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杨娜[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与设计结构矩阵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与开发是企业在竞争中的立足之本。大型复杂研发项目是由需求、产品、流程、组织等多个领域高度耦合构成的复杂系统。组织设计是研发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有效的研发项目组织设计对于研发项目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组织模块化设计是降低管理复杂性、提升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研发项目组织模块化设计,应量化团队间的依赖关系。本文主要从团队的相似性、用户关键需求与核心团队、信任三个视角构建团队依赖关系。首先,相似性可以反映团队间的依赖程度,促进团队间的协调,增强组织知识整合。因此,有必要构建基于团队相似性的组织模块化设计方法。其次,研发设计过程与用户关键需求紧密结合,量化需求、产品、组织领域之间“隐含”的依赖关系,进而识别核心团队,实现组织模块化设计,有利于研发项目组织更好地适应外部需求变化,提高产品市场认可度。最后,信任关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减少冲突、促进团队间良好沟通、提高团队知识共享程度。因此,有必要提出基于信任关系的组织模块化设计方法。本论文从研发项目中团队间的依赖关系出发,针对团队的相似性、用户关键需求与核心团队、信任三个角度,采用复杂网络理论、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等方法,实现组织模块化设计研究,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针对现有研发项目组织模块化设计方法忽略了团队间相似性的不足,提出基于团队相似性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方法,提供有效的组织设计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构建研发团队的结构和属性相似性,即由活动重叠、关系强度和团队凝聚力推导结构相似性,由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流程相关的专业知识诠释团队属性相似性。进一步基于谱聚类算法实现研发项目组织的聚类优化,弥补传统DSM聚类算法稳定性差的缺点。最大化模块内部的相似性,最小化模块之间的相似性的思想,实现现有组织模块化设计理论的拓展。为了深入分析组织网络嵌入性对聚类结果的影响,提出基于网络嵌入性的类内、类间中心性指标。最后,以某商用飞机研发项目为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有助于项目管理者根据研发项目组织网络特征测度团队之间的相似性,分析团队相似性如何影响组织模块化设计。(2)针对研发项目中用户关键需求与核心团队问题,提出基于用户关键需求与核心团队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方法,实现需求驱动下的组织模块化设计。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识别用户关键需求,进而由“产品域-组织域”映射关系构建研发项目组织网络,深入分析组织网络社会嵌入性产生根本原因。核心团队通常在组织网络中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和多样化的知识。为识别核心团队的网络局部和全局重要性,改进LeaderRank算法,进一步使用属性多样性来评估团队的知识多样性。该方法实现了在不需要确定最优模块化个数的情况下,可围绕核心团队优化组织结构。最后,以某手机研发项目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该方法有助于项目管理者识别用户关键需求,进而识别核心团队,分析其如何影响组织模块化设计。(3)针对研发项目组织中的信任关系问题,提出基于信任关系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方法,分析研发项目组织网络中的多重关系。构建信任关系的不同维度、传播模型,进而建立其对组织模块化和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由于能力信任维度强调当前关系结构的任务和情境特性,使用模糊理论估计重叠时间,实现能力信任关系的量化。针对善意信任维度的非正式特质,构建情感亲密度矩阵,分析影响善意信任的因素,进而基于影响因素的相似性求得善意信任关系。针对信任关系传播特征,深入分析单/多路径下的信任传播模型。关于传播中介个数的确定,考虑组织网络小世界特性的影响。最后,基于两阶段聚类准则,实现模块内信任关系较强,模块间信任关系较弱,进而构建基于信息熵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能力信任相较于善意信任,对总协调成本的影响较大,对隐性知识的影响较小。
阚禾笛[2](2021)在《体验设计介入的强势品牌文脉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丰裕社会”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参与的各方对于品牌认知与意识急剧提升,市场中品牌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成为强势品牌成为了每个属性领域中品牌的必选项。品牌的特性使得品牌的强势中除了显性的产品服务提升之外,更多的是要通过构建隐性的品牌文脉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的关系,以消费者对品牌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促使强势品牌目标的达成。而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体验的需求使得体验成为了品牌文脉构建中最重要的方式方法,品牌文脉的构筑随着体验设计介入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形态的改变。而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对于体验设计与品牌文脉的交叉探索仍存在空白,尚未存在一般性的理论融合构建范式。本文以体验设计为理论基底,以强势品牌文脉构建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三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相关论述。首先,通过对品牌文脉、体验设计的理论的梳理为研究的对象做出了界定,为研究提供了必需的前提条件。其次,对品牌文脉的构建形式进行了具体的解析,通过对品牌文脉构建要素的拆解印证了品牌文脉构建中体验的缺失从而引出了体验设计介入品牌文脉构建的可行性。最后,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体验设计的理论工具对具体的强势品牌的文脉构建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得出体验设计介入强势品牌文脉构建中具有的共性要素,并通过逻辑梳理得到具有强势品牌特质以品牌沟通(Brand communication)为路径贯通需求投射(Demand)、价值获得(Value)、链接共享(Share)三个有机部分的EBC体验设计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模型,并对体验介入的品牌文脉的构建层级以影响范围为主线进行了维度分级,对体验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提出了发展方向意见。在实践方面,EBC体验设计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模型为品牌在当前体验经济时代构建自己的品牌文脉并向强势品牌发展提供了思维工具与发展方向;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为体验设计与品牌文脉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建立了体验设计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理论框架。
张晨[3](2021)在《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及对结构演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金融创新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风险投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助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创业企业发展,对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风险投资网络化发展的作用也愈加显着。风险投资网络社群作为风险投资网络化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表现,不仅展现了风险投资机构在网络空间中的集聚现象,也展示了一种介于整体网络和自中心网络之间的、建立在风险投资机构交互偏好基础之上的中观网络结构。现有少量关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研究,大多从静态视角出发,集中在社群探测、社群的影响等方面,缺乏从动态视角出发关注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关系变动的相关研究。与风险投资行业实际的快速扩张、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广泛存在相比,相应的理论研究略显滞后,无法系统性探索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运行规律,难以为风险投资机构依靠社群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试图探索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并搭建围绕社群关系变动的整体研究框架,分别探究社群关系变动机理以及关系变动对结构演化的影响,进而为风险投资行业的网络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论文首先厘清了风险投资网络中的社群现象、并对社群类型以及社群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扎根理论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并对整体研究框架进行构建;第三,探究关系变动影响因素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构建纵向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数据集,采用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SAOM)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分析关系变动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的影响,采用基于主体建模的仿真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关系变动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模型,探究关系变动与不同社群结构演化的关联。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打破了现有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琐碎且零散的局限,全面且系统地提炼、归纳影响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重要因素,从机构层面、机构间关系层面和社群整体层面识别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已存在少量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视角涉及了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但是相关研究零碎化的散落在大量文献中且鲜见针对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显得分散且缺乏系统。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方法,确定了多层次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属于微观主体层面的市场地位和社群地位因素,属于主体间关系层面的地理邻近和认知邻近因素,属于社群局域层面的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因素。本研究全面且系统地提炼和归纳了决定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丰富了中观层次风险投资网络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第二,破解了社群关系变动中的社群关系形成过程和社群关系解散过程,厘清了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形成、关系解散的关系,揭示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内在规律和机理。跳出了关系变动研究中只关注关系形成的研究范式,将关系变动划分为关系形成过程和关系解散过程,从更完整的视角分析了网络社群关系变动。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对社群关系形成和关系解散的影响,发现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有利于促进社群关系的形成、不利于社群关系解散;认知邻近有利于社群关系的形成、不利于社群关系解散,地理邻近有利于推动社群关系的形成但对社群关系解散没有显着影响;市场地位有利于推动社群关系的形成、不利于社群关系解散,社群地位有利于推动社群关系形成且会促进社群关系解散。研究结论能够系统、深刻地揭示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机理和内在规律,丰富了组织间关系动态的研究内容。第三,构建了关系变动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揭示了不同关系变动情境中风险投资机构的社群行为偏好,辨析了关系变动过程的持续累积如何引起聚集性、地位不对称性、可达性等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的强弱差异。为了突破现有研究大多基于静态视角探究网络社群结构的局限,搭建关系变动微观过程与全局网络社群结构之间的共演关联。本研究界定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形成和关系解散的社群行为,分情境探讨了关系变动过程中社群行为聚合导致社群演化过程、路径的差异,构建基于关系变动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不同关系变动情境中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演化过程和结构变量演变过程进行了刻画。研究发现了关系变动对社群结构演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情境依赖性,破解了关系变动过程中不同社群行为选择偏好对社群结构动态演变的影响,从而深化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涌现的权变特征。
周坤[4](2020)在《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设计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现代设计以知识为基础,由于各种学习成长体系建设不完善、企业内部设计知识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设计师不得不寻求外部设计知识资源,通过学习成功先例来获得能力提升。工业设计奖作为呈现行业最佳实践的活动,成为设计师及设计从业者的综合参考,但其作为设计知识资源的价值一直被忽略.本文将获得工业设计奖的获奖方案视作外部设计知识资源,这些设计知识是一种具有启发引导和参考作用、高于行业标准的新知识。研究聚焦于获奖方案中物化的设计知识如何顺利流向设计师,并提升其设计能力,从而助力制造业设计创新。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两个视角建构了设计师视角下“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流动理论模型(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Design Knowledge Flow in "Good Design",简称DKF-GD模型)。谢友柏院士提出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种类型:设计知识在主导设计的企业内部的流动、有知识需求的企业和提供知识资源单位之间的的知识流动、提供知识资源单位内部的知识流动和不具备知识服务但仍可以被学习和使用的设计知识的流动.“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作为分布式资源环境中的第四类设计知识流,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知识资源,以此支撑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动。在其视阈下研究了知识流动的动力机制、特征、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并建构了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2)针对DKF-GD模型的要素,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从知识提供者特征、知识接受者特征、设计知识特征、设计知识流动渠道特征和设计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五个方面提出理论假设模型,并基于文献明确了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假设进行科学检验,采用随机抽样回收358份有效问卷,检验结果证实设计奖的专业性、客观性、影响力,“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的有用性和相容性,设计师的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大众传播渠道有效性、人际传播渠道有效性和中介传播渠道有效性以及组织创新氛围和当地设计文化水平是关键影响因素.(3)针对DKF-GD模型的过程,通过质性研究分析了设计知识的演化过程,并明确设计师所关注的设计知识类型是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为明确设计师所获得设计知识对设计能力的作用,设计“承载不同设计知识的图片对设计效果的影响”的单因素三水平实验。实验证明“优秀设计”中的设计情境知识可以在概念发散阶段帮助设计师提高情境发散和情境创新程度,设计对象知识可以在设计阶段提升设计造型创新程度和细节表现程度。(4)提出基于DKF-GD模型的设计应用流程。建立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的本体框架,建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取出知识拆解与提取、知识组合、知识互构等六种基于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设计流程,并通过“儿童智能学习产品”的案例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探索“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支持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的路径。DKF-GD模型丰富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为工业设计师利用已有知识提升设计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使政府、企业、设计组织等相关的主体能够关注,共同助力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来响应国家政策。
李佳遥[5](2020)在《面向协同网络组织的风险级联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的数年中,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持续拓展着人类创造和利用信息的范围和形式,组织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由此产生了协同网络。协同网络组织是由若干个不同地理位置、经营环境、企业文化的企业主体构成的联动系统,参与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分享、补充核心能力和资源,更好地实现共同或兼容的目标,获取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然而,伴随协同环境复杂性的增加和交互影响的迭代演化,参与者在共享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共同面对由于企业之间的强依存关系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其特性就是风险的发生可能引发级联效应,使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扩散、传播,对协同网络整体造成严重损失。精准有效的风险级联效应管理对协同网络至关重要,潜在风险要素的辨识、隐性风险链的分析是辅助风险管理决策的关键,而如何识别、分析风险取决于如何认知、理解风险。风险是一个复杂的、包含因果关系的概念,获取关键风险信息的基础在于多维度地描述风险表征,挖掘风险成因和传播机理。然而,现有风险领域研究中,在多维风险概念的形式化描述上存在不足,较少涉及风险级联效应特征化和概念化研究,并且缺少多维风险要素辨识和潜在风险链分析的方法。由此,本文围绕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面向协同网络组织的风险级联效应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风险链元模型,构建了风险因果链知识表示模型,分别定义了模型的五个核心要素,总结了要素之间的概念区分规则。根据各个风险相关要素的本质概念,对风险触发过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定义要素间的因果关联关系,揭示了风险致因机理。从协同环境的动态变化视角,定义了模型要素的三种状态属性,并解析了不同属性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联模式。为增加风险表征描述的规范性,将上述风险因果链建模过程总结为形式化的模型构建规则。(2)针对级联效应的特性,解析了系统性风险、风险传播与级联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根据级联效应概念的解析,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拓展构建了风险级联效应模型,定义了三种级联关系用以描述风险传播机理。根据风险级联效应建模过程,形式化表示了模型构建规则。根据风险因果链模型和级联效应模型的知识表示规则,推理总结了级联效应传播影响模式矩阵,以表示不同类型的风险因果链之间发生级联效应的可能性。(3)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和级联效应模型,提出了供应链风险级联效应识别与分析方法,实现风险相关要素的辨识和隐性风险链的分析,该方法包含三个主要步骤和目标:供应链风险数据分析与处理、风险识别与风险链分析、协同风险预警预控策略。为了提供形式化的、系统性的领域知识参考与说明,构建了供应链风险知识库,用以辅助三个子目标的实现,同时各个步骤的执行对风险知识库予以反馈,助力于知识模型更新。(4)以中国某大型建筑集团的工程物资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对物资供应链协同场景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验证了风险知识库、风险级联效应识别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结合物资供应链基本特点和管理现状,梳理了协同场景中存在的主要业务问题,运用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风险链分析方法,获取了风险因果链和风险传播链。最后根据风险链结果,对比分析了物资公司的风险内控情况和物资供应链风险级联效应研究结果,并讨论了相关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形成、演化、传播的主要驱动根源是复杂网络中的风险系统性和关联性本质。对于协同网络,各参与者既是风险引发和传播的行为主体,也是承受风险演化影响的受体。因此,协同网络参与者对风险的认知、理解、应对模式,将直接影响风险的演化轨迹、风险识别和分析的方式,进而影响风险管理效果。本文通过对风险级联效应的深入研究,助力于多维风险概念和级联效应的理解和形式化描述。从风险网络视角,为复杂协同网络中潜在风险和隐性风险链的精准辨识和定位,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从组织网络视角,引导协同网络合作伙伴认识到,在风险应对中共同参与和关键风险信息共享与融合的重要性,为参与者之间协同风险预警预控和多元化风险应对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指引。
林春秋[6](2020)在《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继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后的第四个生产要素,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外部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构建有效的外部知识转移渠道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产业集群,凭着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关系网络以及地理邻近的优势,为集群内企业建立外部知识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传统的产业集群由于内部的沟通模式过于僵化和内向,阻碍了跨区域的知识流动以及对外部市场和技术变化的适应,从而面临着区域锁定的困境。有学者认为,在基于知识观点的永久性集群的基础上,可以将展览会视为支持互动学习、知识创造和全球网络形成过程的临时性集群。展览会将生产相似和互补产品的企业聚集一起,集群内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易于被获取,并可以通过计划和非计划的交流不断进行更新。这种“本地蜂鸣”融入了本地化的学习过程,并为专业市场进一步集聚和发展提供了动力,从而促进了知识的迅速转移。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展览会知识转移的研究较少有涉猎,已有相关研究也多在理论层面探讨展览会的知识平台功能以及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缺乏一个完整的要素框架以及经验验证。因此,本文主要借助知识转移要素模型,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尝试构建全面的展览会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框架,具体如下:通过将转移媒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知识内隐性、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知识距离、关系距离六个因素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理论模型。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构建理论模型,然后设计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经验数据,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聚集时间短暂、地理上高度邻近的展览会而言,(1)被转移的知识的内隐性对知识转移效果并未产生显着的直接影响,而是对知识主体的意愿和能力有显着影响;(2)知识主体的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均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影响;(3)直接交流和间接观察两大转移媒介不仅对知识转移的效果有显着的直接影响,还在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4)知识转移的不同情境对转移的效果影响不一,其中关系距离对转移效果产生显着影响,并对知识主体的意愿和能力产生显着影响;但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仅有相关关系,并且只对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有显着影响。
居佳[7](2020)在《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文中提出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更新逐步加快、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意识到知识对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加大对知识管理活动的投入。工程项目团队作为建筑企业对外开展活动的最小组织单元,如何将知识管理特别是知识转移活动纳入项目团队的日常惯例,进而形成项目管理制度,应是建筑企业制定和规范项目管理计划的重点思考问题之一,基于此,如何提升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的效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选取建设工程项目团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关于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转移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炼出12个重要影响因素,并将其划分为动机、机会和能力(Motivation,Opportunity and Ability,简称MOA)三个维度,运用ISM-MICMAC模型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驱动力以及依赖性进行计算分析,初步形成MOA框架下各因素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选取出MOA三维度6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影响要素:知识转移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项目紧迫性和联结强度以及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构建MOA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型,提出12个相关假设,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和调节回归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明晰MOA影响因素对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效果的作用机理,结合工程项目资源约束的特征,将其运用于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中,采用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ed Genetic Algorithm-II,简称NSGA-II),通过工程算例对模型进行分析和结果讨论;最终分别从动机、机会和能力视角提出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的管理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梳理了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特性和关联,初步提出动机、机会和能力因素的作用路径,消除了目前对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识别具体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易造成各因素间相互独立且作用强度无显着差异的错觉,为在MOA框架下探索各要素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二是,发掘工程项目情境下动机、机会和能力要素在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发挥的权变作用。一方面,不再将项目紧迫性仅视为知识转移活动开展的障碍因素,提出并验证了项目紧迫性的“双刃剑”角色作用,另一方面,揭示了员工知识转移的受控动机对其自主动机具有显着的挤出效应,同时,项目紧迫性和知识转移能力存在与预期相反的调节效应,表明前者通过受控动机的“控制功效”强化作用效果,而后者对主观内化路径的巩固作用存在较大缺口,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三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难度相对较大的三项交互作用分析,发现项目团队成员间联结强度和员工知识转移能力的不同匹配将对动机质量和知识转移效果间的关系产生差异化作用,即MOA三要素间的适度互补关系,从统计意义上验证了MOA模型的乘法范式在工程项目情境下知识转移研究中的普适性。最后,基于团队成员的差异性,结合项目资源约束和目标导向特征,应用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MOA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为管理者根据项目特征与企业偏好制定团队成员选派决策提供了具体的模型和算法参考,弥补了知识转移研究在项目实践应用中的不足。
孟志远[8](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任亮[9](2020)在《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断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由过去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创新是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态势意味着创新是协同的,需要依托于广大基层单位的积极参与,无论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甚至个人均可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为创新贡献力量,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即企业将承担集聚创新资源,落实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化创新发展,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已逐渐摸索出一条开放式创新发展之路。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实施创新活动的新常态,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吸收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协同创新,而正是知识的高流动性和无边性特征使得知识创新成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基础。得益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Web2.0技术的应用,虚拟网络社区的兴起,为企业吸收外部创新资源提供了便利,企业开始创建和使用基于互联网的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引导企业内外部用户参与知识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知识创新资源,开放式创新社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与此同时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创新活动是一项协同的过程,无论是用户之间还是知识本身的演化过程。因此,本文提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这一选题,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适应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需要,目的是引导开放式创新社区产生更多优质的知识创新资源,展望知识创新方向,并应用于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创新,以虚拟的知识创新支撑实践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这需要进一步深入洞察开放式创新社区的创新模式,深入了解用户知识协同的机理,研究知识创新的演化过程,挖掘知识创新的热点,明晰用户协同与知识进化间相互作用关系,总结归纳知识协同创新的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该逻辑模型即全文的研究基础。首先,应用创新价值链理论界定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接下来依据系统动力学挖掘该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并设计因果关系作用路径,推演出创新主体——用户知识协同,创新客体——知识进化两条研究支线,以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组成了知识协同创新总体研究逻辑;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建立逻辑模型。(2)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用户知识协同机理主要分析创新主体——用户间的知识协同机理。首先,界定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的类别、属性等概念,定义了用户知识协同的内涵和特征;接下来,结合社区实践,研究并构建了用户知识协同交互的过程模型,在用户知识协同交互过程中,衍生出三种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结构。再接下来运用扎根理论剖析用户参与知识协同的动机,挖掘用户参与知识协同的内生因素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知识协同动机模型;最后,选取“花粉俱乐部”社区某板块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的结构特征。(3)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知识进化机理主要分析创新客体——知识进化的机理,研究知识微观视角下的创新演变过程,包括知识进化的过程,各进化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内在的进化规则,实现结果等。首先,揭示知识进化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及演变过程;接下来,应用自组织的视角研究知识进化过程中各要素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实现知识进化过程的有序。再接下来,以知识基因为节点及相关连接原理构建知识进化的网络演变结构,并应用实际案例挖取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基于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挖掘知识创新热点,引导未来知识创新方向。(4)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超网络分析将用户的知识协同过程同具体的知识进化演变过程关联在一起,融合三种网络:用户协同的网络,知识进化的演变网络以及知识的载体文本网络;构建网络间的映射关系,形成超网络模型,旨在揭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中复杂的协同关系,深度解释用户协同作用下的知识进化过程,进而实现超网络图谱的可视化、核心创新用户识别、解析用户间知识创新热点演化三项目标,总结其中内在规律,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机理路径。(5)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及策略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包括“人机互动机制”“知识创新热点预测机制”“社区技术机制”“知识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有效地保障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创新资源。并基于该机制从用户协同参与的角度、社区平台建设的角度以及情境优化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有效的保障策略,以落实保障机制的实施。本文聚焦于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理论及实践研究,采用“总分总”的研究思路,设计总体的研究逻辑框架模型,延伸出用户协同、知识进化两条支线研究任务,以超网络模型将用户协同活动与知识进化过程进行关联,归纳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最后归根于保障和促进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这一目的,进而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知识创新资源。
李雪琪[10](2020)在《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类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时代下,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掌握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介技术的不断更迭,推动了知识传播的大众化。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为大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知识的普及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知识类短视频的出现和发展,为知识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渠道。目前知识类短视频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虽然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短视频知识传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按照SECI理论,本文将短视频知识传播分为若干阶段,即隐性知识社会化阶段、隐性知识表象化阶段、显性知识组合化阶段、显性知识内在化阶段以及知识螺旋的形成。通过分析抖音平台知识类短视频,发现在短视频隐性知识社会化阶段,个体性以及平台的社交性影响隐性知识的扩散;在隐性知识的表象化阶段,短视频的技术优势以及其他呈现技术的影响显着;在显性知识的组合化阶段,各类创作者的加入和平台扶持成为关键;在显性知识的内在化阶段,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趣味性的知识,才有利于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通过知识循环往复的转化,形成知识螺旋,才会促进实现知识创新。但是当前知识类短视频面临着不同平台传播效果差异大、制作形式单一、“伪知识”层出不穷、专业知识难以内化以及非系统化传播制约知识创新等发展瓶颈,这些与平台的社交性弱、过度依赖技术条件、盈利模式不完善、过度迎合用户和知识螺旋出现的问题不无关系。研究认为,有针对性地多措并举有望实现知识类短视频传播瓶颈的突破。比如,建立机制,打造针对知识类短视频的“去伪”平台;优化知识分享模式,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知识传播效率;发挥市场价值,为专业人员打造知识“秀场”;掌握传播技巧,在突出个性化风格的基础上实现精品生产等。
二、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与设计结构矩阵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研发项目组织理论及相关研究 |
2.1.1 研发项目组织研究 |
2.1.2 研发项目组织网络的相似性问题 |
2.1.3 研发项目中的关键需求与核心团队问题 |
2.1.4 研发项目组织网络中的信任关系问题 |
2.2 DSM模型理论基础 |
2.2.1 DSM基本理论 |
2.2.2 DSM建模与优化方法 |
2.3 复杂网络理论及相关模型 |
2.3.1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 |
2.3.2 复杂网络相关模型 |
2.3.3 复杂网络理论在相关领域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团队相似性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方法 |
3.1 问题背景 |
3.2 活动重叠对团队间依赖关系的影响 |
3.3 组织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和社会凝聚力 |
3.3.1 构建基于DSM的团队关系强度 |
3.3.2 基于DSM构建团队间社会凝聚力 |
3.4 建立与社会嵌入性相关的类内和类间中心性指标 |
3.4.1 类内和类间的度中心性 |
3.4.2 类内和类间中介中心性 |
3.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构建组织相似性矩阵 |
3.5.1 结构相似性 |
3.5.2 团队属性相似性 |
3.6 谱聚类及最优聚类个数的确定 |
3.7 算例分析 |
3.7.1 聚类的生成和选择:确定最优聚类个数 |
3.7.2 聚类结果:管理意义与挑战 |
3.7.3 敏感性分析和比较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用户关键需求与核心团队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方法 |
4.1 问题背景 |
4.2 构建面向用户关键需求的研发项目组织网络 |
4.2.1 基于K-shell算法识别用户关键需求 |
4.2.2 QFD推导产品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 |
4.2.3 “产品域-组织域”MDM预测组织DSM |
4.3 基于信任可转移性构建组织网络的结构相似性 |
4.3.1 基于关系强度构建信任关系 |
4.3.2 组织网络的信任可转移性 |
4.3.3 组织网络的结构相似性 |
4.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识别核心团队 |
4.4.1 基于LeaderRank与信任可转移性确定研发团队的网络位置 |
4.4.2 识别核心团队 |
4.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K-means聚类 |
4.6 算例分析 |
4.6.1 识别核心团队:管理意义与挑战 |
4.6.2 比较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信任关系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方法 |
5.1 问题背景 |
5.2 基于模糊理论构建研发团队间的能力信任 |
5.2.1 基于可能性理论的模糊活动重叠时间建模 |
5.2.2 基于模糊活动重叠时间的能力信任DSM |
5.3 研发项目组织善意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构建研发项目组织情感亲密度网络 |
5.3.2 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善意信任DSM |
5.4 研发项目组织网络中的信任传播 |
5.4.1 组织网络的小世界特性 |
5.4.2 基于Einstein算子的信任传播 |
5.5 研发项目组织聚类及隐性知识共享 |
5.5.1 组织信任DSM的聚类准则 |
5.5.2 信任关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 |
5.6 算例分析 |
5.6.1 计算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 |
5.6.2 聚类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体验设计介入的强势品牌文脉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1.时代背景下的品牌发展 |
2.多重需求:体验经济时代的品牌构筑 |
3.品牌文脉构建中体验的缺失 |
(二)课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品牌研究国内外现状概述 |
2.文脉研究国内外现状概述 |
3.体验设计研究国内外现状概述 |
4.研究现状小结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论文创新点 |
二 概念界定与梳理 |
(一)品牌与强势品牌 |
1.品牌相关概念 |
2.强势品牌相关概念 |
(二)品牌语境下的文脉 |
1.文脉概念定义 |
2.品牌语境下的文脉定义 |
(三)体验设计理论研究进展 |
1.不同语境下的体验及其共性总结 |
2.独立成为设计对象的体验设计 |
(四)本章小结 |
三 品牌文脉构建要素研究 |
(一)品牌文脉的基础构建 |
1.基础要素界定 |
2.内容基础提取分析 |
(二)品牌文脉的沟通构建 |
1.信息 |
2.媒介 |
3.环境 |
(三)本章小结 |
四 体验设计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EBC模型 |
(一)体验设计与品牌文脉的关系分析 |
1.品牌文脉构建中的体验理论工具 |
2.体验理论工具与品牌文脉构建之间的关系 |
(二)体验介入的强势品牌文脉构建案例分析研究及过程 |
1.强势品牌研究对象筛选 |
2.体验介入的强势品牌文脉构建案例分析研究 |
(三)体验介入的强势品牌文脉EBC模型 |
1.体验设计介入的强势品牌文脉构建共性提取 |
2.体验设计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要素阐释 |
3.体验设计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EBC模型确立 |
4.体验设计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EBC模型的综合层级 |
(三)本章小结 |
五 体验设计介入的品牌文脉构建EBC模型应用案例 |
(一)EBC模型设计应用——以“泡泡玛特(POP Mart)”品牌为例 |
(二)利用EBC模型进行设计探究 |
1.泡泡玛特需求投射的剖析 |
2.泡泡玛特价值获得的剖析 |
3.泡泡玛特链接共享的剖析 |
4.泡泡玛特品牌沟通的剖析 |
(三)泡泡玛特“绿野仙踪”策划方案设计产出 |
1.泡泡玛特基于EBC模型的策划方案 |
2.策划方案主活动中显性设计效果图 |
(四)设计总结 |
六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3)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及对结构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风险投资与联合风险投资 |
1.3.2 风险投资网络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结构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相关研究 |
2.1.1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内涵特征 |
2.1.2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类型 |
2.1.3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识别算法 |
2.2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相关研究 |
2.2.1 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2 社群关系变动过程的相关研究 |
2.2.3 社群关系变动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
2.3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 |
2.3.1 社群特征规模演化的相关研究 |
2.3.2 社群结构指标演化的相关研究 |
2.3.3 社群结构演化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我国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识别与特征分析 |
3.1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识别 |
3.1.1 Louvain社群识别算法 |
3.1.2 社群探测数据 |
3.1.3 社群探测结果 |
3.2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特征分析 |
3.2.1 社群类型划分 |
3.2.2 社群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探索与框架构建 |
4.1 研究方法选择与数据收集 |
4.1.1 研究方法选择 |
4.1.2 数据收集 |
4.2 资料分析 |
4.2.1 开放编码 |
4.2.2 主轴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3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确定 |
4.4 研究框架构建 |
4.5 相关概念界定 |
4.6 本章小结 |
5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机理研究 |
5.1 概念模型构建 |
5.2 研究假设提出 |
5.2.1 社群嵌入对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 |
5.2.2 多维邻近对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 |
5.2.3 机构地位对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介绍——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 |
5.3.2 变量选取与测度 |
5.3.3 数据来源 |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4.1 假设检验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结果讨论 |
5.5.1 社群嵌入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 |
5.5.2 多维邻近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 |
5.5.3 机构地位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 |
5.6 本章小结 |
6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对结构演化的影响 |
6.1 关系变动及其社群行为 |
6.1.1 关系形成及其社群行为 |
6.1.2 关系解散及其社群行为 |
6.2 基于关系变动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模型 |
6.2.1 社群演化的模型设置 |
6.2.2 社群演化的过程描述 |
6.2.3 基于关系变动的社群演化路径分析 |
6.2.4 基于关系变动的社群演化仿真规则 |
6.2.5 仿真分析的变量测量 |
6.3 仿真结果分析 |
6.3.1 关系变动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影响的过程分析 |
6.3.2 关系变动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的影响分析 |
6.4 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实践启示 |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2 原始访谈资料示例及概念编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4)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的迫切需求 |
1.1.2 设计师提升设计能力的路径有限 |
1.1.3 对工业设计奖的价值反思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工业设计奖产生背景及发展 |
1.3.3 工业设计奖研究现状 |
1.3.4 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3.5 设计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的关系建构 |
2.1 设计知识 |
2.1.1 知识的研究视角 |
2.1.2 设计知识的内涵 |
2.1.3 设计知识的类别 |
2.1.4 设计知识的来源 |
2.2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 |
2.2.1 知识筛选工业设计奖筛选出“优秀设计” |
2.2.2 知识载体: “优秀设计”物化优质设计知识 |
2.3 “优秀设计”中物化的设计知识类别 |
2.3.1 “优秀设计”的标准 |
2.3.2 “优秀设计”包含的四类设计知识 |
2.4 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
3.1 知识流动 |
3.1.1 知识流动理论 |
3.1.2 知识流动的主要模型与要素分析 |
3.1.3 知识流动的效果 |
3.2 设计知识流动 |
3.2.1 设计知识流动的概念 |
3.2.2 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个类别 |
3.2.3 第四类设计知识流视阈下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
3.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动力机制 |
3.3.1 设计师的知识需求是内部驱动力 |
3.3.2 工业设计奖推广本质是外部推动力 |
3.3.3 设计师间的知识势差是客观因素 |
3.3.4 设计知识流动的特征 |
3.4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理论假设 |
3.4.1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要素 |
3.4.2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过程 |
3.4.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KF-GD要素的实证研究 |
4.1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的定义 |
4.2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影响因素提取 |
4.2.1 通过文献获得影响因素 |
4.2.2 专家访谈获得影响因素 |
4.2.3 变量确定 |
4.3 变量定义与相关假设 |
4.3.1 设计知识特征与接受意愿 |
4.3.2 知识提供者特征与接收意愿 |
4.3.3 知识接受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3.4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3.5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4 变量设计及测量指标 |
4.4.1 设计知识特征 |
4.4.2 知识提供者特征 |
4.4.3 知识接受者的特征 |
4.4.5 知识流动渠道 |
4.4.6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 |
4.4.7 知识流动效果 |
4.5 数据回收及量表质量分析 |
4.5.1 问卷设计与数据回收 |
4.5.2 量表质量分析 |
4.5.3 相关性分析 |
4.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检验 |
4.6.1 回归模型的评估标准 |
4.6.2 知识特征与接收意愿的回归分析 |
4.6.3 知识提供者因素与接受意愿的回归分析 |
4.6.4 知识接收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6.5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6.6 知识流动环境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7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KF-GD过程的演化及提升作用研究 |
5.1 基于知识流动的知识演化及影响因素映射关系研究 |
5.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5.1.2 基于知识流动过程的知识演化 |
5.1.3 基于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映射关系 |
5.2 所获设计知识提升设计能力的实验研究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小结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构建与实践 |
6.1 设计师获得的设计知识表达与关系建构 |
6.1.1 三类设计知识的提取与表达 |
6.1.2 三类设计知识间的映射关系 |
6.2 设计师应用设计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 |
6.3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 |
6.3.1 总设计流程 |
6.3.2 核心环节 |
6.4 基于DKF-GD的设计实践 |
6.4.1 项目背景及设计需求 |
6.4.2 确定概念方向 |
6.4.3 概念设计 |
6.4.4 案例总结 |
6.5 小结 |
结论 |
研究关键发现 |
DKF-GD模型及发展建议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五个国外工业设计奖简介 |
附录B 四个国内工业设计奖简介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专家访谈获得的影响因素整理 |
附录E 设计奖设计知识流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F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所使用“优秀设计” |
附录G 参与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设计师信息 |
附录H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访谈提纲 |
附录I 参与实验的设计师信息 |
附录J 实验所使用的“优秀设计” |
附录K 设计师在概念发散阶段检索的54个“优秀设计” |
(5)面向协同网络组织的风险级联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协同场景下的风险管理研究 |
1.2.2 风险概念化与风险表征描述研究 |
1.2.3 风险级联效应研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文章结构 |
2 基础理论 |
2.1 协同网络相关理论 |
2.1.1 协同与协同网络基本概念 |
2.1.2 协同网络表现形式与分类 |
2.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风险管理框架 |
2.2.2 风险管理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风险因果链知识表示模型构建 |
3.1 风险因果链模型核心要素定义与区分 |
3.1.1 核心要素概念定义与要素间关系解析 |
3.1.2 核心要素概念区分 |
3.2 风险因果链模型要素属性 |
3.2.1 模型要素的属性定义 |
3.2.2 要素因果关联模式解析 |
3.3 模型要素与要素属性的形式化表示 |
3.4 模型实例分析与要素间因果关系测试 |
3.5 协同网络风险分类体系构建 |
3.5.1 协同网络环境特征与生命周期 |
3.5.2 协同网络风险分类 |
3.6 本章小结 |
4 协同网络的风险级联效应建模 |
4.1 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的级联效应概念建模 |
4.1.1 复杂协同网络的风险传播与级联效应 |
4.1.2 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的级联效应概念建模 |
4.2 风险级联效应模型实例分析 |
4.2.1 实例情景说明 |
4.2.2 模型实例一的风险级联效应分析 |
4.2.3 模型实例二的风险级联效应分析 |
4.3 风险级联效应传播模式分析 |
4.4 级联效应模型的形式化表示 |
4.5 本章小结 |
5 供应链风险级联效应识别与分析方法 |
5.1 基本结构与流程 |
5.1.1 基本结构 |
5.1.2 总体流程 |
5.2 供应链风险知识建模 |
5.2.1 供应链风险分类 |
5.2.2 供应链风险源分类 |
5.2.3 供应链风险后果分类 |
5.2.4 概念间关联关系 |
5.3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风险链分析 |
5.3.1 风险数据说明 |
5.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5.3.3 模型要素识别与风险链分析 |
5.4 供应链协同风险预警预控 |
5.4.1 供应链参与实体之间的关联模式分析 |
5.4.2 协同风险应对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物资供应链风险级联效应实证研究 |
6.1 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
6.1.1 供应链基本特点 |
6.1.2 供应链业务现状 |
6.2 协同场景中的业务问题梳理 |
6.3 风险识别与风险链分析 |
6.4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与总结 |
6.4.1 风险链结果讨论 |
6.4.2 实证研究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供应链风险知识库概念间因果关联关系 |
附录B 供应链风险知识库概念间级联关联关系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转移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发挥重要作用 |
1.1.2 展览会在全球知识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
1.1.3 展览会对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较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因子分析法 |
1.4.4 结构方程模型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展览会的研究综述 |
2.1.1 展览会的概念 |
2.1.2 展览会研究主要内容 |
2.2 知识转移的研究综述 |
2.2.1 知识转移的概念 |
2.2.2 知识转移研究主要内容 |
2.2.3 展览会中的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关系经济地理学 |
3.1.2 展览会知识转移的要素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知识内隐性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2 发送意愿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3 发送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4 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5 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6 关系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7 转移媒介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8 知识内隐性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9 知识距离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10 关系距离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11 转移媒介的中介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问卷的设计 |
4.1.1 问卷设计过程 |
4.1.2 变量的操作与测量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2 样本量的确定 |
4.2.3 问卷收发情况 |
4.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1.1 样本特征信息 |
5.1.2 正态分布检验 |
5.2 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1 初始模型 |
5.3.2 路径分析 |
5.3.3 中介效应检验 |
5.3.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和讨论 |
6.1.1 知识内隐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不显着,而对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2 发送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3 发送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4 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5 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发送意愿和发送能力的影响不显着,而对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6 关系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7 转移媒介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8 转移媒介在发送能力、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
6.2 对企业的建议 |
6.2.1 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需求,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 |
6.2.2 善于运用展览会的转移媒介,拓宽知识获取渠道 |
6.2.3 采取相关措施,提升知识的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 |
6.2.4 降低企业知识保护的惯性,增强知识的发送意愿 |
6.2.5 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间的信任 |
6.3 研究创新和不足 |
6.3.1 研究创新 |
6.3.2 研究不足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7)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MOA模型 |
2.1.2 组织学习理论 |
2.1.3 自我决定理论 |
2.2 项目情境下知识与知识转移的概念 |
2.2.1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定义与区别 |
2.2.2 项目知识的定义及分类 |
2.2.3 项目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
2.3 工程项目情境下的知识管理相关研究 |
2.3.1 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相关的研究主题 |
2.3.2 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转移的研究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3.1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分类 |
3.2 基于ISM-MICMAC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建模 |
3.2.1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ISM建模 |
3.2.2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MICMAC建模 |
3.3 基于ISM-MICMAC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 |
3.3.2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驱动力与依赖性 |
3.3.3 MOA框架下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假设提出 |
4.1 基于MOA模型的机理研究理论框架 |
4.2 研究变量的内涵及维度 |
4.2.1 知识转移的动机质量: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 |
4.2.2 知识转移的机会:项目紧迫性和联结强度 |
4.2.3 知识转移的能力:传播能力和吸收能力 |
4.2.4 知识转移效果 |
4.3 相关研究假设 |
4.3.1 知识转移动机质量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
4.3.2 知识转移机会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
4.3.3 知识转移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
4.3.4 知识转移机会和能力的调节作用:两两交互效应 |
4.3.5 知识转移机会与能力的的协同调节作用:三项交互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变量测量、数据收集与实证方法的选择 |
5.1.1 问卷设计 |
5.1.2 变量测量 |
5.1.3 数据收集与描述 |
5.1.4 实证方法的选择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被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被调查项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数据质量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收敛效度分析 |
5.3.3 区分效度分析 |
5.4 研究假设检验分析 |
5.4.1 背景特征的控制效应检验 |
5.4.2 单维作用的相关假设检验 |
5.4.3 两两交互作用的相关假设检验 |
5.4.4 三者交互作用的相关假设检验 |
5.5 实证结果汇总与讨论 |
5.5.1 单维作用模型 |
5.5.2 两两交互模型 |
5.5.3 三者交互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研究 |
6.1 MOA框架下团队成员差异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
6.2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
6.3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构建 |
6.3.1 目标函数 |
6.3.2 约束条件 |
6.4 基于NSGA-II算法的模型求解 |
6.4.1 编码与解码 |
6.4.2 适应度评价 |
6.4.3 进化策略 |
6.5 工程算例分析 |
6.5.1 算例基本情况 |
6.5.2 既定参数取值下的运算结果 |
6.5.3 多属性决策 |
6.6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结果讨论 |
6.6.1 员工初始知识水平的作用 |
6.6.2 工程项目复杂性的作用 |
6.6.3 MOA三维度因素的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7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的管理建议 |
7.1 内化与认同化双管齐下,培育个体知识转移的优质动机 |
7.2 设计和实施时间管理策略,减少项目紧迫性的负面效应 |
7.3 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推进项目团队内部关系的发展 |
7.4 创建知识资源支持系统,多样化知识流动渠道和媒介 |
7.5 综合转移双方的能力与关系,构建与之匹配的管理模型 |
8 研究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
结语 |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文献计量分析 |
1.3.2 国内研究评述 |
1.3.3 国外研究评述 |
1.3.4 研究展望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开放式创新社区 |
2.1.1 概念 |
2.1.2 类型 |
2.1.3 特征 |
2.2 知识协同创新 |
2.2.1 用户生成内容 |
2.2.2 知识创新 |
2.2.3 协同创新 |
2.3 知识进化理论及相关概念 |
2.3.1 知识进化 |
2.3.2 知识基因 |
2.3.3 知识遗传 |
2.3.4 知识变异 |
2.3.5 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 |
2.4 复杂网络理论 |
2.4.1 社会网络理论 |
2.4.2 超网络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 |
3.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
3.1.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涵 |
3.1.2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特征 |
3.2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要素构成 |
3.2.1 知识协同创新主体 |
3.2.2 知识协同创新客体 |
3.2.3 知识协同创新平台载体 |
3.2.4 知识协同创新环境 |
3.2.5 要素间相互作用及演化规律 |
3.3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过程 |
3.3.1 创意萌芽阶段 |
3.3.2 创意演化阶段 |
3.3.3 创新形成阶段 |
3.4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的动力因素分析 |
3.4.1 驱动要素 |
3.4.2 因果关系图 |
3.4.3 系统动力学模型 |
3.5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用户知识协同机理分析 |
4.1 用户的界定与分类 |
4.2 用户知识协同的定义 |
4.2.1 用户知识协同的内涵 |
4.2.2 用户知识协同的特征 |
4.3 用户知识协同交互过程模型 |
4.3.1 用户知识协同共生过程 |
4.3.2 用户知识协同合作过程 |
4.3.3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 |
4.3.4 模型构建 |
4.4 用户知识协同的动机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样本选择与采集 |
4.4.3 原始资料的整理汇编 |
4.4.4 范畴编码 |
4.4.5 结果讨论 |
4.5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
4.5.1 数据来源 |
4.5.2 数据预处理 |
4.5.3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图谱 |
4.5.4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知识进化机理分析 |
5.1 知识进化的构成要素及演变过程 |
5.1.1 构成要素 |
5.1.2 演变过程 |
5.2 知识进化的自组织分析 |
5.2.1 自组织特征 |
5.2.2 自组织熵流 |
5.2.3 自组织作用力 |
5.2.4 自组织创新扩散 |
5.3 知识进化的网络分析 |
5.3.1 知识进化的网络模型界定 |
5.3.2 知识进化的网络节点 |
5.3.3 知识基因节点间的连接原理 |
5.4 知识进化的网络可视化分析 |
5.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4.2 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 |
5.4.3 知识进化的网络路径 |
5.5 知识创新热点识别 |
5.5.1 知识DNA模型设计 |
5.5.2 知识基因聚类 |
5.5.3 知识DNA模型构建 |
5.5.4 知识基因热点的识别模型 |
5.5.5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热点计算过程 |
5.5.6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超网络分析 |
6.1 子网络构建 |
6.1.1 用户网络建模 |
6.1.2 知识文本网络建模 |
6.1.3 知识基因网络建模 |
6.2 不同子网络间映射关系 |
6.2.1 用户网络与知识文本网络 |
6.2.2 知识文本网络与知识基因网络 |
6.2.3 用户网络与知识基因网络 |
6.3 超网络模型构建及案例分析 |
6.3.1 超网络模型构建 |
6.3.2 案例分析思路 |
6.3.3 可视化图谱及结果讨论 |
6.4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机理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及策略 |
7.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 |
7.1.1 人机互动机制 |
7.1.2 知识创新热点预测机制 |
7.1.3 社区技术机制 |
7.1.4 知识协同创新激励机制 |
7.2 平台建设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
7.2.1 优化社区平台的功能性设计 |
7.2.2 社区规则制度的落实及完善 |
7.3 情境优化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
7.3.1 知识协同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 |
7.3.2 社区知识服务功能的完善 |
7.4 用户协同参与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
7.4.1 引导高活跃度用户向核心创新用户转变 |
7.4.2 充分发挥核心创新用户的带动效应 |
7.4.3 提升社区用户的信息素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类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 SECI模型 |
二 知识传播 |
三 知识类短视频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SECI模型的研究现状 |
二 知识传播的研究现状 |
三 知识类短视频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知识类短视频发展概述 |
第一节 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现状 |
一 UGC为主,PGC为辅的知识创作模式 |
二 知识种类多,隐性知识成为传播主流 |
三 多个平台广泛传播 |
四 中青年群体成为知识类短视频主要受众 |
第二节 知识类短视频的发展动因 |
第二章 SECI模型中短视频的知识传播优势 |
第一节 SECI模型与知识类短视频的联系 |
第二节 隐性知识社会化过程的扩散特性 |
一 传播主体的独家经验 |
二 用户知识共享的积极性 |
第三节 隐性知识表象化过程的传播特征 |
一 短视频呈现形式的天然优势 |
二 新技术对隐性知识传播的支持 |
第四节 显性知识组合化过程的独特形式 |
一 显性知识创作者协同便利 |
二 平台支持助力知识组合 |
第五节 显性知识内在化过程的有利条件 |
一 知识内容的趣味性 |
二 知识内容对用户的有用性 |
第六节 知识螺旋对于短视频知识创新的作用 |
一 更新知识体系 |
二 扩大知识范围 |
第三章 SECI模型中知识类短视频传播瓶颈的思考 |
第一节 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瓶颈 |
一 科普平台隐性知识社会化能力弱 |
二 制作形式单一影响隐性知识表象化 |
三 “伪知识”成为知识传播的“毒药” |
四 专业知识短视频传播力不从心 |
五 非系统化传播制约知识创新 |
第二节 知识类短视频传播瓶颈的成因 |
一 平台社交属性影响隐性知识社会化 |
二 技术条件的过度依赖 |
三 盈利模式制约知识创作 |
四 过度迎合用户需求 |
五 知识螺旋影响知识创新 |
第四章 知识类短视频传播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多方合作,建立短视频知识“去伪”平台 |
一 设立专业短视频知识“去伪”平台 |
二 建立并完善知识“去伪”机制 |
第二节 优化知识分享模式,提高知识传播效率 |
一 健全互动功能,提高知识社会化能力 |
二 合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知识表象化能力 |
第三节 多措并举,打造专业知识“秀场” |
一 发挥市场价值,提高专业知识短视频“含金量” |
二 为专业人员知识创作提供帮助 |
第四节 提高短视频知识质量,实现精品生产 |
一 掌握短视频传播技巧,促进隐性知识规范化 |
二 打造个性化风格,让显性知识专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与设计结构矩阵的研发项目组织聚类优化研究[D]. 杨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体验设计介入的强势品牌文脉构建研究[D]. 阚禾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及对结构演化的影响[D]. 张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D]. 周坤.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5)
- [5]面向协同网络组织的风险级联效应研究[D]. 李佳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D]. 林春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7]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D]. 居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9]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D]. 任亮.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类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D]. 李雪琪.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