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间接测量误差的Mathematica程序包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杨霄[1](2021)在《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多因素诱发的地面沉降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地质灾害,影响着世界上许多城市地区的发展。不均匀的地面沉降会导致地裂缝等相应灾害的发展,对城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风险。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搜集地面沉降相关历史、现状资料及实际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勘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机器学习、数学建模和数值计算等手段,构建了一个通用的地面沉降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可高效、便捷处理诱发地面沉降的多因子识别与预测评估问题。利用建立的模型定量化确定了影响菏泽市地面沉降发展的主要因子,并对菏泽市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详细搜集并调查了菏泽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基础地质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然后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地面沉降的历史与现状情况,确定了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综合从多源数据集(数字高程模型、卫星遥感大数据、水文局和水务局的专题数据图及水资源报告等资料)中提取了影响菏泽市地面沉降的12个静态因子和3个动态因子。同时详细介绍了各因子的提取方法,并在GIS系统中建立了菏泽市地面沉降影响因子数据库。(2)基于遥感卫星数据集和山东省“四网合一”(水准监测网、GNSS监测网、分层标和基岩标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体系,结合InSAR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提取了 2017~2020年菏泽市地面沉降原始学习样本数据。将地面沉降原始数据学习样本数据集分为两份,一份占比70%作为机器学习训练样本数据集,一份占比30%作为机器学习检验样本数据集。将所有数据集导入随机森林模型中进行不断的迭代训练,得到了准确程度较高的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及预测评估模型。(3)根据菏泽市各县区的降雨量时间序列监测数据的特征情况,为每个区域设计并建立了不同的降雨量SARIMA时序预测模型。研究模拟分析了2008~2020年菏泽市各县区的连续性降雨量月均值监测数据,确定了不同区域范围历史降雨的行为模式。经数据准备及预处理、数据转换、参数识别和模型检验后建立的SARIMA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其具有较低的Ljung-Box Q值和显着大于0.05的p值,并且模型的残差均为白噪声,显示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预测能力。(4)通过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含水岩组结构特征以及地下水流动状态,构建了菏泽市区域地下水概念模型。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参考概念模型的边界性质、参数条件等构建了地下水运动的微分数学模型,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为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三维非稳定流模型。在GIS系统中,将高分辨率的遥感地质资料、钻孔资料、地下水监测资料等数字化并转换为统一的格式,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数据库。再结合MODFLOW程序包,模拟分析了 2017年~2020年的地下水运动变化。结果表明,量化的地下水流模型可科学合理的预测地下水水流场动态变化。且在现状规划条件下,浅层地下水水位缓慢降低,深层地下水水位大部分地区逐步上升,仅漏斗处地下水缓慢下降。(5)本文在GIS平台的支持下,通过构建地面沉降影响因子数据库,将SARIMA模型、MODFLOW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地面沉降的动态预测分析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分析了 2025年的菏泽市地面沉降的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沉降分析模型在菏泽市地面沉降预测及防控中呈现出较好的模拟效果,能够从灾害风险预测、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实现了对菏泽市地面沉降风险的整体防控。
刘伟泉[2](2021)在《焦炉直行温度自动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焦炭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焦炉是生产焦炭的工业窑炉。炼焦温度是焦炉加热控制中最重要的过程指标,对温度的控制决定焦炭的产量和质量。由于生产环境和技术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焦化厂仍依赖于人工测温。传统的人工测温方法采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在炉顶对焦炉立火道温度进行测量,环境温度高,粉尘大,测量频次高,任务艰巨,温度数据完整性易受加煤影响,测量精度依赖于人工经验,经常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导致焦炉温度难以准确控制,焦炭产量和质量波动大。因此,焦炉生产急需一种精准高效的自动化测温方法代替人工测温,以彻底解决焦炉温度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低的问题。实现焦炉温度测量的自动化,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是提高炼焦过程自动化和精细化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炼焦过程中焦炉温度场数据的准确测量,本文设计了一套焦炉直行温度自动采集及分析系统。系统由上位机、服务器、Zig Bee网络、巡检机器人及其辅助设备组成。上位机与服务器用于人机交互,包括发送指令、温度显示、数据储存等功能;Zig Bee网络实现了巡检机器人与上位机的通讯;巡检机器人搭载双色红外高温计,能够获取立火道径向温度分布曲线,并通过分析获得准确的立火道温度。巡检机器人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和遥控模式,以满足不同的测温要求。系统具备温度自动快速测量、全方位信息采集与设备监控、电池管理、设备故障诊断、行进故障诊断、故障报警等功能,实现了全自动化精准测温;上位机与巡检机器人的协同配合,能够对焦炉温度场进行温度采集与深入分析,给出准确的直行温度及温度场分布,并以多种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焦炉温度场分布情况分析完全取决于立火道温度的测量结果。系统测得的温度与人工实测温度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准确获取焦炉立火道温度,进而对整个焦炉温度场进行分析,作为焦炉工艺参数调整、保证焦炭质量的重要依据。最后,基于系统连续运行采集的温度数据,本文分析了立火道径向温度分布,总结出三种典型的温度分布,并给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整体温度场分布,本文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析了焦炉温度场分布规律和温度变化趋势,以此为依据,建立ARIMA温度预测模型对焦炉温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温度变化趋势,对焦炉温度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毅超[3](2021)在《基于LabVIEW的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大、运营时间的增长和运载量的提升,轮轨间相互作用力加剧,动力响应增大,我国铁路部分线路区段钢轨出现波浪形磨耗。钢轨波磨会加剧列车和轨道相关部件的损伤,增加维护费用。同时,波磨的形成和发展会使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轮轨之间产生强烈的振动噪声,影响车上乘客的舒适度和铁路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会破坏钢轨结构和车轴结构,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及时发现钢轨存在的波磨问题十分重要。我国铁路钢轨的日常维护中,对钢轨波磨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技术人员现场观察结合仪器测量来完成,无法在天窗时间内完成对长距离线路的一次性全部测量。目前对于钢轨波磨的动态检测使用最广的是在检测列车上利用振动加速度信号来完成,而利用声学信号对钢轨波磨进行检测却鲜有研究和运用。考虑到声信号运用于检测的优势以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基于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声学特性分析,研究开发钢轨波磨声学实时诊断系统。本次论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对高速铁路钢轨粗糙度和车外噪声特性的关联性开展了测试分析研究。结合高速铁路钢轨粗糙度和车外噪声同步测试,对钢轨粗糙度峰值特征和车外噪声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关联性,钢轨波磨特征在声信号中具有良好的体现,为实现钢轨波磨声学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针对车下声学信号非稳态特点,分析了非稳态信号处理方法适用性,提出了诊断系统利用声信号判定钢轨波磨的指标方法。(2)对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系统进行整体系统架构、开发平台的选择和系统功能设计。诊断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对下位机、上位机、声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惯性导航元件完成了选型和集成。根据系统功能设计要求,基于LabVIEW平台进行了系统软件的开发。(3)对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系统进行现场验证。将该系统在六条地铁线路上运用,通过和地铁公司反馈资料以及现场实地勘察结果进行比对,该系统在地铁线路上对钢轨波磨区段的有效检测率达到83.9%。将该系统运用于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对其检测出的波磨区段进行钢轨粗糙度现场测试,与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系统判定结果吻合。通过高速铁路和地铁试验数据验证表明:采用研发的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系统可有效识别钢轨波磨,具备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共有图75幅,表3个,参考文献59篇。
张恒英[4](2021)在《利用大气簇射中muon含量测量膝区宇宙线平均质量》文中提出很多家实验观测到宇宙线全粒子谱能谱在几个PeV处有“膝”的结构,原初宇宙射线全粒子能谱膝区的物理特征对于研究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机制非常重要。高能宇宙射线的质量组分是解释宇宙中这些高能粒子的起源、加速和传播机制的关键之一。我国科学家提出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目标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开展北天区伽马源扫描搜索等,膝区宇宙线成分测量是该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LHAASO建设在中国四川稻城,海拔高度4410 m,大气深度约为600 g/cm2,该海拔高度是膝区宇宙线纵向发展簇射极大处,簇射涨落小。LHAASO是复合型阵列,其中占地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电磁粒子探测器(ED)和缪子探测器(MD)构成KM2A阵列,可以测量1013~1017eV能量范围内的宇宙线能谱。KM2A可以同时测量宇宙线大气簇射产生的电磁粒子和缪子,缪子探测器阵列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海拔缪子探测器。在广延大气簇射过程中,强相互作用产生的π介子和K介子会很快衰变为μ子,而μ子在大气中有很强的穿透力,几乎携带产生时的全部信息到达地面,因此在大气簇射中的μ含量对强相互作用模型敏感。不同宇宙线成分在大气簇射中产生的μ子含量不同,是鉴别宇宙线成分的重要物理量,测量大气簇射中的μ子含量,进行宇宙线成分鉴别和强相互作用模型检验,对研究宇宙线起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地面阵列需要通过次级粒子的到达时间、信号大小和探测器位置信息重建出原初粒子的方向、能量和芯位。高能原初粒子进入大气后形成的级联簇射过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CORSIKA)来实现,我们选用了两种强相互作用模型EPOS-LHC和QGSJETII-04,包含5种宇宙线组分,分别是质子(Proton)、氦核(He)、碳氮氧(CNO)、镁铝硅(MgAlSi)和铁核(Fe),模拟数据原初粒子从1013到1017eV按E-2能谱分能段产生。探测器模拟部分使用的是基于Geant4发展的G4KM2A模拟。实验数据选用2020年7月-8月的数据,考虑到探测器响应不同、电子学插件差异等因素需要对每台探测器进行电荷标定、时间标定,同时需要检测每台探测器的运行状态,为物理分析提供较好的数据。测量大气簇射中膝区宇宙线的平均质量,是根据缪子探测器记录的Nμ推导出ln(A),其中Nμ表示距离簇射芯位40-200 m环内单元探测器记录的μ子数目之和,排除距离簇射芯位40 m内的探测器是为了降低高能电磁粒子穿透土层带来punch-through效应的影响。大气簇射中次级粒子数目是通过NKG拟合得到Nsize,我们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模拟数据中得到的电磁粒子Nsize和缪子成分Nμ分布,结果表明电磁粒子探测器和缪子探测器的工作性能与模型预期的一致,模拟结果也能较好的描述探测器的行为。根据KM2A同时测量的Nsize和Nμ构造一个新变量Nμe重建能量,可以降低能量与组分的依赖关系。本论文通过分析KM2A四分之一阵列的缪子探测器信号,得到了能量几百TeV到几十PeV范围内宇宙射线的平均缪子数,与模拟中的质子和铁核的平均缪子数比较,在30 PeV之前没有发现缪子含量超出。我们利用缪子探测器探测的缪子含量,以及模拟中5种宇宙线组分ln(A)与ln(Nμ)拟合关系推导出不同能量区间内宇宙线的平均质量ln(A),在几个PeV处宇宙线组分开始变重。我们也对比了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会给平均质量的测量带来最大8%的差异,不同能谱模型会给测量平均质量带来最大4%的差异。
蓝浩洋[5](2021)在《基于高强度准单能伽马源的光致蜕变和核共振荧光无损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激光功率的不断攀升和先进加速器技术的持续发展,利用高功率激光和相对论电子束之间的康普顿散射(LCS)产生高强度射线源已成为国际先进光源技术的重要选项之一。相较于传统的伽马光源,LCS伽马源同时具备了高强度、短脉冲、准单色、能量连续可调、高偏振度等优良特性。目前,不少国际着名的研究机构都已发展或正在发展LCS伽马源,如中国的SLEGS、美国的HIγS、日本的New-SUBARU、欧盟的ELI-NP等。随着世界范围内LCS伽马源的陆续投建与运行,其相关的关键技术、实验测量以及应用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能量在粒子分离能以上的LCS伽马源可用于测量光致蜕变反应,进而为解开p-核素的核合成之谜提供必要的核物理输入量;同时,能量在粒子分离能以下的LCS伽马源诱发的核共振荧光反应(NRF)可以为核同位素提供独特的物理指纹,是实现同位素含量识别和断层扫描成像的理想物理探针,在违禁品无损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围绕LCS伽马源在两个方面的应用展开理论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一方面,探究利用LCS伽马源对涉及带电粒子的光致蜕变反应进行测量的可行性,分析相关测量对p-核素核合过程中的光致蜕变反应率的影响;二是利用LCS伽马源诱发NRF反应,进而对违禁品(如毒品和特殊核材料)进行元素比识别以及断层扫描成像的应用研究。在涉及带电粒子的光致蜕变的研究中,我们探讨了通过(γ,p)和(γ,α)反应测量对带电粒子光学模型势进行约束的方案。综合考虑复合核和预平衡反应机制,计算了p-过程相关的3000个核素的(γ,p)和(γ,α)反应的截面和天体反应率。通过系统性的比较发现,光致蜕变反应率—尤其是(γ,α)反应率—受到了光学势(OMP)的显着影响。因此,更好地确定OMP对于减少涉及带电粒子的光致蜕变反应率的不确定性至关重要。考虑到在以往的核合成研究中确定的重要反应,同时出于补充涉及p-核素光致蜕变反应的实验结果的目的,我们基于ELI-NP伽马光装置和硅微条阵列探测器提出了的6个(γ,p)和8个(γ,α)反应的测量方案,并用Geant4进行了模拟。在同时满足最小可探测产额以及质子/α粒子能谱分辨的情况下,估计了测量这些反应所需的伽马源最小能量。研究结果表明,在p-过程发生的典型天体温度(T9=2.5)的Gamow能区内,对这些光致蜕变反应进行直接测量是可行的。此外,预期的实验结果可用于约束带电粒子的OMP,并最终减少p-过程核合成反应速率的不确定性。在天体环境中,相当一部分的原子核都处于激发态,要完全确定p-核素的核合成过程,仅仅获得基态靶核的俘获和光致蜕变反应率是不够的,还需要准确获取涉及激发态的俘获和光致蜕变反应率。因此,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对(γ,pi)和(γ,αi)反应进行测量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在入射光能量Me V时96,98Ru(γ,p1)反应的出射粒子探测是可行的,因为它们的第一激发态带电粒子发射占主导地位(95%)。在Me V时,八个(γ,p)反应的截面比明显增大。在Me V时,可探测到123Te(γ,α)反应的和125Te(γ,α)反应的;而在Me V时可探测到87Sr(γ,α)反应的。相应地,根据细致平衡原理,推导出它们的反俘获反应的分截面比。由于光致蜕变逆反应的直接实验只能在基态原子核上进行,以上的光致蜕变测量可以为带电粒子俘获反应提供补充结果,并有助于从实验上对带电粒子OMP进行约束。在基于LCS-NRF的化合物无损检测方面,我们结合NRF信号探测和元素比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够对毒品(如冰毒、可卡因、海洛因、氯胺酮和吗啡)进行无损检测的新方法。通过NRF探测,可以获得样品中核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而对毒品进行鉴别和检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康普顿光子束流为1011的条件下,12C、14N和16O的四个NRF信号峰均可被探测到,其显着性水平为7–24σ。利用元素比方法,提取了毒品中14N/12C和16O/12C的比值,预测得到的元素比与理论值吻合较好。此外,探讨了在铁盒/咖啡因等良性材料屏蔽下的毒品无损检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实际可行的测量时间内识别毒品和爆炸物,在违禁品的在线无损检测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在基于LCS-NRF的特殊核材料断层扫描成像方面,探讨了通过NRF探测对特殊核材料进行同位素级别的断层成像的可行性。首先,我们结合散射NRF(s NRF)和透射NRF(t NRF)探测,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多种同位素进行无损识别以及成像的新方法。蒙卡模拟表明,通过对被测物体进行一维的s NRF扫描,可以判断235,238U同位素的存在与否,并可推导出被测物体中的同位素比值235U/238U。经同位素识别和同位素比值预测后,用t NRF探测方法实现了235U的断层扫描成像。重建图像显示,隐藏在铁棒中的235U的空间分布可以被清晰地显示出来。另一方面,我们结合s NRF探测和发射型断层成像算法(ECT),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获取多种SNM同位素断层图像的新方法。在s NRF探测中,在NRF反应的作用下,不断放出伽马退激辐射的目标同位素可被视为一个形状未知的伽马放射源,其空间分布可以通过ECT算法进行有效重建。研究表明,从s NRF-ECT图像中可以同时获取隐藏在铁棒中的235U和238U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筛选出隐藏在金属材料中的特殊核材料,并且具有实现同位素成像的潜力。
李楠鑫[6](2020)在《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其水质安全保障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库湾作为水库的水质敏感区,受到水库水文节律,以及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环境背景的双重影响。理解库湾水质对复杂景观背景与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厘清水环境特征和景观背景与库湾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评估库湾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对于库湾水质预测建模,揭示库湾水质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能够为水库富营养化防控、水环境质量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本文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66个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作为研究对象,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的2015~2018年,对其水质进行了监测,采用时空交互分析、K均值聚类、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围绕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和水环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机制,系统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定量评估了水文节律与汇水区景观对库湾水体氮磷的影响,阐明了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叶绿素a浓度对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背景的响应规律,评估了库湾营养状态,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库湾水质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变异。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库湾水质整体随时间逐步好转,氨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浊度、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的平均值在蓄水期高于泄洪期,蓄水期和泄洪期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均高于0.2 mg·L-1和0.02mg·L-1的富营养化阈值,部分库湾中叶绿素a浓度明显高于5μg·L-1的生态可接受限值。具有更高富营养化与水华风险的库湾在研究期间逐年减少,在空间上越来越多地向城镇附近集中。(2)蓄水期和泄洪期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对汇水区景观背景响应规律不同。汇水区土壤可蚀性对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都有显着的影响。汇水区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湿度指数,林地面积占比和农田面积占比是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草地面积占比则是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主要控制因子,此外总磷浓度在蓄水期还受到斑块密度和蔓延度指数的影响,在泄洪期还受到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的影响。(3)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着的正效应,二者的总效应占两个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的40%以上,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土地利用潜变量从源头和运输过程中影响输入库湾的污染负荷,在蓄水期对叶绿素a浓度的正效应更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30%。复杂的景观斑块形状有助于减少养分向库湾水体的运输,破碎景观对叶绿素a浓度有显着的负效应,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19%。(4)丹江口水库典型库湾水体总体处于中营养状态。部分支流库湾、封闭库湾和具有城镇、农田分布的库湾呈轻度、中度、甚至重度富营养状态,面临着较大的富营养化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的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对策。本文针对库湾是水库水质污染的敏感区这一关键问题,从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水质监测着手,结合水库水文节律性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探讨了不同景观背景要素对库湾水质动态变化的贡献,揭示了水质时空变异对库湾景观背景和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结果对于水库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龚诚[7](2021)在《植物对城市空气氮氧化物的净化功能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大型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由于城市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迁移等工业、经济活动的进行,城市区域的空气质量问题相比其他区域更加严峻。主要空气污染物,如可悬浮固体颗粒物(PM2.5,PM10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都可能会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在北京市,经过多年的空气治理,氮氧化物的浓度虽有所降低但仍未达到清洁空气的标准,因此,如何更进一步的减轻氮氧化物空气污染是公众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城市环境中的植物,尤其是乔木被认为具有净化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生态价值,乔木一方面可以通过叶片的滞尘效应减轻可悬浮固体颗粒物污染,另一方面,通过气孔吸收与叶面沉降作用,部分气态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可以被乔木冠层吸收。近年来,许多研究开始关注城市植物的空气净化功能,但大部分研究基于沉降模型估算城市绿地的整体污染物净化效应,少有研究在较大范围内基于实地测量方法来估算城市树木的氮氧化物净化量。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常见的四种城市绿化树种(国槐、毛白杨、白蜡、柏),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估算了这些树木对氮氧化物的净化量。本研究还将植物个体的吸收量数据结合群落生物量调查数据,估算了北京市典型公园(石榴庄公园)与城市核心区域中乔木群落的氮氧化物净化总量和生态服务价值。本研究试图回答如下科学问题:1)如何量化城市常见绿化乔木的氮氧化物吸收量?2)不同物种的乔木的吸收量是否有明显差别?3)如何通过计算群落总体吸收量来估算城市植被提供的净化服务功能价值?结合原位采样、实验室测量、模型估计等手段,本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实验,本研究发现四种乔木都对公路附近机动车尾气、大气氮沉降中具有较低δ15N特征的气态氮源存在响应与吸收,靠近公路树木叶片的δ15N显着低于远离公路树木叶片的δ15N。2)基于贝叶斯混合模型的估算,本研究得到四种乔木单位叶生物量下的氮氧化物吸收量为1.57~4.17 mg N/gDw。3)基于群落植被调查和遥感影像估计,本研究估计石榴庄公园乔木群落单位叶面积下年吸收量为0.59~2.08g/m2,北京市核心区(城六区)园林内乔木年吸收量为0.69~1.41 g/m2,年总吸收量为627 ton。北京市城六区绿地植被的单位叶面积每年吸收能力为0.94 g/m2,每年总吸收能力达到1303.63 ton4)基于替代成本法,本研究分别估算了城六区园林乔木和城市绿地净化空气氮氧化物的生态服务价值,其中园林乔木每年可提供价值为79.20万元的净化服务,而城市绿地提供的服务价值则为164.67万元。
晁思嘉[8](2020)在《铝离子量子逻辑光频标的实现及系统误差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光频标的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已超越作为时间频率基准的铯喷泉钟,有望成为下一代的时间频率基准。27Al+离子的1S0-3P0钟跃迁的品质因子高达2×1017,自然线宽仅有8mHz,对于电场和磁场的抖动不敏感,具有极低的电四极频移,较小的Zeeman频移和黑体辐射频移等特点,是高精度光频标的候选体系之一。本论文选择40Ca+离子作为辅助离子对27Al+离子进行协同冷却和量子逻辑谱读出,实现了铝离子量子逻辑光频标的钟跃迁的闭环锁定和系统误差评估。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全新的满足40Ca+-27Al+离子对进行协同冷却的光频标物理系统。通过离子阱的设计提高了射频驱动频率,改善了离子囚禁的稳定性,同时利用伺服反馈进行射频功率稳定来减小离子的宏运动频移的测量误差。除此之外,设计真空系统提高真空度,使囚禁27Al+离子的寿命达到1小时以上。2、首次采用低磁敏感度的40Ca+离子S1/2(mf=-1/2)→D5/2(mf=-1/2)跃迁谱线进行量子逻辑传态,结合精密磁场补偿方案,系统相干时间达到至1ms,满足实验需求。3、采用量子逻辑谱技术将27Al+离子1S0-3P0钟跃迁信息传递至40Ca+离子S1/2-D5/2跃迁上,通过优化量子非破坏性测量时序,提高了读出保真度,将27Al+离子钟跃迁谱线线宽压窄到30Hz。4、利用“四点锁定”方案实现了 27Al+离子钟跃迁谱线的闭环锁定。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测量的相关参数对所建立的光频标系统进行了系统误差评估,不确定度达到8.5×10-18。
蒋鑫越[9](2020)在《翅片式氟盐冷冻阀传热及运行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钍基熔盐堆(Thorium-based Molten Salt Reactor,TMSR)作为六种第四代核能系统之一,具有固有安全性、中子经济性好、放射性废物少、功率密度高和防止核扩散等优点。以高温氟盐为主要工质的冷冻阀是熔盐堆第二停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安全部件,被用来保障熔盐堆的安全有效运行。发展安全、可靠、非能动的冷冻阀是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长远需求。目前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已研发的冷冻阀属于能动设备,需要外部动力对冷冻阀进行强迫冷却或加热以实现阀体的关闭及开启功能。由于冷冻阀复杂的几何结构和独特的应用场景,对其传热特性的研究少有文献报道。针对TMSR的工程需求,本文开展了翅片式非能动冷冻阀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工作。首次将翅片与冷冻阀相结合,通过设计翅片结构参数,研制了翅片式冷冻阀及实验装置,开展了翅片式冷冻阀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并首度基于真实的工况对翅片式冷冻阀内熔盐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通过熔盐传热及相变分析模拟了阀体关闭过程中冷冻塞的生长过程以及阀体开启过程中熔盐的熔化过程。本论文增强了冷冻阀的非能动散热能力,实现了冷冻阀的非能动关闭,简化了冷冻阀的附属设备,可为TMSR冷冻阀的非能动设计提供技术参考。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设计的一型冷冻阀(TMSR-FV1)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稳态传热分析,发现稳态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方法对冷冻阀进行传热分析的合理性。接着,在此基础上进行翅片式冷冻阀的结构设计。结合稳态传热分析及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翅片形状、翅片高度、翅片间距、翅片厚度等因素对翅片式冷冻阀冻堵效果的影响,获得了冻堵效果较优的翅片式冷冻阀型式。稳态温度计算表明,该翅片式冷冻阀有效降低了冷冻阀内的中心熔盐温度,其冻堵效果优于一型冷冻阀在自然冷却条件及在流量为176m3/h冷却风强迫吹扫时的冻堵效果。其次是对正交试验获得的冻堵效果较优的翅片式冷冻阀进行传热及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通过搭建翅片式冷冻阀实验装置对该翅片式冷冻阀进行了稳态、瞬态及近似非能动开启性能测试,证明了该翅片式冷冻阀具备非能动关闭功能,其在自然冷却条件下的扁平段贴壁温度比176 m3/h冷却风强迫吹扫下的一型冷冻阀相应温度低10.97%。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中进行翅片式冷冻阀关闭及开启实验的设定温度范围为530℃至725℃。设定温度为650℃时,翅片式冷冻阀的性能最优,关闭时间及开启时间分别为26.5min和28.5min。最后,对翅片式冷冻阀在设定温度650℃工况下阀体内熔盐的相变过程进行模拟,给出了阀体内熔盐凝固及熔化相变过程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熔盐相变的模拟过程中,对翅片式冷冻阀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自然对流的存在会导致阀体温度分布不对称。此外,冷冻阀关闭时需要阀内扁平段冷冻塞全部凝固,而开启时则不需要扁平段冷冻塞全部熔化。这使得冷冻阀更难实现关闭,在实际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应为冷冻阀的冷却功率留有充足的裕量,尽量使关闭时间趋于保守。
汪书兴[10](2020)在《天体物理相关的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电子复合是聚变等离子体和天体等离子体中最基本的反应机制,复合速率系数是计算等离子体中电荷态分布和模拟等离子体环境辐射谱线的重要参数。配备有电子冷却器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是开展高分辨电子-离子碰撞反应研究的理想平台,基于储存环的双电子复合实验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为天体物理和聚变科学研究提供基准数据,同时为理论模型和计算程序提供严格的实验检验。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着眼于与天体物理相关的高电荷态离子,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eavy-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HIRFL)冷却储存环主环(main Cooler Storage Ring,CSRm)上,利用合并束方法测量了类铍钙离子与类氟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搭建了基于多丝正比室的高电荷态离子探测器系统,在实验环(experimental Cooler Storage Ring,CSRe)上成功开展了类钠氪离子的双电子复合实验,为进一步开展高电荷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基于HIRFL-CSRm,利用合并束方法首次测量了类铍钙离子和类氟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并从实验数据导出了等离子体速率系数。在类铍钙离子中,实验发现三电子复合对速率系数的贡献十分显着,明显强于AUTOSTRUC-TURE 理论计算的结果。实验中还观测到了处于亚稳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过程,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了这些跃迁通道的电子组态,为进一步开展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和检验强场QED效应、测量亚稳态能级的寿命奠定了实验基础。类氟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谱结构清晰简单,详细对比了实验测量与FAC理论计算的双电子激发态结构。结果表明,在碰撞能量较高的范围内实验与理论彼此相符,但是理论对于电离阈附近共振的描述还不够准确。此外,将实验等离子体速率系数与理论数据进行了对比,并对此前的理论数据进行了评估,表明实验数据可以作为等离子体建模的基准数据;2、研制了一套基于多丝正比室的高电荷态离子探测器及其数据获取系统,并利用它在CSRe上成功开展了首次双电子复合实验,测量了类钠氪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多次实验结果均与CSRm上的实验结果相符合,表明了 CSRe双电子复合实验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以后CSRe上的双电子复合实验铺平了道路。多丝正比室具有位置分辨能力,不仅可以测量复合离子计数,还可以获取复合离子束的剖面信息,为CSRe提供了非破坏性的束诊工具。利用多丝正比室实时监测离子束流的剖面形状,协助加速器团队将离子束斑优化至约4 mm,达到了国际水平。
二、计算间接测量误差的Mathematica程序包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间接测量误差的Mathematica程序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时空监测技术在地面沉降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地面沉降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河流水系 |
2.2 区域基础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
2.3.2 地下水含水岩组分布 |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
2.4 地面沉降历史与现状 |
2.4.1 沉降历史 |
2.4.2 沉降现状 |
第三章 地面沉降诱发因子 |
3.1 因子的选择及来源 |
3.1.1 因子介绍 |
3.1.2 遥感卫星数据的收集 |
3.2 静态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3.2.1 高程、坡度 |
3.2.2 曲率 |
3.2.3 到河流的距离 |
3.2.4 地形湿度指数 |
3.2.5 地层岩性 |
3.2.6 距断层的距离 |
3.2.7 土地利用类型 |
3.2.8 可压缩层厚度 |
3.2.9 煤矿开采位置 |
3.3 动态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3.3.1 降雨量 |
3.3.2 地表水体 |
3.3.3 地下水水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沉降多因子识别及评估模型 |
4.1 原始学习样本数据 |
4.1.1 基础地理信息监测数据 |
4.1.2 数据处理方法 |
4.1.3 形变统计结果 |
4.2 机器学习算法原理 |
4.2.1 方法介绍 |
4.2.2 实施步骤 |
4.3 模型的实现及参数设定 |
4.3.1 数据的预处理 |
4.3.2 超参数的设置 |
4.3.3 精度的评判 |
4.3.4 特征变量重要性评估 |
4.4 实例应用分析 |
4.4.1 模型的建立 |
4.4.2 模型检验分析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沉降动态模型预测 |
5.1 降雨动态预测模型 |
5.1.1 模型结构理论 |
5.1.2 基本方程及参数 |
5.1.3 具体操作方法 |
5.1.4 预测分析 |
5.2 地下水动态数值模型 |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5.2.3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4 模型参数的识别 |
5.2.5 模型校准与验证 |
5.2.6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 |
5.3 地面沉降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焦炉直行温度自动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焦炉测温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方案及硬件设计 |
2.1 现场焦炉测温环境 |
2.1.1 焦炉结构 |
2.1.2 焦炉工艺 |
2.1.3 工业现场测温平台与现状 |
2.2 系统结构 |
2.3 硬件设计 |
2.3.1 微处理器模块 |
2.3.2 电源模块 |
2.3.3 行进驱动模块 |
2.3.4 开盖机构驱动模块 |
2.3.5 定位模块 |
2.3.6 温度测量模块 |
2.3.7 通讯模块 |
2.3.8 避障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 |
3.1 FreeRTOS 操作系统简介 |
3.2 任务规划 |
3.2.1 动作控制类任务 |
3.2.2 定位类任务 |
3.2.3 信息采集类任务 |
3.2.4 系统管理及通信类任务 |
3.3 系统IAP远程升级 |
3.3.1 片上Flash自编程 |
3.3.2 系统运行模式切换 |
3.3.3 IAP升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测试 |
4.1 通信模块测试 |
4.2 驱动模块测试 |
4.2.1 电动推杆测试 |
4.2.2 电机驱动测试 |
4.3 信息采集模块测试 |
4.3.1 姿态角采集测试 |
4.3.2 温度采集测试 |
4.4 系统试运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量结果及数据分析 |
5.1 立火道温度数据分析 |
5.1.1 立火道径向温度分布 |
5.1.2 测温倾斜度影响 |
5.1.3 烟雾对测温的影响 |
5.2 焦炉温度场数据分析 |
5.2.1 空间维度温度分布 |
5.2.2 时间维度温度变化 |
5.3 温度变化预测模型 |
5.3.1 模型选择 |
5.3.2 模型参数确定 |
5.3.3 模型训练与校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LabVIEW的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轨波磨概述 |
1.2.2 钢轨波磨检测技术 |
1.2.3 钢轨波磨与声学关系 |
1.2.4 声学诊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2 钢轨波磨声学特征研究 |
2.1 高速铁路动车组车外噪声特征 |
2.2 钢轨粗糙度声学特征分析研究 |
2.2.1 钢轨粗糙度现场测试分析 |
2.2.2 辐射噪声特性测试分析 |
2.3 车下声信号运用验证测试分析 |
2.4 非稳态信号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声学诊断系统设计开发 |
3.1 系统整体设计 |
3.1.1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
3.1.2 系统功能设计 |
3.1.3 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
3.1.4 系统架构 |
3.2 系统硬件设计选型 |
3.2.1 下位机控制器 |
3.2.2 上位机 |
3.2.3 声学传感器 |
3.2.4 惯性导航系统 |
3.2.5 加速度传感器 |
3.2.6 硬件整体展示 |
3.3 软件功能开发设计 |
3.3.1 软件整体要求 |
3.3.2 数据的采集存储 |
3.3.3 数据预处理 |
3.3.4 定位与数据分析 |
3.3.5 波磨信号判定预警 |
3.3.6 数据其他后处理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验证 |
4.1 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现场验证 |
4.2 地铁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现场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利用大气簇射中muon含量测量膝区宇宙线平均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宇宙线概述 |
2.1 宇宙线能谱 |
2.2 广延大气簇射 |
2.2.1 电磁级联簇射 |
2.2.2 强子级联簇射 |
2.3 宇宙线探测方法 |
2.3.1 直接测量 |
2.3.2 间接测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LHAASO实验简介 |
3.1 一平方公里阵列 |
3.1.1 电磁粒子探测器 |
3.1.2 缪子探测器 |
3.2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 |
3.3 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 |
第4章 LHAASO-KM2A数据简介 |
4.1 模拟数据简介 |
4.1.1 大气簇射模拟 |
4.1.2 探测器模拟 |
4.1.3 模拟数据归一 |
4.2 实验数据的标定 |
4.2.1 电荷标定 |
4.2.2 时间标定 |
4.2.3 探测器运行状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对比 |
5.1 宇宙线事例重建 |
5.1.1 噪声过滤 |
5.1.2 芯位重建 |
5.1.3 方向重建 |
5.1.4 重建参数介绍 |
5.2 事例筛选 |
5.3 模拟与实验数据对比 |
5.3.1 单元探测器对比 |
5.3.2 KM2A四分之一阵列对比 |
5.3.3 强相互作用模型对比 |
5.3.4 不同成分能谱模型对比 |
5.4 能量重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气簇射缪子含量测量 |
6.1 缪子横分布 |
6.2 平均对数缪子数测量 |
6.3 平均对数质量测量 |
6.3.1 重构lnA方法 |
6.3.2 实验数据重构lnA |
6.4 能谱参数效应 |
6.4.1 第一种方法改H3a模型 |
6.4.2 第二种方法改H3a模型 |
6.5 强相互作用模型和成分能谱模型的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A PMT性能测试 |
A.1 脉冲信号宽度对线性最大光电子数的影响 |
A.2 LED光照强度对增益和工作高压关系的影响 |
A.3 工作高压对阳极打拿极ADratio的影响 |
A.4 批量测试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基于高强度准单能伽马源的光致蜕变和核共振荧光无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伽马源的产生方式 |
1.1.1 轫致辐射 |
1.1.2 俘获核反应 |
1.1.3 正电子飞行湮灭 |
1.1.4 激光康普顿散射 |
1.2 运行和在建的激光康普顿伽马源装置 |
1.2.1 美国的高强度伽马源(HIγS) |
1.2.2 日本的New SUBARU |
1.2.3 罗马尼亚的欧盟强激光基础设施-核物理部(ELI-NP) |
1.2.4 中国的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SLEGS) |
1.3 论文选题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现状 |
1.3.3 研究意义 |
1.4 内容安排 |
第2章 光致蜕变反应率对光学势的敏感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光致蜕变反应的理论分析 |
2.2.1 反应机制及模型 |
2.2.2 光学模型势 |
2.3 光致蜕变反应截面及反应率 |
2.3.1 计算方法 |
2.3.2 计算结果 |
2.3.3 光致蜕变测量提议 |
2.4 基于ELI-NP伽马装置的光致蜕变反应模拟 |
2.4.1 物理建模 |
2.4.2 带电粒子能谱 |
2.4.3 光致蜕变反应产额 |
2.4.4 光致蜕变测量可行性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产生激发态剩余核的光致蜕变反应研究 |
3.1 前言 |
3.2 (γ,p)_(L0i)和(γ, α)_(L0i)反应的理论分析 |
3.3 (γ,p)_(L0i)和(γ, α)_(L0i)反应的蒙卡模拟 |
3.3.1 带电粒子产额的探测阈值 |
3.3.2 各反应道的产额贡献率 |
3.3.3 出射带电粒子的能量 |
3.3.4 出射带电粒子能谱 |
3.3.5 俘获反应截面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核共振荧光(NRF)的毒品无损检测 |
4.1 前言 |
4.2 NRF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4.2.1 NRF反应截面 |
4.2.2 出射光子角分布 |
4.2.3 NRF物理建模 |
4.3 结果 |
4.3.1 背散射检测的NRF产额 |
4.3.2 毒品的NRF特征信号 |
4.3.3 毒品的元素比分析 |
4.3.4 屏蔽状态下的毒品检测 |
4.3.5 元素比方法的系统误差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透射NRF探测的特殊核材料成像 |
5.0 前言 |
5.1 物理模型构建 |
5.1.1 特殊核材料的NRF截面及角分布 |
5.1.2 散射NRF探测布局 |
5.1.3 透射NRF探测布局 |
5.2 结果 |
5.2.1 散射NRF信号 |
5.2.2 透射NRF信号 |
5.2.3 透射型断层成像算法 |
5.2.4 成像结果 |
5.3 讨论 |
5.3.1 漏检率与探测时间 |
5.3.2 角分布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散射NRF探测的特殊核材料断层成像 |
6.1 前言 |
6.2 物理建模 |
6.2.1 探测布局 |
6.2.2 参数设置 |
6.3 结果 |
6.3.1 散射NRF信号 |
6.3.2 成像算法 |
6.3.3 成像结果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库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2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 |
1.2.3 富营养化评价 |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2.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社会经济 |
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2.2.1 基础数据收集 |
2.2.2 库湾汇水区划分 |
2.2.3 典型库湾选取 |
2.2.4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数据提取 |
2.3 野外监测与室内试验 |
2.3.1 库湾样点布设 |
2.3.2 原位监测与采样方法 |
2.3.3 室内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时空交互分析 |
2.4.2 K均值聚类 |
2.4.3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4.4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
2.4.5 富营养化评价 |
3.蓄水初期典型库湾水质时空变异规律 |
3.1 典型库湾水质指标时空变化 |
3.2 典型库湾水质聚类与其时空动态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典型库湾氮磷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 |
4.2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周期性变化 |
4.3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与汇水区景观背景之间的联系 |
4.3.1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影响 |
4.3.2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典型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 典型库湾水体水质参数与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 |
5.2 库湾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对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
5.2.1 蓄水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
5.2.2 泄洪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防治对策 |
6.1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
6.1.1 蓄水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
6.1.2 泄洪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
6.2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
6.2.1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
6.2.2 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 |
6.2.3 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 |
6.2.4 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 |
6.2.5 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7)植物对城市空气氮氧化物的净化功能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空气污染 |
1.2 植物对空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
1.3 量化植物吸收净化空气污染物的方法 |
1.3.1 滞尘能力 |
1.3.2 吸收气体污染物 |
1.3.3 群落层次的吸收量估算 |
1.3.4 当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
1.4 植物稳定同位素特征对环境的响应 |
1.4.1 稳定同位素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
1.4.2 环境中不同污染源的δ~(15)N特征 |
1.4.3 植物对~(15)N同位素的分馏作用 |
1.4.4 植物叶片~(15)N指示氮来源 |
1.4.5 利用混合模型解析混合体系组分来源 |
1.5 植物净化空气污染物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空气污染物浓度测量 |
2.5 植物叶片稳定同位素分析 |
2.5.1 样点设计 |
2.5.2 现场采样 |
2.5.3 样品前处理 |
2.5.4 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测定 |
2.6 植物叶片元素分析 |
2.7 土壤稳定同位素分析 |
2.8 土壤元素分析 |
2.9 土壤可溶性硝态氮分析 |
2.10 土壤可溶性铵态氮分析 |
2.11 植物调查 |
2.12 数据分析 |
2.12.1 均值表示、比较与显着性说明 |
2.12.2 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事前验证 |
2.12.3 稳定同位素模型估算氮源分配比 |
2.12.4 植物群落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利用稳定同位素估算叶片中氮的来源 |
3.1 道路与绿地内污染物浓度差异 |
3.2 叶片稳定同位素对环境氮源的响应 |
3.2.1 行道树(槐树)叶片稳定同位素对机动车源氮氧化物的响应 |
3.2.2 北京市常见乔木在不同绿地类型下的δ~(15)N同位素特征 |
3.3 常见绿化乔木的NO_x吸收量估算 |
3.3.1 随机多边形检验 |
3.3.2 估算叶片的NO_x吸收量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植物群落的NO_x吸收量与生态服务价值 |
4.1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NO_x吸收量计算 |
4.2 北京市城六区园林乔木群落NO_x吸收量估算 |
4.3 北京市城六区绿地的NO_x净化能力估算 |
4.4 北京市植物群落净化空气污染物的生态服务价值核算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已发表论文 |
(8)铝离子量子逻辑光频标的实现及系统误差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频标的原理 |
1.3 光频标的应用及发展 |
1.4 ~(40)Ca~+-~(27)Al~+离子对量子逻辑光频标的研究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囚禁离子光频标的基本原理 |
2.1 离子囚禁原理 |
2.2 离子与激光的相互作用 |
2.2.1 两能级原子模型与激光的相互作用 |
2.2.2 耗散与退相干作用 |
2.2.3 激光冷却 |
2.3 离子相关能级结构 |
2.3.1 钙离子相关能级结构 |
2.3.2 铝离子相关能级结构 |
2.4 量子逻辑谱技术 |
2.5 光频标的锁定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装置 |
3.1 离子阱系统 |
3.1.1 离子阱 |
3.1.2 真空腔 |
3.1.3 荧光成像系统 |
3.1.4 离子阱驱动系统 |
3.2 激光系统 |
3.2.1 离子载入系统 |
3.2.2 ~(40)Ca~+离子相关激光系统 |
3.2.3 ~(27)Al~+离子相关激光系统 |
3.3 光纤相关技术 |
3.3.1 光纤耦合的偏振匹配 |
3.3.2 光纤噪声消除 |
3.3.3 紫外光纤的研制及应用 |
3.4 控制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4章 ~(40)Ca~+-~(27)Al~+离子对的量子逻辑实验 |
4.1 实验基本时序 |
4.1.1 离子对的载入及状态检测(Ⅰ) |
4.1.2 ~(27)Al~+离子光泵浦(Ⅱ) |
4.1.3 Doppler冷却(Ⅲ) |
4.1.4 ~(40)Ca~+离子光泵浦(Ⅳ) |
4.1.5 边带冷却(Ⅴ) |
4.1.6 光抽运及回泵(Ⅵ)&(Ⅶ) |
4.1.7 目标时序(钟跃迁探询)(Ⅷ) |
4.1.8 量子逻辑传态(Ⅸ)&(Ⅹ) |
4.1.9 荧光收集(Ⅺ) |
4.2 磁场的测量及市电噪声补偿 |
4.2.1 磁场的控制及测量 |
4.2.2 市电噪声评估及补偿 |
4.3 微运动的测量及补偿 |
4.4 量子逻辑谱读出 |
4.4.1 量子逻辑谱技术 |
4.4.2 量子非破坏性测量 |
4.5 钟跃迁的锁定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误差评估 |
5.1 运动频移 |
5.1.1 宏运动引起的频移 |
5.1.2 微运动引起的频移 |
5.2 黑体辐射频移 |
5.3 Zeeman频移 |
5.4 其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9)翅片式氟盐冷冻阀传热及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熔盐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1 熔盐堆的发展历程 |
1.2.2 熔盐堆的研究现状 |
1.3 冷冻阀简介及研究进展 |
1.3.1 冷冻阀简介 |
1.3.2 冷冻阀的实验研究进展 |
1.3.3 冷冻阀的数值计算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冷冻阀的数值计算方法 |
2.1 冷冻阀的数值模型 |
2.1.1 冷冻阀的几何模型 |
2.1.2 冷冻阀的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2.1.3 冷冻阀的物性参数 |
2.1.4 冷冻阀的模拟结果分析 |
2.2 冷冻阀模型验证 |
2.3 翅片式冷冻阀冻堵效果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翅片式冷冻阀的结构设计 |
3.1 翅片式冷冻阀的设计方法 |
3.2 翅片形状设计 |
3.3 纵向矩形翅片参数设计 |
3.3.1 正交试验法简介 |
3.3.2 正交试验方案 |
3.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4 翅片式冷冻阀的稳态传热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翅片式冷冻阀实验装置的搭建与实验方案 |
4.1 实验装置简介 |
4.1.1 实验装置总体方案 |
4.1.2 翅片式冷冻阀的加工工艺 |
4.1.3 翅片式冷冻阀的封装及加盐 |
4.1.4 试验台架 |
4.1.5 测量系统 |
4.1.6 加热器 |
4.1.7 气路系统 |
4.1.8 控制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 |
4.2 实验内容与步骤 |
4.2.1 实验内容 |
4.2.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
4.3.1 不确定度简介 |
4.3.2 不确定度评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翅片式冷冻阀的传热及运行特性研究 |
5.1 翅片式冷冻阀稳态温度分布随设定温度的变化 |
5.2 翅片式冷冻阀瞬态温度分布随设定温度的变化 |
5.2.1 翅片式冷冻阀关键时间随设定温度的变化 |
5.2.2 设定温度为530℃下翅片式冷冻阀的温升过程 |
5.2.3 设定温度为750℃下翅片式冷冻阀的冷却过程 |
5.2.4 瞬态实验中阀内熔盐的最大升温速率及最大降温速率 |
5.2.5 翅片式冷冻阀实验结果与一型冷冻阀实验结果的对比 |
5.3 保温层对阀体近似非能动开启的影响 |
5.3.1 有保温层对阀体近似非能动开启的影响 |
5.3.2 无保温层对阀体近似非能动开启的影响 |
5.4 实验中熔盐流动状态的近似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翅片式冷冻阀内熔盐的相变分析 |
6.1 计算模型 |
6.1.1 物理模型 |
6.1.2 控制方程 |
6.1.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6.1.4 计算网格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6.1.5 时间步长的选择 |
6.1.6 数值计算方法及Fluent参数设置 |
6.2 模型验证 |
6.3 FLiNaK盐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6.4 翅片式冷冻阀相变分析 |
6.4.1 凝固过程分析 |
6.4.2 熔化过程分析 |
6.5 不同评价方法对翅片式冷冻阀关键测点温度的影响 |
6.6 不同评价方法对翅片式冷冻阀关键时间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天体物理相关的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双电子复合的基本概念 |
1.2 双电子复合的研究意义 |
1.2.1 X射线天文学 |
1.2.2 聚变反应研究 |
1.2.3 离子能级结构 |
1.3 双电子复合研究的早期历史 |
1.4 双电子复合研究现状 |
1.4.1 电子束离子阱 |
1.4.2 重离子冷却储存环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双电子复合实验装置 |
2.1 电子冷却装置 |
2.1.1 束流冷却 |
2.1.2 调制系统 |
2.2 束流诊断设备 |
2.2.1 肖特基频谱 |
2.2.2 直流电流互感器 |
2.2.3 束流包络探测器 |
2.2.4 束流位置探测器 |
2.3 复合离子探测器 |
2.3.1 闪烁体探测器 |
2.3.2 多丝正比室 |
2.3.3 数据获取系统 |
第三章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1 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谱 |
3.1.1 电子-离子碰撞能量 |
3.1.2 复合速率系数 |
3.2 双电子复合共振峰形 |
3.3 理论数据的处理 |
3.4 实验误差分析 |
3.5 等离子体速率系数 |
第四章 ~(40)Ca~(16+)和~(58)Ni~(19+)离子的双电子复合实验 |
4.1 实验方法概述 |
4.2 类铍钙离子 |
4.3 类氟镍离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SRe上的双电子复合实验 |
5.1 研究动机 |
5.2 实验结果 |
5.3 分析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类铍等电子序列 |
6.2.2 原子物理数据 |
6.2.3 原子核效应 |
6.2.4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扁平麦克斯韦分布 |
附录B ~(58)Ni~(19+)的双电子复合共振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计算间接测量误差的Mathematica程序包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D]. 杨霄. 山东大学, 2021(12)
- [2]焦炉直行温度自动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D]. 刘伟泉.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LabVIEW的钢轨波磨声学诊断系统研究[D]. 张毅超.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利用大气簇射中muon含量测量膝区宇宙线平均质量[D]. 张恒英. 山东大学, 2021(10)
- [5]基于高强度准单能伽马源的光致蜕变和核共振荧光无损检测研究[D]. 蓝浩洋. 南华大学, 2021
- [6]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D]. 李楠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植物对城市空气氮氧化物的净化功能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研究[D]. 龚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8]铝离子量子逻辑光频标的实现及系统误差评估[D]. 晁思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20(02)
- [9]翅片式氟盐冷冻阀传热及运行特性研究[D]. 蒋鑫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
- [10]天体物理相关的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实验研究[D]. 汪书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标签:宇宙起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