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指挥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一、列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尹洪东[1](2021)在《东野三世》文中提出卷一 东野一世 去意迟迟第一章身体的突发事件有时真的说来就来,猝不及防。这不,毫无征兆,齐东野竟得了突发性耳聋。先是左耳一阵阵秋蝉嘶鸣,节奏三长一短,涩涩不畅,有几分沙哑,接着是右耳,仿佛一根正在浇灌的细塑料水管,乍然被几枚钢钉刺破,发出不可抑制的嗤嗤的喷溅声。两种声音先后发作有五六分钟,便戛然而止。齐东野正惶惑不已,两耳又嗡的一声,随之是整个脑腔轰然共鸣。听觉就像一只正在高速旋转的陀螺,莫名其妙地骤然停了下来。

李青[2](2020)在《多层网络耦合视角下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动态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铁不仅是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担任着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最为依赖的交通工具这一角色。随着各大城市地铁建设速度的快速提高,关于地铁运行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车辆故障、突发大客流、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频频造成地铁站点或线路的瘫痪,引发地铁网络的脆弱性,破坏城市整体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行。在此背景下,对地铁网络脆弱性问题的防控和治理也更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在大量阅读和梳理文献的基础上,以城市地铁的运营和发展现状为背景,搜集了90起国内外地铁运行事故的案例,对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地铁实际访谈的结果,得到当前地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为了确定激发地铁网络脆弱性的主要因素,首先借助扎根理论对上述90起事故案例进行更为深入地分析,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步骤建立起地铁网络脆弱性的理论模型,并从中识别出影响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基本因素:再次利用DEMATEL方法对所有基本因素进行筛选,最终得出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个影响地铁网络脆弱性的一级因素,及其所包含的9个二级因素与20个三级因素。在此基础上,为深入研究我国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的演化路径,从多层耦合网络理论入手,构建了以影响因素为节点、因素之间的逻辑作用关系为连边的城市地铁的多层因素网络模型,并利用事故链分析法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辨识,同时基于这些关系确定了该多层网络模型的层间耦合作用方式及路径。紧接着,为了进一步探究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动态演化过程,在城市地铁的多层因素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的SD结构模型,一方面确定了系统边界和系统中所包含的要素,给出了系统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另一方面借助模糊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得到了系统中各变量的差分方程。最后,以西安地铁为例,将其相关数据输入上述模型中,对西安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变化趋势。首先对模型中各变量的取值进行调控,观察西安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动态深化规律,及其对于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水平:然后仿真分析不同网络层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对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西安地铁网络的脆弱性水平存在峰值,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步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分析了地铁运行事故对各因素的敏感性程度之后,发现地铁设备系统、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职能水平等因素对西安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影响最为显着:另外,网络层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度与地铁网络脆弱性水平成正比,层间耦合作用越小,地铁网络的脆弱性就越低,其中人员-设备层与人员-管理层之间的耦合关系强度对激发地铁网络的脆弱性有着较高的影响。最后,综合西安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动态仿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脆弱性防控策略。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辨识,也扩展了多层耦合网络理论在地铁脆弱性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此同时,本文给出了如何从地铁网络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去有效地预防、控制和降低地铁运行过程中的脆弱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李晶晶[3](2020)在《基于乘客安全的高铁应急救护产品集成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铁路旅客列车朝着高速化、智能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车厢内的应急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乘客对应急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更高的标准。目前国内的高铁应急产品还处在应对风险等级较高的紧急事件,基础的应急产品急需进行升级设计,将进行应急救护产品和应急救护的交互产品(APP)设计为乘客提供更全面高效的应急智慧服务。本文将从乘客对安全需求层次提升的变化出发,利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绘制用户肖像和模拟真实场景实验、用户使用测试等方法,展开了如下六个部分的研究。首先,在乘客安全需求和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结合应急语境下的应急产品研究方法及现状,制定研究内容及整体论文框架。其次,在厘清现状及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界定高铁应急救护产品的相关概念,梳理出应急产品的发展过程并对其进行定性和成因分析。第三,在应对紧急事件语境下,进行了目标使用人群、高铁应急产品以及具体使用场景研究,基于乘客安全在“人-机-环境”系统中分析乘客痛点找到设计方向。第四,基于乘客对应急产品的需求,运用集成设计理论,对应急救护产品进行功能、使用方式、功能模块的集成方式的分析。第五,进行设计概念发散对比研究,通过设计概念的优劣分析推导出具体方案设计,并深化具体方案的形态、色彩、材质应用以及交互界面,最终通过效果图展示整体使用效果。第六,进行应急救护APP的设计,为乘客提供跟全面的应急方式,并在可用性测试中验证其可用性。提供一套基于乘客安全的高铁应急产品集成设计方案。课题以乘客安全需求为基础,提升用户对现有的应急救护产品的需求层次,利用集成化设计理念在应急救护产品中进行应用研究,可以根据各功能模块不同的组合形式而形成不同使用场景中的功能针对性产品,而更精准的为用户提供高效服务。并且通过交互设计(APP)扩大应急设备的应用范围,提高用户的应急能力,完善基础安全服务。

王鲁男[4](2020)在《中学生心理门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少子化的倾向使得青少年的成长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缓解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干预方式,心理门诊、社会工作两大元素开始出现交融。尽管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国内对于心理门诊社会工作服务的研究较为匮乏,缺乏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本土化路径,所以本研究从社会工作服务的视角讨论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希望能够对我国青少年心理门诊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对完善我国青少年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理论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以学生的身份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听诊近两年,期间发现了青少年群体心理门诊咨询中社会工作要素的多元渗透,萌生了想要探究这一问题的想法。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法、案例研究法,以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科出诊的Z老师和就诊的中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问题的提出。第二章为研究设计,介绍如何研究问题。第三部分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心理门诊关键过程。第四章从专业关系、循证实践和思想伦理三个维度描绘中学生心理门诊的社会工作专业元素。

索婷婷,孙会娟,任东青,赵涛[5](2018)在《西安铁路局动车组列车电磁辐射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西安铁路局动车组列车电磁辐射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西安铁路局动车组机车司机103名、列车员48名作为观察组。另取电力机车司机104名、列车员51名;内燃机车司机100名、列车员5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健康情况及认知情况调查。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工作场所中电磁场强度。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心电图、血常规、空腹血糖、肝肾功能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机车乘务员在自觉疲劳、晨起有怠倦感、上午会有头晕、头痛、犯困等感觉方面及对工作环境中电磁辐射认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车组机车司机室、车厢内、车厢连接处和电力机车司机室、车厢连接处存在电磁辐射,各检测点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测量结果均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内燃机车内未检测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动车组司机、电力机车司机与内燃机车司机比较,血小板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谷氨酰胺转移酶水平升高、尿酸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车组列车员与内燃机车列车员、电力机车列车员比较,血小板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动车组列车机车乘务员神经衰弱综合征症状明显,个别生化指标有微小波动,但动车组列车电磁辐射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许峰[6](2018)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铁路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与探讨》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新形势下"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是我国现下的国家战略,职工健康水平是反映我国铁路系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铁路职工健康水平的高低除了关系到自身健康外,还保障着铁路大动脉的畅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压力的增大,铁路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铁路职工的工作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差异性促使铁路职工在工作时心理、生理长期处在一种谨慎、高度紧张状

王丹[7](2017)在《基于情绪劳动的沈阳客运段列车员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劳动关系问题、心理契约问题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很多问题成为学术界与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情绪劳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聚焦员工内心作用与外部活动的问题,吸引了学者与管理者的眼球。本文主要以沈阳客运段列车员情绪劳动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情绪劳动的内涵、特点、结构、影响因素、测量、基本策略等地深入分析,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借鉴,对调研问卷的发放、回收及统计分析,得出沈阳列车员情绪劳动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得出个体因素、情境因素、组织因素是影响列车员情绪劳动的主要因素,发现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情绪劳动管理建议,如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情绪劳动的管理、突出情绪劳动价值的文化体系构建、组织保障与支持管理系统构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第一章:绪论,包括本研究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即情绪劳动定义与维度的研究,情绪劳动与前因变量的关系研究,情绪劳动与结果变量的关系研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包括情绪劳动的含义、特点与结构;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与测量;情绪劳动基本策略。第三章:沈阳铁路客运段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现状,包括沈阳铁路客运段及列车员情况简介、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列车员不良情绪。第四章:沈阳铁路客运段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实例分析,包括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理论模型构建;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列车员情绪劳动与其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对沈阳铁路客运段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的建议,包括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情绪劳动的管理;突出情绪劳动价值的文化体系构建;组织保障与支持管理系统构建,如组织公平支持、角色认同支持、福利待遇支持、工具性支持、家庭生活支持。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包括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展望。

王芳,于莹莹,王育珩,赵丽[8](2016)在《进藏列车乘务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进藏列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高原列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广藏车队全部177例列车员行和沪海车队全部176名列车员(作对照组)进行调查,并与中国正常人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调查177名进藏列车员,总均分为146.05±52.43,平均阳性项目数为34.17±21.90,心理异常检出率为38.5%(45/177),调查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敌对因子等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P<0.01或P<0.05)除人际关系紧张因子外调查组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心理异常检出率也高于归组(13.1%,23/176)(P<0.01)。初上广藏列车工作乘务人员(<3个月)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睡眠饮食及总分均高于其他两个组(P<0.05),其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上广藏列车时长>12月的人员(P<0.05)。结论进藏列车乘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初上线阶段。提示在今后对进藏乘务人员除了在身体健康要有足够重视外,对心理健康更不可忽视,必须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提高应激因素的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王敏[9](2013)在《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通过体验与认知,对自身生活做出总体性评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感,二是生活满意感。具体分为个人情感、人际情感、生活组织满意感、生活事件满意感和整体生活满意感等。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对自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一种主观反映。通过这种主观反映,可以了解到评价者的人格结构、体验方式、人际互动过程、社会认知过程等,也可以了解到评价者内心中客观世界的形态。因此可以说,主观幸福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反映。本文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干预手段、研究方法等分析,运用自制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调查了铁路乘务员的主观幸福感,并通过社会学定量分析,描述了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特点、分析了影响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提出了提升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策略与方法。本文旨在运用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个案的方式调查研究铁路乘务员的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铁路乘务员心理结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看待社会结构的方法,制定可供企业运用的幸福感提升对策,从而加强铁路乘务员的心理素质以及提升生活满意感。

朱丹丹[10](2013)在《列车乘务员精神心理因素及GR基因多态性与月经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列车乘务员月经异常的分布特征;分析压力、抑郁症状、A型行为等精神心理因素与月经异常的关联,探讨影响列车乘务员月经异常的精神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之间的生物学交互作用;构建精神心理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与月经异常的BP(Back-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探索紧张易感基因——GR基因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以及交互作用在月经异常发生中的作用;为保障列车乘务员的生殖健康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创造健康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列车乘务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抽取南昌铁路局福建省境内管辖单位的所有车队的在职、工龄≥0.5年的女列车乘务员1807人为研究对象,完成有效问卷的有1664人,样本有效率为92.09%。方便抽取相同管辖单位的车站服务人员(客运员和售票员)94人为对照观察人群。按照系统抽样,采集血液标本357份。按照1989年劳动卫生职业病学会妇女劳动卫生学组确定的生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指标评价研究对象的月经情况,以ERI(Effort-Reward ImbalanceQuestionnaire)、FSS(Family Stress Scale Questionnaire)、CES-D(Center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 Depression Scale)等量表为测量工具评价职业压力、家庭压力、抑郁症状等精神心理因素,同时调查月经异常其他影响因素。描述月经异常在目标人群中的分布,剔除入职前已月经异常人群,以工作后月经异常为患病组(794例),以月经正常组为非患病组(651例),进一步比较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应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提取血液标本的DNA,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GR基因位点BclⅠ(rs41423247)、N363S(rs6195)和、 ER22/23EK (rs6189/6190)的多态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决策树模型、多因子维降法、叉生分析等进行月经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危险因素分析及因素之间、基因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应用Matlab7.0软件包的神经网络工具构建月经异常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1.列车乘务员总月经异常率为60.9%,其中,工作后月经异常率为47.7%,一直月经异常率为13.2%;未婚列车乘务员工作后月经异常率为49.1%,高于已婚列车乘务员(32.9%),与车站组女工比较工作后月经异常率:列车乘务员标准化月经异常率(54.85%)高于车站组女工(47.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异常类型中以月经周期异常率最高,未婚列车乘务员月经周期异常率(42.7%)且高于未婚车站组女工(22.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精神心理因素与月经异常关系:经单因素危险因素筛选及多因素非条Logis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压力、家庭压力、抑郁症状、吸烟、生育史进入回归方程;提示月经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职业压力、高家庭压力、抑郁症状、吸烟;有生育史是月经异常的保护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高职业压力(OR=2.094,95%CI=1.664~2.635),高家庭压力(OR=1.637,95%CI=291~2.077),抑郁症状(OR=1.933,95%CI=1.560~2.394),吸烟(OR=7.403,95%CI=1.717~31.919)。生育史(OR=0.338,95%CI=0.219~0.521)。决策树模型提示,职业压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3.精神心理因素之间及职业压力与生育史的交互作用分析:以低职业压力-无抑郁症状组为参照,高职业压力-有抑郁症状组OR=2.680(95%CI:1.975~3.638),高职业压力-无抑郁症状组OR=1.512(95%CI:1.129~2.025);而低职业压力-有抑郁症状组OR=1.183(95%CI:0.745~1.879);叉生分析显示二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以低职业压力-低家庭压力组为参照,高职业压力-高家庭压力组发生月经异常的OR=2.324(95%CI:1.681~3.213),高职业压力-低家庭压力组OR=1.655(95%CI:1.262~2.171),低职业压力-高家庭压力组OR=1.319(95%CI:0.786~2.212);提示职业压力和家庭压力存在联合作用;职业压力与内在投入、职业压力与生育史对月经异常的交互作用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利用职业压力、内在投入、家庭压力、抑郁症状、吸烟、生育史与月经异常的关系,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经学习和训练,训练误差下降并趋于稳定,预测模型的回代相关系数为0.852,大于0.8。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响应较好。5.位点GR BclⅠ (rs41423247)基因变异频率为22.83%,位点GRN363S(rs6195)和GR ER22/23EK(rs6189/6190)的基因型检测未发现有突变基因型。以GR BclⅠ野生型-低职业压力为参照,GR BclⅠ突变型-高职业压力组发生月经异常的OR=3.345(95%CI:1.647-6.794),GR BclⅠ野生型-高职业压力组OR=2.501(95%CI:1.296-4.829),GR BclⅠ野生型型-高职业压力组OR=1.271(95%CI:0.588-2.749)。[结论]1.列车乘务员月经周期异常较为严重。2.列车乘务员月经异常受精神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职业压力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3.职业压力与抑郁症状对月经异常存在相加交互作用。职业压力与家庭压力对月经异常存在联合作用。4.可利用职业压力、内在投入、家庭压力、抑郁症状、吸烟及生育史和月经异常的关系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5.本研究中GR基因BclⅠ、N363S、ER22/23EK位点基因频率分布与其他研究的亚洲人群基因分布频率接近;GR BclⅠ基因型与月经异常无统计学关联,GR BclⅠ基因型与职业压力对月经异常无交互作用。

二、列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列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东野三世(论文提纲范文)

卷一东野一世去意迟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卷二东野二世京华新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卷三东野三世归而不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2)多层网络耦合视角下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动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层网络的研究
        1.2.2 城市地铁网络的脆弱性研究
        1.2.3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的概念
        2.1.2 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的特征
    2.2 复杂网络理论
        2.2.1 复杂网络的定义
        2.2.2 复杂网络的基本类型
    2.3 多层网络理论
        2.3.1 多层网络概述
        2.3.2 多层网络的统计指标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4.2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及步骤
3.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我国城市地铁的概况
        3.1.1 城市地铁建设发展概况
        3.1.2 地铁运营安全及投资概况
    3.2 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典型案例梳理及分析
        3.2.1 案例的收集与分析
        3.2.2 案例分析的结果
    3.3 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实际调查
        3.3.1 调查方法和步骤
        3.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4 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存在问题的确定
4.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影响因素的辨识
    4.1 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基本影响因素的确定
        4.1.1 扎根理论及其研究步骤
        4.1.2 基于文献的因素梳理
        4.1.3 资料编码
        4.1.4 数据饱和性检验
    4.2 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4.2.1 基于DEMATEL方法的因素筛选
        4.2.2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5.基于多层网络模型的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动态演化的SD建模
    5.1 城市地铁脆弱性的多层网络模型构建
        5.1.1 城市地铁多层网络的辨识
        5.1.2 城市地铁的多层网络模型
    5.2 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2.1 建模思路
        5.2.2 建模目标
        5.2.3 系统边界及系统要素
    5.3 模型的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
        5.3.1 系统内因果关系分析
        5.3.2 系统流程图
    5.4 系统方程的确定
        5.4.1 系统中各要素权重的确定
        5.4.2 构造系统方程
6.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动态演化实证研究——以西安地铁为例
    6.1 西安地铁运营概况
        6.1.1 西安市公共交通概况
        6.1.2 西安市地铁发展现状
    6.2 西安地铁脆弱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6.2.1 模型初值的选取
        6.2.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6.3 西安地铁脆弱性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
        6.3.1 基础情景仿真
        6.3.2 变量仿真
        6.3.3 层间耦合作用的动态仿真
    6.4 西安地铁脆弱性的防控策略
7.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汇总
附录2 关于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关于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各影响因素之间作用强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4 地铁网络脆弱性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问卷调查表
附录5 针对“西安地铁网络脆弱性”的调查问卷
附录6 2012-2019年西安地铁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延误和事故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乘客安全的高铁应急救护产品集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应急救护发展现状
        1.2.2 国内应急救护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创新点
        1.3.2 基于乘客安全的研究内容
        1.3.3 应急语境下的研究方法
        1.3.4 论文结构与思路
2 高铁应急救护产品相关概念
    2.1 应急管理思想相关概念
        2.1.1 应急管理理论的概述
        2.1.2 应急管理思想的应用
    2.2 应急救护相关概念
        2.2.1 应急救护的定义
        2.2.2 应急救护的目的
        2.2.3 应急救护的原则
    2.3 高铁应急救护产品的应用理论分析
        2.3.1 发展过程
        2.3.2 定性分析
        2.3.3 成因分析
3 高铁应急救护中“人-机-环境”系统的现状研究
    3.1 目标使用人群研究
        3.1.1 中国人口比例现状及趋势发展分析
        3.1.2 高铁乘客比例现状及趋势发展分析
        3.1.3 使用人群特点研究
        3.1.4 确定用户人群
        3.1.5 使用过程中的层级关系
        3.1.6 使用人群需求分析
    3.2 高铁应急产品研究
        3.2.1 国外高铁应急救护产品分析
        3.2.2 国内高铁应急救护产品分析
        3.2.3 现有高铁应急救护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具体使用场景研究
        3.3.1 高铁车厢内部空间布局分析
        3.3.2 紧急事件发生的空间区域分析
        3.3.3 应急状态下使用者活动范围分析
4 高铁应急救护产品集成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4.1 集成设计的特点
    4.2 应急救护产品的集成设计原则
        4.2.1 使用易用性
        4.2.2 操作引导性
        4.2.3 处理高效性
        4.2.4 交互情感性
    4.3 应急产品功能分析
        4.3.1 应急产品功能分析的方法及流程
        4.3.2 使用者需求分析
        4.3.3 使用者需求细化
        4.3.4 确定具体功能模块
    4.4 应急产品的使用方式研究
        4.4.1 使用者人机尺寸分析
        4.4.2 使用者操作习惯分析
    4.5 应急救护产品功能的集成方式研究
        4.5.1 功能集成设计方法
        4.5.2 整体集成方式分析
5 高铁应急救护产品的设计实现
    5.1 高铁应急救护产品的设计概念
        5.1.1 设计概念发散
        5.1.2 设计概念对比研究及确立
    5.2 基于最终设计概念的具体方案设计
        5.2.1 设计概念的形态深化
        5.2.2 设计概念的色彩深化
        5.2.3 设计概念的材质应用深化
        5.2.4 设计概念的交互界面深化设计
    5.3 应急产品使用效果展示
6 基于乘客安全的高铁应急救护APP的设计
    6.1 高铁应急救援APP的需求分析
        6.1.1 需求调研以及目标用户分类
        6.1.2 高铁应急救护APP的用例分析
    6.2 高铁应急救护APP的总体结构设计
        6.2.1 系统构成要素
        6.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6.3 高铁应急救护APP的流程设计
        6.3.1 产品使用指导功能流程设计
        6.3.2 信息查询功能流程设计
        6.3.3 远程医疗协助功能流程设计
        6.3.4 位置呼叫功能流程设计
    6.4 高铁应急救护APP的视觉设计
    6.5 高铁应急救护APP的可用性测试
        6.5.1 高铁应急救护APP的功能测试
        6.5.2 测试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件

(4)中学生心理门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4 研究内容
    1.5 概念界定
        1.5.1 青少年心理门诊
        1.5.2 心理治疗
        1.5.3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1.5.4 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组织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参与式观察法
        2.2.2 案例研究
    2.3 研究伦理
        2.3.1 自愿参与
        2.3.2 知情同意
        2.3.3 匿名与保密
        2.3.4 避免伤害
    2.4 研究过程
        2.4.1 研究准备阶段
        2.4.2 资料收集阶段
        2.4.3 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会工作介入心理门诊关键过程
    3.1 专业关系的建立
        3.1.1 重塑困境内的叙事
        3.1.2 现身说法中的情绪引导
        3.1.3 专业关系下的权力结构
    3.2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个案服务
        3.2.1 心理层面的联结性支持
        3.2.2 社会层面的策略性指导
        3.2.3 医学层面的专业性技术
    3.3 中学生家庭治疗
        3.3.1 与家庭建立专业关系
        3.3.2 非学习任务中心
        3.3.3 持续改善中的家庭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学生心理门诊中的社会工作专业要素
    4.1 特定场域内的专业关系
        4.1.1 权威身份的显示
        4.1.2 专业服务成本的控制
    4.2 循证视角下的专业实践
        4.2.1 罗森汉实验的警示
        4.2.2 认知行为疗法的灵活运用
    4.3 思想潮流中的专业伦理
        4.3.1 尊重青少年自己的想法
        4.3.2 减少病耻感
        4.3.3 案主中心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西安铁路局动车组列车电磁辐射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1.2.2 工频电磁场强度检测
        1.2.3 职业健康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一般情况
        2.1.2 健康情况
        2.1.3 对电磁辐射的认知情况
    2.2 工频电磁场强度检测结果
    2.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3.1 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2.3.2 实验室检查结果
3 讨论

(7)基于情绪劳动的沈阳客运段列车员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情绪劳动定义与维度的研究
        1.2.2 情绪劳动与前因变量关系的研究
        1.2.3 情绪劳动与结果变量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2.1 情绪劳动的含义、特点与结构
        2.1.1 情绪劳动的含义
        2.1.2 情绪劳动的特点
        2.1.3 情绪劳动的结构
    2.2 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与测量
        2.2.1 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2.2.2 情绪劳动测量
    2.3 情绪劳动基本策略
第3章.沈阳铁路客运段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现状
    3.1 沈阳铁路客运段及列车员情况简介
    3.2 沈阳铁路客运段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
    3.3 沈阳铁路客运段列车员不良情绪
第4章 沈阳铁路客运段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实例分析
    4.1 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模型构建
    4.2 问卷设计
    4.3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数据收集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4.1 量表的信度分析
        4.4.2 量表的效度分析
    4.5 列车员情绪劳动与其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6 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对沈阳铁路客运段列车员情绪劳动管理的建议
    5.1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情绪劳动的管理
        5.1.1 招聘与甄选环节
        5.1.2 培训与开发环节
        5.1.3 绩效考评与激励管理
    5.2 突出情绪劳动价值的文化体系构建
        5.2.1 组织文化体系的完善
        5.2.2 组织领导能力建设
    5.3 组织保障与支持管理系统构建
        5.3.1 组织公平支持
        5.3.2 角色认同支持
        5.3.3 福利待遇支持
        5.3.4 工具性支持
        5.3.5 家庭生活支持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社会背景
        (二) 学术背景
    二、 基本概念界定
        (一) 主观幸福感
        (二) 情感
        (三) 体验
        (四) 生活满意感
        (五) 认知
    三、 理论工具
        (一) 主观幸福感理论
        (二) 韦伯的理性化理论
        (三)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四、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调查研究法
        (三) 个案调查法
    五、 研究的创新与意义
        (一) 本研究的创新
        (二) 本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特征
    一、 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
        (一) 研究假设
        (二) 理论模型
        (三) 研究工具
        (四) 被试
        (五) 施测
        (六) 数据处理
        (七) 效度与信度
    二、 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 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各部分分值及特征
        (二) 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分值及特征
第二章 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 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分类影响因素
        (一) 影响个人情感的因素
        (二) 影响人际情感的因素
        (三) 影响生活组织满意感的因素
        (四) 影响生活事件满意感的因素
        (五) 影响整体生活满意感的因素
    二、 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综合影响因素
        (一)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框架
        (二)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第三章 提升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对策
    一、 提升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分类对策
        (一) 提升个人情感的对策
        (二) 提升人际情感的对策
        (三) 提升生活组织满意感的对策
        (四) 提升生活事件满意感的对策
        (五) 提升整体生活满意感的对策
    二、 提升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的对策总述
        (一) 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基本要素
        (二) 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途径
讨论
    一、 企业的制度与职工主观幸福感
        (一) 显性的政策管理
        (二) 隐性的压力管理
        (三) 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二、 何种企业可以提高职工幸福感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列车乘务员精神心理因素及GR基因多态性与月经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列车乘务员精神心理因素与月经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GR 基因 BclⅠ、N363S、ER22/23EK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月经异常的关系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列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野三世[J]. 尹洪东.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5)
  • [2]多层网络耦合视角下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动态演化研究[D]. 李青.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乘客安全的高铁应急救护产品集成设计研究[D]. 李晶晶.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中学生心理门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D]. 王鲁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西安铁路局动车组列车电磁辐射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J]. 索婷婷,孙会娟,任东青,赵涛. 职业与健康, 2018(24)
  • [6]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铁路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与探讨[A]. 许峰. 2018年铁路卫生防疫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7]基于情绪劳动的沈阳客运段列车员管理策略研究[D]. 王丹. 沈阳大学, 2017(05)
  • [8]进藏列车乘务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 王芳,于莹莹,王育珩,赵丽. 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卫生系统论文集, 2016
  • [9]铁路乘务员主观幸福感研究[D]. 王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10]列车乘务员精神心理因素及GR基因多态性与月经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D]. 朱丹丹.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指挥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