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小岗:“大包干血手印”的最新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骆弟燕[1](2021)在《1990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村支书,即村党支部书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农村的一种文化表征,聚集在其身上的多重关系如官民关系、党群关系等,使他们成为反映农村变化发展的一面镜子。1990年代以来,村支书形象频繁地以主角身份出现在电影中,创作者们以影像呈现村支书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村支书银幕形象进行研究,可以窥见我国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在时代洪流中的深刻变化。本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22部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村支书形象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影视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之法,结合社会、文化和时代语境对电影文本进行细致的研究。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村支书银幕形象”作出界定,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嬗变进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研究范围确定的依据。第二章主要从共性与特性两方面对村支书银幕形象的塑造进行探讨。共性方面,村支书银幕形象的塑造深深植根于时代沃土、渗透着民族精神,较为注重人物情感温度的统摄,惯于制造矛盾冲突以强化人物性格;特性方面,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和影片叙事主题变化对村支书形象塑造的影响两个方面。第三章考察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意义,并对其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谢太平,汤祖传[2](2018)在《安徽农业“大包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现实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大包干"是安徽农民的创举,也是中国改革的发端。从制度环境看,"大包干"是制度非均衡、制度装置诱引、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弱化和效用取向趋同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制度安排方面,"大包干"的土地制度、经营体制和分配制度在界定产权、减少交易费用和提供激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大包干"创新了农村经营体制,推动了农业经营制度的变革,从而引发中国改革的全面推进。
谢太平[3](2010)在《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改革以来,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安徽农业总产值达到1418.1亿元,是1978年53.8亿元的26.4倍;粮食产量3023.3万吨,是1978年1482.6万吨的2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4202.5元,是1978年113.3元的37倍。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已经被纳入全球的框架之中,与世界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发生密切的联系。应对农业国际竞争,推进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发展农村产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其中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此,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经济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一定的形式与他人、国家和市场发生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农业经营制度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土地经营者以土地为基本要素与他人、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视角看,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也反映了基础产业与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复杂关联。本文以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制度绩效为分析框架,以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为基本逻辑,以农民与国家、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从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税收制度等维度实证考察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过程。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从时间跨度上讲,是指建国以来安徽农业经营制度所经历的变革;从空间概念上看,是指作为中国农业大省的安徽在农业经营方面所进行的创新。安徽作为中国的一个典型农业省区,其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折射出中国当代农业经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制度环境决定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创新决定制度绩效,制度绩效引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发生不是自发演进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绩效偏好。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演进过程中,由于制度环境的影响,绩效偏好中的主要方面经济绩效偏好和意识形态偏好相互作用,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扩张与收敛、基层实验的受挫与创新。安徽基层实验的成功引发了一系列规模更大的试验,最终导致中央意识形态的变化。农村改革为意识形态变化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好的例子,显示了基层实验和意识形态变化是如何引致有效的制度变迁的。建国后,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包括:土地改革后、公社时期、大包干时期和税费改革以来这样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的关系、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产品分配制度和税收制度等,正是这些制度的产生与更替,型塑了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的鲜明图景。土地改革是建国后中国农村社会“三次革命”之首。土地改革是调整农村经济、社会关系的基础,均分土地的目标实现与制度安排,为经济主体实现潜在利益提供了现实的路径,使制度潜能的实现成为可能。安徽农业“三项改革”是安徽农业经营的第一次创新实践,实现了更高的制度绩效。但是,国家在领导土地改革运动中,已经将自己的意志铸入了农民私有产权。当国家意志改变的时候,农民的私有产权形式就必须改变。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人民公社制度是以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公社制度安排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公社制度是一种“有效”选择,但“有效”并非“有效率”。由于公社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农业生产的低效率无法避免,最终导致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责任田”的产生,是安徽应对农业大危机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责任田”在产权安排上实行使用权的有限分解,在合约实施上改变了“自我实施的合约”的监督和激励方式,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搭便车”现象,将“外部性”内化,实现了更高的制度绩效。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社制度下的安徽农业生产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安徽小岗农民的“大包干”实践是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当代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大包干”的产生,得益于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非均衡、制度装置诱引、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效用取向的趋同是“大包干”得以产生的制度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重塑了微观市场主体,解决了劳动监督和劳动激励不足的问题,使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决策得以实现,从而实现了农民和国家收益上的帕累托改进。这是承包责任制产生的根源,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制度安排的效率与效果不仅是其自身的函数,而且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函数。随着农村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业经营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的弱质性日益凸显。税费改革前,安徽农业经营面临新问题,农民负担加重,增收缓慢。农业收益的分配关系在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是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税费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利益博弈,国家、基层政府和农民作为利益直接相关者参与了角逐,成为博弈主体,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过程就是博弈均衡实现的过程。论文通过对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进程的研究,得出以下经验:贯穿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的主线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土地制度是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内容,其产权变革对于农业经营的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度选择与产权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这在大包干之后安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表现明显;制度变迁方式与农业经营的绩效密切关联;在农业经营制度供给体系中,扩大制度选择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对于制度的有效供给意义重大。本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从概念入手,厘清了农业经营制度涵义、相关因素,阐释了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析了土地改革后、公社时期、大包干时期以及税费改革以来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次变迁与创新,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解释与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第七章对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安徽农业经营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创新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路径设想。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1)概念与材料创新。首先,厘清了农业经营制度的概念。对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学界有着清晰的认识,而对于农业经营制度,理论界却缺乏基本的概念认同。本文从农业经营的内在逻辑和外部联系入手,分析了农业经营制度的涵义。其次,论文以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典型省区安徽作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纵向变迁为依据,实证研究了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过程,实现了研究材料从宏观宽泛到微观具体的突破。(2)新的考量维度和分析框架。论文以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为基本逻辑,以农民与国家、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从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税收制度等层面考察农业经营制度,以新的考量维度分析了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的变迁过程。论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以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制度绩效为分析框架,以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索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环境、过程、原因、动力和绩效,揭示制度创新的作用,并且总结经验,为安徽乃至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孔章圣[4](2000)在《走进小岗:“大包干血手印”的最新解读》文中研究表明 “饿极了”不是终极原因对大包干血手印形成的原因,媒体大都引用了严俊昌的一句话:“当时真是把大家饿极了。”严俊昌是1978年小岗生产队的队长,他与副队长、叔伯兄弟严宏昌在血手印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穷则思变,“饿”则思变不假,但是,同样是小岗生产队,1958年到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30多户人家,一下子饿死67人,怎么没人按手印搞大包干?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小岗人一样饥饿,甚至
二、走进小岗:“大包干血手印”的最新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进小岗:“大包干血手印”的最新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1990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村支书银幕形象的生成及嬗变 |
第一节 村支书银幕形象界定 |
第二节 村支书银幕形象嬗变 |
一、被英模化的村支书银幕形象(1949—1966) |
二、被符号化的村支书银幕形象(1966—1976) |
三、去中心化的村支书银幕形象(1979—1989) |
四、趋多元化的村支书银幕形象(1990—2020 |
第二章 1990 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塑造 |
第一节 1990 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共性 |
一、时代背景奠基 |
二、民族精神渗透 |
三、情感温度统摄 |
四、矛盾冲突强化 |
第二节 1990 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特性 |
一、地域文化影响 |
二、叙事主题变化 |
第三章 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意义及反思 |
第一节 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意义 |
一、农村干部现状的真实写照 |
二、农民滞后观念的多维呈现 |
三、城乡两极分化的生动描绘 |
第二节 对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反思 |
一、有数量缺质量 |
二、对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安徽农业“大包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制度环境分析 |
(一) 制度非均衡 |
(二) 路径依赖 |
(三) 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 |
(四) 制度装置诱引 |
(五) 效用取向的趋同 |
三、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 |
(一)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安排 |
(二)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经营体制安排 |
(三)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分配制度安排 |
四、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经济绩效 |
(一) 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生产率 |
1. 粮食产量逐步提高 |
2. 农业总产值及指数的提高 |
(二) 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农民收入水平 |
(三) 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市场化 |
五、结论与启示 |
(3)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分析框架 |
1.3.1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的中国反思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2.1.1 经营 |
2.1.2 农业经营 |
2.1.3 农业经营制度 |
2.2 农业经营制度相关要素 |
2.2.1 农地产权制度 |
2.2.2 农业生产组织 |
2.2.3 国家经济体制 |
2.2.4 经济发展战略 |
2.2.5 农业税收制度 |
2.3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2.3.1 制度变迁理论 |
2.3.2 产权理论 |
2.3.3 国家理论 |
2.3.4 意识形态理论 |
2.3.5 理性选择理论 |
第三章 土地改革后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
3.1 土地改革及制度安排 |
3.1.1 “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理想 |
3.1.2 安徽的土地改革及特点 |
3.1.3 土地改革后的农业经营制度安排 |
3.2 安徽农业经营的第一次创新——“三项改革” |
3.2.1 农业“三改”制度环境 |
3.2.2 农业“三改”的内容 |
3.2.3 农业“三改”的总体评价 |
3.3 合作化运动与集体产权的逐步形成 |
3.3.1 安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3.3.2 合作化时期的农业经营制度安排 |
3.3.3 农业合作化与经济增长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
4.1 人民公社化的制度环境 |
4.1.1 工业化资本的主要来源与汲取方式 |
4.1.2 意识形态绩效偏好与公社化 |
4.1.3 交易费用节约与国家利益最大化 |
4.2 安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
4.2.1 生产大跃进 |
4.2.2 组织公社化 |
4.3 困境与创新——“责任田” |
4.3.1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业危机 |
4.3.2 “责任田”及其制度安排 |
4.3.3 “责任田”的绩效 |
4.4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及其绩效 |
4.4.1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安排 |
4.4.2 公社体制的特征 |
4.4.3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经营绩效 |
第五章 “大包干”时期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
5.1 中国改革的发端——“大包干” |
5.1.1 小岗模式的产生 |
5.1.2 “大包干”的制度演进 |
5.2 “大包干”的制度环境分析 |
5.2.1 制度非均衡 |
5.2.2 制度装置诱引 |
5.2.3 路径依赖 |
5.2.4 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 |
5.2.5 效用取向的趋同 |
5.3 “大包干”的制度安排 |
5.3.1 “大包干”的土地制度 |
5.3.2 “大包干”的经营体制 |
5.3.3 “大包干”的分配制度 |
5.4 “大包干”与农业经营绩效 |
5.4.1 “大包干”与农业生产率 |
5.4.2 “大包干”与农民收入水平 |
5.4.3 “大包干”与农业市场化 |
第六章 税费改革——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
6.1 税费改革前的安徽农民负担及原因 |
6.1.1 农民负担 |
6.1.2 原因分析 |
6.2 税费改革的制度环境 |
6.2.1 “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
6.2.2 发展理念的转变 |
6.2.3 农业税收制度的国际视野 |
6.2.4 农业税征收的成本-收益分析 |
6.3 从基层试验到国家推进——安徽税费改革实践分析 |
6.3.1 税费改革的试验 |
6.3.2 税费改革的绩效 |
6.3.3 税费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基本结论: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基本经验 |
7.1.1 以土地产权为主线的制度变迁 |
7.1.2 产权制度安排决定经济增长 |
7.1.3 制度变迁方式影响经济绩效 |
7.1.4 尊重农民首创精神 |
7.2 未来展望:完善与创新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路径设想 |
7.2.1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
7.2.2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 |
7.2.3 推进农村工业化转移剩余劳动力 |
7.2.4 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
7.2.5 完善投资机制改善公共产品供给 |
7.2.6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走进小岗:“大包干血手印”的最新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1990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研究[D]. 骆弟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安徽农业“大包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现实启示[J]. 谢太平,汤祖传. 江淮论坛, 2018(05)
- [3]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 谢太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8)
- [4]走进小岗:“大包干血手印”的最新解读[J]. 孔章圣. 决策与信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