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非常规资料对城市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与模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帆[1](2018)在《2016-10-07—10-08暴雨过程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常规观测,NECP/NCRE再分析、雷达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6-10-07—10-08发生在本地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一次副高边缘高空波动诱使低层冷空气渗透南下引发的持续降水;台风倒槽的东南气流带来丰沛的水汽条件和输送源源不断的低层暖湿气流,结合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动力配置都为对流天气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地面辐合线和垂直上升运动中心的东移南压为其提供了触发机制;雷达反射率因子,以积云层云混合降水为主,经向速度东南气流和地面辐合带对降水起着关键作用。
尹韩笑[2](2018)在《梅雨期暴雨的动能谱分析及可预报性》文中提出利用WRF模式及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梅雨期内连续降水过程的三段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利用高分辨模式模拟结果分析了实际梅雨期暴雨的动能谱特征及动能收支情况;通过设计扰动试验,分析了初始扰动增长与降水的关系,推导了误差动能收支谱方程并进行了诊断,主要结论如下:(1)梅雨期连续降水的三段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水汽来源、热力、动力条件及锋生作用等均存在差异。第一段暴雨为典型的梅雨暴雨环流特征,充沛的水汽、热力不稳定及强盛的上升运动、明显高低空急流等共同作用导致其降水最强。(2)暴雨过程的动能谱分析发现:实际暴雨个例中,利用WRF模式同样能复制出中尺度动能谱特征,暴雨发展阶段有中尺度动能增长,各高度层的谱转折尺度不同。动能的增加显着始于中尺度低端,对流层高层涡旋动能大于辐散动能,平流层低层反之,不同降水阶段和不同高度动能来源不同。(3)误差动能谱分析表明:误差水平动能谱的分布和演变与动能谱有类似的特征,但在暴雨发展时期,中尺度较大端的误差动能增长更显着;对流层高层中尺度误差动能的增加主要源于非线性作用,而平流层低层则主要源于气压项。
高士博[3](2018)在《雷达资料同化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三维变分(3DVar),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来同化雷达资料,考察了各自在强对流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多种方法对其同化和预报效果进行改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以上改进后的3DVar和EnKF方法,发展了 hybrid EnKF-En3DVar同化系统,使用两步法同化常规和雷达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首先基于WRFDA 3DVar雷达资料间接同化系统,采用邻域方法发展了一种非降水回波同化方案,检验其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预报效果。并探讨了该方案对不同邻域半径和比例阀值(非降水回波在邻域中的比例)的敏感性及其改善模式预报水平的原因。结果表明:相比未同化非降水回波的试验,非降水回波同化试验能够有效减少降水预报中的BIAS和FAR。尽管所有的非降水回波同化试验均能减少降水偏差,邻域半径较大,比例阀值适中时,预报效果最佳。这是因为非降水回波的同化可以使得模式大气中总水量大致守衡,与未同化非降水回波的试验相比更加合理。(2)为了克服3DVar同化上背景误差协方差静态的缺点,采用更高级的EnKF方法同化雷达资料,针对发生我国华南地区的一次典型飑线过程,检验了在中国区域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引入具有时空自适应理论优势的贝叶斯膨胀算法来减小EnKF的采样误差,首先应用到一次超级单体理想个例,通过与常数膨胀算法对比,从理论上证明了贝叶斯膨胀算法在EnKF同化雷达资料上的优势。然后同化多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将贝叶斯膨胀算法应用到一次实际强对流过程。结果表明,EnKF方法同化雷达资料后,集合成员较未同化雷达资料的模拟效果更好,其ETS评分最高。对于理想试验,贝叶斯膨胀算法的分析变量更接近真实场,集合离散度相比常数膨胀算法增大,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对于实际个例试验,贝叶斯膨胀算法同化和模拟的MCS结构更接近观测,风场和冷池结构更合理。对于不同组合反射率因子的阀值,其ETS评分均高于常数膨胀算法。这是因为贝叶斯膨胀算法可以在背景场均方根误差较大时,给出较大的膨胀参数,使得观测权重增大,从而给出了较大的分析增量。(3)进一步系统地对比了以上改进后的3DVar和EnKF同化方法对强对流天气同化和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同化雷达资料明显地改善了背景场,且EnKF分析的对流结构更接近观测。EnKF提高了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降水预报水平,包括FSS,ETS,BIAS和FAR。反射率因子的预报概率显示,EnKF对不同反射率因子阀值的概率预报水平,均高于3DVar方法。另外,与3DVar相比,EnKF减少了高空和地面的风,温度和水汽混合比等变量的均方根误差。(4)根据以上工作,构建了 hybrid EnKF-En3DVar雷达资料同化系统,采用两步法同化常规和雷达资料,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相比于3DVar系统的改善效果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无论3DVar或者hybrid方法,雷达资料同化试验均能够将定量降水预报的时长提高至7 h。相比于3DVar,hybrid试验能更准确地模拟出与观测相接近的降水量,特别是对于强降水中心强度和形状的模拟更为明显。同化雷达资料后,预报效果明显高于未同化雷达资料的试验。降水和反射率因子预报效果的提高与背景场的温度、风和水汽混合比等变量的改善紧密相关。同化雷达资料的hybrid试验在对流区域能够增强低层降水蒸发冷却过程及中层的潜热释放增温过程。
李博,刘黎平,王改利,华灯鑫,陈超,黄翠银[4](2017)在《“0866”华南特大暴雨灾害的综合诊断》文中研究表明借助加密观测资料、雷达组网拼图资料、雷达风场反演资料以及模式模拟资料等,采用综合诊断方法集中研究2008年6月57日发生在广东和广西的特大暴雨.目的是探寻暴雨中尺度特征与发生机理,并将较高时空密度的非常规观测资料用于综合诊断研究中,以有效构建暴雨发生物理模型的可行性探索.(1)此次暴雨是在独特的南支高空急流与低空急流耦合背景下,由涡旋及其东南象限频繁出现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共同导致;(2)不同于常见的影响华南的中纬度涡旋,此次涡旋来自低纬季风槽中,季风涌携带涡度、水汽、能量不断侵入涡旋东南侧并增强这里的西南风,致使此处汇集有利的物理要素并成为MCS频发的关键区,以水平散度项为主的动力因子对涡旋的形成及初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以潜热为主的热力因子则促使了涡旋向强盛期发展,涡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正反馈;(3)MCS体内存在西南气流与偏东气流,两支气流辐合并构成西南-东北向的带状对流云团,云团内部具有更细致的非对称流场结构,流场决定MCS呈现非对称的动热力结构特征、并导致强降雨发生于要素极值区;(4)MCS内强劲的?中尺度西南风速核促使不断积聚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最终得到释放,对流降雨由此爆发,频繁生成于带状云团东北侧的更小尺度对流单体直接造成了暴雨中心的雨量峰值;(5)综合诊断方法可以在探索暴雨精细结构特征中发挥关键作用.
张莹[5](2016)在《浙南中尺度山地对对流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浙江省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东南部地形以中低山脉为主,夏季常遭受强对流灾害影响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利用2012年7月5日发生于浙南西南-东北走向的洞宫山脉地区的典型山地短飑线强对流天气过程,采用多普勒资料和自动观测站资料开展了实况分析,并借助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寻找其发生于山地对流的中尺度条件和特征,个例的研究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针对类似于“0705”个例的对流事件,利用温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2014年7月洞宫山脉地区的短时、源发的飑线或短带状的对流性事件进行统计,将93个样本进行分类成四种类型短期气候型、剔除台风型、有对流型、无天气型,分别进行模拟,得到了基本满意的结果。本文通过多个高分辨率模拟结果并结合实况数据得到沿海山地对流事件的发生发展条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至浙江地区,中层有微弱的南下冷空气,低层是持续的西南气流带来的暖湿气流,这种配置易在浙南地区形成不稳定层结,此时,当底层的西南气流与海上来的东南气流同时加大时,两股气流在洞宫山脉处辐合上升,形成对流云,沿着山脉的对流单体在西南风作用下向东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合并成带状对流。
黄勇,冯妍,翟菁[6](2016)在《对流云合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对流云合并是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流云合并能促进云体的发展,产生更多的降水,并引发强对流天气。本文围绕对流云合并研究现状,从基本概念、观测事实、合并的影响、合并机制等方面,来总结国内外的相关进展,并对合并现象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时空分辨率更高、探测内容更丰富的新型大气探测资料的应用以及借助数值模式来有效模拟合并的物理过程是对流云合并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李泽椿,谌芸,张芳华,孙军,王月冬,符娇兰,于超[7](2015)在《由河南“75·8”特大暴雨引发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75·8"特大暴雨在我国暴雨领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个例。40 a来还发生了其他类型的极端暴雨和突发性暴雨,都加深了对我国暴雨研究与业务的认识,引发了一些思考。暴雨是我国最主要的灾害天气,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暴雨预报也是我国乃至全球天气业务的重点之一,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加大对暴雨形成机制的研究,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减小由于暴雨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近20 a来,得益于各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发展及诸多先进科研成果的应用,我国暴雨预报业务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受季风和多种气候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地形地貌多样,暴雨形成机理复杂,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仍达不到防灾减灾需求。近期我国暴雨预报业务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加强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影响系统的典型暴雨特别是极端性暴雨和局地突发性暴雨个例的分析研究,加深暴雨形成物理机制的认识;提高数值模式尤其是区域中尺度模式和集合预报系统对暴雨预报的性能;加强对模式物理过程和预报性能的了解,充分发挥各地各级预报员认识当地暴雨机理和积累预报经验的作用;提高多源资料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建设现代化人机交互式预报业务平台,提升暴雨预报能力;加强对暴雨研究长期持续定向的投入,稳定预报员队伍建设;建立科研和业务的新型结合。
黄勇[8](2015)在《对流云合并的卫星雷达观测研究》文中指出综合利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地面自动站等大气观测资料,在统计多年样本的基础上,总结对流云合并的规律特征,揭示对流云合并的条件、物理过程和主要影响。研究内容包括技术方法、统计规律、宏微观特征以及合并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等。在观测技术方法上,将数学形态学方法(膨胀、腐蚀、开运算和闭运算)引入到雷达图像噪声处理中,提升噪声滤除效果。同时,为有效监测对流云,在统计的基础上,确定三个不同级别的亮温阈值,以此来识别对流云,并进行分类。从应用结果来看,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从梅雨锋、台风等大尺度云系中的对流系统,而且还能在大范围的片状云系中检测出中小尺度的对流系统通过对2001-2006年江淮流域夏季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合并的普查,得到合并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对流云合并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80%以上的合并过程会使得云体发展,生命史延长。对比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的统计结果,两者总体相似,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观测原理的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差异、探测能力不同以及对流系统中存在的多个对流中心等,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统计结果还显示,只有65%的冰雹过程中出现对流云合并,平均每个过程出现1.9次合并;对于暴雨而言不仅有94%的过程出现了合并,而且平均每个过程发生合并的频次也高达11.6次。通过归纳暴雨和冰雹过程中合并的差异,也得到了区分暴雨云和冰雹云的线索。宏微观特征方面,通过综合观测分析建立对流云合并的概念模型。大尺度环境场中垂直运动存在的水平不均匀性,:是促成对流云团合并的环境因素;显着的地面气压梯度及其产生的气压梯度力,是对流系统间构成云桥,并最终合为一体的主要原因;云核合并的动力学原因是一个云核下沉气流加强了另一个云核的上升气流。在微物理方面,合并开始时,在连接处出现雨水区。只有从中下部开始的合并过程中,会出现冰相粒子面积显着增多的现象;而从上部开始的合并过程则不会出现云中冰相粒子面积显着增加。在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发生过程中,合并过程不仅促成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使得云体增强发展,而且为对流系统的维持补充了能量,使得系统生命史得到延长。合并机制可以归结为内部动力结构变化和外致碰撞合并这两大类。其中,在系统形成阶段,外致碰撞合并是主要的机制。而在发展维持阶段,包括气压梯度力、辐合抬升、下沉-上升环流等在内的内部动力结构及其变化,是发生合并的主要原因。
崔春光,林春泽,王晓芳,李俊,彭涛,张文刚[9](2014)在《2000年以来我国长江中游区域暴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长江中游地区是暴雨多发区和重灾区,深入认识该区域暴雨形成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分析暴雨发生机理与发展暴雨、洪水预报技术,对于我国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长江中游区域暴雨从观测到资料分析、机理研究,再到数值预报与水文应用研究,重点从暴雨外场观测试验及资料反演和中尺度资料融合技术、长江中游暴雨MCS(中尺度对流系统)观测分析和理论研究、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研究和长江中游水文气象耦合的暴雨洪水预报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科研业务单位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制约长江中游区域暴雨研究深入与预报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涛[10](2013)在《基于LAPS/STMAS的多源资料融合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的观测系统日趋完善,观测资料日益丰富,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观测信息,用于公共气象信息服务、干旱监测、灾害天气诊断以及驱动数值模式,逐渐成为气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选用了NOAA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下属的ESRL的局地分析与预报系统LAPS (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以及新开发的时空多尺度分析系统STMAS (Space-Time Multiscale Analysis System),研究对探空、地面站以及卫星、雷达等非常规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技术。为了检验LAPS和STMAS系统在不同空间范围、不同分辨率条件下对地面气温的融合效果,分别利用LAPS和STMAS对北京、华北、全国3个不同区域的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和GFS (Global Forecast System)背景场资料,在1km、5km、10km、20km等4种分辨率的网格上进行融合试验,从算法的角度对LAPS和STMAS在融合效果上的差异做了对比分析,并利用国家级自动站数据对LAPS和STMAS一年时间内逐小时的融合结果进行了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STMAS能够解析出观测中细小的特征,融合结果更接近实际观测,而LAPS则较平滑,容易损失观测信息;在东部观测密集区,LAPS和STMAS都有不错的表现,在资料稀疏地区,STMAS相比LAPS对背景场有较大修正,而长时间序列统计的均方根误差远小于LAPS;受背景场影响,LAPS相比STMAS明显偏冷。为了研究高时空分辨率、接近实际观测的分析场对陆面过程模拟效果的影响,分别利用STMAS输出的1km×1km的地面分析场和GFS预报产品的地面数据,驱动NoahMP对广西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陆面过程模拟,对比分析两种强迫场数据驱动下NoahMP对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的模拟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强迫数据对土壤温度模拟效果的改进最大,表现出更为细腻的变化特征,并且对系统性偏差有较大订正;在土壤湿度方面,土壤湿度对降水比较敏感,温压湿风对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水分的蒸发上,进而影响土壤水分的积累,温压湿风的改善有助于土壤水分蒸发量的正确估计。以北京7.21大暴雨为例,利用LAPS (STMAS)对地面、探空、雷达、卫星数据以及NCEP/GFS背景场做综合分析,分析各模块融合产品对极端灾害天气系统的描述能力,并分别利用LAPS (STMAS)分析场和NCEP/GFS预报场初始化WRF模式,分析LAPS (STMAS)非绝热初始化数值模式对降水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TMAS融合雷达径向风数据以后,低层散度场上辐合的中心位置以及强度都有较大改变,辐合辐散更为明显,并且与实况降水位置、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云分析对云量、云顶高度做了较为客观的订正,可以为模式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云量初始场,但同时云顶的订正又都存在不连续的状况;STMAS非绝热初始化WRF降水模拟,对前几个小时降水的模拟有明显改善,第一个小时就有较强的降水,而且降水雨量、落区与实况都较为接近,STMAS初始化的WRF模拟对云系中雷暴生消过程有一定再现能力,表现为雨带中心的变换与移动。
二、利用非常规资料对城市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与模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非常规资料对城市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16-10-07—10-08暴雨过程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气实况 |
3 环流形势分析 |
4 物理量分析 |
4.1 水汽条件 |
4.2 动力条件 |
4.3 热力条件 |
5 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 |
6 结论 |
(2)梅雨期暴雨的动能谱分析及可预报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
1.2.1 梅雨期暴雨的机理研究 |
1.2.2 暴雨的可预报性研究 |
1.2.3 动能谱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模式、资料及方法简介 |
2.1 模式与资料 |
2.2 锋生诊断方法 |
2.3 降水检验SAL定量评分方法 |
2.4 动能谱计算方法 |
2.4.1 水平动能谱的计算方法 |
2.4.2 涡旋动能谱及辐散动能谱计算方法 |
2.4.3 动能谱收支方程 |
第三章 一次梅雨期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
3.1 降水过程简介 |
3.2 环流形势分析 |
3.3 热力与动力条件分析 |
3.3.1 水汽输送 |
3.3.2 层结稳定度与垂直运动 |
3.3.3 高、低空急流 |
3.4 锋生诊断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梅雨暴雨的动能谱分析及动能收支诊断 |
4.1 模式设置 |
4.2 模拟结果检验 |
4.3 环流形势模拟结果分析 |
4.4 凝结潜热的演变 |
4.5 动能谱特征分析 |
4.5.1 水平动能谱分布及演变 |
4.5.2 涡旋动能谱及辐散动能谱演变 |
4.5.3 水平动能收支谱方程的诊断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暴雨过程中初始误差演变及误差动能谱分析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2 模拟降水对初始扰动的敏感性 |
5.3 降水过程中初始误差的演变特征 |
5.3.1 温度扰动演变与降水的关系 |
5.3.2 温度扰动的演变与降水系统的关系 |
5.4 误差动能谱特征分析 |
5.4.1 误差动能谱的定义及误差动能方程的推导 |
5.4.2 误差水平动能谱特征分析 |
5.4.3 误差辐散动能谱与误差涡旋动能谱特征分析 |
5.4.4 误差水平动能收支谱方程的诊断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主要工作及结论 |
1.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
2.暴雨过程动能谱特征演变及收支诊断 |
3.暴雨误差动能谱特征演变和收支诊断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
1.存在的问题 |
2.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雷达资料同化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雷达资料同化的主要方法 |
1.2.1 三维变分 |
1.2.2 四维变分 |
1.2.3 集合卡尔曼滤波 |
1.2.4 变分-集合混合方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3DVar方法的雷达非降水回波同化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邻域的非降水回波同化方案 |
2.2.1 WRFDA 3DVar雷达资料间接同化系统 |
2.2.2 非降水回波定义及同化方案 |
2.2.3 邻域方法 |
2.3 非降水回波同化方案在一次强对流个例中的应用评估 |
2.3.1 强对流过程描述 |
2.3.2 资料和试验方案 |
2.3.3 定量评分方法 |
2.3.4 试验结果 |
2.4 非降水回波同化方案在夏季实时降水预报试验中的应用评估 |
2.4.1 资料和试验配置 |
2.4.2 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nKF雷达资料同化在飑线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方法 |
3.2.1 资料 |
3.2.2 集合均方根方法 |
3.2.3 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及观测算子 |
3.3 试验设计 |
3.4 飑线过程 |
3.5 试验结果 |
3.5.1 集合预报结果 |
3.5.2 同化结果 |
3.5.3 预报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nKF协方差膨胀算法对雷达资料同化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膨胀算法介绍 |
4.2.1 常数膨胀算法 |
4.2.2 贝叶斯膨胀算法 |
4.3 理想风暴试验 |
4.3.1 资料和方法 |
4.3.2 试验方案 |
4.3.3 试验结果 |
4.4 实际强对流个例试验 |
4.4.1 个例分析 |
4.4.2 资料和试验设计 |
4.4.3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DVar和EnKF雷达资料同化方法对比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3 试验设计和个例描述 |
5.4 试验结果 |
5.4.1 同化结果分析 |
5.4.2 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ybrid EnKF-En3DVar雷达资料同化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2.1 WRFDA 3DVar系统 |
6.2.2 DART EAKF系统 |
6.2.3 Hybrid EAKF-En3DVar |
6.3 试验设计 |
6.4 个例描述 |
6.5 试验结果 |
6.5.1 降水对比结果 |
6.5.2 反射率因子对比结果 |
6.5.3 预报背景场的均方根误差 |
6.5.4 温度和风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0866”华南特大暴雨灾害的综合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综合诊断研究方法 |
2 典型MCS结构特征 |
3 综合物理模型 |
4 讨论 |
(5)浙南中尺度山地对对流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尺度山地强对流的研究进展 |
1.1.2 强对流统计的研究进展 |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本文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 浙南地区一例中尺度山地强对流的模拟和分析 |
2.1 强对流个例的实况简介 |
2.2 基于数值模式的强对流个例模拟 |
2.2.1 WRF模式简介 |
2.2.2 模拟试验设计方案 |
2.2.3 控制试验与实况对比 |
2.3 模拟的分析与讨论 |
2.3.1 近地面流场及散度 |
2.3.2 对流触发过程 |
2.3.3 不稳定机制 |
2.4 海上气流的作用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浙南地区山地带状强对流统计 |
3.1 统计方法 |
3.2 雷达资料的选择和处理 |
3.2.1 资料选择 |
3.2.2 雷达资料处理 |
3.3 雷达资料统计结果 |
3.4 统计个例合成分析 |
3.4.1 雷达回波及地面流场合成 |
3.4.2 形势场合成 |
3.5 本章小结 |
4 浙南地区强对流常发期不同天气类型模拟 |
4.1 基于数值模式的模拟试验设计 |
4.2 初始地面场对比及模拟结果猜想 |
4.2.1 初始地面场对比 |
4.2.2 模拟结果猜想 |
4.3. 模拟结果 |
4.4 个例合成模拟结果的诊断分析 |
4.4.1 动力条件 |
4.4.2 热力条件 |
4.5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4.5.1 Sc与Sn的对比 |
4.5.2 其他类型的对比 |
4.6 个例合成的地形敏感性模拟试验 |
4.6.1 地形敏感性试验设计方案 |
4.6.2 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及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对流云合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基本概念 |
2 观测事实 |
3 合并的影响 |
3.1 云体发展 |
3.2 降水增加 |
3.3 冰雹产生 |
3.4 合并与MCS |
4 合并机制 |
5 未来发展 |
(7)由河南“75·8”特大暴雨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暴雨灾害的影响是我国和平发展时期最主要的桎梏 |
1.1近20a我国重大暴雨灾害事件遍及大江南北城市乡村 |
1.2近10a我国及全球暴雨灾害影响社会各领域,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 |
1.3暴雨灾害对国家安全也产生巨大影响 |
2近20a我国暴雨预报业务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2.1暴雨机理研究取得显着进展 |
2.2暴雨客观预报技术有了长足进步 |
2.2.1数值预报系统 |
2.2.2客观统计方法 |
2.3暴雨主观预报积累了更多经验 |
2.4我国暴雨预报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近期我国暴雨预报业务的发展思考 |
3.1遵循个性化研究原则,建立特殊性个例数据库和预报员经验库 |
3.2继续发展区域中尺度模式和集合预报技术 |
3.3加强对模式预报的检验、评估和订正,提高预报员使用数值预报产品的能力 |
3.4加强多源观测资料的分析应用,做好中尺度系统精细化分析和短时临近预报 |
3.5建设预报员专用的人机交互平台,提供提高效率和创新的手段 |
3.6建设稳定的预报员队伍 |
3.7科研和业务新型结合,科研成果在业务中检验,预报员在业务实践中提出科研基础性课题 |
4结论和讨论 |
(8)对流云合并的卫星雷达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本概念 |
1.2.2 观测事实 |
1.2.3 合并的影响 |
1.2.4 合并机制 |
1.2.5 未来发展 |
第二章 资料和技术方法 |
2.1 研究使用资料 |
2.1.1 气象卫星资料 |
2.1.2 天气雷达资料 |
2.1.3 资料预处理 |
2.2 技术方法 |
2.2.1 雷达回波噪声区域信息恢复 |
2.2.2 对流云识别方法 |
2.2.3 对流云跟踪方法 |
第三章 江淮夏季对流云合并的统计特征 |
3.1 对流云合并统计特征 |
3.1.1 空间分布特征 |
3.1.2 时间分布规律 |
3.1.3 合并分类 |
3.1.4 合并影响 |
3.1.5 小结 |
3.2 卫星与雷达统计特征差异 |
3.2.1 基于合肥雷达的特征统计回顾 |
3.2.2 主要异同点 |
3.2.3 成因分析 |
3.2.4 小结 |
3.3 暴雨和冰雹中对流云团合并的异同点 |
3.3.1 强天气中对流云合并出现概率 |
3.3.2 对流云间距离与面积比特征 |
3.3.3 云顶亮温特征 |
3.3.4 冰雹云合并与暴雨云合并的异同 |
3.3.5 合并差异对区分暴雨云与冰雹云的指示意义 |
3.3.6 小结 |
第四章 合并过程的宏观特征 |
4.1 资料处理和风场反演 |
4.2 研究个例的天气背景 |
4.3 暴雨对流云合并特征 |
4.3.1 卫星云图特征 |
4.3.2 雷达回波特征 |
4.3.3 雷达/卫星联合观测分析 |
4.3.4 地面降水演变特征 |
4.4 暴雨对流云合并产生的机理 |
4.4.1 大尺度环流的作用 |
4.4.2 地面气压梯度的作用 |
4.4.3 云核合并的动力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合并过程的微物理特征 |
5.1 合并过程简介 |
5.2 双偏振雷达分析 |
5.2.1 吞并合并过程 |
5.2.2 异积合并过程 |
5.3 主要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对流云合并在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
6.1 过程概况 |
6.3 对流云合并分析 |
6.3.1 极轨气象卫星假彩色合成 |
6.3.2 静止气象卫星增强红外云图 |
6.3.3 对流系统跟踪分析 |
6.3.4 合并过程对系统发展的影响 |
6.4 对流云合并的可能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实现的创新点 |
7.3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加研究课题情况 |
博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9)2000年以来我国长江中游区域暴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暴雨外场观测试验及资料反演和中尺度资料融合技术 |
2.1 暴雨外场观测试验 |
2.2 资料反演技术 |
2.3 中尺度资料融合技术 |
3 长江中游暴雨MCS观测分析和理论研究 |
3.1 长江中游MCS的观测特征 |
3.2 MCS的理论研究 |
3.3 中尺度地形对MCS的影响 |
4 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研究 |
4.1 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发展概述 |
4.2 资料同化技术 |
4.3 中尺度模式关键物理过程的改进 |
4.4 快速更新循环预报技术 |
4.5 暴雨集合预报技术 |
4.6 暴雨数值预报业务支撑系统 |
5 长江中游水文气象耦合的暴雨洪水预报系统 |
5.1 降水降尺度技术 |
5.1.1 观测降水降尺度 |
5.1.2 预报降水降尺度 |
5.2 水文气象耦合技术与实践 |
5.2.1 雷达定量降水估算(QPE) 与水文模型的耦合 |
5.2.2 定量降水预报(QPF)与水文模型的耦合 |
5.3 水文气象耦合的暴雨洪水预报系统 |
5.3.1 中国洪水预报系统 |
5.3.2 流域水文气象实时预报系统 |
6 讨论与展望 |
(10)基于LAPS/STMAS的多源资料融合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LAPS数据融合研究进展 |
1.2.2 LAPS在数值模拟中的研究进展 |
1.2.3 陆面模式及其大气驱动数据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APS系统介绍 |
2.1 LAPS系统框架 |
2.2 LAPS系统输入输出数据 |
2.2.1 输入的背景场数据 |
2.2.2 输入的观测数据 |
2.2.3 系统输出数据 |
2.3 LAPS系统各融合模块及其算法 |
2.3.1 风分析模块 |
2.3.2 地面分析模块 |
2.3.3 温度分析模块 |
2.3.4 云分析模块 |
2.3.5 水汽分析模块 |
2.4 STMAS模块及其算法 |
2.5 LAPS系统与数值模式的对接 |
2.5.1 LAPS系统与中尺度大气模式(WRF)的对接 |
2.5.2 LAPS系统与陆面模式的对接 |
第三章 LAPS与STMAS地面分析效果的对比及评估 |
3.1 资料介绍 |
3.2 方案设计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北京区域融合效果对比分析 |
3.3.2 华北区域融合效果对比分析 |
3.3.3 全国区域融合效果对比分析 |
3.3.4 分析区域大小对分析效果的影响 |
3.3.5 全国区域LAPS/STMAS融合效果长时间序列统计对比分析 |
3.4 总结 |
第四章 STMAS地面分析模块在陆面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
4.1 陆面模式介绍 |
4.1.1 NoahMP简介 |
4.1.2 NoahMP输入输出 |
4.2 试验方案及资料 |
4.2.1 NoahMP输入数据来源 |
4.2.2 方案设计 |
4.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3.1 土壤湿度 |
4.3.2 土壤温度 |
4.4 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LAPS(STMAS)在北京7.21大暴雨WRF模拟中的应用 |
5.1 7.21北京大暴雨简介 |
5.1.1 特点与灾害 |
5.1.2 降水性质与预报难点 |
5.2 环流形式分析 |
5.3 数值试验设计方案 |
5.3.1 资料介绍 |
5.3.2 方案设计 |
5.4 STMAS融合效果分析 |
5.4.1 垂直流场 |
5.4.2 水平风场 |
5.4.3 垂直云场 |
5.4.4 垂直水汽场 |
5.5 数值试验效果分析 |
5.6 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利用非常规资料对城市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与模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10-07—10-08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 李帆. 科技与创新, 2018(24)
- [2]梅雨期暴雨的动能谱分析及可预报性[D]. 尹韩笑.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3]雷达资料同化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 高士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4]“0866”华南特大暴雨灾害的综合诊断[J]. 李博,刘黎平,王改利,华灯鑫,陈超,黄翠银. 科学通报, 2017(13)
- [5]浙南中尺度山地对对流作用的研究[D]. 张莹. 浙江大学, 2016(02)
- [6]对流云合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黄勇,冯妍,翟菁. 暴雨灾害, 2016(01)
- [7]由河南“75·8”特大暴雨引发的思考[J]. 李泽椿,谌芸,张芳华,孙军,王月冬,符娇兰,于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3)
- [8]对流云合并的卫星雷达观测研究[D]. 黄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10)
- [9]2000年以来我国长江中游区域暴雨研究进展[J]. 崔春光,林春泽,王晓芳,李俊,彭涛,张文刚. 气象科技进展, 2014(02)
- [10]基于LAPS/STMAS的多源资料融合及应用研究[D]. 张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