方案以AMD Au1200处理器为核心,采用WinCE 5.0为操作系统。第四章详细论述了本系统平台构建和设备驱动的设计。具体阐述了音频和FM模块驱动程序的设计。还介绍了系统镜像定制相关问题和SDK的生成。第五章详细论述了本系统平台上层应用软件的设计。具体阐述了音频控制程序、FM收音机程序和图片浏览器的设计。第六章说明了本系统的测试工作。第七章给出了本设计的结论,并对系统进一步的优化和多媒体终端的功能扩展进行了展望。

汪洋[10](2007)在《多媒体终端的WinCE BSP软件设计》文中指出本文设计实现了多媒体终端的Windows CE板级支持包软件设计。本设计基于AMD Au1200处理器,采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Windows CE 5.0。本文详细论述了多媒体终端的板级支持包的开发,包括Boot Loader、OAL(OEM adaptation layer)以及各种设备驱动的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多媒体终端的系统设计方案。然后,重点讨论了多媒体终端的系统引导程序、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移植方法,以及外围设备的Windows CE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最后,完成对多媒体终端的板级支持包的定制与测试。第一章介绍多媒体终端、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板级支持包技术的发展状况。第二章分析多媒体终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板级支持包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多媒体终端的硬件框架和系统功能原理,并且阐述了板级支持包的框架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第三章介绍了系统引导程序Yamon的特征,并针对多媒体终端系统分析了Yamon的启动过程,移植重点和安装过程。第四章分析基于AMD公司的Au1200处理器的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移植方法。具体阐述了Boot Loader、OEM适配层和各种设备驱动的设计。第五章介绍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系统镜像定制方法,并针对多媒体终端给出了Windows CE系统镜像定制的示例。第六章完成对多媒体终端的板级支持包软件测试,分析测试方法并且给出测试结果。第七章对论文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将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AMD为AMD Alchemy TM推出最新开发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MD为AMD Alchemy TM推出最新开发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1)通过性能强大的CPU和GPU组合应对复杂多样的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市场动态
    1.1 HPC新动态:应用
    1.2 HPC新动态:架构
    1.3 新动态:挑战
2 INTERSECT360 Research分析
    2.1 AMD EPYC卷土重来
    2.2 结合CPU和GPU
    2.3 AMD Instinct TM MI100加速显卡
    2.4 未来规划
3 结语

(2)NB-IoT的RLC层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设计指标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NB-IoT协议框架与RLC层功能概述
    2.1 NB-IoT框架
    2.2 RLC协议概述
        2.2.1 RLC层透明传输实体
        2.2.2 RLC层非确认传输模式实体
        2.2.3 RLC层确认传输模式实体
        2.2.4 RLC层功能需求
    2.3 RLC层传输机制
        2.3.1 滑动窗机制
        2.3.2 自动重传机制
        2.3.3 滑动窗口问题分析
    2.4 拥塞控制算法
        2.4.1 RLC协议拥塞控制
        2.4.2 TCPW拥塞控制算法
        2.4.3 BBR拥塞控制算法
    2.5 拥塞控制算法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LC层改进滑动窗口算法的研究
    3.1 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
        3.1.1 确认模式发送端滑动窗口整体解决方案
        3.1.2 非确认模式接收端滑动窗口整体解决方案
    3.2 确认模式改进滑动窗口拥塞控制
        3.2.1 BBR拥塞控制算法设计
        3.2.2 确认模式数据传输流程设计
        3.2.3 改进探测最小往返时间设计
    3.3 拥塞控制滑动窗口参数的调节
        3.3.1 滑动窗口大小的调节
        3.3.2 滑动窗口定时器调节
    3.4 拥塞控制算法仿真验证
    3.5 非确认模式接收端滑动窗设计
        3.5.1 非确认模式接收端滑动窗改进设计
        3.5.2 非确认模式接收端流程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LC实体的设计与实现
    4.1 总体设计说明
    4.2 初始化与接口设计实现
        4.2.1 初始化的设计与实现
        4.2.2 RLC 层与RRC 层的接口
        4.2.3 RLC层与PDCP层的接口
        4.2.4 RLC 层与MAC 层的接口
    4.3 发送端设计与实现
        4.3.1 SDU生成PDU的实现
        4.3.2 重传协议数据单元实现
        4.3.3 滑动窗口维护与拥塞控制的实现
        4.3.4 解析状态报告的实现
    4.4 接收端设计与实现
        4.4.1 PDU生成SDU的实现
        4.4.2 重传协议数据单元组合PDU的实现
        4.4.3 滑动窗口维护的实现
        4.4.4 生成状态报告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线链路层协议测试及其分析
    5.1 整体测试方案与测试环境
        5.1.1 整体测试方案
        5.1.2 硬件测试平台介绍
        5.1.3 软件测试平台介绍
    5.2 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验证
        5.2.1 PDU报文验证
        5.2.2 滑动窗口验证
        5.2.3 状态报告报文验证
        5.2.4 分段PDU报文验证
        5.2.5 功能验证结果分析
    5.3 无线链路控制层性能测试
        5.3.1 吞吐量测试
        5.3.2 时延测试
        5.3.3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面向MPSoC虚拟化体系结构的操作系统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技术与研究成果
        1.2.1 开源虚拟化平台与体系结构
        1.2.2 虚拟机安全
        1.2.3 I/O虚拟化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面向飞腾平台的虚拟化操作系统设计
    2.1 CPU虚拟化
        2.1.1 硬件机制
        2.1.2 软件设计
    2.2 内存虚拟化
        2.2.1 硬件机制
        2.2.2 软件设计
    2.3 中断虚拟化
        2.3.1 硬件机制
        2.3.2 软件设计
    2.4 计时器虚拟化
        2.4.1 硬件机制
        2.4.2 软件设计
    2.5 与Intel平台虚拟化技术的比较
第三章 虚拟化体系结构的边信道安全
    3.1 现代超标量处理器上的边信道
        3.1.1 硬件基础
        3.1.2 边信道攻击策略
    3.2 基于流水线动态执行的边信道攻击
        3.2.1 幽灵漏洞攻击
        3.2.2 熔断漏洞攻击
    3.3 针对幽灵与熔断攻击的现有防护方法
        3.3.1 针对幽灵漏洞攻击的防护
        3.3.2 针对熔断漏洞攻击的防护
    3.4 Retpoline防护方案下的系统性能优化
        3.4.1 Retpoline防护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4.2 用户态网络I/O
    3.5 针对熔断漏洞的按需隔离机制
        3.5.1 方案设计
        3.5.2 实验与性能评估
        3.5.3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可伸缩MPSoC网络I/O虚拟化技术
    4.1 飞腾平台虚拟并发网络I/O性能折损的现象
    4.2 多队列虚拟网卡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4.2.1 多队列半虚拟化网络I/O
        4.2.2 飞腾平台下虚拟多队列网络I/O中断的实现
    4.3 性能评估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总吞吐率
        4.4.2 事务处理总时间
        4.4.3 连接与等待时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飞腾平台虚拟化操作系统的实现与系统性能测试
    5.1 基于硬件分区的虚拟机监控器实现
        5.1.1 系统初始化
        5.1.2 内存管理
        5.1.3 域间通信
        5.1.4 分区的创建
    5.2 飞腾虚拟化平台下的高速缓存一致性
        5.2.1 客户操作系统内核加载时的缓存一致性
        5.2.2 模拟设备的缓存一致性
    5.3 性能评测
        5.3.1 系统级测试与评估
        5.3.2 面向深度学习的测试与评估
        5.3.3 面向高性能计算应用的测试与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酸性矿山废水长期灌溉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形成及危害
    1.2 酸性矿山废水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作用
    1.3 土壤微生物的功能作用及生态研究进展
    1.4 AMD污染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
        1.4.1 土壤微生物在稻田中的生态功能
        1.4.2 AMD中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4.3 AMD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5 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相关的技术发展
        1.5.1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5.2 凝胶梯度电泳法
        1.5.3 限制性DNA片段序列多态性分析方法
        1.5.4 克隆文库
        1.5.5 高通量测序技术
        1.5.6 环境基因组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潜力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期AMD灌溉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1.3 土壤总DNA的提取
        2.1.4 样品DNA的 PCR扩增
        2.1.5 Illumina Miseq测序文库制备及上机测序
        2.1.6 测序结果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长期AMD灌溉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2 长期AMD灌溉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2.2.3 长期AMD灌溉稻田土壤古菌群落结构特征
        2.2.4 长期AMD灌溉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2.2.5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AMD灌溉的响应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2.2.6 微生物群落功能对AMD灌溉的响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期AMD灌溉稻田土壤剖面的细菌群落及功能菌硫酸盐还原菌群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1.3 土壤总DNA的提取
        3.1.4 样品DNA的 PCR扩增
        3.1.5 Roche Genome Sequencer FLX+上机测序
        3.1.6 测序结果分析
        3.1.7 dsrB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3.1.8 dsrB目的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稻田土壤剖面理化性质
        3.2.2 稻田土壤剖面细菌群落特征
        3.2.3 稻田土壤剖面细菌群落的环境影响因素
        3.2.4 稻田土壤剖面硫酸盐还原菌丰度分布
        3.2.5 稻田土壤剖面硫酸盐还原菌群落分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MD的 pH升高后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演变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4.1.3 土壤总DNA的提取
        4.1.4 样品DNA的 PCR扩增
        4.1.5 Illumina Miseq测序文库制备及上机测序
        4.1.6 测序结果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AMD的 pH升高后稻田土壤的理化因子变化
        4.2.2 AMD的 pH升高后稻田土壤的细菌群落变化
        4.2.3 AMD的 pH升高后稻田土壤的古菌群落变化
        4.2.4 AMD的 pH升高后稻田土壤的群落α多样性分析
        4.2.5 AMD的 pH升高后稻田土壤的群落结构差异性(β多样性)分析
        4.2.6 AMD的 pH升高后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环境影响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MD灌溉稻田土壤微生物的交互作用响应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分组及数据选择
        5.1.2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网络模型构建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稻田土壤细菌分子生态网络对AMD污染响应机制
        5.2.2 稻田土壤古菌分子生态网络对AMD污染响应机制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特色与创新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异构环境下的网络业务加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主要工作
    1.4 内容安排
第二章 OPENCL框架与异构处理器
    2.1 OpenCL框架与技术细节
        2.1.1 OpenCL平台模型
        2.1.2 OpenCL内存模型
        2.1.3 调度单元
        2.1.4 合并访存
        2.1.5 零拷贝机制
    2.2 异构处理器
        2.2.1 各平台简介
        2.2.2 硬件参数
        2.2.3 OpenCL设备参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业务中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简介与性能瓶颈分析
    3.1 Snort
        3.1.1 Snort的工作流程
        3.1.2 耗时热点
        3.1.3 Snort存在的问题
    3.2 提高Snort抓包性能
        3.2.1 Libpcap
        3.2.2 PF_RING
        3.2.3 Pktgen(Linux自带)
        3.2.4 Click
        3.2.5 DPDK
        3.2.6 NETMAP
        3.2.7 各种发/抓包工具的对比
    3.3 三大平台的GPU性能测试及分析
        3.3.1 AMD SDK benchmark测试
        3.3.2 综合测试
        3.3.3 SHOC测试
        3.3.4 Ivy Bridge平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业务中的关键算法在异构环境中的优化
    4.1 AC算法
    4.2 AC算法在CPU上的并行化
    4.3 AC算法在异构环境中的并行化
        4.3.1 PFAC算法
        4.3.2 Kargus入侵检测系统
    4.4 异构处理器内存管理优化
        4.4.1 优化方案
        4.4.2 优化效果
    4.5 SPFAC算法
        4.5.1 SPFAC算法设计
        4.5.2 SPFAC实现
    4.6 AC算法在异构环境中的优化一
        4.6.1 优化方法
        4.6.2 优化效果
    4.7 AC算法在异构环境中的优化二
        4.7.1 优化方法
        4.7.2 优化效果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业务加速实验平台的架构设计与性能测试
    5.1 线程
        5.1.1 抓包线程(主线程)
        5.1.2 CPU包处理线程
        5.1.3 GPU包处理线程
    5.2 原子锁队列
    5.3 OpenCL的Event Callback机制
    5.4 以GPU为中心的(CPU+GPU)并行模型
        5.4.1 性能测试及分析
        5.4.2 检测模块性能测试及分析
        5.4.3 综合测试
    5.5 对比测试
    5.6 实际应用中的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CPU和GPU协同运算下的DEFLATE算法性能加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GPU 与并行计算
        1.1.2 CPU 和 GPU 协同运算
        1.1.3 DEFLATE 压缩算法
    1.2 研究价值与目的
    1.3 本文的结构
第2章 GPU 编程技术
    2.1 GPU 的体系结构
        2.1.1 基于 CUDA 的 GPU 体系架构
        2.1.2 AMD 图形加速器
    2.2 GPU 编程与 OPENCL
        2.2.1 GPU 编程技术的发展简介
        2.2.2 OpenCL 编程框架
        2.2.3 OpenCL 编程举例
第3章 数据压缩原理与 DEFLATE 压缩算法分析
    3.1 数据压缩
        3.1.1 数据压缩的一般方法
        3.1.2 无损压缩算法举例
    3.2 DEFLATE 压缩算法原理与分析
        3.2.1 DEFLATE 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
        3.2.2 LZ77 算法
        3.2.3 Huffman 编码
第4章 GZIP 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案设计
    4.1 GZIP 源码分析
        4.1.1 GZIP 的运行流程
        4.1.2 GZIP 的主要函数的实现与优化方案分析
        4.1.3 GZIP 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4.2 GZIP 的优化方案
第5章 GZIP 优化方案的实现与性能测试
    5.1 GZIP 优化方案的实现
        5.1.1 流水线模型改造
        5.1.2 哈希的优化实现
        5.1.3 最长匹配算法的 OpenCL 优化实现
        5.1.4 CPU 与 GPU 的协同处理
    5.2 优化后的 GZIP 性能评估
        5.2.1 测试环境
        5.2.2 性能测试结果
        5.2.3 测试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面向众核GPU的编程模型及编译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众)核处理器的发展趋势
        1.1.2 GPU 在通用计算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1.1.3 课题来源
    1.2 课题动机
        1.2.1 GPGPU 为高性能计算领域带来的机遇
        1.2.2 GPGPU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中面临的挑战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
        1.3.1 多(众)核体系结构设计探索
        1.3.2 GPGPU 应用映射及性能优化技术研究
        1.3.3 GPU 编程语言及编译技术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主要工作及技术创新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GPGPU 体系结构及开发平台
    2.1 图形处理器发展历程
    2.2 基于 GPU 的通用计算技术研究
        2.2.1 基于可编程 GPU 的 GPGPU 应用研究
        2.2.2 基于统一架构 GPU 的 GPGPU 应用研究
    2.3 统一架构 GPU 体系结构
        2.3.1 NVIDIA 统一架构 GPU 体系结构
        2.3.2 AMD 统一架构 GPU 体系结构
        2.3.3 Intel 统一架构 GPU 体系结构
    2.4 GPGPU 开发平台
        2.4.1 CUDA
        2.4.2 AMD Stream SDK
        2.4.3 OpenCL
    2.5 小结
第三章 面向 GPU 的众线程编程模型
    3.1 面向多核(众核)架构的编程模型及编译技术研究
        3.1.1 基于 MPI 的并行编程模型
        3.1.2 基于 OpenMP/OpenTM 的并行编程模型
        3.1.3 基于 UPC 的并行编程模型
        3.1.4 基于流的并行编程模型
    3.2 ab-Stream 众线程体系结构及编程模型
        3.2.1 众线程体系结构
        3.2.2 ab-Stream 众线程编程模型
    3.3 ab-Stream 编程模型支撑技术
        3.3.1 ab-Stream 编程语言扩展
        3.3.2 面向众线程体系结构的应用映射方法
        3.3.3 众线程体系结构存储优化技术
        3.3.4 众线程异构系统负载均衡策略
    3.4 小结
第四章 GPGPU 应用映射计算粒度并行方法
    4.1 并行计算粒度概述
    4.2 基于 CUDA 的片段级并行
        4.2.1 片段级并行应用映射方法研究
        4.2.2 面向链式依赖结构的片段级并行松弛模型
    4.3 面向众线程 GPU 的像素级并行
        4.3.1 像素级并行研究
        4.3.2 面向 2D 数据结构的像素级映射
    4.4 基于 Fermi 架构的任务级并行
        4.4.1 任务级并行方法研究
        4.4.2 基于 Fermi 架构的任务级并行映射策略
    4.5 实验测试与分析
        4.5.1 面向链式依赖结构的片段级并行松弛模型验证与分析
        4.5.2 面向众线程 GPU 的像素级并行实验测试
        4.5.3 基于 Fermi 架构的任务级并行实验测试
        4.5.4 三种计算粒度的比较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 CUDA 存储层次的优化技术
    5.1 CUDA 存储结构
    5.2 面向 CUDA 的存储布局优化技术
        5.2.1 基于 CUDA 存储结构的存储优化技术概述
        5.2.2 基于分类方法的存储布局优化
    5.3 面向 Strided data 的传输优化技术
        5.3.1 Strided data 数据结构
        5.3.2 CUDA 数据传输模型
        5.3.3 面向 Strided data 数据结构的传输优化
    5.4 实验测试与分析
        5.4.1 面向 CUDA 存储结构的数据分类存储实验测试与分析
        5.4.2 Strided data 数据传输优化实验验证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GPGPU 负载均衡计算协作框架
    6.1 异构系统中的负载均衡策略研究
    6.2 面向计算密集型应用的计算协作优化框架
        6.2.1 GPU+CPU 异构系统负载分析
        6.2.2 GPU+CPU 异构系统中的流水并行负载均衡策略
        6.2.3 GPU+CPU 负载均衡计算框架
        6.2.4 零加载与缓存加载优化技术
    6.3 实验测试与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ab-Stream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1 SUIF2 编译系统简介
        7.1.1 Hoof 编程简介
        7.1.2 Pass 编程简介
    7.2 ab-Stream 众线程原型系统实现
        7.2.1 ab-Stream 节点扩展
        7.2.2 功能优化模块扩展
        7.2.3 编译器后端扩展
    7.3 ab-Stream 原型系统功能验证与性能评估
        7.3.1 实验环境
        7.3.2 实验测试与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工作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8)基于专利文献的企业间技术态势研究 ——以Intel和AMD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分析
    2.1 专利文献用于竞争分析的目的及方法描述
        2.1.1 专利文献中信息的重要性
        2.1.2 专利战略在企业中的应用
        2.1.3 专利文献用于竞争分析的目的及方法描述
    2.2 专利重要性测度指标
3 Intel与AMD的统计分析
    3.1 Intel与AMD的发展历程
        3.1.1 Intel的发展历程
        3.1.2 AMD发展历程
        3.1.3 Intel与AMD的法律纠纷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的选择依据
        3.2.1 数据库选择依据
        3.2.2 数据来源
    3.3 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
        3.3.1 Intel公司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
        3.3.2 AMD公司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
        3.3.3 专利技术分布的对比分析
    3.4 小结
4 Intel与AMD公司的专利引证情况分析
    4.1 Intel与AMD公司高被引专利分析
        4.1.1 Intel公司高被引专利分析
        4.1.2 AMD公司高被引专利分析
    4.2 Intel与AMD公司引证分析
        4.2.1 Intel公司引证分析
        4.2.2 AMD公司引证分析
    4.3 Intel与AMD公司引证情况对比分析
        4.3.1 Intel与AMD公司高被引专利对比分析
        4.3.2 Intel与AMD公司引证对比分析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Intel公司被引频次为前50的高被引专利
附录B AMD公司被引频次为前50的高被引专利
致谢

(9)基于WinCE平台多媒体终端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1.2 系统开发背景
        1.2.1 发展现状
        1.2.2 面临的发展障碍
        1.2.3 发展趋势
    1.3 课题内容与目标
第2章 多媒体终端相关技术
    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2.2 多媒体终端的硬件平台
        2.2.1 硬件平台介绍
        2.2.2 AMD Alchemy系列解决方案
    2.3 多媒体终端的软件平台
        2.3.1 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
        2.3.2 Windows CE 5.0的新特性
    2.4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简介
        2.4.1 音频编解码标准简介
        2.4.2 视频编解码标准简介
第3章 多媒体终端系统方案研究
    3.1 多媒体终端系统硬件环境介绍
        3.1.1 基于 Au1200的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3.1.2 多媒体终端系统工作原理
    3.2 多媒体终端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3.2.1 软件设计原理
        3.2.2 软件开发流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媒体终端系统设备驱动设计
    4.1 开发环境
        4.1.1 Platform Builder
        4.1.2 Embedded Visua1 C++
        4.1.3 远程工具集
    4.2 设备驱动详细设计
        4.2.1 音频驱动详细设计
        4.2.2 FM模块驱动详细设计
    4.3 定制系统镜像
        4.3.1 系统镜像配置
        4.3.2 系统构建生成镜像文件
    4.4 生成系统 SDK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媒体终端应用软件详细设计
    5.1 音频设置详细设计
        5.1.1 Mixer架构介绍
        5.1.2 音频驱动中Mixer接口实现
        5.1.3 音频设置详细接口
    5.2 FM调频收音机详细设计
        5.2.1 FM收音机总体架构
        5.2.2 CFMDlg设计
        5.2.3 详细接口设计
    5.3 图片浏览器详细设计
        5.3.1 图片浏览器总体架构
        5.3.2 WinCE 5.0 Imaging API
        5.3.3 接口详细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内容
    6.3 测试结果
第7章 结束语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多媒体终端的WinCE BSP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多媒体终端发展现状
        1.1.2 嵌入式系统发展现状
        1.1.3 板级支持包发展现状
    1.2 课题的提出和目标
        1.2.1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2.2 课题目标
第二章 多媒体终端系统设计方案
    2.1 多媒体终端系统的总体设计
        2.1.1 多媒体终端系统的硬件框架
        2.1.2 Au1200处理器简介
        2.1.3 多媒体终端系统的功能需求
    2.2 板级支持包的总体设计
        2.2.1 板级支持包的框架
        2.2.2 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媒体终端引导程序的移植
    3.1 Yamon技术概述
        3.1.1 Yamon的功能
        3.1.2 Yamon的特点
    3.2 Yamon的移植
        3.2.1 Yamon的启动流程
        3.2.2 Yamon的驱动设计
        3.2.3 Yamon的安装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媒体终端的 Win CE移植
    4.1 Windows CE概述
        4.1.1 Windows CE的系统框架
        4.1.2 Windows CE的开发环境
    4.2 Windows CE Boot Loader的开发
        4.2.1 Windows CE Boot Loader的功能特点
        4.2.2 Windows CE Boot Loader的框架
        4.2.3 Windows CE Boot Loader的移植
    4.3 OAL的开发
        4.3.1 OAL的功能特点
        4.3.2 OAL的框架
        4.3.3 OAL的移植
    4.4 驱动的开发
        4.4.1 CEDDK驱动开发辅助库设计
        4.4.2 液晶显示驱动设计
        4.4.3 SD驱动设计
        4.4.4 USB驱动设计
        4.4.5 DPRAM驱动设计
        4.4.6 以太网卡驱动设计
        4.4.7 单片机通讯模块驱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媒体终端的系统镜像定制
    5.1 驱动组件定制
    5.2 多媒体组件定制
    5.3 Shell组件定制
    5.4 其他组件定制
    5.5 生成系统 SDK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媒体终端板级支持包系统测试
    6.1 测试概要
    6.2 测试技术
        6.2.1 缺陷测试
        6.2.2 集成测试
    6.3 测试结果
        6.3.1 Yamon测试结果
        6.3.2 BSP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将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AMD为AMD Alchemy TM推出最新开发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过性能强大的CPU和GPU组合应对复杂多样的未来[J]. Intersect360 Research. 中国集成电路, 2021(11)
  • [2]NB-IoT的RLC层设计与实现[D]. 李景文. 东南大学, 2020
  • [3]面向MPSoC虚拟化体系结构的操作系统关键技术[D]. 陈鲍孜.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4]酸性矿山废水长期灌溉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D]. 汪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异构环境下的网络业务加速研究与实现[D]. 朱葛.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6]CPU和GPU协同运算下的DEFLATE算法性能加速研究[D]. 李晶. 吉林大学, 2013(08)
  • [7]面向众核GPU的编程模型及编译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 甘新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04)
  • [8]基于专利文献的企业间技术态势研究 ——以Intel和AMD为例[D]. 王和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9]基于WinCE平台多媒体终端软件设计[D]. 杨兆波. 浙江大学, 2007(05)
  • [10]多媒体终端的WinCE BSP软件设计[D]. 汪洋. 浙江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AMD 推出最新的 AMD Alchemy 开发工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