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照测量的药液配制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吕卉[1](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刘连盟[2](2020)在《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代表的各种病害每年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水稻病害防控措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化学防治的重新认识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物杀菌剂因其环境友好、安全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在水稻病害防控上表现出光明的前景。本研究评估了两株不同类型的生防潜力菌芽孢杆菌H158和链霉菌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生防效能,并解析了其生防机制。在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互补性的基础上,以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混用(菌-剂混用)增效为指导思想,筛选得到两个生防菌株与化学杀菌剂的三种增效组合,并对相关的增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16S r DNA及gyr B序列等信息将H158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58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效果,可达83.3%和75.6%,能在MSGG、PDA(B)和PSA(B)等多种培养基上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膜,并表现出一定的溶菌能力。H158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诱导系统抗性(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H158的对峙培养可引起稻瘟病菌大量基因差异表达,尤其表现在脂类代谢等通路上。H158在田间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害都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在38.4-50.1%之间。H158与化学杀菌剂混用性能良好,增效作用最明显的是其与嘧菌酯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和与戊唑醇混用对稻曲病防治,增效系数分别为1.9和0.36。H158发酵液处理水稻植株对稻米品质和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还有所提升。2. 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 I)与H158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以嘧菌酯+H158组合防效最好,最高达88.8%;肟菌酯+H158组合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最高达3.7。三种Qo I类杀菌剂对H158毒性很低,在低于200 mg L-1的浓度下还能促进其生长,其中嘧菌酯对H158的亲和作用最强。Qo 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肟菌酯表现出一定的促定殖作用。在培养前期(0-48h),肟菌酯可促进H158生物膜结构的生长和成熟;肟菌酯对H158引起的水稻ISR的影响不明显,其增效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H158生长、定殖和提高抗逆性。3. 戊唑醇+H158混用组合仅在戊唑醇64.5 g a.i.ha-1的低用量下才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2.5,而在更高用量水平下表现出拮抗作用。戊唑醇对H158具有一定的毒性,50 mg L-1的浓度即可抑制其生长,且能明显抑制H158生物膜的形成,在超过25 mg L-1的浓度下无法形成生物膜结构。该混用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增强水稻ISR是两者混用的主要增效机制。4. 利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将一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的放线菌(HSA312),鉴定为阿洛杰链霉菌(Streptomyces araujoniae)。该菌株仅对稻曲病菌和稻瘟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在56.7-51.1%,对其他病原菌抑制效果不佳,抑制率在22%以下。HSA312具有一定的溶菌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紫外辐射抗性和植株定殖能力,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转录组分析表明,HSA312可引起病原菌大量基因下调表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A312对稻瘟病防效较高,最高达52.2%,但对其他病害防效不明显。其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强烈,其中附着胞最为敏感,浓度为107 cfu m L-1时已能完全抑制附着胞的形成。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情况下,HSA312对稻瘟病尤其是叶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防效最高达83.9%。HSA312与多种化学药剂的混用性能不佳,但与三环唑混用对叶瘟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品质和加工性能的研究表明,HSA312发酵液处理后对稻米品质和稻谷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粘性和精米率等一些性状上还有所提升。5. HSA312+三环唑组合对叶瘟的防治表现出一定增效作用,但不够稳定,而在穗颈瘟的防治上增效作用稳定,两年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0和1.2。三环唑对HSA312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6天后仅超过160 mg L-1的浓度才能对菌落大小造成影响。三环唑对HSA312对稻瘟病菌的抑菌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对峙下HSA312对稻瘟病菌菌丝转录组影响也比较有限。HSA312+三环唑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预示水稻ISR是该组合的主要增效机制。本研究的完成不仅为基于H158和HSA312及其与化学杀菌剂增效组合的相关药剂研发奠定基础,也为生物杀菌剂和化学杀菌剂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韩群琦[3](2020)在《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松脂二烯是源自松脂的环烯烃二聚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为拓宽松脂二烯应用,研制了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并对比国外产品Vapor Gard(VG),检测了两种喷雾助剂的展布润湿性能,观测了叶面形态特征,分析检测了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在光照下对农药持效的作用。本文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研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以相容性、流动相和稳定性为指标,筛选合适溶剂与乳化剂,确定喷雾助剂配方为:松脂二烯50%,萜烯树脂1%,松节油19%,正丁醇20%,表面活性剂10%,配制制成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松脂二烯有效含量、乳液稳定性、热贮、冷贮稳定性等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农药助剂的技术标准。2.测定松脂二烯喷雾助剂润湿性能。添加PA与VG助剂均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分别在1%添加量时,较清水对照降低66.7%和58.8%;PA与VG助剂均能显着降低液滴在红叶石楠和山核桃叶上的接触角,PA助剂在两种叶片上的各浓度效果普遍优于VG助剂,其中添加1%PA时可以在两种叶面完全铺开。由此说明,PA与VG均具良好的展布润湿性能,其中PA效果更优。3.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在叶面成膜性能表征。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发现,PA与VG助剂均能在红叶石楠和山核桃两种叶面上覆盖成膜,其中PA助剂对比VG助剂成膜更均匀。两种助剂均能与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戊唑醇乳油不同农药制剂良好地混用,形成的薄膜均能包裹药物颗粒并粘附在叶面。4.研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影响。利用Deposit Scan软件分析水敏纸采集的雾滴,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指示剂沉积量。结果表明,添加0.1%PA可显着增加雾滴均匀度,进而使雾滴覆盖率提高35.6%,沉积量提高28.8%。PA提升沉积效果虽未达到低容量专用喷雾助剂红雨燕的水准,但优于VG助剂,且用量低。5.研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提高农药抗光解能力的性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氙灯光解后的甲维盐保留量,光照8 h后,添加0.5%PA和0.5%VG处理组中甲维盐保留量达57.2%和47.9%,而对照仅剩30.7%;测定喷药叶片日光照射后的杀虫活性,光照3 d及以后,加0.5%PA和0.5%VG处理组生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PA和VG助剂均能提高农药有效成分的抗光解能力,减缓药物光解速度,从而延长农药持效期。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各项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VG。PA助剂能促进液滴沉积,进而帮助药液在叶面铺展润湿,成膜后,能降低有效成分光照降解,可延长持效时间。在农药喷雾药液中添加松脂二烯助剂,可系统提高农药利用率,符合“减药增效”的农药使用方向。
蒋宗谨[4](2020)在《双流式喷雾参数优化与猕猴桃授粉装置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改善其授粉效果是保证品质的关键因素和提高产量的前提,国内猕猴桃授粉主要依靠人工作业,花粉利用率低、作业速度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制约着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双流式雾化具有粒径均匀、雾化稳定、气液分离控制、靶向性强等特点,可满足猕猴桃授粉作业的高速、低损、精准化要求,开发猕猴桃双流式授粉装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棚架式“海沃德”猕猴桃花为实验对象,进行猕猴桃双流式授粉作业参数优化和授粉装备的研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机械授粉作业的农艺参数量化研究。通过测量和分析棚架式猕猴桃花朵结构特征,进而提出了猕猴桃双流式喷雾授粉方法,计算了猕猴桃充分授粉的花粉需求量,为猕猴桃喷雾授粉授粉参数控制研究及授粉装置研发提供农艺依据。研究表明:猕猴桃花呈簇状分布,其中4朵花的花簇比例最大,为33%,97%的花簇水平面的长和宽的别平均值分小于13.35 cm和9.87 cm;采用质量分数为0.1%的花粉液授粉,单朵猕猴桃花雌蕊至少需沉积42.9 mg花粉液才能保证充分授粉。(2)双流体喷嘴授粉沉积量参数控制研究。本文根据猕猴桃花朵结构参数和充分授粉需求量,构建了双流式授粉控制试验装置,分别采用沉积称量、图像灰度分析和雾滴粒径激光测量的方法,测量了花蕊区的雾滴沉积量、雾滴覆盖率和雾滴粒径,结果表明:双流体喷嘴采用气压0.20 MPa、花粉液流量0.125 L/min、喷雾脉冲时长0.1 s、喷雾距离35 cm为作业参数,可提高花粉液在花朵柱头区的有效沉积。(3)猕猴桃双流式喷雾授粉装置的整机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根据授粉作业参数,并结合猕猴桃园尺寸参数,设计了猕猴桃喷雾授粉装置的整机结构、液路系统、气路系统和动力系统。依据试验获取的喷雾控制参数设计了花粉量流量、喷雾气压控制系统以及猕猴桃花对靶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Arduino单片机为控制单元,采用水流量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检测液路流量和气路压强,采用Pixy相机识别并定位猕猴桃花。(4)猕猴桃授粉装置田间试验验证。首先,设计了猕猴桃田间连续喷雾授粉试验,研究了授粉作业参数对猕猴桃授粉效果的影响;其次,采用优化后的双流式喷雾参数进行了对靶授粉试验,验证了双流式授粉的喷雾控制参数的有效性。试验表明:猕猴桃坐果率对授粉气压、授粉速度和花粉液流量的敏感程度依次减小,授粉速度对果实重量和畸形率的影响最显着,雾化气压最不显着。双流式对靶授粉的坐果率为86.7%,比手持式喷雾器授粉提高6.7%,比电动喷雾器提高13.4%,比手工点授小5.0%;双流式对靶授粉的平均果实重量为91.5 g,比手持喷雾器授粉提高11.1 g,电动喷雾器提高8.0 g,比手工点授少11.07 g,但双流式授粉的作业效率高于人工授粉。
张洋[5](2020)在《重庆地区玉米螟高效药剂及助剂筛选与防治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害虫,分布广泛,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为害。重庆地区玉米种植目前以春玉米为主,且玉米螟寄主广泛,田间杂草种类繁多、环境复杂,为玉米螟的生长繁殖提供有利条件。重庆地区玉米种植主要是农户自家自主种植,缺少施药指导,未施药不仅会减产,还会为来年的害虫发生埋下隐患;施药过度则会引起环境污染、玉米农药残留高、产生药害等问题。因此,筛选高效药剂和助剂,减药减施,对提高产量和保护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为能够适时精确指导施药,需要制定玉米螟的防治指标,也为玉米田的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使用浸叶法,使用室内种植的玉米叶片对室内饲养的二龄玉米螟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助剂的效果试验;通过参考往年资料和当年的玉米螟性诱调查数据,确定玉米螟发生动态,在第二个玉米螟发生高峰通过田间接虫的方法模拟田间为害,最后测算茎秆为害和产量数据,计算防治指标。全文的结果如下:1.通过预实验,每个药剂确认6个实验浓度,从实验结果中选出5个有效结果,同空白对照进行分析,得出氯虫·噻虫嗪的LC50为0.023(0.019-0.029)mg/mL,甲维盐的LC50为0.023(0.017-0.033)mg/mL,氯虫苯甲酰胺的LC50为0.050(0.034-0.072)mg/mL,茚虫威的LC50为0.107(0.075-0.149)mg/mL(括号内为95%置信区间,下同);氯虫·噻虫嗪的LC90为0.097(0.457-1.799)mg/mL,甲维盐的LC90为0.223(0.129-0.523)mg/mL,氯虫苯甲酰胺的LC90为0.790(0.034-0.072)mg/mL,茚虫威的LC90为1.272(0.751-2.778)mg/mL。以上四种药剂中,效果最好的药剂为氯虫·噻虫嗪和甲维盐。2.使用有机硅助剂(主要成分为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氯烷)和橘皮精油助剂,配合氯虫·噻虫嗪和甲维盐进行试验。氯虫·噻虫嗪和甲维盐分别采用两个浓度,两种助剂在配制时均稀释至1000倍,同时使用清水和清水稀释1000倍的两种助剂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在较高浓度下,氯虫·噻虫嗪使用有机硅助剂和橘皮精油助剂分别增效18.33%和20.00%;甲维盐则为20.00%和21.66%,而在较低浓度下增效效果不及较高浓度。综合来看,使用甲维盐配合橘皮精油助剂的室内实验效果最好。3.2019年进行玉米螟的性诱调查,通过掌握当年发生动态和往年资料确定防治指标的接虫时期。通过性诱调查玉米螟发生动态可以得知,从四月中旬开始到九月初结束,均有玉米螟成虫为害,其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和6月下旬到7月中旬是当年玉米螟成虫的两次发生高峰。结合往年数据,将田间接虫选在6月28日,7月25日进行收获调查。结果得出,随着虫口密度的升高,玉米茎秆上的蛀孔数和隧道长度随之增加,产量下降。其中,虫口密度(接虫密度)和蛀孔数和百粒重的线性拟合较好。将接虫密度和产量损失进行拟合,结合玉米时价和防治成本,得到的防治指标为9.2块卵块/百株。
陈鹏超[6](2018)在《植保无人机机型和喷头对雾滴沉积效果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持续呈偏重态势。受到现阶段植保机械落后、农村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人们对于高工效的施药器械需求越来越迫切。植保无人机具备高效的作业效率、广泛的作业区域以及较低的作业成本等显着特点,是其他植保器械无法实现的,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逐渐发挥不可比拟的作用。当前国内植保无人机类型较多,包括多旋翼和单旋翼、电动和油动;无人机所使用的喷头来源于原有植保器械,主要包括离心式和液力式,不同无人机和喷头类型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现有的研究侧重于单一植保无人机的作业参数优选,包括飞行速度、高度和喷施量等,而缺乏植保无人机和喷头类型的横向研究对比。本研究选取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作为研究对象,选用油动和电动、单旋翼和多旋翼等多种类型无人机,结合不同类型的喷头开展施药效果研究。试验在河南新乡和广西平南两地开展,通过雾滴在测试卡的沉积分布效果、作物叶片的沉积率以及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等方面开展施药效果评价。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以3WQF120型单旋翼油动植保无人机为测试平台,搭载LU 120-01、LU120-02、LU 120-03类型喷头,开展小麦田多喷幅雾滴沉积分布和蚜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LU 120-01、LU 120-02、LU 120-03雾滴粒径随孔径增加而增大,田间的沉积粒径约为室内测定粒径的2倍,小麦植株下层的雾滴粒径小于上层,小雾滴粒径更容易沉降在小麦植株的下部;LU120-02号喷头在小麦上层获得较大的雾滴密度,25.23个/cm2,LU120-03号喷头在下层密度最大,为4.99个/cm2,LU120-03号喷头的雾滴覆盖率最大,植株上部为3.43%,下部为0.63%;无人机在穗部的沉积量为2.19-2.78μg之间,随着喷头孔径的增加有降低趋势;在旗叶上的沉积率在0.33-0.48%范围内,大于倒二叶和底叶,沉积率随着喷头孔径的增加而增加。电动喷雾器施药液量较大,其雾滴沉积粒径、沉积密度和覆盖率均高于无人机;其倒二叶的沉积量要高于无人机,但药液在穗部的沉积量与无人机基本相同,旗叶的沉积量要低于无人机施药;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电动喷雾器处理与无人机处理在前1-3天防效无明显差异,在第7天的防效结果低于无人机处理,无人机的具有药效的持效期优势。(2)以P20、3WWDZ-10B、3XY8D、S40及YRX6-16等5种电动植保无人机作为施药器械,开展水稻田相同亩施药量的雾滴沉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旋翼机型的有效喷幅较大,3XY8D-1和S40具有较大的有效喷幅,分别为4m和5m,3WWDZ-10B、P20和YRX6-16的有效喷幅为4m、3m、3m;在有效喷幅区内,液力式喷头的雾滴沉积粒径大于离心式喷头,雾滴沉积粒径较小的机型,其雾滴覆盖密度更大,具有离心式喷头的3XY8D-1和P20具有较小的雾滴粒径,其整体DV0.5变化范围为144.5-243μm,采用液力式喷头的YRX6-16(喷头型号为TR 80-0067)机型,其雾滴沉积粒径明显小于其他两种机型3WWDZ-10B(喷头型号为Teejet11001VS)、S40(喷头型号为Teejet110015VS),DV0.5变化范围是189.5-218μm。,3WWDZ-10B、S40、YRX6-16机型,雾滴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7.8个/cm2、61.56个/cm2、59.5个/cm2,而雾滴粒径较大的3WWDZ-10B和S40型平均雾滴密度仅为18.8和18.7个/cm2;各机型上层的雾滴分布均匀性好于中下层,中层的雾滴分布均匀性最差;极飞P20在各个冠层间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变异系数最小,仅为36.08%;雾滴的飘移受到自然风向影响较大,采集带左侧的雾滴飘移量大于右侧,3XY8D-1型无人机飘移的距离最短,雾滴飘移量最少,仅为0.0295μl/cm2;水稻上层剑叶的药液沉积量大于倒二三叶和底叶;S40型植保无人机距冠层飞行高度为1.5m时,喷幅为7m,雾滴在冠层的穿透性较好。
焦爱蕊[7](2018)在《影响暗筒式日照计观测日照正确性的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日照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影响非常大,本文从日照计安装、日照纸药液配制及涂刷、日照计维护、日照记录整理和输入等方面着手,对影响日照记录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给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赵祜[8](2017)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遗传测定、良种选育及优质种苗繁育为主线,把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作为项目研究的切入点,开展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通过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物候观测、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同步性研究、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为青海云杉种子园去劣疏伐提供依据,提高良种基地的遗传增益;利用青海云杉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筛选出的18个优良无性系90个分株材料,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发现:通过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空间分布、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空间分布、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研究、控制辅助授粉技术研究,以种子园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雌雄球花期同步性,并进行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授粉期和散粉期,授粉期持续715 d,散粉期持续713 d,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花期存在差异;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期花粉流量与日照强度呈显着正相关(r=0.685*),与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r=0.452、r=0.601),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182),温度是影响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强度是影响散粉的主要气象因子;种子园内花期花粉流量和花粉流日变化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13:00—15:00,种子园内花粉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散发时间是青海云杉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差异明显,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母树球果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部的冠层分枝上,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上部,球果在树冠分布为:上部>中部>下部。球果量在树冠中部、上部、下部分别占单株球果总量的86.43%、10.37%和3.20%。通过性状相关分析,青海云杉单株结实量与树冠高呈显着正相关,下部结实量和单株鲜果重与冠幅呈显着负相关中部结实量、单株球果量和单果鲜重三个种实性状与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均无显着的相关关系。在青海云杉幼树施肥试验中:不同种类的化肥中,以NPK复台肥效果最好,它与NP肥相比有显着差异,与N肥(尿素、硝酸铵、碳酸铵)相比有极显着差异,可使平均树高增加16.4%42.7%。NP肥与低N肥(硝酸铵、碳酸铵)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平均树高19.3%、22.6%。b)在进行不同施肥量的试验中,N、P、K肥和N肥以每株施200g效果最好,它与每株施100g的效果相比有极显着差异,与每株施150g的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分别使平均树高增加31.4%和13.9%,而NP肥以每株施3O0g效果最好。1、在祁连圆柏林地施NP肥,P肥、N肥和N、P、K复台肥后幼树高生长可分别比对照提高63.3%、42.3%、29.0%、18.25%。经方差分析,施NP肥、P肥、N肥的效果与对照有极显着差异,施N、P、K复合肥的效果与对照有显着差异。2、不同化肥对祁连圆柏幼树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以NP肥效果最好,它与NPK肥、N肥的效果相比有极显着差异,与P肥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幼树高生长38.2%、26.6%、14.8%。施P肥与施NPK肥的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幼树高生长20.3%。3、在每株施25g、50g、75g化肥试验中,以每株施50g化肥的效果最好,它与每株施25g、75g化肥的效果相比具有极显着差异,可分别提高幼树高生长12.0%和14.2%。有害生物防治、化学控草技术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用50%西玛津可湿性粉剂0.125%药液,每公顷原药施用量1.5kg,除草率可达97.4%;利用70%森草净可湿性粉剂0.1药液,每公顷原药施用量0.75kg,除草率可达96.5%,只需每年在6月上旬喷药一次即可,比人工除草节约经费66%。用10%的草甘膦0.2%药液可一次性杀灭地埂上的全部杂草,两年基本无草。树体促花技术研究,增加基地种子产量、提高种子质量;通过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为良种基地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张瑜[9](2016)在《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抑热、抗炎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建立森林脑炎病毒(TBEV)感染小鼠模型,研究蒙药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TBE)小鼠体温、神经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丹巴-1号对TBE小鼠脑组织TLR3/TRI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抑热与抗炎机制。方法:将14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巴-1号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6组,每组按4d(天)、7d分为2个亚组。采用颅内接种病毒的方法建立感染动物模型,建模后12h(小时)开始给药,丹巴-1号3个剂量组分别按成人等效剂量的倍量浓度、等浓度以及半量浓度的药液灌胃,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注射液以葡萄糖溶液溶解稀释后腹腔注射,空白组、模型组予与丹巴-1号药液等量蒸馏水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并记录体温;神经症状学评分法对实验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估;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电镜观察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脑组织和血清中TLR-3、IL-1β、IL-6、TNF-α含量;Real-time PCR 法检测脑组织 TLR-3、TRIF、NF-κB mRNA 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TLR-3、TRIF、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1.一般状态:与模型组比较,丹巴-1号高、中剂量可显着改善TBE小鼠的一般状态。2.体温:模型组小鼠造模后第3d开始出现体温升高,第4d达到峰值,而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体温峰值及各时间点体温平均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3.神经行为学:模型组小鼠第4d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到第7d神经破坏症状最为明显;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轻(P<0.05)。4.HE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脑组织结构破坏明显;丹巴-1号高、中剂量可有效地改善TBE小鼠脑组织病理改变。5.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器破坏明显,部分神经元出现坏死;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减轻。6.ELISA结果:空白组脑组织和血清中可见少量TLR-3、IL-1β、IL-6、TNF-α表达;模型组在各时间点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较,TLR-3、IL-1β、IL-6、TNF-α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各时间点TLR-3与IL-1 β、IL-6、TNF-α表达均呈高度正相关。7.Real-time PCR结果: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均有TLR-3、TRIF、NF-κB mRNA表达。空白组可见TLR-3、TRIF、NF-κB 少量mRNA表达;模型组TLR-3、TRIF、NF-κB mRNA呈显着的高表达,各时间点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 TLR-3、TRIF、NF-κB mRNA 表达降低(P<0.05)。8.Western-blot结果: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均有TLR-3、TRIF、NF-κB蛋白表达。空白组可见TLR-3、TRIF、NF-κB蛋白弱阳性表达;模型组TLR-3、TRIF、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各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可下调各时间点TLR-3、TRIF、NF-κB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中剂量的丹巴-1号可改善TBE小鼠一般状态,降低体温升高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2.高、中剂量的丹巴-1号可以降低脑组织和血清中TLR-3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减轻TBE小鼠急性期免疫介导的炎性损伤。3.丹巴-1号通过调控TLR3/TRIF信号通路中TLR-3、TRIF、NF-κ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任迎萍,赵久顺[10](2014)在《日照观测维护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文中指出通过对日照观测过程中仪器设备使用、安装和药剂使用、保存以及日常维护等常规工作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细节,进行了详细论述,特提出来供大家借鉴。
二、日照测量的药液配制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照测量的药液配制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甘草的概述 |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2.1.5 甘草的用途 |
2.1.6 甘草的栽培 |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 |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4 病原菌的鉴定 |
3.2.5 致病性测定 |
3.2.6 其它病害 |
3.3 结果 |
3.3.1 甘草病害种类 |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
4.2.2 气象数据收集 |
4.2.3 病害调查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
5.2.6 氨基酸的测定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2.1.1 供试菌株 |
6.2.1.2 供试杀菌剂 |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6.2.1.4 测量方法 |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2)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与植物健康 |
1.2 水稻病害 |
1.2.1 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及其危害 |
1.2.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4 水稻稻曲病发生与危害 |
1.3 生物杀菌剂及其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4.1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4.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5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5.2 链霉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机制 |
1.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与应对 |
1.6.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 |
1.6.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缺陷的应对 |
1.7 水稻病害的化学防治 |
1.7.1 水稻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
1.7.2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 |
1.7.3 水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 |
1.7.4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二章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2 菌株H158的鉴定 |
2.2.3 H158生物膜的形成 |
2.2.4 H158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2.2.5 H158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
2.2.6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2.7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2.8 H158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试验 |
2.2.9 H158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10 H158处理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158的鉴定 |
2.3.2 H158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2.3.3 H158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的生物膜结构 |
2.3.4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2.3.5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3.6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3.7 H158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8 H158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2.3.9 H158处理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2 品种和杀菌剂 |
3.2.3 QoI类杀菌剂与H158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 |
3.2.4 QoI类杀菌剂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3.2.5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2.6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2.7 与肟菌酯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158和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控上的增效作用 |
3.3.2 QoI类杀菌剂对H158培养状况的影响 |
3.3.3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3.4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5 肟菌酯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2.2 品种和杀菌剂 |
4.2.3 戊唑醇与H158混用对水稻曲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4.2.4 戊唑醇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4.2.5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2.6 与戊唑醇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158与戊唑醇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 |
4.3.2 戊唑醇对H158培养性状的影响 |
4.3.3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4 戊唑醇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2 菌株HSA312的鉴定 |
5.2.3 HSA312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5.2.4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的紫外线抗性 |
5.2.5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在植株表面的定殖 |
5.2.6 HSA312 对水稻ISR |
5.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5.2.8 HSA312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田间试验 |
5.2.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2.10 HSA312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5.2.11 HSA312处理水稻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5.2.1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HSA312的鉴定 |
5.3.2 HSA312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5.3.3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5.3.4 HSA312对紫外线抗性 |
5.3.5 HSA312在水稻植株上留存动态分析 |
5.3.6 HSA312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5.3.7 与HSA312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5.3.8 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5.3.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3.10 HSA312和不同药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5.3.11 HSA312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6.2.2 品种和杀菌剂 |
6.2.3 三环唑与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6.2.4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2.5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2.6 与三环唑混用对HSA312 引发水稻ISR的影响 |
6.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6.2.8 稻瘟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2.9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HSA312和三环唑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6.3.2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3.3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3.4 三环唑对HSA312 水稻ISR的影响 |
6.3.5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6.3.6 水稻稻瘟病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与相关机理 |
7.1.2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3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4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与相关机理 |
7.1.5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3)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沉积利用的影响因素 |
1.2 喷雾助剂概述 |
1.2.1 喷雾助剂的发展 |
1.2.2 喷雾助剂分类及增效机制 |
1.2.2.1 表面活性剂类 |
1.2.2.2 无机盐类 |
1.2.2.3 有机硅类 |
1.2.2.4 矿物油类 |
1.2.2.5 植物油类 |
1.2.2.6 高分子聚合类 |
1.3 喷雾助剂对农药使用的影响 |
1.3.1 喷雾助剂对药液沉积量的影响 |
1.3.2 喷雾助剂对药液展布性的影响 |
1.3.3 喷雾助剂对药液渗透吸收的影响 |
1.3.4 喷雾助剂对农药持效的影响 |
1.4 松脂二烯概述 |
1.4.1 松脂二烯结构与性质 |
1.4.2 松脂二烯的研究进展 |
1.4.3 松脂二烯的应用 |
1.5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2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研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溶剂筛选 |
2.2.2 乳化剂筛选 |
2.2.3 喷雾助剂质量指标检测 |
2.2.3.1 松脂二烯含量检测 |
2.2.3.2 pH测定 |
2.2.3.3 热贮稳定性测定 |
2.2.3.4 低温稳定性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溶剂筛选 |
2.3.2 乳化剂筛选结果 |
2.3.3 质量性能指标测定 |
2.4 结论与讨论 |
3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表面性能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助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2 助剂溶液静态接触角的测定 |
3.2.3 成膜性能表征 |
3.2.3.1 药剂配制 |
3.2.3.2 表征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助剂溶液表面张力结果分析 |
3.3.2 助剂溶液静态接触角结果分析 |
3.3.3 成膜表征结果 |
3.4 结论讨论 |
4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药剂与助剂 |
4.1.2 试验仪器与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采集点设置 |
4.2.2 无人机喷施 |
4.2.3 雾滴分析 |
4.2.4 雾滴沉积量测定 |
4.2.5 雾滴粒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特性的影响 |
4.3.2 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量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5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提高农药抗光解性能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氙灯光解试验 |
5.2.1.1 氙灯光照处理 |
5.2.1.2 甲维盐提取 |
5.2.1.3 HPLC检测条件 |
5.2.1.4 甲维盐标准溶液配制与添加回收率检验 |
5.2.2 日照光解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甲维盐标准曲线 |
5.3.2 添加回收率 |
5.3.3 氙灯光解残留分析 |
5.3.4 日照光解生物活性分析 |
5.4 讨论与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双流式喷雾参数优化与猕猴桃授粉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然授粉研究现状 |
1.2.2 干粉式授粉研究现状 |
1.2.3 液体喷雾授粉研究现状 |
1.2.4 双流式喷雾研究现状 |
1.2.5 对靶喷雾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猕猴桃双流式喷雾授粉技术要求研究 |
2.1 对象物研究 |
2.1.1 猕猴桃果树种植模式 |
2.1.2 猕猴桃花朵结构与生理特性 |
2.1.3 猕猴桃花朵分布统计 |
2.1.4 花粉生理属性 |
2.2 猕猴桃花粉悬浮液配置 |
2.3 花粉柱头动态沉积量计算 |
2.4 猕猴桃理论授粉量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流体喷嘴靶向喷雾沉积量控制参数研究 |
3.1 双流体喷嘴结构 |
3.1.1 空气帽对雾锥角的影响 |
3.1.2 喷嘴孔径对花粉液雾滴粒径的影响 |
3.2 猕猴桃双流式喷雾授粉试验平台的搭建 |
3.2.1 关键部件选型 |
3.2.2 试验装置的整体搭配 |
3.3 测试方法和试验参数确定 |
3.3.1 雾滴沉积量测试方法 |
3.3.2 单花柱头极限附着量测量方法 |
3.3.3 花粉液覆盖率测定方法 |
3.3.4 喷雾场雾滴粒径测量方法 |
3.3.5 授粉控制参数确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喷雾距离对花粉液沉积的影响 |
3.4.2 气压对花粉液极限附着量的影响 |
3.4.3 液流量对花粉液雾滴沉积量的影响 |
3.4.4 气压对雾化粒径径向分布的影响 |
3.4.5 气压对雾滴径向分布规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猕猴桃双流式授粉装置设计 |
4.1 技术要求 |
4.2 双流式猕猴桃授粉机的整体方案设计 |
4.2.1 方案比较 |
4.2.2 整机结构方案 |
4.2.3 整机主要技术参数计算与部件选型 |
4.3 猕猴桃双流式授粉机的喷雾系统设计 |
4.4 猕猴桃双流式授粉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
4.4.1 花粉液流量控制 |
4.4.2 喷雾气压控制 |
4.4.3 对靶喷雾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猕猴桃双流式授粉装置田间试验研究 |
5.1 猕猴桃双流式授粉装置的搭建 |
5.2 猕猴桃田间授粉试验材料 |
5.2.1 试验材料 |
5.2.2 座果率、果实畸形率和果实重量采样方案 |
5.3 连续喷雾授粉试验 |
5.3.1 试验设计 |
5.3.2 试验结果及指标极差分析 |
5.3.3 试验指标方差分析 |
5.4 对靶喷雾授粉试验 |
5.4.1 试验方法 |
5.4.2 对靶喷雾试验结果分析 |
5.4.3 对靶喷雾授粉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重庆地区玉米螟高效药剂及助剂筛选与防治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亚洲玉米螟概述 |
1.1 亚洲玉米螟概况 |
1.2 亚洲玉米螟的寄主植物 |
1.3 亚洲玉米螟的生物学特性 |
1.4 亚洲玉米螟的为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
1.5 亚洲玉米螟的天敌生物 |
2 玉米螟的防治 |
2.1 农业防治 |
2.2 物理防治 |
2.3 化学防治 |
2.4 生物防治 |
2.5 性信息素防治 |
2.6 综合防治理念 |
3 重庆地区玉米种植情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玉米螟室内药效与助剂效果试验 |
1 玉米螟室内毒力测定实验 |
1.1 材料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2 玉米螟室内药剂添加助剂试验 |
2.1 材料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重庆地区玉米螟防治指标确定 |
1 重庆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调查 |
1.1 材料方法 |
1.2 调查结果 |
2 玉米螟防治指标的确定 |
2.1 材料方法 |
2.2 处理结果 |
2.3 防治指标的确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主要结论 |
1.1 玉米螟室内药剂助剂筛选 |
1.2 玉米螟发生情况以及防治指标研究 |
2 防治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植保无人机机型和喷头对雾滴沉积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植保无人机发展及技术研究概述 |
1.2.1 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 |
1.2.2 植保无人机技术研究概述 |
1.3 国内外航空施药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影响雾滴沉积效果的因素研究 |
1.3.2 雾滴沉积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田间试验地区和作物选择 |
2.1.1 田间试验地区选择 |
2.1.2 田间试验作物选择 |
2.2 雾滴沉积分布的田间测试方法 |
2.2.1 采样点的选择与布置 |
2.2.2 雾滴分布的测试方法 |
2.3 雾滴沉积效果的测定方法 |
2.3.1 有效喷幅的判定方法 |
2.3.2 农药利用率测定方法 |
2.3.3 田间药效的调查判定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3WQF120型油动植保无人机不同喷头类型沉积防效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试验机型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案 |
3.2 三种不同型号喷头室内测定试验 |
3.3 多喷幅雾滴沉积分布试验结果 |
3.3.1 雾滴沉积粒径分布 |
3.3.2 雾滴密度分布 |
3.3.3 雾滴沉积覆盖率 |
3.3.4 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 |
3.4 麦田药液沉积率试验结果 |
3.4.1 罗丹明B洗脱回收率 |
3.4.2 麦苗不同部位沉积量和沉积率分布 |
3.5 不同喷头类型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分析 |
3.6 分析与讨论 |
4 不同电动植保无人机的沉积飘移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1.1 试验机型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案 |
4.2 各机型有效喷幅区雾滴沉积分布试验结果 |
4.2.1 各机型有效喷幅判定 |
4.2.2 雾滴沉积粒径分布 |
4.2.3 雾滴沉积密度分布 |
4.2.4 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 |
4.2.5 雾滴在水稻冠层的沉积穿透性 |
4.3 各机型雾滴飘移区沉积分布试验结果 |
4.4 各机型水稻叶片的药液沉积量分布试验结果 |
4.4.1 罗丹明B标准曲线 |
4.4.2 水稻叶片药液沉积量分布 |
4.5 S40型植保无人机不同作业高度雾滴沉积试验结果 |
4.5.1 不同作业高度的雾滴沉积分布 |
4.5.2 水稻冠层穿透性分析 |
4.6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影响暗筒式日照计观测日照正确性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日照计安装不正确影响日照记录准确性 |
1.1 纬度情况 |
1.2 水平情况 |
1.3方位情况 |
1.4 进光孔情况 |
1.5隔光板情况 |
2 影响日照记录准确性的其他原因 |
2.1 药液配制比例错误 |
2.2 药品质量不过关 |
2.3 日照迹线开始和终止时刻辨认不准确 |
2.4日照纸使用不正确 |
2.5 降水影响 |
2.6 巡查不到位 |
3 结语 |
(8)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1 项目区概况 |
1.1 龙渠作业区概况 |
1.2 响水河作业区概况 |
1.3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物候观测方法 |
2.2 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同步性研究方法 |
2.3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观测方法 |
2.4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观测分析方法 |
2.5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飞散观测方法 |
2.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方法 |
2.7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方法 |
2.8 青海云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方法 |
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青海云杉开花物候观测研究与分析 |
4.1.1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物候与积温的关系 |
4.1.2 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 |
4.1.3 青海云杉无性系间花期物候差异 |
4.1.4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期及其分类 |
4.1.5 青海云杉无性系雄球花散粉期与雌球花可授期的同步性 |
4.2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研究 |
4.2.1 球花着生规律、发育过程观测 |
4.2.2 青海云杉球花数量及分布研究 |
4.3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研究 |
4.3.1 青海云杉生长性状调查分析 |
4.3.2 青海云杉球果数量及分布研究 |
4.3.3 青海云杉无性系间、无性系内球果数量差异分析 |
4.3.4 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性状空间的变异 |
4.3.5 辅助授粉对球果、种子的影响 |
4.3.6 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及球果量变异研究 |
4.4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研究 |
4.4.1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飞散观测 |
4.4.2 青海云杉种子园内花粉空间分布 |
4.4.3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空间分布类型 |
4.5 祁连圆柏母树林管理技术 |
4.5.1 祁连圆柏母树林物候及生长量调查 |
4.5.2 祁连圆柏优质母树林的疏伐技术 |
4.5.3 祁连圆柏天然母树林改造 |
4.5.4 祁连圆柏母树林林地施肥 |
4.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
4.6.1 青海云杉种子育苗技术 |
4.6.2 青海云杉无性繁殖技术 |
4.6.3 祁连圆柏种子育苗技术 |
4.6.4 祁连圆柏无性繁殖技术 |
4.7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土肥水管理技术研究 |
4.8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病虫鼠防治技术研究 |
4.9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化学控草技术研究 |
4.10 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
4.11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树体促花技术研究 |
4.1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 |
4.12.1 子代测定苗的定植 |
4.12.2 子代测定方案的制定及存档 |
4.12.3 家系存苗率 |
4.12.4 子代表型测定 |
4.12.5 幼树树高测定结果 |
4.12.6 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与年龄的关系 |
4.12.7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和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
4.12.7.1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家系间性状变异分析 |
4.12.7.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
4.12.7.3 遗传参数估算 |
4.12.7.4 青海云杉优良家系选择 |
4.12.7.4.1 多性状育种值综合评选 |
4.12.7.4.2 综合指数选择 |
4.12.8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表型性状遗传分析 |
4.12.8.1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及家系内各性状差异性 |
4.12.8.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各性状的方差分量及配合力效应估计 |
4.12.8.3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4.13 云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 |
5 研究结论 |
5.1 青海云杉开花物候观测研究 |
5.2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研究 |
5.3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研究 |
5.4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 |
5.5 祁连圆柏母树林管理技术 |
5.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
5.7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土肥水管理技术研究 |
5.8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病虫鼠防治技术研究 |
5.9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化学控草技术研究 |
5.10 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
5.11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树体促花技术研究 |
5.1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抑热、抗炎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蒙医学对森林脑炎的认识 |
1.1 中/蒙医学对森林脑炎病名的认识 |
1.2 中/蒙医学对森林脑炎病因的认识 |
1.3 中/蒙医学对森林脑炎病机的认识 |
1.4 中/蒙医学对治疗森林脑炎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森林脑炎的认识 |
2.1 森林脑炎流行病学研究 |
2.2 森林脑炎病毒的病原学研究 |
2.3 森林脑炎的发病机制 |
2.4 现代医学预防、治疗森林脑炎的研究进展 |
3 TLR3/TRIF信号通路的研究 |
3.1 TLR3的结构分布及信号通路 |
3.2 TLR3信号通路相关疾病研究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一般状态、体温、神经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一般状态 |
2.2 体温变化情况 |
2.3 神经症状学评分分级 |
2.4 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
2.5 脑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实验二 TLR-3在TBEV感染小鼠脑组织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及丹巴-1号的干预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LR-3含量 |
2.2 各组小鼠血清中TLR-3含量 |
2.3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IL-1β含量 |
2.4 各组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 |
2.5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IL-6含量 |
2.6 各组小鼠血清中IL-6含量 |
2.7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NF-α含量 |
2.8 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 |
2.9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LR-3与IL-1β相关性分析 |
2.10 各组小鼠血清中TLR-3与IL-1β相关性分析 |
2.11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LR-3与IL-6相关性分析 |
2.12 各组小鼠血清中TLR-3与IL-6相关性分析 |
2.13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LR-3与TNF-α相关性分析 |
2.14 各组小鼠血清中TLR-3与TNF-α相关性分析 |
实验三 丹巴-1号对TBEV感染小鼠TRIF/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一部分 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丹巴-1号对TBEV感染小鼠TRIF/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脑组织TLR-3 Real-time PCR结果 |
2.2 各组小鼠脑组织TRIF Real-time PCR结果 |
2.3 各组小鼠脑组织NF-κB Real-time PCR结果 |
第二部分 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丹巴-1号对TBEV感染小鼠TRIF/NF- 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脑组织TLR-3 Western Blot结果 |
2.2 各组小鼠脑组织TRIF Western Blot结果 |
2.3 各组小鼠脑组织NF-κB Western Blot结果 |
讨论 |
1 实验设计 |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2 对照药物的选择 |
1.3 检验技术的选择 |
2 丹巴-1号的组方分析 |
2.1 组方背景 |
2.2 药理研究 |
3 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一般状态、体温、神经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1 对TBEV感染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
3.2 对TBEV感染小鼠体温的影响 |
3.3 对TBEV感染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
3.4 对TBEV感染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3.5 对TBEV感染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
4 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TLR-3、IL-1β、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
4.1 对TBEV感染小鼠TLR-3表达的影响 |
4.2 对TBEV感染小鼠IL-1β表达的影响 |
4.3 对TBEV感染小鼠IL-6表达的影响 |
4.4 对TBEV感染小鼠TNF-α表达的影响 |
5 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TRIF/NF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10)日照观测维护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见问题分析 |
1. 仪器设备老化 |
2. 仪器安装不到位 |
3. 药物质量不合格 |
4. 配药与涂药不当 |
5. 药剂保存 |
二、仪器的日常维护 |
三、注意事项 |
四、日照测量的药液配制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2]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D]. 刘连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D]. 韩群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双流式喷雾参数优化与猕猴桃授粉装置研制[D]. 蒋宗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重庆地区玉米螟高效药剂及助剂筛选与防治指标研究[D]. 张洋. 西南大学, 2020(01)
- [6]植保无人机机型和喷头对雾滴沉积效果的试验研究[D]. 陈鹏超.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影响暗筒式日照计观测日照正确性的原因分析[J]. 焦爱蕊. 江西农业, 2018(04)
- [8]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D]. 赵祜.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 [9]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抑热、抗炎作用研究[D]. 张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5)
- [10]日照观测维护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任迎萍,赵久顺. 现代农业,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