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3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彭启辉,尹小川[1](2021)在《大咯血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其中大咯血死亡率较高,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气道出血引起的窒息。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多排螺旋CT检查及支气管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大咯血的诊断,并及时定位出血点。快速隔离出血和稳定气道是大咯血治疗的重中之中,垂体后叶素、奥曲肽、酚妥拉明等药物可以协助稳定病情。支气管镜下可快速取出血栓,并可局部应用冰盐水、肾上腺素稀释液、血管加压素等引起局部血管收缩的药物而控制出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是控制大咯血的首要选择,可作为在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前稳定病情的临时措施,并可作为拒绝手术或无法耐受手术患者的最终治疗方法。支气管动脉结扎术、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支气管剔除术等外科手术方法一般是用于BAE治疗无效、医源性肺动脉破裂、胸部创伤和曲霉菌病继发大咯血的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大咯血的复发率。
张文超[2](2020)在《三种胸腔镜术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迄今为止肺癌的治疗仍然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已把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VATS)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同VATS肺叶切除术列为早期NSCLC的治疗队伍。但对于治疗早期NSCLC的最佳术式是选择肺叶切除术还是选择亚肺叶切除术(包含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仍然存在争议,通过探讨不同的胸腔镜术式对早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从而制定出个体化和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研究比较,分析唐山市工人医院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行胸腔镜下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NCCN指南进行手术,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行VATS肺叶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35例作为肺叶切除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VATS肺段切除术的31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肺段切除组,再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VATS肺楔形切除术的36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肺楔形切除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液量(ml)、术后拔管时间(d)及患者术前1周、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VC/预计值百分比(FVC%)。结果三组患者均按原定计划完成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中无意外发生,术后恢复较好,无死亡病例。三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78.53±21.27 VS 121.13±22.67 VS 141.86±25.32,P=0.000)、术后引流量(573.76±266.38 VS 586.13±173.76 VS 733.29±273.24,P=0.013)和胸管留置时间(4.32±0.81 VS 4.65±0.76 VS 5.46±1.22,P=0.000)等方面肺楔形切除组和肺段切除组优于肺叶切除组,P<0.05,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术后一周肺功能指标:FEV1(2.00±0.47 VS 1.86±0.26 VS 1.58±0.34,P=0.000)、FEV1%(77.12±14.51 VS 71.66±11.07 VS 66.61±15.85,P=0.010)、FVC(2.30±0.52 VS 2.23±0.30 VS 1.96±0.39,P=0.002)、FVC%(83.70±15.54 VS 80.52±12.73 VS 74.80±13.51,P=0.032)和术后一个月肺功能指标:FEV1(2.30±0.43 VS 2.20±0.30 VS 11.94±0.23,P=0.000)、FEV1%(91.03±11.69 VS 88.33±10.15 VS 80.91±11.13,P=0.001)、FVC(2.70±0.50 VS 2.51±0.32 VS 2.20±0.36,P=0.000)、FVC%(96.07±12.31 VS 93.93±8.65 VS 87.23±7.22,P=0.001)肺楔形切除组和肺段切除组均高于肺叶切除组,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VATS肺叶切除术、VATS肺段切除术和VATS肺楔形切除术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手术效果。2 VATS亚肺叶切除术(包括VATS肺段切除术和VATS肺楔形切除术)与VATS肺叶切除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短等优点,并很大程度的保留健康的肺组织,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肺功能显着优于VATS肺叶切除术,可以为早期NSCLC患者提供一种更为符合微创理念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图0幅;表6个;参150篇。
李一诗[3](2020)在《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在中国建立硬质气管镜联合软性支气管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技术目的:弥漫性肺疾病(diffuse lung disease,DLD)是呼吸科临床上比较难诊断的一类疾病,明确诊断一般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目前获取组织标本的方法主要有经支气管钳夹活检(transbronchial forceps biopsy,TBFB)、经皮肺穿刺活检(percutaneous lung biopsy,PCLB)和外科肺活检(surgical lung biopsy,SLB)。TBFB因其获取组织标本小,质量较差,难于满足病理需要;经皮肺穿刺活检同样存在标本小常难满足病理需要的问题,且有发生气胸和血气胸的风险。SLB因创伤大,费用高,受心肺功能限制多,临床应用少。为了解决诊断DLD获取满意肺组织标本的问题,我们拟在国内率先建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ransbronchial Cryobiopsy,TBCB)技术。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两名DLD患者,这两名患者通过影像学和常规支气管镜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获得患者同意后为他们在硬质气管镜联合软性支气管镜下进行了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详细记录了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史、辅助检查等)、手术过程、并发症、病理及病原学诊断结果、治疗效果等资料,通过总结分析,初步验证在我国现有医疗条件下开展TBC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病例1,女,58岁,因“咳嗽2个月,加重伴咳痰、间断发热1个月”,入院诊断:(1)Ⅰ型呼吸衰竭;(2)双肺弥漫性病变待查:结缔组织相关性肺疾病?肺结核?肺部肿瘤?感染:真菌感染?(3)干燥综合征?。实施TBCB术,取得8块肺组织,组织块大小直径3-5 mm,术中局部支气管内少许出血,均经抽吸后出血自行停止,术后胸部X线检查未见气胸,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术后病理诊断:肉芽肿性炎,考虑结核。根据病理结果诊断双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部CT见病灶明显吸收。2.病例2,女,50岁,4年前确诊淋巴瘤,间断多次化疗,1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伴有间断发热,胸部CT检查发现双肺弥漫性病变。实施TBCB术,取得组织标本4块,标本直径约5 mm,术中局部支气管内少许出血,均经抽吸后出血自行停止,术后胸部X线检查未见气胸,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术后病理提示:肉芽肿性炎。活检组织培养提示:假似肠膜明串珠菌。经多学科会诊后排除淋巴瘤肺内浸润,考虑为肺部细菌感染,因假似肠膜明串珠菌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故将抗生素调整为利奈唑胺+青霉素抗感染。结论:硬质气管镜联合软性支气管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能在我国现有医疗条件下开展,适用于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初步认为其安全、有效,但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第二部分在中国建立软性支气管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技术目的:我们于2015年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硬质支气管镜联合软性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诊断弥漫性肺病、间质性肺病,取得很好效果,因获得的组织块大,质量好,绝大部分病例获得了明确的病理或病原学诊断结果,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单位准备开展该项技术。但硬镜技术要求较高,国内能开展硬镜技术的单位尚不多,限制了TBCB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结合文献对TBCB技术进行了改进,探索仅在软性支气管镜下完成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的可能性。方法:2016年7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例弥漫性肺疾病患者,获得患者同意后实施了软性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获取的组织标本送病理及病原学等相关检查,详细记录了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史、辅助检查等)、手术过程、标本情况、并发症、病理及病原学诊断结果等资料,通过总结分析,初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软性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6例患者共取活检48次,每例患者平均活检8次,获得标本块数511块(平均8块),每次活检均取得组织标本,标本大小236mm2(平均14.3±8.6 mm2)。2.获得标本送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会诊后均获得确切病理诊断:矽肺1例,肺结核1例,结蹄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1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2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with organizing pneumonia,BOOP)1例。3.每次活检出血量012m L(平均1.3±2.7 m L,使用负压吸引或局部喷洒冰盐水、巴曲亭、0.1‰肾上腺素均能顺利止血),术中术后均生命体征平稳,随访72 h内无气胸、大咯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已完成的6例软镜下TBCB,不论是标本质量还是并发症控制能力都与硬镜下操作无异。随着软镜下TBCB开展的增多,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也将得到进一步验证。第三部分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病因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对弥漫性肺疾病(DLD)病因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纳入病因不明的DLD患者38例,其中35例同意在硬质支气管镜或软性支气管镜下实施了TBCB。将获取的35例患者标本分别作病理、病原微生物培养等检查,并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综合分析,确定DLD的病因,明确TBCB对DLD病因诊断的有效性,制定治疗方案及随诊,并观察记录TBCB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35例DLD患者接受了TBCB,其中硬质支气管镜下完成24例,软性支气管镜下完成11例。有3例患者因不愿再接受有创检查而退出。TBCB操作时间(51.8±19.2)min,组织标本数量为6(5,8)块/例,标本大小为15(9,20)mm2。明确诊断33例(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8例,职业性肺损伤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3例,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3例,结核2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急性间质性肺炎1例,特殊细菌感染1例,过敏性肺炎1例,结节病1例),病因确诊率94.3%(33/35)。发生气胸3例(其中少量1例,中量1例,大量1例),经抽气或闭式引流后气胸均吸收;24例硬镜下TBCB均有出血(轻度11例,中度12例,重度1例),经止血处理后出血均停止。对明确诊断的33例患者进行相应治疗,随访1个月,痊愈1例(3.0%),好转17例(51.5%),稳定11例(33.3%),恶化4例(12.1%)。结论:TBCB对DLD病因确诊率高,安全性好。第四部分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冷冻时间与标本尺寸、组织学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关系:一项前瞻性探索性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TBCB冷冻时间与活检样本大小之间的相关性。第二个目的是在不同的冷冻时间条件下系统地评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和活检的组织学质量。方法:纳入根据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诊断为疑似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但进一步检查未得到明确临床诊断的患者,获得患者同意后进行冷冻活检并参与临床此项研究,冷冻活检时冷冻探头冷冻时间从3 s递增至6 s,活检后记录活检样本的大小、组织学质量以及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信息。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33例患者,获得了143个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组织样本。活检样本的平均横截面积范围为9.1±4.3至18.83±7.4mm2。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到冷冻时间和活检样本尺寸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所有冷冻活检样本中肺实质均保存良好,其中108(75.52%)个样本有足够的大小。31(93.94%)例患者的样本在组织病理学上足以确定特定的病理特质。尽管更长的冷冻时间更有可能获得更大的组织样本,但并未观察到冷冻时间在病理诊断效能上有统计学差异。当冷冻时间超过5 s时,观察到水肿发生率(22.86%)明显增高。X线检查发现104(72.73%)次活检有出血,33位患者中有4(12.12%)例出现气胸。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严重出血(分级>1)的风险显着增加,并在5 s时达到最高水平。结论:最佳的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冷冻时间为3-4 s,能获得足够大小的活检样本,同时能够保证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第五部分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用不同直径冷冻探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目的: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目前在弥漫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诊断上是重要的可辅助外科肺活检的诊断技术。TBCB常用的冷冻探头有1.9 mm和2.4 mm两种不同直径的规格,在探头大小的选择上尚无研究数据可供参考。本研究拟评估TBCB使用两种规格探头对病理诊断的有效性和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完全随机设计、单中心的临床试验。招募从2017年11月29日至2019年8月19日的双肺弥漫性病灶,病因不明确并拟完善TBCB的患者,随机分别入组大探头组(2.4 mm直径)和小探头组(1.9 mm直径)。主要研究终点为病理诊断确诊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标本大小、标本质量、出血量和气胸发生率。结果:从2017年11月29日至2019年8月19日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招募56例患者,最终入组患者48例,大探头组25例,小探头组23例。两组间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和年龄相似。大探头获取的TBCB组织标本病理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小探头(72.0%vs30.4%,P=0.010)。在相同的冷冻时间(4 s),小探头获取的标本面积显着小于大探头组(6.0mm2 IQR(3.5-8.0)vs 12.0 mm2 IQR(8.0-15.0),P=0.000)。延长小探头的冷冻时间至5 s,其获取的标本大小仍小于大探头组(8.0 mm2 IQR(6.0-11.5)vs 12.0 mm2 IQR(8.0-15.0),P=0.006)。当小探头冷冻时间延长至6 s、7 s,两组间标本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10,0.904)。大探头组所获取活检组织标本的完整性(94.8%vs 79.5%,P=0.002)和具有典型病理学特征的病灶成分(62.5%vs39.5%,P=0.002)优于小探头组,标本中含有的肺泡结构大小探头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值为0.605)。无论冷冻探头大小,TBCB操作中均有不同程度出血量和气胸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本研究证实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中使用2.4mm的大探头获取的标本更大,结构更完整,典型病灶成分更多,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确诊率31.6%,安全性与小探头相当。本研究为临床上运用TBCB对冷冻探头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TBCB的诊断有效性。
胡琴雪[4](2020)在《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区别,以期提高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认识和诊疗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诊断的成人肺结核(肺实质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Excel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病程、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呼吸介入诊断检查(电子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结果、抗结核治疗副反应等资料进行登记,根据年龄分组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18≤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呼吸介入诊断检查、病理组织学和抗结核治疗副反应的差异。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χ2)检验对上述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共有621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性别年龄:男性424例,占总人数68.28%,女性197例,占31.72%,男女比例为2.15:1。非老年组(18≤年龄<60岁)401例,占64.57%,男性251例,女性150例,平均年龄为51.37±13.41岁;老年组(年龄≥60岁)220例,占35.43%,男性173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为68.30±6.30岁,两组患者均以男性发病多见,且两组患者发病的性别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临床症状及体征:老年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较非老年组更为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老年组患者盗汗、胸痛症状较老年组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咯血、发热、乏力、消瘦、潮热、纳差、胸闷等症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肺部体征干湿啰音所占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3、病程:两组患者病程从2+小时到40+年不等,两组患者病程均以1月1年者所占比例最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患者中病程<1月者较老年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中病程>1年者较非老年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合并症:老年组患者伴有合并症者占90.00%,明显多于非老年组54.36%,差异显着(χ2=81.581,P<0.001),老年组患者同时合并两种及以上合并症者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124,P<0.001)。5、实验室检查:老年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率(NEU-R)升高、血红蛋白(HB)降低、C-反应蛋白(CRP)升高、降钙素原(PCT)升高以及血清白蛋白(ALB)降低较非老年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UE)、血小板(PLT)等指标的改变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阳性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Gene X-pert阳性率及TB-DNA阳性率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老年组患者痰菌阳性率(47.57%)高于非老年组(3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影像学检查:非老年组患者中胸部影像学检查完善率为99.25%(398/401),病灶呈多肺区分布的患者为57.03%(227/398),其次分别为仅累及右上肺者48例(12.06%)、右下肺者45例(11.31%)、右中肺者13例(3.27%)、左上肺者32例(8.04%)、左下肺为主者33例(8.29%);老年组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完善率为99.55%(219/220),病灶以多肺区分布为主,占75.34%(165/219),其次分别为仅累及左上肺16例(7.31%)、左下肺6例(2.74%)、右上肺16例(7.31%)、右下肺11例(5.02%)、右中肺者5例(2.28%)。老年组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较非老年组广泛,病灶多呈多肺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患者病灶单肺区分布的对比中,病灶仅累积左下肺及右下肺者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少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仅累及左上肺、右上肺、右中肺的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形态均以斑点状、结节状、斑片状、索条状高密度影、空洞影、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等为主,其次还可表现为肺实变、肺不张、多发钙化、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肿块影、肺毁损、干酪性肺炎的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呼吸内镜表现:非老年组中完善支气管镜者86例,占该组总人数21.45%,老年组完善支气管镜者38例,占该组总人数17.27%,支气管镜下表现主要为支气管狭窄、黏膜充血肥厚或糜烂、黏膜表面坏死物或分泌物附着,两组患者支气管镜下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病理活检均以肉芽肿性炎、干酪样坏死、黏膜慢性炎、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完善内科胸腔镜检查者各为21例,内科胸腔镜下表现以散在结节、大量粘连带形成、胸膜增厚、充血为主要表现,且两组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以肉芽肿性炎、干酪样坏死、纤维组织增生渗出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经皮穿刺肺活检:两组患者中经皮穿刺肺活检者共12例,非老年组7例,其中6例患者痰菌阴性、1例患者为无症状者;老年组经皮穿刺肺活检者5例,3例患者为菌阴肺结核、2例患者未获取痰标本进行痰涂片镜检。两组患者肺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均提示结核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干酪样坏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非老年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8%(100/306),肝功能损害11.00%(11/100),胃肠道反应11.00%(11/100),过敏反应7.00%(7/100),关节疼痛及神经系统损害各1.00%(1/100),尿酸升高69.00%(69/100)。老年组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4.38%(71/160),肝功能损害22.54%(16/71),胃肠道反应19.72%(14/71),过敏反应5.63%(4/71),关节疼痛及神经系统损害各1例,各占比1.41%,尿酸升高者49.29%(35/71)。老年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P=0.013)。且老年组患者肝功能损害较非老年组更为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老年组尿酸升高较老年组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关节疼痛、神经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肺结核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基础疾病多、病程长、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病灶分布广泛、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率低等特点。2、老年肺结核患者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在支气管镜、胸腔镜的镜下表现及病检结果方面无明显差异。3、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较非老年肺结核患者更易发生,故在治疗时,也要注意因人施治,提高临床治愈率,同时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焦鹏飞[5](2020)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晚期肺鳞癌EGFR相关治疗疗效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超过85%的肺癌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肺鳞癌是NSCLC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现阶段,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是治疗肺鳞癌的主要手段,尽管治疗手段有所进步和发展,该病的5年生存率仍较低,仅为8%~15%。与肺腺癌的治疗手段相比,肺鳞癌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差距较大。而且肺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被忽略,因此近2/3的患者到医院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广泛期),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机会,严重影响生存时间。肺占位性病变的确诊最终需要依靠病理学依据,同时后续的治疗也依赖于病理诊断及分期,因此早期准确的病理诊断能够对恶性病变进行有效治疗并避免良恶性病变的转变。目前对肺占位性病变的活检技术分为: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超声、磁共振或CT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包括径向超声引导下肺活检、基于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支气管镜下经肺实质结节取样术)、经食管超声内镜引导细针针吸活检术等。从1976年Haaga等最早报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CT-GPLB)成功开始,经过四十余年的硬件改进和技术更新,CT-GPLB已成为临床上肺癌诊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尽管其临床诊疗价值、安全性以及实用性已经被一部分研究者所证明,但适用于中国特别是河南等中原地区的研究尚未开展。并且有关CT-GPLB 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US-GPLB)的优缺点及可行性相关对比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这两种穿刺方法进行对比讨论,为中原地区尤其是基层医院初期开展肺穿刺活检术时引导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尽管CT-GPLB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但其在穿刺过程中临床应用现状及并发症的防治分析,缺少大数据统计分析,本研究针对这一缺陷,为穿刺前检查必须项目,穿刺过程注意事项,穿刺后相关处理做出理论依据;以往研究缺乏涉及CT-GPLB获取的组织标本与对应外科手术大体标本的差异分析,本研究将这两种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为病理结果差异找到理论依据。相较于临床应用较为成熟的肺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广泛期肺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以及EGFR敏感突变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后疗效均存在较大争议,对于肺鳞癌患者确诊后的EGFR基因检测率与肺腺癌差距较大,同时广泛期肺鳞癌的靶向治疗相关研究也较少。针对应用刚刚上市的盐酸安罗替尼的EGFR野生型广泛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更是鲜有。本研究证实了盐酸安罗替尼对广泛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为EGFR基因突变野生型、多线化疗失败及吉非替尼耐药后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我院2018年1268例CT-GPLB的临床资料分析。2.CT-GPLB后病理结果分析,CT、增强CT影像特点对穿刺的指导意义,US-GPLB与CT-GPLB的对比分析。3.经CT-GPLB确诊的肺鳞癌EGFR基因突变现状及吉非替尼疗效分析,同时对EGFR基因突变野生型、多线化疗失败及EGFR-TKI耐药后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观察临床疗效。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1268例行CT-GPLB的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分析,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省肺部占位性疾病诊治现状,以及国内一流肺穿刺水平的现状。2.对比US-GPLB与CT-GPLB,为其他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开展此项目时提供依据。3.分析和探讨EGFR基因突变野生型、多线化疗失败及EGFR-TKI耐药后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应用盐酸安罗替尼的效果。第一部分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目的1.总结1268例CT-GPLB的临床资料,对河南省肺部占位性疾病的诊治做出预判。2.总结1268例CT-GPLB并发症统计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1268例患者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大一附院)影像与核医学科行CT-GPLB的临床资料,并对CT-GPLB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点与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1268例。样本中男性689例,女性579例;有吸烟史者467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或慢阻肺338例;合并间质性肺疾病57例;年龄10~87岁,平均年龄57.3岁;病灶大小0.7cm~11.9cm,均值2.19cm;周围型病灶例875次,中心型病灶393例;既往有肿瘤病史89例。2.成功率:126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0%。3.穿刺并发症:一次进针出现气胸87例(6.9%),出血315例(24.8%)其中咯血86例(6.8%),胸膜反应9例(0.7%)。237例患者进针为两次及两次以上,出现气胸35例(14.7%),出血113例(47.6%),出血患者中大咯血3例、大咯血并血胸1例,均经介入科及时肺部血管栓塞后好转,无致命性损伤。均未见针道渗血及针道种植。4.本研究发现是否合并肺气肿和间质性肺疾病以及病灶大小、病灶位置是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病灶大小、病灶位置和CT增强强度是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5.了解发现CT-GPLB在部分地市级医院开展情况较差,绝大多数县级医院未开展。结论1.CT-GPLB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小,其中进针次数、进针深度,CT增强程度以及是否合并COPD,尤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是CT-GPLB气胸、血胸发生的主要因素。2.CT-GPLB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在相关措施保障下,无致命性风险,部分医院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开展。第二部分 CT-GPLB病理结果及US-GPLB与CT-GPLB对比分析目的1.总结1268例CT-GPLB术后病理资料,将非小细胞肺癌CT影像学形态与穿刺结果对比分析。2.对比CT-GPLB获取组织后不同送检方式准确率,分析其与外科手术获得的大体标本病理符合率。3.对US-GPLB与CT-GPLB在诊断成功率、穿刺耗时、穿刺次数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1268例患者于郑大一附院影像与核医学科行CT-GPLB的病理资料;将240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行外科手术切除占位患者的CT影像学形态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穿刺病理与手术标本病理结果对比。选取周围型肺占位中行US-GPLB 119例与同期行CT-GPLB 875例进行对比,探讨经济价值及实用性。结果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肺部占位有效病例1268例,穿刺病理结果回报1251例诊断明确,诊断率98.6%。其中恶性肿瘤835例,非恶性疾病416例。腺癌522例占比41.2%,占恶性肿瘤的62.5%,比重最大。对240例经CT-GPLB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CT影像学形态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团块影占比45.9%,结节影27.5%,空洞、弥漫性病变及GGO为分别为15.8%、6.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的直径大小与手术诊断符合率统计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CT-GPLB与外科手术获得肺癌标本病理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CT-GPLB时涂片细胞学+活检组织学联合诊断病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6.7%,较单一应用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肺外周占位,US-GPLB较CT-GPLB在诊断成功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耗时超声引导组(13.77±5.76min)明显小于CT引导组(27.2±10.6min),但后者应用范围更广。结论1.CT影像学形态对于肺占位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团块影、结节、弥漫性病变较空洞和GGO有指导意义。2.CT-GPLB的病理送检三种途径(细胞学涂片、活检组织学、细胞学涂片+活检组织学)获得的病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细胞学涂片+活检组织学联合送检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率最高。3.US-GPLB与CT-GPLB在诊断成功率、穿刺次数及并发症方面两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前者耗时较少,后者可早期发现并发症,对GGO及小结节占位穿刺有明显优越性,更有临床应用价值。第三部分 经CT-GPLB确诊的肺鳞癌EGFR突变现状以及吉非替尼和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广泛期肺鳞癌患者临床研究目的1.分析经郑大一附院影像与核医学科CT-GPLB确诊的肺鳞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EGFR基因突变敏感型与野生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形态是否具有差异。2.分析EGFR突变敏感型广泛期肺鳞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的临床疗效,分析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郑大一附院影像与核医学科行CT-GPLB确诊为肺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应用NGS-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检出肿瘤组织内EGFR基因突变情况,共257例,探讨EGFR基因突变敏感型与野生型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情况。收集上组257例中EGFR基因突变敏感型并接受吉非替尼(EGFR-TKI)治疗的25例广泛期肺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生存期、药物的毒性反应等数据。收集其中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11例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后临床症状、影像学及药物的毒性反应,探讨此类患者的治疗方向。结果1.肺鳞癌患者中EGFR的突变率为11.6%(30/257),患者EGFR突变在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和21外显子2573位核苷酸点突变(L858R)较为常见,两者分别占总突变例数的43.3%(13/30)和36.7%(11/30)。2.其中女性患者突变率19.0%(4/22),男性患者突变率11.1%(26/235);吸烟患者中10.8%(22/204)存在基因突变,低于不吸烟患者15.1%(8/53)的突变率,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分析肺鳞癌患者的影像学形态,发现病灶形状、分叶征、毛刺征、瘤肺界面、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影像学表现在EGFR突变敏感型与野生型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4.截止随访日期(2019年12月31日),共随访的25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广泛期肺鳞癌患者,随访资料均完整,CR 0例,PR 14例(56.0%),SD 7例(28.0%),PD4 例(16.0%)。RR 为 56.0%,DCR为 86.0%。生存期 0.7~19 个月,中位PFS为7.3(95%CI:5~10)个月。2年生存率20%,中位OS为12.7月。发现不良反应以I、II级常见,以皮疹、腹泻居多。5.截止随访日期(2019年12月31日),共随访的11例应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随访资料均完整,CR 0例,PR 7例(63.6%),SD 2 例(18.1%),PD 2 例(18.1%)。RR 为 63.6%,DCR 为 81.7%。生存期 0.5~8个月,中位PFS为3.3(95%CI:2.7~5.5)个月。本研究不良反应多为I、II级,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和出血较为常见。结论1.CT-GPLB所获取标本均能满足基因测序需求,肺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11.6%,以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1)和21外显子突变(L858R)为主。2.EGFR突变敏感型与野生型肺鳞癌患者在性别、年龄、TNM分期及CT形态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女性、不吸烟的肺鳞癌患者EGFR突变率稍高。3.EGFR突变敏感型肺鳞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能够获益,建议对肺鳞癌患者常规行EGFR基因检测;对EGFR基因突变野生型、多线化疗失败及吉非替尼耐药后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是很好的选择。
张劲梅[6](2019)在《256层极速螺旋CT三维重建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术前规划中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56层极速螺旋CT(256-slice spiral CT,256-SS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Tracheobronchial foreign body,TFB)的诊断及其术前规划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有明确或可疑TFB病史的60例患者,分为256-SSCT重建组、X光线组,每组30例,其中256-SSCT重建组采用256-SSCT气道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均做硬质支气管镜检查进行验证。对于确诊有TFB的病例,运用我院图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自带的测量工具,根据256-SSCT气道三维重建提供的立体气道图像及气道轴位图像,对气道、异物的大小及性状进行精确测量。根据这些数据选取合适的硬质支气管镜的型号及恰当的异物钳,对每位确诊病例做出正确的风险评估,以及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X光线组30例患者采用X线胸部拍片检查诊断,这30例患者亦均有明确的或可疑的异物史,根据患者年龄选择硬质支气管镜型号,根据异物史粗略选择异物钳,对于风险无法正确评估,只能根据患者的症状来粗略估计风险情况。比较两组间的诊断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前检查诊断结果256-SSCT重建组30例患者中,诊断29例患者有异物,1例无异物,经硬质支气管镜检查验证诊断的正确率达100%。X光线组30例诊断18例有异物,12例无异物,经验证诊断正确率60%(18/30),误诊率(假阳性率)6.7%(2/30),漏诊率(假阴性率)达到了33.3%(10/30,X2=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术前规划结果硬质支气管镜型号的选择:256-SSCT重建组3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依据术前CT值选择的硬质支气管镜型号与年龄不符,占比30%,合适率100%,X光线组30例患者术中发现型号不合适的有10例,不合适率33.3%,X2=1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物钳的选择:256-SSCT重建组30例选择的异物钳合适率100%,不合适率为0;X光线组选择的异物钳有23例不合适,不合适率88.5%,合适率仅11.5%,X2=44.0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风险评估及围手术期治疗:256-SSCT重建组有2例双侧支气管异物,术前风险评估为较危重症病例,给予立即手术;2例总气管异物,术前风险评估介于重症与危重症之间,给予紧急手术;一般病例3例,可择期手术;重症病例22例,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再手术;X光线组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患者的危重程度,不能精确地对术前风险进行评估,无法恰当地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3.术中、术后效果比较256-SSCT重建组手术平均持续时间(13.5±6.3)min,X光线组手术平均持续时间(33.5±10.3)min,两组手术平均持续时间比较,t=1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6-SSCT重建组确诊有异物的患者有29例,手术成功29例,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失败率为0%。X光线组经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有异物的患者有26例,手术成功22例,异物残留3例,未取出异物1例,手术成功率84.5%,手术失败率15.4%。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X2=1.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6-SSCT重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7/29),X光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2%(18/26),X2=2.77 P<0.05。结论采用256-SSCT气道三维重建方式对TFB进行诊断,简单、快捷、无创、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运用256-SSCT气道三维重建做术前检查,可以进行准确的术前风险评估、术前规划及围手术期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
邢玉华,刘春霄,张杰,王立明,刘天婵[7](2013)在《咯血患者86例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研究2006年10月—2012年3月在我院内窥镜室诊治的86例咯血患者,对胸部CT和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咯血患者胸部CT发现异常44例(51.2%);纤支镜检查有异常56例(65.1%)。咯血病因:炎症21例(24.4%),结核15例(17.4%),肿瘤18例(20.9%),少见病因2例(2.3%)。结论胸部CT和纤支镜在诊断中有互补作用,联合检查诊断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查,提示胸部CT与纤支镜联合检查是诊断咯血的最佳检查方法。
刘敏,杨玉辉,王杰,孙伟光[8](201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诊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对58例腹沟斜疝患者腹股沟位置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扫查腹腔相关脏器,并对诊断结果与传统检查结果和手术证实结果对比。结果:超声提示为腹股沟斜疝的58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超对腹股沟疝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若结合临床表现及外科查体,可大大提高腹股沟疝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朱往文[9](2008)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老年咯血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时镜下表现,评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76例老年咯血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老年咯血患者诊断肺癌26例(34.2%)、慢性炎症21例(27.6%),结核17例(22.3%),支气管扩张8例(10.5%),原因不明4例(5.26%)。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老年咯血的病因诊断及出血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但需掌握适应症。
廖江荣,吴艳辉,赵远容,王黔宇[10](2004)在《胸部X线、肺部CT与纤支镜检查对咯血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173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73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咯血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咯血的诊断 |
1.1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
1.2 胸部X线检查 |
1.3支气管镜检查 |
1.4 MDCT检查 |
1.5 DSA |
2 大咯血的治疗 |
2.1 隔离出血 |
2.2 药物治疗 |
2.3 支气管镜治疗 |
2.4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 |
2.5 外科手术治疗 |
(2)三种胸腔镜术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一般资料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麻醉方法 |
1.2.3 手术方法 |
1.2.4 肺癌临床分期 |
1.2.5 术后处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1.5 结果 |
1.5.1 术后一般情况 |
1.5.2 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观察指标 |
1.5.3 三组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观察指标 |
1.6 讨论 |
1.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肺癌的研究进展 |
2.1 肺癌的病因学 |
2.1.1 吸烟(二手烟) |
2.1.2 肺部相关疾病 |
2.1.3 肿瘤家族史 |
2.1.4 空气污染 |
2.1.5 职业暴露 |
2.1.6 饮食习惯 |
2.1.7 精神因素 |
2.2 肺癌的病理分型 |
2.3 肺癌的临床表现 |
2.3.1 局部症状 |
2.3.2 全身症状 |
2.3.3 肺外症状 |
2.3.4 外侵和转移症状 |
2.4 肺癌的诊断 |
2.4.1 影像学方法 |
2.4.2 病理学方法 |
2.5 肺癌的分期 |
2.6 肺癌的治疗原则 |
2.6.1 手术治疗 |
2.6.2 放射治疗 |
2.6.3 化学治疗 |
2.6.4 介入治疗 |
2.6.5 靶向治疗 |
2.6.6 免疫治疗 |
2.7 肺癌的预防 |
2.8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在中国建立硬质气管镜联合软性支气管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技术 |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在中国建立软性支气管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技术 |
1 研究对象 |
2 主要设备及材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病因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冷冻时间与标本尺寸、组织学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关系:一项前瞻性探索性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用不同直径冷冻探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文献综述: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参编着作、指南等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申请的课题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奖项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重要学术会议 |
(4)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晚期肺鳞癌EGFR相关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CT-GPLB病理结果以及US-GPLB与CT-GPLB对比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经CT-GPLB确诊的肺鳞癌EGFR突变现状以及吉非替尼和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广泛期肺鳞癌患者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癌穿刺活检技术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256层极速螺旋CT三维重建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术前规划中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硬质支气管镜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诊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 |
1.3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胸部X线、肺部CT与纤支镜检查对咯血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X线胸片检查 |
1.2.2 肺部CT扫描 |
1.2.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咯血与X线胸片影像学改变 |
3.2 咯血与肺部CT影像学改变 |
3.3 咯血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
3.4 结论 |
四、173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咯血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 彭启辉,尹小川. 山东医药, 2021(21)
- [2]三种胸腔镜术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D]. 张文超.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D]. 李一诗.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研究[D]. 胡琴雪.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5]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晚期肺鳞癌EGFR相关治疗疗效分析[D]. 焦鹏飞. 郑州大学, 2020(02)
- [6]256层极速螺旋CT三维重建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术前规划中的临床分析[D]. 张劲梅.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7]咯血患者86例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J]. 邢玉华,刘春霄,张杰,王立明,刘天婵.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02)
- [8]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诊断的应用[J]. 刘敏,杨玉辉,王杰,孙伟光. 吉林医学, 2011(36)
- [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J]. 朱往文.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8(02)
- [10]胸部X线、肺部CT与纤支镜检查对咯血的诊断价值[J]. 廖江荣,吴艳辉,赵远容,王黔宇. 贵州医药, 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