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坡稳定性的破坏概率计算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史作言,吴小林,鲍利佳,王健,张文涛,祁长青[1](2021)在《缙云抽水蓄能电站节理岩体边坡开挖稳定性综合评价》文中认为边坡稳定性一直是工程建设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边坡开挖前需要进行详尽的研究.针对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开关站边坡开挖工程,通过现场勘查、室内试验、运动学分析、极限平衡分析和离散元模拟等手段,对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岩体质量、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开关站边坡岩体完整性中等到好,岩体质量中等,满足作为开关站建设要求;(2)运动学分析显示边坡开挖后可能的破坏模式为平面滑动、楔形体滑动和倾倒变形模式;(3)极限平衡分析表明开挖后边坡安全系数较高,边坡整体较为稳定的,发生大规模滑动的可能性较低;(4)离散单元模拟结果显示边坡开挖后在坡顶近地表块体有发生剪切变形的可能性,而台阶开挖处块体可能发生局部拉张破坏,在施工中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支护和预防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的抽水蓄能电站边坡开挖稳定性评价提供方法参考.
李亮,文子祥,王中伟,唐高朋,赵炼恒[2](2021)在《地震作用下含岩桥边坡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岩质边坡而言,节理面是边坡的失稳潜在影响因素。在地震作用下,地震所产生的附加力会进一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基于平面岩质边坡模型,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并对其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采用极限平衡法推导平面型岩质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拉丁超立方体抽样(LHS)方法估算其可靠性。以此确定不同的破坏模式对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不同的参数以及张拉裂缝位置对平面型岩质边坡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可靠性评估过程中,LHS方法有着较高的计算效率。平面型岩质边坡各种破坏模式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张拉裂缝位于坡顶时其倾角以及水平地震因子对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影响均较为显着。边坡破坏概率随着块体裂隙连通率的增大而显着增加。
王国斌,王红明,邹东林,邹永艳[3](2021)在《基于FLAC3D的十巫高速公路边坡可靠性分析》文中指出为了研究十堰至巫溪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将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和可靠性理论相结合,运用到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中。采用1 000次的Monte-Carlo随机抽样方法对边坡强度参数抽样,代入到FLAC3D数值模型中,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未采取加固措施的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18,采取锚杆支护后安全系数增加到1.46;未采取加固措施的边坡的破坏概率为22.6%,采取锚杆支护后破坏概率降低到2.3%,边坡的稳定性显着提高,支护设计方案满足安全要求。
魏红卫,赵凡[4](2021)在《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对边坡破坏概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体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饱和渗透系数表现出天然的空间强变异性。为探究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对边坡破坏概率的影响。对Green-Ampt模型进行改进,确定了湿润峰深度、边坡安全系数与降雨历时的关系式,利用蒙特卡罗法建立了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降雨强度作用下,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对边坡破坏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初期,饱和渗透系数变异系数越小,边坡表现出的失稳破坏概率越小;随着降雨历时增加,边坡破坏概率逐渐升高,且随着饱和渗透变异系数增大,边坡破坏概率反而越小。在临界降雨区间内,边坡破坏概率会骤然上升,且临界降雨区间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变得集中。
曹羽哲,曹运江[5](2021)在《基于破坏概率法的降雨型滑坡失稳破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精准分析降雨型滑坡的稳定性,有利于深化对该类型滑坡灾害的评价和预测预报,但传统方法计算滑坡稳定性不仅忽略了计算参数的随机分布对滑坡产生的影响,也无法得出滑坡的失稳概率。以韶关地区典型的降雨型滑坡为例,建立降雨型滑坡分析模型及稳定性系数计算模型,再基于Monte-Carlo法,将破坏概率分析法结合剩余推力法运用到模型中,对研究区降雨型滑坡在天然工况和暴雨饱和工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破坏概率计算。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基本稳定,破坏概率范围为31.3%~37.1%,处于中等偏低危险等级;在暴雨饱和工况下下欠稳定,破坏概率范围为51.6%~55.3%,处于中等偏高危险等级;破坏概率分析法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同样能够得到准确的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并且在计算中更为简便合理;采用破坏概率分析法计算时,不考虑岩土体参数变异系数及偏度系数计算的滑坡破坏概率较考虑岩土体参数变异系数及偏度系数计算的破坏概率偏高,两者计算结果差距范围为5%~20%。
张凌晨[6](2021)在《固液耦合作用下边坡渐进破坏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焦贝[7](2021)在《地下采煤对地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资源开采的强度也在不断增大,导致煤矿区由于地下开采诱发地表边坡失稳滑坡地质灾害越发严重。地下采煤诱发的地表边坡失稳滑坡是一个渐进破坏过程,其破坏机理有一定的复杂性,现有的地下开采情况下,地表黄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成果中,忽略了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开采扰动的影响因素,并将开采过程中地表黄土滑坡视为静力学问题,采用隐式算法求解其安全系数,无法有效分析开采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及破坏过程,以及确定边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不利于地下采煤情况下地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因此本文在考虑黄土动力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显式有限元动力学大变形分析方法,开展地下采煤过程中地表黄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工作,提出采煤过程中地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地下采煤对地表边坡稳定性影响评价模型,给出地下采煤情况下地表边坡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本文以陕西黄陵矿区地下采煤诱发地表黄土边坡失稳为背景,对地下采煤对地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将地下煤层开采过程中扰动诱发地表边坡失稳作为动力学大变形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地下煤层开挖影响地表边坡稳定性问题的显式大变形数值分析方法。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地下采煤扰动作用下,地表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2、建立黄土的黏弹塑性本构模型。采用阻尼器和弹簧并联的方式建立黄土本构模型的黏弹性部分,将Mohr-Coulomb强度理论作为动力本构模型的塑性部分,并与黏弹性部分进行串联建立黄土动黏弹塑本构模型,将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动三轴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合理性。3、将建立黄土动本构模型与显式大变形有限元计算方法相结合,并将显式有限元大变形方法确定的静力条件下的边坡安全系数与显式有限差分法、隐式有限法求解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显式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4、将提出的显式有限元大变形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用于地下采煤过程中地表黄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以黄陵矿为工程背景,结合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和岩土体物理力学实验,确定了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利用显式有限元大变形计算程序,分析了开采过程中边坡安全系数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在开采过程中开采进尺、开采速度、开采厚度(一次开采煤层的厚度)、边坡坡度及高度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采扰动影响范围内,不同开采进尺、开采速度、开采厚度、边坡坡高、边坡坡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但是开采扰动影响范围与开采速度、开采厚度、边坡坡高、边坡坡度无关,其只与采空区的位置有关。建立了地下采煤对地表边坡稳定性影响评价模型,通过安全系数评价地表黄土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了不同开采条件下、不同工程条件下,地下煤层开挖的最大进尺。
岳西蒙[8](2021)在《基于FLAC3D的统计岩体力学本构模型拓展及建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旭,潘懿,孙春辉,邓骐宁,虎万杰,蒋豪[9](2021)在《离子型稀土矿边坡稳定性与注液高度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某离子型稀土矿采用原地浸入法开采,为了研究其边坡稳定性,针对矿山3个采区的地质地形情况,建立了9个最具代表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剖面。采用Slide6.0软件分3种工况条件分别计算了注液前后边坡安全系数及破坏概率。结果表明:注液前各剖面在3种工况条件下均满足安全系数要求,边坡稳定性状况良好;注液后各剖面安全系数均较大幅度降低,自重+地下水+地震力为最不利工况;3-2剖面边坡在最不利工况条件下安全系数小于允许值1.05,破坏概率达到45.6%,剖面边坡存在较高的失稳破坏风险。通过进一步优化注液顺序与注液高度,减少饱和注液的时间,得出了3-2剖面边坡注液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注液高度不能高于35m,第二阶段可一次性注液到底,按此步骤及要求进行注液开采可保障该剖面边坡稳定性。
王庭元,盛建龙,胡斌[10](2021)在《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某电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建立工程地质概化模型,运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边坡安全系数虽小于规范要求,但均在1.33~1.35之间,发生整体失稳的可能性较小;地震工况下,稳定性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不会发生失稳;暴雨工况、暴雨叠加地震极端工况的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边坡大概率会失稳;支护后的边坡安全系数大幅提高,加固效果显着,4种工况下均满足规范要求。
二、边坡稳定性的破坏概率计算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坡稳定性的破坏概率计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缙云抽水蓄能电站节理岩体边坡开挖稳定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3 边坡岩体质量评价及力学参数获取 |
4 边坡稳定性评价 |
4.1 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4.2 滑动稳定性评价 |
5 结果和讨论 |
(2)地震作用下含岩桥边坡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考虑地震作用的含岩桥边坡平面滑动模型 |
1.1 平面滑动模型 |
1.2 岩桥和地震作用 |
1.3 稳定性分析 |
2 系统可靠性方法 |
2.1 4种潜在破坏模式 |
2.2 系统可靠性模型 |
3 系统可靠性方法的分析结果 |
3.1 2类抽样方法的对比 |
3.2 每种破坏模式的影响 |
3.3 地震效应对含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4 岩桥的影响 |
3.5 张拉裂缝倾角的影响 |
4 结论 |
附录1:边坡几何变量计算 |
(3)基于FLAC3D的十巫高速公路边坡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边坡地质概况 |
3 数值模型建立 |
4 随机参数选取 |
5 稳定性分析结果 |
6 结语 |
(4)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对边坡破坏概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 |
2 边坡失稳破坏概率分析框架 |
2.1 概率分析方法 |
2.2 随机变量Kw的产生 |
3 算例分析 |
3.1 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的影响 |
3.2 降雨强度的影响 |
3.3 降雨历时的影响 |
4 结论 |
(5)基于破坏概率法的降雨型滑坡失稳破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模型及方法 |
2.1 降雨型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模型 |
2.2 滑坡破坏概率计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区滑坡天然及暴雨工况破坏概率计算 |
3.2 考虑岩土体变异系数及偏度系数下的滑坡破坏概率计算 |
3.3 传统计算方法对比及降雨特征量确定 |
4 结 论 |
(7)地下采煤对地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黄土滑坡的研究现状 |
1.2.3 地下开采情况下地表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及方法 |
2.1 土动力学基本理论 |
2.1.1 基本理论 |
2.1.2 黄土动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建立 |
2.1.3 动本构模型验证 |
2.2 计算方法基本理论 |
2.2.1 显式有限元法 |
2.2.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地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3.1 ABAQUS显式分析模块介绍 |
3.2 二次开发的实现 |
3.3 方法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开采条件对地下采煤情况下地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1 数值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设置 |
4.2 地下采煤前边坡稳定性分析 |
4.3 开采后边坡稳定性分析 |
4.3.1 开采过程中边坡安全系数的确定 |
4.3.2 开采进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3 开挖厚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4 开采速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边坡几何特征对地下采煤情况下地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1 坡高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5.2 坡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6 三维情况下地下采煤地表边坡稳定性分析 |
6.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6.2 计算结果分析 |
6.3 地下采煤对地表黄土边坡稳定性的评价 |
6.3.1 极限安全系数的确定 |
6.3.2 地下采煤对地表边坡稳定性影响评价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离子型稀土矿边坡稳定性与注液高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山概况 |
2 边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
2.1 分析剖面与计算工况 |
2.2 安全系数分析 |
2.3 边坡破坏概率分析 |
3 注液高度优化研究 |
4 结论 |
(10)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极限平衡法 |
(1)Ordinary法。 |
(2)Bishop法[9]。 |
(3)Janbu法[10]。 |
(4)M-P法。 |
2 工程概况 |
3 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 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的确定 |
3.3 计算参数的选取及影响因素 |
3.4 稳定性计算及分析 |
4 边坡治理 |
4.1 边坡支护方案比选 |
4.2 喷锚的布置及设计 |
4.3 格构梁和暗梁的布置及设计 |
4.4 截排水措施 |
4.5 加固后安全系数验算 |
5 结 语 |
四、边坡稳定性的破坏概率计算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缙云抽水蓄能电站节理岩体边坡开挖稳定性综合评价[J]. 史作言,吴小林,鲍利佳,王健,张文涛,祁长青. 河南科学, 2021(12)
- [2]地震作用下含岩桥边坡系统可靠性分析[J]. 李亮,文子祥,王中伟,唐高朋,赵炼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10)
- [3]基于FLAC3D的十巫高速公路边坡可靠性分析[J]. 王国斌,王红明,邹东林,邹永艳. 山西建筑, 2021(19)
- [4]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对边坡破坏概率的影响[J]. 魏红卫,赵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8)
- [5]基于破坏概率法的降雨型滑坡失稳破坏分析[J]. 曹羽哲,曹运江. 水土保持研究, 2021(05)
- [6]固液耦合作用下边坡渐进破坏模型研究[D]. 张凌晨.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7]地下采煤对地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D]. 焦贝.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FLAC3D的统计岩体力学本构模型拓展及建模方法研究[D]. 岳西蒙.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9]离子型稀土矿边坡稳定性与注液高度优化研究[J]. 王旭,潘懿,孙春辉,邓骐宁,虎万杰,蒋豪. 中国矿业, 2021(S1)
- [10]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措施研究[J]. 王庭元,盛建龙,胡斌. 水力发电,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