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D_(160)型转向架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路泽强,刘尚瑞[1](2021)在《CW-2型转向架轴箱定位装置检修工装研制与应用》文中认为对CW-2型转向架轴箱转臂定位装置定位转臂节点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压装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优化了CW-2型定位转臂节点压装工艺流程,有效解决了CW-2型定位转臂节点芯轴与构架梯型槽的配合问题。
翟文强[2](2020)在《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私家车的不断普及,城市道路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城市地面交通的运输能力显得有些不足。因此快速、安全、准时以及大运载能力的地铁正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发展。地铁已经逐渐成为大中型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因其牵引力不依靠轮轨黏着,具有爬坡能力强、牵引能力优越、通过曲线半径小、轮缘磨耗少、噪声低、安全性能好等特点,以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车型之一。其中直线电机车辆核心技术由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及网络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直线电机转向架起承载、牵引、缓冲、转向、制动等作用,在直线电机车辆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论文的100km/h直线电机车辆转向架的设计与研究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有较高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对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转向架部分进行了总体结构与各零部件结构的设计,对转向架的性能进行了静力学与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介绍了国内外地铁直线电机转向架与干线客车转向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第二,查阅资料并结合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工作特点,设计了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全部的机械结构;第三,主要进行了一系悬挂螺旋弹簧的设计与校核、悬挂装置的参数匹配与验算、几何曲线通过能力以及动力曲线通过性能的分析;第四,对转向架构架分别在超常载荷和模拟正常载荷运行工况下进行了载荷计算与分析,对建立的转向架构架三维仿真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其静力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第五,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对转向架的非线性临界速递、直线运行性能和曲线通过能力等均进行了研究。本文结合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具体工作情况,根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相关技术要求,对转向架的机械部分进行了设计,并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设计和验算过程。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所设计的转向架的静力学及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此次所设计的转向架能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郭飞平[3](2019)在《AWS D1.1标准的研究及其在轨道车辆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铁路运输事业日益成熟,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运量大、时间准和速度快等特点逐渐成为国民出行的重要选择方式。随着人们对地铁运行平稳性、动力性和乘坐舒适度要求提高,各大车辆厂相继研发了更高性能的地铁车辆。转向架是车辆走行部的关键部件,它承受车体质量、减缓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磨损,其构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决定车辆行驶安全性,因此转向架构架研究对转向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地铁转向架为研究对象,对其静强度、模态和疲劳强度进行分析,验证转向架构架的结构是否满足安全要求。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美国标准AWSD1.1《钢结构焊接规范》。阐述了 AWS D1.1标准基本内容,介绍了基于名义应力法评估构件疲劳的基本步骤,将AWS D1.1标准与BS7608-2014标准的适用范围、S-N曲线和焊接接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选择校核标准;其次进行了地铁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分析。根据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对地铁转向架构架模型进行几何处理以及网格划分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参考UIC615-4《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规定了超常载荷与模拟运营载荷相关工况,对转向架构架进行静强度分析,并且结合第四强度理论对结果进行评定,计算出安全系数,表明转向架构架满足静强度要求;随后进行了地铁转向架构架的模态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无约束情况下的转向架构架进行模态分析,通过计算得到前14阶模态的固有频率与振型图,分析可知构架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共振的现象,满足地铁车辆正常运行;最后根据强度的计算结果,对地铁转向架进行了疲劳强度分析。以名义应力法为基础,基于UIC615-4规范施加载荷工况,采用AWS D1.1标准校核转向架构架中关键部位的焊缝,由计算结果可知,满足构架疲劳强度要求。
张一喆[4](2019)在《基于工况识别的高速动车组构架疲劳损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底,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接近2.8万km。“复兴号”动车组的大面积开行,使我国现役的动车组接近3000列。随着新线路、新车型的不断投入,以及运行速度和对乘坐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而焊接构架则是动车组走行部的主体结构,是整车安全可靠运用的重要保障。近些年,国内外针对构架在牵引和制动等载荷系下的疲劳,以及通过长期应力试验得到构架关键部位的损伤规律等问题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但是对于不同线路条件和工况特点对构架承载和损伤状态影响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高速铁路线路工况的分类以及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线路实测数据,计算各类运用工况与构架疲劳损伤之间的耦合关系,最终通过工况识别数据对构架损伤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工况识别和损伤分析对传感器数据处理的实际要求出发,结合陀螺仪及电阻应变计的实际数据对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经典滤波、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揭示了对加速度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得的各阶内部模态函数的本质特性,在基于曲率半径的工况识别问题中大幅提高识别正确率。2.对我国现有高速铁路中典型运用工况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线路之间的规律性和差异性、以及工况分布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不同线路运用时构架损伤存在不同的根本性原因。依据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和测量精度,提出了基于曲率半径的曲线和道岔的识别方案。在对两者半径重合区的识别中,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理论,采用了加速度内部模态函数的能量熵,对曲线和道岔做出了较准确的划分。3.根据气压变化的特性对两车交会和通过隧道两种工况进行识别,分析动车组设备舱大量气压试验数据后发现,舱内部分位置的气压值在上述工况下的规律性表达可作为识别的依据。对两车交会和通过隧道数据单独提取后,给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阈值工况区分法。对该方案识别效果进行分析后,补充了GPS信号配合下的通过隧道识别方案,综合提升了识别准确率。总结各类工况的判定依据和流程,给出了基本的动车组工况识别方案。4.研究动应力测试数据分布规律,给出采用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拟合方案,基于各类级数选择理论,对动应力数据统计分组数目进行了研究。根据材料的S-N曲线及Miner损伤法则推导出等效应力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构架的实测数据对所有分布参数和等效应力值的关系做了讨论。5.对大量同工况、同交路的动车组构架动应力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发现动应力测试结果的离散性是普遍存在的。在考察动应力样本离群性方面,基于误差分析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针对小样本的四分位法修正算法。采用350km/h速度级动车组构架部分测点在大量运用交路上的数据进行分布检验,确定其分布规律。并对不同使用公里数、不同工况、交路和构架不同位置的测点等效应力分布差异性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出等效应力分布参数和疲劳损伤程度之间的关联。给出了基于概率和等损伤思想的应力等效方法,使构架的疲劳损伤评估更加科学准确,有充足的理论依据。6.给出构架在直线、曲线、两车交会和通过隧道等各种单一工况下的等效应力状态,分析了不同工况与构架不同位置损伤间的关联。针对实际运行中多工况叠加问题,引入BP神经网络,通过输入大量单一工况和多工况下的工况状态和构架损伤响应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使其给出在工况叠加时较为准确的构架状态。最后对大量线路进行工况识别和划分,采用识别得到的数据给出构架的损伤状态,并与全交路测试的动应力数据进行比对,综合分析工况识别和损伤评估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精细化载荷谱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参考车辆损伤规律的高速铁路线路设计给出了意见。同时对各类动车组在新线路上运用的应力状态给出了全新的预测方法,较好地估计了构架在不同交路上的动应力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郑立志[5](2019)在《米轨客车构架设计与强度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铁路客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甚至是首要选择。构架是铁路客车转向架的核心部件,构架的主要作用有三点:(1)将转向架上部承载的车体重量和震动传递到和轨面接触的轮对;(2)将轮对铁轨的作用力缓冲至车体;(3)转向架的牵引装置、轮对、轴箱装置、制动装置、中央悬挂装置及管路线路、其他附件都安装于构架上。因而,构架的性能决定了转向架大部分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运行的舒适性、平稳性、曲线通过性及安全性。本文结合具体项目设计一款米轨客车转向架构架,并进行强度分析、结构优化和试验研究,以满足车辆运行要求,能够为米轨客车转向架研发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指导,对米轨客车转向架技术的探索也具有很大帮助。根据实际情况对米轨客车转向架进行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构架为焊接结构,形状是经典的“H”形,主要结构包括侧梁部分、附加气室以及横梁部分,构架焊接设计执行EN 15085标准,焊后退火工序结束以后在进入加工工序,这样能够保证构架形位要求;构架结构设计完成,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基于TB/T 2637标准,结合车辆实际运行情况,先分析构架的静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再分析其疲劳强度。计算结果表明:(1)在11种超常载荷工况下,构架计算应力均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满足静强度要求;(2)在37种模拟运营工况下,构架母材、焊缝和一系弹簧座疲劳强度均满足设计和运行要求。通过以上计算和分析,进一步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构架结构合理、强度能够达到相应要求。基于强度计算结果,对构架原设计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对构架进行优化设计与改进,主要包括:侧梁的轻量化设计;制动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和制动装置定位结构的优化与改进;T型和HY型焊缝的优化与改进。通过以上改进,构架结构更加合理可靠,加工和焊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能够有效提高构架产品质量,降低构架生产成本。
马超[6](2018)在《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转向架总体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新建线路的增加,各路局工务部门承担的线路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施工人员数量也越来越多。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每次外出作业周期长,所需配备的工具和检修材料多、重量大,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做好线路维护,有必要设计研发一种能适用于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的工程车转向架。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空车和重车两种工况下轴重差距较大,并且对车辆运行的动力学性能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在了解国内外铁路工程车辆转向架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借鉴货车转向架一系支撑变刚度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种具有变刚度支撑结构的工程车转向架。本文提到的转向架采用无导框拉杆式轴箱形式,一系支撑采用静挠度在110毫米左右的钢弹簧,二系支撑使用静挠度为14毫米左右的橡胶堆。通过SIMPACK软件建模计算,对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对照标准进行评价,初次计算空车状态下整车垂向平稳性超出标准合格线约20%;针对初次计算结果,优化设计转向架一系变刚度支撑形式和参数,二次建模计算,空车垂向平稳性能提升了约27%,横向平稳性参数提升了 22%,空车和重车两种极端工况下所有计算结果均满足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研究表明,初次设计的一系悬挂虽然也采用了空重车两级变刚度设计,但空车静态及动荷系数不太大时弹簧支撑刚度仍与重车相同,刚度太大导致平稳性性能恶化;优化后一系悬挂在空车工况下垂向刚度比初次设计降低了 38%,静挠度增加16毫米;重车工况下垂向刚度降低了 6%,静挠度增加21毫米,在5级线路运行上,在要求的计算范围内,未出现动载很大的情况,因此,平稳性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终通过动力学试验验证,说明设计研发的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辆的工程车转向架满足使用需求,这不仅为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的研制做了最基础的支撑,同时也为有特殊功能需求的工程车辆转向架的设计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峰强,贾海燕,周业明,高希妨[7](2015)在《速度160km/h快速轨道车用SDB-160型转向架研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速度160km/h快速轨道车用SDB-160型转向架的研制背景、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试验情况。
周殿买,王艳爽,孔瑞晨[8](2013)在《轨道客运车辆转向架技术的发展历程》文中研究表明转向架是轨道客车的关键部件之一。我国客运车辆转向架种类繁多,适用于不同的轴重和限界。文章全面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干线铁路客车、动车组、地铁车辆、特种客车的典型转向架设计结构。
廖军[9](2013)在《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速货车转向架作为快捷货车核心部件,是制约我国快捷货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研制了多种160km/h的快捷货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进一步研发和完善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技术,是开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快捷集装运输、快捷行包专列等专业化运输列车的关键,是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研制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将使铁路快速货运装备进入世界先进技术行列;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还可使铁路货车技术的研究、设计、制造、运用、检修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以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为分析对象,首先,在分析归纳国内外快速货车转向架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对转向架的关键结构如构架、轴箱定位、二系悬挂、心盘、旁承、轴重、轮对和制动系统进行了选型,给出了一种快速货车转向架技术方案和转向架性能参数。然后.对装配该转向架的集装箱平车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对转向架的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均进行了预测,各项指标均满足GB/T5599-1985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对转向架的关键零部件摇枕、构架和轴箱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分析,其计算结果表明摇枕、构架和轴箱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通过可靠性试验研究验证了摇枕、构架和轴箱的可靠性。研究结论可对我国发展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的转向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研究我国160km/h以上速度级的货车转向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提高铁路货车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杨梁崇[10](2011)在《准高速客车轮对径向自导向低磨耗转向架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既有客车转向架因设计速度较低,加之铁路线路设计曲线半径较小,长期存在着车辆曲线通过速度和曲线半径设计之间的矛盾。与普通客车转向架相比,准高速低磨耗客车转向架不仅具备了较高的曲线临界通过速度,还具备良好的曲线通过稳定性能。轮对径向自导向客车转向架可有效地降低列车通过曲线区间的轮对踏面与钢轨轨头面横向作用力,大幅减小轮对踏面与钢轨轨头面间非正常磨耗,并提高列车曲线通过能力,明显改善客车转向架横向失稳与曲线通过速度之间存在的矛盾.本论文提出的准高速客车轮对径向自导向低磨耗转向架采用了轮对径向自导向模式。论文首先对国外研发的几种型号的径向转向架技术性能进行了综合阐述和性能比较,其次对国内目前装用的客车转向架性能及运用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提出我国准高速低磨耗转向架采用压拉杆式轮对径向自导向结构的基本模式。本文重点从轮对自导向径向低磨耗客车转向架的导向机理、牵引与导向功能关系、轮对耦合方式、结构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要求,在CW-200K型国产客车转向架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技术改造。分析表明,准高速轮对自导向径向客车低磨耗转向架与其它常用提速客车转向架相比,可有效改善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和速度,极大地降低了轮对踏面与钢轨轨头面间的非正常磨耗,减少了车辆轮对和线路钢轨的状态修周期。
二、SD_(160)型转向架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D_(160)型转向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CW-2型转向架轴箱定位装置检修工装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CW-2型转向架检修现状分析 |
1.1 故障统计 |
1.2 CW-2型转向架轴箱节点构造分析 |
1.3 存在问题 |
1.4 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案 |
1.4.1 解决思路 |
1.4.2 解决方案 |
2 制作轴箱节点定位工装 |
3 优化节点压装工艺流程 |
4 结束语 |
(2)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地铁在世界范围的发展 |
1.2 干线客车转向架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客车转向架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客车转向架的发展 |
1.3 直线电机车辆转向架的发展及特点 |
1.3.1 国内外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发展现状 |
1.3.2 直线电机转向架的特点 |
1.4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总体设计 |
2.1 总体设计思想 |
2.2 直线电机转向架的总体设计方案 |
2.2.1 转向架的任务 |
2.2.2 转向架的主要技术要求 |
2.2.3 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
2.3 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总体结构设计 |
2.3.1 转向架构架 |
2.3.2 直线电机 |
2.3.3 直线电机悬挂架 |
2.3.4 轴箱 |
2.3.5 悬挂装置 |
2.3.6 轮对 |
2.3.7 机械制动单元 |
3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力学性能计算与分析 |
3.1 一系悬挂螺旋弹簧的设计与计算 |
3.1.1 弹簧许用切应力的校核 |
3.1.2 弹簧簧条的直径校核 |
3.1.3 弹簧有效圈数 |
3.1.4 弹簧变形量的校核 |
3.1.5 弹簧的其余尺寸参数 |
3.1.6 弹簧稳定性的验算 |
3.1.7 弹簧疲劳强度的验算 |
3.2 一系悬挂的参数校核 |
3.2.1 一系悬挂系统的结构与参数 |
3.2.2 一系悬挂动力学系统模型的建立 |
3.2.3 激扰作用力对一系悬挂系统的影响 |
3.3 转向架通过线路曲线性能的校核 |
3.3.1 转向架转心位置与转心距 |
3.3.2 转向架位于最大偏斜位置时的主要参数计算 |
3.3.3 转向架为于最大外移位时主要参数的计算 |
3.3.4 车辆所能通过最小曲线校验 |
3.3.5 车辆过曲线时的建筑限界校验 |
3.4 过线路曲线时各临界速度的校验 |
3.4.1 车辆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时的最高速度 |
3.4.2 车辆在曲线上不发生倾覆的临界速度 |
3.4.3 车辆不爬越钢轨的临界速度 |
4 基于ANSYS转向架构架各工况下的静强度分析 |
4.1 构架的结构及主要参数 |
4.2 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分析 |
4.2.1 构架强度分析方法 |
4.2.2 基于UIC615-4标准的构架静强度评估方法 |
4.3 转向架构架在各工况下的载荷分析 |
4.3.1 超常运营工况下的载荷分析 |
4.3.2 模拟正常运营工况下的载荷分析 |
4.4 转向架构架在各工况下的载荷计算 |
4.4.1 超常载荷工况时各力的计算 |
4.4.2 正常运行工况时各力的计算 |
4.5 有限元法概述 |
4.5.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 |
4.5.2 ANSYS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
4.6 基于ANSYS的构架有限元分析 |
4.6.1 构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6.2 约束条件的添加 |
4.6.3 构架静强度的分析结果 |
4.6.4 构架的模态分析 |
5 基于Simpack软件的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分析 |
5.1 多体动力学系统的简介 |
5.2 车辆动力学软件Simpack |
5.3 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分析与研究 |
5.3.1 车辆系统模型的建立 |
5.3.2 车辆转向架非线性临界速度 |
5.3.3 车辆转向架直线运行性能 |
5.3.4 车辆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AWS D1.1标准的研究及其在轨道车辆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转向架构架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转向架构架基本发展过程 |
1.2.2 国外转向架构架研究现状 |
1.3 国内转向架构架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
1.3.1 国内转向架构架基本发展过程 |
1.3.2 国内转向架构架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限元理论及有限元软件介绍 |
2.1 有限元理论的概述 |
2.1.1 有限元法的发展 |
2.1.2 有限元法的思想与分析步骤 |
2.1.3 有限元法的应用 |
2.2 相关的有限元法软件 |
2.2.1 HyperMesh软件 |
2.2.2 ANSYS软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WS D1.1标准的介绍以及与BS标准比较 |
3.1 AWS D1.1标准的介绍 |
3.2 AWS D1.1标准的名义应力法 |
3.3 AWS D1.1/BS标准的分析及比较 |
3.3.1 标准的适用范围 |
3.3.2 S-N曲线概述 |
3.3.3 焊接接头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 |
4.1 地铁转向架介绍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转向架的介绍 |
4.1.2 某地铁转向架结构介绍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
4.1.3 转向架构架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 转向架构架静强度标准 |
4.2.1 UIC615-4构架强度标准 |
4.2.2 静强度载荷加载标准 |
4.3 静强度校核理论介绍 |
4.4 不同工况的应力计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架构架模态分析 |
5.1 模态分析概述 |
5.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5.3 模态分析的方法 |
5.4 地铁转向架构架有限元模态分析 |
5.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5.4.3 构架模态分析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 |
6.1 结构疲劳简介 |
6.2 基于AWS D1.1标准的疲劳强度分析的思想路线 |
6.3 基于AWS D1.1标准对构架疲劳强度分析 |
6.3.1 疲劳计算工况的确定 |
6.3.2 地铁转向架构架疲劳评估点的选取 |
6.3.3 疲劳评估点部位的焊接接头形式的确定 |
6.3.4 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工况识别的高速动车组构架疲劳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工程意义 |
1.2 信号分析和工况识别的研究现状 |
1.2.1 数字信号分析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机械领域工况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
1.2.3 高速动车组运用工况的识别方案研究进展 |
1.3 转向架构架疲劳损伤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结构疲劳研究的发展历程 |
1.3.2 疲劳强度评估和抗疲劳设计的研究 |
1.3.3 转向架构架疲劳损伤评估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运用工况分类和基于MEMS陀螺仪的工况识别 |
2.1 引言 |
2.2 运用工况的分类 |
2.2.1 动车段内的典型运用工况列举 |
2.2.2 正线上的典型运用工况列举 |
2.3 MEMS陀螺仪及其数据处理 |
2.3.1 MEMS陀螺仪原理及其在曲线识别中的应用 |
2.3.2 低通滤波去噪效果分析 |
2.3.3 陀螺仪信号的小波去噪方法 |
2.4 基于曲率半径的工况特征提取和识别 |
2.4.1 工况特征提取实例 |
2.4.2 曲线和道岔工况判别及参数确定 |
2.4.3 仅基于曲率半径判定的识别正确率讨论 |
2.5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及能量熵的道岔识别 |
2.5.1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及其应用 |
2.5.2 不同工况下固有模态函数(IMF)的能量熵 |
2.5.3 道岔和曲线的IMF能量熵差异性研究 |
2.5.4 基于能量熵差异的道岔识别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交会和隧道等工况识别 |
3.1 引言 |
3.2 设备舱气动载荷与工况识别试验设计 |
3.2.1 研究背景和试验目的 |
3.2.2 试验设计简述 |
3.3 设备舱气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速度和测试车首尾不同时测点的气压-时间历程 |
3.3.2 两车交会时测点的气压-时间历程 |
3.3.3 通过隧道时测点的气压-时间历程 |
3.4 基于气压变化的两车交会工况识别研究 |
3.4.1 交会工况判定方案及参数确定 |
3.4.2 交会工况的识别效果和误差分析 |
3.5 基于气压变化的隧道通过工况识别研究 |
3.5.1 隧道通过工况判定方案和参数确定 |
3.5.2 正确率分析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补充 |
3.6 本章小结 |
4 构架动应力分布特性及等效应力 |
4.1 引言 |
4.2 构架动应力试验设计和数据前处理 |
4.2.1 动应力测试试验设计 |
4.2.2 测试数据前处理 |
4.3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动应力数据去噪 |
4.3.1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
4.3.2 动应力信号的频谱分析 |
4.3.3 动应力数据的滤波算法 |
4.3.4 不同滤波算法对比 |
4.4 构架的动应力分布拟合 |
4.4.1 动应力分布函数的确定 |
4.4.2 样本级数研究 |
4.5 焊接构架的S-N曲线与等效应力幅值 |
4.5.1 S-N曲线理论 |
4.5.2 恒幅等效应力理论 |
4.6 应力谱参数对等效幅值的影响 |
4.6.1 小应力循环对等效应力的影响 |
4.6.2 应力谱级数对等效应力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等效应力样本分布及损伤评估方法优化 |
5.1 引言 |
5.2 动车组结构的疲劳损伤及其离散性现象 |
5.2.1 动车组结构的疲劳损伤现象 |
5.2.2 构架在直线工况下的等效应力幅值 |
5.2.3 构架在曲线工况下的等效应力幅值 |
5.3 同工况下等效应力的误差分析 |
5.3.1 误差类型和离群值 |
5.3.2 基于格鲁布斯方法的等效应力离群值分析 |
5.3.3 四分位法及其针对小样本的修正 |
5.3.4 等效应力离群值的处理 |
5.4 考虑离散性的构架等效应力幅值计算 |
5.4.1 基于概率的等效应力计算 |
5.4.2 等效应力分布的正态性验证 |
5.4.3 运用里程对等效应力的影响 |
5.5 构架的等效应力分布差异性研究 |
5.5.1 基于t理论中值估计的样本量 |
5.5.2 不同交路的等效应力差异性 |
5.5.3 单一直线工况等效应力差异性 |
5.6 等效应力的分布参数与构架疲劳损伤 |
5.6.1 不同位置等效应力的分布差异性 |
5.6.2 分布参数与构架疲劳损伤的关系 |
5.6.3 疲劳损伤评估方案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运用工况与构架疲劳损伤耦合研究 |
6.1 引言 |
6.2 构架在单一工况下的损伤程度 |
6.2.1 正线直线工况 |
6.2.2 正线曲线工况 |
6.2.3 道岔工况 |
6.2.4 交会、隧道及桥梁工况 |
6.2.5 小结 |
6.3 变速通过曲线时构架的应力状态举例 |
6.4 基于神经网络的构架多工况耦合损伤研究 |
6.4.1 BP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思想 |
6.4.2 BP神经网络初始化问题研究 |
6.4.3 工况与等效应力耦合关系计算 |
6.5 基于路况识别的构架应力响应估计 |
6.5.1 工况识别效果分析 |
6.5.2 多工况交路应力等效方法举例 |
6.5.3 不同交路下构架等效应力预测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米轨客车构架设计与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外客车转向架研究概况 |
1.4 国内客车转向架研究概况 |
1.5 转向架构架设计与研究简介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构架研究与结构设计 |
2.1 米轨客车转向架运行条件与技术参数 |
2.2 转向架设计 |
2.3 构架功能分析与设计原则 |
2.4 构架结构设计 |
2.5 米轨客车构架的结构特点 |
2.6 构架制造工艺设计与注意项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架静强度与疲劳强度分析 |
3.1 软件简介 |
3.2 构架基本参数 |
3.3 建立构架有限元模型与强度分析标准 |
3.3.1 超常载荷 |
3.3.2 模拟运营载荷 |
3.3.3 载荷工况 |
3.4 计算载荷及约束位置示意图 |
3.5 评价方法与结果与结论 |
3.6 构架疲劳强度计算结果与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架的优化设计与改进 |
4.1 构架优化与改进的目的与改进方案 |
4.2 轻量化(减重)设计 |
4.3 局部结构优化与改进 |
4.4 焊接设计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架静强度与疲劳强度试验 |
5.1 试验依据和标准 |
5.2 转向架参数 |
5.3 试验内容 |
5.4 试验评价准则 |
5.5 构架静强度试验 |
5.6 构架疲劳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转向架总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工程车转向架 |
1.2.1 工程车转向架简述 |
1.2.2 国内工程车转向架主要类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转向架总体设计 |
2.1 转向架结构形式设计 |
2.1.1 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 |
2.1.2 转向架主要组成结构 |
2.2 转向架总体参数设计 |
2.3 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动力学性能评价 |
2.3.1 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
2.3.2 动力学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转向架设计方案优选 |
3.1 转向架支撑参数优选 |
3.2 优选方案运行稳定性分析 |
3.3 优选方案运行平稳性分析 |
3.4 优选方案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
3.5 计算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4 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验证 |
4.1 试验内容 |
4.2 振动加速度 |
4.3 平稳性指标 |
4.4 运行安全性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速度160km/h快速轨道车用SDB-160型转向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SDB-160型转向架简介 |
2转向架主要部件设计 |
2.1构架组成设计 |
2.2轮对和轴箱设计 |
( 1 ) 轮对设计 |
(2)轴箱设计 |
2.3悬挂系统设计 |
2.4牵引装置设计 |
2.5驱动装置设计 |
2.6基础制动装置设计 |
3动力学性能 |
3.1运动稳定性分析 |
3.2运行平稳性分析 |
4试验 |
4.1构架静强度和疲劳试验 |
4.2动力学试验 |
5结束语 |
(8)轨道客运车辆转向架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干线铁路客车转向架 |
1.1 101型转向架 |
1.2 202型转向架 |
1.3 206系列转向架 |
1.4 209系列转向架 |
1.5 提速客车转向架 |
1.5.1 209HS型转向架 |
1.5.2 CW—2型转向架 |
1.5.3 SW—160型转向架 |
1.6 200km/h速度等级客车转向架 |
1.6.1 CW—200型转向架 |
1.6.2 SW—200型转向架 |
1.7 新一代提速系列客车转向架 |
1.7.1 CW—200K型转向架 |
1.7.2 SW—220K型转向架 |
2 动车组转向架 |
2.1 国内动车组拖车转向架的研制 |
2.1.1“大白鲨号”、“蓝箭号”动力集中动车组转向架及“先锋号”动力分散动车组转向架 |
2.1.2“中华之星”动力集中动车组转向架 |
2.1.2. 1 CW—300型转向架 |
2.1.2. 2 SW—300型转向架 |
2.2 动车组转向架的技术引进 |
2.2.1 CRH1型动车组转向架 |
2.2.2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 |
2.2.3 CRH3C型动车组转向架 |
2.2.4 CRH5A型动车组转向架 |
2.3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转向架 |
2.3.1 CRH380A/AL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 |
2.3.2 CRH380B/BL/CL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 |
2.3.3 CRH380D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 |
3 地铁车辆转向架 |
3.1 A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
3.1.1 CW4000 (D) 型转向架 |
3.1.2 CW6000 (D) 型转向架 |
3.2 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
3.2.1 第1代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
3.2.2 第2代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
3.2.3 第3代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
4 特种车辆转向架 |
4.1 低地板客车转向架 |
4.2 单轨客车转向架 |
4.3 直线电机转向架 |
4.4 摆式客车转向架 |
4.4.1 PW160-B型自导向转向架 |
4.4.2 TW160—B型迫导向转向架 |
5 结束语 |
(9)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外快速货车转向架现状 |
1.2.1 Y37系列转向架 |
1.2.2 DRRS型转向架 |
1.2.3 TF25系列转向架 |
1.2.4 LEILA型转向架 |
1.2.5 RC25NT型转向架 |
1.2.6 TVP型转向架 |
1.3 我国快速货车转向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转向架结构设计 |
2.1 快速货车转向架技术特征 |
2.2 快速货车转向架方案选取 |
2.2.1 构架 |
2.2.2 轴箱定位 |
2.2.3 二系悬挂 |
2.2.4 心盘及旁承 |
2.2.5 轴重和轮对 |
2.2.6 制动系统 |
2.3 快速货车转向架主要结构 |
2.3.1 轮对组成 |
2.3.2 构架组成 |
2.3.3 轴箱悬挂装置 |
2.3.4 摇枕组成 |
2.3.5 基础制动装置 |
2.3.6 常接触弹性旁承 |
2.3.7 CZ型称重阀 |
2.3.8 橡胶堆组成 |
2.3.9 牵引装置 |
2.3.10 垂向减振装置 |
2.3.11 横向减振装置 |
2.3.12 防滑装置 |
2.3.13 横向止挡 |
2.4 快速货车转向架技术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分析 |
3.1 计算内容 |
3.2 计算模型和计算原始参数 |
3.2.1 计算模型 |
3.2.2 原始计算参数 |
3.3 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标准 |
3.4 动力学计算原理 |
3.4.1 车辆运行稳定性计算 |
3.4.2 车辆运行平稳性计算 |
3.4.3 动态曲线通过性能计算 |
3.5 动力学性能预测 |
3.5.1 车辆运行稳定性 |
3.5.2 车辆运行平稳性 |
3.5.3 曲线通过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强度分析 |
4.1 结构及有限元模型 |
4.2 计算载荷 |
4.2.1 摇枕 |
4.2.2 构架 |
4.2.3 轴箱体 |
4.3 强度评估方法 |
4.3.1 评价指标 |
4.3.2 静强度评估方法 |
4.3.3 疲劳强度评估方法 |
4.4 应力计算结果 |
4.4.1 摇枕 |
4.4.2 构架 |
4.4.3 轴箱体 |
4.5 静强度、疲劳强度评估 |
4.5.1摇枕 |
4.5.2构架 |
4.5.3轴箱体 |
4.6本章小结 |
第5章强度试验 |
5.1试验项目 |
5.1.1摇枕、构架模拟超常载荷静强度试验载荷 |
5.1.2摇枕、构架模拟运营载荷静强度试验载荷 |
5.1.3轴箱静强度试验载荷 |
5.1.4摇枕、构架疲劳试验载荷 |
5.2 应力测试点布置 |
5.3 试验方法 |
5.3.1 静强度试验安装及载荷施加 |
5.3.2 摇枕、构架疲劳试验安装及载荷施加 |
5.3.3 摇枕、构架疲劳试验加载方式及频率 |
5.4 试验结果 |
5.4.1 摇枕、构架模拟超常载荷静强度试验 |
5.4.2 摇枕、构架模拟运营载荷静强度试验 |
5.4.3 轴箱静强度试验 |
5.4.4 摇枕、构架的疲劳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准高速客车轮对径向自导向低磨耗转向架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轮对径向转向架设计原理及分类 |
1.3 轮对径向转向架技术概况 |
第2章 国外径向转向架技术概况及性能对比 |
2.1 欧洲各国高速列车转向架简述 |
2.1.1 ICE型列车高速转向架 |
2.1.2 TGV型列车客车转向架 |
2.1.3 AVE型列车客车转向架 |
2.2 日本、苏联转向架简介 |
2.2.1 DT200型转向架 |
2.2.2 TCK-1型转向架 |
第3章 国内各型客车转向架对比 |
3.1 209HS型准高速客车转向架 |
3.1.1 设计改进方面 |
3.1.2 主要技术指标 |
3.1.3 存在典型问题 |
3.2 SW-160型客车转向架 |
3.2.1 转向架的结构特点 |
3.2.2 存在典型问题 |
第4章 轮对径向客车转向架方案设计 |
4.1 转向架设计要求及思路 |
4.2 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
4.3 转向架结构设计 |
4.3.1 构架新增装置设计原理 |
4.3.2 一系悬挂和定位装置 |
4.3.3 中央悬挂装置 |
4.3.4 径向机构组成 |
4.3.5 牵引装置组成 |
4.3.6 制动装置组成 |
第5章 导向装置结构原理和受力分析 |
第6章 轮对径向转向架性能试验及分析 |
6.1 横向定位试验分析 |
6.2 曲线通过相关性能试验分析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
四、SD_(160)型转向架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CW-2型转向架轴箱定位装置检修工装研制与应用[J]. 路泽强,刘尚瑞. 装备制造技术, 2021(01)
- [2]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设计与研究[D]. 翟文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AWS D1.1标准的研究及其在轨道车辆上的应用[D]. 郭飞平.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4]基于工况识别的高速动车组构架疲劳损伤研究[D]. 张一喆.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米轨客车构架设计与强度分析[D]. 郑立志. 青岛大学, 2019(02)
- [6]铁路维护材料储备车转向架总体设计研究[D]. 马超.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7]速度160km/h快速轨道车用SDB-160型转向架研制[J]. 赵峰强,贾海燕,周业明,高希妨. 铁道机车车辆, 2015(05)
- [8]轨道客运车辆转向架技术的发展历程[J]. 周殿买,王艳爽,孔瑞晨. 铁道车辆, 2013(12)
- [9]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研究[D]. 廖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10]准高速客车轮对径向自导向低磨耗转向架方案设计[D]. 杨梁崇.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