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严诺[1](2020)在《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着较好的力学特性、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从而近年来成为我国主要的公路路面类型。但随着日益增加的大流量交通、车辆重载超载等问题出现,造成许多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开裂、车辙、破损等病害,其运行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中车辙相较于其他病害造成沥青路面的损坏更大、发生率及维修难度更高,对路面交通运输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六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在典型断面钻取芯样进行沥青抽提试验、筛分试验等来探究导致该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基于马歇尔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完成了沥青材料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的研究。对研究路段车辙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行车道车辙病害情况较超车道严重,且中面层产生的车辙变形量相对较大。通过对不同车辙深度路段的芯样进行毛体积密度测定,发现压密变形是导致研究路段车辙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进一步对不同车辙深度路段的芯样进行筛分试验、沥青抽提试验,发现沥青含量和级配都对车辙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级配偏细也是导致研究路段车辙发生的重要原因。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基础,通过室内车辙试验研究不同沥青材料、不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研究了不同温度与不同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级配越细、荷载越大、温度越高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是不利。通过水稳试验研究不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表明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大,其水稳定性随之降低。从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措施角度出发,分别从晒水降温处理、设置专用爬坡车道、提高沥青路面养护工艺措施、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张乐[2](2020)在《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隧道路面结构主要采用以沥青混合料为上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与水泥混凝土相比,黑色的沥青混合料用于隧道路面铺装存在不利于行车安全性与增加能耗的问题,而明色化铺装材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之处。本文从隧道铺面材料与隧道照明交叉领域入手,遴选废钢化玻璃砂、浅色石料两种明色集料,系统开展隧道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与节能效果评价,提出了混合式明色化铺装材料应用于隧道路面铺装的优选方案。首先,以AC-13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载体,选择不同掺量和不同粒径的废钢化玻璃砂及浅色石料等质量替换对应粒径部分集料,以水泥作为掺加玻璃集料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剂,设计多种掺配方案的明色化铺装材料,并通过试验研究其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浅色石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整体性能优于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路用性能总体上有一定程度降低,尤其是水稳定性能和高温性能显着降低;综合路用性能试验结果,得出废钢化玻璃砂的掺量可达到15%。然后,利用隧道照明模型对不同铺面材料在相同照明条件下的照度、亮度进行测量并计算路面平均照度、路面平均亮度、反射系数和照度亮度换算系数,研究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节能效果。研究得出:在相同照明条件下,明色化铺装材料对路面平均亮度和路面反射系数的提升效果显着,对路面平均照度提升幅度较小;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节能效果较好,且优于浅色石料明色化铺装材料。本文的依托工程为太凤高速公路工程。综合各掺配方案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试验和照明试验结果,采用15%掺量、2.36mm~9.5mm废钢化玻璃砂替代对应粒径部分集料的明色化铺装材料,其各项路用性能良好、节能效果显着、经济性较好,可作为混合式明色化铺装材料应用于隧道路面铺装的优选方案。
陈富达[3](2020)在《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属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层面致力于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要求建设环保、低碳、节能、减排、降噪的道路,因此,寻求绿色经济的路面养护技术,改善现有路面状况,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成为了一种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Nova Chip、微表处、薄层SMA和UTAC等磨耗层养护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面使用状况,也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此类技术由于厚度的降低,其力学性能要求大幅提高,且受限于沥青材料的性能,较容易出现反射裂缝、脱皮、坑槽和推移等病害,限制了薄层罩面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本文针对目前普通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技术缺陷,采用高性能沥青胶结料和粘层油材料作为原材,结合粗骨料空隙填充设计法(CAVF,Coarse Aggregate Voids Filling Method)设计厚沥青油膜的骨架密实型级配,形成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经各项室内基本路用性能测试验证,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5000次/mm)、水稳定性(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均>85%)、抗飞散剥落能力、(飞散损失率<8%)、以及层间抗拉拔和抗剪切的性能(拉拔强度和抗剪强度均>0.4MPa)。薄层罩面的抗裂性能和抗滑耐久性是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设计低温弯曲试验、小梁冲击韧性试验、半圆弯曲断裂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四种试验方法测试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断裂韧性和耐疲劳开裂的性能;此外,应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和压力胶片测试技术,结合传统的抗滑性能测试,设计搓揉试验,获取不同搓揉阶段下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表面构造和界面接触特性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GAC-16、SMA-13等传统磨耗层,高韧超薄磨耗层具有更良好的断裂韧性、耐疲劳开裂性能和抗滑耐久性,这与其厚沥青油膜的骨架密实型级配设计有密切关系。将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应用至实体工程铺筑当中,结合其技术特点、室内试验分析结果和现场施工特性,提出了涵盖原路面病害处治和界面处置、混合料拌制、摊铺、碾压等各项环节的完整的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施工工艺;根据现场质量测试获取的样本数据分析可知,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抗滑、密水、降噪性能和平整度修复能力,并据此提出了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交工验收时的技术指标要求。本文完成了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材料组成和配合比设计、室内路用性能分析、工程应用与验证等一系列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可丰富当前道路养护方案类型,进一步提升道路养护质量,同时也可为高性能薄层罩面铺装理论与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王璐琳[4](2020)在《沥青热再生技术在峨祁公路提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压力日趋严峻,很多道路无法满足通行需求,大量旧路需进行改造。与新建道路相比旧路改造是一项更加复杂的工程,尤其是路面改造,旧路面的路用材料仍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需要考虑旧路面材料能否利用、如何利用、如何施工这三个问题。通过沥青再生技术,可以重新满足路用性能要求。既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和资金,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但目前设计人员的经验略显不足,所以研究沥青再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青海省道302线峨祁公路提级改造工程为依托,深入实地进行旧路面检测和调查,对旧路路面进行评价,根据现场情况及评价结果分析路面病害成因,进行路面改造方案的研究,对沥青厂拌热再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供类似项目借鉴。
高琦[5](2019)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省内高等级公路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对沥青混合料的需求量迎来井喷,为了满足高等级公路施工对沥青混合料的需求,省内高等级公路施工基本采用厂拌沥青热再生技术。本文以省内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项目为基础,分析了FAC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对具体的摊铺及压实施工温度控制进行定量分析,希望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正华[6](2019)在《振动搅拌技术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沥青混凝土传统搅拌基础上,通过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波,提出关于沥青混凝土的振动搅拌技术,进行机理分析。本文结合小型振动台研究振动参数对SBS改性沥青和70#基质沥青黏度的影响以及振动作用后沥青材料的常规性能变化情况。同时借助一种轴振动强制式搅拌机,对不同振动频率制备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最佳油石比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标准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探究基于振动搅拌技术的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而后进一步探索振动搅拌技术对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在提高后的保持程度,重点对振动频率为30 Hz和40 Hz的沥青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在水稳定性方面,进行环境条件更严格的氯盐侵蚀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车辙试验;在高温稳定性方面,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和抗剪强度试验;同时,进行重载车辙试验,探究沥青混凝土在重载交通条件下的抗车辙性能表现。另外对采用振动搅拌技术摊铺的沥青路面进行三项现场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搅拌技术摊铺的沥青路面相比,抗渗性能出现了小幅下降,而压实度和抗滑性能得以提高。
郭源浩[7](2019)在《路面基层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高等级公路中,由于沥青路面噪音较低、维修便捷、行驶感受更为舒适,高等级公路路面主要以沥青路面为主,沥青路面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交通荷载的日益繁重,公路沥青路面也出现了车辙、裂缝、坑槽等病害,这些病害对于公路的耐久性、行驶的舒适安全以及公路的服务质量水平都有严重影响,由于碾压混凝土基层具有强度高、板体性好的特点,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的整体刚度、减小路表弯沉、减少结构性车辙的出现和缓解路面的疲劳损害都有很大的好处。由于碾压混凝土基层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沥青路面碾压混凝土基层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已有资料和试验的基础上,并结合公路基层的施工技术规范,利用体积法进行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试算和试拌,之后利用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极差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2.碾压混凝土抗裂性研究:研究碾压混凝土在不同压实、养护条件下的劈裂、抗折性能;对玄武岩纤维改性碾压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强度、拉压比、抗压弹性模量和弹强比等抗裂性能分析,以得出合适的纤维长度和掺量;3.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验证:结合实际工点对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进行结构设计验证,以验证碾压混凝土基层在沥青路面上的适用性;4.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控制:碾压混凝土路面基层没有专门的规范,实际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在对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论文针对碾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及施工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工程参考意义。
夏天[8](2019)在《兴安盟农牧区复合路面施工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兴安盟地处内蒙古东部,其农牧区公路多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汽车载重量剧增,加上技术等级低、施工技术落后、使用年限长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路面损坏日益严重,给农牧区人民的出行带来巨大的不便。通过采用铣刨、喷洒粘层用改性沥青的方式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调节施工中的工艺,实现薄层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加铺,达到节约资源、提高路用性能、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得出如下三点结论:(1)初步设计了 AC-13配合比设计,并对其以及原材料进行相关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配合比设计合理,集料的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2)确定了粘层油的现场制备工艺,基质沥青的初始温度170℃,随后加入60目胶粉,搅拌2 h,待其充分反应后加入SBR胶乳,搅拌30 min后依次加入多聚磷酸、环氧树脂,时间间隔为30 min,当添加完全部改性剂后,搅拌90 min。(3)通过施工以及调研验证,确定AC-13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为:沥青混凝土拌和温度为170℃~180℃,出厂温度为155℃~165℃,摊铺温度不低于140℃。摊铺工艺为:关闭振动的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碾压时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遍数为4-6遍;终压采用钢轮压路机关闭振动进行碾压,碾压2遍。
胡海波[9](2019)在《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常见的温缩和干缩裂缝问题,提出了在水泥稳定碎石中铺设玄武岩纤维带形成加筋体材料来防治裂缝病害。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带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界面特性、加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和抗裂性,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对玄武岩纤维带进行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确定了玄武岩纤维带的单位面积质量、拉伸强度、延伸率等技术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带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及较低的延伸率。(2)自行设计了一套针对本文界面特性试验的拉拔加压一体试验仪及配套的各尺寸拉拔试模,并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试件成型和测试方法。通过这套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仪器和试模,可以很好的获得试验数据,得出研究结论。(3)分别采用小梁试件单根玄武岩纤维带拉拔试验和大梁试件多根玄武岩纤维带拉拔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对纤维带与水泥稳定碎石间的界面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小梁拉拔试验发现:养护龄期、玄武岩纤维带宽度及试件截面尺寸均对拉拔应力有影响,养护时间越久,试件的截面尺寸越大,玄武岩纤维带宽度越小,则拉拔应力越大。通过大梁拉拔试验发现:试件上覆垂直加压荷载及玄武岩纤维带宽度均对拉拔力及拉拔位移有影响。垂直加压荷载越大,则拉拔试件的最大拉拔力与最大拉拔位移越大。但玄武岩纤维带的宽度越大,最大拉拔位移越小。(4)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带的宽度、养护龄期对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抗冻性等技术指标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试验规律:随养护龄期增长,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抗冻性均不断提高;铺设玄武岩纤维带会些微的降低无侧限抗压强度,且随着纤维带宽度增大,降低幅度也会增大;加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在养护阶段的中后期,其劈裂强度有一定的提高;铺设玄武岩纤维带对材料的弯拉强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铺设玄武岩纤维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铺设合适宽度的玄武岩纤维带可提高试件的抗冻性能。(5)根据热力学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的相关知识,对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收缩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铺设玄武岩纤维带可明显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应变、干缩系数、温缩应变和温缩系数;合理选择玄武岩纤维带的宽度,可在增强材料抗裂性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
曹雯[10](2019)在《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对不同再生技术进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进行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效益分析。目前并没有系统的量化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再生技术效益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从造价、能耗以及碳排放各方面展开研究,对不同再生技术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根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从原材料费用、机械费用和人工管理费三个方面计算不同再生技术的造价,并且将不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经济成本分别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计算得出成本节约率,并将几种不同再生技术的成本节约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排放因子法”,从旧路处理、新料生产、混合料生产、沥青路面施工四个阶段不同再生技术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并且将不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能耗与碳排放分别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计算得出节能率和减排率,并将几种不同再生技术的节能率和减排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文献和工程实例调研,论述了不同再生技术适用的路面状况,从技术角度定性对不同再生技术进行评价,再结合层次分析法,选择层位、成本节约率、节能率和减排率四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根据专家意见得出指标权重,在Excel中建立江苏省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效益分析平台。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根据国内再生利用相关政策,针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及推广的障碍,提出了江苏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推广障碍的解决对策和措施。本文利用可量化的指标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为再生技术再江苏省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并且提供再生技术推广政策的建议来促进再生技术在江苏省的发展。
二、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车辙类型及形成机理 |
2.1.1 车辙的分类 |
2.1.2 车辙形成机理 |
2.2 车辙主要影响因素 |
2.2.1 沥青材料性质与添加剂 |
2.2.2 集料性能与级配 |
2.2.3 环境温度 |
2.2.4 行车荷载与速度 |
2.2.5 路面纵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
3.1 沥青路面实地车辙调查 |
3.1.1 概况及路面结构 |
3.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3.1.3 车辙调查 |
3.1.4 典型路段钻取芯样 |
3.2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
3.2.1 沥青面层变形分析 |
3.2.2 沥青面层密度分析 |
3.2.3 沥青面层油石比分析 |
3.2.4 沥青面层级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原材料技术指标 |
4.1.1 沥青材料 |
4.1.2 粗、细集料和矿粉 |
4.2 试验仪器 |
4.3 配合比设计 |
4.3.1 矿料级配设计理论 |
4.3.2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4.3.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实证分析 |
5.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 |
5.1.1 车辙试验方法 |
5.1.2 级配类型和沥青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3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4 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
5.2.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2.2 冻融劈裂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改善措施 |
6.1 洒水降温处理 |
6.2 设置专用爬坡车道 |
6.3 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养护工艺措施 |
6.4 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明色化铺装材料发展概述 |
1.2.2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研究 |
1.2.3 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
1.2.4 明色化铺装材料明色性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环境调研 |
2.1 隧道环境调研范围 |
2.1.1 隧道调研对象 |
2.1.2 隧道调研内容 |
2.2 隧道环境调研分析 |
2.2.1 隧道断面几何尺寸调研分析 |
2.2.2 隧道内表面材料调研分析 |
2.2.3 隧道照明光源及灯具布置调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 |
3.1 原材料选择与性质分析 |
3.1.1 明色集料 |
3.1.2 矿料 |
3.1.3 沥青 |
3.1.4 抗剥落剂 |
3.2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 |
3.2.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2.2 明色集料的掺配方案 |
3.2.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 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测试与评价 |
3.3.1 水稳性能 |
3.3.2 高温性能 |
3.3.3 抗滑性能 |
3.3.4 抗渗性能 |
3.3.5 粘结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评价 |
4.1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方法 |
4.1.1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指标 |
4.1.2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指标分析 |
4.2 明色化铺装材料隧道照明试验系统设计 |
4.2.1 隧道照明模型 |
4.2.2 试验原理 |
4.2.3 试验方法、步骤及测量仪器 |
4.2.4 试验测量区域及测点布置 |
4.3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分析 |
4.3.1 明色化铺装材料照明指标的测定 |
4.3.2 明色化铺装材料反射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
4.3.3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施工工艺与经济性分析 |
5.1 施工工艺分析 |
5.1.1 原材料选用 |
5.1.2 施工工艺 |
5.2 经济性分析 |
5.2.1 成本变化 |
5.2.2 经济效益 |
5.2.3 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1.2.2 薄层用沥青性能研究 |
1.2.3 薄层级配设计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材料组成与级配设计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粗集料 |
2.1.2 细集料 |
2.1.3 填料 |
2.1.4 改性沥青 |
2.1.5 粘层油 |
2.2 级配设计研究 |
2.2.1 级配选型 |
2.2.2 级配设计 |
2.3 高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 |
2.3.1 车辙试验 |
2.3.2 浸水马歇尔试验 |
2.3.3 冻融劈裂试验 |
2.3.4 肯塔堡飞散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韧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试验评价研究 |
3.1 韧性试验方法对比分析 |
3.1.1 间接拉伸试验法 |
3.1.2 三点弯曲试验法 |
3.1.3 半圆弯曲试验法 |
3.1.4 不同韧性试验方法优劣对比 |
3.2 韧性试验方案设计与测试过程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3.2.2 三点弯曲试验测试 |
3.2.3 半圆弯曲试验测试 |
3.3 韧性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沥青混合料低温断裂试验结果分析 |
3.3.2 沥青混合料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分析 |
3.3.3 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3.4 高韧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抗滑性能及其耐久性分析 |
4.1 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
4.1.1 手工铺砂法 |
4.1.2 激光法 |
4.1.3 摩擦系数测定法 |
4.1.4 连续式摩擦系数测定法 |
4.1.5 界面接触测试方法 |
4.2 基于高精度激光与压力胶片技术的抗滑评价方法 |
4.2.1 沥青路面表面构造三维激光检测方法 |
4.2.2 轮胎-路面界面接触特性检测方法 |
4.3 基于搓揉试验的抗滑性能及其耐久性研究 |
4.3.1 室内模拟试验方案 |
4.3.2 常规抗滑性能指标评价研究 |
4.3.3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表面构造特性研究 |
4.3.4 胎-路接触特性分析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施工工艺与实体应用研究 |
5.1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施工工艺研究 |
5.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与处治 |
5.1.2 水泥混凝土界面处理方案 |
5.1.3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与修复 |
5.1.4 高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施工 |
5.2 实体工程应用 |
5.3 应用效果验证 |
5.3.1 抗滑效果研究 |
5.3.2 密水性能研究 |
5.3.3 降噪性能研究 |
5.3.4 平整度修复研究 |
5.3.5 层间粘结效果研究 |
5.3.6 抗裂性能跟踪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沥青热再生技术在峨祁公路提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沥青再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历程 |
1.2.2 研究成果及分析评价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项目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标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5 技术路线 |
第2章 路面改造方案比选 |
2.1 项目背景介绍 |
2.1.1 项目背景 |
2.1.2 原有公路现状 |
2.2 旧公路路面调查及检测情况 |
2.3 路面改造方案比选 |
2.4 设计标准及设计方案 |
2.4.1 路线设计方案 |
2.4.2 路基设计方案 |
2.4.3 路面设计方案 |
第3章 峨祁公路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及路用性能研究 |
3.1 沥青的老化与再生机理 |
3.2 沥青再生混合料配比实验 |
3.2.1 材料试验 |
3.2.2 合成级配 |
3.2.3 沥青用量估计 |
3.2.4 HMA混合料中新沥青的用量估计 |
3.2.5 选择新沥青的等级 |
3.2.6 马歇尔配合比试验 |
3.3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3.3.1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评价 |
3.3.2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评价 |
3.3.3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峨祁公路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评价 |
4.1 沥青回收料的铣刨和预处理 |
4.1.1 铣刨 |
4.1.2 破碎筛分 |
4.1.3 回收料的储存和质量检测 |
4.2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
4.2.1 再生混合料搅拌设备 |
4.2.2 拌和工艺和质量控制 |
4.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4.4 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和碾压 |
4.5 效益分析 |
4.5.1 经济效益 |
4.5.2 社会效益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1 厂拌沥青拌和站配合比设计分析 |
1.2 工程用FA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控技术 |
2.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技术及质控措施 |
2.2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及压实施工技术 |
3 总结 |
(6)振动搅拌技术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有关沥青混凝土的研究 |
1.2.2 国内外有关振动搅拌技术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振动搅拌技术分析 |
2.1 振动技术的应用 |
2.1.1 振动波的传播 |
2.1.2 振动搅拌对沥青混凝土的适配性 |
2.2 沥青混凝土振动搅拌机理及影响 |
2.2.1 搅拌机种类 |
2.2.2 沥青混凝土在搅拌机内的运动 |
2.2.3 集料与沥青界面的黏附性 |
2.2.4 能耗结构与机械磨损 |
2.2.5 沥青胶浆的稳定性 |
2.2.6 对摊铺和碾压的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对沥青的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振动设备介绍 |
3.1.2 试验方案选定 |
3.2 不同振动参数对两种沥青黏度的影响 |
3.2.1 振动幅值对两种沥青黏度的影响 |
3.2.2 振动频率对两种沥青黏度的影响 |
3.2.3 振动参数组合方式对两种沥青黏度的影响 |
3.2.4 振动加速度对两种沥青黏度的影响 |
3.2.5 试验温度对两种沥青黏度的影响 |
3.3 振动后两种沥青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 |
3.3.1 针入度试验 |
3.3.2 延度试验 |
3.3.3 软化点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振动搅拌技术的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1.1 轴振动强制式搅拌机的选定 |
4.1.2 试验方案选定 |
4.2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2.1 原材料选择 |
4.2.2 配合比设计 |
4.3 确定不同振动参数下的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 |
4.3.1 确定传统搅拌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 |
4.3.2 确定10Hz振动频率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 |
4.3.3 确定20Hz振动频率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 |
4.3.4 确定30Hz振动频率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 |
4.3.5 确定40Hz振动频率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 |
4.3.6 确定50Hz振动频率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振动搅拌技术的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研究 |
5.1 高温稳定性分析 |
5.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5.2.1 标准车辙试验 |
5.2.2 高温车辙试验 |
5.2.3 重载车辙试验 |
5.2.4 抗剪强度试验(三轴压缩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振动搅拌技术的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研究 |
6.1 水稳定性分析 |
6.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6.2.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6.2.2 冻融劈裂试验 |
6.2.3 氯盐侵蚀冻融劈裂试验 |
6.2.4 浸水车辙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振动搅拌技术的沥青混凝土施工现场试验研究 |
7.1 试验选定 |
7.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7.2.1 选点原则 |
7.2.2 检测试验数据可靠性分析 |
7.2.3 压实度试验 |
7.2.4 摩擦系数试验 |
7.2.5 渗水系数试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 |
(7)路面基层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路基层的主要类型 |
1.2.2 半刚性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碾压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碾压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粗集料 |
2.1.3 细集料 |
2.1.4 拌合水 |
2.1.5 添加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碾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
2.2.2 碾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2.3 碾压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
2.2.4 碾压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2.2.5 碾压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 |
2.2.6 碾压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层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碾压混凝土集料级配设计 |
3.1.1 集料骨架密实级配理论 |
3.1.2 混合料矿料级配研究 |
3.2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 |
3.2.1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
3.2.2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常用设计方法 |
3.3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1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确定 |
3.3.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3.3.3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层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
4.1 养护条件对碾压混凝土抗裂性影响 |
4.2 压实度对碾压混凝土抗裂性影响 |
4.3 玄武岩纤维对碾压混凝土抗裂性影响 |
4.3.1 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
4.3.2 玄武岩纤维特点 |
4.3.3 玄武岩纤维碾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4.3.4 玄武岩纤维碾压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
4.3.5 玄武岩纤维碾压混凝土劈裂强度试验 |
4.3.6 玄武岩纤维碾压混凝土拉压比分析 |
4.3.7 玄武岩纤维碾压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
5.1 工程概况 |
5.2 设计标准 |
5.3 交通量等级确定 |
5.4 路面补强设计方案 |
5.5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 |
6.1 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工艺 |
6.1.1 碾压混凝土基层拌合 |
6.1.2 碾压混凝土基层运输 |
6.1.3 碾压混凝土基层摊铺 |
6.1.4 碾压混凝土基层压实 |
6.1.5 碾压混凝土基层养生、切缝 |
6.2 碾压混凝土基层原材料质量控制 |
6.2.1 水泥 |
6.2.2 细集料 |
6.2.3 粗集料 |
6.2.4 外加剂 |
6.2.5 拌合水 |
6.3 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常见问题与控制 |
6.3.1 稠度 |
6.3.2 配合比 |
6.3.3 基层边缘压实 |
6.3.4 粗细集料离析 |
6.3.5 混合料碾轮 |
6.3.6 基层收缩裂缝 |
6.4 试验路段铺筑 |
6.4.1 工程概况 |
6.4.2 试验路段选择 |
6.4.3 试验目的 |
6.4.4 碾压砼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
6.4.5 施工及检验方法 |
6.4.6 施工进度计划 |
6.4.7 质量检测 |
6.4.8 施工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8)兴安盟农牧区复合路面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现在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项目依托的情况 |
2.1 沿线自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地质 |
2.1.2 沿线气候概况 |
2.1.3 地震 |
2.2 裂缝现状调查 |
2.3 裂缝开裂原因分析 |
2.3.1 气候的影响 |
2.3.2 施工的影响 |
2.3.3 其他因素的影响 |
2.4 原路面设计 |
2.4.1 路面设计 |
2.4.2 材料选择 |
2.4.3 各层集料级配要求 |
2.5 小结 |
3 室内试验 |
3.1 试验用原材料技术性能 |
3.1.1 沥青 |
3.1.2 集料 |
3.2 配合比设计 |
3.2.1 集料配合比设计 |
3.2.2 油石比设计 |
3.3 粘层油试验 |
3.3.1 材料的选择 |
3.3.2 试验设备 |
3.3.3 配合比设计 |
3.3.4 改性沥青的制备 |
3.4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
3.4.1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
3.4.2 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 |
3.4.3 沥青混合料直剪试验 |
3.4.4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
3.5 小结 |
4 施工工艺 |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 |
4.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糙化方式选择 |
4.1.2 铣刨后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处理 |
4.1.3 防止半刚性基层出现反射裂缝 |
4.1.4 粘层油制备及洒布 |
4.2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
4.2.1 设备及材料的选择 |
4.2.2 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 |
4.3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
4.3.1 施工准备 |
4.3.2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 |
4.4 现场验证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裂技术研究进展 |
1.2.2 玄武岩纤维材料在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方案、原材料基本性能及试件制备 |
2.1 试验方案的确定 |
2.1.1 试验总体安排 |
2.1.2 试验内容 |
2.2 试验原材料 |
2.2.1 玄武岩纤维带 |
2.2.2 水泥 |
2.2.3 集料 |
2.2.4 粗细集料最佳级配 |
2.3 试件制备 |
2.3.1 击实试验 |
2.3.2 试件成型方法 |
2.3.3 试件成型过程 |
2.3.4 试件养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玄武岩纤维带与水泥稳定碎石界面特性试验研究 |
3.1 拉拔试验仪器 |
3.1.1 拉拔加压一体试验仪器介绍 |
3.1.2 拉拔加压一体试验仪器操作 |
3.2 小梁试件单根玄武岩纤维带拉拔试验 |
3.2.1 试验方案 |
3.2.2 小梁拉拔试件制作 |
3.2.3 小梁拉拔试验测试内容和方法 |
3.2.4 小梁试件单根玄武岩纤维带拉拔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大梁试件多根玄武岩纤维带拉拔试验 |
3.3.1 试验方案 |
3.3.2 大梁拉拔试件制作 |
3.3.3 大梁试件拉拔试验测试方法和内容 |
3.3.4 大梁试件三根玄武岩纤维带拉拔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1 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4.1.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1.2 劈裂试验 |
4.1.3 弯拉强度试验 |
4.1.4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4.1.5 冻融试验 |
4.2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3 弯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4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5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
5.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形成机理 |
5.1.1 温度收缩机理 |
5.1.2 干燥收缩机理 |
5.2 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机理分析 |
5.2.1 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的意义 |
5.2.2 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机理 |
5.3 收缩性能试验方法 |
5.3.1 干缩试验方法 |
5.3.2 温缩试验方法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干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2 温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综合效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经济效益 |
2.1 厂拌热再生经济效益 |
2.1.1 原材料费用 |
2.1.2 机械费用 |
2.1.3 人工管理费 |
2.1.4 经济性分析 |
2.2 就地热再生经济效益 |
2.2.1 原材料费用 |
2.2.2 燃料费用 |
2.2.3 经济性分析 |
2.3 冷再生经济效益 |
2.3.1 原材料费用 |
2.3.2 机械费用 |
2.4 四种再生方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2.4.1 原材料费用对比分析 |
2.4.2 总成本对比分析 |
2.4.3 江苏省高速公路工程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环境效益 |
3.1 厂拌热再生环境效益 |
3.1.1 旧路处理阶段 |
3.1.2 新料生产阶段 |
3.1.3 混合料生产阶段 |
3.1.4 沥青路面施工阶段 |
3.1.5 总能耗与排放 |
3.2 就地热再生环境效益 |
3.2.1 新料生产阶段 |
3.2.2 沥青路面施工阶段 |
3.2.3 总能耗与排放 |
3.3 冷再生环境效益 |
3.3.1 旧路处理阶段 |
3.3.2 新料生产阶段 |
3.3.3 混合料生产阶段 |
3.3.4 沥青路面施工阶段 |
3.3.5 总能耗与排放 |
3.4 四种再生方式环境效益对比分析 |
3.4.1 总能耗对比分析 |
3.4.2 总排放对比分析 |
3.4.3 江苏省高速公路能耗与排放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综合量化分析 |
4.1 再生技术适用性分析 |
4.1.1 厂拌热再生的适用性 |
4.1.2 就地热再生的适用性 |
4.1.3 厂拌冷再生的适用性 |
4.1.4 就地冷再生的适用性 |
4.1.5 小结 |
4.2 层次分析法 |
4.3 基于Excel的综合量化分析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推广政策研究 |
5.1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 |
5.1.1 国外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 |
5.1.2 上海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 |
5.1.3 江苏省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 |
5.2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及推广的障碍 |
5.2.1 废旧沥青再生工艺程序复杂,建设施工企业技术实现难度大 |
5.2.2 沥青再生技术研究地域性明显 |
5.2.3 再生设备昂贵,资金问题有待解决 |
5.2.4 沥青路面再生需要动力 |
5.2.5 尚未明确主体责任 |
5.3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及推广障碍的解决对策 |
5.3.1 以厂拌热再生技术为切入点开展废旧沥青路面再生 |
5.3.2 建立地区性实验室 |
5.3.3 政府引导、支持是道路沥青再生蓬勃发展的保证 |
5.3.4 废旧道路沥青再生发展的动力 |
5.3.5 主体责任的明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
四、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D]. 严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 张乐.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属性研究[D]. 陈富达.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沥青热再生技术在峨祁公路提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D]. 王璐琳.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 高琦. 四川建材, 2019(12)
- [6]振动搅拌技术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 李正华. 广西大学, 2019(03)
- [7]路面基层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D]. 郭源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兴安盟农牧区复合路面施工工艺研究[D]. 夏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玄武岩纤维带加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 胡海波. 长安大学, 2019(01)
- [10]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策略研究[D]. 曹雯. 东南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