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水利面临的十大挑战

21世纪我国水利面临的十大挑战

一、21世纪我国水利面临的十大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容怀钰[1](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荣文凯[2](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视阈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历史命运等进行充分解读,在实践中创立的科学、系统的国家学说理论,是人们认识国家问题的指南。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治理越发重视。通过我国治理模式的转变,不难看出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力下,中国逐渐走出了全能主义的治理模式,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治理模式的伟大变革。同时,这些转变也给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挑战。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眼光,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是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本篇论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为立足点,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纽结,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内容的历史渊源与主要内容。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运用国家学说理论,将国家职能中的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生态职能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站在“五位一体”的角度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是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威胁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这些挑战,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才能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制度在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支撑作用。

邓莉萍[3](2019)在《基层治理中微型社工机构的类型与行动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社工机构为例》文中提出社会工作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工作机构相继成立起来,特别是在政府培养社会力量,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由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以助人自助、关爱弱者的价值理念,愈发的受到政府欢迎。其专业的服务手法也契合当代中国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社工机构广泛发展,各类社工机构大量出现。但是,在政策研究和学术分析层面,往往是较大的社工机构容易得到关注,微型的社工机构常常被忽视。微型机构虽然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对社工行业的发展,乃至于整个基层治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微型社会工作机构分为哪些类型呢?各自又有怎样的特点?它们又面临着哪些发展瓶颈?又会采取怎样的行动策略呢?在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下,这些社工机构对基层社会治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此本文就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鉴于社工机构数量庞大,类型繁多,且此领域可供参考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研究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利用访谈、观察、文献等多种方法,以成都市社工机构为例收集本研究资料。本文写作逻辑按照“是什么——怎么样”展开,先介绍微型社会工作机构是什么,这包括微型社工机构类型以及运行模式,然后分析不同微型社工机构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和行动策略,最后分析这些社工机构对基层社会治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实证资料分析,本文从专业性——组织环境两个维度将微型社工机构划分为四种类型:依附代理型、嵌入自主型、空壳型、专业自主型。为了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场域中,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各类微型社工机构选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究其本质是为了在与政府的权力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在政府购买服务的逻辑下,各类微型社工机构所面对的发展挑战不尽相同,由于政社关系边界模糊,微型社工机构处于结构规制与自主发展的矛盾中,当然,各类微型社工机构也采用了不同的权益性策略,以求在结构规制与自主发展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微型社工组织内部的分化发展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基层政府和社会工作组织都需要准确的定位,划清彼此之间的权力边界。虽然目前中国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仍然呈现出“大政府小社会”的特点,但是我们仍需要警惕社会工作机构无限制的探求发展边界,侵蚀社会公益的肌体,损害社会治理机制,同时也应警惕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影响社会服务的发展,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乔晓歌[4](2017)在《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铁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施创新驱动,突出技术创新,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中国高铁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国家领导人的屡次推介,使中国高铁快速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市场,并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技术创新的实力和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扩大了中国高铁在激烈国际高铁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中国高铁“走出去”持续发展,有利于增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新形象,促推我国高铁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实事求是地剖析当前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中国高铁“走出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选题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梳理了高速铁路与“走出去”发展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高速铁路的定义、特征,“走出去”发展的内涵以及高速铁路“走出去”发展的理论基础。此外,阐释了高速铁路与“走出去”发展的相互关联,认为高速铁路是“走出去”发展的拳头产品,“走出去”发展助力高铁升级换代。第三部分剖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着力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提出了促进中国高铁“走出去”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石茵[5](2014)在《建国以来党领导水利建设的政策与实践》文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治国必先治水,几千年来,一部中华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60多年间,水利事业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成就。新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等党的各项政策虽然有效地推动了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但水旱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制约、水利设施薄弱仍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在以坚持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降低水的消耗强度、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新目标。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水利政策与实践的研究,系统回顾社会主义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的治水实践过程,阐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治水的主要政策内容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方法,总结新中国水利事业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分析在治水建设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及教训,尝试对未来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政策的完善和对水利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有益的探索。结合强化节水理念,本文提出了加强防洪抗旱减灾、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创新水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建议。同时提出在加强水利工程及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促进水安全的生态协调发展时,需要严格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最后,本文提出在创新适应水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需要破解制约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着力深化水利投融资等体制改革,建立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以及建立适应水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

夏支平[6](2011)在《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阶段农村公共危机及其治理。做出这样的研究定位,一方面在于农村公共危机频发,形势严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整体繁荣的背景下,农村却相对衰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荒废、自然灾害发作频繁、黑恶势力横行乡里、农民负担沉重、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总之,世纪之交的中国农村出现了普遍性社会危机和村庄失序。另一方面,目前学界对公共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危机的政府管理、城市公共危机治理和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等方面,对农村乡土社会变迁和基层社会组织的运作逻辑缺乏了解,未能对农村公共危机及其治理做出全面深入的研究。所以,本文把研究范围限定在农村公共危机,即发生地在农村,或者发生地不在农村但其影响波及到农村场域的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农村公共危机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事件。为了追本溯源,了解农村公共危机的诱因,本文构建了基于风险、脆弱性与危机三者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框架,指出当前农村频发的公共危机根源于农村风险社会形成和农村社会的脆弱性。治理农村公共危机,应该改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减少风险隐患,降低农村社会的脆弱性。农村公共危机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治理是由治理主体理对象和治理环境等三元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在当前中国农村,农村公共危频频发作,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式多变。农村治理主体日益多元化,但相互之间权责不清,缺乏有效整合,治理效能不足。同时,由于资源外流,农村社会呈现全面衰败的趋势,公共危机治理资源和手段极为有限。显然,没有健全有力的治理主体,没有明确的权责配置,缺乏可操作的制度化方法,农村公共危机治理就会陷入混乱无序。不仅不能有效地化解危机,相反可能会加重危机,导致更大的损失。为此,本文以治理理论为指导,从主体建设、体制建设、机制建设等三个层面,阐明了农村公共危机的治理之道,指出应该当塑造健全有力的治理主体,建立分工协作和权责明确的治理体制,建设反应快速、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治理机制。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农村公共危机的治理体系。当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关键性的预设前提:社会组织程度高,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不仅坚强有力,而且合作良好。显然,在当前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这个前提并不具备。恰恰相反,县级政府职能偏颇,乡镇政府贫弱不堪,村社组织发育不良,农户合作困难,干群关系紧张。如此等等,都表明农村社会组织程度低下,合作成本高昂、集体行动困难、主体效能不足。因此,面对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公共危机,首先应该通过民主自治、职能机构的精简,造就一个以民为本的责任型县级政府;其次是通过实行乡派和职能精简,建设惠农型乡镇政府;再次是通过赋权强村,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发挥村社组织的自救互救功能;最后是通过维权和自组织建设,提高农户的减灾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先后实施,一方面农户和村社组织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县乡政府也逐步淡出了农村社会,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成型。另一方面,面对危机的严重威胁和破坏,县乡政府、村社组织和农户等任何一方都缺乏独立应对的能力。因此,唯一的选择是团结起来,合作共治。目前,以县为主,党政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村社组织协同,农户积极参与的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初见雏形,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障碍。为此,应该从政府责任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着手,刚柔并济,相辅相成,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政府、村社组织和农户等多元主体在危机治理中的协同效应。公共危机治理,依赖于一系列制度化方法,即治理机制。当前,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重点依然停留在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性重建上,对危机事前的预防预警,以及灾后重建的战略性重视不足。为此,应该以危机预防和准备为主,以危机预警和应急管理为核心,重视农村灾区重建的战略性,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危机治理机制。

张翔[7](2011)在《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恶化导致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包容性开始被众多的经济学家所关注。进入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理念。"包容性增长"是指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2009年11月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描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预见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将是"包容性增长"的五年。与此同时,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多元价值观导向下规划理念的多样化,多利益群体参与下规划主体的多样化,多部门管理控制下规划体系的多样化,多尺度时空限制下规划层次的多样化,多目标决策引导下规划内容的多样化,多学科技术综合下规划方法的多样化。因此,规划领域要解决如此复杂的空间问题,已有的规划理论与方法显得力不从心。鉴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提出了以包容性增长的共享共赢互惠互利的公平、协调与可持续增长理念为核心价值理念,对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通过将包容性内涵融入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使规划能全面地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合理的改善民生,促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从而,能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空间布局为重点,以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为路径,以精英式的决策与规划方式为依托的城市与区域规划范式。基于上述总体目标与研究思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专业GIS为数据处理与分析支撑平台,以空间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管理学、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分析方法,构建多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理论框架,提出宏观区域保障发展权、中观城市保障享有权、微观街区保障话语权的不同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体系与分析模型,并分别选取淮河流域、南京市主城区以及福建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开展实证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当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变革、包容性理念的由来以及数字规划方法的革新等背景的研究,深入揭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其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的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包容性理论产生与实践及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的运用研究,从规划的可持续可参与性与可操作性角度,找寻当代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实现包容的差距与存在问题及运用数字规划方法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三章为理论模式构建。通过对当代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剖析中国现今公权与私权的使用过度与不当,引出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公权与私权矛盾突出的焦点与问题解决途径,进而提出了包容性规划的"公平正义"的核心准则以及三大总体目标。进一步,分析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在多尺度中的重点,宏观尺度应保障发展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中观尺度保障享有权,解决人与城市的矛盾;微观尺度应保障话语权,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笔者构建了三大尺度内包容性规划的理论模式。宏观尺度引入发展权的概念,对发展权进行分维分级,提出了发展权的实现原则、实现模式与分配方案。中观尺度将引入按需分配与外部性的概念,构建城市各类设施享有权分配的分析模型。微观尺度引入利益相对人与利益相关方概念,将话语权划分为强、中、弱三个层次,进而划定各层次话语权的空间区划模型。第四章为宏观流域尺度区域发展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综合运用各种社会经济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国家科技项目目标,选择淮河流域作为实证研究区,运用水文学D8方法对淮河中上游进行子流域划分,并与社会经济数据相耦合;运用分层线性模型,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引入水资源压力与水环境敏感性等因子,得出流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约束区划,进而划定流域内城市的发展权——经济发展权、生态发展权和社会发展权。为了保障与落实区域城市的发展权,笔者引入了水权交易管理、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措施,建立了全新的流域管理模式。第五章为中观城市尺度公共基础设施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在对传统关于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传统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式的以供应为主的分配模式无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而,引入按需分配的理念,根据居民需求自下而上的分配各类设施的享有权。在此理论模式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南京市主城区作为实证区,选择消防设施与生态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消防设施布局研究中,引入交通可达性、道路可靠性的概念,综合分析各站点的责任范围及其响应时间,在兼顾设施外部性的基础上,优化全市消防站点的布局。在研究南京市主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中,本文从生态效能与社会服务供需角度,综合评价全区绿地现状;同时划定绿地外部性影响范围——紧邻、可达与可视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绿地系统优化布局方法及外部效益公众化的建议。第六章为微观街区尺度城市更新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从话语权的主客体、空间区划、制度构建等角度出发,结合相关规划研究,选取长汀县店头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实证区,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踏勘,以及GIS平台的交通影响分析、可视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进行话语权空间区划,构建切实可行的听证反馈机制,予以保证当地居民的话语权。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论,提炼创新内容,指出不足并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包容性增长理念应用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领域,运用跨尺度的思维方式、系统性地提出多尺度的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阐释了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核心准则、总体目标与各尺度上的规划重点。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宏观区域尺度保障发展权、中观城市尺度保障享有权以及微观街区尺度保障话语权的城市与规划理论模式。(2)在中观层面提出基于公共基础设施(绿地消防等设施)享有权,以供需关系为基础,以按需分配为原则,同时兼而考虑公共基础设施外部性的包容性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分析方法,弥补了传统城市规划在公共设施研究领域仅从供给层面进行思考的不足,丰富了公共基础设施的研究方法体系。(3)在微观层面提出话语权的空间区划方法,将明确与规范公众参与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所具有的权利,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这将为我国街区层面的城市更新以及公共参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拓展了公共参与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公众参与的研究方法。(4)将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针对嵌套数据的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应用于流域社会经济与水质分析中,构建基于GIS的时间—空间分层线性模型,能够增加地理学、环境科学研究的分析视角,从流域层、区域层等多个递进层面上对应的社会经济不同变量的作用机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分析模式。(5)本研究首次结合路网可靠性与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时段道路通行能力与阻抗程度,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及人口分布密度,提出分时段消防车行车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交通通行能力的有关指标代入可达性的计算方法,将传统宏观尺度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拓展为适用于中观城市尺度的交通可达性方法。

秦天枝[8](2009)在《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文中提出我国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土壤沙漠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每年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频繁地席卷大半个中国,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指出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旱灾害频繁,而且影响到各个产业的发展。本文列举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意在唤起人们对水土流失危害的重视,并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将水土流失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高玉琴[9](2006)在《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分摊及资金筹措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一般具有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环保、旅游等综合效益,投资数额大,建设期长、涉及相关部门较多等特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建设资金的投入也逐步转入多元化机制,走社会办水利之路,实行“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因此,如何合理确定各受益部门的投资分摊额、如何筹措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显得非常重要。 本论文对综合利用水利项目的投资分摊问题和资金筹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调查分析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形势,总结分析了水利项目投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分摊和资金筹措方式研究的进展。 2.对投资分摊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评价了目前国内常用的五种投资分摊方法的表达式、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等,指出使用这些方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具体讨论了对策论多人合作理论的发展历史、应用范围,并应用该理论建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分摊模型,分析了该数学模型的适用条件,并且研究了比较好的几种求解方法:shapley值法、最小核心法、二次规划法。 4.在探讨公益性和经营性水利项目界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综合利用水利项目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工程分别进行资金筹措的想法,进而研究其具体的资金筹措渠道、资金筹措方式。 5.应用五种不同的投资分摊方法对S水利枢纽进行投资分摊实例研究,最后推荐采用对策论多人合作理论shapley值法计算结果。 最后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王秀娟[10](2006)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引黄供水工程规划》文中研究指明水是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和关键性因素,水资源是可循环再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河口区既属于资源性缺水区,也属于工程性缺水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科学合理的供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和前提。 论文紧密结合河口区水资源状况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供需平衡分析、规模论证、跨区域调水为主要技术手段,计算了各个时期不同保证率的水资源短缺量及调蓄工程规模,对河口区引黄供水工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详细调查河口区社会、自然地理概况及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分析了供水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引黄供水工程规划的必要性。 2.以河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根据优先节水挖潜,合理利用现有供水工程,多种水源优化配置、科学调度的原则,对河口区分区进行了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库调蓄规模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调蓄工程的跨月调节情况下,河口区不同水平年的供水量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只有西部供水区3~5月尚有不同程度的缺水,应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 3.在分析引黄供水工程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论证引黄供水工程的建设方案,拟新建“东水西送”工程以满足西部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并对取水口、输水(沙)渠、引(输)水渠、蓄水工程提出具体的规划指标。河口区引黄供水工程的实施,可较好地改善河口区中西部地区的缺水状况,对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4.在分析河口区干旱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经常性抗旱措施以及特殊干旱期应急措施,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减少干旱期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21世纪我国水利面临的十大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我国水利面临的十大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视阈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课题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
    2.1 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历史上国家学说的批判与借鉴
        2.1.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国家学说
        2.1.2 启蒙学者的国家学说
        2.1.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国家学说
    2.2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思想的形成过程
        2.2.1 探索启蒙阶段(1841 年——1842年9 月)
        2.2.2 初步形成阶段(1842年10 月——1843年5 月)
        2.2.3 逐步成熟阶段(1843年6 月——1846 年底)
        2.2.4 深化发展阶段(1848 年——1884 年)
    2.3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关于国家的起源与性质
        2.3.1 国家的起源
        2.3.2 国家的性质
    2.4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关于国家的职能
        2.4.1 经济职能
        2.4.2 政治职能
        2.4.3 文化职能
        2.4.4 社会职能
        2.4.5 生态职能
3 国家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概述
    3.1 国家治理
        3.1.1 国家治理的内涵
        3.1.2 国家治理的本质
    3.2 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3.2.1 国家治理体系的含义
        3.2.2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含义
        3.2.3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3.3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3.3.1 是坚持三大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力保障
        3.3.2 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的根本保证
        3.3.3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文化制度的必由之路
        3.3.4 是坚持根本社会治理制度的动态体现
        3.3.5 是坚持重要生态文明制度的基本方略
4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4.1 党面临的执政危险及执政考验
        4.1.1 党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面临的执政危险
        4.1.2 党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面临的执政考验
    4.2 社会主义经济方面面临的挑战
        4.2.1 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挑战
        4.2.2 按劳分配制度面临的挑战
        4.2.3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4.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的挑战
        4.3.2 经济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带来的挑战
        4.3.3 社会思潮多元化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带来的挑战
    4.4 社会治理能力方式面临的挑战
        4.4.1 社会治理中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4.4.2 教育体制改革不彻底带来的挑战
        4.4.3 就业能力不足带来的挑战
    4.5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4.5.1 城市环境压力增大带来的挑战
        4.5.2 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带来的挑战
5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
    5.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5.1.1 坚持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
        5.1.2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5.2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5.2.1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2.2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2.3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5.3 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举措
        5.3.1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3.2 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5.3.3 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5.4 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5.4.1 加强社会事业改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5.4.2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5.5 坚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5.5.1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
        5.5.2 坚持和完善严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层治理中微型社工机构的类型与行动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社工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
        1.2.2 社会工作组织的研究现状
        1.2.3 行动策略的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主题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的目的与主题
    1.4 理论基础
        1.4.1 法团主义理论
        1.4.2 资源依赖理论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2 微型社工机构的类型及其运行模式
    2.1 分类框架:微型社工机构的分类标准
        2.1.1 专业性维度
        2.1.2 组织环境维度
    2.2 微型社工机构理想类型划分
        2.2.1 依附代理型社工组织
        2.2.2 嵌入自主型社工组织
        2.2.3 空壳型社工组织
        2.2.4 专业自主型社工组织
3 规制与发展:微型社工机构的行动策略
    3.1 微型社工机构行动策略的分析基础
    3.2 依附代理型社工机构的行动策略
    3.3 嵌入自主型社工机构的行动策略
        3.3.1 嵌入自主型社工机构的结构制约因素
        3.3.2 竞标阶段行动策略——积极依附
        3.3.3 服务提供阶段行动策略——模糊身份
        3.3.4 结项阶段行动策略——撇清关系
    3.4 专业自主型社工机构的行动策略
        3.4.1 专业自主型社工机构的机构制约因素
        3.4.2 竞标阶段的行动策略——实力争夺
        3.4.3 服务提供阶段的行动策略——反向同化
        3.4.4 结项阶段的行动策略——拉近关系
    3.5 策略动因——边界模糊
4 微型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基于资源——权力的视角
    4.1 微型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
        4.1.1 依附代理型社工机构——嵌入式发展或走向空壳
        4.1.2 嵌入自主型社工机构——谋求专业自主化道路
        4.1.3 专业自主型社工机构——积极融入市场
    4.2 发展路径选择的动因
        4.2.1 资源——权力视角
        4.2.2 微型社工机构发展路径的解释
5 微型社工机构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5.1 微型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
    5.2 微型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不足
6 结论与讨论
    6.1 本文的结论
    6.2 讨论:基层治理主体的权力与边界
    6.3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速铁路与“走出去”发展相关理论阐释
    2.1 高速铁路的定义与特征
        2.1.1 高速铁路的定义
        2.1.2 高速铁路的特征
    2.2 “走出去”发展的内涵
    2.3 高速铁路与“走出去”发展的相互关系
        2.3.1 高铁是“走出去”发展的拳头产品
        2.3.2 “走出去”发展助力高铁升级换代
    2.4 高速铁路“走出去”发展的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交通发展的论述
        2.4.2 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互动理论
第三章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3.1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提出与规划
    3.2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3.3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
        3.3.1 国内高铁发展概况
        3.3.2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
    3.4 中国高铁“出海”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中国高铁“走出去”持续发展的合理选择
    4.1 政府层面的战略选择
        4.1.1 大力拓展国家“高铁外交”
        4.1.2 夯实高铁“出海”顶层设计
        4.1.3 精准优化高铁投融资路径
        4.1.4 扎实培育高铁“出海”所需人才
        4.1.5 积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4.2 高铁企业的主动作为
        4.2.1 加强高铁核心技术创新
        4.2.2 推进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国际化
        4.2.3 深化高铁“出海”知识产权保护
        4.2.4 塑造中国高铁品牌形象
        4.2.5 灵活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
        4.2.6 强化高铁出海风险管控
        4.2.7 开展高铁企业公共外交
    4.3 外宣传媒的有效助推
        4.3.1 增大境外公关和媒体传播力
        4.3.2 转变高铁对外宣传思维方式
        4.3.3 调整高铁外宣的策略和技巧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建国以来党领导水利建设的政策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的水利建设政策与实践
    1.1 水利建设的恢复
    1.2 水利建设的初步发展
    1.3 水利建设的曲折发展
    1.4 几点评析
        1.4.1 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1.4.2 水利供求差距逐步缩小
        1.4.3 大规模水利建设利大于弊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的水利建设政策与实践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水利1号文件出台前的水利建设政策与实践
        2.1.1 转轨变型,全面服务
        2.1.2 灾害频繁,投入增加
        2.1.3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2.1.4 几点评析
    2.2 水利发展新阶段的水利建设政策与实践
        2.2.1 水利一号文件关于水利发展的政策
        2.2.2 全面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3 2020年水利发展的统筹规划
        2.3.1 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
        2.3.2 2020年水利工作的前景展望
第三章 我国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3.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3.1.1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3.1.2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3.1.3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3.1.4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3.2 完善防洪体系,避免洪涝灾害
        3.2.1 保障重点防洪工程建设,构建坚实防洪体系
        3.2.2 绿化荒山,从源头上治理水土流失
    3.3 强化水生态文明理念,促进水文化建设
        3.3.1 构建全民共建水生态文明的理念
        3.3.2 加强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等非工程措施的建设
        3.3.3 创新水文化建设
    3.4 优化水资源配置系统
    3.5 创新适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体制
        3.5.1 破解制约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
        3.5.2 健全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
        3.5.3 完善适应水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综合评价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思考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思考
第二章 农村公共危机的基本态势
    2.1 农村与农村公共危机
        2.1.1 农村
        2.1.2 农村公共危机
    2.2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危机的基本态势
        2.2.1 国际背景
        2.2.2 国内环境
        2.2.3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危机的基本态势
第三章 农村公共危机的诱因分析
    3.1 基于风险、脆弱性与危机关系的分析框架
        3.1.1 危机与风险的关系
        3.1.2 危机与脆弱性的关系
        3.1.3 基于风险、脆弱性与危机关系的分析框架
    3.2 农村社会风险的成因分析
        3.2.1 社会风险形成的理论阐释
        3.2.2 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与风险
        3.2.3 农村政治结构变革与风险
        3.2.4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风险
        3.2.5 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风险
    3.3 农村社会的脆弱性分析
        3.3.1 脆弱性的分析模型
        3.3.2 农业是弱质产业
        3.3.3 农民的贫困化
        3.3.4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第四章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基础
    4.1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基础
        4.1.1 治理理论
        4.1.2 乡村治理理论.
        4.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4.2 农村公共危机的网络化治理
        4.2.1 应急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治理
        4.2.2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
        4.2.3 农村公共危机的网络化治理
第五章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
    5.1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化主体体系
        5.1.1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
        5.1.2 农村公共治理主体体系的构成
    5.2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存在的问题
        5.2.1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效能的分析框架
        5.2.2 县级政府执政偏颇
        5.2.3 乡镇政府“悬浮”
        5.2.4 村社组织消极被动
        5.2.5 农民主体地位缺失
    5.3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的路径
        5.3.1 民主简县
        5.3.2 乡派精乡
        5.3.3 赋权强村
        5.3.4 保障农民权利
第六章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的优化
    6.1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的演变
        6.1.1 建国初期的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
        6.1.2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
        6.1.3 改革开放时代的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
    6.2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的现状及评价
        6.2.1 现行的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
        6.2.2 现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的优势
        6.2.3 现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6.3 完善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制的思路
        6.3.1 双重整合的总体思路
        6.3.2 政府权力的刚性整合
        6.3.3 社会资本的柔性整合
第七章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完善
    7.1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机制体系
        7.1.1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分析模型
        7.1.2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机制体系
    7.2 农村公共危机预防与准备机制的改进
        7.2.1 农村公共危机预防与准备机制的内容
        7.2.2 农村公共危机预防与准备机制的欠缺
        7.2.3 农村公共危机预防与准备机制的改进
    7.3 农村公共危机预警与应急机制的改善
        7.3.1 农村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改善
        7.3.2 农村公共危机应急处置机制的改善
    7.4 农村灾区的战略性重建
        7.4.1 问题的提出
        7.4.2 战略性重建的涵义与要求
        7.4.3 农村灾后的战略性重建的过程与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包容性意义解读——从意识形态到国家战略
        1.1.2 包容性规划背景——从单一走向多元
        1.1.3 包容性规划支持——数字规划方法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方法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总体思路
        1.4.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自下而上"包容性规划
        2.1.1 规划理论发展历程
        2.1.2 包容性规划的产生与实践
    2.2 可持续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综述
        2.2.1 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2.2.2 区域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2.3 可参与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综述
        2.3.1 公众参与的历史溯源
        2.3.2 境外规划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
        2.3.3 国外规划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
        2.3.4 综合评述
    2.4 可操作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综述
        2.4.1 规划可操作性问题的提出
        2.4.2 规划可操作性提高的前提及措施
        2.4.3 各层次规划的可操作性
        2.4.4 综合评述
3. 多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模式构建
    3.1 当代中国呼唤包容性规划理论
        3.1.1 当代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法学解释
        3.1.2 城市与区域规划是矛盾冲突的焦点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3.1.3 传统的城市与区域规划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范式转换
    3.2 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内涵、核心准则与目标
        3.2.1 包容性规划内涵
        3.2.2 核心准则:公平、正义
        3.2.3 总体目标
    3.3 多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的规划重点
        3.3.1 多尺度包容性规划研究对象差异性分析
        3.3.2 多尺度现行规划体系规划重点
        3.3.3 宏观尺度包容性规划保障发展权——人与自然
        3.3.4 中观尺度包容性规划保障享有权——人与城市
        3.3.5 微观尺度包容性规划保障话语权——人与人
    3.4 基于发展权的宏观尺度规划包容的理论模式
        3.4.1 发展权概念
        3.4.2 发展权演绎
        3.4.3 基于包容性的发展权实现
    3.5 基于享有权的中观尺度规划包容的理论模式
        3.5.1 相关概念解析
        3.5.2 公共基础设施享有阶段划分
        3.5.3 公共基础设施设施享有权保障层次划分
        3.5.4 包容性规划视角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规划的具体内涵
        3.5.5 分析模型
    3.6 基于话语权的微观尺度规划包容的理论模式
        3.6.1 相关概念解析
        3.6.2 理论模型构建
4. 宏观流域尺度区域发展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
    4.1 淮河流域现状特征分析
        4.1.1 自然及资源概况
        4.1.2 环境及生态现状
        4.1.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4.1.4 战略选择
    4.2 淮河中上游社会经济与水质分层关系模型研究
        4.2.1 研究背景意义
        4.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4.2.3 淮河分层关系模型的应用
        4.2.4 结果与讨论
    4.3 主体功能区与水环境约束下的流域发展权配置模型研究
        4.3.1 发展权配置理论模型构建
        4.3.2 淮河流域约束因素选取
        4.3.3 主体功能区划
        4.3.4 水资源水环境约束区划
        4.3.5 流域发展权配置
    4.4 淮河流域管理模式构建
        4.4.1 我国条块分割的部门关系
        4.4.2 流域现行管理分析
        4.4.3 国外流域管理模式比较借鉴
        4.4.4 改进和完善流域管理体制
    4.5 流域发展权保障措施
        4.5.1 水权交易与管理
        4.5.2 排污权交易模式
        4.5.3 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中观城市尺度公共基础设施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
    5.1 包容性视角下的南京市消防站布局研究
        5.1.1 背景与研究综述
        5.1.2 城市消防站点布局模型研究
        5.1.3 应用实例
        5.1.4 小结
    5.2 包容性视角下的南京市公共绿地布局研究
        5.2.1 研究背景
        5.2.2 绿地系统空间布局分析模型研究
        5.2.3 实证研究
        5.2.4 小结
6. 微观街区尺度城市更新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
    6.1 研究背景
        6.1.1 引言
        6.1.2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现状
    6.2 实证区概况
        6.2.1 长汀古城保护概况
        6.2.2 实证范围及其保护压力来源分析
    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6.4 整体性分析
        6.4.1 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6.4.2 现状整体物质空间分析
        6.4.3 街区居民整体意愿调查
        6.4.4 街区规划整体分析成果
    6.5 局部个案分析
        6.5.1 类型划分与个案提取
        6.5.2 宗祠家庙整治——李氏家庙
        6.5.3 传统民居改造——林家大院
        6.5.4 传统民居改造——王家大院
        6.5.5 传统民居改造——曾行三大院
        6.5.6 其他个案简要分析
    6.6 听证反馈机制构建
        6.6.1 现行城市规划听证制度的分析
        6.6.2 基于公众参与的福建长汀店头街改造更新规划听证机制
        6.6.3 整体规划编制听证
        6.6.4 个案成果听证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包容性规划理论框架与模式研究相关结论
        7.1.2 淮河流域区域发展权保障研究相关结论
        7.1.3 南京主城区设施享有权保障研究相关结论
        7.1.4 福建长汀店头街公众话语权保障研究相关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8. 附录
9.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8)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流失概述
2 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
3 水土流失的类型
    3.1 水力侵蚀
    3.2 重力侵蚀
    3.3 风力侵蚀
4 水土流失的原因
5 水土流失危害
    5.1 破坏土壤肥力
    5.2 泥沙淤积, 加剧洪涝灾害
    5.3 恶化生态环境
    5.4 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5.5 严重影响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6 水土流失的防治
    6.1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6.2 加强林草植被建设
    6.3 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6.4 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6.5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
    6.6 加大执法的力度
    6.7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6.8 增强各级各地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9)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分摊及资金筹措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我国水利水电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形势
    1.2 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投资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常用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分摊方法评价
    2.1 投资费用分摊原则
    2.2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划分
    2.3 水利枢纽投资费用分摊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对策论在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分摊中的应用
    3.1 对策论简介
    3.2 对策论的有关概念
    3.3 多人合作对策模型的建立
    3.4 合作对策模型的求解
    3.5 小结
第四章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资金筹措方式研究
    4.1 资金筹措概述
    4.2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资产界定
    4.3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资金筹措
    4.4 小结
第五章 实例研究
    5.1 S水利枢纽工程背景及开发任务
    5.2 S水利枢纽的投资构成及参与投资分摊部门确定
    5.3 枢纽投资划分
    5.4 S水利枢纽的投资分摊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引黄供水工程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河口区基本情况
    2.1 社会、自然地理概况
    2.2 水利工程现状
    2.3 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分析
    2.4 现状引、供、用水分析
    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调蓄规模论证
    3.1 需水量预测
    3.2 可供水量预测
    3.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4 水库调蓄规模论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水工程规划
    4.1 工程规划总体构想
    4.2 工程总体布局
    4.3 工程建设方案及规模
    4.4 取水口工程规划
    4.5 输水(沙)渠工程规划
    4.6 引(输)水渠工程规划
    4.7 蓄水工程规划
    4.8 环境影响评价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干旱期抗旱措施
    5.1 河口区干旱情况
    5.2 经常性抗旱措施
    5.3 特殊干旱期应急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1: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地理位置图
附图2: 河口区引黄供水工程规划示意图

四、21世纪我国水利面临的十大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视阈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D]. 荣文凯.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基层治理中微型社工机构的类型与行动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社工机构为例[D]. 邓莉萍.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研究[D]. 乔晓歌. 华东交通大学, 2017(10)
  • [5]建国以来党领导水利建设的政策与实践[D]. 石茵.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8)
  • [6]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研究[D]. 夏支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7]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张翔. 南京大学, 2011(07)
  • [8]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 秦天枝. 生态经济, 2009(10)
  • [9]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分摊及资金筹措方式研究[D]. 高玉琴. 河海大学, 2006(08)
  • [10]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引黄供水工程规划[D]. 王秀娟. 河海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21世纪我国水利面临的十大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