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通信行业的竞争喝彩

为通信行业的竞争喝彩

一、为通信业竞争而喝彩(论文文献综述)

邵文卓[1](2020)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评析》文中研究指明“极限施压”是特朗普政府时代美中博弈的标志性策略,但能否借此占据美中战略竞争的主导优势地位,取得遏华的战略目标,是本文尝试评析的核心问题。2016年,作为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当选之时便释放令人瞠目的强硬反华主张和言论。特朗普执政以来,更是发起“全政府-全社会”的对华战略竞争,美中触发经贸战、科技战和南海军事摩擦升级,催生美中关系紧张局势骤升。在中国多次表达坚持经贸磋商意愿和美中高层密切沟通的引导下,美中双边达成磋商解决经贸摩擦的共识,用时近两年进行十三轮磋商谈判,双方签署“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美中紧张关系局部暂缓。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可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中国多领域、高频次、高强度施压,看似是以实现美中“公平贸易”的表层诉求,实际上是为了达成遏制或规锁中国的深层目标。特朗普政府着眼于政治外交层面、经贸科教层面、军事安全层面,对华采取最强硬的施压举措以达成遏华的目的。“极限施压”策略旨在遏华,策略的运用始于美中关税摩擦,力求改变对华贸易逆差恶化态势,随后扩大到政治、科技、军事等多领域,进一步磨损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并赚取统合和扩大自身国内执政基础的政治资本。“极限施压”策略诉求明确,特朗普政府对华采取的“极限施压”策略也具备可逆性,既能管控紧张局势出现恶化,避免崩盘发生,又意在为继续同中国讨价还价留足余地。“极限施压”策略的运用是特朗普时代美中战略竞争加剧的必由产物,也为美中博弈中双方局部让步,签订第一阶段贸易文本协议起到助推性作用。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仍然处于高位运行,通过发起关税战、汇率战、关税战最强力度地破坏中国经济引擎的运转,对涉疆、涉藏、涉港以及台湾地区等中国内政高频次干涉,对中国南海岛屿主权和领海肆意侵犯并多次形成军舰对峙的威胁局面,并将朝核问题与经贸战挂钩设定为博弈筹码以及在东南亚宣扬“中国威胁论”,严重冲击了中国政治稳定大局和周边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然而,也不能片面地认为中国一定会被“极限施压”策略的实施所压服。作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壮大的新兴大国,中国对于自己的长期战略目标和发展道路有着清醒认知。因此,美中博弈中需要双方进行策略性磨合,而美中紧张关系暂缓也只是阶段性表现。特朗普政府承受着“极限施压”策略的高成本运行,需要适当减负维持执政,而中国也面临内部改革攻坚的繁重任务和当前战略机遇期的外在压力磨损,双方在心理认知上初步形成适当减压的看法。所以,“极限施压”策略只是驱使中国顾全大局、做出局部让步上起到助推性作用。“极限施压”策略的实施也影响到中国周边多边外交关系,形成的美中战略竞争博弈也在所塑造中朝关系、中国东盟关系、美日印澳关系,其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良性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特朗普执政以前,美国一直强调欢迎和接受一个繁荣的中国崛起,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中国周边国家也在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总体上将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地区发展的机遇。然而,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的大国竞争态势下,中国周边政治外交环境区域紧张。特朗普政府以“印太”战略替代“亚太”战略,拉拢美日印澳构建对华菱形包围圈;以“中国威胁论”渗透在东南亚渗透的名义,强化美国与东盟各国关系;以“中国责任论”的名义,将朝核问题强硬与对华经贸关系挂钩,从而实现分离中朝关系、施压中国的双重目的。可以清楚看到,“极限施压”策略在中国周边的推进,一定程度在东北亚、东南亚制造了不利于中国态势,破坏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的实施力度也将影响美中关系大局。中国与美国当前已经进入博弈的胶着状态,没有任何一方可以短时期内取胜,而且特朗普对华“极限施压”的根源并未彻底消解,美中利益交织塑就的战略竞争局面在中短期内是无法调和的。同时,鉴于美国护持霸权打压对手的历史基因、维持“极限施压”的高成本、特朗普竞选连任赚取政治资本的需要,我们根据投入产出效果分析,预判“极限施压”策略的走向:情景一:降低极限施压力度,美中紧张关系局部缓解。情景二,不断加码升压,美中陷于中短期高强度竞争博弈中。情景三,维持现状,双方磨合建构新型关系。当然,中国不希望情景二的发生,如何做到争一保三,也需要清醒认识到美国将衰未衰、中国将强未强的现实,引导美中双方基于大局考量,进行良性互动。对此,中国需要从战略和战术层面考量,将压力变动力,把握战略机遇期;明确博弈底线,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密切高层沟通引领美中“正和博弈”;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潘昊[2](2020)在《超密集组网下基于联盟博弈的资源分配算法》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目前已经实现全面商用。它满足了移动通信产业中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智能终端连接量的需求,并且符合市场对于移动通信产业提出的更高的通信服务质量、更便捷的通信方式、更快速的通信速度以及更低的通信成本等一系列的要求。面对爆发增长的通信流量与智能终端连接量,通过改善编码技术、调制技术和多址技术等方面带来的约10倍的频谱效率增加是远远不及的,所以5G核心技术之一——“超密集组网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超密集组网结构中部署的微基站与微微基站是发射功率低,覆盖范围小的灵活站点,这样稠密化部署低功率节点确实是实现超大流量超高用户接入的最佳解决方案,但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基站数目的急剧增加不仅带来了管理的困扰,还带来基站功率消耗的上升,不同频段的同层与跨层干扰更是严重影响了通信质量。干扰、功率等资源问题制约了超密集组网乃至5G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超密集组网中基站数目增加带来的干扰与功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基站与用户的对应关系与矛盾,构建超密集组网网络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联盟博弈的联合干扰抑制与功耗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并且进行了相关仿真证明了本文提出算法的优势。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为解决因基站与用户增加带来的功率与干扰大幅增加,提出了超密集组网下基于功率消耗的联盟资源分配算法和基于干扰的联盟优化算法(PFRA-AG算法与IFRA-AG算法)。在系统模型内建立联盟博弈的映射关系,计算用户个体的共层干扰或基站的功率消耗作为优化的判决效用函数,实现网络结构的粒子群优化迭代更新。仿真结果表明,PFRAAG算法与IFRA-AG算法能够显着提升系统的吞吐量,但是由于非合作博弈的选择,它们在实现功耗(干扰)的降低同时,干扰(功耗)会存在明显的上升。第二,基于PFRA-AG算法与IFRA-AG算法的升级,本文提出了基于干扰功耗联合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RAIP-UN算法)。此算法中,联盟判决门限改良成为了干扰功耗联合效应函数,并且引入基于基站休眠唤醒的系统可靠性保障算法约束迭联盟的迭代循环。通过分析联盟内功率消耗与同层干扰的问题,挖掘干扰与功耗之间的联系与矛盾,进而采用联盟博弈的思路进行效用函数的权衡,得到一种纳什均衡的最优网络结构。仿真实验表明,RAIP-UN算法实现了系统内联盟个体的干扰功耗同步优化,并且系统吞吐量明显提高,效率高于PFRA-AG算法与IFRA-AG算法。

范正利[3](2018)在《快递业繁荣 当得益于业内充分竞争》文中研究指明"一季度快递支撑网络零售额接近1.5万亿元,快递业务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2‰,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直接贡献率为1%。"4月13日,《人民日报》援引国家邮政局的核心数据报道了快递业的惊人成就。就在一季度,《快递暂行条例》应运而生——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3月27日,国务院令第697号公布。自5月1日起施行的这部行政法规,被解读为"邮政业推动

王小波[4](2016)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出服务经济主导的发展趋势,高收入国家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型的结构性变革。在经济服务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5%,根据经济服务化判断标准并结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经验,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服务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即经济服务化转型初期阶段。在经济服务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产业融合关系都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在三次产业关系中,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长;在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越发达。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关系中,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存在明显的制造业驱动型融合向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型融合转变的阶段性特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含四种动力: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融合的原生动力,市场驱动是产业融合的直接动力,政策驱动是产业融合的间接动力,创新驱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产业融合的路径体现在两个方面:价值链融合和空间聚集融合。价值链融合又可以分为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价值链渗透与延伸两个层面。价值链的分解和重构在具体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服务外包和纵向一体化,价值链的渗透与延伸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空间聚集融合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的协同定位效应,具体表现为集聚的趋同分布和聚集空间的临近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从制造业服务化的统计分析来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某些时段由于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种逆服务化趋势;产出服务化尽管水平不断在提高,整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主要是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方面的服务化。从产业融合的投入产出分析来看,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具有非常明显的制造业驱动型特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在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在下降,两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从空间聚集融合分析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向中心城区聚集趋势,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向周边城区扩散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行政区划相对独立的大都市(如南京)比在跨行政区域的较大地区(如长三角)更加明显,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互动存在相互吸引的协同定位效应。为了进一步了解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和水平,进行了产业融合的区域、行业和国际比较。从区域比较来看,产业融合程度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产业融合程度越高;从行业比较来看,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大,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低,中国目前的产业融合是一种结构性失衡的低水平融合;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依赖远大于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远小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值,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融合的制造业驱动型特征明显。通过对产业互动融合和空间聚集融合的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064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增长0.867个百分点,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确存在空间聚集协同定位效应,且该协同定位效应受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学习与创新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影响路径和程度存在显着差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内部制约条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制造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不平衡。外部制约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制造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影响;规制失当和行政垄断的影响;创新驱动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的影响。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一是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产业融合的发展;二是鼓励比较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企业实行服务外包,推进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三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发展,搭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互动平台;四是改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金家德[5](2015)在《烽火通信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信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通信设备厂商为龙头,以器件、模块厂商为支撑的上下游一体的通信产业体系。在国内通信市场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国产通信设备出口迅猛发展,烽火通信光通信设备在国内、国际市场更是连年保持高速增长。通过对烽火通信光通信设备出口贸易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找出其出口的优劣势,探讨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策略,有利于促进烽火通信光通信设备出口贸易状况的改善和良性发展。本文在以文献综述、案头调研等方法对我国光通信设备出口现状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烽火光通信设备的出口贸易现状及特点,并对其出口贸易状况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其在出口贸易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最后提出了提升烽火通信光通信设备国际竞争的策略。本文认为烽火通信光通信出口的主要优势在于低成本,技术后发优势,以及积极的国际市场拓展策略,其出口劣势主要在于国际市场定制化需求的满足度,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国外销售渠道单一,售后网络建设滞后,品牌和产品文化缺乏特色等方面,其出口的机遇在于国家政策扶持,海外需求持续增长,各国对光通信设备的需求和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方面,其出口的主要威胁在于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和国外政局影响等方面。烽火通信只有综合采用SO策略、WO策略、ST策略和WT策略,以政府对自主品牌的政策支持为基础、以自身变革为主线、以全球产品战略为指导,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少华,傅勇[6](2014)在《电信虚拟运营商热闹“开市”》文中研究表明虚拟运营商开始正式登上了电信业的舞台,但由于“咽喉”握在传统运营商手里,虚拟运营商几乎不可能对基础运营商形成威胁,对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才是虚拟运营商的出路所在。虚拟运营商火热“开市”今年5月,虚拟运营商开始正式登上电信业的舞台。从5月1日起,迪信通、苏宁互联已分别开始接受公众的“170”号段预约或预约的优先登记。

张丽萍[7](2013)在《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的战略营销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市场的产业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2008年电信业的再次重组和3G牌照的全面发放,中国移动的独家经营权已不再,电信业的全业务竞争形势已展开。面对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中国移动必须对原有经营模式进行调整,以应对来自联通和电信的两面夹击。本文以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云南移动在新形势下的营销管理和营销战略的选择。本文以战略营销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对云南移动所处内外环境的综合分析,确立了在全业务竞争时代云南移动的营销战略和具体措施。本文第一章简述了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技术框架;第二章全面回顾了从传统营销战略理论到现今战略营销管理的发展过程,以此确定战略营销管理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第三章则是将战略营销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到云南移动公司,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和五力模型分析了云南移动所处的宏观和行业外部环境,然后根据SWOT分析法,分析了公司微观环境,找出了公司所具备的优势、劣势和面对的机遇、威胁,并以4P理论为基础,结合行业和地区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产品、品牌、渠道、促销、服务五类为核心的战略营销组合策略;最后,在第四章对战略营销管理的实施和控制提出建议和措施,进一步保障营销战略的切实执行。据此,便是一套完整的云南移动公司战略营销管理理念实践。本文将所学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知识综合运用于电信企业营销实践中,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营销方案和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周飞龙[8](2012)在《ZJ市移动通信产品创新与市场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移动通信领域虽然仅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但相互间的市场竞争却十分激烈。如何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是摆在各运营商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从客户新增和保有的双重角度,以新增客户数、市场占有率、客户离网率等经营指标为评判依据,首先分析了zJ市移动公司在传统产品体系内各种客户新增及保有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说明传统的营销手段只能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无法有效地提升市场份额。其次,分析了ZJ市移动公司利用其较强的网络外部性优势进行产品创新后的市场表现,通过各项经营指标的对比,揭示短号集群网这一新产品对提升市场业绩的积极作用。基于ZJ市移动公司在产品创新前后的不同市场表现,我们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二是有效的产品创新需要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有效的产品创新必须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遵循以上原则,产品创新才能取得成功,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鄢显俊[9](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认为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王红军[10](2010)在《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远生是清末民初一位着名的新闻记者,是通讯文体的奠基人。对于黄远生及其思想,学者们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成果。然而,上述研究所依赖的材料主要是《远生遗着》,要重建基本史实,还有待发掘黄远生在当时报刊上发表的论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笔者搜集的散见于清末民初报刊杂志上的材料,包括黄远生发表的通信在内,辅以其他材料,主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对黄远生在清末民初三次学生风潮中的不同态度及原因、与马相伯和李盛铎的交往以及新闻撰述活动进行梳理,尤其关注其新闻撰述生涯,考察他“不偏不倚”思想的产生及实践。重新发掘的新的史料,主要通过笔者重新编写的“黄远生年谱”加以呈现。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总结前人对黄远生研究的成就,指出有待挖掘的材料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讨论黄远生在清末民初浔溪公学第二次学生风潮、留日学生取缔风潮和京师大学堂预科生风潮发生时所持的不同态度及其变化的原因,从中展示蔡元培、杜亚泉、马相伯和李盛铎与黄远生之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第三章,探讨他何时加入《时报》,在该报发表的通信和反响以及离开《时报》的情况。第四章,探讨他在何种情况下担任《申报》的驻京通信员,在该报发表的通信和反响、通信员业务的中止以及结束的情况。第五章,主要讨论他参与创办《少年中国》周刊的情况、在该刊发表的文章和反响。第六章,主要分析他担任《庸言》报撰述后却很少为该刊撰稿的原因,也涉及他接任主编后对该刊的革新、在该刊发表的文章以及停刊原因。第七章主要探讨他与《亚细亚日报》的关系,起初只是该报的读者和投稿人,后来担任其“评论撰述”,并曾担任该报辩护人的情况。而该报也非常关注他的言论和活动。最终因在变更国体问题上存在分歧,黄远生终止与其合作。第八章,综述黄远生的经历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分析清末民初政治力量结构对其新闻撰述职业及命运的制约。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清末民初,政治势力的结构是多元的,清政府、袁世凯群体、东南立宪群体、梁启超群体、孙黄革命群体、包括租界在内的外国在华势力等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国内政治力量版图。不能说这一情况绝对有利于新闻撰述,但它的确提供了可资借助的条件,这是出现报刊史上繁荣时期的政治背景,也是黄远生从事新闻撰述并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到了1915年,国内形成了复辟帝制和反对复辟帝制“两大阵营”,黄远生“不偏不倚”的思想和实践走入困境。

二、为通信业竞争而喝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通信业竞争而喝彩(论文提纲范文)

(1)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有助于正确认知特朗普对华“极限施压”策略的本质
        (二)有助于中国有效应对冲击,延伸战略机遇期
        (三)对推动美中战略磨合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美国官方文件、政府相关声明及听证会
        (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论文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的原因
    一、美国霸权护持策略的新变化
        (一)美国霸权护持策略的调整
        (二)美国护持霸权对冲意识空前
        (三)竞争施压模式升级
    二、美国维护霸权的历史基因
        (一)美国护持霸权施压对手的基因或传统
        (二)特朗普政府对自由霸权主义的继承与实践
        (三)特朗普政府对护持霸权策略的调整
    三、遏华崛起:美国改变对华战略的新共识
        (一)美国形成对华战略新共识的背景
        (二)形成“全政府—全社会”对华极限施压新共识
        (三)新共识涡陷中美中关系新变化
    四、美国对华极限施压目标靶向的新定位
        (一)“规锁”中国发展势头
        (二)维持长期执政
        (三)阻止结构权力转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的多维度实施及收益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的运用
        (一)政治外交维度上密集介入中国内政及周边地缘政治
        (二)经贸、科技领域对华高频次施压
        (三)安全维度上军事施压升级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的效益评估
        (一)一定程度上暂缓了对华贸易逆差恶化态势
        (二)磨损了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三)统合和扩大了国内执政基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走向预判及中国应对
    一、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走向预判
        (一)不断加码升压
        (二)维持现状
        (三)降低极限施压力度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的中国应对
        (一)压力变动力,把握战略机遇期
        (二)明确博弈底线,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三)密切高层沟通引领美中“正和博弈”
        (四)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
        (五)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超密集组网下基于联盟博弈的资源分配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意义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博弈论与超密集组网技术
    2.1 超密集组网技术简述
        2.1.1 超密集组网的关键技术
        2.1.2 超密集组网部署
    2.2 博弈理论概述
        2.2.1 博弈论简述
        2.2.2 博弈论主要构成
    2.3 博弈理论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功耗或干扰优先的联盟博弈优化算法
    3.1 引言
    3.2 研究问题描述
    3.3 超密集组网下基于干扰优先的资源分配算法
        3.3.1 系统模型
        3.3.2 IFRA-AG算法分析
    3.4 超密集组网下基于功耗优先的资源分配算法
        3.4.1 超密集组网中功率消耗概述
        3.4.2 PFRA-AG算法分析
    3.5 实验仿真及分析
        3.5.1 系统模型
        3.5.2 PFRA-AG与 IFRA-AG算法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参考函数的整合联盟博弈优化算法
    4.1 引言
    4.2 研究问题描述
    4.3 基站的休眠唤醒与通信可靠性研究
    4.4 RAIP-UN算法分析
    4.5 实验仿真与分析
        4.5.1 系统模型
        4.5.2 RAIP-UN算法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经济服务化发展阶段及其判断标准研究
        1.2.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1.2.3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服务化过程中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产业共生理论
        2.1.2 价值链理论
        2.1.3 产业集聚理论
    2.2 经济服务化的内涵及判断标准
        2.2.1 经济服务化的内涵
        2.2.2 经济服务化转型的判断标准
        2.2.3 中国经济服务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2.3 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其特征
        2.3.1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2.3.2 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2.4 经济服务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2.4.1 经济服务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2.4.2 经济服务化过程中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进规律
    2.5 经济服务化过程中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规律
        2.5.1 制造业驱动型产业融合发展阶段
        2.5.2 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型产业融合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3.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3.1.1 经济发展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动力
        3.1.2 市场驱动:市场需求拉动和要素供给推动相互影响
        3.1.3 政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持续发展相协调
        3.1.4 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力
    3.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价值链融合
        3.2.1 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服务外包与纵向一体化
        3.2.2 价值链的渗透与延伸之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3.2.3 价值链的渗透与延伸之二: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
    3.3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聚集融合
        3.3.1 制造业空间聚集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3.2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及其影响因素
        3.3.3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聚集协同定位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测度
    4.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4.1.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4.1.2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4.2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测度
        4.2.1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测度
        4.2.2 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水平测度
    4.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测度
        4.3.1 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
        4.3.2 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
        4.3.3 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
    4.4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聚集的统计分析
        4.4.1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的演进趋势
        4.4.2 制造业空间聚集的演进趋势
        4.4.3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协同效应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比较分析
    5.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
        5.1.1 中西部地区代表省份的选择
        5.1.2 主要指标与模型构建
        5.1.3 东中西部地区融合发展差异的测度
    5.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比较
        5.2.1 产业融合发展行业差异的理论基础
        5.2.2 直接消耗系数的行业差异比较分析
        5.2.3 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的行业差异比较
        5.2.4 产业融合度的行业差异比较
    5.3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
        5.3.1 两大产业消耗系数的国际比较
        5.3.2 两大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力系数的国际比较
        5.3.3 国际比较的主要结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产业互动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6.1.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影响因素
        6.1.2 设定与指标选择
        6.1.3 模型的内生性检验与识别
        6.1.4 实证结果分析
    6.2 空间集聚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6.2.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
        6.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6.2.3 模型的内生性检验
        6.2.4 实证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制约条件
    7.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内部约束
        7.1.1 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的约束
        7.1.2 制造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约束
        7.1.3 两大产业互动关系不平衡的约束
    7.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约束
        7.2.1 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约束
        7.2.2 中国制造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的约束
        7.2.3 规制失当和行政垄断的约束
        7.2.4 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约束
    本章小结
第8章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创新驱动
        8.1.1 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8.1.2 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产业融合的发展
        8.1.3 以本土需求为依托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8.2 鼓励制造业服务外包,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8.2.1 鼓励比较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企业实行服务外包
        8.2.2 推进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
    8.3 促进区域空间聚集发展,拓展产业融合发展新空间
        8.3.1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发展
        8.3.2 搭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互动平台
    8.4 改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8.4.1 放松政府规制,放宽市场准入
        8.4.2 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
        8.4.3 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持环境
        8.4.4 形成不同行业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烽火通信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际市场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2 烽火通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2.1 公司发展概述
    2.2 烽火通信产品现状分析
    2.3 烽火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2.4 公司国际化发展策略
3 烽火通信公司国际市场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3.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3.4 威胁分析(THREATS)
4 提升烽火通信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策略设计
    4.1 策略分析概要
    4.2 SO策略分析
    4.3 WO策略分析
    4.4 ST策略分析
    4.5 WT策略分析
    4.6 基于现实发展观的国际化策略
5 基于组织绩效提升的管理变革与措施
    5.1 烽火通信管理变革之路
    5.2 二期变革中国际节点管理
    5.3 管理变革与公司国际化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的战略营销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传统市场营销管理理论
        2.1.1 生产观念
        2.1.2 产品观念
        2.1.3 推销观念
        2.1.4 市场营销观念
        2.1.5 社会营销观念
    2.2 战略营销观念的概念、基本特征及与市场营销的区别
        2.2.1 战略营销观念
        2.2.2 战略营销观念的基本特征
        2.2.3 战略营销与一般市场营销的区别
    2.3 战略营销管理理论(SMM理论)
        2.3.1 战略营销管理概念
        2.3.2 战略营销管理的分析过程
    2.4 战略营销理论研究现状
        2.4.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2.4.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第三章 云南移动战略营销的选择分析
    3.1 公司概况、发展愿景及战略营销管理模式
        3.1.1 公司概况
        3.1.2 公司发展愿景、使命、目标
        3.1.3 云南移动战略营销管理模式
    3.2 营销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3.2.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3.2.3 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
    3.3 营销战略的选择
        3.3.1 营销目标的确定
        3.3.2 目标市场的分析与选择
        3.3.3 战略营销组合的设计
第四章 云南移动战略营销的实施与控制
    4.1 市场战略营销的实施
        4.1.1 提升执行力
        4.1.2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考核体系
        4.1.3 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
        4.1.4 全面提升农村市场
        4.1.5 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4.1.6 引入信息合作伙伴
        4.1.7 加大业务储备
    4.2 市场战略营销的控制
        4.2.1 加强各部门、员工间市场信息的分享
        4.2.2 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并重
        4.2.3 协调各业务板块的平衡发展
        4.2.4 适时修正营销战略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ZJ市移动通信产品创新与市场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1.1.2 我国各大运营商简介及其竞争分析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创新理论
        2.1.1 创新理论的提出
        2.1.2 创新的分类
        2.1.3 产品创新理论
    2.2 竞争优势理论
        2.2.1 竞争优势的概念
        2.2.2 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2.2.3 核心竞争力
    2.3 网络外部性理论
        2.3.1 网络在经济学中的概念
        2.3.2 网络外部性的概念及其发展
        2.3.3 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
        2.3.4 网络外部性在移动通信市场中的表现
第3章 产品创新前的市场营销现状
    3.1 ZJ市移动公司概况
    3.2 ZJ市移动公司客户市场分布及品牌分析
    3.3 ZJ市移动公司产品体系
    3.4 产品创新前的营销手段
        3.4.1 传播品牌文化
        3.4.2 广布渠道网点
        3.4.3 推行营销优惠
        3.4.4 实施购机捆绑
    3.5 产品创新前的市场表现
第4章 短号集群网及其营销效能
    4.1 创新产品“短号集群网”概述
        4.1.1 业务背景
        4.1.2 业务特征
        4.1.3 业务优势
    4.2 短号集群网发展导向
    4.3 短号集群网发展方式
        4.3.1 自有力量推广
        4.3.2 社会渠道推广
        4.3.3 大众客户推广
    4.4 短号集群网业务操作流程
        4.4.1 业务受理开通
        4.4.2 业务变更
    4.5 短号集群网营销效能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的难点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一、何谓Wintel联盟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二、OEM策略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四、"标准战争"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结束语
    一、全文总结
    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以往研究的得失
    四、继续研究的空间、材料及预期思路
第二章 师友与同道
    第一节 在清末民初三次学生风潮中的成长
        一、浔溪公学风潮:积极参与的弄潮儿
        二、留日学生取缔风潮:内心的远离
        三、京师大学堂预科生风潮:旁观者
    第二节 与马相伯的几次谋面
        一、震旦学院的"师生"
        二、宪政活动中的同道
    第三节 与李盛铎的交往
        一、开始交往的时间
        二、加入远东通信社
        三、从事宪政活动
        四、黄远生身后
第三章 驻京通信员(一)
    一、《时报》的创办实际是康梁的"一步棋"
    二、进入《时报》
    三、在《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及其反响
    四、离开《时报》
第四章 驻京通信员(二)
    一、加入《申报》
    二、在《申报》上发表的通信及其反响
    三、通信员业务的中止
    四、通信余响
第五章 "总统府之都察院"——《少年中国》周刊
    一、创办背景、原因和动机
    二、创办人、经费来源、创刊前的设计和发行方式
    三、在《少年中国》周刊上发表的文章
    四、出版后的反响
    五、停刊
第六章 《庸言》报的撰述与主编
    一、挂名的撰述人
    二、新主编
    三、停刊
第七章 与《亚细亚日报》的恩怨
    一、从读者到撰述人
    二、辩护者
    三、《亚细亚日报》对其言行的回应
    四、分道扬镳
    五、遇刺后的报道
第八章 结语
    一、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二、政治力量结构制约着新闻撰述
    三、"中间人"——一个幻象
附录一:《黄远生年谱》
    例言
    谱前
    1885年 (光绪十一年乙酉) 1岁
    1886年 (光绪十二年丙戌) 2岁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16岁
    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17岁
    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18岁
    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19岁
    1904年 (光绪三十年甲辰) 20岁
    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21岁
    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22岁
    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23岁
    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24岁
    1909年 (宣统元年己酉) 25岁
    1910年 (宣统二年庚戌) 26岁
    1911年 (宣统三年辛亥) 27岁
    1912年 (民国元年壬子) 28岁
    1913年 (民国二年癸丑) 29岁
    1914年 (民国三年甲寅) 30岁
    1915年 (民国四年乙卯) 31岁
    谱后
附录二:《远生遗着》未收篇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为通信业竞争而喝彩(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策略评析[D]. 邵文卓. 吉林大学, 2020(06)
  • [2]超密集组网下基于联盟博弈的资源分配算法[D]. 潘昊. 吉林大学, 2020(08)
  • [3]快递业繁荣 当得益于业内充分竞争[J]. 范正利. 人民交通, 2018(05)
  • [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D]. 王小波. 湘潭大学, 2016(06)
  • [5]烽火通信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 金家德.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6]电信虚拟运营商热闹“开市”[J]. 高少华,傅勇. 法制与经济(上旬), 2014(06)
  • [7]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的战略营销管理研究[D]. 张丽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8]ZJ市移动通信产品创新与市场效果分析[D]. 周飞龙. 中南大学, 2012(03)
  • [9]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10]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D]. 王红军. 复旦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为通信行业的竞争喝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