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12届国际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1](2021)在《知识管理视角下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的矛盾正朝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引发的群体性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迫在眉睫,其中群体性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是影响国家、城市和地区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国务院确定沈阳为东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公共安全防控与处置比普通城市更为艰巨。为了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实现城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妥善应对危机,政府迫切需要合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作者以知识管理为视角,充分运用知识管理的概念,并结合大数据来处理复杂的群体性危机事件。与传统的研究概念相比,知识管理的实施和应用可以改善城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的流程,对有效应对群体性危机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思路。知识管理的理念强调利用大数据技术作为群体性危机防控与处置的基础,通过防控机制、诉求机制、沟通机制、共享机制、协调机制的建设,从源头上对群体性危机事件的防控与处置方法进行改进,进而完善政府群体性危机防控与处置机制,优化提高城市危机防控与处置的效率。在本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群体性危机防控与处置的体系到技术的应用,再到观念的转变,对城市群体性危机防控与处置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经研究和调查发现沈阳市政府在群体性危机防控与处置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例如沈阳市群体性危机防患预警机制不健全,危机知识共享效率低下、危机管理专家的隐性知识不够集中、行政部门格局分割、政府危机信息发布不全面等诸多问题。通过比较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参考案例提出了适当的解决对策及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提高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能力,营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
程赵天一[2](2021)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存档实现研究》文中认为个人档案信息的存储管理是我国档案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公民日常生活、工作成果、社交轨迹的有效展现,是承载个人记忆的重要凭证。随着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当前对个人档案存储管理的需求自以往发生了改变,公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完善充实自我信息后将其融汇大数据背景,进而完成个人存档的实现。本文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的现实背景,从个人存档的价值出发,阐述个人存档的内容及范围,探索个人档案管理中蕴含的知识管理理念,明确个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本文介绍个人存档的范围及其包含的信息内容和格式内容,总结个人存档借助的数字档案存档格式与标准化流程。最后,从公众的存档意愿出发,以个人视角提出档案信息的存储方式,研究关于个人存档的平台选择问题,并提出个人存档的安全保障机制,阐释个人存档的技术保障与法律法规保障问题,以完成对个人存档实现保障的研究。
郑东[3](2020)在《基于社会技术系统模型的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演化研究(案例型)》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将创新发展作为根本性的发展战略,对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其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创新。而以人为基本载体的“知识传承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要求。在信息与知识爆炸的时代,众多企业认识到知识的战略意义,并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知识管理工作,但是应用效果不太理想。目前众多企业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缺少有效应用知识实现创新的能力。本文对沈飞设计研究所开展知识工程的案例进行单案例研究,基于社会技术系统模型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模型的构建与路径演化分析。本文通过访谈与搜集案例相关资料对沈飞研究所两个阶段知识工程开展的动因、建设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然后,结合社会技术系统模型从战略、人与组织、流程和技术四个维度分析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从知识管理到知识工程,沈飞研究所基于知识与业务关联,实现了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促进了知识与业务的融合与协同,提高基于知识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社会技术系统模型对沈飞研究所两个阶段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模型和知识工程体系模型,为其他企业知识管理或知识工程建设提供方法参考。同时,通过知识管理到知识工程阶段发展的过程分析,总结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演化路径,为其他企业认识理解知识工程提供帮助。鉴于目前知识管理或知识工程研究偏重于人文或技术的某一属性的研究现状,本文结合社会技术系统模型分析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实现了技术与人文因素全局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图23幅,表3个,参考文献53篇。
余英[4](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认为《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高耀芳[5](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着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积极扬弃资本逻辑,努力调整劳动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甚至马克思反对将“伦理”和“道德”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其劳动伦理思想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点。事实上,研读《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悖论及其产生的机制,如资本的快速增殖和扩张与劳动者社会地位和尊严的逆向生长,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界限以及阈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价值性的分析进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规律性。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千年王国”的神话。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确立、发展和历史贡献,我们看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中,亚当·斯密首次使得劳动具有了主体本质,将其提升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大卫·李嘉图将劳动视为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约翰·穆勒在两者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并对劳动伦理的后续分配正义问题进行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跨越”了劳动的历史性,提出一套完整的理想劳动者假设,为马克思探寻劳动伦理的终极旨归提供了启示。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劳动置于伦理学视角中考察的思想家,从劳动内在否定性出发发现了劳动的现实性和持续性,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找到人的本质和劳动的内在关联。由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方法和观点,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现实的、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视野,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和劳动解放高度,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形成了其深刻而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统一、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的鲜明科学视角,马克思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批判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展开过程。劳动价值理论使得马克思的伦理重心立足于劳动,从劳动发展史理解人类发展史,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极端推崇和对资本增殖的狂热追逐造成的对劳动者奴役状态的揭露和批判中彰显出了其劳动伦理思想。从劳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日抗争、分工与协作的强制性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劳动者生存界限的无限延伸,导致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所导致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资本扩张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恶果分析中,促使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得以扩展和丰富。可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厚的理论载体。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不仅旨于构建一种合乎价值性和规律性的劳动规范和劳动原则,而在于从根本上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道德界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元伦理学”批判基点,在一切“批判”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劳动伦理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货币经济仍需大力发展,资本逻辑在扬弃的前提下仍然发挥着作用,探索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革命性贡献,利于我们回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伦理思想的现实要求,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引领人类实现劳动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解释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继承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伦理思想,努力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劳动者尊严的保护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为构建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做出贡献。
刘可[6](2019)在《我国团体标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修订草案。新修订的《标准化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化法》共增加了19条规定,并在原来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种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中,新增了团体标准这一新的标准类型。团体标准法律地位的确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我国从旧的标准体系向新型标准体系过渡的关键点,是我国的标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突破口。团体标准作为一种新的标准,在我国施行的时间较短,与团体标准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团体标准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到团体标准的监管,系统的分析我国已经出现的与团体标准相关的法律问题和尚未出现在我国但在国外已有实践经验的团体标准法律问题,完善我国与团体标准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团体标准能够更好地发展保驾护航。研究我国团体标准的法律问题首先应厘清团体标准在我国的概念以及它区别于其他四种标准的特征。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团体标准的起源与发展,认为团体标准是具有规范性、自愿性、市场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由市场主导的、社会团体制定的一种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的团体标准在制定、实施和监管中的法律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团体标准健康发展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对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法律问题的研究发现,本文认为除了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以外,与团体标准化活动相关的、能够满足国家发展团体标准的原则与目的的市场主体,均可以参与制定。团体标准在制定时,可能会需使用他人专利,这就要求制定主体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如果专利权人拒绝许可,制定主体可以根据事实寻求反垄断法进行规制。团体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专利问题除了拒绝许可,还有信息披露不完全的问题。不完全的信息披露会给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带来较高的法律风险,因此,专利信息的披露需要更加明确和完善的程序加以保障。基于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发现,团体标准在实施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垄断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方面团体标准化组织的成员众多,具备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潜力,团体标准的实施方式相对市场化,就可能会出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需要反垄断机构进行规制。另一方面,实施者可能会出现侵犯专利权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司法机构根据我国停止侵权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适用专利侵权禁令。在团体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上,除了专利权外,着作权与团体标准也密切相关,制定团体标准的版权政策能够有效保护团体标准化组织的权益。此外,为鼓励团体标准的实施,应扩大团体标准的实施途径。在制定法律法规时援引团体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团体标准的实施,从而鼓励团体标准的制定和整体的发展。在团体标准的监督管理中,政府和团体标准化组织自身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政机关应对团体标准进行全面的监管,包括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并通过主动检查和接受社会投诉、举报等方式,对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团体标准化组织的自我治理对于团体标准的监管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确、严格的内部章程可以保障社会团体依法顺利的开展团体标准化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完善我国团体标准相关的制度建设,需要团体标准化组织、政府机关、司法部门的共同努力。团体标准化组织要制定严谨的团体标准制定程序,保障专利信息的披露;制定具体的团体标准管理章程,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机关应明确团体标准中专利许可的相关要求;确立竞争效应事前咨询制度;制定团体标准的援引规则,激励团体标准的实施。司法部门应完善团体标准的专利滥用抗辩制度、明确团体标准实施中垄断行为的违法性认定原则,降低团体标准的法律风险。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论文探讨了团体标准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程序和编号;其次,论文分析了在制定团体标准过程中,团体标准化组织会遇到哪些法律风险,应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以保护自身权益不被侵害;第三,论文总结了在团体标准实施阶段,团体标准化组织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具体分析了各违法行为的表现方式和遭受不法侵害时的救济方式;最后,论文首次提出了我国法律法规援引团体标准的规则。
闫宁娜[7](2019)在《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信息化、知识经济的冲击下,工程造价行业跨学科跨专业、全面综合性的特点愈加显着。而业内从业人员知识背景单一,面对众多知识又不知从何入手,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能力提升不明显。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造价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为从业人员提高学习知识的方向,快速提升其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造价工程师人才成为业内一大难题。知识是促进能力形成的基础,只有具备全面的知识才能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升为个人能力,而不同的知识会对能力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知识组合也会由于知识的类型或者个体经验等产生新的知识,从而影响能力的产生。因此,在解决从业人员所需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解决知识组合学习方式,才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快速提升能力。本文以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为研究对象,在知识与能力间建立联系,分析不同知识组合对能力转换产生的效果,寻找最优的知识组合路径。考虑到国内外造价工程师可能存在差异,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美国、英国、香港地区、亚太地区、加拿大和中国内地的造价工程师知识与能力得到一般性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内容、管理办法、本科教育指导规范等识别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因素,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进行补充和验证,分别构建知识与能力指标体系。其次,基于此设计问卷,调查行业实践中对造价工程师知识与能力的诉求,共得到126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构建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然后,基于知识转化理论和黑箱理论在知识与能力间建立“黑箱模型”,将知识作为投入,能力作为产出,利于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不同知识投入下向能力的转换效率,通过对比效率变化的效果优化知识组合路径。研究发现不同知识按以下路径组合转化效率增加效果最好:(1)经济财务知识→造价专业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2)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3)工程技术知识→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项目管理知识;(4)项目管理知识→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工程技术知识。最后,进一步分情景讨论优化的知识组合路径形成的原因,并为不同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提供科学化的学习建议。本文构建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探析知识组合优化路径,为造价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方向和路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能力提升,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造价工程师,为从业人员提高自身能力提供借鉴。
闫宁娜[8](2019)在《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信息化、知识经济的冲击下,工程造价行业跨学科跨专业、全面综合性的特点愈加显着。而业内从业人员知识背景单一,面对众多知识又不知从何入手,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能力提升不明显。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造价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为从业人员提高学习知识的方向,快速提升其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造价工程师人才成为业内一大难题。知识是促进能力形成的基础,只有具备全面的知识才能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升为个人能力,而不同的知识会对能力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知识组合也会由于知识的类型或者个体经验等产生新的知识,从而影响能力的产生。因此,在解决从业人员所需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解决知识组合学习方式,才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快速提升能力。本文以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为研究对象,在知识与能力间建立联系,分析不同知识组合对能力转换产生的效果,寻找最优的知识组合路径。考虑到国内外造价工程师可能存在差异,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美国、英国、香港地区、亚太地区、加拿大和中国内地的造价工程师知识与能力得到一般性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内容、管理办法、本科教育指导规范等识别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因素,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进行补充和验证,分别构建知识与能力指标体系。其次,基于此设计问卷,调查行业实践中对造价工程师知识与能力的诉求,共得到126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构建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然后,基于知识转化理论和黑箱理论在知识与能力间建立“黑箱模型”,将知识作为投入,能力作为产出,利于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不同知识投入下向能力的转换效率,通过对比效率变化的效果优化知识组合路径。研究发现不同知识按以下路径组合转化效率增加效果最好:(1)经济财务知识→造价专业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2)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3)工程技术知识→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项目管理知识;(4)项目管理知识→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工程技术知识。最后,进一步分情景讨论优化的知识组合路径形成的原因,并为不同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提供科学化的学习建议。本文构建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探析知识组合优化路径,为造价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方向和路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能力提升,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造价工程师,为从业人员提高自身能力提供借鉴。
王荷池[9](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刘超亮[10](2018)在《SK企业智能制造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换的必经之路。智能制造给复杂装备尤其是航空装备的设计制造方式以及核心技术创新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面对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才是企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并谋求发展的核心,对于航空制造业这类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的情况分析,以某工业集团的SK企业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制造企业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困局。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和探索:首先,本文介绍了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智能制造对制造企业带来的突出挑战。为了迎接这种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在当前企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那些差距?智能制造对制造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本文针对梳理出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差距,以问题为导向,对SK企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采取具体的举措,畅通选人路径,创新培训培育办法、加强人才能力评价,知人善用,优化激励方式,搭建了相应的技术人才成长平台和载体,并在本企业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解决智能制造试点中的柔性生产线建设实际问题,形成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最后,通过知识工程、标准化建设、员工积分制等工作加强企业的知识沉淀成为人才快速成长的推进器;通过培训体系模式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渠道的扩展,使新员工及高端技术人才的成长齐头并进;通过打造企业文化以及加强思想引领,建立起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制造企业SK企业中进行的实践应用中表明,这些创新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突破了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为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作用,创造了明显效益,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二、第12届国际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12届国际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管理视角下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框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经验总结法 |
(三) 访谈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第二章 知识管理与群体性危机事件的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一) 知识管理 |
(二) 政府知识管理 |
(三) 群体性危机事件 |
二、知识管理视角下的群体性危机事件 |
(一) 群体性危机防控与处置中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二) 群体性危机防控与处置中知识管理的应用 |
三、理论基础 |
(一) 危机管理理论 |
(二) 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的现状分析 |
(一) 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的现状 |
(二) 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的访谈 |
二、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过程中的问题 |
(一) 预警防范过程中危机征兆信息搜集不完整 |
(二) 危机发生前知识吸收存在障碍 |
(三) 危机决策时隐性知识利用不及时 |
(四) 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内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不畅 |
(五) 危机发生后公民对危机信息了解片面 |
三、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过程中问题的原因 |
(一) 应对危机的防患预警机制不健全 |
(二) 知识共享效率低下 |
(三) 专家的隐性知识不够集中 |
(四) 政府行政部门“条块”分割格局 |
(五) 政府危机信息发布不全面 |
第四章 知识管理视角下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策略 |
一、建立依托大数据技术的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机制 |
(一) 提升群体性危机预测能力 |
(二) 提升群体性危机预警能力 |
二、借助人工智能打破知识边界 |
(一) 提高政府开放性 |
(二) 提升知识吸收效率 |
三、建立有效专家沟通机制 |
(一) 建设基于硬标签的专家组机制 |
(二) 强化和完善专家沟通机制 |
四、打造信息公开共享的网络平台 |
(一) 简化沟通层级 |
(二) 整合沟通要素 |
(三) 构建信息化沟通管理体系 |
五、构建依托知识地图的部门共享机制 |
(一) 指挥中心的知识结构图 |
(二) 职能部门的知识应用图 |
六、强化群体性危机事件善后沟通协调机制 |
(一) 主动公布信息,避免谣言扩散 |
(二) 搭建沟通平台,及时回应问题 |
(三) 普及法律知识,减少类似事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存档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思路 |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课题研究重点、难点 |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存档的意义及依据 |
第一节 个人存档在大数据时代的意义 |
一、个人存档充分体现个人档案的价值 |
二、个人存档充分展现知识管理理念 |
第二节 个人存档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档案概念泛化 |
二、大数据理论 |
三、档案治理的多元参与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存档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个人存档包含的信息内容 |
一、个人生活记录 |
二、个人工作业绩 |
三、个人社交轨迹 |
第二节 个人存档包含的格式内容 |
一、文本与图片格式的个人档案 |
二、音频与视频格式的个人档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存档的实现保障 |
第一节 个人存档意愿及存档方式保障 |
一、个人存档意愿 |
二、个人存档方式 |
第二节 个人存档平台保障 |
一、档案部门官方网站及社交平台 |
二、个人网站及网络空间 |
第三节 个人存档安全保障 |
一、技术保障 |
二、法律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基于社会技术系统模型的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演化研究(案例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1.2.1 知识管理研究 |
1.2.2 知识工程研究 |
1.2.3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异同点 |
1.2.4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研究 |
1.3 研究视角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视角 |
1.3.2 论文框架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案设计 |
2.2 案例公司简介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收集 |
2.3.2 数据分析 |
3 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案例 |
3.1 知识工程第一阶段:人找知识 |
3.1.1 知识管理实施的动因 |
3.1.2 知识管理建设 |
3.1.3 知识管理实施效果 |
3.2 知识工程第二阶段:知识找人 |
3.2.1 实施知识工程的动因 |
3.2.2 知识工程的突破点 |
3.2.3 知识工程建设 |
3.2.4 基于知识的创新体系构建 |
3.2.5 知识工程实施效果 |
4 案例分析 |
4.1 战略分析 |
4.2 人与组织分析 |
4.2.1 人才管理 |
4.2.2 组织管理 |
4.2.3 激励与文化管理 |
4.2.4 评价体系 |
4.3 流程分析 |
4.3.1 知识管理阶段的流程与规范建设 |
4.3.2 知识工程阶段的流程与规范建设 |
4.4 技术分析 |
4.4.1 知识管理阶段的IT技术平台 |
4.4.2 知识工程阶段的IT技术平台 |
4.4.3 对比分析 |
4.5 知识工程体系模型与演化路径 |
4.5.1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模型 |
4.5.2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知识工程体系模型 |
4.5.3 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的演化路径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1.1 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因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
第一节 创办背景 |
第二节 办刊宗旨 |
第三节 编辑发行 |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
后记 |
(5)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劳动立场”创新 |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
三、理论主线创新 |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期刊类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团体标准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团体标准的概念与特征 |
第一节 团体标准的定义 |
一、我国《标准化法》中定义的团体标准 |
二、团体标准的法律属性 |
第二节 团体标准的特征 |
一、团体标准的具体特征 |
二、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比较 |
三、团体标准的作用 |
第三节 我国团体标准的起源与发展 |
一、团体标准的形成背景 |
二、团体标准法律地位的确立 |
三、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我国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团体标准的制定概况 |
一、团体标准的制定主体与制定程序 |
二、团体标准的制定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团体标准的制定原则与构成要素 |
一、制定团体标准的三原则 |
二、构成团体标准的四要素 |
第三节 团体标准制定主体的范围探讨 |
一、团体标准制定主体的资格要求 |
二、社会团体作为制定团体标准的主体资格问题 |
三、参与团体标准化活动的相关市场主体的主体资格问题 |
第四节 团体标准制定中的拒绝许可 |
一、制定主体被拒绝许可的问题 |
二、拒绝许可的行为 |
三、拒绝许可的救济方式 |
第五节 团体标准制定中的专利隐瞒 |
一、制定程序中隐瞒专利的问题 |
二、信息披露环节中隐瞒专利的行为分析 |
三、专利权人隐瞒专利行为的规制 |
第三章 我国团体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团体标准的实施概况 |
一、团体标准实施的意义与途径 |
二、团体标准实施的现状与成效 |
第二节 团体标准实施中的反垄断问题 |
一、团体标准实施中的垄断行为 |
二、团体标准化组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
三、团体标准实施中的垄断协议问题 |
第三节 团体标准实施中专利侵权禁令适用问题 |
一、标准必要专利的认定 |
二、美国“eBay案”的启示 |
三、我国停止侵权民事责任的适用 |
第四节 团体标准的着作权保护问题 |
一、团体标准着作权的一般规则 |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版权政策 |
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版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节 法律法规援引团体标准的规则问题 |
一、团体标准援引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法律法规援引团体标准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
三、法律法规援引团体标准的域外规则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团体标准的监督管理 |
第一节 行政机关对团体标准的监督管理 |
一、行政机关监管团体标准的一般规则 |
二、行政机关监管团体标准的现状 |
三、对团体标准化组织制定团体标准的监管 |
四、对团体标准化组织实施团体标准的监管 |
五、行政机关监管团体标准的奖罚机制 |
第二节 团体标准化组织的自我治理机制 |
一、团体标准化组织自我治理的理论基础 |
二、团体标准化组织自我治理机制的规则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团体标准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团体标准的制定程序 |
一、明确团体标准专利许可相关要求 |
二、细化团体标准专利信息披露制度 |
第二节 降低实施团体标准的法律风险 |
一、确立团体标准竞争效应事前咨询制度 |
二、明确团体标准实施中垄断行为的违法性认定原则 |
第三节 完善团体标准相关法律规范的体系建设 |
一、完善团体标准的专利滥用抗辩制度 |
二、制定团体标准的援引规则 |
三、制定团体标准的版权保护政策 |
四、团体标准化组织自我治理的政策引导与法律规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造价工程师能力研究 |
1.2.2 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研究 |
1.2.3 知识与能力关系研究 |
1.2.4 知识转化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论文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造价工程师定义 |
2.1.2 造价工程师能力定义 |
2.1.3 造价工程师知识定义 |
2.2 知识与能力内涵 |
2.2.1 知识分类 |
2.2.2 胜任力与职业能力 |
2.2.3 知识管理与知识转移 |
2.2.4 知识组合对能力的影响 |
2.3 理论基础概述 |
2.3.1 知识转化理论 |
2.3.2 胜任力理论 |
2.3.3 黑箱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因素识别 |
3.1 识别能力与知识因素的方法 |
3.2 造价工程师能力的一般性要求研究 |
3.2.1 美国造价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
3.2.2 英国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3 香港地区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4 亚太地区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5 加拿大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6 中国内地造价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
3.2.7 造价工程师能力的一般性要求 |
3.3 造价工程师知识的一般性要求研究 |
3.3.1 美国造价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
3.3.2 英国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3 香港地区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4 加拿大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5 中国内地造价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
3.3.6 造价工程师知识的一般性要求 |
3.4 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因素识别 |
3.4.1 造价工程师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造价工程师知识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构建 |
4.1 构建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的方法 |
4.2 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3 信度分析 |
4.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的构建 |
4.3.1 模型构建—因子分析 |
4.3.2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的构建 |
4.3.3 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造价工程师知识向能力转换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假设 |
5.2 造价工程师知识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2.1 数据处理 |
5.2.2 投入产出转换效率计算——DEA模型构建 |
5.2.3 知识组合向能力转换效果的计算依据 |
5.3 造价工程师知识向能力转换效率的效果 |
5.3.1 知识与能力投入产出转换效率 |
5.3.2 不同知识投入对转换效率的效果 |
5.4 造价工程师不同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1 经济财务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2 造价专业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3 工程技术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4 项目管理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多情景知识组合优化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经济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2 造价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3 工程技术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4 项目管理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问卷调查设计 |
C受访者对提取公共因子的认知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造价工程师能力研究 |
1.2.2 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研究 |
1.2.3 知识与能力关系研究 |
1.2.4 知识转化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论文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造价工程师定义 |
2.1.2 造价工程师能力定义 |
2.1.3 造价工程师知识定义 |
2.2 知识与能力内涵 |
2.2.1 知识分类 |
2.2.2 胜任力与职业能力 |
2.2.3 知识管理与知识转移 |
2.2.4 知识组合对能力的影响 |
2.3 理论基础概述 |
2.3.1 知识转化理论 |
2.3.2 胜任力理论 |
2.3.3 黑箱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因素识别 |
3.1 识别能力与知识因素的方法 |
3.2 造价工程师能力的一般性要求研究 |
3.2.1 美国造价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
3.2.2 英国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3 香港地区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4 亚太地区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5 加拿大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6 中国内地造价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
3.2.7 造价工程师能力的一般性要求 |
3.3 造价工程师知识的一般性要求研究 |
3.3.1 美国造价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
3.3.2 英国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3 香港地区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4 加拿大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5 中国内地造价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
3.3.6 造价工程师知识的一般性要求 |
3.4 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因素识别 |
3.4.1 造价工程师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造价工程师知识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构建 |
4.1 构建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的方法 |
4.2 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3 信度分析 |
4.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的构建 |
4.3.1 模型构建—因子分析 |
4.3.2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的构建 |
4.3.3 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造价工程师知识向能力转换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假设 |
5.2 造价工程师知识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2.1 数据处理 |
5.2.2 投入产出转换效率计算——DEA模型构建 |
5.2.3 知识组合向能力转换效果的计算依据 |
5.3 造价工程师知识向能力转换效率的效果 |
5.3.1 知识与能力投入产出转换效率 |
5.3.2 不同知识投入对转换效率的效果 |
5.4 造价工程师不同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1 经济财务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2 造价专业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3 工程技术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4 项目管理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多情景知识组合优化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经济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2 造价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3 工程技术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4 项目管理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问卷调查设计 |
C受访者对提取公共因子的认知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时空范畴界定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
一、学堂数量比较 |
二、学堂建设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一、学校数量比较 |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SK企业智能制造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实践 |
1.3.2 国内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现状 |
1.4 论文总体思路及内容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智能制造对SK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2.1 智能制造对SK企业带来的挑战 |
2.2 智能制造对SK企业带来的机遇 |
2.3 新形势下SK企业对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
第3章 SK企业智能制造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
3.1 SK企业及人才队伍简介 |
3.2 智能制造对人才培育方向的启示 |
3.3 技术人才多维度人力资源地图搭建 |
3.4 员工选拔竞聘和内部挂职模式建立 |
3.5 多元化人才培育载体建设 |
3.5.1 知识工程的建立与管理 |
3.5.2 数控技术标准化体系搭建 |
3.6 基于“雏鹰计划”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3.6.1 面向技术人才的“雏鹰计划”制定 |
3.6.2 建立技术人才培养双导师制度 |
3.6.3 三维立体学习模型搭建 |
3.7 基于能力模型的技术人才任用模式建立 |
3.7.1 技术人才能力模型构建 |
3.7.2 技术人才“能力螺旋”任用模式建立 |
3.8 建立技术人才队伍创新激励机制 |
3.9 完善人才队伍需求保障体系 |
3.10 搭建多维度人才技术发展平台 |
3.11 健全人才队伍情感诉求 |
3.12 营造良好文化软环境 |
第4章 SK企业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及不足 |
4.1 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4.1.1 知识平台的经济效益 |
4.1.2 创新培育措施加速技术人员成长 |
4.1.3 柔性生产线促进人才与效益齐发展 |
4.1.4 员工创新创效创造丰硕成果 |
4.1.5 培育载体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
4.2 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评价 |
4.3 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4.3.1 智能加工工艺技术不够成熟 |
4.3.2 智能数控机床应用技术尚有差距 |
4.3.3 智能车间管控技术推广程度不够 |
4.3.4 在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体系化、业务化不强 |
第5章 SK企业智能制造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第12届国际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管理视角下沈阳市群体性危机事件防控与处置问题研究[D]. 张博.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2]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存档实现研究[D]. 程赵天一.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基于社会技术系统模型的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演化研究(案例型)[D]. 郑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 高耀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6]我国团体标准法律问题研究[D]. 刘可.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7]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D]. 闫宁娜. 重庆大学, 2019(01)
- [8]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D]. 闫宁娜. 重庆大学, 2019(01)
- [9]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10]SK企业智能制造数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刘超亮.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