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陶艺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新雨[1](2021)在《中国当代陶艺中的中国式观念性表达》文中认为
沈欣辉[2](2021)在《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扬州某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舶来品运用于中国教育且在教学实践中水涨船高。陶艺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逐渐受到国人重视与喜爱并走进我国中小学美术课堂,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陶艺进入课堂的途径之一。然而,我国陶艺校本课程开发集中于一些陶艺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和经济条件优越的一线城市,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以教授传统陶艺知识与技能为主缺乏地方特色。本文尝试通过行动研究法从调查、设计、实施、反思四个步骤,以扬州某中学为载体,开展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立足校本课程开发、陶艺教育相关文献研究,在文献基础上厘清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界定。阐述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对陶艺课程发展、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文化传承具有不同意义。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调查,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资源及扬州某中学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析扬州某中学的校本课程、陶艺教学现状的问题并联系前文研究综述,总结该校与我国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学校自身个性问题。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方案,依托“泰勒原理”作为课程开发理论依据,从课程目标、内容、教材框架、评价体系四个阶段进行设计。紧密围绕泰勒的四个问题,根据“泰勒原理”的目标筛选框架确定目标,根据泰勒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选择课程开发内容,以顺序性为线索组织经验确定教材体例,根据对目标的反应方式确定评价体系。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实施,以社团课程、国家美术课程为主要载体制定实施体系,并列举具体案例加以说明。社团课程教学案例以教授学生传统陶艺知识与技能为主,巩固学生对陶艺技法的掌握。国家美术课程教学案例,将陶艺与教材内容的被动联系转换为主动开展陶艺实践,并在图案欣赏和部分陶艺实践环节中融入扬州地方剪纸文化。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效果评价与问题反思,在国家美术课程教学案例成果基础上,分析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在育人方面的突出成效。在陶艺校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预设之外的问题,对问题展开讨论与反思。如丰富实施体系、多渠道培养陶艺师资、灵活化选修社团课程、占领网络平台拓宽校内外交流渠道等。
王转转[3](2020)在《新疆手工艺类高中美术研学课程的设计研究 ——以土陶技艺为例》文中提出研学课程对教育事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既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能深刻体现各学科育人育德的价值。新疆传统手工艺是新疆民族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手工艺人更是行走的活资源。因此,笔者以国家政策为依托,研学为落脚点,提炼出极具新疆地域特色的手工艺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技”与“道”相融合,设计出特色鲜明的手工艺类高中美术研学课程。本论文在生活教育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从美术研学课程的开展潜力、支持要素、教学要素以及实践案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重点探究美术研学课程的教学要素,并加以实践进行综合分析,证明在新疆开展研学课程的优势与重要意义。首先,通过解读研学政策方针,查阅文献资料,明确研学课程的支持要素和理论意义,分析手工艺类高中美术研学课程开展的可行性与意义。其次,通过调查数据结果,了解新疆研学课程开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为后续美术研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手工艺类美术研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展开设计研究,建立科学严谨的手工艺类美术研学课程教学框架。最后,整合与利用手工艺中所涵盖的各类资源,结合新疆地域环境、师资力量与学生实际水平进行综合考量,设计土陶研学课程,并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学生通过校外体验,以自然社会为课堂,在探究发现、组织策划、沟通协作的过程中完成从知识、能力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达到美术学科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落实“从生活走向课程,从课程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丰富新疆美术研学课程的主题选择和内容层次,弥补新疆手工艺资源难以真正进入美术课堂的问题,改善美术学科侧重于“知”而忽略了“行”的传统教育观念。通过研学课程的实施探索新疆美术研学课程开展的最优方式,实现美术课程以美育德的价值。使教师向卓越教师迈进,使学生在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升综合素质,也有利于非遗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
李家耀[4](2020)在《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现代陶艺随着20世纪的现代艺术运动而出现,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种西方艺术思潮传入我国,通过近40年的发展愈发活跃起来,但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盲目的追寻西方现代艺术形式终归会丧失自我民族的特性与文化意义,为了与传统陶艺相背离而与之脱节。同时对于现代陶艺的一些基本问题与理解,仍然语焉不详。本研究基于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作为切入点,梳理现代陶艺相关概述,分析地域文化的合理运用手段及方法,即传统文化题材的新演绎、传统陶瓷技艺的新展现和地域民族文化符号的新利用,总结为造型装饰、材料工艺与艺术审美的运用方法。并举例分析了现代陶艺作品的表现形式,总结发展规律与趋势,提出作品意象的表达、“意境”的呈现与写意精神的融入,以达到通过现代陶艺作品来展示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最后以实际创作作品进行尝试,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式的应用研究,希望为中国现代陶艺的本土化提供发展思路。
兰雅淇[5](2020)在《中国波普陶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波普陶艺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现象,它是把文化实践和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以流行大众文化中图像和符号以及形象作为表现方式的陶瓷艺术。波普陶艺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环境和时代因素,它在中国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本文探讨的是中国波普陶艺发展历程及其背后所包含的历史、群体和整个文化的关系,它的发展是对中国社会直观的镜像映射。全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等,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以中国波普陶艺的发展历程为叙述主题,探讨了影响其发展的时代因素,以及陶艺家、陶艺作品和公众构成的生态机制;第三章从题材、形态以及装饰方面讨论了中国波普陶艺的视觉呈现,以陶艺的独特视角为展开点,详细论述了中国波普陶艺的表现形式;第四章从中国当代陶艺的视角再次审视波普陶艺的出现因素,并对波普陶艺在创作中的应用进行反思,以及探索未来波普陶艺发展的可能性;第五章为中国波普陶艺的发展历程及其视觉呈现的研究结论。论文将波普陶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深度挖掘发展背后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因素,从题材、形态、装饰探讨了中国波普陶艺独特的视觉呈现。
孙翠云[6](2020)在《声如磬 ——陶瓷审美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冲击,人们的审美日趋多元化,开始了对陶瓷声音审美表达的关注、释放及挖掘。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面就有用“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好比喻来形容传统陶瓷的特质。在主观方面,陶瓷以其独特的“声音”贯穿整个陶瓷发展史,已然成为人们精神上的陪伴。从客观来讲,“声如磬”的本质是技术审美的指向,陶艺之所以能延续千年很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技术。因此,人类不断地突破思想技术的桎梏,从而挖掘陶瓷“声如磬”的本质,这与陶瓷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整理和归纳实例来阐述自我的观点,主要将整篇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对声音及陶瓷审美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和界定,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其次,阐述陶瓷材料及空间语言等对陶瓷声音生成的影响;文章围绕陶瓷收缩及皲裂、残缺和破碎及听声识器等来分析陶瓷倾诉性的审美表达;最后通过分析科技对陶瓷之声的拓展,表达未来陶瓷的无限可能。
刘源峰[7](2020)在《《自然之力》系列作品的意象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和渗透,现代陶艺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地域特有文化和审美观的影响,现代也并不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而应在传统的基础上去谋求发展。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形式、意象、精神三者密不可分,意象与写意理念是我国乃至东方美学的核心与精髓,它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写意的手法在中国画中被广泛运用,但艺术创作与审美并不拘泥于中国画这一种形式,我们依然可以将写意和意象理念与现代陶艺创作相结合,在陶艺创作中,在陶瓷材料语言与工艺技法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将现代艺术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相结合,主动扎根民族文化,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留给我们的养分,不仅赋予艺术作品以时代的风貌,也要深入挖掘艺术精神和思想内涵。继承传统写意精神和意象理念,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和发掘,也有助于本土陶艺家创作出基于自身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作品。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意象和写意理念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通过《自然之力》系列作品诠释个人创作理念,探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
秦嘉域[8](2020)在《智性与根性的审视 ——当代陶艺教育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理性分析的视角剖析了基于艺术的智性力量和文化根性美学的当代陶瓷教育科学发展的可行性方法论。研究当代陶艺教育方法论的目的是寻求一种能够运用哲学的眼光,感悟世界、探寻事理、追求本质的明晰的教育理念。进而探讨当代陶艺教育应当赋予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理”入道,即注重艺术修养的打磨和厘清文化根源作为个体艺术表达的思想源头,从而使得陶瓷艺术在当代的艺术语境下能够更加充分地显示出其文化根性美学的深厚底蕴和智性的艺术力量。本文贯穿于两条理性研究脉络,一方面,中国传统陶艺中民俗是基因,传统是根,哲理是魂。具备力量与认同感的艺术永远源于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和根基,民族化的艺术在国际交流与传达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并由此表明民族文化身份。面对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中国当代陶艺教育从理论上对传统进行冷静的反思与甄别,找出历史积淀与当代精神的文化交融点。另一方面,当代陶瓷艺术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产物。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生活的进步以及现代人审美品味和精神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在历史契机下,当代陶艺无限的创造力,变幻莫测的视觉美感与感人的艺术魅力展示出陶瓷自身的时代优选性。综上提出当代陶艺教育在美育人才培养中是智慧开启的金钥匙。陶艺的创造性和艺术的智性力量其核心和支点并不是工艺手段,而是作品表达出来的观念的价值。因此,中国的当代陶艺教育亟需明确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下形成能够培养出文化自觉、自省并具有艺术修养的富于创造力的拔尖艺术人才的科学教育实践方法,教学方法导入的平衡点即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模式和蕴育智慧的教学方法。
刘秋芳[9](2020)在《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研究 ——以神话故事《山海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陶艺,作为一种土与火于一体的艺术,自古以来就令人神往。陶器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资源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陶艺课程也因此在中小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陶艺课程有其独特的魅力,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同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中陶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将神话故事融入陶艺课程,进行跨学科教学研究,即以神话故事《山海经》为例,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展开了研究。全文除导论以外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对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教学观察等方法对我国高中陶艺教学己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和阐述。陶艺课程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条件也大为改善,但枯燥的技法训练、缺少跨学科学习以及创意思维的培养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陶艺课程的教育功能。第三部分从多元智能理论、做中学、跨学科学习理论等三个方面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理论支撑进行了阐述,从减少枯燥的技法练习、激发学生陶艺创作欲望、促进多元发展的跨学科探究学习等方面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教学观察和实践研究等方法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可行性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和论述。高中语文课文中相关神话故事和丰富的神话形象为陶艺课程提供了创作源泉,为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五部分以神话故事《山海经》为例,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对《山海经》陶艺创作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了论述。第六部分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进行了反思和展望。以神话故事形象的创造为陶艺课程的学习内容,把枯燥的技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设计与创作之中,可以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学生的多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
杨小婧[10](2019)在《十届(1998-2016)《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管窥》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是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主导的中国最为重要的陶艺学术展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自1998年至2016年间的十届双年展,从首届双年展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文化现象入手,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方法,了解双年展的缘起;并以双年展在此20年间具有延续性思想性、学术性,作为梳理的线索及脉络对展览的主体:参展艺术家个案及参展作品进行分析,通过查阅历届双年展图册资料及对个别艺术家的访谈,从作品和艺术家方面了解分析十届双年展及当代陶艺的变化趋势;最后通过对策展人的访谈、资料搜集等方法,总结双年展对学院陶艺教学、对社会、对当代陶艺创作的影响及其对陶艺学术研究的推动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现代陶艺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陶艺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扬州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界定及意义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
第二章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文件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资源 |
第三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现状 |
第四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分析 |
第三章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方案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依据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目标 |
第三节 陶艺校本课程内容 |
第四节 陶艺校本课程教材框架 |
第五节 陶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
第四章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实施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体系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案例 |
第五章 行动研究效果评价与问题反思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效果评价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疆手工艺类高中美术研学课程的设计研究 ——以土陶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地方美术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
(三)综述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学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 |
六、理论基础 |
(一)生活教育理论 |
(二)体验学习理论 |
第一章 新疆手工艺类研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 |
一、新疆手工艺类美术研学课程开发的潜力 |
(一)手工艺类研学课程开发的潜力 |
(二)土陶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二、新疆手工艺类土陶研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 |
(一)调查情况描述 |
(二)调查结果 |
第二章 新疆手工艺类高中美术研学课程设计的支持要素研究 |
一、政策要素 |
二、产业要素 |
三、管理要素 |
四、设施环境要素 |
(一)文化环境 |
(二)硬件设施 |
五、教师要素 |
第三章 新疆手工艺类高中美术研学课程的教学要素及设计研究 |
一、课程框架设计 |
二、教学目标及设计 |
(一)教学主题 |
(二)教学目标制定依据 |
(三)土陶研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
三、教学内容及设计 |
(一)教学内容设计依据 |
(二)土陶研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
四、教学方法及设计 |
(一)感知教学法 |
(二)任务驱动法 |
五、教学评价及设计 |
(一)教学评价原则 |
(二)教学评价设计依据 |
(三)土陶研学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
第四章 土陶研学课程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
一、土陶研学课程设计的原则及应注意问题 |
(一)课程设计的原则 |
(二)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二、示例 |
(一)先导课程 |
(二)外地研学课程 |
(三)研后课程 |
(四)实施成效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局限性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学课程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土陶研学课程任务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现代陶艺研究现状 |
(二)国外现代陶艺研究现状 |
(三)地域文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现代陶艺与地域文化概念论述 |
一、现代陶艺概念与起源 |
二、中国现代陶艺发展与思考 |
三、现代陶艺的材料与技法 |
(一)泥料与“泥性” |
(二)釉料与“偶然” |
(三)综合材料的拓展 |
(四)现代陶艺工艺技法 |
四、地域文化概述 |
(一)地域文化的构成与特征 |
(二)地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策略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趋势 |
(一)多元化表现 |
(二)意象表达与“意境”呈现 |
(三)写意精神的融入与表现 |
(四)传承与发展契机 |
二、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作品中的运用形式 |
(一)传统文化题材的新演绎 |
(二)传统陶瓷技艺的新展现 |
(三)地域民族文化符号的新利用 |
(四)运用方法总结 |
三、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应用的作用与意义 |
(一)地域文化展示 |
(二)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自信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
一、甘肃地域文化提取 |
二、彩陶文化与作品《起源》 |
三、黄河文化与作品《潺流》 |
四、兰州百合与作品《玉骨》 |
五、作品总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艺术硕士毕业设计 |
(5)中国波普陶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波普艺术 |
1.2.2 关于波普陶艺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本论文相关的概念界定 |
1.4.1 当代陶艺的概念 |
1.4.2 波普陶艺的界定 |
1.5 小结 |
2 中国波普陶艺的发展历程 |
2.1 波普陶艺在中国的发展概观 |
2.1.1 九十年代的波普陶艺(1990-1999) |
2.1.2 新世纪初期的波普陶艺(2000-2009) |
2.1.3 近十年以来的波普陶艺(2010-2019) |
2.2 影响中国波普陶艺发展的时代因素 |
2.2.1 急速转型的中国社会 |
2.2.2 全球语境中的民族身份 |
2.2.3 渗透现实生活的大众文化 |
2.3 构成中国波普陶艺的生态机制 |
2.3.1 消费社会中陶艺家创作的个人经验 |
2.3.2 读图时代下陶艺作品的视觉再现 |
2.3.3 流行文化里公众的生存观照 |
2.4 小结 |
3 中国波普陶艺的视觉呈现 |
3.1 波普陶艺的题材选择 |
3.1.1 重构政治符号 |
3.1.2 描摹商业社会 |
3.1.3 阐释日常生活 |
3.2 波普陶艺的形态塑造 |
3.2.1 仿造现成品 |
3.2.2 综合材料装置 |
3.3 波普陶艺的装饰语言 |
3.3.1 传统古典纹样 |
3.3.2 大众流行图像 |
3.3.3 多样金属釉色 |
3.4 小结 |
4 关于中国波普陶艺的辩证思考 |
4.1 中国波普陶艺的再审视 |
4.2 中国波普陶艺创作的应用反思 |
4.3 探索未来中国波普陶艺的发展 |
4.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声如磬 ——陶瓷审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2 国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的概述与界定 |
2.1 “声”、“音” |
2.2 陶艺审美 |
3 陶瓷声音的生成 |
3.1 泥土无言之声的挖掘 |
3.2 空间之音的生成 |
3.2.1 陶瓷成型手段对空间声音生成的影响 |
3.2.2 釉色的生成对空间声音生成的影响 |
3.2.3 烧成温度对空间声音生成的影响 |
4 陶瓷声音审美表达研究 |
4.1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声之美 |
4.1.1 火焰之声 |
4.1.2 身体与泥土的接触之声 |
4.2 陶瓷的“收缩”、“皲裂”之声 |
4.2.1 “收缩”之声 |
4.2.2 “皲裂”之声 |
4.3 “残缺”、“破碎”之声的审美表达 |
4.3.1 “残缺”之声 |
4.3.2 “破碎”之声 |
4.4 听声识器 |
4.4.1 完美之声 |
4.4.2 不规则之声 |
5 科技对陶瓷之声的拓展 |
5.1 温度极限的挑战 |
5.2 机器与泥土的亲密接触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自然之力》系列作品的意象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课题的来源及选题依据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写意与意象探析 |
(一)写意的内涵 |
(二)儒道释对于写意的影响 |
(三)中国传统意象与“形神”观点 |
三、“自然之力”系列作品与写意精神 |
(一)《自然之力》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 |
1.灵感来源 |
2.心象物象的转化 |
(二)“写意精神”影响下的形式处理 |
1.材料的写意性表达 |
2.造型的写意性表达 |
3.肌理的写意性表达 |
4.陶艺创作的烧成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智性与根性的审视 ——当代陶艺教育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开展陶瓷艺术教育的理论意义 |
1.3.2 开展陶瓷艺术教育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2 艺术的智性力量 |
2.1 智性的定义 |
2.2 感性、理性与智性的辩证关系 |
2.2.1 “感性”、“理性”的定义 |
2.2.2 “感性”、“理性”、“智性”的辩证关系 |
2.3 艺术的智性力量 |
2.4 艺术智性力量在当代陶艺教育中的时代需求 |
3 陶瓷文化的根性美学探究 |
3.1 根性定义及中国陶瓷文化溯源 |
3.2 中国近现代陶瓷美学与美育教育的启蒙研究 |
3.3 中国现当代陶艺美学特征分析 |
3.4 中国现当代陶艺创作中的根性美学回归 |
3.5 中国陶瓷艺术创作观的当代性转向 |
4 当代陶艺教育方法论研究 |
4.1 当代陶艺教育中智性与根性的导入 |
4.1.1 陶瓷艺术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 |
4.1.2 陶瓷艺术奠定审美思想的基础 |
4.1.3 陶瓷艺术作为历史的见证 |
4.1.4 传统书画艺术的根性之美在陶瓷中的介入 |
4.2 探索陶艺开启智慧的方式 |
4.2.1 自由的材料造型语言 |
4.2.2 严谨的微观材料语言 |
4.2.3 丰富的色彩装饰语言 |
5 智性与根性对当代陶艺教育发展的启示 |
5.1 当代陶艺教育模式现状分析 |
5.2 立足智性与根性对当代陶艺教育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图片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研究 ——以神话故事《山海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创新 |
一、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 |
(一) 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 |
1. 国外现代陶艺发展历程 |
2. 国内现代陶艺发展历程 |
(二) 现代陶艺的艺术特征 |
1. 凸显视觉语言的运用 |
2. 功能不受实用的限制 |
3. 重视艺术家主观表达 |
4. 追求形式的艺术意味 |
二、高中陶艺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
(一) 高中陶艺教学已有的优势 |
1.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
2. 重视陶艺特色课堂的开展 |
3. 陶艺教学的条件不断改善 |
4. 陶艺学习深受学生的喜爱 |
(二) 高中陶艺教学存在的不足 |
1. 技法学习中枯燥练习较多 |
2. 创作实践中模仿多于创造 |
3. 上课时间缺少必要的连续性 |
4. 缺乏跨学科探究学习与创新 |
三、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理论支撑与意义 |
(一) 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理论支撑 |
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2.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3. 跨学科学习理论 |
(二) 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意义 |
1. 神话主题陶艺创作可减少枯燥的技法练习 |
2. 有趣的神话故事能激发学生陶艺创作欲望 |
3. 神话主题陶艺创作实现了跨学科探究学习 |
4. 神话主题陶艺创作能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
四、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可行性与策略 |
(一) 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
1. 语文课文中相关神话故事的熏陶 |
2. 神话故事形象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
3. 陶艺材料有利于实现创意的表达 |
4. 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
5.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成长需求 |
(二) 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策略 |
1. 阅读和理解神话故事以及其中的形象 |
2. 选择个人喜爱的一个或一组神话形象 |
3. 搜集和鉴赏美术作品中的相关的形象 |
4. 运用想象对神话形象进行意象构思 |
5. 以陶艺创作实现神话形象的再创造 |
五、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的教学实践 |
(一) 《山海经》陶艺创作教学过程 |
1. 《山海经》陶艺创作形象的选择 |
2. 《山海经》神话故事形象欣赏 |
3. 《山海经》陶艺创作步骤 |
(二) 《山海经》陶艺创作的作品成果展示 |
1. 学生作品自我解读 |
2. 学生作品综合评价 |
六、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反思与展望 |
(一) 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反思 |
1. 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理解 |
2. 重视跨学科研究性学习 |
3. 有效发展创意实践素养 |
(二) 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的教学展望 |
1. 开展多样化陶艺主题活动 |
2. 组织作品展览和交流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十届(1998-2016)《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目的、意义 |
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 |
可行性分析 |
创新点 |
第一章 双年展所处的社会境遇与文化现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陶艺 |
第二节 年青陶艺家的崛起 |
第三节 形式多样的陶艺展览 |
第二章 先锋意识——双年展的主题思想与学术定位 |
第一节 追求学术自由的陶瓷艺术(1998-2002 年) |
第二节 对学术的批判与反思(2004-2010 年) |
第三节 手工艺精神与东方美学(2012-2016 年) |
第三章 十届双年展之主体——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 |
第一节 首届双年展的学术定位 |
第二节 参展作品发展与变化 |
第三节 参展艺术家群体的背景与区域 |
第四章 双年展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一节 学科发展与教学创作导向 |
第二节 探讨未来陶艺之发展 |
第三节 对双年展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展示 |
图录 |
附录一 :历届参展者名录(1998-2016) |
附录二 :历届前言后记(1998-2016) |
附录三 :访谈 |
策展人之一·刘正(2014 双年展期间访谈资料) |
策展人之一·周武 |
附录四 :第九届双年展艺术家访谈(2014 双年展期间访谈资料) |
陈淞贤 |
白明 |
左正尧 |
雅克·考夫曼 |
安田猛 |
张清渊 |
李在苑 |
珍妮特·德布思 |
马丁·史密斯 |
奎德里·因瑟拜德 |
弗里茨·罗斯曼 |
格雷希拉·奥利奥 |
戴雨享 |
附录五 :十届参展作品数据分析 |
四、现代陶艺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陶艺中的中国式观念性表达[D]. 刘新雨.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扬州某中学为例[D]. 沈欣辉. 扬州大学, 2021(09)
- [3]新疆手工艺类高中美术研学课程的设计研究 ——以土陶技艺为例[D]. 王转转.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李家耀.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5]中国波普陶艺研究[D]. 兰雅淇.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6]声如磬 ——陶瓷审美表达研究[D]. 孙翠云.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7]《自然之力》系列作品的意象表现研究[D]. 刘源峰.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智性与根性的审视 ——当代陶艺教育方法论研究[D]. 秦嘉域.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研究 ——以神话故事《山海经》为例[D]. 刘秋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4)
- [10]十届(1998-2016)《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管窥[D]. 杨小婧.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