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组合问题的模型构建与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石力[1](2021)在《社区电商用户复购行为预测及推荐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参与社区网购的用户与日俱增,同时也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运营数据。电商数据中用户的复购行为可以体现用户的偏好,也是电商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如何基于大数据预测用户的复购行为,并提升用户的复购意向成为社区电商平台面临的重要挑战。复购行为预测可用于个性化推荐系统中,识别具有重复购买意向的客户,从而达到精准营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精准挖掘用户行为规律是准确预测复购行为的关键。尽管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基于数据统计规律的电商平台推荐算法研究,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何构建推荐算法,基于数据预测社区电商平台用户的复购行为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社区电商平台为基础,从企业实际运营数据出发,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研究了基于用户特征的复购行为预测与推荐算法。首先,针对社区电商平台中“用户群体固定”和“用户重复购买”这两个核心特征,提出了改进RFM(Recency、Frequency、Monetary)模型的用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K-means++算法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其次,基于该用户特征提取模型,构建了客户购买行为特征,研究用户行为预测问题,通过挖掘消费者购买行为数据分布规律,预测消费者重复购买行为;为了保证社区电商的商品推荐准确性,挖掘了T-APP消费数据特征,提出了基于重复购买行为的推荐算法;最后构建了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并对营销效果进行了评价。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改进RFM模型和K-means++算法的用户聚类模型。针对T-APP平台数据用户群体相对固定、消费商品相对单一化、重复购买性明显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改进RFM模型的用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使用正反向标准化方法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之后利用熵值法分别计算五个指标的权重;最后针对K-means的缺点,利用K-means++算法分析用户价值,提高了用户细分的精准度。2.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用户复购行为的集成预测模型。通过挖掘消费者购买行为数据分布规律,使用SMOTE-ENN(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方法解决了样本不平衡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结果。使用TPE(Tree-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优化算法对RF(Random Forests)、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Light 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的参数进行寻优,避免了复杂的参数优化过程,使用软投票方法对表现较好的RF和Light GBM算法进行融合,结果表明,RF-Light GBM集成模型,与RF、Light GBM、LSTM、CNN-LSTM模型相比较,F1指标更好,模型预测精度更高。3.提出了基于用户重复购买行为的改进推荐算法。基于T-APP历史数据,挖掘出社区电商用户的重复购买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购买行为的推荐算法。首先,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将用户分为稳定兴趣的活跃用户、稳定兴趣的非活跃用户、不稳定兴趣的活跃用户和不稳定兴趣的非活跃用户四类。接着,针对四类用户分别提出活跃用户稳定兴趣的推荐算法,活跃用户不稳定兴趣的推荐算法,非活跃用户稳定兴趣的推荐算法和非活跃用户不稳定兴趣的推荐算法。最后,将改进推荐算法与CF(Collaboration Filtering)算法、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算法、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算法和NMF(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推荐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综合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4.构建了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对T-APP电商平台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SVD++、User_CF(User-based Collaboration Filtering)和Item_CF(Item-based Collaboration Filtering)三种推荐算法的适用性。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进推荐算法的适用性和优越性。5.基于AISAS(Attention-Interest-Search-Action-Share)改进模型对精准营销效果进行评价。在AISAS模型的基础上结合T-APP实际情况,重新划分用户行为阶段,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三点:(1)提出了基于改进RFM模型的用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K-means++算法分析用户价值,提高了用户细分的精准度。(2)建立了用户复购行为的集成预测模型,解决了样本不平衡和超参数优化问题,提高了用户复购行为预测的准确率。(3)引入时间奖惩因子和社区电商商品复购周期,提出了基于复购动态兴趣的推荐算法,并验证了推荐算法的有效性。
刘凡[2](2020)在《基于一种新型参数曲面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现代设计与工业化最具代表的产物,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往往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反映。随着汽车业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直接影响其市场表现及品牌竞争力的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更是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而在当前技术环境下,使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理论进行汽车造型设计并以此建立车型曲面的数学模型,无疑是一种最为高效的技术手段。本文针对三厢轿车造型的曲面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形状可调曲面,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配套的典型车身模板,同时结合曲面造型技术、衍生式设计概念、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参数化设计手段,形成了一套参数化的车身曲面造型设计方法,并搭建出了一种CAD软件原型系统,有效地将车身设计、修改、分析、优化等流程参数化地整合在一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结合常见三厢轿车的造型特点,构建了一套典型的参数化车身CAD模板。该车身由25张四边形曲面片拼接而成,可通过调整参数描述不同车身外观造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身各曲面片间的光顺处理方法,通过引入分割参数及过渡曲面的概念,使得各子曲面交界处可以达到G1连续,并可使用分割参数对过渡处造型特征进行调整。(2)针对汽车形态以特征线体现造型风格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曲面边缘插值于4条边界曲线的新型m×n次参数曲面——SQ-Coons曲面,并构建了该曲面的分割算法及过渡曲面生成算法。用该曲面建立的参数化车身CAD模板既体现了设计师手绘稿的造型风格,又能分别通过形状参数和分割参数调整曲面中央部位的细节形状和过渡曲面的造型风格。(3)结合典型车身CAD模板及SQ-Coons曲面几何特性,提出了一整套车身曲面造型设计及调整方法。该方法由车身手绘平面草图入手,通过建立空间三维特征线进而生成全车身曲面模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边界曲线控制点、形状参数、分割参数的调整达到参数化修改全车造型的目的,并在过渡曲面的影响下保持各曲面间的G1连续性。此外,本文依据衍生式设计理论,在由SQ-Coons曲面所建立的样本库基础上,通过提取其各造型特征参数,形成了一套新车型生成的新方法。(4)建立了不同车型的CAD模型,提取其全车身所有造型参数形成了车型样本库,通过比较造型参数间的差异,构建了一种基于CAD模型的车型间相似度分析计算的方法,其结论可用于品牌车型预期或设计趋势分析。(5)在保持整体车型不发生改动的前提下,将分割参数与形状参数作为变量,以提高整车气动性能为目标,取不同的参数组合构建CAD模型并进行CFD分析,形成了通过车身曲面细节调整改善气动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曲面曲率比值这一概念限制曲面变形程度,可在有限的参数组合内筛选出气动阻力系数最低的对应曲面细节。(6)基于设计软件Rhinoceros及参数化编程平台Grasshopper,开发了 一套三厢汽车车身曲面造型设计的插件程序。该程序可参数化地调整各曲面控制点坐标、分割参数、形状参数等造型特征参数,可直观、高效地构建出车身曲面造型CAD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汽车造型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也可供其它曲面类产品造型设计参考。
许传博[3](2020)在《计及不确定性与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微电网是未来分布式能源的重要载体,其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区域、海岛及偏远地区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微电网的建设隶属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其投资建设将助力我国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本文以微电网项目为主体,从能源电力企业角度对其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在对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度评估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构建了静态、动态、多阶段动态三种情景下的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针对不同模型的特点,分别引入分枝定界算法、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进行求解,从而探索了能源电力企业在各种情景下的微电网项目最优投资组合策略。首先,论文梳理了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开展了对国内外微电网项目和项目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及其方法的研究综述,并概述了项目组合管理、项目投资组合优化、项目评估模型及方法、组合优化模型及方法、不确定性等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围。然后,论文研究了计及双重不确定性的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度评估问题。在对中国大型能源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绿色发展战略、效益导向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及和谐发展战略这四大重点战略目标;结合文献综述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微电网项目中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采用云模型来描述微电网项目的模糊-随机双重不确定性;提出云层次分析法和基于K-means算法改进的云PROMETHEE-II算法进行微电网项目的战略对应度计算。该部分研究可为能源电力企业的微电网项目的初步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论文研究了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对微电网项目的协同因素进行识别,针对微电网项目间可能存在的电力交易提出了新的运营协同因素;基于现有文献中对项目间协同性刻画不充分的缺陷,采用云Choquet积分结合模糊测度对微电网项目协同性进行量化;考虑到非线性问题求解的复杂性,对构建的不确定0-1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MCPPSP-GW模型进行等价线性化处理,转化为不确定0-1线性规划模型;采用精确算法中的分支定界法对不确定0-1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该部分研究可为能源电力企业在现有微电网项目无调整的单决策时点情景下提供投资组合决策依据。再次,论文研究了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动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引入动态的概念来考虑现有微电网项目的调整,包括升级、维持以及放弃动作;在考虑微电网项目的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的基础上,以总净现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微电网项目动态投资组合不确定性0-1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云模型的去不确定性公式将其转化为确定性0-1非线性规划模型;针对差分进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了增加自适应算子和结合粒子群算法的一种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部分研究可为能源电力企业在现有微电网项目有调整的单决策时点情景下提供投资组合决策依据。最后,论文研究了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引入多阶段的概念来考虑企业在一个规划期内的连续动态投资组合问题;基于发电成本与项目电价的不确定性,采用实物期权法确定每个新微电网项目的最佳投资时机;考虑到多阶段的时序决策问题,将微电网项目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对相应的状态、动作和奖励进行定义;将每个微电网视为一个智能体,提出随机博弈理论与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对微电网项目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该部分研究可为能源电力企业在现有微电网项目有调整的连续多决策时点情景下提供投资组合决策依据。
韩珣[4](2019)在《考虑顾客需求异质性的自提服务网络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消费升级,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当下,消费诉求逐渐多元化,顾客需求异质性分化愈发显着。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旺盛的消费需求为末端配送带来了巨大压力。自提模式凭借低交付失败率和高灵活性逐渐被电子商务企业、末端配送企业和终端顾客接受,成为了解决包裹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但仍旧存在网点密度较低、服务功能单一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区域间末端配送发展不均衡为自提服务网络优化和网点形式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顾客需求异质性和地区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因地制宜的自提服务网络,布局便利的自提点、开发多样的服务产品和改善自提服务水平,是企业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首先,建立了体现异质性的需求函数,梳理现有自提模式,并构建考虑需求异质的自提点形式与网络架构。揭示了网点的便利性、服务产品的多样性和服务水平的细分度是顾客自提选择的客观影响因素,而需求品类与数量差异、行为差异等顾客自提需求表现特征则是顾客自提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建立考虑自提服务企业决策阶段性的顾客效用函数。归纳了现有的自提点类型、主要提供的服务产品和典型企业自提服务网络架构,结合实际运营中呈现出的发展动向,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末端配送发展水平地区的多类型标准化自提点和个性化自提点及其对应的网络架构。其次,研究了考虑顾客类别的多类型标准化自提点选址。针对末端配送起步较晚地区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提出增加网点服务覆盖,科学决策多类型自提点布局。基于不同类别顾客的需求特征和不同类型自提点的供给特征,构建了考虑旅行距离和吸引力的效用函数,建立了顾客效用最大和企业建设成本最小的双目标选址模型。设计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并与遗传算法对比,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自提点建设为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揭示了顾客结构、可接受最大距离、自提点容量和建设成本都会影响企业决策结果。考虑到自提服务企业增多带来的竞争压力,采用概率函数刻画顾客选择行为,引入联合覆盖模型刻画多个自提点对顾客产生的共同影响,构建了最大覆盖为目标的竞争选址模型。选取遗传算法求解,并通过对比联合覆盖与非联合覆盖下的选址结果,验证了联合覆盖模型在需求覆盖量、覆盖成本和顾客效用等方面均有优势。再次,研究了考虑多需求的个性化自提点服务产品组合。为了应对末端配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地区对精细化和多样化自提服务产品的需求,提出在前期自提点布局基础上,规划个性化自提点提供的服务产品组合。依据与末端配送的关联度将服务产品分为核心服务产品和支持性服务产品,根据服务产品特征分别构建了不同的成本函数和效用函数,构建了服务产品组合模型。设计了改进交叉和变异概率计算方法的NSGA-II求解,并与粒子群算法比较,分析了顾客需求量、顾客对支持性服务产品感知、单位可变成本差异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建立了竞争环境下的服务产品组合模型,引入遗传算子改进帝国竞争算法求解,并与遗传算法对比,揭示了顾客覆盖度满意水平下限和企业预算影响自提点服务产品组合设计。最后,研究了考虑差异化策略的自提点服务水平优化。面对包裹自提的普及和日常化,顾客对接受服务的便利性、服务环境和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自提点选址及提供的服务产品组合决定了顾客接受服务的距离,与服务水平和价格共同影响顾客满意度评价。因而,建立了综合考虑距离、服务水平和价格的顾客效用函数,并引入了多周期决策中参照点对顾客感知的影响。针对多类型标准化自提点和个性化自提点,决策者分别对顾客群体或顾客个体的多服务需求制定差异化策略,构建了以总利润最大为目标的服务水平优化模型。借鉴万有引力搜索算法的思想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求解得到多周期企业为顾客提供各服务产品的服务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价格,并分析了影响企业供给要素的主要因素。考虑同时为不同末端配送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别规划两种形式自提点的服务水平的情形,构建了兼顾自提服务企业和末端顾客利益以及地区间均衡发展要求的多目标模型,采取加权模糊法转换为单目标模型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现有自提点功能服务单一、无法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的问题,在区域末端配送发展水平基础上,构建适应顾客群体需求特征和顾客个体需求特征的多类型标准化自提服务点和个性化自提服务点两种网点形式,研究网点的选址、服务产品组合和服务水平优化三个关键问题。有利于指导自提服务企业深入了解顾客行为规律,创新服务理念,提高企业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科学把握各内外部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提升自提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建立更加高效、更加灵活的服务网络,推动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可以结合末端配送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和新技术,继续深化研究。
潘俊[5](2019)在《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手工艺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回归个体经营、家庭作坊、公司制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模式,因其文化产品与服务蕴含深厚传统技艺文化基因,与当下个性化文化需求市场、文化消费理念高度契合,深受消费者市场青睐,是当下深受国家文化产业关注的特色型文化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部分第一代企业主年事已高,企业逐渐迈入交接班时期,然而代际传承面临种种困境与挑战:首先是传统手工艺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问题;其次是基于企业“传统技艺、文化”特征而呈现的技艺型员工的问题;再者是传统手工艺企业永续传承、兴盛发展中的品牌传承问题。现有“代际传承”理论与实践研究多基于西方理论体系,缺乏适用于传统手工艺企业规范、系统、扎根本土情景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管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视野出发,以代际传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无形资产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依托,首先进行文献理论梳理,通过对现阶段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呈现的父子传承、师徒传承以及品牌传承三种传承模式进行传承缘由、传承核心内容以及相契合的传承路径的深入分析,构建基于三种传承模式的代际传承理论框架。然后,选取本土三个特色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到基于案例实证分析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理论,与本文最初构建的代际传承理论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修正,最终提炼得到基于多案例的父子传承、师徒传承、品牌传承理论模型图,基于多种传承模式的代际传承整合理论模型图以及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图。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父子传承模式是以血缘为传承纽带,以继承者培养、继任为核心的企业家族型传承。传承者“言传身教”,继承者“耳濡目染”“继往开来”,“传”与“承”相互沟通融合的企业家族型传承,是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传承核心之根基。父子传承模式中的关键点在于继承者的继承意愿、继承能力、以及上下两代人“传”与“承”的沟通与契合。(二)师徒传承模式是以技艺、文化为传承纽带,以学徒的选择、培养与任用为核心的企业技艺型传承,是企业技艺传承和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的重要模式,是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协助之策略。师徒传承中的关键点在于:以工匠精神之内涵重塑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的思想导向;将SCEI知识创造理论充分运用于师徒之间技艺、文化传授、习得与交流;应明确企业、师傅、徒弟间的劳动管理机制,对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留任形成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优秀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应适度实行股权激励。(三)品牌传承模式是以品牌无形资产为传承纽带,通过品牌孕育创建、成长创新阶段优势无形资产培育、传承与创新的品牌化系统运作,提升无形资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资产增值率,最终实现传统手工艺企业永续传承、兴盛发展的传承模式。品牌传承的关键点在于:品牌文化的引领作用;品牌优势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认知以及制度激励;品牌产品、服务与消费者市场相契合;品牌知识产权的形成、维护以及市场化运作。(四)三种传承模式的逻辑关联与理论模型的灵活运用。传统手工艺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以父子血缘传承为传承核心之根基,师徒技艺传承为传承协助之策略,品牌无形资产传承为传承兴盛之目标的三位一体的代际传承有机综合体,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为统领多种传承模式的核心传承基因。(五)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支持。企业内部制度支持包括代际传承过程中渐近性管理理念及制度构建;异质性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实体和网络平台优势互补的营销与推广。企业外部政策环境改善主要包括本国文化层面、教育层面、法律层面制度政策的指导、支持以及他国先进经验借鉴。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与支持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本文聚焦于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模式分析、理论模型图的构建,主要贡献如下:第一、提炼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本质内涵:以父子血缘传承为传承核心之根基,师徒技艺传承为传承协助之策略,品牌无形资产传承为传承兴盛之目标的三位一体的代际传承有机综合体。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为统领多种传承模式的核心传承基因,引领并贯穿于多种传承模式过程始终,三位一体传承模式的灵活运用将逐步推动、实现传统手工艺企业的基业长青、永续经营。第二、构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三种传承模式图以及代际传承总体模型图。借鉴上述理论模型图,汇合企业所能聚集的人力资本、技艺知识、资金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支持力度,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以及未来不同的传承目标,选择一种或多种与企业契合的代际传承模式,为传统手工艺企业“小而美”家族作坊或“大而强”公司制企业的传承发展目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第三、构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图。基于多重案例类属范畴的共同关键点提炼以及典范模型的逻辑分析,得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并对传承核心要素进行本质内涵、作用机理和延伸意义的详尽论述,实现了对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为现实情境下传统手工艺企业的代际传承提供一定普适性的理论指导与支持。
叶绮文[6](2019)在《基于顾客采纳行为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为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相继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战略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和鼓励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组织的电动汽车采纳。然而,电动汽车在私人用车市场却陷入了发展瓶颈,产业链上相关企业与个体顾客对电动汽车的商业投资和采纳均持观望态度,导致了的“蛋生鸡,鸡生蛋”困局。由于市场需求是企业决策的基础,因此唯有充分了解顾客的采纳行为及市场扩散机制,进行有效的电动汽推广,才能打破现有的僵持局面,从根本上解决电动汽车私人用车领域采纳率低、市场规模难以扩大等现实问题。电动汽车的市场扩散是一个受到产品、顾客、政策环境等不同层面因素影响的长周期动态过程,其中因素之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采纳主体的互动以及环境与采纳主体之间的信息反馈是已有基于产品视角的技术采纳研究与基于顾客视角的产品扩散研究所无法完全解释的。此外,由于顾客价值文化、社会环境的差异,我国的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问题需要基于特定的市场特征与政策环境进行探讨。然而,已有相关研究缺乏对因素的作用机理与市场动态扩散机制的探索,存在着结论矛盾、研究方法单一等局限。因此,本研究从产品与顾客的综合视角针对我国电动汽车私人用车领域的采纳与扩散问题,综合集成系统动力学、模糊逻辑、情景实验、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等多种前沿方法,开展以下几项创新性工作:(1)构建考虑顾客模糊感知的电动汽车采纳与市场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交易效用与社交效用理论,从个人层面以“效用-成本”的角度分析电动汽车的汽车属性及ICT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特有属性对顾客采纳行为与市场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顾客模糊感知的采纳行为对电动汽车扩散存在延迟作用;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总成本差异影响着其他电动汽车属性对市场扩散的作用效果。(2)结合技术采纳模型与Bass扩散模型,构建考虑顾客异质性与口碑传播的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采纳群体对电动汽车的感知差异与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对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顾客结构下的仿真结果,研究发现大比例的首次购车者能够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口碑传播和加强规模经济效应,同时放大了电动汽车感知易用性对市场扩散的积极作用。(3)构建考虑政策环境及网络外部性影响的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宏观层面分析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我国情景,给出政策的最优时间与资金分配策略。研究发现,具有网络外部性的政策设置能够加速电动汽车的市场扩散,但加速了资金的消耗;取得充电设施建设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平衡是促进政策横向整合的关键;小额激励性政策有利于政策组合在时间维度上的整合。(4)针对影响因素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使用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基于整体论视角的组态分析,从而分析综合考虑顾客特征、电动汽车属性及政策环境的市场扩散策略组合。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已有关于性别、收入、政策等因素的矛盾结论,并发现了高强度与低强度政策组合、货币类与非货币类激励等有效政策组合;同时给出了不同政策环境下汽车企业的业务重点与目标客户群体。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在理论层面上,以产品和顾客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各类影响因素与顾客采纳行为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以及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的复杂机制,为解决电动汽车采纳率低、市场扩散缓慢等关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2)在方法层面上,针对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过程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集成多种前沿的方法对研究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持;(3)在应用层面上,基于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顾客结构和政策环境,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政策制定策略与全面的管理建议。
肖雄[7](2016)在《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响乐团是国家和城市的文化名片,发展交响乐文化是提升国家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需求也向更高层次迈进,这无疑给交响乐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在文艺院团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下,国家要求交响乐团引入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打造自身竞争力,提升利润空间。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界定了交响乐团竞争力及其评价的概念与特征;利用价值链模型分析了交响乐团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从而建立了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调研对理论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与优化,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对中国副省级城市职业交响乐团的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提出了各类交响乐团竞争力的提升对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本论文的导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背景,系统地梳理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文化企业竞争力评价、演艺机构竞争力评价和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企业资源、能力与竞争力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构建了“资源-能力-竞争力”映射模型;第二部分通过分析交响乐团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目的”、“手段”与“对象”,界定了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及其评价的概念与特征,并阐述了评价的原理。第三章建立了本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通过分析“价值链与竞争力”、“价值活动与各维度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价值链-竞争力”关系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建立了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模型,并运用价值链分析了交响乐团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设计了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针对交响乐团的组织特征,拣选了各指标的评价方法。第四章是本论文的实证调研环节,分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与赋权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设计了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假设,邀请七位专家参与深度访谈,基于访谈结果,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并优化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部分设计了评判各维度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调查问卷,运用专家调查法开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在数据通过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出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布情况。第五章是本论文的案例研究,选取中国交响乐产业发展的核心——中国副省级城市职业交响乐团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首先采集竞争力评价所需的相关数据,然后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各交响乐团绝对竞争力和相对竞争力的评分值,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数理分析,提出各类响乐团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第六章是全文总结与展望,系统地回顾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思路与方向。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定义了交响乐团竞争力的概念;二是界定了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的概念;三是提出了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的原理;四是建立了交响乐团的“价值链-竞争力”关系模型;五是建立了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石兆峰[8](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曹勇[9](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孟申思[10](2021)在《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国家与地方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与政策意见,意图助推成果转化,但实际效果难孚预期。其中,管理复杂性与政策变动频繁、资源供给不足与配置效率低下、商业逻辑与学术文化冲突等问题依然严重阻碍转化效率。表现在结果上就是转化规模与转化收益并未产生显着变化,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建立了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新制度与新组织,开展了多元化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了部分技术转移障碍,技术转移绩效明显提高。然而,这些尝试相对分散,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与理论化探讨,深入探究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的概念内涵、具体形式、作用机理与影响效果。本研究围绕“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升技术转移绩效?”这一问题,首先,根据理论发展脉络对高校技术转移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接着,选取四所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组织建设成就突出的高校,采用多案例研究,回答高校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应对多重使命冲突,平衡科学研究与技术转移,实现稳健发展;然后,选择代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高水平的若干所高校,使用扎根研究方法,阐释我国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的内涵并揭示本地实践破解转化障碍的作用机理;最后,通过研究假设推演,阐明技术转移本地实践提升转移绩效的过程机制,借助面向高校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检验“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障碍规避—技术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揭示不同本地实践间的系统化关联,解释不同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对绩效影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得到以下五个主要结论:(1)高校在制度安排上普遍采用同构策略,意在获取和维持合法性,实现组织稳健发展;在组织设计上采用异构策略,根据战略导向、历史沿革、资源禀赋,设计不同结构特征的技术转移生态系统,以协调高校的多重使命,服务高校战略发展;(2)内部管理简化是提升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本地实践;(3)外部网络构建对提升技术转移绩效作用有限;(4)边界跨越是提升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本地实践;(5)障碍规避在技术转移本地实践与技术转移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主要贡献于以下三个方面:(1)立足政策响应,探究高校如何在制度与组织上响应“三权”下放的政策变革,拓展高校响应环境压力研究。(2)采用整体视角,剖析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与结构特征,丰富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研究内容。(3)构建“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障碍规避—技术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从微观层面剖析三者的因果联系并验证三种本地实践的作用效果,深化高校技术转移研究。
二、一类组合问题的模型构建与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组合问题的模型构建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电商用户复购行为预测及推荐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创新性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大数据营销相关理论及应用 |
2.1.1 大数据营销理论发展 |
2.1.2 大数据营销应用 |
2.2 用户细分和用户画像 |
2.2.1 用户细分 |
2.2.2 用户画像 |
2.3 用户购买行为预测和预测方法综述 |
2.3.1 用户行为分析 |
2.3.2 用户购买行为预测 |
2.3.3 预测方法 |
2.4 个性化推荐系统及推荐方法综述 |
2.4.1 个性化推荐系统综述 |
2.4.2 传统个性化推荐主流方法 |
2.4.3 改进的推荐算法 |
2.5 精准营销效果评价文献综述 |
2.5.1 营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5.2 精准营销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
2.5.3 社会化网络背景下精准营销效果评价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RFM模型的用户细分研究 |
3.1 引言 |
3.2 改进的RFM模型与K-means++聚类算法 |
3.2.1 RFM模型 |
3.2.2 改进RFM模型 |
3.2.3 K-means++聚类算法 |
3.3 数值实验 |
3.3.1 原始数据清洗及指标计算 |
3.3.2 指标赋权 |
3.3.3 K-means++聚类 |
3.3.4 用户价值排名及价值分析 |
3.3.5 实验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用户复购行为预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客户购买行为特征构建与样本均衡 |
4.2.1 用户行为特征提取 |
4.2.2 样本均衡 |
4.2.3 模型选择 |
4.2.4 TPE超参数优化方法 |
4.2.5 算法融合 |
4.3 数值实验 |
4.3.1 数据描述 |
4.3.2 评估指标 |
4.3.3 采样与数据集划分结果 |
4.3.4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T-APP推荐算法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模型构建 |
5.2.1 符号定义 |
5.2.2 用户行为模型 |
5.2.3 改进协同过滤算法的模型构建 |
5.3 数值实验 |
5.3.1 数据的获取 |
5.3.2 改进推荐算法的评价指标 |
5.3.3 实验方法 |
5.3.4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
6.1 系统总体架构 |
6.1.1 背景简介 |
6.1.2 系统功能架构及开发环境 |
6.2 数据处理 |
6.2.1 数据采集 |
6.2.2 数据清洗 |
6.3 数据分析 |
6.4 用户画像和商品画像的构建与生成 |
6.5 群体画像的精准生成 |
6.5.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6.5.2 用户标签的生成 |
6.5.3 方法选择与实验 |
6.5.4 画像的结果展示 |
6.6 改进推荐算法适用性分析 |
6.6.1 现有算法适用性分析 |
6.6.2 针对活跃用户的改进推荐算法评价 |
6.6.3 针对非活跃用户的改进推荐算法评价 |
6.6.4 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AISAS模型的精准营销效果评价 |
7.1 精准营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精准营销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精准营销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
7.1.3 精准营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7.2.2 各指标的权重 |
7.3 数据准备与数据处理 |
7.3.1 数据准备 |
7.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7.4 精准营销效果计算 |
7.5 精准营销效果验证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K-means++聚类算法核心代码 |
附录 2.复购行为预测核心代码 |
附录 3.改进推荐算法核心代码 |
附录 4.T-APP大数据精准营销效果专家咨询表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2)基于一种新型参数曲面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曲线曲面造型技术 |
1.2.2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
1.2.3 汽车空气动力学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框架 |
2 课题涉及的相关理论与算法 |
2.1 汽车造型设计方法 |
2.1.1 常规设计流程 |
2.1.2 适用于CFD分析的车辆模型建立 |
2.1.3 衍生式设计 |
2.2 曲面设计的参数化调整方法 |
2.3 GE-Bezier曲线及曲面理论 |
2.3.1 GE-Bézier曲线数学定义及性质 |
2.3.2 三次GE-Bézier曲线的分割 |
2.3.3 GE-Bézier曲面数学定义及性质 |
2.4 Coons类曲面理论 |
2.4.1 两类经典Coons曲面及几何特性 |
2.4.2 带参可调Coons曲面 |
2.5 本章小结 |
3 典型车身造型模板的建立及分析 |
3.1 汽车造型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
3.1.1 车型的演变概述 |
3.1.2 汽车造型的特征线 |
3.1.3 车身的造型面及面片划分 |
3.2 车身曲面的建立 |
3.3 全车身曲面间光顺处理方法 |
3.3.1 通过分割参数对曲面进行分割 |
3.3.2 曲面间过渡曲面的生成 |
3.3.3 典型车型模型中曲面拼接的几种特殊情况 |
3.4 车身模型变形调节方法 |
3.4.1 车身整体变形 |
3.4.2 局部变形 |
3.4.3 过渡曲面变形 |
3.5 典型车身模板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4 SQ-Coons曲面的建立及相关算法 |
4.1 SQ-Coons曲面的生成 |
4.1.1 特殊曲面R_1及R_2的建立 |
4.1.2 特殊曲面T的建立 |
4.1.3 SQ-Coons曲面的建立流程 |
4.2 SQ-Coons曲面的几何性质 |
4.3 SQ-Coons曲面的分割 |
4.3.1 特殊曲面中的Bézier方向分割方法 |
4.3.2 特殊曲面中的GE-Bézier方向分割方法 |
4.3.3 特殊曲面中的Coons曲面分割方法 |
4.4 SQ-Coons曲面间过渡曲面的生成 |
4.4.1 过渡曲线的建立方法 |
4.4.2 过渡曲面的建立方法 |
4.5 基于SQ-Coons曲面的参数化车身曲面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车身造型参数化设计方法 |
5.1 车身造型数字化设计流程 |
5.2 基于特征线的线框模型构建 |
5.3 车型的调整 |
5.4 造型面的调整 |
5.4.1 造型线处过渡曲面的调整 |
5.4.2 造型面内部形状调整 |
5.5 基于车型模板和造型特征的衍生式设计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6 参数化车身曲面间的相对相似性分析 |
6.1 GE-Bézier曲面车型模板相似性分析 |
6.2 SQ-Coons曲面车型模板相似性分析 |
6.3 两种不同算法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参数化车身曲面的CFD模拟分析 |
7.1 模型预处理 |
7.2 单项分割参数作为变量时的分析 |
7.3 双项分割参数共同作用时的分析 |
7.4 单曲面多项形状参数共同作用时的分析 |
7.4.1 曲面曲率对形状参数取值的限制 |
7.4.2 引擎盖曲面形状参数的气动阻力影响分析 |
7.5 中剖面轮廓线曲率变化及其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
7.5.1 多张曲面间形状参数变化对整车气动性能影响分析 |
7.5.2 多张过渡曲面曲率变化对整车气动性能影响分析 |
7.6 不同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基于车身原型模板及SQ-Coons曲面的参数化设计平台开发 |
8.1 架构模式与内置功能模块 |
8.2 GE-Bézier曲线曲面的功能实现 |
8.3 SQ-Coons曲面的功能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项 |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计及不确定性与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项目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项目投资组合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1.2.3 项目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径 |
1.4 主要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项目组合管理相关理论 |
2.1.1 项目组合管理理论的发展 |
2.1.2 项目组合管理理论的内涵及流程 |
2.2 项目组合优化相关理论 |
2.2.1 项目组合优化的原则 |
2.2.2 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的流程 |
2.3 项目评估相关模型及方法探讨 |
2.3.1 权重确定方法探讨 |
2.3.2 综合评估方法探讨 |
2.4 组合优化相关模型及方法探讨 |
2.4.1 基于精确算法的组合优化探讨 |
2.4.2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组合优化探讨 |
2.4.3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组合优化探讨 |
2.5 不确定性理论探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及不确定性的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度评估 |
3.1 引言 |
3.2 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3.2.1 能源电力企业战略分析 |
3.2.2 战略目标的指标分解 |
3.3 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度评估研究 |
3.3.1 微电网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
3.3.2 云模型理论 |
3.3.3 云层次分析法 |
3.3.4 改进的云PROMETHEE-Ⅱ算法 |
3.4 算例分析 |
3.4.1 项目简介 |
3.4.2 指标数据收集及计算 |
3.4.3 指标权重计算 |
3.4.4 战略对应度评估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静态投资组合优化 |
4.1 引言 |
4.2 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特点分析 |
4.2.1 传统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2.2 计及不确定性的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2.3 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3 微电网项目间协同性模型构建 |
4.3.1 微电网项目协同因素识别 |
4.3.2 基于模糊测度和云Choquet积分的微电网项目协同性刻画 |
4.4 基于线性化处理和分支定界法的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研究 |
4.4.1 线性化处理方法 |
4.4.2 分枝定界法 |
4.5 算例分析 |
4.5.1 项目简介 |
4.5.2 项目协同度计算 |
4.5.3 求解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动态投资组合优化 |
5.1 引言 |
5.2 微电网项目动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2.1 微电网项目动态性问题阐述 |
5.2.2 动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3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研究 |
5.3.1 标准差分进化算法 |
5.3.2 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 |
5.3.3 算法性能测试 |
5.4 算例分析 |
5.4.1 项目简介 |
5.4.2 项目协同度计算 |
5.4.3 求解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于实物期权的微电网项目最佳投资时机分析 |
6.2.1 实物期权及微电网项目的实物期权特性分析 |
6.2.2 微电网项目最佳投资时机确定模型 |
6.3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研究 |
6.3.1 微电网项目多阶段动态投资问题阐述 |
6.3.2 强化学习与Q-学习算法 |
6.3.3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与纳什Q-学习算法 |
6.4 算例分析 |
6.4.1 项目简介 |
6.4.2 项目投资时机确定 |
6.4.3 求解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考虑顾客需求异质性的自提服务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顾客需求异质性表现 |
1.1.2 自提业务发展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提需求影响因素及异质性表达 |
1.3.2 自提点选址 |
1.3.3 服务产品组合 |
1.3.4 服务水平优化 |
1.3.5 研究现状总结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提需求异质性与自提服务网络分析 |
2.1 体现异质性的需求函数 |
2.1.1 自提选择影响因素 |
2.1.2 不同阶段的顾客效用函数 |
2.2 现有自提模式 |
2.2.1 自提点类型 |
2.2.2 自提服务产品 |
2.2.3 典型企业自提服务网络架构 |
2.3 考虑需求异质的自提点形式与网络架构 |
2.3.1 考虑顾客类别的多类型标准化自提点及网络架构 |
2.3.2 考虑多需求的个性化自提点及网络架构 |
2.4 顾客分类与需求预测方法 |
2.4.1 顾客分类方法 |
2.4.2 需求预测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考虑顾客类别的多类型标准化自提点选址 |
3.1 引言 |
3.2 垄断环境下的多类型标准化自提点选址方法与应用 |
3.2.1 问题描述 |
3.2.2 模型构建 |
3.2.3 算法设计 |
3.2.4 案例分析 |
3.3 竞争环境下的多类型标准化自提点选址方法与应用 |
3.3.1 问题描述 |
3.3.2 模型构建 |
3.3.3 算法设计 |
3.3.4 案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考虑多需求的个性化自提点服务产品组合 |
4.1 引言 |
4.2 垄断环境下的个性化自提点服务产品组合方法与应用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算法设计 |
4.2.4 案例分析 |
4.3 竞争环境下的个性化自提点服务产品组合方法与应用 |
4.3.1 问题描述 |
4.3.2 模型构建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案例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考虑差异化策略的自提点服务水平优化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多类型标准化自提点的差异化服务水平优化方法与应用 |
5.3.1 模型构建 |
5.3.2 算法设计 |
5.3.3 案例分析 |
5.4 个性化自提点的差异化服务水平优化方法与应用 |
5.4.1 模型构建 |
5.4.2 算法设计 |
5.4.3 案例分析 |
5.5 两种形式自提点的差异化服务水平优化方法与应用 |
5.5.1 模型构建 |
5.5.2 算法设计 |
5.5.3 案例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一 顾客分类结果 |
附二 需求预测结果 |
附三 各类型标准化自提点相关参数 |
附四 自提点各服务产品相关参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工艺、机械工艺与传统手工艺 |
二、传统手工艺企业 |
三、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父子传承及文献综述 |
二、师徒传承及文献综述 |
三、品牌传承及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代际传承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无形资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理论构建 |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父子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父子传承历史缘由 |
二、父子传承内容 |
三、父子传承路径 |
四、父子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师徒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师徒传承历史缘由 |
二、现阶段师徒传承困境及问题解决机制 |
三、师徒传承路径 |
四、师徒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品牌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品牌传承缘由 |
二、品牌传承的核心内容 |
三、品牌传承路径 |
四、品牌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整体模型图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企合作类德艺品牌式开拓创新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依托品牌式渐进引导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少而精”式稳妥传统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重案例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和整合分析 |
第一节 多重案例代际传承模式梳理及其整合框架模型 |
一、父子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二、师徒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三、品牌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四、基于多种传承模式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整合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多重案例类属范畴比较 |
一、基于多重个案范畴归类的共同关键点提炼 |
二、多重案例共同关键点的典范模型与一般规律概念模型 |
第三节 多重案例代际传承核心要素的作用机理和延伸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改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内部制度管理的改善 |
一、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渐近性管理理念及制度构建 |
二、异质性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制度构建 |
三、实体与网络平台优势互补的营销与推广 |
第二节 企业外部政策环境的支持 |
一、文化层面的政策支持 |
二、教育层面的政策支持 |
三、法律层面的政策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顾客采纳行为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1.5 论文创新性说明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情况与学术趋势分析 |
2.2 本研究的采纳与扩散理论基础 |
2.2.1 采纳理论基础 |
2.2.2 扩散理论基础 |
2.2.3 技术采纳与技术扩散的关系分析 |
2.3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的研究方向 |
2.3.1 采纳行为影响因素 |
2.3.2 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电动汽车扩散研究 |
2.4 电动汽车采纳的影响因素 |
2.4.1 电动汽车属性 |
2.4.2 顾客特征 |
2.4.3 政策环境 |
2.5 电动汽车扩散相关研究 |
2.5.1 电动汽车扩散量化模型研究 |
2.5.2 电动汽车扩散建模仿真研究 |
2.6 文献总结 |
2.6.1 已有文献的贡献 |
2.6.2 不足之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分析及研究数据收集 |
3.1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的系统分析 |
3.1.1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边界 |
3.1.2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的主体 |
3.1.3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要素分析 |
3.2 系统模型构建方法的确定 |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特性分析 |
3.2.2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分析 |
3.2.3 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 |
3.3 顾客对电动汽车属性、政策的偏好及采纳态度调查 |
3.3.1 情景实验法 |
3.3.2 实验目的 |
3.3.3 实验被试 |
3.3.4 实验设计 |
3.3.5 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顾客模糊感知对电动汽车采纳行为及市场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 |
4.1 模型构建 |
4.1.1 模型框架 |
4.1.2 变量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分析 |
4.1.3 总体模型构建 |
4.2 顾客模糊感知设置 |
4.2.1 模糊逻辑 |
4.2.2 顾客的模糊感知函数 |
4.3 模型检验 |
4.3.1 模型结构检验 |
4.3.2 基于模型结构的系统行为检验 |
4.3.3 基于历史数据的系统行为检验 |
4.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4.4.1 基于顾客感知的模型仿真 |
4.4.2 基于电动汽车属性的模型仿真 |
4.5 结果分析与针对电动汽车发展阶段的管理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顾客结构及交互行为对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的影响研究 |
5.1 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框架 |
5.1.2 变量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分析 |
5.1.3 总体模型构建 |
5.2 模型检验 |
5.2.1 模型结构检验 |
5.2.2 基于模型结构的系统行为检验 |
5.2.3 基于历史数据的系统行为检验 |
5.3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5.3.1 基于顾客结构的模型仿真 |
5.3.2 基于顾客采纳异质性的模型仿真 |
5.4 结果分析与针对不同市场及顾客效用感知的管理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双重网络外部性的电动汽车政策策略研究 |
6.1 模型构建 |
6.1.1 模型框架 |
6.1.2 变量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分析 |
6.1.3 总体模型构建 |
6.2 模型检验 |
6.2.1 模型结构检验 |
6.2.2 基于模型结构的系统行为检验 |
6.2.3 基于历史数据的系统行为检验 |
6.3 政策组合与政策实施策略的仿真对比分析 |
6.3.1 政策组合及策略的分析步骤 |
6.3.2 最优政策组合分析 |
6.3.3 无网络外部性情景下的最优政策策略分析 |
6.3.4 存在网络外部性情景下的最优政策策略分析 |
6.4 结果分析与针对电动汽车政策制定的管理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组态分析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策略组合研究 |
7.1 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
7.1.1 方法及相关概念介绍 |
7.1.2 适用性分析 |
7.2 变量设定与数据校准 |
7.2.1 变量设定 |
7.2.2 案例数据分析与校准 |
7.3 必要条件检验 |
7.4 真值表构建与前因条件组合求解 |
7.5 市场扩散策略组合分析与管理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1.3 研究基础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2 文化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3 演艺机构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4 交响乐团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的概念与原理 |
2.1 资源-能力-竞争力 |
2.1.1 资源、能力、竞争力的概念与功能 |
2.1.2 资源-能力-竞争力的“动态转换”关系 |
2.1.3“资源-能力-竞争力”映射模型 |
2.2 交响乐团竞争力及其评价的概念与特征 |
2.2.1 企业竞争力与文化企业竞争力 |
2.2.2 交响乐团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2.2.3 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的概念与特征 |
2.3 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原理 |
2.3.1 目标导向原理 |
2.3.2 系统评价原理 |
2.3.3 客观准确原理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 |
3.1“价值链-竞争力”关系模型构建 |
3.1.1 竞争力维度理论的分析与选择 |
3.1.2 价值链与竞争力维度的关系 |
3.1.3“价值链-竞争力”关系模型设计 |
3.2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价值链构建 |
3.2.1 交响乐团价值链的构成因素分析 |
3.2.2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价值链活动解释 |
3.3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模型的构建与评价指标选择 |
3.3.1 基于价值链的交响乐团竞争力模型构建 |
3.3.2 基于交响乐团竞争力模型的评价指标选择与解释 |
3.4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测度方法 |
3.4.1 资源基础竞争力维度 |
3.4.2 资源运用竞争力维度 |
3.4.3 资源产出竞争力维度 |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与赋权 |
4.1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指标的理论假设与验证 |
4.1.1 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设计 |
4.1.2 理论假设的实证调研 |
4.1.3 理论假设验证与优化 |
4.2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设计 |
4.2.1 赋权方法选择 |
4.2.2 调查设计与预调查 |
4.3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3.1 一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2 二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三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副省级城市职业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研究 |
5.1 案例研究的对象选择与研究设计 |
5.1.1 案例研究对象选择 |
5.1.2 中国副省级城市职业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的过程设计 |
5.2 中国副省级城市职业交响乐团绝对竞争力评价 |
5.2.1 绝对竞争力评价数据采集 |
5.2.2 绝对竞争力评价值的计算 |
5.2.3 绝对竞争力的结构特征分析 |
5.3 中国副省级城市职业交响乐团相对竞争力评价 |
5.3.1 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
5.3.2 两类交响乐团竞争力的特征分析 |
5.3.3 两类交响乐团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
5.4 中国副省级城市职业交响乐团竞争力提升对策 |
5.4.1 全面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
5.4.2 重点打造一批国际一流交响乐团 |
5.4.3 推进乐团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6.2.1 研究的局限性 |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录1 图表索引及来源 附录2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3 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8)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
5.1 资料与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
2 系统设计方法 |
2.1 整体设计 |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
2.3 系统搭建工具 |
2.4 运行环境 |
3 研究结果 |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章节安排 |
1.4 可能的贡献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高校技术转移 |
2.1.1 高校技术转移定义 |
2.1.2 高校技术转移形式 |
2.1.3 高校技术转移模型 |
2.1.4 高校技术转移前因 |
2.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 |
2.2.1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定义 |
2.2.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形式 |
2.2.3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重要性 |
2.3 制度安排 |
2.3.1 所有权 |
2.3.2 收益权 |
2.3.3 处置权 |
2.3.4 其他制度安排 |
2.4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
2.4.1 技术转移组织 |
2.4.2 技术转移组织结构 |
2.4.3 技术转移组织与技术转移绩效 |
2.5 研究述评 |
3 制度安排与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研究:探索性多案例 |
3.1 文献回顾 |
3.2 研究方法 |
3.2.1 案例选择 |
3.2.2 数据收集 |
3.2.3 案例分析 |
3.3 案例描述 |
3.3.1 清华大学 |
3.3.2 浙江大学 |
3.3.3 同济大学 |
3.3.4 上海交通大学 |
3.4 案例发现 |
3.4.1 制度安排上的同构设计 |
3.4.2 生态系统上的异构表现 |
3.5 结论与讨论 |
4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 |
4.1 文献回顾 |
4.1.1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
4.1.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 |
4.1.3 技术转移障碍 |
4.2 研究方法 |
4.2.1 案例选择 |
4.2.2 数据收集 |
4.3 案例发现 |
4.4 案例讨论 |
4.5 结论与启示 |
5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与绩效研究:障碍规避的中介作用 |
5.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
5.1.1 内部管理简化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2 外部网络构建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3 边界跨越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4 障碍规避的中介作用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1 问卷设计 |
5.2.2 变量测量 |
5.2.3 小样本测试 |
5.3 样本描述与假设检验 |
5.3.1 样本数据 |
5.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3 实证检验 |
5.4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
5.4.1 结论与讨论 |
5.4.2 贡献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政策建议 |
6.2.1 理论贡献 |
6.2.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政策法规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机构小传 |
附录4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一类组合问题的模型构建与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电商用户复购行为预测及推荐算法研究[D]. 石力.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一种新型参数曲面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研究[D]. 刘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3]计及不确定性与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研究[D]. 许传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考虑顾客需求异质性的自提服务网络优化研究[D]. 韩珣.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5]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D]. 潘俊. 云南大学, 2019(09)
- [6]基于顾客采纳行为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机制研究[D]. 叶绮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7]中国内地交响乐团竞争力评价研究[D]. 肖雄.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8]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10]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D]. 孟申思. 浙江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