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励精图治 与时俱进——2001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云[1](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研究(1978-2017)》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出现了广泛分布在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内涵,是新时期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特征。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较,新社会阶层的年龄结构偏低,学历结构偏高,在高新科技、教育科研、创新开发、金融管理等知识密集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新社会阶层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之间有着最为紧密的关联,或可说,新社会阶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操作运行者和推动促进者。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团结、鼓励和引导这些层出不穷又变动不居的新社会阶层,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有生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和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从方法论层面将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融为一体,使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实现了中国化发展和创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与阶层分析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阶层经历了从80年代恢复原工商业个体户、私营业主的合法性地位,到90年代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崛起,非公有制经济群体迅速发展壮大,再到新世纪以来,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以技术、知识、管理为资本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的实践发展过程。与此同时,党中央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上不断解放思想并创新理论,在充分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对这些既已形成的新社会阶层经由“承认——肯定——鼓励”的认识过程,最终赋予他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全新身份,与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共同组成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争取、团结和引导新社会阶层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得以产生、丰富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向前推进,新社会阶层还将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徐习兵[2](2013)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企业集团在运行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财务控制方面。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仍不够合理,集团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效率较弱,如集团治理结构的缺陷制约着财务控制效率,权限分配不当导致经营失控,管理层诚信缺失和企业文化建设不足导致控制低效等等;其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对保持和培育集团核心能力及学习能力的重视不够,我国企业集团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这些问题制约着集团的经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把握目前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中存在的可取与不足之处,接着对企业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权变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集团财务控制进行基础性分析。具体分析时,沿着“本质—目标—方式”的逻辑思路,首先从企业集团成因入手,在企业契约理论和能力理论视角下探讨企业集团的本质。集团的本质决定了财务控制本质,财务控制本质决定了财务控制目标,财务控制目标决定了控制方式。在探讨了集团本质和财务控制本质属性基础上,对财务控制主体、控制客体、控制目标、控制方式等基本要素进行了重构和拓展。接着,对集团财务控制绩效进行分析,从财务控制主体、控制客体、控制目标、控制方式、控制环境等基本要素入手,对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财务控制绩效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分析中始终以财务控制绩效为主线,将现代企业前沿理论的相关论点经“打磨”后“串”在了一起,形成本文较具特色的研究结论。然后,以哇哈哈集团和太阳神集团为主要素材,对企业家能力结构与财务控制绩效进行案例分析,以验证财务控制绩效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并试图探讨企业家能力结构与财务控制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家能力结构中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然后对理论分析中的主要观点提出研究假设,并以母子公司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证实研究假设中所提出的结论。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优化进行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使研究更系统、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本文在吸收与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企业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权变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将这些前沿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入到集团财务控制这一传统研究领域之中,试图对集团财务控制理论进行重构与拓展。在研究内部控制结构上,通过理清内部控制、管理控制和财务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企业整体视角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财务控制在整体控制体系中的定位。在研究控制要素时,开创性地将企业能力引入到分析中,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忽略能力要素的缺陷:财务控制客体从物质资源扩展到包括知识和能力等无形资源;财务控制方式不仅包括标准控制,还包括针对无形资源的非标准控制方式;财务控制目标从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深入到企业能力目标;财务控制主体的能力结构特征作为关键要素进行重点分析。在研究控制绩效时,从财务控制主体、控制客体、控制目标、控制方式、控制环境等基本要素入手,对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财务控制绩效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分析中始终以财务控制绩效为主线,将财务控制方式、控制行为背后的契约关系、企业上层的权力结构以及控制主体的个体特征等有机串在一起,并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本文较具特色的研究结论。本文提炼出“控制环境—控制行为—控制绩效”的研究框架,不仅可为企业集团如何设计和优化财务控制系统框架提供理论指导,还为诊断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问题提供了思路、启示和理论依据。在研究控制优化中,本文还尝试构建了基于企业能力的集团平衡计分卡考核体系。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研究视野和内涵,丰富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研究文献,还为深化和系统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理论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突破了国内现有集团财务控制研究大多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局限,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研究结论不仅科学,也更具有说服力。本文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集团财务控制控制绩效的关键变量,如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管理者诚信与道德观、母公司企业文化、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等等,并提炼出研究假设。接着以母子公司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不仅弥补了以往学者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缺乏实证研究的缺陷,还为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证基础。3、在研究结论上,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对能力的控制权是企业权力来源之一;企业行为是权力导向而非效率导向,权力建立在依赖性基础之上;能力要素所有者要获取企业控制权,其前提条件是企业对能力具有依赖性,市场竞争机制能使企业对能力要素具有依赖性。案例分析表明:洞察能力、学习能力、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诚信,是企业家最为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能力和品质。在企业家能力结构中,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根本和基础,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越强,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越强。在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中,战略能力更关键、更具有稀缺性。实证研究表明:在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等控制环境中,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对于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影响是最强的。母公司管理者应持续加强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锻炼心智模式,针对自身能力的不足有意识进行弥补和完善,保持各种能力平衡性。控制环境(软控制)通过控制行为(硬控制)部分中介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控制环境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的作用效果强于控制行为。这一结论对于我国企业集团更具有现实意义。我国目前处于转轨时期,各方面制度还不健全,要弥补契约不完全对交易效率的影响,集团需要重视文化、声誉、诚信和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才能保持和增强集团的生命力、核心能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制度越不完全,企业文化、企业家声誉、企业家的能力也就越具有发挥空间。
吴治繁[3](2011)在《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追究 ——侧重于民族统一与复兴的视角展开》文中研究说明民法法典化是当代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将民法法典化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结合起来,探讨论证民法法典化在民族统一和复兴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而为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提供启思与借鉴,却为数不多。同时,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益汹涌和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崛起,中华民族的统一和伟大复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对该问题的探讨和论证愈发显得重要与紧迫。本文立足于上述学术研究背景和时代背景,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法文化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使用纵向叙事的方式,将民法法典化不仅视为一项立法活动,更视为一个历史和文化现象,试图探讨和论证民法法典化在民族统一与复兴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并形成具有规律性的认知。1.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除“导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从法律全球化和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凸显民法典的统一价值导出论题。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基本界定等内容进行交代。第二章,“法典和法典化概念的历史解读”。本章采用中西方两条线索,分别梳理“法典”和“法典化”的涵义及其历史发展。一、关于“法典”的涵义及其历史发展。首先,本章从考察法典的中西辞源入手,分别对法典的中文和西文表述及其历史涵义进行分析,进而指出,中西方法典在其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对既有法律资料进行整合与汇编的含义。接着,本章对中西方法典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分析。关于中国古代法典,本章认为,自商鞅改法为律以后,律成为中国两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法典。律在结构体例上日益精进,在内容上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超稳定的综合性法典,并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形神兼具的契合。同时,本章梳理并回顾了西方法典的历史沿革,并将西方法典文明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习惯或判例的文字化、法律条文和规则系统化汇编或重述、近代欧陆的法典化运动。在分析梳理中西方法典历史的基础上,本章认为,法典的涵义是多元的。最后,本章指出,无论中西方,法典都是带着统一、协调既有法律的使命产生的,统一成为法典的原初意义和基本特征。法典最初仅具有统一法律规范的形式意义,随着法典在社会生活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法典在不同时代逐渐被注入了思想和灵魂,并最终生成了法典精神。二、关于“法典化”的涵义及其历史发展。本章在对法典化的一般概念进行界定后,分析了法典化统一法律的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学理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方的“法典化”历史进行了梳理分析。本章认为,在中国,自战国时代编纂《法经》开始,法典化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独具特色,并一以贯之,相沿不替两千余年,在中国传统的大一统中央政治制度之下,法典化成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超稳定的大一统法典化传统和律典法律文化。相比之下,欧洲的法典化历史则显得跌宕起伏。罗马时代形成了发育良好的法典化传统和文化,在查士丁尼时代达至巅峰,并为近代法典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进入中世纪,由于受到政治、宗教等多种因素的拖累,早起法典化传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法典法让位于各种部族习惯法,陷于沉寂。进入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和罗马法的复兴催生了法典化运动。本章认为,近代西欧法典化运动是民族国家的法典化运动,法典与民族及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在每一个民族国家内,法典很好地维护了民族独立与统一,维护了民族的切身利益,成为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与象征。在民族国家之间,法典成为区分和比较不同民族及其法律的重要工具和对象。第三章,“民法法典化的理论基础”。本章着重探讨民法法典化的理论问题,为下文对近现代民法法典化的实证分析与个案解读做理论铺垫。首先,本章由民法之于一国法律体系的重要地位导出民法与民法典的内在关系,认为民法典既是民法法典化的产物,也是民法的最高法律表现形式。其次,本章对民法法典化的理性进行了探讨。本章认为,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催生了理性主义自然法思想,而理性主义自然法又为近代欧洲民法法典化运动提供了完备而充分的理论给养和支撑,使民法典具备了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形式理性要求民法典具有严谨而周全的体系,严密的逻辑结构,以及可预见性,使民法典获得独立性和自治性。而价值理性则赋予民法典以民法作为私法的普世价值理念和价值智慧。人格平等、私权神圣、意思自治等价值就是民法典实现民法人文、人本追求的具体体现。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成为民法典长盛不衰的秘诀,成为支撑民法典屹立不倒的脊梁。第三,本章对民法典的内在功能与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揭示,并认为,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决定了民法典具有价值宣示、统一私法和重构社会秩序等基本功能。最后,本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民法法典化的民族性。笔者从两个方面阐述其民族性。其一,民法典是民族法典,这体现在民法典使用本民族的通用语言书写和表达,充分尊重和体现本民族的民事习惯,并体现和表达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和民族文化;其二,在民法法典化与民族统一的关系上,民法法典化与民族统一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同时,民法法典化能够强化民族认同并促进和维护民族统一第四章,“民法法典化的历史经验解读”。本章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选择法国、德国、日本的民法法典化作为近代样本,选择欧洲民法法典化作为当代样本,分别深入其历史社会背景、时代思潮和法典化经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法文化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微观”梳理和挖掘各民族民法法典化的动因,分析民法法典化与民族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关系。通过分析论证,笔者认为,无论是近代各民族的民法法典化,还是当代欧洲民法法典化,对中华民族都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通过对近代法国、德国、日本的民法法典化历史的历史解读,本章认为,民法典具有统一民族国家私法的强大功能;作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物,民法典是民族国家的基本的和重要的法律表达形式;民法典具有民族性,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法律表达,是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的直接物化,是民族国家的精神旗帜和民族统一的象征。通过对当代欧洲民法法典化现象的分析解读,本章认为,当代欧洲民法法典化是近代欧洲各民族民法法典化的继续和深化,是欧洲在完成民族与国家的有机结合之后,对民族国家模式的超越在法律上的投映,也是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和欧洲泛民族现象在法律上的表现。笔者认为,未来的欧洲民法典将具有软法性质、超民族性和政治性质。当代欧洲民法法典化理想反衬出当代中国的民法法典化道路。欧洲通过民法法典化推进欧洲认同和欧洲一体化的方式对中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第五章,“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回顾与展望:以民族统一与复兴为视角”。本章立足于近代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历史,并对当代中国“一国两制四法域”的现实与弊端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上,本章对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推动和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和复兴进行了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和展望。在前文理论分析、历史解读和规律探讨的基础上,本章将前述论证结论运用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本文首先对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指出近代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与中华民族统一与复兴的内在关系。然后从剖析当代中国法律四分格局的现实与弊端入手,论证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的目的性、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和展望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在华民族统一与复兴事业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章认为,当代中国“一国两制四法域”所形成的制度樊篱与文化心理障碍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复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的统一是必由之路,而法制的统一是民族统一的重要标志和途径。中华民族统一的法制历史和法典化传统、近代民法法典化的经验与尝试、全球法律趋同和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两岸四地经济的依存关系、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共性、当代中国(大陆)市民社会的初步形成等有利因素为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应是能够充分利用上述诸多有利因素,籍以消除两岸四地私法制度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为目的和己任,在借鉴西方国家法典化经验的同时,合理观照和吸收台、港、澳三地的私法制度和中华民族传统因素,求同存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法典化。本章认为,一部以增进民族共同福祉和民族认同为目的的民法典,能够为两岸四地私法制度的统一打下基础,能够最终推动和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复兴。2、本文的创新点首先,本文意在论证对于一个具有法典化传统和尚未实现统一的民族而言,民法法典化能够实现其私法统一进而维护和促进民族统一与复兴,该研究成果或将填补国内学术界关于民法法典化之于民族统一与复兴的意义缺乏研究的空白。其次,本文的研究以当代法律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华民族统一文明的历史传统(尤其是大一统的法制文明)和近现代民法法典化的经验积累,探索在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民法法典化克服两岸四地因私法制度不同所造成的市场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和经济共同体从而实现民族共同福祉,增进民族认同,进而促进民族统一,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与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路径,其分析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再次,本文通过将法典化所蕴含的内在统一价值与民族统一价值进行理论衔接和论证,意在通过二者共通性论证民法典对中华民族统一的重要作用,这为学术界探讨中国民法法典化之必要性和必然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最后,本文是对中国民法典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可充实和完善我国民法法典化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的研究,对未来中国民法典的立法体例、立法模式、立法精神及民法典的价值、意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借鉴。3.本文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笔者知识结构的有限,本文将研究视域限定在大陆法系,只探讨了大陆法系国家和民族的法典化,而对英美法系的法典化没有涉及,这也使本文的论证结论无法在全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更接近合理,这将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其次,本文在对历史上民法法典化的实证分析和历史个案解读时,选择了较具典型性的法国、德国、日本和欧洲民法法典化现象,但样本数量相对较少,使得论证结论的客观性与合理性相对不足。第三,由于文章涉及民法学、法律史学、民族学、法文化学、法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是一个较为宏大的题材,鉴于笔者知识结构和论证能力的有限,尚无法娴熟驾驭该主题,因此,对相关研究领域及其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存在诸多不合理和不成熟之处,造成对文章主旨的论证不充分,对某些问题欠缺规律性认识。最后,资料的占有程度对论文研究影响至深。笔者虽竭尽全力,但限于资料尤其国外文献收集的困难以及个人学识与能力的局限,资料来源仍存有局限。因此,在更为开阔的视野中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进行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这是作者应努力的方向。综上,笔者认为,本文只能被视为一个入门级的生涩作品,笔者始终抱着借论文写作学习和提升的心态,以此为起点,希冀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张文政[4](2009)在《台湾地区证券柜台买卖市场之发展过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60年里,台湾经济以快速成长的趋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海岛型农村经济社会变成经济繁荣的新兴工业化社会,国民所得由145美元提升到12,876美元。总结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不仅对于深化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新兴国家或地区思考如何建立有别于集中市场之柜台买卖市场,以提供中小企业筹募资金之便捷管道,确实发挥了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用,并有了可以借鉴取材之范例。当我们再深化思考这个问题:台湾经济的发展,以地缘的特殊性考察,除了中国人刻苦耐劳的民族性以外,主要还是靠台湾地区众多的中小企业支撑起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般经济学家通常把证券市场发展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橱窗,证券市场又是金融经济的一环,金融制度的变革及发展不但是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因素,而且成为现代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证券市场发展是金融版图重要的指标,支持大型企业上市或中小企业上柜进行低成本的资本融资行为,背负着从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走出来的重担,同时又肩负着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责大任。这使得台湾证券市场在应对国际经济情势的不断变革趋势及台湾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也必须不断地快速调整并进行制度改革。例如早期60年代台湾地区证券市场并不活络,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70-80年代地下证券交易的泛滥造成“苏黎士集团”诈骗案导致50万投资人权益受损;90年代股票疯狂飙涨造成社会投机风气漫延,以致于劳动力不足影响整体生产力;2000年代「二类股票市场」推广失败进而再推出「兴柜市场」等等…历史过程。如果台湾证券发展的制度缺陷不能随金融情势的多变进行持续改革的动力,那将可能成为台湾经济未来发展的障碍。因此,怎样将台湾经济发展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探讨证券市场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冷静地分析台湾金融业自身变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于有着相同文化及历史的中国内地经济与证券市场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在论证台湾地区证券市场的发展研究也需要有充份的理论基础。证券市场基于公共利益说的外部性,要求监理部门采取相应规制措施,来保证证券市场的供给以满足公共大众的利益;金融脆弱说要求有效的证券监理,避免内线交易,以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安全,防止破坏市场的公平性与稳定性;博弈论说明监理单位要关注市场交易过程中成本收益的合理性;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说涉及交易成本及市场需求为出发,到实现目标和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会发生制度创新的行为;诱致性与强制性理论则说明市场或政府在原有证券制度安排下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时,所产生的必然制度改革。各国对证券市场监理模式各有特点。由于历史背景、法律系统、证券体制特点和监理现状的不同,无论是采集中立法型监理方式、自律型监理方式或混合型监理方式,都是建立在其各国自有的主、客观政经环境之上,与各自的金融、经济、政治环境、法律、社会价值、历史及文化等因素串联而成一个具有期待价值的制度。但是全球经济互动频繁,在“地球村”概念的国际情势下,一个地区的证券市场监理模式构建与发展不必拘泥于某一个国家既有的模式,而应充份借鉴其它国家监理的总体经验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当期社会经济与经济发展进化需求的原则,这种实践除符合国际发展的要求外,也能符合投资大众对市场公平合理性的期待。从台湾证券发展过程的阶段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草创期(1949-1962)系自“国民政府”撤退台湾以来到成立「证券交易所」,此乃柜台买卖市场的前身。复苏期(1963-1987)前段期间因为经济环境的因素关闭了柜台买卖市场;后段因为《证券交易法》完成立法工作,重新开放柜台买卖市场。发展期(1988-2007)成立了「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开放信用交易、创立「二类股票市场」失败,旋即再以「兴柜股票市场」取代之。从3个发展阶段来看,每一个阶段又可反应到制度面、交易面、法律面及监理面等四个层面的统筹协调、相互作用及总体有效性。笔者撰写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包括:第一部份:前三章包括导论、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讨论本论文的选题,选题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思路框架、理论背景、研究内容、重点难题及创新意义等与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报导历年来有关对于台湾地区证券柜台买卖交易市场的相关着作或文献。虽然在文献上对于证券的专题研究颇多,但是对于台湾地区柜台买卖市场的历史经验全面性研究确相当少。因此,本论文颇具参考价值意义。第三章证券柜台买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主要研究证券市场运作模型、台湾证券市场的历史考察及台湾地区柜台买卖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等,以厘清基本概念与制度差别。第二部份:第四章到第六章分析台湾地区柜台买卖交易市场的草创、复苏及发展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均以体制面、交易面、法律面及监理面等四个面相为指标,形成有效性的要素分析框架。对于历史经验的得失成败,以制度变迁理论的重点要素探索其有效性的分析和评价指标。酝酿历史演变的内外在因素众多,难以用绝对科学的方式观测评价。基于此,本文对各阶段重要历史演变,设计了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虽不臻完美,但期在抛砖引玉。第三部份:最后一章,主要集合草创、复苏及发展等三方面的研究结论,以理念、模式、组织、信息及方法等路径提出未来证券柜台买卖市场发展有效性的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1.在研究视角上,注意证券发展历史过程、采有系统的分析,有别于片段式研究的创新:有关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交易市场的论述很多,但都仅限于片面或专题专论。本论文为有系统地把握和探讨了台湾地区证券柜台交易市场的全面发展过程之经验,研究其发展动态及成果,我国仍未见对此专题的有系统性并分阶段地研究。2.梳理和总结了证券柜台买卖市场的草创、复苏及发展三个阶段经验的创新:本文以草创、复苏及发展三个阶段来划分历史的转折,并以体制、交易、法律及监理4个面相来分立阐述,确立清晰的分析原则,再导出结论,提高了结论的可信度。3.从理论上讨论了哪些因素影响着证券交易与市场运行的创新:建构了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对该问题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系统的、全面的、纵贯式的分析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理论上有哪些因素和变量在影响着证券柜台交易市场的运行,将问题以制度变迁理论基础建模,进行科学化的比对编表说明,在目前尚未见有此方面的论文涉及。4.期望在验证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轨迹的创新: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交易市场制度变迁主观上受到“台湾地区政府”的强制性干预,客观环境上又受到经济景气之影响。笔者希望能从其发展经验之分析中,掌握历史演变的规律性,对未来的证券市场的走向相对具有较为准确性的预测效果。具有学术上的论证意义。5.发挥了在大陆地区建立发展证券柜台交易平台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之创新:我国目前台湾地区股票柜台买卖市场的机制较为完善,研究其发展过程之经验与教训对于大陆地区未来建制股票柜台买卖市场(仅指股票二版市场或创业版市场;大陆地区已开办债券柜台买卖市场不在此限)交易平台,具有前沿性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为题,以制度变迁理论配合证券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型及文献归纳为有效性的机理,再针对台湾证券柜台买卖市场的发展进行历史评估研究,得到对未来市场有效性的实践建议。
李彬[5](2009)在《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公司治理改革在完成了阶段性使命之后,已经开始从突破计划经济束缚的“违规”阶段,进入到了适应市场机制的“合规”阶段,建立并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成为我国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不失为一个可以选择的途径。从目前的学术文献情况看,我国有关欧美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对于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则略显不足。实际上,中国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监督机制、公司法律制度、控制权市场发展阶段、股权结构以及股票流动性等方面,与日本有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日本为应对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的局面,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深刻的公司治理改革运动。我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也同样进入了完善公司治理改革阶段。因此,加强对日本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引入公司治理新制度寻求经验借鉴,而且有利于减少中国企业登陆日本股市的制度成本。此外,以21世纪新时期公司数据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可为检验尚处于争论阶段的相关理论提供经验证据,对于丰富和发展公司治理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论文运用历史归纳、案例分析和演进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制度背景、影响因素、演变特征及改革等问题。遵循“理论驱动型”建模思路,采用统计分析、非平衡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参数与非参数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治理效率、互动机理以及改革绩效等问题,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强化了治理机能的日本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内部治理机制产生了协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一步深化及日本国内制度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新环境下,经过“日本版金融改革”,日本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发生了重大变迁。具体体现在:由银行型间接融资向市场型间接融资转变,其对公司治理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控制权市场发展极为迅速,促进了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模式改革;积极修订的公司法律制度由事先管制型转变为事后监控型,实现了公司治理的电子化,加强了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会计制度改革促进了相互持股的消减,提高了信息披露水平,由重视债权人利益向重视股东利益转化,加强了关联交易的规范力度。(2)日本公司内部监督与激励机制正在朝着克服制度缺陷与强化治理机能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空壳化”的股东会正在成为“开放活跃型”的股东会;董事会制度克服了虚置、低效、机能不够健全等制度缺陷,正在朝向自主选择引入执行经理、聘请独立董事或者设置委员会等制度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经营者激励机制正在由固定报酬向业绩连动报酬转变,公司内增设了决定薪酬的专门机构,经营者激励机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研究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效率问题得出一些见解:一是当外部监督机制有效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存在明显的正效应,而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存在明显的负效应,制衡型股权结构不如集中型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好,且股权制衡效果存在着一定的行业差异性,该结论与我国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迥异;二是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年龄均与公司绩效呈显着正相关性,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状态与高成长性企业的公司绩效呈显着正相关性,独立董事制度治理效率的发挥并不在当期,而是滞后一年或两年才会显现,这一结论与多数学者对独立董事制度持悲观态度相反;三是引入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公司的股价和绩效明显高于未引入股票期权制度的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引入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明显好于传统技术企业;四是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督机制具有双向互补效应,股权控制、董事会监督、监事会监督与经营者激励等机制具有双向替代效应,该结论丰富了替代效应假说,也为互补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本论文的创新性贡献体现在如下3方面:(1)研究结论创新。本论文将研究对象从公司整体规模深入到不同规模、性质、行业层面上,结果发现了关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效率的4条新规律:一是银行持股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面影响,特别是银行持股中小规模、中收益率和中低负债率企业,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面影响尤其显着;二是机构总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面影响,对大规模、高收益率和高成长性企业的正面影响尤为显着,国内机构股东对公司绩效的积极影响超过了国外机构股东;三是相互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小、收益率和负债率越低的企业,相互持股对其公司绩效的正面影响越大;四是经营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呈显着的倒“N”型关系。(2)研究方法创新。利用参数与非参数检验的组间比较方法,研究了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改革绩效问题。结果显示:引入执行经理制度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新制度组合而成的公司内部治理模式的效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折衷型、经理型和传统型模式;尚无法判定引入委员会制度的美国型模式是否会提高公司绩效。另外,在演化经济学范式下,思考了技术变迁、政治权力和文化意识对于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变迁的影响。利用惯例和试错理论解释了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模式改革出现的“逆转”现象。利用创新和协同演化理论阐释了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模式改革的创新和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机理。预测日本在路径依赖与蝴蝶效应的耦合作用下,日本公司治理的多元化模式将存续下去,改革传统型模式将是日本今后的重点,互补性制度变迁推波助澜的作用将促使日本继续恢复对股东利益的重视。(3)研究视角创新。在国内范围内,首次收集到第一手翔实的东京一部(主板市场)上市的全部制造业公司相关数据资料,共6个年度、863家公司、45个变量,累计23万多个观测值,弥补了以往仅根据二次文献进行规范分析之不足。另外,突破了以往对日本公司治理机制某一单一机制的研究局限,从多元视角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机理、替代效应、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问题。本论文为完善我国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完善我国股权结构的政策取向,不应是减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改绝对控股股权安排为股权制衡机制,对有些行业尤其不宜采用股权制衡机制。不宜引入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但应该借鉴日本银行持股企业股票的做法,发挥银行对于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解除禁止银行持股的法律限制,特别是着重发展银行对中小规模、中收益率和中低负债率企业的参股。(2)确立优先发展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公司等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原则,并引导机构股东积极参股于大企业、高收益率和高成长性企业。尽力提倡我国中小企业的相互持股,提倡在抗风险能力较弱、收益率和负债率较低的企业之间建立相互持股制度。(3)坚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在选聘董事会成员时可考虑启用年长者,尤其适用于位居前三位的董事会成员。对于高成长性企业应倡导两职合一,而对于低成长性企业则应提倡两职分离。(4)实施经营者激励机制的重点并非在于提高经营者持股比例,而应是设计出合理的持股区间。要重点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行股票期权制度,传统技术企业则应谨慎施行。(5)既要根据替代效应侧重加强本公司具有优势的治理机制,也要多管齐下,发挥治理机制的互补效应。应积极推广执行经理制度,慎重选择美国型委员会制度的改革方案。
黄友[6](2009)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研究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角》文中认为拥有“号称”全世界最发达、最透明、管制体系最完备的资本主义市场的美国相继爆发了安然、国际商业机器、通用电器、美国在线、朗讯、恩科、甲骨文等大牌公司财务欺诈丑闻。资本市场的震荡,加速了美国金融危机向世界的渗透。在我国,近年来也相继发生了麦科特、科龙等财务舞弊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测公告(第十三号、十四号)公布的检查情况看出:一些企业存在违背准则操纵利润,虚构交易等严重财务欺诈行为,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准则方面不到位,执业质量和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被审计单位进行财务欺诈提供了机会。随着国际、国内一系列上市公司重大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着空前信任危机,如何加强和完善对注册会计行业的管制、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新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会计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现行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政府管制与行业自我管制以及政府各制部门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成本高而效益低。在“安然事件”后,我国政府强化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制力度,财政部于2002年10月决定将原委托注册会师协会行使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行政职能收回,由财政主管部门有关内设职能部门行使,进一步加强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府管制力度;并且,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投入了很大的成本,仅财政主管部门内部管制机构,除其隶属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外,还有会计管理、监督检查、法制等多个机构,外部还有审计、工商、税务、证监会等部门。但是,时至今日,从社会公众的认可度以及行政监督检查和行业自律检查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制方面投入了较高的成本,但效益并不高,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执业质量和执业水平不容乐观,社会公信力不高,审计独立性不强,造假欺诈时有发生,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卷入民事、刑事诉讼屡见不鲜,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行业建设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降低整个行业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质疑。为此,需要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行管制进行研究,扬长避短,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以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管制才能够达到帕累托配置有效率,如何以最小管制成本达到最优管制效率,是研究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注册会计师需求、供给关系入手,运用管制理论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理论和模式,意在现实可选择管制模式下,理顺政府管制与行业自我管制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各管制部门的职能定位,特别是界定政府各管制部门与行业协会的职责权限范围:明确政府管制部门在行业管制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其宏观管制职责,其中包括政府财政部门通过对行业协会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来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定位及惩戒权,加强其自身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行业管制机制;并实行相互之间的有效协调与配合。上述研究,对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节约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成本、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效率、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体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现状,指出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体制变革和发展的方向,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有力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做好、做大、做强、做出去的目标。本文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和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国情分析,认为独立管制模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最优选择模式,但就我国目前而言,不一定是现实选择模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实行独立管制模式的时机还不成熟。因此,从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以政府管制为主、行业自我管制为辅的混合管制模式是合理和现实的选择,独立管制模式是未来和最优的选择。本研究最终建议的管制模式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立管制模式。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基本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成本——效益分析和管制基本理论,剖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起源和内涵,以及管制的涵义、原则、分类、手段、需求与供给,并对管制的供需均衡进行了分析。本部分既是基础性研究,同时也是以后各部分研究内容的统领。第三部分,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成本——效益研究,分析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特征,注册会计师需求与供给的形成以及影响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供给因素,对不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供求均衡进行研究,分析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需求和供给以及政府管制与行业管制的均衡,提出了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政府管制的重心是会计信息的披露,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了注册会计师行业政府管制、自我管制的成本——效益模型。第四部分,中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比较研究,主要对海洋法系国家美国、英国,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日本行业管制以及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采取的管制模式均不一样。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选择何种管理模式,完全取决于各国的历史、市场经济理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于任何一种管制模式,并无高低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国情、运行是否顺畅有效率、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利益、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政府管制、行业自我管制、独立管制三种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的评析,指出了政府管制为主,行业管制为辅的管制模式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管制的现实选择。第五部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现实选择与改进,分析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主体现状,着重介绍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制和价格管制现状,探究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对策,即完善以财政部为主导,行业自管制为辅的混合管制模式。第六部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的构建,提出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的目标及职能设计,构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应遵循的原则,设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框架,提出了构建我国独立管制模式的具体对策。本研究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注册会师行业管制体制的比较,归纳出选择管制模式的一般原则,提出了我国当前管制模式的现实选择;同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了三种管制模式的成本与效益,指出了三种管制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此外还采用了规范研究的方法,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当前进行管制的必要性以及管制体制的现实选择,指出了我国当前管制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变革和发展的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一是将管制经济学理论引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研究并收集了最新的数据资料分析政府管制和行业自我管制、独立管制的现状及效率,归纳出政府管制和行业自我管制、独立管制的优点和局限性,从而形成了对政府管制和行业自我管制、独立管制较为系统的认识,为更准确地把握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中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进而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做出选择。二是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从定量方面分析政府管制与行业自我管制如何有效结合。首先通过供需平衡理论说明管制供给量、需求量如何确定,再将各管制因素在管制模型中的特性进行分析,设计函数和管制的成本效益曲线,然后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探讨两个不同管制主体的管制供给量分别在何种数量范围将达到总管制净效益的最大。据此,提出了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应采取以政府管制为主、行业自我管制为辅的混合管制模式,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当前管制模式的现实选择。三是紧密联系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体制切实可行的新对策,可为国家有关部门决策时提供参考。同时指出了未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发展变革的方向以及最终目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立管制模式,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的最优选择,同时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实际的独立管制模式的基本框架,既有理论指引,又有可操作性。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将成本——效益分析引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研究中,相关数据取证困难,只找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在相应的管制模式选择时,定量分析不够。此外,本研究中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立管制模式的具体措施还不够具体,只进行了原则性分析和框架设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
王妍[7](2008)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市场秩序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审计市场秩序失范不但会影响审计质量与市场绩效,而且会影响我国审计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以郭冬乐、宋则的制度秩序论为理论依据,以制度决定秩序这一命题作为基本切入点,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转型经济理论应用到我国审计市场秩序的实践中,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及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审计市场在主体秩序、交易秩序、法治秩序及道德秩序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我国审计市场失序的成因,进而得出了我国审计市场的失序现象具有转型经济时期的历史特殊性这一重要结论,并提出通过制度改革重塑我国审计市场秩序的治理思路。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弥补审计市场制度缺陷、提高审计市场质量和市场绩效、促进审计市场的国际化及规范审计市场秩序提供有益参考。
张永胜[8](2006)在《创刊200期》文中提出
陈佳佳[9](2006)在《我国独立审计行业的政府监管和自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立审计被誉为“经济警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从而保证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审计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保障审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对审计师实施有效监管,使其成为合格的“经济警察”,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两者关系的角度讨论独立审计行业监管问题。首先对我国独立审计行业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现状及工作效率进行了分析,就是否应该继续坚持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提出了疑问;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指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都是必要的监管手段,两者应相互结合。接着运用经济学知识从定量方面分析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如何有效结合。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融合性框架及其实现的制度环境建设,旨在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激发监管需求者对独立审计行业监管的有效需求,利用利益相关者充分博弈的结果,提供他们共同需要的独立审计行业监管。在论文的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的工作方向。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1.文章收集了最新的数据资料分析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现状及效率,为更准确地把握目前独立审计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2.归纳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优点和局限性,阐述美日两国独立审计行业监管模式的发展变迁,从而形成了对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两者互补关系的较为系统的认识,进而为我国独立审计行业监管模式做出选择。3.运用经济学知识从定量方面分析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如何有效结合。首先通过供需平衡理论说明监管供给量如何确定,然后利用成本效益原则探讨两个不同监管主体的监管供给量分别在何种数量范围将达到总监管净收益的最大,这些讨论有利于开拓未来研究的方向。4.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一个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融合的独立审计行业监管框架,将“如何结合”落到实处,可以为我国政策制订机构提供一定程度的决策参考。
刘维[10](2003)在《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美国和我国独立审计制度变迁与注册会计师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力图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二至第五章以美国为背景阐述独立审计制度变迁与注册会计师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六章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这一互动关系,各章分析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本章力图构建全文分析的理论框架。在简述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之后,本章通过对人类行为基本假设、制度起源与制度构成、博弈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制度与组织的关系这些基本概念的阐述和梳理,给出了制度分析的基本框架。结合独立审计制度安排,笔者认为,在制度纵向变迁中,国家与注册会计师职业之间围绕着独立审计制度的成本效益不断进行的博弈是推动独立审计制度变迁的最主要原因,博弈各方力量对比是独立审计制度变迁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在横向制度安排中,有限理性经济人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注册会计师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博弈和制度的成本效益衡量则是分析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基本方法,制度安排的意图是否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选择一致是判断独立审计制度绩效的标准。 第二章 本章主要阐述美国独立审计制度安排的起源。独立审计制度出台的过程经历了自愿安排和强制安排两个阶段的博弈。股份公司的出现是第一阶段博弈的基础,随着股份公司大规模出现,针对如何降低股份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所有者与管理者开始展开博弈,通过不断博弈发现,独立审计能够降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这样,独立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首先在一些公司自愿形成;在第二阶段的博弈中,会计信息使用者集团、会计信息提供者集团、会计职业界和政府基于各自利益进行博弈,在社会意识形态和博弈各方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种博弈过程一波三折,及至1929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才使得会计信息的价值被社会充分认可,独立审计终于成为美国证券市场法定制度安排。 第三章 本章主要阐述美国独立审计监管制度安排与变迁。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政府监管部门对会计职业的监管构成独立审计制度的最基本制度安排。美国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纵向变迁过程就是政府监管部门与会计职业围绕着各自成本效益不断博弈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证券法》出台之后,美国独立审计一直奉行“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随着审计质量的下降,政府两度干预会计职业,但终未引起监管模式的变化;2001年安然事件及其系列财务丑闻爆发后,政府再度干预会计职业,会计职业的监管模式从行业自律为主转变为独立监管为主。对美国行业容摘H内餐摘登一<sup><sup><sup>-<sup><sup><sup><sup>-<sup>-自律为主的监管制度横向分析表明,行业自律的成功导致了会计职业势力日益增强,政府监管势力越来越弱,二者力量对比发生严重失衡是导致美国行业自律为主的监管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本章主要阐述美国独立审计的独立性制度安排与变迁。独立性是会计职业与政府监管部门博弈的焦点,是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本章首先回顾独立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希冀通过独立性的学术探讨为下文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接着笔者开始描述独立性安排的变迁,独立性安排的纵向变迁就是政府监管部门与会计职业围绕着对独立性的不同认识所展开的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转向对独立性的横向分析,在横向分析中,笔者提出,独立性程度是由注册会计师通过对独立性机制的利益取舍来决定,在分析中,笔者也发现目前独立性机制存在重大缺陷,为了解决这一缺陷,必须把独立性置于更广泛的范围加以分析和思考,重新构建独立性模式,独立性棋式的更新也要求对现行独立性安排进行改进。只有重新认识独立性,并以此为基础对现行独立性安排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独立性问题。 第五章本章主要阐述美国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制度安排与变迁。美国独立审计法律责任制度安排是攀响审计独立性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则是独立审几计的法律责任制度安排在会计师事务所层次的重要体现。美国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变迁经历了复杂的变迁过程,习惯法下的民事责任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成文法下的法律责任变迁则较为曲折,总体经历了“三起两落”的变迁过程,会计师事务所姐织形式的变迁是会计职业经营管理和法律责任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这两种制度安排的分析表明,合理的法律贵任和组织形式安排旗圈热颇会计取业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单纯考虑会计职业的利益或者会计娘表使用者的利益都是不可取的。 第六章本章主要阐述我国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变迁。本章通过回顾我国独立审计制度安排的纵向变迁后认为,作为转轨经济国家,我国独立审计制度变迁具有深深的行政烙印和特殊的路径依赖.之后,笔者绪合我国实际情况,从独立审计监管模式、独立性制度安排、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三个方
二、励精图治 与时俱进——2001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励精图治 与时俱进——2001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研究(1978-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的启示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结构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的源泉 |
2.1 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分析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基石 |
2.1.2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 |
2.1.3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重要补充 |
2.2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发展 |
2.2.1 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相结合实现工农联盟 |
2.2.2 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商品经济和资产阶级的新认识 |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 |
2.3.1 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现实起点:“分清敌友以动员群众” |
2.3.2 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转向:民族危机下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互助互让” |
2.3.3 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目标:建立“各得其所”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
2.3.4 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在建国初期的曲折发展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3.1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新社会阶层理论的确立(1978-1991) |
3.1.1 “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寓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
3.1.2 尊重商品经济历史作用,恢复城市个体经济 |
3.1.3 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新社会阶层粗具规模 |
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社会阶层理论的丰富(1992-2001) |
3.2.1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赋予新社会阶层新的历史意义 |
3.2.2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新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建工作.. |
3.2.3 赋予农村致富能人“经济-政治”双重精英身份 |
3.3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发展(2002-2012) |
3.3.1 新社会阶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
3.3.2 新社会阶层是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 |
3.3.3 将新社会阶层正式纳入党的基层建设工作 |
3.4 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与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创新(2012-2017) |
3.4.1 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阶层是人民群众的有机组成部分 |
3.4.2 新社会阶层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
3.4.3 以“共同富裕”为核心建构“五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基本要素 |
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社会阶层理论的经济社会条件 |
4.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
4.1.2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基本目标 |
4.1.3 “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实现途径 |
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社会阶层理论形成的制度基础 |
4.2.1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
4.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4.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4.3 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新社会阶层理论的核心要素 |
4.3.1 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两种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
4.3.2 统战新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4.3.3 团结新社会阶层是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关键 |
4.3.4 创业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统一战线内容更新 |
第5章 与时俱进的新社会阶层理论 |
5.1 新社会阶层理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着眼点 |
5.1.1 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时代特色的阶层分析理论 |
5.1.2 新矛盾、新需求、新阶层三位一体的发展逻辑 |
5.1.3 从“中间阶层”到“新社会阶层”的内涵拓展 |
5.2 “各得其所”、“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的内在逻辑 |
5.2.1 “各得其所”是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 |
5.2.2 新时期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新社会阶层构建工程 |
5.2.3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的落脚点 |
5.3 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历史功绩与现实价值 |
5.3.1 促进和保障新时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
5.3.2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代表性 |
5.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社会阶层 |
结语—中国特色新社会阶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重大创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 |
二、国内研究文献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企业契约理论 |
(一)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对本研究价值透视 |
(二) 交易费用理论及其对本研究价值透视 |
(三) 产权理论及其对本研究价值透视 |
(四) 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比较 |
二、企业能力理论 |
(一) 资源基础论 |
(二) 核心能力论 |
(三) 知识基础论 |
(四) 动态能力论 |
(五) 企业家能力理论 |
(六) 企业能力理论对本研究价值透视 |
三、权变理论 |
(一) 权变理论主要观点 |
(二) 权变理论基本概念框架 |
(三) 权变理论对本研究价值透视 |
四、内部控制理论 |
(一) 传统内部控制理论演进 |
(二) 传统内部控制理论评析 |
(三)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体系 |
第四章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分析 |
一、企业集团性质分析 |
(一) 企业契约理论视角下集团成因分析 |
(二) 企业能力理论视角下集团成因分析 |
(三) 企业集团性质 基于契约和能力的视角 |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基础分析 |
(一)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本质 |
(二)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基本要素 |
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绩效分析 |
(一) 财务控制主体分析 |
(二) 财务控制客体和控制目标分析 |
(三) 财务控制模式分析 |
(四) 财务控制方式分析 |
(五) 财务控制环境分析 |
(六) 财务控制绩效分析框架 |
四、企业家能力与财务控制绩效的案例分析 |
(一) 集团情况比较 |
(二) 集团战略定位与经营策略比较 |
(三) 企业家能力结构比较和性格特征比较 |
(四) 案例总结 |
第五章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与控制绩效研究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假设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假设 |
二、研究变量定义与计量 |
(一) 问卷设计 |
(二) 变量定义与计量 |
三、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一) 样本及数据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方法 |
四、统计分析 |
(一) 样本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三) 相关分析 |
(四) 回归分析 |
五、研究结果 |
第六章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优化研究 |
一、集团财务控制系统优化 |
(一) 集团财务控制系统层次与要素 |
(二) 集团财务控制系统框架与特征 |
(三) 集团财务控制系统优化 |
二、集团财务控制模式优化 |
(一) 集团财务控制集分权利弊分析 |
(二) 集团财务控制模式优化策略 |
(三) 集团财务控制模式集权化趋势 |
三、集团财务控制方式优化 |
(一) 控制方式回顾与评述 |
(二) 集团财务控制方式体系构建与优化 |
四、集团法人治理优化 |
(一) 企业法人治理机制 |
(二) 集团母公司法人治理优化 |
(三) 集团子公司法人治理优化 |
(四) 集团外部治理机制 |
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
(一) 企业文化功能 |
(二) 企业文化层次 |
(三) 如何建设集团企业文化 |
六、集团诚信建设 |
(一) 诚信建设必要性 |
(二) 集团诚信建设方法 |
七、集团企业能力培植 |
(一) 从资源角度培植企业能力 |
(二) 从人力角度培植企业能力 |
(三) 从技术角度培植企业能力 |
(四) 从组织角度培植企业能力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追究 ——侧重于民族统一与复兴的视角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现状、价值和意义 |
0.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0.2.3 研究价值和意义 |
0.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0.3.1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0.3.2 基本思路 |
0.4 基本界定 |
0.4.1 民族 |
0.4.2 民族国家 1. 中西各民族法典和法典化的历史解读 |
1.1 中西各民族的法典传统及其涵义 |
1.1.1 中西各民族的“法典”词源考辨 |
1.1.2 中华民族的法典传统 |
1.1.3 西欧民族的法典传统 |
1.1.4 法典的涵义:基于中西各民族法典的共性 |
1.2 法典化的概念及其历史 |
1.2.1 法典化的一般概念 |
1.2.2 法典化的重要分类:形式性法典化与实质性法典化 |
1.2.3 法典化的价值 |
1.2.4 中西各民族法典化的历史概说 |
1.3 本章小结 2. 民法法典化的理论基础 |
2.1 民法与民法典的关系 |
2.2 民法法典化的理性 |
2.2.1 理性主义自然法 |
2.2.2 民法法典化的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 |
2.3 民法典的功能 |
2.3.1 价值宣示 |
2.3.2 统一私法 |
2.3.3 重构社会秩序 |
2.4 民法法典化的民族性 |
2.4.1 民法典是民族法典 |
2.4.2 民法法典化促进和维护民族统一 |
2.5 本章小结 3. 民法法典化的历史经验解读:以民族统一为视角 |
3.1 近代大陆法系民族国家的民法法典化 |
3.1.1 法兰西民族的民法法典化 |
3.1.2 德意志民族与统一民法典 |
3.1.3 日本民族的民法法典化 |
3.1.4 大陆法国家民法法典化的启发和借鉴 |
3.2 当代欧洲民法法典化 |
3.2.1 欧洲民法法典化的历史与现状 |
3.2.2 欧洲民法法典化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障碍 |
3.2.3 欧洲民法典的性质 |
3.2.4 欧洲民法法典化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历史与现实:以民族统一与复兴为视角 |
4.1 中华民族的近代民法法典化尝试 |
4.1.1 中华民族:从文化共同体到政治共同体 |
4.1.2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前提和基础——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
4.1.3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尝试 |
4.1.4 民法法典化与中华民族统一的关系——基于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解读 |
4.2 当代中国“一国两制四法域”的现实与弊端 |
4.2.1 当代中国“一国两制四法域”的现实及历史成因 |
4.2.2 当代中国法律四分格局的弊端 |
4.2.3 从当代中国“一国两制四法域”看民法法典化 |
4.3 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伟大复兴 |
4.3.1 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可能性:基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 |
4.3.2 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的现实基础:基于两岸四地的经济与法律共性 |
4.3.3 当代中国民法法典化推动和促进中华民族统一与复兴的构想与展望 |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 中文着作及译着类 |
(二) 中文论文及文章类 |
二、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台湾地区证券柜台买卖市场之发展过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
导论 1.1 |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
研究动机:柜台买卖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管道,有利经济发展 1.3 |
研究范围:1949-2007 |
年台湾柜台买卖市场发展史 1.4 |
研究的思路、结构与主要观点 1.5 |
研究的方法 1.6 |
主要创新之处 2. |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
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2.2 |
其它相关理论综述 2.3 |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与证券市场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2.4 |
台湾地区证券柜台买卖市场发展经验相关文献 2.5 |
结论 3. |
比较各国(经济体)证券柜台买卖市场发展模式 3.1 |
金融市场运作模型 3.2 |
证券市场运作模型 3.3 |
证券柜台买卖交易市场的理论基础 3.4 |
证券柜台买卖市场的制度安排 3.5 |
证券柜台买卖市场日常运作之风险管理 3.6 |
台湾地区证券柜台买卖市场发展的历史考察 3.7 |
台湾地区柜台买卖市场的运作模式 3.8 |
市场监理控制措施 3.9 |
其它各国证券柜台买卖市场发展现况 3.10 |
结论:客观的经济环境与主观的政策引导柜台买卖市场发展 4. |
台湾地区柜台买卖交易市场草创阶段的历史经验 4.1 |
草创阶段的经济情势背景(1949-1962) 4.2 |
草创阶段的制度开展面回顾与经验(1949 |
一1962) 4.3 |
草创阶段交易面回顾与经验 4.4 |
草创阶段法律面回顾与经验 4.5 |
草创阶段监理面回顾与经验 4.6 |
草创阶段经验总结:配合土改、证券化概念初萌、制度不明、权责不清、市场混乱、不具经济规模 5. |
台湾地区柜台买卖交易市场复苏阶段的历史经验 5.1 |
复苏阶段的经济历史背景(1963-1987) 5.2 |
复苏阶段的制度面回顾与经验(1963 |
- |
1987 |
) 5.3 |
复苏阶段交易面回顾与经验 5.4 |
复苏阶段法律面回顾与经验 5.5 |
复苏阶段监理面回顾与经验 5.6 |
复苏阶段经验总结:产业结构转型、迫切需要直接融资管道,迫使台湾地区政府正视资本市场运作规范性 6. |
台湾地区柜台买卖交易市场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 6.1 |
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1988-2007) 6.2 |
特别市场:「二类股票」与「兴柜股票」市场之兴衰 6.3 |
发展阶段的制度面回顾与经验 6.4 |
发展阶段交易面回顾与经验 6.5 |
发展阶段法律面回顾与经验 6.6 |
发展阶段监理面回顾与经验 6.7 |
发展阶段经验总结:改进制度,活络市场;政治恶斗,阻碍发展 7. |
台湾地区证券柜台买卖市场未来发展有效性的建议 7.1 |
理念路径:确立柜台买卖市场有别于集中市场的发展原则 7.2 |
模式路径:发展有特色的地域性市场 7.3 |
组织路径:组织更具服务功能的专职机关 7.4 |
机制路径:健全柜台买卖市场的监理与执法机制 7.5 |
信息路径:大力完善多渠道及电子化的讯息平衡机制 7.6 |
方法路径:全面推动国际化的交易平台 7.7 |
总结:两市并存、健全法制、信息平衡、跃上国际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动机 |
0.1.1 公司治理是全球经济的热点问题 |
0.1.2 我国尚存诸多的公司治理问题 |
0.1.3 研究日本公司治理最具借鉴意义 |
0.2 问题的提出 |
0.2.1 关于股权控制机制问题 |
0.2.2 关于董事会监督机制问题 |
0.2.3 关于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 |
0.2.4 关于内部治理机制改革问题 |
0.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0.3.1 理论意义 |
0.3.2 现实意义 |
0.3.3 创新之处 |
0.4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0.4.3 结构安排 |
1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1.1 公司治理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1.1 不同理论视角的概念界定 |
1.1.2 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界定 |
1.1.3 公司治理相关概念辨析 |
1.2 公司治理机制的涵义与分类 |
1.2.1 公司治理机制的涵义 |
1.2.2 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涵义 |
1.2.3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涵义 |
1.2.4 外部与内部治理机制的关系 |
1.3 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
1.3.1 委托代理理论与控制机制 |
1.3.2 分权制衡理论与监督机制 |
1.3.3 交易成本理论与激励机制 |
1.3.4 价值取向理论与治理模式 |
1.4 文献回顾与文献评述 |
1.4.1 日本公司治理问题研究评述 |
1.4.2 股权控制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3 董事会监督机制研究回顾 |
1.4.4 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回顾 |
1.4.5 内部治理互动机制研究回顾 |
1.4.6 内部治理机制研究的文献评述 |
2 日本公司治理的制度背景与总体特征 |
2.1 国际制度背景 |
2.1.1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
2.1.2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
2.1.3 美国因素的影响 |
2.1.4 欧洲与东亚因素 |
2.2 国内制度背景 |
2.2.1 宏观经济环境:由赶超到转型 |
2.2.2 金融制度环境:由封闭到开放 |
2.2.3 劳动市场环境:由固定到流动 |
2.3 日本公司治理的总体特征 |
2.3.1 传统观点的赞誉:世界公司治理的“典范” |
2.3.2 泡沫经济崩溃后:公司治理出现“真空” |
2.3.3 日本公司治理缺陷的深层次原因 |
2.3.4 世纪之交的日本公司治理改革运动 |
3 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 |
3.1 日本资本市场的变迁与治理效率 |
3.1.1 金融改革前:银行型间接融资 |
3.1.2 金融改革后:市场型间接融资 |
3.2 日本控制权市场的发展与治理效率 |
3.2.1 日本控制权市场的发展特点 |
3.2.2 日本控制权市场的治理效率 |
3.3 日本公司法律制度的修订与治理效率 |
3.3.1 日本公司法律修订的内容解读 |
3.3.2 日本公司法律修订的治理效率 |
3.4 日本会计制度的改革与治理效率 |
3.4.1 日本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3.4.2 日本会计制度改革的治理效率 |
4 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演变与特征 |
4.1 日本股权结构的控制机制 |
4.1.1 泡沫经济后股权结构的变化 |
4.1.2 相互持股结构的形成与消减 |
4.1.3 相互持股与机构投资者的影响 |
4.1.4 对完善我国股权结构的启示 |
4.2 日本股东会的监督机制 |
4.2.1 日本股东会的监督与运行 |
4.2.2 日本股东会的缺陷与原因 |
4.2.3 日本强化股东会的动向 |
4.2.4 借鉴日本完善股东会的经验 |
4.3 日本董事会的监督机制 |
4.3.1 日本董事会制度的嬗变过程 |
4.3.2 日本传统董事会制度的不足 |
4.3.3 日本董事会制度变迁的特点 |
4.3.4 加强董事会监督机制的经验 |
4.4 日本监事会的监督机制 |
4.4.1 日本监事会制度的变迁过程 |
4.4.2 日本传统监事会制度的缺陷 |
4.4.3 日本监事会制度变迁的特点 |
4.4.4 增强监事会监督机能的经验 |
4.5 日本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
4.5.1 日本传统激励机制的特点 |
4.5.2 日本强化激励机制的措施 |
4.5.3 日本激励机制的强化特点 |
4.5.4 值得我国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
5 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关于股权控制机制 |
5.1.2 关于董事会监督机制 |
5.1.3 关于经营者激励机制 |
5.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处理 |
5.2.2 内部治理各机制变量设定 |
5.2.3 内部治理互动机制变量设定 |
5.2.4 构建面板数据模型 |
5.3 实证检验Ⅰ:股权控制机制“量”的考量 |
5.3.1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5.3.2 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5.4 实证检验Ⅱ:股权控制机制“质”的考量 |
5.4.1 银行持股的治理效率 |
5.4.2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效率 |
5.4.3 相互持股存在价值的实证分析 |
5.5 实证检验Ⅲ:董事会监督机制的治理效率 |
5.5.1 董事会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5.5.2 董事会特征的统计分析 |
5.5.3 董事会监督机制的假设检验 |
5.5.4 董事会监督机制治理效率的讨论 |
5.6 实证检验Ⅳ: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治理效率 |
5.6.1 经营者持股激励机制的治理效率 |
5.6.2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治理效率 |
5.7 实证检验Ⅴ:内部治理互动机制的治理效率 |
5.7.1 互动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
5.7.2 互动机制的统计分析 |
5.7.3 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
5.7.4 互动机制治理效率的讨论 |
6 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模式改革:现状、绩效与评价 |
6.1 改革的现状:来自有价证券报告书的调查 |
6.1.1 传统型模式 |
6.1.2 经理型模式 |
6.1.3 折衷型模式 |
6.1.4 美国型模式 |
6.1.5 外部监督型模式 |
6.2 改革的案例:索尼·丰田·帝人公司 |
6.2.1 率先仿效美国委员会制的索尼公司 |
6.2.2 保持日本传统监事会制的丰田公司 |
6.2.3 自主创新与东西合璧的帝人公司 |
6.3 改革的绩效:不同模式横向实证分析比较 |
6.3.1 日本学者的研究结果 |
6.3.2 样本选取与变量设定 |
6.3.3 统计结果与研究方法 |
6.3.4 参数与非参数检验 |
6.4 改革的评价:演化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诠释 |
6.4.1 外生环境:技术与政治的影响 |
6.4.2 内生环境:日本文化意识根源 |
6.4.3 试错、创新与协同演化的解释 |
6.4.4 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发展取向预测 |
7 主要结论、启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国内外制度背景发生巨变 |
7.1.2 外部治理机制的协同影响 |
7.1.3 内部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 |
7.1.4 内部治理机制的治理效率 |
7.1.5 内部治理模式改革的评价 |
7.2 主要启示与政策建议 |
7.2.1 完善我国的股权控制机制 |
7.2.2 加强我国的董事会监督机制 |
7.2.3 增强我国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
7.2.4 深化公司内部治理模式改革 |
7.3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银行债权——股权复合契约模型推导 |
附录2 经营者激励机制模型推导 |
附录3 内部治理模式改革“逆转”的公司名单 |
附录4 STATA9.0 软件程序命令编写示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研究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不足 |
2. 基本理论分析 |
2.1 成本——效益分析基本理论 |
2.1.1 成本——效益分析的起源及内涵 |
2.1.2 成本——效益分析与价值分析的协调 |
2.2 管制基本理论 |
2.2.1 管制的涵义 |
2.2.2 管制的原则 |
2.2.3 管制的分类 |
2.2.4 管制的手段 |
2.2.5 管制的需求与供给 |
2.3 管制的成本——效益分析 |
2.4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基本理论 |
2.4.1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涵义 |
2.4.2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主体 |
2.4.3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客体 |
2.4.4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 |
3.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成本—效益研究 |
3.1 注册会计师行业特征 |
3.1.1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 |
3.1.2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 |
3.1.3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种特殊行业,与社会公众利益息息相关 |
3.2 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需求和供给分析 |
3.2.1 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需求与供给的形成 |
3.2.2 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需求因素分析 |
3.2.3 影响注册会计师的供给因素 |
3.2.4 不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供求均衡分析 |
3.3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需求分析 |
3.3.1 行业职业组织管制的需求分析 |
3.3.2 对政府管制的需求分析 |
3.4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供给分析 |
3.5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成本分析 |
3.6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效益分析 |
3.7 注册会计师行业政府管制与行业自我管制的均衡 |
3.7.1 政府管制适度分析 |
3.7.2 政府管制的成本——效益分析 |
3.7.3 政府管制与行业管制的均衡 |
4. 中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比较研究 |
4.1 海洋法系国家:美国、英国行业管制情况 |
4.1.1 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发展变迁 |
4.1.2 英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的历史沿革 |
4.2 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日本的行业管制情况 |
4.2.1 德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 |
4.2.2 日本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发展变迁 |
4.3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历史变迁 |
4.3.1 完全行政主导(即绝对政府管制)阶段(1980 一1988 年) |
4.3.2 准政府管制阶段(1988—1993 年) |
4.3.3 部分自律(即政府管制和自我管制的混合管制)阶段(1993—2002 年) |
4.3.4 加强政府管制阶段(2002 年至今) |
4.4 中外管制情况比较的启示 |
4.5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的评析 |
4.5.1 自我管制模式评析 |
4.5.2 政府管制模式评析 |
4.5.3 独立管制模式评析 |
4.6 管制模式选择: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5.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现实选择与改进 |
5.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主体现状 |
5.1.1 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制 |
5.1.2 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行业的管制 |
5.2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制现状 |
5.2.1 审计质量的含义及其特性 |
5.2.2 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5.2.3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状况 |
5.2.4 以德勤对科龙审计失败案为例 |
5.3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价格管制现状 |
5.3.1 审计收费的现状 |
5.3.2 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 |
5.3.3 审计收费管制制度及环境分析 |
5.3.4 审计收费管制安排 |
5.4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法律规范体系及现行管制模式界定 |
5.4.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法律规范体系 |
5.4.2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的界定 |
5.4.3 我国现行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
5.5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现行管制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5.1 管制目标错位 |
5.5.2 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质量需求不足 |
5.5.3 政府多头管制,体制混乱 |
5.5.4 逐步形成了地方保护主义 |
5.5.5 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角色冲突,地位不独立 |
5.5.6 管制效率在递减 |
5.5.7 原因分析 |
5.6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的当前对策 |
5.6.1 完善以财政部为主导的政府管制 |
5.6.2 改进行业自我管制 |
5.6.3 完善现行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
6.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的构建 |
6.1 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的目标及职能设计 |
6.2 构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
6.2.1 借鉴国际经验原则 |
6.2.2 分权制衡原则 |
6.2.3 系统性原则 |
6.2.4 独立性原则 |
6.2.5 权威性原则 |
6.3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的初步设计 |
6.3.1 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的组织框架 |
6.3.2 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的具体机构及其职责 |
6.3.3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机构的资金来源 |
6.4 构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的建议 |
6.4.1 规范政府行为,明确职责权限 |
6.4.2 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法规体系 |
6.4.3 建立高效、权威、透明的行业自我管制组织 |
6.4.4 全方位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教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市场秩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意义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4. 论文结构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
1.2 关于市场秩序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
1.3 关于我国审计市场秩序研究的文献回顾 |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制度秩序论 |
2.3 审计市场制度对秩序的作用 |
第3章 转型中审计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1 我国审计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 |
3.2 案例分析——通过“嘉瑞新材”审计失败案透视审计市场秩序 |
3.3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序的成因 |
第4章 转型经济条件下审计市场秩序的治理思路——通过制度改革重塑审计市场秩序 |
4.1 构建审计市场秩序的正式制度安排 |
4.2 锻造构建审计市场秩序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9)我国独立审计行业的政府监管和自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及基本框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我国独立审计行业监管的现状和效率分析 |
一、我国独立审计行业政府监管的现状和效率分析 |
二、我国独立审计行业自律监管的现状和效率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独立审计行业监管模式的选择 |
一、基础:政府监管与自律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
二、借鉴:美、日独立审计行业监管的发展变迁 |
三、反思:我国独立审计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 |
第四章 我国独立审计行业政府监管与自律的均衡 |
一、独立审计行业监管的供需平衡 |
二、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均衡——基于成本效益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独立审计行业政府监管与自律的改进 |
一、政府监管与自律:一个融合性框架 |
二、融合性框架实现的制度环境建设 |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制度经济学及本文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简述 |
一、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概要 |
二、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 |
三、 制度起源与制度构成 |
四、 博弈论与新制度经济学 |
五、 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 |
六、 制度与组织的关系 |
七、 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本文分析框架 |
一、 制度分析理论框架在独立审计制度分析中的运用 |
二、 本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独立审计制度安排的起源 |
第一节 自由放任时期独立审计的萌芽与发展 |
一、 股份公司的兴起和独立审计自愿安排的萌芽 |
二、 自由放任阶段独立审计自愿安排的分析与思考 |
第二节 独立审计强制性制度安排的形成 |
一、 20世纪前20年的发展促进了独立审计制度安排的产生 |
二、 一战的胜利与独立审计制度安排的倒退 |
三、 1929年股市崩溃与会计信息制度安排原因追踪 |
四、 经济大危机成为转折点:独立审计制度的出台 |
五、 证券法的出台标志着独立审计成为法定制度安排 |
第三章 美国独立审计的监管制度安排与变迁 |
第一节 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变迁 |
一、 早期的监管:政府监管部门与民间自律机构的博弈 |
二、 后安然时代:政府监管部门的干预 |
第二节 独立审计监管模式的分析和思考 |
一、 政府监管失灵的表面原因分析--SEC的烦恼 |
二、 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模式的缺陷 |
三、 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未来 |
第四章 美国独立审计的独立性制度安排与变迁 |
第一节 独立性的观点:学术研究 |
一、 独立性的定义--实质独立、形式独立抑或过程独立? |
二、 关于独立性的三个经典模型 |
三、 关于独立性的两类实证研究成果 |
第二节 审计独立:美国独立性制度安排的演进 |
一、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制度安排和争论 |
二、 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制度安排与争论 |
第三节 独立性的博弈分析 |
一、 前提条件 |
二、 博弈的基本模型 |
三、 博弈的行为 |
四、 模型的分析 |
第四节 独立性的分析和反思 |
一、 独立性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公司控制权的日益集中和现行注册会计师聘任模式导致独立性存在制度缺陷 |
二、 过分重视形式独立可能走入独立性的误区 |
三、 解决独立性安排的建议 |
第五章 美国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与变迁 |
第一节 独立审计法律责任安排的变迁 |
一、 习惯法下美国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法律责任 |
二、 成文法下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的变迁 |
三、 美国独立审计法律责任变迁的解读与分析 |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变化 |
一、 美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变迁 |
二、 美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变迁的解读与启示 |
第六章 我国独立审计的制度安排与变迁 |
第一节 我国独立审计的制度安排起源与变迁概览 |
一、 改革开放之前独立审计制度安排和注册会计师发展状况 |
二、 改革开放以后独立审计制度安排和注册会计师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我国独立审计制度安排的剖析与思考 |
一、 独立审计现行监管模式分析 |
二、 独立审计独立性分析 |
三、 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分析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励精图治 与时俱进——2001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研究(1978-2017)[D]. 张若云.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2]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D]. 徐习兵. 武汉大学, 2013(12)
- [3]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追究 ——侧重于民族统一与复兴的视角展开[D]. 吴治繁.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4]台湾地区证券柜台买卖市场之发展过程与经验研究[D]. 张文政.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5]日本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 李彬. 辽宁大学, 2009(09)
- [6]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研究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角[D]. 黄友.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7]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市场秩序问题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08(10)
- [8]创刊200期[J]. 张永胜.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6(04)
- [9]我国独立审计行业的政府监管和自律[D]. 陈佳佳. 福州大学, 2006(12)
- [10]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 刘维. 厦门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