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上)——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与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贺艳,李中[1](2021)在《五链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文中研究说明打通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要求。北京科技创新主体活跃、成果丰硕、形式多样、效益显着,但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政策、资金、服务、产业等因素的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需要全面部署,从链条上推进,探索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王永杰,刘海波,何丽敏[2](2021)在《场景概念的演进及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广义外延的概念,场景在戏剧表演、社会学、传播学、城市研究、移动互联网商业研究中得到应用。应用场景建设是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项重要政策。基于现有研究,界定科技成果转化语境下的应用场景这一概念的内涵。
杨玥[3](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向宁,王佳见,苗润莲[4](2021)在《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成果资本化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活化和增值,是发挥科技对社会经济支撑作用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面向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需求,本文梳理科技成果资本化的概念含义和政策背景,阐述分析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的当前成效和存在问题,从战略、市场、政策、服务、创新生态5方面提出全面提升北京市科技成果资本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5](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指出海政发[2021]8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经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涂平,王涵,杨博文[6](2020)在《北京市全面创新改革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协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北京市全力以赴加快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部分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冲突的现象,为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带来一定不利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冲突的原因,提出了确立法律政策协同新理念、建设法律政策协同新机制、加强政策立法、依据新的政策精神适时修订法律法规等促进法律政策协同的对策建议。
姚程[7](2020)在《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实现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域开始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在为取得巨大成绩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目前在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无疑是提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所在。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动主体,创新型人才所投入的人力资本即本文所论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显然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要素,而科技经费、科技设备等物质资本则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考察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科技人力资源与经费投入已分别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位,可以说中国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了大量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却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导致这种背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技经费投入不合理、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等等。不过,基于创新型人力资本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要素,最关键的原因还需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方面去分析。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当然需要结合主客观两方面去探讨,但主客观因素结合的最终反映,则是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的行为选择,毋庸置疑受到制度的制约。从产权制度看,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成果保护,已经形成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系列制度,如专利法、商标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等,但是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主体即创新型人才的人力资本产权却迄今都未立法予以明确。虽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通过人才流动、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改革,破除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科技人才拥有其自身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产权已然得到默认,他们也可以自主创业或自主选择就业单位,即原则上享有自身人力资本的使用权、转让权。并且,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收益权原则上也依法得到保护。然而,由于缺失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方面难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也因此影响到中国科技领域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持久性。若进一步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看,由智力、知识决定的科技创新主导生产力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创新型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加之各国科技竞争中的成败得失都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息息相关,因而促进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需求必须包括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有鉴于此,对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理论界不容回避的责任,故笔者选择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期望能对此问题的研究略尽绵薄之力。本文总共分为十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说明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并阐明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与评述相关研究的现状,论述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阐述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制度、产权、人力资本以及创新理论;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制度、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产权;构建以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一般理论分析——联系中国实际的分析——解决问题为分析路径的研究框架。第三章,对制度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一般理论分析。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制度、科技创新的所属范畴;其次,分析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再次,分析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作用;最后,考察科技创新领域制度安排的非平衡性。第四章,分析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与原因。首先,分别从哲学与经济学视角为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进行理论溯源;其次,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并说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协同作用。第五章,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内涵。首先,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本质、内容、属性、功能进行一般性探讨;其次,分析人力资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实现的内涵。第六章,基于中国实际来分析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内在关系。首先,通过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情况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分析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其次,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来分析中国现阶段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中国现实,揭示其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第七章,分析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与绩效。首先,分别从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实现的视角对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深化改革的绩效。第八章,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经验及其启示。评述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实践与经验,得出美国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第九章,提高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与建议。在给出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相关政策建议。第十章,给出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获得如下主要结论:(一)制度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内生动态关系。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在科技创新领域内的表现,制度通过规范与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三方面作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产生、变迁、消亡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制度必须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如此才能对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人力资本作为财产权对象是一个符合理论和现实的命题。马克思、卢梭、康德等哲学家的财产权利理论能为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性提供哲学依据,而斯密、凡勃伦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思想与理论能为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性提供经济学依据。而人力资本凝结了人类的劳动,且具有生产性、稀缺性、异质性与创造性,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时代需要等,使得人力资本不仅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而且作为财产而客观存在。并且,人力资本产权与知识产权有着显着的不同,人力资本产权涉及了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的整个链条,与科技创新有着更为全面的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三)人力资本产权是包含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在内的权利束,具有排他性、自由支配性、可转让性和可分割性等产权的一般属性,以及所有权不可转让、使用权不可能完全转让、权能的可控性、专用性等人力资本产权特有的产权属性。人力资本产权可以通过规范与约束功能、稳定预期功能、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作用于经济活动,而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经济行为的选择取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包括人力资本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的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与人力资本使用效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关键就在提高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四)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不断完善了科技体制与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显着地提升,不少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进入了世界前列。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很大原因在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从而抑制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配置、使用的效率。(五)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有利于科技创新绩效的提高。尽管中国尚未明确提出健全完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来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但近年来中国在人才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措施都已经无形中指向了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通过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提高,中国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了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进而促进了专利产出数量、专利与论文质量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程度的提升。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明确提出健全完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目标,以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以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论文明确提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命题,不仅通过对哲学、经济学两大学科若干经典文献的梳理,为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学术思想溯源,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指出正是由于人力资本凝结了人类的劳动,且具有生产性、稀缺性、异质性与创造性,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时代需要,才使得人力资本不仅作为资源存在而且成为一种财产存在;而社会需要健全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来规范人们之间的有关行为和调节人力资本权益关系,激励人们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本从事生产活动,使人力资本的使用实现最佳效益,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2)论文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投入产出过程,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于科技创新,而人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离开了人的能动性,科技创新无从谈起。但国际上有公认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以及物权法等来保护物质资本的权益,却对科技人才的人力资本产权缺乏完善的制度保护,现实中各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不一,原因正在于此。(3)论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从科技人才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从而导致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实现程度的不足,并导致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科技创新中配置和使用的低效率。(4)论文对近年来中国有关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制度与政策进行了分析,以阐明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并就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改革业已取得的成效: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提升予以分析,进一步为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寻求了论据支撑。
孔令瑶[8](2019)在《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文中认为21世纪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战略,明确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北京逐渐形成了一个领域广泛、门类齐全、工具多样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分布,发现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为北京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参考。研究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2006-2018年北京市出台的32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目标-工具”分析框架,对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布局进行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将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目标划分为鼓励主体创新、促进主体互动、集聚创新资源和塑造创新环境四大类;根据政策工具影响科技活动的不同层面,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政策工具和需求面政策工具;基于“目标-工具”分析框架,研究描述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全貌,分析了其政策体系目标均衡与工具使用情况,最后为其合理布局提供了良好的策略。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扩展新的研究视角,构建“目标-工具”的二维分析框架;二是结合分析框架与文本分析方法,描绘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布局图谱;三是提出优化和完善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为首都科技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龙霄[9](2019)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高校作为创新科技成果输出的主要阵地,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高校从建立之初就成立了科技处等负责高校科研管理的部门,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包括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概念验证中心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但从国际比较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明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较低,其中,重要原因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治理结构尚未建立健全制约了平台作用的发挥。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论文选择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和三螺旋理论,通过对国内34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国家技术转移政策的提出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分析不同阶段平台的具体形式和表现;从平台数量和类型的变化、政府和市场行为对平台的影响以及平台的功能和效果等角度,总结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变迁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平台治理结构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外部治理结构上存在职能缺位和易位、定位和职能不清晰、外部关系不协调,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备、成果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不确定等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即明确平台功能定位,加强平台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处理好平台与各方的关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邢建娥[10](2018)在《基于耦合模型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以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为例》文中提出我国进入工业化比较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时,主要依靠吸收外部技术等快速发展经济。目前,在“供给侧改革”总体政策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产业升级时期),包括市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微观制度建设等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基础之一。在文献综述以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耦合理论工具,本文研究了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并通过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来探索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首先,本文研究了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包括路径分析、运行机制以及转化模式)、现状、以及与硅谷模式的主要区别,通过对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分析,认为中关村的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耦合,包括宏观层面的政府与市场的耦合,以及大学或科研院所、企业、产业或商业化的耦合。其次,基于耦合原理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实证分析,从目前现有的数据分析,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表现,并从具体表现找到制约的原因。再次,得出结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耦合度较低,其中,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双方不耦合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此外,政策、环境、中介机构的不健全等因素也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推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上)——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与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上)——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五链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四大特点 |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与承接的制约因素 |
五链融合推动北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
(3)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成果资本化的概念与政策背景 |
1.1概念 |
1.2政策背景 |
2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的成效 |
2.1北京市科技成果数量持续增加 |
2.2北京市科技成果资本化水平逐步提升 |
2.3北京市科技成果资本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
3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面临的问题 |
3.1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机制改革效果仍需观察 |
3.2成果转化主要贡献人员激励机制仍待完善 |
3.3科技成果资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3.4科技成果资本化基础平台共享不足 |
3.5助推科技成果资本化的软环境亟待提升 |
4提升北京市科技成果资本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
4.1提升北京市科技成果资本化工作的战略定位 |
4.2建设统一、开放、专业的北京市技术交易市场 |
4.3健全并落实科技成果资本化政策体系 |
4.4培育完善科技成果资本化服务支撑体系 |
4.5持续推进北京市创新生态建设 |
(5)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第一节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
第二节把握战略机遇期 |
第三节科学谋划新发展 |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
二、指导思想 |
三、基本要求 |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
第二章高标准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 |
第一节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
一、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
二、增强重点区域功能承载力 |
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性平台 |
第二节着力提升三山五园首都功能 |
一、增强政治中心功能保障能力 |
二、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功能金名片 |
三、提高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 |
四、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第三节纵深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
一、系统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 |
二、有序推进存量空间资源再利用 |
三、着力打造极具魅力的城市活力中心 |
第四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
一、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
二、加强“三城一区”及周边城区对接协作 |
三、构建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
第三章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
第一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
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
二、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 |
第二节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二、充分释放首都高校院所活力 |
三、深入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 |
第三节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
一、造就国际一流的人才梯队 |
二、全面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
三、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
第四节加快建设科创金融试验区 |
一、完善全创新链金融服务体系 |
二、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体系 |
三、全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
第五节全面升级创新雨林生态 |
一、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 |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
三、增强高品质专业化服务供给 |
第六节建设科技创新治理试验区 |
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
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四、探索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
第四章着力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第一节加速发展数字经济 |
一、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 |
二、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
三、超前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 |
四、加强新场景应用项目建设 |
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
第二节加快培育医药健康产业 |
一、打造生物医药研发竞争优势 |
二、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三、积极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 |
第三节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一、做强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二、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
三、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
第四节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 |
一、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二、激活消费经济新动能 |
第五节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主体 |
一、打造世界一流的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 |
二、支持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做大做强 |
三、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
第六节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一、加强科学城南北区域联动发展 |
二、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
三、加快多节点融合型创新功能载体建设 |
第五章加快构建高品质新型城市形态 |
第一节高质量推进分区规划实施 |
一、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管控 |
二、探索减量发展路径 |
三、打造新型城市形态典范区域 |
第二节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北区 |
一、高标准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
二、打造一批功能复合的现代园区 |
三、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协同 |
第三节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
一、分级分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二、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
三、健全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
第四节推动乡村振兴融入科学城发展 |
一、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型城镇化 |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三、推动美丽乡村与科学城功能融合 |
第六章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建设“智慧海淀” |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二、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升级 |
三、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 |
四、着力推进“经济大脑”建设 |
五、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 |
第二节建设“畅通海淀” |
一、构建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
二、改善重点区域的交通通达性 |
三、完善静态交通和绿色出行系统 |
四、提高智能交通治理能力 |
第三节建设“平安海淀” |
一、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 |
二、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
三、建设可信安全基础设施 |
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
第四节建设“和谐海淀” |
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建设 |
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
三、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五节建设“法治海淀” |
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第七章全力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 |
第一节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二、深化大气污染多领域治理 |
三、完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
第二节推进水生态系统建设 |
一、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 |
二、加大水环境建设力度 |
三、构建水生态格局 |
四、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
第三节深化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 |
一、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
二、不断深化土壤环境风险防控 |
三、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 |
第四节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
一、加快森林城市建设 |
二、以科技提升生态品质 |
三、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
一、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第八章全方位提升社会民生福祉 |
第一节统筹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 |
一、强化人口规模调控与结构优化 |
二、提升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 |
第二节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 |
一、提升教育发展支撑能力 |
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节深化“健康海淀”建设 |
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三、健全“大健康”发展格局 |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第四节健全就业社保体系 |
一、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五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一、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二、促进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第九章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区 |
第一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 |
二、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
一、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
二、加强“两带”保护利用 |
三、留住独特的城市记忆 |
第三节深度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 |
一、大力培育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 |
二、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
第四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二、持续办好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 |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
第五节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
一、促进“三山五园”旅游融合发展 |
二、挖掘文化遗产赋能高品质旅游 |
第十章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第一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二、探索土地供给制度改革 |
三、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
五、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第二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
一、加快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 |
二、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
三、依托“三平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
第三节积极深化区域合作 |
一、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体系 |
二、扎实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
第十一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
一、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
二、做好规划衔接落实 |
三、健全央地协同机制 |
四、多渠道动员公众参与 |
第三节强化重大项目支持 |
一、争取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落地 |
二、建立区级重大项目储备库 |
第四节做好规划体检评估 |
一、建立规划体检评估机制 |
二、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 |
(6)北京市全面创新改革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北京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效显着 |
1.1 完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 |
1.2 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制度 |
1.3 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1.4 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 |
1.5 深化中关村示范区改革创新 |
1.6 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
2 北京市全面创新改革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冲突 |
2.1 法律之间、法律与法规之间不协同 |
2.1.1 科技成果权属的确定在《科技成果转化法》与《科技进步法》之间存在不协调。 |
2.1.2 职务成果转化奖酬的规定在《科技成果转化法》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之间存在差异。 |
2.1.3 高等院校职责的规定在《高等教育法》与《科技成果转化法》之间不同。 |
2.2 改革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不协同 |
2.2.1 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支持政策与《政府采购法》之间不协调。 |
2.2.2 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政策“模糊”与《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规定“明确”之间不协调。 |
2.2.3 北京市科研项目经费政策与《政府采购法》之间存在冲突。 |
2.3 改革政策之间不协同 |
2.3.1 中关村示范区条例与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在区域划分上存在重合。 |
2.3.2 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力度不够。 |
3 北京市全面创新改革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协同的原因及危害 |
3.1 改革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不协同的原因 |
3.1.1 法律法规具有稳定性和滞后性,改革政策具有灵活性和探索性。 |
3.1.2 法律法规与改革政策在目标和调整范围方面存在不同。 |
3.1.3 立法和政策制定部门化,往往是维护局部利益,难以有整体上的统一协调。 |
3.2 改革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不协同的危害 |
3.2.1 法律之间、法律法规之间不协同,导致改革于法有据出现“错乱”。 |
3.2.2 改革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不协同,导致改革呈现“双轨”运行状态。 |
3.2.3 改革政策之间不协同,制约了改革合力的形成。 |
4 促进北京市全面创新改革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协同的对策建议 |
4.1 确立政策与法律法规协同的新理念 |
4.2 加强政策与法律法规协同机制建设 |
4.3 开展地方立法试点,为改革创新提供法制保障 |
4.4 政策法律化,加强改革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的有效衔接 |
4.5 科学立法,加强立法的前瞻性 |
4.6 创新立法起草模式,委托专家起草法规 |
4.7 强化政策制定科学性,减少政策法规间的冲突 |
4.8 实行部门联合发文,强化政策协同 |
(7)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的研究 |
1.3.2 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理论基础与论文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制度经济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2 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
2.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2 论文分析框架 |
3.制度与科技创新:一般理论分析 |
3.1 制度与科技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视角 |
3.1.1 需要对经济关系进行规范 |
3.1.2 科技创新是一个生产力范畴 |
3.2 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
3.2.1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规范与约束功能 |
3.2.2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激励功能 |
3.2.3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调节功能 |
3.3 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作用 |
3.3.1 科技创新对制度起源的作用 |
3.3.2 科技创新对制度变迁的作用 |
3.3.3 科技创新对制度消亡的作用 |
3.4 科技创新领域制度安排的非平衡性 |
3.4.1 科技创新要素的审视 |
3.4.2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度安排 |
4.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与原因 |
4.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 |
4.1.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哲学依据 |
4.1.2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经济学依据 |
4.2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 |
4.2.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经济学分析 |
4.2.2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协同作用 |
5.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的内涵 |
5.1 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一般性探讨 |
5.1.1 人力资本产权:本质及其权利内容 |
5.1.2 人力资本产权的属性 |
5.1.3 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 |
5.2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内涵 |
5.2.1 人力资本所有权的实现 |
5.2.2 人力资本使用权的实现 |
5.2.3 人力资本转让权的实现 |
5.2.4 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实现 |
6.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基于中国实际的分析 |
6.1 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
6.1.1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情况 |
6.1.2 现阶段中国主要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6.2 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 |
6.2.1 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
6.2.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6.3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及中国的现实 |
6.3.1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多角度审视 |
6.3.2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现实 |
6.3.3 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问题的根源 |
7.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改革的方向与绩效 |
7.1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 |
7.1.1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的改革 |
7.1.2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的改革 |
7.1.3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的改革 |
7.2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深化改革的绩效 |
7.2.1 中国科技创新活动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
7.2.2 中国各科技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
8.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经验及其启示 |
8.1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美国的实践与经验 |
8.1.1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的实现 |
8.1.2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的实现 |
8.1.3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实现 |
8.2 美国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
8.2.1 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
8.2.2 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
8.2.3 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
9.提高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与建议 |
9.1 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 |
9.2 相关政策建议 |
10.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国际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趋势 |
1.1.2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历程 |
1.1.3 北京在全国科技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文本分析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篇章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科技创新政策视角 |
2.1.1 科技创新政策的概念界定 |
2.1.2 科技创新政策内涵的发展演变 |
2.1.3 科技创新政策的分类 |
2.2 政策体系分析视角 |
2.2.1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论基础 |
2.2.2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特征 |
2.2.3 一般性政策体系的分析维度 |
2.3 政策工具视角 |
2.3.1 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 |
2.3.2 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类 |
2.4 文献述评 |
2.4.1 科技创新政策着力点转变 |
2.4.2 政策目标更加丰富多元 |
2.4.3 科技创新政策及政策工具的分类标准 |
3 “目标-工具”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 |
3.2 政策目标维度 |
3.2.1 鼓励主体创新的政策 |
3.2.2 促进主体互动的政策 |
3.2.3 集聚创新资源的政策 |
3.2.4 塑造创新环境的政策 |
3.3 政策工具维度 |
3.3.1 供给面政策工具 |
3.3.2 环境面政策工具 |
3.3.3 需求面政策工具 |
4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演变与效果 |
4.1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演变及文本统计 |
4.1.1 创新型城市建设期(2006-2012) |
4.1.2 首都创新体系建设期(2013-2018) |
4.2 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效果 |
4.2.1 创新资源投入 |
4.2.2 创新服务与环境 |
4.2.3 科技成果产出 |
4.3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 |
5.1 政策目标维度分析 |
5.1.1 鼓励主体创新的政策 |
5.1.2 促进主体互动的政策 |
5.1.3 集聚创新资源的政策 |
5.1.4 塑造创新环境的政策 |
5.2 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
5.2.1 供给面政策工具 |
5.2.2 环境面政策工具 |
5.2.3 需求面政策工具 |
5.3 “目标-工具”双维度分析 |
5.3.1 鼓励主体创新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
5.3.2 促进主体互动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
5.3.3 集聚创新资源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
5.3.4 塑造创新环境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科技创新政策目标种类齐全,重资源集聚,轻主体互动 |
6.1.2 政策工具体系偏重环境面和供给面工具,需求面工具较少 |
6.1.3 环境面政策工具运用频繁,部分工具使用存在过溢 |
6.1.4 供给面政策工具组合相对均衡,信息支持略有不足 |
6.1.5 需求面政策工具的运用存在缺失与不足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京市32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本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9)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1.2.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1.2.3 治理结构 |
1.3 理论基础 |
1.3.1 结构功能理论 |
1.3.2 三螺旋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发展历程 |
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演变 |
2.1.1 市场需求:平台应运而生(1978年~1995年) |
2.1.2 政府支持:平台步入正轨(1995年~2012年) |
2.1.3 多元共建:平台蓬勃发展(2012年~至今) |
2.2 发展的基本逻辑 |
2.2.1 “单一平台”到“多元主体” |
2.2.2 “独立运作”到“合作共生” |
2.2.3 “自力更生”到“多方支持” |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类型和功能 |
3.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类型 |
3.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功能 |
3.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外部治理结构——以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 |
3.2.1 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宗旨与使命 |
3.2.2 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3.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大学科技园为例 |
3.3.1 大学科技园的管理体制 |
3.3.2 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 |
3.3.3 大学科技园的绩效管理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的问题分析 |
4.1 角色定位不明确 |
4.1.1 组织性质和角色不清 |
4.1.2 职能缺位和易位 |
4.2 平台与外部相关主体的关系不顺 |
4.2.1 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相关主体 |
4.2.2 平台与相关主体的关系不规范 |
4.3 平台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
4.3.1 机构设置不健全 |
4.3.2 人事制度不完备 |
4.3.3 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
4.4 转化服务体系不完备 |
4.4.1 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
4.4.2 成果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不确定 |
5 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借鉴 |
5.1.1 明确的角色定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
5.1.2 完善的组织架构: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学会 |
5.2 国内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借鉴 |
5.2.1 清晰的结构关系: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 |
5.2.2 创新的服务体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
6 完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
6.1 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 |
6.1.1 明确平台角色 |
6.1.2 完善平台功能 |
6.1.3 保障平台职能发挥 |
6.2 加强平台内部管理体系建设 |
6.2.1 健全内部机构设置 |
6.2.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6.2.3 建立技术成熟度分级指标 |
6.2.4 创建平台信息管理制度 |
6.3 处理好平台与各方的关系 |
6.3.1 处理好平台与高校的关系 |
6.3.2 处理好平台与政府的关系 |
6.3.3 处理好平台与企业的关系 |
6.4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
6.4.1 强化成果转化意识 |
6.4.2 改革成果评价制度 |
6.4.3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6.4.4 设立成果转化科研专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基于耦合模型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以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基本概念和使用的理论工具 |
2.1 主要检索文献综述 |
2.1.1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文献 |
2.1.2 关于耦合理论方面的文献 |
2.2 相关概念 |
2.2.1 耦合的概念 |
2.2.2 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 |
2.3 相关理论 |
2.4 分析框架 |
第3章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现状 |
3.1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3.1.1 路径分析 |
3.1.2 运行机制 |
3.1.3 转化模式 |
3.2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问题 |
3.3 中关村与硅谷的比较分析 |
3.3.1 管理模式不同 |
3.3.2 自主创新能力不同 |
3.3.3 校企合作程度不同 |
第4章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证研究 |
4.1 中关村耦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4.1.1 中关村引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1.2 科技资源广泛集聚 |
4.1.3 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
4.1.4 科技金融逐步完善 |
4.1.5 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
4.2 科技成果转化的耦合模型 |
4.2.1 耦合理论模型的功效函数 |
4.2.2 耦合度模型 |
4.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4 基于中关村数据的实证分析 |
4.4.1 熵权法确定权重 |
4.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5.1 政策建议 |
5.1.1 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供需耦合的模式 |
5.1.2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建设 |
5.1.3 中关村需要出台人才培养与引进的相关优惠政策 |
5.1.4 完善中关村科技金融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 |
5.1.5 提升国际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与潜力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推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上)——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与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五链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J]. 贺艳,李中. 前线, 2021(11)
- [2]场景概念的演进及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运用[J]. 王永杰,刘海波,何丽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21(15)
- [3]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4]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向宁,王佳见,苗润莲. 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21(06)
- [5]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6]北京市全面创新改革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协同研究[J]. 涂平,王涵,杨博文. 创新科技, 2020(03)
- [7]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D]. 姚程.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8]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D]. 孔令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研究[D]. 龙霄.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基于耦合模型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以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为例[D]. 邢建娥. 天津大学, 2018(06)