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黄长江大桥主塔主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文导[1](2019)在《基于新旧规范大跨度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缩徐变是混凝土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收缩是混凝土的体积随着时间变化而减小的现象,徐变是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变随时间变化而增长的效应。由于时间的跨度长、环境湿度的变化大、各构件理论厚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都不同,收缩徐变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效果就越明显。为了研究新旧桥涵规范下收缩徐变对大跨度斜拉桥影响量的区别,本文通过新旧两种桥涵设计规范(1985版和2018版),对在建的嘉鱼桥的混凝土索塔和运营十几年荆州桥的混凝土主梁进行了收缩徐变的效应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对国内外常见的收缩与徐变的计算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推导了有限元初应变法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初应变法的基本计算公式,然后将我国交通部颁布的两部规范——以前的“桥涵规范”《JTJ 023-85》(简称85规范)和新近的“桥涵规范”《JTG 3362-2018》(简称18规范)中的收缩徐变指数函数进行了拟合,针对新旧规范徐变系数与收缩应变量进行了详细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2)借助大型通用软件MIDAS建立了嘉鱼桥全桥模型,介绍了施工工况和收缩徐变基本参数;选取南塔结构模型进行时变效应的研究;分析了索塔结构在新旧规范下收缩徐变影响量的差异,比较了新旧规范在徐变计算方面的不同点;并且针对不同计算终止时间、不同混凝土构件加载龄期及不同环境湿度对索塔竖向位移进行了分析研究。(3)最后采用BDCMS平面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荆州桥的计算模型,对比了大跨度PC斜拉桥成桥以后的主梁受力变化情况,分析了其中的影响原因。并且结合十几年健康监测得到的运营期混凝土主梁挠度实测值,再与新旧规范下的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新规范收缩徐变对混凝土主梁挠度变化较旧规范要更符合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关于设计、施工、监控与监测的有用建议。
龚辉朋[2](2016)在《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临时支墩的设置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降低大跨度斜拉桥在大悬臂状态下的施工风险、以及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通常采用在边跨设置临时支墩的方法。临时墩一般设置在距离索塔中心约0.6L(L为边跨跨径)附近较为合理。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西藏迫龙沟特大桥(跨径布置为156m+430m+156m的混合梁斜拉桥)边跨未设置辅助墩,边跨与主跨的比例较小,临时支墩设置在距索塔中心27.75m(约0.18L)的地方,不能充分发挥临时支墩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开展该桥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及施工监控。此外,还有必要对临时墩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与否进行计算分析,以探讨其他方案的可行性。本文通过计算分析和现场监控等工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本文依托工程为国内首座采用边跨悬浇+中跨悬拼非对称平衡体系的混合梁斜拉桥,采用中跨组合梁超边跨悬浇梁一个节段同步施工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主塔的不平衡力矩。2、通过对迫龙沟特大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现场监测和反馈控制,主塔的变形和应力、主梁的变形和应力、斜拉索的内力等主要监测参数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满足要求。3、临时支墩反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都反映出了临时支墩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即临时支墩在多数施工工况下没有反力,其为整体结构提供的作用十分有限,且临时支墩的最大反力值为173.3T,远小于其设计使用值(800T),处于安全状态。4、通过对本桥临时支墩设置方案的比较分析得出:当临时支墩设置在3L/4、2L/3、3L/5、L/2时,可以有效减小主塔的水平位移、主塔的根部应力、主梁的成桥位移等,但临时支墩的设置位置对斜拉索成桥索力和主梁应力影响较小;当临时支墩设置在27.75m、L/3、2L/5处时,其在后期大多数施工过程中并无反力,而设置在3L/4处时又无法在前期为整体结构提供作用。5、静力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地质条件允许,本桥临时支墩设置在边跨2L/3处更为合理,且不设临时支墩并不会影响全桥结构的静力安全。
周鹏[3](2012)在《PC斜拉桥施工、成桥全过程合理受力状态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斜拉桥是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的柔性结构,从其施工到成桥过程中,索力一直处于变化中,是可调的,索力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显着的作用,这就给斜拉桥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确定从施工到成桥状态斜拉桥的索力,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方法理论,通常的算法计算工作量大,计算过程复杂,计算考虑不全面,总之,这些方法都有偏重和局限性,本文在学习总结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工作:1.概述了斜拉桥的发展,以及目前我国斜拉桥在世界上所处地位,介绍了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和合理施工阶段状态索力的常用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比较;2.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PC斜拉桥从施工到成桥综合考虑预应力和索力对斜拉桥作用的方法理论,并在该理论方法指导下建立了相关数学优化模型,对模型做了相关技术处理;3.阐述了本文的优化算法思想——对偶单纯形法的发展和应用,详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算法步骤,并用算例考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4.用影响矩阵法代替结构重分析,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5.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一座双塔PC斜拉桥,利用商业软件TDV计算验证,对优化前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斜拉桥各构件的受力更合理,预应力筋的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工程造价,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汪建群[4](2011)在《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早期开裂和远期下挠控制》文中指出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开裂和长期下挠过大的现象较为普遍,已成为桥梁工程界极为重视的重大技术问题。依托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滩桥(七跨一联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跨径组合为100m+5×154m+100m)和主桥(主跨为816m的高低塔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其南边跨为宽达38.5m的分离式混凝土边箱梁)的建设对这两大病害的控制展开研究,以期建成早期无裂缝、远期下挠可控的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项目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结合交通部科技计划项目“长联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与长期变形控制”和“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关键技术研究”的子项“分离式混凝土边箱梁的受力性能及合理设计”研究的完成,基于翔实的现场测试,对混凝土箱梁水化热、30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足尺模型受力性能、自然环境中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收缩徐变模式的合理确定,斜拉桥拉索的索力测试以及分离式混凝土边箱梁的剪力滞效应等有关箱梁受力的典型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箱梁水化热及其温致效应(1)在施工现场对泵送混凝土取样,对不同养护条件下箱梁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就所测试的情形而言,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早龄期强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同养试件的强度低于标养试件,但随着龄期的增长其强度差异逐渐减小;(2)对两座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过程中箱梁的水化热进行了测试,得到其水化热的发展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箱梁混凝土在浇注后1d左右达到峰值温度,在前1-4d将经历较快的升温和降温过程,在此期间容易出现较大的内外温差并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3)基于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的实测结果,建立时变模型对箱梁混凝土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良好。结果表明:水化热是使箱梁腹板产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文中分析结果而言: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养护期间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30℃内,在3级风速时拆模时间应不少于4d。2、30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足尺模型试验与分析(1)为研究大尺寸混凝土箱梁的受力性能,在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北引桥选取一片30m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进行受弯破坏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梁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并具备良好的极限变形能力,试验终止时试验梁跨中最大挠度为267.85mm,是梁跨的1/108,试验梁最终将以预应力筋拉断导致结构破坏;(2)根据试验结果采用5种国内外相关规范对试验梁抗弯极限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裂缝进行验算,以评估规范相应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现行混凝土规范中相关计算公式均能较好地预测箱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ACI318M-05、CEB-FIP MC90基本能反映箱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性能;GB50010-2002、TB10002.3-05基本能反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裂缝特性;(3)采用分层法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数值分析程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值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而采用此程序对试验梁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增加或张拉系数增大,试验梁跨中残余变形及延性指标减小;预应力度增大时,跨中残余变形变小、延性指标降低;(4)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梁加载至1872kN时,将由于预应力筋的拉断而破坏,而此时跨中顶板混凝土的压应变仅为1456με,远小于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因此设计可适当增大预应力配筋率至平衡配筋率左右,在兼顾延性指标的前提下建议实际预应力可增加至6束(原设计为4束,每束为4φs15.24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相应的配筋率为1.401%(原配筋率为0.934%)。破坏时跨中顶板混凝土压应变可达2925με,抗弯极限承载力达2790kN,较原设计提高47.0%。3、自然环境中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结构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式及其所导致结构反应的合理确定(1)为研究恒温、恒湿条件下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模式和粉煤灰对收缩徐变的影响,在试验室进行了与滩桥混凝土具有相同配比材料的100mm×100mm×400mm棱柱体收缩徐变试验,并采用AASHTO、ACI209R、JTG D62和GL2000四种收缩徐变预测模式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JTG D62和GL2000所推荐的计算模式与试验实测数据较为吻合。粉煤灰对收缩徐变有较大影响,它抑制了混凝土的收缩,增大了早龄期加载试件的徐变,减小了晚龄期加载试件的徐变;(2)为研究自然环境中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模式,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了200mm×200mm×515mm的棱柱体收缩徐变试验,并采用基于叠加原理的算法考虑温度、湿度以及粉煤灰掺量等参数的影响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的JTG D62和GL2000计算模型,基本能反映收缩、徐变试块的测试结果。(3)为研究自然环境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收缩徐变计算模式,在与滩桥自然环境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两片30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足尺模型长期性能试验,采用基于叠加原理算法修正温度、湿度、粉煤灰和配筋率等各参数并对箱梁建立分层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就本文的计算结果而言,采用分层法时,计算误差减小达10%以上,GL2000模型预测精度高于JTG D62模型。因此建议采用修正的GL2000模型计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4)基于修正的GL2000模型对滩桥收缩徐变进行分析,在其边跨和主跨分别预设20mm和50mm的徐变预拱度。在滩桥施工及运营期间对其关键截面的应力和挠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滩桥的下挠趋势与预测吻合良好,且实测值小于理论值,滩桥下挠量在预测范围之内。4、斜拉桥的索力测试及分离式混凝土边箱梁剪力滞效应实测与分析(1)斜拉桥主梁的受力状态与索力密切相关。基于斜拉索的振动方程,推导了索力测试实用公式,该公式以显式表达且形式简单,实现了固端梁、简支梁和弦三种模型间的连续过渡,因而更具一般性。试验验证以及实桥应用表明:该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应用于现场索力测试;(2)较为翔实的测试了分离式混凝土边箱梁在典型施工阶段和成桥时的正截面受力状态,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施工过程中南边跨混凝土边箱梁均为正剪力滞。成桥时在塔区梁段越靠近主塔剪力滞越大;对于跨中截面(非横隔板处)而言,顶板剪力滞系数λ=1.04-1.13,底板λ=1.03-1.10。横隔板对边箱梁的剪力滞影响较大,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应考虑横隔板的影响。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南边跨分离式混凝土边箱梁和滩桥在交工验收时,第三方独立的检测结果表明:箱梁梁体上无明显可见裂缝。滩桥运营期对结构挠度实测结果表明:滩桥的下挠趋势与预测吻合良好,且实测值小于理论值,滩桥下挠在可控范围内。
邱常廷[5](2011)在《PC斜拉桥斜拉索面积、索力及预应力筋综合优化》文中提出PC斜拉桥设计过程中,各斜拉索面积的选取、索力的调整及主梁内预应力的用量之间存在着是相互影响、相互耦合的关系,决定着全桥的内力状态和经济性能。大跨斜拉桥设计时往往需要经过反复调整与计算才能获得较满意的方案,计算工作量大、过程繁冗、设计结果受设计人员水平制约,是PC斜拉桥设计中的难点之一。关于确定PC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但是,将斜拉索面积作为变量纳入整个优化的范畴,在国内外尚无先例。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综述了PC斜拉桥的发展概况,总结并比较了各类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方法的特点;2.提出并建立了综合考虑索用量、索力和预应力的优化数学模型,兼顾了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和经济性;3.详述了本文采用的优化算法—广义简约梯度法理论,对原程序GRG-C进行了改编和扩充并进行了算例考核,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与有效性;4.采用影响矩阵方法代替优化过程的结构重分析,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程序执行效率;5.基于本文优化模型编制了FORTRAN程序并对一座典型大跨PC斜拉桥进行了优化计算及应力检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梁、塔、索受力更合理,预应力筋及拉索用量总造价更低。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杨少华[6](2011)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桥梁水上基础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基础建设的投入,大型桥梁越建越多。而我国幅员辽阔,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水上基础因为是隐蔽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多,因而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桥梁水上基础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大型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结合多年的施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作者选取了重庆合川涪江一桥(复建)、鄂黄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杭州下沙大桥(钱塘江六桥)、忠县长江大桥、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为代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类型桥梁水上基础的施工方法。以上桥梁在空间上跨越了中国众多省份,包含了不同的复杂水文、地质及气象特征,也涵盖了当前水上基础施工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1)复杂自然条件下,基础施工总体方案如何合理选择。(2)介绍潮汐水域水上深水沉井施工的关键技术,核心控制要领。(3)复杂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下,水上基础施工平台如何搭设。(4)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钻孔施工技术。(5)复杂水文条件下的承台施工方法,包括筑岛、单壁钢围堰、特大型双壁钢围堰、特大型双壁钢吊箱等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施工技术。(6)承台封底砼的设计方法以及承台大体积砼的裂缝防治设计。通过对以上桥梁水上基础施工经验的总结,希望能给类似条件下的桥梁水上基础施工提供参考借鉴。上述桥梁中,鄂黄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及泰州长江大桥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桥梁,他们的修建,也见证了中国桥梁施工技术如何一步一步攀上世界建桥技术的最高峰。鉴于作者水平有效,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
程宇鹏[7](2011)在《新型索辅梁桥关键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桥梁应用逐渐趋于轻型化和组合化,尤其是在现代城市里,桥梁的美观和经济性被列入主要指标。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而且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逐渐成为大跨径桥梁的首选桥型。当把斜拉桥用于公轨两用桥时,梁的高度自然加大,而且具有很可观的抗弯、抗扭能力以及刚度,此时,充分考虑斜拉桥中梁和缆索的主要功能,以梁为主要承重体,缆索为辅助承重体,通过使用拉索来增加梁的强度,使依靠梁自身强度不能满足实际跨径的桥可以达到设计要求,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梁和索的承载能力,这样的桥就是索辅梁桥。索辅梁桥的塔高比常规斜拉桥要低,这样更能与城市中的环境相协调,从美学上满足环境对桥梁的特殊需求,所以说索辅梁桥是一座既经济,又美观的桥梁。首先,本文以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为依托,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索辅梁桥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并且利用结构有限元的方法,对其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其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由于东水门长江大桥是公轨两用桥,而且主梁采用了钢桁梁,其主梁的刚度非常大,所以选择了索辅梁桥这种桥型。其次,本文对东水门长江大桥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控制计算,得出其斜拉索、主塔以及主梁的设计均符合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辅助墩、主梁刚度、斜拉索刚度、索塔刚度等关键设计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且讨论了二期恒载的变化对索辅梁桥结构效应的影响。
李熠[8](2009)在《PC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跨度斜拉桥是由主梁、塔柱、拉索三种基本构件组成的高次超静定柔性结构体系。其成桥内力状态具有多样性,而成桥内力分布的好坏是衡量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旦斜拉桥结构体系确定,总能找出一组斜拉索索力,使结构体系在确定荷载作用下,某种反应成桥受力状态的目标达到最优,这就是该目标下的合理成桥状态。关于如何确定PC斜拉桥的成桥状态,工程师们已总结出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及条件,本文结合忠县长江大桥的设计,综合采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和应力平衡法来确定其成桥状态。针对最小二乘法调索要求的主梁弯矩控制条件,以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作为约束,综合考虑主塔受力、边墩辅助墩反力及索力均匀性,以成桥索力作为变量,建立优化模型,求解优化问题,从而得到合理成桥状态。该方法是最小弯曲能量法和应力平衡法的结合点。最后,以忠县长江大桥为例,详细介绍了用综合法确定大跨度PC斜拉桥成桥状态的步骤,得到的结果为下一步确定施工状态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对斜拉桥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并且对不同成桥状态下收缩徐变对主梁弯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还介绍了施工状态的确定方法、施工过程控制的内容以及忠县长江大桥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影响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因素,提出为确保实现成桥状态对施工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马芹纲[9](2008)在《三礁港跨海大桥的设计及其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部分斜拉桥又称矮塔斜拉桥,是近年来兴起的介于连续梁桥与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新型桥梁结构。本文以嵊泗县三礁港大桥—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为工程实例,针对大桥所在的周边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水文及工程地质确定了桥位,并初步确定主桥跨径以160~220米左右较为合适。从部分斜拉桥的构造特点入手,与连续刚构桥及斜拉桥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三种桥型在构造上的异同点,总结出结构设计参数的一般取值。通过对三塔部分斜拉桥、双塔部分斜拉桥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三个桥梁方案的比选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三塔部分斜拉桥为推荐方案。根据确定的桥型,对其进行了细部设计和计算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主梁采用变截面梁单元进行离散,拉索采用只承拉力的桁架单元进行模拟,主塔和薄壁墩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建立了该部分斜拉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程序对该桥进行了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稳定分析,对桥梁进行了成桥状态验算。结果表明:主梁、主塔及斜拉索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内力、应力等静力性能及振动特性和抗风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最后对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三礁港大桥在耐久性方面的处治措施,给出有关结论和建议,为同类工程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乔晋姿[10](2008)在《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及地震响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斜拉桥跨径的增大和柔索的采用,其索力对梁体的内力影响越来越显着,已成为控制全桥受力的关键。如何合理地确定索力,使斜拉桥处于合理地受力状态,已成为斜拉桥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并且大跨度斜拉桥一般都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工程,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对斜拉桥进行正确有效的抗震设计,确保其抗震安全性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混凝土斜拉桥的发展概况及其结构体系和结构特点;然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2006,建立了完整的全桥组合有限元模型;以未知荷载系数法为基础,按所取控制目标优化索力,确定合理成桥状态;然后采用倒拆—正装迭代法确定合理施工索力。最后,采用反应谱分析方法对桥梁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其中对标准反应谱进行长周期和阻尼比修正,采用修正后的谱曲线作为输入的谱曲线;分别考虑了不同阻尼比值下该桥的纵向、横向、竖向地震响应,并对不同阻尼比情况下三向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本文的工作取得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可为大跨斜拉桥设计提供参考。
二、鄂黄长江大桥主塔主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黄长江大桥主塔主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旧规范大跨度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斜拉桥的发展概述 |
1.2 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和受力原理 |
1.3 斜拉桥的未来趋势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收缩徐变研究背景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收缩徐变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
2.1 收缩徐变的原理概述 |
2.1.1 徐变的原理 |
2.1.2 收缩的原理 |
2.1.3 收缩、徐变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
2.1.4 削弱收缩徐变的相关措施 |
2.2 收缩、徐变的计算模型 |
2.2.1 和式模型 |
2.2.2 乘积模式 |
2.2.3 混合理论 |
2.3 收缩、徐变的分析方法 |
2.3.1 有限元中的初应变法原理 |
2.3.2 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的初应变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旧规范收缩徐变影响因素分析 |
3.0 收缩徐变计算的假定 |
3.1 公路桥涵规范徐变系数 |
3.1.1 旧规范徐变系数的拟合 |
3.1.2 新规范徐变系数的拟合 |
3.2 收缩指数函数拟合 |
3.3 新旧规范下收缩徐变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环境湿度对收缩徐变的影响 |
3.3.2 理论厚度对收缩徐变的影响 |
3.3.3 抗压强度对收缩徐变的影响 |
3.4 我国公路桥涵规范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旧规范索塔收缩徐变效应影响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全桥施工信息 |
4.3.1 施工工况 |
4.3.2 收缩徐变参数 |
4.4 徐变系数与加载龄期的关系 |
4.5 索塔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
4.5.1 索塔基本概况 |
4.5.2 收缩徐变对索塔的影响 |
4.5.3 新旧规范收缩徐变的索塔模型竖向位移分析 |
4.5.4 加载龄期对索塔竖向位移的影响 |
4.5.5 环境湿度对索塔竖向位移的影响 |
4.6 桥梁施工全过程收缩徐变时步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旧规范主梁收缩徐变效应验证分析 |
5.1 工程背景 |
5.2 健康监测的意义与目的 |
5.3 温度修正理论 |
5.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5 运营期新旧规范的收缩徐变影响 |
5.5.1 新旧规范下主梁弯矩的影响 |
5.5.2 新旧规范下主梁轴力的影响 |
5.5.3 新旧规范下主梁剪力的影响 |
5.5.4 新旧规范下主梁应力的影响 |
5.5.5 基于新旧规范主梁挠度变化验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项目) |
(2)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临时支墩的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斜拉桥的发展及现状 |
1.1.1 国外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
1.1.2 我国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
1.2 临时支墩在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
1.3 本文的工程背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跨度斜拉桥的计算分析方法 |
2.1 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
2.2 大跨度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描述与处理方法 |
2.2.1 拉索垂度效应 |
2.2.2 轴力和弯矩相互作用导致的梁柱效应 |
2.2.3 大变形效应 |
2.3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
2.3.1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
2.3.2 内力平衡法 |
2.3.3 零位移法 |
2.3.4 弯曲能量最小法 |
2.3.5 弯矩最小法 |
2.3.6 影响矩阵法 |
2.3.7 用索量最小法 |
2.3.8 假载法 |
2.4 斜拉桥施工状态的确定方法 |
2.4.1 倒拆法 |
2.4.2 正装—倒拆迭代分析法 |
2.4.3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依托工程有限元建模 |
3.1 依托工程简介 |
3.1.1 项目总体概述 |
3.1.2 主塔 |
3.1.3 中跨组合梁 |
3.1.4 边跨混凝土梁 |
3.2 迫龙沟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的重难点及方案 |
3.2.1 迫龙沟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的重难点 |
3.2.2 迫龙沟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
3.2.3 迫龙沟特大桥的总体施工步骤 |
3.3 迫龙沟特大桥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1 主要材料特性 |
3.3.2 模型建立中构件的模拟 |
3.4 迫龙沟特大桥仿真计算模型的参数修正 |
3.4.1 斜拉索弹性模量修正 |
3.4.2 临时支墩的刚度修正 |
3.4.3 架梁吊机和挂篮的自重荷载修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依托工程施工过程模拟分析及施工监控 |
4.1 临时支墩的构造 |
4.2 索塔及主梁应力、线形测点布置情况 |
4.2.1 索塔及主梁应力测点布置情况 |
4.2.2 索塔及主梁线形测点布置情况 |
4.3 临时支墩反力测点布置情况 |
4.4 主要监测设备简介 |
4.4.1 主梁及主塔应力监测设备 |
4.4.2 斜拉索索力监测设备 |
4.5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时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
4.5.1 主塔位移分析 |
4.5.2 主塔应力分析 |
4.5.3 主梁位移分析 |
4.5.4 主梁应力分析 |
4.5.5 临时支墩反力分析 |
4.5.6 斜拉索成桥索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时支墩设置方案的比较分析 |
5.1 临时支墩的几种不同设置方案 |
5.2 主塔位移分析 |
5.3 主塔应力分析 |
5.4 主梁位移分析 |
5.5 主梁应力分析 |
5.6 临时支墩反力分析 |
5.7 斜拉索成桥索力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3)PC斜拉桥施工、成桥全过程合理受力状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斜拉桥发展概况 |
1.1.1 斜拉桥的发展 |
1.1.2 PC斜拉桥的发展 |
1.2 PC斜拉桥的特点 |
1.3 桥梁合理设计状态 |
1.4 斜拉桥合理施工阶段状态及合理成桥状态 |
1.4.1 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一般原则 |
1.4.2 合理成桥状态一般确定方法 |
1.4.3 合理施工阶段的确定 |
1.4.4 各种方法的比较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PC斜拉桥索力及预应力筋综合优化 |
2.1 引言 |
2.2 基本思想 |
2.2.1 混凝土斜拉桥传统设计思想 |
2.2.2 本文混凝土斜拉桥设计思想 |
2.3 影响矩阵法思想 |
2.4 拉索几何非线性问题 |
2.5 施工阶段优化模型的建立 |
2.5.1 施工阶段设计变量与影响矩阵 |
2.5.2 目标函数 |
2.5.3 约束条件 |
2.5.4 优化模型 |
2.6 合理成桥状态优化模型的建立 |
2.6.1 设计变量 |
2.6.2 目标函数 |
2.6.3 约束条件 |
2.6.4 优化模型 |
2.7 优化模型的相关技术处理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化算法原理—对偶单纯形法 |
3.1 线性规划的发展与应用 |
3.1.1 线性规划发展 |
3.1.2 线性规划方法的应用范围 |
3.2 单纯形算法 |
3.2.1 基本原理 |
3.2.2 算法步骤与单纯形表 |
3.2.3 启动机制 |
3.3 对偶单纯形法和改进对偶单纯形法 |
3.3.1 对偶单纯形法算法步骤 |
3.3.2 有界变量问题的对偶算法 |
3.4 算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大桥合理成桥及施工阶段确定 |
4.1 工程背景 |
4.1.1 工程概况 |
4.1.2 设计标准及规范 |
4.1.3 桥梁构造设计 |
4.2 结构计算模型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优化规模及求解 |
4.3 施工阶段效应 |
4.3.1 施工阶段模拟 |
4.3.2 施工阶段恒载效应图 |
4.3.3 优化索力和预应力作用下效应图 |
4.4 成桥状态各种效应 |
4.4.1 恒载效应 |
4.4.2 成桥状态活载效应 |
4.4.3 成桥状态恒载加活载效应 |
4.5 成桥状态优化后结果 |
4.5.1 张拉索力结构受力图 |
4.5.2 将优化索力、预应力筋面积输入后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早期开裂和远期下挠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开裂和长期下挠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水化热及其温致效应 |
1.2.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
1.2.3 自然环境中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收缩徐变 |
1.2.4 斜拉桥的索力测试和分离式边箱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水化热测试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大体积混凝土 |
2.2.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
2.2.2 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及其温致效应 |
2.2.3 热传导温度场的计算 |
2.3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早龄期混凝土强度测试 |
2.3.1 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早龄期混凝土强度测试 |
2.3.2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滩桥早龄期混凝土强度测试 |
2.4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水化热实测 |
2.4.1 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水化热实测 |
2.4.2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滩桥水化热测试 |
2.5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水化热温度场及其效应分析 |
2.5.1 模型建立 |
2.5.2 结果分析 |
2.5.3 合理拆模时间的确定 |
2.5.4 建议的施工养护措施 |
2.6 某连续刚构桥的预应力张拉模拟分析 |
2.6.1 模型建立 |
2.6.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2.7 结论 |
第3章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足尺模型试验与分析 |
3.1 概述 |
3.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抗弯性能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
3.2.1 试验方案 |
3.2.2 材料特性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分析 |
3.3.1 试验梁受压翼缘有效宽度分析 |
3.3.2 试验梁延性分析 |
3.3.3 试验梁承载力、变形及裂缝验算 |
3.4 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分析 |
3.4.1 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
3.4.2 参数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自然环境中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收缩徐变模式的合理确定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
4.2.1 收缩徐变的定义 |
4.2.2 收缩徐变的影响因素 |
4.2.3 收缩徐变的预测模型 |
4.2.4 各种收缩徐变预测模型考虑的影响因素 |
4.2.5 CEB-FIP模型 |
4.2.6 GL2000模型 |
4.3 滩桥收缩徐变模式的确定 |
4.4 试验室100mm×100mm×400mm棱柱体收缩徐变试验 |
4.4.1 试件的制作 |
4.4.2 试验方法 |
4.4.3 试验结果 |
4.4.4 试验结果分析 |
4.5 自然环境中200mmx200mm×515mm棱柱体及30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收缩徐变试验 |
4.5.1 模型制作 |
4.5.2 测点布置 |
4.5.3 试验测试内容 |
4.5.4 测试结果 |
4.6 自然环境中混凝土结构收缩徐变的计算 |
4.6.1 自然环境中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因素 |
4.6.2 基于叠加原理的收缩徐变计算方法 |
4.6.3 薄壁箱梁结构的分层计算方法 |
4.7 自然环境中200mm×200mmx515mm棱柱体及30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
4.7.1 收缩试块 |
4.7.2 徐变试块 |
4.7.3 徐变梁1 |
4.7.4 徐变梁2 |
4.8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长期性能测试及分析 |
4.8.1 测试结果 |
4.8.2 滩桥收缩徐变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及分析 |
4.9 结论 |
第5章 斜拉桥的索力测试及混凝土分离式边箱梁剪力滞效应测试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斜拉桥的索力测试 |
5.2.1 概述 |
5.2.2 公式推导 |
5.2.3 公式验证 |
5.3 预应力混凝土分离式边箱梁剪力滞效应 |
5.3.1 概述 |
5.3.2 剪力滞效应测试 |
5.3.3 剪力滞效应分析 |
5.4 结论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PC斜拉桥斜拉索面积、索力及预应力筋综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斜拉桥的发展 |
1.1.1 斜拉桥发展概况 |
1.1.2 PC斜拉桥的发展 |
1.2 PC斜拉桥的特点 |
1.3 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 |
1.3.1 桥梁合理设计状态 |
1.3.2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 |
1.3.3 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一般原则 |
1.3.4 合理成桥状态一般确定方法 |
1.3.5 各种方法的比较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PC斜拉桥的斜拉索面积、索力及预应力筋综合优化 |
2.1 引言 |
2.2 基本思想 |
2.3 影响矩阵法思想 |
2.4 斜拉索索力和斜拉索面积影响的非线性问题 |
2.5 优化模型的建立 |
2.5.1 设计变量 |
2.5.2 目标函数 |
2.5.3 约束条件 |
2.5.4 优化模型 |
2.6 模型建立的相关技术性处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化求解方法—广义简约梯度法 |
3.1 GRG-2和GRG-C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
3.1.1 发展概况 |
3.1.2 程序特点 |
3.2 程序GRG-2的算法原理 |
3.2.1 广义简约梯度法的数学原理 |
3.2.2 广义简约梯度法的迭代步骤 |
3.3 程序GRG-C采取的改进措施 |
3.3.1 单调性分析技术的应用 |
3.3.2 专家系统思想的应用 |
3.3.3 人机对话的处理方式 |
3.4 程序GRG-C算法流程 |
3.5 原优化程序的改进和数值验证 |
3.5.1 程序改进 |
3.5.2 算例数值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黄长江大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 |
4.1 工程背景 |
4.1.1 总体布置 |
4.1.2 设计标准及规范 |
4.1.3 构造设计 |
4.2 结构计算模型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优化规模及求解 |
4.3 恒载效应 |
4.4 活载效应 |
4.5 恒载加活载效应 |
4.6 优化结果 |
4.6.1 只张拉优化索力后结构受力情况 |
4.6.2 张拉优化索力、预应力及修改索面积后结构受力情况 |
4.6.3 索力对比 |
4.6.4 应力对比及造价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桥梁水上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桥梁水上基础施工概论 |
1.1 复杂水文地质特征的内涵 |
1.2 我国桥梁水上基础施工的发展历程 |
1.3 桥梁水上基础的主要形式 |
1.3.1 桥梁基础的分类 |
1.3.2 桥梁水上深基础的主要类型 |
1.4 桥梁水上基础施工的特点与技术难点 |
1.5 本文依托的背景桥梁及其基础施工特色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桥梁基础施工工艺比选 |
2.1 目前水上基础施工的主要工艺分类 |
2.1.1 筑岛围堰(土围堰) |
2.1.2 钢围堰 |
2.1.3 双壁钢吊(套)箱 |
2.2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基础施工工艺选择 |
2.2.1 浅水基础施工方案选择 |
2.2.2 深水基础施工方案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潮汐水域条件下的沉井基础施工技术 |
3.1 水上沉井基础概述 |
3.1.1 水上沉井基础的特点 |
3.1.2 沉井基础的适用范围 |
3.2 潮汐水域沉井施工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
3.3 工程实例:泰州长江大桥中塔沉井施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
4.1 施工平台的搭设 |
4.1.1 水上施工平台的主要类型 |
4.1.2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固定平台的搭设 |
4.1.2.1 浅水、复杂河床条件下的施工平台搭设 |
4.1.2.1.1 平台的一般结构形式 |
4.1.2.1.2 工程实例:合川涪江一桥钢栈桥及钻孔平台搭设与防护 |
4.1.2.2 深水、大流速、浅覆盖层条件下的钻孔平台搭设 |
4.1.2.2.1 主要困难和应对措施 |
4.1.2.2.2 工程实例:鄂黄大桥南索塔6#主墩钻孔平台搭设 |
4.1.2.3 深水、大流速、厚覆盖层、感潮水域下施工平台搭设 |
4.1.2.3.1 主要困难及应对措施 |
4.1.2.3.2 工程实例:苏通大桥北索塔4#主墩钻孔平台搭设 |
4.2 钻孔灌注桩施工 |
4.2.1 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方法 |
4.2.2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钻孔技术要领 |
4.2.2.1 砂卵石层中钻孔 |
4.2.2.2 深厚砂层中钻孔 |
4.2.2.3 岩溶地区钻孔 |
4.2.2.4 工程实例:鄂黄长江大桥主6#墩溶洞处理 |
4.2.3 清孔方式 |
4.2.4 灌注桩水上混凝土浇注 |
4.2.4.1 首批混凝土方量计算 |
4.2.4.2 浇注方法 |
4.2.4.3 浇注故障处理 |
4.2.4.4 缺陷桩或断桩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上承台施工技术 |
5.1 承台施工的挡水构筑物分类 |
5.2 筑岛围堰施工 |
5.2.1 筑岛围堰的一般要求 |
5.2.2 施工方法 |
5.2.3 工程实例:泸州黄舣长江大桥4#主墩筑岛围堰施工 |
5.3 钢围堰施工 |
5.3.1 单壁钢围堰施工 |
5.3.1.1 单壁钢围堰的特点和施工程序 |
5.3.1.2 单壁围堰设计时需考虑的因数 |
5.3.1.3 工程实例:合川涪江一桥(复建)P1 墩单壁钢围堰施工 |
5.3.2 双壁钢围堰施工 |
5.3.2.1 先下围堰后成桩方案 |
5.3.2.1.1 施工程序和施工要点 |
5.3.2.1.2 工程实例:忠县长江大桥8#墩异形刃脚钢围堰施工 |
5.3.2.2 先成桩后下围堰方案 |
5.3.2.2.1 施工程序及施工要点 |
5.3.2.2.2 工程实例:杭州下沙大桥主墩双壁钢围堰施工 |
5.4 钢吊箱施工 |
5.4.1 钢吊箱的特点和施工程序 |
5.4.2 钢吊箱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
5.4.3 工程实例 |
5.4.3.1 鄂黄大桥南索塔6#主墩钢吊箱施工 |
5.4.3.2 苏通大桥北索塔4#主墩钢吊箱施工 |
5.5 封底混凝土施工 |
5.5.1 封底混凝土的作用 |
5.5.2 封底混凝土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 |
5.5.2.1 自密实混凝土设计 |
5.5.2.2 封底混凝土厚度设计 |
5.5.3 封底混凝土的浇注方法 |
5.5.4 工程实例:苏通长江大桥北索塔4#墩钢吊箱封底混凝土施工 |
5.6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 |
5.6.1 承台裂缝产生的机理 |
5.6.2 承台裂缝防治的一般措施 |
5.6.3 工程实例:黄舣长江大桥南索塔4#主墩承台混凝土温控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新型索辅梁桥关键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斜拉桥发展概述 |
1.1.1 国外斜拉桥的发展 |
1.1.2 国内斜拉桥的发展 |
1.1.3 斜拉桥结构形式的演变 |
1.2 索辅梁桥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斜拉桥结构设计及其计算理论 |
2.1 结构构成及其设计参数 |
2.1.1 结构体系 |
2.1.2 跨径布置 |
2.1.3 主梁 |
2.1.4 索塔及其锚固区 |
2.1.5 拉索 |
2.2 受力特点概述 |
2.3 主要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 |
2.3.1 平面杆系有限单元法 |
2.3.2 空间静力分析 |
2.3.3 索力优化理论 |
2.3.4 计算方法小结 |
第三章 索辅梁桥的特点以及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 索辅梁桥的结构和受力特点 |
3.1.1 索辅梁桥的结构特点 |
3.1.2 索辅梁桥的受力特点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全桥计算模型 |
3.2.2 主要材料 |
3.2.3 主桁各杆件截面特性 |
3.2.4 荷载 |
第四章 依托工程及其关键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
4.1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概况 |
4.2 全桥整体控制计算 |
4.2.1 施工阶段主要计算成果 |
4.2.2 运营阶段主要成果 |
4.3 辅助墩位置敏感性分析 |
4.4 主梁刚度敏感性分析 |
4.5 斜拉索刚度敏感性分析 |
4.6 索塔刚度敏感性分析 |
4.7 二期恒载的变化对结构效应影响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PC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斜拉桥发展概述 |
1.1.1 国外斜拉桥的发展 |
1.1.2 我国斜拉桥的发展 |
1.1.3 PC 斜拉桥的发展 |
1.1.4 斜拉桥的发展趋势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C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原则与影响因素 |
2.1 确定原则 |
2.2 影响因素 |
2.3 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 |
2.3.1 斜拉索的垂度效应 |
2.3.2 梁柱效应 |
2.3.3 大变形效应 |
2.4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数值解法 |
2.4.1 增量法 |
2.4.2 迭代法 |
2.4.3 混合法 |
2.5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
2.5.1 徐变 |
2.5.2 收缩 |
2.6 温度变化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
3.1 概述 |
3.2 计算步骤 |
3.3 最小弯曲能量法 |
3.4 影响矩阵法 |
3.5 应力平衡法 |
3.6 成桥状态调整 |
3.6.1 控制方程 |
3.6.2 最小二乘法 |
3.6.3 控制目标的选取 |
3.6.4 加权系数取用 |
3.7 工程算例 |
3.7.1 工程概况 |
3.7.2 计算模型 |
3.7.3 初定成桥状态并调匀索力 |
3.7.4 计算梁、塔应力包络图 |
3.7.5 计算合理预加力 |
3.7.6 计算主梁弯矩可行域 |
3.7.7 主梁弯矩调整 |
3.7.8 成桥状态检验 |
3.7.9 不同成桥状态下收缩徐变对主梁弯矩的影响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现合理成桥状态对施工的要求 |
4.1 施工状态的确定 |
4.1.1 张拉索力的确定 |
4.1.2 立模标高的确定 |
4.2 忠县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的主要技术要求 |
4.2.1 施工方案 |
4.2.2 施工控制的目的 |
4.2.3 施工控制的原则 |
4.2.4 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 |
4.2.5 施工及施工控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三礁港跨海大桥的设计及其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从斜拉桥到部分斜拉桥 |
1.2 连续刚构桥 |
1.2.1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概况 |
1.2.2 连续刚构桥的力学特点 |
1.2.3 连续刚构桥的构造特点 |
1.3 部分斜拉桥与斜拉桥的构造对比分析 |
1.3.1 索塔 |
1.3.2 主梁 |
1.3.3 斜拉索 |
1.3.4 结构体系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三礁港大桥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比较 |
2.1 概述 |
2.2 三礁港大桥桥型方案设计资料 |
2.2.1 工程简介 |
2.2.2 技术标准及建设条件 |
2.3 桥位的选择与跨径布置 |
2.3.1 桥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
2.3.2 桥位方案拟定 |
2.3.3 跨径布置的控制因素及选择 |
2.4 方案构思 |
2.4.1 总体概述 |
2.4.2 三塔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 |
2.4.3 双塔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 |
2.4.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
2.5 技术经济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塔部分斜拉桥方案细部设计及施工 |
3.1 桥梁的总体设计 |
3.2 主梁设计及施工要点 |
3.3 索塔设计及施工要点 |
3.4 拉索设计及施工要点 |
3.5 墩台基础设计及施工要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塔部分斜拉桥方案的力学性能分析 |
4.1 桥梁的基本计算参数 |
4.2 桥梁有限元建模 |
4.3 桥梁静力性能分析 |
4.3.1 结构离散及边界条件处理 |
4.3.2 计算荷载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桥梁动力性能分析 |
4.4.1 结构离散及边界条件处理 |
4.4.2 成桥状态振型计算 |
4.4.3 抗风设计风速参数的确定 |
4.4.4 气动参数数值计算和抗风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洋环境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
5.1 概述 |
5.2 跨海大桥的耐久性影响因素研究 |
5.2.1 钢筋锈蚀 |
5.2.2 混凝土劣化 |
5.2.3 氯盐侵蚀 |
5.2.4 海水侵蚀 |
5.2.5 预应力筋的应力腐蚀 |
5.2.6 孔道灌浆不密实 |
5.2.7 拉索破坏 |
5.2.8 伸缩装置的破坏 |
5.2.9 其他影响因素 |
5.3 三礁港大桥的耐久性处治措施 |
5.3.1 原材料选择 |
5.3.2 混凝土配制 |
5.3.3 上部结构 |
5.3.4 下部结构 |
5.3.5 热挤PE防护技术 |
5.3.6 养护管理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及地震响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斜拉桥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
1.1.2 混凝土斜拉桥的发展及特点 |
1.2 混凝土斜拉桥的结构体系特点 |
1.2.1 结构体系 |
1.2.2 受力特点 |
1.2.3 施工阶段的受力特点 |
1.3 地震对斜拉桥的危害 |
1.4 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斜拉桥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工程概况 |
2.1.1 主桥设计概况 |
2.1.2 技术标准 |
2.2 建模的基本方法 |
2.2.1 模型中材料参数的确定 |
2.2.2 主梁的模拟 |
2.2.3 塔的模拟 |
2.2.4 拉索的模拟 |
2.2.5 基础的模拟 |
2.2.6 边界条件的模拟 |
2.2.7 预应力的模拟 |
2.2.8 混凝土收缩、徐变、强度增长的模拟 |
2.3 全桥空间组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小结 |
第3章 合理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确定 |
3.1 引言 |
3.2 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
3.2.1 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常用的计算方法 |
3.2.2 利用未知荷载系数法确定合理成桥状态 |
3.3 合理施工状态确定 |
3.3.1 确定合理施工状态的计算方法 |
3.3.2 利用倒拆—正装迭代法确定合理施工索力 |
3.4 小结 |
第4章 地震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自振特性分析 |
4.2.1 自振特性理论 |
4.2.2 自振特性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反应谱分析 |
4.3.1 概述 |
4.3.2 规范反应谱 |
4.3.3 设计反应谱曲线 |
4.3.4 反应谱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鄂黄长江大桥主塔主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旧规范大跨度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影响分析[D]. 文导.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2]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临时支墩的设置研究[D]. 龚辉朋.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3]PC斜拉桥施工、成桥全过程合理受力状态优化研究[D]. 周鹏. 中南大学, 2012(02)
- [4]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早期开裂和远期下挠控制[D]. 汪建群. 湖南大学, 2011(05)
- [5]PC斜拉桥斜拉索面积、索力及预应力筋综合优化[D]. 邱常廷. 中南大学, 2011(01)
- [6]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桥梁水上基础施工技术研究[D]. 杨少华.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 [7]新型索辅梁桥关键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D]. 程宇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5)
- [8]PC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D]. 李熠. 长沙理工大学, 2009(12)
- [9]三礁港跨海大桥的设计及其耐久性研究[D]. 马芹纲. 浙江大学, 2008(08)
- [10]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及地震响应分析研究[D]. 乔晋姿.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