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混合预科活动初探

体育课混合预科活动初探

一、体育课混合性准备活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宏昌[1](2021)在《自闭症学前儿童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自闭症学前儿童特定损伤和外界环境因素减少了他们身体活动的参与机会,导致体质不佳。社会技能缺陷是自闭症核心缺陷之一,对自闭症患者构成终身挑战。执行功能是自闭症个体多种缺陷取得改善的关键性中介变量。身体活动是有潜力的干预策略,在改善认知功能、社交沟通技能和感觉运动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结果,但研究较为缺乏且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且已有研究较少关注自闭症学前儿童。因此,有必要基于自闭症学前儿童的特点,构建适合他们的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验证。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从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理论依据、目的、内容和实施四个方面,构建适合自闭症学前儿童的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然后,采用行动研究对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进行实践修正,形成被实践认可的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最后,采用教学实验法对比交互式身体活动(实验组)和传统体育课(对照组)对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执行功能、社交技能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1)自闭症学前儿童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须从理论基础、方案的目的、内容、实施四个维度进行构建,综合性、多学科的理论支持成为必然;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包括如下要点:身体活动内容应具有趣味性、全面性、难度适宜性、且能够达到中等以上身体活动强度,采用1:3师生比的结构化教学组织形式,结合适宜的提示技术(身体辅助、示范、示范结合指令、指令、时间延迟)和强化(物质强化、精神强化、代币制),以视觉提示法和示范为主要教学方法,选取能激发参与者学习动机并有助建立自信的教学材料,合理持续时间为40分钟,采用综合性的方法和手段实施评估。(2)经行动研究对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作出如下修正:将方案实施结构化改为半结构化;交互式身体活动内容最终选择切水果、网球、滑雪和儿童舞蹈;在原有社交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并动态调整随机社交互动训练内容;引入随机教学法以培养社交互动中动态应变能力。(3)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交互式身体活动在改善自闭症学前儿童执行功能(抑制能力、工作记忆、灵活性)、社交技能(社会趋向、社会认知、社会参与、社会沟通、自我调控)方面均优于传统体育课(P<.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在体质方面,实验组参与者体质(除平衡木)的各项指标每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平衡木第二、三月发生显着变化(P<.05);传统体育课每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在执行功能方面,实验组中,参与者的抑制能力和灵活性每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工作记忆前两月发生显着变化(P<.05);对照组中,工作记忆三个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抑制能力和灵活性前两月发生显着变化(P<.05)。在社交方面,实验组在社会趋向、社会认知、社会沟通、社交总分方面每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社会参与和自我调控前两月发生显着变化(P<.05);对照组中,社会趋向第一月发生显着变化(P<.05),社会沟通和社会参与后两个月发生显着变化(P<.05),自我调控最后一个月发生显着变化(P<.05),社交总分三个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研究结论:(1)交互式身体活动是基于自闭症学前儿童的缺陷、特点和差异进行设计,能够通过人机互动模式触发自闭症儿童狭窄注意的迁移,将其融入人与人交互的身体活动中。科学的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取、组织方案实施、教学策略运用是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实施效果的保障。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丰富发展了自闭症个体身体活动干预的理论体系。(2)行动研究是自闭症学前儿童身体活动方案实践修正的有效方法,研究者与特教机构、教师形成科研、教学共同体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干预效果。(3)交互式身体活动和传统体育课均可显着改善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执行功能和社交技能,相比之下,交互式身体活动效果更快、幅度更大。

褚昕宇[2](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刘康乐[3](2021)在《“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4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运动教育模式是由西登托普教授于20世纪提出的,该模式强调培养有运动能力、有运动素养和运动激情的运动者。两者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关于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实践研究却不够深入,多数研究只是套用该模式。本文旨在探讨在超长教学时间下运动教育模式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本文针对运动教育模式在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面临的不足,借助微信平台辅助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微信平台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运动动机,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运动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本研究对优化高校网球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高校网球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并丰富微信平台辅助运动教育模式的实践经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网球普修班的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班(2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22人)采用微信平台辅助运动教育模式,通过实验前对微信线上教学和运动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的研读,并根据实际情况及专家建议对实验测试指标、教学实施过程、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经过16周,32次课(64课时)的教学实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创建的团队氛围和比赛的平台更能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求。因此,学生学习网球的动机更强烈,更有利于学生运动动机的内化,使学生网球学习动机更加的稳定。2)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网球兴趣的效果更加显着,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并且学生在网球学习中的自主性更强,对网球运动关注度更强。在学生消极兴趣维度的提升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但是该教学模式以其新颖的教学方式没有导致学生对网球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3)传统教学模式与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专项身素质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是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在提高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成绩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明显,在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的10米折返跑上没有显着的差异。4)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通过网球相关游戏的穿插以及真实比赛情景的创建,有助于学生网球技能的提升和战术意识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正手击球的稳定性和深度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并且实验班学生正、反手击球技术动作的合理性要略优于对照班;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反手击球的稳定性,但在反手击球深度方面的提升弱于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虽然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发球技术的提升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实验班学生更追求发球的角度,有更强的战术意识。两个班级在发球技术动作的合理性上差异很小。

常卓[4](2021)在《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呈现快速增加趋势。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呈现逐年加重趋势,由此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预防和应对体育伤害事故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政策文件提出的背景以及出发点不同,因此,结合相关理论和社会现实,以量化分析方式充分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构成,剖析其政策在政策工具选择配置中所潜在的过溢或缺失,这不仅对后续相关政策的修订与完善具有实践的指导作用,还对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优化政策的资源配置、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全面梳理我国不同时期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发文年度、类型与主体情况,并从政策根源入手,采用政策工具量化剖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年—2021年)颁布的48项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并藉此探究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时期、初步探索时期、规范建设时期、深化发展时期等四个时期,涉及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发布主体的行政级别较高,其发文政策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政策联合决策的程度稍低。2.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的演进伴随着政策工具数量与结构而演变,其政策中强制性政策工具使用过多,仅仅使用强制性工具已无法满足体育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过程出现的各种难题,过多的强制性政策工具已造成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结构性失衡。3.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的不同层级与政策工具类别存在交叉作用,政策中政府偏向于制定和采用以政府责任层管理学校责任层的政策工具,但责任层级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责任层、学生及家长监护人责任层、社会责任层和无事故责任层政策工具使用较少;责任层级政策工具供给不足,既存在着责任层级上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的直观问题,也存在着政策颁布上的历史时期问题。4.学校因子、学生因子、体育教师因子、家长经费因子、社会因子、意外事故因子等是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政策建议在于:明确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目标,科学选择政策工具;注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提升多层级政策工具的应用;提高混合型、自愿性政策工具应用,增强政策落地执行力;提升教师、学生或家长监护人责任层的政策工具使用数量;全面分析政策工具的影响因子,优化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文宽[5](2020)在《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久坐行为普遍,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力活动长期缺乏可能引发体质下降、肥胖率上升和心理疾病等健康问题。体力活动行为与身心健康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定期的体育锻炼对长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益。鉴于体力活动不足现状的普遍存在,社会心理学家主张有必要探讨导致和决定体力活动行为变化的因素和机制。因此,探究相关心理因素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研究目的:调查大学生身体外表的相关心理和体力活动现状,探讨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与身体心理活动间的关系,从外貌心理学角度丰富体力活动行为的相关研究,深入探讨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对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效果。旨在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身体认知观念,提高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设计同一主题的三项研究进行关系探讨。包括调查研究(研究1)、质性研究(研究2)和课程干预研究(研究3)逐步解释研究问题,弥补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其中研究1采用多维身体意象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及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最终得到有效问卷确定被试574名。研究2采用建构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范式,招募22名大学生作为质性研究被试,使用理论编码处理文字资料,补充说明研究1并深入探讨研究问题。研究3采用课程干预实验法,探索40名大学生运动干预前后心理变量的变化情况。研究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及假设检验。研究结果:1)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主要是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严重不足,久坐时间较长;2)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在性别、学科、肥胖程度上有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上无显着性差异。体力活动在性别、年级、学科上有显着性差异,在肥胖程度上无显着性差异;3)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变量的部分维度间呈现小到中等程度的两两相关(r=0.091~0.552,P<0.05);4)性别、学科、年级、外表取向得分、对体格自我表现的不舒适感得分可预测大学生总体力活动水平(R2=0.10,P<0.001);5)路径分析发现大学生身体意象与社会体格焦虑之间呈显着负相关(r=-0.57,P<0.001),大学生身体意象对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的直接效应显着(=0.20,P<0.05),社会体格焦虑与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的线性关系不显着(=-0.05,P>0.05);6)消极身体意象、较高的社会体格焦虑体验对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具有促进和阻碍两种作用;7)40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14周的健美操、太极拳、体操和瑜伽课程学习不能显着改善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结论:大学生身体意象与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的相关关系显着,且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可正向预测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消极身体意象和较高的社会体格焦虑体验可能激励或阻碍大学生运动参与,进而增加或减少体力活动行为。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等外表相关心理状态与体力活动行为有待深入探索。三项研究的发现对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改善身心健康具有应用价值。建议:大学生须正确认识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避免社会体格焦虑带来的负面效应。建议学校及相关部门关注大学生与身体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并积极促进大三、大四,非体育、艺术类大学生的体力活动。同时,建议大学生通过重构自我认知、思维转移、降低强迫仪式行为等方法调节自我对身体或外表的消极意识,积极参加正念训练以改善身心健康。

李远活[6](2020)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民族地区初中体育课程管理的应用研究 ——以百色市田阳县民族中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同时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多媒体设备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使得利用互联网进行移动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正逐步衍生出来。在初中日常的体育课程管理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学习需求变化,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将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与互联网教学优势相结合,重新构建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走出困境、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以百色市田阳县民族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为例,选择毽球教学为实验课程内容,对初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实验研究。在实验法中,将抽取百色市田阳县民族中学初中的两个班进行对照研究,一个班为实验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一个班为控制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并根据专家和学者所提出的建议,完成了本研究的实验设计与实施方案。通过对初二两个班级为期5周10节课的对照实验,将毽球课最终的考核数据进行比对,再结合对实验班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的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校加强课程管理,提升课程质量。通过混合式教学实验显着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技能成绩,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打破了原有教学时空界限,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有利于班级体的团结和融洽。同时,该教学模式有效解决班级学生个体差异问题,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和平均成绩。

李欢[7](2019)在《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都有互动往来,这种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互动就有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好,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反之则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人际关系的研究很少,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没有明确公共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关系类型;对影响公共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因素也是各执一词,没有进行系统的归纳。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人际关系的类型、特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论是:(1)明确了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主要有: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竞争合作型、无规则型八类。其中主从型包括老师主导学生、学生主导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三种主从关系;合作型包括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关系;主从合作型包括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主从合作关系。(2)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完成不同活动内容时人际关系表现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与学生,体育干部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主从关系在课堂组织上,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较频繁;体育干部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在课堂组织上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3)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人际关系中,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呈现不同的特点。2017级的学生比2018级学生在体育课各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互动关系更明显;在体育课各教学过程中女生更倾向于与老师、同学合作,男生更倾向于与同学竞争;艺术类专业学生比其他专业类学生在公共体育课上人际关系上表现更为活跃。

陈婷婷[8](2018)在《基于QQ群的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大学体育课的最终目标是最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其运动兴趣。在当前传统教学占主导地位的大学体育课中,学生主动性不高、没有运动兴趣,使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人们构建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但单一的网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将网络教学融合到传统课堂上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及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本文遵从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借用QQ群平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总结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及构建的一般流程。首先,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其次,在文献资料研究与大学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聊城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进行调查与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体育课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在当前大学体育课堂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厘清了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原型。得出最终结论如下:1.挖掘QQ群平台的功能特点,构建了基于QQ群的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2.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流程。3.对所构建的混合式是教学模式在大一体能素质课教学种应用进行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该模式具有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概述,为本研究中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在综述研究的基础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可行性研究;第三部分是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流程设置;第四部分是根据聊城大学体育课现状所进行的案例研究;最后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展望,具体阐述了研究的结论及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万贞[9](2016)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研究 ——以长沙市雅礼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练兴趣、为基本部分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往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分项目、不分性别,均采用传统的、统一的内容、形式进行热身,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学生兴趣较低,热身效果较差,无法保证基本部分的正常教学。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长沙雅礼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立了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田径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五个运动技能系列和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本研究以长沙雅礼中学为例,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法、专家访谈法、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进行了创新研究。构建了包括田径、球类、武术、跆拳道、体操等项目的专门性准备活动体系,各模块分别列项对比分析专门性准备活动的优点;并通过教学实验对专门性准备活动效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1、专门性准备活动具有趣味性,新奇性,竞技性,学生参与兴趣浓厚,更加愿意参加体育锻炼。2、根据具体项目创编的准备活动针对性强,紧密联系了课堂基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主要内容。3、多数学生对该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创新的效果是满意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对该校专门性准备活动创新不满意;教师对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所带来的课堂效果有66.7%的教师表示满意,33.3%的教师表示基本满意,没有不满意的教师,可见专门性准备活动的效果是良好的。4、在学生对该校专门性准备活动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动作太难,跟不上,占36.0%;排在第二、第三的是负荷量太大、不感兴趣,两者均占25.6%,教师组织不当和其它因素分列第四、第五,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5.1%;5、教师对雅礼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创新的功能的认识排序依次为: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提高技能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利于学生身心一体发展等方面。根据上述结果,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1、师生一起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专门性准备活动的认识。体育教师创编和设计准备活动内容,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学习进步,使师生融洽地、互相配合地去达到教学目标。2、紧密结合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专门性准备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应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创编准备活动,力求专门性准备活动的有效性最大化。3、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加强体育教师组织安排的合理性。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还能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尽可能的使课堂丰富多彩,各种器材也得到有效使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组织安排得当,各项教学活动有序进行。4、完善专门性准备活动内容及实施体系,逐步推广实施。本研究设计的专门性准备活动的项目有限,后续会将我校开展的所有模块的准备活动继续创编,并且努力尽量将所有体育项目都创编出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还将根据性别差异有针对性的创编准备活动,逐步完善专门性准备活动内容和实施体系。对创编的准备活动进行实验,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的情况下逐步推广实施。

张磊[10](2016)在《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术科课程成为高师院校的正式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术科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职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受到挑战,术科教学改革的缓慢进程已然制约和影响着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术科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本研究试图将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与学科教学能力(即PCA)勾连起来,以PCK作为术科教学改革的视角,旨在通过术科教学改革寻求职前体育教师PCK与PCA的发展,为职前体育教师“学会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术科教学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相互关照与融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术科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等基础问题,术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匡补与澄清,从理论上对“术科教学改革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给予了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术科教学现状、P-PE-PCK现状、术科教学价值问题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给予了审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5所高校300名体育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考察术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备课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基于视频的问卷调查法对2所师范院校的24名体育师范生、5所高校的300名学生、2所师范院校的3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了解职前体育教师PCK(即P-PE-PCK)状况以及术科教学在发展P-PE-PCK方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互证”对P-PE-PCK的构成要素、来源、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校差异等情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第三,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和6位体育师范生进行了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加以求证,厘清术科教学的价值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理论构建的“参与式PBL教学模式”的现实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术科教学改革如何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实验研究阶段,分别在2所师范院校针对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和足球专项课进行了1项探索性教学实验和2项验证性教学实验,并在足球公体课中开展了“足球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实验,从而为“术科教学的课内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与数据支撑:最后,对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展望。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和“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的“知识实体”为运动技术,其知识类型为“实践知识”;学习者需要以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身体练习体验,实现运动技术的“有意义学习”;术科教师应构建“平等、合作、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场域”来保证学生体验运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断引导其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运动技术或者教育类课程知识不能独立支撑起现实教学,当以上两类知识结合其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运用而形成PCK时,学科教学能力PCA也随即得到发展。教学是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过程,现实教学情境的学科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成为PCK向PCA转化的中介变量。术科的教与学价值应走出“工具理性的樊篱”,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动作示范能力的获得,而应该追求运动技术的获得之于学生更为深广的教学意义,这些意义同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体验中通过不断反思获得。“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目标应由运动技术的提高与—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转向学科教学能力(PCA)的发展,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适宜—量力性原则、前沿—基础性原则和职业—整合性原则,内容的组织应该走“问题化”组织策略,并借鉴问题支架或3C3R模型来设计术科教学问题;术科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术科教学方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并面临着有效性陷阱,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性缺席可谓术科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向与有效性问题都应该得到追问。术科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技评+达标”式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的“片段教学或模拟上课”可作为术科教学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的真实性评价方式。术科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扬弃,“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现实必要与理论依据。2、揭示并完善了术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P-PE-PCK的现实状况、以及术科教学价值问题。其一,现实中术科教学面临着“常规问题”与“异常问题”。“常规问题”表现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主要还是围绕提高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教学考核也仍然以“技评+达标”为主。“异常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科教师在备课环节所表现出的“备课模式”,即术科教师普遍反映由于教学经验、个人精力等原因,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他们会根据以前教案或者做些许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走”,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他们都已了然于胸,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二是术科教师教学考核中存在着“人为降低考核标准”这—“考核失真”问题,该问题主要受到了“学生水平、教师压力、教师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三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的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P-PE-PCK发展表现出性别、年级、学校差异,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本研究首次确证了P-PE-PCK的结构要素,即P-PE-PCK由“体育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体育教学评价的知识、安全教学环境的知识、体育教学目标的知识”等6个维度的知识构成。其中,“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在P-PE-PCK各维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最能代表P-PE-PCK的水平。其次,绝大部分P-PE-PCK总体情况以及各维度的知识情况处于“笼统或有限理解PCK”的水平,总的来看,P-PE-PCK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P-PE-PCK各维度知识来源于9个方面,分别是“术科学习经验、实习经验与反思、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练习体验、个人反思总结、阅读专业书刊、理论课学习、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和课堂观察”,其中,“术科学习经验”仍是P-PE-PCK的主要来源。P-PE-PCK各维度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一般高校与“985、211”高校之间的P-PE-PCK并不存在差异,而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的P-PE-PCK存在差异,师范院校的P-PE-PCK要更好一些。就性别而言,男生与女生之间在PCK各维度以及总体PCK上均具有差异,在平均水平上,女生PCK要高于男生PCK。其三,术科教学价值表现为“技术理解”。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3、证实了“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其一,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术科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问题化处理,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课前或现场的解决,足球与网球的教学实验证实这些做法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置可以是课前布置和设置的,也可以是课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生成的;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也可以是任务式的,如课前在给下节课参与教学的学生布置的任务,以及课堂上让各自小组完成创新性练习方式的设计,这既是对教学内容“如何教”问题的设置,也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其二,“模拟上课”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的教学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是模拟上课,其中,在足球和网球普修课中采用的是“个人模拟上课”,在专项课中则是采用了“小组模拟上课”的形式,并运用自编的《基于观察的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对模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教学实验表明,运动技能考核与教学能力考核可在教学考核时同时展开,并且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当然,这需要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其三,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首先,足球与网球教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相关运动技术、PCK与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其内部效度的体现;其次,该教学模式在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与足球专项课上的实施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可推广性的另一支撑便是该教学模式所采用的PBL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考核的可行性也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拓展了高师院校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即“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当前术科教学与教育实习在发展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反映出的共有问题便是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专项班学生在公体课上进行教育实实这一思路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构建“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思想来源与实践准备。“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教育实习模式在发展体育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与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等PCK维度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高师院校可以把公共体育课堂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或者专业课与公体课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习指导教师,这样一来,体育师范生体验真实教学的机会便会明显的增加。从现实来看,该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师院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应该成为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

二、体育课混合性准备活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课混合性准备活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自闭症学前儿童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流行危机:自闭症患者数量逐年剧增
        1.1.2 社会融入:自闭症个体回归主流社会
        1.1.3 现实需要:自闭症患者缺乏身体活动途径
        1.1.4 体医融合:完善身体活动干预的治疗功能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自闭症谱系障碍
        2.1.2 身体活动
        2.1.3 交互式身体活动
        2.1.4 体质
        2.1.5 执行功能
        2.1.6 社交技能
    2.2 自闭症谱系障碍概述
        2.2.1 自闭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
        2.2.2 自闭症的流行性
        2.2.3 自闭症诊断和治疗
    2.3 自闭症儿童身体活动干预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自闭症儿童身体活动干预研究综述
        2.3.2 体感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2.3.3 小结
3 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理论构建
    3.1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方案构建的理论依据
        3.1.1 具身认知理论
        3.1.2 社会学习理论
        3.1.3 情境学习理论
        3.1.4 游戏化学习
    3.2 构建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方案的目的
    3.3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方案的教学训练内容
        3.3.1 内容选取原则
        3.3.2 身体活动形式选择
    3.4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方案的实施
        3.4.1 方案实施的结构化
        3.4.2 方案实施的组织形式
        3.4.3 方案实施的教学策略
        3.4.4 方案实施的评估
    3.5 小结
4 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实践修正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行动研究的定义和特征
        4.2.2 方法选择依据
        4.2.3 行动研究的形式
        4.2.4 行动研究的过程
    4.3 行动研究流程
        4.3.1 前期动员
        4.3.2 组建行动团队
        4.3.3 提出行动方案
        4.3.4 搜集分析资料
        4.3.5 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构建的行动过程
5 交互式身体活动与传统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执行功能、社交技能的影响
    5.1 问题提出
    5.2 研究方法
        5.2.1 参与者
        5.2.2 实验方案
    5.3 研究结果
        5.3.1 实验方案执行忠实度核查结表
        5.3.2 交互式身体活动与传统体育课对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的影响
        5.3.3 交互式身体活动与传统体育课对自闭症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5.3.4 交互式身体活动与传统体育课对自闭症学前儿童社交沟通技能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交互式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的影响
        5.4.2 交互式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5.4.3 交互式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学前儿童社交技能的影响
6 综合讨论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方案训练内容调整
    附录2 教学方法的调整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附录4 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附录5 强化物调查表
    附录6 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评定量表
    附录7 交互式身体活动课程安排
    附录8 传统体育课项目表
    附录9 传统体育课课程安排
    附录10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课程教案
    附录11 传统体育课干预课程教案
    附录12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实验忠实度核查表
    附录13 传统体育课干预实验忠实度核查表
    附录14 个人学习经历
    附录15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习惯
        2.1.1 习惯的定义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2.2 体育锻炼习惯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3.1.2 跨理论模型
        3.1.3 自我决定理论
        3.1.4 社会认知理论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4.2.3 问卷发放情况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4.3.2 身体活动量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4.4.1 访谈对象简介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4.6 本章小结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5.2.4 层次聚类分析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10 致谢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3)“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 体教融合大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要求
        1.1.2 帮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是学校体育的关键任务
        1.1.3 促进大学生健康状况的需要
        1.1.4 运动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微信
        2.1.2 传统教学模式
        2.1.3 运动教育模式
    2.2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3 运动教育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2.3.1 运动教育模式对个人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影响
        2.3.2 运动教育模式对运动和认知方面的影响
        2.3.3 运动教育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包容性研究
        2.3.4 混合运动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2.4 运动教育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2.4.1 运动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的系列研究
        2.4.2 运动教育模式在实践运用中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3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设计对比
        3.3.1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3.3.2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对比
        3.3.3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对比
    3.4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实验设计
        3.4.1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目标设计
        3.4.2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宏观与微观结构设计
        3.4.3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宏观赛季设计
        3.4.4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3.4.5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3.4.6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计划表设计
        3.4.7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评价设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数据结果与分析
        4.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运动动机结果与分析
        4.1.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结果与分析
        4.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4.1.4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础技能结果与分析
    4.2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数据结果与分析
        4.2.1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运动动机结果与分析
        4.2.2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结果与分析
        4.2.3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4.2.4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基础技能结果与分析
    4.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数据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育运动动机结果与分析
        4.3.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结果与分析
        4.3.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4.3.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正手击球结果与分析
        4.3.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反手击球结果与分析
        4.3.6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发球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1.1.2 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研究的迫切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设计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工具与数据操作
    2.2 国内外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分布
    2.3 国内外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热点聚焦
        2.3.1 国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热点聚焦
        2.3.2 国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热点聚焦
    2.4 国内外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热点演进
        2.4.1 国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热点演进
        2.4.2 国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热点演进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历史研究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预处理与量化框架构建
    4.1 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数据处理
        4.1.1 数据来源与筛选
        4.1.2 类目分析与编码
        4.1.3 信效度检验
    4.2 基于政策工具的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4.2.1 X维度:政策工具类别
        4.2.2 Y维度:事故责任层级
        4.2.3 Z维度:时间序列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
        5.1.1 曲折发展时期
        5.1.2 初步探索时期
        5.1.3 规范建设时期
        5.1.4 深化发展时期
    5.2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的统计
        5.2.1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年度情况分布
        5.2.2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类型情况分布
        5.2.3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发布主体情况
    5.3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量化分析
        5.3.1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单维度量化分析
        5.3.2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二维量化分析
        5.3.3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历史变迁分析
    5.4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影响因素
        5.4.1 因子分析模型简介
        5.4.2 学生因子
        5.4.3 学校因子
        5.4.4 体育教师因子
        5.4.5 家长因子
        5.4.6 意外事故因子
        5.4.7 社会因子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明确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目标,科学选择政策工具
        6.2.2 注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提升多层级政策工具的应用
        6.2.3 提高混合型、自愿性政策工具应用,增强政策落地执行力
        6.2.4 提升教师、学生或家长监护人责任层的政策工具使用数量
        6.2.5 全面分析政策工具的影响因子,优化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A:政策文本统计表
    附录B:1949-2021年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件目录一览表
    附件C:部分编码内容及其格式一览表
    附录D:1949-2021年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X、Y维度统计表
    附录E: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测量
    2.2 国内大学生体力活动相关研究进展
    2.3 身体意象与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2.4 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2.5 身体意象与社会体格焦虑的相关研究
    2.6 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基于性别和BMI的研究
    2.7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目标
    3.4 研究设计思路
    3.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4 研究对象、方法与研究工具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工具及信效度
5 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和体力活动的特征与关系初探(研究1)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6 社会体格焦虑是体力活动参与的动力和障碍:印象管理的负面效应(研究2)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设计
    6.3 研究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7 身体表现类课程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的影响(研究3)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方法
    7.3 研究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8 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干预手段探索——基于三项研究的发现
    8.1 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关系辨析
    8.2 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的措施探索
9 研究总结、局限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调查问卷及计分方法
附录3 质性研究访谈提纲
附件4 研究工作记录及展示
附录5 科研诚信承诺书
个人简历
致谢

(6)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民族地区初中体育课程管理的应用研究 ——以百色市田阳县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实验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二、初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解析
        三、初中民族传统体育混合式教学界定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掌握学习理论
第三章 初中体育课程管理现状调研
    第一节 初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管理现状及分析
        一、“线上”软件设施和“线下”硬件设备符合混合式教学需求
        二、课程时间充裕,适于开展混合式教学
        三、田阳县民族中学具有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基础
        四、学校积极优化课程管理,支持开展混合式教学实验
        五、完善的学校社团管理体制促进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第二节 当前初中体育课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
        二、体育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的差异性
        三、体育教师教本位思想过重,忽视互联网和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第四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中的实施设计:以毽球课为例
    第一节 混合式教学总体思路
        一、利用“线上”平台整合课程资源
        二、“线下”面授课堂和“线上”多媒体课堂环境相融合
        三、开展体育课程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
    第二节 混合式教学课程要素分析
        一、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二、学情符合混合式教学要求
        三、学校课程管理体制适合开展混合式教学实验
        四、确定本次混合式教学实验课程项目—毽球
    第三节 混合式教学课程目标设计
        一、建构牢固的毽球知识和技能体系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节 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任务准备
        二、课前——“线上”教师答疑,学生自主练习
        三、课中——教师多媒介面授辅导,学生差异化练习提高
        四、课后——师生“线上”反馈交流
    第五节 混合式教学内容设计
        一、面授课教学内容设计
        二、混合式教学内容设计
        三、传统教学内容设计
    第六节 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一、脚内侧踢球技评标准
        二、正脚背踢球技评标准
第五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课程实施:以毽球课为例
    第一节 毽球课程准备
    第二节 课前自主练习毽球
        一、上传毽球课程资源至班级QQ群
        二、课前利用班级QQ群和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辅助毽球自主练习
    第三节 课中面授课辅导毽球练习
        一、课前测评学生毽球自主练习情况
        二、教师进行毽球动作讲解示范
        三、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和手机开展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
    第四节 课后交流和巩固训练
        一、教师共享学习素材
        二、师生交流与探讨毽球技术动作
        三、适度安排课后练习任务
第六章 初中民族传统体育毽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评析
    第一节 学生毽球课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一、实验班的测试成绩
        二、控制班的测试成绩
        三、实验班测试成绩和技能优于控制班
        四、实验班测试成绩高于控制班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状况分析
    第三节 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状况分析
    第四节 混合式教学在体育课程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一、对“线上”资源辅助课程管理存在疑虑
        二、混淆了混合式教学以课程为主,技术和设备为辅的方向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混合式教学在体育课程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一、转变体育课程管理理念
        二、创建良好的体育学习网络环境
        三、提升师生网络信息素养
        四、逐步形成体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共同体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7)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体育课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1)人际关系的概念
        (2)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
        (3)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特点
        (4)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5)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类型的研究现状
    2.2 国外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分析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
    4.2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主从型人际关系
        4.2.1 老师主导学生的主从型人际关系
        4.2.2 学生与学生的主从型人际关系
        4.2.3 学生与教师的主从型人际关系
        小结
    4.3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合作型人际关系
        4.3.1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型人际关系
        4.3.2 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型人际关系
        小结
    4.4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竞争型人际关系
        4.4.1 学生与学生的竞争型人际关系
    4.5 高校公共体育课主从竞争型人际关系
        4.5.1 学生与学生的主从竞争型人际关系
    4.6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主从合作型人际关系
        4.6.1 教师与学生的主从合作型人际关系
        4.6.2 学生与学生的主从合作型人际关系
        小结
    4.7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7.1 学生与学生的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8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主从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8.1 学生与学生的主从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8.2不同年级体育课学生之间主从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9 高校公共体育课无规则型人际关系
    4.10 改善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QQ群的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依据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模式
    3.2 教学模式
        3.2.1 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3.2.2 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
        3.2.3 教学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3.3 混合式教学模式
        3.3.1 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3.3.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3.3.3 大学生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3.3.4 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3.4 QQ群在教学中的应用
        3.4.1 QQ群的界定
        3.4.2 QQ群的功能介绍
        3.4.3 QQ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1.1 实验研究对象
        4.1.2 调查问卷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访谈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2.4 实验法
        4.2.5 数理统计法
5 聊城大学基于QQ群的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5.1 基于QQ群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学生的态度
        5.1.1 大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态度
        5.1.2 大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时间灵活的态度
        5.1.3 大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效率的态度
    5.2 基于QQ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师态度
        5.2.1 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态度
        5.2.2 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灵活的态度
        5.2.3 教师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态度
    5.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校网络技术支持条件
        5.3.1 大学生使用QQ群的现状研究
        5.3.2 大学生对QQ群的主观认知
        5.3.3 大学教师使用QQ群的现状研究
        5.3.4 大学校园网络覆盖面积的现状研究
6 基于QQ群的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成
    6.1 设计依据
    6.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设计
        6.2.1 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体的教学目标设计
        6.2.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分析
    6.3 基于QQ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6.3.1 课前实施
        6.3.2 课中实施
        6.3.3 课后实施
    6.4 基于QQ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
7 基于QQ群的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7.1 实验依据
        7.1.1 学生学情分析
        7.1.2 教材分析
    7.2 实施过程
        7.2.1 以《下肢力量练习及短跑摆臂技术练习》为例进行案例设计
        7.2.2 上课流程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态度、情绪、体能成绩的对比
        7.3.2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自身对比
        7.3.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态度、情绪、体能成绩的对比
    7.4 大学生体育课混合式教学的修订与完善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致谢

(9)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研究 ——以长沙市雅礼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准备活动概念的研究
    2.2 国外关于准备活动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关于准备活动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专家调查法
        3.2.5 问卷调查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准备活动的内容及雅礼中学课程简介
        4.1.1 准备活动的分类及内容
        4.1.2 长沙雅礼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简介
    4.2 长沙市雅礼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性分析
        4.2.1.田径类体育项目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分析
        4.2.2.体操类体育项目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分析
        4.2.3 球类体育项目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分析
        4.2.4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分析——以武术为例
        4.2.5 新兴运动项目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分析——以跆拳道为例
    4.3.长沙市雅礼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创新的效果调查分析
        4.3.1 专门性准备活动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4.3.2 教师对课堂准备活动效果的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附件 3
附件 4
附件 5

(10)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问题与设计:研究概述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术科教学改革尚未找到它的“伽利略”:追问现实的紧迫性
        1.1.2 师范教育面临着专业化的固有风险:拷问策略的合理性
        1.1.3 PCK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叩问理论的可行性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P-PE-PCK
        1.4.2 术科
        1.4.3 教学
        1.4.4 教学改革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
        1.5.1 论文结构
        1.5.2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术科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2.1.1 我国术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范式表达
        2.1.2 国外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2.1.3 小结
        2.2 国内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
        2.2.1 我国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2.2.2 国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2.2.3 小结
        2.3 国内外“师范生PCK”的研究进展
        2.3.1 国内外PCK研究概况
        2.3.2 师范生PCK的现实发展状况
        2.3.3 师范生PCK的发展途径
        2.3.4 师范生PCK的测量方法
        2.3.5 PCK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2.3.6 P-PE-PCK的研究状况
        2.3.7 小结
        2.4 文献总结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3.2.1 量化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3.2.2 质性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3.2.3 混合研究策略
        3.3 研究工具
        3.3.1 量化研究工具
        3.3.2 质性研究工具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3.4.1 数据收集
        3.4.2 数据编码
        3.4.3 数据处理
        3.5 研究过程
        3.5.1 前期准备
        3.5.2 实施过程
        3.5.3 后期整理
        3.6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3.6.1 质性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6.2 实验研究的效度
        3.6.3 研究者角色
        3.6.4 伦理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理论准备
    4 理论基石:术科教学理论基础的匡补与诠释
        4.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4.1.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与价值论基础的论述较少
        4.1.2 术科课程与教学长期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割裂”现象
        4.1.3 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被遮蔽
        4.2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4.2.1 知识论基础论域
        4.2.2 术科教学的“知识性怀疑”:从“学科”与“术科”之争谈起——回答术科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问题
        4.2.3 运动技术:术科课程知识的本体论追问——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4.2.4 实践知识:术科课程知识的身体与实践维度——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类型知识”的问题
        4.2.5 作为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验:术科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学”的问题
        4.2.6 学习场域:术科课程知识“体验学习”何以可能——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4.2.7 CK、PCK与PCA: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4.2.8 现实情境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PCK向PCA转化的机制问题
        4.3 术科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4.3.1 价值论基础论域
        4.3.2 术科教学的价值判断
        4.3.3 术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4.4 小结
    5 理论方向: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检讨与澄清
        5.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与论说方式
        5.1.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
        5.1.2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说方式
        5.2 术科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
        5.2.1 术科教学目标的实然取向
        5.2.2 术科教学目标的应然取向
        5.3 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
        5.3.1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呈现问题
        5.3.2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继承与发展
        5.3.3 “术科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策略:内涵与组织方式
        5.4 术科教学方法的发展问题
        5.4.1 传统术科教学方法的功利与有效问题
        5.4.2 现代术科教学方法的多元与缺席问题
        5.4.3 术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追问”
        5.5 术科教学评价的优化问题
        5.5.1 传统术科教学评价的“去情境化”问题
        5.5.2 术科教学评价方式的现代转向
        5.5.3 术科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5.6 术科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
        5.6.1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5.6.2 “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5.7 小结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与实践探索
    6 教学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状况的再揭示
        6.1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样本选取情况
        6.1.1 术科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情况
        6.1.2 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情况
        6.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6.2.1 术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6.2.2 术科教学反馈情况
        6.2.3 术科教学考核情况
        6.2.4 体育师范生的术科学习情况
        6.3 基于“访谈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6.3.1 术科教师形成的“备课模式”
        6.3.2 术科教学普修与专选目标的“各异”
        6.3.3 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
        6.3.4 术科教学考核的“异常”
        6.3.5 术科教师教学中的“无奈”
        6.4 小结
    7 知识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效果P-PE-PCK问题初探
        7.1 P-PE-PCK的测量工具:借鉴与编制
        7.1.1 备课法的借鉴与使用
        7.1.2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借鉴与使用
        7.1.3 P-PE-P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使用
        7.2 基于“备课法”的P-PE-PCK:构成要素与来源
        7.2.1 P-PE-PCK的构成要素
        7.2.2 P-PE-PCK的来源
        7.3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得分与年级特征
        7.3.1 P-PE-PCK总体得分情况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7.3.2 P-PE-PCK的年级差异
        7.3.3 P-PE-PCK的性别差异
        7.3.4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P-PE-PCK差异
        7.4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验证与拓展
        7.4.1 P-PE-PCK各维度与总体PCK的相关关系
        7.4.2 P-PE-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7.4.3 P-PE-PCK各维度的年级、性别差异
        7.5 基于“三角互证”的P-PE-PCK的结构:要素、关系与特征
        7.5.1 P-PE-PCK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7.5.2 P-PE-PCK的学校、年级、性别差异
        7.6 小结
    8 价值发展必要: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术科教学价值再求证
        8.1 术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回顾
        8.2 对术科教学价值认识的破解:扎根理论的尝试
        8.2.1 扎根理论概述
        8.2.2 访谈资料的收集
        8.2.3 访谈资料的编码
        8.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8.3 核心类属分析
        8.3.1 技术认知的维度
        8.3.2 加深技术认知的途径
        8.3.3 技术认知程度与教学的关系
        8.4 理论发现:“技术理解”
        8.4.1 “技术理解”的含义
        8.4.2 “技术理解”的维度
        8.5 扎根理论的形成:术科教学价值论
        8.6 小结
    9 实践探索: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9.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9.1.1 教学预实验的开展
        9.1.2 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确定
        9.1.3 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方案的确定
        9.2 实验研究一:A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
        9.2.1 实验方案
        9.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9.2.3 实验一结论
        9.3 实验研究二: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9.3.1 实验方案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9.3.3 实验二结论
        9.4 实验研究三: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9.4.1 实验方案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9.4.3 实验三结论
        9.5 实验研究四:D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9.5.1 实验方案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9.5.3 实验四结论
        9.6 小结
第四部分 回眸与远眺:总结、反思与展望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10.2.1 术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建言
        10.2.2 术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建言
    11 研究反思与展望
        11.1 研究反思
        11.1.1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数量性问题
        11.1.2 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问题
        11.1.3 研究程度的深入性与全面性问题
        11.2 研究展望
        11.2.1 研究趋势分析
        11.2.2 后续研究构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体育课混合性准备活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自闭症学前儿童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杨宏昌.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康乐.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4]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常卓.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D]. 文宽.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民族地区初中体育课程管理的应用研究 ——以百色市田阳县民族中学为例[D]. 李远活.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7]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 李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基于QQ群的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 陈婷婷. 聊城大学, 2018(01)
  • [9]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研究 ——以长沙市雅礼中学为例[D]. 万贞. 西安体育学院, 2016(01)
  • [10]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体育课混合预科活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