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药物性肝病的关系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药物性肝病的关系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药物性肝病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罗双艳,何颖[1](2021)在《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121例肝活检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肝脏弹性检测(LSM)、FIB-4、APRI等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指标与GP73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血清GP73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GP73水平随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呈正相关(r=0.398、0.632、P<0.001);对显着肝脏炎症(≥G2)及纤维化(≥S2)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显着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GP73水平高于无或轻度肝脏炎症(G0-1)及纤维化患者(S0-1)(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P73可以作为显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清GP73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预测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潜在标志物。

德吉,米玛仓决,仓决,尼玛多吉[2](2021)在《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客观评价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既往住院给予藏医催泻疗法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详细查阅其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在进行回顾性总结的同时,重点分析患者肝功复常、乙肝两对半及HBV-DNA改善情况。结果随访发现治疗后患者的肝功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e Ag和HBV-DNA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凝血功能亦有改善(P <0.05),另外随访后的血常规和肾功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 0.05)。结论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更加确切的结论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试验加以验证。

王雪[3](2021)在《乙肝患者血清中USP7的动态变化及对凋亡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7,USP7)及凋亡因子的表达变化,在乙肝细胞模型中验证USP7对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p53)的去泛素化作用并探讨USP7在乙肝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上更有效地治疗乙肝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分人群和细胞实验两部分。1人群研究:根据乙肝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乙型肝炎住院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SP7、p53、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m RNA的表达变化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USP7、p53、Bax、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水平,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人群资料及USP7、p53、Bax、Bcl2在治疗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用Pearson相关对USP7与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乙肝病毒基因(Hepatitis B virus-hepadnavirus,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乙型肝炎核心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及p53、Bax、BCL2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2细胞实验:在确定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Entecavir,ETV)的最佳药物浓度基础上将细胞实验分为control组、si RNA-USP7组、si RNA-NC组、ETV组、ETV+si RNA-USP7组和ETV+si RNA-NC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检测各组细胞在不同时点USP7、p53、Bax、Bcl2 m RNA的表达变化水平,赖氏法检测ALT、AST的表达变化水平,检测HBVDNA载量,ELISA检测HBe Ag、HBs Ag及Bax、Bcl2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点USP7、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USP7、p53蛋白的相互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人群研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乙肝患者血清中USP7表达量逐渐下降(P<0.05),HBV-DNA载量、HBs Ag、HBe Ag、肝功指标(ALT、AST)以及凋亡调节因子p53、促凋亡因子Bax、抑制凋亡因子Bcl2表达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下调(P<0.05),且Bax/Bcl2比值>1;USP7与ALT、AST、HBV-DNA、HBs Ag、HBe Ag及p53、Bcl2、Bax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2、0.509、0.478、0.549、0.556、0.716、0.676、0.566,均P<0.05)。2细胞实验:确定药物浓度为25μg/m L。ETV组细胞随着加药时间的增加,USP7逐渐下调(P<0.05),且在24 h、48 h、72 h时USP7表达量都低于control组,同样HBV-DNA载量及HBs Ag、HBe Ag、ALT、AST、p53、Bax、Bcl2表达量变化情况与USP7相同;抑制USP7(即si RNAUSP7组),随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USP7也逐渐下降(P<0.05),各时间点USP7表达量都低于control组,抑制USP7后HBV-DNA载量及HBs Ag、HBe Ag、ALT、AST、p53、Bax、Bcl2表达量也下降且变化趋势同USP7;同时对细胞进行加药和抑制USP7(ETV+si RNA-USP7组),观察到USP7在各时间点的表达量都低于ETV组和si RNA-USP7组,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USP7表达量逐渐下调(P<0.05),HBV-DNA载量及HBs Ag、HBe Ag、ALT、AST、p53、Bax、Bcl2也有同样的表达变化;各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Bax/Bcl2比值均>1。对USP7与p53蛋白相互作用验证结果显示,USP7与p53蛋白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结论1去泛素化酶USP7及下游凋亡促进因子p53、凋亡调节因子Bax、Bcl2在乙肝治疗过程中逐渐降低。2 USP7与肝功指标(AST、ALT)、乙肝病毒HBV-DNA、HBs Ag、HBe Ag及p53、Bcl2、Bax呈正相关。3 USP7发挥泛素化作用抑制p53的泛素化,USP7下调进而减少p53的表达使凋亡因子Bax、Bcl2表达下降。图 22 幅;表 12 个;参 128 篇。

王琰[4](2021)在《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应答不佳(使用ETV初次抗病毒治疗48周,HBV DNA较基线下降1log10 IU/ml,但仍可以检测出HBV DNA)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TAF)治疗48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使应答不佳患者尽早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CVR),最大程度的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动,延缓或减少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使用ETV初次抗病毒治疗48周,HBV DNA较基线下降1log10IU/ml,但仍能检测出HBV DNA的68例ETV应答不佳CHB患者的临床资料。1.全部患者在ETV初治48周时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即转换TAF治疗组(TAF组,32例),25mg,随食物口服,1次/日;继续ETV治疗组(ETV组,36例),0.5mg,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口服,1次/日,均持续48周。以ETV初治48周作为本研究观察的起始时间,初治48周时的检测值作为基线值。纪录两组在基线、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的HBV DNA,HBs Ag,HBe Ag,肝功(ALT、AST、TBIL、GGT)、肾功(s Cr、e GFR)等生化指标,肝硬度值、病毒学突破及不良反应等。对比分析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病毒学应答、血清学应答、生化学应答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情况。2.TAF组按照ETV初治48周时不同病毒载量进行分组,以1000IU/ml为界,将TAF组分为HBV DNA<1000IU/ml TAF组(11例)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21例);同理,将ETV组分为HBV DNA<1000IU/ml ETV组(13例)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23例),组成以下4组进行对比: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以及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分别比较组间继续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与基线相比的HBV DNA下降率以及CVR率,明确不同病毒载量的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抗病毒疗效。3.TAF组按照ETV初治48周时血清学标志物分为HBe Ag阳性TAF组(19例)和HBe Ag阴性TAF组(13例);同理,将ETV组分为HBe Ag阳性ETV组(20例)和HBe Ag阴性ETV组(16例),组成以下2组对比组:HBe Ag阳性TAF组和HBe Ag阳性ETV组、HBe Ag阴性TAF组和HBe Ag阴性ETV组,比较组间继续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与基线相比的HBV DNA下降率以及CVR率,明确HBe Ag阳性及HBe Ag阴性的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抗病毒疗效。本研究采用SPSS25.0对全部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全部患者HBV DNA水平以及CVR率变化特点:TAF组在4周、12周、24周及48周时HBV DNA低于ETV组,且差异有意义(P<0.05),HBV DNA在基线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AF组各时间点的CVR率为15.6%、43.8%、71.9%及87.5%,ETV组为5.6%、8.3%、22.2%以及41.7%,两组的CVR率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病毒载量基线的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HBV DNA<1000IU/ml ETV组在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时HBV DNA下降率更高,两组除48周外其余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1000IU/ml ETV组各时间的CVR率为15.4%、23.1%、46.2%以及76.9%,HBV DNA≥1000IU/ml ETV组的CVR率分别为0.0%、0.0%、8.7%以及21.7%,两组之间的CVR率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4周、12周时HBV DNA下降率更高,而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24周、48周时更高,但两组下降率的差异仅在4周和48周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各时间CVR率分别为45.5%、81.2%、100%以及100%,HBV DNA≥1000IU/ml TAF组分别为0.0%、23.8%、57.1%以及81.0%,两个组CVR率除48周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两组中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但仅在4周、12周、24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HBV DNA<1000IU/ml TAF组CVR率也更高,但差异在4周和48周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两组中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且HBV DNA≥1000IU/ml TAF组CVR率也更高,两组在12周、24周以及48周时发生的CVR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HBe Ag阴性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e Ag阴性TAF组和HBe Ag阴性ETV组比较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的HBV DNA下降率时发现前者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且均差异显着(P<0.05);HBe Ag阴性TAF组各时间点CVR率为23.1%、69.2%、84.6%以及92.3%,HBe Ag阴性ETV组为12.5%、18.8%、25.0%以及56.3%,两组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发生的CVR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4.HBe Ag阳性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e Ag阳性TAF组和HBe Ag阳性ETV组比较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HBV DNA下降率时发现前者在各时间点下降率更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Be Ag阳性TAF组各时间点CVR率分别为10.5%、26.3%、63.2%以及84.2%,HBe Ag阳性ETV组为0.0%、0.0%、20.0%以及30.0%,各时间点的CVR率从12周开始差异有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HBs Ag、HBe Ag变化情况:TAF组和ETV组HBs Ag水平逐渐下降,各组内在基线、24周、48周时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组之间对比各个时间点的HBs Ag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生HBs Ag血清学转换,48周时HBe Ag阴转率分别为21.1%和10.0%,均未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6.治疗过程中肝硬度值变化情况:TAF和ETV组在基线、4周、12周、24周及48周的肝硬度值逐渐下降,但TAF组肝硬度值更低,各时间与同组基线相比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间比较除在48周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治疗过程中肝功能(ALT、AST、TBIL、GGT)变化及异常ALT复常情况:在基线、4周、12周、24周及48周时,TAF组和ETV组各时间点的ALT、AST、TBIL均低于同组基线水平,与同组基线相比差异显着(P<0.05),各时间点的GGT与基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间各时间点的ALT、AST、TBIL、GG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F组ALT转复率分别为23.5%、70.6%、76.5%、82.4%,ETV组ALT转复率分别为13.3%、26.7%、33.3%、60.0%,在12周、24周时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8.TAF组和ETV组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仅ETV组出现恶心、疲劳2例,但未停止用药,未经其他药物等治疗干预自行缓解,两组均未出现s Cr、e GFR异常。结论:1.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TAF后的HBV DNA下降幅度以及CVR率均明显优于继续使用ETV治疗,TAF可以更快速的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安全性较高;2.ETV初治48周时不论HBV DNA<1000IU/ml还是≥1000IU/ml,转换TAF后HBV DNA下降优于继续ETV治疗;3.无论HBe Ag阳性或HBe Ag阴性的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TAF治疗控制病毒效果均优于继续ETV治疗;4.TAF和ETV均可以有效降低HBs Ag定量、改善肝功能,提高ALT转复率;5.在改善肝硬度值方面,转换TAF治疗效果优于继续使用ETV。

张景媛[5](2021)在《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病毒性肝炎的慢性感染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在临床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慢性乙(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是常见的疾病发展转化规律。这种疾病发展转化规律可视为典型的“炎癌转化”过程。茵陈蒿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是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主方。茵栀黄颗粒是以茵陈蒿汤为基础方,经组方加减制成的现代药物剂型。该组方由茵陈、栀子、黄芩和金银花4味中药提取物所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茵陈蒿汤对肝胆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还具有抑制肝纤维化和抗肿瘤的作用。由于中药组方成分复杂,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具体的作用机制难以阐释清楚。从网络的角度分析茵陈蒿汤作用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有助于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的基础实验研究以及对茵栀黄颗粒应用范围拓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和借鉴。由此可见,应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关键基因和作用机制,以及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及临床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旨在分析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关键基因和作用机制。从网络的角度全面地分析茵陈蒿汤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希冀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的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外,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希冀为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拓展药物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在GEO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筛选要求的基因芯片数据集,使用limma包对筛选的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相关数据。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得到相关联的蛋白信息,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软件中的MCODE插件可以在庞大的基因网络中进行聚类构建功能模块。对关键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取差异基因在多个层面中的功能注释。此外,使用KM plotter、GEPIA等数据网站对分析得到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存分析、表达水平分析、关联性分析等。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通过检索数据库收集有关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相关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的化学成分导入PubChem数据库,获得中药化学成分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信息(SMILES),将其导入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中获取化合物的已知或预测靶点。将以上数据在Cytoscape中进行Merge合并,获得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进一步分析,获取潜在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MCODE、CytoHubba等插件可以用于对潜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此外,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的潜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小分子药物的化学结构,转变为mo12格式文件,添加电荷后,保存为pdbqt文件。在PDB数据库中进行蛋白构象筛选并下载pdb格式的文件,删除水分子,分离原配体小分子等,并进行加氢、加电荷等操作。之后确定活性口袋的位置。PDB数据库里包括实验确定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DNA,RNA)的原子级三维结构。Autodock Vina被应用于对配体和受体进行对接运算。根据在Autodock软件操作中确定的Grid Box坐标与盒子大小进行分析运算,根据结合自由能对成分进行筛选排序。最后,在Pymol软件中对对接得到的受体——配体复合物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乙型肝炎炎癌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基因表达谱GEO数据集和TCGA数据的综合分析,筛选得到了乙型肝炎炎癌转化的22个重叠差异表达基因。对22个重叠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GO条目显示重叠差异基因富集在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和细胞核条目上。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重叠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该研究鉴定了 5个关键基因(CDK1,MAD2L1,CCNA2,PTTG1,NEK2)。此外,构建了由 PTTG1、MAD2L1、RRM2、TPX2、CDK1、NEK2、DEPDC1和ZWINT组成的预后基因标记,它们在预测总生存期方面表现良好。在丙型肝炎炎癌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基因表达谱GEO数据集筛选出1个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和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整合分析发现6个与肝细胞癌发病机制及预后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CCNA2、CCNB1、CCNB2、CDC20、CDK1、TOP2A。6个关键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核心基因之间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键模块中差异基因的GO条目显示,在生物过程中主要富集在染色体分离等条目上,在分子功能中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活性等条目上,在细胞成分上主要富集在纺锤体等条目上。KEGG通路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衰老等通路上。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在茵陈蒿汤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中,通过TCMSP检索得到茵陈蒿汤中44个有效成分。将有效成分对应的SMILES值导入Superpred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预测得到510个靶点。使用Cytoscape进行网络构建,结果发现茵陈蒿汤在抑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过程中,存在共同靶点MMP2。茵陈蒿汤在干预乙型肝炎及其炎癌转化过程中,CDK1和TOP2A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茵陈蒿汤抑制乙型肝炎炎癌转化和丙型肝炎肝硬化转化至肝细胞癌的过程中,AURKA、CCNB2、CCNB1、CDK1、TOP2A可能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KEGG通路富集显示,模块1、2和4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了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上。而模块3的关键基因富集在JAK-STA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性通路、丙型肝炎通路等上。这可能与模块3的数据来源为疾病数据库有关,说明我们的研究在数据来源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机制研究中,茵栀黄颗粒的化合物从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获得,通过搜索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合物对应的靶点。乙型肝炎病毒的靶点数据来自TTD、PharmGKB和DisGeNET数据库。对上述数据使用Cytoscape 3.7.1进行可视化分析。生物网络确定了 13个潜在靶点。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CDK6、CDK2、TP53和BRCA1可能与乙肝治疗密切相关。此外,GO和KEGG分析表明,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可能与转录的正调节、基因表达的正调节、乙型肝炎通路和病毒致癌通路有关。在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中,首先在中国知网和PubMed中搜索茵栀黄颗粒的成分,然后通过搜索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合物及其对应的靶点。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的差异基因从TTD、PharmGKB及GEO数据库中获得。使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预测靶点网路和关键模块网络。研究结果发现茵栀黄颗粒在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中存在共同的靶点MMP2;茵栀黄颗粒抑制乙型肝炎及其炎癌转化以及丙型肝炎肝硬化转化至肝细胞癌过程中,CDK1和TOP2A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KEGG通路富集显示,模块1、2和4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了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上。研究结论本研究综合运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系统层面揭示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初步阐释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协同调控多个关键靶点和通路有关。本研究可为中药治疗肝脏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线索和思路,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基础实验研究以及促进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木唤[6](2021)在《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诊断指标评价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明确对于ALT正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和肝脏炎症程度的准确判断,是评估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本研究以肝脏穿刺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AAGP、AAG、FIB-4、GPR、瞬时弹力呈像(TE)、APRI、等无创诊断指标对于患者肝脏炎症及肝脏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我中心行肝脏穿刺的72例ALT正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肝脏穿刺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AAGP、AAG这两个无创诊断指标对于肝脏炎症的诊断价值。FIB-4、APRI、GPR、TE这四个无创诊断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绘制了不同指标的工作曲线(ROC),得出曲线下面积(AUROC)灵敏度、特异度,PPV、NPV等值。结果:72例HBV感染患者中,肝脏穿刺结果证实有30.6%患者有明显肝脏炎症(≥G2),22.2%有明显肝纤维化(≥S2)。AAG判断肝脏炎症的最佳截断值为3.5(AUROC=0.69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9.1%、56%,而AAGP判断的最佳截断值为4.5(AUROC=0.68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8.2%、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G及AAGP两者联合后其(AUROC=0.711),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46%。在肝纤维化程度判断的四个指标中,GPR的诊断价值最大(AUC=0.81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87.5%。其次为APRI,APRI诊断的最佳截断值是0.325(AUROC=0.726),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8.9%、81.3%。FIB-4的AUROC=0.702,其灵敏度较低(55.4%),特异度可达87.5%。TE的诊断价值最低,其AUROC低于0.7。将FIB-4、APRI、GPR两两联合分析时,FIB-4联合GPR诊断≥S2组(AUROC=0.76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25%、71.43%;FIB-4联合APRI诊断≥S2组(AUROC=0.74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67.86%;APRI联合GPR诊断≥S2组(AUROC=0.8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5%、71.43%;其中APRI联合GPR的诊断肝脏纤维化能力最强。结论:1、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的肝脏炎症诊断:将两个无创诊断指标联合应用时诊断能力增强。2、慢性HBV感染的肝脏纤维化诊断:FIB-4、TE、GPR、APRI单独应用时以GPR诊断明显肝脏纤维化能力最强。将FIB-4、GPR、APRI两两联合应用时,其特异度及灵敏度均可明显升高,其中以APRI联合GPR最佳。

王淼东[7](2021)在《肝宁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教授经验方之肝宁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评价肝宁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搜集了64例于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肝病科就诊并诊断为CHB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予恩替卡韦分散片加肝宁方治疗,两组均服药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为6个月。治疗6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肝功能“ALT、AST、TBIL”、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定量、HBe Ag血清学转阴率、血清炎症因子“IL-6、IL-12”、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总的疗效比较: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3.33%,而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33%,总体来看,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总得分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的中医临床症状总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血清中“ALT、AST、TBIL”指标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的血清中“ALT、AST、TBIL”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V-DNA定量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的HBV-DNA定量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Be Ag血清学转阴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HBe Ag血清学转阴率差异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IL-6、IL-12”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的血清炎症因子“IL-6、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肠道菌群水平比较:对照组患者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较前变化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较前明显升高,而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较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的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肝宁方加恩替卡韦的联合治疗对CHB患者的疗效明显,其具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毒复制水平、改善肝功能及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2)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CHB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炎症损伤以及病毒复制水平,但肝宁方组经综合分析较纯西药治疗组优势更明显且在改善肠道菌群方面明显优于纯西药组。

徐瑛[8](2021)在《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慢性化感染,是一种由病毒、环境和宿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高流行率传染病。据统计,全球目前约有2.5亿HBV慢性感染者。HBV感染导致患者的肝脏疾病结局各不相同,有无任何临床症状的HBV携带者或者隐匿型肝炎患者,也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反复纤维化进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等不同表型的患者。多项研究表明,宿主遗传因素在慢性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寻找并验证疾病相关易感基因的突变位点可能是治疗慢性化感染的潜在靶点。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近年来被证实是参与肝脏炎性疾病的候选基因,可以通过招募效应Th1淋巴细胞介导HBV病毒清除和炎症反应,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因此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通过调控CXCL10表达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应答过程数据。然而,该基因的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别是与儿童样本人群中HBV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遗传变异参与的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应答的研究甚少。第一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乙型肝炎的关联研究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遗传变异与成人和儿童慢性HBV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CXCL10基因序列变异进行基因分型,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包括成人和独立儿童在内的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评估变异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结果:1.样本基本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阶段共纳入1048例成人病例对照样本,其中,病例组518例,对照组530例。样本病例对照组年龄性别相匹配(P>0.05);第二阶段儿童组样本病例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并且病例对照组在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儿童疫苗接种情况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s与乙肝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阶段SNP位点与成人持续HBV感染相关联。校正性别年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256246 AA基因型的成人较GG基因型HBV感染的风险增加1.58倍(OR=1.58,95%CI:1.04-2.42,P=0.033)。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508917(A>G)相对风险分析结果发现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的成人较GG基因型HBV感染的风险增加1.51倍(OR=1.51,95%CI:1.03-2.22,P=0.036)。按照年龄和性别分层后,进一步比较了rs4508917和rs4256246两个SNP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层结果表明,与rs4508917 GG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和AA基因型在较高年龄组(>40岁)HBV感染风险较高(P=0.037,P=0.041)。SNP rs4256246分层分析结果证明,rs4256246AA基因型比GG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较高年龄组(>40岁)HBV感染风险(OR=1.73,95%CI:1.08-2.78,P=0.024)。遗传变异与HB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年龄组(>40岁)的HBV患者中,rs4508917的AG基因型与HBV病毒载量(病毒复制程度)显着相关(P=0.004)。此外,rs4508917 AA基因型与HBV病毒载量异常的风险增加相关。3.第二阶段共计纳入627例儿童病例对照样本,其中,病例组274例,对照组353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NP位点与儿童HBV感染相关性: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508917(A>G)相对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的儿童较GG基因型能增加HBV感染风险1.81倍(OR=1.81,95%CI:1.13-2.92,P=0.014)。此外,HBV高危儿童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能增加免疫接种后病毒突破感染的风险(0R=4.95,95%CI-1.45-16.90,P=0.011)。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性别和年龄后,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CXCL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4508917可能与成人和儿童持续HBV感染相关,AA基因型是导致HBV感染增加的易感基因型。第二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的功能验证目的:针对第一部分关联分析中阳性遗传变异位点初步探索其参与HBV感染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CXCL10在成人病例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阳性遗传变异对CXCL10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1.ELISA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成人患者血清CXCL1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4),且随着A等位基因剂量的增加,CXCL10血清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rs4508917 A等位基因可能直接影响CXCL10的启动子活性。结论:本研究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s4508917位点的转录活性表明该位点可能调控CXCL10基因的表达。此外,我们还发现CHB患者血清中CXCL10蛋白水平升高,而rs4508917 AA基因型与CXCL10转录水平较高相关,从而提供了该风险变异的体内功能证据。第三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4508917与核苷类似物治疗应答的关联目的:探讨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影响机体对核苷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s,NAs)的应答反应。方法:本研究对62例CHB成人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第3、6和9周进行了HBV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携带rs4508917 AA或AG基因型患者与rs4508917 GG基因型患者相比,对NAs治疗的反应中HBV病毒载量的清除速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rs4256246 AA或GA基因型对NAs处理的反应也有类似的趋势。结论:CXCL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4508917能影响成人乙肝患者对NAs恩替卡韦药物治疗的应答效果。

李迎娟[9](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肾功能异常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HBV感染高发地区。HBV具有泛嗜性,除了损伤肝脏外,还可引起肾脏病变。本文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肾脏损伤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的慢性HBV感染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7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病例组,根据疾病状态不同分为乙肝携带者(A组)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B组)10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组)78例,20例未感染HBV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HBVDNA、尿蛋白、尿红细胞、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等,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以及A、B、C三组合并各项肾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应用CKD-EPI s Cr-Cys C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及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应用LSD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并且应用Pearson 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疾病阶段、血尿酸、HBe Ag、HBVDNA对慢性HBV感染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影响。结果:1、病例组Cys C值(0.9±0.2)mg/l高于对照组Cys C值(0.8±0.1)mg/l、e GFR值(80.0±32.9)ml/min/1.73m2低于对照组e GFR值(98.6±26.6)ml/min/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e GFR异常率(45.4%)高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C组性别、Scr、尿酸、e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Cys C、年龄、HBVDNA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尿蛋白阳性率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 GFR<90ml/min/1.73m2的9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中,B组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异常率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HBV感染患者e GFR<90ml/min/1.73m2与患者年龄、疾病阶段、血尿酸相关,与性别、HBe Ag、HBVDNA无关。结论:1、慢性HBV感染患者中,e GFR正常或轻度升高者占多数。随着e GFR异常的诊断范围扩大,慢性HBV感染患者e GFR异常率高于非HBV感染者。2、HBV感染可损伤肾小管,乙肝肝硬化患者NAG异常率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NAG异常率,乙肝肝硬化患者应避免应用损伤肾小管药物,并定期监测肾小管功能。3、慢性HBV感染阶段、高龄、高尿酸血症可能为影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就诊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尤其是年龄大且血尿酸高、基线时就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并定期监测肾脏功能,及时干预治疗。

张鹏,蒋忠胜[10](2020)在《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的防治研究概况》文中认为结核病和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均有较高的发病率,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数量较多,由于抗结核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肝毒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肝衰竭。如何预防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治疗结核而发生的进一步肝损害的发生,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本文就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临床防治肝损害提供参考。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药物性肝病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药物性肝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肝组织学检查
    1.3 血清GP73及血常规、肝功能检测
    1.4 ARFI检查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GP73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
    2.2 肝脏炎症、肝脏纤维化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2)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 病例总数
    1.5 调查随访内容
        1.5.1 一般情况
        1.5.2 临床资料
    1.6 调查方法
    1.7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病人一般资料情况
    2.2 肝功随访情况
    2.3 乙肝两对半检查随访情况
    2.3 HBV-DNA随访情况
    2.4 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测随访情况
    2.5 凝血功能随访情况
    2.6 安全性随访情况
        2.6.1 血液常规检查
        2.6.2 肾脏功能检查
3 讨论

(3)乙肝患者血清中USP7的动态变化及对凋亡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USP7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凋亡因子的相关性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研究对象
        1.1.3 流行病学调查及样本收集
        1.1.4 血清中RNA的提取
        1.1.5 血清中USP7、p53、Bcl2、Bax基因mRNA的检测
        1.1.6 血清中USP7、p53、Bcl2、Bax蛋白的检测
        1.1.7 统计分析
        1.1.8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2.2 乙肝患者血清ALT、AST的表达变化
        1.2.3 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及HBs Ag、HBeAg的表达变化
        1.2.4 乙肝患者血清中USP7、p53、Bcl2、Bax的 m RNA表达变化
        1.2.5 乙肝患者血清中USP7、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
        1.2.6 乙肝患者血清中USP7与ALT、AST、HBV-DNA、HBsAg、HBeAg、p53、Bcl2、Bax的相关性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USP7对凋亡的调控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细胞培养
        2.1.3 细胞转染
        2.1.4 细胞药物处理
        2.1.5 细胞实验分组
        2.1.6 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V-DNA含量
        2.1.7 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表达量
        2.1.8 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LT、AST表达量
        2.1.9 检测细胞中USP7、p53、Bax、Bcl2 基因mRNA的表达量
        2.1.10 检测细胞中USP7、p53蛋白的表达量
        2.1.11 检测细胞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量
        2.1.12 统计分析
        2.1.13 质量控制
    2.2 结果
        2.2.1 确定药物浓度
        2.2.2 各组细胞上清液中HBV-DNA载量的变化
        2.2.3 各组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表达量的变化
        2.2.4 各组细胞上清液中ALT、AST表达量的变化
        2.2.5 各组细胞中USP7、p53、Bax、Bcl2的mRNA表达变化
        2.2.6 各组细胞中USP7、p53蛋白表达变化及相互作用
        2.2.7 各组细胞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
    3.1 乙肝
        3.1.1 乙肝的定义
        3.1.2 乙肝的分类
        3.1.3 乙肝的现状
        3.1.4 乙肝的传播
        3.1.5 乙肝的诊断
        3.1.6 乙肝的治疗
        3.1.7 乙肝的研究进展
    3.2 泛素化和去泛素化
    3.3 USP7
        3.3.1 USP7的结构
        3.3.2 USP7的作用
        3.3.3 USP7与p53的关系
        3.3.4 USP7与疾病
    3.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HBV的概述
        2.1.1 HBV的结构及基因分型
        2.1.2 HBV的生命周期
        2.1.3 HBV的发病机制
        2.1.4 抗HBV治疗
    2.2 ETV概述
        2.2.1 ETV抗病毒治疗
        2.2.2 ETV耐药
        2.2.3 ETV应答不佳
    2.3 ETV耐药或应答不佳挽救治疗
        2.3.1 转换或联合TDF
        2.3.2 转换或联合TAF
        2.3.3 联合干扰素
    2.4 总结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分组
    3.3 抗病毒治疗方法
    3.4 观察指标
    3.5 观察疗效评价
    3.6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4.2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为TAF过程中HBVDNA变化情况
        4.2.1 全部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
        4.2.2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继续ETV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4.2.3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转换TAF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4.2.5 基线HBV DNA≥1000IU/ml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4.2.6 HBeAg阴性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4.2.7 HBeAg阳性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4.3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为TAF治疗病毒学应答情况
        4.3.1 全部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情况
        4.3.2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继续ETV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4.3.3 基线HBVDNA不同的患者转换TAF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4.3.5 基线HBVDNA≥1000IU/ml的患者治疗过程病毒学应答对比
        4.3.6 HBeAg阴性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4.3.7 HBeAg阳性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4.4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HBsAg、HBeAg水平变化情况
    4.5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肝硬度值变化情况
    4.6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异常ALT复常情况
        4.6.1 肝功能变化情况
        4.6.2 ALT转复率情况
    4.7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病毒学突破以及不良反应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茵陈蒿汤溯源与研究进展
    综述二 茵栀黄颗粒溯源与研究进展
    综述三 肝脏炎癌转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肝脏炎癌转化的关键基因研究
    第一节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乙型肝炎炎癌转化关键基因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丙型肝炎炎癌转化关键基因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茵陈蒿汤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陈蒿汤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诊断指标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选择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分组
        2.2.3 诊断标准
    2.3 研究设计
    2.4 统计方法及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基线资料
    3.2 肝脏炎症AAG和 AAGP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 无创诊断指标对于≥G2 组诊断价值的评价
    3.4 肝脏纤维化FIB-4、GPR、APRI、TE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5 四种无创诊断指标对于≥S2 组诊断价值的评价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乙肝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新型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7)肝宁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方案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价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结果
        2.1 总的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eAg血清学转阴率情况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水平比较
    3 安全性评估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临床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肠道菌群的认识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认识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治疗
        1.4 慢性乙型肝炎与肠道菌群
    2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肠道菌群的认识
        2.1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名及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肝脾理论与肠道菌群
    3 肝宁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3.1 肝宁方组方来源及相关分析
        3.2 肝宁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疗效探讨
    4 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肠道菌群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乙型肝炎的关联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人群
        1.2 流行病学资料收集
        1.3 SNP的选择
        1.4 DNA提取和基因分型
        1.4.1 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基因分析步骤
        1.5 血清学检测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关联分析
        2.3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分层分析
        2.4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单倍型分析
        2.5 CXCL10 基因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
        2.6 CXCL10 rs4508917 基因型与儿童 HBV感染风险和乙肝高危儿童 HBV突破感染的关联分析
        2.7 CXCL10 基因SNP与儿童HBV感染风险的分层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的功能验证实验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CXCL10 浓度检测
        1.2 质粒构建与双荧光素酶检测
    2 实验结果
        2.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XCL10 水平
        2.2 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变异的功能分析
    3 讨论
第三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4508917 与核苷类药物治疗应答的关联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CXC趋化因子配体10在慢性乙型肝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肾功能异常的回顾性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临床资料
        2.1.5 仪器
    2.2 肾功能评估
        2.2.1 eGFR
        2.2.2 尿液指标
        2.2.3 CysC
        2.2.4 肾小管功能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肾功能评估
        3.2.1 各组eGFR比较
        3.2.2 各组eGFR联合其他指标比较
        3.2.3 各组肾小管功能比较
        3.2.4 各组尿蛋白、尿红细胞比较
    3.3 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乙肝病毒直接感染肾小管细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的防治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核、慢性乙型肝炎与药物性肝损害
2 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的预防与治疗
    2.1 常规护肝治疗
    2.2 抗病毒治疗
3 小 结

四、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药物性肝病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的相关性[J]. 罗双艳,何颖. 医学信息, 2021(15)
  • [2]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J]. 德吉,米玛仓决,仓决,尼玛多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5)
  • [3]乙肝患者血清中USP7的动态变化及对凋亡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D]. 王雪.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4]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D]. 王琰.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D]. 张景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6]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诊断指标评价分析[D]. 木唤. 大理大学, 2021(09)
  • [7]肝宁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D]. 王淼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8]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D]. 徐瑛.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9]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肾功能异常的回顾性研究分析[D]. 李迎娟.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10]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的防治研究概况[J]. 张鹏,蒋忠胜. 内科, 2020(05)

标签:;  ;  ;  ;  ;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药物性肝病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