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亭阁组团组合中的视觉控制

浅析亭阁组团组合中的视觉控制

一、楼阁建筑群体组合中的视觉控制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英紫薇[1](2021)在《江南园林的立体空间组织与其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传统绘画一样,都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载体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深刻地体现着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在对外封闭内部自由灵活的“一方天地”中形成了“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空间意识,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一种独特的往复无尽的空间设计的思想方法。江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荟萃之地,在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盛行达到了鼎盛时期,江南地区至今仍是现存遗留中国古典园林最多的地区。随着唐朝古人们开始追求在城市中建造诗情画意的园林到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鼎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造园空间日益缩小,面对这种空间上的矛盾,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活动非但没有受到抑制而萎缩,相反地它却突破了有限空间的局限,创造出无限的流动空间意象。这一座座江南私家园林便是我们研究空间的历史宝库。中国的当代建筑像西方建筑一样单体扩张内向膨胀,但是人们对于精神境界和对空间的追求却从未停止。因此,在当代如何在城市密度日益加大,城市膨胀逐渐立体化,集约化的建筑背景下,营造出江南园林意贵乎深远的空间意境,往复无尽的空间体验,和解决当前紧凑的空间问题是当代中国建筑师的重要议题。江南园林化实为虚,致死地于生动的精妙的空间设计和在有限空间达于无限的设计手法不仅仅依托于平面上的空间布局和空间序列,其立体空间组织下的建筑形式、空间构图、回环错落的显隐性路线组织等等,也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启示。由此,本文将从江南园林的立体空间组织的角度,分析园林中的立体组织要素的衍变发展、空间往复无尽的设计追求、空间立体组织的形式语言、空间组织、空间表达并总结江南园林立体空间组织的设计手法及营造效果。并探讨其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策略。

杨夏薇[2](2021)在《宋代铜镜纹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镜是古代日用品,在中国古代既用于鉴容,也用于辟邪等场合,因流传两千多年以上,在物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铜镜的形式相对简单,平板状,多为圆形,偶有方形,间有菱花形、椭圆等形状者,极个别有柄。其正面平或微凸,是实现其基本功能面,其背面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和装饰,成为古代艺术的主要载体。因铜镜的基本功能是鉴容,所以镜面需要光亮、致密,中国古代铸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高锡青铜可达此效果,其材质的锡含量往往在20%以上,甚至有30%者,但高锡青铜镜坚硬质脆,坠落即碎。而镜背面的纹饰或装饰,应当本源于商周青铜礼乐器,并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工艺也如青铜礼乐器一样多种多样,所以,铸工铜镜的制作,同样沿袭青铜礼乐器生产的路径,早期都是以泥范块范法成形的。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多移借自青铜容器,包括镶嵌、错、鎏、镀、绘和包金银等,其中镀锡工艺在装饰镜背的基础上,铸工逐步认识到也是处理镜面、使之白亮的加工工艺。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铜镜合金的锡含量可以不必很高,使其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中国铜镜可上溯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中原出现最早的是商代,西周只是零星发现,这些具有铜镜形象的器物,究竟是否全部用于鉴容,还不能肯定,至少其中某些是用于装饰。真正作为日用鉴容的铜镜,大概从春秋晚期才开始逐步增多,侯马铸铜做法发现有铸镜模范,反映出铸镜和其他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甚至装饰纹样一致。经过战国时代的发展,一些特种工艺镜颇为突出,如漆背镜、彩绘镜、双背镜等,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秦汉是青铜镜大大发展阶段,王室和戈地方都会都是青铜镜的重要产地,商品性强故纹样类型多。汉之后的连年动乱对青铜镜生产打击较大,但随着佛教东传和道教的兴起,宗教题材成为铜镜纹样的主要内容。隋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多种精美形式、装饰手法多样、纹饰题材丰富的青铜器,表明铜镜生产臻至高峰。唐宋社会的巨变在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艺术史也有涉及。通观两个时代的青铜镜,差别突出。宋代青铜镜因普通和寻常,往往被忽视,页成为研究较少、留下诸多空白的流域。本文即是针对这一空白而设计的研究,宋代手工业商品化有关,大批量的铜镜以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其纹饰装饰性更强。如表现宋代女性文化的花卉纹镜和凤鸟纹镜,也有人物故事纹镜中展现宋代士人隐逸之情的许由巢父镜、王质观弈镜,还有展现宋代铜镜商品化的商标牌记镜,再有反映与道教、佛教有关的铜镜。宋代铜镜纹饰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的装饰化、世俗化表现内容。纹饰的世俗化表现与佛、道教世俗化有关,佛道教义逐渐世俗化,广纳信众,与社会风俗相结合,形成特殊的民间风俗礼仪。铜镜参与了宋人的生活,照容或是民间信仰中用镜祭祀、婚丧喜庆事中都见有铜镜的使用,铜镜纹饰就是反应这些风俗的图像。本文采用图像与空间的讨论方法,将宋代铜镜中的部分纹饰作为单一图像来看,与周围的墓葬壁画、器物形成一个研究场域,应属于墓葬器物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铜镜的功能与图像产生的交互关系,更好的理解宋代铸镜工匠在铜镜装饰上对于纹饰内容、题材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探究宋人在物质文化上对铜镜的设计与构思,并探讨纹饰除装饰意义以外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宋人的造物与装饰思想。

吴灿[3](2021)在《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徽派建筑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深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甚至至今也没有失去其使用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珍视传统徽派建筑艺术,继承其优秀传统。意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意境的内涵和特征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受到道禅思想的影响。关于意境的研究,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无论从作品的意境表达还是理论成果都比建筑意境成熟得多。本文中从建筑审美体验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前人对意境的研究理论,分析总结出建筑意境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将对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意境的阐释分为表象、意象、意境等三个由浅至深的层层递进层次:第一是主体对村落构成要素的表象感知;第二是主体与客体的情景交融,表象转化为意象;第三个层次是主体心灵上超越有限的意象,通过灵想和幻想到达无限广阔的象外之境,领悟宇宙的生命真谛,产生深刻的哲理性感悟。最后按照这三个层次,从自身体验的角度,归纳总结出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五种意境类型。按照表象到意象,意象到意境的隐含递进关系,分别描述这五种诗性空间意境的给人生命启示和深刻哲理性感悟。本文借鉴其它艺术意境的理论成果,结合建筑自身情况,以呈坎古村落为徽州的缩影,试图探析传统徽派建筑意境的生成方式和意境类型。

王砚琪[4](2021)在《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建筑堪称中华瑰宝,历史久远、类型丰富、数量庞大、质量坚固且审美独特。山西古建筑除记录的历史信息,用材反映的地域特征外,还具有值得挖掘的社会、科技、美学、人文价值和匠作工艺。太原纯阳宫是府城中集聚山西地域特色的道教建筑群。作为宫观建筑,承载吕祖信仰,以易学思想营建建筑与园林。其功能在古代偏向礼制祭祀,现代则侧重文物博展。作为山西古建博物馆,纯阳宫承载了晋系古建地域形式、营造技艺和装饰艺术之集萃。文章以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为探索建筑特征来源,挖掘建筑综合价值与宫观古建地位;通过查找文献、实地调研、测绘建模、实例对比及视线分析等方法;研究太原纯阳宫历史文化角度的选址依据、院落空间角度的构图布局、地域建筑角度的风格形式、技术构造及艺术装饰等,以归纳其价值。文章共七章对其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由山西古建遗存与道家文化展开,阐述相关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并对研究对象展开论述。第二部分为太原纯阳宫概况及选址布局研究。由吕祖建筑分布现状,概述山西三大纯阳宫,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太原纯阳宫。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发展与道教人物营建轨迹分析选址成因。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道教思想对宫观建筑、园林的营建影响。第三部分为太原纯阳宫院落形态及构图方式研究。由面域——体块——空间——构图逐步对纯阳宫的空间界面、门式建筑、院落空间、构图布局进行探讨。宏观分析整体院落形态、空间组织及构图方式,挖掘空间组合价值,为建筑群的生成提出合理依据。第四部分由文章的四、五、六章组成,为建筑特征研究,包含地域建筑形式、技术构造及艺术装饰特征研究。分析对象由“建筑群营建”到“院落布局”再到“以院落为单位的建筑”。对比相近的山西各地宫观、民居来归纳地域建筑特征,挖掘其地域、社会价值;从技术构造角度,分析扇形九角攒尖形制营造、窑上建房同构技术及楼院木构挑廊搭接技术,挖掘建筑的地域、科学及人文价值;从艺术装饰角度,选取宫观内典型的装饰构件,联系山西建筑构件固有做法及传统匠作工艺,挖掘其地域、美学及工艺价值。第五部分结论,总结了研究对象的特征与价值,就未涉及的研究方向、内容及保护规划策略,提出展望与不足。文章希望凭借对太原纯阳宫建筑群特征研究提炼其内在综合价值,证明太原纯阳宫是山西古建缩影。以山西地域角度为暗线对其建筑地域形式、营造技艺、装饰艺术研究,希望对博物馆陈展、古建修缮提供数据资料,对后期制定可持续保护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张鸿[5](2020)在《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景观调查及其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亭与园林相伴而生,相适发展,在各类园林绿地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在系统综述使用后评价理论及园亭的相关研究后,通过对南宁7座城市综合性公园的135座园亭的风格、平面形式、屋顶形式、体式、选址、色彩、座椅、周边植物景观以及使用者的活动类型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优化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确定了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值。然后,基于园亭使用后评价体系,采用李克特量表法结合SD语义分析法构建园亭使用后满意度评价问卷,并选取人民公园、南湖公园、新秀公园及五象湖公园4座代表性综合公园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园亭使用后满意度调查统计结果及园亭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值,引入四分图评价模型对4座代表性综合性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南宁市公园园亭设计和改造提升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园亭规模特征:按园亭数量统计结果:五象湖公园(48)>狮山公园(23)>南湖公园(21)>人民公园(20)>新秀公园(10)=江南公园(10)>青秀湖公园(3);按园亭建筑占地面积统计:五象湖公园(1145m2)>狮山公园(777m2)>人民公园(568m2)>南湖公园(425m2)>新秀公园(190m2)>江南公园(173m2)>青秀湖公园(56m2)。2.园亭形制特征:按园亭风格类型统计,仿古亭72座,现代亭62座,欧式亭仅1座;按园亭平面类型统计,正四边形平面以及圆形平面的应用比例较高,分别占园亭总数的33%和32%,其次是正六边形平面,占比13%,长方形平面占比8%以及组合型平面占比8%;按园亭屋顶类型统计,运用最多的是攒尖顶形式,包括单檐攒尖顶占比45%,重檐攒尖顶占比16%;其他屋顶形式次之,占比27%,单檐歇山顶占比4%,单檐悬山顶占比3%,平顶占比3%,重檐歇山顶以及重檐悬山顶均占比1%;按园亭体式类型统计,单亭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比达79%;其次是亭廊组合,占比13%,双亭占比7%,桥亭占比1%;色彩方面,主要采用灰色、白色、红色以及黄色构亭;按园亭选址类型统计,平地建亭数量最多,达70座,占52%,临水构亭占21%,山腰建亭占16%,架水构亭以及山顶建亭各占5%,跨水架亭占1%,无山麓建亭;按园亭材质类型统计,钢筋混凝土材质亭数量最多,达69座,占51%,其次是其他材料亭,占27%,木亭占12%,茅草亭和仿木亭各占4%,而仿竹亭占2%;园亭座椅方面,主要采取环绕型、半环绕型以及中心型布局方式,座椅材质主要采用花岩石、木材以及钢筋混凝土材质,或单独或组合使用;园亭周边植物方面,以乡土植物为主,种类以常绿植物为主,落叶植物为辅,观果植物略少;园亭其他配套设施方面,主要包括:卫生设施、照明设施、健身活动设施、匾牌楹联这四种类型;此外还有部分园亭附有文明标识。3.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的18个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分别为:匾牌楹联诗画性(0.2450)>民众认知度(0.1047)>尺度合理性(0.1026)>历史悠久性(0.0839)>地域风格性(0.0712)>材质适配性(0.0633)>功能多样性(0.0516)>坐憩舒适性(0.0439)>选址合理性(0.0377)>结构创意性(0.0373)>楹联匾牌完整性(0.0327)>景观元素协调性(0.0322)>亭身保养质量(0.0243)>造型美观性(0.0230)>结构安全性(0.0209)>视觉景观丰富度(0.0165)>装饰美观性(0.0057)>装饰多样性(0.0036)。4.使用者特征方面:园亭使用者主要来自综合性公园服务区域内的附近居民,老年人和青年人居多;来亭目的多为休憩,次之为交流交往,而后为游戏娱乐、文艺活动、健身锻炼;停留时间多在1小时内。5.南宁市4座代表性城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综合得分为:人民公园(3.40)>南湖公园(1.03)>五象湖公园(0.82)>新秀公园(0.67)。6.存在问题:(1)园亭数量规模与公园规模不相适匹;(2)园亭风格缺乏创新和亮点,整体风格过于单调;(3)造型上,整体风格偏单一化;(4)选址相对单一,因地制宜措施实施不到位;(5)色彩运用不合景宜,不够协调;(6)材质应用类型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7)部分园亭座椅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坐憩舒适度较差;(8)某一方面配套设施普遍欠缺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在符合公园风格以及满足建设经济指标的情况下,匹配设置合理合情合景的一定数量规模的园亭;(2)有机地结合园区风格及现代景观艺术手法,对园亭风格进行定位设计,提高园亭风格的多样性;(3)根据园亭基址环境特点,适当增加应用多样化造型的园亭;(4)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构亭选址的可能性;(5)结合园亭景观表达需要,运用景观视觉吸引机制方法,来求得园亭色彩与环境色的协调;(6)秉持生态环保与经济耐用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选址基础条件以及风格定位,积极扩大园亭建筑材料的选用范围;(7)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追求品质,打造令人更舒适的坐憩设施;(8)根据不同景观主题表达所需,植物配置应考虑上中下不同层次植物种类的搭配,同时注重遮荫效果;(9)积极考虑运用匾额楹联进行园林意境的拓宽和延伸,可强化使用者观赏记忆。

范婷婷[6](2020)在《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文中认为楼阁是中国传统的城市山水人文环境中的典型景观要素,是关联城市和自然山水的关键因子,在构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取向和整体意象的景观环境空间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标志性作用。深入解读传统楼阁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及其本体特征,是理解中国古代匠人的环境经营智慧、丰富现代中国城市特色景观营造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的景观营造历来注重环境的整体把握,当前有关楼阁的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单体物质空间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变特征,而将楼阁分布与城市空间环境联系起来,作整体性解读这方面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鉴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入手,分析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相影响,梳理古代楼阁营建在环境的不同层面关联自然秩序的历史经验,为现代景观楼阁设计的传承与创新作基础性的理论参考,以期为楼阁相关的工程建设及保护修缮拓展相关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对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建筑设计作系统的梳理解读。研究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楼阁形式、传统楼阁建置对理想环境格局构建的作用以及传统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这三个方面厘清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分别从时间的纵向和横向理解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认识楼阁单体的形成背景及构成要素的演变脉络;第三部分在前文认识历史环境和传统楼阁的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从环境应对和楼阁单体表现两方面探究传统楼阁在现代空间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第四部分以碧云楼为例,阐述基于栖霞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格局特征,并观照现代城市景观新秩序的背景,生成的楼阁建筑及周边环境设计策略。综上,总结古代楼阁营造的规律,认识到楼阁景观是特定历史语境下多重因素形成的物质外现形式。故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重拾环境整体经营的传统智慧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要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楼阁文化的核心内涵,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特色的新楼阁景观风貌。

李佳璐[7](2020)在《明清河西走廊建筑正身大木构架及其节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河西走廊建筑在资源相对匮乏的经济条件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已有研究揭示了河西建筑与其他地区建筑一些显着的区别性特征。除此之外,尚需深入河西建筑体系内部梳理其基本或典型做法上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包括正身大木构架、梁架节点和装饰化的斗栱,以深化研究。本文以近300个河西走廊现存明代至民国期间木构遗存为样本,针对研究空白,从以上三方面展开讨论。首先,进行归纳和分类。在构架类型整体定位的基础上,对河西建筑构架进一步分类;从结构逻辑的角度切入,对梁架节点及构件组合进行分类;从装饰化的角度入手,关注斗栱中“花板代栱”手法的起源,并对轮廓、雕刻、彩画等装饰手法进行分类。其次,在分类基础上对这三方面内容进行定量的共时性分区和历时性分期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解释,以廓清河西建筑大木构架演化、梁架节点简化、斗栱装饰化发展的演变脉络。最后,在河西走廊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叙述之外,在大语境下将这三方面做法与官式建筑及周边河湟、秦州地区建筑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明晰河西建筑地方风格特点。研究发现,明清河西走廊建筑的演变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明清以来的总体发展趋势,但自身又呈现出具有地方风格的特征,本文将其概括为:俭省与华丽、杂糅与个性、自由与限制。

仲金娣[8](2020)在《“艺术的”插件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主要研究“插件”系统运行模式下的景观构筑物的空间组合方法。以“插件”系统为模式,以景观构筑物为载体,以空间组合为方法,整合空间碎片化思维,以整体化、动态式思维探讨组合式景观构筑物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方式。“插件”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方式方法,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中的痛点,从整体化发展层面考量,重塑空间活力。城市不是单一、静态的物质环境集合,而是多维度、动态的社群空间网络。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已经翻开历史的新篇章,城市发展逐渐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模式转变,从粗放的“大拆大建”向精细化微小更新转变,城市更新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针对城市更新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景观构筑物成为联结不同个体的有效空间,成为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有效手段。从人类原始的生存需求到城市建设中的生活服务需求到人们的精神需求,景观构筑物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中为人们服务。空间,是建筑的起源,几何原型是建筑形态的基础,基于几何原型,研究组合式景观构筑物的空间组合关系,并通过实验性设计进行论证。全文包括四个部分:“插件”系统解读、组合式景观构筑物概念和特征辨析、组合式景观构筑物的空间组合研究、基于景观构筑物范畴下的“24小时美术馆”实验性设计。

邱佳铭[9](2020)在《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建筑的大量运用开后世山水画之先,本文注意到点景建筑在宋代山水画造境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点景建筑这一元素切入,以点景建筑参与山水画意境营造作为展开讨论的背景,结合对宋代代表性山水画的考察,探讨点景建筑与山水画造境之间的双向关系。对各大博物馆馆藏宋代山水画代表性作品中点景建筑的数量、类别、形态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对客观、详实的数据和结论,既有对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宏观特征的把握和认知,又有微观上相对清晰准确的检视与分析。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的关系,在绘画本体的形式语言层面上可分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其一是点景建筑参与画面空间和“远”意的营造;其二是在山水画造境法则制约下点景建筑图式结构的提炼和运用。前者是点景建筑对山水画造境的作用与意义,是其作为山水画元素之一参与造境的重要路径。后者可以看作是山水画造境对点景建筑图式的规定和制约,是山水画造境法则对点景建筑的反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以“萧寺”、“草庐茅舍”、“村落”以及“亭”等点景参与特定意境的营造为例,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萧寺”与佛禅文化,“草庐茅舍”、“村落”与老庄思想影响下的隐逸文化,“亭”与儒家仕隐观念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山林幽趣”的内在联系。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塑造了点景建筑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是山水画点景建筑及其图式的语义来源,建构起人们对“萧寺”、“草庐茅舍”和“村落”、“亭”的普遍文化认知,并形成一种文化惯例和集体经验,这必然会作用于山水画意境的创造并且被观者感知。对点景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品格、精神内涵进行文化阐释和语义溯源,既是挖掘解析宋代山水画特定意境的深层内涵,实际上也是山水画造境过程反作用于点景建筑文化品格、精神内涵和图式结构进一步提炼、集中和明确的过程。通过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在重新审视、发掘宋代山水画特质和智慧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点景建筑在山水画中既是人文精神与自然山川精神聚积、交汇的中介和交点,又是形式语言的构成要素和绘画实践本体。点景建筑与山水画造境之间,并非创作过程中简单的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中,在外显的形式语言和内蕴的文化品格、精神内涵上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双向建构的关系,凸显出中国山水画区别于风景画的文化意义。宋以后的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的关系无不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拓展。

邓新航[10](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提出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二、楼阁建筑群体组合中的视觉控制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楼阁建筑群体组合中的视觉控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江南园林的立体空间组织与其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选题的缘起
        1.1.2 江南园林研究现状
    1.2 相关概念解读
        1.2.1 江南园林的解读
        1.2.2 立体空间的解读
    1.3 文献综述
        1.3.1 古代文献
        1.3.2 近代文献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江南园林立体空间组织背景概况
    2.1 中国古典园林的立意与布局
        2.1.1 “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意境追求
        2.1.2 “曲折致远”的空间布局
    2.2 江南园林立体空间组织的相关研究
        2.2.1 立体空间组织
        2.2.2 江南园林立体空间组织基础概况
    2.3 江南园林立体空间组织的形成背景
        2.3.1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文化背景
        2.3.2 “山水入园,经营画境”的历史背景
        2.3.3 “一坊天井,可弥六合”的社会背景
第3章 江南园林立体空间组织要素衍变
    3.1 园林单一要素的立体衍变研究
        3.1.1 台——重台叠馆
        3.1.2 楼、阁——复楼、复阁
        3.1.3 假山、廊道——见山构亭、复道、复廊
    3.2 江南园林复合要素的立体空间组织分析
        3.2.1 楼阁与爬山廊相连
        3.2.2 假山与楼阁相连
        3.2.3 二层复道相连
第4章 江南园林立体空间组织手法
    4.1 “曲折有法,层层叠掇”的形式语言
        4.1.1 处处临虚的建筑形态
        4.1.2 曲折贯穿的游廊系统
        4.1.3 三远法构图的空间层次
    4.2 “往复无尽”的空间组织
        4.2.1 “回环错落”的显隐性路线
        4.2.2 视点界面的打断与组织
        4.2.3 组织“实”空间
    4.3 “达于无限”的空间意象
        4.3.1 景外之景
        4.3.2 象外之象
第5章 园林立体空间组织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策略
    5.1 园林立体空间组织营造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1.1 延伸空间效果
        5.1.2 丰富空间层次和构图
        5.1.3 提供多元化游线和平台
        5.1.4 空间虚实转换
    5.2 在“小空间”内的空间组织营造策略
        5.2.1 丰富显隐路线的体验感扩大空间
        5.2.2 设计处处临虚的视觉感扩大空间
    5.3 在“建筑群落”中的空间组织营造策略
        5.3.1 组织回环的贯穿游线
        5.3.2 建筑景观化
第6章 园林立体空间组织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游”当代美术馆设计为例
    6.1 项目概况
        6.1.1 基地位置
        6.1.2 方案构思
    6.2 立体空间组织要素
    6.3 立体空间组织手法
        6.3.1 曲折贯通的建筑系统
        6.3.2 交叠回环的显隐性路线
        6.3.3 浮廊可渡的建筑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毕业创作设计(专业学位型论文附)
作者简介
致谢

(2)宋代铜镜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宋代铜镜纹饰考古学分期与特征
        一、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纹饰的分期
        二、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形制的分期
    第二节 宋代铜镜纹饰的特征
        一、宋代铜镜纹饰的题材特征
        二、宋代铜镜纹饰的构图特征
        三、宋代铜镜纹饰的装饰特征
第二章 花卉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花卉纹
        一、牡丹纹
        二、莲花纹
        三、梅花纹
    第二节 花卉纹的图式结构
        一、缠枝花式结构
        二、折枝花式结构
        三、“小品”式结构
    第三节 花卉纹对宋代花鸟画的模仿
第三章 凤鸟纹与龙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凤鸟纹
        一、凤鸟纹
        二、凤鸟纹的图式结构
    第二节 龙纹
        一、龙纹的图像形式
        二、龙纹的图像内容
第四章 人物故事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仙人故事纹
        一、龟鹤仙人纹
        二、仙人斩蛟龙纹
        三、达摩渡江纹
    第二节 历史人物故事纹
        一、许由巢父纹
        二、王质观弈纹
        三、唐明皇游月宫纹
    第三节 民间故事纹
        一、柳毅传书纹
        二、牛郎织女纹
    第四节 世俗生活类纹饰
        一、海舶纹
        二、婴戏纹
第五章 其他类型纹饰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几何纹
        一、球路纹与龟背纹的发展演变
        二、球路纹、龟背纹的仿藻井式结构
        三、球路纹、龟背纹镜与建筑纹饰的关系
    第二节 八卦纹
        一、八卦纹的图像形式
        二、八卦纹的符号化演变
    第三节 牌记铭文镜
        一、宋镜“牌记”的发展与形式
        二、牌记铭文的内容
        三、牌记中铸镜城镇的分布情况
第六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第一节 墓葬中铜镜“使用空间”的界定
        一、宋代墓葬中铜镜的使用特殊性
        二、宋代铜镜的“使用空间”界定
    第二节 墓顶挂镜的纹饰功能与意义
        一、墓顶挂镜的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二、墓顶铜镜纹饰的特殊性
        三、铜镜纹饰与“访仙”隐喻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一、墓葬中的生活用镜
        二、铜镜与日常生活
        三、铜镜与镜像
    第四节 宗教仪式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一、铜镜纹饰与道教
        二、铜镜纹饰与佛教
    第五节 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一、装饰性
        二、隐喻性
结语
附录1 宋代铜镜图录
附录2 宋代纪年墓出土铜镜表
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现代文献
    三、图录
    四、考古发掘报告
    五、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
致谢

(3)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意境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意境”的思想根源
        2.1.1 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
        2.1.2 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2.1.3 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
        2.1.4 其他艺术意境的发展
    2.2 建筑意境的生成过程
        2.2.1 表象化意象
        2.2.2 意象组合
        2.2.3 象外之象
    2.3 建筑表象
    2.4 建筑意象
    2.5 建筑意境
        2.5.1 定义
        2.5.2 特征
    2.6 “诗性”解读
        2.6.1 诗性智慧
        2.6.2 诗性空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表象认知
    3.1 自然表象
        3.1.1 山体
        3.1.2 水系
        3.1.3 地面
        3.1.4 天空
        3.1.5 植物
    3.2 建筑表象
        3.2.1 空间
        3.2.2 实体
        3.2.3 材料
    3.3 生活表象
        3.3.1 日常生活
        3.3.2 民俗节庆
    3.4 时间表象
        3.4.1 四时气象
        3.4.2 光影
    3.5 声音表象
    3.6 气味表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象呈现
    4.1 意象组合
        4.1.1 单一意象
        4.1.2 多重组合意象
        4.1.3 逻辑组合意象
        4.1.4 非逻辑组合意象
    4.2 意象类型
        4.2.1 山环水抱
        4.2.2 古桥流水
        4.2.3 含蓄的水口
        4.2.4 窄巷一线天
        4.2.5 纠结的巷口
        4.2.6 雨巷石板路
        4.2.7 建筑表情
        4.2.8 十笏天井
        4.2.9 空灵宗祠
        4.2.10 古老神社
        4.2.11 静默的牌坊
        4.2.12 败壁废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呈坎古村落空间意境的生成及类型
    5.1 建筑意境的感相
        5.1.1 建筑意境的召唤结构
        5.1.2 情景交融的构成方式
        5.1.3 建筑意境的提示
    5.2 建筑意境的显现
        5.2.1 刹那呈现
        5.2.2 生命之境
    5.3 建筑意义的妙悟
    5.4 建筑意境的类型
        5.4.1 仙—渔樵耕读世外桃源
        5.4.2 幽—曲折深杳旷奥游息
        5.4.3 拙—冲淡天然永恒苍古
        5.4.4 和—中庸儒雅秩序灵动
        5.4.5 寂—空灵静谧惟恍惟惚
        5.4.6 哀—触目兴叹感物之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感悟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4)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古建筑群研究现状
        1.3.2 太原纯阳宫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5.1 新观点
        1.5.2 新发现
        1.5.3 新角度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太原纯阳宫价值概况及选址布局
    2.1 纯阳宫概况与研究价值
        2.1.1 吕祖信仰与建筑
        2.1.2 山西纯阳三宫概况
        2.1.3 太原纯阳宫研究价值
    2.2 太原纯阳宫选址成因
        2.2.1 选址背景与宋德方营建轨迹
        2.2.2 地形环境对院落布局的影响
        2.2.3 园林艺术对院落布局的整合
    2.3 道教思想对太原纯阳宫的布局影响
        2.3.1 道教及道场的发展历史
        2.3.2 道教思想在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2.3.3 道教思想在园林布局中的体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原纯阳宫院落形态及构图方式
    3.1 轴线上的建筑界面处理
        3.1.1 院落空间界面的定义
        3.1.2 轴线上的各空间界面
    3.2 界面形态的空间表达
        3.2.1 “界面”限定空间的尺度感与体验感
        3.2.2 “界面”复合灰空间的层次感与巧思
    3.3 院落空间的围合特色
        3.3.1 一进园林式院落
        3.3.2 二进扁平式四合院
        3.3.3 三进纵深式回字院
        3.3.4 四进规整式八卦院
        3.3.5 五进高耸式四合院
    3.4 院落组织的构图方式
        3.4.1 “纵深序列化”空间组织
        3.4.2 局部“明堂式”节点穿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形式及地域风格特征研究
    4.1 二进院的合院式建筑
        4.1.1 二进院建筑形式
        4.1.2 二进院与晋北合院建筑风格比较
    4.2 三进院的大院式建筑
        4.2.1 三进院建筑形式
        4.2.2 三进院与晋中大院建筑风格比较
    4.3 四进院的窑院式建筑
        4.3.1 四进院建筑形式
        4.3.2 四进院与晋西窑院建筑风格比较
    4.4 五进院的楼院式建筑
        4.4.1 五进院建筑形式
        4.4.2 五进院与晋东南楼院建筑风格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技术构造特征研究
    5.1 古亭孤例形制营造
        5.1.1 古亭建筑基本形制
        5.1.2 以四进院“扇形九角攒尖亭”为例
        5.1.3 与其他地区相关形制建筑对比
    5.2 窑上建房结构
        5.2.1 “窑上建房”的同构技术
        5.2.2 以四进院“灵宝洞及二层北楼”为例
        5.2.3 与晋西窑房结构的建筑实例对比
    5.3 楼院搭接技术
        5.3.1 楼院木构挑廊技术
        5.3.2 以五进院东西厢房木结构挑廊为例
        5.3.3 与晋东南楼房结构的建筑实例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艺术装饰特征研究
    6.1 屋顶脊饰及瓦作装饰
        6.1.1 素面正脊、镂空正脊与花式正脊
        6.1.2 垂脊吞口兽、正脊琉璃龙与攒尖宝瓶
        6.1.3 灰陶瓦与琉璃瓦屋顶
    6.2 屋身梁枋彩画及门窗洞样式
        6.2.1 梁枋彩画样式
        6.2.2 山墙开窗与框景漏窗
        6.2.3 隔扇门与槛窗样式
    6.3 建筑构件与晋系工艺做法
        6.3.1 孔雀蓝琉璃阑版
        6.3.2 山西琉璃匠及工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与价值分析
        7.1.1 建筑群选址缘由
        7.1.2 院落空间布局特征
        7.1.3 地域建筑风格与价值
    7.2 展望与不足
        7.2.1 展望
        7.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图片来源
    附录B:表格来源
    附录C:太原纯阳宫重修碑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景观调查及其使用后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3.1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
        1.3.2 城市综合性公园园亭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使用后评价(POE)国内外研究综述
        2.1.2 园亭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层次分析法
        2.2.2 熵值法
        2.2.3 SD语义分析法
        2.2.4 使用后评价法
第三章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园亭规模特征
        3.1.1 园亭数量特征
        3.1.2 园亭建筑占地面积特征
        3.1.3 园亭占地比例特征
        3.1.4 园亭平均单体面积特征
        3.1.5 相关特征影响因素检验
    3.2 园亭的形制特征
        3.2.1 园亭的结构
        3.2.2 按园亭的不同划分方式
        3.2.3 园亭使用者行为类型
        3.2.4 园亭形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体系
    4.1 评价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体系拟定
        4.1.3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 AHP法
        4.2.1 构造判断矩阵
        4.2.2 权重确定算法步骤
        4.2.3 层次内相对权重确定
        4.2.4 层次因素权重确定及排序
    4.3 熵权重法
        4.3.1 熵权重法计算步骤
        4.3.2 评价体系指标熵权重确定
    4.4 AHP—熵权重法
第五章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案例研究
    5.1 基于POE的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问卷设计与调查
        5.1.1 园亭使用后满意度问卷设计
        5.1.2 评价场地选择
    5.2 问卷发放与回收
    5.3 问卷整理及相关检验
    5.4 使用者基本特征分析
        5.4.1 使用者人口学特征
        5.4.2 使用者基本使用特征
        5.4.3 使用者人口学特征及基本使用特征交叉分析
    5.5 SD法指标满意度分析
        5.5.1 人民公园园亭满意度分析
        5.5.2 南湖公园园亭满意度分析
        5.5.3 新秀公园园亭满意度分析
        5.5.4 五象湖公园园亭满意度分析
        5.5.5 综合性公园园亭整体满意度分析
    5.6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综合分析
        5.6.1 基于AHP—熵值法的南宁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四分图评价模型分析
        5.6.2 基于AHP—熵值法的4 座代表性综合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综合得分分析
第六章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优化提升策略
    6.1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规模特征的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6.2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形制特征的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6.2.1 风格
        6.2.2 造型
        6.2.3 选址
        6.2.4 色彩
        6.2.5 材质
        6.2.6 坐憩
        6.2.7 植物景观
        6.2.8 其他配套设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录A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调查统计表
    附录B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征询表
    附录C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权重两两比较表
    附录D 专家问卷回收统计表
    附录E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历史环境方面的研究
        1.3.2 楼阁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
    2.1 历史环境的特征
        2.1.1 层次性:城市景观秩序构建的要求
        2.1.2 延续性: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根基
        2.1.3 动态性:古今发展矛盾调和的方法
    2.2 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传统楼阁建筑形式
        2.2.1 城市礼制型环境中的崇礼重威式楼阁
        2.2.2 郊邑山水型环境中的写意寄情式楼阁
        2.2.3 市井巷陌型环境中的社交享乐式楼阁
    2.3 传统楼阁营建特征及其对既有环境的影响
        2.3.1 均衡形势,山城辉映
        2.3.2 增势补形,得体相宜
        2.3.3 壮观都会,蓬勃昌盛
    2.4 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
        2.4.1 宏观择址:区域的空间秩序互通
        2.4.2 中观布局:城市与山水关联互动
        2.4.3 微观形态:建筑与山水形势互益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
    3.1 传统楼阁作为整体的共性特征
        3.1.1 崇拜信仰与楼阁发展
        3.1.2 主流意识与楼阁发展
        3.1.3 社会经济与楼阁发展
    3.2 传统楼阁单体构成的演变特征
        3.2.1 结构构成演变
        3.2.2 空间构成演变
        3.2.3 形体构成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楼阁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
    4.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对楼阁设计的影响
        4.1.1 基址选择
        4.1.2 体量尺度
        4.1.3 形态诠释
    4.2 现代建造技术对传统楼阁形式的表现
        4.2.1 新材料及新结构形式
        4.2.2 新结构的构造做法
        4.2.3 BIM对传统工程管理智慧的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栖霞山历史环境中的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
    5.1 研究缘起
    5.2 栖霞山景观格局特征及存在问题
        5.2.1 栖霞山山势格局:风水裁成
        5.2.2 栖霞山景观的新问题:龙虎失衡及景观组织混乱
    5.3 虎山景观格局重塑及碧云楼统帅地位之确立
        5.3.1 选址:文脉延续
        5.3.2 方位:因地善为
        5.3.3 布局:情景交融
    5.4 碧云楼建筑设计形态设计
        5.4.1 体量:因时就势
        5.4.2 形态:补形塑意
        5.4.3 装饰:虎脉蓬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营建经验总结
    6.2 现代建筑语境下的楼阁创作的思考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碧云楼建筑方案设计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明清河西走廊建筑正身大木构架及其节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回顾
        1.3.1 河西建筑的研究
        1.3.2 构架的研究
        1.3.3 梁架节点研究
        1.3.4 斗栱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研究材料、方法和术语说明
        1.5.1 研究材料
        1.5.2 研究方法
        1.5.3 术语说明
    1.6 研究意义
    1.7 未尽事宜
第2章 河西筑营建背景和样本分类
    2.1 明清河西走廊营建活动背景
        2.1.1 营建活动“大分散,小聚集”
        2.1.2 技术传播“内畅通,外闭塞”
        2.1.3 木材短缺
        2.1.4 宗教影响
    2.2 河西建筑工艺和特征概述
        2.2.1 河西建筑工艺体系
        2.2.2 明清河西建筑特征概述
    2.3 河西建筑样本的选择及年代信息处理
        2.3.1 样本的选取
        2.3.2 河西建筑年代信息的处理方法
        2.3.3 样本情况总览
    2.4 河西建筑的分类
        2.4.1 中国传统建筑的等级划分
        2.4.2 河西建筑的等级划分
第3章 河西建筑的构架体系——“重前檐”观念下的空间扩展
    3.1 河西建筑构架类型和特点
        3.1.1 中国传统木构架分类概述
        3.1.2 河西建筑构架的殿堂厅堂之分
    3.2 河西建筑正身构架的分类和统计
        3.2.1 河西大式建筑——大屋脊殿带前(后)抱厦的发展和定型
        3.2.2 河西小式建筑——钻金廊构架的流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西建筑的梁架节点——多因素影响下的节点选择
    4.1 河西建筑梁架节点研究概述
        4.1.1 河西建筑梁架节点体现的地方风格
        4.1.2 河西建筑梁架节点的分类和研究内容
        4.1.3 河西建筑梁架中构件特征简述
    4.2 单缝梁架横向联系的节点
        4.2.1 大梁下柱间横向联系的节点及统计
        4.2.2 大梁下柱间横向联系发展和河西构架变迁
    4.3 相邻缝梁架间纵向联系的节点
        4.3.1 脊檩位置支撑构件纵向联系的节点及统计
        4.3.2 非大梁位置支撑构件纵向联系的节点及统计
        4.3.3 内檐斗栱退化和檩下构件组合的选择
        4.3.4 “多随梁”现象及相关构件和梁架稳定性间的“博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西建筑的斗栱——花板代栱的装饰化演变
    5.1 河西建筑斗栱研究概述
        5.1.1 河西建筑斗栱体现的地方风格
        5.1.2 河西建筑斗栱的研究内容
    5.2 河西建筑斗栱的构成和用材
        5.2.1 河西建筑斗栱出跳数和层数关系及其统计情况
        5.2.2 斗口和用材
    5.3 花板代栱装饰化的起源
        5.3.1 省略厢栱基础上的挑檐枋转变
        5.3.2 花板轮廓形状的来源
        5.3.3 栱的雕饰化
        5.3.4 小结
    5.4 花板代栱的装饰手法
        5.4.1 花板轮廓及其统计情况
        5.4.2 花板的雕刻和彩画及其统计情况
        5.4.3 破间和耍头的轮廓、雕刻和彩画及其统计情况
        5.4.4 花板代栱相关檐下装饰
        5.4.5 栱翘斗升构件的彩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河西建筑构架、梁架节点、斗栱做法的大语境比较
    6.1 与官式建筑比较
    6.2 与周边地区建筑比较
        6.2.1 与河湟地区建筑比较
        6.2.2 与秦州地区建筑比较
        6.2.3 河西建筑地方风格和区域间相互影响浅析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河西建筑样本年代判定
附录 B 河西建筑基本信息和构架统计
附录 C 河西建筑梁架部分构件断面尺寸和形状统计
附录 D 河西建筑梁架节点和构件组合统计
附录 E 河西建筑檩没入深度及其与檩径之比统计
附录 F 河西建筑举架统计
附录 G 河西建筑斗栱构成和用材统计
附录 H 河西建筑花板代栱装饰化统计
附录 I 天津大学历年对河西建筑测绘名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艺术的”插件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艺术的”插件系统综述
    第一节 “艺术的”插件概念来源
        一、建筑电讯的“插件城市”
        二、乔恩·朗的嵌入式城市设计
    第二节 “艺术的”插件概念假定
    第三节 “艺术的”插件特点与价值
        一、过去:矛盾所在
        二、当下: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调整与扩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概述
    第一节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概念界定
        一、相关定义与相近词
        二、组合式景观构筑物概念辨析
    第二节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的组合特征
        一、功能特征|单体&群体
        二、技术特征|单一vs多元
        三、形态特征|功能&技术
        四、环境特征|类比、对比、并设
    第三节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的价值
        一、人类原始的“庇护”需求
        二、城市建设中的需求:基础设施元素
        三、精神层面的需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的空间组合方法
    第一节 线性空间组合研究
        一、线性空间组合方法
        二、“音乐节的‘留白区’”
    第二节 集中式空间组合研究
        一、集中式空间组合方法
        二、弗朗西斯·凯雷&“微型宇宙”
    第三节 辐射式空间组合研究
        一、辐射式空间组合方法
        二、Selgas Cano&“彩虹虫洞”
    第四节 组团式空间组合研究
        一、组团式空间组合方法
        二、“vara亭”
    第五节 网格式空间组合研究
        一、网格式空间组合方法
        二、藤本壮介&“消失的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4小时美术馆”实验性设计研究
    第一节 “24小时美术馆”概况
        一、项目背景|关于“后工作时代”
        二、场地分析|关于美术馆
    第二节 “24小时美术馆”实验性设计概念推演
        一、缘起与概念
        二、概念与实验
    第三节 “24小时美术馆”实验性设计空间表达
        一、关于空间组合的实验
        二、基于场地的实验性设计
        三、场地外:“个体与群体”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艺术的”插件与组合式景观构筑物
    第二节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与空间
    第三节 “24 小时美术馆”实验性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宋人的山水画造境观念与方法简析
        (一) 意境的内涵辨析
        (二) 造境的观念与方法
第一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类别、形态特征的考察与分析
    第一节 从早期建筑图像到宋代山水画中的点景建筑
    第二节 点景建筑的统计与分析
        一、对现存宋代代表性山水画中点景建筑的统计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 点景建筑数量与画幅体裁相关
        (二) 点景建筑类别及其历时性拓展
    第三节 不同类别点景建筑的形态特征分析
        一、点景建筑形态特征的两个层次
        二、楼观类点景
        (一) 建筑结构对形态特征的影响
        (二) 楼观类点景建筑的形态特征
        三、村居类点景
        (一) 村居类点景的建筑结构
        (二) 村居类点景的形态特征
        四、亭榭类点景
        五、桥栈类点景
        六、城关类点景
第二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参与从空间到“远”意的营造
    第一节 点景建筑自身空间感的表达
    第二节 因点景建筑布局形成的空间联动关系
        一、影响点景建筑布局的观念
        (一) 伦理秩序与自然规律的合一
        (二) “可居”“可游”的审美观
        二、联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一) 沿主峰轴线纵向多点式布局
        (二) 横向展开多点式布局
        (三) 边角聚点式布局
    第三节 在空间的营造中体现“远”意
        一、表现“重叠覆压”的前后空间关系
        二、参与进深空间的营造
        三、参与诗意山水的空间营造
第三章 宋代山水画造境对点景建筑图式的制约
    第一节 点景建筑图式内涵辨析
    第二节 在造境制约下的图式结构
        一、楼观与林木、山体、云烟的组合
        (一) 丛林楼观式
        (二) 山腰掩抱式
        (三) 云锁楼殿式
        二、村居与人物、舟车、路径的组合
        (一) 平居四列式
        (二) 酒肆当途式
        (三) 高士幽居式
        三、亭与山体、水面的组合
        (一) 亭踞山颠式
        (二) 亭临水岸式
        (三)水中立亭式
        四、桥梁与水面、人物、驴和路径的组合:溪桥策蹇式
        五、云烟雾霭与城的组合:雾锁孤城式
    第三节 在造境制约下的图式运用
        一、点景建筑图式运用的本质
        二、点景建筑与其它元素相匹配的笔墨诉求
        (一) 在笔墨语言上的匹配
        (二) 在笔墨结构上的匹配
第四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特定意境营造的范例
    第一节 萧寺与荒寒之境的营造
        一、从“古寺萧条”的诗境到画境
        二、宋人对佛寺萧索枯败迹象的亲历体验
        三、萧寺与秋、冬景“萧寺图”造境
        (一) 萧寺与秋、冬季物候特征在审美感知上的契合
        (二) 萧寺与秋景“萧寺图”造境
        (三) 萧寺与冬景“萧寺图”造境
    第二节 村居类点景与清逸淡远之境的营造
        一、隐逸思想塑造了村居类点景的语义内涵
        (一) 村舍:隐居山林的“结草为庐”
        (二) 村落:归隐田园的“草屋八九间”
        二、村舍村落与清逸淡远之境的营造
        (一) 高士幽居的村舍
        (二) 平居四列的村落
    第三节 亭与两种意境类型的营造
        一、宋代士人借亭抒发思想情志
        (一) 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二) 旷达自适的超脱情怀
        (三) 文化、历史的追溯与认同
        二、亭与冲淡空灵、深邃清幽之境的营造
        (一) 两种空间布局中的亭
        (二) 亭与冲淡空灵之境的营造
        (三) 亭与深邃清幽之境的营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楼阁建筑群体组合中的视觉控制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江南园林的立体空间组织与其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英紫薇.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2]宋代铜镜纹饰研究[D]. 杨夏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D]. 吴灿.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D]. 王砚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景观调查及其使用后评价的研究[D]. 张鸿. 广西大学, 2020(07)
  • [6]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D]. 范婷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7]明清河西走廊建筑正身大木构架及其节点研究[D]. 李佳璐. 天津大学, 2020(02)
  • [8]“艺术的”插件 ——组合式景观构筑物研究[D]. 仲金娣.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D]. 邱佳铭.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析亭阁组团组合中的视觉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