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法在林可霉素发酵条件研究中的应用

优化方法在林可霉素发酵条件研究中的应用

一、优化方法在林可霉素发酵条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顺芬[1](2021)在《黄芩苷对抗生素引起的仔猪肠道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仔猪腹泻严重影响生猪高效生产,在我国饲料端全面“禁抗”的背景下,养殖端抗生素仍是治疗仔猪腹泻最有效的方案。而探究短期大剂量治疗用抗生素暴露对仔猪肠道屏障的影响及如何降低该负面影响有利于减抗和替抗策略开发。黄芩苷因抑菌、抗炎和促进细胞增殖凋亡等活性,具有保护肠道和修复损伤的潜力。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治疗性抗生素暴露损伤模型及开展仔猪、小鼠动物试验,结合16S rDNA测序、转录组学、相关性网络分析等技术,探究黄芩苷对治疗性抗生素暴露引起的仔猪肠道黏膜损伤的修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林可霉素引起的小鼠肠道损伤模型构建:选取36只21日龄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水(CON)或在饮水添加1 g/L(LM1)和5 g/L(LM5)林可霉素处理一周,分析短期林可霉素暴露对肠道屏障的影响。结果表明:LM1小鼠体增重显着低于CON和LM5(P<0.05);林可霉素暴露显着降低小鼠结肠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组成和结肠食糜短链脂肪酸的含量(P<0.05);5g/L林可霉素暴露破坏小鼠空肠和回肠的肠道形态,降低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P<0.05);降低空肠TLR2、TLR3、TLR4、IL-18、TNF-α和P65等炎性因子及受体的mRNA表达量(P<0.05)。因此,本研究选择5 g/L剂量构建小鼠抗生素损伤模型。2.黄芩苷对林可霉素引起的肠道损伤修复作用机制探讨:选取21日龄ICR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林可霉素暴露组(饮水添加5 g/L林可霉素处理7天+对照处理7天,LM)、黄芩苷修复组(饮水添加5 g/L林可霉素处理7天+添加500 mg/kg黄芩苷处理7天,LM+BL),以探究黄芩苷对林可霉素引起的肠道损伤修复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黄芩苷显着提高林可霉素降低的体重(P<0.05),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P<0.05)以及空肠和结肠肠道形态;恢复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克雷伯氏菌属和柠檬酸杆菌属相对丰度(P<0.05),并增加异丁酸含量和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5);此外,黄芩苷可逆转林可霉素引起的结肠基因表达的变化,恢复黏蛋白型O-聚糖合成通路调控基因galnt5、galnt10和galnt17和关键酶核心1合成酶的mRNA表达量(P<0.05)。揭示黄芩苷可能通过核心1合成酶调节黏蛋白型O-聚糖的生物合成进而修复林可霉素引起的肠道损伤。3.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为5.41±0.24 kg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基础饲粮,CON),林可霉素暴露组(基础饲粮添加1000 mg/kg林可霉素处理7天+基础饲粮处理7天,LM),黄芩苷修复组(基础饲粮添加1000mg/kg林可霉素处理7天+基础饲粮添加500 mg/kg黄芩苷修复7天,LM+BL)。重点分析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苷逆转了林可霉素暴露导致的断奶仔猪体重、肝脏和心脏重量降低(P<0.05);恢复了林可霉素导致的空肠和结肠肠道形态损伤以及空肠绒毛高度和结肠肌层宽度降低的现象(P<0.05);提高了因抗生素暴露而降低的结肠Claudin-1的mRNA表达量(P<0.05),降低肠道通透性。综上所述,这些结果揭示了黄芩苷具有提高短期大剂量林可霉素暴露仔猪的生长性能和保护肠道屏障损伤的能力,其修复机制可能与黏蛋白型O-聚糖的合成和肠道微生物调控相关。

谢婷,刘守强,张宏周,刘俭国,谢书琴,王雪洁,刘建超[2](2020)在《林可霉素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的发酵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林可霉素是一种在临床应用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关于调控发酵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相关参数优化林可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较少。【目的】优化林可霉素发酵工艺,提高林可霉素发酵效价及市场竞争力。【方法】对林可霉素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的培养基和接种量及三级种子移种菌龄进行优化。【结果】在三级种子罐培养基中葡萄糖、淀粉、玉米浆、黄豆饼粉和硫酸铵浓度分别为64.0、5.0、15.0、14.5和3.5g/L,三级种子罐接种量为25%及三级种子移种菌龄为60h的优化条件下,林可霉素四级发酵效价高达7883U/mL,比优化前效价提高了10%。【结论】对林可霉素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相关参数进行调控,初步优化了林可霉素发酵工艺,提高了发酵效价,为优化林可霉素发酵工艺提供了新思路。

张杭洲,刘万礼,管金富,王晓宁[3](2020)在《林可霉素发酵液的预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林可霉素(Lincomycin,LCM)又称EP克林霉素杂质A,是通过林可链霉菌发酵培养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由于发酵液的滤速和澄清度问题,对其生产周期以及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林可霉素发酵液的预处理工艺优化(酸化、絮凝剂、助滤剂)备受关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PH=2.92),可以明显提高林可霉素发酵液的滤速,随着絮凝剂与助滤剂(0‰、1‰、3‰和5‰)的增加,发酵液的滤速均呈降低的趋势;3‰絮凝剂与助滤剂的加量所对应的滤液澄清度最佳(由Y3号提升至Y5号)。根据林可霉素发酵液的滤速和滤液澄清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其预处理的最佳工艺优化条件为:在酸性条件下(PH=2.92),絮凝剂与助滤剂均选择3‰的加量,这将对林可霉素的预处理工艺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任省涛[4](2020)在《好氧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菌渣是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其高含量的抗生素残留而被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好氧堆肥法是处理抗生素菌渣实现无害化较为经济可行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林可霉素菌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抗性基因等变化,深入分析了堆肥过程中林可霉素降解产物以及降解机制,最后对堆肥腐熟后的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进行大田试验,考察了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对大田作物品质、土壤酶活、土壤微生物和土壤中抗性基因的影响,以对堆肥法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的环境生态风险作了全面评价。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林可霉素菌渣与猪粪混合堆肥,探讨了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可以与污泥堆肥一样正常升温,并且堆肥处理后林可霉素残留大幅降解,降解率高达70%。微生物分析表明堆肥初期由于林可霉素残留的抑制作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与正常污泥堆肥微生物群落间差异较大,但随着堆肥过程进入腐熟期,林可霉素大幅降解,两种堆肥中微生物群落逐渐趋同。(2)为了提高残留林可霉素的降解率,将堆肥辅料更换为糠醛渣并保持堆肥过程中水分始终为55%~60%。研究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糠醛渣堆肥高温时间长,50℃以上高温期达50天以上。经过66天的堆肥处理林可霉素残留的降解率高达99%。对林可霉素降解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质谱分析表明,林可霉素降解途径主要是羟基化、磷酸化和去甲基化。(3)林可霉素菌渣-糠醛渣堆肥微生物多样性测定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过程中细菌多样性显着增加,但是真菌多样性由于堆肥高温影响则随着堆肥进程而急剧降低。堆肥过程中细菌主要由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两大门类组成,真菌主要由Ascomycota门组成。堆肥过程中降解林可霉素的主要细菌菌属为球菌和芽孢杆菌类。(4)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堆肥过程中林可霉素抗性基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nu A基因参与了林可霉素降解,同时erm A、erm B、erm C、sul1和int I1基因均随堆肥细菌数量增加而增加。(5)通过对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ARGs、int I1和林可霉素残留浓度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rynebacterium_1、Anaerococcus、norank_0_TSCOR001-H18、unclassified_f_Enterococcaceae、Peptostreptococcus、Gallicola、Lactobacillus、Peptoniphilus、Paenibacillus、sporosarcina和Cerasibacillus等菌属为林可霉素降解菌属,同时这些菌属为erm A、erm B、erm C和lnu A的潜在宿主。Int I1基因与Saccharomonospora、Truepera、Oceanobacillus和Pusillimonas存在正相关,表明这些细菌属是int I1的潜在宿主。(6)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能明显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土壤酶活性及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出现短暂增加。但随着堆肥中营养物质逐渐消耗殆尽,各种酶类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又逐渐恢复到正常原土壤状态水平。基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施入土壤后,与正常不施肥土壤相比,施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没有发生显着变化,林可霉素菌渣堆肥的施入不会改变土壤固有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抗性基因测定,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施入大田后,随着施入时间,林可霉素抗性基因相对丰度也越来越低并最终与正常大田土壤无显着差异,林可霉素菌渣堆肥的施入不会造成大田土壤抗性基因的传播,因此,堆肥化方式处理林可霉素菌渣可以实现其无害化和资源化。

张莉雯[5](2020)在《渗透压调节对林可霉素发酵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林可霉素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中的一种,在临床应用广泛。本课题以降低林可霉素B含量为目标,以渗透压调节为切入点,从摇瓶优化放大至15L发酵罐,并研究了渗透压影响林可霉素合成的机理。首先通过摇瓶实验确定林可霉素发酵合适的初始渗透压范围为0.860-1.355 Osmol/kg。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对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与保护剂(甘油、甘露醇、甜菜碱、甘氨酸、脯氨酸)及抗氧化剂(半胱氨酸)进行组合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氯化钠10.93 g/L,甘油2.25 g/L,脯氨酸0.057g/L。摇瓶验证结果为,林可霉素B含量为1.42%,相比对照(3.58%)降低60.33%;产物林可霉素A效价为5795 U/mL,相比对照(4326 U/mL)提高33.96%。进一步在15 L发酵罐上研究渗透压调节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发现添加10 g/LNaCl后林可霉素B含量显着降低,放罐时,条件罐的林可霉素B含量(5.78%)相比对照罐(8.20%)显着降低29.51%。建立了林可链霉菌中含硫代谢物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麦角硫因等物质的测定方法。添加NaCl后半胱氨酸含量较对照低而高半胱氨酸含量更高,高半胱氨酸占比由30%提高到50%。S-腺苷甲硫氨酸的浓度提高为林可霉素的合成提供更多的甲基供体,从而降低林可霉素B含量。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了林可霉素合成过程中基因组转录差异变化。添加NaCl后,发酵在41 h时有60个基因上调,124个基因下调;89h有103个基因上调,325个基因下调。其中41 h时林可霉素合成基因簇上的23个功能基因均显着上调,与发酵初期林可霉素合成速率高一致。但在89 h合成甲基硫林可酰胺部分的相关基因出现了下调,可能是导致发酵后期林可霉素A产量未能进一步提高的原因。实验还发现在渗透压刺激下糖酵解和HMP途径的大部分基因上调,而TCA途径中的基因下调,硫同化、半胱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放线硫醇与麦角硫因合成相关基因上调,这些基因上调可以提供更多的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及硫供体放线硫醇和麦角硫因,有利于提高林可霉素A产量与降低林可霉素B含量。

王迎迎[6](2020)在《林肯链霉菌lmblH和lmbQ基因的功能探究》文中提出林可霉素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的重要成员之一。作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类抗菌素,林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细菌的生长,因而用于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虽然通过发酵工艺的改进和菌种的选育可以提高林可霉素的产量,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基因工程改造是实现林可霉素生产能力飞跃的有效策略。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已被初步解析,其调控机制也变得逐渐清晰,但负责林可霉素生物合成的基因簇(lmb)内仍有部分基因功能未知。其中,基因lmbIH和lmbQ生物信息学预测其编码产物属于PmbA-TldD家族,但作用机理未知,因此探究lmbIH和lmbQ的功能有望完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与调控过程,为林可霉素高产菌株的遗传改造提供操作靶点。为了探究林可霉素簇内基因lmbIH和lmbQ的功能,本论文采用CRISPR/Cas介导的链霉菌基因组编辑技术,以林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野生株NRRL2936为出发菌株,分别构建了lmbIH和lmbQ单基因敲除株和双基因联合敲除株。发酵结果显示,lmbIH和/或lmbQ的缺失显着降低林可霉素的合成,但不影响孢子的形成。同时,为了探测lmbIH和lmbQ的编码产物是否存在PmbA-TldD家族的多肽裂解活性,进行了体外测活和体内活性分析。体外测活分析中,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lmbIH和lmbQ的重组表达,并通过包涵体变复性纯化得到的重组LmbIH和LmbQ蛋白;基于质谱分析的短肽裂解活性分析则表明,和阳性对照相比,所选条件下重组蛋白无体外短肽裂解活性。体内活性分析中,针对推测的LmbIH和LmbQ潜在作用底物LmbU、LmbN及LmbA,在其编码基因C末端原位引入Flag标签,基于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靶蛋白Flag标记物在LmbIH和LmbQ野生株与缺失株中未见明显阳性条带,可能链霉菌体内靶蛋白的表达水平较低,未来需进一步提高靶蛋白的表达量后进行活性分析。综上所述,基因lmbIH和lmbQ正调控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但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分析。

王梦梦[7](2019)在《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菌渣是发酵类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固体废弃物,其含水率为60~90%,且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基于此特点,未经处理的抗生素菌渣极易进行二次发酵,产生臭味,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其中所残留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进入环境会加剧细菌的耐药性,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菌渣中含有的重金属对环境健康也带来一定风险。自2008年抗生素菌渣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来,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是抗生素制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林可霉素菌渣有机质含量丰富、林可霉素结构稳定不易降解等特点,利用水热法处理林可霉素菌渣,旨在实现残留林可霉素的去除,抗性基因的破坏和重金属的稳定化,并将处理后的菌渣施用于林地或草地土壤中增加其肥力。在为林可霉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方向的同时探索其进一步资源化的方式,为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热技术对林可霉素菌渣进行处理,考察此过程中有机质的释放规律;同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林可霉素去除的水热条件,并且深入研究林可霉素水热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物(多糖和蛋白质)、氮、磷营养元素含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显着增加;水热处理时间延长至180min时,随着美拉德反应的加剧降低了溶解性有机物和氮的含量。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可有效预测林可霉素的去除效果;建立了林可霉素水热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林可霉素水热去除规律。结合模型分析可知,水热反应温度的提高、酸浓度的增大会增大林可霉素降解速率常数,缩短停滞时间;一定范围内(小于300 mg/L)增大林可霉素初始浓度也会促进林可霉素的降解。考察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特征污染物-抗性基因、可移动遗传因子和重金属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热处理后菌渣中抗性基因、可移动遗传因子的去除率大于99%;目标基因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可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处理第一阶段(处理前30 min)中目标基因去除速率较第二阶段(处理30 min后)高两个数量级。林可霉素抗性基因的绝对丰度和可移动遗传元件int I1、Tn916/1545的绝对丰度有显着相关性。水热处理后菌渣中稳定态重金属(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比例增加,基于风险编码评价法可知处理后菌渣中重金属环境风险至少降低了一个级别。此外,水热处理后的林可霉素对金黄葡萄球菌和Microcystis微藻细胞均没有抑制作用。林可霉素在水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水解、连续羟基化反应和脱巯基3种路径生成的相应降解产物活性中心均被破坏,失去了生物毒性。研究处理后菌渣施入以及林可霉素剂量对土壤中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丰度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菌渣没有诱发产生新的耐药基因,而且对土壤中林可霉素耐药基因丰度及基因水平转移的风险没有显着影响。含有不同林可霉素浓度的菌渣施入土壤8 d后,林可霉素抗性基因(除基因lnu A)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绝对丰度显着增高,且基因lmr A和lnu B的丰度与土壤中林可霉素浓度有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至50天林可霉素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绝对丰度均减少至对照组水平。施用菌渣的土壤培养8 d后,细菌α多样性指数远远低于对照组,而且土壤中林可霉素浓度和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p<0.01),细菌的丰富度随着林可霉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显着改变,林可霉素浓度为10 mg/kg的土壤细菌与浓度为50 mg/kg和100 mg/kg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显着。然而,当培养时间延长至50 d后,添加菌渣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α多样性指数没有显着差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恢复初始水平的趋势。

陶文靖[8](2019)在《牛奶中抗生素生物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文中认为目前,国内的试剂盒检出抗生素品种少,灵敏度低,主要被进口试剂盒垄断,因此开发出一种检测范围广、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的试剂盒具有重要意义。经验证,该试剂盒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结果可靠等优点,可同时检测多种抗生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基于微生物抑制法原理,开发研制了牛奶中抗生素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完成指示菌种的筛选与诱变、芽孢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芽孢萌发条件和试剂盒参数的优化,试剂盒适用性、灵敏度和稳定性的验证,以及试剂盒的应用评价,结果如下:1、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进行诱变筛选,确定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最佳紫外辐射诱变的最佳条件为:诱变时间150 s;距离30 cm。通过抗生素药敏实验,筛选出一株菌,并命名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HY(B.stearothermophilus HY)。2、对芽孢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HY产孢培养基最佳配比:蛋白胨0.8%;酵母粉0.3%;NaCl 0.3%;Mn2+0.9 mmol/L;Ca2+10 mmol/L;最佳发酵条件为pH7.0;接种量0.1%;装液量100 mL;培养时间24 h;温度65℃。对优化后的综合条件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液体发酵产孢率可达48%左右,较优化之前提高15%左右。3、对芽孢萌发营养成分、条件和试剂盒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芽孢萌发培养基最佳配比为蛋白胨1.0%;葡萄糖0.5%;琼脂0.5%;CMC 0.2%。芽孢萌发最佳条件,溴甲酚紫40 mg/L;pH7.0。以及试剂盒生产所需芽孢最佳包埋量为1×l07 CFU/mL,培养基最佳装入量为130μL/孔。4、对试剂盒的检出限进行测定。对20多种抗生素的检出限测定结果如下:四环素100μg/L;土霉素100μg/L;金霉素100μg/L;多稀环素100μg/L;磺胺嘧啶100μg/L;磺胺二甲嘧啶50-100μg/L;磺胺间二甲嘧啶50-100μg/L;磺胺甲恶唑50μg/L;磺胺噻唑50-100μg/L;磺胺多辛(磺胺邻二甲氧嘧啶)100-200μg/L;磺胺喹恶啉50-100μg/L;青霉素1-2μg/L;阿莫西林2-4μg/L;氨卞西林2-4μg/L;头孢氨苄50-100μg/L;苯唑西林5-10μg/L;头孢喹肟25-100μg/L;头孢唑啉5-10μg/L;头孢噻呋100μg/L;庆大霉素200μg/L;卡那霉素1000-2000μg/L;新霉素500-1500μg/L;红霉素>40μg/L;泰乐菌素50-100μg/L;替米考星75-100μg/L;螺旋霉素150-200μg/L;林可霉素100-150μg/L;氯霉素2000-2500μg/L。5、对自制试剂盒进行应用评价。自制试剂盒与Dedvotest?商品试剂盒实验比对,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试剂盒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满足欧盟、中国的检测限量要求,尤其是青霉素,可以达到1-2μg/L,可以应用在各大乳制品企业、牧场等。

王石磊[9](2019)在《盐酸林可霉素结晶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盐酸林可霉素工业上又称为洁霉素,由从链霉菌的培养物分离得到。盐酸林可霉素是一种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抗生素。目前国内对于盐酸林可霉素的提纯研究,主要通过改变溶剂,达到提纯目的;还有部分通过对发酵液中盐酸林可霉素的提取方式的研究;另外还有对盐酸林可霉素的基本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本课题根据盐酸林可霉素中存在的不同晶型晶体杂质含量不同的现象,对盐酸林可霉素的晶型控制除杂工艺进行研究。首先,对盐酸林可霉素多晶型现象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盐酸林可霉素有Ⅰ和Ⅱ两种晶型存在,通过对盐酸林可霉素原料重结晶获得两种晶型。通过对两种晶型热重(TG),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热量扫描仪(DSC)进行表征,分析其化学物理参性。并采用粉末X射线仪(XRD)建立对晶体的晶型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了盐酸林可霉素两种晶型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采用了静态法分析了盐酸林可霉素晶型Ⅰ和晶型Ⅱ在水中溶解平衡特性,分析研究了影响盐酸林可霉素成核晶型。最后,在冷却结晶条件下实验研究分析了搅拌强度、降温速率,结晶温度等因素对盐酸林可霉素晶体晶型的影响,通过产生特定晶型,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庄智慧[10](2018)在《林可霉素发酵工艺优化及代谢分析》文中指出林可霉素是一种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本课题主要是基于林可链霉菌摇瓶中良好的添加工艺,在15 L发酵罐上进行工艺优化与代谢调控,以期达到提高林可霉素A产量与降低林可霉素B组分含量的目的。本实验以提高林可霉素A产量以及降低林可霉素B组分含量为目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林可链霉菌的含硫前体物质(硫酸钠、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与磷酸戊糖途径(HMP)的关键前体(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钠)以及相关醇类(肌醇)、离子(氯化钻)等物质进行组合优化。得到最佳优化条件为:氯化钻7.97 mg/L,葡萄糖酸钙6.0 g/L、肌醇0.42 g/L。在15 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与优化实验,林可霉素A产量可达7705 U/mL,相比对照(5715 U/mL)提高35%,林可霉素B组分含量在90 h达到2.4%,相比对照(4.8%)降低50%,并且在100 h后林可霉素B组分含量维持在5.0%左右低于对照的7.0%,效果十分显着。并探究了钻离子对林可霉素B组分含量的影响。在响应面实验基础上首次以HMP途径中前体物质--葡萄糖酸钙为切入点,在林可霉素发酵过程对其添加浓度与时间进行优化,达到提高林可霉素A产量的目的。在15 L发酵罐中,以林可霉素发酵过程中全料补加时间为基础点,通过间歇与流加技术优化葡萄糖酸钙的添加浓度与时间,得出葡萄糖酸钙的最优补加条件(v=0.0638 g/L/h,t=111-158 h),最终得到林可霉素A最高效价为(9160 U/mL),相比对照(6480 U/mL)提高41.3%,效果显着。在1L发酵罐中,从酶学、代谢物分析以及氧化还原平衡角度研究葡萄糖酸钙对提高林可霉素A产量的机理。其中通过对糖酵解途径、HMP以及三羧酸循环(TCA)关键酶活、其合成前体代谢物以及氧化还原力(NADH、NADPH)的测定发现,在144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及异柠檬酸脱氢酶酶活分别是对照的7倍与4倍,同时TCA循环中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以及苹果酸胞内积累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但是HMP途径中林可霉素A合成糖基部分的碳骨架来源均为零,测定NADH与NADPH发现NADPH水平高于对照1.27倍,猜测补加葡萄糖酸钙提高了 HMP、TCA循环的通量,促进菌体消耗葡萄糖,合成更多的前体物质,提供更多的NADPH,进而合成林可霉素A。进一步猜测HMP途径可能是林可霉素合成的限速途径之一。

二、优化方法在林可霉素发酵条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方法在林可霉素发酵条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芩苷对抗生素引起的仔猪肠道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仔猪肠道屏障发育特点
        1.2.2 抗生素对仔猪肠道屏障的影响
        1.2.3 黄芩苷修复肠道损伤的潜力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剂量抗生素暴露对幼龄小鼠肠道屏障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2.1.3 样品采集
        2.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剂量林可霉素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不同剂量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2.2.3 不同剂量林可霉素对小鼠结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2.4 不同剂量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形态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2.2.5 不同剂量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TLRs和炎症因子表达量的影响
        2.2.6 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芩苷对抗生素引起的小鼠肠道损伤的修复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3.1.3 样品采集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3.2.3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小鼠结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2.4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小鼠肠道形态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3.2.5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小鼠肠道炎症的影响
        3.2.6 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RNA-seq技术探究黄芩苷修复抗生素引起的小鼠肠道损伤的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4.1.2 主要试剂仪器及分析软件
        4.1.3 RNA-seq
        4.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4.1.5 数据统计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4.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2.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4.2.4 抗生素和黄芩苷共同引起变化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2.5 黏蛋白型O-聚糖生物合成通路相关基因和合成酶的表达量验证
        4.2.6 差异表达基因与肠道微生物关联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芩苷对抗生素暴露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与饲粮配置
        5.1.2 动物饲养与管理
        5.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5.2.2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仔猪器官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5.2.3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仔猪肠道形态和肠道屏障的影响
        5.2.4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仔猪肠道炎症的影响
        5.2.5 黄芩苷对林可霉素暴露仔猪结肠黏蛋白合成酶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林可霉素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的发酵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1.1.2 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方法
        1.2.1 林可霉素发酵工艺流程[3]
        1.2.2 培养方法
        1.2.3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三级种子罐培养基中碳源的优化
    2.2 三级种子罐培养基中主要氮源的优化
    2.3 三级种子罐接种量的确定
    2.4 三级种子移种菌龄的确定
3 结论

(3)林可霉素发酵液的预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试剂
    (1)仪器
    (2)试剂
2.实验步骤
    (1)滤速的考察
    (2)澄清度的考察
3.结果与讨论
    (1)林可霉素发酵液的滤速具体如下(表1)
    (2)林可霉素滤液的澄清度具体如下(表2)
4.小结

(4)好氧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名词及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抗生素菌渣来源及特点
    1.3 抗生素菌渣处理现状
        1.3.1 饲料化
        1.3.2 焚烧技术
        1.3.3 填埋技术
        1.3.4 能源化技术
        1.3.5 制备活性炭吸附剂
        1.3.6 好氧堆肥技术
        1.3.7 其他技术
    1.4 好氧堆肥法处理抗生素菌渣存在的问题
        1.4.1 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1.4.2 抗生素降解产物及其降解机制研究
        1.4.3 微生物研究方法
        1.4.4 微生物抗性的研究方法
    1.5 抗生素菌渣肥对土壤及其作物的影响
        1.5.1 抗生素菌渣肥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1.5.2 抗生素菌渣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5.3 抗生素菌渣肥对土壤抗性基因的影响
        1.5.4 抗生素菌渣堆肥对土壤作物的影响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2 试验器材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器材
        2.1.2 试验药品
    2.2 试验方法
        2.2.1 堆肥理化参数的测定
        2.2.2 堆肥生物学参数测定
        2.2.3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2.2.4 土壤生物学和酶指标测定
3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处理效果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处理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抗生素残留量的变化
        3.2.2 堆肥过程中堆肥参数变化
        3.2.3 堆肥过程中细菌和真菌丰度及多样性的变化
        3.2.4 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3.2.5 堆肥过程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3.3 结论
4 林可霉素菌渣混合糠醛渣堆肥效果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堆肥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堆肥过程中林可霉素残留的降解
        4.2.2 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的变化
    4.3 结论
5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林可霉素菌渣-糠醛渣堆肥中林可霉素的降解
        5.2.2 林可霉素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5.2.3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5.2.4 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成分析
        5.2.5 堆肥过程中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关系分析
    5.3 结论
6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过程中抗性基因的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分析
        6.2.1 林可霉素降解产物分析
        6.2.2 堆肥过程中抗性基因分析
        6.2.3 ARGs绝对和相对总量变化趋势
        6.2.4 微生物群落分析
        6.2.5 主要细菌属、ARGs、int I1 和抗生素残留皮尔逊热谱图分析
        6.2.6 环境因子、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关系分析
    6.3 结论
7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的大田应用试验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区概况及肥力理化性质
        7.1.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白菜鲜重及其品质的影响
        7.2.2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对土壤养分及盐度的影响
        7.2.3 土壤酶的变化
        7.2.4 土壤和作物(小白菜)中林可霉素残留变化情况
        7.2.5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7.2.6 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
        7.2.7 土壤中抗性基因变化
    7.3 结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发明专利
    在学期间获得奖励
    在学期间主持或参与课题
    在学期间参加会议
附录A:林可霉素菌渣理化性质表
附录B:培养基配方(g/L)
    细菌培养基
    放线菌培养基
    真菌培养基
附录C:目的基因引物序列,PCR退火温度及序列长度
附录D:堆肥中16S rRNA基因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qPCR标准曲线
附录E:PCR引物
致谢

(5)渗透压调节对林可霉素发酵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林可霉素介绍
        1.1.1 林可霉素分子结构
        1.1.2 林可霉素抑菌机理
    1.2 林可霉素合成基因簇
    1.3 林可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1.3.1 氨基酸部分的合成
        1.3.2 糖基部分的合成
        1.3.3 糖基与氨基酸的缩合与后修饰
        1.3.4 林可霉素合成过程中的调控基因
    1.4 微生物硫代谢途径简介
        1.4.1 硫同化途径合成重要的含硫氨基酸
        1.4.2 放线硫醇合成途径
        1.4.3 放线硫醇的功能
    1.5 影响发酵结果的不同因素
        1.5.1 培养基及工艺优化
        1.5.2 添加含硫物质
        1.5.3 调节渗透压
    1.6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试剂与原材料
        2.1.3 培养基及用途
        2.1.4 实验仪器
    2.2 林可链霉菌培养方法
        2.2.1 斜面培养方法
        2.2.2 摇瓶培养方法
        2.2.3 15L发酵罐培养方法
    2.3 分析方法
        2.3.1 美兰染色法
        2.3.2 菌体浓度测定
        2.3.3 还原糖测定方法
        2.3.4 氮含量的测定
        2.3.5 液相色谱法测定林可霉素含量
        2.3.6 液相色谱法测定S-腺苷甲硫氨酸含量
        2.3.7 液相色谱法测定胞内含硫代谢物
    2.4 转录组学实验流程及分析流程
        2.4.1 实验流程
        2.4.2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第3章 渗透压对林可霉素摇瓶发酵的影响
    3.1 前言
    3.2 摇瓶单因素实验
        3.2.1 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钠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
        3.2.2 添加同浓度氯化钠或氯化钾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
        3.2.3 添加不同种类渗透压保护剂
        3.2.4 在调节渗透压的基础上添加葡萄糖酸钙
    3.3 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及结果分析
        3.3.1 二水平部分因子设计实验与结果
        3.3.2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实验与结果
        3.3.3 摇瓶验证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15L发酵罐中研究渗透压对林可霉素合成代谢的影响
    4.1 前言
    4.2 15 L发酵罐放大实验
        4.2.1 调节渗透压15L发酵罐放大实验
        4.2.2 添加渗透压保护剂15L罐放大实验
    4.3 林可链霉菌胞内含硫代谢物测定方法建立
        4.3.1 实验原理
        4.3.2 标准品的制备
        4.3.3 胞内代谢物的制备
    4.4 渗透压对林可链霉菌胞内含硫代谢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渗透压条件下的差异转录组数据分析
    5.1 前言
    5.2 转录组数据评估
        5.2.1 数据质量评估
        5.2.2 转录组测序结果在林可链霉菌基因组的匹配情况
    5.3 转录组数据分析
        5.3.1 表达量分析
        5.3.2 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分析
        5.3.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类
        5.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5.4 与林可霉素合成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4.1 中心碳代谢基因差异性表达
        5.4.2 硫代谢及硫醇(放线硫醇和麦角硫因)差异性表达
        5.4.3 林可霉素合成基因簇差异性表达
        5.4.4 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筛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6)林肯链霉菌lmblH和lmbQ基因的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链霉菌
        1.1.1 链霉菌概述
        1.1.2 链霉菌次级代谢调控
    1.2 林可霉素
        1.2.1 林可霉素简介
        1.2.2 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1.2.3 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1.3 簇内基因lmbIH和lmbQ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质粒
        2.1.2 菌株
        2.1.3 引物
        2.1.4 抗生素
        2.1.5 培养基
        2.1.6 缓冲液
        2.1.7 短肽及抗体
        2.1.8 化学试剂与药品
        2.1.9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 方法
        2.2.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2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2.2.3 链霉菌基因组的提取
        2.2.4 大肠杆菌与链霉菌的接合转移
        2.2.5 菌株保藏
        2.2.6 林可霉素的效价测定
        2.2.7 In-fusion克隆技术
        2.2.8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2.9 包涵体的变复性
        2.2.10 蛋白浓度的测定
        2.2.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2.2.12 Western-Blotting
        2.2.13 常用的反应体系
        2.2.14 MALDI-TOF-MS检测与分析
        2.2.15 林肯链霉菌中温敏型质粒的丢失
        2.2.16 本课题所用软件及数据库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林肯链霉菌lmbIH和lmbQ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lmbIH和lmbQ敲除株、回补株和过表达株的构建
        3.2.1 lmbIH和lmbQ单敲除株及双敲除株的构建
        3.2.2 lmbIH和lmbQ回补株及过表达株的构建
    3.3 lmbIH和lmbQ对林肯链霉菌形态分化的影响
    3.4 lmbH和lmbQ对林可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3.5 lmbIH和lmbQ多肽裂解活性探究
        3.5.1 体外酶活分析
        3.5.1.1 LmbIH和LmbQ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3.5.1.2 酶活测定
        3.5.2 体内蛋白裂解活性探测
        3.5.2.1 靶点蛋白预测及基因组原位引入Flag标记
        3.5.2.2 Western-Blotting分析Flag标记在野生株与缺失株中靶蛋白的差异
        3.5.3 Western-Blotting分析预测的靶蛋白LmbA蛋白体外蛋白表达情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林可霉素及林可霉素菌渣
        1.2.1 林可霉素性质
        1.2.2 林可霉素菌渣特点及其特征污染物
        1.2.3 林可霉素菌渣的危害
    1.3 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现状研究
        1.3.1 厌氧消化
        1.3.2 好氧堆肥
        1.3.3 热解技术
        1.3.4 提取有用成分和制备可再利用材料
    1.4 目前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5 水热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1.5.1 水热处理技术基本原理
        1.5.2 影响水热处理的因素
        1.5.3 水热处理目标物去除动力学及生物毒性研究
        1.5.4 水热处理后病原菌与抗性基因的变化
        1.5.5 水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6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利用研究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1.7.1 课题来源
        1.7.2 研究内容
        1.7.3 本课题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用林可霉素菌渣
        2.1.2 实验用土壤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2.3 实验装置与实验设计
        2.3.1 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实验
        2.3.2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规律实验
        2.3.3 菌渣土壤施用及剂量效应实验
    2.4 检测方法
        2.4.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2.4.2 菌渣和土壤中林可霉素的检测
        2.4.3 林可霉素降解产物鉴定及生物毒性测试
        2.4.4 重金属形态分析
        2.4.5 定量PCR分析和高通量测序
    2.5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研究
    3.1 引言
    3.2 水热处理对菌丝体细胞的破坏
        3.2.1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释放
        3.2.2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营养元素释放
        3.2.3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释放物质相关性分析
    3.3 林可霉素去除工艺优化
        3.3.1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和统计学分析
        3.3.2 响应变量对菌渣中林可霉素去除的影响
        3.3.3 林可霉素去除最优条件确立
    3.4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3.4.1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特性分析
        3.4.2 林可霉素降解模型建立
        3.4.3 影响动力学参数因素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热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特征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水热处理过程中抗性基因的变化
        4.2.1 水热处理过程中16SrDNA的去除
        4.2.2 水热处理过程中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归趋分析
        4.2.3 可移动遗传元件与林可霉素抗性基因相关性分析
    4.3 水热处理过程中菌渣重金属变化
        4.3.1 重金属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配
        4.3.2 菌渣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4.4 菌渣中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
    4.5 水热处理前后林可霉素生物毒性比较分析
        4.5.1 金黄葡萄球菌敏感性测试
        4.5.2 微藻敏感性测试
    4.6 林可霉素降解产物及路径研究
        4.6.1 降解产物鉴定
        4.6.2 林可霉素降解路径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可霉素菌渣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
    5.1 引言
    5.2 林可霉素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研究
    5.3 菌渣施入对土壤中耐药基因及微生物影响
        5.3.1 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丰度变化
        5.3.2 可移动遗传元件丰度变化
        5.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5.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5.4 林可霉素剂量对土壤耐药基因及微生物影响
        5.4.1 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丰度变化
        5.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5.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5.5 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与土壤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牛奶中抗生素生物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现状
        1.1.1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
        1.1.2 牛奶中残留抗生素的主要种类
        1.1.3 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危害
        1.1.4 国内外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限量规定
    1.2 国内外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概述
        1.2.1 免疫技术方法
        1.2.2 仪器分析方法
        1.2.3 微生物抑制方法
    1.3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介绍
        1.3.1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特性
        1.3.2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菌株的诱变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活化
        2.2.2 菌株诱变条件的优化
        2.2.3 药敏实验筛选出敏感性菌株
        2.2.4 菌株的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最佳梯度菌液的确定
        2.3.2 最佳紫外照射时间的确定
        2.3.3 最佳紫外照射距离的确定
        2.3.4 药敏实验结果
        2.3.5 菌株测序结果
    2.4 讨论
3 发酵条件对芽孢产率影响的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的活化培养
        3.2.2 芽孢镜检及产率计算
        3.2.3 产孢培养基营养成分的优化
        3.2.4 产孢培养条件的优化
        3.2.5 优化后条件的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确定
        3.3.2 产孢培养条件的确定
        3.3.4 芽孢产率的确定
    3.4 结果与讨论
4 芽胞萌发条件及试剂盒参数优化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试剂盒制备流程
        4.2.2 抗生素样本的制备
        4.2.3 芽孢萌发条件及试剂盒参数的优化
        4.2.4 试剂盒灵敏度的测定
        4.2.5 试剂盒稳定性的测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包埋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确定
        4.3.2 显色剂含量及pH的确定
        4.3.3 芽孢包埋浓度的确定
        4.3.4 培养基罐装量的确定
        4.3.5 试剂盒检测限的确定
        4.3.6 试剂盒保质期和存储条件的确定
    4.4 结论与讨论
5 试剂盒的验证和应用
    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5.1.3 不同种类抗生素标准品
    5.2 实验方法
        5.2.1 试剂盒检出限的验证
        5.2.2 试剂盒批间差的验证
        5.2.3 实际样本检测应用
    5.3 结果及分析
        5.3.1 试剂盒检出限测试结果
        5.3.2 试剂盒批间差的测试结果
        5.3.3 试剂盒的应用结果
    5.4 结果与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组意见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盐酸林可霉素结晶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研究工作
2 文献综述
    2.1 盐酸林可霉素简介
        2.1.1 盐酸林可霉素的性质
        2.1.2 盐酸林可霉素的应用
        2.1.3 盐酸林可霉素的生产现状
        2.1.4 盐酸林可霉素纯度分析方法
    2.2 多晶型现象
        2.2.1 多晶型概述
        2.2.2 多晶型晶型转变
        2.2.3 多晶型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2.2.4 药物多晶型研究意义
    2.3 多晶型的制备与表征
        2.3.1 多晶型制备方法
        2.3.2 多晶型定性表征方法
    2.4 结晶热力学
        2.4.1 固液相平衡理论
        2.4.2 溶解度的研究方法
        2.4.3 介稳区的研究方法
        2.4.4 盐酸林可霉素溶解度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2.5 结晶动力学
        2.5.1 晶体成核理论
        2.5.2 初级成核
        2.5.3 二次成核
    2.6 本章小结
3 盐酸林可霉素多晶型的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晶型制备
        3.3.2 Ⅰ型、Ⅱ型盐酸林可霉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晶型制备结果
        3.4.2 盐酸林可霉素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盐酸林可霉素结晶热力学的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盐酸林可霉素Ⅰ、Ⅱ型在纯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4.2.2 盐酸林可霉素晶型Ⅰ在不同溶剂溶解中溶解度的测定
        4.2.3 盐酸林可霉素多晶型成核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4.3 结果讨论
        4.3.1 盐酸林可霉素浓度的测定
        4.3.2 Ⅰ、Ⅱ型盐酸林可霉素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4.3.3 盐酸林可霉素在不同溶剂溶解中溶解度的结果
        4.3.4 盐酸林可霉素在水中成核晶型测定的结果
        4.3.5 盐酸林可霉素在水中介稳区测定的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盐酸林可霉素提纯研究
    5.1 实验原料与装置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 结果讨论
        5.3.1 结晶终温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5.3.2 搅拌速率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5.3.3 降温速率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全文总结
        6.1.2 论文创新点
        6.1.3 论文不足之处
    6.2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 致谢

(10)林可霉素发酵工艺优化及代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林可霉素简介
        1.1.1 林可霉素分子结构
        1.1.2 林可霉素抑菌机理
    1.2 林可霉素合成基因簇
    1.3 林可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1.3.1 氨基酸部分的合成
        1.3.2 糖基部分的合成
        1.3.3 糖基与氨基酸的缩合
    1.4 不同因素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
        1.4.1 优良菌种
        1.4.2 优化培养基
        1.4.3 碳源影响
        1.4.4 氮源影响
        1.4.5 磷酸盐影响
        1.4.6 pH影响
        1.4.7 溶氧及搅拌转速影响
        1.4.8 含硫物质对发酵的影响
        1.4.9 金属离子影响
        1.4.10 氨基酸影响
        1.4.11 代谢调控影响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原料与试剂
        2.1.3 培养基配方
        2.1.4 实验仪器
    2.2 培养方法
        2.2.1 摇瓶培养方法
        2.2.2 15 L发酵罐培养方法
        2.2.3 藤黄八叠培养方法
    2.3 参数测定方法
        2.3.1 测定菌体浓度
        2.3.2 胞外还原糖测定方法
        2.3.3 胞外氮含量测定方法
        2.3.4 胞外铵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2.3.5 胞外无机磷含量测定方法
        2.3.6 林可霉素A生物效价测定方法
        2.3.7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林可霉素A与林可霉素B
        2.3.8 葡萄糖酸的测定
        2.3.9 钻离子测定
        2.3.10 胞内葡萄糖激酶(GK)酶活测定
        2.3.11 胞内NADPH/NADH测定
        2.3.12 胞内代谢物测定
第3章 响应面法同时优化林可霉素A产量与林可霉素B含量
    3.1 前言
    3.2 响应面实验与结果
        3.2.1 Plackett-Burman (PB)实验与结果
        3.2.2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
        3.2.3 15 L发酵罐发酵试验
        3.2.4 15 L发酵罐林可霉素B组分优化试验
        3.2.5 发酵过程参数变化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葡萄糖酸钙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摇瓶中葡萄糖酸钙添加量优化
        4.2.2 摇瓶中葡萄糖酸钙添加时间优化
        4.2.3 15 L发酵罐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葡萄糖酸钙对林可霉素合成途径酶活、代谢物及还原力的影响
    5.1 前言
    5.2 葡萄糖酸钙对关键酶酶活的影响
        5.2.1 林可链霉菌细胞破碎条件优化
        5.2.2 添加葡萄糖酸钙对葡萄糖激酶酶活的影响
        5.2.3 添加葡萄糖酸钙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酶活的影响
        5.2.4 添加葡萄糖酸钙对异柠檬酸脱氢酶酶活的影响
    5.3 林可链霉菌胞内代谢物测定方法建立
        5.3.1 胞内代谢物测定流程
        5.3.2 半合成培养基筛选与菌体培养
        5.3.3 快速取样与菌体淬灭法比较
        5.3.4 胞内代谢物提取方法比较
        5.3.5 胞内代谢物标准曲线绘制
        5.3.6 添加葡萄糖酸钙对胞内代谢物的影响
        5.3.7 添加葡萄糖酸钙对还原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附录

四、优化方法在林可霉素发酵条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芩苷对抗生素引起的仔猪肠道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张顺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林可霉素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的发酵工艺优化[J]. 谢婷,刘守强,张宏周,刘俭国,谢书琴,王雪洁,刘建超. 微生物学通报, 2020(12)
  • [3]林可霉素发酵液的预处理工艺优化研究[J]. 张杭洲,刘万礼,管金富,王晓宁. 当代化工研究, 2020(15)
  • [4]好氧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研究[D]. 任省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5]渗透压调节对林可霉素发酵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张莉雯.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林肯链霉菌lmblH和lmbQ基因的功能探究[D]. 王迎迎.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D]. 王梦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8]牛奶中抗生素生物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D]. 陶文靖. 青岛农业大学, 2019(03)
  • [9]盐酸林可霉素结晶过程研究[D]. 王石磊.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5)
  • [10]林可霉素发酵工艺优化及代谢分析[D]. 庄智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优化方法在林可霉素发酵条件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