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催化氧化法去除循环冷却水中COD的可行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能源储备中煤炭占据了主宰地位,此情况确定了煤化工产业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中始终有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而煤化工产业带来的水资源的严重使用过度以及水污染,成为最严重的环保问题之一。以焦化为源头的煤化工园区产生的污水为例,废水的排出点多、水质复杂,净化任务极其艰巨。本研究以唐山某煤化工园区的污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通过对园区内污水的来源、水质等情况进行分析,掌握了园区污水整体情况,将其划分为四大类:高焦油、氨氮或挥发酚含量的污水;含盐污水;甲醇生产污水;含碱冷凝液和生活污水等其他污水。其中,高焦油、氨氮或挥发分含量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送入A/O/O生化系统。通过对生化系统污水水质情况、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全面掌握拟进行深度处理的污水水质情况。针对生化出水酚氰类有机物质含量多、色度深、化学耗氧量COD及氨氮含量高等特点,开发出了处理量为0.6 t/h的超滤+纳滤为核心的双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实验考察了深度处理过程中进出水浊度、CODcr(COD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氨氮、总硬度、电导率、水温变化、系统运行压力、纳滤系统运行压力及膜压降变化、超滤膜通量变化等内容。超滤运行压力约为0.07 MPa,纳滤运行压力在0.7MPa、压差在0.1 MPa以下,同时要视情况定期进行膜清洗。考察了该技术应用于生产现场的情况。深度处理出水指标达到了工业循环冷却水的质量要求,并实现部分回用。分析了深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膜滤浓水的特点,分别采用臭氧氧化法、Fenton氧化法来净化膜滤浓水,实验确定了最优方法及工艺参数情况。臭氧氧化法:初始的p H值设为9,O3气体质量浓度40.8 mg/min,反应时间50 min。出水COD的去除率约为50%,色度的去除率在95%以上。氨氮基本无去除。Fenton氧化法:H2O2:COD(质量比)为2:1,初始p H值4,反应时间50 min,H2O2:Fe2+(摩尔比)为6:1,氧化反应搅拌转速为80 rpm/min。出水COD的去除率约70%,氨氮去除率达80%,色度去除率达74%以上。2种方法进行对比,综合考虑,膜滤浓水处理的工艺选用Fenton氧化方法。图28幅;表13个;参55篇。
程铭[2](2021)在《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废水是一种难以用常规工艺处理的医用废水,一般来说抗生素废水的COD含量很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差,具有生物毒性,其出水指标中COD、氨氮和TP等指标往往较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文对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的组合预处理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进行试验分析。试验原水采用广东某家生产抗生素药剂企业废水,该厂区废水主要分为两股,一股是抗生素废水,另一股是清洗废水。若将两股废水直接混合处理,则会加大处理难度提高运行成本。因此考虑采用Fenton氧化-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工艺,对抗生素废水单独处理后,再与清洗废水混合进行后续处理。开展对抗生素废水的预处理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探讨,得到以下结论。①预处理工艺最优运行参数。确定Fenton反应的最优条件:反应时间为60min,初始pH为 3,m(H2O2):m(COD)=1,n(H2O2):n(Fe2+)=5。混凝反应最佳反应条件:初始pH为6.5,混凝剂为PAC,投加量为0.4g/L。②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该预处理工艺进行试运行分析。当进水COD为4972.51mg/L,SS为160.19mg/L,磷酸盐为2.9mg/L时,出水水质中各污染物浓度为889.41mg/L、47.16mg/L、0.35mg/L,去除率达到约82.11%、70.56%以及87.93%。最佳条件试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抗生素废水可生化性B/C值由约0.2提高到0.35,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③对预处理工艺中Fenton处理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拟合方程为-ln(Ci/Co)=-0.024t-0.038,相关性R2高达0.9972,确定该处理过程中的COD浓度变化和时间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Fenton反应在整个预处理抗生素废水的过程中,对水质指标COD的去除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抗生素废水通过Fenton-混凝的预处理,再与清洗废水混合,经过物化生化的组合工艺综合处理。整体工艺运行处理效果良好,最终出水水质能实现稳定达标。
华佳[3](2020)在《过一硫酸氢盐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文中认为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氨氮、硫化物、氰化物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可生化性较差。焦化废水一般采用A/O和A2/O等工艺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的色度和COD等很难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6171-2012),生化出水中仍残留有大量的毒性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直接回用或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地威胁。因此,有必要寻求经济有效的深度处理技术。本文分别采用UV活化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UV/PMS)、Fe3O4活化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Fe3O4/PMS)以及碱活化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耦合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碱/PMS+SBBR)三种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UV/PMS体系、Fe3O4/PMS体系和碱/PMS体系中不同影响因素对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效果的影响以及利用三维荧光光谱与GC/MS分析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前后有机物组分的变化。此外,在Fe3O4/PMS体系中对使用前后的Fe3O4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其重复利用性能。本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UV/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p H、PMS浓度、紫外灯光强度和温度等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UV/PMS体系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MS浓度11 mmol/L、紫外灯光强度9.94 mw/cm2、初始p H值为3、温度25℃、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TOC、色度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65.7%、99.5%和93.9%。UV/H2O2、UV/PS和UV/PMS三种体系均能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效果排序为:UV/PMS>UV/PS>UV/H2O2;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三维荧光分析表明:经UV/PMS体系处理后,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的类腐殖酸物质和类富里酸物质被完全去除,芳香蛋白类物质被部分去除。(2)采用Fe3O4/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PMS浓度、Fe3O4投加量、p H和温度等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Fe3O4/PMS体系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Fe3O4投加量3 g/L、PMS浓度7 mmol/L、p H为7、温度30℃、反应120 min,在此条件下色度、UV254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7.4%、81.9%和64.6%。Fe3O4/H2O2和Fe3O4/PS体系的氧化能力明显低于Fe3O4/PMS体系。随着Fe3O4重复利用次数的增加,COD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在Fe3O4使用5次后COD的去除率仅能达到31.7%;Fe3O4活化的机理是表面的Fe2+能够激活PMS产生SO4·-和?OH,在反应后Fe2+转化为Fe3+;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三维荧光光谱和GC/MS分析表明:Fe3O4/PMS体系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对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物质的去除尤为有效。经Fe3O4/PMS体系处理后,废水中的大部分长链有机物被断链或开环。(3)采用碱/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PMS浓度、p H、碱的种类和温度等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碱/PMS体系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MS浓度7 mmol/L、p H为10、温度30℃、Na OH作为活化剂、反应4 h,在此条件下色度、UV254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1%、71.4%和45.9%;碱/PMS体系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碱/H2O2和碱/PS两种体系;废水经碱/PMS体系处理后可生化性提高。探究了SBBR工艺处理碱/PMS体系出水的效果,结果表明:SBBR采用瞬时进水、瞬时排水,在温度为20℃~25℃、聚氨酯填料填充比为44%、运行周期8 h、曝气4 h、沉淀1 h、闲置3 h、换水比为1:3的条件下,对碱/PMS体系出水中COD、BOD5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2%、50.0%和52.2%。碱/PMS+SBBR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结果表明:色度、UV254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1%、81.5%和58.6%,COD平均去除率为66.7%,COD由原水的165 mg/L降到SBBR出水的55 mg/L。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前后的三维荧光和GC/MS分析表明:碱/PMS体系能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的大部分芳香蛋白类物质、类腐殖酸物质和类富里酸物质,大多数长链的大分子物质均被降解。经碱/PMS体系处理后的出水经过SBBR工艺处理后,碱/PMS体系残留的类腐殖酸物质被完全去除,芳香蛋白类物质被部分去除。
刘璐洁[4](2020)在《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对石化行业环境治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石化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二级出水中仍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传统高级氧化法的局限性成为了水厂提标改造中的一个难题,亟需深入研究一种高效、经济、节能环保的深度处理工艺。过硫酸盐氧化技术以其更稳定、氧化还原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等优点,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以东北某石化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的去除特性,构建混凝—过硫酸盐氧化组合工艺,通过混凝前处理减轻过硫酸盐氧化的负荷,提高出水水质。采用超滤膜法对水样分级,并结合DOC、UV254、蛋白质、多糖等指标和三维荧光光谱从分子量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石化二级出水中DOC和COD的均值分别为20.73 mg/L和85.00 mg/L。分子量<3 K有机物的DOC占原水DOC的61.79%,其UV254和SUVA值也最高,芳香异构化程度最高;蛋白质以<3 K的组分为主,约占原水蛋白质的82.11%;<3K的多糖约占原水中多糖的56.99%;原水中有两个明显的荧光峰:峰1(Ex/Em=280/350 nm)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和峰2(Ex/Em=225/350 nm)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2)硫酸盐氧化体系在p H=2~10范围内均适用;适量的Fe2+可促进对有机物的降解,过量则有抑制作用;DOC的去除率随着PS/12COD的增加先升后降。在Fe2+=6.0mmol/L,PS/12COD=1(COD=85mg/L,PS=1020 mg/L)的条件下,DOC和COD分别降至11.70 mol/L和41.49 mg/L,去除率分别为44%和51.2%,出水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要求的排放标准。分子量为3-10 K区间有机物的DOC去除率最高,达到85.7%;分子量<50 K的蛋白质去除率均高于60%;50-100 K和<3 K的多糖去除率分别达到87.4%和71.7%;峰1和峰2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去除率分别为22.5%和23.1%。(3)随着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从10 mg/L增加到35 mg/L,出水DOC和COD浓度先降后升。最佳PAC投加量为25 mg/L,出水DOC和COD的浓度分别为16.16 mg/L和64.00 mg/L,去除率分别为22.05%和22.89%。(4)当PAC=20 mg/L,Fe2+=6.0 mmol/L,PS/12COD=1(COD=64 mg/L,PS=768mg/L)时,有机物去除效果最佳,DOC和COD浓度降为9.34 mg/L和30.82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为55%和63.8%,出水满足GB 31571-2015要求的排放标准。相较单一氧化,混凝预处理可节约25%的Na2S2O8投加量,DOC、COD、蛋白质和多糖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12.6%、20.8%和2.2%,峰1和峰2的荧光强度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9%和19.6%,分子量为30-50 K区间有机物的DOC去除率最大,提高了到37.8%;分子量为30-50 K区间有机物的UV254去除率提高了11.1%;<3 K、3-10 K、10-30 K和30-50 K的蛋白质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1.3%、19.6%、6.1%和16.9%;<3 K的多糖的去除率提高了7.6%。该组合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更好,更有效降解芳香族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物质。
徐博[5](2020)在《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回用的集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炼焦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的基础性产业,产生的焦化废水组分多样,浓度较高,毒性较大,且不易降解,废水中包括了很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对于焦化废水的处理,达标排放是最基本的要求,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才是最终目标。为实现焦化废水的零排放,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回用是最佳选择,而探索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深度处理技术是目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迫切需求。目前国内外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处理工艺大多采用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高级氧化法等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化学氧化法处理反应条件剧烈、运行成本一般较高。生物处理法多用于废水的二级处理,而且管理条件要求高,操作费用也较高。物理法处理工艺则简单许多,工艺进行的条件温和、运行成本较低。所以本课题主体工艺选用物理方法进行。本课题基于在现场进行2 m3/h处理量的小型实验研究,通过“絮凝沉淀+物理吸附+低压膜过滤+脱盐处理”集成工艺完成对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回用水的标准。物理吸附首先选用技术比较成熟的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确定该工艺切实可行之后,通过现场取材,对焦粉吸附进行实验验证,实现焦粉代替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的工艺创新,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实验得出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低压膜过滤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三段去除工艺能够保证出水质量,TOC浓度控制在11 mg/L左右,TN浓度控制在6 mg/L左右。对焦粉代替活性炭吸附进行验证,焦粉吸附工艺的出水TOC稳定在9-12mg/L之间,去除率在45.5-70%之间,可以使用焦粉代替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最后经反渗透脱盐工艺处理后出水电导率为283μs/cm,计算得出系统脱盐率为93.7%,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数值通过对比可以得出水质要明显好于净环水,与工业新水水质非常接近,完全可以作为工业新水回收利用。利用工艺“絮凝沉淀+焦粉吸附+低压膜过滤+反渗透脱盐”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以做到污染物零排放,实现现场资源循环利用。
刘伟军[6](2019)在《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研究》文中指出焦化废水是一类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且难降解的有机废水,通常采用生化脱氮的工艺进行处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环境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生化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指标已难以满足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需要对其进一步深度处理。在各种深度处理技术中,电催化氧化技术因其氧化能力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降解水体中有机物研究方面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技术由于粒子电极的加入,显着改善了传质,增大了有效反应面积,进而提高了电流效率和反应速率,增强了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在处理有机废水领域有很好应用前景。活性炭纤维(ACF)是一种新型碳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和脱附速率,较大的微孔结构以及特殊的表面反应活力,作为三维粒子电极应当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但目前有关ACF作为粒子电极的研究仍比较少,而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论文将ACF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性以及开展金属氧化物负载,以期待制备出一种新型三维粒子电极,从而实现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高效降解,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浓硝酸氧化改性、液相电化学改性(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的方法对ACF进行预处理,在不同改性条件下制备出了5种改性的ACF粒子电极。表征分析发现浓硝酸化学改性后ACF表面氧化程度最高,其次是阳极电氧化改性,氧化程度最低的是阴极电还原改性。选择间甲酚作为模型废水,在电流密度20 mA/cm2条件下进行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发现阴极电还原改性后样品ACF-pH4的TOC去除率提高了 10%,而阳极改性和浓硝酸改性后样品却会降低反应效果。循环伏安(CV)曲线显示改性后的ACF-pH4比未改性ACF有更大的电容。通过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改性后ACF表面发现了多种表面氧基团(SOGs),但石墨碳的比例有所下降。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EPR)对反应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测定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不是自由基机制。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了 ACF三维粒子电极的SOGs反应降解机理,并借助前线分子轨道能计算讨论了不同SOGs对其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其中羧酸酐氧化能力最高,而醚的氧化能力最低。研究制备了多种负载金属氧化物的ACF粒子电极,在三维电极体系中使用负载型ACF粒子电极开展降解实验时发现,负载MnOx的ACF粒子电极比负载FeOx、CuO和SnO2的电极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Mn/ACF可以有效减少放氧副反应的发生。Mn/ACF最佳制备条件是负载量6%,前驱体为Mn(NO3)2,焙烧温度在450℃,对应TOC去除率可达到68%,而未负载的ACF粒子电极TOC去除率只维持在40%左右。利用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可知,负载在Mn-450/ACF表面的MnOx主要由MnO2和Mn2O3纳米粒子组成,而价态较高的MnOx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快速降解。EPR测定结果表明ACF可借助表面负载的MnOx通过电氧化反应产生·OH,进而增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其反应机理应当既有ACF表面SOGs的作用,又有·OH的降解过程。以电催化氧化性能最优的Mn-450/ACF作为粒子电极,考察不同酚类模型废水在三维电极上的吸附和电催化氧化降解行为,发现随着酚类支链上氯原子数目的增加,ACF三维电极吸附性能相应增强,苯环上甲基取代基的存在有利于污染物的降解,氯取代基则不利于污染物降解,该结果也符合分子轨道能计算结论。而以Mn-450/ACF作为粒子电极,以实际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时,发现随着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电流密度的升高,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效果呈上升趋势。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粒子电极能够稳定连续运行,废水中COD平均去除率可达到60%左右,出水COD日平均值在100 mg/L以下,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中废水直接排放标准限值。
吴松华[7](2019)在《胶粘剂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化工行业发展快速的同时,因化工生产废水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例如胶粘剂合成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氯苯和高COD的废水,该废水组分复杂,难生物降解,如果直接作固废处理,则成本很高,是目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本课题将胶粘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氯苯等有机高分子的浓废水先通过共沸预处理后,再采用Fenton氧化预处理与生化处理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解决胶粘剂工业废水的去除氯苯和降COD的问题。以氯苯和COD去除率作为考察处理效果的指标,优化了Fenton药剂使用量的配比、反应时间、反应p H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Fenton氧化脱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0%浓度H2O2和Fe SO4·7H2O的质量配比为9.3:1,Fe2+浓度控制(0.8-1.0)g/L、p H 3.0-4.0,反应时间120 min。投加顺序为先加Fe SO4·7H2O,再加H2O2。对Fenton氧化后的乳化液进行破乳实验,摸索破乳絮凝药剂的用量。实验结果表明,用PAC+PAM能达到破乳效果,最佳的操作条件为PAC和PAM的质量配比为4:1、PAC的投加量为400 mg/L、p H控制在7.0-9.0。通过絮凝,上清液COD去除率达到58%,废水浊度能达到10 NTU。Fenton氧化可提高含氯苯和高浓度COD废水的可生化性,通过絮凝固-液分离后的废水再经PACT法工艺处理,能达标排放。为减少固废的产生,将物化的Fenton破乳液与生化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混凝处理,处理后的剩余污泥能快速脱水,并进一步通过压滤、干化处理,降低了污泥的体积和固废处理成本。
庄露露[8](2019)在《超声辅助高级氧化法装置设计及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自行设计双频超声协同臭氧装置,采用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处理H酸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并优化运行参数,考察分别在最优运行条件下对COD的去除效果,探究H酸的降解机理及路径,分析处理前后实际废水中有机物成分的改变。首先根据声学知识,设计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选定40 kHz和28 kHz两个频率(各频率下最大工作功率为300 W),换能器安装在装置的相对面且间隔排列。采用碘释放法研究声空化产额,得出双低频超声具有一定空化增强效应,可提高COD去除率。对比不同处理方式,表明:相同臭氧投加量下,双低频协同臭氧后的COD去除率较单独臭氧可提高10%左右,虽提升幅度不大但可提高臭氧利用率,缩短反应周期,双低频超声对臭氧氧化表现出协同作用。然后选取萘系染料中间体H酸单钠盐配制模拟废水,研究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对H酸的降解效果,优化运行参数得出最佳臭氧投加浓度为25 mg/L,气体流量为0.4 L/min,最佳初始pH为9,低浓度臭氧及碱性环境下降解效果较好。最佳运行条件下COD的平均去除率为73.4%左右,色度去除率达90%。叔丁醇作捕获剂试验可知该体系下H酸的降解机理主要为直接氧化,结合UV-Vis及FTIR结果推测H酸的降解过程为-S03H和-NH2不稳定先发生脱落,萘环活化,进一步氧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酸,再继续氧化成CO2和H2O。最后将该协同体系应用于实际废水,重新优化运行条件,最佳臭氧投加浓度为45 mg/L,最佳初始pH为7。最优运行参数下COD去除率为60%左右,色度去除率为90%以上,GC-MS结果显示废水中的苯胺类及杂环类难降解有机物实现降解。
窦晓春[9](2018)在《煤化工高盐水近零排放及分质制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的结构中的主体能源,目前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但仍有部分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煤化工企业是用水大户,如何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如何实现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及分盐制盐的资源化利用,是目前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必然趋势,也是煤化工高盐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本课题依托宁夏某煤化工企业的已投运的废水“近零排放”项目,以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为研究对象,开展分质制盐中试试验,进行了对预处理软化、纳滤分盐、高级氧化、蒸发结晶等不同功能装置的一系列的连续试验检测,对中试实验产出的结晶盐进行分析检测,并与现有国标进行比对。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对宁夏的该煤化工企业现有的废水“近零排放”工艺进行分质制盐改造设计。通对过该煤化工企业的现有“近零排放”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对现有“近零排放”系统运行的优化建议;并结合中试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论证了在该项目实施以纳滤膜为核心的分制盐改造技术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同时,针对现有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试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在该项目实施分质制盐的合理工艺路线和预处理单元、纳滤分质制盐单元、工业盐制取单元等的详细设备配置清单;并根据实际水质计算提出了结晶盐指标要求,分质制盐的运行成本计算分析等内容,为企业后续实施分质制盐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通过分质制盐的设计论证和经济性测算,从长期运行的角度看,分质制盐的改造优势明显,对同类煤化工项目有较好的借鉴性;以纳滤膜为核心的分质制盐技术在煤化工高盐水近零排放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推进煤化工废水的“近零排放”分质制盐的应用和资源化。
谢惠勇[10](2018)在《含硫气田采出水综合处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硫气田采出水水质复杂并含硫化氢、无机盐和难降解有机物。目前,含硫气田采出水主要采用回注、排放和综合利用三种主要处理模式,回注费用高且有污染地下水的风险,排放由于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在大部分地区都禁止外排,故采出水综合利用将是今后含硫气田采出水的主要处理模式。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采用分段蒸发工艺对采出水进行处置,并对预处理、蒸发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实现水、盐和污染物分离,水回用,盐外卖,从而实现含硫气田采出水的综合利用。本研究采用玻璃电极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等检测方法,检测水质中pH、COD、硫化物等指标,并通过紫外光谱、GC-MS联用仪对采出水中有机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硫气田采出水中硫化物含量5.10×1 02mg/L,氯离子含量2.14×1 04mg/L,COD含量1.20×103mg/L,且含有苯乙烯、苯甲醛等多种含苯环结构的有机物,是一种典型的高含硫、高含盐、难生物降解的气田废水;采用空气吹脱、加碱沉降等组合技术对采出水进行预处理,实现采出水中硫化氢、钙镁、悬浮物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7.5,水温为27℃,气水比为700:1条件下经吹脱处理,硫化氢去除率为91.8%。加氢氧化钠1.2g/L和碳酸钠1.0g/L可以有效去除钙镁和悬浮物,其中钙镁去除率为95.8%,悬浮物去除率为96.5%;采用分段蒸发浓缩技术对预处理之后的水进行处理,开展了蒸发温度、进水pH值和一段蒸发量等条件实验,同时对母液进行盐结晶和电解氧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进水pH值在11,蒸发温度在90℃、一段蒸发量在20%时,一段冷凝水中富集预处理后的采出水中大部分氨氮和少部分COD,再经吹脱和分段折点氯化法处理,水质达到回用标准。剩余采出水进入二段蒸发,其蒸发量为70%,二段冷凝水中pH、氯离子、COD和氨氮等指标达到回用标准,20%的采出水进入一段冷凝水、70%的采出水进入二段冷凝水,从而大幅降低采出水的处理规模和提高处理效率。采出水经两段蒸发后剩余了 10%的母液,母液中富集预处理后的采出水中大部分COD,采用BDD电极,在电流4.8A、电压30V下进行电解氧化7h,母液中的COD去除率96.6%,并能获取有效氯含量达到1%以上次氯酸钠溶液,可作预处理过程的脱硫剂和氧化剂。通过对含硫气田水采出水集成技术研究,形成了含硫气田采出水综合处置技术,处理后采出水符合《石油化工循环水场设计规范》(GB/T 50746-2012)标准,分离的盐符合《工业盐》(GB 5462-2003)标准。
二、光催化氧化法去除循环冷却水中COD的可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催化氧化法去除循环冷却水中COD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物化法预处理后水处理技术 |
1.2.2 膜滤浓水处理技术 |
1.2.3 煤化工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
1.3 课题提出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创新点 |
2.4 实验设备及试剂、水质分析方法 |
第3章 煤化工园区污水情况 |
3.1 煤化工污水来源 |
3.2 煤化工污水分类 |
3.3 生化系统污水 |
3.3.1 生化系统污水来源 |
3.3.2 生化系统污水处理方法 |
3.4 小结 |
第4章 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研究 |
4.1 深度处理方法的选择 |
4.2 深度处理工艺开发 |
4.3 生产现场应用情况 |
4.4 小结 |
第5章 膜滤浓水处理研究 |
5.1 膜滤浓水的特点 |
5.2 臭氧氧化法处理膜滤浓水 |
5.2.1 催化剂的选择 |
5.2.2 pH值的影响 |
5.2.3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 |
5.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5 最佳工艺参数确定 |
5.2.6 小结 |
5.3 Fenton氧化法处理膜滤浓水 |
5.3.1 初始pH的影响 |
5.3.2 FeSO_4?7H_2O投加量的影响 |
5.3.3 H_2O_2投加量的影响 |
5.3.4 最佳工艺参数确定 |
5.3.5 臭氧氧化和Fenton氧化法处理实验比较 |
5.3.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
1.2 抗生素废水的高要求处理规范 |
1.3 国内外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3.1 生化处理方法 |
1.3.2 化学处理方法 |
1.3.3 物化处理方法 |
1.3.4 常见处理工艺总结 |
1.4 Fenton氧化-混凝沉淀预处理法技术 |
1.4.1 Fenton氧化技术 |
1.4.2 混凝沉淀工艺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水 |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2.1 Fenton氧化试验 |
2.2.2 混凝沉淀试验 |
2.2.3 Fenton-混凝动力学分析 |
2.2.4 最优条件下Fenton-混凝试验效能分析 |
2.3 试验器材及测定方法 |
2.3.1 试验药剂 |
2.3.2 试验器材 |
2.3.3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三章 Fenton-混凝预处理试验研究 |
3.1 Fenton试验研究 |
3.1.1 初始pH值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 |
3.1.2 Fenton试剂的投加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 |
3.1.3 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 |
3.1.4 Fenton氧化试验小结 |
3.2 混凝反应试验研究 |
3.2.1 混凝剂比选 |
3.2.2 pH值对混凝反应的影响 |
3.2.3 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反应的影响 |
3.2.4 混凝试验小结 |
3.3 Fenton-混凝预处理抗生素废水动力学研究 |
3.3.1 Fenton反应动力学分析 |
3.3.2 Fenton反应动力学级数确定 |
3.4 最佳反应条件下的Fenton-混凝组合工艺试运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nton混凝预处理+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工程实例分析 |
4.1 抗生素废水水质及水量 |
4.2 工艺流程说明 |
4.2.1 工艺流程 |
4.2.2 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
4.3 全流程各段理论分析 |
4.3.1 Fenton预处理段工艺 |
4.3.2 物化生化段工艺 |
4.3.3 污泥处置 |
4.4 运行效果分析 |
4.4.1 Fenton预处理+混凝沉淀处理效能分析 |
4.4.2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效能分析 |
4.4.3 工艺整体处理效能分析 |
4.5 投资运行成本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过一硫酸氢盐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焦化废水及其处理技术简介 |
1.2.1 焦化废水概述 |
1.2.2 焦化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1.2.3 国内外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1.3 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
1.3.1 混凝沉淀法 |
1.3.2 吸附法 |
1.3.3 膜分离法 |
1.3.4 高级氧化法 |
1.3.5 其他方法 |
1.4 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技术的原理 |
1.5 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技术的应用 |
1.5.1 Fe~(2+)活化方法 |
1.5.2 活性炭活化方法 |
1.5.3 超声活化方法 |
1.5.4 UV活化方法 |
1.5.5 Fe_3O_4活化方法 |
1.5.6 碱活化方法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1.6.4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测试项目和分析方法 |
2.2.1 常规指标的测定 |
2.2.2 BOD_5的测定 |
2.2.3 PMS的测定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3 扫描电镜 |
2.3.4 三维荧光光谱 |
2.3.5 GC/MS分析 |
第三章 UV活化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
3.1 实验水质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装置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UV/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 |
3.4.2 pH的影响 |
3.4.3 PMS浓度的影响 |
3.4.4 紫外灯光强度的影响 |
3.4.5 温度的影响 |
3.4.6 UV/PMS、UV/PS及 UV/H_2O_2 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对比研究 |
3.4.7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前后的有机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_3O_4活化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
4.1 实验水质 |
4.2 实验方法 |
4.2.1 Fe_3O_4的制备 |
4.2.2 不同影响因素对Fe_3O_4/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效果的影响 |
4.2.3 Fe_3O_4/PMS、Fe_3O_4/PS及 Fe_3O_4/H_2O_2 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对比研究 |
4.2.4 Fe_3O_4的重复利用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e_3O_4/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 |
4.3.2 Fe_3O_4投加量的影响 |
4.3.3 PMS浓度的影响 |
4.3.4 pH的影响 |
4.3.5 温度的影响 |
4.3.6 Fe_3O_4/PMS、Fe_3O_4/PS及 Fe_3O_4/H_2O_2 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对比研究 |
4.3.7 Fe_3O_4的重复利用 |
4.3.8 Fe_3O_4表征 |
4.3.9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前后的有机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碱活化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耦合SBBR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
5.1 实验水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碱/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方法 |
5.2.2 SBBR的启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碱/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
5.3.2 SBBR工艺处理碱/PMS体系出水的效果研究 |
5.3.3 碱/PMS体系耦合SBBR工艺在最佳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
5.3.4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前后的有机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处理技术的对比 |
6.1 效果对比 |
6.2 经济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一览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石化废水来源、水质特征及危害 |
1.1.2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必要性 |
1.2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
1.2.1 常见的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1.2.2 目前石化污水厂深度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
1.3 过硫酸盐氧化技术 |
1.3.1 过硫酸盐氧化技术简介 |
1.3.2 过硫酸盐的活化方式 |
1.4 混凝—高级氧化组合工艺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用水及水质 |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过硫酸盐氧化实验 |
2.3.2 混凝实验 |
2.3.3 有机物分子量分级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
2.4.2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2.4.3 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特性分析 |
2.4.4 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分析 |
第三章 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石化二级出水中不同分子量有机污染物特性 |
3.2.1 不同分子量DOC分布特性 |
3.2.2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 |
3.2.3 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分布情况 |
3.2.4 不同分子量多糖分布情况 |
3.2.5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硫酸盐氧化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4.2.1 初始pH对废水降解的影响 |
4.2.2 Fe~(2+)投加量对废水降解的影响 |
4.2.3 Na_2S_2O_8投加量对废水降解的影响 |
4.3 过硫酸盐氧化对石化二级出水DOC、COD、蛋白质和多糖的去除特性 |
4.4 不同分子量组分有机物去除特性 |
4.4.1 不同分子量DOC去除效果 |
4.4.2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 |
4.4.3 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去除效果 |
4.4.4 不同分子量多糖去除效果 |
4.4.5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三维荧光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过硫酸盐氧化对石化二级出水去除特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 |
5.3 过硫酸盐氧化影响因素及对DOC、COD、多糖和蛋白质的去除特性 |
5.3.1 混凝预处理对初始pH及废水降解的影响 |
5.3.2 混凝预处理对Fe~(2+)投加量及废水降解的影响 |
5.3.3 混凝预处理对Na_2S_2O_8投加量及废水降解的影响 |
5.3.4 混凝—过硫酸盐氧化对DOC、COD、多糖、蛋白质去除特性 |
5.4 混凝及混凝-过硫酸盐氧化组合工艺对不同分子量组分有机物去除特性 |
5.4.1 不同分子量DOC去除效果 |
5.4.2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 |
5.4.3 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去除效果 |
5.4.4 不同分子量多糖去除效果 |
5.4.5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三维荧光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回用的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1.1.2 焦化废水的污染现状 |
1.1.3 焦化废水现行排放标准 |
1.2 焦化废水的产生及分类 |
1.2.1 焦化废水的产生 |
1.2.2 焦化废水的分类 |
1.3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现状 |
1.3.1 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处理的技术现状 |
1.3.2 焦化废水中无机盐处理的技术现状 |
1.4 研究背景及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确定 |
1.4.1 研究背景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实验设计方案及理论基础 |
2.1 实验的设计方案及过程概述 |
2.1.1 实验设计方案 |
2.1.2 实验过程概述 |
2.2 各段工艺理论基础 |
2.2.1 絮凝沉淀机理 |
2.2.2 活性炭吸附机理 |
2.2.3 低压膜过滤机理 |
2.2.4 反渗透脱盐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3.实验准备和静态基础实验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进水水质 |
3.1.2 实验出水标准 |
3.2 实验的主要器材及药品 |
3.2.1 水质检测方法、主要器材、药品 |
3.2.2 絮凝剂的选择 |
3.2.3 其他主要实验试剂和器材 |
3.3 实验室基础静态实验 |
3.3.1 絮凝沉淀实验 |
3.3.2 焦粉吸附实验 |
3.3.3 脱盐处理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动态实验处理焦化废水结果与分析 |
4.1 絮凝+活性炭+低压膜工艺处理效果 |
4.2 焦粉替代活性炭吸附工艺效果 |
4.3 脱盐工艺选择及反渗透脱盐结果分析 |
4.3.1 脱盐工艺的选择 |
4.3.2 反渗透膜的选择 |
4.3.3 反渗透工艺运行参数 |
4.3.4 脱盐处理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焦化废水概述 |
1.1.3 焦化废水深度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 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阳极电催化氧化技术 |
1.2.2 间接电催化氧化技术 |
1.2.3 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技术 |
1.3 电催化氧化方法的选择 |
1.3.1 电催化氧化技术的选择 |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课题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活性炭纤维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2.2.2 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活性炭纤维样品表征 |
2.3.2 活性炭纤维活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面预处理对活性炭纤维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3.2.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活性炭纤维活性评价 |
3.3.2 改性后活性炭纤维样品表征 |
3.4 反应机理的讨论 |
3.4.1 电化学改性机理的探讨 |
3.4.2 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机理研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活性炭纤维负载金属组分后对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4.2.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连续式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结果 |
4.3.2 Mn/ACF粒子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3 Mn/ACF样品的形态结构表征 |
4.3.4 Mn/ACF样品化学状态和键合表征 |
4.4 反应机理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酚类在活性炭纤维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中的降解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5.2.2 实验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活性炭纤维样品表征 |
5.3.2 粒子电极吸附性能比较 |
5.3.3 间歇式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负载型活性炭纤维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焦化废水生化出水效果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6.2.3 实验过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电流密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6.3.2 溶液初始pH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6.3.3 阳极电极类型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6.3.4 进水流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6.3.5 进水COD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6.3.6 粒子电极反应寿命考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 |
作者介绍及导师介绍 |
附件 |
(7)胶粘剂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胶粘剂废水的来源 |
1.2 国内胶粘剂废水处理现状 |
1.2.1 氯苯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2 乳化液的固-液分离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Fenton处理胶粘剂氯苯废水的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Fenton实验 |
2.2.1 实验器材和药品 |
2.2.2 废水来源 |
2.2.3 分析方法 |
2.2.4 实验方法 |
2.2.5 Fenton去除氯苯的效果 |
2.2.6 废水中COD去除的正交实验 |
2.3 Fenton氧化降解机理的讨论 |
2.3.1 Fenton氧化氯苯的动力学研究 |
2.3.2 Fenton降解氯苯的机理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乳化液污泥絮凝破乳的研究 |
3.1 PAC、PAM絮凝机理 |
3.2 污泥的水分组成和脱水机理 |
3.3 影响污泥脱水的因素 |
3.4 絮凝实验 |
3.4.1 絮凝剂投加配比研究 |
3.4.2 pH对絮凝的影响 |
3.4.3 搅拌速度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
3.4.4 搅拌时间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
3.4.5 温度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
3.4.6 沉降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破乳分离的清液生物处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污泥培养与驯化 |
4.2.1 生物氧化工艺流程 |
4.2.2 污泥培养与驯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结果 |
4.3.2 讨论 |
第5章 胶粘剂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 |
5.1 Fenton预处理工艺的设计 |
5.1.1 主要设备参数 |
5.2 污泥压滤干化工艺设计 |
5.2.1 工艺流程 |
5.2.2 叠螺压滤干化主要设备设计 |
5.2.3 压滤干化主要动设备耗能 |
5.3 生物处理工艺的设计 |
5.3.1 排放要求 |
5.3.2 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
5.3.3 主要处理设施及设备的设计 |
5.4 除臭设计 |
5.5 工程调试和运行结果 |
5.5.1 Fenton系统的运行 |
5.5.2 叠式污泥脱水机运转调试 |
5.5.3 螺旋输送机开机前准备 |
5.5.4 KJG空心桨叶干燥机开车前准备 |
5.5.5 污泥干化运行 |
5.5.6 调试结果 |
5.6 成本分析 |
5.6.1 药剂成本 |
5.6.2 能耗成本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超声辅助高级氧化法装置设计及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染料中间体废水概述 |
1.1.1 染料中间体产业发展及废水来源 |
1.1.2 染料中间体废水特点及危害 |
1.1.3 染料中间体简介 |
1.2 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1.3.1 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1.3.2 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空化机理 |
1.3.3 超声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简介 |
2.1.1 H酸模拟废水 |
2.1.2 实际染料废水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试验所用仪器 |
2.3 分析测试指标及方法 |
2.3.1 化学需氧量(COD_(cr))的测定 |
2.3.2 臭氧化指数(OI)的计算 |
2.3.3 UV-Vis的测定 |
2.3.4 pH值的测定 |
2.3.5 声空化产额的测定 |
2.4 试验内容 |
2.4.1 工艺流程 |
2.4.2 试验步骤 |
第三章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的设计及性能测定 |
3.1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的设计 |
3.1.1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设计思路的来源 |
3.1.2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超声频率及功率的选定 |
3.1.3 超声波换能器的设计及安装方式 |
3.1.4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主要部件的设计 |
3.2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的性能测定 |
3.2.1 声空化产额的测定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理H酸模拟废水的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H酸模拟废水的配制 |
4.3 双低频超声协同不同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比较 |
4.3.1 双低频超声与单频超声的处理效果比较 |
4.3.2 双低频超声协同H_2O_2体系的处理效果 |
4.3.3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体系的处理效果 |
4.4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解H酸模拟废水的运行参数优化 |
4.4.1 臭氧投加量的优化 |
4.4.2 臭氧投加浓度的优化 |
4.4.3 气体流速的优化 |
4.4.4 工作功率的优化 |
4.4.5 初始pH的优化 |
4.5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理H酸模拟废水的效果探讨 |
4.5.1 最佳运行参数下的降解效能分析 |
4.5.2 羟基自由基捕捉剂的影响 |
4.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4.5.4 红外光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解实际废水的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解实际废水的运行参数优化 |
5.2.1 臭氧投加浓度的优化 |
5.2.2 初始pH的优化 |
5.3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解实际废水的效果探讨 |
5.3.1 最佳运行参数下的降解效能分析 |
5.3.2 反应前后实际废水的GC-M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9)煤化工高盐水近零排放及分质制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煤化工发展现状 |
1.2 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发展 |
1.2.1 预处理单元技术特点及现状 |
1.2.2 减量化单元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浓液处理单元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近零排放分质制盐技术 |
1.3.1 热法分质制盐 |
1.3.2 膜法分质制盐技术 |
1.4 高级氧化技术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煤化工高盐废水分质制盐中试试验 |
2.1 中试试验水质和工艺路线 |
2.2 中试试验设备与药剂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试验试剂 |
2.3 中试试验方法 |
2.3.1 管式膜软化 |
2.3.2 纳滤系统 |
2.3.3 高级氧化装置 |
2.3.4 蒸发结晶器 |
第三章 煤化工高盐废水分质制盐中试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管式膜软化 |
3.1.1 管式膜软化产水水质及回收率 |
3.1.2 管式膜产水通量 |
3.2 纳滤装置试验 |
3.2.1 纳滤装置的回收率和产水通量 |
3.2.2 纳滤装置的总盐分截留率 |
3.2.3 纳滤装置对各组分的截留率 |
3.3 芬顿高级氧化试验 |
3.3.1 确定最佳反应时间 |
3.3.2 确定最佳药剂投加量 |
3.3.3 芬顿高级氧化药剂成本估算 |
3.4 蒸发结晶试验 |
3.4.1 蒸发结晶装置试验 |
3.4.2 检测分析分盐后氯化钠和硫酸钠的纯度和品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化工高盐水分质制盐工程项目设计应用 |
4.1 宁东某煤化工近零排放项目现有系统概况 |
4.1.1 现有“近零排放”系统概述[42] |
4.1.2 预处理单元 |
4.1.3 减量化处理系统 |
4.1.4 蒸发结晶单元 |
4.2 近零排放系统运行现状 |
4.3 近零排放项目分质制盐技术改造设计 |
4.3.1 设计原理 |
4.3.2 单元的功能描述及设备配置 |
4.3.3 技改系统经济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含硫气田采出水综合处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田水水质研究现状 |
1.2.2 气田水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气田水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采出水水质特征研究 |
2.1 水样来源及物性特征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采出水水质指标 |
2.4.2 采出水有机物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出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
3.1 预处理指标 |
3.2 硫化氢去除实验研究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小结 |
3.3 钙镁及悬浮物去除实验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小结 |
3.4 预处理技术工艺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采出水蒸发处理技术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直接蒸发实验研究 |
4.2.1 蒸发温度对冷凝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
4.2.2 进水pH值对冷凝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
4.2.3 小结 |
4.3 分段蒸发试验研究 |
4.3.1 蒸发温度对冷凝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
4.3.2 进水pH值对冷凝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
4.3.3 一段蒸发量对冷凝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
4.3.4 优选条件效果验证实验 |
4.3.5 放大验证实验 |
4.3.6 小结 |
4.4 结晶实验研究 |
4.4.1 实验原理 |
4.4.2 结晶盐的主要指标 |
4.5 蒸发母液处理技术研究 |
4.5.1 蒸发母液水质研究 |
4.5.2 蒸发母液处理技术的比选 |
4.5.3 蒸发母液电解氧化实验 |
4.6 分段蒸发工艺方案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段冷凝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
5.1 深度处理指标 |
5.2 深度处理方法比选 |
5.3 深度处理实验研究结果 |
5.3.1 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
5.3.2 折点氯化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
5.3.3 分段折点氯化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
5.3.4 吹脱处理实验研究 |
5.3.5 一段冷凝水深度处理效果 |
5.4 深度处理技术方案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光催化氧化法去除循环冷却水中COD的可行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D]. 张倩.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D]. 程铭.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过一硫酸氢盐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D]. 华佳.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D]. 刘璐洁. 长安大学, 2020(06)
- [5]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回用的集成技术研究[D]. 徐博.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6]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研究[D]. 刘伟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1)
- [7]胶粘剂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D]. 吴松华.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1)
- [8]超声辅助高级氧化法装置设计及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技术研究[D]. 庄露露.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煤化工高盐水近零排放及分质制盐技术研究[D]. 窦晓春.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6)
- [10]含硫气田采出水综合处置技术研究[D]. 谢惠勇.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