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对我国航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谢雨蓉[1](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刘帅[2](2018)在《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现代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惠国法律条款即最惠国法条是“最惠国待遇”的法律载体,而最惠国待遇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机制,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进程,影响了世界贸易的整体格局。最惠国待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纪,到18世纪初叶,英法在荷兰乌特勒支签订的和约中首次规定了较为规范的最惠国法条,至此,最惠国法条正式登上国际贸易舞台,并不断发生演变。在最惠国法条长期的变迁过程中,演化出了欧式无条件的最惠国法条和美式有条件的最惠国法条,虽然二者的影响力不断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动,但依然是近现代最惠国法条的基本分类。从19世纪清王朝被英吉利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朝贡体系和条约体系开始碰撞,中国正式被裹挟进世界经济政治纷争以来,最惠国法条就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联,历经晚清、民国,直到今天,最惠国法条都是中国对外经贸体系的重要基础。在此期间,最惠国法条影响的畛域一直居于变动,从最早局限于税务、贸易范围,然后不断扩张,跨越经贸范畴,嵌入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又再度缩小至经贸范围,而WTO时代其影响的边界再次扩展。不过,无论最惠国法条的适用范围如何变化,其对我国一直具有深远影响,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最惠国法条发挥了完全不同的影响力。晚清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最惠国法条背离了其应有的公平、非歧视的价值导向与促进贸易自由的初衷,成为西方国家攫取、侵害中国利益的工具。最惠国法条在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中处于既“隐秘”又“显着”的微妙位置,“隐秘”是因为最惠国法条不似割地、赔款、驻军等条款是对中国具体国家利益的侵犯,其依托第三国的架空表述方式,使得其发挥作用较为“间接”,也使缺乏国际法知识的晚清君臣在尚未了解该法条的重大影响时就轻易让渡了最惠国待遇。“显着”则是由于和中国签订最惠国法条的“最惠国”可以轻易均沾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中让渡的利益,借此,最惠国法条这个“倍增器”极大增强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利益侵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最惠国法条也与领事裁判权,关税协商一道,被并称为令近代中国损失最为巨大的三项利权。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逐渐开始着手改订或废除最惠国法条,以限制其不利影响,北京政府奉行的修约外交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废约外交都与之密切相关。北京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采用“浑括主义”,尽量避免双边谈判,而采用集体磋商的方式,这正是基于对最惠国法条的清楚认识,只有通过集体磋商,让全体最惠国在放弃某一特权上达成一致,这一特权才能真正被废止。南京国民政府废约外交的目的与修约外交类似,也是逐渐取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但其方式上更加彻底,注重通过废除不平等条约,直接减少不平等条约签署国的方式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这也一并减少了“最惠国”的数量,弱化最惠国法条的不利影响。废约之后,通常还会以订立更为公平合理的合约为目的进行新条约的谈判,在这些谈判中,最惠国法条通常又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而是否重新订入最惠国法条也成为判断谈判成败的“标志”。新中国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全球经济形势,我国开始了艰苦的“复关入世”谈判,而永久性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成为我国力争的主要谈判目标,并最终取得圆满成果。现代最惠国法条以WTO框架为依托,其内含平等、非歧视的价值内核,到今天依然是国际贸易秩序的主流,但以TPP为代表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在其组织内部推行更高层次的贸易自由化,会造成对非组织成员的贸易歧视,即使这些成员同属于WTO。全球化与集团化贸易组织之间的这种矛盾与冲突给最惠国法条的未来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陈述研究思路,对最惠国法条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逐次展开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的说明。第二部分:最惠国法条概论。首先介绍了最惠国法条的研究背景;其次,阐明了最惠国法条的概念与流变,最惠国法条的内涵有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该部分也论及最惠国法条与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的关联。第三,研究了最惠国法条依据不同学说与标准进行的分类情况。最后,对最惠国法条条文的解释进行了分析,涉及到对最惠国法条的滥用与限制。第三部分: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代的殖民化扩张及应对。首先对1840-1899年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进行了介绍,并作了阶段划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最惠国法条体系的初步建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最惠国法条体系的扩展,并介绍了晚清政府对最惠国法条的初步回应;其次,梳理1900-1911年限制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外交努力;第三,对1912—1949年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抵制进行了叙述,解读了在修约外交与废约外交不同方针影响下的最惠国法条;最后,对近代中国与西方重要国家订立的最惠国法条以国别进行归纳并简要评论,涵盖晚清到民国的整个长时段。第四部分: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特点、类型与危害。近代中外条约中最惠国法条具有不平等、叠加性、多领域性、变动性等特点,这也引致了近代中外条约中最惠国法条类型的多样性,而各类型的最惠国法条也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后果。第五部分:现代最惠国法条在曲折中发展。国际贸易并非一直沿着自由贸易理念顺利发展,经贸全球化不断遭遇反抗,不时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导致了以倡导贸易自由为价值导向的最惠国法条受到冲击。直到GATT-WTO时代最惠国法条迎来发展的新高潮,而TPP协议的出现使得最惠国法条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第六部分:从中美谈判看中国现代最惠国法条权益的伸张。GATT-WTO时代,中国努力“复关入世”,希望加入全球化的贸易组织,从而获得更加优越的贸易环境与条件。其中的关键就是中美最惠国待遇谈判,这场世纪谈判持续多年,见证了从GATT到WTO的时代转换,也历经多任美国总统不同的内政外交政策考验,最终取得满意成果,中美建立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也为未来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结语:通过对比,得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惠国法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总结获得的启示。本文以法律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法律史学讲究以史为凭,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从而探寻研究对象的特点、流变及影响。但最惠国法条并非单纯的法律史学的研究对象,其还涉及经济、外交、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因此,对这种复合性的研究对象,应分层次、多领域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范围包括在法律层面对最惠国法条的探讨以及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外交、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下,围绕该法条的冲突与斗争,并剖析对比了最惠国法条对我国的各种影响。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最惠国法条的历史考察,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利我国更好地应对今后世界经贸秩序变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陈炜[3](2017)在《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问题研究 ——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中心》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措施之一就是进行自由贸易区的探索。作为一个经济制度化的命题,自由贸易区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且有了很多成功的范例。研究自由贸易区必须和中国特定的经济制度相结合,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并可以为下一步中国经济开放和市场体制改革的法制化进程提供借鉴。在特定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区,牵涉到法律制度的重新建构,尤其是在我国法律框架内对经济规制进行符合国际规则的改造,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上海自贸试验区本身虽然有地域的局限性,但是为中国彻底市场化经济改革与全球化经济开放提供制度范例,其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均不言而喻。区别于国与国之间的自贸协定,一国政府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制度试验,是基于本国应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全面反映市场经济开放性的法律诉求,其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失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具有理论意义。这种试点,是超越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范畴的经济法意义上的空间重构。本文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出发,结合全球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从竞争政策的视角研究自由贸易区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将市场准入与自贸区的贸易业态模式创新、投资开放创新、离岸型功能创新及政府管理服务创新等重点举措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比较借鉴中外竞争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制度设计和实践运用,为建构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竞争政策和完善社会创新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综合考量,本文提出:第一,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自贸区的试点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尤其是市场竞争的制度化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从制度上确立了不同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平等地位,对既有的行政性垄断予以颠覆;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采用则为国家利益、公共诉求的保留提供了有限度的保障。政府作为一个“中立”的调控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利益并不能以行政性垄断的方式予以保障,这是对公平、自由的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自贸区在准入制度上的改革,在竞争法上的意义也在于此。第二,自贸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别是市场准入的创新,也是政府自身对改革开放的一种现实回应,是对行政性垄断在制度上的改进。这种改革趋势使得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法律架构和制度安排上融入世界投资和贸易规则,并在对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保障国家利益进行了探索。第三,在微观层次上,自贸区的竞争制度试验也是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自由市场活动提供了制度框架。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标志的举措将使得中国的市场化与法治化改革真正触及市场的结构性改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以竞争政策为研究思路,从立法设计的角度研究市场竞争和反垄断规制在自贸区的建构和实施,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二是以利益分析来界定现实中的开放与规制、国民待遇与市场准入,对自贸区竞争制度建构提供理论依据;三是以规制来分析自贸区市场准入问题与风险规避等命题之间的政府机制。本文将经济学与法学概念之中的市场竞争予以再定位,并在自贸区的概念中予以重新分析,以期对我国市场开放和竞争倡导的现实改革提供法经济学视角下研究的新路径。
张斯淇[4](2014)在《论WTO框架下我国航运服务法律规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航运规则在我国入世承诺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我国国内法,为我国航运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然而,我国目前航运服务领域的法治实践与WTO航运规则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检视我国航运服务法律规制现状,剖析我国航运入世承诺的实施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借鉴国际经验以应对实现入世承诺的挑战,是我们当前无可回避的话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WTO框架下我国航运的法律规制,完善我国航运管理法制,以期为我国的航运业发展提供法治支撑,推动我国航运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扭转民族航运业大而不强的局势,实现我国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型。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及立论意义,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我国航运法律规制的概说,内容包括航运法律规制的概念界定,我国航运法律规制体系和我国航运法律规制影响因素的分析。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介绍WTO海运规则及我国的海运入世承诺。第四部分为第三章,研究我国航运服务入世承诺实施情况,内容包括我国航运服务入世已实施情况分析,我国航运服务未实施情况分析。第五部分为第四章,内容涉及对航运法律规制的国际进行比较,内容包括以欧盟、日本为例的发达国家航运法律规制比较分析,通过市场准入、国民待遇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航运法律规制。通过对域外航运法律规制之借鉴,分析我国可以借鉴域外航运法律规制在立法理念、具体制度、管理制度方面内容的成功做法。通过对国际航运政策规制比较分析发现,国际航运保护手段日趋隐蔽化的特点以及推动航运自由化的最终目的。第六部分为第五章,提出我国航运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首先剖析我国航运法律规制不完善的原因,并对我国航运法律规制的完善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对航运立法各方利益难以平衡、管理机制交错冲突、海运谈判停滞不前、宏观立法进程迟缓的原因分析,寻求各方利益冲突、航运管理机制冲突、谈判停滞不前解决的路径,为我国航运法律规制提出完善建议。其中我国航运法律规制通过对航运立法原则的选择、具体制度的完善,在WTO框架下构建立足我国国情的航运法律规制体系,保障我国航运服务业在公平、自由、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李光春[5](2013)在《巴西淡水河谷“大船计划”——中国积极应对的法律思考》文中认为巴西淡水河谷凭借其在巴西国内铁矿石生产的垄断地位,推行主要针对中国市场的"大船计划",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必将造成中国相关行业的损害。中国应当密切关注其进程,适时从国内法、国际法维度寻求法律救济,同时有必要完善相关立法,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法律保护水平。
吴伟平[6](2010)在《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制度建设与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理论探讨。本文总结和借鉴了纽约、伦敦、东京、香港这四个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特色及主要内容,以为上海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从全球化、地方政府竞争和国际贸易转型三个方面分析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面临的环境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政府改革三个维度,探讨了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最后,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制度建设,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本研究所论述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是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等制度性的安排来划分各行为者的利益格局,调整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引导国内外各种与贸易有关资源配置的优化,加快上海走向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本文由导言、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正文和结语共6个部分组成,全文紧扣如何以制度建设降低国际贸易中心的交易成本来展开。第一章是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制度建设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达到国际贸易中心高效率运转的目标。为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交易成本以外,还须对交易成本作外延的扩展,从提升比较优势、促进要素集聚和增强软实力等方面来开展制度建设。第二章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及其制度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正面临着管理困境、开放困境、产业困境和主体困境四种困境。第三章选取了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四个世界城市,对其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汲取可供上海借鉴之处。第四章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和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经济全球化、合作的区域化,以及我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全球化浪潮给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次从国内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所面临的竞争态势;第三,从国际贸易新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关于路径研究,本文选取了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影响的三个维度,即:市场主体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改革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市场主体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关联,应该积极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参与。同样,本文认为:市场体系发育程度是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主要参照系数,上海应该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完整性的建设,促进市场体系的尽快成熟。在政府改革问题上,本文在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中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进行了反思后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工合作是当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最后,在全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以供决策参考。主要观点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必须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前提,以自由和便捷为基本取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作用为保障而展开。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在完善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上海的制度性安排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小贸易商的培育;要对行业协会参与制度建设作出切实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安排;要加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和制度建设。本文综合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纵横结合的研究。
林聪[7](2007)在《加入WTO后我国海事审判的发展及思考》文中提出海事审判是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裁判海事案件的专门活动,它是人民司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事法院自成立以来,在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和航运业迅速发展,海事纠纷案件不断增多,海事审判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与挑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入世后我国海事审判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文章介绍了海事审判的概念、特征,以及地位、作用,希望能通过简单的介绍,引起对下文入世后的海事审判的深入分析。然后,文章概括了加入WTO后我国海事审判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海事审判工作的发展历程。当海事审判工作的方方面面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冲突时,势必要调整海事审判中不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的因素,以使海事审判成为我国外贸和航运业的推进力量。最后本文重点对我国海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宏观方面,笔者认为海事审判的审级设置应当增设海事基层法院等,与整个司法体制的“四级二审终审制”保持一致;海事法官不仅要加强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海事法律思维的培养、海事法律语言的运用、海事法律论证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强对外国海商法规知识的研究;在海事审判交流问题上,不仅应当加强海事法院之间的交流,还要加强与海事仲裁委员会,以及与国际海事组织的交流;笔者还赞成建立海事审判资料库,精选那些典型案例,发挥类似于英美法系下判例的作用,使我国的海事审判更加透明和统一。在微观方面,笔者对海事审判过程中的收案、管辖、诉讼主体、证据、法律适用、裁判和执行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入世的大环境,这些细节问题的完善,对我国海事审判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本人意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明确当前海事审判工作的成就与不足,并提出今后海事审判改革与完善的内容。
王欣[8](2006)在《海运服务谈判与我国相关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海运服务隶属于服务贸易中的“运输服务”项目,海运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服务贸易多边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然而,自从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关于海运服务谈判的部长协议》两个实质性多边贸易协议之后,从2000年开始的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于2006年底将接近尾声,海运服务贸易谈判一直被世人称为“雷声大,雨点小”,意为进展缓慢,一波三折。此外,海运服务部门是我国WTO服务贸易谈判的一个实力门派,其未来谈判的走向势必会对我国海运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航运企业均对此高度重视。 迄今为止,海运服务谈判取得了哪些成就?还遗留下什么问题?各个谈判成员方持有怎样的立场?我国将来又可以采取何种对策?本人对于这些问题颇有兴趣,在此背景下,选择了这一课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总结海运服务谈判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剖析各主要谈判成员国的海运政策及谈判立场,从而对海运服务贸易谈判的未来走势做出预测和判断,以期为我国参与谈判可选策略提供有益的思路,并为我国海运业自由化给予战略上的建议。 本文的亮点在于既回顾了海运服务谈判的成果,又对其最新进展进行了跟踪介绍,并对其前景客观分析,从而给我国的海运业做出有益参考。 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海运服务贸易谈判的成果,以及我国当时参加谈判所出要价和所作承诺。 第二部分:服务贸易总协定在海运服务贸易的适用。通过详细分析GATS的基本原则和在海运服务贸易的具体适用,来解读海运服务谈判的实质成果。 第三部分:多哈海运服务谈判中各方航运政策与立场。这一部分主要比较了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主要海运大国的航运政策,以此分析其在海运服务谈判中的立场。 第四部分:WTO海运服务谈判前景。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各方在多哈回合最新进展中的观点和谈判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对谈判前景从不同角度做出预测。 第五部分:未来我国海运服务谈判立场及对策。这一部分先分析了我国在多
章雁[9](2006)在《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航运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跨国竞争、垄断性强的行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海运自由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际航运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发达海运国家与发展中海运国家都面临着如何更多地争夺或分享全球航贸资源、如何积极适应于不断发展的国际航运市场形势的重大战略问题。处于国际航运市场竞争中的航运企业,为了谋生存求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提升其自身竞争力。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是一国形成国际航运产业竞争力的必然基础,并对该国的国家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正经历着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深入研究国际航运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了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主要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配合,综合运用竞争力经济学、航运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分别从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机理、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竞争力的动态管理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一条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从静态到动态的研究逻辑体系,以期丰富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决策方法体系。论文共分七章,其中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整篇论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文献综述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该部分对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研究做了回顾,进而再对国内外关于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研究做了评述,针对研究的现状指出了论文将要展开深入研究的方向;围绕上述两章所勾勒了研究主线,分别展开之后章节的论述。第3章“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系统理论研究”,界定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主要分析了其构成机理,提出了企业能力结构边界,针对不同航运市场结构分析了企业竞争力边界的属性(弱式竞争力边界、半强式竞争力边界、强式竞争力边界),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的混沌结构、耗散结构及自组织结构,构建了企业竞争力的静态与动态模型,将SWOT分析运用于我国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从激励与创新角度指出了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机制。第4章“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的FIP模式,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指标的性质及算法,结合客观赋权法(熵权法与加权平方和法)与主观赋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了企业竞争力的组合评价方法。第5章“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采集了世界运力排名前15位的班轮公司的竞争力指标数据,运用第4章的评价方法,实施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评价。第6章“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动态管理研究”,建立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预测模型,重点论述了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组合竞争力、战略目标及其机理,提出了纵向竞争力与横向竞争力矢量图,阐述了联盟伙伴的选择标准、决策指标体系及决策方法,从企业竞争力的视角提出了国际航运兼并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基于实物期权的国际航运分阶段投资决策,最后研究了国际航运企业的动态竞争战略。第7章“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予以总结,并指出了尚存的不足及今后深化研究的方向。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地进行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构建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系统理论研究体系;(2)提出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的FIP模式,科学地建立了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3)采用组合评价的方式,确定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了运用研究;(4)系统地研究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动态管理,丰富了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战略管理。
费艳颖,王越[10](2005)在《WTO贸易自由化原则与我国航运立法之完善》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加入WTO,一方面我国要履行加入WTO前的承诺,遵守WTO的规则和纪律,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我国在调整有关航运立法、航运政策时,要对WTO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估价,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组织不是主权国家,WTO是受欧美等发达国家
二、加入WTO对我国航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我国航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
2.4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
5.3 本章小结 |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0.1.2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现代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说明 |
第一章 最惠国法条概论 |
第一节 最惠国法条的研究背景 |
一、最惠国法条研究的经济背景 |
二、最惠国法条研究的政治背景 |
三、最惠国法条研究的法律背景 |
第二节 最惠国法条的概念与流变 |
一、最惠国法条的概念 |
二、最惠国法条的流变 |
第三节 最惠国法条的分类 |
一、有条件的最惠国法条和无条件的最惠国法条 |
二、有积极内容的最惠国法条与有消极内容的最惠国法条 |
三、单务的最惠国法条与双务的最惠国法条 |
四、概括型的最惠国法条与限定型的最惠国法条 |
第四节 最惠国法条的解释 |
一、系统性解释 |
二、语意解释 |
三、效力解释 |
第二章 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代的殖民扩张及应对 |
第一节 1840—1899年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及回应 |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美、法搭建最惠国法条体系基本框架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最惠国法条的扩展 |
三、晚清当局对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初步回应 |
第二节 1900—1911年限制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外交努力 |
第三节 1912—1949年对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抵制 |
一、1912—1928年中国政府对最惠国法条的继受与修约外交 |
二、1928—1949年围绕最惠国法条的废约外交 |
第四节 近代中国与重要国家最惠国法条的梳理与考察 |
一、近代中英最惠国法条 |
二、近代中美最惠国法条 |
三、近代中法最惠国法条 |
四、近代中日最惠国法条 |
五、近代中俄最惠国法条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的特点、类型、危害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的特点 |
一、不平等性 |
二、叠加性 |
三、多领域性 |
四、变动性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的典型类型 |
一、概括性最惠国法条 |
二、有积极内容的最惠国法条 |
三、有消极内容的最惠国法条 |
四、片面的最惠国法条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的危害 |
一、最惠国法条的均沾性导致西方形成“侵略联盟” |
二、最惠国法条语意模糊,易被滥用 |
三、最惠国法条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造成民族的灾难 |
四、双务最惠国法条也具有危害性 |
第四章 现代最惠国法条的曲折演进 |
第一节 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 |
一、第一次贸易保护高峰 |
二、第二次贸易保护高峰 |
三、贸易保护时期最惠国法条体系受到冲击 |
第二节 GATT—WTO时代最惠国法条的恢复与发展 |
一、GATT时代世界最惠国法条的发展 |
二、WTO时代世界最惠国法条的发展 |
三、GATT—WTO时代中国最惠国法条的发展与适用 |
第三节 普惠制与非关税壁垒对最惠国法条的突破 |
一、最惠国法条的重大例外—普惠制 |
二、最惠国法条的重大背离—非关税壁垒协议 |
三、普惠制、非关税壁垒对中国最惠国法条适用的影响 |
第四节 TPP协议与最惠国法条的未来 |
第五章 从中美最惠国待遇谈判看中国现代最惠国法条 |
第一节 中美最惠国待遇谈判四大阶段 |
一、初始阶段 |
二、冲突阶段 |
三、挂脱钩阶段 |
四、冲刺阶段 |
第二节 利益集团在中美最惠国待遇谈判中的争斗 |
一、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阵营的构成与观点 |
二、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阵营的构成与观点 |
第三节 老布什政府时期关于对华最惠国法条的博弈 |
第四节 克林顿政府时期关于对华最惠国法条的博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问题研究 ——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现实层面 |
二、理论层面 |
三、研究的切入点 |
第二节 市场竞争的制度化脉络 |
一、市场准入制度与竞争倡导的协调 |
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沿革和理论分析 |
三、政府和市场:竞争政策中的规制问题 |
四、关于自贸区“市场准入”的研究与实践 |
第三节 分析路径和方法 |
第四节 文章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本议题: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总体设计思路 |
第一节 外部因素: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一、国际贸易投资谈判 |
二、亚太经济合作 |
三、地缘政治关系 |
第二节 措施:负面清单与准入前国民待遇 |
一、自贸区准入的制度目标 |
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
第三节 路径: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体系的设计 |
一、市场竞争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
二、结构性改革的案例分析 |
三、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二章 制度架构:基于市场准入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市场准入的一般分析 |
一、市场准入概述 |
二、基于合法性和稳定性的设计 |
第二节 市场准入的国际规则 |
第三节 我国的市场准入制度 |
一、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现状 |
二、国内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基于现实问题的自贸区准入改革 |
一、国际规则在自贸区实现的要求 |
二、国内准入制度现有障碍和规则出路 |
第三章 制度比较:各国的市场准入实践 |
第一节 国际竞争视域的“负面清单” |
一、负面清单的竞争性特征 |
二、负面清单的法理梳理 |
第二节 各国准入制度的竞争性分析 |
一、各国自贸区的功能定位和差异化安排 |
二、自贸区准入制度比较 |
三、市场准入与市场行为的双重规制 |
第三节 投资准入的中国实践 |
一、历史沿革 |
二、以负面清单为对象的分析 |
第四章 竞争中立:自贸区竞争体系的制度展开 |
第一节 竞争中立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竞争中立的价值内核 |
一、竞争中立的界定 |
二、竞争中立的内容范畴 |
三、自由公平市场的制度基础 |
四、竞争中立框架下的国有企业 |
第三节 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构建 |
一、完善法律规制,弱化行政管制 |
二、建立社会化综合监管体系 |
三、拓宽优化监管途径 |
第五章 竞争倡导:自贸区竞争政策的价值选择 |
第一节 竞争倡导与反垄断规制 |
一、行政性垄断的外部性分析 |
二、自贸区反垄断的法理基础 |
三、竞争倡导的建构原则 |
第二节 竞争倡导与市场准入框架 |
一、扩大开放制度 |
二、深化政府改革制度 |
三、功能制度突破 |
四、法律制度创新 |
五、探索涉外税制改革 |
六、放大辐射带动效应 |
第三节 开放与限制性措施的法律授权 |
一、 上海自贸区投资管理基本框架 |
二、上海自贸区贸易管理基本框架 |
三、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基本框架 |
四、上海自贸区金融管理基本框架 |
五、上海自贸区重点服务业基本框架 |
六、以风险防范、规范运作为中心的法制架构 |
七、上海自贸区税收管理基本制度 |
八、上海自贸区信用管理基本框架 |
第六章 风险管控:制度不确定条件下的市场规制 |
第一节 制度不确定性背景下的竞争风险管控 |
一、以开放为目标的竞争风险管控 |
二、上海自贸区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 |
三、法律冲突限制下的竞争体系建设 |
第二节 竞争风险管制的法律维度 |
一、基于“行政法定”的风险规制 |
二、基于“私法自治”的风险规制 |
三、基于“平衡和谐”的风险规制 |
第三节 国家安全审查机制 |
一、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例外的内核 |
二、美国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 |
三、自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 |
第七章 结论: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区竞争政策 |
第一节 “可复制可推广”的目标设定 |
第二节 “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界限 |
第三节 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的制度建议 |
一、竞争政策的制度化路径 |
二、竞争政策的执行路径 |
三、竞争政策的司法规制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论WTO框架下我国航运服务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立论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框架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我国航运法律规制的概说 |
第一节 航运法律规制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我国航运法律规制体系的现状 |
一、 航运法律规制的层级体系 |
二、 航运法律规制流程调控体系 |
第三节 我国航运法律规制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法制建设与我国航运法律规制 |
二、 航运的国际性与我国航运法律规制 |
三、 国际航运立法的趋同性与我国航运法律规制 |
小结 |
第二章 WTO 海运规则及我国的海运入世承诺 |
第一节 WTO 海运规则 |
一、 WTO 框架下海运规则内容 |
二、 GATS 体系内海运服务内容 |
第二节 中国海运服务承诺 |
一、 国际海上运输 |
二、 海运辅助服务 |
三、 港口服务 |
四、 仓储服务 |
五、 船舶技术检验 |
六、 货物运输代理服务 |
七、 内水运输与货物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航运服务入世承诺实施情况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航运服务入世已实施情况分析 |
一、 与市场准入原则及具体承诺契合度分析 |
二、 与最惠国待遇原则契合度分析 |
三、 与国民待遇原则及具体承诺契合度分析 |
第二节 我国航运服务入世承诺未实施情况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航运法律规制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发达国家航运法律规制比较分析 |
一、 欧盟 |
二、 日本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航运法律规制比较 |
一、 市场准入 |
二、 国民待遇 |
第三节 域外航运法律规制之借鉴 |
一、 立法理念的借鉴 |
二、 具体制度的借鉴 |
三、 管理制度的借鉴 |
第四节 国际航运政策规制比较分析 |
一、 航运保护手段日趋隐蔽化 |
二、 推动航运自由化的最终目的 |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航运法律规制完善建议 |
第一节 我国航运法律规制不完善的原因及分析 |
一、 各方利益冲突及解决路径分析 |
二、 管理机制冲突及解决路径分析 |
三、 海运谈判停滞不前及解决路径分析 |
四、 宏观立法进程迟缓及解决路径分析 |
第二节 我国航运法律规制完善建议 |
一、 完善航运立法的原则 |
二、 具体制度的完善 |
三、 完善措施与我国 WTO 义务之履行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巴西淡水河谷“大船计划”——中国积极应对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淡水河谷“大船计划” |
(一) “大船计划”的主要内容 |
(二) “大船计划”的进展 |
(三) “大船计划”的实质与影响 |
二、我国积极应对的法律维度考察 |
(一) 国内法适用维度 |
(二) 国际法适用维度 |
三、我国积极应对的法律途径分析 |
(一) 实施反垄断的可行性 |
(二) 实施反倾销的可行性 |
(三) 追究其违反GATS国民待遇原则的可行性 |
(四) 实施紧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
四、我国积极应对的法律策略思考 |
(一) 根据事件发展阶段的性质, 判断据以适用相应的法律 |
(二) 以国家利益为核心, 多部门、多行业协同应对 |
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的思考 |
(一) 制定《航运法》提高航运经济关系法律调整水平 |
(二) 尽快完善我国航运竞争立法 |
(三) 确立新的货载保留制度 |
(四) 积极推动GATS海运服务贸易谈判进程 |
六、结语 |
(6)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五节 章节和内容安排 |
第一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成本与制度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交易成本与制度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三节 提升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四节 促进要素集聚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五节 增强"软实力"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二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及其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历史回顾 |
第二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货物和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进程 |
第四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
第三章 境外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纽约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
第二节 伦敦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
第三节 东京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
第四节 香港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
第五节 主要国际都市关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第四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环境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态势 |
第二节 市场主体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市场体系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四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结语: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加入WTO后我国海事审判的发展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海事审判的概述 |
第一节 海事审判的概念和特征 |
一、海事审判的概念 |
二、海事审判的特征 |
第二节 海事审判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章 加入WTO对我国海事审判的总体影响 |
第一节 加入WTO后我国海事审判外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
一、我国经贸的变化与发展 |
二、我国航运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
第二节 加入WTO后我国海事审判工作的发展和变化 |
一、海事审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二、海事司法的不断规范和统一 |
三、海事审判水平不断提高,提升我国海事审判的影响力 |
四、注重法官职业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法官群体 |
五、加强法院基础建设,保障审判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加入WTO后我国海事审判所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
第一节 宏观方面的问题及思考 |
一、完善海事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中的不足 |
二、关于海事审判法官的素质要求 |
三、关于加强海事审判交流的建议 |
四、关于建立海事审判判例资料库的思考 |
第二节 微观方面的问题及思考 |
一、收案 |
二、管辖 |
三、诉讼参与人 |
四、法律适用 |
五、证据 |
六、裁判 |
七、送达和执行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8)海运服务谈判与我国相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WTO海运服务谈判回顾 |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及服务贸易谈判概述 |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
二、国际服务贸易谈判进程 |
第二节 乌拉圭回合海运服务谈判成果 |
一、《关于海运服务谈判的部长决议》 |
二、参与谈判成员方的承诺和豁免清单 |
第三节 中国参与海运服务谈判要价及承诺表 |
一、我国海运谈判对外要价 |
二、我国海运开放承诺表 |
第二章 服务贸易总协定在海运服务贸易的适用 |
第一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简称 MFN) |
二、国民待遇原则(National Treatment) |
三、市场准入原则(Market Access) |
第二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在海运服务贸易的适用 |
一、第一部分:范围与定义(Scope and Definition) |
二、第二部分:一般性义务与原则(General Obligations and Disciplines) |
三、第三部分:特定义务/具体承诺(Specific Commitments) |
第三章 多哈海运服务谈判中各方航运政策及立场 |
第一节 各国与海运服务谈判有关的海运政策 |
一、按照侧重点分类 |
二、根据海运政策的对象分类 |
第二节 美国航运政策 |
一、保护政策的来由 |
二、保护政策措施 |
第三节 欧盟海运政策 |
一、当代欧盟航运立法的过程及背景 |
二、欧盟航运管理政策与法规 |
三、欧盟新海运战略——鼓励竞争的新政策 |
一、积极主张海运市场自由化一方 |
二、海运贸易自由化进程态度保守一方 |
第四章 WTO海运服务谈判前景 |
第一节 多哈海运服务谈判的最新进展及未解决问题 |
一、新一轮海运服务谈判中的各方观点 |
二、海运服务谈判尚待解决问题 |
第二节 未来海运服务谈判前景分析 |
一、前景乐观的理由 |
二、妨碍谈判进程的因素 |
第五章 未来我国海运服务谈判立场及对策 |
第一节 我国在海运服务谈判中的立场及谈判策略 |
一、新一轮海运谈判中我国的立场 |
二、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战略 |
第二节 目前中国航运市场开放情况 |
一、我国海运业现有对外开放水平分类 |
二、中国海运服务贸易开放现状 |
三、中国国际航运政策与管理最新动向 |
第三节 我国海运服务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一、我国现今海运服务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 |
二、扶植海运业之对策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国际航运发展简述 |
1.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及逻辑构建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2.1 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与评价研究综述 |
2.1.1 关于竞争力的各种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
2.1.2 关于竞争力的各种学派及评述 |
2.1.3 国外其他机构或学者的研究 |
2.2 国内企业竞争力理论与评价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2.2.2 企业活力评价及分析 |
2.2.3 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
2.2.4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2.3 国外航运企业竞争力理论与评价研究综述 |
2.4 国内航运企业竞争力理论与评价研究综述 |
2.4.1 航运企业竞争力 |
2.4.2 航运企业发展战略 |
2.4.3 航运战略联盟 |
2.4.4 航运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
2.4.5 加入WTO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及对策 |
2.4.6 航运风险 |
2.5 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评述及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
2.5.1 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评述 |
2.5.2 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
第3章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系统理论研究 |
3.1 竞争及国际航运市场结构 |
3.1.1 竞争概述 |
3.1.2 国际航运市场及其结构 |
3.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定位及其考察维度 |
3.2.1 竞争力经济学的研究层次与区别 |
3.2.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层次定位与切入点 |
3.2.3 国际航运竞争力的层次 |
3.2.4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考察维度——“市场广度”与“市场密度” |
3.3 国际航运企业的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辨析 |
3.3.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3.3.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3.3.3 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力的比较 |
3.4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
3.4.1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实质解析 |
3.4.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3.4.3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能力状态与能力结构边界 |
3.4.4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边界 |
3.5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论 |
3.5.1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及其考察角度 |
3.5.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特性 |
3.5.3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的混沌结构 |
3.5.4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的耗散结构 |
3.5.5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的自组织结构 |
3.6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模型研究 |
3.6.1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静态模型 |
3.6.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动态模型 |
3.7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的环境因素及SWOT分析 |
3.7.1 国际航运企业的行业特点 |
3.7.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环境因素的分类与作用 |
3.7.3 入世后我国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
3.7.4 我国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环境SWOT分析 |
3.8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机制 |
3.8.1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激励机制 |
3.8.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创新机制 |
第4章 国际船运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
4.1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
4.1.1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内涵及意义 |
4.1.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的要素及流程 |
4.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及分类 |
4.2.1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4.2.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分类 |
4.3 综合指标体系评析及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的FIP模式 |
4.3.1 国内外综合指标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评析 |
4.3.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的FIP模式 |
4.4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筛选 |
4.4.1 基础因素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4.2 输入因素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4.3 过程因素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4.4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4.5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 |
4.5.1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步骤 |
4.5.2 综合评价方法体系 |
4.5.3 综合评价方法的分类、评析及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 |
4.6 基于熵权法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 |
4.6.1 熵权法的基本原理 |
4.6.2 熵权法下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4.6.3 熵权法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 |
4.7 基于加权平方和法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 |
4.7.1 加权平方和法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 |
4.7.2 加权平方和法计算步骤的矩阵展开验证及入勘误 |
4.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 |
4.8.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4.8.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
4.8.3 模糊综合评价合成算子的选择 |
4.8.4 模糊综合评价法权重的确定 |
4.8.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5章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5.1 基于熵权法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
5.2 基于加权平方和法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
5.4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
第6章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动态管理研究 |
6.1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预测模型 |
6.1.1 马尔可夫过程及其概率分布 |
6.1.2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预测模型 |
6.2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组合竞争力分析 |
6.2.1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形成的古诺模型解释 |
6.2.2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涵义与动因 |
6.2.3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对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关系的诊释 |
6.2.4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实现组合竞争力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
6.2.5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横向竞争力与纵向竞争力矢量图 |
6.2.6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组合竞争力的机理 |
6.3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 |
6.3.1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标准 |
6.3.2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决策指标体系 |
6.3.3 国际航运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决策方法 |
6.4 国际航运兼并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
6.4.1 从国际航运联盟到国际航运兼并——施塔克尔贝格模型运用 |
6.4.2 处于国际第五次兼并浪潮中的国际航运企业兼并 |
6.4.3 基于企业竞争力分析的国际航运兼并的博弈模型 |
6.5 基于实物期权的国际航运分阶段投资决策 |
6.5.1 实物期权的涵义与种类 |
6.5.2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分阶段投资、实物期权的相互关联 |
6.5.3 运用实物期权模型进行分阶段投资决策 |
6.6 国际航运企业的动态竞争战略 |
6.6.1 竞争战略的涵义与动态性分析 |
6.6.2 动态竞争战略的构成要素与研究视角 |
6.6.3 国际航运企业动态竞争战略的动力学模型及解释 |
6.6.4 航运周期与航运政策对企业动态竞争战略的环境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加入WTO对我国航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现代的演进研究[D]. 刘帅.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3]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问题研究 ——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中心[D]. 陈炜.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4]论WTO框架下我国航运服务法律规制[D]. 张斯淇.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5]巴西淡水河谷“大船计划”——中国积极应对的法律思考[J]. 李光春. 国际经贸探索, 2013(05)
- [6]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D]. 吴伟平. 复旦大学, 2010(11)
- [7]加入WTO后我国海事审判的发展及思考[D]. 林聪. 上海海事大学, 2007(06)
- [8]海运服务谈判与我国相关对策[D]. 王欣.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3)
- [9]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D]. 章雁. 同济大学, 2006(04)
- [10]WTO贸易自由化原则与我国航运立法之完善[A]. 费艳颖,王越. 《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