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功率迭加的配电网环网时的潮流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郑廷全[1](2017)在《配电网重构模型及其在重庆某城区配电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配电网的重构是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优化网络拓扑结构的一种基础方法。调度人员按照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开关的操作实现对配电网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一方面可以降低系统有功功率损耗,提升配电网系统的经济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消除过载、均衡负荷以及提升电网可靠性等目标。在以减少网络有功功率损耗为目标的配电网重构中,本文主要将二进制PSO(粒子群)优化算法用到网络拓扑结构中。在研究二进制PSO算法的收敛性过程中,本文通过对粒子群算法的初始种群大小、惯性因子取值等方法来判断配电网络辐射状等方法来达到加速算法收敛性的目的。通过对重庆某城区配电网模型的算例分析,重构后的网络损耗为2.5MW,比重构前的损耗降低了16.6%,因此本文的模型具有可行性。在以提高可靠性为目标的配电网重构中,本文主要将改进的开关交换算法用到重构中,选取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和系统平均停电次数SAIFI的综合权值作为断开常闭分段开关的选取原则。通过对重庆某城区配电网模型的算例分析,SAIFI降低了7.1%,SAIDI降低了6.42%,F值降低了6.7%,ASAI提高了0.7%。说明重构后的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具有显着的提高,以可靠性为目标的配电网络重构模型是正确的。
韩燕[2](2014)在《基于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的油田配电网的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是我国工业生产的基本原料保障,而油田配电网是保证石油生产的必要条件。在油田配电网中存在布局不合理、负荷配置分散等问题,容易导致配电网网损偏大、供电电压质量偏低,不利于为油气资源开采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通过配电网重构可以有效降低配电网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实现配电网的优化运行。配电网重构主要是通过切换开关的开合状态,在变电站或馈线之间转移负荷,从而影响网络中的功率流动,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网络拓扑结构。本文针对配电网重构优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对各类潮流算法的总结,将配电网进行简化处理后转化为图论结构,推导了一种基于节—支关联矩阵三相配电网潮流计算算法;在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配电网重构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的配电网重构算法,并对Kruskal算法、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进行描述;以系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在满足系统运行约束的条件下建立配电网络重构的数学模型,根据配电网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特点,结合图论知识建立了配电网络的图论模型;通过潮流计算结果设定图论模型中的权值矩阵,采用Kruskal算法、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对33母线系统和PG&E69配电系统进行配电网重构,通过对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完成三种算法在实际油田电网中的重构优化,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最优网络拓扑。在MATLAB2010(a)中对基于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的配电网重构进行仿真验算,结果表明,在标准配电网中,重构结果与智能优化算法的重构结果相近,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在对实际油田电网进行重构后网损量下降,节点电压得到提升。对算例的研究表明基于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的配电网重构对降低油田生产成本,提高油田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实现整个采油厂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采油厂的电网建设提供参考。
孙泉[3](2013)在《配电网合解环分析及其判断条件》文中研究表明配电网合环时产生过大的电流造成电流保护动、配电网解环时造成馈线过载是导致配电网合解环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的研究要么是通过试验或者经验得出配电网合解环操作的判断条件、要么借助专门的分析软件来判断是否能够合解环,前种方法缺少理论分析过程,后种方法缺少对配电网合解环规律性与特点的分析。本文在合理的配电网合解环模型上,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结合配电网待合解环网络的特点完善地分析了配电网的合解环操作,得出了判断是否能够合解环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配电网合环电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在分析合解环时应该结合每种方法的特点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考虑。其次,本文建立了合理的配电网合环模型,得出了合环稳态环流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合环暂态衰减的过程。本文还对稳态环流有效值算法变形,将向量计算转化为标量计算,使变形后的算法更加有利于配电网合环的分析。在对配电网合环判断条件的分析中,本文对配电网合环暂态过程与稳态过程以及合环电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电流保护II段延时时间后,非周期分量一般已经衰减到很小,因此合环暂态过程只对瞬时速断保护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不同的配电网待合环网络进行了合环分析,得出了一定能够合环、一定不能够合环以及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判断是否能够合环的情况。对于需要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能够合环的情况,本文分别从联络开关处与10kV母线处给出了合环分析以及简化的合环判断条件。本文最后将各种分析结果结合起来形成了配电网合解环策略,为合解环判断提供了方便的决策支持,并结合实例验证了建议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王君[4](2013)在《基于混合算法的配电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到用户的最后环节,对配电网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规划可以节约投资费用、降低网络损耗、提高供电质量。随着大电网问题日益暴露出弊端,分布式发电凭借自身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接到配电网系统中。分布式发电在推迟、节省配电网投资,降低配电网功率损耗及改善电压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给配电网规划、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及网络损耗等方面带来影响。因此,研究包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根据包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的特点,从多个角度选取合适的潮流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电网规划期间负荷增长的因素,根据负荷总量确定待建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容量,在分布式电源个数和位置均不确定的情况下,从分布式发电的投资运行总费用和网络损耗费用等角度,建立了包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模型。其次,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对比了这两种单一算法和一种常见的混合方式算法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优于其它算法的蚁群-遗传混合算法,并将算法应用到配电网规划中。最后,用MATLAB编程,在IEEE33节点系统中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所用模型是有效可行的,本文提出的蚁群-遗传混合算法既克服了遗传算法在搜索到一定阶段时产生大量冗余迭代,导致最优解搜索效率低的缺点,也克服了蚁群算法初始信息素匮乏的不足,扩大了解的搜索空间,提高了全局优化寻优速度,是本文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李游[5](2012)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遗传算法是一种自适应全局优化概率搜索方法。其不依赖于问题的具体领域且具有很高的鲁棒性,近年在配电网网架规划中已有大量深入的研究。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多,规划过程难以反应规划问题本质、寻优过程与配电网规划信息结合不够充分等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待规划负荷节点数的定长度实数编码方式,并采用基于到已建网架区域的短距离馈线集合为核心的解码方式。解码原则为就近选择。遗传算法方面根据CHC策略加以改进,遗传操作过程采用了考虑变量微调的改进片段重组交叉算子和改进置换算子。为保证算法寻优的前期稳定性,变异算子只在迭代后期参与操作。整个过程考虑了解码过程和配电网网架方案形成特点,形成的方案均可行合理。而具有最高选择压的(μ+λ)选择算子为方案寻优保证了进化收敛速度。此外,根据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原则,本算法在最优运行辐射型网架结构基础上对站间、站内联络接线和联络开关进行优化设置,得到了最终手拉手配电网网架结构方案的费用。最后对最优网架的供电可靠性进行校验并得到故障情况联络接线选择预案。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基于MFC的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程序编写和基于ArcEngine的规划GIS软件的二次开发,并最终实现规划功能和规划方案创建与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存储,线路潮流渲染等功能。综上所述,规划方案形成过程无需获取待选线路集,能准确反映网架规划问题实质。规划算例的寻优结果表明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丘毅昌[6](2011)在《中山市配电网合环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给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建设部门和供电企业也开始重视编制和实施城市电网发展和改造规划,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城市电网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配电网络及供电情况的复杂性,一般采用不同的供电方案以满足供电要求,以力求达到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在配电网进行检修工作或者是事故情况下需要将用户负荷进行合环转供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减少用电客户的损失。这将涉及到合环操作。由于合环操作时对系统将会产生稳态电流及冲击电流,如果电流过大有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安全。通过对配电网络实施安全的配电网合环操作,适当地选择供电路径,才能保证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环操作是电力系统运行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基础。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地分析合环潮流、短路电流及其引起的冲击,并结合配电网络电气设备数据库资料检验设备可能出现的异常,为配电网合环操作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通过调查中山地区负荷结构、电网运行方式,简化合环操作模型,提出采用计算合环潮流的整体方法,分析了合环后网络短路电流计算的通用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电气设备校验。与中山电力系统现行使用的SCADA系统进行实时通讯,设计出了合环决策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王宣[7](2011)在《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存在着容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线损偏高、电能质量不达标等多种问题,配电网规划工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年综合费用最小模型实施配电网规划,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年投资费用、折旧维修费用和电能的年损耗费用,约束条件包括电压降落约束、设备容量约束、变压器容载比约束、连通性约束、辐射状网络约束,是以经济最优为目标的考虑最全面的模型。在研究了各种算法在配电网规划中应用的基础上,针对这些算法收敛速度慢、搜索方向性较差、参数难以确定等缺点,本文提出了采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及其改进算法求解配电网规划数学模型。该算法充分考虑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智能化因素,采用兼具随机性和方向性的搜索机制,避免了已有仿生类算法由于一些参数难以确定或搜索方向无引导性而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根据配电网的辐射状网络结构特点,采用基本环路思想对线路进行编码,以基本环路集作为决策变量,大大降低了变量的维数,同时避免了辐射状网络的检查过程,提高了算法的效率。针对大规模网络规划求解中计算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出对算法的改进,将生长点集的规模控制在与网络规模相关的一个范围内,本文选取生长点集最大规模为3倍待规划网络中线路的数目。当生长点集的规模超过该数目时,则对生长点集的目标函数进行排序,保留本次迭代产生的新生长点和之前较优的若干个生长点,保持规定的生长点集规模。这样既保证了生长点的多样性和最优性,又提高了算法效率。采用10节点算例对基本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的规划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搜索机制具有更好的方向性,只需要较少的迭代次数便能找到最优解。本文采用54节点算例对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采用基本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规划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寻优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这种效果会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于永哲[8](2009)在《基于双目标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的配电网络重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使用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求解配电网络重构问题。该算法充分考虑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智能化因素,避免了搜索过程中的随机机制,缩小了搜索空间,减少了迭代次数。同时在重构过程中将经济性和可靠性这两个指标综合起来考虑,比单纯考虑其中一项更符合现代社会配电网络的重构要求。首先计算网络结构的可靠性,在可靠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再计算其经济性,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寻优速度。根据配电网的结构特点,以基本环路为单位形成可断开关集,避免了一些不可行解的产生,降低了变量的维数,进一步提高了搜索效率。对测试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显示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具有比其它方法更好的搜索效率和全局寻优能力。
庞嘉琦[9](2009)在《中山市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山市配电网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配电网的环网率不断提高,但由于配电网运行管理和设备水平的限制,设备检修、负荷转供都会造成用户的短时停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的停电次数,缩短停电时间,减少用户和供电企业的损失而实现不停电的负荷转移,对配电网安全合环操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但是,在配电网进行合环操作会在电网中形成电磁环网,导致难以控制的网络循环功率,造成电气设备过载,保护跳闸,甚至造成设备损害和人身事故。安全合环操作要求在合环前对合环操作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控,并对合环操作进行指导。因此,开发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迫切的技术需求和较高的社会效益。为满足中山市配电网安全合环操作的要求,本文研究开发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方案。系统能够利用现有的调度和配电网的信息系统提供的实时信息,分析在当前运行工况下合环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安全风险,校验电气设备合环操作的安全性,并辅助进行能够风险预控,为安全合环操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本文分析了影响安全合环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配电网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合环辅助决策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调查了中山市供电系统规模、运行方式、网络结构、自动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研究了基于线路功率、电流、母线电压等测量信号的状态估及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在中山市配电网进行状态估计方案,以期提高对于合环前配电网状态的量测水平;研究了计算网络潮流的主要方法基础上,提出采用计算合环潮流的整体方法;分析了合环后网络短路电流计算的通用计算方法,并根据配电网电气设备情况进行安全校验。合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为中山市实现安全配电网合环操作提供科学的技术有力支持。
穆世霞,刘君[10](2009)在《一种改进的配电网潮流算法》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原理的改进Zbus算法。该方法与牛顿法相比,对初值不敏感,R/X比值也不影响算法的收敛性;与前推回代法相比,无需复杂的节点编号,能简单地处理弱环网络。两馈线合环运行时,其中一电源作为PV节点处理,另外一电源作为平衡节点考虑,在潮流计算中PV节点用补偿法进行处理。最后,将提出的方法用于高阻抗比R/X的30节点的配电网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二、基于功率迭加的配电网环网时的潮流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功率迭加的配电网环网时的潮流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配电网重构模型及其在重庆某城区配电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配电网重构的研究现状 |
1.3.1 各类优化方法的应用 |
1.3.2 优化目标的选择 |
1.3.3 配电网重构的特点 |
1.3.4 配电网重构的发展方向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关键问题和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2 以网络损耗为目标的配电网络重构 |
2.1 配电网络辐射状拓扑结构分析 |
2.2 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 |
2.2.1 生物群体行为模拟 |
2.2.2 PSO算法基本原理 |
2.2.3 二进制PSO算法 |
2.2.4 初始种群数目的选取 |
2.2.5 惯性因子的选取 |
2.2.6 二进制算法在配电网重构的实现 |
2.3 配电网辐射状结构判断 |
2.3.1 配电网辐射状结构判别方法 |
2.3.2 辐射状网络判断的算法实现 |
2.4 配电网络潮流计算 |
2.4.1 配电网潮流计算特点 |
2.4.2 配电网潮流分布计算方法 |
2.4.3 配电网潮流分布计算程序 |
2.5 本章小结 |
3 以可靠性为目标的配电网络重构 |
3.1 可靠性评估体系 |
3.1.1 可靠性评估的相关方法 |
3.1.2 可靠性评估指标 |
3.2 电气元件的串并联等效 |
3.2.1 电气元件串联等效 |
3.2.2 电气元件并联等效 |
3.3 目标函数的选取 |
3.3.1 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 |
3.4 FMEA法计算可靠性指标 |
3.4.1 FMEA法简介 |
3.4.2 FMEA法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
3.5 断开常闭分段开关的选取原则 |
3.6 本章小结 |
4 算例分析 |
4.1 以网络损耗为目标的重庆某城区配电网重构 |
4.2 以可靠性为目标的重庆某城区配电网重构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的油田配电网的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油田配电网重构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数学优化技术 |
1.2.2 启发式方法 |
1.2.3 智能优化算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任务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任务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 |
2.1 图的存储结构 |
2.1.1 邻接矩阵 |
2.1.2 关联矩阵 |
2.2 最小生成树算法 |
2.3 最短路径算法 |
2.3.1 迪杰斯特拉算法 |
2.3.2 弗洛伊德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3.1 机采系统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
3.2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常用方法 |
3.2.1 牛顿类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3.2.2 母线类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3.2.3 支路类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3.3 基于回路分析法的潮流算法 |
3.3.1 算法的原理及推导过程 |
3.3.2 算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图论算法的配电网重构实现 |
4.1 配电网重构的数学模型 |
4.1.1 以线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 |
4.1.2 以提高电压质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 |
4.1.3 本文的数学模型 |
4.2 基于图论算法的配电网重构 |
4.2.1 权值的确定 |
4.2.2 基于Kruskal算法的配电网重构 |
4.2.3 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配电网重构 |
4.3 算例应用与分析 |
4.3.1 33母线系统 |
4.3.2 PG&E69配电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构算法在油田配电网中的应用 |
5.1 油田配电网模型 |
5.2 重构算法在油田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 |
5.3 基于图论算法的配电网重构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配电网合解环分析及其判断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2 配电网合环电流的计算方法 |
2.1 环网潮流直接算法 |
2.2 叠加算法 |
2.3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合环环流的分析 |
3.1 合环稳态环流的计算 |
3.1.1 合环稳态环流有效值的计算 |
3.1.2 联络开关两侧电压差的获取 |
3.1.3 环路阻抗的计算 |
3.2 合环操作暂态过程分析 |
3.2.1 合环冲击环流最大值的计算 |
3.2.2 合环冲击环流有效值的计算 |
3.2.3 合环冲击环流非周期分量衰减时间的讨论 |
3.3 基于电压有效值之差与电压相角差的稳态环流有效值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配电网允许合环条件的简化 |
4.1 配电网合环类型 |
4.2 传统的配电网合环条件 |
4.3 继电保护对合环的影响 |
4.4 不同情况下合环冲击环流非周期分量衰减时间的分析 |
4.5 允许合环的简化条件 |
4.6 本章小结 |
5 配电网合解环风险评估 |
5.1 不用通过计算即可合环的情况分析 |
5.2 配电网不允许合环的分析 |
5.3 基于计算的配电网合环分析 |
5.3.1 基于简单计算合环判断条件 |
5.3.2 基于联络开关两侧电压差的合环分析 |
5.3.3 基于联络开关两侧 10kV 母线电压差的合环分析 |
5.4 配电网解环判断 |
5.5 配电网合解环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算例 |
6.1 算例 1 |
6.2 算例 2 |
6.3 算例 3 |
6.4 算例 4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混合算法的配电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网规划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
1.2.2 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配电网规划设计 |
2.1 配电网规划 |
2.1.1 配电网布点规划 |
2.1.2 配电网扩展规划 |
2.2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 |
2.3 配电网潮流计算 |
2.3.1 传统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2.3.2 本文配电网潮流算法的选取 |
2.3.3 特殊节点的处理措施 |
2.3.4 配电网规划潮流计算步骤 |
2.4 配电网规划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电网规划的单一算法实现 |
3.1 遗传算法 |
3.1.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3.1.2 遗传算法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
3.2 蚁群算法 |
3.2.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3.2.2 蚁群算法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算法的实现及算例分析 |
4.1 混合算法 |
4.1.1 遗传-蚁群混合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4.1.2 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4.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4.3 算例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规划模型 |
1.2.2 规划求解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遗传算法及其改进 |
2.1 遗传算法 |
2.1.1 遗传算法原理和特点 |
2.1.2 遗传算法的发展 |
2.1.3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与参数选取 |
2.2 遗传算法的主要改进策略 |
2.3 本文算法的改进策略 |
2.3.1 算法改进的原因 |
2.3.2 改进遗传策略CHC |
2.3.3 考虑改进CHC策略的遗传算法 |
第3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络规划 |
3.1 配电网络规划数学模型 |
3.1.1 目标函数 |
3.1.2 约束条件 |
3.2 配电网潮流计算选择 |
3.2.1 潮流计算方法分析选择 |
3.2.2 本文潮流计算方法 |
3.3 配电网接线模式选择 |
3.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规划 |
3.4.1 算法整体思路和数据需求 |
3.4.2 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配电网网架规划 |
3.4.3 配电网联络方案 |
第4章 软件开发与算例应用 |
4.1 软件开发方法 |
4.1.1 软件开发模式 |
4.1.2 MFC简介 |
4.1.3 ArcEngine简介 |
4.1.4 软件开发环境 |
4.2 MFC程序编写与实现 |
4.2.1 数据读取与创建输出 |
4.2.2 程序设计与编写 |
4.3 基于ArcEngine的规划GIS软件 |
4.4 算例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山市配电网合环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城市电网结构 |
1.1.2 城市配电网正常运行方式 |
1.1.3 不停电倒闸操作 |
1.1.4 合环操作存在主要技术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安全合环需要考虑的因素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2.5 发展方向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中山市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系统设计 |
2.1 中山市电网运行现状分析 |
2.1.1 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
2.1.2 供电可靠性 |
2.1.3 负荷潮流分布状况 |
2.2 10KV 配电网 |
2.2.1 中山市配电网设备状况 |
2.2.2 中山市配电环网建设 |
2.2.3 配电网新技术推广 |
2.3 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系统结构 |
2.3.2 系统功能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山市配电网合环辅助分析系统 |
3.1 中山市配电网合环分类 |
3.1.1 配电网合环潮流分析及基本合环操作 |
3.1.2 合环分析的分类 |
3.2 配电网合环分析数据库 |
3.2.1 数据库内容和数据结构 |
3.2.2 合环分析数据库开发环境 |
3.3 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系统软件 |
3.3.1 软件简介 |
3.3.2 软件功能与特点 |
3.3.3 控件及其使用 |
3.3.4 数据录入部分设计 |
3.3.5 操作说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环分析系统关键技术 |
4.1 系统实时数据部分分析及处理 |
4.1.1 合环分析基本算法简介 |
4.1.2 中山市主网可视化数据简介 |
4.1.3 合环分析基本计算 |
4.2 配电网部分数据输入输出 |
4.2.1 数据录入部分设计 |
4.2.2 图形化结果输出部分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7)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中压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配电网规划的意义 |
1.3 配电网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
1.3.1 配电网规划的内容 |
1.3.2 配电网规划的特点 |
1.4 配电网规划方法 |
1.4.1 配电网数学规划方法 |
1.4.2 配电网启发式规划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配电网规划的数学模型及潮流算法 |
2.1 配电网接线模式 |
2.2 配电网结构描述 |
2.2.1 配电网的无向图描述 |
2.2.2 配电网的有向图描述 |
2.2.3 配电网的负荷矩阵 |
2.3 配电网规划的数学模型 |
2.4 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
2.4.1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2.4.2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 |
3.1 模拟植物生长法的原理 |
3.1.1 引言 |
3.1.2 植物生长自然现象 |
3.1.3 植物向光性生长机制的数学模拟 |
3.1.4 终止判据 |
3.2 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配电网规划 |
3.2.1 决策变量的设计 |
3.2.2 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配电网规划步骤 |
3.2.3 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配电网规划流程 |
3.2.4 算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配电网规划 |
4.1 对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改进思想 |
4.2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步骤 |
4.3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流程 |
4.4 算例验证 |
4.4.1 算例数据 |
4.4.2 规划方案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基于双目标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的配电网络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电网重构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研究的现状 |
1.2.1 传统数学优化算法 |
1.2.2 启发式方法 |
1.2.3 人工智能算法 |
1.2.4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性能综合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配电网拓扑及潮流计算方法分析研究 |
2.1 配电系统拓扑分析研究 |
2.1.1 高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
2.1.2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
2.2 配电网的简化分析 |
2.2.1 配电网的无相图描述 |
2.2.2 配电网的有相图描述 |
2.2.3 配电网的负荷矩阵 |
2.2.4 采用可断开关集缩小寻优空间的研究 |
2.2.5 开关状态的描述 |
2.3 配电网潮流计算 |
2.3.1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
2.3.2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2.3.3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小结 |
第三章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原理及在配电网络重构中的应用研究 |
3.1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的原理 |
3.1.1 植物生长自然现象 |
3.1.2 植物生长自然现象的智能模拟 |
3.2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的数学实证 |
3.3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在降低网损的网络重构中的应用研究 |
3.3.1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的应用研究 |
3.3.2 上述方案实例验证 |
第四章 基于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的配电网络双目标重构研究 |
4.1 配电系统可靠性 |
4.1.1 研究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必要性 |
4.1.2 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 |
4.1.3 可靠性评价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
4.2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原始参数 |
4.2.1 原始参数的搜集和分类整理 |
4.3 双目标配电网络重构的数学模型研究 |
4.3.1 经济性目标函数 |
4.3.2 可靠性目标函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
4.3.3 约束条件 |
4.4 基于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的配电网络重构 |
4.5 上述方案实例验证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9)中山市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城市电网结构 |
1.1.2 城市配电网正常运行方式 |
1.1.3 不停电倒闸操作 |
1.1.4 合环操作存在主要技术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安全合环需要考虑的因素 |
1.2.3 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2.5 发展方向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山市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系统设计 |
2.1 中山市电网运行现状分析 |
2.1.1 中山市输电网规模和发展 |
2.1.2 供电情况 |
2.1.3 负荷情况 |
2.1.4 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
2.1.5 供电可靠性 |
2.1.6 负荷潮流分布状况 |
2.2 中山市电网分区供电方案 |
2.2.1 香山站 |
2.2.2 中山片区 |
2.2.3 小榄片区 |
2.2.4 三乡片区 |
2.2.5 浪网片区 |
2.2.6 光明片区 |
2.2.7 同益片区 |
2.2.8 逸仙片区 |
2.2.9 旗乐片区 |
2.2.10 迪光片区 |
2.2.11 德隆片区 |
2.2.12 宝山片区 |
2.2.13 菊城片区 |
2.3 中山市电网运行方式分析 |
2.3.1 中山电网一季度典型正常运行方式 |
2.3.2 中山电网二季度典型正常运行方式 |
2.3.3 中山电网三季度典型正常运行方式 |
2.3.4 中山电网四季度典型正常运行方式 |
2.4 10kV配电网 |
2.4.1 中山市配电网设备状况 |
2.4.2 中山市配电环网建设 |
2.4.3 配电网新技术推广 |
2.5 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
2.5.1 系统结构 |
2.5.2 系统功能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山市电网状态估计 |
3.1 状态估计概述 |
3.1.1 最小二乘估计 |
3.1.2 可观测性条件 |
3.1.3 状态估计的基本步骤 |
3.2 配电网状态估计支路电流法 |
3.2.1 概述 |
3.2.2 伪量测量的处理 |
3.2.3 构造状态估及测量测量方程 |
3.2.4 配电网状态估计程序流程 |
3.3 输电网等值参数简化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电网合环潮流分析 |
4.1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4.1.1 牛顿一拉夫逊法 |
4.1.2 前推回代法 |
4.2 合环潮流分析方法 |
4.2.1 电磁环网建模 |
4.2.2 合环循环功率分析两阶段法 |
4.2.3 循环功率的特点 |
4.2.4 循环功率控制 |
4.2.5 安全合环闭锁角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环网络短路电流计算 |
5.1 短路分析 |
5.1.1 短路系统一般分析方法 |
5.1.2 短路电流计算原理 |
5.1.3 阻抗矩阵的形成 |
5.1.4 短路点的选择 |
5.2 短路冲击电流分析 |
5.3 电气设备的校验 |
5.3.1 校验的主要设备 |
5.3.2 电气设备校验的基本项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一种改进的配电网潮流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改进Zbus配电网潮流算法 |
1.1 数学模型 |
1.2 PV节点的处理 |
1.3 算法的计算流程 |
2 算 例 |
3 结束语 |
四、基于功率迭加的配电网环网时的潮流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配电网重构模型及其在重庆某城区配电网中的应用[D]. 郑廷全.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2]基于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的油田配电网的重构研究[D]. 韩燕.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
- [3]配电网合解环分析及其判断条件[D]. 孙泉.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4]基于混合算法的配电网规划研究[D]. 王君.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5]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及软件开发[D]. 李游.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6)
- [6]中山市配电网合环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D]. 丘毅昌.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7]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D]. 王宣.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5)
- [8]基于双目标改进模拟植物生长法的配电网络重构[D]. 于永哲.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03)
- [9]中山市配电网合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D]. 庞嘉琦.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1)
- [10]一种改进的配电网潮流算法[J]. 穆世霞,刘君. 现代电力,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