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三亚市鹿回头岸礁生物地貌学研究

海南岛三亚市鹿回头岸礁生物地貌学研究

一、On biogeomorphology of Luhuitou fringing reef of Sanya City,Hainan Island,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洋,赵美霞,钟瑜,鲁丽,刘国辉,杨红强,严宏强[1](2021)在《南海北部造礁石珊瑚共生体光合作用特征季节性监测》文中认为造礁珊瑚与虫黄藻共生是珊瑚礁最基本的生态特征。造礁珊瑚的生长乃至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均与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自然环境下造礁石珊瑚共生体光合作用特征研究仍相对缺乏,限制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与白化预警研究。在南海北部三亚鹿回头岸礁区选择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和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3种不同形态珊瑚,对其共生藻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进行了1年的跟踪监测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 3种形态不同的珊瑚共生体光合作用特征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澄黄滨珊瑚有着最高的共生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但ΦPSⅡ最低。(2)澄黄滨珊瑚的共生藻密度最低值出现在冬季,而鹿角杯形珊瑚和十字牡丹珊瑚的共生藻密度最低值出现在春季。3种珊瑚的叶绿素a含量和ΦPSⅡ均表现出了相似的季节变化,秋冬偏高,春夏偏低。(3)珊瑚共生体的光合作用特征具有显着的种间差异和季节变化,与珊瑚礁生态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在珊瑚礁生态监测与健康评估过程中,所应用的指标需要认真考虑石珊瑚的种间差异性和环境的动态变化。

廖芝衡[2](2021)在《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底栖海藻是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大量生长会妨碍珊瑚的生长、繁殖和恢复等过程,因此受到高度关注。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但迄今对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南海珊瑚礁区(含南海北部未成礁的大亚湾珊瑚群落,全文不再特别标注)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开展深入研究。研究范围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到北部大亚湾共覆盖约13个纬度(9–22°N,相距约1500 km),包括南沙群岛(三角礁、仙娥礁和信义礁)、中沙群岛(黄岩岛)、西沙群岛(北礁、永兴岛、东岛、华光礁和浪花礁)、海南岛三亚鹿回头、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涠洲岛和广东大亚湾,对这7个珊瑚礁区的13个珊瑚礁开展生态调查的时间为2015–2019年。本研究具体瞄准以下科学问题:1)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2)南海珊瑚群落恢复力的空间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3)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素;4)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对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所研究的生态指标包括珊瑚覆盖度、珊瑚物种多样性、珊瑚补充量密度、珊瑚物种特征(生长形态和珊瑚直径)、珊瑚耐热性组成、底栖海藻覆盖度及其功能群组成、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海藻和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组成等;主要分析的生态因子包括海表温度(SST)、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绿素-a(Chl-a)、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性活性磷(SRP)、颗粒有机碳(POC)、海水透明度、有效波高(SWH)、珊瑚礁鱼类种数和密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用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和珊瑚礁离岸距离(公里)衡量。主要结论如下:(1)南海活珊瑚覆盖度、珊瑚种类数和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受区域生态因子所调控。南海整体的活珊瑚平均覆盖度为18.7%(基于调查珊瑚礁区的平均值)。从南海北部至南部,大亚湾、涠洲岛、雷州半岛、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区的活珊瑚覆盖度分别为25.9%、8.5%、10.2%、17.4%、20.3%、9.5%和22.2%,珊瑚种类数分别为33种、30种、18种、38种、158种、64种和160种。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中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a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珊瑚种类数相一致,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规律较混乱。随机森林模型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海水透明度可能是调控珊瑚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并与珊瑚覆盖度显着正相关;营养盐(SRP、DIN和Chl-a)和海水透明度是影响珊瑚种类数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并与珊瑚种类数分别呈显着负相关和显着负相关;海水透明度和SST则是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的最主要调控因素,并与所有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显着相关;而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和离岸距离量化)与海水透明度、营养盐均呈显着负相关。据此推测,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水透明度降低和营养盐升高可能是南海北部珊瑚礁区珊瑚覆盖度及其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最主要原因,而高海水透明度和高SST是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能够维持较高的珊瑚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2)南海珊瑚补充量(直径0–5 cm的小珊瑚)密度和亚成体珊瑚(直径0–10 cm)优势属组成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南海珊瑚补充量的平均密度为13.6 ind m-2。从南海北部到南部,珊瑚补充量密度呈递增趋势,其在大亚湾、涠洲岛、雷州半岛、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区分别为6.0 ind m-2、3.4 ind m-2、2.7 ind m-2、8.0 ind m-2、8.3 ind m-2、15.7 ind m-2和26.1 ind m-2。亚成体珊瑚的优势属在南海北部珊瑚礁区基本上为块状珊瑚,包括滨珊瑚属(Porites)、蜂巢珊瑚属(Favia)、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牡丹珊瑚属(Pavona)和角孔珊瑚属(Goniopora),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则为不同生长形状的珊瑚,包括枝状的杯形珊瑚属(Pocillopora)、鹿角珊瑚属(Acropora)以及块状的滨珊瑚属、蜂巢珊瑚属、角蜂巢珊瑚属和菊花珊瑚属(Goniastrea)。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环境压力耐受性更强的块状珊瑚属正逐渐成为南海珊瑚礁的优势类群。珊瑚直径、生长形态和耐热性组成分析表明,珊瑚群落在南海北部的三维结构简单且恢复力弱,而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的三维结构复杂且恢复力更高,南海珊瑚群落在大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强的环境压力耐受性。(3)南海底栖海藻,包括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覆盖度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主要受生态因子的梯度变化所控制(除大型海藻外)。南海底栖海藻的平均覆盖度为29%(基于不同珊瑚礁区的平均值),其中草皮海藻和壳状珊瑚均占12%,大型海藻仅占5%。从南海北部到南部,随着珊瑚礁离岸距离的增加,草皮海藻覆盖度的空间分布逐渐递减(从22%减少到6%),壳状珊瑚藻覆盖度则逐渐递增(从2%增加到18%),但是大型海藻覆盖度的梯度变化不明显(其在西沙群岛和涠洲岛最高,分别为11%和8%)。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草皮海藻、壳状珊瑚藻与SST、PAR、Chl-a、DIN、SRP、POC、海水透明度、SWH、珊瑚礁鱼类种数和密度等10种生态因子都显着相关;而大型海藻(包括总的大型海藻、肉质大型海藻和仙掌藻)则与这10种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很弱。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营养盐(DIN和SRP)、珊瑚礁鱼类密度和海水透明度是调控草皮海藻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而SST、海水透明度、DIN和草食性鱼类种数是调控壳状珊瑚藻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然而,生态因子已经不能准确地预测大型海藻的空间变化,因为草皮海藻的过度生长和营养盐补贴效应可能已经破坏了大型海藻与生态因子之间的自然关系。(4)底栖海藻(特别是草皮海藻)通过改变珊瑚共生微生物群落对健康珊瑚造成压力,继而影响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并最终导致珊瑚群落覆盖度、珊瑚物种多样性和珊瑚恢复力的改变。对共生微生物的分析表明,草皮海藻通过促进珊瑚共生细菌群落大量增殖、增加潜在致病菌和减少珊瑚益生菌,导致珊瑚共生的细菌群落与其接触的海藻重组和同质化,进而危害珊瑚健康。底栖海藻中的草皮海藻覆盖度的增加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最为广泛,能降低珊瑚覆盖度;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恢复力都造成了显着负面影响,壳状珊瑚藻的影响则恰好相反。草皮海藻对南海珊瑚个体的竞争影响(接触或损害影响)是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2–18倍。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包括竞争影响)因人类活动强度和珊瑚属、珊瑚生长形态、珊瑚直径、珊瑚虫直径的不同而异。(5)南海多数珊瑚礁区内珊瑚群落的优势地位已经被底栖海藻取代,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与海藻功能群类型及其覆盖度直接相关。底栖海藻的总覆盖度百分占比几乎在所有珊瑚礁区(除大亚湾外)均高于珊瑚及所有其它底栖生物。从南海北部到南部,草皮海藻覆盖度逐渐递减,此时,草皮海藻接触珊瑚边缘的比例呈梯度性减少,但是其损害珊瑚边缘的比例并没有显着减少。在大型海藻覆盖度更高的涠洲岛、西沙群岛,大型海藻接触、损害珊瑚边缘的比例均显着高于其他珊瑚礁区。壳状珊瑚藻覆盖度从南海北部向南部逐渐递增时,壳状珊瑚藻接触、损害珊瑚边缘比例均小幅度地增加。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低覆盖度的草皮海藻也能够对珊瑚造成最多的损害影响,而最高覆盖度的壳状珊瑚藻对珊瑚反而造成更少的影响,揭示了草皮海藻对南海珊瑚的生态影响更为广泛。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加剧,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持续退化,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将会成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和演变的关键因素。

王睿[3](2020)在《南海全新世珊瑚礁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其压缩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珊瑚沉积物作为一种不同于陆源沉积物的特殊岩土材料,随着海洋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南海岛礁建设的逐步深入、海洋强国战略及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近年来被受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放在砂性沉积物的工程特性研究方面,研究发现,珊瑚砂颗粒含有丰富的内孔隙且具有较高的棱角度,天然条件下颗粒间常常含有胶结结构。珊瑚砂的力学性质完全不同于陆源的石英砂,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化学成因、生物组分、形成年代、颗粒级配等。但对珊瑚沉积物的沉积规律以及粗粒、巨粒沉积物的力学特性的研究工作相对薄弱。本文针对取自南海珊瑚岛礁不同相带的珊瑚沉积物,基于颗粒分析、生物组分分析及年代测定等的研究结果,开展岛礁沉积物的工程地质分区分带研究工作,揭示珊瑚沉积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典型岛礁沉积物—粗粒及巨粒土开展大型一维压缩试验,揭示其压缩变形规律。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针对南海某岛礁6个钻孔中获取的沉积物岩心,开展室内颗粒分析试验研究,基于Clark,A.R.,and Walker,B.F.分类法,并参照国标《土的工程分类标准》及《岩土工程规范》,开展沉积物定名与分层;选取典型沉积物中的珊瑚骨骼颗粒开展14C测年研究,构建跨相带沉积剖面图。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珊瑚礁沉积总体上为级配不良的巨粒、粗粒土沉积,沉积物粒度由礁前斜坡相向岛屿相逐渐变细。灰沙岛相沉积以珊瑚砾砂为主,其他相带沉积大多以珊瑚角砾为主;并引入了粒度分析方法,揭示珊瑚岛礁沉积物的空间展布规律。(2)开展珊瑚沉积物的极限孔隙比试验研究,探讨了影响珊瑚粗粒土的初始孔隙比的主要因素。发现级配系数Cu、Cc与初始孔隙比线性相关。颗粒形状对初始孔隙比亦有很大影响,其规律为:片状>块状>棒状。(3)开展不同种类、不同级配的珊瑚粗粒土大型一维压缩试验研究,探讨了珊瑚粗粒土的压缩规律。发现初始孔隙比为影响珊瑚粗粒土的主要因素,且初始孔隙比越大,压缩性越大。不均匀系数Cu越大,初始孔隙比越小,试样压缩性越小;不均匀系数Cc越大,初始孔隙比越大,试样压缩性越低;(4)开展粗粒土的颗粒破碎试验研究,获得了珊瑚粗粒土在一维压缩过程中的颗粒破碎规律。发现颗粒相对破碎率与初始孔隙比呈正相关,初始孔隙比越大,颗粒破碎率越大;加载前后小于0.25mm的颗粒无减少现象,证明级配珊瑚粗粒土在压缩过程中,0.25mm为相对稳定粒径;不同级配珊瑚粗粒土其对应的颗粒破碎量最大的粒径不同。

姚秋翠[4](2019)在《海胆在鹿回头珊瑚礁区的生态功能与生态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海胆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海胆能够控制大型藻的过度生长,为珊瑚的生长发育和幼体补充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当海胆密度过高,其捕食珊瑚虫和侵蚀珊瑚骨骼的负面作用就会凸显,进而危害珊瑚礁生态系统。迄今,关于中国南海珊瑚礁区海胆生态功能和环境意义的研究非常少。本文研究区域(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岸礁)是南海北部沿岸退化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本文以鹿回头珊瑚礁区海胆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7年对礁区的海胆密度、群落结构、海胆与珊瑚生长和补充的关系、以及海胆与大型藻的关系开展了现场调查研究;室内对采集的5种海胆,通过分析其肠道内物质组成、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海胆性腺累积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磷酸酯(OPEs)的浓度等,探讨海胆在鹿回头珊瑚礁区的生态功能及生态环境指示意义研究意义。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鹿回头珊瑚礁区发现口鳃海胆(Stomopneustes variolaris)、棘冠海胆(Diadema setosum)、环刺棘海胆(Echinothrix calamaris)、蓝环冠海胆(Diadema savignyi)和白棘三列海胆(Tripneustes gratilla)共5种海胆,其中棘冠海胆是主要的海胆种类。海胆的平均密度是0.39±0.12 ind/m2,处于全球珊瑚礁区海胆密度的中低水平。分析显示,海胆密度与活珊瑚覆盖度、幼年珊瑚密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该礁区海胆对珊瑚的生长和补充起着促进作用。(2)海胆肠道内含物分析表明,口鳃海胆、棘冠海胆、环刺棘海胆和蓝环冠海胆的肠道内除了藻类碎片之外,还包含大量的珊瑚碳酸钙骨骼成分;而白棘三列海胆肠道内仅含藻类碎片。因此,前4种海胆属于侵蚀珊瑚骨骼的种类,白棘三列海胆为非侵蚀珊瑚骨骼的种类。估算棘冠海胆的平均个体珊瑚骨骼侵蚀率为1.68±0.78 g CaCO3 individual-11 day-1,则年平均侵蚀量为120.4±55.6 g CaCO3m-2。(3)鹿回头珊瑚礁区海胆的肠道微生物主要由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丙酸菌属(Propionigenium)、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Prolixibacter属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组成,分别占总肠道微生物丰度的49.09±4.79%、10.48±3.92%和7.17±2.31%。结合前人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得出的“梭杆菌门在宿主受胁迫时大量增加”和“丙酸菌属生产的丙酸盐能维持受胁迫的宿主的健康”等结论,本文推测鹿回头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海胆正经受生存压力。(4)鹿回头珊瑚礁区海胆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的海胆差异显着。结合研究区海胆正经受生存压力的事实,本文推测快速退化的鹿回头珊瑚礁可能不能为海胆提供健康的摄食和生存环境。较低的活珊瑚覆盖度、较多的沉积物输入等可能是该礁区不利于海胆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5)从5种海胆的性腺中共检测出16种多环芳烃(PAHs)和11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Es),两类化合物的平均浓度分别是656±195 ng/g dw和2036±653 ng/g lw。其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处于已报道珊瑚礁区的中等水平。本文推测鹿回头珊瑚礁生态系统也遭受有机污染的影响。(6)综合海胆对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的生长发育和幼体补充的正面的影响、海胆对大型藻类的控制和对CaCO3的侵蚀、以及较低的海胆密度,本文认为鹿回头珊瑚礁区退化的生态环境特征限制了海胆生态功能的发挥,因此其对鹿回头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并不大。

王璐[5](2018)在《南海中、西沙群岛珊瑚礁区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评估》文中指出珊瑚礁生态系统正处于快速退化之中,而海水重金属污染被认为是导致珊瑚礁退化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测试南海中、西沙群岛珊瑚礁区(包括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和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七连屿、东岛、浪花礁、北礁、华光礁、盘石屿、玉琢礁)的67个海水样品、2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40个珊瑚骨骼样品,研究其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并运用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富集系数,评估珊瑚礁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重金属对中、西沙群岛珊瑚礁区的可能生态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Cu、Pb、Zn、Cd、Cr)和原子荧光法(As)测定珊瑚礁区海水重金属,得出平均含量分别为1.309(Cu)、1.702(Pb)、2.831(Zn)、0.056(Cd)、0.202(Cr)、0.272(As)μg/L,其中仅 Pb 元素的含量超过了国家一类海水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的含量,得出平均含量分别为0.463(Cu)、0.602(Pb)、5.201(Zn)、0.027(Cd)μg/g,各站点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和南海背景值。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珊瑚骨骼中Cu、Pb、Zn、Cd、Cr的含量,得出平均含量分别为:1.05(Cu)、1.02(Pb)、2.34(Zn)、0.03(Cd)、1.11(Cr)μg/g。2.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珊瑚礁区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永乐群岛,表明岛礁开发等人为因素对以永兴岛为核心的宣德群岛造成了影响;而中沙群岛黄岩岛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在所调查的9个岛礁区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与其处于东亚往返南洋的必经航道上,且经常受到渔民作业时污水、尾气排放等船舶污染有关;从重金属平均含量在水深2m和15m的分布来看,2m水深的珊瑚骨骼重金属含量高于15m水深,这可能是由于珊瑚骨骼中的重金属基本来源于表层海水。此外,整个珊瑚礁区重金属Zn的含量分布受陆源输入的影响,Pb受大气沉降作用的影响。3.潜在的生态影响:海水的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NI)处于评价级别Ⅱ级,总体属于较清洁水平;仅北礁达到了Ⅲ级,属于轻污染水平;海水中Cu含量接近珊瑚的生物性安全浓度,未来可能会对珊瑚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表层沉积物的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处于低风险级别,但北礁及西沙东部礁区的RI值相对较大,说明这些地方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大,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表层沉积物中Cd对RI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是表层沉积物中最有可能的生态危害因子。4.珊瑚骨骼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计算了秘密角蜂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西沙珊瑚、梳状菊花珊瑚4种珊瑚骨骼的富集系数,表明珊瑚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种间差异性,其中元素Cr在这4种珊瑚中的富集系数最大,Cd、Zn的富集系数最小;疣状杯形珊瑚对Cr、西沙珊瑚对Cu、秘密角蜂巢珊瑚对Pb和Zn、梳状菊花珊瑚对Cd的富集能力为最强。

李扬[6](2018)在《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及其生态意义》文中提出珊瑚共生虫黄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为研究区域,在三亚鹿回头珊瑚礁海域现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块状、枝状、叶片状珊瑚共6科9属9种48个样品,首先应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对珊瑚共生体基因组进行提取,然后利用珊瑚共生虫黄藻ITS2特异性引物对用于分类的目的片段进行扩增,再基于Miseq平台对经扩增的珊瑚共生虫黄藻ITS2基因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同时,对在鹿回头珊瑚礁区同步采集的海水样品进行营养盐、重金属浓度的测试,得到研究区域海水环境因子分布;基于珊瑚共生虫黄藻ITS2基因序列和海水环境因子分布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共生虫黄藻OTU水平多样性既有空间差异,也有宿主种间差异;系群主要为C系群和D系群,其他系群丰度极低;亚系群组成丰富,相对丰度较高的优势亚系群主要为 C1、C15、C3u、D1、D1a 以及 Cspc 亚系群。(2)应用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对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进行检验。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在空间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部分亚系群虫黄藻相对丰度具有空间分布差异。在不同珊瑚宿主种内,各样品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均极其相似(P=1),因此可以进行种间分析;在不同珊瑚宿主种间,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有极显着的差异(P<0.01),表明虫黄藻亚系群具有宿主特异性。不同形态间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有极显着的差异(P<0.01),块状珊瑚和枝状珊瑚的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组成比叶片状珊瑚丰富。(3)结合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分析,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同时与珊瑚宿主和采样区域相关,而采样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环境条件的差异,因此,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既具有宿主特异性,也具有环境特异性。虫黄藻亚系群的分布受到珊瑚宿主与环境条件共同影响。(4)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不同虫黄藻亚系群对重金属、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适应性不同。重金属Pb、Mn、Cu、Zn、Ni与虫黄藻亚系群相对丰度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重金属Co、As、Hg和营养盐SI02和SRP与虫黄藻亚系群相对丰度主要呈现正相关关系。(5)本区域出现大量D系群虫黄藻的原因主要为SST升高和长期的工程建设导致的海水浊度升高等环境变化。

李扬,余克服,王英辉,郭靖,黄学勇,裴继影,罗燕秋[7](2017)在《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夏季表层海水营养盐年际变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2014―2016年连续3年夏季对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表层海水进行了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铵盐(NH4-N)、活性磷酸盐(SRP)、硅酸盐(SiO3)等营养盐分布特征,以及叶绿素a、溶解氧(DO)等水质指标的调查,探究该岸礁的营养盐特征及其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产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2014、2015、2016年夏季,总溶解性无机氮(DIN)的调查结果平均浓度分别为2.941、1.766、23.428μmol/L,SRP的调查平均浓度分别为0.493、0.419、0.143μmol/L,叶绿素a调查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304、1.190、1.251 mg/m3;SiO3只有2015、2016年的调查结果,平均浓度分别为10.275、8.506μmol/L。2014―2016年该海域夏季营养盐总体浓度较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可能和人类活动增加有关,其中DIN的浓度相对较高,N/P呈现上升的趋势,氮污染不断增加,推测主要来自陆源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较高的营养物质输入可能引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稳定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邵超[8](2016)在《海滩—珊瑚礁海岸侵蚀及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滩-珊瑚礁系统作为常见的海岸组合类型,在我国南海区域普遍发育。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岸带人类开发活动的影响导致珊瑚礁海岸的侵蚀现象普遍发生。本文通过对典型珊瑚礁岸段的跟踪观测,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在认识我国珊瑚礁海岸动力地貌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其分布规律和侵蚀特征,分析侵蚀过程和原因,探讨了我国珊瑚礁海岸侵蚀的适应性管理模式。研究结论如下:(1)海滩-珊瑚礁系统的动力地貌过程:珊瑚礁岸段海滩季节性规律明显,夏季滩面窄陡且后滨堆积,冬季滩面宽缓且后滨侵蚀,而表层沉积物夏季变粗,冬季变细。珊瑚礁对相邻海滩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珊瑚礁保护下的海滩具有更好的动力适应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海滩-珊瑚礁系统中海滩的风暴响应特征是珊瑚礁对海岸能量的消耗能力和海滩固有的缓冲能力这两者的综合作用结果。(2)珊瑚礁海岸侵蚀特征:珊瑚礁形成的天然护岸屏障,防止或减缓海岸侵蚀,我国珊瑚岸礁发育的岸段海岸侵蚀整体上不明显。海滩侵蚀强度与珊瑚礁破坏程度具有明显的响应关系,且随着破坏程度的增强呈现出由隐性缓慢性侵蚀转变为显性爆发性侵蚀的过程。受海岸动力地貌过程和珊瑚生态发育过程控制,珊瑚礁海岸侵蚀过程可分为酝酿期、隐性期和爆发期三个阶段。(3)珊瑚礁海岸侵蚀原因:珊瑚礁海岸侵蚀原因包括珊瑚礁生态因素和海岸因素。海岸侵蚀原因要素在珊瑚礁海岸表现形式不同,其时空尺度响应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对海平面上升、风暴和大浪潮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减缓和降低;对导致发育环境恶化的气候变化因素的敏感反应,响应则更为快速和明显。(4)珊瑚礁海岸适应性管理:是协调珊瑚礁海岸问题,实现珊瑚、海岸两位一体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内容是认识海滩-珊瑚礁系统的复杂性和海岸侵蚀问题的不确定性,建立珊瑚礁海岸管理框架,基于长效监测不断适应性地对管理机制进行调整,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兰建新,吴瑞,王道儒[9](2014)在《海南省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文中研究指明文章简述了海南省珊瑚礁生物多样性概况,总结了海南省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提出了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保护任务,确定了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5个优先领域:①完善珊瑚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②开展珊瑚礁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③加强珊瑚礁多样性保护和管理;④加强基础建设;⑤提高珊瑚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并提出了优先领域相应的行动计划和行动内容。

吴瑞,王道儒[10](2014)在《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与研究展望》文中提出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对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On biogeomorphology of Luhuitou fringing reef of Sanya City,Hainan Island,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 biogeomorphology of Luhuitou fringing reef of Sanya City,Hainan Island,China(论文提纲范文)

(2)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
    1.2 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
        1.2.1 全球珊瑚礁的生态现状
        1.2.2 南海珊瑚礁的生态现状
    1.3 珊瑚的生物学结构
    1.4 珊瑚群落的恢复力
    1.5 底栖海藻的功能群划分及其生态功能
        1.5.1 物种多样性特征
        1.5.2 功能群划分
        1.5.3 生态功能
    1.6 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
        1.6.1 影响珊瑚的生长过程
        1.6.2 影响珊瑚的繁殖与恢复力
    1.7 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机制
        1.7.1 物理机制
        1.7.2 化学机制
        1.7.3 微生物机制
    1.8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1.8.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8.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9 围绕科学问题所具体开展的工作
第二章 南海珊瑚礁的分布及其生态、环境特征
    2.1 广东大亚湾珊瑚群落
    2.2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
    2.3 广东雷州半岛珊瑚礁
    2.4 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
    2.5 西沙群岛珊瑚礁
    2.6 中沙群岛珊瑚礁
    2.7 南沙群岛珊瑚礁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3.1 南海珊瑚礁区生态因子(海水环境因子和珊瑚礁鱼类)数据的获取方法
    3.2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结构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2.1 研究地点
        3.2.2 珊瑚群落结构的样带调查法
        3.2.3 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3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补充量、珊瑚物种特征和珊瑚耐热性组成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3.1 珊瑚补充量的样方调查法
        3.3.2 亚成体珊瑚物种组成调查方法
        3.3.3 珊瑚物种特征(珊瑚直径、生长形态)和珊瑚耐热性的调查方法
        3.3.4 数据分析方法
    3.4 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功能群组成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4.1 底栖海藻功能群组成的样方调查法
        3.4.2 数据分析方法
    3.5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宏观调查、微观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3.5.1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大空间尺度变化调查
        3.5.2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季节性(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调查
        3.5.3 草皮海藻竞争珊瑚的微生物机制调查
        3.5.4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
    4.1 南海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4.1.1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1.2 南海各珊瑚礁区的珊瑚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4.1.3 南海珊瑚礁区的珊瑚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南海珊瑚物种多样性、覆盖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4.1.5 调控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标的生态因子的重要性排序
    4.2 南海珊瑚覆盖度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调控因素
    4.3 南海珊瑚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调控因素
    4.4 低透明度和高营养盐可能是南海北部珊瑚礁区避难所功能正常发挥的主要障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恢复力及其群落结构演变预测
    5.1 珊瑚亚成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物种组成、物种特征和耐热性
        5.1.1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补充量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1.2 南海珊瑚礁区亚成体珊瑚的物种组成
        5.1.3 南海珊瑚礁区的珊瑚直径、生长形态组成
        5.1.4 亚成体和成体珊瑚的耐热性类型组成
    5.2 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群落的恢复力
    5.3 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群落组合的演变方向
    5.4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组合的地理分布模式转变—来自珊瑚物种特征和耐热性组成的证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梯度性生态因子的响应
    6.1 南海底栖海藻功能群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6.1.1 南海各珊瑚礁区固着底栖生物的组成
        6.1.2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在南海珊瑚礁区的空间变化和组成
        6.1.3 底栖海藻与海水环境因子、珊瑚礁鱼类的关系
        6.1.4 调控底栖海藻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6.1.5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相互之间的关系
    6.2 海水水质和草食性鱼类可以有效地调控草皮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空间分布
    6.3 草皮海藻的过度生长和营养盐补贴效应可能破坏了生态因子对大型海藻空间分布的有效调控
    6.4 底栖海藻增加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底栖海藻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
    7.1 底栖海藻覆盖度的增加对南海珊瑚群落的潜在生态影响
        7.1.1 草皮海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2 大型海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3 壳状珊瑚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4 底栖海藻对珊瑚礁退化的响应及其对珊瑚群落的潜在生态影响
    7.2 底栖海藻与珊瑚个体竞争作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2.1 珊瑚–海藻竞争作用的大空间尺度变化特征
        7.2.2 不同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季节性(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7.2.3 人类活动、珊瑚物种特征对珊瑚–海藻竞争作用的影响
        7.2.4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是南海珊瑚的最主要的海藻竞争压力源
    7.3 底栖海藻竞争珊瑚的微生物机制—以草皮海藻为例
        7.3.1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导致珊瑚共生细菌的α、β多样性改变
        7.3.2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干扰了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的组成
        7.3.3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潜在地增加了珊瑚致病和死亡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南海调查珊瑚礁区的不同食性的鱼类种数
    附表2 各珊瑚礁区调查站位的样带数量、样方数量和站位特征
    附表3 南海珊瑚礁珊瑚种类组成(2015~2018年)
    附表4 各珊瑚礁的珊瑚种类数量
    附表5 各珊瑚礁优势度排序前10名的珊瑚种类
    附表6 南海各个珊瑚礁的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
    附表7 季节变化对涠洲岛底栖生物分类群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附表8 涠洲岛珊瑚礁水肺潜水所采集的珊瑚和海藻样本信息
    附表9 在属水平上对珊瑚和海藻样品的共生细菌组成进行了ANOSIM分析
附图
    附图1 珊瑚覆盖度在南海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2 珊瑚补充量在南海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3 南海珊瑚礁区滨珊瑚直径等级的组成
    附图4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覆盖度在南海各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5 珊瑚群落恢复力及其物种多样性应对珊瑚覆盖度变化时的响应趋势
    附图7 珊瑚-海藻竞争作用在南海不同离岸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
    附图8 涠洲岛珊瑚礁底栖生物功能群的季节性变化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南海全新世珊瑚礁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其压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南海珊瑚礁工程地质及研究现状
        1.2.1 南海珊瑚礁地貌特征
        1.2.2 南海珊瑚礁工程地质特征
    1.3 珊瑚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研究现状
        1.3.1 物理性质
        1.3.2 力学性质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南海典型珊瑚岛礁地层结构特征
    2.1 珊瑚岛礁地貌及钻孔布置
    2.2 钻孔岩心描述及分层
        2.2.1 描述依据及实验步骤
        2.2.2 本文提出的岩心描述结果
    2.3 结论及分析
        2.3.1 不同相带地层垂向分布规律
        2.3.2 不同相带间水平分布规律
        2.3.3 典型岛礁沉积物的岩土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形状珊瑚粗粒土的初始孔隙比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案
    3.3 结果及分析
        3.3.1 级配对初始孔隙比的影响
        3.3.2 颗粒形状对初始孔隙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珊瑚粗粒土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3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
        4.3.1 试验装置
        4.3.2 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不同种类珊瑚砂一维压缩特征
    4.5 小结
第5章 珊瑚粗质砾砂颗粒破碎特性
    5.1 引言
    5.2 颗粒破碎的形式
    5.3 颗粒破碎量化
    5.4 珊瑚粗粒土的颗粒破碎分析
        5.4.1 相对破碎率与初始孔隙比的关系
        5.4.2 各粒组颗粒破碎情况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海胆在鹿回头珊瑚礁区的生态功能与生态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胆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
        1.1.1 海胆的生理特征概述
        1.1.2 繁殖能力和产卵
        1.1.3 幼虫的生长和存活
        1.1.4 海胆幼虫的附着、生长和寿命
    1.2 海胆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1 海胆对珊瑚生长和补充的影响
        1.2.2 海胆对珊瑚礁藻类的生态影响
        1.2.3 海胆对珊瑚礁其他动物的影响
        1.2.4 海胆对珊瑚礁环境污染问题的指示作用
    1.3 珊瑚礁区海胆的摄食特征
        1.3.1 冠海胆属海胆的摄食特征
        1.3.2 长海胆属海胆的摄食特征
        1.3.3 刻肋海胆科和毒刺海胆科海胆的摄食特征
        1.3.4 石笔海胆和头帕海胆属的摄食特征
    1.4 珊瑚礁区海胆分布和丰度的影响因素
        1.4.1 捕食者
        1.4.2 种间竞争
        1.4.3 其他环境因素
    1.5 海胆在珊瑚礁修复中的应用例子
        1.5.1 冠海胆在佛罗里达群岛修复的例子
        1.5.2 白棘三列海胆在夏威夷修复的例子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研究地点和研究方法
    2.1 鹿回头珊瑚礁的自然条件
    2.2 鹿回头珊瑚礁的退化历史和原因及生态现状
    2.3 与鹿回头珊瑚礁退化相关的人类活动
    2.4 生态指标的现场调查和室内判读
        2.4.1 活珊瑚覆盖度的调查和判读
        2.4.2 海藻覆盖度的调查和判读
        2.4.3 珊瑚补充量的调查和判读
        2.4.4 海胆密度和群落结构调查
        2.4.5 数据分析
    2.5 海胆侵蚀率的计算
    2.6 海胆肠道内含物组成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分析
        2.6.1 海胆样品采样和肠道内含物组成分析
        2.6.2 DNA提取和IIIUMINA MiSeq测序
        2.6.3 数据分析
    2.7 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磷酸酯(OPEs)的测定
        2.7.1 样品前处理
        2.7.2 仪器分析
        2.7.3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
        2.7.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鹿回头珊瑚礁区海胆的生态功能
    3.1 海胆的分布、丰度和群落结构
    3.2 珊瑚覆盖度和幼年珊瑚补充量
    3.3 三种功能性藻类的覆盖度和群落结构
    3.4 海胆与珊瑚和藻类的关系
    3.5 海胆的肠道内含物组成及侵蚀率的结果
    3.6 鹿回头珊瑚礁区海胆生态功能
    3.7 鹿回头珊瑚礁区海胆丰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胆肠道细菌及其对鹿回头珊瑚礁区生态环境指示
    4.1 海胆肠道微生物的基本生物信息
    4.2 海胆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4.3 海胆肠道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
    4.4 海胆肠道微生物的β多样性
    4.5 海胆肠道微生物的基因功能
    4.6 海胆肠道微生物α和 β多样性的驱动因素
    4.7 肠道微生物基因功能和海胆摄食的关系
    4.8 海胆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及生态环境暗示
        4.8.1 海胆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及生态环境暗示
        4.8.2 鹿回头珊瑚礁区海胆肠道微生物组成及生态环境的指示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胆的PAHs和 OPEs积累及生态环境指示意义
    5.1 样品基本信息
    5.2 海胆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
        5.2.1 海胆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来源及生态环境指示意义
        5.2.2 PHAs浓度的海胆种间差异及其摄食的关系
    5.3 海胆中OPEs浓度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
        5.3.1 海胆中OPEs浓度、来源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
        5.3.2 OPEs浓度的海胆种间差异与其摄食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南海中、西沙群岛珊瑚礁区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金属概述
    1.2 珊瑚礁概述
        1.2.1 珊瑚礁功能
        1.2.2 珊瑚礁分布
        1.2.3 珊瑚礁退化及其影响因素
    1.3 珊瑚礁重金属研究进展
        1.3.1 国外珊瑚礁重金属研究进展
        1.3.2 国内珊瑚礁重金属研究进展
    1.4 研究区域概况
    1.5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样品采集
        2.1.1 海水样品
        2.1.2 表层沉积物样品
        2.1.3 珊瑚样品
    2.2 实验药剂与仪器
    2.3 实验分析
        2.3.1 海水样品分析测定
        2.3.2 沉积物样品分析测定
        2.3.3 珊瑚属种鉴定及样品分析
        2.3.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三章 珊瑚礁区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3.1 海水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3.2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3.3 珊瑚骨骼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珊瑚礁区重金属含量分布影响因素探讨
    4.1 重金属主要来源
    4.2 含量分布影响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5.1 海水重金属污染评价
    5.2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5.2.1 富集系数法
        5.2.2 生态风险指数法
    5.3 珊瑚重金属的富集系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及其生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
        1.1.1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
        1.1.2 珊瑚共生虫黄藻
    1.2 珊瑚共生虫黄藻研究进展
        1.2.1 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1.2.2 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课题简介
        1.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
    2.2 气候和水文特征
    2.3 水质环境条件
    2.4 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现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采样
    3.2 实验室处理
        3.2.1 海水营养盐测定
        3.2.2 海水重金属测定
        3.2.3 珊瑚共生体DNA的提取
    3.3 数据评估与注释
        3.3.1 数据评估
        3.3.2 测定结果注释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1 珊瑚共生虫黄藻多样性
        3.4.2 系群、亚系群组成分析
        3.4.3 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差异
第四章 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海水环境指标分布特征
    4.1 环境指标对珊瑚礁的影响
    4.2 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海水环境指标分布特征
第五章 珊瑚共生虫黄藻多样性及其系群、亚系群组成
    5.1 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多样性
    5.2 珊瑚共生虫黄藻系群组成
    5.3 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组成
第六章 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空间差异
    6.1 基于采样区域的珊瑚共生虫黄藻空间分布
    6.2 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空间差异
    6.3 讨论
        6.3.1 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相对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3.2 环境条件对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相对丰度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6.3.3 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环境适应性
        6.3.4 全球尺度珊瑚共生虫黄藻系群、亚系群群落结构及生物地理分布
第七章 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种内、种间及珊瑚宿主形态间差异
    7.1 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种内差异
    7.2 不同珊瑚种间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7.3 珊瑚宿主形态间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的分布及差异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8.2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探讨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夏季表层海水营养盐年际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采样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2014―2016年夏季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表层海水营养盐与叶绿素a的调查结果
    2.2 讨论
        2.2.1 2014-2016年夏季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营养盐与叶绿素a变化趋势
        2.2.2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表层海水营养盐的时间分布
        2.2.3 2014-2016年夏季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表层海水营养盐平均浓度与世界其他珊瑚礁区对比
3 结论

(8)海滩—珊瑚礁海岸侵蚀及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珊瑚礁海岸
        1.2.2 全球变化下的珊瑚礁研究进展
        1.2.3 海滩-珊瑚礁系统的动力地貌研究
        1.2.4 海岸侵蚀与适应性管理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手段
2 海滩-珊瑚礁系统动力地貌过程
    2.1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来源
        2.1.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2.1.2 资料来源
    2.2 海滩地形地貌变化特征
        2.2.1 博鳌岸段海滩剖面地形地貌变化
        2.2.2 高隆岸段海滩剖面地形地貌变化
        2.2.3 铜鼓岭岸段海滩剖面地形地貌变化
    2.3 海滩沉积物特征
        2.3.1 博鳌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变化
        2.3.2 铜鼓岭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变化
    2.4 海滩地貌演变规律
    2.5 小结
3 海滩-珊瑚礁系统风暴响应特征
    3.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3.2 台风前后海滩剖面地形地貌变化
    3.3 海滩风暴效应差异分析
    3.4 风暴响应模式
    3.5 小结
4 海滩-珊瑚礁海岸侵蚀特征
    4.1 涠洲岛珊瑚礁海岸
        4.1.1 珊瑚礁分布特征及发育演化
        4.1.2 海滩-珊瑚礁系统的海岸侵蚀
    4.2 雷州半岛西南岸珊瑚礁海岸
        4.2.1 珊瑚礁分布特征及发育演化
        4.2.2 海滩-珊瑚礁系统的海岸侵蚀
    4.3 海南岛珊瑚礁海岸
        4.3.1 珊瑚礁分布特征及发育演化
        4.3.2 海滩-珊瑚礁系统的海岸侵蚀
    4.4 海滩-珊瑚礁系统海岸侵蚀特征
        4.4.1 珊瑚礁破坏程度与海岸侵蚀强度
        4.4.2 海滩-珊瑚礁系统的波浪动力特征
        4.4.3 海滩-珊瑚礁系统的海岸侵蚀过程
5 海滩-珊瑚礁海岸侵蚀适应性管理
    5.1 珊瑚礁海岸侵蚀原因分析
        5.1.1 海岸侵蚀的基本原因分析
        5.1.2 珊瑚礁海岸侵蚀特征
        5.1.3 珊瑚礁海岸侵蚀因素响应差异
    5.2 珊瑚礁海岸侵蚀适应性管理模式
        5.2.1 适应性管理框架
        5.2.2 适应性管理内容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海南省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南省珊瑚礁生物多样性概况
2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问题及挑战
    2.1 海南省珊瑚礁保护工作的成效
        2.1.1 海南省珊瑚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
        2.1.2 珊瑚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2.1.3 珊瑚礁生态修复
        2.1.4 珊瑚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价、宣传教育与国际合作
    2.2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2.1 存在的问题
        2.2.2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3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3.1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导思想
    3.2 基本原则
    3.3 战略目标
        3.3.1 总体目标
        3.3.2 阶段目标与指标
    3.4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
4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与行动计划
    优先领域一:完善珊瑚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
    优先领域二:开展珊瑚礁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
    优先领域三:加强珊瑚礁多样性保护和管理。
    优先领域四:加强基础建设。
    优先领域五:提高珊瑚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10)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与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1.1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丰富
    1.2保护珊瑚礁意识不断提高,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1.3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建设日益重视,保护工作已见成效
    1.4珊瑚礁移植实验成功
2珊瑚礁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3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展望
    3.1加强珊瑚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
    3.2建立珊瑚礁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技术体系
    3.3做好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3.4开展珊瑚礁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四、On biogeomorphology of Luhuitou fringing reef of Sanya City,Hainan Island,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北部造礁石珊瑚共生体光合作用特征季节性监测[J]. 张海洋,赵美霞,钟瑜,鲁丽,刘国辉,杨红强,严宏强. 海洋地质前沿, 2021(06)
  • [2]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D]. 廖芝衡. 广西大学, 2021
  • [3]南海全新世珊瑚礁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其压缩性研究[D]. 王睿.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4]海胆在鹿回头珊瑚礁区的生态功能与生态环境意义[D]. 姚秋翠. 广西大学, 2019(06)
  • [5]南海中、西沙群岛珊瑚礁区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评估[D]. 王璐. 广西大学, 2018(12)
  • [6]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及其生态意义[D]. 李扬. 广西大学, 2018(01)
  • [7]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夏季表层海水营养盐年际变化特征[J]. 李扬,余克服,王英辉,郭靖,黄学勇,裴继影,罗燕秋. 热带地理, 2017(05)
  • [8]海滩—珊瑚礁海岸侵蚀及适应性管理研究[D]. 邵超.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6(02)
  • [9]海南省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J]. 兰建新,吴瑞,王道儒.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06)
  • [10]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与研究展望[J]. 吴瑞,王道儒.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01)

标签:;  ;  ;  ;  ;  

海南岛三亚市鹿回头岸礁生物地貌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