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流观点及其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焦蕊[1](2021)在《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在逐步迈入共享社会的同时,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财务共享的先进理念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其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集中核算的特性将改变以往财务链繁杂的问题。通过规范化的业务处理流程,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并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在实现企业内部财务工作数字化的转型的同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发展环境,各大企业集团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其服务管理水平,将自身价值发挥到最佳水平。中铁C公司作为我国典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具有业务范围跨度广、财务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积极拓展业务、顺利实现转型与变革、提高行业竞争优势成为了该企业新的发展目标,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其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将实现由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企业整体战略规划的转移。因此,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良好运营的迫切需要。本文选取中铁C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出发,对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和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以此作为理论研究基础;其次,对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实际情况和绩效评价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进入该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并有针对性地展开问卷调查,发现当前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再次,融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工具,选取能够突出该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特点的15个指标,构建出评价模型,引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最终评价结果;最后,为保障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实行,提出具体的配套措施及改进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化与长远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建议,从而帮助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也为其他同类型企业在进行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道路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翟蕊[2](2021)在《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大型企业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企业分支机构的逐渐增多使得共享经济概念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大智移云”、“业财融合”等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我国财务工作领域的一大必然趋势,之前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利用流程再造理论把各个分散在不同区域的重复性很高且容易进行标准化操作的财务业务集中在共享中心,将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职能集中到共享中心,有助于轻松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整合。本文结合X能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从理论到实践研究了如何优化X能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平衡积分卡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指标,对X能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进行评价,总结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提出对应的提升策略。对结果进行评价后得出的结论性成果如成本管控及盈利能力等是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驱动因素;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是经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特征;人员的学习与发展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资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通过对X能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方案进行优化以及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全方位实施绩效评价,同时本文的研究对X能源公司完善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对其他同类型公司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政慧[3](2021)在《洋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洋河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白酒企业中的知名企业,在白酒消费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我们国民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白酒尤其是中高档白酒的消费量出现下滑趋势。市场饱和叠加行业竞争加剧给白酒企业经营带来挑战。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洋河股份财务数据出现了异常变化。前期营业收入、归母股东净利润年均增速都同比出现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收入净额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从防范于未然出发,对洋河股份财务风险进行科学评价,提前预警财务风险的发生,针对现实与潜在财务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洋河股份在白酒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洋河股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公司2010年到2019年的财务数据对其财务风险进行科学评价。论文首先利用财务比率分析法对洋河股份的财务风险从筹资风险、盈利风险、运营风险以及发展风险等维度进行有效识别。论文在合理选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功效系数法构建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洋河股份财务风险做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显示:洋河股份盈利能力虽高于同行业水平,但其各项指标均已出现下滑趋势,存在潜在盈利风险。企业存货周转率及流动资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水平,显示出一定的营运风险;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波动加大,并呈现下滑趋势,发展风险凸显。针对以上财务风险,本文从控制营运风险、预防盈利风险、减缓发展风险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存货及其他流动资产管理、控制成本、建立内控体系、调整企业战略布局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柏勇安[4](2021)在《基于功效系数法的片仔癀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医药行业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中医药行业是中国的优秀传统行业,尤其是防控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重大作用。伴随着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出台,中医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医药企业片仔癀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该企业2015年至2019年的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以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为主的四个维度,其中包含18个二级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随后使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其财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盈利能力在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营运能力在总体上呈现剧烈波动;偿债能力在总体上表现较优;发展能力在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其财务绩效水平,本文选取中医药行业另一家较为相似的企业云南白药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片仔癀盈利能力稳步增长,优于云南白药;片仔癀营运能力与云南白药起伏状况大致相同,但片仔癀波动剧烈且低于云南白药;片仔癀偿债能力与云南白药接近且均表现优异;片仔癀发展能力稳步增长,优于云南白药;片仔癀企业综合财务绩效评价指数波动较大,云南白药较为稳定。最后,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片仔癀企业应保持营业利润率,继续强化成本控制;提高资产周转率,加强营运能力;保持适度财务杠杆,调整资本结构;保持营业收入增长,稳固发展动力等相关建议。
丁胜红,周红霞[5](2020)在《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探析不同经济阶段不同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之规律,总结与参照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信奉资本雇佣劳动观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逻辑,论述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信奉资本与劳动和谐观的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共享经济阶段信奉资本与劳动共享观的以用户为导向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之创新。并选择历经不同经营战略下驱动海尔财务管理实践创新的案例资料印证了信奉不同企业价值观的不同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这不仅为财务管理学科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企业财务管理组织变革提供经验参考。
朱锦华[6](2020)在《中铁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条例,指出我国财务工作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集中,倡导大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为承担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门,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以及创造企业价值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投入资源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无论是企业的组织结构、部门的职能还是企业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企业,如何对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全面且有效的绩效评价,从而推动整个企业价值增长的实现却是一个难题,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评价要确保能够促进中心部门服务水平提升,确保中心部门价值与企业战略设计或是发展目标相结合。同时企业战略设计也要考虑到中心的独立存在,与其相辅相成,才能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出来,持续且有效地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G工程局为Z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子公司,从2017年开始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整体上改变自身财务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部分上梳理了全局业务流程,同时调整财务岗位和更新工作方法。经过正式运行后发现,迫切需要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本文选择以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按照现状描述—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原因—解决问题—保障措施的研究思路对G工程局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进行研究。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从理论出发,对财务共享服务理论和企业绩效评价理论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寻求两者的有效结合,找出适合G工程局财务共享中心的绩效评价模型,从G工程局财务共享中心出发,调研其基本情况及绩效评价现状,深入分析其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然后,使用平衡计分卡方法确定G工程局财务共享中心战略的基础上,分析其绩效评价关键指标及重要维度,各个维度的指标体系以及权重,从而构建专属G财务共享中心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最后,选取共享中心部门运行数据运用绩效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试运行评价,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找出目前G工程局共享中心部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评价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保障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进一步推动G工程局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
康琬琪[7](2020)在《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公司要想谋求发展,终将面临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日常经营活动中,直接影响公司未来走向。房地产行业俨然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机会多,政策扶持力度大;另一方面竞争激烈,财务风险显着。房地产公司普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库存积压和变现周期长等问题,加强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危机意识、系统的评价财务风险并实施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财务风险为基础,从财务风险评价、控制的相关理论出发,选取L房地产公司作为研究对象,L房地产公司是我国大中型房地产公司之一,属于房地产行业。本文首先介绍L房地产公司的基本概况,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其财务现状,总结L房地产公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其次,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和分配风险四个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选取十六个财务指标并运用层析分析法建立多层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模型,结合功效系数法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出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系数,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最后根据上文对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结果,针对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提出控制措施,以期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类似公司提供借鉴。
楚泽昊[8](2020)在《基于税务信息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用评价方法依赖于受评对象的真实数据,而受评对象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信用评价方获取真实有效数据的成本较高。信息壁垒增加了信用评价活动中评价方的信息获取成本和信息审核成本,最终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信息获取成本问题在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活动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期限短、需求急、频率高、金额小等特点,授信方(银行)在信用评价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是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为解决信用评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欲寻找一种低成本的信息获取途径。我国税务机关要求企业报送登记信息、纳税信息和财务信息,储备有大量有评价价值的信息。受到“银税互动”成功经验的启发,本文从信息获取的角度入手,结合现有企业信用评价的研究成果,分析如何利用税务信息更好的进行信用评价。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利用税务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以期促进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活动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的复杂性,尚未有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统一观点。因此,本文花费较多篇幅研究了企业信用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然后寻找在不同信用评价过程中,税务信息能够发挥作用的切入点。
蔡浩琪[9](2019)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 ——以H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着经济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升级逐渐被推广应用。但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过程十分复杂,关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状况的各方人员很难对其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本文基于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的理论研究,引入CM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想,结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定量计算,以求探索出一套定量性可比较的从财务能力的角度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的体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能够对自身财务能力建设情况有一个清楚直观的认知,并能发现建设中处于短板的方面,从而针对性进行改进,精准地对服务中心进行优化提升。H公司是一家高新信息技术国有上市公司,在民用IT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拥有众多省市地级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作为集团二级单位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受到了集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财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明确了其财务能力建设情况,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财务能力建设阶段的主要问题分析,发现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子公司财务制度未标准化,无法发挥规模效应;缺少人员绩效和组织绩效,无法调动人员活力;人才培养晋升制度不健全,容易出现人才流失。针对这几点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统一财务制度,实现随机派单;建立绩效制度,实施绩效考核构建知识体系;明确培养机制以此促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情况不断优化等。
李彦霖[10](2019)在《网络直播公司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管理 ——以斗鱼TV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企业是网络时代的主角,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直播迅速普及并成为市场经济中一种新兴的盈利模式。网络直播平台是以网络直播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可以为受众提供一种可进行实时互动交流的平台。早期的网络直播平台多以游戏直播为主,后随着平台的升级其经营种类也不断丰富起来。但在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网络直播仍然处于探索的乱世阶段,网络直播公司在其盈利模式发展的不同时期面临诸多风险。目前对于企业的盈利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均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针对二者结合的理论研究仍较为匮乏。特别是网络直播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对于该行业盈利模式的风险管理在理论研究方面严重滞后,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网络直播行业的领军企业斗鱼TV,自成立以来实现稳步盈利,于2018年7月赴美组织IPO,是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较为成功的案例,研究其经营管理对于行业内其他网络直播公司具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了国外和国内学者对盈利模式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然后介绍了盈利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再结合斗鱼TV对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盈利模式进行的风险管理的案例,深入剖析了斗鱼TV在初创期稳固利润源、发展期扩充利润点、成熟期应用利润杠杆这三个阶段进行风险管理的实施程序并对其实现效果进行评价。在初创期稳固利润源方面,分析了粉丝、主播准入门槛、打赏模式与分值体系评估、信用评级与激励机制三项程序,并从吸纳高质量用户和优质主播两方面来评价其风险管理成效。在发展期扩充利润点方面,研究了风险等级衡量、自动鉴别系统、违约处罚条款三项程序,并从内容体系化及制度规范化两方面来评价其风险管理成效。在成熟期应用利润杠杆方面,探讨了分解在线峰值流量、设定流量可容忍度、采用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三条路径,并从营运成本降低、业务拓展两方面来评价其风险管理成效。最后,本文通过对斗鱼TV在不同时期发展盈利模式所实施的风险管理程序及评价结果分析,总结了斗鱼TV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经验和应关注的事项。强化考核问责机制、发展多元化“绿色”直播模式、建立行业间的商业合作关系是网络直播公司在不同时期对盈利模式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经验。同时,还应注重强化企业核心竞争资源的可控性,特别是对人气主播的管控,并且要明确企业与主播及客户群体间合作过程中的法律责任。此外,还应注重系统对个人隐私的保密措施的完善,以此为企业的后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最后,还应拓宽企业与电子商务的合作渠道,充分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协同效应。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流观点及其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流观点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财务共享中心概述 |
2.1.1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及发展 |
2.1.2 财务共享中心的概念及特点 |
2.1.3 财务共享中心的价值 |
2.2 绩效评价基本理论 |
2.2.1 绩效评价的概念 |
2.2.2 绩效评价的原则 |
2.2.3 绩效评价的方法 |
2.3 财务共享模式的理论基础 |
2.3.1 资源配置理论 |
2.3.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3.3 共享经济理论 |
2.3.4 业财融合理论 |
第三章 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中铁C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组织机构 |
3.2 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概况 |
3.2.1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背景及成因分析 |
3.2.2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模式及服务范围 |
3.2.3 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机构设计 |
3.2.4 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整体架构 |
3.2.5 财务共享中心基本业务流程 |
3.3 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现状 |
3.3.1 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成效 |
3.3.2 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现状 |
3.3.3 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1 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概况 |
4.1.1 构建的目标 |
4.1.2 构建的原则 |
4.1.3 平衡计分卡在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 |
4.1.4 财务共享中心的战略目标与战略地图的绘制 |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指标筛选 |
4.2.1 基于财务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
4.2.2 基于客户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
4.2.3 基于内部流程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
4.2.4 基于学习与发展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
4.3 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4.3.2 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测算 |
4.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结果 |
4.4.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绩效评分情况 |
4.4.2 绩效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第五章 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对策 |
5.1 财务共享中心总体层面 |
5.1.1 加强成本管控并优化内部业务处理流程 |
5.1.2 持续优化绩效评价指标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
5.2 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层面 |
5.2.1 降低成本以提高收益 |
5.2.2 强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职能 |
5.3 财务共享中心客户层面 |
5.3.1 及时与员工和客户进行沟通 |
5.3.2 完善沟通方式 |
5.4 财务共享中心内部流程层面 |
5.4.1 优化现有系统功能及流程 |
5.4.2 完善费用报销流程 |
5.5 财务共享中心学习与发展层面 |
5.5.1 加强员工培训力度 |
5.5.2 提高创新观点实施与采纳率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FSSC的概念界定 |
2.1.1 FSSC的概念及内容 |
2.1.2 FSSC的建立目的及框架 |
2.2 绩效评价的概念界定 |
2.2.1 绩效评价的含义及原则 |
2.2.2 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和基本方法 |
2.2.3 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2.3 FSSC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2.3.1 FSSC绩效评价的对象及依据 |
2.3.2 FSSC绩效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
第三章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X能源公司FSSC发展历程 |
3.1.1 X能源公司FSSC简介 |
3.1.2 X能源集团FSSC组织架构及日常业务梳理 |
3.2 X能源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
3.2.1 X能源公司整体绩效管理 |
3.2.2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3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绩效评价的目标不明确 |
3.3.2 绩效评价方法有待完善 |
3.3.3 绩效评价结果未有效落实 |
3.4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优化的必要及可行性分析 |
3.4.1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3.4.2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的优化 |
4.1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的优化目标及原则 |
4.2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的优化流程 |
4.2.1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的优化思路 |
4.2.2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指标的选取 |
4.2.3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指标的说明 |
4.3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3.3 各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检验结果 |
4.3.4 基于指标权重的综合分析 |
4.4 X能源公司FSSC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
4.4.1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 |
4.4.2 X能源公司FSSC模糊综合评价 |
4.5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效果分析 |
4.5.1 财务维度效果分析 |
4.5.2 内部流程维度效果分析 |
4.5.3 客户维度效果分析 |
4.5.4 学习与成长维度效果分析 |
4.5.5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效果分析 |
第五章 X能源公司FSSC绩效优化提升策略 |
5.1 加强财务转型实现集约财务 |
5.1.1 强化业财融合实现降本增效 |
5.1.2 大数据背景下持续完成财务转型 |
5.1.3 加强财务监督以防范财务风险 |
5.2 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内部流程 |
5.2.1 强化系统功能信息化程度 |
5.2.2 流程改造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
5.2.3 完善流程体系并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 |
5.3 学习与成长维度提升优化策略 |
5.3.1 优化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
5.3.2 进行能力培训以降低员工流失率 |
5.3.3 优化企业人才引进机制 |
5.4 持续优化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
5.4.1 树立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
5.4.2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 |
5.4.3 发挥外部监管和舆论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6.2.1 展望 |
6.2.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洋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财务风险 |
2.1.2 财务风险评价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
2.3.1 单变量判定模型 |
2.3.2 多元线性评价模型 |
2.3.3 综合评价法 |
2.3.4 功效系数法 |
3 洋河股份财务风险识别 |
3.1 公司简介 |
3.2 财务风险识别 |
3.2.1 筹资风险识别 |
3.2.2 盈利风险识别 |
3.2.3 营运风险识别 |
3.2.4 发展风险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4 洋河股份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目标 |
4.2 评价原则 |
(1)全面性 |
(2)灵敏性 |
(3)关联性 |
(4)可操作性 |
4.3 评价指标 |
4.3.1 筹资风险指标 |
4.3.2 盈利风险指标 |
4.3.3 营运风险指标 |
4.3.4 发展风险指标 |
4.4 评价方法 |
4.5 评价标准 |
4.6 本章小节 |
5 洋河股份财务风险评价 |
5.1 数据处理 |
5.2 权重确定 |
5.3 评价结果 |
5.4 结果分析 |
5.4.1 营运风险较大 |
5.4.2 盈利风险逐步显现 |
5.4.3 发展风险凸显 |
6 洋河股份财务风险控制建议 |
6.1 控制营运风险 |
6.1.1 加强存货管理 |
6.1.2 加强其他流动资产管理 |
6.2 预防盈利风险 |
6.2.1 控制非必要支出 |
6.2.2 降低销售成本 |
6.3 减缓发展风险 |
6.3.1 建立内部风险防控体系 |
6.3.2 调整企业战略布局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功效系数法的片仔癀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财务绩效 |
2.1.2 财务绩效评价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绩效评价基础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片仔癀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
3.1 片仔癀企业发展概况 |
3.1.1 中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
3.1.2 片仔癀发展概况 |
3.2 评价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 |
3.2.2 评价方法选择 |
3.2.3 评价标准确定 |
3.3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1 数据处理 |
3.3.2 权重确定 |
3.3.3 绩效评价 |
3.3.4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片仔癀与云南白药企业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
4.1 云南白药发展概况 |
4.2 云南白药财务绩效评价 |
4.2.1 数据处理 |
4.2.2 权重确定 |
4.2.3 绩效评价 |
4.2.4 结果分析 |
4.3 企业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
4.3.1 企业综合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
4.3.2 分项企业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
4.4 问题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盈利能力提升建议 |
5.2.2 营运能力提升建议 |
5.2.3 偿债能力提升建议 |
5.2.4 发展能力提升建议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与海尔财务管理案例的印证 |
1.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创新与海尔财务管理案例的印证 |
2.财务管理应用理论的创新与海尔财务管理案例的印证 |
三、结论与建议 |
(6)中铁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务共享中心文献综述 |
1.2.2 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
1.2.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3 主要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企业绩效评价理论 |
2.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述 |
2.1.1 财务共享中心概念 |
2.1.2 财务共享中心的产生和发展 |
2.2 绩效评价理论 |
2.2.1 绩效评价概述 |
2.2.2 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3章 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G工程局简介 |
3.1.1 G工程局基本情况 |
3.1.2 G工程局财务共享中心标准化流程 |
3.1.3 G工程局财务共享中心人力资源情况 |
3.2 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 |
3.2.1 绩效评价内容 |
3.2.2 绩效评价过程与评价指标 |
3.3 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1 共享中心绩效指标不全面 |
3.3.2 绩效评价方法不恰当 |
3.3.3 绩效评价信息整合度低 |
3.3.4 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
3.4 建立以平衡计分卡为原则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第4章 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4.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
4.1.1 构建思路 |
4.1.2 构建原则 |
4.2 绩效评价指标选择及数据采集说明 |
4.2.1 财务 |
4.2.2 内部流程 |
4.2.3 客户 |
4.2.4 学习与发展 |
4.3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4.3.1 权重数据整理 |
4.3.2 数据一致性检验 |
4.3.3 综合权重结果 |
第5章 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应用 |
5.1 评价数据采集及分析 |
5.1.1 财务维度 |
5.1.2 内部流程维度 |
5.1.3 客户维度 |
5.1.4 学习与发展维度 |
5.1.5 评价数据的一致性和无量纲化处理 |
5.2 绩效评价结果及综合分析 |
5.2.1 绩效评价结果 |
5.2.2 绩效综合分析 |
5.3 绩效评价体系应用效果分析 |
5.3.1 绩效指标全面完整 |
5.3.2 绩效评价方法更科学 |
5.3.3 评价信息整合能力提升 |
5.3.4 不足之处 |
第6章 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保障措施 |
6.1 明确共享中心部门绩效评价目标 |
6.2 加强共享中心部门管理人才的培养 |
6.3 加快绩效管理应用平台的建设 |
6.4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制度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的理论概述 |
2.1 财务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
2.1.1 财务风险的概念 |
2.1.2 财务风险的分类 |
2.2 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概述 |
2.2.1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 |
2.2.2 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 |
2.3 财务风险控制的相关概述 |
2.3.1 财务风险控制的概念 |
2.3.2 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 |
第三章 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分类及其评价与控制现状分析 |
3.1 房地产行业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 |
3.1.1 房地产行业基本特征 |
3.1.2 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 |
3.2 L房地产公司经营概况 |
3.2.1 L房地产公司简介 |
3.2.2 L房地产公司财务现状分析 |
3.3 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分类分析 |
3.3.1 内部风险分类分析 |
3.3.2 外部风险分类分析 |
3.4 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现状 |
3.4.1 财务风险评价现状 |
3.4.2 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
第四章 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
4.1 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及思路 |
4.1.1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
4.1.2 财务风险评价思路 |
4.2 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
4.2.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 层次分析法在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4.3.1 构建财务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3.3 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4.3.4 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表 |
4.4 财务风险等级的划分及评价结果 |
第五章 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
5.1 加强L房地产公司筹资活动风险控制 |
5.1.1 合理规划筹资方案 |
5.1.2 合理规划资本结构 |
5.2 加强L房地产公司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 |
5.2.1 重视投资项目前期规划及可行性研究 |
5.2.2 加强房地产项目投资组合 |
5.3 加强L房地产公司营运活动风险控制 |
5.3.1 加强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 |
5.3.2 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催收计划 |
5.4 加强L房地产公司现金流量风险控制 |
5.4.1 提高现金流管理人才的素质 |
5.4.2 加强现金流日常管理工作 |
5.5 加强L房地产公司对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L房地产公司2014-2018 年财务报表摘录 |
附录二 :财务风险指标权重调查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税务信息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与信用评价相关的研究 |
1.2.2 中小企业信用融资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税务信息的研究 |
1.2.4 关于信用评价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2 企业信用评价的概述及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 企业信用评价的含义 |
2.1.1 企业信用的含义 |
2.1.2 企业信用评价的含义 |
2.1.3 一般企业信用评价和金融企业信用评价的比较 |
2.2 企业信用评价的作用 |
2.2.1 解决信息不对称 |
2.2.2 确认交易费用 |
2.2.3 规范商业活动 |
2.3 信用评价的应用主体 |
2.3.1 以信用评价为主业的主体 |
2.3.2 信用评价和主营业务直接挂钩的主体 |
2.3.3 商业活动中普遍存在信用主体 |
2.4 中小企业的界定与融资选择 |
2.4.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4.2 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 |
3 企业信用评价方法 |
3.1 信用评价方法 |
3.1.1 层次分析法 |
3.1.2 多元回归判别法 |
3.1.3 Logit回归判别法 |
3.1.4 神经网络模型 |
3.1.5 不同方法的比较 |
3.2 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
3.2.1 Credit Metrics模型 |
3.2.2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
3.2.3 Credit Risk+模型 |
3.2.4 KMV模型 |
3.3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实践情况 |
4 税务信息的内容和评价作用 |
4.1 企业财务信息报送要求 |
4.2 增值税纳税申报 |
4.2.1 公司纳税人的类型 |
4.2.2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
4.3 所得税纳税申报 |
4.4 企业纳税信用 |
4.4.1 纳税信用的内容 |
4.4.2 纳税信用与企业信用评价 |
4.5 税务信息的获得与“银税互动” |
4.5.1 信息查询 |
4.5.2 银税互动 |
5 基于税务信息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 |
5.1 传统信用评价指标 |
5.1.1 财务指标评价 |
5.1.2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综合分析 |
5.2 基于税务信息的评价指标 |
5.2.1 财务信息与纳税信息的区别 |
5.2.2 基于税务信息的评价指标 |
5.3 利用税务信息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分模型的建议 |
5.3.1 破产预测模型设计构想 |
5.3.2 将企业纳税信用纳入回归方程 |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用评价模型设计 |
6.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
6.2 评价指标确立 |
6.2.1 评价指标 |
6.2.2 评价模型设计说明 |
6.3 确定评价权重 |
6.3.1 比较矩阵标度 |
6.3.2 权重确定流程与一致性检验流程 |
6.3.3 判断矩阵和计算结果 |
6.4 信用评级矩阵 |
7 研究结论和建议 |
7.1 基于税务信息设计的评价指标可以丰富现有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
7.2 利用税务信息能够降低信用评价的信息获取成本 |
7.2.1 可利用税务信息规避道德风险 |
7.2.2 税务信息的获取成本低 |
7.3 现阶段利用税务信息的建议 |
7.3.1 注意地区性差异 |
7.3.2 提高信息开放程度 |
7.3.3 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学术发表情况 |
附件 |
(9)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 ——以H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财务能力及其评价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2.1.1 国外关于财务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情况 |
2.1.2 国内关于财务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情况 |
2.1.3 文献研究简评 |
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国内外研究情况 |
2.2.1 国外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情况 |
2.2.2 国内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情况 |
2.2.3 文献研究简评 |
2.3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内外研究情况 |
2.3.1 国外关于CM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情况 |
2.3.2 国内关于CM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情况 |
2.3.3 文献研究简评 |
第三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 |
3.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 |
3.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能力构成要素 |
3.3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引入 |
3.3.1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结构 |
3.3.2 CMM模型构建评价体系的适用性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释义 |
3.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 |
3.6.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关键实施步骤 |
3.6.2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分关键实施步骤 |
第四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在H公司的应用 |
4.1 H公司简介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概况 |
4.1.1 H公司简介 |
4.1.2 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概况 |
4.2 层次分析法下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下评价值计算 |
4.4 评价值计算结果分析 |
4.4.1 基础业务能力评价分析 |
4.4.2 决策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
4.4.3 风险管控能力评价分析 |
4.4.4 专业外包能力评价分析 |
4.5 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现阶段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4.5.1 子公司财务制度未标准化,无法发挥规模效应 |
4.5.2 缺少人员绩效和组织绩效,无法调动人员活力 |
4.5.3 人才培养晋升制度不健全,容易出现人才流失 |
4.6 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建设优化提升的几点建议 |
4.6.1 统一财务制度,实现随机派单 |
4.6.2 建立绩效制度,实施绩效考核 |
4.6.3 构建知识体系,明确培养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10)网络直播公司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管理 ——以斗鱼TV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盈利模式及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盈利模式 |
2.1.2 风险管理 |
2.2 网络直播公司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类型及其管理评价 |
2.2.1 初创期:稳固利润源风险 |
2.2.2 发展期:扩充利润点风险 |
2.2.3 成熟期:应用利润杠杆风险 |
2.2.4 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
2.3 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1 内部控制理论 |
2.3.2 风险管理理论 |
2.3.3 优序融资理论 |
3.斗鱼TV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的案例概述 |
3.1 斗鱼TV的基本情况 |
3.1.1 网络直播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2 斗鱼TV的公司简介 |
3.1.3 斗鱼TV的经营情况 |
3.2 斗鱼TV发展盈利模式下的风险治理环境 |
3.2.1 斗鱼TV的盈利模式简介 |
3.2.2 斗鱼TV的内部控制情况 |
3.2.3 斗鱼TV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4.斗鱼TV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程序及其评价 |
4.1 企业初创期稳固利润源实施的风险管理程序及其评价 |
4.1.1 “高门槛”双向辨识“危险源” |
4.1.2 创立“鱼丸打赏”与分值体系以评估用户表现 |
4.1.3 推行ID信用评级与激励机制以把握“用户留存率” |
4.1.4 稳固利润源的风险管理成效 |
4.2 企业发展期扩充利润点实施的风险管理程序及其评价 |
4.2.1 测算风险易发时点及严重性分值以衡量风险等级 |
4.2.2 引入“自动鉴别系统”以完善内容分级管理 |
4.2.3 增加“违约处罚条款”以强化风险管控力度 |
4.2.4 扩充利润点的风险管理成效 |
4.3 企业成熟期应用利润杠杆实施的风险管理程序及其评价 |
4.3.1 分解“在线峰值流向”以识别平台风险点 |
4.3.2 设定“流量可容忍度”以评定杠杆成本合理性 |
4.3.3 与供应商建立“多元”合作关系以减轻带宽成本 |
4.3.4 应用利润杠杆的风险管理成效 |
5.案例启示 |
5.1 斗鱼TV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经验 |
5.1.1 强化“权责对应”的考核问责机制是利润管理的关键 |
5.1.2 发展多元化的“绿色”直播模式是利润点持续发展的基石 |
5.1.3 建立行业间的商业合作关系是利润杠杆高效应用的保障 |
5.2 斗鱼TV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管理应关注的事项 |
5.2.1 加强企业核心竞争资源的可控性 |
5.2.2 完善系统对个人隐私的保密措施 |
5.2.3 拓宽企业与电子商务的合作渠道 |
6.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流观点及其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铁C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研究[D]. 焦蕊.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研究[D]. 翟蕊.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洋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 李政慧.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4]基于功效系数法的片仔癀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 柏勇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5]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研究[J]. 丁胜红,周红霞. 会计研究, 2020(08)
- [6]中铁G工程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D]. 朱锦华.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7]L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 康琬琪.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8]基于税务信息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 楚泽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 ——以H公司为例[D]. 蔡浩琪. 河北地质大学, 2019(12)
- [10]网络直播公司盈利模式发展中的风险管理 ——以斗鱼TV为例[D]. 李彦霖.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