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子地块东部燕山期埃达克质(adakite-like)岩与成矿(论文文献综述)
杨超[1](2021)在《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下扬子地区在晚中生代时发生了强烈的、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形成了大量的岩浆岩和多金属矿床。然而,下扬子地区内的两大构造单元,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江南造山带东段,却有着明显不同的成矿特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岩浆作用主要产生Cu-Au-Fe矿床,而江南造山带东段却发育大量W-Mo矿床。此外,相对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早阶段岩浆岩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晚阶段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较为薄弱,且争议较大。位于两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的池州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不仅产生了Cu-Au矿床,还产生了Mo-Cu(W)矿床,这与两大构造单元的成矿规律均不同。此外,池州地区还发育许多由多种岩性组成的晚阶段A型花岗岩,如花园巩岩体。因而,通过对池州地区早、晚两阶段岩浆岩(150~132 Ma;130~125 Ma)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锆石U-Th-Pb-Hf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研究,不仅可以探讨这些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还有助于深入理解整个下扬子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规律。首先,本文对池州地区多个早阶段含矿岩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池州地区含矿岩体(150~141 Ma)包含高钾钙碱性系列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晚中生代第一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其中,小丁冲辉石闪长岩具有低的Si O2和高的Mg O含量、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以及富集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然而,牌楼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弱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和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以及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加厚增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其它中-酸性含矿岩体可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由幔源岩浆结晶分异和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部分熔融而来,而另一组则由幔源岩浆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混合而来。因而,池州地区的Cu矿来源受控于幔源岩浆,而Mo(W)矿来源受控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且该增生地壳对Mo(W)成矿的影响范围可能延伸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一阶段岩浆岩的年龄由西向东逐渐变年轻。此外,较低的锆石Ti温度以及含有大量的继承锆石表明,池州地区含矿岩浆岩形成于低温、富水的环境,这与古太平洋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本地区,形成交代富集地幔的构造背景相一致。其次,本文选择位于池州中部的、研究程度较弱的巴山杂岩体作为晚阶段岩浆岩的代表性岩体进行研究。该杂岩体由一个M型花岗岩类岩体(石英二长岩)和三个A型花岗岩体组成,后者包括石英正长岩、钾长花岗岩和碱性长石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侵入岩形成于126~123 Ma,属于区内晚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石英二长岩具有中等的Si O2含量(60.5~63.1 wt%)、高的Na2O+K2O含量(8.66~9.83 wt%)、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富集的全岩Sr-Nd和锆石Hf同素组成、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87Sr/86Sr)i=0.7082~0.7091;εNd(t)=-6.9~-7.1;εHf(t)=-5.3~-8.2;206Pb/204Pb(t)=18.581~18.792)。因而,推断其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并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和有限的地壳混染。石英正长岩具有高的Si O2(65.9~69.8 wt%)和Na2O+K2O(11.3~12.3 wt%)含量、低的Mg O含量(0.14~0.23)、高的104*Ga/Al值(2.34~3.61)、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和与石英二长岩相似的全岩Nd和Pb以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由石英二长岩结晶分异而来,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石英二长岩具有比石英正长岩(TTi-in-Zrn=623~805°C;TZr=856~909°C;ΔFMQ=+3.5~+4.8)更高的锆石Ti温度(TTi-in-Zrn=696~832°C)和更低的锆石饱和温度(TZr=772~818°C)和氧逸度(ΔFMQ=+1.8~+2.8),这表明石英正长岩中的锆石在较低的温度下结晶,并且其氧逸度随岩浆温度的降低而明显提高。钾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 O2含量、高的TTi-in-Zrn(671~871°C)、TZr(799~822°C)和低的氧逸度(ΔFMQ=+0.9~+3.7),因而其不可能由石英正长岩演化而来。它们具有高的104*Ga/Al值(2.67~2.95)、低的Mg O(0.1~0.17 wt.%)含量和(La/Yb)N(7.60~10.19)值、明显的负Eu异常(Eu/Eu*=0.28~0.38)以及富集的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Nd(t)=-7.2~-7.5;εHf(t)=-5.1~-14.0),表明它们是由新元古代钙碱性花岗岩类岩石在低压和高温的条件下通过缺水熔融而来。碱性长石花岗岩具有高的Si O2(76.5~78.0 wt%)和Na2O+K2O(8.34~9.02 wt%)含量,但具有低的Mg O(0.03~0.08 wt%)含量。它们具有弱富集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5.7)、宽泛的锆石εHf(t)值(-1.9~-11.2)和高的氧逸度(ΔFMQ=+2.9~+4.3)。它们是通过高分异碱性玄武质岩浆与中元古代地壳熔融产生的熔体混合而成的。巴山杂岩体的岩石成因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A型花岗岩具有多个岩浆源区,且结晶时的温度、水含量、氧逸度范围十分宽泛。在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回卷引发地壳拉伸和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本文还利用石榴子石U-Pb定年对位于池州东北部的许桥-乌谷墩矽卡岩型Pb-Zn-Ag矿床的形成时代进行了制约,并且重新梳理了区内的成岩成矿作用规律。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锆石U-Pb定年发现,矿区内发育两种岩性的岩脉,其一为闪长玢岩,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并且年龄为146~141 Ma;另一为花岗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并且年龄为113.4±2 Ma。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U-Pb定年结果为148~143 Ma,与闪长玢岩脉年龄相似。因此,池州地区存在三个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第一阶段(150~135 Ma),主要形成中酸性侵入岩和与之相关的铜、金、钼、铅、锌等矿床;第二阶段(134~124 Ma),形成钾长花岗岩和小规模的铅锌钼矿化;第三阶段(115~110 Ma),岩浆活动接近尾声,主要发育花岗岩脉,并伴随弱的钼矿化。此外,池州地区的成矿作用规律不完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同,且池州区内的多期Mo(W)矿化可能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多阶段活化有关。本次研究表明,尽管池州地区主要的两阶段岩浆岩的岩石成因不同,但它们都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有关。晚中生代时,古太平洋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在俯冲过程中发生脱水和熔融,进而产生的流体和熔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持续的脱水、熔融使得俯冲板片密度变大,然后发生下沉、回卷。与此同时,软流圈地幔侧向流动,加热交代地幔,引发了从西向东的早阶段岩浆作用。幔源岩浆底侵,然后与不同的基底岩石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早阶段岩浆岩和类型多样的金属矿床。由于俯冲方向的改变和持续的板片回卷,下扬子地区发生更为强烈的地壳伸展,使得幔源岩浆快速上升至浅部地壳,不仅形成了第二阶段的火山岩,也使得浅部地壳发生熔融,形成第三阶段的A型花岗岩。因而,池州地区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反应了本地区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从宽阔的陆缘弧到弧后的演化过程。
施珂[2](2021)在《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次重要的岩浆作用,其与金、铜等矿床的成因联系更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金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既可以作为贵重首饰同时也具备货币属性,如今更是广泛运用在航空、医疗及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但近年来我国的金储备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大金矿床的勘探力度及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极为重要。铜陵矿集区、皖北蚌埠地区和皖东滁州-马厂地区是安徽省内重要的金、铜资源地,多年来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地区。区内燕山期岩浆岩也极为发育,但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矿床的成因联系仍有诸多争议。特别是区内近年来发现的一系列新矿床,其与燕山期岩浆岩的关系尚未明确,仍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次工作重点选择上述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金矿床,如铜陵矿集区杨冲里金矿、胡村南铜钼矿、蚌埠地区江山金矿及滁州-马厂地区大庙山金矿等作为典型矿床,开展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拟解决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区域矿床成因等主要问题。杨冲里金矿的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该矿床与舒家店斑岩型铜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的成矿组合与成矿流体的成分比例改变有关,浅部可能还存在一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事件。胡村南铜钼矿的研究表明,成矿与区内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岩浆岩具有俯冲洋壳埃达克质岩的属性,斑岩阶段与矽卡岩阶段的成矿物质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矽卡岩阶段的地层物质参与更多,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江山金矿的研究表明,成岩成矿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与该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岩浆活动对应,Sr、Y等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指示了其具有壳源属性,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有利于金矿成矿,围岩为古老的变质基底,也具有较高的Au元素丰度,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的S同位素也指示了岩浆与地层的共同作用是区内金矿的主要成因,复杂的破碎带构造提供了与区内其他金矿不同的储矿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矿体形态。大庙山的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浆岩形成于130Ma左右,过去因为岩体的规模较小,常常忽略与成矿的关系,前人多认为该矿床为似卡林型。但锆石的微量元素显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金成矿,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指示了一个多元成矿的特征,说明了地层与岩浆均参与了金的成矿,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则表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域成岩-成矿的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工作总结了三个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成矿的关系及区域矿床成因。认为三个地区燕山期的岩浆岩具有从南向北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均为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区内的Au、Cu多金属矿床均主要与这些燕山期的埃达克质岩有关。三个地区的岩浆源区略有差异,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起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铜陵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别是辉石闪长岩具有较多的幔源物质,滁州-马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岩混染了较多的壳源物质,其原因可能与铜陵矿集发育的深大断裂有关,蚌埠地区则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同时,由于基底属性的差异导致了三个地区不同的成矿类型和赋矿层位,蚌埠地区的基底在形成时有一定的幔源物质加入,基底Au的元素丰度较高(地壳平均值的5倍),其基底围岩在成矿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地区的金矿多发育在太古代的变质基底中,成矿类型主要为受构造控制的造山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的基底主要为壳源物质,具有幔源物质的岩浆为区内的Au、Cu矿床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反应的必要热能,因此矿体多发育在地球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碳酸盐岩地层当中,成矿类型多为斑岩-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
王强,郝露露,张修政,周金胜,王军,李奇维,马林,张龙,齐玥,唐功建,但卫,范晶晶[3](2020)在《汇聚板块边缘的埃达克质岩:成分和成因》文中认为埃达克质岩是一类中酸性岩浆岩,在地球化学上以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正的或者无Eu-Sr异常以及高的La/Yb和Sr/Y比值为特征.新生代火山弧环境中由俯冲洋壳(板片)在榴辉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属于狭义的埃达克岩,主要出现于环太平洋火山弧区(洋内弧、大陆弧、陆缘岛弧).而新生代由碰撞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主要出现在特提斯-青藏高原碰撞带.在火山弧区,俯冲板片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浆可以交代地幔楔形成一套特殊的岩石组合——埃达克岩-埃达克型高镁安山岩-Piip型高镁安山岩-富Nb玄武岩-玻安山岩等,不同于俯冲大洋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大量资料显示,基性岩熔融产生埃达克质熔体的条件为压力1.2~3.0GPa、温度800~1000℃、H2O含量1.5~6.0wt.%,源区残留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金红石,很少或无斜长石.新生代铜金等矿床的分布与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分布区一致,并且一些矿床的成矿母岩就是埃达克质岩.因此,埃达克质岩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球深部动力学指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铜金成矿指示意义及勘探价值.尽管对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在一些领域存在薄弱点,包括前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构造背景、成因、岩浆起源、熔体-地幔作用及其与板块构造启动、地壳生长的关联等.未来需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不同类型岩石(包括中酸性岩浆岩)在不同温压条件下熔融和分离结晶过程的实验模拟与埃达克质岩浆的产生、岩浆储库演化与埃达克质岩的形成、前新生代埃达克质岩构造背景与成因及动力学过程、板片熔体与地幔相互作用及交代作用、太古宙埃达克质英云闪长岩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的形成与板块构造启动及地壳生长、不同构造背景中埃达克质岩的形成与金属成矿等.
黎乙希[4](2020)在《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部下扬子地区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记录着该地区的深部地质过程,对理解该处的构造–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岩石以花岗岩类为主,包括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石英二长玢岩这几种岩性。滁州地区除发育与Cu-Au矿化相关的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外,还出露铜井山闪长岩。它们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6~120 Ma,并在129 Ma左右达到峰值。通过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上述的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可划分为两类:低镁中酸性岩,具有更加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低的Mg#值(<50);高镁中酸性岩,具有富集程度较弱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高的Mg#值(>50)。这些中酸性岩均具有较高Al2O3和Sr含量以及较高的Sr/Y、(La/Yb)N和(Dy/Yb)N比值,而Y和Yb含量较低,显示埃达克岩的特征。此外,它们具有较低的87Sr/86Sr(t)初始值和负的εNd(t)和εHf(t)值以及相对低的全岩Pb同位素组成,与同期的大别造山带高Sr/Y花岗岩的特征相似。综合它们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低镁中酸性岩是由原位加厚下地壳高压无水熔融形成的,而加厚的原因可能与该地区三叠纪大陆俯冲和碰撞有关。高镁中酸性岩则来自于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反应。放射成因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中酸性岩来源于扬子板块下地壳,而源区有重熔的新元古代–古元古代陆壳物质的加入。铜井山闪长岩具有高钾特征,具有高的Mg#和Mg O含量,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不具有明显Eu负异常,富集LILEs而亏损HFSEs,具有较高的Sr/Y值及(La/Yb)N值但Y和Yb含量较高,推测是由被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镁铁质岩浆和加厚的或拆沉的榴辉岩相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后形成的。通过磷灰石原位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可知,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形成过程中有含Cl热液相的出熔,具有相对较低的挥发份含量。另外,计算结果表明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和铜井山闪长岩的成岩温度相对较低(<800℃),并具有较低的氧逸度,均表现出不利于Cu-Au成矿的特征。对比长江中下游北外带和沿江带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提出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为:郯庐断裂导致了张八岭隆起带底部加厚的岩石圈山根的拆沉,而拆沉的下地壳熔融产生了高镁中酸性岩,随后这岩浆上升侵位导致研究区原位隆起的形成,而俯冲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崎板块)后撤时,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于强烈扩张的环境,导致这些早白垩世岩体均具有弧后岩浆作用的特征。
李健[5](2020)在《辽宁省青城子矿集区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东半岛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处古元古代胶-辽-吉带北东部,该区较为完整的记录了太古代到新生代复杂的地质演化史,大量的地质事件被印刻在该区的岩浆岩、变质岩系及矿产资源中,这为华北板块太古宙多期地壳增生及再造事件、古元古代时期微陆块拼贴-聚合历史的恢复(参与形成了哥伦比亚超大陆)、东部的克拉通破坏/岩石圈减薄进程及其大规模矿产资源的成因研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使得该区成为近年来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地区。辽东地区保留着较多的古元古代岩浆岩(例如:辽吉花岗岩),这些岩石所记录的成因及构造环境信息可作为我们探讨和反演古元古代胶-辽-吉带构造演化模式的重要证据。此外,在辽东地区内分布着20000km2的巨量中生代花岗岩,为研究其中生代克拉通破坏机制及与大规模矿化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对辽东地区典型岩浆-矿化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胶-辽-吉带构造演化模式及与古元古代大规模金属-非金属矿化的成因联系,以及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机制与大规模多金属矿化的关系。本文在充分搜集区域成岩-成矿资料的基础上,对辽东半岛东北部的青城子矿集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样品采集工作。选择典型榛子沟、甸南和喜鹊沟铅锌矿床以及白云、荒甸子、小佟家堡子金矿床和高家堡子银矿床,进行了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氢-氧-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成岩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查明了铅锌-金银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限定了区内岩浆岩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及与成矿的关系,进而探讨了成矿构造背景,并在此基础上了建立了青城子矿集区成矿模式。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及已有年代学数据表明铅锌矿床明显存在两期矿化事件:古元古代层状矿化(1.8Ga)和中生代脉状矿化(221Ma)。古元古代层状矿化成因类型为热水喷流沉积矿床(SEDEX),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SEDEX矿化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初始岩浆水;硫化物矿石稀土和硫铅同位素表明SEDEX矿化成矿物质来源围岩(为主)及古元古代岩浆。中生代脉状矿化为受断裂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NaCl-CO2-H2O体系热液,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成矿物质具有三种来源:花岗质岩浆(晚三叠世)(为主)、围岩及古元古代层状矿体,说明中生代脉状矿化对古元古代层状矿化具有改造作用。矿集区内金银矿床地质特征较为相似,流体包裹体、矿石稀土及氢-氧-硫-铅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组成与区内脉状铅锌矿化相似,且均形成于晚三叠世(221Ma),这说明矿集区内脉状铅锌-金银矿化为同一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区内脉状铅锌-金银矿床分别成簇分布,可能是同一期岩浆-热液不同演化阶段的结果。此外,矿集区内赋矿围岩与铅锌-金银矿床具有重要成因联系,同位素地球化学显示辽河群的大石桥组和浪子山组是重要的铅锌矿源层,而盖县组为金银的主要来源,这一认识对区域铅锌金银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矿集区内至少存在四期岩浆作用:(1)古元古代早期(2206Ma,以条痕状花岗斑岩为代表),(2)古元古代晚期(1904Ma,以大顶子岩体为代表),(3)三叠纪(243-220Ma,以双顶沟和新岭岩体为代表),(4)中侏罗世(164Ma,以姚家沟岩体为代表)。通过区内古元古代岩浆岩并结合前人对辽河群的研究,本文认为胶-辽-吉带古元古代时期经历了洋盆形成(辽吉洋)-扩张-俯冲-消亡的全过程,并最终闭合于龙岗与狼林地块之间,形成胶-辽-吉造山带。本次研究的层状铅锌矿化的形成与胶-辽-吉带造山后伸展活动密切相关。中生代时期华北板块东部经历了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事件,青城子矿集区内出露的中生代岩浆岩与克拉通破坏作用相关,且三叠纪岩浆作用可作为克拉通初始破坏作用的标志,动力学机制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区内晚三叠世脉状铅锌金银矿化的形成与这一构造环境相关。
胡浩远[6](2020)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华南东部成矿影响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文中指出华南地块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在中生代发生了爆发式成矿,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矿带,例如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武夷成矿带等。其中,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于燕山期,是与花岗岩有关的铁、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控矿构造受长江断裂带控制,属于地幔隆起带,幔源物质对其成矿起主导作用。而武夷成矿带形成于印支-燕山期,是与花岗岩有关的铌钽、锡、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武夷山成矿带成矿构造背景为华南造山带中的构造变质带,成矿岩石与印支期变质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壳源物质为主要物质参与其成岩成矿。因此,武夷山成矿带的矿产类型为地壳型,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矿产类型为地幔型。为研究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武夷山成矿带深部电性结构及矿产类型的关系,采用华南东部69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进行三维反演,获得华南东部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相关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其进行解释。华南东部地壳电性结构普遍表现为高阻特征。在华南上地幔部分中扬子地块东部表现为低阻异常特征,华夏地块和江南造山带表现为高阻特性,但有明显的NE-SW向低阻条带,这可能表明软流圈物质沿着薄弱的断裂位置上涌。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上地幔存在着大范围的低阻异常体,且异常体的走向与成矿带相同,可能为上涌的软流圈热物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地幔的低阻异常呈由南向北逐渐变浅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软流圈热物质由南向北上涌,这一特征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浆活动和成矿活动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时间分布可能存在着对应关系。从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武夷山成矿带深部存在着低阻异常体,但规模较小。推测为武夷山成矿带软流圈物质上涌通道,含矿软流圈物质通过断裂带或断层的运移通道侵入下地壳。软流圈物质与下地壳中的物质熔融后,又经深大断裂侵入上地壳中发生成矿元素交代作用并形成新地壳。武夷山成矿带的成矿元素以壳源物质为主,并有少量幔源物质参与。最终在武夷山附近幔源物质形成铜、金等多金属矿床,而壳源物质形成钨、稀土等矿物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的深部成矿机制和岩浆活动可能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
郭岐明,赵江林,陈清敏,王强,高勇浩,杜彪,张栓厚[7](2019)在《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蟒岭矿集区南部晚侏罗世埃达克岩的厘定及成矿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东秦岭钼矿带蟒岭矿集区南部侏罗系华阳村组底部出露一套粗面英安岩,对其进行LA-ICP-MS锆石定年,测得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50.92±0.70)Ma(95%置信度;MSWD=0.19),表明其形成于晚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石类似于中国东部燕山期C型埃达克质岩,表现为高硅(w(SiO2)=59.75%~60.97%)、铝(w(Al2O3)=15.84%~16.01%)、钾(w(K2O)=3.74%~3.89%)、锶(w(Sr)=286×10-6~338×10-6),高Sr/Y比值(20.85~24.53),低镁(w(MgO)=2.37%~2.66%)、镱(w(Yb)=1.30×10-6~1.50×10-6)、钇(w(Y)=13.3×10-6~15.4×10-6),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10.27~12.25),具有弱的正Eu异常(1.21~1.37),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Sr、U、K富集,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地壳加厚的构造背景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源区相当于含10%的石榴子石角闪岩相。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晚侏罗世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构造已经发生构造体制的转换,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地壳加厚,加厚的基性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并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喷发形成该套粗面英安岩,可能代表了燕山运动B幕的岩浆事件。综合研究认为,华阳村组粗面英安岩与调查区内多金属成矿关系作用不大,由于形成了特殊的具有埃达克岩性质的岩石,势必引起下地壳的折沉作用,随着拆沉作用的持续进行,地壳减薄导致周围软流圈地幔上涌,含有Mo、Cu等成矿元素的岩浆沿着构造薄弱地带侵入就位,并在上升过程萃取了围岩中的Pb、Zn、Ag、Au等成矿元素,形成调查区内蟒岭含矿斑岩体、蟒岭西侧含矿小斑岩体以及同期的黄家沟-上铺子一带脉状铅锌银矿体。
亓华胜[8](2019)在《不同构造环境下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对比 ——以印尼巴布亚Grasberg和安徽茶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博士论文主要内容是对两个不同构造背景下斑岩型铜-金矿床相关的侵入岩及其成矿作用。该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对印尼巴布亚Grasberg铜-金矿床主成矿期的埃达克质岩的成岩与成矿研究;然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新发现的茶亭铜-金矿床两类的含矿埃达克质岩与不含矿闪长玢岩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其含矿相关的埃达克质岩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从岩石属性及成因机制、源区组成的研究,对不同构造背景下斑岩铜-金矿床的成岩与铜金成矿及动力学背景进行一个有效的制约。并通过两者成矿相关的埃达克质岩进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探讨岩浆源区组成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具体如下:(1)印尼巴布亚Grasberg成矿埃达克质岩与铜金成矿新生代的斑岩在印尼巴布亚Grasberg地区孕育了一个世界级的斑岩铜-金矿床。本次主要针对Grasberg铜-金矿床主成矿期的埃达克质岩开展了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主成矿期的侵入岩是二长斑岩,对其三个样品锆石LAICP-MSU-Pb年龄分析显示,主成矿期侵入岩形成于3.06~2.86Ma,属于上新世。这些岩石表现出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高Sr,低Y,Yb含量,与高Sr/Y(48.8~6 5.5)和(La/Yb)N。它们还表现出高的Al2O3、K2O含量,以及高的K2O/Na2O(0.94~1.33)比值,属于钾质埃达克质岩。它们还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LIELs)元素,贫化高场强(HFSEs)和重稀土元素,无Eu负异常(Eu/Eu*=0.97-1.28,av.1.04),Nb-Ta-Ti明显负异常,Pb正异常。同位素上,它们还表现出富集的(87Sr/86Sr)i=0.7052~0.7060,负的 εNd(t)=-11.8~-14.6 和高的放射成因 Pb,(206Pb/204Pb)i=17.88~18.19,(207Pb/204Pb)i=15.54~15.58,(208Pb/204Pb)i=38.49~38.59。结合其锆石中发现古老的继承锆石核以及负的εHf(t)=-6.7~-20和老的二阶段模式年龄1.6~2.3Ga,指示了 Grasberg埃达克质岩源区有大量古老下地壳的加入。同时,其适中的MgO含量和Mg#(38-52,av.42)和同位素证据,指示了地幔物质的参与。Th/Yb-Ba/Th和Nb/Y-Ba/La图解也证明了地幔端元为受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锆石Ce4+/Ce3+和Eu/Eu*结合硫同位素特征表明Grasberg含矿埃达克质岩具有高氧逸度,高水含量以及深源的硫。因此,我们认为Grasberg埃达克岩是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与受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熔体混合后,经历单斜辉石和角闪石分离结晶,之后同化混染部分下地壳形成的,其铜-金矿化是古老下地壳与受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共同作用的产物。通过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结合该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我们判定Grasberg埃达克岩处于一个后碰撞背景。在约25 Ma时,澳大利亚北缘洋壳开始向北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下,在俯冲的早期阶段是洋壳向下俯冲,俯冲作用导致玄武岩和沉积物脱水,中间释放的大量的水和含Cl等卤素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形成受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随着澳大利亚板块继续俯冲,碰撞造山活动开始。约6 Ma,澳大利亚大陆岩石圈向东北俯冲中开始发生碰撞拆沉,重的大陆岩石圈向下拆沉后,由于热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地幔的伸展减压作用,约6~3Ma发生了古老下陆壳的部分熔融。同时,受流体交代的大陆岩石圈富集地幔由于软流圈上涌提供的热量而发生部分熔融。部分熔融的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熔体与部分熔融的古老下地壳混合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在之后的上升过程中发生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的分离结晶。在4~2 Ma,俯冲带的碰撞过程以巴布亚造山带发生大规模的走滑断裂结束。而这一走滑事件为岩浆的上升以及后来岩浆侵入到浅部形成铜金矿床创造了通道。(2)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茶亭成矿埃达克岩与不成矿闪长玢岩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发现一个与白垩世侵入岩有关的超大型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床。在茶亭地区有两类侵入岩被识别出来,与铜金矿化相关的石英闪长斑岩(埃达克质岩)和不含矿的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显示茶亭侵入岩在145-136Ma侵入。两者都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显示出轻微的Eu的负异常。赋矿石英闪长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特征,具有高的Sr和Sr/Y比值,低的MgO(1.31-2.09 wt.%),中等的(La/Yb)N 和 Mg#(34.6-54.6)和低的 K2O/Na2O(<1)比值,脱耦的Sr/Y和(La/Yb)N,以及低的Th/U(3.49-6.08)比值。赋矿石英闪长玢岩具有略微富集 Sr-Nd-Hf 同位素((87Sr/86Sr)i=0.70655~0.70717;εNd(t)=-6.9~-8.8;εHf(t)=-7.6~-10.6)和高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206b/204Pb)i=18.22~18.70,(207Pb/204Pb)i=15.63~15.66和(208Pb/204Pb)i=38.49~38.97),表明赋矿石英闪长斑岩来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混合了富集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混染了少量下地壳物质。而贫矿的闪长玢岩,因其具有低的Si02含量和高的MgO(3.894.06 wt.%),Cr、Ni(平均值47.6 ppm和15.01 ppm)和高的Mg#(51.2~69.8),结合与赋矿侵入岩相似的Sr-Nd-Pb-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同化了陆壳物质。锆石Ce4+/Ce3+和Eu/Eu*表明茶亭赋矿石英闪长斑岩比贫矿的闪长玢岩具有更高的氧逸度,可能与部分熔融的俯冲洋壳密切相关,因此有利于铜金矿化的形成。结合该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茶亭地区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处于一个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在约148 Ma之前,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扬子地块的大陆岩石圈之下,俯冲洋壳的脱水或流体使岩石圈地幔交代,形成富集地幔。在大约145 Ma时,俯冲的大洋板片和沉积物的部分熔融发生在茶亭地区,产生了原生埃达克质熔体。埃达克质熔体不可能直接上升到浅部地壳,而是与来自交代的幔源岩浆的熔体混合。混合后的高氧逸度岩浆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部分地壳同化作用,并就位于地壳浅层,在茶亭地区形成了含矿石英闪长斑岩体及其相关铜金矿床。几个百万年后,同化了部分下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的富集地幔熔体侵位到浅部地壳中,形成不含矿的闪长玢岩侵入体。通过对印尼巴布亚Grasberg和长江中下游茶亭两个斑岩铜-金矿床的研究,我们认为不同的构造背景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与其源区组成及其构造动力学背景密不可分。
向坤[9](2019)在《滇西北拉巴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蚀变-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滇西北香格里拉拉巴铜钼矿床是一个与燕山晚期花岗类岩石有关的超大型岩浆热液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北西缘与中甸弧南段的结合部位,而靠近扬子板块一侧。含矿岩体侵位于中三叠统北衙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及其下伏的上二叠统黑泥哨组浅–半深海相火山岩–碎屑岩组合中。该矿床同时大规模发育斑岩型矿体和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目前对其成因关联及成岩成矿机制认识的薄弱,限制了对区域成矿作用的理解和找矿勘查工作的部署。本学位论文在整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钻孔及坑道编录工作,采用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及区域成矿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含矿岩体的岩石成因、动力学背景,查明不同类型的矿化、蚀变特征及其时空联系,探讨成矿物质来源以及岩浆热液–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进而建立了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型。本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矿区深边部及外围地区找矿勘查提供支撑依据。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查明了矿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含矿岩体以及矿体的空间分布等基本地质特征。含矿岩体为高钾钙碱性至钾玄岩系列的花岗斑岩,矿体以钼矿化为主,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及其接触带脉状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中,少量的铜矿化分布于接触带脉状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和接触带外围的似层状绿泥石–绿帘石–磁铁矿矽卡岩中。矿区北东向的F1和F2断裂为控岩控矿构造,斑岩体和矿体均具向北侧伏趋势。(2)剖析了矿床蚀变–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序列。发现钼矿化以斑岩体为中心分布,而铜矿化主要发育于矽卡岩中。斑岩型矿化的蚀变类型主要有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绿泥石–绢英岩化和泥化等四种。其中,钾硅酸盐化分布于花岗斑岩及其围岩中,青磐岩化分布于钾硅酸盐化的外侧,绿泥石–绢英岩化叠加于部分钾硅酸盐化带和大部分的青磐岩化带之上,泥化则主要分布在浅地表及构造薄弱部位的围岩中。而矽卡岩型矿化的蚀变带分布范围窄,主要沿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产出,自岩体向外依次表现为(透闪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带、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矽卡岩带的空间分带性。钼矿化主要分布在钾硅酸盐带,而铜矿化主要分布在绿泥石–绢英岩化带。与碰撞型斑岩矿床相比,拉巴矿床并不存在较大范围的钾硅酸盐化带,但具有较大范围的绿泥石–绢英岩化带。还发现,早期发育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带被绿泥石–绢英岩化叠加,泥化则可叠加于上述所有类型的蚀变带之上。其中,早期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与矽卡岩化过程的湿矽卡岩化阶段、氧化物化阶段和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同步,绿泥石–绢英岩化与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同期,泥化则与碳酸盐化阶段有关;钾硅酸盐化与辉钼矿的大量沉淀密切有关,绿泥石–绢英岩化与辉钼矿、黄铜矿的沉淀均有关。据此,可将金属成矿作用分为成矿前期和热液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可分为钾长石–黑云母–辉钼矿矿化阶段、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矿化阶段、绿泥石–绢云母–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碳酸盐–粘土矿物矿化阶段等四个阶段。这一成矿演化模型与已有碰撞型斑岩矿床较为相似。(3)建立了不同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显示出温度从早到晚阶段逐渐降低,但盐度和密度变化性规律不明显的特征。其中,钾长石–黑云母–辉钼矿矿化阶段温度为291.7459.5℃,盐度为10.3621.61%NaCleqv,密度为1.081.18g/cm3;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矿化阶段温度为263.9403.7℃,盐度为8.1222.14%NaCleqv,密度为1.061.19g/cm3;绿泥石–绢云母–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温度为217.9370.8℃,盐度为5.1124.08%NaCleqv,密度为1.041.20g/cm3;碳酸盐–粘土矿物矿化阶段温度为167.2292.5℃,盐度为3.2313.72%NaCleqv,密度为1.021.11g/cm3。对于矽卡岩成矿过程,不同矿化阶段的流体性质也具有类似的演化特征。同时,钾长石–黑云母–辉钼矿矿化阶段和绿泥石–绢云母–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的石英包裹体盐度差别较大,且类型较多,反映辉钼矿、黄铜矿的沉淀与流体的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有关。与碰撞型斑岩矿床相比,拉巴矿床成矿过程中的大气降水、地层建造水等非岩浆流体的参与度更高。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拉巴地区的矿化主要发生在区域性隆升剥蚀背景所致。(4)拉巴含矿花岗斑岩较高的SiO2,Al2O3,CaO以及总碱(Na2O+K2O)含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具有微弱的负Eu异常,具有高Sr、低Y、低Yb的特点,较高的(87Sr/86Sr)i值,负的εNd(t)和εHf(t)值,显示其源于加厚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该下地壳曾受到岩石圈地幔的改造,其源区经历了石榴子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结合本次测得该岩体侵位年龄为8987Ma,综合分析青藏高原各段同时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拉巴含矿花岗斑岩是新特提斯洋俯冲背景下陆内远程响应的结果。拉巴矿床发育的这类陆内环境,既不同于俯冲型斑岩矿床,也不同于碰撞型斑岩矿床。同时,查明了拉巴含矿花岗斑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为,其成岩温度为705903℃,成岩压力及深度分别为59449MPa、2.217.0km,氧逸度为-11.8-11.5。岩浆锆石具明显的正Ce异常,也进一步指示花岗斑岩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恒定的较高氧逸度、较大的岩浆上升侵位范围以及富含F、Cl活化剂的岩浆出溶流体,均时有利于Mo、Cu等矿化元素的富集与沉淀成矿的控制机制。(5)建立了拉巴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即:起源于加厚被改造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侵位至浅地表发生岩浆流体出溶,岩浆热液由多变少,大气降水由少变多,局部围岩参与,最终形成一个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其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可能有少量围岩地层物质的参与,成矿流体早阶段以岩浆热液为主,晚阶段有大量大气降水的参与。但是,拉巴矿床形成于俯冲增生阶段的陆内环境,既不同于俯冲型斑岩矿床,也不同于碰撞型斑岩矿床,应划归为俯冲-碰撞复合型斑岩矿床,可能是一种俯冲型与碰撞型的过渡类型。结合矿区实际地质条件,本次还综合提出了矿区下一步找矿勘查的思路和方向。其中,联办村至铜厂坪一带的深部,仍具有寻找隐伏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体)的巨大潜力,可作为矿区重要的勘查靶区。
古黄玲[10](2017)在《长江中下游贵池矿集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与铜(钼)金成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贵池地区金、银、铜、钼、硫等矿产资源丰富,系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七大铜金矿集区之一。区内晚中生代岩浆岩极为发育,并与本区铜金矿产有着密切的成因关联。晚中生代岩浆岩在该区分布广泛,该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积累丰富,但是成岩与成矿之间的系统性关联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选择贵池地区铜山、安子山、老山、铜铃坡、宝树尖、铜山排铜矿和朱家冲、查册桥岩体金矿的含矿侵入岩和桂林郑花岗斑岩、杨山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和原位Lu-Hf同位素、Sr-Nd同位素、矿物原位研究,示踪岩浆源区,探讨岩浆演化与成矿之间的关联,并为下一步矿产勘探提供指导性意见。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贵池地区晚中生代成矿相关岩浆活动分别集中于148-136Ma及130-125Ma早晚两个时期。早期成矿多为铜金矿床,晚期则以钼(铜)矿床(化)为主,具有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它矿集区相似的成矿特点。贵池地区第一阶段含矿侵入岩岩石系列为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类,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相对低的SiO2、高的Al2O3和MgO含量,强烈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具较强的Nb、Ta、Ti负异常,无明显Eu异常,大多数与俯冲洋壳型Adakite岩地球化学特征相近,起源于有限俯冲沉积物贡献的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在上升过程中与富集地幔发生相互作用,并混染了古老地壳物质。贵池地区第二阶段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非常高的Si02,低的A1203,强烈的Eu负异常,富集Rb、Th、U、Nb、Ta等元素,强烈亏损Ba、Sr、P、Ti,具有典型的A型花岗岩特征,属于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较年轻的 Nd 同位素模式年龄(1364~1490Ma),较高的 εNd(t)(-7.02~-5.47)、εHf(t)(7.5~5.9),说明岩浆来源于中-新元古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加入了新生地壳物质。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斜长石、磷灰石、黑云母和Fe-Ti氧化物的结晶分异。通过锆石中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得出早期埃达克(质)岩的锆石普遍具有较高的Ce4+/Ce3+值,反映了岩浆的高氧逸度;而晚期A型花岗岩的锆石的Ce4+/Ce3+值普遍偏低,指示了岩浆具有较低的氧逸度,与之对应的是早期的埃达克(质)岩更有利于铜金成矿。早期高氧逸度的岩浆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构造环境,而晚期的低氧逸度岩浆反映了构造体制的转换,这一构造环境的变化最可能是由俯冲板块后撤引发岩石圈伸展减薄所致。因此,贵池地区的岩石组合,即从早期的成矿埃达克(质)岩至晚期A型花岗岩,其形成可能与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从下扬子岩石圈下后撤而引发的陆内岩浆过程有关。即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热的软流圈物质上涌,加热中新元古地壳物质并混合了新生地壳物质,从而导致了 了大量127Ma左右的A型花岗岩的形成。本区早期成矿作用与其岩浆活动相关,区内主要为岩浆期后热液成矿和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矿化类型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沉积叠改型及热液充填型等。晚期成岩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由晚期岩浆侵入引起的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和早期成矿基础上的叠加成矿作用。本区主逆冲断层以北属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主带,成矿主要与晚侏罗世中基性-中酸性高钾钙碱性岩浆侵入有关,与铜陵地区具相近的成矿作用和相近的矿体赋存规律;墩上-张溪断裂及其附近,成矿也主要与晚侏罗世中基性-中酸性高钾钙碱性岩浆侵入有关,同时也受到早白垩世酸性、碱性岩浆侵入的影响,两区成岩作用相近,且同受沿江构造-岩浆岩带控制。
二、扬子地块东部燕山期埃达克质(adakite-like)岩与成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扬子地块东部燕山期埃达克质(adakite-like)岩与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花岗岩的研究现状 |
1.1.2 埃达克(质)岩石研究现状 |
1.1.3 下扬子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1.4 科学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进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下扬子地区地质概况 |
2.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3 江南造山带东段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
3.2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3.3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3.4 石榴子石LA-ICPMS U-Pb定年 |
3.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6 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
第四章 池州地区晚中生代早阶段岩浆岩成因与成矿属性 |
4.1 引言 |
4.2 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
4.3 分析结果 |
4.3.1 锆石U-Pb定年 |
4.3.2 锆石Ti温度(T_(Ti-in-Zrn)) |
4.3.3 全岩地球化学 |
4.3.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4.3.5 锆石Hf同位素 |
4.4 讨论 |
4.4.1 池州地区含矿侵入岩的年龄 |
4.4.2 岩石成因 |
4.4.3 成矿指示意义 |
4.4.4 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五章 池州地区晚中生代晚阶段A型花岗岩成因 |
5.1 引言 |
5.2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
5.3 分析结果 |
5.3.1 锆石U-Pb定年 |
5.3.2 锆石微量元素 |
5.3.3 全岩地球化学 |
5.3.4 物理化学条件 |
5.3.5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3.6 锆石Hf同位素 |
5.3.7 矿物化学组成 |
5.4 讨论 |
5.4.1 年代学 |
5.4.2 花岗岩类型 |
5.4.3 岩石成因 |
5.4.4 A型花岗岩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和构造背景 |
第六章 池州地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年代学制约 |
6.1 引言 |
6.2 矿床地质与样品 |
6.3 分析结果 |
6.3.1 石榴子石矿物学特征 |
6.3.2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6.3.3 石榴子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池州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年代学格架 |
6.4.2 池州地区燕山期成矿作用期次 |
6.4.3 成矿指示意义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附录 |
附表1 池州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附表2 池州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3 池州地区含矿岩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附表4 池州地区含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 |
附表5 鄂东、九瑞、池州和铜陵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年龄数据 |
附表6 巴山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附表7 巴山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8 巴山花岗岩类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 |
附表9 巴山杂岩体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中角闪石的主量元素数据 |
附表10 巴山杂岩体石英二长岩中斜长石的主量元素数据 |
附表11 巴山花岗岩类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附表12 乌谷墩矿区闪长玢岩(D1729)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3 乌谷墩矿区闪长玢岩(D1801)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4 乌谷墩矿区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5 乌谷墩矿区石榴子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D1726) |
附表16 乌谷墩矿区石榴子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D1802) |
(2)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铜陵矿集区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化探异常 |
2.1.5 区域矿产 |
2.2 皖北蚌埠地区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化探异常 |
2.2.5 区域矿产 |
2.3 皖东滁州-马厂一带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区域化探异常 |
2.3.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3.2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3.3 锆石微量元素、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 |
3.4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3.5 稳定同位素分析 |
3.6 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 |
3.7 流体包裹体测温与激光拉曼 |
3.8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杨冲里金矿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样品描述 |
4.1.3 测试结果 |
4.1.4 讨论 |
4.2 胡村南铜钼矿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样品描述 |
4.2.3 测试结果 |
4.2.4 讨论 |
4.3 江山金矿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样品描述 |
4.3.3 测试结果 |
4.3.4 讨论 |
4.4 大庙山金矿 |
4.4.1 矿床地质特征 |
4.4.2 样品描述 |
4.4.3 测试结果 |
4.4.4 讨论 |
4.5 构造地质背景 |
4.6 典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
4.6.1 杨冲里金矿 |
4.6.2 胡村南铜钼矿 |
4.6.3 江山金矿 |
4.6.4 大庙山金矿 |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 |
5.1 铜陵矿集区 |
5.1.1 区域成矿类型 |
5.1.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1.3 区域矿床成因 |
5.2 皖北蚌埠地区 |
5.2.1 区域成矿类型 |
5.2.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2.3 区域矿床成因 |
5.3 皖东滁州-马厂地区 |
5.3.1 区域成矿类型 |
5.3.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3.3 区域矿床成因 |
5.4 区域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汇聚板块边缘的埃达克质岩:成分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俯冲洋壳熔融与埃达克岩概念的提出 |
3 新生代汇聚板块边缘埃达克质岩成分特征与岩浆起源 |
3.1 新生代洋内弧埃达克岩 |
3.2 新生代大陆弧埃达克岩 |
3.3 新生代陆缘岛弧埃达克岩 |
3.4 新生代大陆碰撞带埃达克质岩的特征与成因 |
4 新生代弧环境埃达克岩的共生岩石组合及板片熔体交代作用 |
5 埃达克质岩浆产生的岩石学、变质相平衡模拟和高温高压熔融实验制约 |
5.1 与榴辉岩(或高压麻粒岩)相岩石共生的熔体 |
5.2 火成岩中榴辉岩包体及其与埃达克质或TTG岩浆产生的关联 |
5.3 变质相平衡模拟榴辉岩(或高压麻粒岩)相条件下埃达克质或TTG熔体的产生 |
5.4 埃达克质熔体产生条件——实验岩石学制约 |
6 埃达克质岩与金属成矿 |
7 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
7.1 埃达克质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与成因 |
7.2 榴辉岩或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埃达克质熔体产生的关联 |
7.3 俯冲带板片熔体-地幔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 |
7.4 太古宙埃达克质TTG的形成与地壳生长、板块构造启动的关联 |
7.5 埃达克岩的金属成矿机理 |
8 结语 |
(4)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埃达克岩与高Sr/Y花岗岩 |
1.2.2 张八岭隆起带构造归属争议及岩浆演化 |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
2.1.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张八岭隆起带 |
2.1.2 滁州地区 |
2.2.样品岩相学特征 |
第三章 样品分析方法 |
3.1.锆石U–Th–Pb定年及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3.2.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3.3.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3.4.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
3.5.副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3.6.磷灰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锆石U–Th–Pb定年结果 |
4.2.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主量元素特征 |
4.2.2.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
4.3.全岩Sr–Nd–Pb同位素 |
4.4.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
4.5.锆石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4.6.磷灰石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 |
4.7.辉石斑晶主量元素特征 |
第五章 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年代学和岩石成因 |
5.1.年代学格架 |
5.2.岩石类型划分 |
5.3.岩浆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
5.4.岩石成因 |
5.4.1.高Sr/Y成因 |
5.4.2.高镁成因 |
5.4.3.铜井山闪长岩成因 |
第六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构造动力学 |
6.1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带和北外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对比 |
6.2 晚中生代区域岩浆岩作用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辽宁省青城子矿集区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 |
1.2.2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1.2.3 青城子矿集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项目依托及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界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古元古代(2332–1756Ma) |
2.3.2 三叠纪(243–210Ma) |
2.3.3 侏罗纪(196–141Ma) |
2.3.4 早白垩世(130–120Ma) |
2.4 区域矿产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矿集区地质特征 |
3.1 矿集区地层 |
3.1.1 古元古界 |
3.1.2 中生界 |
3.2 矿集区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矿集区岩浆岩 |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 铅锌矿床 |
4.1.1 榛子沟铅锌矿床 |
4.1.2 甸南铅锌矿床 |
4.1.3 喜鹊沟铅矿床 |
4.2 金银矿床 |
4.2.1 白云金矿床 |
4.2.2 荒甸子金矿床 |
4.2.3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 |
4.2.4 高家堡子银矿床 |
第5章 矿床成因研究 |
5.1 铅锌矿床 |
5.1.1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5.1.2 成矿物质来源 |
5.1.3 矿床成因 |
5.2 金银矿床 |
5.2.1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5.2.2 成矿物质来源 |
5.2.3 矿床成因 |
第6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及构造背景 |
6.1 矿集区岩浆岩年代学 |
6.1.1 岩相学特征 |
6.1.2 锆石U-Pb年代学 |
6.2 成矿年代学 |
6.2.1 铅锌矿床 |
6.2.2 金银矿床 |
6.3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6.3.2 中生代岩浆岩 |
6.4 Hf同位素组成 |
6.5 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
6.5.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6.5.2 中生代岩浆岩 |
第7章 区域构造演化及成矿模式 |
7.1 古元古代构造演化与成矿 |
7.1.1 胶-辽-吉带构造属性:陆内裂谷模式?弧-陆碰撞模式? |
7.1.2 胶-辽-吉带构造演化模式与成矿 |
7.2 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 |
7.2.1 三叠纪华北克拉通东部初始破坏与成矿 |
7.2.2 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空不均一性 |
7.3 青城子矿集区成矿模式 |
7.3.1 古元古代SEDEX型铅锌矿化成矿模式 |
7.3.2 中生代脉状铅锌金银矿化成矿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华南东部成矿影响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质概况 |
1.2.2 华南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2.3 华南矿床研究现状 |
1.2.4 华南花岗岩研究现状 |
1.3 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编写结构 |
第二章 MT原理和方法技术 |
2.1 MT原理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趋肤效应 |
2.1.3 视电阻率和波阻抗 |
2.2 方法技术 |
2.2.1 数据采集 |
2.2.2 数据处理 |
2.2.3 数据分析 |
2.2.4 三维反演 |
第三章 研究区数据采集和处理 |
3.1 研究区数据采集 |
3.2 研究区数据处理 |
3.2.1 宽频数据处理 |
3.2.2 长周期数据处理 |
3.3 研究区数据分析 |
3.3.1 电性主轴分析 |
3.3.2 相位张量分析 |
第四章 三维反演 |
4.1 研究区初始模型建立 |
4.2 三维反演各点拟合情况 |
4.3 华南地区三维反演结果 |
第五章 三维电性模型地球物理解释 |
5.1 华南地块地壳尺度电性特征 |
5.2 华南地块上地幔尺度电性特征 |
第六章 研究区构造涵义讨论 |
6.1 研究区成矿带矿床特征 |
6.1.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6.1.2 武夷山成矿带 |
6.1.3 埃达克岩、钼矿和富碱侵入岩 |
6.2 矿床与深部机制关系 |
6.2.1 矿床深部成矿机制 |
6.2.2 模型灵敏度测试及地震结果对比 |
第七章 地球动力学意义 |
7.1 太平洋板块运动过程 |
7.2 太平洋板块对华南东部成矿带成矿作用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完成工作情况 |
8.2 主要结论 |
8.3 下一步工作安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蟒岭矿集区南部晚侏罗世埃达克岩的厘定及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火山岩地质特征及岩石学特征 |
2 测试方法 |
3 锆石CL图像特征及LA-ICP-MS U-Pb定年结果 |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 讨论 |
5.1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地构造意义 |
5.3 成矿意义 |
6 结论 |
(8)不同构造环境下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对比 ——以印尼巴布亚Grasberg和安徽茶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不同构造背景与斑岩铜金矿 |
1.1.2 斑岩铜-金矿床与埃达克岩 |
1.1.3 印尼巴布亚斑岩铜-金矿研究现状 |
1.1.4 长江中下游斑岩铜-金矿研究现状 |
1.2 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 主要工作概述 |
1.4 取得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印尼巴布亚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印尼巴布亚地质背景 |
2.1.2 印尼巴布亚Grasberg斑岩铜金矿床地质背景 |
2.2 长江中下游南陵-宣城矿集区地质背景 |
2.2.1 南陵-宣城矿集区区域地质背景 |
2.2.2 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3.3 锆石U-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
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
3.5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3.6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印尼巴布亚Grasberg斑岩型铜-金矿床 |
4.1 样品描述 |
4.2 分析结果 |
4.2.1 主微量元素 |
4.2.2 锆石U-Pb年代学 |
4.2.3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
4.2.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4.2.5 矿石S同位素 |
4.3 讨论 |
4.3.1 岩浆演化过程 |
4.3.1.1 陆壳混染 |
4.3.1.2 部分熔融or AFC过程? |
4.3.2 岩浆源区组成 |
4.3.3 铜金成矿启示 |
4.3.4 构造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安徽南陵-宣城矿集区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床 |
5.1 样品描述 |
5.2 分析结果 |
5.2.1 主微量元素 |
5.2.2 锆石U-Pb年代学 |
5.2.3 锆石Lu-Hf同位素 |
5.2.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2.5 矿石原位S同位素 |
5.3 讨论 |
5.3.1 岩石演化过程 |
5.3.1.1 陆壳混染? |
5.3.1.2 分离结晶or部分熔融? |
5.3.2 岩石成因 |
5.3.2.1 茶亭含矿埃达克岩成因 |
5.3.2.2 茶亭闪长玢岩成因 |
5.3.3 岩浆源区 |
5.3.4 茶亭埃达克质岩对铜金成矿启示 |
5.3.4.1 茶亭斑岩铜金矿床S同位素 |
5.3.4.2 岩浆氧化状态和铜金矿化 |
5.3.4.3 构造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模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滇西北拉巴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蚀变-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矿床研究 |
1.2.2 滇西北中甸地区晚白垩世斑岩型矿床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案及技术手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主要技术手段 |
1.4 工作概况 |
1.4.1 工作进度 |
1.4.2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概况 |
2.2 中甸地区地质背景 |
2.3 拉巴矿区地质 |
2.3.1 矿区地层 |
2.3.2 矿区构造 |
2.3.3 矿区岩浆岩 |
2.3.4 变质作用 |
第三章 矿体地质特征 |
3.1 矿体类型 |
3.2 矿体产出特征 |
3.3 矿石成分及组构 |
3.3.1 斑岩型矿体 |
3.3.2 矽卡岩型矿体 |
第四章 蚀变-矿化特征及其分带模式 |
4.1 矽卡岩特征及其分带性 |
4.2 钾硅酸盐化蚀变及其脉体特征 |
4.3 青磐岩化蚀变及其脉体特征 |
4.4 绿泥石-绢英岩化蚀变及其脉体特征 |
4.5 泥化蚀变及其脉体特征 |
4.6 蚀变分带模式 |
4.7 成矿期次与矿化阶段划分 |
第五章 含矿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年代学特征 |
5.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
5.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5 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5.1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5.2 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 |
5.5.3 黑云母化学成分特征 |
5.6 岩石成因 |
5.7 构造背景 |
5.7.1 青藏高原晚白垩世花岗类岩石的空间分布 |
5.7.2 青藏高原晚白垩世花岗类岩石的空间变化 |
5.8 岩浆对成矿的贡献 |
5.8.1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
5.8.2 对成矿的贡献 |
第六章 矿床成矿模式 |
6.1 成矿时代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辉钼矿Re含量 |
6.2.2 磁铁矿化学成分 |
6.2.3 硫同位素 |
6.2.4 铅同位素 |
6.3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6.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3.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
6.3.3 成矿流体来源 |
6.3.4 成矿流体演化 |
6.4 成矿模式 |
6.5 拉巴矿床与典型碰撞型斑岩矿床的对比分析 |
6.6 找矿勘查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10)长江中下游贵池矿集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与铜(钼)金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演化与岩浆作用 |
1.1.2 贵池地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长江中下游地区埃达克(质)岩的研究现状 |
1.1.4 长江中下游A型花岗岩的研究现状 |
1.2 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 主要工作概述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铜山铜矿 |
3.2 安子山铜矿 |
3.3 马头铜钼矿 |
3.4 老山铜矿 |
3.5 铜铃坡铜矿 |
3.6 宝树尖铜矿 |
3.7 查册桥金矿 |
3.8 朱家冲金矿 |
3.9 桂林郑钼矿 |
第4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4.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4.3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4.4 锆石U-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
4.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4.6 S同位素分析 |
第5章 成矿埃达克质岩 |
5.1 样品描述 |
5.2 分析结果 |
5.2.1 主微量元素 |
5.2.2 锆石U-Pb年代学 |
5.2.3 锆石Lu-Hf同位素 |
5.2.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2.5 单矿物电子探针 |
5.3 分析讨论 |
5.3.1 铜金成矿相关岩石的形成时代 |
5.3.2 成岩过程 |
5.3.3 大地构造背景 |
5.3.4 铜金成矿指示意义 |
5.4 小结 |
第6章 成矿期后A型花岗岩 |
6.1 样品描述 |
6.2 分析结果 |
6.2.1 主微量元素 |
6.2.2 锆石U-Pb年代学 |
6.2.3 锆石Lu-Hf同位素 |
6.2.4 Sr-Nd同位素 |
6.3 分析讨论 |
6.3.1 A型花岗岩形成时代和属性 |
6.3.2 成因机制 |
6.3.3 构造环境指示意义 |
6.4 小结 |
第7章 构造-岩浆活动与铜(钼)-金成矿作用关系 |
7.1 中生代岩浆岩时空演化特征 |
7.2 岩浆活动的深部过程及其动力学意义 |
7.3 区域成矿模式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扬子地块东部燕山期埃达克质(adakite-like)岩与成矿(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D]. 杨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D]. 施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3]汇聚板块边缘的埃达克质岩:成分和成因[J]. 王强,郝露露,张修政,周金胜,王军,李奇维,马林,张龙,齐玥,唐功建,但卫,范晶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12)
- [4]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D]. 黎乙希.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辽宁省青城子矿集区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D]. 李健. 吉林大学, 2020(08)
- [6]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华南东部成矿影响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D]. 胡浩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蟒岭矿集区南部晚侏罗世埃达克岩的厘定及成矿意义[J]. 郭岐明,赵江林,陈清敏,王强,高勇浩,杜彪,张栓厚. 矿床地质, 2019(06)
- [8]不同构造环境下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对比 ——以印尼巴布亚Grasberg和安徽茶亭为例[D]. 亓华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 [9]滇西北拉巴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蚀变-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D]. 向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10]长江中下游贵池矿集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与铜(钼)金成矿关系研究[D]. 古黄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